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3120A - 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3120A
CN113963120A CN202111575774.3A CN202111575774A CN113963120A CN 113963120 A CN113963120 A CN 113963120A CN 202111575774 A CN202111575774 A CN 202111575774A CN 113963120 A CN113963120 A CN 113963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ipeline
point
dimensional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57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3120B (zh
Inventor
闫跃郛
张创
王道胜
赵志友
鲁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ilian Spaceti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ilian Space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ilian Spaceti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ilian Space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57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3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3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3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3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3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4Pi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物探数据,原始物探数据包括按管线类型分别保存的相应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对原始物探数据进行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以得到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后的物探数据;遍历所有物探数据获得中心点,并将中心点创建为模型本地坐标系的原点;遍历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换算绘制所需的坐标并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下的三维管线模型。本发明以极少的人工操作自动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下三维管线模型,实现管线与管点、附属物、特征点的自动连接,贴合地面,形成近乎真实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模型数据。

Description

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三维综合管线或专业管线的地理信息系统(GIS)项目中,涉及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多类管线建模,各类管线、特征、附属物、井等的结构、尺寸繁多,不同种类管线对于口径、埋深等部分属性的定义有些许不同,且其物探源数据的坐标多使用CGCS2000(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坐标,有些物探单位会使用加偏的地方坐标系。采用人工建模的方式将面临很多问题:
1、工艺繁琐,数据量大,效率低,费时长;
2、人工成本高,但生产的模型复用率低;
3、大量的重复或相近的操作,易出错;
4、难以检查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人工建模的方式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检查原始物探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并自动高效的生成WGS84(WorldGeodetic System 1984,是为GPS全球定位系统使用而建立的坐标系统)坐标的易于发布的标准格式的参数化三维管线模型的系统和方法,通过建成的模型可生成web端使用发布的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原始物探数据;所述原始物探数据包括按管线类型分别保存的相应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
对原始物探数据进行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以得到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后的物探数据;
遍历所有物探数据获得中心点,并将所述中心点创建为模型本地坐标系的原点;
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换算绘制所需的坐标并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下的三维管线模型。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原始物探数据进行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的方法为:
遍历获取的原始物探数据,检查所述原始物探数据中各类管线的所有记录数据是否包含管线必要字段,且管线必要字段的数值为有效值;
根据管线必要字段中的编号保存所述原始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的关联关系,并检测是否存在孤立的点;
若检查不存在孤立的点,则得到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后的物探数据;
若检查存在孤立的点,则无法通过检查,退出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程序。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线必要字段根据管线的线数据包含管线编号、起点编号、终点编号、起点高程、终点高程、起点埋深、终点埋深、口径和材质中的一项或几项;所述管线必要字段根据管线的点数据包含编号、类型和口径中的一项或几项。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始物探数据中SHP(shape格式文件)或MDB(message driven bean,mdb格式文件)格式的数据库中读取。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得中心点的方法为:遍历物探数据中的所有管线数据,取得管线数据的四至范围,根据四至范围的边界,计算出中心点,所述中心点创建为模型本地坐标系的原点,该点记为O(dx,dy)。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换算绘制所需的坐标并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下的三维管线模型的方法,包括:
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管线的线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
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管线的点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
读取所需空间参考系,根据获得的中心点坐标、线数据对应的顶点坐标以及点数据对应的顶点坐标,在所需空间参考系下生成三维管线模型。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线的线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的计算方法为:
遍历管线的线数据中每一个管段,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管段所需的顶点坐标;
所述管段若为圆管,分别计算出管段两端点处截面的顶点,得到绘制三维管线模型所需的顶点坐标;
所述管段若为方管,计算出管段两端点处截面所需的8个顶点,得到绘制三维管线模型所需的顶点坐标。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线的点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的计算方法为:
遍历管线的点数据,判断所述点数据类型,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所述点数据处模型所需的顶点坐标;
若点数据类型为圆井,读取圆井半径和井顶顶点坐标,根据井底埋深得到井底高程,并计算井底顶点坐标,获得绘制圆井所需要顶点,以及计算井盖顶点;
若点数据类型为方井,根据方井的宽度和高度数据,计算方井的顶点坐标和井盖顶点;
若点数据类型为附属设施,根据附属设施类型读取相应的模型,查找点数据关联的线数据,可得所述附属设施的旋转角,根据规格属性得到缩放比例,计算出附属设施的变换矩阵,计算出附属设施的顶点坐标;
若点数据类型为特征,查找所述点数据关联的管段数据,判断生成特征种类,计算特征截面各顶点相对坐标和变换矩阵,计算特征各截面获得创建特征模型所需要顶点。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所需空间参考系为WGS84坐标的空间参考系,所述空间参考系下的三维管线模型为obj文件格式。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还包括:获取空间参考系下自动生成三维管线模型的管线属性数据,将管线属性数据写入数据库。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还包括:获取数字地形模型中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将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接入空间参考系下自动生成三维管线模型中,生成管线与管点、附属物、特征点的自动连接,贴合地面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模型数据。
第二方面,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所述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采用前述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自动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下三维管线模型;所述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原点创建模块、管线坐标计算模块以及三维管线模型生成模块。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括按管线类型分别保存的相应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的原始物探数据,并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所述原点创建模块,用于遍历所有物探数据获得管线数据的四至范围,计算出中心点,并将所述中心点创建为模型本地坐标系的原点;
所述管线坐标计算模块,用于读取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换算绘制所需的坐标;以及
所述三维管线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原点以及换算的坐标数据在需空间参考系下自动生成三维管线模型。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还包括数据写入模块以及高程模型接入模块,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将三维管线模型的管线属性数据写入数据库;所述高程模型接入模块,用于将数字地形模型中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接入空间参考系下自动生成三维管线模型中,生成管线与管点、附属物、特征点的自动连接,贴合地面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模型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系统,能够自动检查原始物探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并自动高效的生成WGS84坐标的易于发布的标准格式的参数化三维管线模型,通过建成的模型可生成web端使用发布的数据。
2、本发明提供的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系统,通过读取管线物探数据,以极少的人工操作自动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下三维管线模型,实现管线与管点、附属物、特征点的自动连接,贴合地面,形成近乎真实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模型数据。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示例性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中生成三维管线模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三维综合管线或专业管线的GIS项目中,涉及多类管线建模,不同种类管线的部分属性的定义有些许不同,且其物探源数据的坐标多使用CGCS2000坐标或使用加偏的地方坐标系,导致需要人工建模,存在工艺繁琐,数据量大,效率低,费时长,大量的重复或相近的操作,易出错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够自动检查原始物探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并自动高效的生成WGS84坐标的易于发布的标准格式的参数化三维管线模型的系统和方法,以极少的人工操作自动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下三维管线模型,实现管线与管点、附属物、特征点的自动连接,贴合地面,形成近乎真实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模型数据。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原始物探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原始物探数据包括按管线类型分别保存的相应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原始物探数据可以是读取的包括但不局限于SHP或MDB格式的数据库中管线的原始物探数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同样也可以读取相应管线的面数据。
S2:对原始物探数据进行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以得到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后的物探数据。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2的具体实现中,所述对原始物探数据进行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的方法为:
遍历获取的原始物探数据,检查所述原始物探数据中各类管线的所有记录数据是否包含管线必要字段,且管线必要字段的数值为有效值;
根据管线必要字段中的编号保存所述原始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的关联关系,并检测是否存在孤立的点;
若检查不存在孤立的点,则得到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后的物探数据;
若检查存在孤立的点,则无法通过检查,退出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程序。
其中,所述管线必要字段根据管线的线数据包含管线编号、起点编号、终点编号、起点高程、终点高程、起点埋深、终点埋深、口径和材质中的一项或几项;所述管线必要字段根据管线的点数据包含编号、类型和口径中的一项或几项。
因此,对原始物探数据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时,遍历原始物探数据的管线数据,检查各类管线的所有记录是否包含管线编号、起点编号、终点编号、起点高程、终点高程、起点埋深、终点埋深、口径、材质等必须的字段,且值为有效值;遍历管点数据,检查所有管点记录是否包含编号、类型、口径等字段及有效值;根据编号保存点数据和线数据的关联关系,同时检查是否存在孤立的点。若无法通过检查,则退出程序,能够快捷的检查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
S3:遍历所有物探数据获得中心点,并将所述中心点创建为模型本地坐标系的原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得中心点的方法为:遍历物探数据中的所有管线数据,取得管线数据的四至范围,根据四至范围的边界,计算出中心点,所述中心点创建为模型本地坐标系的原点,该点记为O(dx,dy)。
S4: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换算绘制所需的坐标并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下的三维管线模型。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的另一个子流程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4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S41、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管线的线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
其中,所述管线的线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的计算方法为:
遍历管线的线数据中每一个管段,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管段所需的顶点坐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遍历每一个管段,以步骤S3中的中心点作为原点O(dx,dy),计算绘制管段所需的顶点坐标。
(1)所述管段若为圆管,分别计算出管段两端点处截面的顶点,得到绘制三维管线模型所需的顶点坐标。
当管段为圆管时,具体的,以可生成正n边形棱柱以减少模型面数,若管段半径为r,则端点截面为正n边形,第i个顶点为pi(
Figure 511268DEST_PATH_IMAGE001
),设端点为O(
Figure 615621DEST_PATH_IMAGE002
)管线方向单位向量为
Figure 787715DEST_PATH_IMAGE003
,截面顶点坐标转换为空间坐标的矩阵为M。
Figure 517773DEST_PATH_IMAGE003
为(0,1,0),即
Figure 858756DEST_PATH_IMAGE003
与y轴平行,则有M =
Figure 635475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796329DEST_PATH_IMAGE003
不为(0,1,0),设:
Figure 641663DEST_PATH_IMAGE005
= (0,1,0),
Figure 696207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204680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354295DEST_PATH_IMAGE008
Figure 894998DEST_PATH_IMAGE009
设截面顶点坐标为
Figure 210572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60586DEST_PATH_IMAGE011
Figure 196032DEST_PATH_IMAGE012
,则有空间坐标的矩阵M为:
M =
Figure 806005DEST_PATH_IMAGE013
设截面第i个顶点
Figure 211972DEST_PATH_IMAGE014
在三维空间的坐标为
Figure 531089DEST_PATH_IMAGE015
,有
Figure 386787DEST_PATH_IMAGE016
根据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出管段两端点处截面的顶点,则绘制三维管线模型所需的顶点坐标计算完成。
(2)所述管段若为方管,计算出管段两端点处截面所需的8个顶点,得到绘制三维管线模型所需的顶点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若为方管,设其截面宽为w,高为h,则截面4个顶点的相对坐标为
Figure 800451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293880DEST_PATH_IMAGE018
Figure 31503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875962DEST_PATH_IMAGE020
。同理可得变换矩阵M,并计算所需的8个顶点。
S42、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管线的点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
其中,所述管线的点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的计算方法为:
遍历管线的点数据,判断所述点数据类型,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所述点数据处模型所需的顶点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遍历管线的点数据,以步骤S3中中心点为原点O(dx,dy),计算绘制点
Figure 827738DEST_PATH_IMAGE021
处的模型所需的顶点坐标。判断所述点数据类型:
(1)若点数据类型为圆井,读取圆井半径和井顶顶点坐标,根据井底埋深得到井底高程,并计算井底顶点坐标,获得绘制圆井所需要顶点,以及计算井盖顶点。
其中,若为圆井,设半径为r,井顶顶点坐标为
Figure 205367DEST_PATH_IMAGE022
,根据井底埋深可得井底高程,同理计算井底顶点坐标,则可获得绘制圆井所需要顶点。同理可计算井盖顶点。
(2)若点数据类型为方井,根据方井的宽度和高度数据,计算方井的顶点坐标和井盖顶点。
若为方井,设宽度为w,高度为h,则顶点坐标为
Figure 600707DEST_PATH_IMAGE023
Figure 853834DEST_PATH_IMAGE024
Figure 986132DEST_PATH_IMAGE025
Figure 329519DEST_PATH_IMAGE026
,设旋转角度为
Figure 518930DEST_PATH_IMAGE027
,则有变换矩阵M =
Figure 197036DEST_PATH_IMAGE028
,顶点P(x,y,z),有
Figure 631560DEST_PATH_IMAGE029
。同理可计算井盖顶点。
(3)若点数据类型为附属设施,根据附属设施类型读取相应的模型,查找点数据关联的线数据,可得所述附属设施的旋转角,根据规格属性得到缩放比例,计算出附属设施的变换矩阵,计算出附属设施的顶点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若为附属设施,则根据附属设施类型读取相应的模型(如:阀门、消防栓),再查找该点关联的线数据,可得该附属设施的旋转角,根据规格属性可得缩放比例,则可计算变换矩阵M。
(4)若点数据类型为特征,查找所述点数据关联的管段数据,判断生成特征种类,计算特征截面各顶点相对坐标和变换矩阵,计算特征各截面获得创建特征模型所需要顶点。
在本实施例中,若为特征,查找该点关联的管段数据,可判断生成何种特征(如:弯头、三通等)。以弯头为例,设两管连接外曲率半径为r,两管夹角为
Figure 596498DEST_PATH_IMAGE027
,管段连接处各管段截断长度为
Figure 114067DEST_PATH_IMAGE030
,则有
Figure 420415DEST_PATH_IMAGE031
,以
Figure 766951DEST_PATH_IMAGE032
为插值间隔,对
Figure 475144DEST_PATH_IMAGE033
圆弧微分,以
Figure 101297DEST_PATH_IMAGE034
为初始值,第i个插值点角度
Figure 396406DEST_PATH_IMAGE035
,则该处圆心为
Figure 313678DEST_PATH_IMAGE036
,再用同S4的方法计算截面各顶点相对坐标和变换矩阵M,可计算第i个截面各顶点坐标,各截面计算完成即获得创建弯头模型所需要顶点。
S43、读取所需空间参考系,根据获得的中心点坐标、线数据对应的顶点坐标以及点数据对应的顶点坐标,在所需空间参考系下生成三维管线模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所需空间参考系为WGS84坐标的空间参考系,所述空间参考系下的三维管线模型为obj文件格式。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空间参考系下自动生成三维管线模型的管线属性数据,将管线属性数据写入数据库。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该方法还包括:获取数字地形模型中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将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接入空间参考系下自动生成三维管线模型中,生成管线与管点、附属物、特征点的自动连接,贴合地面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模型数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通过读取管线物探数据,以极少的人工操作自动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WGS84)下三维管线模型,实现管线与管点、附属物、特征点的自动连接,贴合地面,形成近乎真实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模型数据。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虽然是按照某一顺序描述的,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上述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本实施例的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实施例2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的结构框图,所述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100、原点创建模块200、管线坐标计算模块300以及三维管线模型生成模块400。其中: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包括按管线类型分别保存的相应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的原始物探数据,并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原始物探数据包括按管线类型分别保存的相应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原始物探数据可以是读取的包括但不局限于SHP或MDB格式的数据库中管线的原始物探数据。
在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时,遍历获取的原始物探数据,检查所述原始物探数据中各类管线的所有记录数据是否包含管线必要字段,且管线必要字段的数值为有效值;根据管线必要字段中的编号保存所述原始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的关联关系,并检测是否存在孤立的点;若检查不存在孤立的点,则得到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后的物探数据;若检查存在孤立的点,则无法通过检查,退出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程序。
对原始物探数据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时,遍历原始物探数据的管线数据,检查各类管线的所有记录是否包含管线编号、起点编号、终点编号、起点高程、终点高程、起点埋深、终点埋深、口径、材质等必须的字段,且值为有效值;遍历管点数据,检查所有管点记录是否包含编号、类型、口径等字段及有效值;根据编号保存点数据和线数据的关联关系,同时检查是否存在孤立的点。若无法通过检查,则退出程序,能够快捷的检查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
所述原点创建模块200,用于遍历所有物探数据获得管线数据的四至范围,计算出中心点,并将所述中心点创建为模型本地坐标系的原点。通过遍历物探数据中的所有管线数据,取得管线数据的四至范围,根据四至范围的边界,计算出中心点,所述中心点创建为模型本地坐标系的原点,该点记为O(dx,dy)。
所述管线坐标计算模块300,用于读取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换算绘制所需的坐标。所述管线坐标计算模块300在计算时,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管线的线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管线的点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
所述三维管线模型生成模块400,用于根据原点以及换算的坐标数据在需空间参考系下自动生成三维管线模型。所述三维管线模型生成模块400根据WGS84坐标的空间参考系,读取所需空间参考系,根据获得的中心点坐标、线数据对应的顶点坐标以及点数据对应的顶点坐标,在所需空间参考系下生成三维管线模型。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的结构框图。所述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还包括数据写入模块500以及高程模型接入模块600。所述数据写入模块500,用于将三维管线模型生成模块400生成的三维管线模型的管线属性数据写入数据库。所述高程模型接入模块600,用于将数字地形模型中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接入空间参考系下自动生成三维管线模型中,生成管线与管点、附属物、特征点的自动连接,贴合地面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模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在执行时采用如前述的一种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的步骤,因此,本实施例中对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的运行过程不再详细介绍。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能够自动检查原始物探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并自动高效的生成WGS84坐标的易于发布的标准格式的参数化三维管线模型,通过建成的模型可生成web端使用发布的数据,且通过读取管线物探数据,以极少的人工操作自动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WGS84)下三维管线模型,实现管线与管点、附属物、特征点的自动连接,贴合地面,形成近乎真实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模型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原始物探数据;所述原始物探数据包括按管线类型分别保存的相应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
对原始物探数据进行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以得到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后的物探数据;
遍历所有物探数据获得中心点,并将所述中心点创建为模型本地坐标系的原点;
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换算绘制所需的坐标并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下的三维管线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原始物探数据进行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的方法为:
遍历获取的原始物探数据,检查所述原始物探数据中各类管线的所有记录数据是否包含管线必要字段,且管线必要字段的数值为有效值;
根据管线必要字段中的编号保存所述原始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的关联关系,并检测是否存在孤立的点;
若检查不存在孤立的点,则得到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后的物探数据;
若检查存在孤立的点,则无法通过检查,退出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测程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必要字段根据管线的线数据包含管线编号、起点编号、终点编号、起点高程、终点高程、起点埋深、终点埋深、口径和材质中的一项或几项;所述管线必要字段根据管线的点数据包含编号、类型和口径中的一项或几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中心点的方法为:遍历物探数据中的所有管线数据,取得管线数据的四至范围,根据四至范围的边界,计算出中心点,所述中心点创建为模型本地坐标系的原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换算绘制所需的坐标并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下的三维管线模型的方法,包括:
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管线的线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
遍历所述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管线的点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
读取所需空间参考系,根据获得的中心点坐标、线数据对应的顶点坐标以及点数据对应的顶点坐标,在所需空间参考系下生成三维管线模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的线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的计算方法为:
遍历管线的线数据中每一个管段,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管段所需的顶点坐标;
所述管段若为圆管,分别计算出管段两端点处截面的顶点,得到绘制三维管线模型所需的顶点坐标;
所述管段若为方管,计算出管段两端点处截面所需的8个顶点,得到绘制三维管线模型所需的顶点坐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的点数据所需的顶点坐标的计算方法为:
遍历管线的点数据,判断所述点数据类型,以中心点为原点计算绘制所述点数据处模型所需的顶点坐标;
若点数据类型为圆井,读取圆井半径和井顶顶点坐标,根据井底埋深得到井底高程,并计算井底顶点坐标,获得绘制圆井所需要顶点,以及计算井盖顶点;
若点数据类型为方井,根据方井的宽度和高度数据,计算方井的顶点坐标和井盖顶点;
若点数据类型为附属设施,根据附属设施类型读取相应的模型,查找点数据关联的线数据,可得所述附属设施的旋转角,根据规格属性得到缩放比例,计算出附属设施的变换矩阵,计算出附属设施的顶点坐标;
若点数据类型为特征,查找所述点数据关联的管段数据,判断生成特征种类,计算特征截面各顶点相对坐标和变换矩阵,计算特征各截面获得创建特征模型所需要顶点。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需空间参考系为WGS84坐标的空间参考系。
9.一种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自动生成所需空间参考系下三维管线模型;所述GIS系统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括按管线类型分别保存的相应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的原始物探数据,并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原点创建模块,用于遍历所有物探数据获得管线数据的四至范围,计算出中心点,并将所述中心点创建为模型本地坐标系的原点;
管线坐标计算模块,用于读取物探数据中管线的点数据和线数据,以中心点为原点换算绘制所需的坐标;以及
三维管线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原点以及换算的坐标数据在需空间参考系下自动生成三维管线模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维管线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将三维管线模型的管线属性数据写入数据库;以及
高程模型接入模块,用于将数字地形模型中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接入空间参考系下自动生成三维管线模型中,生成管线与管点、附属物、特征点的自动连接,贴合地面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模型数据。
CN202111575774.3A 2021-12-22 2021-12-22 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3963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5774.3A CN113963120B (zh) 2021-12-22 2021-12-22 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5774.3A CN113963120B (zh) 2021-12-22 2021-12-22 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3120A true CN113963120A (zh) 2022-01-21
CN113963120B CN113963120B (zh) 2022-05-13

Family

ID=79473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5774.3A Active CN113963120B (zh) 2021-12-22 2021-12-22 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31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2442A (zh) * 2022-07-07 2022-09-16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给排水线路的模型部署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186942A (zh) * 2022-09-14 2022-10-14 武汉智联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gis的热力管网事故预警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362A (zh) * 2014-04-18 2014-07-16 山东泰华电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gis平台的城市管线探测数据快速成图方法及系统
US20160063147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sterior estimation of variables in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20170132338A1 (en) * 2015-11-10 2017-05-11 Osama S. Al Gahtani Hydraulic distribution network modeling
CN107944086A (zh) * 2017-10-27 2018-04-20 江苏普旭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快速建模方法
US20190379589A1 (en) * 2018-06-12 2019-12-12 Ciena Corporation Pattern detection in time-series data
CN110750590A (zh) * 2019-09-11 2020-02-04 南京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线三维可视化平台自动生成方法
CN111767619A (zh) * 2020-06-29 2020-10-13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既有市政工程管道模型的快速建模方法
CN112364116A (zh) * 2020-11-25 2021-02-12 北京京航计算通讯研究所 建立地下管线三维模型与目标gis系统关联的方法及系统
CN113159440A (zh) * 2021-04-30 2021-07-23 上海城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和gis的市政管线规划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190937A (zh) * 2021-01-25 2021-07-30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管网的三维模型自动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362A (zh) * 2014-04-18 2014-07-16 山东泰华电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gis平台的城市管线探测数据快速成图方法及系统
US20160063147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sterior estimation of variables in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20170132338A1 (en) * 2015-11-10 2017-05-11 Osama S. Al Gahtani Hydraulic distribution network modeling
CN107944086A (zh) * 2017-10-27 2018-04-20 江苏普旭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快速建模方法
US20190379589A1 (en) * 2018-06-12 2019-12-12 Ciena Corporation Pattern detection in time-series data
CN110750590A (zh) * 2019-09-11 2020-02-04 南京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线三维可视化平台自动生成方法
CN111767619A (zh) * 2020-06-29 2020-10-13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既有市政工程管道模型的快速建模方法
CN112364116A (zh) * 2020-11-25 2021-02-12 北京京航计算通讯研究所 建立地下管线三维模型与目标gis系统关联的方法及系统
CN113190937A (zh) * 2021-01-25 2021-07-30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管网的三维模型自动构建方法
CN113159440A (zh) * 2021-04-30 2021-07-23 上海城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和gis的市政管线规划管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耿晓燕: "地方独立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2442A (zh) * 2022-07-07 2022-09-16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给排水线路的模型部署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186942A (zh) * 2022-09-14 2022-10-14 武汉智联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gis的热力管网事故预警方法
CN115186942B (zh) * 2022-09-14 2022-11-18 武汉智联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gis的热力管网事故预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3120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63120B (zh) 基于gis系统的自动参数化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系统
Badenko et al. Scan-to-BIM methodology adapted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
CN109359351B (zh) 一种管道三维建模方法及管道设计方法
CN105868326B (zh) 一种管线数据存储方法
Merwade et al. Geospatial representation of river channels
WO2021179593A1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管道三维重建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03679804A (zh) 一种地下管线数据三维模型自动构建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3559339B (zh) 海洋石油水下生产虚拟仿真系统
CN113190937A (zh) 一种排水管网的三维模型自动构建方法
CN107103640B (zh) 一种城市地下管线的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1813886A (zh) 一种基于管道探测成果建立管网数据库的方法及系统
Balogun et al. Geovisualization of sub-surface pipelines: a 3D approach
Gröger et al. How to get 3-D for the price of 2-D—topology and consistency of 3-D urban GIS
Ioannidis et al. 5D Multi-Purpose Land Information System.
Du et al. An approach for 3D visualization of pipelines
CN116011157A (zh) 一种基于Autodesk CAD及Revit二次开发的管线快速提取建模方法
CN112364116B (zh) 建立地下管线三维模型与目标gis系统关联的方法及系统
CN110390725B (zh) 一种管道竣工图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159440A (zh) 基于bim和gis的市政管线规划管理方法及系统
Balogun et al.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the 3D visualization of underground petroleum pipelines
Pang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3D Urban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System
CN114328445B (zh) 一种基于节点构建与管段匹配的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
Srivastava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3D GIS Modeling for Volumetric and Geoprocessing Applications in Subsurface Infrastructures in a Virtual Immersive Environment
CN116070378A (zh) 管网流体仿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56924A (zh) 一种工业园区三维管线建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