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6805A - 用于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无损耗传输 - Google Patents

用于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无损耗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6805A
CN114026805A CN201980098044.3A CN201980098044A CN114026805A CN 114026805 A CN114026805 A CN 114026805A CN 201980098044 A CN201980098044 A CN 201980098044A CN 114026805 A CN114026805 A CN 114026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cp
data packets
rlc
status report
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80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瑞明
朱西鹏
K·帕拉杜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026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6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data streams, e.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carrier aggregation [CA] 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plit of the control plane or user 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技术。一种方法包括:在接收方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处从该接收方设备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接收在RLC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或RLC透明模式(TM)DRB上从传送方设备接收的多个RLC数据分组;由该PDCP实体生成与该多个RLC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确定要发送PDCP状态报告,该PDCP状态报告指示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该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向该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以及响应于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而从该传送方设备接收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该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Description

用于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无损耗传输
引言
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等。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过了数代的发展,包括第一代模拟无线电话服务(1G)、第二代(2G)数字无线电话服务(包括过渡的2.5G网络)、第三代(3G)具有因特网能力的高速数据无线服务和第四代(4G)服务(例如,长期演进(LTE)、WiMax)。目前在用的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蜂窝以及个人通信服务(PCS)系统。已知蜂窝系统的示例包括蜂窝模拟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以及基于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全球移动接入系统(GSM)TDMA变型等的数字蜂窝系统。
第五代(5G)无线标准实现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大数目的连接和更好的覆盖、以及其他改进。根据下一代移动网络联盟,5G标准(亦称为新无线电(NR))被设计成向数万个用户中的每一者提供数十兆比特每秒的数据率,以及向办公楼层里的数十位员工提供1千兆比特每秒的数据率。应当支持数十万个同时连接以支持大型无线传感器部署。因此,相比于当前的4G标准,5G移动通信的频谱效率应当显著提高。此外,相比于当前标准,信令效率应当提高并且等待时间应当大幅减少。
概述
以下给出了与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相关的简化概述。如此,以下概述既不应被视为与所有构想的方面相关的详尽纵览,以下概述也不应被认为标识与所有构想的方面相关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或描绘与任何特定方面相关联的范围。相应地,以下概述的唯一目的是在以下给出的详细描述之前以简化形式呈现与关于本文所公开的机制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相关的某些概念。
在一方面,一种用于由接收方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在该接收方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处从该接收方设备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接收多个RLC数据分组,该多个RLC数据分组是在RLC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或RLC透明模式(TM)DRB上从传送方设备接收的;由该PDCP实体生成与该多个RLC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确定要发送PDCP状态报告,该PDCP状态报告指示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该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向该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以及响应于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而从该传送方设备接收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该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在一方面,一种用于由传送方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由传送方设备的RLC实体生成与从该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接收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RLC数据分组;在RLC UM DRB或RLC TM DRB上向接收方设备传送该多个RLC数据分组;从该接收方设备接收PDCP状态报告,该PDCP状态报告指示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该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以及基于该PDCP状态报告来向该接收方设备传送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该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在一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接收方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在该接收方设备的PDCP实体处从该接收方设备的RLC实体接收多个RLC数据分组,该多个RLC数据分组是在RLC UM DRB或RLC TM DRB上从传送方设备接收的;由该PDCP实体生成与该多个RLC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确定要发送PDCP状态报告,该PDCP状态报告指示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该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向该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以及响应于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而从该传送方设备接收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该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在一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传送方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由传送方设备的RLC实体生成与从该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接收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RLC数据分组,使该传送方设备的发射机在RLC UM DRB或RLC TM DRB上向接收方设备传送该多个RLC数据分组;从该接收方设备接收PDCP状态报告,该PDCP状态报告指示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该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以及使该发射机基于该PDCP状态报告来向该接收方设备传送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该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在一方面,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括:指令接收方设备在该接收方设备的PDCP实体处从该接收方设备的RLC实体接收多个RLC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条指令,该多个RLC数据分组是在RLC UM DRB或RLC TM DRB上从传送方设备接收的;指令该接收方设备通过该PDCP实体来生成与该多个RLC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条指令;指令该接收方设备确定要发送PDCP状态报告的至少一条指令,该PDCP状态报告指示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该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指令该接收方设备向该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的至少一条指令;以及指令该接收方设备响应于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而从该传送方设备接收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该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条指令。
在一方面,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括:指令传送方设备通过该传送方设备的RLC实体来生成与从该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接收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RLC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条指令;指令该传送方设备在RLC UM DRB或RLC TM DRB上向接收方设备传送该多个RLC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条指令;指令该传送方设备从该接收方设备接收PDCP状态报告的至少一条指令,该PDCP状态报告指示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该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以及指令该传送方设备基于该PDCP状态报告来向该接收方设备传送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该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条指令。
在一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接收方设备的用于处理的装置,其被配置成:在该接收方设备的PDCP实体处从该接收方设备的RLC实体接收多个RLC数据分组,该多个RLC数据分组是在RLC UM DRB或RLC TM DRB上从传送方设备接收的;由该PDCP实体生成与该多个RLC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确定要发送PDCP状态报告,该PDCP状态报告指示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该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向该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以及响应于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而从该传送方设备接收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该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在一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传送方设备的用于处理的装置,其被配置成:由传送方设备的RLC实体生成与从该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接收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RLC数据分组,使该传送方设备的发射机在RLC UM DRB或RLC TM DRB上向接收方设备传送该多个RLC数据分组;从该接收方设备接收PDCP状态报告,该PDCP状态报告指示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该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以及使该发射机基于该PDCP状态报告来向该接收方设备传送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该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基于附图和详细描述,与本文所公开的各方面相关联的其他目标和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简述
呈现附图以帮助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并且提供这些附图仅仅是为了解说这些方面而非对其进行限制。
图1解说根据各个方面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
图2A和图2B解说根据各个方面的示例无线网络结构。
图3是可在通信节点中采用并被配置成支持如本文教导的通信的组件的若干范例方面的简化框图。
图4A和图4B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栈。
图5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层2数据流的示例。
图6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PDCP层的功能视图。
图7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于PDCP数据重传的示例性流程。
图8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于确定是否要在PDCP数据PDU中插入轮询比特的示例性方法。
图9A和图9B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在报头中包含轮询比特的示例性PDCP数据PDU。
图10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包括一系列PDCP SDU的数据流。
图11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携带一个PDCP状态报告的示例性PDCP控制PDU。
图12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性MBB切换消息流。
图13和图14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性方法。
详细描述
本公开的各方面在以下针对出于解说目的提供的各种示例的描述和相关附图中提供。可以设计替换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另外,本公开中众所周知的元素将不被详细描述或将被省去以免湮没本公开的相关细节。
措辞“示例性”和/或“示例”在本文中用于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和/或“示例”的任何方面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方面。同样地,术语“本公开的各方面”不要求本公开的所有方面都包括所讨论的特征、优点或操作模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以下描述的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贯穿以下描述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比特)、码元以及码片可部分地取决于具体应用、部分地取决于所期望的设计、部分地取决于对应技术等而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表示。
此外,许多方面以由例如计算设备的元件执行的动作序列的形式来描述。将认识到,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动作能由专用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由正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或由这两者的组合来执行。另外,本文所描述的动作序列可被认为是完全体现在任何形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该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经执行就将使得或指令设备的相关联处理器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性的相应计算机指令集。由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数种不同形式体现,所有这些形式都已被构想为落在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范围内。另外,对于本文所描述的每一方面,任何此类方面的对应形式可在本文中被描述为例如“被配置成执行所描述的动作的逻辑”。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用户装备”(UE)和“基站”并非旨在专用于或以其他方式被限定于任何特定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除非另有说明。一般而言,UE可以是由用户使用的在无线通信网络上进行通信的任何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电话、路由器、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跟踪设备、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眼镜、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头戴式设备等等)、交通工具(例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无人机等等)、物联网(IoT)设备等等)。UE可以是移动的或者可以(例如,在某些时间)是驻定的,并且可以与无线电接入网(RAN)进行通信。术语“UE”可以互换地被称为“接入终端”(AT)、“客户端设备”、“无线设备”、“订户设备”、“订户终端”、“订户站”、“用户终端”(UT)、“移动终端”、“移动站”及其变型。一般而言,UE可以经由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并且通过核心网,UE可以与外部网络(诸如因特网)以及与其他UE连接。当然,连接到核心网和/或因特网的其他机制对于UE而言也是可能的,诸如通过有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例如,基于IEEE 802.11等)等。
基站可取决于它被部署在其中的网络而在与UE处于通信时根据若干种RAT中的一者或多者进行操作,并且可替换地被称为接入点(AP)、网络节点/实体、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新无线电(NR)B节点、g B节点(gNB)等。另外,在一些系统中,基站可提供纯边缘节点信令功能,而在其他系统中,基站可提供附加的控制和/或网络管理功能。UE可以籍以向基站发送信号的通信链路被称为上行链路(UL)信道(亦称为反向话务信道、反向控制信道、接入信道等)。基站可以籍以向UE发送信号的通信链路被称为下行链路(DL)或前向链路信道(亦称为寻呼信道、控制信道、广播信道、前向话务信道等)。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话务信道(TCH)可以指UL/反向或DL/前向话务信道。
根据各个方面,图1解说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100。无线通信系统100(其也可被称为无线广域网(WWAN))可包括各种基站102和各种UE 104。基站102可包括宏蜂窝小区基站(高功率蜂窝基站)和/或小型蜂窝小区基站(低功率蜂窝基站)。在一方面,宏蜂窝小区基站可包括eNB(其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对应于LTE网络)、或者gNB(其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对应于5G网络)、或两者的组合,并且小型蜂窝小区基站可包括毫微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微蜂窝小区等。
各基站102可共同形成RAN,并且通过回程链路122来与核心网170(例如,演进型分组核心(EPC)或下一代核心(NGC))对接、以及通过核心网170对接到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172。除了其他功能,基站102还可执行与传递用户数据、无线电信道暗码化和暗码解译、完整性保护、报头压缩、移动性控制功能(例如,切换、双连通性)、蜂窝小区间干扰协调、连接设立和释放、负载平衡、非接入阶层(NAS)消息的分发、NAS节点选择、同步、RAN共享、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订户和装备追踪、RAN信息管理(RIM)、寻呼、定位、以及警报消息的递送中的一者或多者相关的功能。基站102可在回程链路134上直接或间接地(例如,通过EPC/NGC)彼此通信,回程链路134可以是有线的或无线的。
基站102可与UE 104进行无线通信。每个基站102可为相应的地理覆盖区域110提供通信覆盖。在一方面,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可由每个覆盖区域110中的基站102支持。“蜂窝小区”是被用于与基站(例如,在某个频率资源上,其被称为载波频率、分量载波、载波、频带等)进行通信的逻辑通信实体,并且可以与标识符(例如,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D)、虚拟蜂窝小区标识符(VCID))相关联以区分经由相同或不同载波频率操作的蜂窝小区。在一些情形中,可根据可为不同类型的UE提供接入的不同协议类型(例如,机器类型通信(MTC)、窄带IoT(NB-IoT)、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或其他)来配置不同蜂窝小区。在一些情形中,在载波频率可被检测到并且被用于地理覆盖区域110的某个部分内的通信的意义上,术语“蜂窝小区”还可以指基站的地理覆盖区域(例如,扇区)。
虽然相邻宏蜂窝小区基站102的各地理覆盖区域110可部分地交叠(例如,在切换区域中),但是一些地理覆盖区域110可能基本上被较大的地理覆盖区域110交叠。例如,小型蜂窝小区基站102'可具有基本上与一个或多个宏蜂窝小区基站102的覆盖区域110交叠的覆盖区域110'。包括小型蜂窝小区和宏蜂窝小区基站两者的网络可被称为异构网络。异构网络还可包括家用eNB(HeNB),该HeNB可向被称为封闭订户群(CSG)的受限群提供服务。
基站102与UE 104之间的通信链路120可包括从UE 104到基站102的UL(亦称为反向链路)传输和/或从基站102到UE 104的下行链路(DL)(亦称为前向链路)传输。通信链路120可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包括空间复用、波束成形和/或发射分集。通信链路120可通过一个或多个载波频率。载波的分配可以关于DL和UL是非对称的(例如,与UL相比可将更多或更少载波分配给DL)。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进一步包括在无执照频谱(例如,5GHz)中经由通信链路154与WLAN站(STA)152处于通信的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AP)150。当在无执照频谱中进行通信时,WLAN STA 152和/或WLAN AP150可在进行通信之前执行畅通信道评估(CCA)以确定该信道是否可用。
小型蜂窝小区基站102'可在有执照和/或无执照频谱中操作。当在无执照频谱中操作时,小型蜂窝小区基站102'可采用LTE或5G技术并且使用与由WLAN AP 150使用的频谱相同的5GHz无执照频谱。在无执照频谱中采用LTE/5G的小型蜂窝小区基站102'可推升对接入网的覆盖和/或增加接入网的容量。无执照频谱中的LTE可被称为LTE无执照(LTE-U)、有执照辅助式接入(LAA)或MulteFire。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进一步包括毫米波(mmW)基站180,该mmW基站180可在mmW频率和/或近mmW频率中操作以与UE 182处于通信。极高频(EHF)是电磁频谱中的RF的一部分。EHF具有30GHz到300GHz的范围以及1毫米到10毫米之间的波长。该频带中的无线电波可被称为毫米波。近mmW可向下扩展至具有100毫米波长的3GHz频率。超高频(SHF)频带在3GHz到30GHz之间扩展,其还被称为厘米波。使用mmW/近mmW射频频带的通信具有高路径损耗和相对短的射程。mmW基站180和UE 182可利用mmW通信链路184上的波束成形(发射和/或接收)来补偿极高路径损耗和短射程。此外,将领会,在替换配置中,一个或多个基站102还可使用mmW或近mmW以及波束成形来进行传送。相应地,将领会,前述解说仅仅是示例,并且不应当被解读成限定本文中所公开的各个方面。
在5G中,无线节点(例如,基站102/180、UE 104/182)在其中操作的频谱被划分成多个频谱范围:FR1(从450到6000MHz)、FR2(从24250到52600MHz)、FR3(高于52600MHz)、以及FR4(在FR1与FR2之间)。在多载波系统(诸如5G)中,载波频率之一被称为“主载波”或“锚载波”或“主服务蜂窝小区”或“PCell”,并且其余载波频率被称为“辅载波”或“副服务蜂窝小区”或“SCell”。在载波聚集中,锚载波是在由UE 104/182利用的主频率(例如,FR1)上并且在UE 104/182在其中执行初始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规程或发起RRC连接重建规程的蜂窝小区上操作的载波。主载波携带所有共用的和因UE而异的控制信道。辅载波是在第二频率(例如,FR2)上操作的载波,一旦在UE 104与锚载波之间建立了RRC连接就可以配置该载波,并且该载波可被用于提供附加无线电资源。辅载波可仅包含必要的信令信息和信号,例如,因UE而异的信令信息和信号可能不存在于辅载波中,因为主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两者通常都是因UE而异的。这意味着蜂窝小区中的不同UE 104/182可具有不同下行链路主载波。这对于上行链路主载波而言同样成立。网络能够在任何时间改变任何UE104/182的主载波。例如,这样做是为了平衡不同载波上的负载。由于“服务蜂窝小区”(无论是PCell还是SCell)对应于某个基站正用于进行通信的载波频率/分量载波,因此术语“蜂窝小区”、“服务蜂窝小区”、“分量载波”、“载波频率”等等可以被可互换地使用。
例如,仍然参照图1,由宏蜂窝小区基站102利用的频率之一可以是锚载波(或“PCell”),并且由该宏蜂窝小区基站102和/或mmW基站180利用的其他频率可以是辅载波(“SCell”)。对多个载波的同时传送和/或接收使得UE104/182能够显著增大其数据传输和/或接收速率。例如,多载波系统中的两个20MHz聚集载波与由单个20MHz载波获得的数据率相比较而言理论上将导致数据率的两倍增加(即,40MHz)。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UE(诸如UE 190),其经由一个或多个设备到设备(D2D)对等(P2P)链路来间接地连接到一个或多个通信网络。在图1的示例中,UE190具有与连接到一个基站102的一个UE 104的D2D P2P链路192(例如,UE 190可由此间接地获得蜂窝连通性),以及与连接到WLAN AP 150的WLAN STA 152的D2D P2P链路194(UE190可由此间接地获得基于WLAN的因特网连通性)。在一示例中,D2D P2P链路192和194可以使用任何公知的D2D RAT(诸如LTE直连(LTE-D)、WiFi直连(WiFi-D)、
Figure BDA0003443334720000101
等)来支持。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进一步包括UE 164,其可在通信链路120上与宏蜂窝小区基站102进行通信和/或在mmW通信链路184上与mmW基站180进行通信。例如,宏蜂窝小区基站102可支持PCell和一个或多个SCell以用于UE 164,并且mmW基站180可支持一个或多个SCell以用于UE 164。在一方面,UE 164可包括PDCP恢复管理器166,其可以使得UE 164能够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UE操作。注意,尽管在图1中仅一个UE被解说为具有PDCP恢复管理器,但图1中的任何UE可被配置成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UE操作。
根据各个方面,图2A解说示例无线网络结构200。例如,NGC 210(也被称为“5GC”)可在功能上被视为控制面功能214(例如,UE注册、认证、网络接入、网关选择等)和用户面功能212(例如,UE网关功能、对数据网的接入、IP路由等),它们协同地操作以形成核心网。用户面接口(NG-U)213和控制面接口(NG-C)215将gNB 222连接到NGC 210,尤其连接到控制面功能214和用户面功能212。在一附加配置中,eNB 224也可经由至控制面功能214的NG-C215和至用户面功能212的NG-U 213来连接到NGC 210。此外,eNB 224可经由回程连接223来直接与gNB 222进行通信。在一些配置中,新RAN 220可以仅具有一个或多个gNB 222,而其他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eNB 224以及一个或多个gNB 222。gNB 222或eNB 224可与UE 204(例如,图1中所描绘的任何UE)进行通信。另一可任选方面可包括可与NGC 210处于通信以为UE 204提供位置辅助的位置服务器230。位置服务器230可被实现为多个分开的服务器(例如,物理上分开的服务器、单个服务器上的不同软件模块、跨多个物理服务器扩展的不同软件模块等等),或者替换地可各自对应于单个服务器。位置服务器230可以被配置成支持用于UE 204的一个或多个位置服务,UE 204能够经由核心网、NGC 210和/或经由因特网(未解说)来连接到位置服务器230。此外,位置服务器230可被集成到核心网的组件中,或者替换地可在核心网外部。
根据各个方面,图2B解说另一示例无线网络结构250。例如,NGC 260(也被称为“5GC”)可在功能上被视为由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用户面功能(UPF)264提供的控制面功能、以及由会话管理功能(SMF)262提供的用户面功能,它们协同地操作以形成核心网(即,NGC 260)。用户面接口263和控制面接口265将eNB 224连接到NGC 260,尤其分别连接到SMF 262和AMF/UPF 264。在一附加配置中,gNB 222也可经由至AMF/UPF 264的控制面接口265以及至SMF 262的用户面接口263来连接到NGC 260。此外,eNB 224可经由回程连接223来直接与gNB 222进行通信,无论是否具有与NGC 260的gNB直接连通性。在一些配置中,新RAN 220可以仅具有一个或多个gNB 222,而其他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eNB 224以及一个或多个gNB 222。gNB 222或eNB 224可与UE 204(例如,图1中所描绘的任何UE)进行通信。新RAN 220的基站通过N2接口与AMF/UPF 264的AMF侧通信,并且通过N3接口与AMF/UPF 264的UPF侧通信。
AMF的功能包括注册管理、连接管理、可达性管理、移动性管理、合法拦截、在UE204与SMF 262之间的会话管理(SM)消息传递、用于路由SM消息的透明代理服务、接入认证和接入授权、在UE 204与短消息服务功能(SMSF)(未示出)之间的短消息服务(SMS)消息传递、以及安全锚功能性(SEAF)。AMF还与认证服务器功能(AUSF)(未示出)和UE 204交互,并且接收作为UE 204认证过程的结果而确立的中间密钥。在基于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订户身份模块(USIM)来认证的情形中,AMF从AUSF中检索安全性材料。AMF的功能还包括安全性上下文管理(SCM)。SCM从SEAF接收密钥,该密钥被SCM用来推导因接入网而异的密钥。AMF的功能性还包括用于监管服务的位置服务管理、在UE 204与位置管理功能(LMF)270之间以及新RAN 220与LMF 270之间的位置服务消息的传输、用于与演进分组系统(EPS)互通的EPS承载标识符分配、以及UE 204移动性事件通知。此外,AMF还支持非3GPP接入网的功能性。
UPF的功能包括:充当RAT内/RAT间移动性的锚点(在适用时),充当至数据网(未示出)的互连的外部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点,提供分组路由和转发、分组检视、用户面策略规则实施(例如,选通、重定向、话务引导)、合法拦截(用户面收集)、话务使用报告、用户面的服务质量(QoS)处置(例如,UL/DL速率实施、DL中的反射性QoS标记)、UL话务验证(服务数据流(SDF)到QoS流的映射)、UL和DL中的传输级分组标记、DL分组缓冲和DL数据通知触发,以及向源RAN节点发送和转发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
SMF 262的功能包括会话管理、UE网际协议(IP)地址分配和管理、用户面功能的选择和控制、在UPF处用于向正确目的地路由话务的话务引导的配置、对策略实施和QoS的部分的控制、以及下行链路数据通知。SMF 262通过其与AMF/UPF 264的AMF侧通信的接口被称为N11接口。
另一可任选方面可包括可与NGC 260处于通信以为UE 204提供位置辅助的LMF270。LMF 270可以被实现为多个分开的服务器(例如,物理上分开的服务器、单个服务器上的不同软件模块、跨多个物理服务器扩展的不同软件模块等等),或者替换地可各自对应于单个服务器。LMF 270可以被配置成支持用于UE 204的一个或多个位置服务,UE 204能够经由核心网、NGC 260和/或经由因特网(未解说)来连接到LMF 270。
图3解说可被纳入UE 302(其可对应于本文所描述的任何UE)、基站304(其可对应于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基站)、以及网络实体306(其可对应于或体现本文中(例如,参照图2B)所描述的任何网络功能)中的若干示例组件(由对应的框来表示)以支持如本文所教导的文件传输操作。将领会,这些组件在不同实现中可以在不同类型的装置中(例如,在ASIC中、在片上系统(SoC)中等)实现。所解说的组件也可被纳入到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装置中。例如,系统中的其他装置可包括与所描述的那些组件类似的组件以提供类似的功能性。此外,给定装置可包含这些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一装置可包括使得该装置能够在多个载波上操作和/或经由不同技术进行通信的多个收发机组件。
UE 302和基站304各自包括用于经由至少一种指定的RAT与其他节点通信的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由通信设备308和314表示(并且如果装置304是中继器则还由通信设备320表示))。例如,通信设备308和314可在无线通信链路360(其可对应于图1中的通信链路120)上彼此通信。每个通信设备308包括用于传送和编码信号(例如,消息、指示、信息等)的至少一个发射机(由发射机310表示)以及用于接收和解码信号(例如,消息、指示、信息、导频等)的至少一个接收机(由接收机312表示)。类似地,每个通信设备314包括用于传送信号(例如,消息、指示、信息、导频等)的至少一个发射机(由发射机316表示)以及用于接收信号(例如,消息、指示、信息等)的至少一个接收机(由接收机318表示)。如果基站304是中继站,则每个通信设备320可包括用于传送信号(例如,消息、指示、信息、导频等)的至少一个发射机(由发射机322表示)以及用于接收信号(例如,消息、指示、信息等)的至少一个接收机(由接收机324表示)。
发射机和接收机在一些实现中可包括集成设备(例如,实施为单个通信设备的发射机电路和接收机电路,通常被称为“收发机”),在一些实现中可包括分开的发射机设备和分开的接收机设备,或者在其他实现中可按其他方式来实施。基站304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之一)还可包括用于执行各种测量的网络监听模块(NLM)等。
网络实体306(和基站304,若基站304不是中继站)包括用于与其他节点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设备(由通信设备326并且可任选地由通信设备320表示)。例如,通信设备326可包括被配置成经由基于有线或无线的回程370(其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回程链路122)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通信的网络接口。在一些方面,通信设备326可被实现为被配置成支持基于有线的信号通信或无线信号通信的收发机。这一通信可涉及例如发送和接收:消息、参数、或其他类型的信息。相应地,在图3的示例中,通信设备326被示出为包括发射机328和接收机330。类似地,如果基站304不是中继站,则通信设备320可包括被配置成经由基于有线的或无线回程370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306进行通信的网络接口。如同通信设备326一样,通信设备320被示为包括发射机322和接收机324。
装置302、304和306还包括可结合如本文中公开的文件传输操作来使用的其他组件。UE 302包括用于提供例如与如本文中所公开的UE操作有关的功能性、以及用于提供其他处理功能性的处理系统332。基站304包括用于提供例如与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基站操作有关的功能性、以及用于提供其他处理功能性的处理系统334。网络实体306包括用于提供例如与如本文中所描述的网络功能操作有关的功能性、以及用于提供其他处理功能性的处理系统336。装置302、304和306分别包括用于维护信息(例如,指示所保留资源、阈值、参数等等的信息)的存储器组件338、340和342(例如,每一者包括存储器设备)。此外,UE 302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指示(例如,可听和/或视觉指示)和/或用于(例如,在用户致动感测设备(诸如按键板、触摸屏、话筒等)之际)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接口350。尽管未示出,但装置304和306也可包括用户接口。
更详细地参照处理系统334,在下行链路中,来自网络实体306的IP分组可被提供给处理系统334。处理系统334可实现用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功能性。处理系统334可以提供与广播系统信息(例如,主信息块(MIB)、系统信息块(SIB))、RRC连接控制(例如,RRC连接寻呼、RRC连接建立、RRC连接修改、以及RRC连接释放)、RAT间移动性、以及UE测量报告的测量配置相关联的RRC层功能性;与报头压缩/解压缩、安全性(暗码化、暗码解译、完整性保护、完整性验证)、以及切换支持功能相关联的PDCP层功能性;与上层分组数据单元(PDU)的传输、通过ARQ的纠错、RL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以及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相关联的RLC层功能性;以及与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调度信息报告、纠错、优先级处置、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相关联的MAC层功能性。
发射机316和接收机318可实现与各种信号处理功能相关联的层1功能性。包括物理(PHY)层的层1可包括传输信道上的检错、传输信道的前向纠错(FEC)编码/解码、交织、速率匹配、映射到物理信道上、物理信道的调制/解调、以及MIMO天线处理。发射机316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振幅调制(M-QAM))来处置至信号星座的映射。经编码和调制的码元随后可被拆分成并行流。每个流随后可被映射到正交频分复用(OFDM)副载波,在时域和/或频域中与参考信号(例如,导频)复用,并且随后使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组合到一起以产生携带时域OFDM码元流的物理信道。该OFDM流被空间预编码以产生多个空间流。来自信道估计器的信道估计可被用来确定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用于空间处理。该信道估计可从由UE 302传送的参考信号和/或信道状况反馈推导出。每个空间流随后可被提供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天线。发射机316可用相应空间流来调制RF载波以供传输。
在UE 302,接收机312通过其相应的(诸)天线来接收信号。接收机312恢复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处理系统332。发射机310和接收机312实现与各种信号处理功能相关联的层1功能性。接收机312可对该信息执行空间处理以恢复出以UE 302为目的地的任何空间流。如果有多个空间流以UE 302为目的地,则它们可由接收机312组合成单个OFDM码元流。接收机312随后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该OFDM码元流从时域转换到频域。该频域信号对该OFDM信号的每个副载波包括单独的OFDM码元流。通过确定最有可能由基站304传送的信号星座点来恢复和解调每个副载波上的码元、以及参考信号。这些软判决可基于由信道估计器计算出的信道估计。这些软判决随后被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出原始由基站304在物理信道上传送的数据和控制信号。这些数据和控制信号随后被提供给实现层3和层2功能性的处理系统332。
在UL中,处理系统332提供传输信道与逻辑信道之间的解复用、分组重组、暗码解译、报头解压缩以及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出来自核心网的IP分组。处理系统332还负责检错。
类似于结合由基站304进行的DL传输所描述的功能性,处理系统332提供与系统信息(例如,MIB、SIB)捕获、RRC连接、以及测量报告相关联的RRC层功能性;与报头压缩/解压缩和安全性(暗码化、暗码解译、完整性保护、完整性验证)相关联的PDCP层功能性;与上层PDU的传输、通过ARQ的纠错、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以及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相关联的RLC层功能性;以及与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将MACSDU复用到传输块(TB)上、从TB解复用MAC SDU、调度信息报告、通过HARQ的纠错、优先级处置、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相关联的MAC层功能性。
由信道估计器从由基站304传送的参考信号或反馈中推导出的信道估计可由发射机310用来选择恰适的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促成空间处理。由发射机310生成的空间流可被提供给(诸)不同天线。发射机310可用相应空间流来调制RF载波以供传输。
在基站304处以与结合UE 302处的接收机功能所描述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来处理UL传输。接收机318通过其相应的(诸)天线来接收信号。接收机318恢复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处理系统334。
在UL中,处理系统334提供传输信道与逻辑信道之间的解复用、分组重组、暗码解译、报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出来自UE 302的IP分组。来自处理系统334的IP分组可被提供给核心网。处理系统334还负责检错。
在一方面,装置302和304可分别包括PDCP恢复管理器344和348。PDCP恢复管理器344和348分别可以是作为处理系统332和334的一部分或与其耦合的硬件电路,这些硬件电路在被执行时使装备302和304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性。替换地,PDCP恢复管理器344和378分别可以是存储在存储器组件338和340中的存储器模块,这些存储器模块在由处理系统332和334执行时使装置302和304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性。
为方便起见,装置302、304和/或306在图3中被示为包括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各种示例来配置的各种组件。然而将领会,所解说的框在不同设计中可具有不同功能性。
装置302、304和306的各种组件可分别通过数据总线352、354和356彼此通信。图3的组件可按各种方式来实现。在一些实现中,图3的组件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电路中,诸如举例而言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一个或多个ASIC(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此处,每个电路可使用和/或纳入用于存储由该电路用来提供这一功能性的信息或可执行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组件。例如,由框308、332、338、344和350表示的功能性中的一些或全部可由UE 302的(诸)处理器和存储器组件来实现(例如,通过执行恰适的代码和/或通过恰适地配置处理器组件)。类似地,由框314、320、334和340表示的功能性中的一些或全部可由基站304的(诸)处理器和存储器组件来实现(例如,通过执行恰适的代码和/或通过恰适地配置处理器组件)。此外,由框326、336、342和348表示的功能性中的一些或全部可由网络实体306的(诸)处理器和存储器组件来实现(例如,通过执行恰适的代码和/或通过恰适地配置处理器组件)。为了简单起见,各种操作、动作、和/或功能在本文被描述为“由UE”、“由基站”、“由网络实体”等来执行。然而,如将领会的,此类操作、动作和/或功能实际上可由UE、基站、网络实体等的特定组件(诸如处理系统332、334、336,通信设备308、314、326,PDCP恢复管理器344、348,等等)或组件组合来执行。
图4A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户面协议栈。如图4A中解说的,UE 404和gNB402(其可分别对应于上面所描述的UE和基站中的任一者)从最高层到最低层实现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410、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415、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420、媒体接入控制(MAC)层425、以及物理(PHY)层430。如由图4A中的双箭头线所解说的,由UE 404实现的协议栈的每一层与gNB 402的相同层进行通信,反之亦然。SDAP层410、PDCP层415、RLC层420、以及MAC层425统称为“层2”或“L2”。
图4B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控制面协议栈。除了PDCP层415、RLC层420、MAC层425和PHY层430之外,UE 404和gNB 402还实现RRC层445。此外,UE 404和AMF 406实现NAS层440。
RLC层420支持三种传输模式:透明模式(TM)、未确收模式(UM)、以及确收模式(AM)。在TM模式中,不存在RLC报头、分段/重组、以及反馈(即,不存在确收(ACK)或否定确收(NACK))。另外,仅在传送方处存在缓冲。在UM模式中,存在RLC报头、在传送方和接收方两者处的缓冲、以及分段/重组,但是不存在反馈(即,数据传输不需要来自接收方的任何接收响应(例如,ACK/NACK))。在AM模式中,存在RLC报头、在传送方和接收方两者处的缓冲、分段/重组、以及反馈(即,数据传输需要来自接收方的接收响应(例如,ACK/NACK))。这些模式中的每一者可以被用于传送和接收数据两者。在TM和UM模式中,针对传输和接收使用分开的RLC实体,而在AM模式中,单个RLC实体执行传输和接收两者。注意,每个逻辑信道使用一特定RLC模式。即,RLC配置是每逻辑信道的,且不依赖于参数设计和/或传输时间区间(TTI)历时(即,无线电链路上的传输历时)。具体而言,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以及共用控制信道(CCCH)仅使用TM模式,专用控制信道(DCCH)仅使用AM模式,而专用话务信道(DTCH)使用UM或AM模式。DTCH是使用UM还是AM是由RRC消息来确定的。
RLC层420的主要服务和功能取决于传输模式并且包括:上层PDU的传输,独立于PDCP层415中的序列编号的序列编号,通过ARQ的纠错,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分段和重新分段、重组,RLC SDU丢弃,以及RLC重建。ARQ功能性在AM模式中提供纠错并且具有以下特性:ARQ基于RLC状态报告来重传RLC PDU或RLC PDU分段、在RLC需要时使用RLC状态报告轮询、以及RLC接收方还可以在检测到缺失的RLC PDU或RLC PDU分段之后触发RLC状态报告。
用户面的PDCP层415的主要服务和功能包括:序列编号、报头压缩和解压缩(仅用于稳健报头压缩(ROHC))、用户数据的传输、重排序和重复检测(在要求至PDCP层415之上的各层的按次序递送的情况下)、PDCP PDU路由(在拆分式承载的情形中)、PDCP SDU的重传、暗码化和暗码解译、PDCP SDU丢弃、针对RLC AM的PDCP重建和数据恢复、以及PDCP PDU的重复。控制面的PDCP层415的主要服务和功能包括:暗码化、暗码解译、和完整性保护、控制面数据的传输、以及PDCP PDU的重复。
SDAP层410是接入阶层(AS)层,其主要服务和功能包括:QoS流与数据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以及在DL分组和UL分组两者中标记QoS流ID。SDAP的单个协议实体被配置成用于每个个体PDU会话。
RRC层445的主要服务和功能包括:广播与AS和NAS相关的系统信息,由5GC(例如,NGC 210或260)或RAN(例如,新RAN 220)发起的寻呼,UE与RAN之间的RRC连接的建立、维护和释放,包括密钥管理的安全性功能,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和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建立、配置、维护和释放,移动性功能(包括切换、UE蜂窝小区选择和重选以及对蜂窝小区选择和重选的控制、切换时的上下文传递),QoS管理功能,UE测量报告和对报告的控制,以及从UE至NAS/从NAS至UE的NAS消息传递。
图5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层2数据流500的示例。在传送方侧,较低层从较高层接收数据,并且该数据被称为SDU。较低层将通过添加专用于该层的报头(H)来修改数据,由此将所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该层的PDU。由此,如图5中所示,SDAP层从IP层接收IP分组510、512和514(现在被称为SDAP SDU),向每个SDAP SDU添加SDAP报头(H)以分别生成SDAPPDU 520、522和524,并将它们转发给PDCP层。PDCP层从SDAP层接收SDAP PDU 520、522和524(现在被称为PDCP SDU),向每个PDCP SDU添加PDCP报头以分别生成PDCP PDU 530、532和534,并将它们转发给RLC层。RLC层从PDCP层接收PDCP PDU 530、532和534(现在被称为RLCSDU),向每个RLC SDU添加PDCP报头以分别生成RLC PDU 540、542、544和546,并将它们转发给MAC层。注意,在图5的示例中,PDCP PDU 534太大以至于无法转换成单个RLC PDU,并因此被分段为两个RLC PDU 544和546。MAC层从RLC层接收RLC PDU 540、542、544和546(现在被称为MAC SDU),并生成传输块以发送给PHY层(未示出)。在图5的示例中,该传输块是通过将来自资源块“x”(RBx)的两个RLC PDU(RLC PDU 540和542)和来自资源块(RBy)的一个RLCPDU(RLC PDU 544)级联来生成的。
在接收方侧,该过程是相反的。即,对等实体从较低层接收PDU(其实际上是较低层的SDU),并将该PDU转换回(诸)SDU,再将该(诸)SDU传递给下一较高层。由此,在图5的示例中,RLC层从MAC层接收MAC PDU,移除RLC报头以恢复RLC SDU,并将这些RLC SDU传递给PDCP层。PDCP层从RLC SDU中移除PDCP报头以恢复PDCP SDU,并将这些PDCP SDU传递给SDAP层。SDAP层从PDCP SDU中移除SDAP报头以恢复SDAP SDU,并将这些SDAP SDU(即,IP分组510、512和514)传递给下一较高层(例如,RRC层545)。
注意,PDU可以是数据PDU或控制PDU。数据PDU携带用户数据(例如,用于在UE上运行的应用),并且控制PDU携带用于特定层中的控制数据(而非控制面数据)。由此,例如,除了PDU报头之外,PDCP数据PDU还被用来传达用户面数据、控制面数据和/或用于完整性的消息认证码(MAC-I)。除了PDU报头之外,PDCP控制PDU还被用来传达PDCP状态报告和穿插式ROHC反馈。
图6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PDCP层的功能视图。在图6的示例中,传送方PDCP实体610正在向接收方PDCP实体620发送数据(即,PDCP PDU)。传送方PDCP实体610可由UE或gNB来实现,并且接收方PDCP实体620可由UE和gNB中的另一者来实现。各PDCP实体位于PDCP层中。可存在为UE定义的若干PDCP实体,其中每个PDCP实体携带一个无线电承载的数据。PDCP实体与控制面或用户面相关联,这取决于它正在为哪个无线电承载携带数据。对于拆分式承载,路由在传送方PDCP实体中被执行。
PDCP层向RRC或SDAP层提供其服务。PDCP向上层提供以下服务:用户面数据的传输、控制面数据的传输、报头压缩、暗码化和完整性保护。PDCP实体预期来自每个RLC实体的较低层的以下服务:确收数据传输服务(即,AM)(包括对成功递送PDCP PDU的指示(例如,ACK/NACK))和非确收数据传输服务(即,UM)。
PDCP层支持以下功能:数据传输(用户面或控制面)、PDU序列号的维护、使用ROHC协议的报头压缩和解压缩、暗码化和暗码解译、完整性保护和完整性验证、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对拆分式承载的路由、重复、重排序以及按次序递送、乱序递送和重复丢弃。
如图6中解说的,进入传送方PDCP实体610的数据首先被存储在传输缓冲器中,在该传输缓冲器处该数据被指派序列号。即,传送方PDCP实体610向每个传入数据块添加序列号。一旦添加了序列号,就可以管理数据块的次序。基于序列号,接收方PDCP实体可以确定数据是否正在被按次序递送、是否正在接收复制数据、如何将多个数据组块组合成原始数据块等等。
在已经指派了序列号之后,执行报头压缩,但仅针对用户面数据。那意味着信令消息不经历报头压缩。从这里有两条路径,一条用于与PDCP SDU相关联的分组,而另一条用于不与PDCP SDU相关联的分组。与PDCP SDU相关联的分组在添加PDCP报头之前经历完整性保护和暗码化阶段,而不与PDCP SDU相关联的分组直接进入报头步骤。
完整性保护仅应用于控制面数据(例如,DCCH数据(诸如RRC/NAS消息)而非DTCH数据)。暗码化应用于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两者。接下来,向分组添加PDCP报头,而不管是否与PDCP SDU相关联。如果建立了拆分式承载,则传送方PDCP实体610将分组路由到预期RDB。由接收方PDCP实体620执行的接收侧只是与由传送方PDCP实体610执行的传输过程相反。
使用RLC AM DRB可以保证在接收方侧使用RLC层状态报告进行无损耗数据传输以及在传送方侧进行RLC分组重传。然而,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通常使用RLC UMDRB,因为它们不能容忍与使用RLC AM DRB相关联的确收和重传等待时间。然而,URLLC还具有高可靠性要求,这使得此类服务对在使用RLC UM DRB时可能发生的分组丢失很敏感。因此,存在对于为RLC UM DRB(尤其是为URLLC)提供无损耗传输的需求。
相应地,本公开提供用于使用PDCP层状态报告和PDCP数据恢复规程(统称为数据重传规程)来为RLC UM和RLC TM DRB实现无损耗传输的技术。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允许RLCUM在不使用RLC AM重传机制的情况下实现无损耗数据传输。
作为第一示例性用例,延迟敏感性服务(例如,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游戏话务、工业实时控制等等)可使用RLC UM DRB以减少等待时间。RLC UM DRB可被配置用于大部分或全部延迟敏感性话务(由于此类服务的等待时间要求)。可配置的较高层反馈可以辅助RLC UM DRB减少/消除分组丢失。具体地,如本文中描述的,PDCP状态报告机制可被用作用于RLC UM DRB的较高层反馈工具。
作为第二示例性用例,RLC UM的可靠性在正常情境中可能是足够的,但在切换被触发的蜂窝小区边缘则不够。在切换情形中,处于蜂窝小区边缘的UE在它配置有RLC UMDRB时可能经历分组丢失。支持PDCP序列号连续性可能仅对切换期间的重复检测有用,但不能减少/消除分组丢失。如此,如本文中描述的针对RLC UM DRB的数据重传在此类切换情境中将是有帮助的。
作为第三示例性用例,在(图12中解说的)移动宽带(MBB)切换期间,PDCP状态报告对于目标gNB丢弃从源gNB转发的PDCP SDU并减少RLC UM DRB的等待时间是有用的。对于MBB切换,源gNB在向UE发送MBB切换命令之后立即发起下行链路数据转发,并且源gNB还可以在源连接上向UE传送相同的下行链路数据。一旦UE完成切换(即,传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目标gNB就开始向UE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然而,因为目标gNB的下行链路缓冲器已经有从源gNB转发的数据,所以在目标gNB可以向UE发送新近数据之前将存在延迟。在该情形中,需要使目标gNB知晓哪些PDCP SDU已经在源gNB的连接上被传送给UE。以此方式,目标gNB可丢弃那些SDU并且仅传送未传送的SDU,由此减少延迟。在此类情境中,对于所建立的RLC UMDRB,使UE在切换完成后马上向目标gNB发送PDCP状态报告将是有帮助的。
在本公开中,PDCP实体(例如,传送方PDCP实体610、接收方PDCP实体620)可以针对RLC UM或RLC TM DRB执行PDCP数据重传规程。在一方面,本文中描述的PDCP数据重传规程可以针对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来执行。由此,传送方PDCP实体610可由gNB(针对下行链路传输)或UE(针对上行链路传输)实现,并且接收方PDCP实体620可由UE(针对下行链路传输)或gNB(针对上行链路传输)实现。
图7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于PDCP数据重传的示例性流程700。方法700可由图6的传送方PDCP实体610和接收方PDCP实体620来执行。
在710,接收方PDCP实体620从接收方RLC实体接收在RLC非AM DRB(例如,RLC UMDRB或RLC TM DRB)上接收的RLC SDU。如上面参照图5所描述的,RLC SDU对应于PDCP PDU(例如,PDCP PDU 530、532、534)。
在720,在接收RLC SDU/PDCP PDU期间或之后的某一时刻,传送方PDCP实体610可被触发以发起PDCP数据恢复规程。在一方面,RRC层(例如,RRC层445)可基于特定事件(诸如切换)来请求PDCP数据恢复规程,或者简单地请求一次性PDCP数据恢复规程。替换地或附加地,PDCP数据恢复可被周期性地执行。例如,较高层可将传送方PDCP实体610配置成执行周期性PDCP数据恢复。可使用禁止定时器以防止太频繁地执行PDCP数据恢复。操作720是可任选的(如由虚线指示的),因为如下面所述,PDCP状态报告可在接收方侧被触发,而无需来自传送侧的输入。
在730,触发接收方PDCP实体620以发送PDCP状态报告。在740,接收方PDCP实体620向传送方PDCP实体610发送PDCP状态报告。在750,传送方PDCP实体610丢弃成功递送的PDCPSDU,并将缺失的PDCP SDU存储在传输缓冲器中。在760,传送方PDCP实体610向接收方PDCP实体620重传缺失的PDCP SDU。下面将进一步描述操作730到760。
参照回730,接收方PDCP实体620可用各种方式(诸如通过RRC请求、通过周期性定时器、通过轮询、通过对超过接收窗口的分组进行重排序、或通过RRC配置)来触发。首先参照RRC请求触发,当传送方侧的RRC层在720请求传送方PDCP实体610执行PDCP数据恢复时,则在730,接收方侧的RRC层可触发接收方PDCP实体620生成PDCP状态报告并将该PDCP状态报告作为例如头一个PDCP PDU提交给较低层(即,RLC层)。
参照周期性定时器触发,较高层可将接收方PDCP实体620配置成周期性地传送PDCP状态报告。例如,接收方PDCP实体620可以在每次周期性定时器期满时周期性地传送PDCP状态报告。该定时器的长度可以是可配置的,并且被用于防止接收方PDCP实体620太频繁地发送PDCP状态报告。仅当该定时器期满时接收方PDCP实体620才被准许发送新PDCP状态报告。
参照轮询触发,传送方PDCP实体610可以轮询其对等方PDCP实体——接收方PDCP实体620——以便触发接收方PDCP实体620发送PDCP状态报告。传送方PDCP实体610可以在PDCP数据PDU中插入轮询比特。轮询比特可以是单个比特,诸如“1”(以指示接收方PDCP实体620应当发送PDCP状态报告)和“0”(以指示接收方PDCP实体620不应发送PDCP状态报告)。插入轮询比特的定时可基于例如传送方PDCP实体610已经提交给较低层(即,RLC层)的PDCP数据PDU的数目的计数器。在一方面,该计数器可计及提交给较低层的PDCP数据PDU的分组大小。例如,PDCP数据PDU的分组大小越大,在PDCP状态报告被触发之前传送的PDCP数据PDU越少。当该计数器到达所配置的阈值时,传送方PDCP实体610将轮询比特设为“1”,否则轮询比特保持为“0”。一旦轮询比特被插入到PDCP数据PDU中,该计数器就应当被重置。在一方面,如果PDCP传输缓冲器(参见图6)为空,则在该缓冲器中的最后PDCP数据PDU中轮询比特应当被设为“1”。
图8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于确定是否要在PDCP数据PDU中插入轮询比特的示例性方法800。方法800可由传送方PDCP实体610执行。在810,传送方PDCP实体610生成PDCP报头以从SDAP PDU(例如,SDAP PDU520、522、524)创建PDCP数据PDU。在820,传送方PDCP实体610确定该PDCP数据PDU是否是传输缓冲器中的最后PDCP数据PDU。若否,则在830,传送方PDCP实体610确定自上次轮询以来传送到较低层(即,RLC层)的PDCP数据PDU的数目是否大于阈值。若否,则在840,传送方PDCP实体610确定跨自上次轮询以来传送到较低层(即,RLC层)的所有PDCP数据PDU的数据总量是否大于阈值。若否,则在850,传送方PDCP实体610不在该PDCP数据PDU中插入轮询比特(即,不将轮询比特从“0”改变为“1”)。然而,如果在820、830和840处的任何确定为“是”,则传送方PDCP实体610将轮询比特插入到该PDCP数据PDU的报头中(即,将轮询比特从“0”改变为“1”)。
图9A和图9B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在报头中包含轮询比特的示例性PDCP数据PDU。PDCP PDU是在长度上按字节对齐(即,8比特的倍数)的比特串。在图9A和图9B中,比特串由表格表示,其中最高有效位是表格第一行的最左边的比特,并且最低有效位是表格最后一行的最右边的比特。每个PDCP数据PDU上方的散列线表示每一行的比特划界。
图9A示出具有针对PDCP序列号(SN)的12比特的PDCP数据PDU 910的格式。如图9A中所示,第一保留(R)比特可被用作轮询(P)比特。否则,各保留比特被设为0,并且被接收方忽略。图9B示出具有针对PDCP序列号(SN)的18比特的PDCP数据PDU 920的格式。如图9A中一样,在图9B中,第一保留比特可被用作轮询(P)比特。
注意,D/C指示对应的PDCP PDU是PDCP数据PDU还是PDCP控制PDU。数据字段可以是可变数目的字节,并且包括未经压缩PDCP SDU(用户面数据或控制面数据)或经压缩PDCPSDU(仅用户面数据)。MAC-I字段具有32比特(四字节)的长度,并且携带消息认证码。对于DRB,仅当DRB配置有完整性保护时才存在MAC-I字段。
现在参照接收窗口触发,接收方PDCP实体620可以确定预期将接收的下一PDCP数据分组的序列号是否比未递送给上层的头一个PDCP数据分组的序列号大接收窗口的长度。例如,如果RX_NEXT大于RX_DELIV加上接收窗口的长度,则接收方PDCP实体620被触发以发送PDCP状态报告。变量RX_NEXT指示预期将接收的下一PDCP SDU的COUNT(计数)值,并且变量RX_DELIV指示未递送给上层、但接收方PDCP实体620仍在等待着的头一个PDCP SDU的COUNT值。变量COUNT包括超帧号(HFN)和PDCP序列号。接收窗口的长度可以是可配置的(例如,由gNB配置)。
图10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包括一系列PDCP SDU的数据流1000。如图10中所示,第一位置1010是未递送给上层、但接收方PDCP实体620仍在等待着的头一个PDCP SDU(如由变量RX_DELIV指示的)的位置。在图10的示例中,接收窗口的长度是8个PDCP SDU。如图10中所示,预期将接收的下一PDCP SDU(如由变量RX_NEXT指示的)在数据流1000的第十位置1020。因为未递送给上层但仍被等待着的头一个PDCP SDU(即,预期在位置1010的PDCPSDU)与预期将接收的下一PDCP SDU(即,在位置1020的PDCP SDU)之间的间隙大于接收窗口,所以PDCP状态报告被触发。
现在参照RRC配置触发,传送方(例如,gNB)可以使用RRC信令来配置接收方(例如,UE)以发送PDCP状态报告。在一方面,UE可在切换完成后不久向目标gNB发送针对RLC UM和/或RLC TM DRB的PDCP状态报告,以向目标gNB指示到目前为止该UE已接收到哪些PDCP SDU。然后,目标gNB可丢弃它已存储在传输缓冲器中的从源gNB转发的PDCP SDU中UE已经接收到的PDCP SDU,由此减少RLC UM和/或RLC TM DRB的延迟。
在另一方面,源gNB可向目标gNB发送PDCP序列号状态转移消息,该PDCP序列号状态转移消息指示在源连接上针对RLC UM和/或RLC TM DRB传送的最后PDCP下行链路SDU序列号。
参照回图7,一旦在730处已触发PDCP状态报告,则接收方PDCP实体620就生成PDCP状态报告并将该PDCP状态报告作为例如头一个PDCP SDU提交给较低层(即,RLC层)。PDCP状态报告包括关于接收方PDCP实体620处的头一个缺失COUNT(FMC)的信息,并且可任选地包括成功接收和/或未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PDU的位映射。注意,在接收方侧生成PDCP状态报告(730)以指示和报告成功接收和未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PDU,而在传送方侧执行PDCP数据恢复(720)以基于PDCP状态报告来重传不成功的PDCP数据PDU。
仍参照图7,并具体参照操作740,PDCP状态报告在PDCP控制PDU中被传达给传送方PDCP实体610。图11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携带一个PDCP状态报告的示例性PDCP控制PDU 1100。PDU类型字段指示被包括在对应PDCP控制PDU中的控制信息的类型。对于PDCP状态报告,该字段包含3比特值“000”。FMC字段指示重排序窗口内的头一个缺失PDCP SDU(即,RX_DELIV)的COUNT值。位映射字段指示哪些SDU缺失以及哪些SDU在接收方PDCP实体620处被正确接收。该位映射中的第N比特的比特位置是N,例如,该位映射中的第一比特的比特位置是1。
注意,就UE可以被触发以发送PDCP状态报告而言,PDCP状态报告用于从gNB到UE的下行链路传输。对于上行链路传输,gNB将向UE发送标识成功接收/未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PDU的PDCP SN状态转移消息。
一旦传送方PDCP实体610接收到PDCP状态报告,它就根据最新的PDCP状态报告来重传缺失的PDCP SDU。参照回图7,并具体参照操作750,对于RLC UM和/或RLC TM DRB并且对于传送方PDCP实体610的PDCP传输缓冲器中的每个PDCP SDU,如果接收到的PDCP状态报告中的在该位映射中的一比特被设为“1”,或者该PDCP SDU的相关联COUNT值小于FMC的值,则该PDCP SDU被视为已被成功递送,并从PDCP传输缓冲器中被丢弃。然而,如果该比特被设为“0”,则该PDCP SDU被存储在传输缓冲器中,并在图7的760处被重传给接收方PDCP实体620。
如将领会的,因为PDCP实体请求重传缺失的分组,所以RLC层(尽管在RLC UM和/或RLC TM DRB上操作并因此不请求重传缺失的分组)将接收到这些缺失的分组。如此,使用RLC UM/TM DRB的URLLC服务可以在享受RLC UM和TM的低等待时间的同时实现这些服务的高可靠性要求。
参照回上面描述的第三示例性用例,图12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性MBB切换信息流1200。在步骤1,UE检测事件触发(诸如从源gNB接收的传输的信号强度减弱)。在步骤2,UE向源gNB发送相邻gNB的测量报告。在步骤3,源gNB确定要将UE切换(HO)到目标gNB。在步骤4,源gNB与目标gNB通信,来为该切换作准备。在步骤5,源gNB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在步骤6,UE和源gNB通过被称为“U2”接口的用户接口来交换用户数据。在步骤7,源gNB通过被称为“U3”接口的用户接口来与UPF交换用户数据。在步骤8,源gNB向目标gNB转发下行链路用户数据。在步骤9,UE继续与源gNB进行用户数据传输/接收。在步骤10,UE经由目标gNB的目标蜂窝小区上的同步和RACH规程来连接到目标gNB。此时,目标gNB和源gNB两者向UPF传送用户数据;因此,包括步骤9和步骤10的框被示为延伸到UPF。在步骤11,UE向目标gNB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在步骤12,作为第一选项,UE向目标gNB发送针对RLC AM或RLC UM承载的PDCP状态报告。在步骤13,目标gNB向源gNB发送切换连接设立完成消息,并且源gNB停止向UE传送数据以及从UE接收数据。在步骤14,作为第二选项(而不是步骤12处的第一选项),源gNB向目标gNB发送序列号(SN)状态转移消息,该SN状态转移消息可以提供上行链路PDCP数据状态或下行链路PDCP序列号。注意,具有对角散列线的框指示在这些步骤期间,UE将经由源gNB来传送和接收数据,而具有水平散列线的框指示UE将经由目标gNB来传送和接收数据。在步骤15,目标gNB向UE发送指令该UE释放至源gNB的连接的RRC重配置消息。在步骤16,UE释放至源gNB的连接。在步骤17,UE向目标gNB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在步骤18,AMF将用户面切换到目标gNB。在步骤19,AMF向源gNB发送结束标记。在步骤20,目标gNB释放源gNB。如图12中解说的,UE维持至源gNB和目标gNB两者的连接,直至它在步骤15从目标gNB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同时,UE继续与源gNB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
图13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性方法1300。方法1300可由接收方设备(诸如UE或gNB)执行。
在1310,接收方设备的PDCP实体(例如,接收方PDCP实体620)从该接收方设备的RLC实体接收多个RLC数据分组(例如,RLC SDU/PDCP PDU)。在一方面,多个RLC数据分组是在RLC UM DRB或RLC TM DRB上从传送方设备接收的。
在1320,该接收方设备的PDCP实体生成与该多个RLC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例如,PDCP SDU)。
在1330,该接收方设备确定要发送PDCP状态报告,该PDCP状态报告指示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该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在一方面,1330处的确定可包括从接收方设备的RRC实体接收对发送PDCP状态报告的请求。在一方面,对发送PDCP状态报告的请求可以是响应于传送方设备处PDCP恢复规程的发起而接收的。在一方面,1330处的确定可包括在PDCP实体处在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之一中接收针对PDCP状态报告的轮询比特。在一方面,1330处的确定可包括确定用于发送PDCP状态报告的周期性定时器已期满。在一方面,1330处的确定可包括确定预期将接收的下一PDCP数据分组的序列号比未递送给上层的头一个PDCP数据分组的序列号大接收窗口的长度,其中该接收窗口表示预定数目的PDCP数据分组,如上面参照图10所描述的。在一方面,1330处的确定可包括接收用于发送PDCP状态报告的RRC配置。该RRC配置可以是响应于接收方设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而接收的。在一方面,传送方设备可以是第一基站。替换地,传送方设备可以是第二基站。
在1340,该PDCP实体向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在一方面,PDCP状态报告可包括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的头一个缺失PDCP数据分组的序列号。在一方面,PDCP状态报告可包括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未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或者成功接收和未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两者的位映射。
在1350,该PDCP实体响应于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而从传送方设备接收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图14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性方法1400。方法1400可由传送方设备(诸如gNB或UE)执行。
在1410,传送方设备的RLC实体生成与从该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例如,传送方PDCP实体610)接收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RLC数据分组。
在1420,该RLC实体在RLC UM DRB或RLC TM DRB上向接收方设备传送该多个RLC数据分组。
在1430,该PDCP实体可任选地从该传送方设备的RRC实体接收对执行PDCP数据恢复规程的请求。执行PDCP数据恢复规程的请求可以是响应于接收方设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而接收的。在一方面,传送方设备可以是第一基站。替换地,传送方设备可以是第二基站。在替换方面,PDCP实体可在周期性定时器期满之际发起PDCP数据恢复规程。
在1440,该PDCP实体可任选地触发该接收方设备的PDCP实体以发送该PDCP状态报告。在一方面,1440处的触发可包括在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之一中传送针对该PDCP状态报告的轮询比特。在一方面,轮询比特可以是基于以下各项来传送的:提交给RLC实体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的数目大于阈值,提交给RLC实体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的数据总量大于阈值,或其任何组合。在一方面,基于PDCP实体的PDCP缓冲器为空,该PDCP实体可在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的最后PDCP数据分组中插入轮询比特。
在1450,该PDCP实体从该接收方设备接收PDCP状态报告,该PDCP状态报告指示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该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操作1430和操作1440是可任选的,因为恢复规程可能不是由RRC请求触发,而是由PDCP状态报告的接收触发。例如,在一方面,传送方设备可在用于发送PDCP状态报告的周期性定时器已期满之后接收PDCP状态报告。替换地,传送方设备可响应于接收方设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而接收PDCP状态报告。在一方面,PDCP状态报告可包括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的头一个缺失PDCP数据分组的序列号。在一方面,PDCP状态报告可包括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未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或者成功接收和未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两者的位映射。
在1460,该PDCP实体基于该PDCP状态报告来向该接收方设备传送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该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在一方面,方法1400可进一步包括(未示出)从该PDCP实体的PDCP缓冲器中丢弃由该PDCP状态报告表示的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在一方面,方法1400可进一步包括(未示出)将该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该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该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存储在该PDCP实体的PDCP缓冲器中。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指定对元素的任何引述一般不限定这些元素的数目或次序。确切而言,这些指定可在本文中用作区别两个或更多个元素或者元素实例的便捷方法。因此,对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的引述并不意味着这里可采用仅两个元素或者第一元素必须以某种方式位于第二元素之前。而且,除非另外声明,否则一组元素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元素。另外,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的“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或“A、B、或C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包括A、B、和C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形式的术语表示“A或B或C或这些元素的任何组合”。例如,此术语可以包括A、或者B、或者C、或者A和B、或者A和C、或者A和B和C、或者2A、或者2B、或者2C、等等。
鉴于以上描述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这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块、模块、电路、以及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为致使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因此将领会,例如装置或装置的任何组件可被配置成(或者使其能操作用于或适配成)提供如本文所教导的功能性。这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达成:通过制造(例如,制作)该装置或组件以使其将提供该功能性;通过编程该装置或组件以使其将提供该功能性;或通过使用某种其他合适的实现技术。作为一个示例,集成电路可被制作成提供必需的功能性。作为另一示例,集成电路可被制作成支持必需的功能性并且随后(例如,经由编程)被配置成提供必需的功能性。作为又一示例,处理器电路可执行用于提供必需的功能性的代码。
此外,结合本文所公开的方面描述的方法、序列和/或算法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被整合到处理器(例如,高速缓存)。
相应地,还将领会,例如,本公开的某些方面可包括实施用于在5G系统处进行文件传输管理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尽管前面的公开示出了各种解说性方面,但是应当注意,可对所解说的示例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范围。本公开无意被仅限定于具体解说的示例。例如,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方法权利要求中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无需以任何特定次序执行。此外,尽管某些方面可能是以单数来描述或主张权利的,但是复数也是构想了的,除非显式地声明了限定于单数。

Claims (38)

1.一种用于由接收方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接收方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处从所述接收方设备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接收多个RLC数据分组,所述多个RLC数据分组是在RLC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或RLC透明模式(TM)DRB上从传送方设备接收的;
由所述PDCP实体生成与所述多个RLC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
确定要发送PDCP状态报告,所述PDCP状态报告指示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
向所述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以及
响应于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而从所述传送方设备接收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包括:
从所述接收方设备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实体接收对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的请求。
3.如权利要求2,对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的所述请求是响应于所述传送方设备处PDCP恢复规程的发起而接收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包括:
在所述PDCP实体处在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之一中接收针对所述PDCP状态报告的轮询比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包括:
确定用于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的周期性定时器已期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包括:
确定预期将接收的下一PDCP数据分组的序列号比未递送给上层的头一个PDCP数据分组的序列号大接收窗口的长度,其中所述接收窗口表示预定数目的PDCP数据分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包括:
接收用于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的RRC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RC配置是响应于所述接收方设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而接收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方设备是所述第一基站。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方设备是所述第二基站。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DCP状态报告包括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的头一个缺失PDCP数据分组的序列号。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DCP状态报告包括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未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或者成功接收和未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两者的位映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方设备是基站,并且所述接收方设备是用户装备(UE)。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方设备是UE,并且所述接收方设备是基站。
15.一种用于由传送方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所述传送方设备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生成与从所述传送方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接收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RLC数据分组;
在RLC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或RLC透明模式(TM)DRB上向接收方设备传送所述多个RLC数据分组;
从所述接收方设备接收PDCP状态报告,所述PDCP状态报告指示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以及
基于所述PDCP状态报告来向所述接收方设备传送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触发所述接收方设备的PDCP实体以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触发包括:
在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之一中传送针对所述PDCP状态报告的轮询比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轮询比特是基于以下各项来传送的:提交给所述RLC实体的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的数目大于阈值,提交给所述RLC实体的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的数据总量大于阈值,或其任何组合。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PDCP实体的PDCP缓冲器为空,所述PDCP实体在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的最后PDCP数据分组中插入所述轮询比特。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周期性定时器期满之际发起PDCP数据恢复规程,其中所述PDCP状态报告是在所述PDCP数据恢复规程的发起之后接收的。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传送方设备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实体接收对执行PDCP数据恢复规程的请求,其中所述PDCP状态报告是在对执行所述PDCP数据恢复规程的所述请求被接收到之后接收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执行所述PDCP数据恢复规程的所述请求是响应于所述接收方设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而接收的。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方设备是所述第一基站。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方设备是所述第二基站。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方设备在用于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的周期性定时器已期满之后接收所述PDCP状态报告。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方设备响应于所述接收方设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而接收所述PDCP状态报告。
2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DCP状态报告包括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的头一个缺失PDCP数据分组的序列号。
2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DCP状态报告包括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未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或者成功接收和未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两者的位映射。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PDCP实体的PDCP缓冲器中丢弃由所述PDCP状态报告表示的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的所述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分组。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所述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存储在所述PDCP实体的PDCP缓冲器中。
3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方设备是基站,并且所述接收方设备是用户装备(UE)。
3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方设备是UE,并且所述接收方设备是基站。
3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接收方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在所述接收方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处从所述接收方设备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接收多个RLC数据分组,所述多个RLC数据分组是在RLC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或RLC透明模式(TM)DRB上从传送方设备接收的;
由所述PDCP实体生成与所述多个RLC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
确定要发送PDCP状态报告,所述PDCP状态报告指示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
向所述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以及
响应于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而从所述传送方设备接收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3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传送方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由所述传送方设备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生成与从所述传送方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接收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RLC数据分组;
使所述传送方设备的发射机在RLC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或RLC透明模式(TM)DRB上向接收方设备传送所述多个RLC数据分组;
从所述接收方设备接收PDCP状态报告,所述PDCP状态报告指示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以及
使所述发射机基于所述PDCP状态报告来向所述接收方设备传送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35.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括:
指令接收方设备在所述接收方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处从所述接收方设备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接收多个RLC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条指令,所述多个RLC数据分组是在RLC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或RLC透明模式(TM)DRB上从传送方设备接收的;
指令所述接收方设备通过所述PDCP实体来生成与所述多个RLC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条指令;
指令所述接收方设备确定要发送PDCP状态报告的至少一条指令,所述PDCP状态报告指示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
指令所述接收方设备向所述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的至少一条指令;以及
指令所述接收方设备响应于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而从所述传送方设备接收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条指令。
36.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括:
指令传送方设备通过所述传送方设备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来生成与从所述传送方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接收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RLC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条指令;
指令所述传送方设备在RLC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或RLC透明模式(TM)DRB上向接收方设备传送所述多个RLC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条指令;
指令所述传送方设备从所述接收方设备接收PDCP状态报告的至少一条指令,所述PDCP状态报告指示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以及
指令所述传送方设备基于所述PDCP状态报告来向所述接收方设备传送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条指令。
3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
接收方设备的用于处理的装置,其被配置成:
在所述接收方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处从所述接收方设备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接收多个RLC数据分组,所述多个RLC数据分组是在RLC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或RLC透明模式(TM)DRB上从传送方设备接收的;
由所述PDCP实体生成与所述多个RLC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
确定要发送PDCP状态报告,所述PDCP状态报告指示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
向所述传送方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以及
响应于发送所述PDCP状态报告而从所述传送方设备接收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3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
传送方设备的用于处理的装置,其被配置成:
由所述传送方设备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生成与从所述传送方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接收的多个PDCP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多个RLC数据分组;
使所述传送方设备的发射机在RLC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或RLC透明模式(TM)DRB上向接收方设备传送所述多个RLC数据分组;
从所述接收方设备接收PDCP状态报告,所述PDCP状态报告指示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的接收状态;以及
使所述发射机基于所述PDCP状态报告来向所述接收方设备传送所述多个PDCP数据分组中在所述接收方设备处未被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PDCP数据分组。
CN201980098044.3A 2019-07-08 2019-07-08 用于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无损耗传输 Pending CN1140268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4974 WO2021003630A1 (en) 2019-07-08 2019-07-08 Loss-less transmission for unacknowledged mode (um) data radio bearer (drb)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6805A true CN114026805A (zh) 2022-02-08

Family

ID=74103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8044.3A Pending CN114026805A (zh) 2019-07-08 2019-07-08 用于非确收模式(u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无损耗传输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3663B2 (zh)
EP (1) EP3997820A4 (zh)
JP (1) JP7378569B2 (zh)
KR (1) KR20220031575A (zh)
CN (1) CN114026805A (zh)
BR (1) BR112021026518A2 (zh)
TW (1) TW202110116A (zh)
WO (1) WO20210036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1419A1 (zh) * 2022-09-06 2024-03-14 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保护验证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53007A (ko) * 2019-11-01 2021-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daps 핸드오버에서 pdcp 엔티티를 구동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141658A1 (en) * 2020-11-05 2022-05-05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One-time wireless authentication of an internet-of-things device
US11546111B2 (en) * 2021-06-24 2023-01-03 Ultralogic 6G, Llc Demarking the start and end of 5G/6G downlink messages
WO2023044785A1 (en) * 2021-09-24 2023-03-30 Apple Inc. Layer 2 security enhancem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18318A2 (en) * 2007-08-02 2009-02-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rocedures
US20160212661A1 (en) * 2013-08-09 2016-07-21 Prateek Basu Mallick Efficient status reporting for ues in dual connectivity during mobility
CN109039548A (zh) * 2017-06-12 2018-12-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Pdcp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6226B (zh) * 2009-11-10 2016-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dcp状态报告的获取方法和pdcp实体
WO2013048049A1 (en) * 2011-09-27 2013-04-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pdcp status
GB2566968B (en) * 2017-09-28 2020-04-22 Tcl Communication Ltd Pre-processing in wireless uplink transmissions
US11362773B2 (en) * 2018-07-31 2022-06-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by relay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18318A2 (en) * 2007-08-02 2009-02-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rocedures
US20160212661A1 (en) * 2013-08-09 2016-07-21 Prateek Basu Mallick Efficient status reporting for ues in dual connectivity during mobility
CN109039548A (zh) * 2017-06-12 2018-12-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Pdcp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INC.: "Title Discussion on PDCP data recovery for UM DRB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2 R2-1808526, pages 1 - 2 *
NOKIA NETWORKS等: "PDCP window handling for split bearer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7 R2-143369, pages 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1419A1 (zh) * 2022-09-06 2024-03-14 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保护验证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31575A (ko) 2022-03-11
US20210014924A1 (en) 2021-01-14
TW202110116A (zh) 2021-03-01
JP7378569B2 (ja) 2023-11-13
WO2021003630A1 (en) 2021-01-14
BR112021026518A2 (pt) 2022-02-15
EP3997820A4 (en) 2023-02-01
JP2022544447A (ja) 2022-10-19
US11503663B2 (en) 2022-11-15
EP3997820A1 (en) 2022-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03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425202B (zh)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分类和处理sdap控制pdu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TWI822940B (zh) 用於跨時槽邊界排程的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EP3501153B1 (en) Ue network mobilty during incoming ims call setup to preferred network
JP7378569B2 (ja) 非認識応答モード(um)データ無線ベアラ(drb)のためのロスレス送信
CN111886822B (zh) 用于利用完整长度的传输机会的方法和装置
US113306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gment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ssage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205034A1 (en) L1 l2 based inter-cell mobility
TW201924401A (zh) 使用者設備及其無線通訊方法
CN116367156A (zh) 可穿戴设备的网络验证
CN111742582B (zh) 非活动模式用户设备与无线网络之间的数据传递
JP2018538766A (ja) 狭帯域アップリンクシングルトーン送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18523389A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のため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割り当て最適化
KR2013004978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장비로부터 네트워크로 측정 보고서를 제공하는 방법
JP2018523349A (ja) ProSe直接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中でのユニキャストサポート
KR20130093774A (ko) Pdcp 패킷 전송 방법
WO20211026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witch uplink transmission on uplink split bearer
CN112771799A (zh) 基于无线电信号测量的通信
US113887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and retransmission of packets by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40098590A1 (en)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 continuity in connected state
KR102427826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108918A1 (en) Quality of experience measurement reporting and dual active protocol stack handover
CN117529957A (zh) 非地面无线网络中多普勒频率测量和校正的装置和方法
US2024016367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pplying integrity protection or verification procedure to enhance secur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203809A1 (en) 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 handling during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re-establish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