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3469A - 微创颈胸椎板成形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微创颈胸椎板成形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3469A
CN113993469A CN202080042694.9A CN202080042694A CN113993469A CN 113993469 A CN113993469 A CN 113993469A CN 202080042694 A CN202080042694 A CN 202080042694A CN 113993469 A CN113993469 A CN 113993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eral
anchor
lamina
lateral mass
sp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26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弗兰克·H·贝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 LankeHBeimu
Original Assignee
Fu LankeHBei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LankeHBeimu filed Critical Fu LankeHBeimu
Publication of CN113993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3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0Spinal positioners or stabilisers ; Bone stabilisers comprising fluid filler in an implant
    • A61B17/7071Implants for expanding or repairing the vertebral arch or wedged between laminae or pedicles; Tool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662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1B17/1671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sp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7Guides or aligning means for drills, mills, pins or wires
    • A61B17/1739Guides or aligning means for drills, mills, pins or wi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1B17/1757Guides or aligning means for drills, mills, pins or wi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sp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0Spinal positioners or stabilisers ; Bone stabilisers comprising fluid filler in an implant
    • A61B17/7047Clamps comprising opposed elements which grasp one vertebra between th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0Spinal positioners or stabilisers ; Bone stabilisers comprising fluid filler in an implant
    • A61B17/7056Hooks with specially-designed bone-contacting p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0Spinal positioners or stabilisers ; Bone stabilisers comprising fluid filler in an implant
    • A61B17/7062Devices acting on, attached to, or simulating the effect of, vertebral processes, vertebral facets or ribs ; Tools for such devices
    • A61B17/7067Devices bearing against one or more spinous processes and also attached to another part of the spine; Tool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0Spinal positioners or stabilisers ; Bone stabilisers comprising fluid filler in an implant
    • A61B17/7074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inal fixation operations other than for bone removal or filler hand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88Osteosynthesis instruments; Methods or mean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internal or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s
    • A61B17/8866Osteosynthesis instruments; Methods or mean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internal or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s for gripping or pushing bones, e.g. approxim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4/00Computer-aided surgery; Manipulators or robo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urgery
    • A61B34/10Computer-aided planning,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surgical ope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36Image-producing devices or illumination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90/37Surgical systems with images on a monitor during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39Markers, e.g. radio-opaque or breast lesions mar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0Spinal positioners or stabilisers ; Bone stabilisers comprising fluid filler in an implant
    • A61B17/7061Spinal positioners or stabilisers ; Bone stabilisers comprising fluid filler in an implant for stabilising vertebrae or discs by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of their tissues, e.g. using implanted medication or fluid exchan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2017/1602Mi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4/00Computer-aided surgery; Manipulators or robo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urgery
    • A61B34/10Computer-aided planning,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surgical operations
    • A61B2034/101Computer-aided simulation of surgical operations
    • A61B2034/105Modelling of the patient, e.g. for ligaments or b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3Automatic limiting or abutting means, e.g. for safety
    • A61B2090/033Abutting means, stops, e.g. abutting on tissue or skin
    • A61B2090/034Abutting means, stops, e.g. abutting on tissue or skin abutting on parts of the device itsel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36Image-producing devices or illumination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90/37Surgical systems with images on a monitor during operation
    • A61B2090/376Surgical systems with images on a monitor during operation using X-rays, e.g. fluorosco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39Markers, e.g. radio-opaque or breast lesions markers
    • A61B2090/3966Radiopaque markers visible in an X-ray ima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ynecology & Obstetr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除了公开抵靠外侧块稳定的锚之外,还公开一种特殊的稳定锚,其固定到棘突。这些锚与棘突锚耦合,且在耦合时,连接稳定元件经配置使得此元件可被致动,从而抬高脊椎板弓,且因此扩张椎管,减轻狭窄并完成外科手术。此系统的独特方面是,不同节段的外侧块锚可彼此固定,从而稳定一或多个目标运动区段。增强这一点的是一种系统,所述系统用于识别及摘除小面关节,并用移植材料替换它们,以促进后路/小面融合。

Description

微创颈胸椎板成形术系统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美国专利申请案62/833,330(2019年4月12日提交)及美国专利申请案15/646,615(2017年7月11日提交)的优先权且是其非临时申请,美国专利申请案15/646,615是国际专利申请案PCT/US2016/013030(2016年1月12日提交)的接续,国际专利申请案PCT/US2016/013030要求美国专利申请案62/102,581(2015年1月12日提交)的优先权,所述申请案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数千年来,颈椎退化一直是人类最常见的病理过程之一。对古代木乃伊尸体的X光研究表明,即使在那时,颈椎退化在成年人中也很常见,且现今,MRI研究表明,超过50岁的无症状志愿者有80%以上将出现明显的退化。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理想上应该保护脊髓的脊柱最终变成“死囚牢房”,逐渐包裹及压缩脊髓,直到它的血管供应中断,或者脊髓因压缩而受到物理损伤。这会导致包括脊髓的一些神经元的损伤/死亡,这最终在临床上将其自身称为叫做脊髓病的病症——字面意思是“脊髓疾病”。临床上,其特征是一种独特的综合征,包含逐渐虚弱、丧失平衡、感觉障碍及反射障碍,反常的特征是反射速度/反应增加,称为“反射亢进”。痉挛性虚弱及反射亢进的组合通常被称为“长束征象”,指的是从大脑运动皮层延伸到下脊髓的皮层脊髓束中断。最近,这在文献中被广泛地称为“脊髓型颈椎病”或“CSM”。
颈椎狭窄的一个解决方案是以某种方式减轻骨包裹(且进而减轻对脊髓的压力),在外科术语中通常被称为“减压手术”。这最初是以减压椎板切除术的形式实现的,减压椎板切除术是一种手术,其中外科医生切除后弓或椎板的部分或全部(见下面的解剖学综述),从而为神经元(脊髓及神经根)提供明显更大的空间,使得“压缩”减轻。
1905年,沃顿(Walton)及保罗(Paul)首次进行颈椎椎板切除术,以切除颈椎肿瘤。1925年,埃尔斯伯格(Elsberg)对颈椎椎间盘进行了椎板切除术,且针对颈椎狭窄的多节段椎板切除术是外科技术的自然演变。这经常但并不总是成功的,且人们寻求更好的答案。
此手术可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椎板被切除,尤其是在3节段或更高节段,颈椎会变得相对不稳定。此类患者最终会变得越来越有症状,因为椎骨相互滑移导致矢状位错,最终发展为病理,例如驼背——颈椎正常曲率反转,而头及上颈椎前移。这最终会对脊髓造成进一步损害,从而消除椎板切除术开始的任何有益效果,并需要进一步的外科手术干预,例如融合。
随着外科技术的演变,颈椎前路手术越来越普及。这种方法由史密斯(Smith)及罗伯特森(Robertson)引入,而由克洛沃德(Cloward)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推广,最初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到20世纪80年代,提出CSM的广泛前路切除术,并在过去20年中得到广泛利用。
随着这个手术的建立,外科哲学开始演变,且变得清楚的是,前路与后路手术将由几个因素决定,包含术前矢状对准的状态。如果患者表现出正常的“C形曲率”,称为“前凸”,那么可利用前路或后路手术。如果患者已经出现驼背,表明正常曲率反转,而头部相对于肩膀向前倾斜,那么后路手术可能扩大此情况,且应该利用前路手术。
但是,狭窄通常可延伸跨越3个节段或更多节段,且在这种情况下,前路手术可能变得具有挑战性。这尤其是一个考虑因素,因为那些患者中许多人年龄较大,并可能有其它医学问题,使得我们希望限制麻醉时间。在此情况下,后路手术可更快地实现。为了加强后路手术,罗伊·卡米尔(Roy-Camille)在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外侧块螺钉,使外科医生能够立即稳定并加强后路手术中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此方法的使用,但这被放置此类螺钉的技术挑战所抵消。
平桥(Hirabayshi)等人在1977年提出的一个折衷答案是所谓的开门椎板成形术。在此后路手术中,切槽进入多节段入路的椎板中,且然后将后弓提起到一侧,使椎管减压。在这份原始报告中,使用缝线来重新接合后部元件。
假定这将提供减压而不导致显著的不稳定性,因为所述技术包含重建后部元件。据认为,这在后部纵韧带骨化(OPLL)的情况下可特别有用,已知后部纵韧带骨化伴随有由剧烈减压引起的高并发症发生率。已知这种病理在日本发病率非常高,在日本椎板成形术是一种特别流行的技术。其他人已提出对这种技术的修改。黑泽明(Kurosawa)及他的同事开发了被称为“双门”椎板成形术的技术,其中,棘突与双侧椎板槽分开,且后弓的两侧向后旋转以打开椎管。然后,将假体(骨移植物或生物相容性材料)固定到分开的棘突之间的空间中。多项研究表明,这些类型的手术将增加椎管的矢状径,尽管它们在临床结果方面并没有显示出优于其它外科技术。已建议用于这两种技术的额外修改是使除了槽的部位之外的后颈部肌肉组织保持完整,称为肌肉保留方法。
拉特利夫(Ratliff)及库珀(Cooper)提出了对椎板成形术技术的进一步修改,他们在椎板成形术后使用小板重建后弓。他们认为这提供了几个优点,包含增加即时及长期稳定性两者,促进沿板的融合,并防止椎板成形术的一些已知并发症,例如椎板成形术组件前移及脊髓损伤。
因此,尽管目前有多种手术策略,但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精确治疗仍有争议。目前利用的技术有3种:前路减压及融合、多节段椎板切除术形式的后路减压(其也可包含融合),以及椎板成形术技术。这些方法的组合已经变得很常见,特别是将前路与某种形式的后路稳定及融合组合起来。
椎板成形术一直被全世界、尤其是亚洲的外科医生所接受。最近,报告指出,大多数系统中使用的螺钉都有失效、螺钉脱出及板断裂的风险。尽管有那些报告,但这仍一直被广泛用于外科界。许多外科医生认为,即使在椎板成形术到位的情况下,正式的外科融合也是必要的。这通常规定使用外侧块螺钉或其它颈椎后路融合系统,需要两个不同的硬件系统。
在区别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时,注意到,例如在美国专利6,080,157中,卡思罗(Cathro)未使用螺钉来附接他的系统,而是利用单侧“铰接门”方法,试图将植入物牢固地装配到椎板与外侧块之间的区域中。虽然这门技术教示了对移位的对策,但此提议将具有相对容易脱位的可能性。
为了降低脱位的机会,电镀系统变得非常流行,包含以下专利中教示的系统:安格鲁奇(Angelucci)等人的美国专利6,635,087;卡纳(Khanna)/美国专利6,660,007;泰勒(Taylor)/美国专利7,264,620;努尔(Null)等人/美国专利8,105,366;马祖卡(Mazzuca)等人/美国专利8,147,528;弗尔米克(Voellmicke)等人/美国专利8,133,280及美国专利8,470,003;泰勒/美国专利8,172,875;科尼艾克辛斯基(Konieczynski)等人的美国专利8,435,265;帕特尔(Patel)/美国专利8,518,081;谢巴德(Shepard)等人/美国专利8,562,681;梅赫迪扎德(Mehdizade)/美国专利8,529,570;米尔豪斯(Millhouse)等人/美国专利8,926,664;辛德(Chind)的美国专利9,055,982;罗宾逊(Robinson)的美国专利9,107,708;路德维希(Ludwig)等人的美国专利9,387,014;以及最后摩尔(Mouw)的美国专利9,439,690。此外,已提议一些系统供考虑,包含斯夸尔斯(Squires)等人在美国公开案2015/0257789及里奇卡(Ricica)等人/美国公开案2015/0265317中的系统。许多外科医生现在认为此类系统是“护理标准”。
所有这些系统都由螺钉固定,这引入了新的考虑因素。这些螺钉很小,可能无法获得显著的骨紧固,且记录了许多关于螺钉且甚至整个构造脱位的报告。此外,在引用的一些技术中,螺钉以类似于外侧块螺钉的轨迹被引导到颈椎的外侧面;也有报告包含椎动脉损伤的并发症。此外,在这些系统中利用的板也很小,且板断裂被认为是此类系统相当常见的并发症。钟(Chung)在美国专利6,712,852中提出一种必须用骨填充的笼,但仍然使用螺钉附接到椎板上,试图避免板破裂及相关联并发症。
此技术的论点是,一旦获得融合,构造将被稳定。但是,一些外科医生担心,最初导致狭窄的相同因素可起作用,并最终导致“再狭窄”,且由于这个原因,抵抗后中线骨移植物放置。威廉姆斯(Williams)在美国专利7,824,433中教示在[多节段]椎板切除术后使用外科网来完全上覆及覆盖膜囊。这可能会遭到同样的反对。
本文公开了一种使用独特的、实用的、新颖的及非手术的颈椎锚系统实现椎板成形术的方法。此系统避免对神经元、椎动脉及其它关键结构的损伤。它区别于当前所有其它技术的一个独特特征是,不同节段处的锚可通过固定杆耦合,从而形成多节段稳定,这避免使用外侧块螺钉。在这样做时,所述系统还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可对一或多个脊柱运动区段施加撑开或压缩,进一步增强此系统的实用性。此系统的额外特征允许外科医生将移植材料定位在关键位置,包含摘除小面关节及植入经配置为植入到此类腔内的移植材料;专用移植材料还可定位在外侧沟中,并用于消除产生的截骨,以便实现椎板成形术。此系统将有益于全世界的脊柱外科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脊柱外科手术的一般领域,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完成颈椎/上胸椎椎板成形术的装置。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椎板的外侧面实现双侧截骨的独特技术,产生经分离脊椎板弓。此外,除了抵靠外侧块稳定的锚之外,公开一种特殊的稳定锚,其固定到棘突。然后将这些锚与棘突锚耦合;在耦合时,连接的稳定元件经配置使得此元件可被致动,从而抬高脊椎板弓,且因此扩张椎管,减轻狭窄并完成外科手术。此系统的独特方面是,不同节段的外侧块锚可相互固定,从而稳定一或多个目标运动区段。扩大此的是一种系统,其用于识别及摘除小面关节,并用移植材料替换它们,以促进后路/小面融合。
提供此简要描述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引入概念的说明性选择,这些概念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本简要描述不希望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是希望用作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的辅助。
附图说明
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重点通常放在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特征上。在附图中,相同的数字用于在各种视图中指示相同的部分。因此,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可参考下面结合附图阅读的详细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骨颈椎的前视图。
图2展示骨颈椎的外侧视图。
图3揭示骨颈椎的后视图。
图4说明典型颈椎骨的横轴(俯视)视图。
图5A描绘狭窄颈椎骨的横轴视图,示范此疾病过程的关键方面;
图5B为矢状中线半切,揭示颈椎多节段狭窄。
图6A到E示范背景技术。
图7是完全组装的颈椎微创椎板成形术系统[CMIL]的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分离视图。
图8是外侧块锚及抬高稳定器的优选实施例的前面正视图。
图9示范棘锚的分离优选实施例的外侧正视图。
图10A到C是概述植入手术的流程图。
图11A示范分离的切口引导模板;11B展示由引导模板导向的切口的部位。
图12A是展示目标棘突被外科手术暴露并剥离肌腱附着的正视图;
图12B展示用于植入棘锚的仪器;
图12C是装载到植入仪器上的锚,其通过切口安置并进入手术区;
图12D展示植入到棘突上的棘锚的优选实施例。
图13A展示在牵开器就位的情况下左外侧块暴露时外科医生的视野;还可视化与椎板的连结;13B展示牵开器就位的横轴视图。
图14显示通过规定截骨部位的软件程序对横轴图像的分析算法。
图15示范目标椎骨的横轴视图,展示所建议的截骨部位。
图16说明规定外侧截骨位置的装置,其中外科医生观察到装置位于抵靠右侧外侧块的外侧面及后面的位置中。
图17描绘外侧引导件及钻头的同一视图,其中钻头支架已经重新定位到功能位置中,且准备好接受钻头并完成截骨。
图18是钻头穿过支架安置时的外侧视图。
图19A/B揭示在钻头从中穿过而安置并开始截骨的情况下处于最终位置的外侧引导件及钻头的外侧正视图。
图20说明完成的左侧截骨。
图21描绘内侧骨凿的横轴视图。
图22是仪器在其抵靠外侧块的内面被利用时的横轴视图。
图23A/B是植入外侧锚的设备的外侧视图及前视图。
图24显示被植入的外侧锚的横轴视图。
图25A/B描绘由软件程序提出的总椎管横截面积的增加。
图26示范在椎管扩大之前CMIL就位的横轴视图。
图27是用于抬高脊椎板弓的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横轴视图。
图28揭示在抬高中心脊椎板弓的情况下固定到示例性椎骨的CMIL的最终配置。
图29A/B说明用于促进跨越外侧截骨部位的融合的预制尸体置入移植物的横轴及外侧正视图。
图30A B展示在定位外侧截骨移植物之前及之后CMIL的两节段构造的外侧正视图。
图31示范用于在多节段构造中植入外侧沟移植物的方法的优选实施例。
图32A描绘小面摘除器的优选实施例;图32B展示正在使用摘除器;图32C展示正装配到位的小面移植物。
图33检视用于将棘锚的头部及尾部元件彼此锁定的替代方法。
图34A到D还显示用于调整棘锚的头尾尺寸以及将锚锁定到位的替代方法;
图35揭示其中棘锚的部件是整体的并且以独特的方式耦合的实施例,
图36A/B显示其中部件沿着棘突的尾面耦合的实施例。
图37显示使用骨锚螺钉固定到棘突的曲线板。
图38说明棘锚上用于将锚与抬高稳定器耦合的机构的各种实施例。
图39A到E描绘抬高稳定器及其用于固定到锚的方法的各种替代实施例。
图4O说明抬高稳定器的伸缩配置。
图41描绘将抬高稳定器固定到外侧锚的替代实施例。
图42是用于将外侧锚固定到位的方法的替代实施例。
图43展示用于固定外侧锚的另一替代实施例。
图44显示外侧锚的外侧元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前面正视图。
图45是用于将外侧锚固定到位的另一方法的前视图。
图46是用于实现外侧截骨的替代装置的外侧视图。
图47显示用于抬高脊椎板弓的装置的替代实施例。
图48展示CMIL的替代实施例,其中不存在棘突锚,而存在固定到外侧块以及两侧固定到椎板的外侧面的锚。
图49展示图48中的实施例中的锚的耦合。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公开的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装置(下文称为颈椎微创椎板成形术(CMIL))以及一系列植入装置及使用方法来解决这些及其它问题。本发明区别于先前技术的一个主要特征是,CMIL不利用螺钉来固定到颈椎/胸椎骨;因此,它不同于大多数先前技术。但是,与卡思罗教示的技术相比,CMIL牢固地锚定在目标椎骨。此外,与以前提出的许多系统相比,CMIL抬高对称的中心脊椎板弓。进一步的优点包含更稳定的构造及为外科医生提供合并包含多节段融合的多节段构造的选择。作为多节段融合的辅助,此系统提供集成方式,通过所述方式可对骨移植物基质进行策略性定位,从而促进多节段融合。本公开的另一个优点涉及手术的MIS性质,且因此,附接到脊椎板弓的肌肉组织及骨膜被很大程度地保留,并且在这样做时,血液供应也被保留。这防止抬高的骨瓣变成坏死的死骨。以前没有任何可识别的技术提供这些特征。
CMIL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固定到目标椎骨的棘突的一或多个锚。然后,这些锚与连接稳定元件的接合端耦合,所述连接稳定元件的后端/底端是外侧锚的部件,且借此将棘锚耦合到外侧锚,从而完成构造并稳定椎板成形术。这些连接稳定元件也与抬高中心自由骨区段的优选机构成一体,中心自由骨区段在本文中称为中心脊椎板弓,其由对外侧椎板进行双侧截骨形成。弓包括椎板的内侧部分以及中心棘突。抬高此弓达到椎板成形术手术的目的。
在优选实施例中,CMIL的组件应由外科手术级钛制造。或者,这些组件中的一些或全部可由外科手术级不锈钢或任何金属(包含但不限于钴、镍、铬、钼)的合金或其它材料(包含镍钛诺(Nitinol)、碳纤维、聚酯或聚酰胺、陶瓷、PEEK、例如骨的有机材料)或本领域已知或证明可接受的任何其它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机构,通过所述机构,当CMIL展开时椎管被扩张。这与法林(Farin)在美国#9,364,335中教示的先前技术的不同之处还是在于:在CMIL中没有利用螺钉,并且扩张是由与法林公开的不同的机构提供。
附图的详细描述
如果向读者提供相关的骨解剖结构的基本理解,以及骨解剖结构的各种标志与脊柱的关键软组织结构的关系,则本发明将得到最好的理解。这些图像是骨颈椎的表示,因为本发明的目的是固定到目标椎骨。但是,这认识到关键的神经及软组织结构没有被包含在这些附图中,并且尽管它们被排除在外,在本发明的植入过程中这些结构必须被考虑到。虽然这些软组织结构(椎间盘除外)在本文中没有说明,但图像将充分示范关键软组织(例如脊髓及神经)与骨解剖结构的关系。当相关时,这些结构将在这些初始图像中按名称引用。这些图像上示范的标志在植入CMIL中至关腱重要。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颈椎是脊柱内解剖异常最常见的部位。当计划使用CMIL进行手术时,必须识别并考虑到此类异常。必须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此类异常一旦被识别,就可表示相对/绝对禁忌使用CMIL。此外,这些图像不包含肌腱、血管或神经结构,所有这些在使用此装置的适应症或禁忌症方面都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转向图1中骨颈椎99的前视图,可见七块骨头或椎骨,按照惯例命名/编号为C1到C7。为了本申请案的说明目的,这些将带有对应于C1 100到C7 106的数字100到106。C1到C2 100到101复合体的独特解剖结构在此视图中可部分地了解,并且与其它视图相结合可更完全地理解。注意,与其它颈椎骨不同,C1没有扩张的前椎体。此外,可见从C2椎骨延伸的齿状突107(也称为齿突),其延伸到C1 100的前弓166的顶部上方。当仔细观察其它视图时,将看到此结构充当枢转点,C1椎骨100围绕其旋转。此不寻常的解剖布置所产生的机制在外侧及后视图中得到最好的理解,且在下面的图2及3中得到更全面的阐述。此外,我们还注意到C1 167的双侧横突,其具有C1 170的横突孔,椎动脉通过此横突孔传输。此重要血管结构的路线再次在图3中最佳可见。然后横突167与上小面168连续,上小面168在下文的后视图/图3中更好地看到,并且上小面168与枕骨的髁连合以形成颅颈连结(未描绘)。此视图示范C1 114到C7 120的外侧块,以及C2 141、C3 142、C4 143、C5 144、C6 145及C7 146的双侧横突。这些横突具有在图4中的横轴视图中最佳可见的沟槽,这些沟槽经配置以传输离开中枢神经系统并导向上肢的神经根。在此角度最佳可见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椎间盘关节的前面,其中C2-3(不存在C1到C2椎间盘关节)被列举为149,且C6到C7空间被列举为153。椎间盘关节是软组织结构,但将其包含在这些视图中,因为它们提供视觉连续性,而且因为这些结构至关重要,这是由于它们是退化性疾病的主要部位。
图2是骨骼化颈椎的右侧视图,其示范解剖结构的额外特征。应注意,此图像只是在双侧性存在的情况下示范右侧结构。特定来说,我们注意到脊柱的曲率;此图示说明展示理想化弯曲,称为“颈椎前凸”,其中颈椎在C1与C7之间向前拱,而最大偏心点在C4-5。此正常曲率的丧失,或者甚至更糟糕的是,随着脊柱向后弯曲,曲率的反转(被称为“驼背”的病症)是通常影响脊柱的病理的组成部分,且外科医生经常试图恢复此曲率,并以这种方式恢复颈椎的“平衡”。在此图中还可很好地看到扩张的前椎体,其存在于除了第一颈椎骨C1100之外的所有颈椎骨中。此椎骨更诗意地被称为阿特拉斯(Atlas),纪念希腊神话中撑起世界的主人公;以类似的方式,C1撑起头部的“球体”。在胚胎阶段,C1椎体与其骨环的剩余部分分开,并向尾部迁移,以与C2 101的顶部连结而成为齿状突107。C2 101也是(且实际上更通常被称为)轴或点,阿特拉斯及其“乘客”(头部)围绕所述轴或点枢转;齿状突107主要构成所述骨枢转点。这为健康个体提供了头部在颈部上的旋转能力。可看到椎体108到113以及棘突128到134。还注意到,在每一节段处,小面关节135到140表示椎骨彼此的后部连合;应该认识到C1 168的上小面与枕髁连合,因此有助于枕颈连结,也被广泛称为颅颈连结(未说明)。应进一步理解的是,C7 106的下面有助于颈胸连结(也未说明)。另外,可见横突141到146在C2到C7处向前外侧突出。在上文讨论图1时,已经提到这些横突从脊髓传输颈神经根,脊髓被发现位于由椎骨的解剖布置形成的中心椎管中。
图3允许读者更彻底地了解颈椎骨结构的形态以及它们与关键软组织结构的关系。同样,为了定向的目的,患者的正面在页面的顶部,而下身是在底部。患者的右侧将位于观察者的右侧;为了说明目的,这是第四颈椎骨的横截面。注意到扩张的椎体110是前稳定组件。椎弓根162从此组件向两侧延伸进入外侧块117。后弓163包括外侧块117,当椎弓根从小面出现并且导向前内侧时,外侧块117实际上联合前及后元件,而椎板124的最外侧面与外侧块117连续。棘突131出现于两个椎板124(左及右)的中线交汇处,并导向后部。在此图中最佳可见几个重要的特征:中心椎管(经标记)包含脊髓(经标记)。神经根(再经标记)来自脊髓并穿过神经孔164,神经孔164是在两个椎骨的连结处产生的管。然后,神经根沿着横突158中的沟槽165穿过,离开而进入脊柱邻近的软组织,最终促成臂丛神经。横突158中的孔166传输关键血管结构(椎动脉(经标记))。特定来说,椎动脉及神经根的位置使患者在放置外侧块螺钉时面临重大风险。图4是“典型”颈椎的横轴视图(此将与C3到上胸椎非常相似),如从俯视角度观看,其允许读者进一步了解相关的骨形态及其与关键软组织结构的关系。
C5椎骨104在图4中被说明为示例性的,但是所描述的标志应理解为反映任何前述椎骨的解剖结构。同样,为了定向的目的,患者的正面在页面的顶部,而背面在底部。右侧将位于观察者的右侧。可在概念上将扩张的椎体111视为前稳定组件。在椎体111的外侧面上可见钩突158,钩突158参与与位于此椎体上方的椎体的连合。又更外侧发现横突154,在此视图上可以注意到横突154比基于其它视图可预期的横突更为复杂。如双侧空心箭头所表示的神经孔是传输颈神经根的椎管。这些颈神经根来自于[非常重要的]脊髓,并从中心椎管156沿着横突154中的沟槽向前外侧前进,离开而进入脊柱邻近的软组织中,最终促成臂丛神经。还注意到横突孔159,其传输椎动脉。特定来说,椎动脉及神经根的位置使患者在放置外侧块螺钉时面临重大风险。椎弓根157实际上是横突复合体的组件,其用于将前部结构连接到后弓,从而形成中心椎管156。后弓包括外侧块118,外侧块118为被检查的椎骨形成上及下小面关节。另外,椎板125及中线棘突132完成后弓。中心椎管156容纳脊髓175(在此视图中未展示),脊髓175负责传输到达大脑及来自大脑的所有信息,且其完整性对于运动及许多基本机能是必需的,在将任何外科器械植入脊柱的此区域时其是必须考虑的最关键结构。此外,还必须避免对椎动脉或神经根的损伤,因为它们会带来严重的有害后果。此视图特别有助于展示椎板125来自于棘突132的基部,并且当它们向外侧移动时,在A-P平面中最初呈相当陡的角度。然后,随着继续向外侧成为外侧块118,它们变得更加水平。植入椎板锚的理想位置是在过渡点,因为这是在脊髓175的外侧。此定位在外侧块的稍内侧,而搭叠将排除植入的可能性。此理想的位置只是略小于脊柱的中线与最外侧边缘之间的一半,如后视图可见。
本综述不仅仅是学术演练。实际上,它允许我们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及其它目的,并以适当的视角观察本发明及其目的。完成检视后,其中定义的解剖学术语将用于平衡本公开。
示范相关病理解剖结构的附图的详细描述
在图5A中可以看到颈椎狭窄的病理发现的关键特征,图5A是C5 104的横轴图像,其用作代表受此病理折磨的任何椎骨节段的示例性图像。在这里可以看到椎管156已经被大的后部钙化椎间盘/骨赘165大幅缩小。还注意到与黄色韧带钙化有关的双侧后部狭窄166。可能促成此病症的其它病理包含后部纵韧带骨化(OPLL)、强直性脊柱炎、克利佩尔-费尔(Klippel-Feil)综合征及先天性狭窄以及其它罕见病症。
在图5B中看到的矢状视图中还示范了病理,图5B展示常见的多节段疾病;此外,这对于上文引用的例如OPLL的实体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注意到由增厚的后部纵韧带、钙化椎间盘突出及沿C3到C6 102-105椎体的后缘的骨赘组合所引起的后部压缩180,使椎管156变窄,且压缩脊髓175。事实上,可以看到,在C6处,在脊髓181内存在斑点区域,其表示脊髓本身的物质的损伤区域。作为本发明的焦点的椎板成形手术实现此压缩的减轻,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防止对脊髓的进一步损伤。
示范本发明的附图的详细描述
通过结合所附图像的上下文来研究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根据通常的实践,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结构。此外,根据通常的实践,所说明的结构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也不能就这些图来展开比例推论。所呈现的实施例及本文中的图示说明是本发明的一般表示,且也不能将它们被解释为限制性的。
通过回顾图6A到E中这里所展示的具有代表性的现有技术的说明,也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许多目的。在图6A的第一图像中,我们看到由平桥描述的原始手术的变化。在这个手术中,外科医生在一侧P1上完成外侧截骨,且此外,在另一侧P2上完成有限截骨。这有时被称为“单铰接门”手术。这将骨P3的后弓旋转到一侧(箭头),并且以这种方式扩大椎管156,从而使脊髓以及神经根(在此视图中未见)适当地减压。在平桥最初的描述中,骨头被旋转到侧面,且仅松散地留在原位。后来的作者增添附属物,例如本文所见的系绳P4,防止自由骨弓P3旋转回原位,且因此可能导致再狭窄。系绳P4通常是线,但也可为重的、不可吸收的缝线。它绕棘突周向通过,且然后附接到截骨P1对侧的外侧块P5的后面。
图6B呈现由黑泽明提出的方法,其中有时在6A所展示的原始方法中看到不对称。在此方法中,棘突P6在中线上被分割,这与外侧松解截骨P7一起形成“双铰链”设计,其提供椎管156的大幅中线减压P8。棘突的此张开由间隔物P9来维持,间隔物P9通常由金属制成,但在某些情况下植入骨移植物,骨移植物成熟以重建后部元件。
图6C显示卡思罗在美国专利6,080,157中教示的技术。这再次利用“单铰链门”技术,使用单侧大截骨P10及对侧有限截骨P11,然后将系绳P12固定到主截骨P10对侧的外侧块。系绳P12连接到定位在棘突之间的保持器P13。保持器P13又连接到间隔物P14。在完成截骨P10、P11并固定系绳P12后,对系绳12的牵引迫使自由后部骨瓣P15旋转并对椎管P10产生显著的减压扩大。间隔物P14被配置成将骨瓣维持在手术位置,并因此被插入由铰链旋转产生的缺损中,如此图像中所显示的。这对多节段椎板成形术是理想的。从外侧角度看时,间隔物P14实际上是板状的,并被设计成跨越多个节段。但是,在这个视图中,它被视为“对端的”,以至于观察者不理解它的多节段实用性。
由泰勒在美国专利8,172,875中教示并在图6D中示范的“单铰链门”技术的另一变体再次涉及在一侧P16上的稍大截骨及在对侧上的松弛截骨P23。在此实施例中,固定板P17在骨瓣P22旋转以使神经元件减压之后维持骨瓣P22的位置。此板是整体式的,并设有成角度的端P18,所述端P18配置成与外侧块的背表面贴置。板的此区段用小螺钉P19固定到位,不要与标准“外侧块”螺钉混淆。板的另一端P20分叉并配置成通过螺钉P21固定抵靠在骨瓣的自由边缘。
在图6E中,可以看到由罗宾逊在美国专利9,107,708中教示的变化。这项技术利用双侧固定板P25、P28,其通过螺钉P27、P29在两侧固定到外侧块,以及通过螺钉P26、P30固定到对称抬高的自由骨瓣31,从而使椎管减压。
在回顾了相关解剖结构及背景技术之后,可充分理解本发明,注意图7,其是CMIL1的经组装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图,其中存在中心夹具状棘锚2,其经由抬高稳定器4R、4L而耦合到外侧锚3R、3L。棘锚2包括左部件5L及右部件5R,其又包括头部元件6R、6L及尾部元件7R、7L,头部元件6R、6L及尾部元件7R、7L彼此可滑动地、可重新定位地耦合,从而在头尾尺寸上提供可调节性;这个尺寸的可调性很重要,因为棘突的大小将变化,且这将提供对目标骨区的最大支撑。此耦合可由棘轮机构8L固定,在此图像中,棘轮机构8L被展示为松开,从而描绘左侧机构;当然,此可重新定位的耦合还可由本领域已知或可接受的任何其它机构来控制,如下文图30到35中所检视。另外,注意到,在此实施例中,头部元件6R、6L的头面通过固定螺钉9耦合,从而形成一机构,通过所述机构,部件5R、5L围绕此枢转点旋转,直到完成抵靠目标骨表面的理想定位;那时,螺钉9被固定就位。尾部元件7R、L的最尾面10R、L在配置上是曲线的,其经设计成抵靠棘突的尾面,使得当部件5的头部元件6及尾部元件7朝向彼此可滑动地挤压时,[弯曲的]尾端10R、L捕获棘突的尾面,从而进一步增加对目标骨表面的抓持。可预见棘锚的多个实施例,其中一些将在下面说明;所有这些实施例都将在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
外侧块锚3R、3L的每一者同样包括两个元件,外侧元件11R、11L及内侧元件12R、12L,它们彼此可滑动地耦合,其中,内侧元件12R、12L的耦合端13R、13L可重新定位在腔室14R、L内,腔室14R、L设置到外侧元件11R、11L的耦合端。为了抵靠外侧块恰当地附装外侧块锚3R、3L,这种可调性是至关重要的,整个系统功能依赖于附接。在实现精确定位时,锚的外侧元件11R、L及内侧元件12R、L被外侧螺钉15R、L锁定,外侧螺钉15R、L在此处展示为松开以示范拧紧机构。
两个杆状抬高稳定器4R、4L不可逆地在双侧耦合到外侧块锚3R、3L的内侧元件12R、L,并且在植入时是这些锚的组件;这种不可逆耦合将在随后的附图中说明。然后,抬高稳定器4R、L的前端16R、L经耦合到设置到棘突锚2的外壳机构19R、L内的接纳区域,从而完成构造。抬高稳定器4R、4L的尾端18R、L是球形的,其在耦合时提供所述构造在前后尺寸上的调整。这种可调性与此耦合成一体,所述耦合随后被致动,因此抬高棘突锚2且脊椎板弓随其一起抬高;此动作扩大椎管的前后尺寸,实现了外科手术的主要目的。在完成此抬高时,通过固定稳定锁定螺钉15R、15L锁定位置。
外侧块锚3R、L被配置成牢固地抵靠外侧块的内侧表面、外侧表面及后表面。在图8中显示左侧锚3L的前面正视图,其中可看到锚3L包括两个元件,外侧元件11L及内侧元件12L。这些元件被配置成抵靠外侧块而固定,大概在目标外侧块的头尾尺寸的中间位置处或附近。
注意到外侧元件11L具有大体水平的区段24L、曲线区段23L、大体垂直定向的区段22L及最前端21L,最前端21L具有有限齿30L,有限齿30L主要经设计以增加摩擦力。注意,这些齿可被配置成或可不被配置成侵犯皮质表面。注意,在垂直区段22L上定位有孔隙25L,此孔隙主要用于锚定预成形的骨移植物筒,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公开。另外,可以看到外侧螺钉15,其穿过外侧元件11L的水平区段24L中的孔隙(未展示)安置,最终将内侧元件12L与外侧元件11L锁定并固定外侧锚3L的内外侧尺寸。还注意到,支架31L安装到水平区段24L的背面,所述支架31L被配置以固定在多个节段上延伸的杆,外科医生已经确定,除了椎板成形术之外,还指示了通过稳定而增强的后部融合。此将在下文更详细讨论。
内侧元件12L具有薄的曲线板状接合前端,最前区段27L具有小的齿状突起29L,齿状突起29L经配置以增加摩擦力并因此增加锚到目标骨表面的固定。这些齿29L可被配置为或可不被配置为穿透骨的皮质表面。内侧元件12L的接合端27L被配置以定位成使得在内侧元件抵靠目标骨区域放置时对椎管的创伤最小;它在正面轮廓上大体上是曲线状的,经配置以便紧密符合外侧块的[截骨后]内侧面的横轴轮廓。注意,在一个实施例中,元件12L的[齿形]前端27L被配置成通过由专用仪器产生的内侧截骨来安置,使得不会在内外侧直径上对椎管造成侵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此前端27L被配置成伸入骨突部的最宽面下方,从而优化锚抵靠皮质表面的贴置,这继而优化元件的牢固性。另外,此图像展示,内侧元件12L还具有支架28L,抬高稳定器4L的尾端18L容纳在支架28L中。这是通过螺钉20L固定的。内侧元件12L还具有水平区段26L。
这两个元件中的每一者还具有尾端,所述尾端经配置成彼此可滑动地耦合。这是通过使外侧元件抵靠外侧块的外侧面来实现的,从而实现与目标骨表面区域的大量贴置。在实现对外侧块的牢固保持时,通过致动外侧固定螺钉将元件锁定到位。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稍后将描述),这些螺钉的尾端具有细长的轴。
棘锚2具有多个组件,且从俯视角度观察时大体上是“U形”;在图9的正视图中也可了解这种配置。锚2由左侧部件5L及右侧部件5R组成,左侧部件5L及右侧部件5R在其最前面32R、L处耦合,使得每一侧都具有围绕由固定螺钉9表示的中心轴旋转的弓形内外侧运动;无论目标棘突的宽度如何,此运动范围提供牢固的装配。我们注意到整个锚2提供的偏置,如此图像中可见,其中顶部(一旦植入则是后部)稍微更内侧,而基部(一旦植入则是前部)向外倾斜,符合例示性颈椎棘突的整体解剖结构。部件5R、5L经进一步配置为具有头部元件6R、L及尾部元件7R、L,它们通过从头部元件6到尾部元件7的延伸部38可滑动地且[优选地]以棘轮方式耦合。棘轮机构8L以松开的形式展示,示范它在头部元件6R内。尾部元件7R、L具有弯曲组件10R、L,可使弯曲组件10R、L牢固地抵靠棘突的[弯曲]尾面;调整前后轴确保抵靠棘突的牢固装配,并且由棘轮机构、冷焊、螺钉、固定螺母或本领域已知或可接受的任何其它构件来锁定此调整。
在此图像中可见的另一个结构是机构19R、L,其用于接合及锁定抬高稳定器的前端。此机构19由定位在一对臂34内的球形接纳器33组成;臂34固定球体33的方式是不受限制的,允许球体在任何方向上旋转一整圈。这是必要的,因为个体的解剖结构及椎管扩张的程度在个体之间可能差异很大。注意到在球体33内存在通道35,所述通道经配置以接纳稳定器的前端。此外,还存在通道36,其为固定螺钉(未展示)提供螺钉孔,以在达到满意的位置时将前端固定在球体内。我们注意到,特别是在右侧很好地看到,球体部分地容纳在承窝37R中,这为此关键耦合提供进一步的稳定性。此承窝是一个实施例。例如,机构还可通过臂从头部元件6延伸出;还可预期其它配置,其中一些将在下面说明。
在图10A到C中以“流程图”格式讨论实施例的植入,过程包含识别目标节段及进行适当的切口,在牵开器就位的情况下暴露目标棘突或多个目标棘突以及目标外侧块。此时,棘锚固定,且椎板切开仪器被带入手术区,稳靠外侧块,并根据软件程序的指示进行适当的椎板切开。在利用内侧骨凿为内侧组件创建接纳区域后,外侧锚就位,并实现外侧锚与棘锚的耦合;此时,脊椎板弓被抬高。这可通过两种策略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在第一策略中,在耦合锚之前或之后手动抬高脊椎板弓;或者,将棘锚与外侧锚耦合,随后将外侧锚用作连接元件的支点,由此用作杠杆臂,然后被致动以抬高棘锚/脊椎板弓复合体,从而使椎管减压。
优选实施例最初耦合锚。连接元件(下文称为抬高稳定器)具有杆状中心区段,其是整体式的,带有球形尾端,所述尾端不可逆地包裹在设置于外侧锚的内侧元件的承窝内。此配置为抬高稳定器提供多轴运动能力。稳定器的前端与棘锚耦合;在优选实施例中,此耦合还必须具有多轴移动性,多轴移动性与此耦合中利用的抬高稳定器的长度的变化以及此耦合的角度的变化有关。这些尺寸两者都关于个体解剖结构、外科医生抬高脊椎板弓的程度以及解剖结构与CMIL的相互作用而高度可变。由于这些原因,接纳支架的角度不能“预先设置”,并且在优选实施例中,将公开接纳抬高稳定器的接合端的球形支架。
许多外科医生不愿在手术结束时处理外侧截骨,留下这些间隙最终由纤维组织填充;其中一些外科医生认为,任何促进骨再生长的尝试都可促进过度的骨生成,导致“再狭窄”或手术所解决的特定病理复发;这些推测似乎更多的是理论上的,而不是实际的。
其他人认为,骨愈合迟早将跨越间隙生长,尽管此间隙往往比大多数情况下预期融合的要更宽,在许多情况下超过1cm。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献不明。还有一些外科医生试图放置某种类型的移植物基质,希望重建椎板或棘突。他们的立场是,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的硬件迟早会失效”,且骨重建是防止此硬件失效的唯一方法。这似乎是非常谨慎及基于证据的立场。
因此,本文所公开的系统为外科医生提供了将预先形成的尸体骨移植物植入由外侧椎板切开得到的骨缺损中的选择。在优选实施例中,此移植物不可逆地耦合到金属基部,金属基部又被配置成固定到抬高稳定器及/或外侧锚,所有这些将在下面更完整地公开。
单节段椎板成形术将处理单个椎骨的后部元件,且当然如外科医生所认为的那样进行。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多节段椎板成形术是必要的,因为颈椎狭窄通常是多节段的。在例如DISH疾病的病理中,它可涉及所有的颈椎,甚至上胸椎。
在进行多节段椎板成形术的情况中,一些外科医生更喜欢同时进行融合,通常用外侧块螺钉及杆板扩大此融合。在此系统中,外侧块锚可很容易地耦合,从而稳定构造。利用稳定螺钉的细长尾端,引入耦合板,这些板上具有孔隙,所述孔隙被配置成允许螺钉的尾端以一个定向而不是正交地从中穿过而安置。在将板固定抵靠目标节段的外侧块锚之后,螺钉旋转90°从而将板锁定到位。因此,可完成任何数量的节段的稳定,通常连同融合。提供了可用于代替板的杆的实施例。
结合进行此融合,外科医生可选择将与要融合的节段相关联的小面去皮质。为此,外科医生可再次选择“徒手”钻穿小面关节;或者,提供多用途仪器,外科医生可通过所述仪器将小面关节去皮质,并完全在头及尾外侧块两者的松质骨内形成腔。
此装置(下文称为小面摘除器)包含前端及尾端,它们通过中心连接轴件耦合。前端包含:板,所述板抵靠外侧块锚以使所述装置居中,以及钻头,所述钻头经设定尺寸以产生腔,预制的尸体骨移植物可插入其中以促成小面,且从而促成后路融合。中心连接轴件将尾端耦合到仪器的前端,所述尾端具有可旋转手柄,外科医生可通过所述手柄致动钻头,齿轮外壳机构被包裹在所述前端上;此外,中心轴件还提供外科医生可在钻孔时稳定提取器的构件。作为此装置的辅助,系统还提供骨移植物,可将其放入通过小面摘除所产生的腔内。具体地说,尸体移植物经塑成符合由钻头在小面提取器的前端处形成的腔的尺寸。然后,此移植物可被压紧到腔中,同时耦合到移植物尾端的支撑物可固定到耦合外侧锚的板/杆,如上文描述。这些特征容许系统实现稳定及融合。可选地,要融合的小面可利用专用装置来撑开,所述装置在钻孔及摘除小面关节之前撑开小面。在撑开之前,用标准小面摘除器来完成小面的最后面的初始摘除;这将留下稍微狭窄的“骨唇”,其将较大移植物保留在腔内。此产生进入点,当与撑开组合时,其为较大的摘除器提供入口,从而形成较大的中心腔。然后将经特定配置的较大融合移植物伸入较大腔内,并且在放松撑开时,经特定配置的过大移植物被包裹在小面关节腔内,从而应用撑开元件,而其自身不会由于骨的后唇而具有自发排出的风险。
在进行颈椎后路融合时,许多外科医生会将骨移植物基质放置在外侧块外侧的肌肉下平面,外科医生在语义上称之为“外侧沟”。这可唯一通过此系统实现,同时仍然维持“微创手术”的原则。为了做到这点,应注意,外侧锚的外侧板具有一或多个孔隙,所述孔隙实际上是螺钉孔。在稳定系统之后,如果外科医生选择的话,本文公开一种尸体骨移植物,其被配置为抵靠小面柱的外侧面的平坦移植物。此移植物在头端及尾端具有[可能地]金属支架,这些支架中的每一者具有预装载螺钉,所述螺钉可将移植物固定到设置于外侧锚的外侧板的螺钉孔上。因此,在融合成熟期间,骨移植物被固持在适当的位置。任选地,可将钩设置到外侧锚的外侧板,然后这些钩为设置到外侧沟移植物的金属支架的特征提供捕获点。
本公开的最终独特的、实用的、新颖的及非显而易见的特征解决了由截骨术造成的间隙。这通常是未被注意到的,但有一些外科医生偏好利用移植物基质来最终桥接此间隙。因此,系统提供尸体骨移植物的选择,所述尸体骨移植物经配置成装配到所述间隙中,所述移植物与托架耦合,所述托架被设计成经压力装配到抬高稳定器上,从而在融合成熟期间将所述移植物固持在适当的位置。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预成形移植物(包含在节段与节段之间桥接的移植物,占据小面关节内的腔的移植物,以及占据椎板与外侧块之间的空间的移植物)可包含或可不包含金属托架或支架。此外,由包含可吸收材料在内的其它材料组成的托架/支架、其中托架/支架是预成形移植物的部分的托架/支架、以及其中不存在此托架/支架的托架/支架都代表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且因此并入本申请案的范围内。
切口部位的选择是维持这“微创”手术的关键。由于此手术的目标之一是在脊椎板弓抬高后维持大量的肌肉附着在脊椎板弓上,所以最好通过产生范围有限且在目标棘突的中部正上方居中的中线切口来实现这个目标;此外,外侧切口的范围也应受到限制,并在外侧块的外侧三分之一上居中。许多外科医生会最舒适地选择他们自己的切口部位,只要他们遵守本文提出的指导原则,这是最可接受的。作为替代方案,本文提供引导模板,其帮助外科医生进一步维持这些目标。
在图11A中示范此引导模板,其中我们可看到此模板39包括中线组件40及彼此可滑动地耦合的外侧组件41R、L。所有三个组件都遍布有引导模板39的不透射线标记。中线组件40具有一系列垂直定向的线性孔隙42,其轮廓遍布有不透射线物质,所述物质允许外科医生使用荧光透视来识别棘突以及这些棘突与表面上的孔隙对准的位置。通过一些努力,孔隙可与棘突的中线对准。所述孔隙规定中线皮肤切口的位置,以及切口的大小。在单节段椎板成形术的情况下,需要单节段切口;已开发模板以专门形成用来规定最有效的切口,使得可维持微创外科手术的精神。在多节段手术的情况下,仍然建议个别的中线切口,然而根据外科医生的判断,这些切口可结合起来以形成单个更长的切口。
根据从模板的外侧组件41R、L导出的数据来进行外侧切口。这些外侧组件41R、L已遍布不透射线物质,所述物质也是肉眼可见的;此线的配置43通常表示颈椎的外侧轮廓的配置,如从后视图所见。一旦设置中线模板,外侧模板可在内外侧方向上移动(如模板顶端处的空心箭头所指示),直到不透射线标记与脊柱外侧轮廓的荧光透视外观对准。当这些已经对准时,孔隙44R、L将引导切口越过外侧块的外侧三分之一,这将提供必要的外侧块暴露,而对附接到脊椎板弓的肌肉组织造成微创。
此引导模板39的作用方式在图11B中阐明,其中可看到,一旦准备好并覆盖好患者的皮肤,模板(在优选实施例中其是无菌的消耗品)就被带入手术区。将模板39放置在皮肤上,并获得后-前投影荧光透视图。此图像展示对颈椎的骨轮廓透射的模板。中线组件40首先与颈椎的中点对准。虽然这通常与棘突的中线有关,但这并不总是正确的,因为它们可轻微旋转,且因此必须非常小心地确保“中线”是脊柱的外侧边缘之间的中间位置。中线部件40具有一系列孔隙42a到d,所述孔隙仅用字母表示以维持图像的清晰。这些孔隙的周边用不透射线物质勾勒以辅助对准,并且所述孔隙经如此配置及定位,使得当模板被恰当对准时,切口可由这些孔隙引导,而此类切口提供到目标棘突的头面的通路;此将符合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回顾,棘突的其它实施例是可想到的,并包含在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在这些替代实施例中包含其中棘突的尾表面是主要目标骨区域的实施例,且在此实施例中,模板将被配置以主要提供到棘突的尾表面的通路。
一旦明确地识别中线,那么将注意力转到模板的外侧组件41R、L。这些外侧组件41R、L向外侧延伸,直到外侧不透射线标记43R、L与脊柱的荧光透视图像的外侧边缘对准。此对外侧孔隙44R、L进行定位,使得通过这些孔隙进行的切口将在外侧块上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完成,即,提供到外侧块的外侧面及椎板与外侧块的内面的连结的通路,同时保留颈旁肌肉组织与目标脊椎板弓的背表面的充分附接。在多节段手术的情况下,就中线切口及外侧切口两者可做多个独立的切口;或者,这些切口可由单个较长的切口来表示,同时仍然维持微创手术的精神。
在产生中线切口后,识别棘突的尖端,且从中释放筋膜。如图12A所示范,引入专用仪器45。此解剖器的前端46穿过手术区(如较大实线箭头所指示),抵靠目标棘突的头面,并进行轻柔的扫掠运动,完成骨膜下解剖。外侧翼47准备棘突的外侧面,如由较小的箭头所指示,棘突的外侧面现在准备接纳棘锚。通过使附着在尾面的肌肉组织保持完整,骨膜及因此骨骼的血液供应得以维持。解剖器由用作手柄的尾端48控制,从而允许外科医生操纵解剖器45。
在准备好棘突以接受锚2后,接着将植入工具带入手术区。在图12B中显示的此仪器49与锚可逆地耦合,且然后此仪器49穿过切口安置,由此锚抵靠棘突植入。设计此仪器的挑战在于它必须完成三个任务:首先,作为植入的首要步骤,它将棘锚的左右部件朝向彼此旋转;其次,仪器必须将每个部件的头及尾元件朝向彼此压缩,以将这些部件抵靠棘突的尾面固定,从而实现对目标棘突的更牢固捕获;第三,仪器必须拧紧中线固定螺钉,所述螺钉然后将锚锁在最终位置。
此仪器49具有双侧前端50(在此视图中示范左侧)、中心区段51,中心区段51用作容纳双侧中心轴件61的护套,双侧中心轴件61将前端50连接到双侧尾端或致动端52,尾端或致动端52用作仪器49的致动端。前端50由与棘锚的部件可逆地耦合的夹爪表示。在每一侧,这些夹爪本身具有前端54,前端54与棘锚的[如所示范的左侧]部件的尾部元件耦合,如图12C中说明。然后,杆55从前端54延伸到扩张的壳状结构56中,所述结构56装纳经配置为与棘锚的部件的头部元件可逆地耦合的棘锚。在此壳状锚外壳内装纳缆线53,缆线53可由镍钛诺或其它“记忆”金属制成;或者,此可由坚硬但柔性的塑料、钢缆或本领域已知或可接受的任何其它物质组成。此缆线53不可逆地耦合到杆55,并且在缠绕缆线外壳机构57之后,缆线53向上导向穿过装纳在中心区段51内的轴件状配置61,如虚线所指示,直到缆线53缠绕在中心区段51的尾端附近的另一可旋转缆线外壳单元58,离开而进入侧端口59,并终止于致动销60。缆线53及夹爪前端的设计的此复合体被配置以压缩棘锚的部件的头及尾元件,如夹爪上方的空心箭头所指示,且与植入物成一体。此配置与仪器49的另一组件特征组合,所述另一组件特征是从夹爪50的尾端56延伸的细长轴件61。此轴件状配置61从仪器49的前端50延伸,容纳在仪器49的中心区段51内。此中心区段51用作提供旋转运动度的护套,其可由仪器49的尾端52致动。每一轴件61的尾端52具有可旋转手柄62;本文给出的示例性说明展示最初指向读者的手柄62;手柄62进入纸平面内的旋转由其轮廓的虚线及上面的方向箭头表示;向前端提供旋转的任何配置以及因此锚的优选实施例都在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当在双侧进行时,此动作将使棘锚的优选实施例的左及右部件朝向彼此旋转,直到锚牢固地抵靠骨目标表面区域。一旦实现此,那么通过仪器49的另一特征锁定锚的固定螺钉,所述另一特征是锁定扳手67,其装纳在护套66内,护套66与护套51是整体的并且连续的,代表仪器49的中心区段。以实线黑色说明的此扳手67具有前端63,其经配置为与螺钉的尾端耦合,并具有艾伦扳手,如这里所展示;或者,它可具有单脊螺丝刀、菲利普斯式头部或本领域已知或可接受的任何其它配置。扳手67还具有轴件64及作为扳手67的致动组件的尾端65。一旦锚位于抵靠棘突的理想位置,前端63就前进到螺钉的头部,尾端65处的手柄被致动,从而锁定螺钉。
此时,将锚抵靠棘突锁定所必需的最终动作是用头端压缩棘锚的部件的尾部元件。这是通过牵引仪器49尾端上的致动销60来实现的。拉动销60对缆线53施加牵引,从而牵引杆55,并最终牵引夹爪50的前端54,这再次由空心箭头表示。这继而压缩容纳在其中的锚。然后将锚抵靠棘突固定;在放置之后,从一侧到另一侧轻轻地摇动仪器49,使其释放,以便随后可将其从手术区移除。在植入锚时,锚的部件朝向彼此旋转直到抵靠棘锚固定,这必须是第一动作;但是,与压缩头及尾元件相反,固定螺钉不需要以任何特定或规定的顺序进行。
仪器的动作在图12C中说明,其中提供左外侧正视图,其展示棘锚,所述棘锚由左侧头部部件6L及尾部部件7L表示,头部部件6L及尾部部件7L可逆地耦合到插入仪器49的前端。可见此前端穿过切口INC安置并进入手术区。弯曲的闭合箭头展示仪器49的前端被传递到棘突的基部,且接着向尾部旋转。致动尾端62使棘锚的两个半部抵靠棘突的头面,在此时扳手的尾端65被致动,导致前端63拧紧锁定锚的两侧的螺钉。然后,由销60致动负责压缩尾部元件7L及头部元件6L的缆线53,并且展开夹爪的前端53,完成锚的定位。外壳机构19现在处于与抬高稳定器耦合的位置。图12D展示处于最终位置的棘锚2的优选实施例。
在固定棘锚后,将注意力转向外侧锚的放置。当然,本文公开的植入锚的顺序不能也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并且外侧锚最初可在外科医生的判断下植入。
与棘锚一样,植入外侧锚的第一步是适当暴露目标骨区域。在背部外侧块的中间及外侧三分之一的连结上方完成切口后,背部颈胸筋膜被打开,且覆盖在外侧块上的肌肉被分开。在图13A中描绘外科医生对左侧暴露的视野。现在可看到外侧块MASS的背面,独特的牵开器68提供外侧刀片69,外侧刀片69经定位成暴露外侧块的外侧边缘LAT。内侧刀片70的独特复杂性与其设计有关,其中外刀片71装纳内刀片72(点画区域),其在垂直尺寸(当定位在手术区内时与解剖结构相关的前后)上可调整;此尺寸调整允许牵开器定位在此手术区内,而不会因颈椎椎板的偏置而旋转。为了在此投影中定向,患者的头部将定位在页面的底部,而肩膀在顶部。因此,牵开器68可容易地在外侧块与椎板的连结处暴露所建议的截骨部位,由实心圆的垂直列表示;最大的圆位于椎板的尾面,这将是建立截骨的部位,接着将从头部(朝向较小的圆)进行截骨。在暴露的上限及下限处也可见头部CRF及尾部CAF小面关节。
如所讨论,内侧刀片70以特定目的的方式设计,以适应椎板125的偏置轮廓,其在内侧沿其路线呈后向偏置,以从另一侧与椎板连结而形成棘突的基部。这在图13B中的横轴视图中最好地看到,其中内侧刀片70具有外框架71,外框架71装纳中心刀片72(点画的),中心刀片72的高度可根据其在椎板125上的位置调整。此可调性由箭头指示。当牵开器68打开时,内侧刀片70沿着[成角度的]椎板125移动,并且中心刀片72的前端72a缩回到外框架71中;以这种方式,牵开器68保持平衡,并且不因定位而扭曲或旋转。可见外侧刀片69延伸超过外侧块的外侧面LAT。截骨的预期部位用实心圆圈列指示。
在执行此手术时,确定双侧截骨的最佳部位(通常在最外侧椎板与外侧锚的最内侧面的交汇处)也很重要。当然,这些截骨的位置可由外科医生估计,并通过外科医生通常使用的器械“徒手”实现;或者,本文提出,结合称为外侧引导件及钻头的专用装置来利用独特的软件绘图程序。此软件程序经设计用于特别分析横轴、矢状及冠状图像(CT或MRI),最终创建3D模型,且分析一系列潜在的截骨部位,并确定其中哪一个可提供最大的减压。然后,程序沿着应执行截骨以实现这一点的线提供像素/体素配准。理想情况下,应穿过外侧块的内侧面及椎板的最外侧面进行外侧截骨,使得截骨最大限度地扩大椎管,且实现神经元件的完全减压。这确定了由一系列建议的截骨部位中的每一个所提供的椎管总横截面积的增加。当在内侧太远进行此类截骨时,保留的狭窄元件将促进沿着椎管的外侧面的持续压缩,这称为“外侧隐窝狭窄”(特别是在腰椎);此过程也可在颈椎及上胸椎中看到,尤其是在减压椎板切除术后。因此,软件通过评估哪些所建议的截骨部位提供最大的椎管扩大,同时减少或消除持续性外侧狭窄,从而选择截骨部位的最佳位置。还通过分析外侧块的外侧面及背面的配准,即外侧引导件及钻头要锚定的位置,这一系列数据与钻头及引导件的校准相协调,这将规定其设置。因此,可以在横轴图像分析所规定的精确部位实现截骨。在图14中总结程序所使用的算法。
这些算法的实际应用在图15中示范,其中截骨的位置是通过查看目标椎骨的横轴视图来预测。此横轴图像是作为示例性椎骨的C5 104,其中虚线OL代表建议的截骨部位。这些部位位于椎板125与侧块118的汇合处。在优选实施例中,将利用最尾部的图像,然后钻头支架在这些结构的尾部边缘处进行初始截骨,其中由于椎板的偏置轮廓,到硬脊膜/脊髓的距离最大。然后截骨术在头部进行,并深入进行,直到留下薄的骨壳,然后用标准咬骨钳将其取出。
如上文公开,从图14中的算法得到的数据接着被转换到图16中的[右]外侧正视图中所展示的外侧引导件及钻头73。此仪器73具有第一曲线基部74,基部74抵靠在外侧块的外侧面而定位。它可通过多个临时螺钉75固持在适当位置,或者通过提供给外科医生的手柄(在此图像中未展示)手动固持在适当位置。曲线基部74与第二大体上平坦基部76是整体的及连续的,基部76抵靠外侧块的后面,从所述外侧块产生稳定中心钻头支架78的鞍座77。鞍座的基部具有踏板80,踏板80与已设置到平坦基部76的通道81可滑动地耦合,因此使此复合体可沿内外侧轴可滑动地调整。此钻头支架78的位置可与平坦基部76的校准79可滑动地相关。这些校准具体涉及根据由配套软件程序分析的数据来定位支架。此外,支架78与外侧块的后面的平面相关的角度也根据此参考角进行记分/校准。由软件程序产生这些数据点还将预测钻头(未展示)在支架78内的位置。为了实现所需的截骨,此钻头被致动到的深度是第三数据点,其由下面将公开的程序提供。
外侧引导件及钻头的致动隐含在叠加图像中,以虚线表示,其展示鞍座77及钻头支架78的位置已经根据由软件程序产生的数据重新定位(由空心箭头指示)。重新定位的支架的位置是由虚线形成的其“虚影”轮廓指示。由于椎板的整个头尾尺寸必须被截骨,因此为支架提供额外的移动范围。这可通过提供与椎板一样宽的基部来实现;或者,如在此实例中,支架78可配置成允许钻头在头尾轴上旋转。实曲线展示路线引导件的前端,以便定位钻头以在椎板的最尾端开始截骨。截骨的路线用虚线表示。
这在图17中进一步示范,其中鞍座77/支架78复合体已经按照平坦基部76的校准79的引导可滑动地重新定位。除了量角器状机构之外,鞍座77的尾端86具有转动机构,使支架78具有尾头运动范围,通过所述量角器状机构,支架78相对于平坦基部76的角度以及可能的目标骨区域也可根据软件程序预先设置。同样,所建议的截骨部位由虚线来划界。导向尾部的单个较大空心箭头指示支架78的角度的重新定位,使得截骨可在由实心椭圆指示的椎板的尾端开始。截骨可从尾面到头面进行,反之亦然,尽管从外科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从尾部开始可能有一些优势。一系列较小的空心箭头指示进行截骨的方向。
如在本公开的许多情况中所述,为了实现截骨,将利用钻头。在图18所示范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钻头是“T形”设备82,其前端83具有多个锋利不规则部,这些不规则部足够锋利以切割骨头。钻头83的最前边缘90有点圆,使得它可最容易地穿透骨,从而形成进入椎板的初始外科手术通路;不规则的骨切割表面在仪器的侧面继续向上,除了前切割钻头外,还形成圆柱形切割刀片或“侧切割钻头”;因此,在椎板的最尾边缘进入所需深度后,钻头可通过单个平滑致动而沿着椎板的整个尾头路线进行。然后,仪器的中心区段84与前端83及尾致动端85两者是连续的。中心区段84的一部分具有校准件87,根据由软件程序开发的数据,校准件87可确定钻头82将进行到的深度,以防止无意中进入硬膜囊,或者更严重地对脊髓造成机械损伤。这是通过提供围绕中心区段84的外径定位的止动环88来实现的。止动环可参考校准件87定位,且在此实施例中用固定螺钉89固定。显然,将止动环锁定在适当位置的机构的许多其它替代实施例对于本技术是已知的,并且可由熟悉此项技术者预见。例如,可在中心区段的尾端的外表面设置螺纹,而止动环沿其内表面设置有互补螺纹。此机构将再次允许精确调整钻孔可进行的深度。一旦钻头已穿过骨头到达止动环抵靠支架78的尾端91所在的节段,钻头就不能再进行得更深;但是,由于侧切特征,当钻头继续旋转并沿着建议的截骨部位前进时,实现截骨。在此实例中,致动端85是简单的“T形手柄”,但是许多实施例(例如圆形手柄、多臂手柄)及本领域已知或可接受的许多其它此类实施例都并入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此外,熟悉此项技术者可预见动力驱动钻头(气动驱动、电驱动)或本领域可用或可接受的任何其它类型的动力钻头也并入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中。
在可滑动地重新定位鞍座/支架复合体77/78之后,钻头82可穿过支架78安置,以准备实现截骨,如图19A所展示。可见,鞍座77已可滑动地重新定位,使得支架78的前端91已抵靠建议的椎板切开部位(虚线);钻头82的前端83穿过支架78的中心通道92。利用转动机构86,复合体向尾部旋转,如单个大的空心箭头所指示;根据软件程序,止动环88沿着轴件调整到校准件87;然后,固定螺钉将止动环设置在建议的最佳水平。在图19B中,鞍座77的转动机构86已经定位支架78,使得通过旋转尾端85来致动钻头82的最前端90,导致前端90在骨上的最尾位置处产生截骨。通过将钻头82及支架78复合体向头部重新导向,如一系列较小的空心箭头所指示,沿着虚线所示的建议路线完成完整的截骨。其止动环88(可能)防止钻头完全穿过骨头进行截骨及损伤“深”入骨头的脆弱组织,例如脊髓。预期截骨将允许保留非常薄的骨壳,通过标准咬骨钳型仪器将其取出,所述仪器也可用于取出黄色韧带,从而暴露硬脊膜。
图20展示通过俯视图所看到的完成的左侧截骨,其基本上是外科医生的视野。同样,具有拥有框架71及可移动刀片72的复合内侧刀片70以及外侧刀片69的牵开器68提供到外侧块MASS以及头部CRF及尾部CAF小面关节的可视接入(当进行多节段手术时,这些小面关节的位置是重要的)。也可看到外侧块的外侧边缘LAT,这在放置外侧锚时很重要。截骨OSTEO是骨中的不连续,其用灰色说明。请读者将此与图13进行比较,图13中建议的截骨部位由一系列实心椭圆表示。
手术区现在准备用于放置外侧块锚。这是通过首先准备外侧块的内侧面以接受外侧块锚的内侧元件来实现的,使得外侧锚的这部分不会将任何块效应施加到如在横轴视图上看到的椎管的外侧面中。这可通过外科医生指定的任何装置,使用“徒手”技术来完成;或者,这可通过使用独特装置来实现,所述装置在下文中称为内侧骨凿94。这在图21中以外侧透视图展示,其中可看到仪器94包括外侧垂直区段95,外侧垂直区段95用作外科医生的非惯用手使用的手柄,与指托180一起用于提供外侧牵引力,使得截骨向外侧进行到外侧块的内侧面中。如箭头所指示,可旋转手柄97将致动传输到轴件98,并最终传输到前端179,前端179是钻头,并将在外侧块的内侧面产生有限的骨缺损,外侧锚的内侧元件伸入所述骨缺损中。
在图22中进一步说明此仪器的使用,利用了内侧骨凿94的横轴视图,所述内侧骨凿94抵靠示例性椎骨的左外侧块。前端179是圆柱形的侧切钻头,其经设定尺寸以在外侧块的内侧面中形成部分去皮质的通道,外侧锚的内侧元件将被定位在所述通道中。此元件的硬脊膜面具有曲面状表面,以使硬脊膜偏转并防止硬脊膜在旋转钻头内接合。此缺损理想上形成为使得此缺损的中心面被完全去皮质,同时所述缺损的外侧面保留一些皮质骨,内侧元件的外侧面可牢固地抵靠所述皮质骨而定位。仪器94的前端179由设置到尾端(由圆形箭头表示)的手柄97的旋转致动,此旋转通过轴件98传输到前端。外科医生的(可能是非惯用)手用指托180稳定仪器94,外科医生通过指托180可在致动钻头179的同时利用柔和的外侧牵引力,以便在外侧块的内侧面的皮质表面深处形成缺损。
随着外侧块现在完全准备好接纳外侧锚,引入用于植入锚的设备。图23A是此设备181的优选实施例的外侧视图,其中外侧锚3定位在此设备181的前端182及致动臂185的前端186之间。此臂185在枢转点187处通过枢转轮轴188固定到设备181的中心区段183,当定位在手术区内时,枢转轮轴188产生致动臂185的[内外侧]运动平面。臂185的致动板189位于设备101的尾端184处,并具有用作拇指/手指致动面板的宽阔中心区域190(在正面视图23B上最佳可见)。通过面板190上的指压,前端186被迫朝向设备的尾端182;当外侧块锚3抵靠目标骨区域就位时,锚3的元件彼此压缩,从而将锚3抵靠外侧块压缩。设备181还具有内部螺丝刀191(由沿着其穿过设备的内部路线的虚线表示),可拆卸手柄192可以可逆地耦合到所述螺丝刀,使得可致动螺丝刀,从而锁定外侧锚固定螺钉15,并因此将锚3锁定在所需位置。
此设备181的某些特征在图23B所说明的正面视图中得到最好的理解。可能最重要的特征是,致动臂185沿设备181的外部两侧定位,其中前端186及致动板189与臂185连续且成整体,使得在优选实施例中,整个结构是整体的且与设备181的外周相关。在将锚3压缩到位时,此设计将提供优越的杠杆作用(为了简单起见,未在此投影中示范锚)。还可注意到,设备181不是圆柱形的,而是沿着内外侧平面(如定位在手术区内)更宽,并且在正交平面中更窄,其方式类似于外侧锚本身。再次认为这增加设备181的效率。在此投影中,我们看到致动臂185的致动面板189的宽阔中心区域190,并且可了解,由于围绕枢转轮轴188(定位于两侧/图23B)旋转,在中心面板190上沿上弯曲箭头方向的指压将迫使前端186致动臂185被重新定位在相反的方向上,如图23A中的下弯曲箭头所指示。这又将使锚3的元件朝向彼此压缩,并将导致锚3抵靠外侧块压缩。
外侧锚的优选实施例的植入包含使抬高稳定器4R、L越到适当位置。在图24中说明此过程,其中有外侧锚固定在示例性颈椎上的头部横轴视图。在观察者的左侧,右侧锚3R安装在植入设备181的前端182上,并且被带入手术区中。抬高稳定器4R的尾端18R不可逆地耦合到锚3R,因此植入需要操纵稳定器4R。稳定器4R围绕其尾端18R旋转,如实心箭头所指示,其“虚影”图像最初被引入手术区,如稳定器4R'的虚线轮廓所表示。然后,沿着点画箭头指示的路线,其伸入到仍然附着在脊椎板弓SLA上的肌纤维之间(纤维未展示),因此它可以可逆地耦合到脊锚(在此图像中也未说明)。锚3R经定位以抵靠外侧块展开,如空心箭头所指示。锚3L及稳定器4L的最终位置见图右侧。一旦如此定位,如前所述,外科医生将指压(箭头)施加到围绕枢转轮轴188旋转的致动臂185的尾端189。设备181的前端182将锚3L的外侧元件11L牢固地抵靠外侧块的外侧面而定位,使得随着致动臂185的旋转,将内侧元件12L牢固地抵靠外侧块的内侧面而重新定位,如箭头所示。一旦螺丝刀191由手柄192致动,固定螺钉15L就将外侧锚3锁定在适当位置,从而提供抵靠外侧块的良好固定。
软件程序还将为外科医生提供机会来确定椎管的尺寸将扩大多少。在某些情况下,其中存在中度但非常有症状的狭窄,仅需要适度程度的扩大;在严重狭窄的情况下,必须实现更大程度的扩大,以最大化改进的机会。在图25A中可看到严重狭窄的实例,其中由“x”标记划界的浅灰色区域代表椎管的实际尺寸。这将通过图25B中建议的重建来最大化地减压,其中椎管尺寸已重组,如由“o”标记划界。软件程序将规定要达到此结果需要多大的脊椎板弓高度。
在将CMIL 1固定到位后执行此扩大将导致可预测及可复制的椎管扩张。在图26中,可见示例性椎骨的头部横轴视图,其中CMIL 1由棘锚2表示,棘锚2通过左抬高稳定器4L及右抬高稳定器4R耦合到左外侧锚3L及右外侧锚3R。病理仍然被注意到,因为椎管扩大尚未完成。
有许多选择可供外科医生用于完成脊椎板弓抬高。显然,这些选择中的第一选择将是利用装置在脊椎板弓的一或多个部位暂时抓持骨并使用这种形式的杠杆作用来抬高弓,而不是通过抵靠脊椎板弓固定的硬件(即,直接是棘锚)的杠杆作用来抬高脊椎板弓或通过抵靠抬高稳定器、抬高稳定器又与棘锚耦合且以此方式抬高脊椎板弓的杠杆作用来抬高脊椎板弓。
从逻辑上讲,似乎在优选实施例中,应该通过暂时抓持弓的一或多个骨表面并抬高它来抬高弓。对器械的杠杆作用的主要问题是担心在此操作期间器械可能会松动或甚至脱位。
当然,许多外科医生会感到舒适的一个选择是简单地用手术钳抓持棘突并“徒手”抬高弓。这会很好地产生可接受的手术结果,但不能保证以术前预测的方式扩大椎管。因此,如果可供器械给他们用,其他外科医生可能会选择更精确及可预测的技术来实现椎管扩大。
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图27中所示范的系统以杠杆作用使弓进入所需位置。在此横轴视图中,此系统利用盖193,盖193可逆地耦合到植入外侧锚3的设备181的尾端。这些盖193具有沿螺纹195前进的可旋转移位环194。当它们前进时,定位尖端196又向后(远离脊柱)重新定位。这些尖端196又与抬高连杆197连续且成整体,抬高连杆197与抬高轴件198连续,抬高轴件198又与固定夹爪199连续且成整体。固定夹爪199抵靠脊椎板弓的切割边缘,所述切割边缘通过外侧截骨被呈现为自由边缘。通过使脊椎板弓的移位与移位环194的旋转量(实心箭头)相关,外科医生可精确地预测随着移位环194的经测量旋转量及随后的固定夹爪199的移位而发生的脊柱扩大的量。这由指示椎管的原始配置的虚线及指示脊椎板弓的移位方向的较大空心箭头指示。以对应方式,抬高稳定器4R'、L'的原始位置再次由“虚画”其配置的虚线来指示;它们在小空心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上移位,且其最终位置被指示为4R、L。从逻辑上讲,通过提起脊椎板弓的外侧边缘来抬高脊椎板弓可再次比通过棘突来拉高弓更有一些优势。
在图28中提供的横轴视图中可看到脊柱扩大的最终结果。在这里,可看到椎管156因椎管扩大而大大减压,椎管扩大是由于脊椎板弓抬高所致。脊髓本身175已经恢复正常的[卵形]配置,其中脊髓液在椎管内围绕其循环。在达到CMIL的最终位置之后,通过用棘锚的外壳机构的锁定螺钉200固定抬高稳定器4R、L的前端以及锁定固定其尾端的固定环201来将抬高稳定器4R、L锁定到位。
许多外科医生会觉得外侧截骨相对狭窄,且不需要任何类型的骨移植物基质,特别是考虑到持续的血液流向脊椎板弓。但是,其他人建议椎板成形术的目的是维持颈椎后弓,且这最好通过促进弓与外侧块的内侧面之间的融合来实现。这可通过许多技术来实现,但本申请案中包含对尸体移植物的描述,所述尸体移植物根据外侧截骨的大小预装配,并且当制造时使其具有附接支撑物,使得其可固定到抬高稳定器并由此固持在适当位置。
此移植物/支撑植入物202的实例在图29A/B中展示。在第一个图中,这是横轴视图,示范外侧截骨OL。在观察者的右边,看到植入物202在其路线上(箭头)以填充截骨OL。在观察者的左边,看到植入物202填充截骨OL产生的缺损。为了更好地说明关键结构,没有展示整个CMIL,然而要记住,在手术中此时,整个构造将就位。再次为了说明的目的,抬高稳定器4R的一部分展示为具有支撑物204,其在此图中呈更“钩”状外观,安置在稳定器4的顶部上,然后它被以压力抵靠稳定器4而装配。看到植入物202的移植部分203在支撑物204的尾部;但是,移植组件可定位在钩状支撑物204的两侧上。可预期用于将支撑物203固定到稳定器4R的各种技术,包含固定螺钉、“冷焊”、可旋转螺母等。任何及所有此类技术都将包含在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
图29B是运动区段的左侧正视图,其中上/头部椎骨正利用CMIL进行椎管扩大。棘骨锚已到位,但再次为了说明目的,外侧锚已被移除。植入物202略有修改,因为此图中的支撑物204由置于两个植入物203a、b之间的弓形桥状组件表示。如前景所示,支撑物204再次被以压力抵靠稳定器4而装配(以松开的形式展示)。
颈椎狭窄通常涉及2个或更多个节段,且椎板减压切开的平均节段数为2.5个。因此,必须公开多节段构造。图30A展示CMIL系统已经应用于两个连续的颈椎节段。支架31L、R已设置到头部椎骨的外侧锚3L、R,而支架31L'、R'已设置到尾部椎骨的锚3L'、R'。当进行多节段外侧融合时,许多外科医生希望避免使用移植物来填充外侧截骨,以避免促成复发性狭窄,且因此没有包含在此说明中。然后通过锁定螺钉206L、R、206L'、R将连接杆205L、R固定到支架31L、R、31L'、R'中。当然,可通过简单地利用较长的杆来将任何数量的节段并入到构造中。
因此,尽管许多外科医生对图30A中所说明的构造感到满意,但其他许多人将坚持放置骨移植物基质以填充外侧截骨部位,这在图30B中描述。
稳定一或多个运动区段通常意味着也在相同的节段处进行融合。在讨论腰椎及下胸椎时,普遍认为这是一项任务;但是,在颈椎方面有较大的争议。有几个很受尊敬的权威人士经常提倡仅稳定颈椎小面关节将会导致自动融合,但此临床证据尚不明。因此,提供给外科医生的最终选择是独特的预制尸体移植物,其经配置及用来促进融合块沿着外侧块的柱的外侧面成熟;在外科用语中,这通常被称为“外侧沟”。在图31中可看到此移植物的示例性说明,其中在前侧正视图中可看到两个[分离的]外侧锚3、3'。为了说明的目的,从此图像中省略了目标骨结构。螺纹孔隙25、25'已设置到锚的外侧垂直区段,所述外侧垂直区段接纳螺钉213、213',螺钉213、213'又是位于植入物210的每一端处的支架211、211'的组件。将植入物210固定到锚的外侧面使植入物210的尸体移植组件212(双细线)抵靠外侧块的骨表面,从而促进融合;许多外科医生会将此骨去皮质以进一步促进移植物基质210成熟为融合块。在替代实施例中,支架211、211'与移植组件212可滑动耦合,从而协调一个节段到另一节段的锚3、3’之间的距离差异。特别是熟习此项技术者可想到及预期其它替代实施例;所有此类实施例都在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
许多外科医生认为颈椎后路融合将包含小面关节融合。这通常是仅通过移除关节软骨及对邻近的骨表面去皮质来实现的。但是,有证据表明,在使用移植物材料的情况下,融合率明显更高。如图32A所描绘,称为小面提取器214的装置摘除小面关节,同时产生尺寸完美的腔,所述腔接纳预制尸体移植物。在优选实施例中,圆柱形钻头215具有从表面延伸的一系列弯曲刀片216。此组件215不可逆地与轴件218耦合,轴件218的尾端是使内部驱动轴件219旋转的手柄217。这继而致动定位于耦合点处的齿轮外壳220内的斜齿轮221,此致动使圆柱形钻头215的齿轮222旋转。替代实施例(未描绘)利用被配置成沿关节定向冲击的起钉凿。特别是熟习此项技术者可想到及预期其它替代实施例;所有此类实施例都在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
图32B示范在右侧小面关节上使用的小面摘除器214。由手柄217致动的圆柱形钻头215沿着关节的角度被驱动到小面关节中。包含在轴件218上的预先测量标记以及放置在轴件上的止动配置(此处未描绘)的各种选择引导钻头钻出理想的腔所到的深度。本文中描绘的是其中支架250R、250R'从外侧块锚3R、3R’沿外侧突出到外侧沟中的实施例,其中连接杆251延伸穿过外侧沟。这代表非常“低轮廓”构造,此被认为是最合意的。
所得配置在图32C所说明,其中可看到,独特的[左侧]小面植入物207(L、R)已经插入钻穿的小面关节的座内。植入物207包括尸体骨部分209,尸体骨部分209经预制且安装在金属或塑料支撑组件208上,金属或塑料支撑组件208被配置为使得其可以压力装配到连接杆205上;更完整地说明左侧构造,其中可看到植入物207L的支撑组件208L装配在杆205L上,杆205L耦合外侧锚3L、3L'。到连接杆的耦合稳定小面移植物的位置并将其维持在适当的位置。正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后缀L、R用于表示左侧或右侧植入物。
例如,在上文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头部及尾部元件经耦合为棘轮机构。熟悉此项技术者可以想到可以实现这种耦合的许多机构;在图33中说明一个此机构,其是锚2的俯视图,展示右部件5R及左部件5L是独立的,其本身是独特的实施例。此外,每一侧上的元件6R、7R及6L、7L朝向彼此压缩,如实心箭头所指示,其中重新定位由可滑动地可重新定位的耦合延伸部223R、223L控制,所述耦合延伸部通过固定螺钉224R、224L锁定在适当位置。
在图34A/B/C/D中可见的俯视图中包含实现将棘锚固定在适当位置的其它机构。在这些机构的第一者中,重新定位齿轮227设置到尾部元件7的外侧面的前端。为了最清楚地说明此点,强调齿轮227在左侧227L上;相反,右侧更清楚地展示齿轮的轮轴229R(在右侧未列举,但假定为227R),所述轴由齿轮延伸部230R支撑。此配置允许轮轴227旋转,如弯曲箭头所指示,从而接合齿228(R、L),齿228(R、L)已设置到耦合延伸部225(R、L)的外侧面。通过接合齿228,齿轮227将头部元件6的耦合延伸部225推进到耦合腔室226中。当然,此致动迫使两个元件6、7朝向彼此靠近,从而将锚2抵靠棘突而固定。一旦外科医生对锚的定位满意,齿轮227可通过各种机构锁定;本文展示一个此机构,由此锁定支撑物231R、L可抵靠齿轮而固定,如弯曲虚线所指示。当然,这将整个锚配置锁定在适当位置。
图34B揭示另一个实施例,通过所述实施例可接近部件的元件。在此配置中,重新定位轮轴232被设置到耦合腔室226,并被配置成使得其致动对重新定位缆线233施加牵引力,所述重新定位缆线233与头部元件6的耦合延伸部225不可逆地耦合。内部配置在锚2的左L侧上最佳可见;在右R侧最佳可见是重新定位手柄234R,其致动系统且在元件7的外部,且对致动仪器是可接取的。如实心箭头所指示,致动迫使头部元件6R、L朝向尾部元件7R、L。此重新定位由耦合延伸部225R、L的实心轮廓及用虚线展示的耦合腔室226R、L的轮廓所展示,耦合腔室226R、L将接纳延伸部225R、L。假定固定及锁定轮轴的各种机构中的一者也将并入设计中。
在图34C及D中可看到控制棘锚的重新定位及锁定的机构中的额外变化。在这些变化的第一者中,通过桶柄设计实现部件的耦合。具体地说,头部元件6R、L的外侧面具有独特的、实用的、新颖的及非显而易见的半圆形元件235,其绕支点236旋转。与支点的耦合使半圆形元件旋转大约180°,如半圆形箭头所指示,且此外,在极度运动范围附近传递阻力。以对应方式,尾部元件7R、L的外侧面具有一系列突起237,突起237被配置为与半圆形元件235的延伸部238可逆地耦合。延伸部238的潜在位置以松开的形式展示。在部件5R、L定位后,使延伸部238抵靠适当的突起237,并且描绘为处于初始未展开位置的半圆形元件235旋转过半弧。在这点处,如弯曲箭头所指示,半圆形元件235旋转到锁定位置中,从而将锚2锁定在适当位置。
图34D是通过使用冷焊耦合头部6R、L及尾部7R、L元件的实施例。具体地说,如同先前的实施例中,耦合延伸部225R、L再次安置在耦合腔室226R、L中。但是,在此替代方案中,耦合环239R、L被设置到两个元件6、7的连结处,并且在将锚2令人满意地定位时,环被展开。
可调用许多其它机构,包含活塞螺旋式机构、弹簧加载机构、几何配置锁定机构,以及当然还有许多其它机构。
可以想到,锚可包括整体式的部件。在图35中描绘示例性实施例,其是展示整体式右部件240及左部件241的俯视图,右部件240及左部件241在头部连结242处不可逆地但可重新定位地耦合。连结是球窝关节,其中右侧部件240的前端具有球243的配置,其配合到表示左侧部件241的前端的承窝244中;球窝的位置可相对于部件颠倒。可以预料,实施例在引入时将张开,并且部件240、241围绕设置到球窝关节242的轮轴245旋转,并且彼此接近,直到它们抵靠在棘突的侧固定。棘轮机构246设置到球窝的界面,其将构造锁定在适当的位置。延伸部247设置到每一部件240、241以与抬高稳定器耦合。
在图36A/B所展示的另一个实施例(棘锚2的实施例)中,其中部件5R、L沿着棘突(在图36A中标记为SP)的尾部面耦合。在第一图像中,存在棘轮机构248,其耦合部件5R及5L,同时独特的“球窝”实施例250R、L设置到部件,以与抬高稳定器耦合。在图36B中,已设置稳定锁紧螺钉机构249以耦合部件5R、L。与抬高稳定器耦合的机构19R、L的优选实施例已设置到部件。
固定到棘突SP的部件不必耦合以形成单个锚,而是可为独立的,如上文的几个实施例所展示。在图37中,这些独立的锚定部件251R、L通过螺钉252固定到SP并彼此固定。这是通过孔隙253引入的,在此描述中孔隙253定位在右部件251R中,穿过SP安置,并固定在设置到左部件251L的接纳座254内。当然,这可被配置使得螺钉以相反的方向穿过。与抬高稳定器耦合的机构255R、L也设置到锚定部件251R、L。
注意,上述替代实施例的任何组合也将包含在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此外,熟悉此项技术者可预见、想到或提议本文没有包含的额外实施例;所有此类实施例也将并入本说明书的精神及范围内。
可预见多个替代实施例的CMIL的另一方面是从锚与抬高稳定器的耦合的不同位置开始将抬高稳定器与锚耦合。在图38中可看到此机构的替代位置,其中可看到,此可定位在锚2的头端a、中部b、或尾端c处。
在抬高稳定器方面的特定挑战是认识到在脊椎板弓抬高时维持构造耦合的机理。对这些机构的简要回顾展示,稳定抬高器的角度会随着脊椎板弓的前后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此外,不仅角度会改变,而且抬高器的轴件长度也可改变并且必须去适应。
为此,优选实施例在脊锚及外侧锚两者上利用球形接纳支架,其继而与抬高稳定器的轴件状端耦合。在某些情况中实际上可为优选的替代方案是在两端设置具有球形实施例的抬高稳定器,如图39A中可见。这些将定位在设置到锚(插件)的圆形撑架或支架内。本文所示范的稳定器4包括棘状组件256及外侧组件257,其每一者包括球形尾端258、259及轴件状前端261、262,它们装配到冷焊耦合器260中。当脊椎板弓升高时,稳定器-锚耦合的角度的变化由球形端256、257来调节,而稳定器4的长度的潜在变化由冷焊设计来调节,这允许稳定器组件256、257的前端261、262在必要时重新定位。一旦到达最终位置,冷焊耦合器260旋转,从而实现冷焊并锁定构造。
图39A中的插件综述了球形支架内的球形端的配置。在此插件中,示出棘状球形端258,且其容纳在球形支架263中,其内径仅略大于球体258的外径。此外,对支架设置窗口264,此窗口足够大以允许稳定器按预期重新定位;但是,此窗口足够小以将球体258约束在支架263内。一旦达到最终位置,锁定螺钉265就将球体258的位置保持在支架263内。
可预见稳定器的其它替代实施例;图39B到E中说明几个额外的此类实施例。在图39B中以正视透视图展示的一个实例中,其是类似于图39A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构造,其中球形支架266设置到从锚产生的茎状延伸部267的端。支架266包裹球体268(由虚线圆所描绘),球体268可在支架266内旋转(如实心箭头所指示),其为适应脊椎板弓的高度所固有的角度变化的机构。球体具有管状延伸部270,所述管状延伸部270具有配置成容纳抬高稳定器的通道271。延伸部270与支架266中的窗口269之间的关系形成球体268的运动范围。管状延伸部270的通道271继续穿过由虚直线指示的可旋转球体268。这适应随着脊椎板弓的抬高可见的抬高稳定器长度的变化,如双向空心箭头所指示。一旦达到最终位置,抬高稳定器就通过固定螺钉272固定到位。
很可能的是,当脊椎板弓抬高时,实际变化的唯一角度是抬高稳定器的斜率,因为它与支架有关;旋转及其它角度不太可能发生。因此,有争议的是,与球形支架相比,容纳抬高稳定器的盘形支架可更有效。在图39C所描绘的正视透视图中描绘此支架,其中可看到,来自锚的茎状延伸部267再次支撑盘形支架机构273。盘形支架机构273包括不可移动前轮缘274及不可移动后轮缘275,它们与前旋转盘276及后旋转盘277可重新定位地耦合;这些又通过中心杆容纳支架278不可逆地及不可移动地彼此耦合,中心杆容纳支架278显然被配置成容纳从中穿过的抬高稳定器。当抬高稳定器的角度随着脊椎板弓重新定位而改变时,旋转盘杆支架复合体可重新定位地适应此变化,如弯曲箭头所指示。一旦确定最终位置,用固定螺钉(未展示)将抬高稳定器锁定到适当位置,所述固定螺钉穿过设置到机构的通道279而安置。
在图39D中可见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组合设置到抬高稳定器4的前端及支架机构279两者的特征。如前文所描述,机构279通过杆267附接到锚,如在提供组件的横截面图像的此直接正面透视图中所见;本文可看出,在优选实施例中,最外的不可移动球形壳体281与从锚出现的杆267是连续的及整体的。与外壳体281紧密相关的是可自由旋转的内球体282,由此适应稳定器4的角度的任何调整。内球体282被配置成容纳稳定器4的前端,所述前端具有多个锁定鳍片280,所述锁定鳍片280从稳定器4正交地出现,并且理想地彼此径向相对地定位,如所展示。此配置规定需要设置到内球体282的卵形孔隙283,所述卵形孔隙283与不规则形状的腔室284连续,所述不规则形状的腔室284被配置成与锁定鳍片280接合。这是通过给鳍片280的自由端设置棘轮叉285来实现的,棘轮叉285被设计成与设置到腔室284的内表面的棘轮机构286接合。在稳定器4随着脊椎板弓的重新定位进入其最终位置之后,内球体旋转,如图39D中的弯曲箭头所指示。此旋转不仅将用腔室286的棘轮机构锁定鳍片280,而且还致动所设置的冷焊机构,所述冷焊机构经设置到内部可移动球体282的外表面287与不可移动球形壳体281的内表面288之间的界面。内部可移动球体282的旋转可通过任何数量的方式完成,其结果见图39E,其中可看到,可移动球体282的旋转已实现腔室284的旋转,从而锁定鳍片280/腔室284机构289,以及致动冷焊表面287、288,导致可移动球体282被锁定在不可移动壳体281内。特别是熟悉此项技术者可预见将抬高稳定器锁定在适当位置的多个其它机构;所有此类实施例都并入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
在图40的透视图中展示另一个变化,其中我们注意到稳定器290包括两个元件,移动元件294及基部元件291,其中每一元件又包括前端292、295及尾端293、296。基部元件291的尾端293具有与锚耦合的球形配置;其前端292具有腔室297,腔室297容纳移动元件294的尾端296。移动元件294的[自由]前端295被配置为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一或多个锚机构耦合。移动元件294可通过腔室297在其中可伸缩地重新定位,使得一旦实现构造的最终配置,移动元件294及基部元件291就通过冷焊机构298或本领域已知或可接受的任何其它锁定机构锁定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可预见抬高稳定器的尾端与外侧锚的耦合的替代实施例。在图41中描绘一个此实施例,其是前面正视图,展示搁置在设置到锚的承窝28内的稳定器4的球形尾端18。在先前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利用固定螺钉来稳定构造;在此实施例中,对承窝28的自由端300设置螺纹。此外,一旦球形实施例18在承窝28内,拧紧环299就经定位。在假定构造的最终配置之后,也具有螺纹(未展示)的拧紧环被致动(箭头),从而使球体18抵靠承窝28的内部而固定。
在图42的前视图中所描绘的一个此实施例中,锚类似于优选实施例,因为它包括外侧元件11及内侧元件12,但在这些元件连接及固定在一起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在此实施例中,内侧元件12具有水平区段26,所述水平区段26安置在外侧元件11的前端304处的腔室中。内侧元件12的前端302具有棘轮机构303,棘轮机构303被设计成与棘轮机构305对接,棘轮机构305设置到外侧元件11的前端304。当这两个元件压缩在一起时,这些棘轮机构经致动,从而将外侧锚维持在适当位置。
图43揭示又一实施例的前透视图,其中,内侧元件12的外侧表面水平区段306具有冷焊表面310,且冷焊表面310安置在外侧元件11的水平区段307内的腔室308中。一旦锚3牢固地抵靠目标骨表面,可旋转冷焊锁定机构310就旋转以使冷焊表面310、311抵靠彼此贴置,如箭头所指示,从而将配置锁定在适当位置。其它实施例,例如弹簧加载锁定销、蜗轮调制机构等,所有这些都并入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
可预见假定有多个替代方案的外侧锚的另一元件是接受连接多个节段的杆元件的支架的位置。在图44中可看到外侧元件11的一个替代实施例,其是前正视图,展示支架312已经从水平区段移动,使得可看到支撑臂313从垂直区段22延伸,其中支架312现在定位在外侧沟中。这将被一些人认为是有利的,因为它将提供极其“低轮廓”的构造。
可预见的又一个实施例是,其中外侧元件11及内侧元件12完全独立,并且水平区段24、26的自由端315、316不是彼此耦合,而是每一者耦合到第三独立耦合元件314。在锚3牢固地抵靠目标骨区域之后,旋转耦合元件314,使得已设置到耦合元件314的内表面的冷焊表面317抵靠自由端315、316的冷焊表面。此耦合元件314的致动导致将整个锚3锁定在适当位置。当然,也可想到其它的机构,通过这些机构,锚可锁定到最终位置。
实现外侧截骨的装置的替代实施例在图46中描绘。这是装置的外侧透视图,所述装置在下文中将被称为椎板切开器320,椎板切开器320包括垂直定向的手柄321,所述手柄将由外科医生引导,并且可任选地具有手指握把322,如本文所描绘。显然,也可预见手柄321的其它配置,并将其并入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无论如何,此手柄321产生延伸部(钻头稳定延伸部325),所述延伸部大体上与手柄321正交地导向。此外,手柄321然后在垂直定向上继续,直到它在基部弯曲,因此它与变细的曲线延伸部(硬脊膜保护件323)是连续的及整体的,所述硬脊膜保护件大体上平行于稳定延伸部325延伸。与这些延伸部正交并与手柄321平行的是垂直定向的整体元件,椎板钻头326。椎板钻头326包括作为手柄的尾端327,外科医生通过所述尾端327旋转元件326(如弯曲箭头所指示),从而致动钻头326。然后,手柄327与轴件328连续,轴件328通过钻头稳定延伸部325中的通道331安置。然后,通道331延伸穿过钻头稳定延伸部325的锥形垂直向下突部,此突部称为钻头引入器332,当钻头引入器332实现所需的截骨时,钻头引入器332进一步稳定前端329(侧切钻头)。钻头基部330设置到硬脊膜保护件323的背表面,所述背表面被配置成接纳侧切钻头329,使得钻头的自由端不自由旋转。
硬脊膜保护件323经设计使得其前缘324(其达到锥形点)缩在将要截骨的椎板下方(在其前面),并且可伸入到椎板与黄色韧带之间的平面中。随着截骨的进行,曲线配置然后将使黄色韧带及硬脊膜偏离椎板切开器320,从而防止任何无意的硬脊膜撕裂。
如图47中说明,其是脊柱区段的外侧正视图,其中CMIL 1已经固定到更头部的椎骨,但是脊椎板弓还没有抬高到最终位置。称为外侧弓抬高器333的装置可逆地耦合到外侧锚的外侧元件11以及棘突的尖端,并且包括两个元件:可逆地耦合到外侧元件11的稳定基部334及可滑动地可重新定位地耦合到稳定基部334的抬高元件335。抬高元件335与臂(棘锚耦合器336)是整体的且连续的,棘锚耦合器336与棘突可逆地耦合,使得抬高元件335的致动导致脊椎板弓的抬高,从而实现手术的目的。
在图48中,在外侧正视图中示范系统的替代实施例,其中在优选实施例中看到的外侧锚3再次就位,但不是棘锚,我们注意椎板锚337,其包括围绕椎板的尾边缘通过的一对夹爪。进一步描述,仅看到其最尾面的椎板下夹爪338穿过椎板下方,而椎板背夹爪339抵靠椎板的背表面。然后致动固定螺钉340,迫使两个夹爪338、339朝向彼此,并实现抵靠椎板的良好固定。在图49中,杆耦合机构342已设置到椎板锚337,并且连接杆341在抬高脊椎板弓之后将两个锚耦合在一起。此实施例的优点是保留脊椎板弓的中心部分;因此,构造可通过两个有限的外侧切口植入。
一种提供用于在颈胸脊柱的一或多个节段处建立减压椎板成形术的新颖手术方法的装置的系统,其包括:第一装置,其用于实现精确放置双侧椎板切开术;椎板锚,其可放置在已接受双侧椎板切开术的椎板的最外侧面,且以此方式形成脊椎板弓;锚,其可放置在已从椎板双侧分开的外侧块上;元件,其以可旋转、可滑动的方式耦合每一对椎板锚及外侧块锚;以及系统,其用于改变椎板锚相对于外侧块锚的位置,导致由椎板切开术产生的脊椎板弓的抬高,此抬高导致容纳在椎管内的神经元件的减压;装置,其用于一旦实现所需的减压,就将锚相对于彼此锁定在适当的位置。
特定来说,系统包含用于使用大体上平坦的板状组件精确放置椎板切开术的构件,所述板状组件被配置成抵靠目标外侧块的后表面放置,目标外侧块可与弯曲部分是整体的且连续的,所述弯曲部分经配置以抵靠外侧块的外侧面。可在装置的背表面上可见有校准件。
作为系统的部分,包含具有前端及尾端的管状圆柱形钻头引导件,前端通过一或多个弧状耦合件可滑动地耦合能够装置的板状组件以实现精确定位的椎板切开术。管状引导件可为圆柱形钻头引导件,可在内外侧轴中重新定位,使得管状钻头引导件的前端可根据用于评估术前数据的系统所规定的坐标而定位。技术方案2中用于实现精确定位的椎板切开术的装置的板状组件,其用作用于定位管状圆柱形钻头引导件的内外侧引导件。
在某些形式中,系统包含弧形系统,所述弧形系统将用于实现精确定位的椎板切开术的装置的板状组件与管状圆柱形钻头引导件耦合,以使管状圆柱形钻头引导件具有角度可调性,使得精确规划的角度是如用于评估术前数据的系统所规定般,从而实现椎板切开术的所需位置。
系统还包含可旋转钻头,其被配置成穿过管状钻头引导件安置。引导件可经调整到规定的内外侧及角位置。此经引导钻头用于形成椎板切开术,其在椎板的外侧边缘与外侧块的内侧边缘的连结处从目标椎板的下边缘延伸到椎板的上端。
可旋转钻头大体上是细长的并且配置成穿过管状钻头安置,且是整体式的并且具有前端,轴件从前端延伸到尾端。前端具有周向粗糙的表面,所述表面具有足够的配置以实现大致上钻头宽度的截骨。钻头轴件具有前端及尾端,其中尾端具有可旋转手柄,外科医生通过所述手柄可以这种方式致动可旋转钻头的前端。
系统还包含椎板锚,其由椎板下夹爪、通过横轴耦合的椎板背夹爪及螺钉构成,所述螺钉被定位成致动锚,使得螺钉的旋转迫使夹爪彼此靠近并形成围绕所述目标椎板的夹持,并以这种方式形成抵靠目标椎板的下边缘的牢固夹紧。
更具体地说,椎板下夹爪是具有前端、中心体及尾端的薄板,且其被配置成沿着目标椎板的前表面伸入。前端可具有小的齿状脊部或波纹,这些波纹经配置以在不破坏皮质表面的情况下对椎板的皮质表面产生额外的摩擦。椎板下夹爪的主体被配置成抵靠目标椎板的椎板下皮质表面的大部分区域定位。椎板下夹爪的尾端被配置成与椎板背夹爪耦合。
尾端在其外侧面上具有孔隙,所述孔隙被配置成容纳轮轴或轴,所述轮轴或轴穿过这些孔隙以及椎板背夹爪中的孔隙而安置。尾端还具有在后前轴上定向的通道。轮轴或轴将椎板下夹爪与椎板背夹爪正交地耦合。椎板下夹爪及椎板背夹爪两者的内表面经设计以符合椎板的目标区域,且它们从其尖端处狭窄转为在靠近连结轴处更宽。夹爪可通过轮轴或轴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旋转。
椎板背夹爪具有前端、中心体及尾端。前端可具有齿状突起或脊部或粗糙表面,其被配置成相对于骨皮质表面产生额外摩擦,但被特别配置成不穿透皮质表面或骨。而椎板背夹爪的中心体被配置成抵靠目标椎板的椎板背皮质表面的大部分区域定位。椎板背夹爪的尾端用螺钉构件或其它可调机构连接到椎板下夹爪。椎板背夹爪的尾端的螺纹通道进入椎板下夹爪的尾端中的通道中。
系统还包含具有外部筒状元件及内部可旋转元件的专用植入仪器。植入仪器的外部筒状元件可用于引导及稳定仪器的前端——细长的中心轴件及前端,所述前端具有与椎板锚可逆地耦合的机构,以便使锚抵靠椎板的下/尾边缘而定位,并且一旦锚抵靠椎板固定,就释放锚。中心可旋转螺丝刀定位在筒状元件内,其具有前端,所述前端被配置成与锁定螺母可逆地耦合,锁定螺母被配置成抵靠螺钉的尾端而固定。在仪器中还设置进一步可调整的构件,以防止螺钉意外反向旋转及旋出。
椎板锚的椎板背夹爪,其背表面具有外壳单元,所述外壳单元配置成接受将椎板锚与外侧块锚耦合的耦合元件的球状前端,以及一旦确定了脊椎板弓的最终位置就将耦合元件的前端锁定到位的构件。耦合元件具有球形前端、细长的中心轴件及球形尾端,其中前端及尾端被配置成装纳在设置到椎板锚及外侧块锚的外壳单元内。
外侧块锚具有内侧元件及外侧元件,这些元件以某种方式可滑动地彼此耦合,使得它们可抵靠目标椎骨的外侧块而固定。外侧块锚的内侧配置成穿过定位在椎板的外侧面与外侧块的内侧面之间的椎板切开而伸入,并且大体上是具有前端、中心体及尾端的平坦板状结构。它可大体上是“C形”,如在前视图中可见。外侧块锚的内侧元件可配置为朝向外侧块的内侧表面的最前面倾斜,并可具有脊部、波纹或齿状突起,以增加对外侧块的骨表面的摩擦,并且经成形为抵靠外侧块的内侧表面。
内侧元件的尾端通过大约90度的弯曲与中心体连续,使得尾端被定向成与中心体正交,并且被配置成与外侧元件可滑动地耦合。其在配置上也大体上是“C形”,且此外其大体上是内侧元件的“镜像”。外侧元件还具有前端,所述前端可朝向外侧块的最前面向内轻微倾斜,此前端还可具有脊部、波纹或齿状突起,所述脊部、波纹或齿状突起经特别配置以增加对外侧块的皮质表面的摩擦。
外侧元件具有中心体,所述中心体可稍微扩张及平坦化以抵靠外侧块的外侧表面。尾端通过大约90度的角度与中心体是整体式的且连续的,使得尾端基本上与中心体正交;此外,尾端具有一配置,外侧元件可通过所述配置与内侧元件可滑动地耦合。提供构件,所述构件用于一旦达到外侧块锚的适当位置就将外侧元件及内侧元件相互锁定。
系统还可包含外壳单元,所述外壳单元被配置以用椎板锚将连接元件的外侧端装纳到外侧块锚。外壳单元形成用于外侧块锚的内侧元件尾端的支架。支架具有校准件,所述校准件与术前数据相关并确定实现目标减压的脊椎板弓抬高量。
系统还可包含作为外侧块锚的外侧元件的部分干草中具有装纳耦合杆的支架,所述耦合杆定位在两个或更多个连续外侧块锚的支架内,且以此方式,此耦合元件用来稳定一或多个目标运动区段。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中不存在椎板锚,此元件已被中心棘突锚所取代,此锚具有确保抵靠目标棘突牢固固定的机构。

Claims (27)

1.一种提供用于在颈胸脊柱的一或多个节段处建立减压椎板成形术的新颖手术方法的装置的设备或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非侵入性椎板锚,其可非侵入性地放置在椎板的最外侧面上,所述椎板已接受双侧椎板切开术,从而形成脊椎板弓;非侵入性外侧块锚,其可放置在已从所述椎板双侧分开的所述外侧块上;至少两个连接元件,其以可旋转、可滑动的方式耦合每一对椎板锚及所述外侧块锚;其中改变所述椎板锚相对于所述外侧块锚的位置导致由所述椎板切开术形成的所述脊椎板弓的抬高,其中所述抬高导致容纳在椎管内的神经元件的减压;用于一旦实现所需的减压就将所述外侧块椎板锚及所述锚相对于彼此锁定在适当的位置上的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用于精确放置椎板切开术的所述装置包括大体上平坦板状组件,其经配置成抵靠目标外侧块的后表面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实现精确放置椎板切开术的装置,其与弯曲部分是整体的且连续的,所述弯曲部分经配置成抵靠所述外侧块的所述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实现精确放置椎板切开术的装置,其具有在所述装置的所述背表面上可见的校准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的系统,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实现精确定位椎板切开术的装置,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管状圆柱形钻头引导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状/管形圆柱形钻头引导件,其具有前端及尾端,所述前端通过一或多个弧状耦合件可滑动地耦合到所述装置的所述板状组件以实现精确定位的椎板切开术。
7.一种椎板锚,其包括:椎板下夹爪、椎板背夹爪,其中所述夹爪通过横轴耦合,及
螺钉,所述螺钉被定位成致动所述锚,使得所述螺钉的旋转迫使所述夹爪彼此靠近并形成围绕所述目标椎板的夹持,并以这种方式形成对所述目标椎板的下边缘的牢固夹紧。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椎板锚的椎板下夹爪,其是本身具有前端、中心体及尾端的薄板,并且经配置成沿着所述目标椎板的前表面伸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椎板下夹爪的前端,其中所述前端具有小的齿状波纹,所述波纹经配置为当抵靠所述目标椎板的所述皮质表面的所选目标区域放置时产生额外摩擦,而不破坏所述皮质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心体,其经配置以抵靠所述目标椎板的所述椎板下皮质表面的大部分区域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所述椎板下夹爪的尾端,其被配置成与所述椎板背夹爪耦合。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端,其还具有在后前轴上定向的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其定位成与所述椎板锚的所述夹爪的长轴正交。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板背夹爪,其具有前端、中心体及尾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椎板背夹爪的前端,其具有齿状突起或脊部,所述齿状突起或脊部经配置以对所述骨皮质表面产生额外摩擦,但经特别配置以不穿透骨的皮质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椎板背夹爪的中心体,其经配置成抵靠所述目标椎板的所述椎板背皮质表面的大部分区域定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椎板背夹爪的尾端,其具有:在其外侧面上的孔隙,所述孔隙经配置以容纳穿过这些孔隙安置的轴;以及在所述椎板下夹爪中的孔隙,所述孔隙则与延伸穿过所述椎板背夹爪的所述尾端的通道连续,并与设置到所述椎板下夹爪的所述尾端的通道连续。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钉在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尾端,其经扩张并配置成以这样一种方式与所述椎板下及椎板背夹爪的所述尾端相互作用,所述方式使得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钉前进穿过所述孔隙迫使所述夹爪朝向彼此,以围绕所述目标椎板形成大体上闭合的夹紧。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锚在权利要求18中的椎板背夹爪,其背表面具有外壳单元,所述外壳单元经配置成接受:耦合件的球状前端,所述耦合件将所述椎板锚与所述外侧块锚耦合,以及构件,所述构件用于一旦确定脊椎板弓的最终位置,就将所述耦合元件的所述前端锁定在适当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侧块锚,其中所述外侧块锚具有内侧元件及外侧元件,所述元件以某一方式可滑动地彼此耦合,使得它们可抵靠目标椎骨的所述外侧块而固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外侧块锚的内侧元件,其经配置成穿过定位在所述椎板的所述外侧面及所述外侧块的所述内侧面之间的椎板切开而伸入,并且大体上是具有前端、中心体及尾端的平坦板状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外侧块锚的所述内侧元件,其为C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外侧块的所述内侧元件的所述前端,其朝向所述外侧块的所述内侧表面的最前面倾斜。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外侧块锚的所述内侧元件的所述尾端,其经配置成与所述外侧元件可滑动地耦合。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外侧元件,其还具有前端,所述前端可朝向所述外侧块的最前面向内轻微倾斜,此前端还可具有脊部、波纹或齿状突起,所述脊部、波纹或齿状突起经特别配置成增加对所述外侧块的所述皮质表面的摩擦。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外侧元件,其还具有中心体,所述中心体可稍微扩张及平坦化以抵靠所述外侧块的所述外侧表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外侧元件,其具有尾端,所述尾端通过大约90度的角度与所述中心体是整体式的且连续的,使得所述尾端基本上与所述中心体正交;此外,所述尾端具有一配置,通过所述配置所述外侧元件可与所述内侧元件可滑动地耦合。
CN202080042694.9A 2019-04-12 2020-04-13 微创颈胸椎板成形术系统 Pending CN1139934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33330P 2019-04-12 2019-04-12
US62/833,330 2019-04-12
PCT/US2020/027936 WO2020210801A1 (en) 2019-04-12 2020-04-13 Minimally intrusive cervicothoracic laminoplasty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3469A true CN113993469A (zh) 2022-01-28

Family

ID=72750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2694.9A Pending CN113993469A (zh) 2019-04-12 2020-04-13 微创颈胸椎板成形术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52769A4 (zh)
CN (1) CN113993469A (zh)
WO (1) WO202021080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6440A (en) * 1915-01-29 1915-10-12 John X Smith Fracture-clamp.
US3242922A (en) * 1963-06-25 1966-03-29 Charles B Thomas Internal spinal fixation means
US7883532B2 (en) * 2005-04-25 2011-02-08 Spineco, Inc. Vertebral pars interarticularis clamp a new spine fixation device, instrumentation, and methodology
US20100023018A1 (en) * 2008-07-23 2010-01-28 Theofilos Charles S Spinous process fixated bilateral drilling guide
US8834528B2 (en) * 2010-02-05 2014-09-16 D. Greg Anderson Spinal fixation device and technique for expansion of the spinal canal
EP2433579A1 (de) * 2010-09-28 2012-03-28 FACET-LINK Inc. Bilaterales Lamina-Implantat
WO2013123387A1 (en) * 2012-02-16 2013-08-22 The Uab Research Foundation Rod-receiving spinal fusion attachment elements
WO2016115121A1 (en) * 2015-01-12 2016-07-21 Boehm Frank H Spinal stabilization without implantation of hardware into the vertebrae proper or violation of cortical bone
CN205458992U (zh) * 2015-12-31 2016-08-1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无螺钉颈椎后路椎板成形自锁固定微型钢板装置
WO2018234977A1 (en) * 2017-06-20 2018-12-27 A-Line Orthopaedics Corporation PLIERS IMPLANT FOR ARC POSTERIOR OF ATLA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52769A4 (en) 2023-06-14
EP3952769A1 (en) 2022-02-16
WO2020210801A1 (en) 2020-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7279B2 (en) Facet joint replacement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US8974496B2 (en) Interspinous implant, tools and methods of implanting
US8366714B2 (en) Rod insertion instrument and method of use
US9066762B2 (en)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separation distance of vertebral bodies with a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tabilization procedure
US201800644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al facet joint fusion using irregularly shaped cortical bone implants
AU759914B2 (en) Pedicle screw assembly
US20120323326A1 (en) Insertion of artificial/prosthetic facet joints with ballotable/compressible joint space component
JP6151719B2 (ja) 椎間板プロテーゼ
US20090171394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Facet Joint Disease
US9198692B1 (en) Spinal fixation anchor
US20220110765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pinal implantation
US8372081B1 (en) Vertebral distraction assembly and related methods
AU2020239651B2 (en) Articulating rod inserter
US90501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
JP2008534063A (ja) 低侵襲性脊椎回復システム、装置、方法、及びキット
EP388674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to establish stabiliz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without implantation of hardware
US20210059655A1 (en) Minimally intrusive cervicothoracic laminoplasty system
CN201328874Y (zh) 微创椎弓根钉
CN113993469A (zh) 微创颈胸椎板成形术系统
WO2008085445A2 (en) Interspinous implant, tools and methods of implanting
JP7485822B2 (ja) 椎弓根ベースの椎間板内固定
US20240164909A1 (en) Implant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US20230310169A1 (en) Implant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JP4326332B2 (ja) 椎体間固定術の方法及び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