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8917A - 一种湿度检测装置、电池包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度检测装置、电池包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8917A
CN114018917A CN202111271193.0A CN202111271193A CN114018917A CN 114018917 A CN114018917 A CN 114018917A CN 202111271193 A CN202111271193 A CN 202111271193A CN 114018917 A CN114018917 A CN 114018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base
channel
base plate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11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文琴
孟仙雅
张成海
周建刚
孟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11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89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8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89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G01N21/81Indicating humid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Hybrid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湿度检测装置、电池包及检测方法,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湿度检测装置包括:上盖;与上盖可拆卸装配的底座,底座设有一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隔膜;无水硫酸铜;其中,上盖与底座组装后,上盖、底座、第一隔膜以及第一通道的侧壁形成一存储腔,无水硫酸铜存储于存储腔内;第一隔膜被配制成可供水汽通过;上盖为透明材质。本申请借助无水硫酸铜的特性,将无水硫酸铜与电池包内部的水汽接触,配合透明材质的壳体,能够直观的进行电池包湿度检测,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不易受汽车工作情况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湿度检测装置、电池包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度检测装置、电池包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动力电池箱内湿度检测通常是通过湿度传感器采集电池箱内湿度信号,再将湿度信号传递给电池管理系统,由电池管理系统对湿度信号进行判断,最终输出故障判断信息。
该传统技术手段只有在车辆上电后,电池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一旦车辆下电,或者电池管理系统出现故障,电池包内湿度就无法检测到。
此外,车辆并不总是在运行,时常需要停放数天,甚至更久,这种情况下,若是不能及时检测到电池箱内湿度,一旦湿度过大,就会导致电池箱内电气连接件、模组等绝缘下降,引发安全问题。
因此,为应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电池包湿度检测技术,以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湿度检测装置、电池包及检测方法,借助无水硫酸铜的特性,将无水硫酸铜与电池包内部的水汽接触,配合透明材质的壳体,能够直观的进行电池包湿度检测,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不易受汽车工作情况影响。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湿度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上盖;
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装配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一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隔膜;
无水硫酸铜;其中,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组装后,所述上盖、所述底座、所述第一隔膜以及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形成一存储腔,所述无水硫酸铜存储于所述存储腔内;
所述第一隔膜被配制成可供水汽通过;
所述上盖为透明材质。
具体的,无水硫酸铜被封装在湿度检测装置中;
在使用时,湿度检测装置和电池包的箱体的连接处设置一止回单向阀,当湿度检测装置连接紧固后,止回单向阀接通,湿度检测装置与电池包内部连通;
当湿度检测装置拆下时,止回单向阀自动关闭,电池包与外部隔绝;
第一隔膜具有透气性,可以使无水硫酸铜接触到电池箱内空气;
必要时,上盖和底座为透明材质,使用时可直接在电池包外部观察到湿度检测装置内的无水硫酸铜的颜色变化情况;
上盖和底座之间可采用快插结构连接,拆装方便,在底座上硫化一层第一隔膜,无水硫酸铜被封装在上盖、底座和第一隔膜形成的存储腔内;
第一隔膜具有透气性,能够供水汽通过。
使用过程中,当电池包内空气比较干燥时,湿度检测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为白色;
当电池包内受潮气侵袭,电池包内潮气聚集时,导致箱内空气湿度增加,此时无水硫酸铜接触到潮湿空气,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结晶,无水硫酸铜由于含有结晶水,慢慢变为蓝色的CUSO4·5H20,随着电池包内空气湿气增加,结晶后的CUSO4·5H20颜色就越深;所以通过观察无水硫酸铜的颜色变化及CUSO4·5H20的颜色深度,就可以判断出电池包内空气湿度大小。
此外,蓝色的CUSO4·5H20经过150℃高温加热,会失去结晶水,转变为白色无水CUSO4;
故而,必要时,上盖和底座可通过螺纹连接,可以将上盖1取下,将已经含有结晶水的CUSO4·5H20取出,进行高温加热,转变为无水CUSO4,重新封装回湿度检测装置中,被反复用来检测电池包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传统的技术手段进行湿度检测时,如果车辆静置在潮湿环境中时,电池箱内湿度会显著增加,随着电池箱内空气湿度增加,电池箱内电气连接件、模组等绝缘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现有技术只能在车辆上电后,且电池管理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检测到电池箱内湿度,却无法在车辆静置时对动力电池箱内湿度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需要电池管理系统根据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湿度信号,来判断车辆是否故障,对电池管理系统依赖性强,不能通过人工观测方式检测到动力电池包内湿度;
现有技术的实施需要电池管理系统为其供电,无疑增加了整车附件耗电量,增加了电池供电负担;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在车辆禁止时,通过人工观测方式检测到动力电池箱内空气湿度,以警示驾驶员电池箱内湿度超标,需要对动力电池包进行除湿。
具体的,所述底座包括:
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装配的第一底座板件,所述第一底座板件上设有第一底座通孔;
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通孔处;
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组装后,所述上盖、所述第一底座板件、所述第一隔膜以及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形成所述存储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板件边缘的第一筒状结构;
所述第一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一隔膜位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的同一侧;
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组装后,所述上盖、所述第一底座板件、所述第一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隔膜以及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形成所述存储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状结构与所述上盖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装配。
具体的,所述上盖包括:
第一上盖板件;
设置在所述第一上盖板件边缘的第二筒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透明材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
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的箱体上设有一止回单向阀;
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包括:
上盖;
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装配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一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隔膜;
无水硫酸铜;其中,
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通道可拆卸的与所述止回单向阀连接,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止回单向阀连接时,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电池包内部连通;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组装后,所述上盖、所述底座、所述第一隔膜以及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形成一存储腔,所述无水硫酸铜存储于所述存储腔内;
所述第一隔膜被配制成可供水汽通过;
所述上盖为透明材质。
具体的,所述底座包括:
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装配的第一底座板件,所述第一底座板件上设有第一底座通孔;
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通孔处;
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组装后,所述上盖、所述第一底座板件、所述第一隔膜以及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形成所述存储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板件边缘的第一筒状结构;
所述第一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一隔膜位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的同一侧;
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组装后,所述上盖、所述第一底座板件、所述第一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隔膜以及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形成一存储腔。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湿度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预设的湿度检测装置与电池包的箱体上设置的止回单向阀连接;
观察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内部颜色变化,判断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湿度情况;其中,
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内部存储有无水硫酸铜;
当所述湿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止回单向阀连接时,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水汽可进入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内部与所述无水硫酸铜接触;
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借助无水硫酸铜的特性,将无水硫酸铜与电池包内部的水汽接触,配合透明材质的壳体,能够直观的进行电池包湿度检测,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不易受汽车工作情况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湿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湿度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湿度检测装置的内部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盖;10、第一上盖板件;11、第二筒状结构;2、底座;20、第一通道;21、第一隔膜;22、第一底座板件;23、第一底座通孔;24、第一筒状结构;3、无水硫酸铜;4、存储腔;5、电池包;50、止回单向阀;51、空气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度检测装置、电池包及检测方法,借助无水硫酸铜的特性,将无水硫酸铜与电池包内部的水汽接触,配合透明材质的壳体,能够直观的进行电池包湿度检测,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不易受汽车工作情况影响。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湿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上盖1;
与所述上盖1可拆卸装配的底座2,所述底座2设有一第一通道20,所述第一通道20的一端设有第一隔膜21;
无水硫酸铜3;其中,
所述上盖1与所述底座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底座2、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一存储腔4,所述无水硫酸铜3存储于所述存储腔4内;
所述第一隔膜21被配制成可供水汽通过;
所述上盖1为透明材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方面,参见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上盖1;
与所述上盖1可拆卸装配的底座2,所述底座2设有一第一通道20,所述第一通道20的一端设有第一隔膜21;
无水硫酸铜3;其中,
所述上盖1与所述底座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底座2、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一存储腔4,所述无水硫酸铜3存储于所述存储腔4内;
所述第一隔膜21被配制成可供水汽通过;
所述上盖1为透明材质。
具体的,无水硫酸铜3被封装在湿度检测装置中;
在使用时,湿度检测装置和电池包的箱体的连接处设置一止回单向阀,当湿度检测装置连接紧固后,止回单向阀接通,湿度检测装置与电池包内部连通;
当湿度检测装置拆下时,止回单向阀自动关闭,电池包与外部隔绝;
第一隔膜21具有透气性,可以使无水硫酸铜3接触到电池箱内空气;
必要时,上盖1和底座2为透明材质,使用时可直接在电池包外部观察到湿度检测装置内的无水硫酸铜3的颜色变化情况;
上盖1和底座2之间可采用快插结构连接,拆装方便,在底座2上硫化一层第一隔膜21,无水硫酸铜3被封装在上盖1、底座2和第一隔膜21形成的存储腔4内;
第一隔膜21具有透气性,能够供水汽通过。
使用过程中,当电池包内空气比较干燥时,湿度检测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3为白色;
当电池包内受潮气侵袭,电池包内潮气聚集时,导致箱内空气湿度增加,此时无水硫酸铜3接触到潮湿空气,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结晶,无水硫酸铜3由于含有结晶水,慢慢变为蓝色的CUSO4·5H20,随着电池包内空气湿气增加,结晶后的CUSO4·5H20颜色就越深;所以通过观察无水硫酸铜3的颜色变化及CUSO4·5H20的颜色深度,就可以判断出电池包内空气湿度大小。
此外,蓝色的CUSO4·5H20经过150℃高温加热,会失去结晶水,转变为白色无水CUSO4;
故而,必要时,上盖1和底座2可通过螺纹连接,可以将上盖1取下,将已经含有结晶水的CUSO4·5H20取出,进行高温加热,转变为无水CUSO4,重新封装回湿度检测装置中,被反复用来检测电池包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传统的技术手段进行湿度检测时,如果车辆静置在潮湿环境中时,电池箱内湿度会显著增加,随着电池箱内空气湿度增加,电池箱内电气连接件、模组等绝缘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现有技术只能在车辆上电后,且电池管理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检测到电池箱内湿度,却无法在车辆静置时对动力电池箱内湿度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需要电池管理系统根据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湿度信号,来判断车辆是否故障,对电池管理系统依赖性强,不能通过人工观测方式检测到动力电池包内湿度;
现有技术的实施需要电池管理系统为其供电,无疑增加了整车附件耗电量,增加了电池供电负担;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车辆禁止时,通过人工观测方式检测到动力电池箱内空气湿度,以警示驾驶员电池箱内湿度超标,需要对动力电池包进行除湿。
本申请实施例借助无水硫酸铜的特性,将无水硫酸铜与电池包内部的水汽接触,配合透明材质的壳体,能够直观的进行电池包湿度检测,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不易受汽车工作情况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的湿度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存在以下优势:
1湿度检测装置固定在电池箱外部,能够与电池箱内部连通,在车辆静置时,能够让使用者站在电池箱外就可以检测到电池箱内空气湿度,不需依靠湿度传感器采集信号,再由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判断;
2湿度检测装置底座和上盖拆卸方便,能够实现无水CUSO4的重复使用;
3利用无水CUSO4吸收变色的物理特性,建立无水CUSO4色度与空气湿度色卡表,通过人工观察手段实现车辆静置时对动力电池包湿度的检测;
基于无水CUSO4的物理特性,通过人工观测其吸水结晶后的颜色变化,就可以判断出动力电池箱内空气湿度大小,不需要额外消耗电能,也不需要电池管理系统参与。同时,本湿度检测装置易于拆卸,能够随时将无水CUSO4取出,实现其反复使用。
具体的,所述底座2包括:
与所述上盖1可拆卸装配的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上设有第一底座通孔23;
所述第一通道20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通孔23处;
所述上盖1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所述存储腔4。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2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边缘的第一筒状结构24;
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所述第一通道20以及所述第一隔膜21位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的同一侧;
所述上盖1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所述存储腔4。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与所述上盖1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装配。
具体的,所述上盖1包括:
第一上盖板件10;
设置在所述第一上盖板件10边缘的第二筒状结构11。
优选的,所述底座2为透明材质。
第二方面,参见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
电池包5,所述电池包5的箱体上设有一止回单向阀50;
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包括:
上盖1;
与所述上盖1可拆卸装配的底座2,所述底座2设有一第一通道20,所述第一通道20的一端设有第一隔膜21;
无水硫酸铜3;其中,
所述底座2的所述第一通道20可拆卸的与所述止回单向阀50连接,当所述第一通道20与所述止回单向阀50连接时,所述第一通道20与所述电池包5内部连通;
所述上盖1与所述底座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底座2、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一存储腔4,所述无水硫酸铜3存储于所述存储腔4内;
所述第一隔膜21被配制成可供水汽通过;
所述上盖1为透明材质。
首先,对电池包5的箱体结构新设计,为了能够使湿度检测装置与电池包5的箱体连接,同时能够使湿度检测装置与电池包5的箱体内部连通,在电池包5的箱体上设计空气流道51,该流道为渐扩管,靠近电池包5的箱体的内部一侧,管道直径增大;
与湿度检测装置连接端设置外螺纹,与湿度检测装置螺纹连接,同时在连接处设置一止回单向阀50,当湿度检测装置紧固后,止回单向阀50连通,湿度检测装置与电池包5的箱体内部联通;当湿度检测装置拆下时,止回单向阀50自动关闭,电池包5的箱体内部与外部隔绝。
为防止无水CUSO4通过底座2的所述第一通道20进入到电池包5的箱体内部,在底座2的所述第一通道20的一端硫化一层第一隔膜21,该第一隔膜21具有透气性,能使电池包5内空气透过隔膜,进入到底座2与上盖1形成的空腔中与无水CUSO4接触;
底座2与上盖1为透明材质,从在电池包外部即可观察到无水CUSO4的状态。
其次,利用白色无水CUSO4吸水转变为蓝色CUSO4·5H20的物理特性,并且随着其结晶水含量的增加,CUSO4·5H20颜色会逐渐加深,建立无水CUSO4色度与空气湿度色卡表,通过观察无水CUSO4颜色变化,再对照无水CUSO4色度与空气湿度色度表,即可知道电池包内空气湿度大小,当电池包内湿度超过阈值时,需要对电池包进行除湿。
最后,CUSO4·5H20在高温150℃时会失去全部结晶水,转变为无水CUSO4,为了能够反复使用无水CUSO4检测电池箱湿度,底座2与上盖1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拆卸后将无水CUSO4取出进行加热再利用。
本申请实施例借助无水硫酸铜的特性,将无水硫酸铜与电池包内部的水汽接触,配合透明材质的壳体,能够直观的进行电池包湿度检测,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不易受汽车工作情况影响。
具体的,所述底座2包括:
与所述上盖1可拆卸装配的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上设有第一底座通孔23;
所述第一通道20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通孔23处;
所述上盖1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所述存储腔4。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2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边缘的第一筒状结构24;
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所述第一通道20以及所述第一隔膜21位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的同一侧;
所述上盖1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一存储腔4。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与所述上盖1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装配。
具体的,所述上盖1包括:
第一上盖板件10;
设置在所述第一上盖板件10边缘的第二筒状结构11。
优选的,所述底座2为透明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技术手段、技术效果以及技术问题,与第一方面提及的湿度检测装置的原理类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预设的湿度检测装置与电池包的箱体上设置的止回单向阀连接;
S2、观察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内部颜色变化,判断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湿度情况;其中,
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内部存储有无水硫酸铜;
当所述湿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止回单向阀连接时,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水汽可进入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内部与所述无水硫酸铜接触;
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借助无水硫酸铜的特性,将无水硫酸铜与电池包内部的水汽接触,配合透明材质的壳体,能够直观的进行电池包湿度检测,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不易受汽车工作情况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的湿度检测装置包括:
上盖1;
与所述上盖1可拆卸装配的底座2,所述底座2设有一第一通道20,所述第一通道20的一端设有第一隔膜21;
无水硫酸铜3;其中,
所述上盖1与所述底座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底座2、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一存储腔4,所述无水硫酸铜3存储于所述存储腔4内;
所述第一隔膜21被配制成可供水汽通过;
所述上盖1为透明材质。
具体的,所述底座2包括:
与所述上盖1可拆卸装配的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上设有第一底座通孔23;
所述第一通道20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通孔23处;
所述上盖1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所述存储腔4。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2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边缘的第一筒状结构24;
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所述第一通道20以及所述第一隔膜21位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的同一侧;
所述上盖1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所述存储腔4。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与所述上盖1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装配。
具体的,所述上盖1包括:
第一上盖板件10;
设置在所述第一上盖板件10边缘的第二筒状结构11。
优选的,所述底座2为透明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湿度检测方法的技术手段、技术效果以及技术问题,与第一方面提及的湿度检测装置的原理类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上盖(1);
与所述上盖(1)可拆卸装配的底座(2),所述底座(2)设有一第一通道(20),所述第一通道(20)的一端设有第一隔膜(21);
无水硫酸铜(3);其中,
所述上盖(1)与所述底座(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底座(2)、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一存储腔(4),所述无水硫酸铜(3)存储于所述存储腔(4)内;
所述第一隔膜(21)被配制成可供水汽通过;
所述上盖(1)为透明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
与所述上盖(1)可拆卸装配的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上设有第一底座通孔(23);
所述第一通道(20)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通孔(23)处;
所述上盖(1)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所述存储腔(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边缘的第一筒状结构(24);
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所述第一通道(20)以及所述第一隔膜(21)位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的同一侧;
所述上盖(1)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所述存储腔(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与所述上盖(1)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装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包括:
第一上盖板件(10);
设置在所述第一上盖板件(10)边缘的第二筒状结构(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2)为透明材质。
7.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
电池包(5),所述电池包(5)的箱体上设有一止回单向阀(50);
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包括:
上盖(1);
与所述上盖(1)可拆卸装配的底座(2),所述底座(2)设有一第一通道(20),所述第一通道(20)的一端设有第一隔膜(21);
无水硫酸铜(3);其中,
所述底座(2)的所述第一通道(20)可拆卸的与所述止回单向阀(50)连接,当所述第一通道(20)与所述止回单向阀(50)连接时,所述第一通道(20)与所述电池包(5)内部连通;
所述上盖(1)与所述底座(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底座(2)、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一存储腔(4),所述无水硫酸铜(3)存储于所述存储腔(4)内;
所述第一隔膜(21)被配制成可供水汽通过;
所述上盖(1)为透明材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
与所述上盖(1)可拆卸装配的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上设有第一底座通孔(23);
所述第一通道(20)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通孔(23)处;
所述上盖(1)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所述存储腔(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边缘的第一筒状结构(24);
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所述第一通道(20)以及所述第一隔膜(21)位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的同一侧;
所述上盖(1)与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组装后,所述上盖(1)、所述第一底座板件(22)、所述第一筒状结构(24)、所述第一隔膜(21)以及所述第一通道(20)的侧壁形成一存储腔(4)。
10.一种湿度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预设的湿度检测装置与电池包的箱体上设置的止回单向阀连接;
观察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内部颜色变化,判断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湿度情况;其中,
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内部存储有无水硫酸铜;
当所述湿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止回单向阀连接时,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水汽可进入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内部与所述无水硫酸铜接触;
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CN202111271193.0A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湿度检测装置、电池包及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40189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1193.0A CN114018917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湿度检测装置、电池包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1193.0A CN114018917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湿度检测装置、电池包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8917A true CN114018917A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58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1193.0A Pending CN114018917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湿度检测装置、电池包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891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30297U (zh) * 1980-07-29 1982-02-17
EP2090328A1 (en) * 2008-02-18 2009-08-19 Covidien AG Device for detecting relative humidity in a respiratory circuit
CN202133571U (zh) * 2011-06-28 2012-02-01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带电测试电气设备中六氟化硫气体湿度的接口装置
CN104330407A (zh) * 2013-07-22 2015-02-04 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汽检测装置
CN206180033U (zh) * 2016-09-30 2017-05-17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湿度检测装置
CN207818658U (zh) * 2017-10-31 2018-09-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箱体组件和电池包
CN213583926U (zh) * 2020-11-25 2021-06-2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箱湿度指示装置及动力电池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30297U (zh) * 1980-07-29 1982-02-17
EP2090328A1 (en) * 2008-02-18 2009-08-19 Covidien AG Device for detecting relative humidity in a respiratory circuit
CN202133571U (zh) * 2011-06-28 2012-02-01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带电测试电气设备中六氟化硫气体湿度的接口装置
CN104330407A (zh) * 2013-07-22 2015-02-04 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汽检测装置
CN206180033U (zh) * 2016-09-30 2017-05-17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湿度检测装置
CN207818658U (zh) * 2017-10-31 2018-09-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箱体组件和电池包
CN213583926U (zh) * 2020-11-25 2021-06-2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箱湿度指示装置及动力电池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9387B (zh) 多功能内置胎压传感器
US3954010A (en) Visual and electronic battery hydrometer
CN203148876U (zh) 手提式土壤湿度自动检测器
RU2018106897A (ru) Узел убирающегося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го провод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14018917A (zh) 一种湿度检测装置、电池包及检测方法
CN207908420U (zh) 一种电化学传感器甲醛检测设备
CN206180033U (zh) 湿度检测装置
CN205844319U (zh) 一种简易太阳能水质监测浮标用平台
CN206248167U (zh) 一种柴油滤清器水位防误报检测及排水装置
CN210502473U (zh) 一种天窗漏水报警器
CN108417912B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检测装置
CN212873725U (zh) 一种自动检测尿湿的婴儿健康管理装置
CN211743047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数显压力开关
CN210665494U (zh) 海水二氧化碳测试装置
CN209911274U (zh) 一种化肥干湿度快速检测装置
CN104568002B (zh) 环境检测装置
CN208706392U (zh) 一种变压器油枕
CN205139332U (zh) 童车蓄电池极柱漏液检测装置
CN206180402U (zh) 一种交通户外智能设备柜
CN108783835A (zh) 一种多功能化妆品瓶
CN205961526U (zh) 应急照明控制器
CN219284952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抗渗仪渗水判断系统
CN204419289U (zh) 电子式机油压力传感器
CN209762893U (zh) 一种声光瓦斯报警矿灯
CN205700060U (zh) 气体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