CN114036453A - 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6453A
CN114036453A CN202111365155.1A CN202111365155A CN114036453A CN 114036453 A CN114036453 A CN 114036453A CN 202111365155 A CN202111365155 A CN 202111365155A CN 114036453 A CN114036453 A CN 114036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wire
overhead line
stress
formula
cal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651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X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X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X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X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651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64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6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645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G06F17/12Simultaneous equations, e.g. systems of linear equ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5Correlation function computation including computation of convolution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输电专业力学计算与计算机测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实现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S1:转换架空线路导地线点云数据为二维坐标数据;步骤S2:对架空线路导地线二维坐标数据进行二次函数拟合;步骤S3: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σ0;步骤S4: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各项受力状态。该发明根据架空线路区域的各气象工况条件,以“导地线无接触”的安全方式,利用导地线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为输电运维单位准确掌握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状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输电专业力学计算与计算机测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 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输电架空线路是架设在地面之上、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重要电网设备,因 工作条件差、易受环境影响的因素,需定期对其各部件进行巡视与检测。其中, 导地线的受力状态是重要检测内容。目前主要通过安装拉力传感器进行导地线 的受力测量,但在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拉力传感器安装繁琐、拉力传感器自身 故障、覆冰季节测量误差增加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运维单位对导地线受力状 态的掌握能力,使电网安全运行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患。
随着近年来无人机技术与激光雷达技术的普及发展,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 运维单位采用无人机作业的方式对户外架空线路进行巡检,在大幅度提升巡检 效率的同时,也产生大量传感型数据,包括:机载相机产生的高清影像数据、 机载激光雷达产生的激光点云数据、多摄像头倾斜摄影产生的可见光点云数据 等。目前,各输电线路运维单位与技术研究单位对这些数据的应用,还是停留 在人眼辨识、数据展示与场景仿真的基础阶段,缺乏在输电专业力学计算层面 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层次应用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计算 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转换架空线路导地线点云数据为二维坐标数据;
步骤S2:对架空线路导地线二维坐标数据进行二次函数拟合;
步骤S3: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σ0
步骤S4: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各项受力状态。
所述步骤S1中,根据架空线路导地线在无(微)风自然环境下呈自由下垂、 且形成经过两端悬挂点的铅垂平面的力学特征,将导地线点云数据的三维坐标 数据(经纬度坐标或投影坐标),转换为小号侧悬挂点为坐标原点的铅垂平面 的二维坐标数据。
所述步骤S2中,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导地线二维坐标数据的拟合,建立 导地线二次函数,得到导地线二次函数系数a、b、c,其二次多项式公式如下:
y=ax2+bx+c
所述步骤S3计算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时,具体步骤如下:
S31:导地线作为悬垂曲线的斜抛物线方程,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21
式中: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23
表示导线两端悬挂点高差角,σ0表示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 g表示无(微)风条件下的导线比载,导线比载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22
式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取值9.807,g1表示导线单位长重量,S表示导 线截面积;
S32:将S31步骤中的导地线斜抛物线方程与S2步骤中的导地线二次函数 的二次项a联立方程,即可计算出σ0的值,具体方程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31
式中:σ0表示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
所述步骤S4中,根据导线状态方程,计算导地线在各工况下的各受力状态 量,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32
式中:t表示温度、g表示比载,E表示弹性模量、α表示热膨胀系数、l表 示导地线档距,当σn(即σ0)确定,即可根据导地线的具体物理参数值,计算 工况(即:温度、比载)改变后的σm,从而计算出导地线的各项计算值,具体 公式如下:
S41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最大弧垂,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33
式中:fmax表示架空线路导地线最大弧垂,单位为:米;
S42计算架空线路两基杆塔之间的导线长,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34
式中:L表示架空线路两基杆塔之间的导线长,单位为:米;
S43计算架空线路杆塔小号侧悬挂点的应力,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35
式中:σA表示架空线路杆塔小号侧悬挂点的应力,单位为:kN;
S44计算架空线路杆塔大号侧悬挂点的应力。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41
式中:σB表示架空线路杆塔大号侧悬挂点的应力,单位为:k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对架空线路导地线点云数据进行生产采集、电脑处理,到编 程计算出最终结果,整个过程与架空线路导地线等电力设备没有任何接触,实 现了无安装无接触状态下测算导地线受力状态,相比传统测量手段(安装拉力 传感器)更经济,更安全。
2、本发明利用架空线路导地线点云数据的高精度、采样数据足够丰富的特 点,合理选用数学工具,有效降低测量过程的误差积累效应,保证计算结果的 高准确度。相比传统测量手段(安装拉力传感器)的单点采样机制,本发明的 计算结果容错性更强,误差更低,准确度更高。
3、本发明所使用的点云数据,通常是由无人机挂载激光雷达进行采集产生, 其受自然环境与气象环境影响较小,在非极端天气工况下都可执行作业,完成 数据采集与测算要求。相比传统测量手段(安装拉力传感器)易受低温影响的 特点,本发明可适用的技术条件要求更低,环境适应性更强。
4、通过本发明所计算出的架空线路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σ0,是输电 专业力学计算中最关键的一个参量。在σ0可计算的条件下,输电运维单位可进 行多种专业扩展应用。如:根据夏季计算结果,可以预判在冬季覆冰时导地线 的抗冰厚程度,可以在冬季覆冰时再次测算出覆冰厚度等效值,可以根据每根 导地线的受力值计算出档内的受力均衡程度和是否产生扭距,等等。这些专业 层面的扩展应用,能为输电运维单位精确掌握导地线受力状况提供数据支撑, 最终为安全生产辅助决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计算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计算方法效果图;
图3-1为本发明的覆冰厚度10mm时导线运行状态参数图;
图3-2为本发明的覆冰厚度43mm时导线运行状态参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所述计 算步骤如下:
步骤S1:转换架空线路导地线点云数据为二维坐标数据;
步骤S2:对架空线路导地线二维坐标数据进行二次函数拟合;
步骤S3: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σ0
步骤S4: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各项受力状态。
其中步骤S1根据架空线路导地线在无(微)风自然环境下呈自由下垂、且 形成经过两端悬挂点的铅垂平面的力学特征,将导地线点云数据的三维坐标数 据(经纬度坐标或投影坐标),转换为小号侧悬挂点为坐标原点的铅垂平面的 二维坐标数据。
根据步骤S1中,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导地线二维坐标数据的拟合,建立 导地线二次函数,得到导地线二次函数系数a、b、c,其二次多项式公式如下:
y=ax2+bx+c
导地线作为悬垂曲线的斜抛物线方程,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61
式中: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65
表示导线两端悬挂点高差角,σ0表示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 g表示无(微)风条件下的导线比载,导线比载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62
式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取值9.807,g1表示导线单位长重量,S表示 导线截面积;
再将S31步骤中的导地线斜抛物线方程与S2步骤中的导地线二次函数的二 次项a联立方程,即可计算出σ0的值,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63
式中:σ0表示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
最后,结合导线状态方程,计算导地线在各工况下的各受力状态量,具体 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64
式中:t表示温度、g表示比载,E表示弹性模量、α表示热膨胀系数、l表 示导地线档距。当σn(即σ0)确定,即可根据导地线的具体物理参数值,计算 工况(即:温度、比载)改变后的σm,从而计算出导地线各项计算值。例如:
1、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最大弧垂,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71
式中:fmax表示架空线路导地线最大弧垂,单位为:米;
2、计算架空线路两基杆塔之间的导线长,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72
式中:L表示架空线路两基杆塔之间的导线长,单位为:米;
3、计算架空线路杆塔小号侧悬挂点的应力,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73
式中:σA表示架空线路杆塔小号侧悬挂点的应力,单位为:kN;
4、计算架空线路杆塔大号侧悬挂点的应力。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74
式中:σB表示架空线路杆塔大号侧悬挂点的应力,单位为:kN;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际算例,结合算例说明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 导地线受力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际算例一:以某电网运维单位管辖的沙某甲线30#塔的导线为测算对象, 采用无人机+激光雷达在户外温度为30℃时,对该塔段的地表区域进行扫描,生 成导线点云数据。将导线点云数据转换为小号侧悬挂点为坐标原点的铅垂平面 的二维坐标数据,对导线点二维坐标数据进行二次函数拟合,系数列表如下:
a b c
0.0002603 -0.0867164 -1.078263
通过查询线路技术手册,获取该导线类型为JL/G1A-300/40-24/7钢芯铝绞 线,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参数 数值 单位
截面积(S) 338.99 mm<sup>2</sup>
单位长重量 1131.0 kg/km
膨胀系数 19.6×10<sup>-6</sup> 1/℃
弹性模量 73.0 GPa
根据S32公式计算σ0=62.8349,并计算该工况下导线的各项力学计算项如 下表:
计算项 温度60℃ 温度-5℃,覆冰20mm 单位
导线水平应力(σ<sub>m</sub>) 40.891 62.835 N/mm<sup>2</sup>
无风比载 0.03272 0.05748 N/m.mm
最大弧垂(fmax) 18.6815 11.941 m
导线长度(L) 434.276 433.002 m
小号侧悬挂点拉力(Na) 13.9796 39.119 kN
大号侧悬挂点拉力(Nb) 14.0584 38.148 kN
由计算结果可以得知,当温度逐渐下降、导线出现覆冰时,导线两端悬挂 点所受拉力逐渐增大。计算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
实际算例二:以某电网运维单位管辖的平某线6#塔的导线为测算对象,采 用无人机+激光雷达在户外温度为20℃时,对该塔段的地表区域进行扫描,生成 导线点云数据。将导线点云数据转换为小号侧悬挂点为坐标原点的铅垂平面的 二维坐标数据,对导线点二维坐标数据进行二次函数拟合,系数列表如下:
a b c
0.000259 -0.161986 0.014826
通过查询线路技术手册,获取该导线类型为LGJ-300/40钢芯铝绞线,具体 技术参数如下:
参数 数值 单位
截面积(S) 338.99 mm<sup>2</sup>
单位长重量 1131.0 kg/km
膨胀系数 19.6×10<sup>-6</sup> 1/℃
弹性模量 73.0 GPa
计算拉断力 92.22 kN
根据S32公式计算σ0=58.03。
在户外覆冰无风,气温-5℃,计算得到该工况下导线的各项力学计算项如 下表,具体计算参数如图3。
Figure BDA0003360404310000091
由计算结果可以得知,在户外低温条件下,导线覆冰厚度为10mm时,大小 号侧两端悬挂点所受拉力均为42kN,当导线覆冰越来越厚,两端悬挂点所受拉 力逐渐增大,到覆冰厚度达43mm时,大小号侧两端悬挂点所受拉力为95kN,大 于导线的计算拉断力92.22kN,导线将会因覆冰断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 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 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 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 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识别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转换架空线路导地线点云数据为二维坐标数据;
步骤S2:对架空线路导地线二维坐标数据进行二次函数拟合;
步骤S3: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σ0
步骤S4: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各项受力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根据架空线路导地线在无(微)风自然环境下呈自由下垂、且形成经过两端悬挂点的铅垂平面的力学特征,将导地线点云数据的三维坐标数据(经纬度坐标或投影坐标),转换为小号侧悬挂点为坐标原点的铅垂平面的二维坐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导地线二维坐标数据进行拟合,建立导地线二次函数,得到导地线二次函数系数a、b、c,其二次多项式公式如下:
y=ax2+bx+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计算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σ0,具体步骤如下:
S31:导地线作为悬垂曲线的斜抛物线方程,如下:
Figure FDA0003360404300000011
式中:
Figure FDA0003360404300000021
表示导线两端悬挂点高差角,σ0表示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g表示无(微)风条件下的导线比载,导线比载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360404300000022
式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取值9.807,g1表示导线单位长重量,S表示导线截面积;
S32:将S31步骤中的导地线斜抛物线方程与S2步骤中的导地线二次函数的二次项a联立方程,即可计算出σ0的值,具体方程式如下:
Figure FDA0003360404300000023
式中:σ0表示导地线弧垂最低点水平应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根据导线状态方程,计算导地线在各工况下的各项受力状态量,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360404300000024
式中:t表示温度、g表示比载,E表示弹性模量、α表示热膨胀系数、l表示导地线档距,当σn(即σ0)确定,即可根据导地线的具体物理参数值,计算工况(即:温度、比载)改变后的σm,从而计算出导地线的各项受力值,具体公式如下:
S41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最大弧垂,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360404300000025
式中:fmax表示架空线路导地线最大弧垂,单位为:米;
S42计算架空线路两基杆塔之间的导线长,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360404300000031
式中:L表示架空线路两基杆塔之间的导线长,单位为:米;
S43计算架空线路杆塔小号侧悬挂点的应力,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360404300000032
式中:σA表示架空线路杆塔小号侧悬挂点的应力,单位为:kN;S44计算架空线路杆塔大号侧悬挂点的应力。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360404300000033
式中:σB表示架空线路杆塔大号侧悬挂点的应力,单位为:kN。
CN202111365155.1A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 Withdrawn CN1140364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5155.1A CN114036453A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5155.1A CN114036453A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6453A true CN114036453A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44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5155.1A Withdrawn CN114036453A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64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29232A (zh) * 2023-09-19 2023-10-24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净空距离检测方法及线路施工模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29232A (zh) * 2023-09-19 2023-10-24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净空距离检测方法及线路施工模型
CN116929232B (zh) * 2023-09-19 2024-01-09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净空距离检测方法及线路施工模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6195B (zh)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6096105B (zh) 输电线路风偏瞬态响应计算方法
CN102313853B (zh) 高压输电线路动态输送容量测算系统及方法
CN111442752A (zh) 一种输电线路等值覆冰厚度的监测方法
CN104897993A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载流量评估方法
CN102968554B (zh) 基于安全裕度的杆塔覆冰灾害风险预测方法
CN111079258A (zh) 输电线路导线和树木间的电气安全距离动态预测方法
CN103017714A (zh) 输电线等值覆冰厚度在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4036453A (zh) 一种利用点云数据计算架空线路导地线受力的方法
CN109100703B (zh) 一种输电线路危险点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15588A (zh) 一种输电线路通道多工况仿真模拟分析方法
CN113781258B (zh) 结合影像与气象数据进行输电导线安全预警的方法
CN104535233A (zh) 一种覆冰输电线路应力监测系统
CN113324489A (zh) 一种基于导线弧垂变化精确测量的等值覆冰厚度监测方法
Li et al. A Study on Measuring the Wind Field in the Air Using a multi-rotor UAV Mounted with an Anemometer
CN109408928A (zh) 一种v型绝缘子悬挂方式的优化方法
CN110645939A (zh) 一种两条导线之间的相对垂直距离的动态预测系统及方法
KR20140075100A (ko) 송전선 감시용 스마트센서를 이용한 송전선의 빙설 부하 추정 시스템
CN113109226B (zh) 一种雪粒子浓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5683020A (zh) 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3868970B (zh) 一种基于数值仿真模型及中尺度气象模式的机场区域多源风场融合方法
CN110782081B (zh) 一种天地联合覆冰的预测预警系统及预测预警方法
CN202204878U (zh) 高压输电线路动态输送容量测算系统
CN113806949A (zh) 一种输电线模型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Zheng et al. Research on UAV sag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3D lid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