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0507A - 列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列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0507A
CN114030507A CN202111314403.XA CN202111314403A CN114030507A CN 114030507 A CN114030507 A CN 114030507A CN 202111314403 A CN202111314403 A CN 202111314403A CN 114030507 A CN114030507 A CN 114030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transponder
position correction
target
p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144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业智
王子恒
徐文婷
肖华芳
郝瑞琴
裴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144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05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0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05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5/00Recording or indicating positions or identities of vehicles or trains or setting of track apparatus
    • B61L25/02Indicating or recording positions or identities of vehicles or trains
    • B61L25/028Determination of vehicl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within a train consist, e.g. seria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包括在目标列车需要停车时,确定所述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所述校位应答器是基于所述编组类型预先布置得到的;基于所述校位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以供所述目标列车基于校位结果进行定位停车。本发明提供了对列车进行停车定位处理的方法,同时,校位应答器的位置为基于编组类型进行布置,因此,不同编组类型对应部署不同的校位应答器,从而使当前停放位置可支持灵活编组列车的停车定位处理,进而实现灵活调整列车编组和不同编组列车的混合运行能力,最终提高列车编组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列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建成轨道交通,从而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其中,轨道交通的列车可以在站台、存车线、交路折返线、停车列检库等线路上运行,列车在各线路上可以进行停车作业、联挂作业和解编作业等,为满足各作业的需求,需要对列车进行停车定位处理。
目前,列车大多为固定编组列车。而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在不同时间段客流量差异较大,即客流具备潮汐性分布的特点;同时,不同区间段的客流量差异也较大,例如,城市中心部分线路与郊区部分线路客流量不均匀,因此,固定编组列车无法满足不同运力的需求。
综上所述,如何对列车进行停车定位处理,以实现灵活调整列车编组和不同编组列车的混合运行能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编组列车无法满足不同运力需求的缺陷,实现灵活调整列车编组和不同编组列车的混合运行能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定位方法,包括:
在目标列车需要停车时,确定所述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
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所述校位应答器是基于所述编组类型预先布置得到的;
基于所述校位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以供所述目标列车基于校位结果进行定位停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定位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
基于所述编组类型和所述行进方向,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定位方法,在所述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之前,还包括:
基于当前轨道的编组类型集合,确定各校位应答器的部署位置,以供基于所述部署位置部署所述各校位应答器,所述编组类型集合包括可停放至所述当前轨道的列车编组类型,所述各校位应答器部署于所述当前轨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定位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定位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和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所述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部署于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目标列车的车头应答器传输单元BTM处对应的轨道处,所述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部署于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目标列车的车尾BTM处对应的轨道处;
基于所述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和所述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定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定位方法,在所述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定位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和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之前,还包括:
基于当前轨道的编组类型集合,确定目标停车位置集合,所述编组类型集合中编组类型与所述目标停车位置集合中目标停车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编组类型集合包括可停放至所述当前轨道的列车编组类型;
基于所述目标停车位置集合,确定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的第一部署位置和各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的第二部署位置,以供基于所述第一部署位置部署所述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并基于所述第二部署位置部署所述各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所述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和所述各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部署于所述当前轨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定位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
基于所述行进方向,确定对应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
基于所述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包络回缩处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定位方法,所述目标列车的停车位置包括站台、存车线、交路折返线、停车列检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列车定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列车定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列车定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列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目标列车需要停车时,首先确定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以基于该编组类型,确定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从而基于该校位应答器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基于上述方式,本发明提供了对列车进行停车定位处理的方法,同时,校位应答器的位置为基于编组类型进行布置,因此,不同编组类型对应部署不同的校位应答器,从而使当前停放位置可支持灵活编组列车的停车定位处理,进而实现灵活调整列车编组和不同编组列车的混合运行能力,最终提高列车编组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列车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单向运行站台的应答器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运行站台的应答器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存车线的应答器布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正线终端交路折返线的应答器布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出入交路折返线的应答器布局示意图;
图7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列车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列车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10,在目标列车需要停车时,确定所述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列车为进入当前轨道上的列车,且需要进行停车的列车。其中,当前轨道所处的位置可以为站台、存车线(也叫停车线)、交路折返线、停车列检库、联挂作业线和解编作业线等。即停车位置包括站台、存车线、交路折返线、停车列检库、联挂作业线和解编作业线等。当然,当前轨道所处的位置及停车位置可以是任何需要停车定位的线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站台为乘客进行上下车的场所,因此,列车到达站台时应该停车,以让乘客上下车,该站台可以包括单向运行站台和双向运行站台。存车线为存放列车的线路,因此,列车到达存车线时可以停车,该存车线可以包括单向存车线和双向存车线;此外,存车线还可以具备联挂作业功能和解编作业功能等。交路折返线为在线路两端终点站或中间站,为能开行折返列车而设置的专供改变列车运行方向的线路,而在列车改变运行方向时将会短暂停留一段时间,因此,列车到达交路折返线时可以停车;此外,交路折返线还可以具备联挂作业功能和解编作业功能等。停车列检库为对列车进行检修的车库,因此,列车到达停车列检库应该停车;此外,停车列检库还可以具备联挂作业功能和解编作业功能等。联挂作业线为具备联挂作业功能的线路。解编作业线具备解编作业功能的线路。基于上述,在目标列车需要停车时,需要对目标列车进行定位,进一步地,还需要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以使目标列车准确地停放在目标停车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对目标列车进行定位停车处理的设备可以为信号系统,即本发明列车定位方法可以应用于信号系统。该信号系统由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和车辆段信号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高效综合自动化系统,其用于列车进路控制、列车间隔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设备工况监测及维护管理。该信号系统可以从属于下述电子设备。
基于上述信号系统,本实施例实现灵活编组需要信号系统具备灵活调整列车编组以及不同编组列车混合运行的能力。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信号系统中各应答器的部署需要满足灵活编组列车的需求,即需要调整原有固定编组对应信号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实现列车的自动联挂作业和解编作业,且实现联挂列车的运行要求和具备与单编组列车的混合运行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可支持多编组列车的混合运行,而不同编组类型的列车其对应的校位应答器不同,因此,在目标列车需要停车时,首先确定该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以供基于编组类型确定对应的校位应答器。
其中,编组类型用于表示列车所有车辆的辆数及联挂的列车数。为便于理解,例如,编组类型包括4编组列车和4+4编组列车,该4编组列车为4车厢列车,该4+4列车为两个4编组列车联挂形成的列车。也就是说,当前轨道上的列车为灵活编组的列车,而非固定编组列车。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列车的停车位置包括站台、存车线、交路折返线、停车列检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中,目标列车的停车位置包括站台、存车线、交路折返线、停车列检库等,基于此,本发明列车定位方法可以应用于站台、存车线、交路折返线、停车列检库等。
步骤20,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所述校位应答器是基于所述编组类型预先布置得到的;
在本实施例中,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校位应答器。若采用车载应答器天线头尾冗余方式,则该校位应答器可以包括多个校位应答器,该多个校位应答器可以包括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该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车头校位应答器,该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车尾校位应答器。此外,本实施例的校位应答器可以为无源应答器。
需要说明的是,车头校位应答器用于目标列车的车头端精确校位,车尾校位应答器用于目标列车的车尾端精确校位。具体的,对于不同编组类型的列车而言,校位应答器校位的位置不同。例如,对于无联挂的列车而言,车头校位应答器用于整体列车的车头端精确校位,车尾校位应答器用于整体列车的车尾端精确校位;对于联挂编组的列车而言,需要先确定该列车的进行控车的车体,若为前车控车,则车头校位应答器用于前车车头端精确校位,车尾校位应答器用于前车车尾端精确校位,若为后车控车,则车头校位应答器用于后车车头端精确校位,车尾校位应答器用于后车车尾端精确校位。
具体的,所述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其中,该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中的校位应答器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该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中的校位应答器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可以理解,校位应答器越多,则校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越高。例如,在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中一校位应答器出现异常时,可以使用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中另一些校位应答器,以确保校位处理的正常运行;在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中一校位应答器出现异常时,可以使用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中另一些校位应答器,以确保校位处理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校位应答器为轨旁设备,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于轨道相应位置,而对于不同编组类型的列车而言,校位应答器部署的位置不同。因此,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的位置为基于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进行布置,即当前轨道预先布置有多个应答器,以适用于多种编组类型的列车。进一步地,列车的行进方向不同,校位应答器部署的位置也不同。因此,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的位置还基于行进方向进行布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列车的停车位置为站台,所述站台支持联挂编组列车和单编组列车运行,所述站台所处的轨道处包括用于列车的车头端精确校位的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用于列车的车尾端精确校位的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也就是说,所述站台对应的信号系统包括用于列车的车头端精确校位的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用于列车的车尾端精确校位的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进一步地,所述站台所处的轨道处还包括用于包络回缩处理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该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的具体执行流程可参照下述第五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为便于理解,假如站台具备4+4编组列车和4编组列车的混合编组列车运行能力,则该站台包括两套校位应答器,进一步地,若站台为双向站台,则该站台包括四套校位应答器。其中,每一套校位应答器包括一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一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各套校位应答器之间中存在若干可复用的校位应答器。
例如,对于单方向运行站台。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单向运行站台的应答器布局示意图,如图2所示,对于4+4编组列车,设置用于4+4编组列车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1、B2,以及用于4+4编组列车(前车控车)的头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5、B6;对于4编组列车在站台居中停车,设置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3、B4,以及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7、B8,B9为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
其中,图2中右边4+4编组BTM位置为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应答器B1、B2则部署于右边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应答器B5可以部署于有效站台中心,应答器B6可以部署于应答器B5的后面6.71m处;图2中右边4编组BTM位置为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应答器B3、B4则部署于右边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应答器B7和B8可以部署于左边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B9可以部署于左边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可以理解,上述各应答器的部署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对于双方向运行站台。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运行站台的应答器布局示意图,如图3所示,对于4+4编组列车,设置列车从左向右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1、B2,以及列车从左向右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前车控车)的头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5、B6;对于4编组列车在站台居中停车,设置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3、B4,以及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7、B8;B9为列车从左向右运行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对于4+4编组列车,设置列车从右向左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10、B11,以及列车从右向左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5、B14;对于4编组列车在站台居中停车,设置列车从右向左运行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12、B13,以及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15、B16,B17为列车从右向左运行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
其中,图3中右边4+4编组BTM位置为列车从左向右运行,且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应答器B1、B2则部署于右边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应答器B5可以部署于有效站台中心,应答器B6可以部署于应答器B5的后面6.71m处;图3中右边4编组BTM位置为列车从左向右运行,且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应答器B3、B4则部署于右边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应答器B7和B8可以部署于左边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B9可以部署于左边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图3中左边4+4编组BTM位置为列车从右向左运行,且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应答器B10、B11则部署于左边4+4编组BTM位置的右侧3m处和10m处;应答器B5可以部署于有效站台中心,应答器B14可以部署于应答器B5的后面6.71m处;图3中左边4编组BTM位置为列车从右向左运行,且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应答器B12、B13则部署于左边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应答器B15和B16可以部署于右边4编组BTM位置的右侧3m处和10m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B17可以部署于右边4+4编组BTM位置的右侧。可以理解,上述各应答器的部署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对于双向运行站台来说,应答器B5可以进行复用,即应答器B5即可以用于从左向右的列车,也可以用于从右向左的列车,从而实现应答器复用,节约了设备成本。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列车的停车位置为存车线,所述存车线支持联挂编组列车和单编组列车运行,所述存车线所处的轨道处包括用于列车的车头端精确校位的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用于列车的车尾端精确校位的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也就是说,所述存车线对应的信号系统包括用于列车的车头端精确校位的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用于列车的车尾端精确校位的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进一步地,所述存车线所处的轨道处还包括用于包络回缩处理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该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的具体执行流程可参照下述第五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为便于理解,假如存车线具备4+4编组列车和4编组列车的混合编组列车运行能力,则该存车线包括两套校位应答器,进一步地,若存车线为双向存车线,则该存车线包括四套校位应答器。其中,每一套校位应答器包括一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一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各套校位应答器之间中存在若干可复用的校位应答器。
需要说明的是,存车线长度满足1列4编组列车停放或1列4+4编组列车停放并进行解编作业或联挂作业的情况。进一步地,在正线具备休眠/唤醒功能的区域布置休眠/唤醒应答器以实现唤醒后原地定位。具体的,可以在休眠/唤醒区域安装2个休眠/唤醒应答器,其用于唤醒后确认列车位置,1个用于确认车头位置,1个用于确认车尾位置,以使列车唤醒后能直接读到信标信息。也就是说,存车线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和联挂解编功能,存车线可布置休眠唤醒应答器以及用于校位的校位应答器。
进一步地,所述存车线还包括用于进行定位升级的定位升级应答器,该定位升级应答器可以与某一休眠唤醒应答器配套部署。
进一步地,所述存车线还包括用于快速升级的升级应答器,该升级应答器可以部署于列车目标停车位置的外侧。若存车线为双向存车线,则升级应答器包括2个。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双方向存车线应答器布置的原则具体如下:例如,对于4编组列车和4+4编组列车,在存车线的4编组、4+4编组(前车控车)两端停车位置对应的BTM处,布置休眠唤醒应答器;在休眠唤醒应答器前布置校位应答器,用于保证列车精确停在休眠唤醒应答器上方,在休眠唤醒应答器前布置校位应答器,用于4+4编组(前车控车)尾端定位。
例如,对于双方向存车线。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存车线的应答器布局示意图,如图4所示,对于4+4编组列车,设置列车从左向右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2、B3,以及列车从左向右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前车控车)的头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4、B5;对于4编组列车靠左停车,设置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5、B6,以及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应答器B7;DB1、DB2、DB3、DB4是4编组及4+4编组列车的休眠唤醒应答器;B1、B9是用于快速升级的升级应答器。对于4+4编组列车,设置列车从右向左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8、B9,以及列车从右向左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前车控车)的头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4、B10;对于4编组列车靠左停车,设置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8、B9,以及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4、B10;DB1、DB2、DB3、DB4是4编组及4+4编组列车的休眠唤醒应答器;B1、B9是用于快速升级的升级应答器。
其中,图4中右边4+4编组BTM位置为列车从左向右运行,且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该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对应的轨道处用于部署休眠唤醒应答器DB1,应答器B2、B3则部署于右边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5m处和15m处;应答器B4可以部署于存车线中心,应答器B5可以部署于应答器B4的后面10.29m处;图4中DB3对应的4/4+4编组BTM位置为4编组列车靠左停车,且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应答器B5、B6则部署于DB3对应的4/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7m处和14m处;应答器B7可以部署于DB4对应的左边4/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5m处;升级应答器B1和B9可以部署于DB4对应的左边4/4+4编组BTM位置的右侧15m处。图4中左边4/4+4编组BTM位置为列车从右向左运行,且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该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对应的轨道处用于部署休眠唤醒应答器DB4,应答器B8、B8则部署于左边4/4+4编组BTM位置的右侧5m处和15m处;应答器B4可以部署于存车线中心,应答器B10可以部署于应答器B4的后面10.29m处;图4中DB2对应的4+4编组BTM位置为4编组列车靠右停车,且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应答器B10、B11则部署于DB2对应的4+4编组BTM位置的右侧7m处和14m处;升级应答器B1和B9可以部署于DB4对应的左边4/4+4编组BTM位置的右侧15m处。可以理解,上述各应答器的部署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对于双向存车线来说,应答器B4、B5、B8、B9、B10可以进行复用,从而实现应答器复用,节约了设备成本。
进一步地,存车线可以进行联挂作业。如图4所示,列车从左向右联挂时,首列到达的4编组列车头端的精确停车应答器为B2、B3,首列到达4编组列车的尾端冗余应答器为B4、B5,第二列到达4编组列车头端的精确停车应答器为B5、B6,第二列到达4编组列车尾端的精确停车应答器为B7。列车从右向左联挂时,首列到达4编组列车头端的精确停车应答器为B8、B9,首列到达4编组列车的尾端冗余应答器为B4、B10,第二列到达4编组列车头端的精确停车应答器为B10、B11,第二列到达4编组列车尾端的精确停车应答器为B1。从右向左联挂时,首列到达4编组列车停在左侧靠右4m的位置,第二列到达4编组列车远离首列车4m停车,以保证联挂好后直接休眠(前提是存车线长度足够)。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列车的停车位置为交路折返线,所述交路折返线支持联挂编组列车和单编组列车运行,所述交路折返线所处的轨道处包括用于列车的车头端精确校位的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用于列车的车尾端精确校位的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也就是说,所述存车线对应的信号系统包括用于列车的车头端精确校位的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用于列车的车尾端精确校位的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
其中,交路折返线包括正线终端交路折返线和出入交路折返线。该正线终端交路折返线可以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和联挂解编功能,在正线终端交路折返线上可以布置休眠唤醒应答器以及用于校位的校位应答器。
进一步地,所述正线终端交路折返线还包括用于进行定位升级的定位升级应答器,该定位升级应答器可以与某一休眠唤醒应答器配套部署。
进一步地,所述正线终端交路折返线还包括用于快速升级的升级应答器,该升级应答器可以部署于列车目标停车位置的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正线终端交路折返线的应答器布置原则具体如下:例如,对于4编组列车和4+4编组列车,在正线终端交路折返线的4编组、4+4编组(前车控车)两端停车位置对应的BTM处,布置休眠唤醒应答器;在休眠唤醒应答器前布置校位应答器,用于保证列车精确停在休眠唤醒应答器上方,在休眠唤醒应答器前布置校位应答器,用于4+4编组(前车控车)尾端定位。
例如,对于正线终端交路折返线。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正线终端交路折返线的应答器布局示意图,如图5所示,对于4+4编组列车,设置从左向右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1、B2,以及从左向右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前车控车)的头车尾端精确校位的1个应答器B3;对于4编组列车靠左停车,设置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4、B5,以及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1个应答器B6。DB1、DB2、DB3、DB4是4编组及4+4编组列车的休眠唤醒应答器。
其中,图5中右边4+4编组BTM位置为列车从左向右运行,且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该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对应的轨道处用于部署休眠唤醒应答器DB1,应答器B1、B2则部署于右边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5m处和15m处;应答器B3可以部署于正线终端交路折返线中心。图5的中间4/4+4编组BTM位置为列车靠左停车,且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该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对应的轨道处用于部署休眠唤醒应答器DB3,应答器B4、B5则部署于中间4/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5m处和15m处;应答器B6可以部署于左边4/4+编组BTM位置左侧4.28m处。此外,对于列车从右向左运行和列车靠右停车,其应答器部署原则与上述列车从左向右运行和列车靠左停车基本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上述各应答器的部署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正线终端交路折返线还可以进行联挂作业。如图5所示,列车从左向右联挂时,首列到达4编组列车头端的精确停车应答器为B1、B2,首列到达4编组列车的尾端冗余应答器为B3,第二列到达4编组列车头端的精确停车应答器为B4、B5,第二列到达4编组列车尾端的精确停车应答器为B6。此外,对于列车从右向左联挂时,其应答器部署原则与上述列车从左向右联挂基本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出入交路折返线还包括用于快速升级的升级应答器,该升级应答器可以部署于列车目标停车位置的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出入交路折返线,利用出入段线进行交路折返时,出入交路折返线不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和联挂解编功能,其设置用于校位的应答器。
例如,对于出入交路折返线。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出入交路折返线的应答器布局示意图,如图6所示,对于4+4编组列车,设置从左向右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1、B2,以及从左向右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前车控车)的头车尾端精确校位的1个应答器B3;对于4编组列车靠左停车,设置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4、B5,以及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1个应答器B6,该应答器B6同时可用于快速升级。
其中,图6中右边4+4编组BTM位置为列车从左向右运行,且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应答器B1、B2则部署于右边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5m处和15m处;应答器B3可以部署于出入交路折返线中心。图6的中间4/4+4编组BTM位置为列车靠左停车,且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应答器B4、B5则部署于中间4/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5m处和15m处;应答器B6可以部署于左边4/4+编组BTM位置左侧4.28m处。此外,对于列车从右向左运行和列车靠右停车,其应答器部署原则与上述列车从左向右运行和列车靠左停车基本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上述各应答器的部署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列车的停车位置为停车列检库,所述停车列检库支持联挂编组列车和单编组列车运行,所述停车列检库所处的轨道处包括用于列车的车头端精确校位的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用于列车的车尾端精确校位的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也就是说,所述停车列检库对应的信号系统包括用于列车的车头端精确校位的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用于列车的车尾端精确校位的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辆段或停车场具备休眠唤醒功能的库线区域布置休眠唤醒应答器,以实现唤醒后原地定位;且在具备休眠唤醒功能的区域布置休眠唤醒应答器以实现唤醒后原地定位;在休眠唤醒区域安装2个休眠唤醒应答器,用于唤醒后确认列车位置,具体的,1个用于车头,1个用于车尾,以使列车唤醒后能直接读到信标信息;在车辆段或停车场的转换轨布置应答器,以实现列车初始化定位。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车辆段或停车场列检库线中一列位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和联挂解编功能,其具备同时停放若干列单编组列车或停放若干列联挂编组列车的功能。例如,车辆段或停车场列检库线A列位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和联挂解编功能,具备同时停放2列4编组列车或停放1列4+4编组列车的功能;车辆段或停车场列检库线B列位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具备停放1列4编组列车或停放1列4+4编组列车的功能。基于此,车辆段或停车场列检库线布置休眠唤醒应答器以及用于校位的应答器。
需要说明的是,停车列检库的应答器布置原则具体如下:例如,对于4编组列车和4+4编组列车,在停车列检库线的4编组、4+4编组(前车控车)两端停车位置对应的BTM处,布置休眠唤醒应答器。在一休眠唤醒器前布置精确定位应答器,用于保证列车精确停在休眠唤醒应答器上方。在一休眠唤醒器前布置精确定位应答器,用于4+4编组(前车控车)尾端定位;还布置一应答器与一休眠唤醒应答器配套,用于列车唤醒失败后的定位升级。
例如,停车列检库包括A列位和B列位。
在入库方向A列位,对于4+4编组列车,设置从左向右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以及从左向右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尾端精确校位的1个应答器;对于首列入库4编组列车,设置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以及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1个应答器;对于第二列入库4编组列车,设置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以及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1个应答器;4+4编组及两列4编组列车具备共6个的休眠唤醒应答器。
在入库方向B列位,对于4+4编组列车,设置从左向右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以及从左向右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尾端精确校位的1个应答器;对于4编组列车,设置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以及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1个应答器。4编组及4+4编组列车具备共4个休眠唤醒应答器。
在出库方向从B列位至A列位,对于4+4编组列车,设置从右向左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以及从右向左运行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尾端精确校位的1个应答器;对于出库至A库左端停车的4编组列车,设置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以及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1个应答器;对于出库至A库右端停车4编组列车,设置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以及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1个应答器。
步骤30,基于所述校位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以供所述目标列车基于校位结果进行定位停车。
在目标列车运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接收校位应答器的应答信息来完成位置更新和校正。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校位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以供目标列车基于校位结果进行定位停车。
其中,校位应答器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校位应答器。若采用车载应答器天线头尾冗余方式,则校位应答器可以包括多个校位应答器,该多个校位应答器可以包括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该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车头校位应答器,该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车尾校位应答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校位应答器包括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所述基于所述校位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车头校位应答器集合和所述车尾校位应答器集合的应答信息,对所述列车进行校位。需要说明的是,同时设置车头校位应答器和车尾校位应答器,以防止当车头校位应答器出现故障时,依然能够依靠车尾校位应答器接收应答信息,从而接替车头的定位功能,以确保列车正常工作,进而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列车定位方法,在目标列车需要停车时,首先确定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以基于该编组类型,确定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从而基于该校位应答器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基于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对列车进行停车定位处理的方法,同时,校位应答器的位置为基于编组类型进行布置,因此,不同编组类型对应部署不同的校位应答器,从而使当前停放位置可支持灵活编组列车的停车定位处理,进而实现灵活调整列车编组和不同编组列车的混合运行能力,最终提高列车编组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列车定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包括:
步骤21,获取所述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
步骤22,基于所述编组类型和所述行进方向,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
在本实施例中,列车的行进方向不同,校位应答器部署的位置也不同,基于此,获取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基于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和行进方向,确定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
其中,行进方向为目标列车的运行方向,该行进方向包括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即目标列车在当前正线上的行进方向。例如,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图中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均为从左向右。
例如,对于双方向运行站台。如图3所示,若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为4+4编组列车,且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为从左向右,则确定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包括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1、B2,还包括用于4+4编组列车(前车控车)的头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5、B6。
例如,对于双方向运行站台。如图3所示,若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为4编组列车,且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为从左向右,则确定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包括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3、B4,还包括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7、B8。
例如,对于双方向运行站台。如图3所示,若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为4+4编组列车,且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为从右向左,则确定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包括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10、B11,还包括用于4+4编组列车的头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5、B14。
例如,对于双方向运行站台。如图3所示,若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为4编组列车,且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为从右向左,则确定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包括用于4编组列车头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12、B13,还包括用于列车尾端精确校位的2个应答器B15、B16。
可以理解,对于双向运行站台来说,校位应答器B5可以进行复用,即校位应答器B5即可以用于从左向右的列车,也可以用于从右向左的列车,从而实现应答器复用,节约了设备成本。
此外,对于存车线、交路折返线、停车列检库、联挂作业线和解编作业线等,与上述双方向运行站台的执行流程基本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所述编组类型和所述行进方向,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的步骤之前,所述列车定位方法还包括:
基于当前轨道的编组类型集合和行进方向集合,确定各校位应答器的部署位置,以供基于所述部署位置部署所述各校位应答器,所述编组类型集合包括可停放至所述当前轨道的列车编组类型,所述行进方向集合包括所述当前轨道的列车的可行进方向,所述各校位应答器部署于所述当前轨道。
其中,编组类型集合包括可停放至当前轨道的列车编组类型,即编组类型集合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列车编组类型,例如,编组类型集合包括4编组列车和4+4编组列车。
其中,行进方向集合包括当前轨道的列车的可行进方向,即行进方向集合包括1个或多个行进方向,例如,行进方向集合包括从左向右的方向和从右向左的方向。
例如,对于双方向运行站台。如图3所示,若当前轨道的编组类型集合包括4编组列车和4+4编组列车,且当前轨道的行进方向类型包括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则确定校位应答器B1、B2部署于右边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确定应答器B5部署于有效站台中心,确定应答器B6部署于应答器B5的后面6.71m处,确定应答器B3、B4部署于右边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确定应答器B7和B8部署于左边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确定应答器B10、B11部署于左边4+4编组BTM位置的右侧3m处和10m处,确定应答器B14部署于应答器B5的后面6.71m处,确定应答器B12、B13部署于左边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确定应答器B15和B16部署于右边4编组BTM位置的右侧3m处和10m处。
此外,对于存车线、交路折返线、停车列检库、联挂作业线和解编作业线等,与上述双方向运行站台的执行流程基本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基于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可以准确确定对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相应的,校位应答器的位置也是基于行进方向进行布置,因此,不同行进方向对应部署不同的校位应答器,从而使当前停放位置可支持多行进方向列车的停车定位处理,进而进一步提高列车编组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列车定位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20之前,所述列车定位方法还包括:
步骤40,基于当前轨道的编组类型集合,确定各校位应答器的部署位置,以供基于所述部署位置部署所述各校位应答器,所述编组类型集合包括可停放至所述当前轨道的列车编组类型,所述各校位应答器部署于所述当前轨道。
其中,编组类型集合包括可停放至当前轨道的列车编组类型,即编组类型集合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列车编组类型,例如,编组类型集合包括4编组列车和4+4编组列车。
例如,对于单方向运行站台。如图2所示,若当前轨道的编组类型集合包括4编组列车和4+4编组列车,则确定应答器B1、B2部署于右边4+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确定应答器B5部署于有效站台中心,确定应答器B6部署于应答器B5的后面6.71m处,确定应答器B3、B4部署于右边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确定应答器B7和B8部署于左边4编组BTM位置的左侧3m处和10m处。
此外,对于存车线、交路折返线、停车列检库、联挂作业线和解编作业线等,与上述双方向运行站台的执行流程基本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校位应答器的位置是基于编组类型进行布置,因此,不同编组类型对应部署不同的校位应答器,从而使当前停放位置可支持灵活编组列车的停车定位处理,进而进一步提高列车编组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列车定位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列车定位方法还包括:
步骤50,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定位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和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所述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部署于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目标列车的车头应答器传输单元BTM处对应的轨道处,所述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部署于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目标列车的车尾BTM处对应的轨道处;
步骤60,基于所述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和所述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和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用于列车唤醒后确认列车位置,即列车唤醒后能直接读到信标信息,以实现唤醒后原地定位。
其中,目标停车位置为目标列车在当前轨道的预设停车位置,该预设停车位置即当前轨道所需停放的准确位置。例如,当前轨道所处的位置为站台,则目标停车位置为站台居中位置。具体的,可以参考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中所示的各编组列车的目标停车位置。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50之前,所述列车定位方法还包括:
步骤70,基于当前轨道的编组类型集合,确定目标停车位置集合,所述编组类型集合中编组类型与所述目标停车位置集合中目标停车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编组类型集合包括可停放至所述当前轨道的列车编组类型;
步骤80,基于所述目标停车位置集合,确定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的第一部署位置和各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的第二部署位置,以供基于所述第一部署位置部署所述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并基于所述第二部署位置部署所述各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所述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和所述各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部署于所述当前轨道。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编组类型,在当前轨道上的目标停车位置不同,基于此,基于当前轨道的编组类型集合,确定目标停车位置集合。
其中,目标停车位置集合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目标停车位置,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4编组列车和4+4编组列车包括不同的目标停车位置,且4编组列车靠左停车和靠右停车也有不同的目标停车位置。
为便于理解,对本实施例举例进行说明,对于双方向存车线。如图4所示,若当前轨道的编组类型集合包括4编组列车和4+4编组列车,则确定休眠唤醒应答器DB1的部署位置为4+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对应的轨道处或4+4编组列车的车尾BTM的部署位置对应的轨道处,确定休眠唤醒应答器DB4的部署位置为4+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对应的轨道处或4+4编组列车的车尾BTM的部署位置对应的轨道处,确定休眠唤醒应答器DB2的部署位置为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对应的轨道处或4编组列车的车尾BTM的部署位置对应的轨道处,确定休眠唤醒应答器DB3的部署位置为4编组列车的车头BTM的部署位置对应的轨道处或4编组列车的车尾BTM的部署位置对应的轨道处。
可以理解,对于双方向存车线,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可以在反方向用作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可以在反方向用作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从而实现应答器的复用,进而节约设备成本。
此外,对于交路折返线、停车列检库、联挂作业线和解编作业线等,与上述双方向存车线的执行流程基本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休眠唤醒应答器的位置是基于编组类型进行布置,因此,不同编组类型对应部署不同的休眠唤醒应答器,从而使当前停放位置可支持灵活编组列车的停车定位处理,进而进一步提高列车编组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列车定位方法的第五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列车定位方法还包括:
步骤90,获取所述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
步骤100,基于所述行进方向,确定对应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
步骤110,基于所述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包络回缩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列车的行进方向不同,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的位置也不同,基于此,获取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以基于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确定对应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以基于该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目标列车进行包络回缩处理。
其中,行进方向为目标列车的运行方向,该行进方向包括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即目标列车在当前正线上的行进方向。例如,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图中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均为从左向右。
需要说明的是,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为轨旁设备,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于轨道相应位置,而对于不同行进方向的列车而言,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部署的位置不同。因此,对目标列车进行包络回缩处理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的位置为基于列车的行进方向进行布置。
为便于理解,对本实施例举例进行说明,对于双方向运行站台。如图3所示,若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为从左向右,则确定应答器B9为列车从左向右运行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若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为从右向左,则确定应答器B17为列车从右向左运行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
本实施例中,基于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可以准确确定对目标列车进行包括回缩处理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相应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的位置也是基于行进方向进行布置,因此,不同行进方向对应部署不同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从而使当前停放位置可支持多行进方向列车的停车定位处理,进而进一步提高列车编组的灵活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列车定位装置。其中,上述列车定位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与上述列车定位方法实施例中各步骤相对应,其功能和实现过程在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图7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20、存储器(memory)830和通信总线840,其中,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存储器830通过通信总线8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10可以调用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列车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目标列车需要停车时,确定所述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所述校位应答器是基于所述编组类型预先布置得到的;基于所述校位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以供所述目标列车基于校位结果进行定位停车。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列车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目标列车需要停车时,确定所述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所述校位应答器是基于所述编组类型预先布置得到的;基于所述校位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以供所述目标列车基于校位结果进行定位停车。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列车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目标列车需要停车时,确定所述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所述校位应答器是基于所述编组类型预先布置得到的;基于所述校位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以供所述目标列车基于校位结果进行定位停车。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目标列车需要停车时,确定所述目标列车的编组类型;
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所述校位应答器是基于所述编组类型预先布置得到的;
基于所述校位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以供所述目标列车基于校位结果进行定位停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
基于所述编组类型和所述行进方向,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校位的校位应答器之前,还包括:
基于当前轨道的编组类型集合,确定各校位应答器的部署位置,以供基于所述部署位置部署所述各校位应答器,所述编组类型集合包括可停放至所述当前轨道的列车编组类型,所述各校位应答器部署于所述当前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定位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和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所述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部署于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目标列车的车头应答器传输单元BTM处对应的轨道处,所述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部署于处于目标停车位置的目标列车的车尾BTM处对应的轨道处;
基于所述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和所述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编组类型,确定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定位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和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之前,还包括:
基于当前轨道的编组类型集合,确定目标停车位置集合,所述编组类型集合中编组类型与所述目标停车位置集合中目标停车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编组类型集合包括可停放至所述当前轨道的列车编组类型;
基于所述目标停车位置集合,确定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的第一部署位置和各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的第二部署位置,以供基于所述第一部署位置部署所述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并基于所述第二部署位置部署所述各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所述各车头休眠唤醒应答器和所述各车尾休眠唤醒应答器部署于所述当前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列车的行进方向;
基于所述行进方向,确定对应的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
基于所述包络回缩使用应答器的应答信息,对所述目标列车进行包络回缩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列车的停车位置包括站台、存车线、交路折返线、停车列检库。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列车定位方法的步骤。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列车定位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列车定位方法的步骤。
CN202111314403.XA 2021-11-08 2021-11-08 列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40305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4403.XA CN114030507A (zh) 2021-11-08 2021-11-08 列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4403.XA CN114030507A (zh) 2021-11-08 2021-11-08 列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0507A true CN114030507A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43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14403.XA Pending CN114030507A (zh) 2021-11-08 2021-11-08 列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050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9628A (zh) * 2022-06-22 2022-08-19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列车唤醒初始定位方法
CN114954582A (zh) * 2022-05-31 2022-08-30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编组方法、列车编组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40128A (zh) * 2022-05-31 2022-10-04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非固定编组的列车运行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6505A (ja) * 1995-12-05 1997-06-17 Central Japan Railway Co 列車位置検出装置
JP2002255032A (ja) * 2001-03-01 2002-09-11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列車検知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列車進入進出検知方法
DE102011054421A1 (de) * 2011-10-12 2013-04-18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Eisenbahnbetriebsanlage
CN104554351A (zh) * 2014-11-26 2015-04-29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站台停车应答器的布置方法
CN109229149A (zh) * 2018-08-29 2019-01-18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区域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互联互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N110843867A (zh) * 2019-10-15 2020-02-28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编组双列位库的列车休眠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11391889A (zh) * 2020-04-29 2020-07-10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应答器的列车准确停车控制的信号系统
CN111824217A (zh) * 2020-06-30 2020-10-27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挂列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247051A (zh) * 2021-07-15 2021-08-13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562023A (zh) * 2021-08-29 2021-10-29 陈建明 含列车定位和完整性判断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6505A (ja) * 1995-12-05 1997-06-17 Central Japan Railway Co 列車位置検出装置
JP2002255032A (ja) * 2001-03-01 2002-09-11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列車検知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列車進入進出検知方法
DE102011054421A1 (de) * 2011-10-12 2013-04-18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Eisenbahnbetriebsanlage
CN104554351A (zh) * 2014-11-26 2015-04-29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站台停车应答器的布置方法
CN109229149A (zh) * 2018-08-29 2019-01-18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区域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互联互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N110843867A (zh) * 2019-10-15 2020-02-28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编组双列位库的列车休眠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11391889A (zh) * 2020-04-29 2020-07-10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应答器的列车准确停车控制的信号系统
CN111824217A (zh) * 2020-06-30 2020-10-27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挂列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247051A (zh) * 2021-07-15 2021-08-13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562023A (zh) * 2021-08-29 2021-10-29 陈建明 含列车定位和完整性判断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段亚鸣;: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定位设备",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no. 03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4582A (zh) * 2022-05-31 2022-08-30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编组方法、列车编组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40128A (zh) * 2022-05-31 2022-10-04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非固定编组的列车运行方法及装置
CN115140128B (zh) * 2022-05-31 2024-01-02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非固定编组的列车运行方法及装置
CN114954582B (zh) * 2022-05-31 2024-04-05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编组方法、列车编组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19628A (zh) * 2022-06-22 2022-08-19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列车唤醒初始定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30507A (zh) 列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0843867B (zh) 4编组双列位库的列车休眠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10901693B (zh) 基于5g和云计算技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N111629950B (zh) 无线列车管理系统
CN109383568A (zh) 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
CN110920691B (zh) 本地人工筛选升级rm列车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54351B (zh) 一种列车站台停车应答器的布置方法
CN103707904A (zh) 一种城轨cbtc模式下的临时限速方法及限速系统
CN104276188A (zh)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车辆身份识别及位置跟踪管理系统
CN104442927A (zh) 基于rfid的轨道交通列车定位方法
CN112124376A (zh) 兼容数字轨道电路与cbtc制式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N111731346A (zh) 基于近距离通信的列车定位和降级资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278807A (zh) 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列车跳停方法
CN110920690B (zh) 远程筛选升级列车的方法
CN208813225U (zh) 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
CN111746597A (zh) 一种列车停车控制系统及方法
JP2012256981A (ja) 限定的通信圏形成システム、限定的通信圏形成方法
WO2023178981A1 (zh) 一种煤矿辅助运输车辆低能耗分级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114561A (zh) Cbtc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架构
CN110920692B (zh) 本地人工筛选升级列车的方法及系统
KR20100083043A (ko) 알에프아이디를 이용한 열차 정보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572544A (zh) 一种基于车载控制器的列车辅助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4802357B (zh) 一种多列车连挂状态的安全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207496702U (zh) 一种微轨轨旁通信装置
CN115123347A (zh) 列车冗余定位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