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5899B - 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5899B
CN114035899B CN202111346306.9A CN202111346306A CN114035899B CN 114035899 B CN114035899 B CN 114035899B CN 202111346306 A CN202111346306 A CN 202111346306A CN 114035899 B CN114035899 B CN 1140358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ribute information
data transmission
data
message queue
transmiss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63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5899A (zh
Inventor
王东
马姿
张洋
白小迪
杨晓兵
段然
于爽
张栋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an 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 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 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 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463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58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5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5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5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5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G06F9/5077Logical partitioning of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zed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6Message passing systems or structures, e.g. que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7Distribution of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Migration and load bala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配置方法包括通过连接的业务系统接收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基于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数据传输规则分发至一个或多个集群。本公开通过获取业务系统中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以基于属性信息配置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以实现注册对象的数据传输,无需人工对跨集群参数进行逐一配置,大大提高了配置效率,省时省力,减少了由于人工配置产生的配置参数错误的问题,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并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数据传输规则进行分发,实现跨集群参数的同时配置,节省了服务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参数配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MQ)是基础数据结构中“先进先出”的一种数据结构。一般用来解决应用解耦,异步消息,流量削峰等问题,实现高性能,高可用,可伸缩和最终一致性架构。其中,RabbitMQ为分布式消息平台的基础组件之一。
原生的RabbitMQ配置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客户端通过代码方式定义消息队列、交换器等信息;一种是通过在服务器上使用命令行工具调用RabbitMQ提供的二进制文件,添加各种参数实现资源定义;一种是通过RabbitMQ管理控制台界面配置集群中的资源信息,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均需要通过人工来对跨集群参数进行配置,配置效率较低,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置效率较低,耗时耗力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其中,包括:
通过连接的业务系统接收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其中,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
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所述数据传输规则分发至一个或多个集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包括:
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身份信息;
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生产者时,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第一交换器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第一交换器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订阅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进行广播;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单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多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每个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
其中,所述第一对端对象用于接收所述注册对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配置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路由关键字,建立所述第一交换器与每个所述第一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以使所述第一交换器能够基于该第一关联关系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给所述第一消息队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配置方法还包括:
在一个所述第一交换器与多个所述第一消息队列存在第一关联关系的情况下,每个第一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一路由关键字相同或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包括:
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身份信息;
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消费者时,提取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对端对象;
基于所述第二对端对象确定一个第二消息队列及该第二消息队列对应的第二交换器;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路由关键字,建立所述第二交换器与所述第二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以使所述第二消息队列能够基于该第二关联关系接收所述第二交换器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其配置地通过连接的业务系统接收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
配置模块,其配置地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其中,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
分发模块,其配置地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所述数据传输规则分发至一个或多个集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模块具体配置为:
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身份信息;
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生产者时,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第一交换器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配置模块还配置为: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订阅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进行广播;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单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多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每个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
其中,所述第一对端对象用于接收所述注册对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通过连接的业务系统接收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其中,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
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所述数据传输规则分发至一个或多个集群。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业务系统中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以基于其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以实现注册对象的数据传输,无需人工对跨集群参数进行逐一配置,大大提高了配置效率,省时省力,并且,减少了由于人工配置产生的配置参数错误的问题,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地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数据传输规则进行分发,实现跨集群参数的同时配置,节省了服务资源。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中一种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中另一种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分发数据传输规则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跨集群参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方面,为便于对本公开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方法,按照图1示出的方法步骤提高了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效率,省时省力,减少了由于人工配置产生的配置参数错误的问题,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并且,实现了跨集群参数的同时配置,节省了服务资源。其中,具体步骤包括S101-S103。
S101,通过连接的业务系统接收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该配置方法应用在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与业务系统连接,以能够接收到业务系统中所有的注册对象传输的属性信息。
S102,基于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其中,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注册对象的标识信息、身份信息、对端对象以及数据传输模式,数据传输模式具体为发送模式或接收模式等。
具体地,在接收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之后,基于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考虑到注册对象可以是数据产生者(数据发送者),还可以是数据消费者(数据接收者),针对数据产生者和数据消费者使用不同的方法配置数据传输规则。
具体地,参照图2示出的方法流程图来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其中,具体步骤包括S201和S202。
S201,识别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身份信息。
S202,在第一身份信息标识注册对象为数据生产者时,基于属性信息中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第一交换器进行数据传输。
在具体实施中,提取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身份信息,并识别该第一身份信息以确定该注册对象为数据产生者还是数据消费者。
这里,数据生产者对应有三种数据传输模式为订阅模式、单点传输模式以及多点传输模式,进而在确定第一身份信息标识注册对象为数据生产者之后,基于属性信息中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第一交换器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在数据传输模式为订阅模式的情况下,也即其无需传输给特定的数据消费者,其通过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进行广播,以使数据消费者可以自主(根据其自身的数据获取规则等)的获取该待传输数据;在数据传输模式为单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也即其仅需要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一个数据消费者,此时,通过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属性信息中的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在数据传输模式为多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也即其需要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多个数据消费者,此时,通过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属性信息中的每个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其中,第一对端对象即为该数据生产者对应的数据消费者,其用于接收注册对象发送的待传输数据。
在注册对象对应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对端对象的情况下,提取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路由关键字,基于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路由关键字,建立第一交换器与每个第一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例如,将第一路由关键字作为标识符或通配符,在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第一消息队列的同时将第一路由关键字也传输给第一消息队列,以使第一交换器能够基于该第一关联关系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第一消息队列,确保待传输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具体地,第一消息队列在接收到第一交换器传输的待传输数据和第一路由关键字之后,基于该第一路由关键字确定该待传输数据是否为其对应的第一对端对象需要的数据,也即接收到的第一路由关键字与自身存储的第一路由关键字是否相同,若是,则将该待传输数据发送给第一对端对象,若不是,则删除。
在实际应用中,在一个第一交换器与多个第一消息队列存在第一关联关系的情况下,每个第一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一路由关键字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地,还可以参照图3示出的方法流程图来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其中,具体步骤包括S301-S304。
S301,识别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身份信息。
S302,在第二身份信息标识注册对象为数据消费者时,提取属性信息中的第二对端对象。
S303,基于第二对端对象确定一个第二消息队列及该第二消息队列对应的第二交换器。
S304,基于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路由关键字,建立第二交换器与第二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以使第二消息队列能够基于该第二关联关系接收第二交换器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在具体实施中,提取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身份信息,并识别该第二身份信息以确定该注册对象为数据产生者还是数据消费者。值得说明的是,该第二身份信息与上述第一身份信息为同一身份信息。
在第二身份信息标识注册对象为数据消费者时,其会订阅数据产生者产生的消息,其会将订阅的数据产生者的信息存储在属性信息中,也即属性信息中的第二对端对象。在确定该注册对象对应的第二对端对象之后,此时无需考虑第二对端对象的数据传输模式,仅需要基于第二对端对象确定一个第二消息队列及该第二消息队列对应的第二交换器即可。
进一步地,利用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路由关键字,建立第二交换器与第二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以使第二消息队列能够基于该第二关联关系接收第二交换器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S103,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数据传输规则分发至一个或多个集群。在实际应用中,将配置好的注册对象的数据传输规则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数据传输规则分发至一个或多个集群。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分发数据传输规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通过请求管理平台的Http API的方式,并发请求多个集群的API接口,将数据传输规则配置在多个集群中,以同时创建来满足数据同步的需求。
值得说明的是,该配置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数据传输规则的更新,无需人工参与,维护简单。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业务系统中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以基于其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以实现注册对象的数据传输,无需人工对跨集群参数进行逐一配置,大大提高了配置效率,省时省力,并且,减少了由于人工配置产生的配置参数错误的问题,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地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数据传输规则进行分发,实现跨集群参数的同时配置,节省了服务资源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与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对应的跨集群参数的配置装置,由于本公开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公开上述配置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5所示,跨集群参数的配置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501,其配置地通过连接的业务系统接收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
配置模块502,其配置地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其中,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
分发模块503,其配置地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所述数据传输规则分发至一个或多个集群。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502具体配置为:
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身份信息;
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生产者时,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第一交换器进行数据传输。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502还配置为: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订阅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进行广播;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单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多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每个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
其中,所述第一对端对象用于接收所述注册对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路由关键字,建立所述第一交换器与每个所述第一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以使所述第一交换器能够基于该第一关联关系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给所述第一消息队列。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一个所述第一交换器与多个所述第一消息队列存在第一关联关系的情况下,每个第一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一路由关键字相同或不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502具体配置为:
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身份信息;
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消费者时,提取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对端对象;
基于所述第二对端对象确定一个第二消息队列及该第二消息队列对应的第二交换器;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路由关键字,建立所述第二交换器与所述第二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以使所述第二消息队列能够基于该第二关联关系接收所述第二交换器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业务系统中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以基于其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以实现注册对象的数据传输,无需人工对跨集群参数进行逐一配置,大大提高了配置效率,省时省力,并且,减少了由于人工配置产生的配置参数错误的问题,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地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数据传输规则进行分发,实现跨集群参数的同时配置,节省了服务资源。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存储器601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02在执行存储器601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示例性的,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执行的方法如下:
S11,通过连接的业务系统接收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
S12,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其中,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
S13,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所述数据传输规则分发至一个或多个集群。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所述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时,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身份信息;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生产者时,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第一交换器进行数据传输。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第一交换器进行数据传输时,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订阅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进行广播;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单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多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每个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其中,所述第一对端对象用于接收所述注册对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配置方法时,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路由关键字,建立所述第一交换器与每个所述第一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以使所述第一交换器能够基于该第一关联关系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给所述第一消息队列。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配置方法时,在一个所述第一交换器与多个所述第一消息队列存在第一关联关系的情况下,每个第一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一路由关键字相同或不同。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时,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身份信息;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消费者时,提取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对端对象;基于所述第二对端对象确定一个第二消息队列及该第二消息队列对应的第二交换器;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路由关键字,建立所述第二交换器与所述第二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以使所述第二消息队列能够基于该第二关联关系接收所述第二交换器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业务系统中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以基于其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以实现注册对象的数据传输,无需人工对跨集群参数进行逐一配置,大大提高了配置效率,省时省力,并且,减少了由于人工配置产生的配置参数错误的问题,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地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数据传输规则进行分发,实现跨集群参数的同时配置,节省了服务资源。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邻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邻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连接的业务系统接收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其中,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
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所述数据传输规则分发至一个或多个集群;
所述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包括:
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身份信息;
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生产者时,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第一交换器进行数据传输;或
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身份信息;
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消费者时,提取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对端对象;
基于所述第二对端对象确定一个第二消息队列及该第二消息队列对应的第二交换器;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路由关键字,建立所述第二交换器与所述第二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以使所述第二消息队列能够基于该第二关联关系接收所述第二交换器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第一交换器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订阅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进行广播;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单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多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每个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
其中,所述第一对端对象用于接收所述注册对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路由关键字,建立所述第一交换器与每个所述第一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以使所述第一交换器能够基于该第一关联关系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给所述第一消息队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第一交换器与多个所述第一消息队列存在第一关联关系的情况下,每个第一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一路由关键字相同或不同。
5.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其配置地通过连接的业务系统接收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
配置模块,其配置地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其中,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
分发模块,其配置地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所述数据传输规则分发至一个或多个集群;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配置为:
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身份信息;
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生产者时,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第一交换器进行数据传输;或
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身份信息;
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消费者时,提取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对端对象;
基于所述第二对端对象确定一个第二消息队列及该第二消息队列对应的第二交换器;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路由关键字,建立所述第二交换器与所述第二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以使所述第二消息队列能够基于该第二关联关系接收所述第二交换器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配置为: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订阅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进行广播;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单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
在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多点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每个第一对端对象对应的第一消息队列;
其中,所述第一对端对象用于接收所述注册对象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通过连接的业务系统接收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其中,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注册对象的身份信息、对端对象和/或数据传输模式;
通过同一服务端口将所述数据传输规则分发至一个或多个集群;
所述基于所述注册对象的属性信息,配置其对应的数据传输规则,包括:
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一身份信息;
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生产者时,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第一交换器进行数据传输;或
识别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身份信息;
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标识所述注册对象为数据消费者时,提取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对端对象;
基于所述第二对端对象确定一个第二消息队列及该第二消息队列对应的第二交换器;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中的第二路由关键字,建立所述第二交换器与所述第二消息队列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以使所述第二消息队列能够基于该第二关联关系接收所述第二交换器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CN202111346306.9A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0358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6306.9A CN114035899B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6306.9A CN114035899B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5899A CN114035899A (zh) 2022-02-11
CN114035899B true CN114035899B (zh) 2022-10-25

Family

ID=80144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6306.9A Active CN114035899B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589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5985A (zh) * 2018-02-07 2018-08-03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90166A (zh) * 2019-05-05 2019-09-2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跨集群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579449B1 (en) * 2018-11-02 2020-03-03 Dell Products, L.P. Message queue architectures framework converter
CN111737741A (zh) * 2020-06-19 2020-10-0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数据库集群访问方法及中间服务层
CN112615666A (zh) * 2020-12-19 2021-04-06 河南方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RabbitMQ和HAProxy的微服务高可用性部署方法
CN113422818A (zh) * 2021-06-18 2021-09-21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CN113495797A (zh) * 2021-06-22 2021-10-12 上海百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队列及消费者动态创建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1343B (zh) * 2017-09-08 2020-04-17 中电莱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跨集群资源调度系统
CN109885613A (zh) * 2019-01-03 2019-06-14 江苏智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化数据规则处理方法
CN112804222B (zh) * 2020-12-31 2022-11-15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部署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5985A (zh) * 2018-02-07 2018-08-03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579449B1 (en) * 2018-11-02 2020-03-03 Dell Products, L.P. Message queue architectures framework converter
CN110290166A (zh) * 2019-05-05 2019-09-2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跨集群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37741A (zh) * 2020-06-19 2020-10-0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数据库集群访问方法及中间服务层
CN112615666A (zh) * 2020-12-19 2021-04-06 河南方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RabbitMQ和HAProxy的微服务高可用性部署方法
CN113422818A (zh) * 2021-06-18 2021-09-21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CN113495797A (zh) * 2021-06-22 2021-10-12 上海百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队列及消费者动态创建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tributed Data Analytics Platform for Wide-Area Synchrophasor Measurement Systems;Dao Zhou等;《 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20160226;第2397 - 2405页 *
Kubernetes容器集群下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的研究;张斌;《cnki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 信息科技辑》;20210215;第I139-12页 *
基于Akka的分布式集群运维系统设计与实现;李斐;《cnki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 信息科技辑》;20180415;第I138-44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5899A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1754B (zh) 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633442A (zh) 一种推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942792B2 (en) Event driven subscription matching
CN107592215A (zh) 一种管理消息中间件的方法
RU2008138577A (ru) Сетевая система
CN108319509B (zh) 一种事件管理方法、系统及主控设备
CN108965359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290009B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 Araujo et al. A publish/subscribe system using causal broadcast over dynamically built spanning trees
CN112838935A (zh) 一种电子数据交换方法和系统
CN114035899B (zh) 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98495A (zh) 用于在集群架构模式下端到端的消息推送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11711675B (zh) 一种针对局域网内并发消息传递的解决方法
CN112596897A (zh) 一种用于多租户隔离的方法及系统
CN110166487B (zh) 局域网设备信息传输方法、主设备、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CN114422591B (zh) 点对点通信方法、数据通信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05516276A (zh) 基于仿生分级通信的消息处理方法与系统
Ranwa et al. Novel leader election algorithm using buffer
CN112995095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39795B (zh) 一种基于AcitveMQ消息队列的服务管理方法与装置
EP3040891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a graph associated with a data item
CN115022110B (zh) 消息分发方法、可读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3301091B (zh) 用于分布式系统的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361038B (zh) 一种加速计算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350121A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ultithreaded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