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2509A - 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62509A CN113962509A CN202111037928.3A CN202111037928A CN113962509A CN 113962509 A CN113962509 A CN 113962509A CN 202111037928 A CN202111037928 A CN 202111037928A CN 113962509 A CN113962509 A CN 1139625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ad
- temperature
- data
- sensitive
- load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11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2354 dail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621 cluster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19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06 sensitivity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3—Clustering techniqu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1—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3—Load forecast, e.g. methods or systems for forecasting future load dem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所述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具体为首先通过聚类分析对负荷数据进行分类,从而实现用户群体划分,分别对每个用户群的负荷数据以及温度数据进行相关系数计算,从而提取出每个用户群对应的温敏负荷,分别对每个用户群的温敏负荷进行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和温度特性指标分析,根据对应的温敏负荷特性指标以及温度特性指标获取每个用户群对应的温度与负荷的拟合函数,根据温度与负荷的拟合函数进行温敏负荷的灵敏度计算。本发明通过分别对用电行为不同的用户群进行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使得提取的温敏负荷能够更加符合实际,同时提高灵敏度计算结果的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网的负荷水平不断上升,诸如空调一类的温敏负荷在电网负荷中的占比也不断提升,对于电网经济运行、电力供需平衡难以得到保障。通过对温敏负荷的研究,能够为电网供需平衡、设备容量监控、精准负荷预测以及需求侧合理管控提供必要的基础与条件,而温敏负荷的灵敏度则为温敏负荷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但是现阶段大多基于电网运行过程中整体的温敏负荷对温敏负荷的灵敏度进行分析研究,在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同用户群体对应的温敏负荷的负荷特性并不相同,其对应的灵敏度也并不相同,因此现有对温敏负荷及其灵敏度的研究并不符合电网运行实际,温敏负荷的灵敏度的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所有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并对所有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负荷数据通过聚类方法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
步骤二,根据提取到的温度数据分别计算每一类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与对应的温度数据的皮尔森相关系数;
步骤三,根据皮尔森相关系数选出温度数据和负荷数据相关性最低的月份,并以选出的月份的月平均负荷曲线作为所有月份的基础负荷,分别计算每一类用户群体对应的基础负荷,并根据每一类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以及基础负荷获取对应的温敏负荷;
步骤四,根据每一类用户群体的温敏负荷数据计算对应的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同时根据温度数据进行温度特性指标计算;
步骤五,针对每一类用户群体,通过回归分析法获取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和温度特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和温度特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取温度与负荷的拟合函数,最后分别对每一类用户对应的温度与负荷的拟合函数进行求导处理,获取每一类用户群体对应的温敏负荷的灵敏度。
通过负荷聚类分析来对负荷数据进行分类,每类负荷数据对应一类用户群体,后续以用户群体类型来进行对应的温敏负荷的提取和分析,使得提取的温敏负荷以及后续灵敏度的分析结果在保证精确性的同时,能够更加符合实际。且通过不同用户群体温敏负荷的负荷特性及温度特性进行后续的灵敏度计算,保证获取的灵敏度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通过将每月的总负荷减去每月的基础负荷获取每月对应的温敏负荷。
对每月的负荷组成进行分析,每月的负荷包括不受温度影响的基础负荷以及受温度影响的温敏负荷,因此通过排除基础负荷的方式即可获取温敏负荷,基础负荷通过筛选每月温度数据和负荷数据的相关系数来确定,保证提取的温敏负荷能够符合实际。
进一步的,在采集用户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时,以天为周期,15分钟为采集节点,采集每天96个节点对应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并在采集用户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后,对节假日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剔除,剔除节假日对应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后,对剩余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预处理。
由于节假日的负荷数据较为特殊,如空调一类的温敏负荷容易出现较平常不同的情况,因此将节假日的负荷数据进行剔除,后续进行温敏负荷提取时,能够提高温敏负荷提取精度。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预处理包括对用户负荷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所述平滑处理的具体过程为:对于第1、96个时刻,不进行处理,对于第2、95个时刻,将负荷数据处理为:
对于第3~94个时刻,处理为:
其中:L1、L2、L3、L94、L95、L96分别是第1~3个时刻、第95~96个时刻的负荷数据,Lt-2、Lt-1、Lt、Lt+1、Lt+2分别是第t-2~t+2个时刻的负荷数据,L′2为平滑处理后第2个时刻的负荷数据,L′95为平滑处理后第95个时刻的负荷数据,L′t为平滑处理后第t个时刻的负荷数据。
进一步的,在完成平滑处理后,还对负荷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负荷数据值归一化为0至1之间,所述归一化处理的公式为:
其中:L’为归一化处理后负荷数据,Lmin为采集到的负荷数据中的最小负荷数据值,Lmax为采集到的负荷数据中的最大负荷数据值。
在对负荷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以及归一化处理后,能够进一步提高后续聚类分析的效率及精准度。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聚类方法为K均值算法,通过K均值算法对负荷数据进行分类的具体步骤为:
1.1,从采集到的负荷数据中随机选择N个负荷数据,再从N个负荷数据中随机选择K个负荷数据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
1.2,逐一计算N个负荷数据中的每个负荷数据到K个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并将每个负荷数据划分至与其欧式距离最小的聚类中心所在类别;
1.3,划分完N个负荷数据后,分别计算每一类别中负荷数据的平均值,并将每一类别中计算所得平均值作为该类别的新聚类中心;
1.4,重复执行步骤1.2和步骤1.3,直至所有类别的聚类中心都不再发生改变。
通过对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来实现负荷数据的分类,每类负荷数据对应一类用户群体,通过对不同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温敏负荷及其灵敏度,保证获取的温敏负荷及其灵敏度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负荷数据与对应的温度数据的皮尔森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相关系数能够准确表示温度对于负荷的影响程度,通过对负荷数据与温度数据间的相关系数值的大小,能够准确获取受温度影响较大的负荷,即温敏负荷。
进一步的,所述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包括日最高温敏负荷、日平均温敏负荷,所述温度特性指标包括日最高温度、日平均温度和累积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累积温度为当日温度以及前两日温度的加权平均数,所述累积温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t为当日的温度,Tt-1为前一日温度,Tt-2为前两日温度,T′t为当日的累积温度。
气温的累积效应是气象因素影响负荷的重要现象,前几日的温度情况对当日的负荷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尤其在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影响尤其明显。考虑到温度的累积效应,为了进一步提高温敏负荷的灵敏度计算精度,将累积温度也作为温度特性指标之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负荷数据的聚类分析来对负荷进行分类,每类负荷对应了一类用户群体,根据分类结果进行后续的温敏负荷相关分析,实现了对不同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进行温敏负荷提取并计算其对应的灵敏度的目的。由于不同用户群体对应的用电行为不同,对应的负荷特性也并不相同,在通过聚类分析进行分类后再进行温敏负荷的提取,保证提取的温敏负荷能够符合每类用户群体的实际用电情况。且分别对不同用户群体的温敏负荷进行灵敏度计算,由于温敏负荷的灵敏度计算需要依靠负荷特性指标进行,不同用户群体的负荷特性指标也并不相同,因此通过分别对不同用户群体的温敏负荷进行灵敏度计算,来进一步提高电网温敏负荷的灵敏度计算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聚类结果的聚类曲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日最高温度与日最大负荷的拟合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所有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并对所有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负荷数据通过聚类方法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
步骤二,根据提取到的温度数据分别计算每一类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与对应的温度数据的皮尔森相关系数;
步骤三,根据皮尔森相关系数选出温度数据和负荷数据相关性最低的月份,并以选出的月份的月平均负荷曲线作为所有月份的基础负荷,分别计算每一类用户群体对应的基础负荷,并根据每一类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以及基础负荷获取对应的温敏负荷;
步骤四,根据每一类用户群体的温敏负荷数据计算对应的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同时根据温度数据进行温度特性指标计算;
步骤五,针对每一类用户群体,通过回归分析法获取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和温度特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和温度特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取温度与负荷的拟合函数,最后分别对每一类用户对应的温度与负荷的拟合函数进行求导处理,获取每一类用户群体对应的温敏负荷的灵敏度。
在采集用户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时,以天为周期,15分钟为采集节点,采集每天96个节点对应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并在采集用户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后,对节假日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剔除,剔除节假日对应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后,对剩余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一中所述预处理包括对用户负荷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所述平滑处理的具体过程为:对于第1、96个时刻,不进行处理,对于第2、95个时刻,将负荷数据处理为:
对于第3~94个时刻,处理为:
其中:L1、L2、L3、L94、L95、L96分别是第1~3个时刻、第95~96个时刻的负荷数据,Lt-2、Lt-1、Lt、Lt+1、Lt+2分别是第t-2~t+2个时刻的负荷数据,L′2为平滑处理后第2个时刻的负荷数据,L′95为平滑处理后第95个时刻的负荷数据,L′t为平滑处理后第t个时刻的负荷数据。
在完成平滑处理后,还对负荷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负荷数据值归一化为0至1之间,所述归一化处理的公式为:
其中:L’为归一化处理后负荷数据,Lmin为采集到的负荷数据中的最小负荷数据值,Lmax为采集到的负荷数据中的最大负荷数据值。
步骤二中所述聚类方法为K均值算法,通过K均值算法对负荷数据进行分类的具体步骤为:
1.1,从采集到的负荷数据中随机选择N个负荷数据,再从N个负荷数据中随机选择K个负荷数据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
1.2,逐一计算N个负荷数据中的每个负荷数据到K个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并将每个负荷数据划分至与其欧式距离最小的聚类中心所在类别;
1.3,划分完N个负荷数据后,分别计算每一类别中负荷数据的平均值,并将每一类别中计算所得平均值作为该类别的新聚类中心;
1.4,重复执行步骤1.2和步骤1.3,直至所有类别的聚类中心都不再发生改变。
采用两个评价指标分别确定最佳聚类数目以及初始聚类中心随机性的最佳聚类结果。首先通过分类适确性指标(IDB)确定最佳聚类数目,IDB值越小表示类内距离越小,类间距离越大,分类效果越显著,所述IDB的计算公式为:
在确定最佳聚类数目后,再通过误差平方和指标(ISSE)来评价不同初始聚类中心对应的聚类结果。首先设置聚类次数,再根据每次聚类结果计算相应的ISSE值,最终选择ISSE最小时的聚类结果。ISSE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i为第i个类别中的负荷数据数量;cij为第i个类别中的第j个负荷数据。
根据分类适确性指标以及误差平方和指标,通过多次聚类取得负荷数据的最佳聚类结果,提高聚类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不同用户群体的用电行为不同,其负荷数据与温度数据间的关系也并不相同,所以先通过聚类分析对负荷数据进行分类,再根据分类后每类负荷数据的特性曲线来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如负荷数据的特性曲线显示为单峰趋势,则将该负荷数据所属用户群体划分为零售业用户,如负荷数据的特性曲线显示为三峰趋势,则将该负荷数据所属用户群体划分为制造业用户。对不同用户群体的温敏负荷进行提取以及分析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后续灵敏度计算的准确性。
步骤二中所述负荷数据与对应的温度数据的皮尔森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当rxy>0时,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为正相关,当rxy<0时,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为负相关,且rxy的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强。
步骤三中通过将每月的总负荷减去每月的基础负荷获取每月对应的温敏负荷。
由于同类负荷的构成成分具有相似性,因此将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相关性最小的月份的月平均负荷作为基础负荷,基础负荷为受温度影响较小的负荷,不管温度变化如何,每月均具备基础负荷,其他由于温度影响造成的负荷波动即为温敏负荷,通过对每个月的具体负荷情况进行温敏负荷提取,提高温敏负荷提取的准确性。用户的负荷模型一般由三个分量组成,分别为基础负荷分量、温敏负荷分量和负荷数据的误差量,而负荷数据的误差量相较于整体负荷来说可以忽略。因此在获取温敏负荷时,通过将总负荷减去基础负荷即可获取温敏负荷。
所述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包括日最高温敏负荷、日平均温敏负荷,所述温度特性指标包括日最高温度、日平均温度和累积温度。
所述累积温度为当日温度以及前两日温度的加权平均数,所述累积温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t为当日的温度,Tt-1为前一日温度,Tt-2为前两日温度,T′t为当日的累积温度。
累积温度指考虑温度的累积效应,为当日温度以及前两日温度的加权平均数,因为连续三天高温与当日突然高温两种情况下,当日用电量会有明显差别,因此对累积温度也作为温度特性指标,充分考虑温度对于负荷的影响,使得后续根据温敏负荷以及温度数据间关系获取的拟合函数能够更加贴近实际。
由于温度数据与温敏负荷数据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因此通过不同的函数拟合方式对温度与温敏负荷的函数进行拟合,所述函数拟合方式包括一元一次多项式、一元二次多项式以及一元三次多项式。以一元二次多项式的函数拟合过程为例:
根据温度数据以及温敏负荷数据给定序列(xi,yi),i=0,1,2,...,m,其中xi为第i个温敏负荷数据,yi为第i个温度数据,m为序列内温度数据和温敏负荷数据的数量。
设拟合函数f(x)=a0+a1x+a2x2,得到拟合函数与数据序列的误差平方和,所述误差平方和的表达式为:
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求得拟合函数的各项待定系数,使得各点拟合值与实际值之差的平方和最小,其计算公式为:
通过化简,得到
通过对上述化简后方程即可获取误差平方和最小时对应的拟合函数f(x)。
灵敏度为拟合函数对于温度指标的导数,其表达式为:
其中:KT为温敏负荷对于其中一种温度特性指标T的灵敏度,T为温敏负荷对应的其中一种温度特性指标。
以采集到的某年5月-12月的负荷数据与温度数据为例,先通过K均值算法对负荷数据进行分类,同时通过分类适确性指标(IDB)和误差平方和指标(ISEE)确定最佳聚类结果,聚类结果中某一类用户群体在某日的负荷曲线图如图2所示。
在完成分类后,对某一类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与温度数据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该类用户群体对应的每个月负荷数据与温度数据的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
表1某用户群体每个月负荷数据与温度数据的相关系数表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夏季月份,温度与负荷的相关系数普遍较高,如5月份,天气较为适宜,过于寒冷或过于炎热的天气基本不会出现,因此负荷数据与温度数据的相关系数较低。而7月份,天气变热,空调一类的温敏负荷变多,因此负荷数据与温度数据间的相关系数较之前有了较大提升。
根据该用户群体负荷数据与温度数据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获取温敏负荷,再根据温敏负荷以及对应温度数据获取拟合曲线。
该用户群体对应的日最高温度与日最大负荷的拟合曲线图如图3所示,其一元三次形式的函数表达式为:
Ltemp=0.01T3-0.7T2+17.37T-93.6
其中:Ltemp为日最大负荷,T为日最高温度。
根据上述函数表达式所求得的该用户对应的温敏负荷对于日最高温度指标的灵敏度KT=16。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9)
1.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所有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并对所有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负荷数据通过聚类方法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
步骤二,根据提取到的温度数据分别计算每一类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与对应的温度数据的皮尔森相关系数;
步骤三,根据皮尔森相关系数选出温度数据和负荷数据相关性最低的月份,并以选出的月份的月平均负荷曲线作为所有月份的基础负荷,分别计算每一类用户群体对应的基础负荷,并根据每一类用户群体的负荷数据以及基础负荷获取对应的温敏负荷;
步骤四,根据每一类用户群体的温敏负荷数据计算对应的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同时根据温度数据进行温度特性指标计算;
步骤五,针对每一类用户群体,通过回归分析法获取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和温度特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和温度特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取温度与负荷的拟合函数,最后分别对每一类用户对应的温度与负荷的拟合函数进行求导处理,获取每一类用户群体对应的温敏负荷的灵敏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通过将每月的总负荷减去每月的基础负荷获取每月对应的温敏负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集用户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时,以天为周期,15分钟为采集节点,采集每天96个节点对应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并在采集用户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后,对节假日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剔除,剔除节假日对应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后,对剩余的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聚类方法为K均值算法,通过K均值算法对负荷数据进行分类的具体步骤为:
1.1,随机选择K个负荷数据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
1.2,逐一计算每个负荷数据到K个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并将每个负荷数据划分至与其欧式距离最小的聚类中心所在类别;
1.3,划分完所有负荷数据后,分别计算每一类别中负荷数据的平均值,并将每一类别中计算所得平均值作为该类别的新聚类中心;
1.4,重复执行步骤1.2和步骤1.3,直至所有类别的聚类中心都不再发生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负荷特性指标包括日最高温敏负荷、日平均温敏负荷,所述温度特性指标包括日最高温度、日平均温度和累积温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37928.3A CN113962509B (zh) | 2021-09-06 | 2021-09-06 | 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37928.3A CN113962509B (zh) | 2021-09-06 | 2021-09-06 | 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62509A true CN113962509A (zh) | 2022-01-21 |
CN113962509B CN113962509B (zh) | 2024-08-06 |
Family
ID=79461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37928.3A Active CN113962509B (zh) | 2021-09-06 | 2021-09-06 | 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温敏负荷提取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62509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56319A (zh) * | 2016-05-18 | 2016-09-21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母线负荷特性分析 |
AU2020101218A4 (en) * | 2020-07-01 | 2020-08-06 |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 Method for multi-dimensional identification of flexible load demand response effect |
CN111583059A (zh) * | 2020-04-20 | 2020-08-25 | 上海电力大学 | 基于k-means聚类的分布式能源站典型日负荷获取方法 |
CN112149309A (zh) * | 2020-09-30 | 2020-12-29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考虑温度-负荷相关性的调温负荷曲线拟合方法 |
-
2021
- 2021-09-06 CN CN202111037928.3A patent/CN1139625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56319A (zh) * | 2016-05-18 | 2016-09-21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母线负荷特性分析 |
CN111583059A (zh) * | 2020-04-20 | 2020-08-25 | 上海电力大学 | 基于k-means聚类的分布式能源站典型日负荷获取方法 |
AU2020101218A4 (en) * | 2020-07-01 | 2020-08-06 |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 Method for multi-dimensional identification of flexible load demand response effect |
CN112149309A (zh) * | 2020-09-30 | 2020-12-29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考虑温度-负荷相关性的调温负荷曲线拟合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62509B (zh) | 2024-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91786B (zh) | 基于相似日负荷曲线的10kV静态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 |
CN109146705B (zh) | 一种用电特征指标降维与极限学习机算法进行窃电检测的方法 | |
CN106485262B (zh) | 一种母线负荷预测方法 | |
CN107609783B (zh) |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电能表综合性能进行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1178611B (zh) | 一种日电量预测的方法 | |
CN111476435B (zh) | 基于密度峰值的充电桩负荷预测方法 | |
CN111027872B (zh) | 一种区域用户的用电成熟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 |
CN108805213B (zh) | 计及小波熵降维的电力负荷曲线双层谱聚类方法 | |
CN111784093B (zh) | 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分析的企业复工辅助判断方法 | |
CN104809255A (zh) | 一种负荷形态获取方法和系统 | |
CN108345908A (zh) | 电网数据的分类方法、分类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819299A (zh) | 一种基于中心优化的差分K-means负荷聚类方法 | |
CN117113235B (zh) | 一种云计算数据中心能耗优化方法及系统 | |
CN111815060A (zh) | 一种用电地区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8734216A (zh) | 基于负荷曲线形态的电力用户分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738232A (zh) |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网电压越限成因诊断方法 | |
CN111126499A (zh) | 一种基于二次聚类的用电行为模式分类方法 | |
CN116049705A (zh) | 基于聚类分析的电力系统用户负荷特性聚类方法及系统 | |
CN111861781A (zh) | 一种居民用电行为聚类中的特征优选方法及系统 | |
CN116148753A (zh) | 一种智能电能表运行误差监测系统 | |
CN114611738A (zh) | 一种基于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的负荷预测方法 | |
CN113947504B (zh) |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法的窃电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8596227A (zh) | 一种用户用电行为主导影响因素挖掘方法 | |
CN114266457A (zh) | 一种配电线路异损诱因检测的方法 | |
CN107274025B (zh) | 一种实现用电模式智能识别与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