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2561A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92561A CN113992561A CN202010662494.5A CN202010662494A CN113992561A CN 113992561 A CN113992561 A CN 113992561A CN 202010662494 A CN202010662494 A CN 202010662494A CN 113992561 A CN113992561 A CN 1139925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type
- packet
- routing
- network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Routing of multiclass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8—Flow based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报文识别需要复杂手工配置,容易出错,并且网络发生变化时,需要用户感知并更改配置的问题,以满足用户对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需求。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其中第一路由特征是以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其中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对数据存储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一般采用典型的“两地三中心”架构。两地三中心是指同城双中心加异地灾备,是一种商用容灾备份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两地是指同城、异地;三中心是指生产中心、同城灾备(容灾)中心、异地灾备(容灾)中心三个数据中心。另外,不同于传统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中仅生产中心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如图2所示,为了获得更好的业务体验,同城的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还能组成“同城双活”架构,每个数据中心均可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部分情况下为获得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能使用“同城多活”架构。
对于“双活”或“多活”架构,两个或多个数据中心运行相同的应用,具备同样的数据,数据中心间的数据是实时同步的。例如银行的联机交易,必须等待数据跨长距在同城灾备中心完成确认整个交易才算完成。所以“双活”或“多活”架构对网络要求很高。如图2所示,在“双活”架构下,会出现数据中心的短距报文(如仅在数据中心内部传输的报文)和长距报文(如需要跨数据中心传输的报文)混跑的情形。当数据中心长距报文流量较大时,容易造成长距报文的拥塞,长距报文的拥塞会影响短距报文的传输。同样短距报文的拥塞,也会影响长距报文的传输。因此为了避免长距报文和短距报文间的相互影响,需要将长距报文和短距报文进行隔离,以获得更好的报文传输性能。
对长距报文和短距报文进行隔离的前提是对长距报文和短距报文的识别。目前,对于长距报文和短距报文的识别,通常通过手工配置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段实现。例如:根据网络规划,“同城双活”的两个数据中心会各自规划不同的IP网段,通过在交换设备配置长距报文的IP网段,从而根据报文对应的目的IP识别是长距报文还是短距报文。然而,手工配置的IP网段会面临配置工作量大,且极易出错的问题,并且随着网络的变化,手工配置的IP网段会出现失效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无需复杂手工配置,能够适应网络变化实现对报文识别的报文处理方案,以满足用户对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报文识别需要复杂手工配置,容易出错,并且网络发生变化时,需要用户感知并更改配置的问题,以满足用户对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其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是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采用上述方法,通过获取的某一类端口对应的路由特征,实现对以该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进行发送或转发的某一类报文的识别,无需用户复杂的手工配置,不易出错;并且获取到的某一类端口对应的路由特征,能够随网络的变化而变化,无需用户感知网络变化并更改配置,能够满足用户对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二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一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不同队列。
上述设计中,提供了多种报文隔离方案,有利于满足不同报文隔离的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类端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与对应的邻居网络设备往返时延RTT超过第一时长阈值的端口。
上述设计中,可以准确确定与邻居网络设备传输时长(或传输距离)超过某一阈值的长距端口,从而根据长距端口对应的路由特征,实现对长距报文的识别以及隔离,可以满足用户对长距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DU报文传输,其中所述PDU报文携带报文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报文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报文携带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可选的,所述PDU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
上述设计中,通过在携带第一路由特征的PDU报文中携带报文类型指示信息,有利于第一网络设备对携带第一路由特征的PDU报文的发现和识别。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DU报文还携带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队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
上述设计中,通过在PDU报文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的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有利于第一网络设备准确将某一类报文隔离到指定的队列,满足特定的报文隔离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变化信息或更新后的第一路由特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更新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上述设计中,在网络发生变化时,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对第一路由特征进行更新,有利于第一网络设备对报文的准确识别以及隔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一路由特征,其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是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所述第一路由特征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采用上述方法,通过获取的某一类端口对应的路由特征,实现对以该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进行发送或转发的某一类报文的识别,无需用户复杂的手工配置,不易出错。并且获取到的某一类端口对应的路由特征,能够随网络的变化而变化,无需用户感知网络变化并更改配置,能够满足用户对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二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一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不同队列。
上述设计中,提供了多种报文隔离方案,有利于满足不同报文隔离的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类端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与对应的邻居网络设备往返时延RTT超过第一时长阈值的端口。
上述设计中,可以准确确定与邻居网络设备传输时长(或传输距离)超过某一阈值的长距端口,从而根据长距端口对应的路由特征,实现对长距报文的识别以及隔离,可以满足用户对长距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DU报文传输,其中所述PDU报文携带报文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报文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报文携带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可选的,所述PDU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
上述设计中,通过在携带第一路由特征的PDU报文中携带报文类型指示信息,有利于第一网络设备对携带第一路由特征的PDU报文的发现和识别。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DU报文还携带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队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
上述设计中,通过在PDU报文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的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有利于第一网络设备准确将某一类报文隔离到指定的队列,满足特定的报文隔离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变化信息或更新后的第一路由特征。
上述设计中,在网络发生变化时,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有利于第一网络设备获取准确的第一路由特征,实现对报文的准确识别以及隔离。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模块),比如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通信接口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可以理解的是,通信接口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的程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模块),比如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通信接口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可以理解的是,通信接口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的程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为第二网络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处理系统,所述报文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报文处理装置,以及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报文处理装置。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八方面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地三中心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城双活架构中长、短距报文传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城双活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TT测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隔离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隔离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隔离示意图之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功能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处理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数据中心,用于对数据中心中的某一类报文或多类报文的识别以及隔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在同城双活场景中对数据中心A中的某一类报文(如长距报文)进行识别以及隔离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同城双活场景中数据中心A和数据中心B都是多级交换(CLOS)网络的数据中心,即包含多层交换设备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A和数据中心B的距离在10~100KM之间,在数据中心A和数据中心B中均包含多个具有报文收发功能的主机(或终端设备),以及多个具有报文转发功能的交换设备。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图3中示出的交换设备和主机等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都可以称为网络设备。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主机(或终端设备),一种具有数据收发功能的设备,例如,可以为具有无线/有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计算设备、业务服务器等,还可以是其他具有数据收发功能的装置或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定。
2)、交换设备,一种具备数据转发(交换)功能的设备,可以是交换机,也可以是路由器、网关等设备,还可以是其他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装置或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定。
3)、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测距,一种基于信号在两设备之间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长,对两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以设备A和设备B基于RTT测距为例,设备B可以向设备A发送携带测距请求的第一消息(或报文),并记录发送第一消息的第一时间;设备A接收到设备B发送的携带测距请求的第一消息后,向设备B发送携带测距应答的第二消息(或报文),设备B记录接收设备A发送的携带测距应答的第二消息的第二时间,根据第二时间与第一时间的差值,即可确定信号在设备A与设备B之间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长T,并可根据S=T*C/2,确定两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S表示两设备之间的距离,T为信号在两设备之间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长、C为信号的传播速度(信号为电磁波信号,传播速度通常取光速)。
4)、长距报文和短距报文,长距报文为需要上(或经过)长距链路进行传输的报文,短距报文为不需要上长距链路进行传输的报文。如图3所示,长距报文为需要通过数据中心A和数据中心B之间长距链路传输的报文;短距报文为仅在数据中心A中两个相邻网络设备之间的短距链路进行传输的报文。其中,对于同城双活场景,长距链路的传输距离通常在10-100km,短距报文的传输距离通常小于0.5km。
5)、柜顶(top of rack)交换设备,指直接连接主机(或终端设备)的交换设备,如图3中的交换设备A。
6)、下联(downlink),对于CLOS网络交换设备端口之间的互联,假设从TOR交换设备是第一级交换机,往上分别是第二级、第三级交换机…,从高层级到低层级交换设备的方向或从TOR交换设备到主机或终端设备的方向都是downlink。
另外,需要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还可以描述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不做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和/或”可以用于描述关联对象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进行区分。该“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例子、例证或说明,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无需复杂手工配置,能够适应网络变化实现对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报文处理方案,解决现有报文识别需要复杂手工配置,容易出错,并且随着网络的变化,手工配置会失效的问题,满足用户对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需求。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处理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
S401: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一路由特征,其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是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基于某一类端口,对以该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某一类报文进行识别以及隔离的。具体的,可以根据以某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对以该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进行发送(或转发)的某一类报文进行识别以及隔离。
以在如图3所示的同城双活场景中,对数据中心A中的长距报文进行识别以及隔离为例,其中长距报文为需要通过数据中心A和数据中心B之间长距链路传输的报文,数据中心A中用于向数据中心B发送(或转发)长距报文的端口为长距端口。当需要对数据中心A中的长距报文(即第一类报文)进行识别以及隔离时,首先需要确定数据中心A中存在的长距端口(即第一类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可以根据数据中心A对应的长距链路和短距链路分别对应的传输距离,基于RTT测距原理“S=T*C/2”,设置用于识别长距端口的第一时长阈值,并根据数据中心A中每个端口与对应的邻居网络设备RTT,识别数据中心A存在的长距端口。例如:在同城双活场景中,数据中心A和数据中心B之间长距链路的传输距离通常在10-100km,数据中心A中短距链路的传输距离通常小于0.5km。也就是说短距链路对应的RTT通常小于0.0033ms,长距链路对应的RTT通常大于0.067ms、小于0.67ms,可以设置第一时长阈值为0.01ms、0.02ms等。在确定数据中心A中存在的长距端口时,如图5所示,可以由数据中心A中各个网络设备(可以仅为数据中心A中的交换设备)在其各个端口上向端口对应的邻居网络设备发起RTT测量,通过记录向邻居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测距请求的第一消息的第一时间,和接收邻居网络设备回复的携带测距应答的第二消息的第二时间,数据中心A中各个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其各个端口对应的RTT,进而确定RTT大于第一时长阈值的长距端口。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中,也可以由用户预先配置数据中心A中用于发送长距报文的一个或多个长距端口,数据中心A中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配置信息,确定数据中心A中存在的长距端口。
确定数据中心A中存在的第一类端口(即长距端口)后,第二网络设备(即数据中心A中存在第一类端口的网络设备)获取以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其中,以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可以是第一类端口对应的前缀(prefix)/长度(length),还可以是第一类端口对应的目的地(destination)/掩码(mask),还可以是第一类端口对应的目的网段(如IP网段)等。示例的,参照路由表1所示,以端口(port)A和portB都是第一类端口为例,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路由表1中获取portA和portB为路由出接口的prefix/length。其中,在路由表1中端口对应的prefix/length,可以为以该端口作为路由出接口发出的报文的IP网段,也即以该端口作为路由出接口发出的报文的目的IP地址范围。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场景中,数据中心B对应的IP网段有两个,分别为192.168.1.0-192.168.1.255和192.168.2.0-192.168.2.255,portA对应的prefix1/length为192.168.2.0/24,portB对应的prefix2/length为192.168.2.0/24。
prefix/length | 下一跳 | 路由出接口 |
prefix1/length | … | portA |
prefix2/length | … | portB |
… | … |
路由表1
S402: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一路由特征后,可以在数据中心A中扩散获取到的第一路由特征,直至数据中心A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路由特征。示例的:第二网络设备在获取第一路由特征后,可以通过第二网络设备的非长距端口,向数据中心A中的邻居网络设备发送(扩散)第一路由特征。在数据中心A中位于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中间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路由特征时,继续通过非长距端口,向中间网络设备在数据中心A中的邻居网络设备发送(扩散)第一路由特征,直至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路由特征。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数据中心A中的交换设备,也可以是数据中心A中的主机或终端设备。另外,因为直接与主机或终端设备连接的TOR交换设备,通过downlink端口直接接收来自主机或终端设备的报文,将TOR交换设备作为最先对报文进行识别以及隔离处理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从报文的源头实现对报文的识别以及隔离,获得最优的报文识别以及隔离效果,并能避免报文识别以及隔离占用主机或终端设备的资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优选TOR交换设备作为最先对报文进行识别以及隔离处理的第一网络设备。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路由特征可以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报文传输。另外,为了便于其它网络设备对携带第一路由特征的PDU报文的发现和识别,在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携带第一路由特征的PDU报文中,还可以携带有用于指示PDU报文携带第一路由特征的报文类型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第一路由特征可以通过0x88CC类型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报文传输。如图6所示,LLDP报文可以包括数据类型(TLV type)字段,数据长度(TLV length)字段、报文类型(type)字段、地址族(addressfamily)字段、以及prefix/length字段等,其中TLV type字段可以携带数据类型信息、TLVlength字段可以携带数据长度信息、type字段可以携带用于指示PDU报文携带第一路由特征的报文类型指示信息、address family字段可以用来携带地址族信息(如IPV4或IPV6等)、prefix/length字段可以携带N个第一类端口对应的prefix/length信息,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其中对于网际协议版本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prefix可选为4个八位组(octets),length可选为1个octets,对于IPV6,prefix可选为16个octets,length可选为1个octets。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中,第一路由特征还可以通过其它PDU报文传输,如通过其他新定义类型PDU报文传输。如图7所示,新的PDU报文可以包括目的地址(destinationaddress,DA)字段、源地址(source address,SA)字段、Type字段、PDU字段、帧检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字段等,其中DA字段可以携带目的地址信息,如目的MAC地址等、SA字段可以携带源地址信息、Type字段可以携带PDU报文新定义的类型信息、FCS字段可以携带帧检验序列。在PDU字段中可以包括type字段、address family字段、以及N个prefix/length字段等子字段,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其中,type字段可以携带用于指示PDU报文携带第一路由特征的报文类型指示信息、address family字段可以用来携带地址族信息(如IPV4或IPV6等)、prefix/length字段可以携带第一类端口对应的prefix/length信息。其中对于IPV4,prefix可选为4个octets,length可选为1个octets,对于IPV6,prefix可选为16个octets,length可选为1个octets。
另外,为了获得更好的报文隔离效果,携带第一路由特征的PDU报文中,还可以携带用于指示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的第一队列指示信息。示例的:第一队列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类报文隔离后的队列的标识信息,直接指示第一类报文隔离后的队列;也可以是队列位图(queuemap)信息,指示第一类报文隔离前的队列和隔离后的队列的对应关系。例如:隔离前第一类报文的队列是A,隔离后的队列是B;隔离前第一类报文的队列是C,隔离后的队列是D…。
S403: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
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路由特征后,对于需要发送或转发的报文,根据报文的路由特征与第一路由特征是否匹配,识别报文的类型,并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也即,第一网络设备在根据报文的路由特征与第一路由特征是否匹配识别报文为第一类报文,还是第二类报文后,需要为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中的至少一类报文设置报文标识信息,以便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或转发的报文的其它网络设备能够根据报文中设置的报文标识信息,区分出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路由特征后,对于需要发送或转发的报文,识别报文的路由特征与第一路由特征是否匹配,如识别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与第一路由特征中携带的prefix/length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将报文确定为第一类报文(即长距报文),并为该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如将报文中报文标识信息字段设置为“00”;如果不匹配,将报文确定为第二类报文(即非长距报文或短距报文),但不为第二类报文设置报文标识信息。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或转发的报文的其它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或转发的报文后,能够根据报文中是否设置有第一报文标识信息,确定报文是第一类报文还是第二类报文。
作为另一种示例,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路由特征后,对于需要发送或转发的报文,识别报文的路由特征与第一路由特征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将报文确定为第一类报文(即长距报文),并为该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如将报文中报文标识信息字段设置为“00”;如果不匹配,将报文确定为第二类报文(即非长距报文或短距报文),并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如将报文中报文标识信息字段设置为“01”。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或转发的报文的其它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或转发的报文后,如果报文中设置有第一报文标识信息,确定报文为第一类报文,如果报文中设置有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确定报文为第二类报文。
S404: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进行隔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进行S404可以在进行S403之前,也可以在进行S403之后,还可以与S403同时进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对于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的隔离,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将第一类报文隔离到与第二类报文不同的队列、将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与第一类报文不同的队列,将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不同队列等方式,实现对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的隔离,下面结合具体隔离方式进行说明。
方式一:将第一类报文隔离到与第二类报文不同的队列。
示例的:如图8所示,在接收到第一路由特征之前,第一网络设备的报文均通过队列A进行发送(或转发),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路由特征后,对于路由特征与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第二类报文仍通过队列A进行发送,对于路由特征与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第一类报文通过队列B进行发送。可选的,当传输第一路由特征的PDU报文中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的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时,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类报文隔离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指示的队列中。
方式二:将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与第一类报文不同的队列。
示例的:如图9所示,在接收到第一路由特征之前,第一网络设备的报文均通过队列A进行发送(或转发),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路由特征后,对于路由特征与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第一类报文仍通过队列A进行发送,对于路由特征与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第二类报文通过队列B进行发送。
方式三:将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不同队列。
示例的:如图10所示,在接收到第一路由特征之前,第一网络设备的报文均通过队列A进行发送(或转发),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路由特征后,对于路由特征与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第一类报文通过队列B传输,对于路由特征与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第二类报文通过队列C传输。可选的,当传输第一路由特征的PDU报文中还携带有用于指示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的第一队列指示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二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的第二队列指示信息时,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类报文隔离所述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指示的队列,将第二类报文隔离所述第二队列指示信息指示的队列。关于第二队列指示信息携带的信息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对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携带的信息内容的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进行赘述。
位于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中间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后,可以根据第一类报文中设置的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类报文中设置的第二报文标识信息,在接收到的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报文中识别出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如将设置(或携带)有第一报文标识信息的报文确定为第一类报文,将未设置(或携带)有第一报文标识信息的报文确定为第二类报等,并采用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同的方式将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隔离。具体的,第二网络设备或中间网络设备隔离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可以参照上述第一网络设备对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的隔离,重复之处不再进行赘述。
同时,为了保证对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准确性,避免如邻居网络设备变化等网络变化引起的第一路由特征变化,导致的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不准确,当第一路由特征发生变化时,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包括第一路由特征变化信息或更新后的第一路由特征,用以更新第一网络设备中保存的第一路由特征。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报文处理方法不仅限于对长距报文的识别以及隔离,也可以用于对数据中心中通过某类特殊端口传输的报文的识别以及隔离、对数据中心中通过某一个或多个端口传输的报文的识别以及隔离等,用户仅需设置第二网络设备识别某类特殊端口、或某一个或多个端口的规则,或直接将某特殊端口、或某一个或多个端口配置为第一类端口,即可实现对某类特殊端口、或某一个或多个端口传输的报文的识别以及隔离。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报文处理方法还可以实现对多种类型的报文的识别和隔离,例如:在对长距报文和短距报文识别以及隔离的基础上,对短距报文中对应存储端口的报文与对应非存储端口的报文进行识别以及隔离,从而实现对长距报文、对应存储端口的短距报文、对应非存储端口的短距报文的识别以及隔离。
如图11所示,仍以在同城双活场景中对数据中心A中的某一类报文(如长距报文)进行识别以及隔离为例,数据中心A可以主要包括:RTT测量模块、长距路由特征获取处理模块、长距路由特征扩散处理模块和长距报文隔离规则下发模块4个功能模型。
RTT测量模块,需要数据中心A中所有网络设备都支持,主要功能是在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向邻居网络设备发起RTT测量,根据RTT的测量结果自动识别长距端口,以及具有长距端口的第二网络设备。
长距路由特征获取处理模块,在具有长距端口的第二网络设备运行,主要功能是根据长距端口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路由表获得以长距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相关路由特征信息。
长距流量路由特征扩散处理模块,需要数据中心A中所有网络设备都支持,主要功能是在数据中心A中的网络设备之间扩散长距路由特征信息,以及在收到扩散来的长距路由特征信息后,判断是否继续扩散或进行报文识别以及隔离处理。
长距报文隔离规则下发模块,需要数据中心A中用于对长距路由特征进行处理的第一网络设备支持,当第一网络设备判断扩散来的长距路由特征信息该由自己处理而非继续扩散时,根据扩散来的长距路由特征信息识别长距报文,隔离长距报文,并为长距报文设置报文标识信息,如报文优先级等,便于后续接收到长距报文的设备识别长距报文并进行隔离。
【实施例二】
上述主要从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各网元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或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图1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报文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报文处理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报文处理装置可以是图4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中的单元(或模块)等。
如图12所示。报文处理装置12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202和通信单元1203,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201。报文处理装置1200用于实现上述图4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202用于实现相应的处理功能。通信单元1203用于支持报文处理装置120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存储单元1201,用于存储报文处理装置1200的程序代码和/或数据。可选地,通信单元120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或发送单元,分别用于执行接收和发送操作。
当报文处理装置1200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功能时:通信单元1203,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其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是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
处理单元12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二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一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不同队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类端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与对应的邻居网络设备往返时延RTT超过第一时长阈值的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DU报文传输,其中所述PDU报文携带报文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报文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报文携带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DU报文还携带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队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DU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203,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变化信息或更新后的第一路由特征;所述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更新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当报文处理装置1200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202,用于获取第一路由特征,其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是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
通信单元1203,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所述第一路由特征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203,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所述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二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一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不同队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类端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与对应的邻居网络设备往返时延RTT超过第一时长阈值的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DU报文传输,其中所述PDU报文携带报文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报文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报文携带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DU报文还携带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队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DU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203,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发生变化时,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变化信息或更新后的第一路由特征。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参照图13所示,所述报文处理装置1300包括:通信接口1301、处理器1302以及存储器1303,其中:
所述通信接口1301、所述处理器1302以及所述存储器1303之间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1301、所述处理器1302以及所述存储器1303通过总线1304相互连接;所述总线13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所述报文处理装置1300在实现如图4所示的适用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报文处理方法时:
通信接口1301,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1302,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下述方法:
通过通信接口1301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其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是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二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一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不同队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类端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与对应的邻居网络设备往返时延RTT超过第一时长阈值的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DU报文传输,其中所述PDU报文携带报文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报文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报文携带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DU报文还携带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队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DU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通信接口1301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变化信息或更新后的第一路由特征;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更新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中,所述报文处理装置1300在实现如图4所示的适用于第二网络设备的报文处理方法时:
通信接口1301,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1302,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下述方法:
获取第一路由特征,其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是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通过通信接口1301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所述第一路由特征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通信接口1301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将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二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一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不同队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类端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与对应的邻居网络设备往返时延RTT超过第一时长阈值的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DU报文传输,其中所述PDU报文携带报文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报文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报文携带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DU报文还携带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队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DU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发生变化时,通过通信接口1301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变化信息或更新后的第一路由特征。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适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报文处理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适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报文处理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适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报文处理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无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引用,例如方法实施例之间的方法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和方法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其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是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二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一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不同队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端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与对应的邻居网络设备往返时延RTT超过第一时长阈值的端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DU报文传输,其中所述PDU报文携带报文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报文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报文携带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U报文还携带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队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U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变化信息或更新后的第一路由特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更新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8.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一路由特征,其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是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所述第一路由特征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二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一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不同队列。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端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与对应的邻居网络设备往返时延RTT超过第一时长阈值的端口。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DU报文传输,其中所述PDU报文携带报文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报文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报文携带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U报文还携带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队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U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
14.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变化信息或更新后的第一路由特征。
15.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其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是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二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一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不同队列。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端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与对应的邻居网络设备往返时延RTT超过第一时长阈值的端口。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DU报文传输,其中所述PDU报文携带报文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报文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报文携带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DU报文还携带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队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DU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
21.如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变化信息或更新后的第一路由特征;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更新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22.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路由特征,其中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是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类端口为路由出接口的路由特征;
通信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所述第一路由特征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类报文设置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为第二类报文设置第二报文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报文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报文标识信息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匹配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路由特征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不匹配的报文。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二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与所述第一类报文不同的队列,或将所述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隔离到不同队列。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端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与对应的邻居网络设备往返时延RTT超过第一时长阈值的端口。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特征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DU报文传输,其中所述PDU报文携带报文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报文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报文携带所述第一路由特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DU报文还携带第一队列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队列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报文隔离到的队列。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DU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
28.如权利要求22-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发生变化时,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所述第一路由特征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路由特征变化信息或更新后的第一路由特征。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62494.5A CN113992561A (zh) | 2020-07-10 | 2020-07-10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PCT/CN2021/102305 WO2022007649A1 (zh) | 2020-07-10 | 2021-06-25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62494.5A CN113992561A (zh) | 2020-07-10 | 2020-07-10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92561A true CN113992561A (zh) | 2022-01-28 |
Family
ID=79552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62494.5A Pending CN113992561A (zh) | 2020-07-10 | 2020-07-10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92561A (zh) |
WO (1) | WO2022007649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98757A1 (zh) * | 2022-11-09 | 2024-05-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集群系统、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70476C (zh) * | 2002-09-23 | 2006-08-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服务质量的网络管理方法 |
US7724754B2 (en) * | 2006-02-24 | 2010-05-25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Device, system and/or method for managing packet congestion in a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
US9215174B2 (en) * | 2012-10-18 | 2015-12-15 | Broadcom Corporation | Oversubscription buffer management |
CN104184670A (zh) * | 2013-05-23 | 2014-12-03 | 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变电站中异常报文的隔离方法和装置 |
CN105827472B (zh) * | 2015-01-04 | 2019-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数据流类型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7786497B (zh) * | 2016-08-25 | 2020-04-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生成acl表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965148B (zh) * | 2018-06-27 | 2022-04-22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器及报文处理方法 |
CN110602110A (zh) * | 2019-09-18 | 2019-12-20 |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全网端口隔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07-10 CN CN202010662494.5A patent/CN113992561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6-25 WO PCT/CN2021/102305 patent/WO202200764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98757A1 (zh) * | 2022-11-09 | 2024-05-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集群系统、报文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007649A1 (zh) | 2022-0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244569A1 (en) | Traffic Forwarding Method and Traffic Forwarding Apparatus | |
Lee et al. | The principles and performance of Hubnet: A 50 Mbit/s glass fiber local area network | |
US20090245114A1 (en) | Methods for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network performance data | |
CN110430135B (zh)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 |
US20110110372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erform hybrid switching and routing functions | |
CN114553760B (zh) | 路径权重分配方法以及装置 | |
US7158791B2 (en) | Route updating method for micromobility network | |
CN112887209B (zh) | 关于数据传输的表项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20210329529A1 (en) |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ntroller | |
WO2022121707A1 (zh) | 报文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6255226A (zh) | 网络连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20030174709A1 (en) | Topology discovery process and mechanism for a network of managed devices | |
CN105187311A (zh)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
CN107547346A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11740903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8321585B2 (en) |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of bus network structure and message routing method using the system | |
US20220150107A1 (en) | Packet loss position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EP4020904A1 (en) |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WO2022007649A1 (zh)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8346892B2 (en) |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of bus network structure and method using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 |
US20230171264A1 (en) |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Implementing Terminal Verification | |
WO2023011047A1 (zh) |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9432475B2 (en) |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of bus network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the system | |
JPH04273735A (ja) | 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ブリッジ装置 | |
CN115567436A (zh) | 组播报文的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