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9894A - 防尾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防尾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9894A
CN113989894A CN202111296273.1A CN202111296273A CN113989894A CN 113989894 A CN113989894 A CN 113989894A CN 202111296273 A CN202111296273 A CN 202111296273A CN 113989894 A CN113989894 A CN 113989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on
distance
current
face imag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962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9894B (zh
Inventor
王浩
杜星
吴荣福
黄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hongke Yunc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hongke Yunc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hongke Yunc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hongke Yunc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962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98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9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9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9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98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10Movable barriers with registering means
    • G07C9/15Movable barriers with registering means with arrangements to prevent the passage of more than one individual at a tim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防尾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通过人脸图像防止尾随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防尾随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当前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获取在预设的人脸识别区域内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当前人员是当前需要进入到通行区域的人员;根据人脸图像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根据人脸间距判断其他人员是否为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若是,则进行告警;若否,则允许当前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基于上述方法,由于可以通过人脸图像确定出人脸间距,由于存在尾随行为时人脸间距较小,所以可以通过人脸间距在确定尾随行为后发出告警,有效地防止了尾随行为。

Description

防尾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防尾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机场、车站等等场所拥有很多闸机,以火车站为例,旅客在刷脸验证通过之后闸机的闸门打开,旅客正常通过,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旅客存在尾随行为,即紧紧跟随前一个旅客通过闸门,以逃避刷脸验证,这种行为不仅仅是违规逃票,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闸门在前一个旅客通过之后会正常关闭,如果此时后一个旅客尾随通过则很有可能导致闸门夹伤后一个旅客,所以如何防止尾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在闸机上安装摄像机以采集人脸图像,通过判断通行区域附近是否有多名人员来判断是否存在尾随行为,当存在多名人员时即判断存在尾随行为,但是在实际场景中同行区域附近本就会存在多名人员,因此仅仅通过通行区域内是否存在多名人员来判断是否存在尾随行为是不准确的。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防尾随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如何通过人脸图像有效防止尾随行为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尾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当前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获取在预设的人脸识别区域内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所述当前人员是当前需要进入到通行区域的人员;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确定当前人员与所述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根据所述人脸间距判断所述其他人员是否为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
若是,则进行告警;若否,则允许当前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
在上述防尾随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确定当前人员与所述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的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分别确定当前人员的瞳距与所述其他人员的瞳距;
根据所述瞳距并按照下式所示的方法分别确定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021
其中,所述L表示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或所述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所述S表示当前人员的瞳距或所述其他人员的瞳距,所述a表示当前人员的年龄系数或其他人员的年龄系数,所述b表示当前人员的性别系数或其他人员的性别系数,所述k表示预设的常数系数;
根据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确定当前人员与所述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在上述防尾随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下列步骤确定当前人员的年龄系数和其他人员的年龄系数:
针对所述当前人员和所述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年龄系数:
根据人脸图像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以判断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为成年人或儿童;
若为成年人,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1
若为儿童,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2
其中,所述a1=1,所述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022
所述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所述y为儿童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y;
并且/或者,
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下列步骤确定当前人员的性别系数和其他人员的性别系数:
针对所述当前人员和所述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性别系数:
根据人脸图像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
若性别为男性,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系数b=b1
若性别为女性,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系数b=b2
其中,所述b1=1,所述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031
所述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所述z为成年女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z。
在上述防尾随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且未接收到针对下一个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时,采用红外线检测方法检测是否有其他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若是,则判定所述其他人员是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并进行告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尾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其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当前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获取在预设的人脸识别区域内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所述当前人员是当前需要进入到通行区域的人员;
间距确定模块,其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确定当前人员与所述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尾随告警模块,其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人脸间距判断所述其他人员是否为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若是,则进行告警;若否,则允许当前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
在上述防尾随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间距确定模块被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下列操作: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分别确定当前人员的瞳距与所述其他人员的瞳距;
根据所述瞳距并按照下式所示的方法分别确定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032
其中,所述L表示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或所述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所述S表示当前人员的瞳距或所述其他人员的瞳距,所述a表示当前人员的年龄系数或其他人员的年龄系数,所述b表示当前人员的性别系数或其他人员的性别系数,所述k表示预设的常数系数;
根据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确定当前人员与所述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在上述防尾随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间距确定模块还包括系数确定子模块,所述系数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通过下列步骤确定当前人员的年龄系数和其他人员的年龄系数:
针对所述当前人员和所述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年龄系数:
根据人脸图像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以判断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为成年人或儿童;
若为成年人,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1
若为儿童,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2
其中,所述a1=1,所述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041
所述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所述y为儿童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y;
并且/或者,
所述系数确定子模块还被配置成通过下列步骤确定当前人员的性别系数和其他人员的性别系数:
针对所述当前人员和所述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性别系数:
根据人脸图像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
若性别为男性,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系数b=b1
若性别为女性,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系数b=b2
其中,所述b1=1,所述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042
所述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所述z为成年女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z。
在上述防尾随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红外告警模块,其被配置成在当前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且未接收到针对下一个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时,采用红外线检测方法检测是否有其他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若是,则判定所述其他人员是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并进行告警。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上述防尾随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防尾随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上述防尾随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防尾随方法。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在接收到针对当前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后获取在预设的人脸识别区域内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其中,当前人员就是当前需要进入到通行区域的人员,然后根据人脸图像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间距,而人脸间距即代表了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间距,最后根据人脸间距判断其他人员是否为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如果是则进行告警,如果不是则允许当前人员进入到同行区域。基于上述方法,由于可以通过当前人员的人脸图像和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确定出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间距,而人脸间距是是存在尾随行为的最直接的体现,即如果存在尾随行为,人脸间距必然较小,最后,在根据人脸间距确定出存在尾随行为之后进行告警,所以本发明实现了可以根据人脸图像有效防止尾随行为。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尾随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尾随方法的某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尾随方法的确定人脸间距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尾随方法的计算双眼中心点的距离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尾随方法的计算双眼内眼角的距离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尾随方法的计算人脸间距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尾随方法的确定年龄系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尾随方法的确定性别系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尾随装置的主要结构框图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91:图像获取模块;92:间距确定模块;93:尾随告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模块”、“处理器”可以包括硬件、软件或者两者的组合。一个模块可以包括硬件电路,各种合适的感应器,通信端口,存储器,也可以包括软件部分,比如程序代码,也可以是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图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其他任何合适的处理器。处理器具有数据和/或信号处理功能。处理器可以以软件方式实现、硬件方式实现或者二者结合方式实现。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任何合适的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比如磁碟、硬盘、光碟、闪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
参阅附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尾随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尾随方法主要包括下列步骤S101-步骤S105。
步骤S101: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当前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获取在预设的人脸识别区域内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当前人员是当前需要进入到通行区域的人员。
当前人员指的是当前时刻在预设的人脸识别区域内正在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以期望在身份验证成功后进入通行区域的人员;而其他人员则指的是当前时刻在预设的人脸识别区域内没有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的人员,这些其他人员可能是位于当前人员后面等待进行身份验证的人员,也可能是为了不进行身份验证,期望在当前人员的身份验证成功后跟随当前人员进入通行区域的尾随人员。
人脸识别指令指的是用于控制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人脸识别的指令,人脸识别装置指的是用于对某个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即进行身份验证),以确认该人员是当前需要进入通行区域的人员的装置。
人脸识别区域指的是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人脸识别和/或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获取人脸图像的区域,具体而言,人脸识别装置和/或人脸图像采集装置的识别区域是有限的,而这个有限的识别区域就可以是人脸识别区域,人脸图像采集装置指的是用于获取人脸图像的装置。
通行区域指的是当前人员在进行人脸识别后,期望进入的区域。
如图2所示,以某个高铁列车站的闸机为例,某个旅客可以站在闸机之前刷身份证(或者车票等等),在刷身份证之后,工控机可以接收到针对该身份证中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然后控制人脸识别装置(即图2中所示的刷脸面板机)根据人脸识别指令在人脸识别区域内对该旅客进行人脸识别,以确保该旅客使用的证件(或车票)的身份与该旅客的真实身份一致,在确定身份一致之后闸机的闸门打开,该旅客可以通过该闸机。在上述场景中,闸机的闸门打开后,该旅客通过该闸机的路径就可以是通行区域,刷身份证的旅客就可以是上述的当前人员,而没有刷身份证的旅客就可以是上述的其他人员。
在控制人脸识别装置对旅客进行人脸识别的同时,也可以控制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即图2中的高位摄像机)获取人脸识别区域内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
步骤S102:根据人脸图像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人脸间距指的是不同人员之间的人脸的距离,例如人员1站在A位置,人员2站在B位置,人员1的人脸与人员2的人脸之间的距离就是人脸间距,人脸间距也代表了人员之间的间距。
继续参阅上述步骤S101中的例子,通过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到当前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后,就可以确定出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间距。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3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步骤S301:根据人脸图像分别确定当前人员的瞳距与其他人员的瞳距。
步骤S302:根据瞳距并按照下式(1)所示的方法分别确定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081
其中,L表示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或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S表示当前人员的瞳距或其他人员的瞳距,a表示当前人员的年龄系数或其他人员的年龄系数,b表示当前人员的性别系数或其他人员的性别系数,k表示预设的常数系数。
步骤S303:根据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瞳距一般指的是人体的两个眼睛之间的真实距离,而在本实施例中,瞳距指的是在人脸图像中人体的两个眼睛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以是两个眼睛之间的像素距离等等。
年龄系数指的是用于修正人员的年龄对于人体的瞳距的影响而设置的系数。
性别系数指的是用于修正人员的性别对于人体的瞳距的影响而设置的系数。
发明人经过研究后发现,通过人脸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人脸图像的大小会随着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对应地,人员的瞳距也会随着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发明人在经过多次测试后得出:“人脸图像中瞳距的大小”和“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并且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都会影响人员的真实瞳距,即影响人脸图像中的瞳距。
对于瞳距的确定,可以通过人脸图像获取到人脸图像中的双眼,然后确定出双眼的中心点,如图4所示,在确定出双眼的中心点后就可以计算出瞳距。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瞳距确定方法对于上述式(1)中的k值的确定是有影响的,例如假设通过计算双眼中心点的距离确定出上述k=5000,而如果是计算人员的双眼内眼角的距离(如图5所示),则有可能确定出上述k=480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自由选择如何界定(或定义)瞳距的计算方法,同时,上述举例中虽然给出了不同瞳距的计算方法中的k值,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k值仅为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确定k值,而无论通过何种方法确定上述式(1)中的k值,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继续参阅上述步骤S101中的例子,假设k=5000,a=1,b=1,根据人脸图像确定出当前人员的瞳距S=100,则可以根据上述式(1)计算出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091
(假设单位为厘米)。
对于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的方法,可以是通过如下方法来确定:
根据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L1以及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L2,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为|L1-L2|,即“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与“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差值的绝对值。例如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L1=50(假设单位为厘米),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L2=30(假设单位为厘米),那么可以确定出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间距为|L1-L2|=|50-30|=20(假设单位为厘米)。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的方法中,是在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被设置于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位置的情况下计算的,且当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被设置于上述“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位置”时,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当前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处于同一方向或大致处于同一方向。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根据实际需求将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其他位置(即将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排除上述“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位置”的任意位置)的位置,此时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当前人员以及其他人员不再处于同一方向或不再大致处于同一方向。而当人脸图像设置在上述其他位置时,对于“根据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的具体方法是存在一定影响的,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给出了当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其他位置时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的方法。
如图6所示,假设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与通行区域的中线的距离为30厘米,并且当前人员(即图6中的①)正站在通行区域的中线上,再假设当前人员(即图6中的①)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如果将通行区域的中线作为坐标轴X轴,将垂直于通行区域中线的、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与通行区域中线的连线作为坐标轴Y轴,那么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与通行区域中线的连线的交点就是坐标原点,根据图6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前人员(即图6中的①)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的连线、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与通行区域的中线的连线、通行区域的中线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当前人员与坐标原点之间的距离为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01
(假设单位为厘米),则可以设定当前人员所在的坐标为(-40,0)。同理,假设确定出其他人员(即图6中的②)的坐标为(-50,0),那么就可以确定出当前人员(图6中的①)与其他人员(图6中的②)的人脸间距为10厘米。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示例性地给出了当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被设置在其他位置时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的方法,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不同位置时,人脸间距的确定方法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但无论人脸图像采集设置在什么位置而导致的“根据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的具体方法细微差异,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通过上述步骤S301至步骤S303,可以根据人脸图像中的瞳距准确地计算出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如图7所示的步骤S701至步骤S703确定当前人员的年龄系数和其他人员的年龄系数:
针对当前人员和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年龄系数:
步骤S701:根据人脸图像确定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以判断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为成年人或儿童,若为成年人,则执行步骤S702,若为儿童,则执行步骤S703。
步骤S702:使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1
步骤S703:使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2
其中,a1=1,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11
所述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y为儿童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y。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如图8所示的步骤S801至步骤S803确定当前人员的性别系数和其他人员的性别系数:
针对当前人员和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性别系数:
步骤S801:根据人脸图像确定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若性别为男性,则执行步骤S802,若性别为女性,则执行步骤S803。
步骤S802:使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系数b=b1
步骤S803:使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系数b=b2
其中,b1=1,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12
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z为成年女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z。
发明人经过研究后发现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都会影响人员的瞳距,发明人在统计后发现,成年男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在70mm左右,成年女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在65mm左右,儿童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一般在60mm左右(本实施例中假设18岁及以上为成年人,18岁以下为儿童),即成年男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大于成年女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成年女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大于儿童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在此基础上,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必然会对最终确定出的人脸间距产生影响。
例如假设当前人员1为成年男性,其他人员2也为成年男性,两名人员的真实瞳距基本一致,所以可以是a=1,b=1,即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21
通过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22
计算当前人员1和/或其他人员2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而确定当前人员1与其他人员的2人脸间距,结果也是相对准确的。
如果存在其他人员3,且其他人员3为成年女性,假设其他人员3站在上述其他人员2的相同位置,人脸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其他人员2的瞳距为S2,采集到其他人员3的瞳距为S3,仍假设a=1,b=1,则根据下式(2)和(3)可以计算出其他人员2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其他人员3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23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24
其中,L2表示其他人员2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L3表示其他人员3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上述描述,成年男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一般大于成年女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所以在其他人员2与其他人员3站在同一位置的情况下,人脸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其他人员2的瞳距大于其他人员3的瞳距,即S2>S3,所以根据上式(2)-(3)可以看出,在a=1,b=1,且k值固定的前提下,即使其他人员2与其他人员3站在同一位置,最终计算出的结果仍然是L2<L3,即最终计算出的“其他人员2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他人员3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对于不同年龄的人员来说结果同理。
因此,需要将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的性别考虑到确定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的方法中来,本实施例中以成年男性为基准,在当前人员和/或其他人员为成年男性时,a=a1=1,b=b1=1,而在当前人员和/或其他人员为儿童时,通过成年男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与儿童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的比值对儿童的瞳距进行“修正”,即使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25
例如使x=70,y=60,在使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26
之后,即将该儿童的人脸图像中的瞳距“放大”至与成年男性的瞳距相同,所以计算出的人脸间距是相对准确的。同理,在当前人员和/或其他人员为女性时,通过成年男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与成年女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的比值对女性的瞳距进行“修正”,即使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27
例如使x=70,z=60,在使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28
之后,即将该女性的人脸图像中的瞳距“放大”至与成年男性的瞳距相同,所以计算出的人脸间距是相对准确的。
继续参阅上述步骤S301至步骤S303中的例子,假设k=7000,根据人脸图像确定出当前人员的瞳距S=100,如果当前人员为成年男性,那么则可以确定出a=1,b=1,进而可以根据上述式(1)计算出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31
(假设单位为厘米)。如果当前人员为成年女性,那么则可以确定出a=a1=1,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32
进而可以根据上述式(1)计算出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33
(假设单位为厘米)。
通过上述步骤S701至步骤S703以及步骤S801至步骤S803,通过年龄系数与性别系数对不同年龄与性别的当前人员和/或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的瞳距进行“修正”,从而使计算出的人脸间距更加准确,进而实现了更加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尾随行为,也就实现了更加准确、有效地防止尾随行为。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将年龄小于18岁的儿童的真实瞳距设定为固定值,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在一定年龄之前,人体的骨骼是可以不断生长的,瞳距也是不断变大的,只有在到达一定年龄之后才会趋近于稳定,不再变化。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儿童的瞳距进行更加详细的细化,不同年龄的儿童对应的年龄系数也不同,例如可以将大于等于12岁且小于18岁的儿童的真实瞳距以60mm为基准,将大于等于6岁且小于12岁的儿童的真实瞳距以55mm为基准,将小于6岁的儿童的真实瞳距以50mm为基准等等。在此基础上,上述步骤S701至步骤S703还可以以下列方式实施:
针对当前人员和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年龄系数:
根据人脸图像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
若年龄大于等于18岁,则使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1
若年龄小于18岁且大于等于12岁,则使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3
若年龄小于12岁且大于等于6岁,则使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4
若年龄小于6岁,则使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5
其中,a1=1,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34
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w为小于等于18岁且大于12岁的儿童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v为小于等于12岁且大于6岁的儿童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u为小于6岁的儿童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w>v>u。
继续参阅上述步骤S701至步骤S703以及步骤S801至步骤S803中的例子,假设识别出当前人员的人脸图像为9岁的女孩且当前人员的瞳距S=100,那么可以确定出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41
假设k=7000,则可以确定出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42
(假设单位为厘米)。
步骤S103:根据人脸间距判断其他人员是否为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若否,则执行步骤S105。
步骤S104:进行告警。
步骤S105:允许当前人员进入到通行区域。
继续参阅上述步骤S301至步骤S303中的例子,当前人员(即图6中①)与其他人员(即图6中的②)的人脸间距为10厘米,假设间距阈值为30厘米,即设定人脸间距小于等于30厘米即判断为存在尾随行为,则可以根据间距阈值确定出其他人员(即图6中的②)是当前人员(即图6中的①)的尾随人员,其他人员(即图6中的②)存在尾随行为,然后就可以进行告警,例如提醒当前人员后面存在尾随人员等等。再假设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间距为50厘米,而间距阈值为30厘米,则可以根据间距阈值确定出其他人员不是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那么就可以允许当前人员进入到通行区域。
进一步考虑当儿童小于一定年龄时,很有可能是由家长带领(例如拉着儿童的手一起过闸机),也有可能是直接由家长直接抱着通过闸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计算年龄过小的儿童与当前人员的人脸间距,虽然可以有效的防止尾随行为,但是可能存在不人性化的问题,所以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确定其他人员与当前人员的人脸间距过小,且通过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到的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年龄小于一定阈值(例如小于6岁),则可以直接忽略该“其他人员”,不再针对该年龄小于一定阈值的“其他人员”进行告警。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下列步骤在确定尾随行为后进行告警:
在当前人员进入到通行区域且未接收到针对下一个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时,采用红外线检测方法检测是否有其他人员进入到通行区域。
若是,则判定其他人员是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并进行告警。
若否,则不进行告警。
继续参阅上述步骤S101中的例子,当前人员进入到通行区域后且未接收到针对下一个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时,可以通过例如红外检测装置(即图2中的红外线探测器)检测是否有其他人员进入到同行区域。例如某个旅客1在刷身份证之后通过闸机,此时有一名其他的旅客2原本站在离旅客1较远的位置,通过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5中的方法也被判断为不存在尾随行为,但是在旅客1通过闸机的瞬间快步跟上准备尾随,此时红外检测装置就可以检测到有其他人员通过闸机,就可以进行告警。另外,红外装置还可以在检测到旅客1通过闸机后立即关闭闸门,这样就可以达到既能进行告警,同时也能防止其他旅客强行通过闸机的行为。通过上述方法进一步的防止了尾随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所有举例说明中涉及到一名“其他人员”仅为举例说明,为了描述简洁,本实施例不再对多名“其他人员”场景做出更为详细的举例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同样可以在存在多名“其他人员”的场景中对“当前人员”和每一名“其他人员”的人脸间距进行确定,进而确定每一名“其他人员”是否是“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另外,上述所有举例说明中涉及到的例如k值、成年男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以及计算当前人员和/或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的距离、计算人脸间距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字、单位以及间距阈值等等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和/或发明人统计后和/或发明人测量后的结果,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和/或实际统计结果和/或实际测量结果和/或实际需求更改例如成年男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k值以及间距阈值等等,例如统计出的成年男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与本实施例中成年男性的真实瞳距的平均值不同、计算出的k值与本实施例中的k值不同以及设定的间距阈值不同等等,但是无论如何更改,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基于上述步骤S101-步骤S105,本发明能够在接收到针对当前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后获取在预设的人脸识别区域内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其中,当前人员就是当前需要进入到通行区域的人员,然后根据人脸图像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间距,而人脸间距即代表了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间距,最后根据人脸间距判断其他人员是否为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如果是则进行告警,如果不是则允许当前人员进入到同行区域。基于上述方法,由于可以通过当前人员的人脸图像和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确定出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间距,而人脸间距是是存在尾随行为的最直接的体现,即如果存在尾随行为,人脸间距必然较小,最后,在根据人脸间距确定出存在尾随行为之后进行告警,所以本发明实现了可以根据人脸图像有效防止尾随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上述实施例中将各个步骤按照特定的先后顺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效果,不同的步骤之间并非必须按照这样的顺序执行,其可以同时(并行)执行或以其他顺序执行,这些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尾随装置。
参阅附图9,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尾随装置的主要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尾随装置主要包括图像获取模块91、间距确定模块92和尾随告警模块93。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获取模块91、间距确定模块92和尾随告警模块93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个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获取模块91可以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当前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获取在预设的人脸识别区域内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当前人员是当前需要进入到通行区域的人员。间距确定模块92可以被配置成根据人脸图像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尾随告警模块93可以被配置成根据人脸间距判断其他人员是否为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若是,则进行告警;若否,则允许当前人员进入到通行区域。一个实施方式中,具体实现功能的描述可以参见步骤S101至步骤S105所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距确定模块92可以被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下列操作:
根据人脸图像分别确定当前人员的瞳距与其他人员的瞳距;
根据瞳距并按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公式(1)所示的方法分别确定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确定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一个实施方式中,具体实现功能的描述可以参见步骤S301至步骤S303所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距确定模块92还可以包括系数确定子模块,系数确定子模块可以被配置成通过下列步骤确定当前人员的年龄系数和其他人员的年龄系数:
针对当前人员和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年龄系数:
根据人脸图像确定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以判断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为成年人或儿童;
若为成年人,则使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1
若为儿童,则使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2
其中,a1=1,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71
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y为儿童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y。
一个实施方式中,具体实现功能的描述可以参见步骤S701至步骤S703所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系数确定子模块还可以被配置成通过下列步骤确定当前人员的性别系数和其他人员的性别系数:
针对当前人员和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性别系数:
根据人脸图像确定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
若性别为男性,则使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系数b=b1
若性别为女性,则使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系数b=b2
其中,b1=1,
Figure BDA0003336705680000172
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z为成年女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z。
一个实施方式中,具体实现功能的描述可以参见步骤S801至步骤S803所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防尾随装置还可以包括:
红外告警模块,其被配置成在当前人员进入到通行区域且未接收到针对下一个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时,采用红外线检测方法检测是否有其他人员进入到通行区域;若是,则判定其他人员是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并进行告警。
上述防尾随装置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的防尾随方法实施例,两者的技术原理、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及产生的技术效果相似,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防尾随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防尾随方法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实现上述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控制装置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存储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存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防尾随方法的程序,处理器可以被配置成用于执行存储装置中的程序,该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防尾随方法的程序。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控制装置可以是包括各种电子设备形成的控制装置设备。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被配置成存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防尾随方法的程序,该程序可以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实现上述防尾随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包括各种电子设备形成的存储装置设备,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进一步,应该理解的是,由于各个模块的设定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装置的功能单元,这些模块对应的物理器件可以是处理器本身,或者处理器中软件的一部分,硬件的一部分,或者软件和硬件结合的一部分。因此,图中的各个模块的数量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可以对装置中的各个模块进行适应性地拆分或合并。对具体模块的这种拆分或合并并不会导致技术方案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拆分或合并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尾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当前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获取在预设的人脸识别区域内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所述当前人员是当前需要进入到通行区域的人员;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确定当前人员与所述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根据所述人脸间距判断所述其他人员是否为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
若是,则进行告警;若否,则允许当前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尾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确定当前人员与所述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的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分别确定当前人员的瞳距与所述其他人员的瞳距;
根据所述瞳距并按照下式所示的方法分别确定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
Figure FDA0003336705670000011
其中,所述L表示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或所述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所述S表示当前人员的瞳距或所述其他人员的瞳距,所述a表示当前人员的年龄系数或其他人员的年龄系数,所述b表示当前人员的性别系数或其他人员的性别系数,所述k表示预设的常数系数;
根据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确定当前人员与所述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尾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下列步骤确定当前人员的年龄系数和其他人员的年龄系数:
针对所述当前人员和所述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年龄系数:
根据人脸图像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以判断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为成年人或儿童;
若为成年人,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1
若为儿童,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2
其中,所述a1=1,所述
Figure FDA0003336705670000021
所述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所述y为儿童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y;
并且/或者,
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下列步骤确定当前人员的性别系数和其他人员的性别系数:
针对所述当前人员和所述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性别系数:
根据人脸图像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
若性别为男性,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系数b=b1
若性别为女性,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系数b=b2
其中,所述b1=1,所述
Figure FDA0003336705670000022
所述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所述z为成年女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尾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且未接收到针对下一个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时,采用红外线检测方法检测是否有其他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若是,则判定所述其他人员是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并进行告警。
5.一种防尾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其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当前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获取在预设的人脸识别区域内当前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人脸图像;所述当前人员是当前需要进入到通行区域的人员;
间距确定模块,其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确定当前人员与所述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尾随告警模块,其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人脸间距判断所述其他人员是否为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若是,则进行告警;若否,则允许当前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尾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确定模块被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下列操作: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分别确定当前人员的瞳距与所述其他人员的瞳距;
根据所述瞳距并按照下式所示的方法分别确定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
Figure FDA0003336705670000031
其中,所述L表示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或所述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所述S表示当前人员的瞳距或所述其他人员的瞳距,所述a表示当前人员的年龄系数或其他人员的年龄系数,所述b表示当前人员的性别系数或其他人员的性别系数,所述k表示预设的常数系数;
根据当前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其他人员与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确定当前人员与所述其他人员之间的人脸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尾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确定模块还包括系数确定子模块,所述系数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通过下列步骤确定当前人员的年龄系数和其他人员的年龄系数:
针对所述当前人员和所述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年龄系数:
根据人脸图像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以判断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为成年人或儿童;
若为成年人,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1
若为儿童,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年龄系数a=a2
其中,所述a1=1,所述
Figure FDA0003336705670000032
所述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所述y为儿童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y;
并且/或者,
所述系数确定子模块还被配置成通过下列步骤确定当前人员的性别系数和其他人员的性别系数:
针对所述当前人员和所述其他人员中的每一名人员,通过下列步骤确定每一名人员的性别系数:
根据人脸图像确定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
若性别为男性,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系数b=b1
若性别为女性,则使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的性别系数b=b2
其中,所述b1=1,所述
Figure FDA0003336705670000041
所述x为成年男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所述z为成年女性真实瞳距的平均值,x>z。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尾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红外告警模块,其被配置成在当前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且未接收到针对下一个人员的人脸识别指令时,采用红外线检测方法检测是否有其他人员进入到所述通行区域;若是,则判定所述其他人员是当前人员的尾随人员并进行告警。
9.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尾随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程序代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尾随方法。
CN202111296273.1A 2021-11-03 2021-11-03 防尾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9898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6273.1A CN113989894B (zh) 2021-11-03 2021-11-03 防尾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6273.1A CN113989894B (zh) 2021-11-03 2021-11-03 防尾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9894A true CN113989894A (zh) 2022-01-28
CN113989894B CN113989894B (zh) 2024-10-25

Family

ID=79746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96273.1A Active CN113989894B (zh) 2021-11-03 2021-11-03 防尾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98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09567A (zh) * 2022-11-11 2023-04-04 上海宜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新式互锁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8329A (zh) * 2018-12-15 2019-06-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49478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广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尾随通行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介质
CN113111745A (zh) * 2021-03-30 2021-07-13 四川大学 基于openpose的产品关注度的眼动识别的方法
WO2021180060A1 (zh) * 2020-03-11 2021-09-1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闸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8329A (zh) * 2018-12-15 2019-06-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49478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广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尾随通行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介质
WO2021180060A1 (zh) * 2020-03-11 2021-09-1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闸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111745A (zh) * 2021-03-30 2021-07-13 四川大学 基于openpose的产品关注度的眼动识别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 KANNAMMA等: "Security System to Prevent Tailgating Using Face Recognition and Ultrasonic Sens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TECHNOVATION (IRJMT)》, vol. 2, no. 5, 25 September 2020 (2020-09-25), pages 20 - 25 *
赵歌: "基于机器视觉的人证合一及防尾随报警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no. 2019, 15 July 2019 (2019-07-15), pages 138 - 123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09567A (zh) * 2022-11-11 2023-04-04 上海宜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新式互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9894B (zh) 2024-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09150A1 (en) Method for recognizing dangerous action of personnel in vehic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9846802B2 (en) Passenger counting system, passenger counting method and passenger counting program
JP2020170569A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922565B2 (en)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WO2017152649A1 (zh) 一种自动提示人眼离屏幕距离的方法和系统
US9928404B2 (en) Determination devic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EP2698762B1 (en) Eyelid-detection device, eyelid-detec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3927250A (zh) 一种终端设备用户姿态检测方法
CN103729981A (zh) 一种儿童坐姿监控智能终端
US20160127657A1 (en) Imaging system
US201602323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a gaze of a viewer
CN111598021B (zh) 面部遮挡物的佩戴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3215A (zh) 一种疲劳驾驶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937532A (zh) 用于检测真正用户的系统和方法
CN105138967A (zh) 基于人眼区域活动状态的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9196517B (zh) 对照装置和对照方法
CN113989894A (zh) 防尾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12822B (zh) 一种疲劳驾驶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115008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people and/or objects in a space
JP2017202038A (ja) 判別装置、判別方法、および判別プログラム
KR101958927B1 (ko) 통행량을 기반으로 한 적응적 사람 계수 방법 및 장치
JP2013015970A (ja) 瞼検出装置、瞼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4394729A1 (en) Seatbelt verification
Putra et al. Driver Visual Distraction Detection Based on Face Mesh Feature Using Deep Learning
CN116052115A (zh) 视频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人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