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4952A - 能量吸收装置、转向装置以及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能量吸收装置、转向装置以及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54952A CN113954952A CN202110799882.2A CN202110799882A CN113954952A CN 113954952 A CN113954952 A CN 113954952A CN 202110799882 A CN202110799882 A CN 202110799882A CN 113954952 A CN113954952 A CN 1139549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 section
- strand
- energy
- bra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5—Yieldable supports for the steering colum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12—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mbers
- F16F7/123—Deformation involving a bending action, e.g. strap moving through multiple rollers, folding of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12—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mbers
- F16F7/128—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bers, e.g. a flat strap, yielding through stretching, pulling apar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4/00—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 F16F2224/02—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solids
- F16F2224/0208—Alloy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6/00—Manufacturing; Treatments
- F16F2226/04—Assembly or fixing methods; methods to form or fashion pa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0052—Physically guiding or influenc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4/00—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置在紧固装置(13)与固持器(14)之间的能量吸收装置(1,26,36,41),其中,该固持器(14)在超过预定冲击力时可相对于紧固装置(13)移动,该能量吸收装置具有用于吸收能量的可变形股线(2),并且具有用于在变形期间引导股线(2)的引导装置(5)。为了能够更经济高效地实施组装和/或生产,能量吸收装置(1,26,36,41)的特征在于,所述股线(2)和所述引导装置(5)被形成为单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置在紧固装置与固持器之间的能量吸收装置,其中,该固持器在超过预定冲击力时相对于紧固装置可移动,该能量吸收装置具有用于吸收能量的可变形股线,并且具有用于在变形期间引导股线的引导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具有用于紧固到车辆载体或车辆本体的紧固装置,具有用于保持转向柱的固持器(该固持器具有用于连接到紧固装置的至少一个连接部段)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前述类型的能量吸收装置。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这种能量吸收装置和/或这种转向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EP 3 268 261 B1中已知这种能量吸收装置和/或转向装置。据此,用于在变形期间引导股线的引导装置被设计为紧固装置的部件。
当引导装置被设计为紧固装置和/或固持器的部件时,不利的是这与增加的制造和/或成本支出相关联。然而,简单地省略引导装置也是不期望的,因为这导致用于吸收能量的股线将以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不期望的方式变形的风险。结果,吸收特性有时可能会在变形期间不受控制地改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开发一种能量吸收装置、一种转向装置、和/或一种开篇所述类型的方法,其方式为使得能够更经济有效地实施组装和/或生产。用于吸收引入的冲击力的能量的股线的受控的和/或预定的变形应优选地藉由引导装置而成为可能。具体地,将提供替代实施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根据下述能量吸收装置、转向装置和/或方法来实现。以下描述中可以找到本发明的优选的进一步实施例。
能量吸收装置被设计为布置在紧固装置与固持器之间。特别地,能量吸收装置被设计为用于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的转向装置。固持器在超过预定的冲击力时可以相对于紧固装置移动。为了吸收能量、特别是藉由冲击力引入的能量,能量吸收装置具有可变形股线。特别地,股线由钢或铝或其他金属形成。股线可以由韧性材料或弹性材料形成。股线在变形期间藉由引导装置引导,以便吸收能量。根据本发明,股线和引导装置被设计为单件。
在此的优点是,股线和引导装置没有被设计为在组装期间首先必须以合适的方式相互连接的独立或分开部件。相反,股线和引导装置形成一件式单元。这有助于或简化组装,并且在生产中带来成本优势。
能量吸收装置优选地由单个半成品和/或金属片元件形成。因此,股线和引导装置二者由相同的半成品和/或金属片元件制成。特别地,能量吸收装置藉由冲压和/或整形(例如,弯曲)或其他合适的制造工艺而形成。整形优选地在冲压后进行。其他合适的分离和/或切割工艺可以用作冲压的替代。股线和引导装置优选地由半成品和/或金属片元件的部段形成和/或成形。换句话说,股线因此可以被设计为能量吸收装置的股线部段。同时,引导装置被设计为能量吸收装置的引导装置部段。可替代地,能量吸收装置可以由数个分开的部件组成。
根据一个另外的实施例,股线是U形或基本上为U形,特别是相对于侧视图而言。因此,股线具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股线的弯曲部段优选地将第一分支连接到第二分支,这产生股线的U形设计。特别地,弯曲部段具有恒定的半径。在能量吸收装置的初始位置,第一分支可以比第二分支短。可替代地,在初始位置,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特别地,在股线由于吸收能量而相对于初始位置变形之后,第一分支变长且第二分支变短。至少在股线变形期间的一个中间位置,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在股线变形结束后的结束位置,特别是在股线最大变形后,第一分支比第二分支长。在由于引导装置的变形之前、期间和之后,两个分支之间的距离优选地保持恒定。当股线变形时,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可以相对于彼此移动、特别是移位或拉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引导装置具有第一引导部段和第二引导部段。在此,至少在股线的变形期间,股线的第一分支搁置在第一引导部段上,并且股线的第二分支搁置在第二引导部段上。在初始位置,在股线变形之前,股线的第一分支优选地已经与第一引导部段接触并且股线的第二分支与第二引导部段接触。特别地,两个引导部段被布置在股线的彼此背离的两侧上。因此,U形股线可以被布置在两个引导部段之间。在由于吸收能量而变形的情况下,股线优选地从引导装置分段地展开,并且分段卷起到引导装置上。特别地,两个分支中的一个分支在变形期间从两个引导部段中的一个引导部段展开,同时另一个分支卷起到另一个引导部段上。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确保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连续地且在整个变形期间与引导装置或相应的引导部段接触。特别地,这通过适当选择U形股线的弯曲部段的半径来确保。特别地,引导装置至少在股线变形期间确保U形股线的弯曲部段的恒定半径。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U形股线的弯曲部段的半径在初始位置可以比在变形期间和/或之后的更小。在此,处于初始位置的股线的第一分支和/或第二分支不能抵靠在它们各自分配的引导部段上,或者第一分支与第一引导部段间隔开和/或第二分支与第二引导部段间隔开。特别地,当股线开始变形时,半径变宽,直到第一分支抵靠在第一引导部段上和/或第二分支抵靠在第二引导部段上。弯曲部段的半径优选地在随后的持续变形的情况下保持恒定。
在股线变形以吸收能量之前的初始位置,股线可以至少部分地和/或在一侧、优选地在相关引导部段的纵向方向上,通过结合和/或一件式地连接到第一引导部段和/或第二引导部段。特别地,当股线变形时,股线和第一引导部段和/或第二引导部段之间的这种结合连接被撕裂、特别是侧向地撕裂,和/或被剪断。结果,除了股线的变形之外,还实现了股线与引导装置的同时部分材料分离。如果存在这种结合连接,能量吸收装置可以吸收更高冲击力的能量和/或可以改善股线在其变形期间的引导。
根据另一实施例,股线的至少第一端与引导装置并成单件。特别地,股线的第一分支的第一端一件式地并入引导装置的第一引导部段。第一分支的第一端可以藉由折叠部、特别是材料的折叠部并入第一引导部段中。折叠的结果优选是第一分支和第一引导部段彼此抵靠、特别是彼此平行。股线的第二端、特别是股线的第二分支,优选地与引导装置的第二引导部段并成单件。在此,第二分支的第二端也可以藉由折叠部、优选材料的折叠部并入第二引导部段。优选地,折叠的结果是第二分支和第二引导部段彼此抵靠、特别是彼此平行。
引导装置的至少一个引导部段被设计为具有U形或H形截面的带状部段。特别地,引导装置的第一引导部段和第二引导部段分别被设计为具有U形或H形截面的带状部段。这种截面以简单的方式产生相应引导部段的充分加强。这样确保了当能量被吸收时,股线以受控和/或预定的方式变形。
根据另一实施例,引导装置被设计为具有U形或基本上U状的截面。相应地,以这种方式设计的引导装置具有第一分支凸缘和第二分支凸缘。特别地,引导装置的第一分支凸缘形成第一引导部段,并且引导装置的第二分支凸缘形成第二引导部段。在此,两个引导部段藉由引导装置的侧部段彼此连接。换句话说,引导装置可以被设计为一类在一侧上敞开的通道或管。股线的侧向引导优选地藉由侧部段来实施。因此,股线可以藉由两个引导部段在彼此背离的两个侧面上并且另外藉由侧部段至少在一个侧面上被引导。
根据另一实施例,引导装置被设计为具有管状和/或矩形截面。引导装置优选地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壁,并且在两个壁之间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侧壁。股线优选地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引导装置内。特别地,引导装置的第一壁形成第一引导部段,并且第二壁形成第二引导部段。在此,两个引导部段藉由引导装置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彼此连接。股线的侧向引导优选地藉由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或者藉由两个侧壁来实施。因此,藉由这种引导装置,可以甚至更可靠地预先确定股线的引导或变形。
根据吸收能量和/或期望的变形行为,股线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材料缩减部、至少一个材料开口和/或至少一个材料增厚部,特别地以影响吸收能量和/或力分布。特别地,可以形成数个材料缩减部、材料开口和/或材料增厚部。材料开口可以被实现为孔或槽。
一种用于车辆、优选机动车辆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能量吸收装置的转向装置是特别有利的。特别地,转向装置具有方向盘。转向装置的方向盘优选地被连接到车辆的行驶轮。在这种情况下,行驶轮可以藉由转向装置和藉由转动方向盘而被移动或对齐。这使得驾驶员能够在车辆运动时控制行进方向。
特别地,藉由能量吸收装置可以更好地保护车辆驾驶员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免受伤害。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正面碰撞的情况下,驾驶员可能被抛到方向盘上和/或方向盘的被触发的气囊上。结果,冲击力可以经由方向盘被引入到转向装置和能量吸收装置中。
转向装置具有紧固装置。紧固装置被设计为用于紧固到车辆的车辆载体或车辆的车辆本体。车辆载体可以被设计为车辆横向构件。紧固装置优选地在仪表板或仪器面板的区域中被紧固到车辆载体或车辆本体。特别地,紧固装置被紧固到车辆载体或车辆本体,其方式为使得防止紧固装置与车辆载体或车辆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此外,转向装置具有用于固持转向柱的固持器。特别地,方向盘被布置在转向柱上。转向柱可以在倾斜度、高度和/或长度方面是可调节的。这允许针对驾驶员的高度或人体工程学对方向盘的位置进行调节。固持器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部段,用于藉由紧固器件连接到紧固装置。特别地,固持器不是被直接地紧固到车辆载体或车辆本体,而是通过插入紧固装置。在此,固持器到紧固装置的连接藉由紧固器件来稳固和/或固定。紧固装置优选地被设计成螺钉、螺栓或铆钉。
转向装置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预定的断裂部段,该断裂部段被设计为当达到预定的冲击力时断裂。预定的断裂部段可以藉由能量吸收装置来提供和/或形成。作为替代或补充,预定的断裂部段可以被设计为与能量吸收装置不同并且是能量吸收装置的补充。特别地,转向柱和/或固持器在预定的断裂部段断裂之后从紧固装置释放。优选地,在预定的断裂部段断裂之后,一起预定的推动转向装置和/或转向柱、特别是相对于紧固装置和/或背离紧固装置成为可能。转向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能量吸收装置或数个、特别是两个能量吸收装置。能量吸收装置具有用于吸收能量的可变形股线和用于在变形期间引导股线的引导装置。在此,股线和引导装置被形成为单件。
根据另一实施例,引导装置具有第一引导部段和第二引导部段。在此,两个引导部段中的一个引导部段被牢固地连接到紧固装置。另一个引导部段被牢固地连接到固持器。可替代地,另一个引导部段只能被分配给固持器用于结合移位,特别是在预定的断裂部段断裂之后。在后一种情况下,另一个引导部段不必被牢固地连接到固持器,但是另一个引导部段以合适的方式与固持器接触就足够了。相关引导部段的紧固和/或相应引导部段的分配可以藉由与紧固装置和/或固持器的合适的结合、摩擦和/或互锁连接来实施。例如,股线的分支的一端可以具有接收座、眼或孔眼,用于将固持器连接到紧固装置的紧固装置可以被推动穿过该接收座、眼或孔眼。
此外,用于生产根据本发明的能量吸收装置和/或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方法是有利的,其中,能量吸收装置由单个半成品和/或金属片元件一件式地形成。半成品和/或金属片元件可以藉由冲压或切割、例如藉由激光由金属片生产。随后,U形或基本上U形的股线和相关联的引导装置,特别是具有第一引导部段和第二引导部段的引导装置,可以由此半成品和/或金属片元件特别是通过多次整形而形成。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能量吸收装置和/或转向装置是先前描述的能量吸收装置和/或转向装置。该方法优选地根据结合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能量吸收装置和/或转向装置解释的设计来开发。此外,在此描述的能量吸收装置和/或转向装置可以进一步根据结合该方法解释的设计来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此,相同的参考符号涉及相同、相似或功能相同的部件或元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能量吸收装置的透视侧视图,
图2a、图2b、图2c是用于生产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能量吸收装置的多个中间阶段的透视侧视图,
图3a、图3b、图3c是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能量吸收装置在不同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是具有根据图1的第一能量吸收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转向装置的透视侧视图,
图5是根据图4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细节,
图6a、图6b分别是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能量吸收装置的半成品和所形成的第二能量吸收装置的透视侧视图,
图7a、图7b是根据图6b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能量吸收装置的进一步的部分透明的透视侧视图,
图8a、图8b分别是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能量吸收装置的半成品和所形成的第三能量吸收装置的透视侧视图,
图9a、图9b是根据图8b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能量吸收装置的进一步的透视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能量吸收装置的透视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转向装置的透视侧视图,该转向装置具有根据图10的另一能量吸收装置,以及
图12是根据图11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部分透明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第一能量吸收装置1的透视侧视图。能量吸收装置1具有用于吸收能量的可变形股线2。股线2是U形或U状的。在此,股线2具有彼此平行对齐的第一分支3和第二分支4。在此所示的能量吸收装置1的初始位置,第一分支3比第二分支4短。
此外,能量吸收装置1还具有引导装置5。引导装置5被设计为在股线2变形期间引导股线2。在此实施例中,引导装置5具有第一引导部段6和第二引导部段7。第一引导部段6被分配给第一分支3。第二引导部段7被分配给第二分支4。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分支3抵靠在第一引导部段6上。第二分支4抵靠在第二引导部段7上。
在此实施例中,两个引导部段6、7各自被设计为具有U形截面的带状部段。此外,在此实施例中,这些引导部段6、7的、截面为U形的分支各自背向股线2。两个引导部段6、7彼此平行对齐,其中U形股线2被布置在两个引导部段6、7之间。
股线2和引导装置5形成为单件。在该实施例中,股线2的第一端8(即第一分支3)由于折叠部9而单件式地并入引导装置5中或并入第一引导部段6中。此外,在该此施例中,股线2的第二端10(即第二分支4)由于折叠部11而并入第二引导部段7。在此,折叠部被设计为180°折叠。
图2a、图2b和图2c示出了用于生产根据图1的本发明的第一能量吸收装置1的多个中间阶段的透视侧视图。
图2a示出了半成品12,该半成品在此实施例中被设计为金属片元件或为金属片条带。然后藉由冲压和整形对半成品12进行加工,图2b示出了加工半成品12的中间阶段。
图2b已经示出了已经形成的引导部段6和7。同样已经形成的股线2在两个引导部段6、7之间延伸。通过对半成品2的中心区域进行冲压而形成股线2。通过对相应边缘区域进行后续整形而形成引导部段6、7,使得获得引导部段6和7的U形截面。在图2b所示的中间阶段中,股线2还不是U形的,而是在两个引导部段6、7之间以直线延伸。
随后,根据图2b的半成品12被改形,其方式为使得得到根据图2c的能量吸收装置1的最终设计。因此,U形股线2和引导装置5由半成品12的部段形成。
图3a、图3b和图3c示出了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能量吸收装置1在不同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a示出了根据图1的处于初始位置的能量吸收装置1。在此初始位置,第一分支3比第二分支4短。第一引导部段6以在此仅示意性示出的方式连接到紧固装置13。第二引导部段7以在此仅示意性示出的方式连接到固持器14。当超过预定的冲击力时,固持器14可以相对于紧固装置13移动。在此,根据箭头15,冲击力或能量吸收力作用在第一引导部段6的纵向方向上和第一分支3的方向上。设计第一引导部段6与紧固装置13之间、以及第二引导部段7与固持器14之间的连接,其方式为使得这些连接能够吸收当股线2变形时出现的力和力矩。
根据图3b,当超过预定的冲击力时,存在固持器14相对于紧固方向13的、平行于引导部段6、7的纵向延伸的相对运动。这引起股线2的变形。在股线2逐渐变形、或固持器14相对于紧固装置13持续相对运动或移位的过程中,第一分支3变长并且第二分支4变短。在此实施例中,股线2相对于引导装置5的变形在摩擦很小或几乎没有摩擦的情况下发生。
图3c示出了股线2的最大变形之后能量吸收装置1的结束位置。在此结束位置,第一分支3比第二分支4长。与根据图3a的初始位置相比,两个引导部段6、7彼此平行地移位。在此,两个引导部段6、7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图4示出了具有根据图1的第一能量吸收装置1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转向装置16的透视侧视图。转向装置16可以被布置在在此未详细示出的车辆载体(例如车辆横向构件)上。转向装置16具有紧固装置13。藉由紧固装置13,转向装置16被紧固或者可以被紧固到在此未详细示出的车辆载体。转向装置16还具有固持器14。固持器14藉由在此未详细示出的连接装置47被连接到紧固装置13。此外,固持器14固持转向装置16的转向柱17。在转向柱17的自由端18处,可以布置或将要布置方向盘(在此未示出)。
在此实施例中,转向装置16具有调节机构19。此调节机构19尤其包括杠杆20。藉由调节机构19,可以对转向柱17以及因此方向盘关于其倾斜度和/或高度进行调节。为此目的,可以藉由调节机构19对转向柱17在其倾斜度、高度和/或长度方面进行调节。为了调节倾斜度和/或高度,调节机构19藉由杠杆20被释放。在已经设定期望的倾斜度和/或高度之后,调节机构19藉由杠杆20被固定或阻挡。
能量吸收装置1被设计为吸收经由方向盘引入的冲击力。例如,在事故情况下或由于碰撞,具有转向装置16的车辆的驾驶员被抛向并且抛到方向盘上或抛到被布置在方向盘上并且被触发的安全气囊(在此未示出)上。结果,冲击力经由在转向柱17的自由端18处的方向盘被引入转向装置16。当达到预定的冲击力时,固持器14从紧固装置13被释放。因此,根据预定的冲击力,转向柱17在根据箭头21的拉出方向上的屈服或移位是可能的。在此实施例中,根据箭头21的拉出方向被定向为基本平行于转向柱17的纵向延伸。此外,在此实施例中,拉出方向根据箭头21从自由端18开始指向紧固装置13的方向。以下图示出了转向装置16的细节A。
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16的细节A。在此实施例中,紧固装置13具有用于布置能量吸收装置1的槽22。在槽22的区域中,紧固装置13在槽22的两侧上具有两个相反的凸缘23、24。第一引导部段6被布置在凸缘23、24之间,并且被牢固地连接到这些凸缘。另一方面,第二引导部段7被牢固地连接到固持器14。当达到预定的冲击力时,固持器14从紧固装置13被释放。在股线2的随后变形期间,第二引导部段7在第一引导部段6的方向上并且平行于第一引导部段移动。由于股线2持续发生的变形,能量被持续地吸收。
图6a示出了用于形成根据图6b的本发明的第二能量吸收装置26的半成品25的透视侧视图。图6a示出了半成品25,该半成品在此实施例中被设计为金属片元件或金属片。半成品25的外边缘的轮廓或形状已经在此实施例中藉由冲压而生产。在根据图6a的半成品25中,股线2还不是U形,而是线性地或以直线延伸。股线2的一端并入基本上矩形的板27。在板27的背离股线2的一侧上,凸缘件28从板27突出。从根据图6a的半成品25开始,以合适的方式对此产品进行改形,从而产生根据图6b的期望的能量吸收装置26。能量吸收装置26被构造成单件,并且具有U形股线2和引导装置5。
图7a和图7b示出了根据图6b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能量吸收装置26的另一透视侧视图。在此实施例中,引导装置5被设计为具有管状或矩形截面。能量吸收装置26的引导装置5具有第一壁29和第二壁30。此外,在此实施例中,引导装置5具有两个侧壁31、32。第一壁29形成用于股线2的第一引导部段29。第二壁30形成用于股线2的第二引导部段30。此外,在此实施例中,两个侧壁31、32形成用于股线2的侧向引导件。第一壁29藉由侧壁32被连接到第二壁30。第二壁30被连接到侧壁31,其中两个侧壁31、32彼此相对,并且股线2被布置在这两个侧壁之间。边缘33在侧壁31的背离第二壁30的一侧上被形成在第一壁29上。在此情况下,边缘33在背离股线2的一侧上抵靠在第一壁29上。
图7b示出了能量吸收装置26的透明的透视侧视图。在此实施例中,股线2的第一分支3形成有自由的分支端34。分支端34可以被牢固地连接到紧固装置或固持器,在此没有更详细地示出。股线2的第二分支4藉由折叠部11与第二壁30并成单件。在背离分支端34的一侧上,凸缘件28向外延伸。凸缘件28可以用于紧固到未连接到分支端34的紧固装置或固持器。
在此实施例中,与根据图3a至图3c的实施例相反,股线2相对于引导装置5的变形经受摩擦。与根据图3a至图3c的实施例相反,附加的力和/或力矩可以藉由附加的壁29、30来吸收。
图8a示出了用于形成根据图8b的本发明的第三能量吸收装置36的半成品35的透视侧视图。以类似于根据图6a的半成品25的方式对半成品35进行设计。然而,根据图6a,仍然以直线延伸的股线2在中心区域中并入板27,而在根据图8a的半成品35中,仍然以直线延伸的股线2在边缘区域中并入板37。结果,股线2和板37形成公共的直边缘。在对半成品35进行适当的改形之后,产生根据图8b的能量吸收装置36。该能量吸收装置具有U形股线2和引导装置5。
图9a和图9b示出了根据图8b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能量吸收装置36的透视侧视图。在此实施例中,能量吸收装置36的引导装置5被设计为具有U形截面。相应地,在此实施例中,引导装置5具有第一分支凸缘38和第二分支凸缘39。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分支凸缘38同时形成第一引导部段38,并且第二分支凸缘39形成引导装置5的第二引导部段39。这两个引导部段或两个分支凸缘38、39藉由引导装置5的侧部段40相互连接。在此情况下,股线2的侧向引导同时藉由侧部段40实现。与根据图7b的能量吸收装置26的情况一样,根据能量吸收装置36的股线2也在第一分支3上形成有自由的分支端34。第二分支4藉由折叠部11与第二分支凸缘39并成单件。
图9b示出了能量吸收装置36,其中凸缘件28连接到在此仅示意性示出的固持器14,并且自由的分支端34连接到在此仅示意性示出的紧固装置13。
当达到预定的冲击力时,固持器14与紧固装置13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其中紧固装置13和固持器14根据箭头15背离彼此移动。这引起股线2的变形。在逐渐变形且从在此所示的初始位置开始的过程中,第一分支3变长以及第二分支4持续地变短,直到到达结束位置(在此未示出)。
在此实施例中,与根据图3a至图3c的实施例相反,股线2相对于引导装置5的变形经受摩擦。与根据图3a至图3c的实施例相反,附加的力和/或力矩可以藉由附加的侧部段40来吸收。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能量吸收装置41的透视侧视图。能量吸收装置41的结构和操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根据图8b至图9b的能量吸收装置36。在此方面,还参考了前面的描述,以便避免重复。与此不同,能量吸收装置41的自由的分支端34另外具有贯通开口42。在此实施例中,贯通开口42藉由环形部段43形成,该环形部段一件式地并入分支端34。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转向装置44的透视侧视图,该转向装置具有根据图10的另一能量吸收装置41。就结构和操作模式而言,转向装置44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根据图4的转向装置16。在此方面,还参考了前面的描述,以便避免重复。
在此实施例中,紧固装置13和固持器14藉由两个连接装置47彼此连接。这些连接装置47各自具有预定的断裂装置45。
以下图示出了转向装置44的细节B。
图12示出了根据图11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44的部分透明细节B。预定的断裂装置45(Soll-Bruch-Einrichtung)具有通孔46。能量吸收装置41的通孔46和贯通开口42被设计或被对准成对应于彼此,使得紧固装置(此处未示出)、例如螺钉可以穿过通孔46并且穿过贯通开口42插入。以此方式,股线2的分支端34可以以简单且有效的方式连接到紧固装置13。
附图标记清单
1 能量吸收装置
2 股线
3 第一分支
4 第二分支
5 引导装置
6 第一引导部段
7 第二引导部段
8 第一端
9 折叠部
10 第二端
11 折叠部
12 工件
13 紧固装置
14 固持器
15 箭头
16 转向装置
17 转向柱
18 自由端
19 调节机构
20 杠杆
21 箭头
22 槽
23 凸缘
24 凸缘
25 工件
26 能量吸收装置
27 板
28 凸缘件
29 第一壁(第一引导部段)
30 第二壁(第二引导部段)
31 侧壁
32 侧壁
33 边缘
34 分支端
35 工件
36 能量吸收装置
37 板
38 第一分支凸缘(第一引导部段)
39 第二分支凸缘(第二引导部段)
40 侧部段
41 能量吸收装置
42 贯通开口
43 环形部段
44 转向装置
45 预定的断裂装置
46 通孔
47 连接部段
A 图5的细节
B 图11的细节
Claims (11)
1.一种布置在紧固装置(13)与固持器(14)之间的能量吸收装置,其中,在超过预定冲击力时所述固持器(14)相对于所述紧固装置(13)可移动,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具有用于吸收能量的可变形股线(2),并且具有用于在变形期间引导所述股线(2)的引导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股线(2)和所述引导装置(5)被设计为单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装置特别是藉由冲压和/或改形由单个半成品(12,25,35)和/或金属片元件形成,并且所述股线(2)和所述引导装置(5)优选地由所述半成品(12,25,35)和/或金属片元件的部段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线(2)是具有第一分支(3)和第二分支(4)的U形,在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分支(3)比所述第二分支(4)短,并且特别是在所述股线(2)由于吸收能量而相对于所述初始位置变形之后,所述第一分支(3)变长,并且所述第二分支(4)变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5)具有第一引导部段(6,29,38)和第二引导部段(7,30,39),其中,至少在所述股线(2)变形期间,所述股线(2)的第一分支(3)抵靠在所述第一引导部段(6,29,38)上并且所述股线(2)的第二分支(4)抵靠在所述第二引导部段(7,30,39)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线(2)的至少一个第一端(8)一件式地并入所述引导装置(5),特别是所述股线(2)的第一分支(3)的第一端(8)一件式地并入所述引导装置(5)的第一引导部段(6,29,38),并且,所述第一分支(3)的第一端(8)藉由折叠部(9)并入所述第一引导部段(6,29,38)。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5)的至少一个引导部段(6,7,29,30,38,39)被设计为U形或H形带部段,并且特别地所述引导装置(5)的第一引导部段(6,29,38)和第二引导部段(7,30,39)各自被设计为具有U形或H形截面的带状部段。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5)被设计为具有U形截面,并且特别地,所述引导装置(5)的第一分支凸缘形成第一引导部段(38),并且所述引导装置(5)的第二分支凸缘形成第二引导部段(39),其中,所述两个引导部段(38,39)藉由所述引导装置(5)的侧部段(40)彼此连接,并且所述股线(2)的侧向引导藉由所述侧部段(40)来实施。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5)被设计为具有管状和/或矩形截面,并且特别地,所述引导装置(5)的第一壁形成第一引导部段(29),并且所述引导装置(5)的第二壁形成第二引导部段(30),其中,所述两个引导部段(29,30)藉由所述引导装置(5)的两个侧壁(31,32)中的至少一个侧壁彼此连接,并且所述股线(2)的侧向引导藉由所述两个侧壁(31,32)中的至少一个侧壁或者藉由所述两个侧壁(31,32)来实施。
9.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具有用于紧固到车辆载体或车辆本体的紧固装置(13)并且具有用于固持转向柱(17)的固持器(14),所述固持器(14)具有用于连接到所述紧固装置(13)的至少一个连接部段(47),并且所述转向装置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至少一个能量吸收装置(1,26,36,41),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具有用于吸收能量的可变形股线(2)和用于在变形期间引导所述股线(2)的引导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股线(2)和所述引导装置(5)被形成为单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5)具有第一引导部段(6,29,38)和第二引导部段(7,30,39),其中,所述两个引导部段(6,7,29,30,38,39)中的一个引导部段被牢固地连接到所述紧固装置(13)并且相应的另一个引导部段(6,7,29,30,38,39)被牢固地连接到所述固持器(14)或者被分配给所述固持器(14),以进行相互移位,特别是在预定的断裂部段(45)断裂之后。
11.一种用于生产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26,36,41)和/或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16,44)的方法,其中,所述能量吸收装置(1,26,36,41)由单个半成品(12,25,35)和/或金属片元件一件式地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20209038.6A DE102020209038A1 (de) | 2020-07-20 | 2020-07-20 | Energie-Absorptions-Vorrichtung zum Anordnen zwischen einer Befestigungseinrichtung und einer Halterung, Lenkvorrichtung mit einer solchen Energie-Absorptions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olchen Energie-AbsorptionsVorrichtung und/oder Lenkvorrichtung |
DE102020209038.6 | 2020-07-2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54952A true CN113954952A (zh) | 2022-01-21 |
Family
ID=79020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99882.2A Pending CN113954952A (zh) | 2020-07-20 | 2021-07-15 | 能量吸收装置、转向装置以及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807294B2 (zh) |
CN (1) | CN113954952A (zh) |
DE (1) | DE10202020903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2119870B4 (de) | 2022-08-08 | 2024-09-05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Energie-Absorptionsbaugruppe und Sicherheitslenksäule eines Kraftfahrzeugs |
DE102022121115A1 (de) | 2022-08-22 | 2024-04-25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Längenverstellbare Bedieneinheit und Steer-by-Wire-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1504034D0 (en) | 2015-03-10 | 2015-04-22 | Trw Ltd | A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
JP6518099B2 (ja) * | 2015-03-19 | 2019-05-22 |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CN109789890B (zh) * | 2016-09-27 | 2022-03-04 | Nsk有限公司 | 溃缩转向柱组件 |
-
2020
- 2020-07-20 DE DE102020209038.6A patent/DE102020209038A1/de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6-23 US US17/355,848 patent/US11807294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7-15 CN CN202110799882.2A patent/CN113954952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807294B2 (en) | 2023-11-07 |
US20220017138A1 (en) | 2022-01-20 |
DE102020209038A1 (de) | 2022-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954952A (zh) | 能量吸收装置、转向装置以及生产方法 | |
CN109789889B (zh) | 转向柱组件以及在转向柱组件内吸收能量的方法 | |
US6283508B1 (en) | Dynamic knee protection device | |
US11104368B2 (en) |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 |
CN110325428B (zh) | 转向柱组件 | |
US6523893B2 (en) | Vehicle seat frame | |
CN107820468A (zh) | 用于车辆的吸能膝垫架 | |
US6811185B2 (en) |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 |
US20230166597A1 (en) | Assembly For A Vehicle | |
EP1477392B1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activation controller for occupant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
EP1754638A1 (en) | Seat-belt guide anchor and seat belt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US6669284B2 (en) | Device for guiding a seat of a vehicle | |
CN110621566B (zh) | 转向柱组件 | |
US6736427B2 (en) | Safety belt apparatus | |
US20140150595A1 (en) |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with improved energy absorption | |
EP0983912A1 (de) | Pedal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
EP1857331B1 (en) | Safety device | |
US11485401B2 (en) |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101410274A (zh) | 溃缩盒装置 | |
JP5378393B2 (ja) | 自動車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 |
CN113518742A (zh) | 带有通过可熔联接件闭合的环的转向柱碰撞能量吸收器 | |
US20230123267A1 (en) | Assembly For A Vehicle | |
KR100820007B1 (ko) | 자동차용 스티어링 칼럼의 충격흡수 구조 | |
US6409270B1 (en) | Automotive seat belt clamping device | |
KR20110026118A (ko) | 자동차의 조향컬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