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3361A - 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3361A
CN113983361A CN202111079884.0A CN202111079884A CN113983361A CN 113983361 A CN113983361 A CN 113983361A CN 202111079884 A CN202111079884 A CN 202111079884A CN 113983361 A CN113983361 A CN 113983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distance
stripping
risk
tes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98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3361B (zh
Inventor
张玉星
车明
乔佳
马旭卿
张慎颜
董久樟
邸鑫
郭保玲
程韦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a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a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a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a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98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33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3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3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3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3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F17D5/02Preventing, monitoring, or locating lo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将试片埋设于待评价的管道的预设位置,埋设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其中,试片中部钻孔,钻透3PE防腐层,漏出基材,钻孔直径为6.4mm,其余裸露面封边处理,在埋设时,将钻孔朝上;获取测量数据,其中,测量数据包括剥离距离和屏蔽距离;计算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根据防腐层破损点情况和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输出判别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埋地钢制管道一般采用涂层防腐和阴极保护联合的方法,随着管道运行时间的增加,防腐层逐渐出现各种问题,如防腐层破损、自然老化等,防腐层性能下降后,阴极保护系统仍能对管道进行有效的保护,但水等导电介质与管道直接接触引起涂层阴极剥离。阴极剥离性能是管道防腐层的重要性能之一,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涂层与阴极保护的联合效果。
在阴极保护条件下,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阳极发生的主要反应:Fe→2Fe2++2e-2H2O→O2+4H++4e-
阴极发生的主要反应:2H2O+O2+4e-→4OH-2H2O+2e-→2OH-+H2
根据上述反应,对于3PE防腐层而言,剥离及屏蔽风险较大。目前有关阴极剥离的机理概括为以下5点:1)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OH-和涂层中的极性基团发生反应,使涂层/金属间结合力降低。2)迁移到金属/涂层界面和OH-结合形成二次产物,产物在金属表面聚集,使涂层发生体积膨胀。3)氧还原过程产生的具有氧化性的活性中间产物破坏涂层/金属间的结合键,使涂层/金属间结合力降低。4)金属表面预先存在的氧化物还原并溶解在碱性溶液中导致涂层剥离。5)金属界面高pH值水溶液使涂层发生位移而引起剥离。
阴极剥离一旦形成,随着剥离距离逐渐变深,由于剥离缝隙的原因,导致局部电阻率随距离变深而增大,因此当剥离距离达到一定深度时,阴极保护电流难以流入,从而出现腐蚀风险。
针对在役的3PE管线剥离屏蔽风险的判定,目前没有相应的标准指导;另外,目前没有在大面积开挖之前就能提前预估风险的方法,都是先开挖,后测试,以确定该位置的腐蚀风险。
因此,如何对3PE在役管线剥离与屏蔽风险进行判别,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包括:将试片埋设于待评价的管道的预设位置,埋设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其中,所述试片中部钻孔,钻透3PE防腐层,漏出基材,所述钻孔直径为6.4mm,其余裸露面封边处理,在埋设时,将所述钻孔朝上;根据所述试片的宏观形貌确定剥离及屏蔽区域,获取测量数据,其中,所述测量数据包括剥离距离和屏蔽距离;计算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根据防腐层破损点情况和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输出所述判别结果。
其中,所述试片至少埋设0.5m深,至少埋设4个所述试片,每个所述试片间隔0.3m以上。
其中,所述测量数据为4个所述试片的平均值。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剥离距离和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包括: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所述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0且小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所述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等于0,或现场管线无防腐层破损点,所述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
其中,所述输出所述判别结果包括: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对管道破损点进行修复;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列入管道破损点修复计划;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暂不关注。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试片的宏观形貌确定剥离及屏蔽区域,获取测量数据,其中,所述测量数据包括剥离距离和屏蔽距离,所述测量数据通过测量试片得到,所述试片埋设于待评价的管道的预设位置,埋设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其中,所述试片中部钻孔,钻透3PE防腐层,漏出基材,所述钻孔直径为6.4mm,其余裸露面封边处理,在埋设时,将所述钻孔朝上;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判别模块,用于根据防腐层破损点情况和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判别结果。
其中,所述试片至少埋设0.5m深,至少埋设4个所述试片,每个所述试片间隔0.3m以上。
其中,所述测量数据为4个所述试片的平均值。
其中,所述判别模块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剥离距离和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所述判别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时,判别所述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在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0且小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时,判别所述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在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等于0,或现场管线无防腐层破损点时,判别所述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
其中,所述输出模块通过如下方式输出所述判别结果:所述输出模块,具体用于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对管道破损点进行修复;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列入管道破损点修复计划;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暂不关注。
由此可见,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通过预埋试片的方式,结合对应的腐蚀风险判别指标,通过模拟实验结合现场实验的结论,运用剥离与屏蔽之间的比例形成了相应的腐蚀风险判别指标;依据预埋试片,结合相应的判别指标,用以判断在役管线的腐蚀风险,从而避免了大面积开挖的过程。
进而通过管道的腐蚀风险程度,结合防腐层破损点检测情况,用以制定3PE管线的修复计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屏蔽风险判别体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PE防腐层屏蔽与剥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装置的另一角度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实验条件下实验周期与剥离距离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包括:
S1,将试片埋设于待评价的管道的预设位置,埋设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其中,试片中部钻孔,钻透3PE防腐层,漏出基材,钻孔直径为6.4mm,其余裸露面封边处理,在埋设时,将钻孔朝上。
具体地,参见图2至图4,本发明可以依据相关国标要求将3PE试样钻直径为6.4mm的圆孔,其他各个暴露面利用环氧树脂进行封边。将试片埋设于待评价的管道测试桩位置,埋设周期大于6个月,随后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剥离距离、屏蔽距离的测试,从而得到测量数据。
为了保证试片破损点与土壤接触性较好,采取破损点(圆孔)朝上的方式埋设试片。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试片至少埋设0.5m深,至少埋设4个试片,每个试片间隔0.3m以上。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测量数据为4个试片的平均值。
具体地,为了保证试片能够充分代替管道,因此本发明的试片选取与管道同批次同材质:①可以在该段管道应急抢修时,将切除管线收集并做成试片;②假设收集不到技改管段,可以选择同材质试片。试片大小及开孔尺寸依据GB23257附录D防腐层阴极剥离试验方法,尺寸为150mm*150mm*壁厚,试片中部钻孔,钻透防腐层,漏出基材,3PE钻孔直径为6.4mm。另外为了便于计算电流密度(需要知道表面积),因此将其余裸露面封边处理。
其中,试片的埋深:由于管道一般埋深1m左右,因此本发明的试片至少埋设0.5m,愿因一是减少埋片工作量,愿因二是0.5m基本土壤含水率与1m相差不太大。
试片的分布:为了确保试片准确性,本发明可以优选埋设4个,每个间隔0.3m以上,以保证互相不影响,最终将4个试片取平均值使得结果更加准确。
如图5所示,根据埋设试片的实验结果可以获知:
首先,剥离速率与剥离距离有关,剥离距离越大,剥离速率越小,即实验前期(尤其15天以内)剥离速率较快,随着时间延长,剥离速率明显降低。
其次,剥离距离随着时间延长逐渐趋于某一固定值,在实验进行到30天左右时,剥离距离基本不再发生改变,因此本发明对于腐蚀测试片埋设时间定于6个月,以此保证剥离距离、屏蔽距离趋于稳定,增加腐蚀风险判定的准确性。
结合建立剥离距离与实验周期的关系,比较明显的得出,随着周期加长,剥离距离变化越来越小,即剥离距离趋于稳定。因此本发明可以基于长周期的条件下进行评判,更加准确。
S2,根据试片的宏观形貌确定剥离及屏蔽区域,获取测量数据,其中,测量数据包括剥离距离和屏蔽距离。
具体地,可以根据试片的颜色来确定剥离及屏蔽区域,其中,屏蔽区颜色会发深,其他区域较浅,例如:金属腐蚀后,颜色会变深,而未腐蚀的地方颜色会发亮且比较浅。
S3,计算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
具体地,将试片埋设预设时间后,进行开挖,对试片剥离距离、屏蔽距离进行测试,得到测量数据,进而依据下述判别指标1、判别指标2对试片风险进行判定,使用仪器(例如使用pearson法,仪器型号为SL2818)进行防腐层地面检测,检测破损点情况等操作。
具体地,本发明确定了判别指标:
判别指标: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比值
当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时,出现一定的剥离屏蔽区,此时结合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对剥离距离与屏蔽距离进行测量记录,通过两者比例完成腐蚀风险的评判。
S4,根据剥离距离和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根据剥离距离和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包括: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0且小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等于0,或现场管线无防腐层破损点,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
具体地,在阴保电位负于-1.0VCSE时,剥离及屏蔽较为明显,此时对应的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比值均大于54%,因此对本次判别实验周期为30天的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进行统计,如下表所示。分析发现,屏蔽与剥离比值最小为54%,因此建议54%作为临界指标,当比值大于等于54%时,判定为高屏蔽风险;当比值大于0小于54%时,判定为低屏蔽风险;当比值等于0时,说明剥离区全部受到阴极保护,此时判定为无屏蔽风险。
本次判别指标实验数据的获取是来源于土壤模拟液的模拟实验,周期为30天,实际纯溶液环境相比实际土壤环境,剥离速率更加快速,但剥离原理一致,类似于加速实验。因此该指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建议结合长周期埋片的方式开展,周期至少6个月以上,以确保剥离距离基本稳定。
表1模拟实验条件下屏蔽与剥离距离统计
Figure BDA0003263593520000061
S5,输出判别结果。
具体地,在得出判别结果后,可以将判别结果输出,例如输出到显示器等,以便人员查看判别结果。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输出判别结果包括:提示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对管道破损点进行修复;提示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列入管道破损点修复计划;提示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暂不关注。由此可以制定3PE管线的修复计划。
由此可见,本发明确定了基于试片的剥离屏蔽风险判别指标1剥离距离和指标2剥离与屏蔽距离之间比例,借助试片,通过对其腐蚀形貌观察记录,在不针对在役管线开挖的情况下,提前对在役管线的剥离屏蔽风险作出一定的预判。可见,通过本发明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制定了针对在役管线剥离及屏蔽风险的判别标准。通过理论实验结合现场实验,制定了可用于在役管线的判别标准,有利于腐蚀风险的评估;实现了无需大面积开挖即可对剥离及屏蔽情况的预判。通过借助预埋试片,结合相应的判别指标,在不需要对管线进行大面积开挖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腐蚀风险的预判;通过试片预判的剥离及屏蔽风险,结合防腐层面电阻率得到的破损点情况,对于制定某段3PE管线的修复计划提供指导。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装置应用上述方法,以下仅对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装置的结构进行简单说明,其他未尽事宜,请参照上述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中的相关描述,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试片的宏观形貌确定剥离及屏蔽区域,获取测量数据,其中,测量数据包括剥离距离和屏蔽距离,测量数据通过测量试片得到,试片埋设于待评价的管道的预设位置,埋设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其中,试片中部钻孔,钻透3PE防腐层,漏出基材,钻孔直径为6.4mm,其余裸露面封边处理,在埋设时,将钻孔朝上;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
判别模块,用于根据防腐层破损点情况和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判别结果。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试片至少埋设0.5m深,至少埋设4个试片,每个试片间隔0.3m以上。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测量数据为4个试片的平均值。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判别模块通过如下方式根据剥离距离和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判别模块,具体用于在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时,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在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0且小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时,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在屏蔽距离与剥离距离的比值等于0,或现场管线无防腐层破损点时,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输出模块通过如下方式输出判别结果:输出模块,具体用于提示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对管道破损点进行修复;提示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列入管道破损点修复计划;提示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暂不关注。
由此可见,本发明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通过预埋试片的方式,结合对应的腐蚀风险判别指标,相对于现有剥离屏蔽风险判别的优势在于:
首先,目前的标准仅针对管材的出厂合格检验,对于在役管线的剥离屏蔽风险没有相应的判别标准,本发明通过模拟实验结合现场实验的结论,运用剥离与屏蔽之间的比例形成了相应的腐蚀风险判别指标;
其次,目前针对在役管线的剥离屏蔽风险一般都是通过开挖的方式去调查,本发明是依据预埋试片,结合相应的判别指标,用以判断在役管线的腐蚀风险,从而避免了大面积开挖的过程;
最后,本发明通过管道的腐蚀风险程度,结合防腐层破损点检测情况,用以制定3PE管线的修复计划。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试片埋设于待评价的管道的预设位置,埋设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其中,所述试片中部钻孔,钻透3PE防腐层,漏出基材,所述钻孔直径为6.4mm,其余裸露面封边处理,在埋设时,将所述钻孔朝上;
根据所述试片的宏观形貌确定剥离及屏蔽区域,获取测量数据,其中,所述测量数据包括剥离距离和屏蔽距离;
计算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
根据防腐层破损点情况和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
输出所述判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片至少埋设0.5m深,至少埋设4个所述试片,每个所述试片间隔0.3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数据为4个所述试片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剥离距离和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包括:
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所述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
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0且小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所述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
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等于0,或现场管线无防腐层破损点,所述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所述判别结果包括:
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对管道破损点进行修复;
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列入管道破损点修复计划;
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暂不关注。
6.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试片的宏观形貌确定剥离及屏蔽区域,获取测量数据,其中,所述测量数据包括剥离距离和屏蔽距离,所述测量数据通过测量试片得到,所述试片埋设于待评价的管道的预设位置,埋设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其中,所述试片中部钻孔,钻透3PE防腐层,漏出基材,所述钻孔直径为6.4mm,其余裸露面封边处理,在埋设时,将所述钻孔朝上;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
判别模块,用于根据防腐层破损点情况和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判别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片至少埋设0.5m深,至少埋设4个所述试片,每个所述试片间隔0.3m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数据为4个所述试片的平均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模块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剥离距离和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
所述判别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时,判别所述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在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0且小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时,判别所述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在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等于0,或现场管线无防腐层破损点时,判别所述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通过如下方式输出所述判别结果:
所述输出模块,具体用于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对管道破损点进行修复;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列入管道破损点修复计划;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暂不关注。
CN202111079884.0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9833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9884.0A CN113983361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9884.0A CN113983361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3361A true CN113983361A (zh) 2022-01-28
CN113983361B CN113983361B (zh) 2023-02-03

Family

ID=79735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9884.0A Active CN113983361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336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4365A (en) * 1982-11-01 1985-03-12 The Kendall Company Non-destructive cathodic disbondment testing of pipewrap coatings
CN104120430A (zh) * 2013-04-27 2014-10-2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剥离涂层下缝隙内电位二维分布测量装置
CN106641741A (zh) * 2016-12-22 2017-05-10 江苏晟尔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超埋深管道的外壁防腐层的破损点的装置和方法
CN108507938A (zh) * 2018-07-03 2018-09-07 北京工业大学 直流杂散电流作用下埋地金属管道防腐层剥离测试系统
CN109668820A (zh) * 2019-01-22 2019-04-23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埋地管道外腐蚀风险综合评判方法
CN110210125A (zh) * 2019-05-31 2019-09-06 常州大学 一种基于阴极保护数据的埋地管道防腐层质量评价方法
CN111575717A (zh) * 2020-05-09 2020-08-25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埋地管防腐层破损模拟试片的接入装置
CN112430817A (zh) * 2020-09-27 2021-03-02 北京科技大学 埋地金属管道腐蚀参数测试探头分体式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3373449A (zh) * 2021-06-17 2021-09-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层破损点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4365A (en) * 1982-11-01 1985-03-12 The Kendall Company Non-destructive cathodic disbondment testing of pipewrap coatings
CN104120430A (zh) * 2013-04-27 2014-10-2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剥离涂层下缝隙内电位二维分布测量装置
CN106641741A (zh) * 2016-12-22 2017-05-10 江苏晟尔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超埋深管道的外壁防腐层的破损点的装置和方法
CN108507938A (zh) * 2018-07-03 2018-09-07 北京工业大学 直流杂散电流作用下埋地金属管道防腐层剥离测试系统
CN109668820A (zh) * 2019-01-22 2019-04-23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埋地管道外腐蚀风险综合评判方法
CN110210125A (zh) * 2019-05-31 2019-09-06 常州大学 一种基于阴极保护数据的埋地管道防腐层质量评价方法
CN111575717A (zh) * 2020-05-09 2020-08-25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埋地管防腐层破损模拟试片的接入装置
CN112430817A (zh) * 2020-09-27 2021-03-02 北京科技大学 埋地金属管道腐蚀参数测试探头分体式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3373449A (zh) * 2021-06-17 2021-09-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层破损点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君等: "干湿交替土壤环境中剥离涂层管线钢阴极保护有效性",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3361B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rgarit et al. About coatings and cathodic protection: Properties of the coatings influencing delamination and cathodic protection criteria
CN113983361B (zh) 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
Floyd Testing and mitigation of AC corrosion on 8 line: a field study
Mackechnie et al. Repair principles for corrosion-damaged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Zamanzadeh et al. Cathodic protection, coatings that shield cathodic protection,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and corrosion assessment in aging coated pipe lines and buried utility structures
CN113624667A (zh) 确定长输油气管道使用寿命的方法
Leeds et al. Cathodic protection
Dube Effectiveness of impressed current cathodic protection system on underground steel Engen refinery transfer lines system
Ormellese et al. AC-induced corrosion on passive metals
Onyechi et a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Cathodic Protection Performance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s: A Nigerian Situation
Li Sequencing & Agglomeration of Cycles in Variable Amplitude Underload Spectra: Effects on Surface Crack Growth in a Near-neutral pH Environment
Zamanzadeh et al. Galvanized steel pole and lattice tower corrosion assessment and corrosion mitigation
Rothman et al. Detection and considerations of corrosion problems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
Engel Investigation of surface crack growth behaviour under variable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near-neutral pH environments
CN117250148A (zh) 一种压力管道杂散电流安全评估方法及装置
Wang et al. Approaches to overcoming ongoing pipeline corrosion monitoring challenges
Carpentiers et al. Corrosion under dis-bonded coatings of cathodically protected pipelines.
Chikkam et al. Stray Current Corrosion Risks and Case Histories in Communication Tower and Electric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Brookman et al. Non-intrusive assessment of steel tower foundations
Hanck et al. Research to develop guidelines for cathodic protection of concentric neutral cables
Gregoor et al.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AC corrosion
Paul Minimizing infrastructure corrosion
Onuoha et al. Innovative Overline Survey Techniques for the Water and Wastewater Industry
Carzoglio et al.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FOR FINDING HIGH pH SCC IN ARGENTINA.
Beirami et al. Applying cathodic prevention to electric transmission tower found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