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5911A - 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5911A
CN113965911A CN202011157974.2A CN202011157974A CN113965911A CN 113965911 A CN113965911 A CN 113965911A CN 202011157974 A CN202011157974 A CN 202011157974A CN 113965911 A CN113965911 A CN 113965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terminal device
resources
sub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579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5911B (zh
Inventor
刘云
薛丽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1/1071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01733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5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5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Abstract

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的部分或全部子信道。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资源。采用方法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筛选,保证纳入第一资源的资源的有效性,进而可以保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在2020年7月20日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0699774.3、发明名称为“一种提供辅助信息的方法及UE”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万物互联也在不断加速,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版本14(release 14,R14)的协议中,车联万物(vehicle-to-everything,V2X)引入了感知机制。具体的,终端设备在确定传输需求的时刻n后,根据时刻n确定感知窗口(sensing window)和选择窗口(selection window)。终端设备感知业务传输的信号强度,并获取该业务的周期,进而可以估计在选择窗口中与该业务对应的预约资源的干扰强度。若干扰强度高于一定门限,则该资源不可以作为该终端设备的后续传输资。若干扰强度低于一定门限,则该资源可以作为该终端设备的后续传输资源。
与R14 V2X不同,R17 V2X涉及到资源分配方面的增强。示例性地,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A(以下简称UE-A)把一组资源通知给UE-B,UE-B在传输时可以考虑UE-A通知的一组资源,并从中选择与UE-A通信使用的资源。这样做的好处是,UE-A在感知频谱的占用情况时充分考虑了UE-A附近的干扰情况,通过把一组资源通知给UE-B,令UE-B可以在上述一组资源里面选择与UE-A通信使用的资源,有利于保证UE-A与UE-B的通信质量。因此,UE-A的感知结果并不是如R14 V2X中用于UE-A传输使用的,而是供UE-B传输使用的。
因此,R17 V2X的感知目的和R14 V2X的感知目的不同,R14 V2X中,UE-A的感知结果是用于UE-A传输使用的,而R17 V2X中,UE-A的感知结果是用于UE-B传输使用的。
综上,UE-A如何根据感知结果更好地筛选出通知给UE-B的一组资源,以避免UE-B选择较差的资源与UE-A进行通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于实现UE-A根据感知结果更好地筛选出通知给UE-B的一组资源。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的部分或全部子信道,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资源。
采用上述方法,第一子信道是根据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确定的,且第一信息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由于第一终端设备能解调出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子信道并能够成功译码,表明该子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好。因此,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可以实现有效筛选第一资源,提高纳入第一资源的有效性,进而可以保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
此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不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包括每个第一信息预约的至少一个资源所在的子信道。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以及每个第一信息预约的至少一个资源所在的子信道。
采用上述设计,可以采用不同方式确定第一子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门限是预配置的,或由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
采用上述设计可以实现对第一子信道进行筛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资源确定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用于预约所述第二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采用上述设计,可以实现有效筛选第一资源,提高纳入第一资源的有效性,进而可以保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第二子信道和第三子信道;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所述第三子信道的资源;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资源确定第三资源,当占用第二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大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占用所述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所述占用所述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依次确定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
采用上述设计,按照占用不同第一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筛选第三资源,可以实现有效筛选第三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不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三资源还包括用于预约所述第四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四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采用上述设计,可以提高纳入第三资源的资源数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不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和所述第四资源确定所述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用于预约所述第二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以及用于预约所述第四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四资源;其中,存在第一优先级,当所述第二资源的优先级和所述第四资源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优先级时,第一阈值大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采用上述设计,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筛选,保证纳入第一资源的有效性,且比较容易满足第一资源的数目需求,进而可以保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二资源的优先级和所述第四资源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优先级时,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第三阈值和第一数值之和,所述第一数值是预配置的,或由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配置的,或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
采用上述设计,可以实现第一阈值大于第三阈值,且提高第二资源纳入第三资源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所在的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预约的资源确定的。
采用上述设计,可以实现确定至少一个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资源还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五资源,所述第五资源为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采用上述设计,第三资源中包括的第五资源可以包括多种可能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当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第三资源包括所述第五资源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一门限和/或所述第一阈值,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采用上述设计,通过提高第一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通过降低第一门限,可以使第一子信道的数目提高,进而提升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从而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以实现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一门限和/或所述第一阈值,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一门限,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一门限,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采用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多种组合调整方式实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对应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比值,或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或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比值,或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比值。
采用上述设计,第三资源具体多种可能的形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采用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于第二终端设备的触发信息,该触发信息用于触发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资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模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UE-A与UE-B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UE-B与UE-A、UE-C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UE-A确定UE-A传输使用的资源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UE-A向UE-B通知一组资源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的概述流程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第三资源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第三资源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第三资源的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UE-A向UE-B通知第三资源的流程图之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UE-A向UE-B通知第三资源的流程图之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UE-A向UE-B通知第三资源的流程图之三;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UE-A向UE-B通知第三资源的流程图之四;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的概述流程图之二;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推荐资源的方法的概述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万物互联也在不断加速,3GPP在Release 14和15期间,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引入了对车辆间通讯(vehicle-to-vehicle,V2V)V2V和V2X服务的支持,以便将3GPP平台扩展到汽车行业。在Release 16期间,研究了新空口(new radio,NR)V2X的相关设计。进一步的优化将在Release 17的NR侧行链路增强(sidelink enhancement)继续研讨。具体而言,涉及到资源分配方面的增强,考虑基于Release 14和15提出的降功耗方案为基础,进一步优化或者提出新方案,以达到功率下降的目的。除了降功耗这个目标,提高可靠性和降低时延是另外两个主体目标。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已完成建立sidelink连接,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车终端(vehicle user,VUE)、人终端(personuser,PUE)或者易受伤路边用户(vulnerable road user,VRU)。其中,VUE可以是车载通信模块或其它嵌入式通信模块,VRU可能包含PUE。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用户手持通信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
如图1所示,UE-A可以与UE-B进行通信,UE-A可以通知UE-B一组资源。如图2所示,UE-B还可以与其他UE进行通信,例如UE-C。其中,UE-A和UE-B可以为车终端(vehicle user,VUE)。
以下对感知机制进行说明。针对R14引入的周期性服务,终端设备通过感知机制能够感知周期性服务的出现,从而识别该周期性服务对应的周期性资源是否可以作为该终端设备后续传输使用的资源,周期性资源之间的间隔被标识为间隔(gap)。gap一般为100ms的整倍数,在少数情况下可以选择20ms和50ms。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3(a)中,UE-A在确定传输需求的时刻n后,根据时刻n确定感知窗口和选择窗口。示例性地,UE-A的物理层在时刻n接收到来自UE-A的高层的信令,其中,该信令指示UE-A具有传输需求。UE-A根据时刻n首先确定选择窗口,具体的,UE根据该信令确定在时刻n之后的时刻开始传输,因此,选择窗口的开始位置位于时刻n之后,且选择窗口的长度可以由协议规定。例如,UE-A根据该信令确定占用时刻n+3至时刻n+10之间一个或多个时刻进行传输,则UE-A可以确定选择窗口的开始位置为时刻n+3。进一步地,结合gap的各种可能性,UE-A可以根据已确定的选择窗口的位置映射出感知窗口的位置。例如,感知窗口的结束位置可以位于时刻n-1。可以理解的是,UE-A在时刻n之前可以一直感知传输信号。
UE-A在感知窗口感知传输信号,并确定传输信号对应的业务的周期的预约资源在选择窗口的位置,进一步可以根据传输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则该资源是否可以作为UE-A的后续传输使用的资源。若信号强度低于一定门限,则该资源可以作为UE-A的后续传输使用的资源。若信号强度高于一定门限,则该资源不可以作为UE-A的后续传输使用的资源。
在图3(b)中,在UE-A的感知窗口内,UE-A接收来自于UE-B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指示UE-A为UE-B通知至少一个资源。UE-A根据感知结果可以向UE-B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向UE-B通知至少一个资源,如图3(b)中虚线框所示的资源。UE-B可以根据该至少一个资源,选择其中一个资源向UE-A进行传输。当前UE-A向UE-B通知至少一个资源时,只采用单一的判断方式该资源是否可以被用作UE-B传输使用的资源,即根据传输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则该传输信号预约的资源是否可以作为UE-B的传输使用的资源,因此可能导致UE-B未能选择出较好的资源与UE-A通信。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传输信号包括控制信息部分和数据信息部分。以第一终端设备为例,当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传输信号时,解析该传输信号的控制信息部分,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传输信号的目标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时,则第一终端设备解析该传输信号的数据信息部分。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传输信号的目标设备不是第一终端设备时,第一终端设备不解析该传输信号的数据信息部分。此外,第一终端设备通过解析该传输信号的控制信息部分,可以确定该传输信号对应的业务为周期性业务或非周期性业务以及该传输信号预约的资源在选择窗口中的位置,还可以确定预约资源的优先级。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检测到的该传输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该传输信号预约的资源是否可以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后续传输使用的资源或者判断该传输信号预约的资源是否可以作为其他终端设备后续传输使用的资源。
例如,以资源A为例,如果资源A没有被预约,则资源A为非预约资源或空闲资源。如果资源A有预约,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和预约资源A进行传输的优先级,确定一个信号强度门限(以下简称为门限1)。当资源A对应的传输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门限1时,资源A不可以作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所采用的资源。否则,资源A可以作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所采用的资源。其中,门限1可以为SL-ThresRSRP_pi_pj,SL-ThresRSRP_pi_pj中的pi是预约资源A进行传输的优先级,pj是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资源B被预约,且预约资源B进行传输的优先级与预约资源A进行传输的优先级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和预约资源B进行传输的优先级,确定一个信号强度门限(以下简称为门限2),其中,门限1与门限2为独立参数,门限1的取值可能与门限2的取值相同或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用以实现UE-A根据感知结果更好地筛选出通知给UE-B的一组资源,以避免UE-B选择较差的资源与UE-A进行通信,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信息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
示例性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的层1源标识(Layer-1source ID)。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感知窗口内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并解析每个传输信号中的源标识(source ID),当确定传输信号中包括的source ID为第二终端设备的Layer-1source ID时,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传输信号为第一信息。
此外,在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之前,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其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
示例性地,第三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的资源位置的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层1源ID(Layer-1source ID),占用8比特),需要反馈资源块的大小。其中,需要反馈资源块的大小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通知给第二终端设备的资源块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信息可以显示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通知至少一个资源,或者还可以描述为,第三信息可以显示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推荐至少一个资源。例如,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或触发消息,该消息携带第一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为第二终端设备通知至少一个资源。假设第一字段包括1比特,当该1比特指示1时,表明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通知至少一个资源,当该1比特指示0时,表明第一终端设备不为第二终端设备通知至少一个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信息后,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结合其他预设条件判断是否为第二终端设备通知至少一个资源。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结合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推荐资源。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距离较近时,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情况较好。此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选择的资源较多,不需要第一终端设备推荐。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不推荐资源。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距离较远时,由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通信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三信息后,即使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也一般较少,且资源的质量也一般较差,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为第二终端设备推荐资源,节省第二终端设备的资源开销。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未能选出任何资源时,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在选择窗口内的资源均被占用时,则第一终端设备不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资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信息可以不包括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为第二终端设备通知至少一个资源的字段。当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第二终端设备通知至少一个资源。
S402: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
其中,第一子信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的全部或部分子信道。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未能在一个子信道上收到第二终端设备的传输,有可能是第二终端设备没有数据传输,也有可能是因为该子信道上第二终端设备到第一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较差,也有可能是第二终端设备在该子信道上一直找不到空闲资源,或者高层随机选择时未选择到该资源。然而,能解调出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子信道,由于能够成功译码,则表明该子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好。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后,可以获知每个第一信息所在的至少一个子信道。例如,第一信息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子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可以包括第一信息所在的全部子信道。
例如,参考图5,假设第一终端设备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上接收到第一信息,则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为第一子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也可以只包括第一信息所在的部分子信道。例如,参考图5,假设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为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则子信道①和子信道②可以为第一子信道。换而言之,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第一信息所在的部分子信道上选择推荐给第二终端设备的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从全部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筛选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作为第一子信道,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将全部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按照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进行排序,并将选择排在前N位的子信道作为第一子信道。N为预设数目,N为正整数。
其中,第一门限或预设数目是预配置的,例如协议规定的,或者,第一门限或预设数目是由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者,第一门限或预设数目是基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
示例性地,如下表1和表2为第一门限Z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pj的对应关系。其中,优先级pj越高,第一门限Z越高,筛选出的子信道的质量越好。优先级pj越高,第一门限Z越低,筛选出的子信道越多。
表1中的优先级索引为0-7。表2中的优先级索引为1-8。
表1
优先级 pj=0 pj=1 pj=2 pj=3 pj=4 pj=5 pj=6 pj=7
第一门限Z TH1 TH2 TH3 TH4 TH5 TH6 TH7 TH8
表2
优先级 pj=1 pj=2 pj=3 pj=4 pj=5 pj=6 pj=7 pj=8
第一门限Z TH1 TH2 TH3 TH4 TH5 TH6 TH7 TH8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后,还可以获知每个第一信息预约的至少一个资源所在的子信道。例如,第一信息预约一个资源,该资源在一个子信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不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每个第一信息预约的至少一个资源所在的子信道。或者,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以及每个第一信息预约的至少一个资源所在的子信道。
其中,第一资源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资源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资源中选择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传输。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其他条件(例如第二终端设备感知的资源)选择除第一资源外的其他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所采用的资源来自于第一资源。
S402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可以参考下文。
S403: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资源。
示例性地,第二信息可以指示每个第一资源的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此外,若第一资源为周期性资源,第二信息还可以指示第一资源的周期。同时,第二信息还可以指示第一资源的优先级等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第一资源的优先级为第一资源能够支持的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示例性地,第二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资源的优先级的索引。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资源确定至少一个资源,并采用确定的至少一个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传输。
针对S402,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案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
方案1:第一终端设备仅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示例性地,至少一个资源是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所在的资源确定的。或者,至少一个资源是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预约的资源确定的。其中,一个传输信号可以预约一个或多个资源。例如,一个传输信号可以预约3个资源。
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其中,这些传输信号所在的资源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上。这些传输信号所预约的资源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子信道③和子信道④上。当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这些传输信号所在的资源确定至少一个资源时,第一终端设备首先根据这些传输信号所在的资源从资源1~资源6中筛选出资源1~资源5,将资源1~资源5作为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资源。其中,资源1~资源5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子信道③和子信道④上,由于这些传输信号所在的资源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上。因此,资源6不包括在至少一个资源之内。
又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其中,这些传输信号所在的资源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上。这些传输信号所预约的资源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子信道③和子信道④上。当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这些传输信号预约的资源确定至少一个资源时,第一终端设备直接将资源1~资源6作为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不等同于至少一个第一信息。至少一个传输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除第二终端设备外的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信号。至少一个资源是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被预约的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二资源,第二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即第二资源为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第一子信道的资源。在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资源后,第一终端设备选择其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作为第三资源。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子信道上确定可以用来传输的资源,可以称为第二资源。然后第一终端设备选择其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作为第三资源。第三资源可以直接作为推荐给第二终端设备的资源,即将第三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或者根据所需第一资源的数目从第三资源中进一步筛选确定第三资源中的部分资源作为第一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这里的第一阈值可以SL-ThresRSRP_pi_pj,SL-ThresRSRP_pi_pj中的pi是预约第二资源进行传输的优先级,pj是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里的第一阈值为SL-ThresRSRP_pi_pj+Δ,Δ>0。其中,Δ可以是预配置的,或由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配置的,或基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
示例性地,如下表3和表4为Δ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pj的对应关系。其中,优先级pj越高,Δ越高,筛选出的资源越多。表3中的优先级索引为0-7。表4中的优先级索引为1-8。
表3
优先级 pj=0 pj=1 pj=2 pj=3 pj=4 pj=5 pj=6 pj=7
Δ的取值 Δ<sub>1</sub> Δ<sub>2</sub> Δ<sub>3</sub> Δ<sub>4</sub> Δ<sub>5</sub> Δ<sub>6</sub> Δ<sub>7</sub> Δ<sub>8</sub>
表4
优先级 pj=1 pj=2 pj=3 pj=4 pj=5 pj=6 pj=7 pj=8
Δ的取值 Δ<sub>1</sub> Δ<sub>2</sub> Δ<sub>3</sub> Δ<sub>4</sub> Δ<sub>5</sub> Δ<sub>6</sub> Δ<sub>7</sub> Δ<sub>8</sub>
最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三资源确定第一资源。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构成待选资源池。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待选资源池进一步地进行随机资源选择。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中的高层(high level)执行进一步地随机资源选择。具体的,高层可以根据需要向第二终端设备通知的第一资源的数量对待选资源池进行随机资源选择。其中,第一资源的数量与第二信息的容量有关。此外,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直接将第三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或者采用其他筛选方式从第三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第二子信道和第三子信道,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第三子信道的资源。进一步地,在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资源确定第三资源时,当占用第二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大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时,第一终端设备从占用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依次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即第一终端设备优先从占用第二子信道的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然后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
例如,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即第一信息),比如UE-B向UE-C发送信息,UE-A接收到UE-B发送的信息,假设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的全部子信道。如图5所示,感知窗口内下对角线标记资源块为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即第一信息)所在的资源,则在图5中,第一子信道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预约了选择窗口中的资源,即这些下对角线标记资源块与选择窗口中黑色标记的资源块存在对应关系。进一步地,UE-A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传输信号确定资源1~资源5。UE-A从资源1~资源5中选择占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的资源作为第二资源,即资源1~资源5。进一步地,UE-A从第二资源中筛选出第三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资源还可以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五资源,第五资源为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或者第五资源为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中占用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的资源。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三资源包括第五资源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对应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比值,或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或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比值,或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比值。其中,第一预设比值、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比值和第三预设比值为预设值,或者第二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三资源可以不包括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三资源可以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三资源可以包括第五资源。
当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调整第三资源的数目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方式1: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阈值,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提高第一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逐步提高第一阈值,例如每次提高3db,在每次提高第一阈值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阈值调整为第一阈值和第一数值之和,第一数值大于0,第一数值以是预配置的,或由RRC消息配置的,或基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例如,如表3和表4所示。当第一阈值调整为第一阈值和第一数值之和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逐步提高第一阈值,如前所述,此处不再赘述,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例如,第一预设条件是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假设预设数量为8,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8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阈值,例如第一阈值提高3db,在第一阈值提高3db后,若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等于9,则此时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方式2:若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门限,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降低第一门限,可以使第一子信道的数目提高,进而提升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从而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以实现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逐步降低第一门限,例如每次降低3db,在每次降低第一门限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例如,第一预设条件是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假设预设数量为8,第一子信道的数目为2个,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8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门限,例如第一门限降低3db,在第一门限降低3db后,若第一子信道的数目从2个提升为3个,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等于9,则此时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方式3:若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门限和第一阈值,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提高第一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通过降低第一门限,可以使第一子信道的数目提高,进而提升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从而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以实现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逐步降低第一门限,例如每次降低3db,且同时逐步提高第一阈值,例如每次提高3db,在每次降低第一门限且提高第一阈值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首先降低第一门限,例如降低3db,保持第一阈值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则第一终端设备第2次降低第一门限,仍保持第一阈值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当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全部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时,若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提高第一阈值,例如第一阈值+3db,并将第一门限恢复为初始值,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则第一终端设备降低第一门限,仍保持第一阈值+3db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重复上述调整方式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采用上述方案1,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筛选,保证纳入第一资源的有效性,进而可以保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方案2:第一终端设备优先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二资源,第二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在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资源后,第一终端设备选择其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作为第三资源。当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四资源,第四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资源中不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在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四资源后,第一终端设备选择其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四资源作为第三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三资源确定第一资源。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对应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比值,或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或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比值,或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比值。其中,第一预设比值、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比值和第三预设比值为预设值,或者第二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方案1中的相关描述。第一阈值的设计也可以参考方案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这里的第一阈值可以SL-ThresRSRP_pi_pj,SL-ThresRSRP_pi_pj中的pi是预约第二资源进行传输的优先级,pj是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里的第一阈值为SL-ThresRSRP_pi_pj+Δ,Δ>0。其中,Δ可以是预配置的,或由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配置的,或基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例如表3和表4。
这里的第二阈值为SL-ThresRSRP_pi*_pj。其中,SL-ThresRSRP_pi*_pj中的pi*是预约第四资源进行传输的优先级,pj是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三资源确定第一资源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构成待选资源池。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待选资源池进一步地进行随机资源选择,确定第一资源。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中的高层(high level)执行进一步地随机资源选择。具体的,高层可以根据需要向第二终端设备通知的第一资源的数量对待选资源池进行随机资源选择。其中,第一资源的数量与第二信息的容量有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所需的数目(以下简称总数),并进一步根据第三资源中包括的第二资源的数目(以下简称第一数目),确定需要从第三资源中包括的第四资源中确定的资源数目(以下简称第二数目)。总数=第一数目+第二数目。此时,第一资源包括第三资源中包括的第二资源,第三资源中包括的第四资源构成待选资源池。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数目和待选资源池进一步地进行随机资源选择,从第三资源中包括的第四资源中筛选出第二数目个资源。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中的高层执行随机资源选择。
此外,与方案1类似,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第二子信道和第三子信道,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第三子信道的资源。进一步地,当占用第二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大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时,第一终端设备从占用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依次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即第一终端设备优先从占用第二子信道的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然后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
例如,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即第一信息),比如UE-B向UE-C发送信息,UE-A接收到UE-B发送的信息,UE-A确定UE-B发送的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为第一子信道。如图7所示,假设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的全部子信道,感知窗口内下对角线标记资源块为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即第一信息)所在的资源。第一子信道的数目为3个,分别为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预约了选择窗口中的资源,即这些下对角线标记资源块与选择窗口中黑色标记的资源块存在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UE-A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传输信号确定资源1~资源7。UE-A优先从资源1~资源7中选择占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的资源作为第二资源,即资源1、资源2、资源3、资源4和资源5。进一步地,UE-A从第二资源中筛选出第三资源。当第三资源的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UE-A选择预约子信道③的资源作为第四资源,即资源7和资源6。
假设用于预约资源1~资源5的传输信号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分别对应的第一阈值,用于预约资源6和资源7的传输信号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分别对应的第二阈值,所需第一资源的数目为6个。UE-A可以将资源1~资源5作为第一资源,然后从资源7和资源6中随机选择,确定其中一个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或者,UE-A可以从资源1~资源7中随机选择6个资源作为第一资源。
此外,检测到UE-B发送信息的信号强度为:子信道②的信号强度>子信道①的信号强度>子信道④的信号强度。UE-A根据该排序由高到低筛选第三资源。首先在子信道②上筛选资源1和资源2,再在子信道①上筛选资源3,最后在子信道④上筛选资源4和资源5。可以理解的是,这里假设用于预约资源1、资源2、资源3、资源4和资源5的传输信号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分别对应的第一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资源还可以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五资源,第五资源为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或者第五资源为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中占用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的资源。此外,当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三资源包括第五资源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三资源可以不包括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三资源可以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三资源可以包括第五资源。
当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调整第三资源的数目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方式1: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优先调整第一阈值,然后调整第二阈值。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提高第一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通过提高第二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四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优先提高第一阈值,例如提高3db,在提高第一阈值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提高第二阈值,例如提高3db,在提高第二阈值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例如,第一预设条件是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假设预设数量为10,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10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阈值,例如第一阈值提高3db,在第一阈值提高3db后,若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等于9,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二阈值,例如第二阈值提高3db,在第二阈值提高3db后,若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等于11,则此时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方式2:若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门限,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降低第一门限,可以使第一子信道的数目提高,进而提升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从而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以实现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逐步降低第一门限,例如每次降低3db,在每次降低第一门限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例如,第一预设条件是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假设预设数量为8,第一子信道的数目为2个,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8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门限,例如第一门限降低3db,在第一门限降低3db后,若第一子信道的数目从2个提升为3个,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等于9,则此时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方式3:若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门限和第一阈值,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提高第一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通过降低第一门限,可以使第一子信道的数目提高,进而提升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从而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以实现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逐步降低第一门限,例如每次降低3db,且同时逐步提高第一阈值,例如每次提高3db,在每次降低第一门限且提高第一阈值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首先降低第一门限,例如降低3db,保持第一阈值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则第一终端设备第2次降低第一门限,仍保持第一阈值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当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全部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时,若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提高第一阈值,例如第一阈值+3db,并将第一门限恢复为初始值,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则第一终端设备降低第一门限,仍保持第一阈值+3db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重复上述调整方式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方式4:若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门限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通过提高第一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通过提高第二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四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通过降低第一门限,可以使第一子信道的数目提高,进而提升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从而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以实现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逐步降低第一门限,例如每次降低3db,且同时逐步提高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例如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每次均提高3db,在每次降低第一门限且提高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首先降低第一门限,例如降低3db,保持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则第一终端设备第2次降低第一门限,仍保持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当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全部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时,若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提高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例如第一阈值+3db,第二阈值+3db,并将第一门限恢复为初始值,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则第一终端设备降低第一门限,仍保持第一阈值+3db,第二阈值+3db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重复上述调整方式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调整幅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采用上述方案2,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筛选,保证纳入第一资源的有效性,且比较容易满足第一资源的数目需求,进而可以保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方案3: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二资源和第四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资源和第四资源确定第三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三资源确定第一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方案1中的相关描述。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二资源,第二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即第二资源为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第一子信道的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四资源,第四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资源中不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即第四资源为至少一个资源中不占用第一子信道的资源。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资源和第四资源确定第三资源,第三资源包括用于预约第二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以及用于预约第四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四资源;其中,存在第一优先级,当第二资源的优先级和第四资源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时,第一阈值大于第三阈值。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三资源确定第一资源。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子信道上按照第一阈值选择第三资源,在除第一子信道外的信道上按照第二阈值选择第四资源。第一阈值可以大于第二阈值。这样可以保证选择的资源在第一子信道上的可能性更大。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第一阈值为SL-ThresRSRP_pi_pj+Δ,Δ>0。第三阈值为SL-ThresRSRP_pi_pj。其中,SL-ThresRSRP_pi_pj中的pi是预约第二资源进行传输的优先级,pj是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Δ可以是预配置的,或由RRC消息配置的,或基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例如表3和表4。这里的第二阈值为SL-ThresRSRP_pi*_pj。其中,SL-ThresRSRP_pi*_pj中的pi*是预约第四资源进行传输的优先级,pj是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因此,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是根据现有技术中阈值的定义方式确定的。
例如,如表3所示,第二资源的优先级pi和第四资源pi*的优先级相同,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pj=2,Δ3大于0,则SL-ThresRSRP_pi_pj+Δ3>SL-ThresRSRP_pi*_pj。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资源构成待选资源池。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待选资源池进一步地进行随机资源选择,确定第一资源。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中的高层执行进一步地随机资源选择。具体的,高层可以根据需要向第二终端设备通知的第一资源的数量对待选资源池进行随机资源选择。其中,第一资源的数量与第二信息的容量有关。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资源还可以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五资源,第五资源为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或者第五资源为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中占用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的资源。此外,当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三资源包括第五资源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
此外,与方案1类似,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第二子信道和第三子信道,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资源包括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第三子信道的资源。进一步地,当占用第二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大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时,第一终端设备从占用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依次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即第一终端设备优先从占用第二子信道的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然后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
例如,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即第一信息),比如UE-B向UE-C发送信息,UE-A接收到UE-B发送的信息,UE-A确定UE-B发送的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为第一子信道,如图8所示,假设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的全部子信道,感知窗口内下对角线标记资源块为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所在的资源。第一子信道的数目为2个,分别为子信道①和子信道②。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预约了选择窗口中的资源,即这些下对角线标记资源块与选择窗口中黑色标记的资源块存在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UE-A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传输信号确定资源1~资源5。UE-A从资源1~资源5中选择占用子信道①和子信道②的资源作为第二资源,即资源1、资源2和资源3。UE-A从资源1~资源5中选择占用子信道③和子信道④的资源作为第四资源,即资源4和资源5。UE-A采用第一阈值从第二资源中筛选出第三资源。UE-A采用第二阈值从第四资源中筛选出第三资源。
此外,检测到UE-B发送信息的信号强度为:子信道②的信号强度>子信道①的信号强度。UE-A根据该排序由高到低筛选第三资源。首先在子信道②上筛选资源1和资源2,再在子信道①上筛选资源3。可以理解的是,这里假设用于预约资源1、资源2、资源3的传输信号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分别对应的第一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资源还可以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五资源,第五资源为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或者第五资源为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中占用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的资源。此外,当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三资源包括第五资源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对应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比值,或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或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比值,或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比值。其中,第一预设比值、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比值和第三预设比值为预设值,或者第二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三资源可以不包括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三资源可以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三资源可以包括第五资源。
当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调整第三资源的数目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方式1: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优先调整第一阈值,然后调整第二阈值。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提高第一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通过提高第二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四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优先提高第一阈值,例如提高3db,在提高第一阈值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提高第二阈值,例如提高3db,在提高第二阈值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例如,第一预设条件是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假设预设数量为10,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10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阈值,例如第一阈值提高3db,在第一阈值提高3db后,若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等于9,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二阈值,例如第二阈值提高3db,在第二阈值提高3db后,若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等于11,则此时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方式2:若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门限,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降低第一门限,可以使第一子信道的数目提高,进而提升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从而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以实现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逐步降低第一门限,例如每次降低3db,在每次降低第一门限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例如,第一预设条件是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假设预设数量为8,第一子信道的数目为2个,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8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门限,例如第一门限降低3db,在第一门限降低3db后,若第一子信道的数目从2个提升为3个,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等于9,则此时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方式3:若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门限和第一阈值,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提高第一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通过降低第一门限,可以使第一子信道的数目提高,进而提升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从而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以实现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逐步降低第一门限,例如每次降低3db,且同时逐步提高第一阈值,例如每次提高3db,在每次降低第一门限且提高第一阈值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首先降低第一门限,例如降低3db,保持第一阈值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则第一终端设备第2次降低第一门限,仍保持第一阈值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当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全部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时,若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提高第一阈值,例如第一阈值+3db,并将第一门限恢复为初始值,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则第一终端设备降低第一门限,仍保持第一阈值+3db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重复上述调整方式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方式4:若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门限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通过提高第一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通过提高第二阈值,可以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四资源,进而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通过降低第一门限,可以使第一子信道的数目提高,进而提升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从而使第三资源中包括更多的第二资源以实现提升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逐步降低第一门限,例如每次降低3db,且同时逐步提高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例如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每次均提高3db,在每次降低第一门限且提高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首先降低第一门限,例如降低3db,保持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则第一终端设备第2次降低第一门限,仍保持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当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全部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时,若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提高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例如第一阈值+3db,第二阈值+3db,并将第一门限恢复为初始值,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则第一终端设备降低第一门限,仍保持第一阈值+3db,第二阈值+3db不变,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重复上述调整方式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调整幅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采用上述方案3,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筛选,保证纳入第一资源的有效性,且比较容易满足第一资源的数目需求,进而可以保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图4所示实施例。
实施例1:图9为UE-A向UE-B通知第一资源的具体流程之一。其中,UE-B与UE-A可以通过侧行链路(sidelink)进行通信,UE-B与UE-C可以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
步骤1:UE-B向UE-A发送第三信息。
步骤2:UE-B向UE-C发送第一信息。UE-A检测到UE-B向UE-C发送的第一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UE-B还可以向其他UE发送第一信息。UE-A还可以检测到UE-B向其他UE发送的第一信息。
步骤3:UE-A确定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并根据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
例如,如图5所示,UE-A可以确定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作为第一子信道。第一子信道包括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进一步地,UE-A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传输信号确定资源1~资源5。UE-A从资源1~资源5中选择占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的资源作为第二资源,即资源1~资源5。进一步地,UE-A从第二资源中筛选出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作为第三资源。UE-A根据所需的第一资源数目从第三资源中筛选出第一资源。
UE-A确定第一资源的具体过程可以详见方案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UE-A向UE-B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资源。
步骤5:UE-B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六资源。第六资源可以为第一资源中的一个资源。
步骤6:UE-B在第六资源上向UE-A发送数据。
实施例2:图10为UE-A向UE-B通知第一资源的具体流程之二。其中,UE-B与UE-A可以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UE-B与UE-C可以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
步骤1:UE-B向UE-A发送第三信息。
步骤2:UE-B向UE-C发送第一信息。UE-A检测到UE-B向UE-C发送的第一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UE-B还可以向其他UE发送第一信息。UE-A还可以检测到UE-B向其他UE发送的第一信息。
步骤3:UE-A确定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并优先根据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筛选第一资源,当筛选出的第一资源不足时,根据其他子信道筛选第一资源。
例如,如图7所示,UE-A可以确定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作为第一子信道。第一子信道包括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进一步地,UE-A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传输信号确定资源1~资源7。UE-A优先从资源1~资源7中选择占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的资源作为第二资源,即资源1、资源2、资源3、资源4和资源5。进一步地,UE-A从第二资源中筛选出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作为第三资源。当第三资源的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UE-A选择占用子信道③的资源作为第四资源,即资源7和资源6。
假设用于预约资源1~资源5的传输信号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分别对应的第一阈值,用于预约资源6和资源7的传输信号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分别对应的第二阈值,所需第一资源的数目为6个。UE-A可以将资源1~资源5作为第一资源,然后从资源7和资源6中随机选择,确定其中一个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或者,UE-A可以从资源1~资源7中随机选择6个资源作为第一资源。
UE-A确定第一资源的具体过程可以详见方案2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UE-A向UE-B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资源。
步骤5:UE-B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六资源。第六资源可以为第一资源中的一个资源。
步骤6:UE-B在第六资源上向UE-A发送数据。
实施例3:图11为UE-A向UE-B通知第一资源的具体流程之三。其中,UE-B与UE-A可以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UE-B与UE-C可以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
步骤1:UE-B向UE-A发送第三信息。
步骤2:UE-B向UE-C发送第一信息。UE-A检测到UE-B向UE-C发送的第一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UE-B还可以向其他UE发送第一信息。UE-A还可以检测到UE-B向其他UE发送的第一信息。
步骤3:UE-A确定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并根据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采用第一阈值筛选第一资源,根据其他子信道采用第二阈值筛选第一资源。
例如,如图8所示,UE-A可以确定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作为第一子信道。第一子信道包括子信道①和子信道②。进一步地,UE-A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传输信号确定资源1~资源5。UE-A从资源1~资源5中选择占用子信道①和子信道②的资源作为第二资源,即资源1、资源2和资源3。UE-A从资源1~资源5中选择占用子信道③和子信道④的资源作为第四资源,即资源4和资源5。UE-A采用第一阈值从第二资源中筛选出第三资源。UE-A采用第二阈值从第四资源中筛选出第三资源。
UE-A确定第一资源具体过程可以详见方案3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UE-A向UE-B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资源。
步骤5:UE-B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六资源。第六资源可以为第一资源中的一个资源。
步骤6:UE-B在第六资源上向UE-A发送数据。
实施例4:图12为UE-A向UE-B通知第一资源的具体流程之四。其中,UE-B与UE-A可以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UE-B与UE-C可以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
步骤1:UE-B向UE-A发送第三信息。
步骤2:UE-B向UE-C发送第一信息。UE-A检测到UE-B向UE-C发送的第一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UE-B还可以向其他UE发送第一信息。UE-A还可以检测到UE-B向其他UE发送的第一信息。
步骤3:UE-A确定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并根据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或信号强度排在前N为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筛选第一资源,当筛选出的第一资源不足时,根据其他子信道筛选第一资源。
步骤4:UE-A向UE-B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资源。
步骤5:UE-B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六资源。第六资源可以为第一资源中的一个资源。
步骤6:UE-B在第六资源上向UE-A发送数据。
采用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筛选,提高纳入第一资源的有效性,进而可以保证UE-A与UE-B的通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用以实现UE-A根据感知结果更好地筛选出通知给UE-B的一组资源,以避免UE-B选择较差的资源与UE-A进行通信,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S1301: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S1301可以参考S401中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S130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后,可以获知每个第一信息所在的至少一个子信道。例如,第一信息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子信道。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案:
方案1:第一终端设备仅根据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从至少一个资源中筛选资源。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仅根据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从至少一个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第一资源在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上,且第一资源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案1中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第一阈值的设计也可以参考方案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首先从至少一个资源中确定在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上的资源(以下称为第二资源),然后再从第二资源中筛选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二资源作为第三资源,若第三资源的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三资源中筛选出部分第三资源作为第一资源。若第三资源的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可以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案1中的相关内容调整第三资源的数目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案1中的方式1~方式3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包括第二子信道和第三子信道,当占用第二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大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时,第一终端设备从占用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依次进行资源筛选。
示例性地,参考图5,假设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为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如果占用子信道②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大于占用子信道①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占用子信道①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大于占用子信道④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在子信道2上选择资源1和资源2,再在子信道①上选择资源3,再在子信道④上选择资源4和资源5。
如果仅需要筛选3个资源,则首先在子信道②上筛选资源1和资源2,再在子信道①上筛选资源3,筛选结束。可以理解的是,这里假设用于预约资源1、资源2、资源3和资源5的传输信号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分别对应的第一阈值。
方案2:第一终端设备优先根据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从至少一个资源中筛选资源。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从至少一个资源中确定第二资源,其中,第二资源为至少一个资源中在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上的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从第二资源中筛选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二资源作为第三资源,若第三资源的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根据非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从至少一个资源中确定第四资源,第四资源为至少一个资源中在非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上的资源。若第三资源的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三资源中筛选出部分第三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或通过其他方式确定第一资源。若第三资源的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可以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案2中的相关内容调整第三资源的数目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案2中的方式1~方式4所示。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案1中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计也可以参考方案2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包括第二子信道和第三子信道,当占用第二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大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时,第一终端设备从占用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依次进行资源筛选。
方案3: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从至少一个资源中筛选资源,以及根据非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从至少一个资源中筛选资源。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从至少一个资源中确定第二资源,其中,第二资源为至少一个资源中在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上的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则根据非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从至少一个资源中确定第四资源,第四资源为至少一个资源中在非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上的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从第二资源中筛选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二资源作为第三资源,从第四资源中筛选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第二资源作为第三资源。其中,若第三资源的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三资源中筛选出部分第三资源作为第一资源。若第三资源的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可以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案3中的相关内容调整第三资源的数目直至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案3中的方式1~方式4所示。
其中,存在第一优先级,当第二资源的优先级和第四资源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时,第一阈值大于第三阈值。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的设计可以参考方案3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案1中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包括第二子信道和第三子信道,当占用第二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大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时,第一终端设备从占用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依次进行资源筛选。
S1303: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资源。
S1303可以参考S403中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筛选,提高纳入第一资源的有效性,进而可以保证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推荐资源的方法,用以实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感知结果筛选出满足数量要求的资源推荐给第二终端设备,如图14所示,该方法包括:
S1401: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通知至少一个资源。
具体可以参阅S401中关于第三信息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S1402: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资源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第一终端设备调整第二资源的数目直至调整后的第二资源的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资源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感知结果确定的,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资源采用的具体方式。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传输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则该传输信号预约的资源是否可以作为第二资源。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资源还可以包括未被预约的资源。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也不限定调整第二资源的数目的具体方式。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提高SL-ThresRSRP_pi_pj,其中,SL-ThresRSRP_pi_pj中的pi是预约资源A进行传输的优先级,pj是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对应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比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比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比值。
例如,如图5所示,UE-A可以确定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作为第一子信道。第一子信道包括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包括资源1~资源5。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为5个。当存在占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或子信道④的空闲资源时,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大于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当不存在占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或子信道④的空闲资源时,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等于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
例如,如图7所示,UE-A可以确定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作为第一子信道。第一子信道包括子信道①、子信道②和子信道④。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包括资源1~资源7。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为5个,即资源1~资源5。当存在占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或子信道④的空闲资源时,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大于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当不存在占用子信道①、子信道②或子信道④的空闲资源时,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等于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
例如,如图8所示,UE-A可以确定UE-B向其他UE发送的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作为第一子信道。第一子信道包括子信道①和子信道②。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包括资源1~资源5。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为3个,即资源1~资源3。当存在占用子信道①或子信道②的空闲资源时,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大于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当不存在占用子信道①或子信道②的空闲资源时,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等于至少一个被预约资源中占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
其中,第一预设比值、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比值和第三预设比值为预设值,或者第二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信息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示例性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的层1源标识。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感知窗口内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并解析每个传输信号中的源标识(source ID),当确定传输信号中包括的source ID为第二终端设备的Layer-1source ID时,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传输信号为第一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后,可以获知每个第一信息所在的至少一个子信道。例如,第一信息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子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之后,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全部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之后,第一终端设备从全部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筛选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作为第一子信道,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将全部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按照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进行排序,并将选择排在前N位的子信道作为第一子信道。N为预设数目,N为正整数。
其中,第一门限或预设数目是预配置的,例如协议规定的,或者,第一门限或预设数目是由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者,第一门限或预设数目是基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示例性地,如下表1和表2为第一门限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后,还可以获知每个第一信息预约的至少一个资源所在的子信道。例如,第一信息预约一个资源,该资源占用一个子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每个第一信息预约的至少一个资源所在的子信道之后,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每个第一信息预约的至少一个资源所在的子信道。
S1403: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调整后的第二资源确定第一资源。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将调整后的第二资源作为一个待选资源池。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待选资源池进一步地进行随机资源选择。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中的高层执行进一步地随机资源选择。具体的,高层可以根据需要向第二终端设备通知的第一资源的数量对待选资源池进行随机资源选择。其中,第一资源的数量与第二信息的容量有关。
S1404: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资源。
采用上述实施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判断第二资源的数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在第二资源的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调整第二资源的数目直至第二资源的数目,因而可以实现第一终端设备筛选出满足数量要求的资源推荐给第二终端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5和图1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15所示,通信装置1500包括处理单元1510和收发单元1520。通信装置1500用于实现上述图4、图8、图9、图10、图11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15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520用于通过侧行链路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处理单元1510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收发单元1520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资源。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510和收发单元15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16所示,通信装置1600包括处理器1610和接口电路1620。处理器1610和接口电路16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6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1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630,用于存储处理器16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6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6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1600用于实现图12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16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510的功能,接口电路16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1520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时,该终端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芯片从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或者,该终端设备芯片向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实施例1、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的全部或部分子信道;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
实施例3、如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是预配置的,或由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
实施例4、如实施例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资源确定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用于预约所述第二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5、如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第二子信道和第三子信道;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所述第三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资源确定第三资源,包括:
当占用第二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大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占用所述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所述占用所述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依次确定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
实施例6、如实施例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不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三资源还包括用于预约所述第四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四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7、如实施例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不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和所述第四资源确定所述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用于预约所述第二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以及用于预约所述第四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四资源;其中,存在第一优先级,当所述第二资源的优先级和所述第四资源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优先级时,第一阈值大于第三阈值;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8、如实施例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资源的优先级和所述第四资源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优先级时,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第三阈值和第一数值之和,所述第一数值是预配置的,或由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配置的,或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
实施例9、如实施例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所在的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预约的资源确定的。
实施例10、如实施例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资源还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五资源,所述第五资源为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实施例11、如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第三资源包括所述第五资源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
实施例12、如实施例4-7或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一门限和/或所述第一阈值,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实施例13、如实施例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一门限和/或所述第一阈值,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一门限,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一门限,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实施例14、如实施例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对应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比值,或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或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比值,或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比值。
实施例15、如实施例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实施例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侧行链路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17、如实施例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每个第一信息预约的至少一个资源所在的子信道。
实施例18、如实施例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是预配置的,或由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装置配置的,或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装置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
实施例19、如实施例16-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时,包括: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资源确定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用于预约所述第二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20、如实施例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第二子信道和第三子信道;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所述第三子信道的资源;
在根据所述第二资源确定第三资源时,包括:
当占用第二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大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占用所述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所述占用所述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依次确定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
实施例21、如实施例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不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三资源还包括用于预约所述第四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四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22、如实施例16-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时,包括: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不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和所述第四资源确定所述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用于预约所述第二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以及用于预约所述第四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四资源;其中,存在第一优先级,当所述第二资源的优先级和所述第四资源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优先级时,第一阈值大于第三阈值;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23、如实施例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资源的优先级和所述第四资源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优先级时,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第三阈值和第一数值之和,所述第一数值是预配置的,或由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配置的,或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装置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
实施例24、如实施例19-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所在的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预约的资源确定的。
实施例25、如实施例16-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资源还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五资源,所述第五资源为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实施例26、如实施例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第三资源包括所述第五资源时,所述装置确定第三资源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
实施例27、如实施例19-22或25-2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第一门限和/或所述第一阈值,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实施例28、如实施例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装置调整所述第一门限和/或所述第一阈值,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一门限,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或者,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或者,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一门限,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实施例29、如实施例27-2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对应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比值,或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或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比值,或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比值。
实施例30、如实施例16-2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通过侧行链路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实施例3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实施例3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laims (18)

1.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中的部分或全部子信道;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第一信息所在的子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是预配置的,或由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资源确定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用于预约所述第二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包括第二子信道和第三子信道;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占用所述第三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资源确定第三资源,包括:
当占用第二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大于占用第三子信道的第一信息的信号强度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占用所述第二子信道的资源和所述占用所述第三子信道的资源中依次确定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不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三资源还包括用于预约所述第四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四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确定至少一个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确定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不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和所述第四资源确定所述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用于预约所述第二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资源,以及用于预约所述第四资源的传输信号中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的传输信号所对应的第四资源;其中,存在第一优先级,当所述第二资源的优先级和所述第四资源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优先级时,第一阈值大于第三阈值;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资源的优先级和所述第四资源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优先级时,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第三阈值和第一数值之和,所述第一数值是预配置的,或由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配置的,或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确定的。
9.如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所在的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信号预约的资源确定的。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资源还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或者第五资源,所述第五资源为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中的任意一个子信道的资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第三资源包括所述第五资源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资源包括全部未被预约的资源。
12.如权利要求4-7或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一门限和/或所述第一阈值,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一门限和/或所述第一阈值,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一门限,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一门限,直至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14.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对应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比值,或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小于预设数量,或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所述至少一个资源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比值,或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资源数目与选择窗口中占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的资源总数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比值。
15.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157974.2A 2020-07-20 2020-10-26 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9659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07191 WO2022017333A1 (zh) 2020-07-20 2021-07-19 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97743 2020-07-20
CN202010699774 2020-07-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911A true CN113965911A (zh) 2022-01-21
CN113965911B CN113965911B (zh) 2024-05-17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1736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507A (zh) * 2016-05-10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92134A (zh) * 2017-08-11 2019-0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US20190150157A1 (en) * 2016-05-13 2019-05-16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of a user equipment (ue) to select resources in a vehicle to vehicle (v2v)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611896A (zh) * 2018-06-14 2019-12-2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2x终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KR20200017834A (ko) * 2018-08-09 2020-02-19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10972276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直连链路资源分配方法、第二设备及第一设备
CN111132313A (zh) * 2018-11-01 2020-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资源选择的方法及设备
US20200213975A1 (en) * 2017-07-28 2020-07-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by which terminal selects resource and transmit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507A (zh) * 2016-05-10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150157A1 (en) * 2016-05-13 2019-05-16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of a user equipment (ue) to select resources in a vehicle to vehicle (v2v)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213975A1 (en) * 2017-07-28 2020-07-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by which terminal selects resource and transmit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392134A (zh) * 2017-08-11 2019-0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0611896A (zh) * 2018-06-14 2019-12-2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2x终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KR20200017834A (ko) * 2018-08-09 2020-02-19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10972276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直连链路资源分配方法、第二设备及第一设备
CN111132313A (zh) * 2018-11-01 2020-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资源选择的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SANECHIPS: "R1-1910279 "Mode 2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s on sidelink"",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1736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17333A1 (zh) 2022-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28896A1 (en) Terminal for d2d communication
CN110447185B (zh) 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EP3099137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notifying terminal type supported by current cell
US2022001510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889324A (zh) 基于接收器的侧行链路资源选择设备和方法
US102992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US11665674B2 (en) Direct 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20232528A1 (en) Low Power Communication on Sidelink
WO2022082501A1 (en) Power saving for user equipment through side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2040555A (zh) 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6464470B (zh) 一种选择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23899B (zh) 数据占用指示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294940A (zh) 发射功率的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2534938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747463A (zh) 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399024A (zh) 用于资源选择的方法和终端装置
CN113965911B (zh) 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65911A (zh) 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3879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blocks
KR102298262B1 (ko) 리소스를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42613A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allocating timeslots in an multiple users reusing one timeslot (muros) environment
CN110958683A (zh) 通信资源分配方法与相关的移动通信基地台装置
WO202409264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4553379B (zh) 资源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2111470A1 (zh) 资源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