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1999A - 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1999A
CN113961999A CN202111227923.7A CN202111227923A CN113961999A CN 113961999 A CN113961999 A CN 113961999A CN 202111227923 A CN202111227923 A CN 202111227923A CN 113961999 A CN113961999 A CN 113961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pillar
isolation
mine
coal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79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英豪
苏士杰
张寅�
陈云民
韩刚
郝晓琦
刘虎
解嘉豪
鲁喜辉
霍永金
缪小冬
韩宗会
马平
高敬勇
李超
孙俊彦
李娟�
曹京龙
闫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Hechuang Energy Co ltd
China Coal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Hechuang Energy Co ltd
China Coal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Hechuang Energy Co ltd, China Coal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Hechu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279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19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1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1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对隔离煤柱能否安全留设提供了一种较为体系化的评估方法,方法较为简便,可以科学有效的指导隔离煤柱宽度的合理留设,对隔离煤柱留设的稳定性、合理性进行论证。并且指出隔离煤柱对本煤层与临近煤层之间的影响区域,提供合理的卸压范围、角度。有效的指出矿井是否具备处理留设隔离煤柱所带来影响的能力,解决了因煤柱留设导致冲击矿压的产生的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
背景技术
早期工作面多采用三巷掘进,并留设30m区段煤柱的方式,当工作面采空后,就会存留有遗留煤柱,对于矿井冲击矿压的治理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基于防范冲击地压的产生,合理调整工作面布置,开拓新采区,留设小煤柱的方式。虽可合理避免遗留煤柱大面积产生,但位于两个开采区间却产生了一段隔离煤柱。目前,由于煤层的赋存深度不断在加大,因煤柱留设的问题导致冲击矿压的产生的事故也频繁发生,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了较大阻碍。
根据现有技术所知,冲击地压煤层采空区内不得留有煤柱,如果特殊情况必须在采空区留有煤柱时,应当进行安全性论证。当进行煤层群开采时,应当分析上一煤层煤柱的影响。
目前,对于采空区内隔离煤柱留设的问题尚未出台相关文件以及理论依据,业内学者对论证隔离煤柱安全与否也仅局限在以往的经验中。缺乏对隔离煤柱安全性论证的完整体系,不能合理的论证煤柱是否可以安全投入生产。因此,有必要提出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因煤柱留设导致冲击矿压的产生的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因煤柱留设导致冲击矿压的产生的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留设隔离煤柱矿井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判断矿井是否属于冲击地压矿井;
对隔离煤柱在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中的安全生产程度进行论证判断;
对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宽度留设进行论证判断;
对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安全性进行论证判断;
对受隔离煤柱的影响区域对应进行处理,并评估矿井当前防冲治理能力与情况。
优选的,对留设隔离煤柱矿井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判断具体如下:
当留设隔离煤柱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时,获取所判断的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隔离煤柱留设的数据信息;当留设隔离煤柱矿井不为冲击地压矿井时,工作结束。
优选的,对留设隔离煤柱矿井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判断的结果,得到对隔离煤柱留设的必要性,其中隔离煤柱留设的必要性包括隔离煤柱留设的原因、隔离煤柱留设的地质条件和隔离煤柱留设对于矿井当前防冲角度的意义。
优选的,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宽度留设的论证判断的方法如下:
计算煤柱两侧采空条件下,得到最小防冲煤柱尺寸;判断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与最小防冲尺寸的大小;当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大于最小防冲尺寸时,则依据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确定隔离煤柱尺寸的临界范围值,即找出煤柱所能留设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并比对当前隔离煤柱尺寸是否处于隔离煤柱尺寸的临界范围值内,当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处于隔离煤柱尺寸的临界范围值内,则对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安全性进行论证判断,当当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不处于隔离煤柱尺寸的临界范围值内,工作结束;当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小于最小防冲尺寸时,工作结束。
进一步的,煤柱两侧采空条件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31
其中,H为煤柱高度,单位m;L为两侧采空区宽度;γ为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单位kN/m3;δ为煤体的内摩擦角,单位°;X为最小防冲煤柱尺寸;x0为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
优选的,对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安全性进行论证判断的具体方法如下:
计算得到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并所得到的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与对比值进行比较,当目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大于对比值时,依次分析隔离煤柱对本煤层的影响程度和隔离煤柱对下伏煤层的影响程度,从而验证隔离煤柱的安全性;当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小于对比值时,工作结束。
进一步的,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32
其中,σc为单轴抗压强度,单位MPa;a为煤柱宽度,单位m;h为采高,单位m;n为煤柱宽高比因素,当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33
时,n=1.4;当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34
时,n=1;γ为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单位kN/m3;θ为煤岩剪切角,单位°。
进一步的,验证隔离煤柱的安全性采用有无隔离煤柱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计算冲击危险的综合指数并进行比对。
优选的,对受隔离煤柱的影响区域对应进行处理包括相应的监测与防治措施,并评估矿井当前的防冲体系建设和人员配备情况,论证矿井是否具备处理留设隔离煤柱所带来影响的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对隔离煤柱能否安全留设提供了一种较为体系化的评估方法,方法较为简便,可以科学有效的指导隔离煤柱宽度的合理留设,对隔离煤柱留设的稳定性、合理性进行论证。并且指出隔离煤柱对本煤层与临近煤层之间的影响区域,提供合理的卸压范围、角度。有效的指出矿井是否具备处理留设隔离煤柱所带来影响的能力,解决了因煤柱留设导致冲击矿压的产生的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隔离煤柱的分布图;
图3为本发明中工作面回采期间第一微震事件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中工作面回采期间第二微震事件分布图;
图5为本发明中卸压角度及卸压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留设隔离煤柱矿井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判断矿井是否属于冲击地压矿井;
步骤2,对隔离煤柱在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中的安全生产程度进行论证判断;
步骤3,对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宽度留设进行论证判断;
步骤4,对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安全性进行论证判断;
步骤5,对受隔离煤柱的影响区域对应进行处理,并评估矿井当前防冲治理能力与情况。
具体的,在步骤1中,对留设隔离煤柱矿井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判断具体如下:
当留设隔离煤柱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时,获取所判断的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隔离煤柱留设的数据信息;当留设隔离煤柱矿井不为冲击地压矿井时,工作结束。
具体的,步骤2依据步骤1的判定结果,描述得到隔离煤柱留设的必要性,其中隔离煤柱留设的必要性包括隔离煤柱留设的原因、隔离煤柱留设的地质条件和隔离煤柱留设对于矿井当前防冲角度的意义。
具体的,步骤3中,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宽度留设的论证判断的方法如下:
计算煤柱两侧采空条件下,得到最小防冲煤柱尺寸;判断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与最小防冲尺寸的大小;当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大于最小防冲尺寸时,则依据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确定隔离煤柱尺寸的临界范围值,即找出煤柱所能留设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并比对当前隔离煤柱尺寸是否处于隔离煤柱尺寸的临界范围值内,当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处于隔离煤柱尺寸的临界范围值内,则对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安全性进行论证判断,当当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不处于隔离煤柱尺寸的临界范围值内,工作结束;当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小于最小防冲尺寸时,工作结束。
其中,煤柱两侧采空条件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61
其中,H为煤柱高度,单位m;L为两侧采空区宽度;γ为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单位kN/m3;δ为煤体的内摩擦角,单位°;X为最小防冲煤柱尺寸;x0为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
具体的,步骤4为在步骤3均满足的条件下,论证隔离煤柱留设的安全性,对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安全性进行论证判断的具体方法如下:
计算得到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并所得到的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与对比值进行比较,当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大于对比值时,依次分析隔离煤柱对本煤层的影响程度和隔离煤柱对下伏煤层的影响程度,从而验证隔离煤柱的安全性;当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小于对比值时,工作结束。
其中,分析隔离煤柱对本煤层的影响程度,可借助微震、应力、钻屑等特征来验证;分析隔离煤柱对下伏煤层的影响程度,可根据《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中综合指数法进行对下伏煤层的计算;验证隔离煤柱的安全性采用有无隔离煤柱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计算冲击危险的综合指数并进行比对,。
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71
其中,σc为单轴抗压强度,单位MPa;a为煤柱宽度,单位m;h为采高,单位m;n为煤柱宽高比因素,当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72
时,n=1.4;当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73
时,n=1;γ为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单位kN/m3;θ为煤岩剪切角,单位°;本发明中对比值为1.5。
具体的,步骤5中对受隔离煤柱的影响区域对应进行处理包括相应的监测与防治措施,并评估矿井当前的防冲体系建设和人员配备情况,论证矿井是否具备处理留设隔离煤柱所带来影响的能力。
实施例
某矿井井田主采煤层为3-1煤,地面标高+1290~+1312m,井下标高+590~+616m,平均埋深约698m,煤层厚度约4.49m。属于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煤层倾角比较缓,一般在1~4°之间变化。经现有技术测定当前3-1煤层冲击倾向性为III类,即强冲击倾向性,且当前煤层曾发生过一起动力灾害现象。因此当前矿井已属于冲击地压矿井。
该矿井由于原先留设的大煤柱区段工作面已不符合防冲要求,且难以将接续工作面调整为小煤柱布置方式。因此在目前采空区旁开拓布置了新的开采区间,两开采区间之间留有的隔离煤柱宽为425m。隔离煤柱内部无断层、无褶曲等地质构造,如图1所示。该隔离煤柱的产生不仅缓解了工作面接续紧张问题,同时很大程度上隔绝了采空区的扰动作用,减弱了接续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动载效应。因此需对隔离煤柱进行安全评估。
根据煤柱两侧采空条件的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81
其中,H为煤柱高度,单位m;L为两侧采空区宽度;γ为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单位kN/m3;δ为煤体的内摩擦角,单位°;X为最小防冲煤柱尺寸;x0为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
计算当前矿井条件下的最小防冲煤柱尺寸为X=108.3m,可知目前留设的425m>108.3m,符合防冲尺寸要求。
借助数值模拟软件对宽度为200m、300m、400m、500m、600m、700m的煤柱进行计算分析,根据最后结果可得知当煤柱模型宽度大于400m时,煤柱内部应力已经出现“双峰状”的马鞍形。且当煤柱宽度大于等于500m时,煤柱内部的应力分布状态已经不再改变。因此,可明确煤柱宽度取400~500m时为宜,当前隔离煤柱宽度留设较为合理。
根据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82
其中,σc为单轴抗压强度,单位MPa;a为煤柱宽度,单位m;h为采高,单位m;n为煤柱宽高比因素,当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83
时,n=1.4;当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84
时,n=1;γ为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单位kN/m3;θ为煤岩剪切角,单位°。
计算当前隔离煤柱的安全系数为F=2.76>1.5,可表明目前状态下的隔离煤柱可以维持长期稳定。
由于目前该隔离煤柱两侧均存在采空区,且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均产生了大量的微震数据。基于对第一微震事件和第二微震事件的分布特征,如图3和图4所示。可明确隔离煤柱已起到隔绝采空区的影响,且隔离煤柱的存在对本工作面的影响程度较小。
由于本矿井非单一煤层开采,待3-1煤层回采完毕,将会对下伏4-1煤层进行开拓布局。因此借助《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中规定的综合指数法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分别按照有无隔离煤柱留设情况下分类讨论。由最终计算结果可知无隔离煤柱存在条件下4-1煤层冲击危险的综合指数为0.71,留有隔离煤柱条件下4-1煤层冲击危险的综合指数为0.62。两者均属于中等冲击危险。因此可判定隔离煤柱的留设对下伏煤层的影响程度较小。
对受隔离煤柱影响的3-1煤层影响区域采取区域与局部相结合的监测方法,区域监测措施采用微震监测法,局部监测采用采动应力在线监测或钻屑法等,并采用常规矿压监测法进行局部补充性监测。防治措施主要采用断顶爆破、煤体大直径解危钻孔、煤体深孔爆破等防治措施。
由于目前对下伏4-1煤层的采掘布局尚未明确,主要针对4-1煤层受影响区域的划分,如图5所示,明确上覆采空区与隔离煤柱对4-1煤层的卸压角度及卸压范围,具体如表1。
Figure BDA0003314965910000091
表1 4-1煤受影响范围
目前矿井根据《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等规范要求。成立了专门的防冲管理机构—防冲办,对于冲击地压防治机构配备了大量的专职人员以及防冲技术人员,已满足矿井当前工作要求。配备了微震监测系统、煤体应力在线监测等监测设备,具备了对采掘工作面的监测要求。防治方面采取了顶板爆破、煤体大直径钻孔、煤体爆破等措施,具备了对采掘工作面解危卸压的能力。因此通过本发明的论证方法该隔离煤柱可以留设并可安全投入生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留设隔离煤柱矿井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判断矿井是否属于冲击地压矿井;
对隔离煤柱在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中的安全生产程度进行论证判断;
对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宽度留设进行论证判断;
对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安全性进行论证判断;
对受隔离煤柱的影响区域对应进行处理,并评估矿井当前防冲治理能力与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留设隔离煤柱矿井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判断具体如下:
当留设隔离煤柱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时,获取所判断的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隔离煤柱留设的数据信息;当留设隔离煤柱矿井不为冲击地压矿井时,工作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留设隔离煤柱矿井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判断的结果,得到对隔离煤柱留设的必要性,其中隔离煤柱留设的必要性包括隔离煤柱留设的原因、隔离煤柱留设的地质条件和隔离煤柱留设对于矿井当前防冲角度的意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宽度留设的论证判断的方法如下:
计算煤柱两侧采空条件下,得到最小防冲煤柱尺寸;判断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与最小防冲尺寸的大小;当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大于最小防冲尺寸时,则依据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确定隔离煤柱尺寸的临界范围值,即找出煤柱所能留设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并比对当前隔离煤柱尺寸是否处于隔离煤柱尺寸的临界范围值内,当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处于隔离煤柱尺寸的临界范围值内,则对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安全性进行论证判断,当当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不处于隔离煤柱尺寸的临界范围值内,工作结束;当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小于最小防冲尺寸时,工作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煤柱两侧采空条件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314965900000021
其中,H为煤柱高度,单位m;L为两侧采空区宽度;γ为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单位kN/m3;δ为煤体的内摩擦角,单位°;X为最小防冲煤柱尺寸;x0为当前隔离煤柱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当前留设隔离煤柱矿井的安全性进行论证判断的具体方法如下:
计算得到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并所得到的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与对比值进行比较,当目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大于对比值时,依次分析隔离煤柱对本煤层的影响程度和隔离煤柱对下伏煤层的影响程度,从而验证隔离煤柱的安全性;当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小于对比值时,工作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隔离煤柱宽度下的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314965900000022
其中,σc为单轴抗压强度,单位MPa;a为煤柱宽度,单位m;h为采高,单位m;n为煤柱宽高比因素,当
Figure FDA0003314965900000023
时,n=1.4;当
Figure FDA0003314965900000024
时,n=1;γ为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单位kN/m3;θ为煤岩剪切角,单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其特征在于,验证隔离煤柱的安全性采用有无隔离煤柱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计算冲击危险的综合指数并进行比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受隔离煤柱的影响区域对应进行处理包括相应的监测与防治措施,并评估矿井当前的防冲体系建设和人员配备情况,论证矿井是否具备处理留设隔离煤柱所带来影响的能力。
CN202111227923.7A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 Pending CN1139619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7923.7A CN113961999A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7923.7A CN113961999A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1999A true CN113961999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5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7923.7A Pending CN113961999A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199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6073A (zh) * 2022-03-01 2022-05-2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两侧充分采动采区上山防冲煤柱设计方法及采矿方法
CN115370367A (zh) * 2022-10-24 2022-11-22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煤层群开采矿井采空区内煤柱留设方法和系统
CN115539037A (zh) * 2022-09-16 2022-12-30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坚硬厚顶板下临空宽煤柱断顶卸压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29380C1 (ru) * 2007-02-01 2008-07-2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ор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м. Г.В. Плеханова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открыто-подземной разработки целиков угля, оставленных между границей шахтного поля и бортом карьера
CN103244179A (zh) * 2013-04-28 2013-08-1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预测煤矿井下冲击矿压危险的评估方法
CN105893325A (zh) * 2016-06-03 2016-08-24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矿山人工矿柱稳定性判别方法
CN109403976A (zh) * 2018-12-26 2019-03-01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沿空留巷窄煤柱宽度设计方法
CN111553614A (zh) * 2020-05-12 2020-08-18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孤岛工作面防冲安全开采论证方法
CN111625940A (zh) * 2020-05-12 2020-09-04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冲击地压的孤岛工作面可开采性论证方法
CN112633672A (zh) * 2020-12-18 2021-04-09 鄂尔多斯市伊化矿业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采空区大面积悬顶危险性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2824651A (zh) * 2019-11-21 2021-05-2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急倾斜煤层采空区之间用于防火的隔离煤柱留设方法
CN113431577A (zh) * 2021-04-28 2021-09-24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同向内错巷道布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29380C1 (ru) * 2007-02-01 2008-07-2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ор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м. Г.В. Плеханова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открыто-подземной разработки целиков угля, оставленных между границей шахтного поля и бортом карьера
CN103244179A (zh) * 2013-04-28 2013-08-1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预测煤矿井下冲击矿压危险的评估方法
CN105893325A (zh) * 2016-06-03 2016-08-24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矿山人工矿柱稳定性判别方法
CN109403976A (zh) * 2018-12-26 2019-03-01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沿空留巷窄煤柱宽度设计方法
CN112824651A (zh) * 2019-11-21 2021-05-2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急倾斜煤层采空区之间用于防火的隔离煤柱留设方法
CN111553614A (zh) * 2020-05-12 2020-08-18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孤岛工作面防冲安全开采论证方法
CN111625940A (zh) * 2020-05-12 2020-09-04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冲击地压的孤岛工作面可开采性论证方法
CN112633672A (zh) * 2020-12-18 2021-04-09 鄂尔多斯市伊化矿业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采空区大面积悬顶危险性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3431577A (zh) * 2021-04-28 2021-09-24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同向内错巷道布置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建坤;曲柱;王闯;: "冲击地压煤层孤岛煤柱安全论证方法探讨", 煤矿现代化, no. 04, 8 May 2018 (2018-05-08), pages 121 - 124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6073A (zh) * 2022-03-01 2022-05-2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两侧充分采动采区上山防冲煤柱设计方法及采矿方法
CN114526073B (zh) * 2022-03-01 2023-02-2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两侧充分采动采区上山防冲煤柱设计方法及采矿方法
CN115539037A (zh) * 2022-09-16 2022-12-30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坚硬厚顶板下临空宽煤柱断顶卸压方法
CN115370367A (zh) * 2022-10-24 2022-11-22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煤层群开采矿井采空区内煤柱留设方法和系统
CN115370367B (zh) * 2022-10-24 2023-02-17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煤层群开采矿井采空区内煤柱留设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7883B (zh) 多煤层开采矿井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方法
CN111005722A (zh) 一种地面压裂区域卸压源头治理冲击地压的布井方法
CN113961999A (zh) 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
CN109798106B (zh) 一种冲击地压危险性的预测方法及防治措施
AU2021453348B2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rock bursts in development roadway group
CN113404535A (zh) 一种煤矿井上下水力压裂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
CN111625940B (zh) 一种基于冲击地压的孤岛工作面可开采性论证方法
CN111768308B (zh) 一种基于冲击地压监测数据分析的开采强度评估方法
CN110765642A (zh) 一种煤层、采区或工作面顶板岩层结构的分带评价方法
CN110645039A (zh) 一种厚硬顶板冲击地压与瓦斯复合灾害综合防治方法
CN113404534A (zh) 一种l型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
Ghasemi et al. A new method for risk assessment of pillar recovery operation
CN115788435A (zh) 煤矿井上下立体防治冲击地压的系统和方法
CN113431577A (zh) 一种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同向内错巷道布置的方法
CN116771348A (zh) 一种减小末采时大巷动压影响并优化停采线煤柱的方法
Pan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he key parameters of high‐position hard roofs for vertical‐well stratified fracturing to release strong ground pressure behavior in extra‐thick coal seam mining
CN112855123B (zh) 一种卸压钻孔深度的确定方法
CN112031772B (zh) 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诱导上覆残留煤柱整体破坏的方法
CN111553614B (zh) 一种孤岛工作面防冲安全开采论证方法
CN116049964B (zh) 一种新建矿井人造解放层防冲方法
CN116050171B (zh) 一种掘进巷道人造解放层防冲方法
CN115929304B (zh) 一种回采工作面人造解放层防冲方法
CN112418621A (zh) 急倾斜特厚煤层冲击地压危险的综合指数评估方法
CN107798184A (zh) 一种采空区临界大冒落跨度的确定方法
CN116258000A (zh) 一种人造解放层防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