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6628A - 通讯电路和冰箱 - Google Patents

通讯电路和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6628A
CN114006628A CN202111263827.8A CN202111263827A CN114006628A CN 114006628 A CN114006628 A CN 114006628A CN 202111263827 A CN202111263827 A CN 202111263827A CN 114006628 A CN114006628 A CN 114006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voltage
power supply
resistor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38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浩
曹洁
罗运欢
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38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66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06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66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讯电路和冰箱,其中,通讯电路设置在两个不同电压供电的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之间,第一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的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当所述第二芯片的输入端输出第一电压时,所述第一支路输出第二电压至所述第一芯片的接收端,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值;第二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芯片的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当所述第一芯片的输入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压时,所述第二支路输出所述第一电压至所述第二芯片。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之间不同电平之间的转换,进而解决了不同MCU之间存在不能直接通讯的问题。

Description

通讯电路和冰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电路和冰箱。
背景技术
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Microcomputer)或者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目前PCB板上有很多控制MCU,不同的控制MCU之间工作电压可能不同。现有的不同MCU之间存在不能直接通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电路和冰箱,解决了现有的MCU存在不能直接通讯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电路,设置在两个不同电压供电的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之间,所述通讯电路包括:
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的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当所述第二芯片的输入端输出第一电压时,所述第一支路输出第二电压至所述第一芯片的接收端,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值;
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芯片的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当所述第一芯片的输入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压时,所述第二支路输出所述第一电压至所述第二芯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芯片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供电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芯片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供电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供电端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供电端的电压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供电端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值,所述第一供电端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值。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芯片的发送端输入低电平时,所述第一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一芯片的接收端接收低电平;
当所述第二芯片的发送端输入高电平时,所述第一三极管截止,所述第一芯片的接收端接收所述第二供电端提供的电压。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芯片的发送端输入低电平时,所述第二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二芯片的接收端接收所述第一供电端提供的电压;
当所述第一芯片的发送端输入高电平时,所述第二三极管截止,所述第二芯片的接收端接收高电平。
可选的,所述第一供电端的电压值为5V,所述第二供电端的电压值为3.3V。
可选的,所述通讯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供电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供电端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两个不同电压供电的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通讯电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电路,通过第一支路连接第一芯片的接收端和第二芯片的输入端,第二电路连接第一芯片的输入端和第二芯片的接收端,当第二芯片的输入端输出第一电压时,第一支路输出第二电压至第一芯片的接收端,当第一芯片的输入端输出第二电压时,第二支路输出第一电压至第二芯片,实现了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之间不同电平之间的转换,进而解决了不同MCU之间存在不能直接通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目前PCB板上有很多控制MCU,不同的控制MCU之间工作电压可能不同,MCU之间的通讯不能直接通讯起来,需要一个转换电路来实现MCU之间的通讯,进而导致通讯复杂,MCU选型难匹配,增加了显示板成本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通讯电路和冰箱。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电路100,设置在两个不同电压供电的第一芯片10和第二芯片20之间,通讯电路100包括第一支路30和第二支路40,第一支路30的一端和第一芯片10的接收端连接,第一支路30的另一端与第二芯片20的输入端连接,当第二芯片的输入端输出第一电压时,第一支路输出第二电压至第一芯片的接收端。其中,第一电压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的电压值。第二支路40的一端与第二芯片20的接收端连接,第一支路30的另一端与第一芯片10的输入端连接,当第一芯片的输入端输出第二电压时,第二支路输出第一电压至第二芯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支路30将第二芯片20中输出的低电平直接发送至第一芯片10,第二芯片20中输出的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发送至第一芯片10,第二支路40将第一芯片10中的低电平拉高成高电平发送至第二芯片20,实现了第一芯片10和第二芯片20之间的通讯,不需要再额外添加转换电路,节约了成本,解决了现有的MCU存在不能直接通讯的问题。
请继续参阅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电路的电路示意图。第一支路3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和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供电端VCC1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芯片2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芯片10的信号接收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供电端VCC2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一供电端VCC1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供电端VCC1的电压值大于第二供电端VCC2的电压值。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供电端VCC1的电压值为5V,第二供电端VCC2的电压值为3.3V。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供电端的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的电压值,第一供电端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的电压值。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供电端VCC1的电压值为5V,第二供电端VCC2的电压值为3.3V,第一电压的电压值为5.5V,第二电压的电压值为3.3V。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芯片20的发送端输入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为高电平,则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电阻R1与第一芯片10的接收端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则第一芯片10的接收端接收低电平。
当第二芯片20的发送端输入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为高电平,则第一三极管Q1截止,第一电阻R1和第一芯片10的接收端形成通路,则第一芯片10的接收端接收第二供电端VCC2输出的高电平。
示例性的,当第二芯片20输出0V的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芯片10接收端接收0V低电平。当第二芯片20输出3.3V的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芯片10接收端接收3.3V高电平。当第二芯片20输出5V的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截止,第一芯片10接收端接收3.3V高电平。通过第一支路30将第二芯片20输出的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传送至第一芯片10,实现了第二芯片20传递不同的电平至第一芯片10,解决了板件不同电平之间不能通讯的问题。
第二支路40包括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和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二供电端VCC2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一芯片1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芯片20的信号接收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供电端VCC2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二供电端VCC2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支路40中,当第一芯片10的发送端输入低电平时,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为低电平,则第二三极管Q2导通,第二电阻R2与第二芯片20的接收端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则第二芯片20的接收端接收低电平。
当第一芯片10的发送端输入高电平时,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为高电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为高电平,则第二三极管Q2截止,第二电阻R2和第二芯片20的接收端形成通路,则第二芯片20的接收端接收第一供电端VCC1输出的高电平。
通过第二支路40将第一芯片10输出的低电平转换成高电平传送至第二芯片20。示例性的,当第一芯片10输出0V的低电平时,第二三极管Q2导通,第二芯片20接收端接收0V的低电平。当第一芯片10输出3.3V的高电平时,第二三极管Q2截止,第二芯片20接收端接收5V的高电平。当第一芯片10输出5V的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截止,第二芯片20接收端接收5V的高电平。通过第二支路40实现了第一芯片10传递不同的电平至第二芯片20,实现了板件不同电平之间的通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相同,示例性的,第一电阻R1的阻值是2k欧姆,第二电阻R2的阻值是2k欧姆。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电阻R3的阻值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相同,示例性的,第三电阻R3的阻值是4.7k欧姆,第四电阻R4的阻值是4.7k欧姆。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为限流电阻,用以限制所在支路电流的大小,以防电流过大烧坏所串联的元器件,同时限流电阻也能起分压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阻R1的阻值、第二电阻R2的阻值、第三电阻R3的阻值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地限定,只需要满足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上拉电阻、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为限流电阻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三极管Q1的型号和第二三极管Q2的型号相同。示例性的,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为S8050-SOT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三极管Q1的型号和第二三极管Q2的型号相同。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限定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冰箱控制电路,包括两个不同电压供电的第一芯片10和第二芯片20,采用如上述所述的通讯电路100连接第一芯片10和第二芯片20。
请继续参阅图3,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冰箱500,冰箱500包括门体520、箱体510和上述所述的冰箱控制电路。其中,门体520和箱体510可旋转连接。冰箱控制电路可安装在门体520上或安装在箱体510上,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电路、冰箱控制电路和冰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条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通讯电路,设置在两个不同电压供电的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电路包括:
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的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当所述第二芯片的输入端输出第一电压时,所述第一支路输出第二电压至所述第一芯片的接收端,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值;
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芯片的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当所述第一芯片的输入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压时,所述第二支路输出所述第一电压至所述第二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芯片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供电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芯片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供电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端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供电端的电压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端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值,所述第一供电端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芯片的发送端输入低电平时,所述第一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一芯片的接收端接收低电平;
当所述第二芯片的发送端输入所述第一电压时,所述第一三极管截止,所述第一芯片的接收端接收所述第二供电端提供的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芯片的发送端输入低电平时,所述第二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二芯片的接收端接收低电平;
当所述第一芯片的发送端输入所述第二电压时,所述第二三极管截止,所述第二芯片的接收端接收所述第一供电端提供的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端的电压值为5V,所述第二供电端的电压值为3.3V。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供电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供电端之间。
10.一种冰箱,包括两个不同电压供电的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讯电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
CN202111263827.8A 2021-10-27 2021-10-27 通讯电路和冰箱 Pending CN1140066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3827.8A CN114006628A (zh) 2021-10-27 2021-10-27 通讯电路和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3827.8A CN114006628A (zh) 2021-10-27 2021-10-27 通讯电路和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6628A true CN114006628A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24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3827.8A Pending CN114006628A (zh) 2021-10-27 2021-10-27 通讯电路和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0662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6894A (zh) * 2013-06-25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芯片间接口转换电路和网络设备
CN204013475U (zh) * 2014-07-29 2014-12-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平转换电路和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CN205880574U (zh) * 2016-06-28 2017-01-1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豆浆机用控制电路
CN212305299U (zh) * 2020-04-29 2021-01-05 深圳前海中电慧安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电平转换电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6894A (zh) * 2013-06-25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芯片间接口转换电路和网络设备
CN204013475U (zh) * 2014-07-29 2014-12-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平转换电路和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CN205880574U (zh) * 2016-06-28 2017-01-1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豆浆机用控制电路
CN212305299U (zh) * 2020-04-29 2021-01-05 深圳前海中电慧安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电平转换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43231U (zh) 车载中控显示屏的控制装置、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车辆
US8255711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US7745960B2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signal generating circuit
CN114006628A (zh) 通讯电路和冰箱
US20120151114A1 (en) Touch module switch circuit for all in one computer
CN102541230A (zh) Pci-e插槽供电电路
CN102567265B (zh) 一体机触控模块切换电路
CN216052683U (zh) 一种mcu长按复位防灾电路
CN210444251U (zh) 一种编码器兼容电路及系统
CN214474979U (zh) I2c通信电路及装置
CN115498857A (zh) 一种驱动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CN109960677B (zh) 一种用于usb接口的扩展电路
CN109213040B (zh) 控制电路、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90883A (zh) 基于复合信号的ec复位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219843443U (zh) 供电控制电路、清洁设备的主体和清洁设备
CN216956935U (zh) 串口隔离电路、通信模组、对讲装置及安防门禁系统
CN214409977U (zh) 一种usb自动切换电路
CN217643546U (zh) 一种投影机多功能接口和投影机
CN211928417U (zh) 一种新型高可靠性隔离单线电平变换通讯电路
CN216118769U (zh) Type-C接口电路及具有其的智能终端设备
CN213027995U (zh)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
CN217883613U (zh) 显示屏数据双向传输电路及对应的电子设备
CN210745112U (zh) 双向电平转换电路
CN219018791U (zh) 一种按键检测和电平检测的分时复用电路
CN217426375U (zh) 供电开关电路、固态硬盘和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