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2690B - 消息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消息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2690B
CN113992690B CN202111248488.6A CN202111248488A CN113992690B CN 113992690 B CN113992690 B CN 113992690B CN 202111248488 A CN202111248488 A CN 202111248488A CN 113992690 B CN113992690 B CN 1139926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end
service
information
stat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84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2690A (zh
Inventor
赵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84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26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2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2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2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26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12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compliance of requirements or conditions with available serv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消息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消息传递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业务端发送的第一查询信息,所述第一查询信息用于请求查询第二业务端的状态;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向所述第一业务端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端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的目标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业务端,以使所述第二业务端执行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一业务端确定所述状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为可用状态的情况下发送的消息。

Description

消息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领域中的物联网领域和云计算领域,具体涉及到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边缘计算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一般可以在边缘侧设备上连接有多个业务端,而上述多个业务端之间进行消息传递之前,通常不具备对其他业务端的感知能力。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消息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传递方法,应用于边缘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业务端发送的第一查询信息,所述第一查询信息用于请求查询第二业务端的状态;
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向所述第一业务端发送所述状态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端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的目标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业务端,以使所述第二业务端执行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一业务端确定所述状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为可用状态的情况下发送的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传递方法,应用于第一业务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边缘侧设备发送第一查询信息,所述第一查询信息用于请求查询第二业务端的状态;
接收所述边缘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在所述状态信息表示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为可用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边缘侧设备发送目标消息,以使所述第二业务端执行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传递装置,应用于边缘侧设备,所述消息传递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业务端发送的第一查询信息,所述第一查询信息用于请求查询第二业务端的状态;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业务端发送所述状态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端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的目标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业务端,以使所述第二业务端执行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一业务端确定所述状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为可用状态的情况下发送的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传递装置,消息传递装置,应用于第一业务端,所述消息传递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边缘侧设备发送第一查询信息,所述第一查询信息用于请求查询第二业务端的状态;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边缘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状态信息表示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为可用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边缘侧设备发送目标消息,以使所述第二业务端执行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提供的消息传递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提供的消息传递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提供的消息传递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第一业务端可以预先通过边缘侧设备查询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从而可以增强第一业务端与第二业务端之间的感知能力,并且在感知到第二业务端处于可用状态时,才通过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将目标消息发送给第二业务端,以使第二业务端执行目标消息对应的目标业务,从而增强了目标业务的执行效率,避免了出现第二业务端处于不可用状态,而第一业务端将目标消息发送给第二业务端,导致目标业务不能及时完成的现象的出现。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递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消息传递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消息传递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消息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递方法的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边缘侧设备,如图1所示,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第一业务端发送的第一查询信息,所述第一查询信息用于请求查询第二业务端的状态。
其中,边缘侧设备上可以连接有多个业务端,而每一个业务端在边缘侧设备中均安装有对应的虚拟的业务模块,上述业务模块与上述业务端可以一一对应,而第一业务端和第二业务端均可以属于上述多个业务端内的业务端,即多个业务端可以包括上述第一业务端和第二业务端。
其中,上述多个业务端之间的消息传递均可以参见以下第一业务端和第二业务端之间的消息传递的步骤的相关表述:
第一业务端与第二业务端之间的消息进行传递,均可以通过边缘侧设备上分别与第一业务端和第二业务端对应的业务模块,即第一业务端可以先将消息通过对应的业务模块传递至边缘侧设备中,然后边缘侧设备通过第一主题将上述消息转发给第二业务端对应的业务模块,之后该业务模块再将上述消息转发至第二业务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主题、第二业务端对应的业务模块和第二业务端可以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不同的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可以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业务端和第二业务端可以为单独的业务系统,当然,上述第一业务端和第二业务端也可以为部署在云端服务器的业务端,具体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102、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其中,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可以用于表示第二业务端处于可用状态或者处于非可用状态。当第二业务端处于可用状态时,则第二业务端可以正常处理业务,当第二业务端处于非可用状态时,则第二业务端不可以处理业务,或者处理业务的效率过低。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的方式具体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包括:通过查询接口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其中,上述查询接口可以被称作为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API)查询接口。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专属的查询接口获取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使得查询效率较高,且减少出错率。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包括:通过所述第一主题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主题获取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这样,可以复用第一主题,增强了第一主题的功能的多样性,增加了第一主题的功能的集成度,降低了计算资源的占用,且无需单独设置查询接口,节省了计算资源和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共同实施。即也可以通过第一主题和查询接口获取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步骤S103、向所述第一业务端发送所述状态信息。
其中,边缘侧设备可以先将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业务端在边缘侧设备上对应的业务模块,然后上述业务模块再将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业务端,当然,边缘侧设备也可以直接将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业务端,具体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104、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端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的目标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业务端,以使所述第二业务端执行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一业务端确定所述状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为可用状态的情况下发送的消息。
其中,第一业务端只有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第二业务端处于可用状态时,才封装目标消息,并通过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将目标消息发送给第二业务端,使得第二业务端执行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
当第一业务端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第二业务端处于不可用状态时,第二业务端可以向第三业务端发送查询信息,当第三业务端处于可用状态时,可以封装目标消息,并通过第三业务端对应的主题将目标消息发送给第三业务端,使得第三业务端执行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即第三业务端可以代替第二业务端执行第一目标业务;或者,第二业务端可以等候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发送第一查询信息,以查询第二业务端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业务端只有订阅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的情况下,才能通过第一主题将目标消息发送给第二业务端,即未订阅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的业务端并不能通过第一主题实现与第二业务端之间的消息传递。同理,其他业务端在传递消息时,消息发送业务端也只有在订阅了消息接收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的情况下,两者才能进行消息传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获取状态变更的业务端的状态变更信息;
将所述状态变更信息发布至第二主题,并通过所述第二主题广播所述状态变更信息。
其中,由于各个业务端的状态可能随时变化,因此,边缘侧设备可以实时或者周期性的获取各个变更的业务端的状态变更信息,并将状态变更信息通过第二主题进行广播。
这样,每个业务端均可以通过第二主题可以获取变更的业务端的状态变更信息,从而准确的确定变更的业务端的实时状态,进而使得待传递消息传递给对应的业务端之后,可以按时执行待传递消息对应的业务。
其中,上述第二主题可以针对每一个业务端,即每一个业务端可以默认订阅第二主题,这样,通过第二主题可以将状态变更信息广播给每一个业务端,避免部分业务端被漏发现象的出现。而状态变更信息可以指的是业务端的状态在可用状态和不可用状态之间的切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获取多个业务端的属性信息,所述多个业务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端和所述第二业务端;
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所述属性信息。
其中,属性信息可以包括每个业务端的状态信息,以及每个业务端在边缘侧设备上对应的业务模块的参数信息,上述参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应用模块信息名称、版本、实例部署信息、业务端对应的各个业务模块所属集群中所有节点的软硬件信息,如容器版本、子节点名称、子节点标签、子节点状态和子节点资源消耗状况。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多个业务端的属性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可以在云端服务器上进行备份,从而可以增强多个业务端的属性信息的安全性,减少由于属性信息的丢失造成业务端的功能不能正常实现的现象的出现。
另外,边缘侧设备还可以通过第二主题向各个业务端广播上述属性信息中的至少部分信息,例如:可以广播各个业务端的状态信息和版本信息等,并可以供各个业务端对其他业务端的状态信息和版本信息进行确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模块部署消息,所述业务模块部署消息用于请求部署第二目标业务;
根据所述业务模块部署信息部署所述第二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模块。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当各个业务端为云端服务器上设置的业务端时,需要在边缘侧设备上部署新的业务端对应的业务模块时,云端服务器可以向边缘侧设备发送业务模块部署消息,而边缘侧设备可以根据业务模块部署消息部署第二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模块,这样,可以使得新的业务模块的部署过程较为简洁,且部署效率较高,并对其他业务模块的功能实现造成的影响较低。
其中,云端服务器可以向边缘侧设备发送业务模块部署消息的触发条件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前端控制台在云端服务器上创建一个节点,而该节点可以用于触发云端服务器可以向边缘侧设备发送业务模块部署消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步骤101至104,第一业务端可以预先通过边缘侧设备查询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从而可以增强第一业务端与第二业务端之间的感知能力,并且在感知到第二业务端处于可用状态时,才通过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将目标消息发送给第二业务端,以使第二业务端执行目标消息对应的目标业务,从而增强了目标业务的执行效率,避免了出现第二业务端处于不可用状态,而第一业务端将目标消息发送给第二业务端,导致目标业务不能及时完成的现象的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步骤可以为边缘侧设备上的各个模块来执行,边缘侧设备的所处环境在此不做限定,例如:边缘侧设备可以位于容器编排引擎Kubernetes(K8S)/轻量级Kubernetes(K3S)环境,即K8S/K3S环境,边缘侧设备可以包括核心模块,而核心模块可以被称作为Core模块,而Core模块可以用于和云端服务器保持通信,同步和实施云端的部署任务(具体参见上述根据业务模块部署信息部署第二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模块的相关表述)。同时Core模块周期性获取边缘侧设备所有业务模块(也可以理解为所有业务模块对应的业务端)的状态,汇集上报到云端服务器、发布消息到消息中转模块以及提供API查询接口;而边缘侧设备上还可以包括消息中转模块,消息中转模块也可以被称作为Broker模块,而Broker模块负责提供可靠消息的中转服务,各个业务模块可以向Broker模块订阅主题或者向任一主题(即上述第一主题)发布消息,而Broker模块作为一个消息中转的服务,提供对标准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协议的支持,包括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0/1/2的支持,在QoS1以上保证中转消息的持久化等。
其中,上述第二主题可以定义为广播主题:edge/all,而Core模块通过这个主题发布边缘侧设备上状态变更的业务模块(也就是对应上述状态变更的业务端)的变更信息,其他业务模块可以通过订阅这个主题感知当前其他模块的状态变更信息。上述第一主题可以定义为:主题:edge/{{.ModuleName}},而.ModuleName为该模块在边缘侧设备中注册的服务名称,因此,不同的业务端对应的业务模块的第一主题可以不相同,第一业务端可以通过上述第一主题获取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或者通过上述第一主题向第二业务端发送消息,具体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边缘侧设备上的Core模块、Broker模块和各个业务模块可以均通过在云端服务器上创建节点,而云端服务器可以将上述Core模块、Broker模块和各个业务模块的安装包推送至边缘侧设备上进行安装,安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在线安装、离线安装包、镜像烧录等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Core模块与云端服务器之间可以自动建立链路,上述链路用于实现与云端服务器的通信或者消息传递等功能,而建立链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的全双工通信协议(websocket)、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mqtt、http3等技术来实现。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在边缘侧设备安装了必要的核心模块后,边缘侧设备可以具有:云端服务器操作下发业务模块到边缘侧设备自动安装部署的能力,以及业务模块在边缘侧设备自动注册发现和进行相互通信的能力。具体包括:云端服务器创建的节点在边缘侧设备安装、节点安装后自动同步和启动模块、业务模块自动注册和发现、提供业务模块间通信的能力等。
以下采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举例说明本公开实施例。参见图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用户通过前端控制台操作创建节点等资源;
步骤S202、在边缘侧设备执行节点安装过程,即安装上述核心模块、消息中转模块和各个业务模块;
步骤S203、边缘侧设备基于K8S(即边缘侧设备所处环境)启动Core模块,然后Core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进行端云同步,并启动其他模块;
步骤S204、Core模块周期性从K8S同步各模块的状态并提供查询接口;
步骤S205、第一业务模块想要向第二业务模块发送消息时,先向Core模块请求查询当前第二业务模块是否处于可用状态;
步骤S206、第一业务模块确认第二业务模块可用后,向第二业务模块订阅的主题edge/{{.ModuleNameB}}(即上述第一主题)发送消息,消息会进入Broker消息中转模块,即上述第二业务模块的注册名称可以为B;
步骤S207、Broker消息中转模块将消息(即上述目标消息)转发到第二业务模块监听的edge/{{.ModuleNameB}}主题;
步骤S208、第二业务模块收到消息后进行进一步业务处理。
参见图3,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递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业务端侧,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向边缘侧设备发送第一查询信息,所述第一查询信息用于请求查询第二业务端的状态。
步骤S302、接收所述边缘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步骤S303、在所述状态信息表示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为可用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边缘侧设备发送目标消息,以使所述第二业务端执行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接收所述边缘侧设备通过第二主题广播的状态变更信息,所述状态变更信息用于表示状态变更的业务端的状态变更信息。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每个业务端均可以通过第二主题可以获取变更的业务端的状态变更信息,从而准确的确定变更的业务端的实时状态,进而使得待传递消息传递给对应的业务端之后,可以按时执行待传递消息对应的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各个特征与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相应特征相同,本公开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应用设备的不同,图1所示实施例应用于边缘侧设备,而本公开实施例应用于第一业务端。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具有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技术效果。
即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S301至S303,第一业务端可以预先通过边缘侧设备查询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从而可以增强第一业务端与第二业务端之间的感知能力,并且在感知到第二业务端处于可用状态时,才通过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将目标消息发送给第二业务端,以使第二业务端执行目标消息对应的目标业务,从而增强了目标业务的执行效率,避免了出现第二业务端处于不可用状态,而第一业务端将目标消息发送给第二业务端,导致目标业务不能及时完成的现象的出现。
参见图4,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消息传递装置应用于边缘侧设备,如图4所示,消息传递装置4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一业务端发送的第一查询信息,所述第一查询信息用于请求查询第二业务端的状态;
第一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403,用于向所述第一业务端发送所述状态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404,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端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的目标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业务端,以使所述第二业务端执行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一业务端确定所述状态信息表示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为可用状态的情况下发送的消息。
可选地,消息传递装置40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状态变更的业务端的状态变更信息;
发布模块,用于将所述状态变更信息发布至第二主题,并通过所述第二主题广播所述状态变更信息。
可选地,消息传递装置400,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业务端的属性信息,所述多个业务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端和所述第二业务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所述属性信息。
可选地,消息传递装置400,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模块部署消息,所述业务模块部署消息用于请求部署第二目标业务;
部署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模块部署信息部署所述第二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402,还用于通过查询接口和/或所述第一主题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传递装置同样可以具有上述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技术效果,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5,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消息传递装置应用于第一业务端,如图5所示,消息传递装置5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向边缘侧设备发送第一查询信息,所述第一查询信息用于请求查询第二业务端的状态;
第一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所述边缘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503,用于在所述状态信息表示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为可用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边缘侧设备发送目标消息,以使所述第二业务端执行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
可选地,消息传递装置5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边缘侧设备通过第二主题广播的状态变更信息,所述状态变更信息用于表示状态变更的业务端的状态变更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传递装置同样可以具有上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技术效果,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图6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6所示,设备600包括计算单元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可存储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设备6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输入单元6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6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6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6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609允许设备6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6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6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6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消息传递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传递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6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602和/或通信单元6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6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603并由计算单元6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消息传递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6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消息传递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消息传递方法,应用于边缘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业务端发送的第一查询信息,所述第一查询信息用于请求查询第二业务端的状态;
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向所述第一业务端发送所述状态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端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的目标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业务端,以使所述第二业务端执行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一业务端确定所述状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为可用状态的情况下发送的消息;
还包括:
获取多个业务端的属性信息,所述多个业务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端和所述第二业务端;
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所述属性信息;
还包括:
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模块部署消息,所述业务模块部署消息用于请求部署第二目标业务;
根据所述业务模块部署信息部署所述第二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状态变更的业务端的状态变更信息;
将所述状态变更信息发布至第二主题,并通过所述第二主题广播所述状态变更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包括:
通过查询接口和/或所述第一主题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4.一种消息传递装置,应用于边缘侧设备,所述消息传递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业务端发送的第一查询信息,所述第一查询信息用于请求查询第二业务端的状态;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业务端发送所述状态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端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的目标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业务端对应的第一主题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业务端,以使所述第二业务端执行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业务,所述目标消息为所述第一业务端确定所述状态信息表示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为可用状态的情况下发送的消息;
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业务端的属性信息,所述多个业务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端和所述第二业务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所述属性信息;
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模块部署消息,所述业务模块部署消息用于请求部署第二目标业务;
部署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模块部署信息部署所述第二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息传递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状态变更的业务端的状态变更信息;
发布模块,用于将所述状态变更信息发布至第二主题,并通过所述第二主题广播所述状态变更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消息传递装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查询接口和/或所述第一主题获取所述第二业务端的状态信息。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48488.6A 2021-10-26 2021-10-26 消息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9926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8488.6A CN113992690B (zh) 2021-10-26 2021-10-26 消息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8488.6A CN113992690B (zh) 2021-10-26 2021-10-26 消息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2690A CN113992690A (zh) 2022-01-28
CN113992690B true CN113992690B (zh) 2023-10-27

Family

ID=79741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8488.6A Active CN113992690B (zh) 2021-10-26 2021-10-26 消息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269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5929A (zh) * 2017-09-12 2019-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移动边缘计算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198516A (zh) * 2018-02-27 2019-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2925651A (zh) * 2021-04-06 2021-06-0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资源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162996A (zh) * 2017-06-02 2021-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发现的方法、注册中心和设备
CN113342458A (zh) * 2021-04-29 2021-09-03 之江实验室 一种基于容器云的云边协同海量设备和业务批量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5330B (zh) * 2016-06-27 2019-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边缘计算的虚拟网络功能部署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2996A (zh) * 2017-06-02 2021-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发现的方法、注册中心和设备
CN109495929A (zh) * 2017-09-12 2019-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移动边缘计算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198516A (zh) * 2018-02-27 2019-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2925651A (zh) * 2021-04-06 2021-06-0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资源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342458A (zh) * 2021-04-29 2021-09-03 之江实验室 一种基于容器云的云边协同海量设备和业务批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2690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2031B (zh) 节点状态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200071A1 (en) Runtime environ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3934464A (zh) Linux系统中启动安卓应用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150558B (zh) 管理消息队列节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988223B (zh) 框架集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3884A (zh) 分布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51056B (zh) 基于Canal的消息推送方法和系统
CN104539510A (zh) 一种基于多协议的信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11200606A (zh) 深度学习模型任务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067865A (zh) 航天测控数据实时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12866985B (zh) 流量控制方法、资源下载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92690B (zh) 消息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59184B (zh) 健康状态检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291325A (zh) 一种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15658218B (zh) 边缘设备接入云端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26881B (zh)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86582A (zh) 一种实时数据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67540B (zh) 主备节点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8158262A (zh) 云手机命令下发方法和装置
CN112596922B (zh) 通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565173B (zh) 用于消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5107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37371A (zh) 批量管理边缘节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598743A (zh) 一种服务发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32546A (zh) 测试环境中的消息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