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4811B - 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4811B
CN113974811B CN202111146857.0A CN202111146857A CN113974811B CN 113974811 B CN113974811 B CN 113974811B CN 202111146857 A CN202111146857 A CN 202111146857A CN 113974811 B CN113974811 B CN 113974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connecting wire
groove
rod
ro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68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74811A (zh
Inventor
荣丹
李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unlizheng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unlizheng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unlizheng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unlizheng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68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4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4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4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74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4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82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for bone cercl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88Osteosynthesis instruments; Methods or mean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internal or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s
    • A61B17/8897Guide wires or guide p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2017/564Methods for bone or joint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eur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属于踝关节治疗零件领域,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连接线,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用于一一对应的安装在腓骨和胫骨上,所述连接线包括设置在的连接线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位于连接线上且位于连接线两侧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将连接线固定至第一安装件上,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带动第二安装件拉紧至第一安装件上;本申请具有在踝关节骨折或脱位时满足胫腓骨的微动特征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踝关节治疗零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胫腓骨是胫骨与腓骨的合称,是人体中腿部的骨骼;下胫腓联合是一个可微动的滑膜关节,下胫腓联合具有微动特征,踝关节背伸(勾脚尖)时腓骨远端向前内侧移动,跖屈(勾脚尖)时则向后外侧移动,这一微小的旋转和位移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从而维持踝关节稳定。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其骨折、脱位是骨科常见的损伤,当踝关节骨折或脱位时易造成下胫腓损伤和分离,对下胫骨分离治疗时常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采用夹钳闭合胫骨和腓骨之间的间隙后,通过将螺钉同时穿在胫骨和腓骨上,使得螺钉实现对胫骨和腓骨的固定,但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因腓骨和胫骨之间具有一定的微动特征,会造成螺钉位于腓骨和胫骨内断裂,引起骨道感染。
发明内容
为了在踝关节骨折或脱位时满足胫腓骨的微动特征,本申请提供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连接线,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用于一一对应的安装在腓骨和胫骨上,所述连接线包括设置在的连接线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位于连接线上且位于连接线两侧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将连接线固定至第一安装件上,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带动第二安装件拉紧至第一安装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分别固定在胫骨和腓骨上,采用连接线配合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可将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拉紧至一起,使得连接线可以满足胫腓骨的微动特征,从而防止直接采用单个螺钉固定的方式导致螺钉出现断裂;并且采用连接线的设置降低了成本,减小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采用拉紧的方式对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进行固定,便于胫腓骨在微动后及时复位,从而保证了胫腓联合的间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杆体固定至胫骨或腓骨上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杆体的设置其结构简单,进一步减小了患者的成本;通过连接件可将杆体固定至胫骨或腓骨上,从而便于连接线通过第一连接端固定在杆体上。
可选的,所述杆体内沿杆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杆体的通孔内沿通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两侧与通孔的内壁之间均有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设置在连接线两端的套设段,两侧所述套设段用于套设在两侧安装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线两端的套设段套设在两侧安装板上,使得连接线的两端通过套设段固定在杆体内,将连接线穿过通孔并通过套设段固定设置在杆体内的方式,可防止连接线在穿设的过程中摩擦出现断裂损坏,从而提高了连接线与杆体之间的固定效果,并且采用两组套设段的设置使得杆体受力均匀,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线与杆体之间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线采用多股安装线捻制而成,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设置为自由端,另一端设置为打结端,所述连接线的自由端用于绕圈并穿过多股安装线之间形成一侧所述套设段,所述连接线的自由端用于再次绕圈并穿过多股安装线之间形成另一侧套设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线采用多股安装线捻制而成,提高了连接线的强度,从而提高了连接线对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的固定效果;将连接线的自由端穿过多个安装线之间形成套设段,便于手术人员在杆体固定至胫骨或腓骨上后将套设段套设在安装板上,并且提高了套设段与安装板之间的固定效果,从而间接提高了连接线通过第二连接端将第二安装件拉紧至杆体上的拉紧效果。
可选的,两侧所述安装板上均开设有用于供套设段移入的第一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接槽的设置缩小了整个连接线的使用长度,进一步便于手术人员将套设段套设在安装板上,并且第一卡接槽的设置可对连接线位于安装板上的位置起到定位的效果,从而防止连接线位于安装板上沿垂直于杆体的方向来回摩擦导致连接线出现破损,进一步提高了套设段与安装板之间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包括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呈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槽用于供套设段在绕圈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槽用于供套设段穿过并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槽便于操作人员在对套设段绕设时将连接线穿过,当套设段通过第二连接端将第二安装件拉紧至杆体上时,此时的套设段处于紧绷状态,套设段可移入至第二连接槽内,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槽对套设段的位置定位,防止套设段摩擦破损。
可选的,所述杆体上且位于杆体的两侧与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挡板,两侧所述挡板与两侧所述安装板呈相互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配合安装板的设置提高了整个杆体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杆体固定腓骨或胫骨上的固定效果,并且挡板可对两侧安装板上的连接线起到阻挡的效果,从而防止连接线带动杆体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线的自由端和打结端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连接板位于连接线和杆体之间,所述连接线的自由端和打结端用于打结在一起以将连接板拉紧至杆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连接板拉紧至杆体上时,通过带动连接线两端的套设段套设在两侧安装板上,此时将连接板置于连接线和杆体之间,因套设段为连接线自由端绕圈而成,使得连接线对连接板起到初步的拉紧效果,此时将连接线的自由端和打结端打结至一起,使得连接线进一步对连接板起到拉紧的效果,当连接线的自由端和打结端拉的越紧时连接板与杆体之间的抵接力越大,此时连接板依靠连接线自身的柔性可位于杆体上微微的转动或移动,从而适应了胫腓骨的微动特征。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且位于连接板的两侧开设有用于供连接线的两侧移入的第二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卡接槽的设置缩短了整个连接线的长度,便于手术人员带动连接线穿设,第二卡接槽可对连接线位于连接板上的位置起到定位的效果,防止打结后的连接线位于连接板上脱离,提高了连接线对连接板的拉紧效果,并且可阻止处于张紧状态的连接线带动连接板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接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呈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供连接线的自由端和打结端移入,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供连接线的自由端和打结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槽便于操作人员带动连接线移入,当自由端和打结端打结后可带动连接线抵接至第二安装槽内,从而对第二安装槽的位置起到定位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连接线带动连接板拉紧至杆体上的拉紧效果,从而提高了对胫腓骨的固定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将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分别固定在胫骨和腓骨上,采用连接线配合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可将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拉紧至一起,使得连接线可以满足胫腓骨的微动特征,从而防止直接采用单个螺钉固定的方式导致螺钉出现断裂;并且采用连接线的设置降低了成本,减小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采用拉紧的方式对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进行固定,便于胫腓骨在微动后及时复位,从而保证了胫腓联合的间隙;
当需要将连接板拉紧至杆体上时,通过带动连接线两端的套设段套设在两侧安装板上,此时将连接板置于连接线和杆体之间,因套设段为连接线自由端绕圈而成,使得连接线对连接板起到初步的拉紧效果,此时将连接线的自由端和打结端打结至一起,使得连接线进一步对连接板起到拉紧的效果,当连接线的自由端和打结端拉的越紧时连接板与杆体之间的抵接力越大,此时连接板依靠连接线自身的柔性可位于杆体上微微的转动或移动,从而适应了胫腓骨的微动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杆体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连接线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杆体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连接线通过两侧套设段与杆体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线;111、第一连接端;112、第二连接端;113、套设段;114、自由端;115、打结端;12、杆体;121、板体;122、螺纹;123、通孔;124、安装杆;125、安装板;126、挡板;127、导引孔;13、连接板;131、定位槽;14、第一卡接槽;141、第一连接槽;142、第二连接槽;15、第二卡接槽;151、第一安装槽;152、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结合图1和图2,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连接线1,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用于一一对应的安装在腓骨和胫骨上。
结合图1和图2,第一安装件包括杆体12,杆体12上设置有用于将杆体12固定至胫骨或腓骨上的连接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板体121和开设在杆体12上的螺纹122,板体121固定设置在杆体12的一端,杆体12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板体121所在的平面设置,杆体12远离板体121的端部的直径朝向远离板体121的方向缩小,通过预先在胫骨或腓骨上钻孔,将板体121带动杆体12螺纹122连接在胫骨或腓骨上的孔内即可实现对杆体12的固定;第二安装件包括连接板13,板体121和连接板13均呈圆形设置,连接板13设置为钛板,钛板具备强度高、热强度好和抗蚀性高的优点;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杆体12和连接板13替换为杆或块等其他部件,对本申请杆体12和连接板13所做出的简单形状的替换,均应落入到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结合图1和图2,连接线1采用多股安装线捻制而成(图中未示出),连接线1包括设置在连接线1两端的第一连接端111和位于连接线1上且位于连接线1两侧的第二连接端112,第一连接端111包括设置在连接线1两端的套设段113,连接线1的一端设置为自由端114,另一端设置为打结端115,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用于绕圈并穿过多股安装线之间形成一侧套设段113,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用于再次绕圈并穿过多股安装线之间形成另一侧套设段113,当连接线1形成两个套设段113后,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和打结端115形成第二连接端11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另外的线绕圈后固定在连接线1上的方式形成套设圈,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1采用任何材质均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连接线1替换为弹性较好的弹性线(图2中箭头方向为连接线1形成套设段113、自由端114和打结端115的绕设方向)。
结合图1和图3,为了将两侧套数段固定设置在杆体12内,在杆体12内沿杆体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123,杆体12的通孔123内沿通孔12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杆124,安装杆124的两侧与通孔123的内壁之间均有安装板125,安装板125沿安装杆124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板125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安装杆124上,另一侧固定设置在通孔123的内壁上,两侧安装板125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杆体12上且位于杆体12的两侧与通孔12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挡板126,两侧挡板126与两侧安装板125呈相互交错设置;为了提高杆体12的强度,在杆体12上且位于杆体12的两侧与通孔12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挡板126,挡板126沿通孔123的长度方向设置,挡板126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杆体12上,另一侧固定连接在通孔123的内壁上,两侧挡板126与两侧安装板125呈相互交错设置,挡板126所在的平面沿垂直于安装板125所在的平面设置;挡板126可对连接线1起到阻挡的效果,
结合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杆体12位于胫骨或腓骨上的安装位置的预先定位,在安装杆124的中部沿安装杆124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引孔127,导引孔127内设置有导引针(图中未示出);当需要对杆体12的安装位置定位时,使用导引针在需要安装的位置进行预先钻小孔,将导引针插入至小孔内预估需要使用的杆体12的长度,并且将连接线1连接在导引针上,使得导引针带动连接线1穿过腓骨或胫骨上的孔,将连接线1绷直,将杆体12朝向导引针移动,使得导引针插入至安装杆124上的导引孔127内,此时连接线1可穿过杆体12的通孔123,将导引针取出,便于对杆体12的长度和位置进行预估的计算。
当需要将套设段113套设在安装板125上时,手术人员将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绕过一侧安装板125沿着杆体12远离板体121的端部穿出,将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穿过多股安装线之间形成套设在一侧安装板125上的套设段113,此时再次带动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沿着杆体12远离板体121的端部穿入至通孔123内,带动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绕过另一侧安装板125并再次沿着杆体12远离板体121的端部穿出,将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再次穿过多股安装线之间形成套设在另一侧安装板125上的套设段113,从而使得连接线1通过套设段113和安装板125与杆体12固定在一起,此时将连接板13置于连接线1和杆体12之间,将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和打结端115打结至一起,从而使得连接板13被拉紧至杆体12上;连接线1也可带动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连接端112适用于其他需要拉紧的两个物件。
结合图1和图3,为了提高套设段113套设在两侧安装板125上的套设效果,在两侧安装板125上均开设有用于供套设段113移入的第一卡接槽14;第一卡接槽14包括第一连接槽141和第二连接槽142,第一连接槽141和第二连接槽142呈相互连通设置,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将连接线1穿过第一连接槽141,将第一连接槽141靠近板体121的端部贯穿安装板125设置,第一连接槽141远离板体121的端部呈封闭设置,第二连接槽142开设在第一连接槽141远离板体121的面上,第二连接槽142远离板体121的端部呈封闭设置,第二连接槽142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槽141的宽度,第一连接槽141用于供套设段113在绕圈时穿过,第二连接槽142用于供套设段113穿过并抵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连接槽141靠近板体121的端部呈封闭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槽141和第二连接槽142均呈“U”形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第一连接槽141和第二连接槽142的底壁替换为其他形状,例如“V”形或锯齿形等等。
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连接线1位于连接板13上脱离,在连接板13上且位于连接板13的两侧开设有用于供连接线1的两侧移入的第二卡接槽15;第二卡接槽15包括第一安装槽151和第二安装槽152,第一安装槽151与第二安装槽152呈相互连通设置,第一安装槽151远离连接板13中心的端部贯穿连接板13设置,第一安装槽151用于供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和打结端115移入,第二安装槽152开设在第一安装槽151靠近连接板13中心的端部,第二安装槽152用于供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和打结端115抵接,第一安装槽151整体呈长条形设置,第二安装槽152整体呈圆形设置,第二安装槽152的直径大于第一安装槽151的宽度。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和打结端115打结后定位至连接板13上,在连接板13相背离的两个面上且位于两侧第二卡接槽15之间均开设有定位槽131,定位槽131用于供连接线1移入,定位槽131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定位槽131的一端与一侧第一卡接槽14连通,另一端与另一侧第一卡接槽14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杆体12和连接板13用于固定胫骨和腓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杆体12和连接板13用于固定同一根胫骨或同一根腓骨,具体操作时,在需要固定的位置采用导引针预先钻小孔,并且将连接线1连接在导引针上,使得导引针带动连接线1穿过腓骨上的孔,将连接线1绷直,将杆体12朝向导引针移动,带动杆体12插接且螺纹122连接在腓骨内,在胫骨上开设用于供杆体12穿过的通孔123,杆体12与胫骨上的孔为滑动连接的关系,此时导引针可插入至安装杆124上的导引孔127内,此时连接线1可穿过杆体12的通孔123,通过带动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穿过第一连接槽141后沿着杆体12远离板体121的端部穿出,将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穿过多股安装线之间形成套设在一侧安装板125上的套设段113,再次将自由端114沿着杆体12远离板体121的端部穿入至通孔123内,带动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绕过另一侧第一连接槽141并再次沿着杆体12远离板体121的端部穿出,将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再次穿过多股安装线之间形成套设在另一侧安装板125上的套设段113,此时将连接板13置于连接线1和杆体12之间,连接线1的两侧可移动至第一安装槽151内,将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和打结端115打结至一起,位于第一连接槽141内的连接线1可绷紧至第二连接槽142内,位于第一安装槽151内的连接线1可绷紧至第二安装槽152内,将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和打结端115打结,从而使得连接板13被拉紧至杆体12上。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连接线(1),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用于一一对应的安装在腓骨和胫骨上,所述连接线(1)包括设置在的连接线(1)两端的第一连接端(111)和位于连接线(1)上且位于连接线(1)两侧的第二连接端(112),所述第一连接端(111)用于将连接线(1)固定至第一安装件上,所述第二连接端(112)用于带动第二安装件拉紧至第一安装件上;
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杆体(12),所述杆体(12)上设置有用于将杆体(12)固定至胫骨或腓骨上的连接件;
所述杆体(12)内沿杆体(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123),所述杆体(12)的通孔(123)内沿通孔(12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杆(124),所述安装杆(124)的两侧与通孔(123)的内壁之间均有安装板(125),所述第一连接端(111)包括设置在连接线(1)两端的套设段(113),两侧所述套设段(113)用于套设在两侧安装板(125)上;
所述连接线(1)采用多股安装线捻制而成,所述连接线(1)的一端设置为自由端(114),另一端设置为打结端(115),所述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用于绕圈并穿过多股安装线之间形成一侧所述套设段(113),所述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用于再次绕圈并穿过多股安装线之间形成另一侧套设段(113);
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连接板(13),所述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和打结端(115)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端(112),所述连接板(13)位于连接线(1)和杆体(12)之间,所述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和打结端(115)用于打结在一起以将连接板(13)拉紧至杆体(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安装板(125)上均开设有用于供套设段(113)移入的第一卡接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14)包括第一连接槽(141)和第二连接槽(142),所述第一连接槽(141)和第二连接槽(142)呈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槽(141)用于供套设段(113)在绕圈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槽(142)用于供套设段(113)穿过并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2)上且位于杆体(12)的两侧与通孔(12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挡板(126),两侧所述挡板(126)与两侧所述安装板(125)呈相互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上且位于连接板(13)的两侧开设有用于供连接线(1)的两侧移入的第二卡接槽(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槽(15)包括第一安装槽(151)和第二安装槽(152),所述第一安装槽(151)与第二安装槽(152)呈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151)用于供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和打结端(115)移入,所述第二安装槽(152)用于供连接线(1)的自由端(114)和打结端(115)抵接。
CN202111146857.0A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 Active CN113974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6857.0A CN113974811B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6857.0A CN113974811B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4811A CN113974811A (zh) 2022-01-28
CN113974811B true CN113974811B (zh) 2022-12-06

Family

ID=79737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6857.0A Active CN113974811B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481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6555A1 (en) * 2002-06-20 2003-12-25 Brian Thorne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xation of ankle syndesmosis
CN105943149A (zh) * 2016-06-02 2016-09-21 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胫腓分离的固定方法
US20170156767A1 (en) * 2015-12-08 2017-06-08 Arthrex, Inc. Bone fixation plate for the distal fibula and device for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fixation
CN213190018U (zh) * 2020-07-13 2021-05-14 常州亨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胫腓联合带线重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6555A1 (en) * 2002-06-20 2003-12-25 Brian Thorne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xation of ankle syndesmosis
US20170156767A1 (en) * 2015-12-08 2017-06-08 Arthrex, Inc. Bone fixation plate for the distal fibula and device for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fixation
CN105943149A (zh) * 2016-06-02 2016-09-21 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胫腓分离的固定方法
CN213190018U (zh) * 2020-07-13 2021-05-14 常州亨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胫腓联合带线重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4811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8504B2 (en) Whipstitched graft construc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140343604A1 (en) Soft Tissue Fixation Using A Looped Suture Construct
CN1161082C (zh) 固定部件和利用固定部件固定的韧带
US20050283156A1 (en) Knotless anchor for surgical repair
AU2017258858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curing tissue using a suture having one or more protrusions
US20080058818A1 (en) Vertebral Anchor
WO2006091278A9 (en) Graft anchor
US10357241B2 (en) Suture attachment apparatus
CN113974811B (zh) 一种下胫腓固定系统
CA3020983A1 (en) Partially assembled knotless suture construct
KR101253915B1 (ko) 경골 근위부 절골술용 결속구
CN115886967B (zh) 骨组织固定装置及骨组织固定方法
CN111904570A (zh) 一种胫骨结节骨折用固定结构
US20230210516A1 (en) Suture based clamping device
CN107837131B (zh) 一种带袢固定板
CN216823543U (zh) 一种用于稳定连接骨与软组织的带线锚钉
CN206491861U (zh) 喙锁韧带重建系统
KR20160116079A (ko) 경골 근위부 절골술용 결속장치
CN202589589U (zh) 一种微创跟腱固定吻合器
CN112043334A (zh) 一种可连接肌腱韧带的空心螺钉结构
CN216294232U (zh) 一种肩锁关节修复装置
US11903574B2 (en) Augmented suture construct for syndesmotic stabilization
KR20200090542A (ko) 골절 수술용 긴장대 골압박 고정장치
CN214017783U (zh) 一种倒刺形克氏针
CN213489041U (zh) 一种新型线结夹和线结夹用手术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Rong Dan

Inventor after: Li Hongxia

Inventor before: Rong Dan

Inventor before: Li Hongxia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