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8772B - 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8772B
CN114018772B CN202111235143.7A CN202111235143A CN114018772B CN 114018772 B CN114018772 B CN 114018772B CN 202111235143 A CN202111235143 A CN 202111235143A CN 114018772 B CN114018772 B CN 1140187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ulate matter
unit
automobile
vehicl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51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18772A (zh
Inventor
钱国刚
杨正军
李菁元
闫峰
仲崇智
王计广
孙家兴
于晗正男
李春
杨帆
刘昱
张泰钰
马琨其
杨志文
耿培林
谢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351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8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8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8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18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8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包括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收集气体的排出单元、气体分析测量仪、大颗粒筛除单元、CVS定容取样、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四驱转鼓、风机、RL‑SHED密闭仓、温度湿度调节单元和测试仓外壳。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优点和积极效果:以一辆完整车辆作为被测对象、且能直接测得制动磨损颗粒物与轮胎磨损颗粒物总和,当车辆配置干式双离合器时也同时测量其摩擦片磨损颗粒物从通大气口逃逸的颗粒物,而且便于操作,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时向外界大气排放的颗粒物(PM10及PM2.5)污染物不仅来自发动机尾气,也来自刹车片、轮胎以及干式双离合器摩擦片磨损的产物,后者即汽车的非尾气颗粒物。汽车排放法规的历次升级加严已经使尾气颗粒物大幅削减,例如GB/T 18352.6-2016里规定Ⅰ型试验下轻型汽车国6b尾气颗粒物PM限值3mg/km;而汽车非尾气颗粒物则一直欠缺一项得到行业公认的、用于政府部门执法监管的法规和相应测试方法:目前仅有以制动摩擦副生成颗粒物为测试对象的“MINIMUM SPECIFICATIONS FOR MEASURING ANDCHARACTERIZING BRAKE EMISIONS”测试规程于2021年7月发布公开,作为汽车法规编制实体——UN/ECE的GRPE小组的PMP IWG工作组的第2阶段研究成果,而在轮胎磨损方面的测试法规则尚未起步。与尾气颗粒物PM限值3mg/km相比,制动磨损颗粒物及轮胎磨损颗粒物这两者均更高,有必要采取控制措施。
在轻型汽车污染物监管领域的应用中,为更确切地复现车辆道路行驶状态、测试流程便于操作的目的,期望以一辆完整车辆作为被测对象、且能直接测得制动磨损颗粒物与轮胎磨损颗粒物总和的测试方法——当车辆配置干式双离合器时也同时测量其摩擦片磨损颗粒物从通大气口逃逸的颗粒物。
此外,现有技术上有多处欠缺:一则是没把轮胎磨损颗粒物也作为测试目标对象;二则是把颗粒物输送至测量仪器的通道失于控制:从颗粒物在车轮处生成、至测量仪器采集口之间为密闭室的几十立方米空间范围,颗粒物在其中弥散且大量附着到各物体表面,测得的数值易偏低;三则该专利专注于借助Ti、Cu、Fe这三种源自制动摩擦副的元素测量和关系换算来计量制动磨损颗粒物的质量,而非考察全体非尾气颗粒物的PM和PN。而且欠缺对车辆颗粒物排放量数值测定。
UN/ECE及美国加州分别领衔开展的制动磨损颗粒物研究均认为该项污染物排放率(mg/km)已经高于尾气PM排放水平。再者,针对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测试研究评估排往大气的颗粒物污染物排放率与制动磨损颗粒物大体相当,故而这两者都对环境空气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污染,有必要采取控制措施,而测试装置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以克服已有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以一辆完整车辆作为被测对象、且能直接测得制动磨损颗粒物和轮胎磨损颗粒物总和(适用时也包括干式双离合器磨损颗粒物)的测试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包括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收集气体的排出单元、气体分析测量仪、大颗粒筛除单元、CVS定容取样、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四驱转鼓、风机、RL-SHED密闭仓、温度湿度调节单元和测试仓外壳,所述RL-SHED密闭仓外部套设测试仓外壳,RL-SHED密闭仓内部安装风机和温度湿度调节单元,风机一侧设有待测试汽车,RL-SHED密闭仓底部安装四驱转鼓,且四驱转鼓位于待测试汽车底部,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的输入管路依次穿过测试仓外壳、RL-SHED密闭仓固定连通至待测试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端,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的输出管路依次穿过测试仓外壳、RL-SHED密闭仓固定连通至待测试汽车发动机的出气端,所述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的进口端均安装至待测试汽车车轮边缘,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的出口端连接至CVS定容取样的进口端,CVS定容取样的出口端分别管路连通至大颗粒筛除单元和收集气体的排出单元,所述大颗粒筛除单元还管路连通至气体分析测量仪。
进一步的,还包括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所述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一端管路连接至待测汽车的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另一端管路连接至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的进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二者与RL-SHED密闭仓的连接处均密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包括弧板和固定支架,所述弧板安装至待测试汽车车轮边缘,弧板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弧板另一侧设有气流出口,弧板内壁开设有若干镂空槽。
进一步的,所述弧板为中空腔体结构,弧板空腔的径向厚度范围为2~9c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优点和积极效果:以一辆完整车辆作为被测对象、且能直接测得制动磨损颗粒物与轮胎磨损颗粒物总和,当车辆配置干式双离合器时也同时测量其摩擦片磨损颗粒物从通大气口逃逸的颗粒物,而且便于操作,易于推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中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车辆预处理,运行若干组测试工况;
S2、对车辆进行清洗与干燥;
S3、清洁试验仓内的空气,并通过温度湿度调节单元调节试验仓内的温度与湿度值;
S4、将车辆固定至四驱转鼓上,设定四驱转鼓,模拟负载;
S5、在车辆上安装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与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
S6、采样管路连接到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
S7、采样和分析测试仓的背景气;
S8、开启CVS和气体分析仪器;
S9、运转测试循环,采样分析;
S10、测取数值,测得数值减去背景气数值,即得出车辆的非尾气颗粒物总体结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方法,实现了政府主管的轻型汽车污染物监管领域里以车辆为对象的、确切复现车辆道路行驶状态的非尾气颗粒物的测试。基于此测试和装置和方法,监管部门可以有效地测试某车型的非尾气颗粒物排放是否显著,以相应法规里规定的限值加以约束。另一方面,以本测试方法对汽车行业代表性车型进行测试而测得排放值得统计辆,例如平均值、中位数等,也即为“限值”制定中的关键依据之一。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整体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测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2、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3、收集气体的排出单元;4、气体分析测量仪;5、大颗粒筛除单元;6、CVS定容取样;7、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8、四驱转鼓;9、风机;10、RL-SHED密闭仓;11、温度湿度调节单元;12、测试仓外壳;13、弧板;131、气流出口;132、镂空槽;14、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包括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1、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2、收集气体的排出单元3、气体分析测量仪4、大颗粒筛除单元5、CVS定容取样6、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7、四驱转鼓8、风机9、RL-SHED密闭仓10、温度湿度调节单元11和测试仓外壳12,所述RL-SHED密闭仓10外部套设测试仓外壳12,RL-SHED密闭仓10内部安装风机9和温度湿度调节单元11,风机9一侧设有待测试汽车,RL-SHED密闭仓10底部安装四驱转鼓8,且四驱转鼓8位于待测试汽车底部,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1的输出管路依次穿过测试仓外壳12、RL-SHED密闭仓10固定连通至待测试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端,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2的输出管路依次穿过测试仓外壳12、RL-SHED密闭仓10固定连通至待测试汽车发动机的出气端,所述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7的进口端均安装至待测试汽车车轮边缘,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7的出口端连接至CVS定容取样的进口端,CVS定容取样的出口端分别管路连通至大颗粒筛除单元5和收集气体的排出单元3,所述大颗粒筛除单元5还管路连通至气体分析测量仪4。本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优点和积极效果:以一辆完整车辆作为被测对象、且能直接测得制动磨损颗粒物与轮胎磨损颗粒物总和,当车辆配置干式双离合器时也同时测量其摩擦片磨损颗粒物从通大气口逃逸的颗粒物,而且便于操作,易于推广。
还包括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所述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一端管路连接至待测汽车的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另一端管路连接至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7的进口端。
所述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1、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2二者与RL-SHED密闭仓10的连接处均密封设置。以便于适用试验测试要求,提高测试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1,本发明的装置总体为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和输送管道。这些装置与运行损失蒸发测试综合仓(RL-SHED)已具有的整车密闭仓、四驱转鼓底盘测功机和气体分析仪这三套部件协调运行。
运行损失蒸发测试综合仓(RL-SHED)为汽车行业已商品化的一种测试装置,车的发动机进气和尾气排气都经由专设的气体管路输送,与整车所在的密闭舱里的空气是相互隔绝的,见图1里的1和2。该装置的整车密闭仓内的空气洁净度、温度、湿度由其部件监测和控制,测试初始时背景气洁净状况受控;四驱转鼓底盘测功机功能是在车辆复现其行驶状况时提供模拟阻力和摩擦。由分支管道将各收集装置的气流汇集进一整根管路,例如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将制动磨损颗粒物和轮胎磨损颗粒物一并收集,经大颗粒筛除单元5处理(例旋风分离器)后,输送给气体分析测量仪4,测量PM和PN。气体分析测量仪4例如但不限于Horiba MEXA-2110SPCS,TSI的MOUDI 100S4(Micro-Orifice Uniform DepositImpactor)、APS 3321(Engine Exhaust Particle Sizer)。
所述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包括弧板13和固定支架14,所述弧板13安装至待测试汽车车轮边缘,弧板13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14,弧板13另一侧设有气流出口131,弧板13内壁开设有若干镂空槽132。在本实施中,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内缘镂空槽/孔,即镂空槽132,能有效收集其所在车轮部位生成的颗粒物,且不干扰制动摩擦副处、轮胎胎冠表面与转鼓表面摩擦副处的气流。其空腔的槽/孔沿周向分布的起始点和终止点要求为:以最靠近车辆前端的点为起始点,起始点的确定方法为下述两者中相对更高的点:一为该叶子板内衬板开有冷却用的通风槽/孔时为其的最高槽/孔的上端点,二为其与车轮轴心的连线与水平面夹角为θ1,而θ1是兼顾了少遮挡冷却气流和有效聚拢抽吸制动磨损颗粒物这两项目标的某个锐角值(例如45°)。其沿圆周方向的终止点位于为不高于地面之上2cm处。当采取将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固定于试验室地面方案时,其底端面向车前方向的部分为金属细管或金属材质细柱的支撑件,对气流基本无影响,则制动摩擦副处及轮胎胎冠表面的散热不受收集装置的干扰。在吹向车辆的冷却风和采样管路负压抽吸的协同作用下,仅有小比例的颗粒物从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的边缘逸散到RL-SHED的空间,称α%,而在随后的过程里,逃逸的颗粒物又逐秒有微量(例如β%)被吹向车辆的冷却风再度送至某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的收集范围而被采集。测试循环时长4~5小时,则全过程综合收集输送给气体分析测量仪器的颗粒物为车辆生成非尾气颗粒物总量的“(1-α)+αβ×t”倍,其中β为1秒里从轮缘空间流经的气体量与RL-SHED空间的比值例如4×10-6;t为循环总时长秒数,取值例如1.6×104。故而该倍率值近于1且略小于1;虽测值与真值相比略小,但各车型在受测试时测得数值均有此比例系数,不存在对某车型偏宽松或偏苛刻的情况,故而测值可用于汽车行业监管管理目标的测试评价。应用里可以不针对该倍数作结果修正。
所述弧板13为中空腔体结构,弧板13空腔的径向厚度范围为2~9cm。在本实施例中,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为装置之一,与整车的相对位置见图1,构造见图2。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为空腔构造,内弧面的弧形板有镂空的槽/孔多条,裹挟颗粒物的空气被从槽/孔吸入空腔内,经由其出口传送到输送管道和后续设备。轮缘颗粒物的收集单元的弧形空腔的径向厚度2~9cm;在保障形状牢固的前提下,组成该空腔的各弧面、曲面的材料板材宜薄,以使得收集装置的内弧面与轮胎的胎冠之间留有距离,避免空间干涉。可能的空间干涉例如发生在车辆加减速过于激烈时,车辆微量窜动导致车轮轮胎胎冠等部位与车外装置刮蹭——车辆在测试时已由钢索等拉绳来固定,拉力依规范设定时车辆窜动不超过1cm。
优选的,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外弧面的弧形板尺寸、形状与车辆的叶子板内衬板相一致,以该装置整体替换车辆的叶子板内衬板或局部叶子板内衬板,借助螺钉孔及辅助固定措施装配到车辆相应部位,装置的出气口部位的底部悬空,离地面高度1~2cm。装置整合到车辆上可以规避前述空间干涉。
2,本发明的装置之二为整体包裹了RL-SHED仓的另一围更大尺寸的准密闭室,即测试仓外壳12,见图1里的12。该室将气体分析测量仪器的CVS空气采集口包容在内,且具备颗粒物清净装置将内部空气中颗粒物数量PNBack控制为不高于PNBackGround_Limit,例如x×103#/cm3。温度湿度符合GB/T 18352.6-2016里规定Ⅰ型试验的环境空气指标:温度23±5℃,绝对湿度H(水/干空气)∈[5.5,12.2]。优选的,满足温度22±3℃,湿度50%±10%。
3,所述四驱转鼓8的外表面纹路和粗糙状况对应于典型沥青路面的情况,该外表面是与车辆轮胎相接触、传递摩擦力的部分,其颗粒大小和粒径分布状况影响轮胎磨损颗粒物的产生。
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车辆预处理,运行若干组测试工况;在本实施例中运行5组CBTC_P。
S2、对车辆进行清洗与干燥;
S3、清洁试验仓内的空气,并通过温度湿度调节单元11调节测试仓外壳12、RL-SHED密闭仓10内的温度与湿度值;试验仓即指测试仓外壳12、RL-SHED密闭仓10。
S4、将车辆固定至四驱转鼓8上,设定四驱转鼓8,模拟负载;
S5、在车辆上安装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与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
S6、采样管路连接到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
S7、采样和分析测试仓的背景气;测试仓的背景气指测试仓外壳12、RL-SHED密闭仓10内的空气状态。
S8、开启CVS和气体分析仪器;
S9、运转测试循环,采样分析;
S10、测取数值,测得数值减去背景气数值,即得出车辆的非尾气颗粒物总体结果。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内容之一为代表了中国轻型汽车行驶状况的、面向非尾气颗粒物测量用的车速-坡度复合载荷曲线,车速及坡度值随时间变化,命名CBTC_P。工况总时长为4~5小时,远大于面向车辆动力系统性能测试用CLTC_P等工况;后者仅0.5h,行驶状况不足以满足非尾气颗粒物排放测试。长时间中高速行驶下轮胎发热的状况在4~5小时总时长测试的“高速片段”里得以复现;频繁交替加减速行驶时长充分,制动摩擦副此时升温显著的情况集中分布在CBTC_P包含的中速片段,此时常出现制动磨损颗粒物的生成量高点/峰值。CBTC_P里加速度值为负、制动摩擦副发生作动的减速时期,叠加下坡坡度的影响会导致更多的非尾气颗粒物生成;上、下坡坡度产生坡度阻力/动力,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的切向相互作用力增加或减小、进而影响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生成量。优选的,CBTC_P由中速片段、高速片段、低速片段3个片段组成。其中中速片段的高加速度、高减速度成分丰富,侧重制动磨损颗粒物。中速片段、高速片段、低速片段这三个片段里程值的互比比例值符合我国轻型车在道路行驶的里程分布权重规律P1:P2:P3。
本发明的测试评价方法里,各片段的非尾气颗粒物数值按照我国轻型车在道路行驶的里程分布权重来加权,得出非尾气颗粒物的综合加权值评价。该计算采用中速片段、高速片段、低速片段的数值。各片段的非尾气颗粒物PN(#/km)来自测试分析仪依据测得数值及CVS实时稀释率参数作运算得出:各片段里,由气体分析仪结合CVS流量、稀释比、背景气PN等实时数据计算得出非尾气颗粒物PN(#),结合转鼓测试装置提供的实时速度信息,分别计算出各片段的非尾气颗粒物PN(#/km)。
同样的加权过程用于非尾气颗粒物PM(mg/km)的综合计算,各片段的非尾气颗粒物PM(mg/km)来自测试分析仪系统的PM测试模块,例如但不限于TSI MOUDI 100S4等。
实施例1
发明所述装置之一为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和输送管道。这些装置与运行损失蒸发测试综合仓(RL-SHED)已具有的整车密闭仓、四驱转鼓底盘测功机和气体分析仪这三套部件协调运行。
轮缘颗粒物的收集装置的弧形空腔的径向厚度2~9cm,在保障其吸气口吸力的前提下优先取小值,且自向沿圆周方向由终止点(空气出口端)向起始点逐步递减。终止点离地高度不大于2cm。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借助车上原螺钉孔及辅助固定措施装配到车辆相应部位,装置的出气口部位的底部悬空,离地面高度1~2cm。各收集装置的气流制动磨损颗粒物和轮胎磨损颗粒物等颗粒物随气流经管道汇集,输送给气体分析测量仪器,测量PM和PN。气体分析测量仪器例如但不限于Horiba Motor Exhaust GAS Analyzer-2000SPCS,TSI的MOUDI 100S4,等。背景空气及进入气体分析测量仪器的CVS的空气经滤材,包括且不限于PTFE滤材或涂覆了PTFE的玻璃纤维滤材,被处理至PN不高于PNBackGround_Limit,例如6000#/cm3。温度、湿度由空调控制在22±3℃和50%±10%。
底盘测功机转鼓,即四驱转鼓8的外表面满足ISO 10844:2014中§4.3章的c、e、f条款的表面特性要求,或其他能更确切反映我国沥青路面形态特征的状况。一方面,车辆在底盘测功机转鼓上测试时不允许转向,在测试里施加的会造成轮胎磨损的负荷就欠缺了转向这一项;另一方面,轮胎在圆形表面上行驶时的工况使得应力、变形比平坦路面行驶时较为恶劣,对前者的欠缺项有一定补偿。综合两个趋向,外表面代表了我国沥青路面形态特征的四驱转鼓为适合测量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方式。测量用的车速-坡度复合载荷曲线CBTC_P车速及坡度值随时间变化,总时长为4~5小时,由中速片段、高速片段、低速片段这三个片段次第组成,三者里程互比比例值符合里程分布规律权重P1:P2:P3。各片段的非尾气颗粒物的结果参数数值按照我国轻型车在道路行驶的里程分布权重来加权,得出非尾气颗粒物的综合加权值评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1)、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2)、收集气体的排出单元(3)、气体分析测量仪(4)、大颗粒筛除单元(5)、CVS定容取样(6)、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7)、四驱转鼓(8)、风机(9)、RL-SHED密闭仓(10)、温度湿度调节单元(11)和测试仓外壳(12),所述RL-SHED密闭仓(10)外部套设测试仓外壳(12),RL-SHED密闭仓(10)内部安装风机(9)和温度湿度调节单元(11),风机(9)一侧设有待测试汽车,RL-SHED密闭仓(10)底部安装四驱转鼓(8),且四驱转鼓(8)位于待测试汽车底部,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1)的输出管路依次穿过测试仓外壳(12)、RL-SHED密闭仓(10)固定连通至待测试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端,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2)的输出管路依次穿过测试仓外壳(12)、RL-SHED密闭仓(10)固定连通至待测试汽车发动机的出气端,所述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7)的进口端均安装至待测试汽车车轮边缘,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7)的出口端连接至CVS定容取样(6)的进口端,CVS定容取样(6)的出口端分别管路连通至大颗粒筛除单元(5)和收集气体的排出单元(3),所述大颗粒筛除单元(5)还管路连通至气体分析测量仪(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所述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一端管路连接至待测汽车的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另一端管路连接至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7)的进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1)、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2)二者与RL-SHED密闭仓(10)的连接处均密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包括弧板(13)和固定支架(14),所述弧板(13)安装至待测试汽车车轮边缘,弧板(13)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14),弧板(13)另一侧设有气流出口(131),弧板(13)内壁开设有若干镂空槽(1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板(13)为中空腔体结构,弧板(13)空腔的径向厚度范围为2~9c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车辆预处理,运行若干组测试工况;
S2、对车辆进行清洗与干燥;
S3、清洁试验仓内的空气,并通过温度湿度调节单元(11)调节试验仓内的温度与湿度值;
S4、将车辆固定至四驱转鼓(8)上,设定四驱转鼓(8),模拟负载;
S5、在车辆上安装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与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
S6、采样管路连接到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单元;
S7、采样和分析测试仓的背景气;
S8、开启CVS和气体分析仪器;
S9、运转测试循环,采样分析;
S10、测取数值,测得数值减去背景气数值,即得出车辆的非尾气颗粒物总体结果。
CN202111235143.7A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Active CN114018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5143.7A CN114018772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5143.7A CN114018772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8772A CN114018772A (zh) 2022-02-08
CN114018772B true CN114018772B (zh) 2023-08-08

Family

ID=80057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5143.7A Active CN114018772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87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7056B (zh) * 2022-06-29 2024-02-02 江苏省苏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车载道路积尘负荷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7741016A (zh) * 2024-02-20 2024-03-22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挥发性有机物逸出排放测试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7965A1 (ja) * 2008-07-16 2010-01-21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粒子状物質測定装置
CN105806627A (zh) * 2016-03-15 2016-07-27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排放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6644526A (zh) * 2017-03-08 2017-05-10 贵州大学 轮胎磨损颗粒物真实散射行为模拟系统
KR102259857B1 (ko) * 2021-02-04 2021-06-03 대한민국 (관리부서 : 환경부 국립환경과학원장) 위해성평가를 위한 타이어 입자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7965A1 (ja) * 2008-07-16 2010-01-21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粒子状物質測定装置
CN105806627A (zh) * 2016-03-15 2016-07-27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排放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6644526A (zh) * 2017-03-08 2017-05-10 贵州大学 轮胎磨损颗粒物真实散射行为模拟系统
KR102259857B1 (ko) * 2021-02-04 2021-06-03 대한민국 (관리부서 : 환경부 국립환경과학원장) 위해성평가를 위한 타이어 입자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流体动力学的轮胎磨损颗粒物捕集通道位置研究;董家楠;黄海波;常向东;张涛;焦润楠;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00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8772A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18772B (zh) 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WO2022036621A1 (zh) 一种柴油车排放遥感大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1113947B (zh) 测量车辆颗粒物排放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6121795B (zh) 柴油机dpf碳累积量的检测方法
CN109489978B (zh) 一种基于V-a工况的柴油机车多种排放检测方法的多源数据关联分析方法
CN101008588A (zh) 一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及燃料消耗量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06525154A (zh) 车辆实际驾驶条件下排放尾气流量的测量装置
CN111125636B (zh) 基于城市隧道的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CN110793891A (zh) 一种柴油机分级颗粒热解活化能定量评价方法
CN108614074A (zh) 一种便携式农业机械柴油机实时尾气排放测试系统
CN108763643A (zh) 一种新型的地区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CN109655317A (zh) 基于动态稀释法的机动车尾气车载测试平台及采样方法
CN102818599A (zh) 基于碳平衡原理的汽车油耗快速检测系统
CN116413391A (zh) 柴油货车obd氮氧化物监测数据校准及碳排放数据补全方法
CN201285372Y (zh) 测机动车尾气的无线传感器系统
Lehmann et al.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of particulate emissions of heavy-duty engines in real world test cycles
CN201983820U (zh) 碳平衡法油耗检测系统
CN206683703U (zh) 一种柴油车碳平衡法油耗检测系统
CN207976443U (zh) 提高重型车排气污染物车载测量精度的检测系统
Zhang et al. Direct measurement of brake and tire wear particles based on real-world driving conditions
Ntziachristos et al. The potential of a partial-flow constant dilution ratio sampling system as a candidate for vehicle exhaust aerosol measurements Leonidas Ntziachristos
CN114264584B (zh) 一种车载移动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206450560U (zh) 一种工业烟囱废气排放在线检测装置
CN115308100A (zh) 一种机动车刹车颗粒物测量系统和方法
CN111624142B (zh) 一种机动车刹车颗粒物排放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