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1071A - —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1071A
CN113951071A CN202111101667.7A CN202111101667A CN113951071A CN 113951071 A CN113951071 A CN 113951071A CN 202111101667 A CN202111101667 A CN 202111101667A CN 113951071 A CN113951071 A CN 113951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ato
selenium
potatoes
organic selenium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16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思思
郑威
余侃
刘金龙
郑倬
龙小玲
蔡端午
刘欋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ualong Xik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Technology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ualong Xik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Technology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ualong Xik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Technology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ubei Hualong Xik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16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10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1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10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指—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选取材料为鄂马铃薯10号和马尔科土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每个供试材料分别设置2个处理和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2次,共16个小区,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第一次硒处理,之后间隔10天普遍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马铃薯块茎增长期第二次硒处理,第二次硒处理后30天左右,根据马铃薯长势长相测产验收鄂薯10号。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采用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的方法,对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进行研究的—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Description

—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指—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全世界约有10亿人因硒摄入量不足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粘液水肿型地方性克汀病、生长发育迟缓、骨代谢受损、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提高某些癌症的潜在风险,有研究报道,我国居民普遍缺硒,平均硒摄入量仅为43.3μg/d,显著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60μg/d,人体内的硒元素不能通过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通过农艺措施提高农产品中硒的含量,生产上容易控制且成本较低、效果较好。
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是非特异性富硒作物,聚硒能力较差,但可以通过选育聚硒马铃薯品种和最优施硒方式来提高块茎中的硒含量。
目前,土壤和叶面施用无机硒是硒生物强化的主要农艺措施。与土壤施用相比,叶面施用减少了硒在土壤中的固定和淋溶,提高了硒的利用效率,Zhang某某等人通过叶面喷施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对马铃薯进行生物强化,研究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硒含量和形态,结果表明,硒处理的块茎中硒的主要形态是硒代蛋氨酸,硒酸盐比亚硒酸盐对总硒的提高更为有效,块茎增长期叶面施用亚硒酸盐适宜于富硒马铃薯的生产,Cuderman等人研究发现,硒代蛋氨酸和硒酸盐是叶面喷施无机硒处理后马铃薯块茎中的主要硒形态,占总硒的51%-68%,硒营养研究表明,有机硒在生物利用率、安全性和抗癌等方面优于无机硒,目前在富硒马铃薯相关研究中未见利用有机硒肥提高块茎中硒的含量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采用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的方法,对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进行研究的—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其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在马铃薯种植季节(2月至6月)内,选取材料为鄂马铃薯10号和马尔科土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每个供试材料分别设置2个处理和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2次,共1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0m2(2m×5m);
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第一次硒处理(硒浓度为50mg/L),之后间隔10天普遍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马铃薯块茎增长期第二次硒处理(硒浓度为50mg/L),第二次硒处理后30天左右,根据马铃薯长势长相测产验收鄂薯10号;
处理A: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将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68.75%氟菌·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进行叶面喷施,10天后用72%霜脲·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
CKA: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68.75%氟菌·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5月13日用72%霜脲·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
处理B: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68.75%氟菌·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进行叶面喷施(硒浓度为50mg/L),5月13日用72%霜脲·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在马铃薯块茎增长期(5月23日)用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加70%烯酰·霜脲氰0.03kg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硒浓度为50mg/L);
CKB: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68.75%氟菌·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5月13日用72%霜脲·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5月23日用70%烯酰·霜脲氰0.03kg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
所述生物有机硒营养液硒含量5000mg/L(以Se计),含有机态硒(硒代氨基酸和纳米硒)达99.9%以上。
所述马铃薯数据测量标准:小薯:单薯重量<50g;中薯:单薯重量50~100g;大薯:单薯重量>100g,由此可得到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以及小区产量,通过取样检测马铃薯地下块茎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计算有机硒占比。
所述实验数据采用Excel2013、SPSS19.0和Origin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叶面施用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后马铃薯块茎产量分别提高8.54%(处理A)和14.94%(处理B),马铃薯种植在土壤中,通过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在相同硒源和浓度的情况下,马铃薯块茎中的硒浓度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显著提高,不同品种马铃薯硒吸收差异显著,无论施硒与否,鄂薯10号的富硒能力均优于马尔科,且喷施2次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后鄂薯10号地下块茎的总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最高,整体来看,本发明能够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采用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对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进行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的不同处理对鄂薯10号个数的影响图。
图2为本发明—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的不同处理对鄂薯10号大中薯率的影响图。
图3为本发明—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的不同处理对鄂薯10号产量的影响图。
图4为本发明—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的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硒含量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能够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采用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对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进行研究,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图所示的—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其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在马铃薯种植季节(2月至6月)内,选取材料为鄂马铃薯10号和马尔科土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每个供试材料分别设置2个处理和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2次,共1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0m2(2m×5m)。
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第一次硒处理(硒浓度为50mg/L),之后间隔10天普遍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马铃薯块茎增长期第二次硒处理(硒浓度为50mg/L),第二次硒处理后30天左右,根据马铃薯长势长相测产验收鄂薯10号。
处理A: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将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68.75%氟菌·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进行叶面喷施;10天后用72%霜脲·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
CKA: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68.75%氟菌·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5月13日用72%霜脲·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
处理B: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68.75%氟菌·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进行叶面喷施(硒浓度为50mg/L);5月13日用72%霜脲·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在马铃薯块茎增长期(5月23日)用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加70%烯酰·霜脲氰0.03kg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硒浓度为50mg/L)。
CKB: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68.75%氟菌·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5月13日用72%霜脲·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5月23日用70%烯酰·霜脲氰0.03kg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
本发明中所述生物有机硒营养液硒含量5000mg/L(以Se计),含有机态硒(硒代氨基酸和纳米硒)达99.9%以上。
本发明中所述马铃薯数据测量标准:小薯:单薯重量<50g;中薯:单薯重量50~100g;大薯:单薯重量>100g,由此可得到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以及小区产量,通过取样检测马铃薯地下块茎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计算有机硒占比。
本发明中所述实验数据采用Excel2013、SPSS19.0和Origin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对鄂薯10号个数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硒处理组的大薯、中薯和小薯个数均不同程度增加,增加幅度2.69%-17.72%,平均增幅9.47%。处理B与A相比,大薯、中薯和小薯个数亦不同程度增加,增加幅度3.70%-26.70%,平均增幅12.43%。
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对鄂薯10号大中薯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处理A的大薯率增加3.65%,中薯率增加0.21%,小薯率降低0.92%;处理B的大薯率增加3.79%,中薯率下降1.68%,小薯率增加0.17%。
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对鄂薯10号产量的影响结果如图3和表1所示,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处理A的大薯、中薯和小薯产量分别增加8.61%、7.35%和10.76%,小区产量增加8.54%,折合亩产增加208.01kg;处理B的大薯和中薯产量分别增加26.17%和11.00%,小薯产量下降0.10%,小区产量增加14.94%,折合亩产增加374.68kg。处理B与A相比,大薯和中薯产量分别增加8.94%和8.67%,小薯产量下降0.41%,小区产量增加9.06%,折合亩产增加239.34kg。
表1不同处理下鄂薯10号的产量情况
Figure BDA0003271153560000041
随着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次数增加,马铃薯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相同处理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图4),且处理组的硒含量均达到农业行业标准《富硒马铃薯》(NY/T3116-2017)规定的15μg/kg-150μg/kg要求。处理B与A相比,马尔科总硒含量增加32.85μg/kg,增幅52.18%,有机硒含量增加25.5μg/kg,增幅53.13%;鄂薯10号总硒含量增加106.25μg/kg,增幅129.10%,有机硒含量增加77.2μg/kg,增幅117.50%。处理组与对照组(CK)相比,A组马尔科总硒含量增加51.90μg/kg(增幅469.68%),有机硒含量增加39.9μg/kg(增幅492.59%);B组马尔科总硒含量增加81.95μg/kg(增幅591.70%),有机硒含量增加63.9μg/kg(增幅665.63%);A组鄂薯10号总硒含量增加47.35μg/kg(增幅135.48%),有机硒含量增加37.45μg/kg(增幅132.57%);B组鄂薯10号总硒含量增加140.70μg/kg(增幅294.04%),有机硒含量增加108.6μg/kg(增幅316.62%)。品种间比较,鄂薯10号聚硒能力优于马尔科,总硒含量增加19.35μg/kg-92.75μg/kg,有机硒含量增加17.70μg/kg-69.40μg/kg。
在本发明中叶面施用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后马铃薯块茎产量分别提高8.54%(处理A)和14.94%(处理B),马铃薯种植在土壤中,通过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在相同硒源和浓度的情况下,马铃薯块茎中的硒浓度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显著提高,不同品种马铃薯硒吸收差异显著,无论施硒与否,鄂薯10号的富硒能力均优于马尔科,且喷施2次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后鄂薯10号地下块茎的总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最高。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其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在马铃薯种植季节2月至6月内,选取材料为鄂马铃薯10号和马尔科土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每个供试材料分别设置2个处理和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2次,共1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0m2,10m2为:2m×5m;
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第一次硒处理硒浓度为50mg/L,之后间隔10天普遍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马铃薯块茎增长期第二次硒处理硒浓度为50mg/L,第二次硒处理后30天左右,根据马铃薯长势长相测产验收鄂薯10号;
处理A: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将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68.75%氟菌·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进行叶面喷施,10天后用72%霜脲·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
CKA: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68.75%氟菌·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5月13日用72%霜脲·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
处理B: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68.75%氟菌·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进行叶面喷施硒浓度为50mg/L,5月13日用72%霜脲·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在马铃薯块茎增长期5月23日用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加70%烯酰·霜脲氰0.03kg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硒浓度为50mg/L;
CKB: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68.75%氟菌·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5月13日用72%霜脲·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5月23日用70%烯酰·霜脲氰0.03kg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硒营养液硒含量5000mg/L以Se计,含有机态硒硒代氨基酸和纳米硒达99.9%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数据测量标准:小薯:单薯重量<50g;中薯:单薯重量50~100g;大薯:单薯重量>100g,由此可得到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以及小区产量,通过取样检测马铃薯地下块茎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计算有机硒占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数据采用Excel2013、SPSS19.0和Origin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CN202111101667.7A 2021-09-18 2021-09-18 —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Pending CN1139510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1667.7A CN113951071A (zh) 2021-09-18 2021-09-18 —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1667.7A CN113951071A (zh) 2021-09-18 2021-09-18 —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1071A true CN113951071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1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1667.7A Pending CN113951071A (zh) 2021-09-18 2021-09-18 —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107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5433A (zh) * 2013-12-13 2014-04-30 刘美龙 一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组及一种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法
CN107360819A (zh) * 2017-07-04 2017-11-21 蒙全 一种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CN111448960A (zh) * 2020-04-26 2020-07-28 江苏德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富有机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5433A (zh) * 2013-12-13 2014-04-30 刘美龙 一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组及一种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法
CN107360819A (zh) * 2017-07-04 2017-11-21 蒙全 一种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CN111448960A (zh) * 2020-04-26 2020-07-28 江苏德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富有机硒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培培: "《施硒对马铃薯硒素转化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83243B1 (ko) 셀레늄을 함유한 시금치의 재배방법
CN106365913A (zh) 砂糖橘容器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2011B (zh) 一种谷物专用复合生物液态菌肥
CN110092688B (zh) 一种黄腐酸螯合硒生物肥及其在核桃种植中的应用
CN104672014A (zh) 一种香柚专用套餐肥及其施肥方法
CN105111019A (zh) 一种促根保果的橄榄专用肥
KR20060047555A (ko) 셀레늄을 함유하는 과수 재배용 양액 조성물 및 셀레늄을함유하는 과수의 재배방법
CN108863550A (zh) 一种茶树专用防病促生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4940A (zh) 一种火龙果增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72147A (zh) 一种富硒蔬菜专用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85266A (zh) 含硒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的制备及其应用
Shivay et al. Studies on some nutritional quality parameters of organically or conventionally grown wheat
CN113956097A (zh) 一种水稻用抗病生物纳米硒肥的制备方法
CN101935241A (zh) 一种钾钙生物复合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27620B (zh) 一种同时富含硒和γ-氨基丁酸的植物的选育方法
CN113057078A (zh) 一种使用土壤调理剂提高菜心产量的方法
CN101468925B (zh) 适宜于盐碱地使用的甜高粱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CN107641057B (zh) 寒地盐碱土玉米专用肥
CN113951071A (zh) —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CN109956837A (zh) 一种茶粕多抗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60956A (zh) 针对重金属背景区农作物的降砷增硒调控剂及使用方法
CN110002919B (zh) 一种黄腐酸螯合锌生物肥及其在核桃种植中的应用
Kurniawati et al. The dynamics of methane (CH4) emissions in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paddy fields on Alfisols and Andisols at Karanganyar Regency, Indonesia
CN114956910A (zh) 一种羊肚菌专用肥配方及其施用方法
CN109336721A (zh) 一种颗粒中微量元素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