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3524A - 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3524A
CN113983524A CN202111254819.7A CN202111254819A CN113983524A CN 113983524 A CN113983524 A CN 113983524A CN 202111254819 A CN202111254819 A CN 202111254819A CN 113983524 A CN113983524 A CN 113983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ump
air source
source heat
pump unit
dir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48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发
刘卫东
张丰
陈正鹏
郑忠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oud Energy Conserv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oud Energy Conser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oud Energy Conser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oud Energy Conser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48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35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3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35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1/00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 F24D11/02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 F24D11/0214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water heating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D19/1048Counting of energy consump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24F11/47Responding to energy cos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Compression cyc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DC powered lo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AC powered lo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12Heat pump
    • F24D2200/123Compression type heat 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运行方法,其系统运行方法包括:获取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光伏组件工作参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工作参数以及用户用电设备参数;确定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光伏组件工作参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工作参数以及用户用电设备参数的动态实时大数据分析结果;根据动态实时大数据分析结果,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分时段的运行群控调节;通过获取不同的运行策略后,有针对性的在不同时间段对光伏组件和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有效控制,完成对光伏组件、空气源热泵机组以及相关使用设备所形成的用电、供热和供冷网络的高效和柔性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直流及热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源热泵供暖用电增容量大,使用空气源热泵供热时,存在电负荷扩容的问题。对空气源热泵机组群的使用也没有统一的调控,加上使用空气源热泵对市电使用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在夏季和冬季的用电高峰,空气源热泵的使用更是增加了市电网络的负荷。而现有分布式光伏组件自用电布置面积受限,造成市政电网投资大,自用电布置面积过大又将造成弃光率高。
清华大学提出光储直柔建筑概念及应用,本发明衍生利用在光伏发电和空气源热泵集成领域。将光伏发电和空气源热泵的工作相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够对光伏发电的电能进行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也能为空气源热泵的工作提供充足的电源,降低空气源热泵工作对市电网络的负担。同时,利用建筑供热热惰性和储热功能,通过空气源热泵机组台数开启和功率控制,结合储电和蓄热,平衡用电峰谷差,实现“光储直柔”供电供热供冷的柔性电热冷联产的协同模式。进而,光伏发电量自用电,降低用户用电和空气源热泵机组用电成本,实现供热供冷供电的用能成本降低。
因此,如何统一调控光伏发电机组与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工作,形成高效、柔性、稳定的用电网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运行方法,能够实现光伏组件和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的整体调控,形成高效、柔性、稳定的用电网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运行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实时的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光伏组件群工作参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参数以及用户用电设备参数;确定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光伏组件工作参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群的工作参数以及用户用电设备参数的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根据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在保障室内温度品质要求下,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实现市政电网的稳定、柔性供应。其中,通过获取不同的参数,并将参数进行整理和分析后,有针对性的在不同时间段对光伏组件和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有效控制,完成对光伏组件、空气源热泵机组以及相关使用设备所形成的用电网络的高效使用。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室内环境参数包括室内温度,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供回水温,确定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光伏组件工作参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工作参数以及用户用电设备参数的对比分析结果,包括: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以提高供水温度;或者,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以降低供水温度。通过对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供回水温的时序数据分析,实现空气热泵机组热交换功率的调控,使控制目标的设定值和实际室内温度保持一致,这样不会因为室内温度偏离控制目标的设定值,造成空气热泵机组功效的浪费,增加用电量,也不会因为室内温度不舒适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根据动态实时大数据分析结果,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包括:在第一运行时段,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降低工作功率,并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热能存储到储热模块;或者,在第二运行时段,控制储热模块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给热能。如此,在不同的两个时段,可以对电能进行充分的利用,避免一直高功率的使用造成电能的浪费,同时第一运行时段存储的热能供第二运行时段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第一运行时段为公共建筑的非运营时段;第二运行时段为夜间。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根据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包括:当用户用电设备参数高于设定峰值时,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台数和功率,以降低市政用电负荷,并依据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在下一时序,控制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台数和功率,提升供水温度;当用户用电设备参数高于设定尖峰值时,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储电模块进入放电模式;当用户用电设备参数低于设定谷值时,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台数和功率,以提高市政用电负荷,并依据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在下一时序,控制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台数和功率,降低供水温度;当用户用电设备参数低于设定低谷值时,控制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储电模块进入充电模式。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根据所述动态实时大数据分析结果,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包括:在夏季的白天,控制光伏组件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电,以带动室内制冷装置工作,或者,控制光伏组件将供给剩余的余电存储到储电模块;在夏季的夜晚,控制市电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电,以带动室内制冷装置工作。如此,可以在夏季实现错峰工作,实现夏季用电峰谷差的平衡,使得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更节能,更高效地工作。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根据所述动态实时大数据分析结果,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包括:在冬季的白天,控制光伏组件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电,以带动室内供暖装置工作,或者,控制光伏组件将供给剩余的余电存储到储电模块;在冬季的夜晚,控制市电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电,以带动室内供暖装置工作。如此,可以在冬季实现错峰工作,实现冬季用电峰谷差的平衡,使得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更节能,更高效地工作。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若光伏组件提供的电能不能满足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用电需求,则控制市电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提供用电补充;若光伏组件向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提供所需电能后还有多余,则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向市电网络输出余电。市电作为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补充,在光伏组件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时介入,可以避免直接使用市电进行工作造成的电能损耗,另一方面光伏组件发电所产生的余电也可以补充市电,达到对电能的充分利用,避免造成电能的浪费。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该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能够应用到上述的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运行方法中。该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主控板、直流驱动模块、蒸发组件、直流压缩组件、冷凝组件、供水组件以及第二交直流逆变器;主控板与直流驱动模块连接;直流驱动组件分别与蒸发组件、直流压缩组件以及供水组件连接;主控板和直流驱动模块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直流驱动模块通过第二交直流逆变器连接市电;蒸发组件、直流压缩组件、冷凝组件以及供水组件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还包括储电模块和第一交直流逆变器;储电模块分别与主控板、直流驱动模块以及第一交直流逆变器连接。储电模块能够在不同时段对光伏组件生成的电能进行存储,并通过第一逆变器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完成对电能的高效利用。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还包括储热模块;储热模块的一端与冷凝组件联通,另一端与供水组件联通。储热模块能够将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产生的热能进行存储和再用,达到高效利用能源,减低能源浪费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与光伏组件、用电设备以及供水设备的连接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的控制连接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热冷联产的协同模式的市政用电对比图。
图标:1、蒸发组件;2、主控板;3、储电模块;4、直流驱动模块;5、第二交直流逆变器;6、直流压缩组件;7、蒸发器;8、膨胀阀;9、过滤器;10、储液罐;11、直流压缩机;12、气液分离器;13、冷凝器;14、冷凝组件;141、第一球阀;142、第二球阀;143、第三球阀;144、第四球阀;15、直流水泵;16、储热模块;17、第一交直流逆变器;18、直流风机;19、光伏组件;20、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1、供水设备;22、用电设备;23、供水组件;26、集中控制器;27、冷热量表;28、电表;29、气象观测站;30、室内环境检测器;31、降噪外壳;32、四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该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包括主控板2、直流驱动模块4、蒸发组件1、直流压缩组件6、冷凝组件14以及供水组件23。主控板2与直流驱动模块4用于同光伏组件19连接。直流驱动模块4分别与主控板2、蒸发组件1、直流压缩组件6以及供水组件23连接,用于获取主控板2的指令,并根据主控板2的指令控制蒸发组件1、直流压缩组件6以及供水组件23的工作。蒸发组件1与直流压缩组件6通过四通阀32联通。冷凝组件14分别与直流压缩组件6以及供水组件23联通,冷凝组件14从直流压缩组件6获得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行热交换,并将热交换后形成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提供给蒸发组件1。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外壳可以采用降噪外壳31。
为了能够直接且高效的利用光伏组件19产生的电能,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电驱动部件均采用直流驱动形式,具体地:
蒸发组件1包括蒸发器7和直流风机18。直流风机18设置于蒸发器7中。直流风机18与直流驱动模块4连接。由直流驱动模块4向直流风机18提供光伏组件19产生的直流电能,同时接受主控板2发出的指令来控制直流风机18的工作。蒸发器7的进气口与冷凝组件14连接;蒸发器7的出气口与直流压缩组件6连接。这样,经过冷凝组件14后的低温低压液态冷媒在蒸发器7中吸收周围环境的温度升华呈气态,并在直流风机18的吹动下向蒸发器7的出气口流动,进行下一阶段的压缩升温。
直流压缩组件6同样可直接利用光伏组件19产生的电能进行工作。本实施例中,直流压缩组件6包括直流压缩机11和气液分离器12。直流压缩机11与直流驱动模块4连接。蒸发组件1通过气液分离器12后与直流压缩机11联通。直流压缩机11与冷凝组件14相联通。
经过蒸发组件1后形成的气态低压低温冷媒首先会在气液分离器12中进行气液分离,避免其中存在的液体直接进入直流压缩机11中造成对直流压缩机11的损坏。经过气液分离后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会在直流压缩机11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并供给冷凝组件14进行热交换。其中,直流驱动模块4控制直流压缩机11的工作,并为其提供由光伏组件19产生的直流电能。
冷凝组件14包括冷凝器13、储液罐10、过滤器9以及膨胀阀8。冷凝器13的第一进口与直流压缩组件6联通。冷凝器13的第一出口依次通过储液罐10、过滤器9以及膨胀阀8后与蒸发组件1连接。冷凝器13的第二进口与供水组件23连接;冷凝器13的第二出口与供水组件23连接。供水组件23包括直流水泵15、供水管以及回水管。直流水泵15与直流驱动模块4连接。供水管与蒸发组件1联通。回水管通过直流水泵15后与蒸发组件1联通。
经过直流压缩组件6后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由冷凝器13的第一进口进入冷凝器13,回水管中的低温水由冷凝器13的第二进口进入冷凝器13,高温高压气态冷媒与低温水在冷凝器13中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会液化呈高压的低温液态冷媒,并由冷凝器13的第二出口流出。低温水吸收热能后升温成为热水,并经过冷凝器13的第二出口流入供水管。直流水泵15有直流驱动模块4控制其工作,并为其提供由光伏组件19产生的直流电能。直流水泵15带动低温水进入冷凝器13,助于形成供水的循环水流。
由冷凝器13流出的高压低温液态冷媒会经过储液罐10聚集,并通过过滤器9进行杂质过滤,而后经过膨胀阀8释压后进入到蒸发器7中进行下一轮的热交换循环。
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工作所需电能有时候需求较大,有时候需求较小,也有时候需求量同光伏组件19产生的电能相当。
本实施例中,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还包括储电模块3、第一交直流逆变器17以及第二交直流逆变器5。储电模块3分别与主控板2、直流驱动模块4以及第一交直流逆变器17连接。第二交直流逆变器5与直流驱动模块4连接;第二交直流逆变器5接入市电。
当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工作所需电能较小时,光伏组件19产生的电能在满足其需求的条件下还有富余,这是余电会存储在储电模块3中,储电模块3可以是锂电池组等储电装置。
储存在储电模块3中的电能也可以随时提供给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工作,当然,储电模块3中的电能还可以通过第一交直流逆变器17供给同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关联的用电设备22使用。另外,还可以将储电模块3中的电能还能通过第二交直流逆变器5转换成交流电回溯给市电网络利用。
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光伏组件19产生电能的利用率。由于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用电部件均使用直流驱动形式,光伏组件19产生的直流电能够直接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工作提供电能,因此避免了直流转换成交流所消耗的能量。
当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所需电能较大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储电模块3存储的电能进行补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第二交直流逆变器5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提供给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起到市电补充的作用。
对于供水组件23,主要利用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工作而产生热能来加温热水,由于不同时期对热水水温的需求不同,因此,会有多余的热能。本实施例中,在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中还设置有储热模块16。储热模块16的一端与冷凝组件14联通,另一端与供水组件23联通。当所需水温低于供水的水温时,热水经过储热模块16后会将多余的热能储存起来,方便后期需要使使用。
同时,为了实现对不同功能组件的隔离和维修,设置第一球阀141、第二球阀142、第三球阀143以及第四球阀144。第一球阀141位于冷凝器13的第二出口与储热模块16之间,即冷凝器13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一球阀141后与储热模块16联通。第二球阀142位于冷凝器13的第二进口和直流水泵15之间,即直流水泵15经过第二球阀142后与冷凝器13的第二进口联通。第三球阀143位于供水管上,第四球阀144位于回水管上。
可以理解的是,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通过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合设计,进行模块化设计集成,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实际需求,进行模块化组合使用,更加灵活多用。
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该系统包括实施例1中提供的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光伏组件19、数据采集群组、集中控制器26、用电设备22以及供水设备21。
集中控制器26分别连接光伏组件19、数据采集群和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用于获取光伏组件19和数据采集群提供的数据,并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进行控制;用电设备22和供水设备21均与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连接。
集中控制器26主要用于采集来自光伏组件19和数据采集群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运作进行调控。数据采集群的类型多样,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群包括冷热量表27、电表28、气象观测站29以及室内环境监控器30。冷热量表27设置于供水设备21上,电表28设置于用电设备22上,室内环境监控器30则设置于建筑物内。
集中控制器26所采集的参数根据需要来设定,本实施例中集中控制器26主要采集的参数数据包括室外气象站监测的室外温度、总辐射、日照时数和风速、光伏组件19的电压和电流、用户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供水设备21的供回水温度、流量及其冷热量,双向电表28监测的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耗电量和家用耗电量。
集中控制器26通过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进行控制,达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高效工作。例如,由于季节的不同,供水的温度会有不同的变化,能够避免造成热能的浪费,因此,通过监控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来调控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供水温度,能够实现对电能的高效利用,避免浪费。
再如,某些建筑物由于非运行时间段对电能的需求较小,光伏组件19产生的电能可能过多,因此可以通过分时段的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工作功率来实现对电能的利用,并且将多余的电能存储,既可以上网市电网络,也能在夜间或者建筑物的运行时间段进行补足,避免对电能的浪费。
还如,尤其是在夏季和冬季是用电的高峰,会出现白天用电的高峰和夜间用电的低谷,为了平衡这样的峰谷差,降低用电对电网的冲击,可以监控时段,并分时进行调控,在用电高峰减少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用电,或者使用多余的电能为市电网络提供电能补足,在用电低峰可使用市电来运行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降低峰谷。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高效的利用光伏组件19产生的热能以及进一步提高整个用电网络的用电效率,光伏组件19可以是多个连接在一起光伏组件19,能形成有效的光伏组件19群。同样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也可以是多个,并且对应与不同使用功能和使用需求的用户。相应地,用电设备22和供水设备21也根据实际的用户需求而变化,这样能形成有效的用电网络,由集中控制器26来进行整体的、统一的用电调配和控制,可高效的对电能进行利用,进一步节约资源,增加电能的利用率。
参考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运行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图3所示的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获取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光伏组件19群工作参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工作参数以及用户用电设备22参数。
S402:确定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光伏组件19工作参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工作参数以及用户用电设备22参数的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
S403:根据所述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在保障室内温度品质要求下,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实现市政电网的稳定、柔性供应。
当需要进行供水温度的控制时,S402中室内环境参数包括室内温度,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包括供回水温,确定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光伏组件19工作参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工作参数以及用户用电设备22参数的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包括:
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工作,以降低供水温度;或者,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工作,以升高供水温度。
可选地,S403中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包括:在第一运行时段,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降低工作功率,并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热能存储到储热模块16;或者,在第二运行时段,控制储热模块16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供给热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运行时段可以是公共建筑的非运营时段,第二运行时段为夜间。即在公共建筑的非运营时段,用电设备22能耗小,供水设备21也不需要特别进行温度控制,这样可以降低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功耗,节约电能,同时也可以将光伏组件19提供的多余电能进行存储,在夜间时提供电能,节省了夜间使用市电供电的电能,进一步提高了光伏组件19发电的效率,进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可选地,S401中根据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包括:当用户用电设备参数高于设定峰值时,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台数和功率,以降低市政用电负荷,并依据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在下一时序,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台数和功率,提升供水温度;当用户用电设备参数高于设定尖峰值时,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储电模块进入放电模式;当用户用电设备参数低于设定谷值时,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台数和功率,以提高市政用电负荷,并依据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在下一时序,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台数和功率,降低供水温度;当用户用电设备参数低于设定低谷值时,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储电模块3进入充电模式。
可选地,S403中根据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包括:在夏季的白天,控制光伏组件19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供电,以带动室内制冷装置工作,或者,控制光伏组件19将供给剩余的余电存储到储电模块3;在夏季的夜晚,控制市电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供电,以带动室内制冷装置工作。
在夏季的白天,当处于市电的用电峰值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利用光伏组件19进行自给自足的电能供应,可避免对市电造成冲击,一定程度上缓解市电的压力,降低了用电的峰值。当处于正常的用电状态时,光伏组件19产生的电能有余,可以将余电进行存储,避免对电能的浪费。在夏季的夜晚,由于光伏组件19不能产生电能,需要利用市电进行补充,这样可以起到补足市电使用的谷底,总体上达到平衡市电峰谷差的效果。
同样可选地,S403中根据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对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包括:在冬季的白天,控制光伏组件19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供电,以带动室内供暖装置工作,或者,控制光伏组件19将供给剩余的余电存储到储电模块3;在冬季的夜晚,控制市电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供电,以带动室内供暖装置工作。
冬季用电情况和夏季相同,因此,根据不同时间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进行不同的工作模式,一方面可以高效的利用电能,避免对电能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起到平衡市电用电峰谷差的效果。
另外,若光伏组件19提供的电能不能满足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的用电需求,则控制市电为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提供用电补充。
若光伏组件19向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提供所需电能后还有多余,则控制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向市电网络输出余电。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运行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双电接入,光伏直驱:热泵同时接入光伏直流电及市电交流电,主要采用的光伏发出的直流电,用于直接驱动热泵内的直流压缩组件6、直流水泵15、蒸发器7等器件,无需二次转换,利用率更高。在碰到极端天气时,光伏直流电不足时,市电的交流电经转换为直流电后用于驱动热泵内的直流压缩组件6、直流水泵15、蒸发器7等器件。
(2)机组产品化: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20包括主控板、直流驱动模块4、蒸发组件1、直流压缩组件11、冷凝器13以及供水组件23,进行模块化设计集成,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实际需求,进行模块化组合使用,更加灵活多用。
(3)智能储电、智能储热:热泵内安装储电模块3,由热泵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当光伏发出的电有余量时,多余电量接入储电模块3进行储存,需要时再放出储存电能。
热泵内安装储热模块16,经过与热泵内冷凝器13换热后,送出热水先进入储热模块16,经储热模块16后在送出,储热模块16将多余热量储存。
(4)发电自用、余电上网:热泵储电模块3储存的多余电能直接供应家用相应直流设备,或经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输送至家内,可以为家内的家用电器及家用照明提供电能;当热泵不工作时,光伏的电能也可以并入电网,将多余电能上网售出。
(5)智能群控:热泵采用智能群控系统,对多个光伏发电机组、多台空气源热泵机组、多个用户智能群控。在此基础上控制器可直接对接采集用户室内温度,将用户室内温度作为机组温度的调节参数进行控制。同时可在现场控制器中设置分时控制逻辑,对于公建建筑可设置运行时间段,在非运行时间段内可以降低热泵的功率,提高储能率,可将白天储存的能量更多的用于夜间热泵的使用,进一步降低市电的使用率,降低使用成本。
(6)柔性电热冷联产的协同模式:如图5所示,使用光伏直流发电和直流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电力需求侧响应手段,系统采用直流发电用电模式,进一步降低交直流转换损耗,发电自用,余电上网,冬季将光伏发电高效转为热量(蓝实线),夏季将光伏发电驱动热泵制冷(蓝虚线),从而降低建筑白天用电量,提高了建筑夜间用电量,使得建筑用户外部市政用电峰谷差减小(红虚线)。同时,利用建筑供热热惰性和储热功能,通过空气源热泵机组台数开启和功率控制,结合热泵机组内置储电和储热模块,夜间使用时也进一步降低了用电量,有利于平衡夏季、冬季的峰谷差,提高市政电网的利用率,实现“光储直柔”供电供热供冷的柔性电热冷联产的协同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运行方法应用于集中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实时的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光伏组件群工作参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参数以及用户用电设备参数;
确定所述室外气象参数、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所述光伏组件工作参数、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工作参数以及所述用户用电设备参数的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在保障室内温度品质要求下,对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实现市政电网的稳定、柔性供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包括室内温度,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供回水温,确定所述室外气象参数、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所述光伏组件工作参数、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参数以及所述用户用电设备参数的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包括:
当所述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以提升供水温度;或者,
当所述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以降低所述供水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对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包括:
在第一运行时段,控制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降低工作功率,并控制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热能存储到储热模块;或者,
在第二运行时段,控制所述储热模块为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给热能;
所述第一运行时段为公共建筑的非运营时段;所述第二运行时段为夜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对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包括:
当所述用户用电设备参数高于设定峰值时,控制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台数和功率,以降低市政用电负荷,并依据所述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在下一时序,控制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台数和功率,提升供水温度;
当所述用户用电设备参数高于设定尖峰值时,控制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储电模块进入放电模式;
当所述用户用电设备参数低于设定谷值时,控制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台数和功率,以提高市政用电负荷,并依据所述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在下一时序,控制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台数和功率,降低供水温度;
当所述用户用电设备参数低于设定低谷值时,控制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储电模块进入充电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对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包括:
在夏季的白天,控制所述光伏组件为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电,以带动室内制冷装置工作,或者,控制所述光伏组件将供给剩余的余电存储到储电模块;
在夏季的夜晚,控制市电为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电,以带动所述室内制冷装置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对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分时段的运行调控,包括:
在冬季的白天,控制所述光伏组件为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电,以带动室内供暖装置工作,或者,控制所述光伏组件将供给剩余的余电存储到储电模块;
在冬季的夜晚,控制市电为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电,以带动所述室内供暖装置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光伏组件提供的电能不能满足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用电需求,则控制市电为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提供用电补充;
若所述光伏组件向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提供所需电能后还有多余,则控制所述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向市电网络输出余电。
8.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应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板、直流驱动模块、蒸发组件、直流压缩组件、冷凝组件、供水组件以及第二交直流逆变器;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直流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直流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蒸发组件、所述直流压缩组件以及所述供水组件连接;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直流驱动模块用于连接光伏组件;所述直流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第二交直流逆变器连接市电;所述蒸发组件、所述直流压缩组件、所述冷凝组件以及所述供水组件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电模块和第一交直流逆变器;所述储电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板、所述直流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第一交直流逆变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热模块;所述储热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冷凝组件联通,另一端与所述供水组件联通。
CN202111254819.7A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运行方法 Pending CN1139835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4819.7A CN113983524A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4819.7A CN113983524A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3524A true CN113983524A (zh) 2022-01-28

Family

ID=79742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4819.7A Pending CN113983524A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352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9048A (zh) * 2022-03-04 2022-07-12 山西三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vt光储光热型水源热泵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7254157A (zh) * 2023-09-26 2023-12-19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1650A (zh) * 2016-02-29 2017-09-05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峰谷电加热的热水器
CN110553308A (zh) * 2018-06-01 2019-12-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协同运行控制系统
CN111256363A (zh) * 2020-02-19 2020-06-09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94775A (zh) * 2020-12-11 2021-04-0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一种用于空气源供热回水温度的控制方法
CN112710021A (zh) * 2021-02-01 2021-04-27 包头市爱能控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源网荷储热泵供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1650A (zh) * 2016-02-29 2017-09-05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峰谷电加热的热水器
CN110553308A (zh) * 2018-06-01 2019-12-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协同运行控制系统
CN111256363A (zh) * 2020-02-19 2020-06-09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94775A (zh) * 2020-12-11 2021-04-0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一种用于空气源供热回水温度的控制方法
CN112710021A (zh) * 2021-02-01 2021-04-27 包头市爱能控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源网荷储热泵供暖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9048A (zh) * 2022-03-04 2022-07-12 山西三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vt光储光热型水源热泵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7254157A (zh) * 2023-09-26 2023-12-19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34184C2 (ru) Модульное мульти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е терм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7612017B (zh) 基于需求响应和分布式储能的风电并网智能调控系统
CN113983524A (zh) 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运行方法
CN107612001B (zh) 一种用于火电厂的电压缩机与蓄电设施联合的电网调频系统
CN107255332A (zh) 智能建筑物能源自给的方法和能源自给系统
JP2011217590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08736518B (zh) 一种城市综合体及大型公共建筑群的综合供能系统及方法
JP2011200097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211790791U (zh) 一种自动化微电网系统
KR20210086541A (ko) 복합그리드 ems 플렛폼에 의해 원격으로 제어되는 열병합발전시스템
CN216897902U (zh) 一种光储直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
CN218771422U (zh) 一种模块式绿电制氢储用控制系统
US20090178423A1 (en) Power selection system for air conditioner
CN112600242B (zh) 一种微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平台
CN115037224A (zh) 多功能综合能源舱
CN212114801U (zh) 一种家庭储能系统
CN114739048A (zh) 一种pvt光储光热型水源热泵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1146702U (zh) 空调系统
CN103836738A (zh) 太阳能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12257A (zh) 一种多能协同优化调度系统
KR20120012023A (ko) 환기장치의 제어방법
CN201159514Y (zh) 具多种电源选择的冷气储存装置
CN109245716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及储能系统
CN113158486B (zh) 一种用户端综合能源网络优化控制方法
Liu et al. Application cases of building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loads participating in power grid peak shaving through direct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