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2818A - 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2818A
CN113422818A CN202110680834.1A CN202110680834A CN113422818A CN 113422818 A CN113422818 A CN 113422818A CN 202110680834 A CN202110680834 A CN 202110680834A CN 113422818 A CN113422818 A CN 113422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ascade
node
node devic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08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2818B (zh
Inventor
冯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sins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sins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sins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sins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08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2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2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2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2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2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方法包括:将多个节点设备分别接入不同的应用网络,应用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在不同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一节点设备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根据级联数据和预先设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目标地址;一节点设备根据目标地址,获取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本发明中的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能够较好地支持跨网段级联传输数据,使得处于在不同应用网络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通用性较强,灵活度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公共安全领域,为保证信息绝对安全,通常安防设备与应用服务器都部署在局域网或机构专网中,这导致安防设备之间无法进行数据共享,应用服务器之间也无法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很难进行大数据分析,造成了极大的数据浪费。目前,通常针对特定场景下的组网结构对数据进行同步,通用性较差,且主要是对固化的数据进行同步,灵活度较低,无法级联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针对特定场景下的组网结构对数据进行同步,通用性较差,且主要是对固化的数据进行同步,灵活度较低,无法级联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级联传输方法,包括:
将多个节点设备分别接入不同的应用网络,所述应用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
在不同所述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一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根据所述级联数据和预先设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目标地址;
所述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获取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
可选的,所述应用网络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消费者应用;
所述节点设备的输入端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生产者应用连接,所述节点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消费者应用连接。
可选的,在不同所述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主控地址表,获取当前的节点设备与其它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连接信息,判断所述节点设备的连接池中是否已经建立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
若所述节点设备的连接池中未建立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则获取目标地址;
对当前的节点设备和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状态进行检测;
若当前的节点设备和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状态为可达状态,则所述节点设备向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发送连接请求,由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进行合法性验证,进而建立当前的节点设备与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可选的,主控节点设备向被控节点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所述主控节点设备为向其他节点设备发起连接的节点设备,所述被控节点设备为被其他节点设备发起连接的节点设备;
所述被控节点设备根据所述连接请求,获取所述主控节点设备的组网编号和组网秘钥;
根据所述组网编号和组网秘钥,进行合法性验证,合法性验证完成后,建立所述主控节点设备与被控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可选的,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组网信息和所述目标地址,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所述节点设备;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数据级联传输。
可选的,所述节点设备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后,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合法性过滤;
若过滤通过,则根据所述级联数据,获取与所述级联数据对应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获取所述目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和所述组网信息,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路径中的最短路径;
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确定下一节点设备,并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下一节点设备。
可选的,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的大小和预先设置的分包阈值,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分包处理;
若所述级联数据的大小超出所述分包阈值,则根据预先设置的分包规则,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分包处理,获取分包数据;
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分包数据传输至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
可选的,当下一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级联数据后,根据级联传输协议,对所述级联数据的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目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进行级联数据接收和/或转发;
所述级联数据接收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目标地址中是否包含当前的节点设备的地址,若包含,则完成级联数据的接收;
所述级联数据转发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目标地址中是否存在其他节点设备的地址,若存在,则进行级联转发。
可选的,节点设备接收级联数据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获取订阅所述级联数据的消费者信息;
根据所述消费者信息,将所述级联数据分别存入对应的待发送队列;
根据所述待发送队列和对应的消费者应用配置的接收方式,选择对应的发送器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对应的消费者应用,所述发送器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字节码发送器和超文本传输发送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级联传输系统,包括:
多个节点设备和应用网络,所述应用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多个所述节点设备分别接入不同所述应用网络,在不同所述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一节点设备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根据所述级联数据和预先设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获取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级联传输节点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和过滤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
配置单元,用于管理地址表及数据流配置信息;
级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级联数据和预先设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从连接池中获取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级联数据传输;
发送单元,用于对级联数据进行分流,向消费者应用发送级联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连接,所述发送单元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多个消费者应用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级联单元和发送单元依次连接,所述配置单元和所述级联单元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终端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数据级联传输方法,通过多个节点设备分别接入不同的应用网络,应用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在不同所述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一节点设备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根据级联数据和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所述级联数据的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获取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能够较好地支持跨网段级联传输数据,使得处于在不同应用网络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通用性较强,灵活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方法中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方法建立数据传输通道过程中的合法性验证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方法中获取级联数据的数据传输路径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方法中获取级联数据的最短路径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方法中级联数据传输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方法中下一节点设备接收级联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方法中级联数据接收完成后分发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节点设备的配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节点设备的发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节点设备的级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级联传输节点设备的接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发明人发现,在公共安全领域,为保证信息绝对安全,通常安防设备与应用服务器都部署在局域网或机构专网中,这导致安防设备之间无法进行数据共享,应用服务器之间也无法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很难进行大数据分析,造成了极大的数据浪费。目前,通常针对特定场景下的组网结构对数据进行同步,通用性较差,且主要是对固化的数据进行同步,灵活度较低,无法级联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因此,发明人提出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通过将多个节点设备分别接入不同的应用网络,所述应用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一节点设备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根据级联数据和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所述级联数据的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建立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能够较好地支持跨网段级联传输数据,使得处于在不同应用网络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通用性较强,灵活度较高,可实施性较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数据级联传输方法,包括:
S101:将多个节点设备分别接入不同的应用网络,所述应用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所述生产者应用为数据流发出方;通过多个节点设备分别接入不同的应用网络,使得不同应用网络的应用能够进行数据共享,实施较方便。
S102:在不同所述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即在不同节点设备之间建立单向或双向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互连协议)通信。其中,不同节点设备之间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例如:根据节点设备中的地址表的连接信息,建立当前节点设备与其它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在不同应用网络的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使得处于不同应用网络的应用能够较好地实现数据共享,较好地支持不同应用之间自由生产数据与消费数据,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S103:一节点设备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根据所述级联数据和预先设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目标地址;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规则包括:定点传输、全网传输、同级传输、直属上级、所有上级、直属下级和所有下级传输,定点传输指的是指定某一节点设备作为目标地址,除了定点传输外,其余级联数据传输规则均无需指定目标地址,如全网传输则需要将级联数据传输至全网的节点设备,同级传输则需要将级联数据传输至与当前节点设备的级别相同的节点设备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S104:所述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获取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例如:根据所述目标地址,从所述一节点设备的级联单元的连接池中,获取当前节点设备与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S105: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例如: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另一节点设备,较好地实现了数据级联传输,使得不同应用网络中的应用的数据能够较好地进行同步与共享,通用性较强。
为了较好地实现对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级联传输,发明人提出,所述应用网络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消费者应用,所述消费者应用为数据流接收方;
所述节点设备的输入端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生产者应用连接,所述节点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消费者应用连接。不同应用网络中的应用通过节点设备进行数据级联传输,即不同应用网络中的节点设备建立用于传输级联数据的数据传输通道,即不同节点设备建立单向或双向TCP/IP通信,使得不同应用之间能够较好地进行数据共享,通用性较强。
请参考图2,在不同所述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步骤包括:
S201:根据预先设置的主控地址表,获取当前的节点设备与其它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主控地址表中存储有当前的节点设备对其它节点设备发起级联连接的目标地址。
S202:根据所述连接信息,判断所述节点设备的连接池中是否已经建立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
S203:若所述节点设备的连接池中未建立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则获取目标地址;
S204:对当前的节点设备和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状态进行检测;
S205:若当前的节点设备和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状态为可达状态,则所述节点设备向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发送连接请求,由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进行合法性验证,进而建立当前的节点设备与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例如: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地址,判断当前的节点设备与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是否已经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如果已经建立,则跳过该目标地址,无需重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资源浪费与数据冗余,如果没有建立,则对当前的节点设备和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状态进行检测,即检测当前的节点设备和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状态是否为可达状态,如果为不可达状态,则向用户发出提示,如果为可达状态,则所述节点设备向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发送连接请求,由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进行合法性验证,合法性验证完成后,建立当前的节点设备与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实现不同节点设备的直连通信,可靠性较高。
请参考图3,为了保证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的安全性,发明人提出,在建立主控节点设备与被控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时,进行合法性验证,步骤包括:
S301:主控节点设备向被控节点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所述主控节点设备为向其他节点设备发起连接的节点设备,所述被控节点设备为被其他节点设备发起连接的节点设备;
S302:所述被控节点设备根据所述连接请求,获取所述主控节点设备的组网编号和组网秘钥;
S303:根据所述组网编号和组网秘钥,进行合法性验证,合法性验证完成后,建立所述主控节点设备与被控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即当主控节点设备向被控节点设备发起连接时,需在握手时携带组网编号、组网密钥,根据所述组网编号和组网秘钥,被控节点设备对主控节点设备进行合法性验证,验证合法后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并交换组网信息。通过在建立主控节点设备与被控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的过程中,进行合法性验证,有效提高了不同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支持树形、星形、环形以及自定义方式组网,为了更好地针对不同的组网方式进行数据级联传输,如图4所示,发明人提出:
S401: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组网信息和所述目标地址,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所述节点设备。
S402: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数据级联传输。例如: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组网信息和所述目标地址,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包括:节点设备A、节电设备B和节点设备C,所述节点设备A、节电设备B和节点设备C依次连接,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将所述级联数据沿所述数据传输路径依次传输至节点设备A、节电设备B和节点设备C,即当前节点设备将级联数据传输至节点设备A,节点设备A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节点设备B,节点设备B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节点设备C,不同节点设备之间利用数据传输通道进行级联数据传输,完成数据级联传输,实现了分布于不同应用网络中的应用之间数据共享,实施较方便,成本较低。
如图5所示,由于数据级联传输涉及到的应用分布较广泛,数据级联传输的需求较多,如果仅对不同节点设备进行直连,可能导致成本较高,因此,发明人提出:
S501:所述节点设备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后,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合法性过滤;即根据生产者应用数据流配置的过滤规则及预先设置的节点设备全局过滤规则,对级联数据的合法性进行验证与过滤,若所述级联数据为非法数据,则将错误信息反馈至对应的生产者应用,若所述级联数据合法验证通过,则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处理。
S502:若过滤通过,则根据所述级联数据,获取与所述级联数据对应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
S503:根据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获取所述目标地址。
S504:根据所述目标地址和所述组网信息,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路径中的最短路径;例如:根据所述目标地址和所述组网信息,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数据传输路径,根据最短路径传输原则,对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进行筛选,通过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路径中的最短路径,有效缩短了级联数据传输的时间成本,减少了运行负担。
S505: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确定下一节点设备,并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下一节点设备。例如:根据级联数据传输规则、原始地址、目标地址和组网信息,获取所述级联数据传输的最短路径,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确定下一节点设备,当前的节点设备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下一节点设备,实现数据的级联传输,较好地实现了不同节点设备之间的级联数据的传输与同步,可行性较高,灵活度较高。
如图6所示,为了避免数据级联传输过程中,由于级联数据的大小导致数据传输出现失误的问题,同时,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发明人提出,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的步骤包括:
S601:根据所述级联数据的大小和预先设置的分包阈值,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分包处理;
S602:若所述级联数据的大小超出所述分包阈值,则根据预先设置的分包规则,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分包处理,获取分包数据;若所述级联数据的大小未超出所述分包阈值,则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单包发送。
S603: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分包数据传输至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节点设备完成级联数据的发送后,删除所述级联数据,释放占用资源,实现对节点设备的资源的实时调整,避免资源浪费。
不同节点设备在进行级联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主控节点设备与被控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字节码数组传输,即采用数据包进行级联数据传输,级联数据的数据包包括: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目标地址组网编号、源地址组网编号、分包标识、分包段和传输内容。例如:级联数据传输规则占1字节,包括:全网传输、定点传输、同级传输、直属上级、所有上级、直属下级、所有下级,可按需对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进行拓展,此处不再赘述;目的地址组网编号占32字节,将字节转换成字符可得到对应目的地址组网编号;源地址组网编号占32字节,将字节转换成字符可得到对应的源地址组网编号;分包标识占1字节,0表示未进行分包传输,1表示已进行分包传输;分包段占1字节,字节越大表示包段越靠后,一个数据包最多分为256段传输;传输内容最大可占用102400字节,每个数据包最大不超过25兆字节。
请参考图7,当下一节点设备接收到级联数据后,可能需要对级联数据进行分发或转发,因此,发明人提出:
S701:当下一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级联数据后,根据级联传输协议,对所述级联数据的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如当下一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级联数据后,根据级联传输协议,对级联数据的数据包进行解析,对分包数据进行合并,从解析后的数据包中获取级联数据传输规则。所述级联传输协议为接收端与发送端之间的级联传输协议。
S702:根据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目标地址;
S703: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进行级联数据接收和/或转发。
所述级联数据接收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目标地址中是否包含当前的节点设备的地址,若包含,则完成级联数据的接收;例如:根据级联数据传输规则、原始地址和目标地址,判断当前节点设备是否需要消费所述级联数据,若需要,则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缓存,并生成唯一的数据索引,利用所述数据索引,进行数据分发。
所述级联数据转发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目标地址中是否存在其他节点设备的地址,若存在,则进行级联转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级联转发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的目标地址和组网信息,获取级联数据传输的最短路径;
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确定下一节点列表;所述下一节点列表包括:最短路径中位于当前的节点设备之后的节点设备;
根据所述下一节点列表,获取当前的节点设备与下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
根据级联数据的大小,利用对应的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单包或分包发送,完成数据级联转发。
请参考图8,为了将级联数据分发至不同的消费者应用,发明人提出,节点设备接收级联数据的步骤之后,包括:
S801:根据所述级联数据,获取订阅所述级联数据的消费者信息;
S802:根据所述消费者信息,将所述级联数据分别存入对应的待发送队列;
S803:根据所述待发送队列和对应的消费者应用配置的接收方式,选择对应的发送器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对应的消费者应用,所述发送器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字节码发送器和超文本传输发送器。例如:节点设备接收级联数据后,判断当前节点设备是否需要消费所述级联数据,若需要,则缓存所述级联数据,并生成唯一的数据索引,获取订阅所述级联数据的消费者列表,将所述数据索引分别存入对应的待发送队列,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根据消费者应用配置的接收方式,即消费者接收协议类型,选择对应的发送器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对应的消费者应用。若传输成功,则删除所述级联数据,释放节点设备占用资源。若传输失败,则获取失败次数,若失败次数大于预设的发送次数阈值,则丢弃所述级联数据并记录,若失败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发送次数阈值,则根据先进先出原则,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重新发送。
在公共安全领域,大多数系统都部署在专网或局域网中,同时系统之间也存在大量的级联需求,由于网络隔离等因素使得实施系统级联变得极其困难。因此,发明人还提出一种数据级联传输系统,如图9所示,包括:
节点设备和应用网络,所述应用网络包括:生产者应用和消费者应用;
多个节点设备和应用网络,所述应用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多个所述节点设备分别接入不同所述应用网络,在不同所述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一节点设备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根据所述级联数据和预先设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获取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通过将多个节点设备接入不同应用网络,应用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在不同所述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一节点设备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根据级联数据和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所述级联数据的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从一节点设备的级联单元的连接池中获取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能够较好地支持跨网段级联传输数据,使得处于在不同应用网络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通用性较强,灵活度较高。请参考图9,例如:将节点设备903A、903B分别接入应用网络901A、901B,902AP1、902AP2、902AP3、902BP1、902BP2和902BP3为生产者应用,902AC1、902AC2、902AC3、902BC1、902BC2和902BC3为消费者应用,在节点设备903A、903B正常建立级联通信,即数据传输通道后,生产者应用902AP1、902AP2、902AP3可以通过节点设备903A、903B向消费者应用902BC1、902BC2、902BC3传递级联数据,同理,生产者应用902BP1、902BP2、902BP3也可以通过节点设备903B、903A向消费者应用902AC1、902AC2、902AC3传递数据,在同一应用网络中的生产者应用与消费者应用可直接建立网络通讯,也可通过应用网络中的节点设备建立网络通讯,进行数据级联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网络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消费者应用;
所述节点设备的输入端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生产者应用连接,所述节点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消费者应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获取当前的节点设备与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连接信息,判断当前的节点设备与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是否已建立数据传输通道,获取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对当前的节点设备和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状态进行检测;
若当前的节点设备和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状态为可达状态,则所述节点设备向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发送连接请求,由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进行合法性验证,进而建立当前的节点设备与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节点设备向被控节点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所述主控节点设备为向其他节点设备发起连接的节点设备,所述被控节点设备为被其他节点设备发起连接的节点设备;
所述被控节点设备根据所述连接请求,获取所述主控节点设备的组网编号和组网秘钥;
根据所述组网编号和组网秘钥,进行合法性验证,合法性验证完成后,建立所述主控节点设备与被控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组网信息和所述目标地址,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所述节点设备;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数据级联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点设备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后,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合法性过滤;
若过滤通过,则根据所述级联数据,获取与所述级联数据对应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获取所述目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和所述组网信息,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路径中的最短路径;
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确定下一节点设备,并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下一节点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的大小和预先设置的分包阈值,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分包处理;
若所述级联数据的大小超出所述分包阈值,则根据预先设置的分包规则,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分包处理,获取分包数据;
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分包数据传输至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下一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级联数据后,根据级联传输协议,对所述级联数据的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目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进行级联数据接收和/或转发;
所述级联数据接收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目标地址中是否包含当前的节点设备的地址,若包含,则完成级联数据的接收;
所述级联数据转发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目标地址中是否存在其他节点设备的地址,若存在,则进行级联转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节点设备接收级联数据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获取订阅所述级联数据的消费者信息;
根据所述消费者信息,将所述级联数据分别存入对应的待发送队列;
根据所述待发送队列和对应的消费者应用配置的接收方式,选择对应的发送器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对应的消费者应用,所述发送器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字节码发送器和超文本传输发送器。
本实施例根据实际网络情形列举了树形、环形、星形三种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组网模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
实施例一:
如图10所示,图10为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的树形组网示意图,理论上树的层级无限制,每个节点的子节点个数无限制,本实施例仅列举了5个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组成的一种树形结构,用于描述树形组网,具体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在树形组网中,级联数据只允许在具有直接或间接上下级关系、同级关系的节点间进行传输,生产者应用可通过指定直接上/下/同级关系的级联传输系统的节点设备,亦可采用全网传输、同级传输、直属上级、所有上级、直属下级、所有下级传输规则向具有干系的级联传输控制系统的节点设备传送数据。
数据级联传输系统1000C可与1000B、1000A通信,亦可通过1000B级联与1000D、1000E通信。其主要适用于无中心网络,构建直连网络通信成本高,节点间有分层控制、数据汇总的应用场景。
实施例二:
如图11所示,图11为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的环形组网示意图。理论上环上的节点个数无限制,本实施例只列举了5个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组成的一种环形结构,用于描述环形组网,具体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在环形组网中,每个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的节点设备可以与环中的任意一个节点设备进行通信,级联数据生产者节点或应用可指定消费者节点或全网消费。数据级联传输系统节点1100A、1100B、1100C、1100D、1100E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其主要适用于无中心网络,构建直连网络通信成本较高,且不同节点之间有数据共享需求的应用场景。
实施例三:
如图12所示,图12为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的星形组网示意图。理论上星型节点个数无限制。本实施例只列举了5个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组成的一种星型结构,用于描述星形组网,具体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在星形组网中,每个数据级联传输系统节点可以与星形中的任意一个节点进行通信,级联数据生产者节点或应用可指定消费者节点或全网消费,数据级联传输系统1200A为中心网络节点,节点1200B、1200C、1200D、1200E之间可通过1200A进行通信。其主要适用于有中心网络,各节点只能与中心网络通信,构建直连网络通信成本较高,且不同节点之间有数据共享需求的应用场景。
上述实施例中列举了树形、环形、星形三种的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组网模型,本实施例中的数据级联传输系统还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自定义组网,在自定义组网中各节点之间可进行通信,生产者应用节点可指定消费者节点或全网消费。本实施例支持树形、星形、环形以及自定义方式组网,满足了组网灵活的要求。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级联传输节点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和过滤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
配置单元,用于管理地址表及数据流配置信息;
级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级联数据和预先设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从连接池中获取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级联数据传输;
发送单元,用于对级联数据进行分流,向消费者应用发送级联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连接,所述发送单元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多个消费者应用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级联单元和发送单元依次连接,所述配置单元和所述级联单元连接。
请参考图14,所述配置单元包括:地址表和数据流配置信息。
所述地址表包括主控地址表和被控地址表,主控地址表存储的是当前节点设备对其它节点设备发起级联连接的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包括:主机地址、主机端口、组网编号、组网密钥,被控地址表存储的是当前节点设备被其它节点设备发起级联连接的来源地址,来源地址包含主机地址、组网编号、组网信息。
所述数据流配置信息包括:生产者配置信息和消费者配置信息,生产者配置信息为级联数据流的输入信息,所述生产者配置信息包括:生产者标识、生产者签名、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目的地址组网编号、接入类型、最大数据包大小、消息中间件、主机地址、主机端口,其中,目的地址组网编号为可选的生产者配置信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所述接入类型包括:消息中间件和HTTP Restful(基于HTTP协议的应用程序接口),所述最大数据包大小默认限制为1024kb,所述消息中间件至少包括以下之一:Kafka、ActiveMQ、RocketMQ、RabbitMQ,所述主机地址在接入类型为消息中间件时使用,所述主机端口在接入类型为消息中间件时使用。消费者配置信息为级联数据流的输出信息,消费者配置信息包含消费者标识、消费者签名、主机地址、主机端口、接入类型、最大数据包大小。
请参考图15,所述发送单元包括:级联数据流、数据分流器、待发送队列、发送器。所述级联数据流为来源于其它节点需要被当前节点消费的数据流,数据分流器用于根据数据流配置的消费者信息,将数据流分别添加至各个消费者队列;待发送队列是所有消费者队列集合;发送器包含套接字客户端(Socket client)、超文本传输客户端(HTTP client),其作用是从消费者队列中取出数据流发送给对应消费者。
其中,每一个消费者应用的服务端与套接字客户端建立TCP长连接独立通信链路,数据传输格式为字节码数组,数据包格式为CT(1024kb),传输内容(CT)默认最大长度为1024kb,该参数可以根据消费者独立配置。
所述超文本传输客户端与消费者服务端建立通讯协议,该通信协议基于HTT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支持HTTP传输方法POST、DELETE、UPDATE,消费者标识为:URL+Method,其数据格式为:
HTTP头部信息包含源地址组网编号、消费者服务端认证信息,HTTP请求体(BODY)传输内容为Base64编码(utf-8格式)字符集。
请参考图16,所述级联单元包括: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器和数据流控制器,所述TCP连接器包括:主控、被控、连接池。主控用于向其它节点设备的被控建立连接,建立成功后将数据传输通道存入连接池,连接池负责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状态监测、复制、销毁等操作。
所述数据流控制器包括:节点控制器和级联控制器,节点控制器用于根据目标地址将当前节点设备的级联数据发送至下一节点设备,级联控制器用于处理来自其它节点设备的级联数据,即转发或接受来自其他节点设备的级联数据,接收的作用是将级联数据存入所述发送单元的所述级联数据流缓存池,并生成唯一的数据索引,转发的作用是将需要级联转发的数据根据目标地址发送至下一节点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节点设备与所述被控节点设备的通讯协议建立在WebSocket(单个TCP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信)协议之上。
当所述主控节点设备向所述被控节点设备发起连接时,需在握手时携带组网编号、组网密钥,被控节点设备验证合法后建立通信链路并交换组网信息。
在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之后,主控节点设备与被控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字节码数组传输,其中,数据传输格式包括: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目的地址组网编号、源地址组网编号、分包标识、分包段和传输内容。级联数据传输规则占1字节,包括:全网传输、定点传输、同级传输、直属上级、所有上级、直属下级、所有下级,可按需对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进行拓展,此处不再赘述;目的地址组网编号占32字节,将字节转换成字符可得到对应目的地址组网编号;源地址组网编号占32字节,将字节转换成字符可得到对应的源地址组网编号;分包标识占1字节,0表示未进行分包传输,1表示已进行分包传输;分包段占1字节,字节越大表示包段越靠后,一个数据包最多分为256段传输;传输内容最大可占用102400字节,每个数据包最大不超过25兆字节。
请参考图17,所述接收单元包括:节点APP(应用)数据流、接收器、数据流过滤器和数据流缓存器。其中,节点APP数据流指当前节点设备的生产者APP数据流;接收器包括套接字服务端(Socket server)和超文本传输服务端(HTTP server),套接字服务端和超文本传输服务端的主要作用是接收不同生产者应用的客户端传递的数据流,数据流过滤器用于监听接收器的数据流,过滤不合法的数据流;数据流缓存器用于缓存合法的数据流。
针对套接字服务端,每一个生产者应用的客户端与套接字服务端建立TCP长连接独立通信链路,数据传输格式为字节码数组,数据包格式为CT(1024kb),传输内容(CT)默认最大长度为1024kb,该参数可以根据消费者独立配置。
针对超文本传输服务端,其通信协议为:基于HTT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支持HTTP传输方法POST,每个生产者应用必须预先配置在数据级联传输系统的节点设备中,配置时会根据生产者标识生成生产者签名。其数据传输格式为:HTTP头部信息包含生产者标识、生产者签名,HTTP请求体(BODY)传输内容为Base64编码(utf-8格式)字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点设备的接收单元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生产者应用连接,所述节点设备的发送单元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消费者应用连接。不同节点设备的级联单元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数据级联传输与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节点设备的级联单元根据所述目标地址,从所述配置单元获取当前的节点设备与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连接信息,判断当前的节点设备与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是否已建立数据传输通道,获取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对当前的节点设备和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状态进行检测;
若当前的节点设备和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状态为可达状态,则所述节点设备向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发送连接请求,由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进行合法性验证,进而建立当前的节点设备与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节点设备向被控节点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所述主控节点设备为向其他节点设备发起连接的节点设备,所述被控节点设备为被其他节点设备发起连接的节点设备;
所述被控节点设备根据所述连接请求,获取所述主控节点设备的组网编号和组网秘钥;
根据所述组网编号和组网秘钥,进行合法性验证,合法性验证完成后,建立所述主控节点设备与被控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组网信息和所述目标地址,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所述节点设备;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数据级联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点设备的接收单元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后,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合法性过滤;
若过滤通过,则根据所述级联数据,获取与所述级联数据对应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获取所述目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和组网信息,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路径中的最短路径;
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确定下一节点设备,并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下一节点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的步骤包括:
所述发送单元根据所述级联数据的大小和预先设置的分包阈值,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分包处理;
若所述级联数据的大小超出所述分包阈值,则根据预先设置的分包规则,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分包处理,获取分包数据;
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分包数据传输至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下一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级联数据后,根据级联传输协议,对所述级联数据的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目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进行级联数据接收和/或转发;
所述级联数据接收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目标地址中是否包含当前的节点设备的地址,若包含,则完成级联数据的接收;
所述级联数据转发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目标地址中是否存在其他节点设备的地址,若存在,则进行级联转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节点设备的发送单元接收级联数据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获取订阅所述级联数据的消费者信息;
根据所述消费者信息,将所述级联数据分别存入对应的待发送队列;
根据所述待发送队列和对应的消费者应用配置的接收方式,选择对应的发送器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对应的消费者应用,所述发送器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字节码发送器和超文本传输发送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终端执行本实施例中任一项方法。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和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接口与处理器和收发器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接口用于进行通信,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使电子终端执行如上方法的各个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多个节点设备分别接入不同的应用网络,所述应用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
在不同所述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一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根据所述级联数据和预先设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目标地址;
所述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获取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级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网络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消费者应用;
所述节点设备的输入端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生产者应用连接,所述节点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消费者应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级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同所述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主控地址表,获取当前的节点设备与其它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连接信息,判断所述节点设备的连接池中是否已经建立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
若所述节点设备的连接池中未建立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则获取目标地址;
对当前的节点设备和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状态进行检测;
若当前的节点设备和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状态为可达状态,则所述节点设备向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发送连接请求,由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进行合法性验证,进而建立当前的节点设备与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级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主控节点设备向被控节点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所述主控节点设备为向其他节点设备发起连接的节点设备,所述被控节点设备为被其他节点设备发起连接的节点设备;
所述被控节点设备根据所述连接请求,获取所述主控节点设备的组网编号和组网秘钥;
根据所述组网编号和组网秘钥,进行合法性验证,合法性验证完成后,建立所述主控节点设备与被控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级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组网信息和所述目标地址,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数据传输路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所述节点设备;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数据级联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级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点设备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后,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合法性过滤;
若过滤通过,则根据所述级联数据,获取与所述级联数据对应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获取所述目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和所述组网信息,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路径中的最短路径;
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确定下一节点设备,并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下一节点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级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的大小和预先设置的分包阈值,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分包处理;
若所述级联数据的大小超出所述分包阈值,则根据预先设置的分包规则,对所述级联数据进行分包处理,获取分包数据;
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分包数据传输至目标地址对应的节点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级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下一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级联数据后,根据级联传输协议,对所述级联数据的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规则,获取所述级联数据的目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进行级联数据接收和/或转发;
所述级联数据接收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目标地址中是否包含当前的节点设备的地址,若包含,则完成级联数据的接收;
所述级联数据转发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目标地址中是否存在其他节点设备的地址,若存在,则进行级联转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级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节点设备接收级联数据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级联数据,获取订阅所述级联数据的消费者信息;
根据所述消费者信息,将所述级联数据分别存入对应的待发送队列;
根据所述待发送队列和对应的消费者应用配置的接收方式,选择对应的发送器将所述级联数据传输至对应的消费者应用,所述发送器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字节码发送器和超文本传输发送器。
10.一种数据级联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节点设备和应用网络,所述应用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多个所述节点设备分别接入不同所述应用网络,在不同所述节点设备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一节点设备接收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根据所述级联数据和预先设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获取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级联传输。
11.一种数据级联传输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和过滤生产者应用发出的级联数据;
配置单元,用于管理地址表及数据流配置信息;
级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级联数据和预先设置的级联数据传输规则,确定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从连接池中获取与另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级联数据传输;
发送单元,用于对级联数据进行分流,向消费者应用发送级联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生产者应用连接,所述发送单元与所述应用网络中的一个多个消费者应用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级联单元和发送单元依次连接,所述配置单元和所述级联单元连接。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13.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2110680834.1A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Active CN113422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834.1A CN113422818B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834.1A CN113422818B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2818A true CN113422818A (zh) 2021-09-21
CN113422818B CN113422818B (zh) 2022-10-25

Family

ID=77789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0834.1A Active CN113422818B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281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9926A (zh) * 2021-11-03 2022-02-08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级联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35899A (zh) * 2021-11-15 2022-02-11 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98690A (zh) * 2022-02-24 2022-06-07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级联设备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69052A1 (zh) * 2022-03-11 2023-09-14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级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7531A1 (en) * 2001-12-22 2008-02-14 Donoghue Bryan J Cascade system for network units
CN101795222A (zh) * 2009-11-13 2010-08-04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级转发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3973809A (zh) * 2014-05-22 2014-08-06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US20150009799A1 (en) * 2012-03-28 2015-01-08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communication program
US20160026703A1 (en) * 2014-07-24 2016-01-28 Netapp, Inc. Enabling data replication processes between heterogeneous storage systems
CN105897657A (zh) * 2014-12-03 2016-08-24 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的多级视频跨网传输方法
CN111917659A (zh) * 2020-07-23 2020-11-10 上海聚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并发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52996A (zh) * 2020-08-19 2020-12-29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关级联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67259A (zh) * 2021-01-15 2021-02-12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数据报文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12866303A (zh) * 2021-04-25 2021-05-28 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级联媒体传输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210167990A1 (en) * 2018-04-24 2021-06-03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 Ltd Relay device and multi-split contro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7531A1 (en) * 2001-12-22 2008-02-14 Donoghue Bryan J Cascade system for network units
CN101795222A (zh) * 2009-11-13 2010-08-04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级转发服务系统及方法
US20150009799A1 (en) * 2012-03-28 2015-01-08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communication program
CN103973809A (zh) * 2014-05-22 2014-08-06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US20160026703A1 (en) * 2014-07-24 2016-01-28 Netapp, Inc. Enabling data replication processes between heterogeneous storage systems
CN105897657A (zh) * 2014-12-03 2016-08-24 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的多级视频跨网传输方法
US20210167990A1 (en) * 2018-04-24 2021-06-03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 Ltd Relay device and multi-split control system
CN111917659A (zh) * 2020-07-23 2020-11-10 上海聚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并发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52996A (zh) * 2020-08-19 2020-12-29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关级联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67259A (zh) * 2021-01-15 2021-02-12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数据报文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12866303A (zh) * 2021-04-25 2021-05-28 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级联媒体传输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DOBSON: "Estimating the extent of cascading transmission line outages using standard utility data and a branching process", 《2011 IEEE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
崔艳玲: "传感器网络中基于LEACH的多级数据融合技术", 《考试周刊》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9926A (zh) * 2021-11-03 2022-02-08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级联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35899A (zh) * 2021-11-15 2022-02-11 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35899B (zh) * 2021-11-15 2022-10-25 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集群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98690A (zh) * 2022-02-24 2022-06-07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级联设备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69052A1 (zh) * 2022-03-11 2023-09-14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级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2818B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22818B (zh) 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US10205971B2 (en) Media data live broadcas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3105903B1 (en) Requesting multiple chunks from a network node on the basis of a single request message
JP5369104B2 (ja) 相互接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パケットレベルプライオリティ付け
TWI376126B (en) Bandwidth reservation for data flows in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US9300733B2 (en) System and/or method for client-driven server load distribution
JP2010504652A (ja) ビデオネットワークを管理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07334899A (ja) 複数のタイプのデータ接続を利用して、データを通信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11082977A (ja) P2p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データ送受信方法
EP147363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17148419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服务器
KR20170016281A (ko) 콘텐트 중심 네트워크 스택들에서의 상태 전달
CN111200622A (zh) 一种资源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8650313B2 (en) Endpoint discriminator in network transport protocol startup packets
WO2017128902A1 (zh) 一种基于most的多环网流媒体多播系统和方法
US20050251676A1 (en) Method for offloading the digest portion of protocols
CN11508628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938877B2 (en) Optimizing data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of a proprietary network
JP687547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058758B2 (ja) 通信管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129183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streaming data accessing
JP200422175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970124B2 (ja) Mmtpパケット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7431662A (zh) 云输入信道管理
KR101496554B1 (ko) 콘텐츠 중심 네트워크에서 콘텐츠의 수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