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6170A - 昆虫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昆虫诱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6170A
CN113966170A CN202080038457.5A CN202080038457A CN113966170A CN 113966170 A CN113966170 A CN 113966170A CN 202080038457 A CN202080038457 A CN 202080038457A CN 113966170 A CN113966170 A CN 113966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
axis
light
led
ins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84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V·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andenburg UK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andenburg U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andenburg UK Ltd filed Critical Brandenburg UK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66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61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4Attracting insects by using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0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4Catching by adhesive surfaces
    • A01M1/145Attracting and catching insects using combined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and adhesive su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2Killing insects by electric means
    • A01M1/223Killing insects by electric means by using electrocu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200/00Kind of animal
    • A01M2200/01Ins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Fishing, trapping, and vermin destroy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器(10),更具体而言,涉及如下昆虫诱捕器,该昆虫诱捕器包括后壳体(12)、能够通过其传输光的盖(16)或面板,以及包括发光二极管带(22)的光源,该发光二极管带发射紫外线(UV)光。本发明具体涉及如下配置,在该配置中将光指引在给出的方向中以改善捕获效率。

Description

昆虫诱捕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器,更具体而言,涉及如下昆虫诱捕器,该昆虫诱捕器包括后壳体、能够通过其传输光的盖或面板,以及包括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的光源,该发光二极管发射紫外线(UV)光。本发明基于申请人的在先申请WO2019082051的教导进行了扩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壁挂式壁灯形式的昆虫诱捕器,其设计成向上和/或向下投射光,而不是垂直于它安装于其上的壁(或昆虫诱捕器的后壳体)的平面向外投射光。
背景技术
各种类型的昆虫诱捕器是被人们熟知的。一种特别常见的诱捕器类型(具体而言是用于飞行昆虫的诱捕器)包括包含在壳体中的昆虫吸引部件(例如荧光UV光源)以及昆虫诱捕或灭杀部件(例如黏着板或胶板或黏着纸或胶纸或电子灭蝇器)。飞行昆虫被诱捕器吸引,通过开口进入壳体并且在诱捕部件上被捕捉或击中杀灭器并被灭杀。为了保持捕获(或灭杀)的效率,需要定期更换黏着板或黏着纸和/或清洁诱捕器。也需要检查黏着板或黏着纸并且保存记录。灯也需要清洁,因为昆虫会“焊接”到灯泡,并且在任意情况下,灯具有有限的寿命期限。
在EP1457111中公开了这种具有胶板的通常的基础的诱捕器,并且这种诱捕器包括具有最内的表面的半透明盖,其有助于使来自诱捕器的UV发射最大化,从而改善捕获效率。
相关的同族EP0947134要求保护这种诱捕器的进一步的方面,该诱捕器适于确保昆虫捕获部件不能轻易地透过盖而明显可见。为此,在具体优选的实施例中,盖包括成角度的百叶窗开口,从而也在大体上垂直于后壳体的平面观察时防止胶板可见。更优选的布置是如下一种布置,在该种布置中百叶窗开口相对于中心点成对以分别提供向下和向上的屈曲。这种布置有助于在诱捕器的底部处吸入空气。
然而,常规的UV荧光管的运行费用高,并且需要定期更换。
KR20160028318公开了如下光诱捕器,该光诱捕器使用在460-550nm的波长范围中运作的LED灯泡。
KR20170017186公开了如下光诱捕器,该光诱捕器使用在350-370nm的波长范围中运作的LED管。
WO2016310905公开了具有双重功能的LED单元。它发射在两个波长380-410(UV)和700-1500(IR)的光,前者提供杀菌功能,而后者提供干燥功能,使用该单元以灭杀果蝇。
WO2009131340公开了荧光灯泡的LED替代品。
KR2017000393公开了UV LED灯泡,其包括在管中的两个LED,以解决当适配在常规的设备中时的极性问题。
从这个技术可以明显看出,它建立在传统技术上,并且假定了LED必须以与传统UV荧光灯泡等效的方式适配。
在WO2019082051中,申请人认识到情况并非如此,并且诱捕器设计的替代的配置是可能的,结果是可以简化诱捕器设计并且得到更高的捕获效率。这个申请建立在其中提出的教导和证据上,并且提供了获得如下替代的诱捕器的配置的额外证据,该替代的诱捕器的配置用于使捕获效率最大化、减少资金成本以及提高运行效率。它也延伸超出如下昆虫诱捕器的教导,该昆虫诱捕器多数情况下将昆虫吸引光大体上但不唯一地在主要垂直于其后壁的方向中通过盖向外投射到房间中,盖中可以包含允许光出去和昆虫进入的孔,如先前所述,该后壁通常促使将昆虫诱捕器安装到墙壁。
本发明的一个宗旨是从制造和/或维护的角度提供更简单或更便宜的诱捕器。
替代的和进一步的宗旨是改善捕获效率,并且为具有如下不同配置的诱捕器改善捕获效率,该不同配置中包括其中灯主要向上(朝向天花板)投射而不是向外投射的壁式壁灯,尽管在一些设计中,光也可以向下投射(朝向地板)。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捕捉或灭杀昆虫的诱捕器,包括
a.后壳体;
b.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
c.昆虫吸引光源;以及
d.i)盖,包括允许昆虫进入诱捕器的一个或多个开口,通过该一个或多个开口分散昆虫吸引光,或ii)面板和允许昆虫进入诱捕器的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开口;
其中,光源包括发射紫外线(UV)辐射的发光二极管(LED)并且将LED安装在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前面并且指引向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而不是定向成将光从诱捕器的外围指引到诱捕器的中心或立即向内指引到昆虫捕获部件上。
作为解释,WO2019082051教导了阻止光立即被指引向外通过盖,以及以下特性在改善捕获方面的好处:将光指引向内(测试1)、以45度向内张开(测试2)或穿过诱捕器(180度,沿平面X-X)(测试3)。
在所有情况下,角度基于LED的定向(即其主轴的定向),注意,标准LED将通过大约120-130度(即主轴的任一侧的60-65度)来传输光。然而,光的强度在外围处下降了大概50%。
从图10a和图10b中可以明显看出,与昆虫诱捕器一起使用的传统荧光管通过360度全向地传输光,并且在所有方向中的强度相同。相反,如在图10a和图10b中所图示,来自UV LED源的光以指向的方式传输光,并且强度随方向变化。因此,它沿其主轴以100%的强度传输光,但是当其移动到轴的任一侧时强度减退,以使得在其外围(与主轴成大约+/-65度)处强度小于50%。这种特性的根本差异以某种方式影响昆虫行为,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使用UV LED带的诱捕器需要与使用荧光技术的昆虫诱捕器不同地配置。人们相信将UV LED以盖的方向指引向外会有效地使进来的飞行昆虫“分心”,因此,通过使用反射和折射来散射光以降低强度的方法实现了更好的捕捉。
有利地,i)LED安装在所述后壳体与盖之间,盖包括允许昆虫进入诱捕器的一个或多个开口,以使得发射的光不直接向外通过盖和/或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传输,或ii).LED安装在所述后壳体与面板之间,以及允许昆虫进入诱捕器的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开口,以使得发射的光不直接向外通过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开口传输,相反地是通过诱捕器内的反射或通过来自安装有诱捕器的后壁的反射而反射。
优选地,在诱捕器内指引光,并且更优选地,它大体上被指引朝向后壳体或者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即,垂直于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平面(如测试1)。可替代地(如测试2),可以指引光在主束的轴的任一侧以高达60到65度的传播辐射穿过平面(平行180度)。因此,光束可以是窄束——在垂线或其主轴的任一侧,传输光超出垂线或其主轴仅达15度,中束——在垂线或其主轴的任一侧,传输光超出垂线或其主轴达30度,宽束——在垂线或其主轴的任一侧,传输光超出垂线或其主轴达60度,并且在一些情境下为超宽束,其中在垂线或其主轴的任一侧,传输光超出垂线或其主轴达75度。因此,在胶板上的入射角可以在垂线的任一侧的15度到75度之间的任意位置。束可以被配置成将光传输到垂线或其主轴的仅一侧(例如朝向或远离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中心点)。束传播(窄、中、宽或超宽)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将光引导到所需方向的诸如U形或其他形状(C、L、V等)的挡板或导向件、遮蔽构件来控制。
优选地,导向件或挡板防止光直接向外发射(发射出盖)。
可以通过例如透镜或衍射器的其他部件来引导光,该透镜或衍射器具体而言是不透明的并且起到散射光的作用,如EP1457111的盖。
优选地,诱捕器具有用于降低功率的部件,以改善捕获性能和/或降低运行成本。
在单独的与性能相关的独立方面中,申请人通过随时间控制输入功率来解决LED的性能随时间的变化。
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诱捕器包括智能驱动器(iDriver),其将识别UV LED序列以确定开始日期。这是通过使用例如RFID阅读器实现的。iDriver会将这个数据存储在其本地存储器中。iDrivers预装有UV LED衰减特性。在预定时间处,iDriver将对UV LED的输入功率进行校正,以供应持续的UV LED输出功率。
通过在诱捕器中包括光传感器,设备也可以调整功率以作为对环境光的响应。
优选地,LED以一个或多个带的形式提供,每个带包括高达60个LED。LED可以包括例如高达10、20、30、40、50或60个LED,这取决于诱捕器的尺寸和所需亮度。
LED带可以在某一功率(W)=伏特(V)×电流(i)下运行,其小于全功率。通常,LED在24V或12V下运行,并且使用可调光LED驱动以下调电压。
通常使用的LED具有如下规格:
表1
(Ta=25℃,RH=30%)
参数 符号 单位
峰值波长[1] λ<sub>p</sub> 365 nm
辐射通量[2] Φ<sub>e</sub>[3] 420 mW
正向电压[4] V<sub>F</sub> 3.6 V
谱半宽度 Δλ 9 nm
视角 2Θ<sub>1/2</sub> 120 deg.
热电阻 Rθ<sub>J-b</sub>[5] 9.25 ℃/W
然而,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使用具有不同规格的UV发射LED。
通过如本文公开的方式指引光,实现了提高的捕获效率(与按照常规荧光UV管的定向将光指引到诱捕器外相比)。
为促使这一点,可以将LED灯的阵列在后壳体和/或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前面并且在盖或面板的后面安装在支撑件上,或者可以直接安置到盖或面板的面向内的面上。
为了使光发射最大化,可以将反射器放置在LED后面,或者可以将LED安装在用作反射器的支撑件上,支撑件例如是成形的金属或金属组件。
优选地,LED被安置成面向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可以直接(垂直)面向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或以一定角度面向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
确切的安置将因诱捕器设计而异,但是LED最优选地朝向诱捕器的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外围而放置。
有许多基础的诱捕器设计,包括但不限于:
a)一种诱捕器设计,包括后壳体,胶板安装在后壳体上,后壳体具有半透明的盖(例如由Brandenburg制造的Genus Cobra)或金属盖(例如由Brandenburg制造的GenusFli),盖具有孔,昆虫经由孔进入诱捕器并且光经由孔离开诱捕器。传统地,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例如2、3或4个)荧光管,荧光管安置在胶板和盖之间,常常使用荧光管后面的反射器将光直接通过盖孔(以及在盖半透明的情况下通过盖)向外投射;
b)一种诱捕器设计,包括后壳体和朝向前的面板,其具有指向天花板和/或地板的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开口,具有安置穿过后壳体和前面板并且在其之间的胶板,其捕获表面面向开口(例如,Genus Galaxy或Genus Illume alpha,由Brandenburg制造)。
同样,LED带的数量和配置将取决于诱捕器设计。
在使用单个带阵列的情况下,单个带阵列可以朝向诱捕器的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顶部或底部。
可替代地,单个带阵列可以沿着诱捕器侧。
在使用两个带的情况下,两个带可以朝向诱捕器的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顶部和底部(但不是中部)或在任一侧(但不是中部)上安置。
在第三种配置中,它们可以大体上被设置在诱捕器的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外围(但不是中部)周围。
换句话说,将LED定向成将光线指引到诱捕器的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最优选是胶板)的外围。
优选地,LED承载构件被成形为阻止光立即被向外指引通过盖。
LED的使用使对镇流器的需要最小化,镇流器在本发明的诱捕器中基本不存在(与使用荧光灯泡的诱捕器相比)。
优选地,诱捕器包括具有360-370nm的峰值波长的LED。
优选地,诱捕器是智能(SMART)互联网使能诱捕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将飞行昆虫吸引到如下昆虫诱捕器的方法,该昆虫诱捕器包括由发光二极管(LED)发射的漫射光,发光二极管(LED)直接将紫外线(UV)辐射发射到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外围区域,但不定向成将光从诱捕器的外围指引到诱捕器的中心或立即向内指引到昆虫捕获部件上。
当然,本发明的诱捕器可以包括传统诱捕器的所有其他特征,例如在WO2009/133372和EP2651214中公开的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使如下昆虫诱捕器的有效寿命最大化的方法,该昆虫诱捕器包括作为引诱物的如下UV LED光源,该UV LED光源包括基于时间调整功率输入的驱动器。
优选地,诱捕器包括能够识别UV LED序列以确定开始日期的驱动器。这可以使用例如RFID阅读器而实现。iDriver可以将这个数据存储在其本地存储器中,并且预装有UVLED衰减特性。在预定时间处,iDriver将对UV LED的输入功率做出校正,以供应持续的UVLED输出功率。
参照图1到图4以及示例1、测试1到4来描述WO2019082051中公开的发明的各个方面,并将参照示例2、测试1到13、示例3到5以及图6到图9来更具体地描述本文要求保护的额外的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通常的现有技术昆虫诱捕器的分解透视图,该诱捕器具有常规的UV荧光管,该分解透视图示出盖被移除并且框架略微打开。
图2a是本发明的其上具有盖的诱捕器;
图3是本发明的诱捕器,其中盖被移除以示出后壳体、昆虫捕获部件、反射器和包含安装座的LED;
图4是对比照片,该对比照片图示出具有常规的荧光管的(上面的)发光昆虫诱捕器与具有LED的(下面的)发光昆虫诱捕器;
图5是图示出驱动器如何随时间对性能进行校正的曲线图。
图6a是Genus Cobra诱捕器的第三角度投射图。
图6b是Genus Cobra诱捕器的横截面;
图7a是Genus Fil诱捕器的第三角度投射图;
图7b是Genus Fil诱捕器的横截面;
图8a是Genus Galaxy诱捕器的第三角度投射图;
图8b是Genus Galaxy诱捕器的横截面;
图9a是Genus Illume诱捕器的第三角度投射图;
图9b是Genus Illume诱捕器的横截面;以及
图10a和图10b图示了荧光光源和LED光源之间辐射图案中的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示了通常的现有技术昆虫诱捕器(10)。它包括许多基本组件:后壳体(12)、荧光形式的光源、UV发射管(22)、昆虫捕获部件(100)和盖(16)。图1示出了被承载在铰接到后壳体的框架上的荧光管。后壳体以及昆虫捕捉部件的平面在P-P方向上延伸。
相比之下,如图2、图3、图4(下面的)和图6中所图示,本发明的优选的昆虫诱捕器(10)包括盖(16),其从视角中隐藏LED。通过盖开口(18)可以看到的所有物件(当灯关闭时)只有胶板(100)的小部分、支撑LED的安装座(14)的小部分和反射器(44)的小部分。
更特定地参考图6a和图6b,人们可以看到诱捕器具有安置在后壳体(12)(和胶板(100))与前盖(16)之间的三个LED带(22)。带安置在承载构件(24)上,并且被安置成朝向顶部、底部和中部穿过诱捕器,其中光被指引为与平面P-P的垂线成45度角或在X-X轴(向外/向内)和Y-Y(向上向下)之间。
参照图3,安装座(14)从后壳体(12)突出并安装到后壳体(12),并且包括从后壳体(12)的边缘(20)插入的两对相向的LED承载构件(24a;24b)。已经通过实验(下面的示例1)示出,这种配置显著改善了昆虫捕获。
这种或例如大体上圆形的配置将LED定向成面对关系,以将光指引到诱捕器的中心(26)。
使捕获效率最大化的进一步显著的特征是遮蔽LED,使得光被指引到平行于后壳体(12)的平面(P-P)中。这可以通过将LED收置在例如大体上为U形或其他形状的LED承载构件(24)(在图中LED不可见)中来实现,该LED承载构件(24)阻止光被立即指引向外穿过盖(16)或被立即指引向内到昆虫捕获部件(100)上。
盖(16)由半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如EP1457111中阐述的成形或粗糙化以使UV光的传输最大化的最内表面。将允许昆虫进入诱捕器的开口(18)被成形为防止当大体上垂直于后壳体(12)的法向平面(P-P)观察时灯(22)可见。在EP0947134中阐述了保持诱捕器美观的总体原则。
支持较早要求保护的发明的数据在下面的示例1中阐述,以及参考示例2到7和图6到9公开的支持额外和替代的方面的额外的数据。
示例1
方法
1.测试步骤——1小时苍蝇捕捉测试(单个诱捕器测试)
1.1.使用标准饲养程序饲养家蝇。实验中使用了三到四天大的性别混合的苍蝇;
1.2.对于每次重复使用200×苍蝇;
1.3.在开始测试前,已经清洁了苍蝇测试室中来自先前测试的残留的苍蝇。使用水中的温和的洗涤剂擦拭了壁和地板。
1.4.测试室测量为6米(长度)×3米(宽度)×3米(高度);
1.5.测试室包含8×40瓦特荧光灯管,它们均匀分布并安装在天花板上;
1.6.每根管长度为4m并且颜色为“冷白”;
1.7.在苍蝇释放到室中之前,立即测量环境UVA和房间荧光灯的可见光强度;
1.8.在每次测试开始后,立即从室的中心在固定点处测量环境UVA和可见光。读取传感器读数,传感器面平行于天花板,在从地面到天花板1.5米处;
1.9.温度保持在25±3℃,并且在任意苍蝇释放到室中之前立即记录温度和相对湿度;
1.10.将诱捕器放置在从地板到诱捕器下侧的1.8m处,中心在任一长壁上;
1.11.诱捕器UV输出是在距离诱捕器的中心UV面1米处在该面上通过校准的UVA测试装备测量的。
1.12.两百只(200×)性别混合的苍蝇被转移到室中:在离门最远的一端,在离诱捕器最远的角落中。在断开诱捕器的情况下,允许苍蝇适应新的室环境30分钟;
1.13.在30分钟的适应后,接通诱捕器,记录环境参数,并且允许诱捕器运作。然后释放苍蝇,并且每30分钟记录诱捕的苍蝇的数量,总共记录60分钟。
结果
来自顺序测试的结果在下表中阐述:
测试1
40个LED的阵列(比较面向外和面向内的LED)
表2
设计 平均捕捉率(60分钟)
LED向外 44%
LED向内 93%
令人惊讶的是,该测试表明,与荧光管不同,直接向外传输光以获得最有效的捕获是不可取的。
测试2
28个LED的阵列,有指向的测试并且测试半透明盖的效果。
表3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11
这次测试证明,与传统荧光管类似,半透明盖在吸引昆虫方面仍然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并且诱捕器的“内部照明”是重要的。
测试3
30个LED的阵列——定向控制的额外效果,使用引导件或挡板来限制光传输的方向以及半透明盖的进一步效果。
表4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12
结果示出,使用引导件来控制发射的方向使捕捉率最大化,并且盖的半透明性是重要的。
测试4
30个LED的阵列——UV荧光诱捕器和另外等效设计的UV LED诱捕器之间的比较研究
表5-Cobra诱捕器(3×荧光管)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21
表6-Cobra诱捕器(30个LED(UV)的阵列)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22
结果示出了在60分钟内捕捉率的统计上显著的改善(20%改善)。
表7(对表5数据的统计分析)
t-测试:成对的两个样本的均值 60分钟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23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31
统计上显著的p值(0.05)证实了在60分钟的运作后,LED诱捕器具有超过常规荧光管诱捕器的更高的捕获效率。
最后,图4以照片方式图示了两个诱捕器(LED(下面的)与荧光灯(上面的)相比)的不同外观。
示例2
在设计成识别影响“捕捉率”的关键参数的一组新的实验中,实验被分组,并且与“标准”比较——该“标准”为捕捉率(使用Cobra昆虫诱捕器获得,Cobra昆虫诱捕器使用了3×15W荧光管,荧光管穿过背板安置,使用大约45W)。Cobra诱捕器如图1中所图示,并且结果在表5的比较参考中图示,以不同形式复制为表8。
表8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32
系列1
在S1测试1和2中,使用模仿传统设置的设置探索了减少的功率(与标称值45W相比减少,实际大约为54W-表8)的效果,其中三个LED带被安置成大体上均匀地向胶板的捕捉区域上方发射光(如荧光管),但它们被指引朝向胶板而不是被指引向外,根据国际申请WO2019082051中的示例1的结果。
S1测试1
结果
表9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41
S1测试2
结果
表10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42
结论
通过将S1测试1和2与上面的表8进行比较也可以看出,捕捉率(在60分钟时)随功率从77%提高到83%,但处在低功率(与使用了荧光管的至少45W相比)的诱捕器仍然更有效(71%捕捉率)。
系列2
在系列2中,申请人探索了在LED前面增添漫射器(透镜)以指引/散射光的效果,其方式类似于在常规诱捕器中光通过半透明盖(向外)透射的方式,因为盖提高了捕捉率。将S2测试3和4的结果与S1测试1和2进行比较。
S2测试3
结果
表11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51
S2测试4
结果
表12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52
结论
结果是无定论的,但趋势表明漫射器改善/加速了捕捉。
系列3
在进一步的一系列实验中,以11.8W的功率输入(大约是传统荧光诱捕器的四分之一)探索了减少三个LED分组中每一个LED分组的强度的效果。
S3测试5
结果
表13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61
S3测试6
结果
表14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62
S3测试7
结果
表15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63
结论
从这三个结果中可以看出,大体上等效地执行了从测试5到7中的每一个的捕捉,指示出可以使用比常规设置消耗更少功率的设置来实现比等效荧光设置的结果更好的结果。
系列4
到目前为止,申请人已经考虑过如下配置:LED以大体上等效于使用荧光UV源的设置的方式穿过诱捕器而安置,但LED UV源大体上是单向朝向(而非远离)胶板。
申请人接下来考虑减少UV带的数量是否会影响捕捉率。在这两个示例中结果提供了一个意外的发现——根据测试的六个基础配置产生了多于90%的捕捉率。这些在下面的S4测试8-13中阐述:
S4测试8
结果
表16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71
S4测试9
结果
表17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72
S4测试10
结果
表18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81
S4测试11
结果
表19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82
S4测试12
结果
表20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83
S4测试13
结果
表21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191
结论
如从上面的S4测试中可以看出,该配置(S4测试9和12)不受功率影响,在60分钟处产生了相当出色的结果,在该配置中将照明指引朝向外围、顶部和底部,而不是将照明指引朝向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中心。
由此可以推知,可推断的是,将照明指引朝向一个或多个外围边沿(在边缘处或从边缘插入)而不直接朝向诱捕器的中心(中心20-40%)看来是最佳的。
有待确定这是一个边沿、顶部/底部、侧/侧还是大体上整个边缘,但明确的是,不应指引UV光朝向诱捕器的中心或将其安置在诱捕器的中心处,诱捕器的中心是指至少中心的20%到25%、30%、35%到40%的区域。
示例3
示例3论证了如何智能地随时间推移提高功率输入以处理LED的性能随时间的降低。
这是参考图5而图示出的,其中图5是示出功率(Y轴)和时间(X轴)的曲线图。中线代表“理想值”,并且下面的曲线示出了性能随时间的降低。通过简单的算法手段,可以周期地调整功率输入(上面的曲线)以补偿性能的损失(下面的曲线)。
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这里提供了一种调节功率以确保持续的UV LED输出的诱捕器和方法。
新颖的方法通过驱动器提供了功率的增加,这对应于UV LED的输出功率随时间的减小。这可确保UV LED在其运行寿命期间始终处在最佳的发光度。在这一方面,UV LED在正常运行期间通常具有功率输出随时间的衰减。这降低了其作为飞行昆虫引诱物的有效性。目前的实践建议在预定时间(例如2年)更换UV LED源。
当UV LED供应降低的输出时,自动提高功率的校正电源驱动器提供更长的寿命以及最佳的效率。它确保UV LED输出功率在其指定的寿命周期保持为线性和持续的。
智能驱动器(iDriver)识别UV LED序列以确定开始日期。这是使用例如RFID阅读器而实现的。iDriver会将这个数据存储在其本地存储器中。iDrivers预装有UV LED衰减特性。在预定时间处,iDriver将对UV LED的输入功率进行校正,以供应持续的UV LED输出功率。
示例4-7
示例4和7图示了不同诱捕器配置的变化。
示例4.Genus Cobra
图6a和图6b更详细地图示了Genus Cobra。Genus Cobra包括后壳体(12)、盖(16)和胶板(100)。它的从顶部到底部的三个主开口(18a、18b和18c)各自位于诱捕器的顶部三分之一、中部三分之一和底部三分之一的大约中央处。盖(16)是设计成散射光的半透明盖。三个LED带(22)位于盖(16)和支撑胶板(100)的后壳体(12)之间。三个灯带(22a,22b,22c)被适配到承载构件(24)并且被指引成使得主轴(25)在从X-X轴到Y-Y轴读出的30和60度之间的角度处,最佳地为45度(测试2)。
示例5 Genus Fli
图7a和图7b图示了Genus Fli诱捕器。与图6a和图6b中所图示并且在示例2和4中参考的、包括3个LED灯带(22)和半透明盖(16)的Genus Cobra诱捕器相比,Genus Fli包括支撑胶板(100)的后壳体(12)和具有四个主要开口(18)的金属盖(16),两个开口(18a)在与胶板和后壳体平行的前盖表面中,两个开口(18b)在侧盖表面中,以及在它们之间成组形成的许多较小的洞孔(18c)。它包括安装座(14)和支撑两个LED带的LED承载构件(24),每个LED带包括多个LED(22)。LED安置成与盖(16)中的两个主开口(18a)对齐,并且每个透镜(23)具有主透镜轴(25),主透镜轴(25)在从X-X轴到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60度和75度之间的角度处,最佳地为67.5度。
该角度是基于以下测试数据选择的:
测试14/表21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211
测试15/表22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212
测试16/表23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213
结论
从这些结果中获得最佳结果:主透镜轴具有从胶板朝向主开口(18a)测量的较大的入射角,使得优选的角度在从X-X轴到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60度和75度之间。
示例6
图8a和图8b图示出Genus Galaxy诱捕器。与先前的诱捕器相比,Genus Galaxy是壁式壁灯诱捕器,并且其根本差异在于其前面板(16)是封闭的(没有面朝外的开口),并且相反地将光向上朝向天花板指引(并且可选地向下朝向地板指引)通过一个或多个开口(18)。它包括后壳体(12),用于将诱捕器附接到壁,但与先前描述的诱捕器相比,胶板(100)沿水平轴X-X(而非沿垂直轴Y-Y)安置在面板(16)和后壳体(12)之间。它包括安装座(14)和支撑两条LED带(22)的LED承载构件(24),每个LED带包括多个LED。LED带以间隔关系安置在面板(16)和开口(18)下方的后壳体(12)之间。有壁侧带(22a)和面板侧带(22b),并且每个透镜(23)具有主透镜轴(25),主透镜轴(25)处于从X-X轴到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15度和30度之间的角度,最佳为22.5度。
在这个诱捕器中,LED在主轴(25)的任一侧65度处投射光。然而,它们被配置成使得主轴在与开口(18)的边界处击中后壁,以使得它从后壁和后壳体反射穿过开口而不是立即直接朝向天花板指引。它也从后壳体反射(由于传播),并且在光从面板侧带(22b)发射的情况下,光也从壁侧带(22a)反射,以使得额外地照明了胶板(100)。
该角度是基于以下测试数据选择的:
测试17/表24
在60分钟处的捕捉率%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221
Figure BDA0003370961720000231
结论
从这些结果中获得最佳结果:主透镜轴(25)具有从胶板朝向主开口(18a)测量的较大的入射角,以使得优选的角度在从X-X轴到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15度和30度之间。
示例7 Genus Illume alpha
类似于示例6,这是壁式壁灯诱捕器,包括后壳体(12)、面板(16)和胶板(100)。其开口(18)在诱捕器的顶部处,其中发射来自两个光带(22a)和(22b)的光。这与示例6之间的主要差异是,单元较小导致面板侧带(22b)更靠近壁侧带(22a)而定位。因此,为了确保主轴在与开口(18)的边界处击中后壁,以使得它从后壁和后壳体反射穿过开口而不是立即朝向天花板指引,并且它也从后壳体反射(由于传播);两条带以不同的角度排列,壁侧带(22a)具有从X-X轴到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30度和60度之间的角度(最佳为45度),并且面板侧带(22b)具有从X-X轴到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30度和60度之间的角度,最佳为22.5度。
以下条项为权利要求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1.一种用于捕捉或灭杀昆虫的诱捕器(10),包括
a.后壳体(12);
b.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100);
c.昆虫吸引光源(22),包括发射紫外线(UV)辐射的发光二极管(LED);以及
d.盖(16),包括允许昆虫进入诱捕器的一个或多个开口(18),昆虫吸引光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而分散;
其中,指引光源(22)朝向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100)并且LED安装在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前面并且指引朝向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但远离其中心点。
2.如条项1中所述的诱捕器,其中,阻止光源(22)立即指引向外通过盖(16)。
3.如条项1或2中所述的诱捕器,其中,LED被指引为大体上朝向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即垂直于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平面,或与其成一定角度,该角度可以达60度。
4.如条项3中所述的诱捕器,其中,从LED传输的光束是窄束——在垂线的任一侧,传输光超出垂线仅达15度。
5.如条项3中所述的诱捕器,其中,从LED传输的光束是中束——在垂线的任一侧,传输光超出垂线达30度。
6.如条项3中所述的诱捕器,其中,从LED传输的光束是宽束——在垂线的任一侧,传输光超出垂线达60度。
7.如条项3到6中所述的诱捕器,其中,束被配置成将光传输到垂线的仅一侧(例如,朝向或远离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中心点)。
8.如任意一项在前的条项中所述的诱捕器,其中,将LED安置到遮蔽构件上,遮蔽构件将光引导到所需方向。
9.如任意一项在前的条项中所述的诱捕器,进一步包括透镜或衍射器。
10.如条项8或9中所述的诱捕器,其中,衍射器是不透明的。
11.如任意一项在前的条项中所述的诱捕器,包括一对LED带,其朝向诱捕器的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顶部和底部(但不是中部)或在其任一侧上(但不是中部)安置。
12.如条项1到10中所述的诱捕器,包括朝向诱捕器的外围安置的单个LED带。
13.如任意一项在前的条项所述的诱捕器,进一步包括用于降低功率的部件,以改善捕获性能和/或降低运行成本。
14.如任意一项在前的条项所述的诱捕器,其中,将LED(22)的阵列安装在盖(16)的内面上。
15.如任意一项在前的条项所述的诱捕器,诱捕器是智能互联网使能诱捕器。
16.一种将飞行昆虫吸引到昆虫诱捕器的方法,包括由发光二极管(LED)发射的漫射光,发光二极管(LED)直接将紫外线(UV)辐射发射到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外围区域,远离其中心点,并且不直接穿过盖以将昆虫吸引到此。
17.如条项16中所述的方法,其中阻止光源(22)立即被指引向外通过盖(16)。

Claims (24)

1.一种用于捕捉或灭杀昆虫的诱捕器(10),包括
a.后壳体(12);
b.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100);
c.昆虫吸引光源(22),包括发射紫外线(UV)辐射的发光二极管(LED);以及
d.i)盖,包括允许昆虫进入诱捕器的一个或多个开口,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分散昆虫吸引光,或ii)面板和允许昆虫进入诱捕器的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开口;
其中,光源包括发射紫外线(UV)辐射的发光二极管(LED),并且LED安装在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前面并且指引朝向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而不是定向成将光从诱捕器的外围指引到诱捕器的中心或立即向内指引到昆虫捕获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捕器,其中,不将LED布置成以使得LED将光指引成大体上垂直于后壳体的法向平面(P-P)。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诱捕器,其中,阻止光源(22)立即被指引向外通过盖(16)。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诱捕器,其中,LED大体上指引朝向后壳体(12),每个透镜(22)具有主透镜轴(25),主透镜轴(25)处在从水平X-X轴到垂直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达75度之间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诱捕器,其中,从LED传输的光束是窄束,处在从Y水平X-X轴到垂直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达15度之间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诱捕器,其中,从LED传输的光束是中束,处在从水平X-X轴到垂直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达30度之间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诱捕器,其中,从LED传输的光束是宽束——处在从水平X-X轴到垂直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达45度之间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诱捕器,其中,从LED传输的光束是超宽束——处在从水平X-X轴到垂直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达75度之间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4到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诱捕器,其中,束被配置成将光传输到Y-Y轴的仅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4到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诱捕器,其中,束被配置成将光传输到水平X-X轴的两侧。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诱捕器,其中,将LED安置到遮蔽构件上,遮蔽构件将光引导到所需方向。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诱捕器,进一步包括透镜或衍射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诱捕器,其中,衍射器是不透明的。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诱捕器,包括一对LED带,其朝向诱捕器的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顶部和底部但不是中部安置,或在诱捕器的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任一侧上但不是中部安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诱捕器,包括朝向诱捕器的外围安置的单个LED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捕器,诱捕器是壁式壁灯,包括面板(16)和允许昆虫进入诱捕器的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开口(18),并且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开口分散昆虫吸引光,并且其中,胶板沿水平轴X-X而非垂直轴Y-Y安置在面板(16)和后壳体(12)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诱捕器,包括壁侧LED带(22a)和盖侧LED带(22b),并且其中,每个透镜(22)具有主透镜轴(25),主透镜轴(25)处在从水平X-X轴到垂直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15度到60度之间的角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诱捕器,其中,至少一个LED带具有主透镜轴(25),主透镜轴(25)处在从水平X-X轴到垂直Y-Y轴读出的在正或负22.5度或45度之间的角度。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诱捕器,进一步包括用于降低功率的部件以改善捕获性能和/或降低运行成本。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诱捕器,其中,将LED(22)的阵列安装在盖(16)的内面上。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诱捕器,诱捕器是智能互联网使能诱捕器。
22.一种将飞行昆虫吸引到昆虫诱捕器的方法,包括由发光二极管(LED)发射的漫射光,发光二极管(LED)直接将紫外线(UV)辐射发射到昆虫捕获或灭杀部件的外围区域,而不定向成将光从诱捕器的外围指引到诱捕器的中心或立即向内指引到昆虫捕获部件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阻止光源(22)立即被指引向外通过盖(16)。
24.一种使昆虫诱捕器的有效寿命最大化的方法,包括作为引诱物的UV LED光源,UVLED光源包括基于时间调整功率输入的驱动器。
CN202080038457.5A 2019-04-23 2020-04-23 昆虫诱捕器 Pending CN1139661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905632.4 2019-04-23
GB1905632.4A GB2583338B (en) 2019-04-23 2019-04-23 An insect trap
PCT/IB2020/053855 WO2020217206A1 (en) 2019-04-23 2020-04-23 An insect trap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6170A true CN113966170A (zh) 2022-01-21

Family

ID=66810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8457.5A Pending CN113966170A (zh) 2019-04-23 2020-04-23 昆虫诱捕器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92172A1 (zh)
EP (1) EP3958673B1 (zh)
JP (1) JP2022530401A (zh)
KR (1) KR20220002446A (zh)
CN (1) CN113966170A (zh)
AU (1) AU2020264075A1 (zh)
BR (1) BR112021020910A2 (zh)
CA (1) CA3137276A1 (zh)
ES (1) ES2951525T3 (zh)
GB (2) GB2583338B (zh)
HU (1) HUE063177T2 (zh)
MX (1) MX2021012834A (zh)
PL (1) PL3958673T3 (zh)
SG (1) SG11202111540UA (zh)
WO (1) WO20202172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17705A1 (en) * 2013-03-01 2018-12-2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Insect trap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JP6616301B2 (ja) 2013-11-27 2019-12-04 アースロポッド バイオサイエンシ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捕虫装置とその使用方法
MX2016013742A (es) 2014-04-26 2017-04-25 Procter & Gamble Dispositivo de trampa para insectos y metodo de uso.
SG10202000733PA (en) 2015-01-12 2020-03-30 Procter & Gamble Insect trap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GB201816993D0 (en) * 2018-10-18 2018-12-05 Pelsis Ltd Trap
GB201816994D0 (en) * 2018-10-18 2018-12-05 Pelsis Ltd Pest trap
GB2578313B (en) * 2018-10-22 2021-10-13 Brandenburg Uk Ltd Intelligent trap and consumables
USD969959S1 (en) * 2020-11-23 2022-11-15 Rentokil Initial 1927 Plc Trap for insects
USD1006949S1 (en) * 2023-09-07 2023-12-05 Xinxi Huang Rechargeable flying insect trap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7434A (en) * 1984-06-15 1986-03-25 Davis Mitchell F Flypaper trap
CN1215304A (zh) * 1996-04-08 1999-04-28 埃科莱布有限公司 带有双向或多向光图像的飞虫诱捕器
CN101815434A (zh) * 2007-09-24 2010-08-25 勃兰登堡(英国)有限公司 捕虫器
CN103338634A (zh) * 2010-12-15 2013-10-02 勃兰登堡(英国)有限公司 捕虫器
CN105188360A (zh) * 2013-03-01 2015-12-23 节肢动物生物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昆虫诱捕器装置及使用方法
US20170006847A1 (en) * 2014-01-28 2017-01-12 Killgerm Group Limited Insect capturing device
CN107613765A (zh) * 2015-05-29 2018-01-19 艺康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引和诱捕飞虫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1131B2 (en) * 1993-01-04 2010-11-30 Ecolab Inc. Light trap for insects
US5651211A (en) * 1995-05-12 1997-07-29 Regan; Harold R. Wall mounted trap for flies and insects
GB9807169D0 (en) 1998-04-03 1998-06-03 Astec Europ Trap for catching insects
KR100874609B1 (ko) 2008-04-22 2008-12-17 이위재 형광등 타입의 엘이디 램프
GB2459717B (en) 2008-05-02 2011-09-14 Brandenburg An insect trap
US9358505B2 (en) 2009-09-03 2016-06-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as sparger for an immersed membrane
CA2858083C (en) 2011-12-06 2018-06-12 Ashworth Bros., Inc. Conveyor belt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KR20160028318A (ko) 2014-09-03 2016-03-11 박성영 자외선 발광다이오드가 장착된 전기 포충기
KR101769956B1 (ko) 2015-08-05 2017-08-22 루미컴 주식회사 포충 엘이디 램프장치
US10798933B2 (en) * 2016-12-30 2020-10-13 Gardner Manufacturing Co., Inc. Insect light trap with extruded curved side panels and curved glue board
JP2018143126A (ja) * 2017-03-02 2018-09-20 アルゴ株式会社 捕虫器
GB2567700B (en) * 2017-10-23 2021-03-10 Bradenburg Uk Ltd An insect trap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7434A (en) * 1984-06-15 1986-03-25 Davis Mitchell F Flypaper trap
CN1215304A (zh) * 1996-04-08 1999-04-28 埃科莱布有限公司 带有双向或多向光图像的飞虫诱捕器
CN101815434A (zh) * 2007-09-24 2010-08-25 勃兰登堡(英国)有限公司 捕虫器
CN103338634A (zh) * 2010-12-15 2013-10-02 勃兰登堡(英国)有限公司 捕虫器
US20140026467A1 (en) * 2010-12-15 2014-01-30 Brandenburg Limited Insect trap
CN105188360A (zh) * 2013-03-01 2015-12-23 节肢动物生物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昆虫诱捕器装置及使用方法
US20170006847A1 (en) * 2014-01-28 2017-01-12 Killgerm Group Limited Insect capturing device
CN107613765A (zh) * 2015-05-29 2018-01-19 艺康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引和诱捕飞虫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1905632D0 (en) 2019-06-05
CA3137276A1 (en) 2020-10-29
SG11202111540UA (en) 2021-11-29
KR20220002446A (ko) 2022-01-06
GB2587831B (en) 2022-05-25
GB202005959D0 (en) 2020-06-10
EP3958673A1 (en) 2022-03-02
JP2022530401A (ja) 2022-06-29
GB2587831A (en) 2021-04-14
US20220192172A1 (en) 2022-06-23
PL3958673T3 (pl) 2024-01-22
MX2021012834A (es) 2021-11-25
GB2583338A (en) 2020-10-28
EP3958673C0 (en) 2023-06-07
EP3958673B1 (en) 2023-06-07
GB2583338B (en) 2021-10-27
HUE063177T2 (hu) 2024-01-28
ES2951525T3 (es) 2023-10-23
WO2020217206A1 (en) 2020-10-29
BR112021020910A2 (pt) 2021-12-28
AU2020264075A1 (en) 2021-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66170A (zh) 昆虫诱捕器
AU2021100394B4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ttracting and trapping flying insects
EP3700336B1 (en) An insect trap
KR102526536B1 (ko) 점착형 포충기
JP4640333B2 (ja) 捕虫器
US20220338459A1 (en) Insect trap
GB2592749A (en) An insect tra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