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0710A - 信息处理方法、程序、终端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程序、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0710A
CN113950710A CN202080043494.5A CN202080043494A CN113950710A CN 113950710 A CN113950710 A CN 113950710A CN 202080043494 A CN202080043494 A CN 202080043494A CN 113950710 A CN113950710 A CN 113950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settlement
cod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34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滨窄亮介
真崎洋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e P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ne P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20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020488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20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020488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e Pay Corp filed Critical Line Pa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950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07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GREGISTERING THE RECEIPT OF CASH, VALUABLES, OR TOKENS
    • G07G1/00Cash regis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20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22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22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 G06Q20/28Pre-payment schemes, e.g. "pay bef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6Payment applications installed on the mobil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6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GREGISTERING THE RECEIPT OF CASH, VALUABLES, OR TOKENS
    • G07G1/00Cash registers
    • G07G1/01Details for indicating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GREGISTERING THE RECEIPT OF CASH, VALUABLES, OR TOKENS
    • G07G1/00Cash registers
    • G07G1/12Cash registers 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经由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第1信息;将接收到的第1信息通过终端的控制部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和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时刻信息包括基于在显示区域显示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结算由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服务器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程序、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方法、程序、终端。
背景技术
近来,通过可在智能手机等终端上执行的应用,实现终端或终端的用户对电子货币(电子钱)的管理和使用电子货币进行结算等的服务正在普及。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进行商品的购买金额的结算的技术。然而,使用电子货币的结算有时并不方便,比如,根据终端的通信环境或通信状况,使用电子货币的结算可能无法执行。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1766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经由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第1信息;将接收到的第1信息通过终端的控制部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和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时刻信息包括基于在显示区域显示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结算由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服务器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通过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的计算机来执行的程序包括:经由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第1信息;将接收到的第1信息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和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时刻信息包括基于在显示区域显示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结算由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服务器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具备: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第1信息;控制部,将接收到的第1信息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和显示部,显示基于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时刻信息包括基于在显示区域显示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结算由服务器基于服务器接收的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来执行,其中,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是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由服务器接收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具备:处理器,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中读出程序并执行基于程序的处理,处理器执行:经由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第1信息;将接收到的第1信息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和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时刻信息包括基于在显示区域显示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结算由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服务器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式,执行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的结算的服务器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经由服务器的通信部向终端发送第1信息;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到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的、基于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经由通信部接收从代码读取装置发送的、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和基于第1信息、时刻信息、和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来进行结算,时刻信息包括基于在显示区域显示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6的方式,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的信息处理方法:经由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第1信息;将接收到的第1信息通过终端的控制部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和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第1信息、和与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结算由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服务器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第1信息和第2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7的方式,通过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的计算机来执行的程序包括:经由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第1信息;将接收到的第1信息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和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第1信息、和与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结算由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服务器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第1信息和第2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8的方式,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具备: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第1信息;控制部,将接收到的第1信息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和显示部,显示基于第1信息和、与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结算由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服务器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第1信息和第2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式,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具备:处理器,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中读出程序并执行基于程序的处理,处理器执行:经由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第1信息;将接收到的第1信息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和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第1信息、和与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结算由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服务器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第1信息和第2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式,执行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的结算的服务器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经由服务器的通信部向终端发送第1信息;经由服务器的通信部向终端发送第1信息;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到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的、基于第1信息、和与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经由通信部接收从代码读取装置发送的、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第1信息和第2信息;和基于第1信息、第2信息、和存储在服务器并且与第1信息建立关联的第3信息,来进行结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方式中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方式中的店铺POS系统的系统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方式中的各种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方式中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方式中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方式中的各种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4-1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由服务器的控制部实现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2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存储在服务器的存储部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3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用户注册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4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店铺注册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5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结算管理数据库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6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由终端的控制部实现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7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8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结算用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9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10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11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12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各种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4-13是表示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14是表示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15是表示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1是表示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2是表示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各种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3是表示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由终端的控制部实现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4是表示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1是表示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2是表示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3是表示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各种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4是表示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1是表示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2是表示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代码补充条件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1是表示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2是表示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显示模式设定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3是表示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显示模式设定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4是表示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5是表示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6是表示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7是表示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1是表示第6实施例所涉及的店铺注册数据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2是表示第6实施例所涉及的由终端的控制部实现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3是表示第6实施例所涉及的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4是表示第6实施例所涉及的结算用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5是表示第6实施例所涉及认证跳过条件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6是表示第6实施例所涉及的各种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7是表示第6变形例所涉及的认证跳过条件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第7实施例所涉及的各种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1-1是表示第8实施例所涉及的结算管理数据库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2是表示第8实施例所涉及的代码管理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法律事项的遵守>
请注意本说明书所述的公开以遵守通信的秘密等本公开的实施所需的实施国的法律事项为前提。
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公开所涉及的信息处理方法等的实施方式。
[系统结构]
图1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如图1所示,在通信系统1中,经由网络30,服务器10、终端20(终端20A、终端20B、终端20C、……)、店铺POS系统40被连接。
服务器10经由网络30向用户拥有的终端20提供实现终端20之间的包括消息等的内容的收发服务。另外,服务器10与终端20进行通信以提供实现电子结算(并非限定,而是结算的一个例子)的服务(以下,称为“结算服务”。)。另外,对被连接到网络30的终端20的数量没有限制。
网络30承担将一个以上的终端20、一个以上的服务器10、一个以上的店铺POS系统40连接的作用。即,网络30是指提供连接路径的通信网,使得在上述各种装置连接之后,能够收发数据。
网络30之中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以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也可以不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网络30,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包括:自组织网络(ad hoc network)、内联网、外联网、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无线LAN(wireless LAN,W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无线WAN(wireless WAN:WWAN)、大城市内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互联网的一部分、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的一部分、移动电话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s,ISDN)、无线LAN、LTE(long termevolution)、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卫星通信等、或者这些的两个以上的组合。网络3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网络30。
终端20(终端20A、终端20B、终端20C、……)(并非限定,而是终端、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只要其是能够实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功能的信息处理终端,则可以是任何终端。终端20,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智能电话、移动电话(功能电话)、计算机(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媒体计算机平台(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电缆、卫星机顶盒、数字录像机)、手持式计算机设备(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电子邮件客户端等)、可穿戴终端(眼镜设备、手表型设备等)、或者其他类型的计算机、或者通讯平台。另外,终端20也可以被表述为信息处理终端。
由于终端20A、终端20B以及终端20C的结构基本相同,因此将在下面的说明中对终端20进行说明。此外,根据需要,将用户X利用的终端表述为终端20X,将与用户X或终端20X建立对应的、规定的服务中的用户信息表述为用户信息X。另外,用户信息是指在规定的服务中与用户利用的帐户建立对应的用户的信息。用户信息,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由用户输入的或者由规定的服务赋予的、诸如用户的姓名、用户的图标图像、用户的年龄、用户的性别、用户的住所、用户的兴趣爱好、用户的标识符等的被与用户建立对应的信息,可以是这些信息中的任何一个或者组合,也可以不这样。
服务器10(并非限定,而是服务器、信息处理装置、信息管理装置的一个例子)具有对终端20提供规定的服务的功能。服务器10只要是能够实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则可以是任何装置。服务器10,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服务器装置、计算机(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媒体计算机平台(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电缆、卫星机顶盒、数字录像机)、手持式计算机设备(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PDA、电子邮件客户端等)、或者其它类型的计算机、或者通讯平台。另外,服务器10也可以被表述为信息处理装置。在不需要区分服务器10与终端20的情况下,服务器10与终端20可以分别被表述为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不这样表述。
在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以服务器10具有提供利用结算应用进行结算的服务的功能予以说明。
店铺POS系统40是被导入并使用于与运行服务器10的运营商合作的店铺中的POS系统。
在该店铺POS系统40,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店铺读码器装置50、代码收银机60和店铺服务器70。
[各装置的硬件(HW)结构]
对通信系统1中包括的各装置的HW结构进行说明。
(1)终端的HW结构
图1中表示终端20的HW结构的一个例子。
终端20具备:控制部2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存储部28、通信I/F22(接口)、输入输出部23、显示部24、话筒25、扬声器26、摄像机27、时钟部29A、位置计算用信息检测部29B。终端20的HW的各构成要素,并非限定而作为例子,经由总线B而相互连接。此外,作为终端20的HW结构,并不是必须包括全部构成要素。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终端20可以是将话筒25、摄像机27等各个构成要素或者多个构成要素去除的结构,也可以不这样。
通信I/F22经由网络30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通信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之任意来执行,只要能够执行相互的通信,则可以使用任何通信协议。通信I/F22具有经由网络30来执行与服务器10等各种装置的通信的功能。通信I/F22根据来自控制部21的指示,将各种数据发送给服务器10等的各种装置。另外,通信I/F22接收从服务器10等的各种装置发送的各种数据,并传递给控制部21。另外,还存在将通信I/F22仅表述为通信部的情况。另外,在通信I/F22由物理上结构化的电路构成的情况下,还存在表述为通信电路的情况。
输入输出部23包括输入针对终端20的各种操作的装置、以及输出在终端20处理的处理结果的装置。输入输出部23可以是将输入部与输出部一体化,也可以是分离为输入部与输出部,还可以不是这样。
输入部通过能够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并将输入所涉及的信息传送给控制部21的所有种类的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其组合来实现。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输入部包括触摸面板、触摸显示器、键盘等的硬键(Hardware key)、鼠标等的指示设备、摄像机(经由动态图像的操作输入)、话筒(基于声音的操作输入)。
输出部通过能够输出在控制部21处理的处理结果的所有种类的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其组合来实现。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输出部包括触摸面板、触摸显示器、扬声器(语音输出)、镜头(并非限定作为例子,诸如3D(three dimensions)输出、全息图输出)、打印机等。
显示部24可以通过能够根据写入到帧缓冲区的显示数据来进行显示的所有种类的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其组合来实现。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显示部24包括触摸面板、触摸显示器、监视器(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液晶显示器、OELD(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头戴式显示器(HDM:Head Mounted Display)、投影贴图、全息图、能够在空气中等(可以是真空,也可以不这样)显示图像、文本信息等的装置。此外,这些显示部24可以通过3D来对显示数据进行显示,也可以不这样。
在输入输出部23是触摸面板的情况下,输入输出部23和显示部24可以以大致相同的尺寸以及形状被配置为对置。
时钟部29A是终端20的内置时钟,输出时刻信息(计时信息)。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时钟部29A构成为具有利用晶体振荡器的时钟等。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时钟部29A还可以表述为计时部或者时刻信息检测部。
此外,时钟部29A可以具有应用了NITZ(Network Identity and Time Zone)标准等的时钟,也可以不具有。
位置计算用信息检测部29B是检测(测算)用于控制部21计算(测量)自身的终端20的位置所需要的信息(以下,称为“位置计算用信息”。)的功能部。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位置计算用信息检测部29B还可以表述为位置计算用传感器部。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位置计算用信息检测部29B包括卫星定位传感器(卫星定位单元)、惯性测量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等,其中:卫星定位传感器(卫星定位单元)是用于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等的卫星定位系统来计算终端20的位置的传感器或单元,惯性测量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是用于利用惯性导航系统来计算终端20的位置的传感器或单元。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卫星定位单元具有RF接收电路、基带处理电路等,其中,RF接收电路将包括通过未图示的天线接收的从定位用卫星发送的定位用卫星信号的RF(Radio Frequency)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基带处理电路通过对从RF接收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处理等来捕获定位用卫星信号,并作为位置计算用信息输出从定位用卫星信号提取的卫星轨道数据、时刻数据等信息。
惯性测量单元具有惯性传感器,该惯性传感器是检测通过惯性导航运算来计算终端20的位置所需的信息的传感器。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惯性传感器包括3轴的加速度传感器和3轴的陀螺仪传感器,并且作为位置计算用信息输出由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和由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的角速度。
控制部21为了执行通过程序内所包含的代码或者命令来实现的功能而具有物理上构造化的电路,并非限定而作为例子,可通过内置于硬件的数据处理装置来实现。因此,控制部21可以被表述为控制电路,也可以不这样。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控制部21包括:中央处理装置(CP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处理器核心(processor core)、多处理器(multiprocessor)、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存储部28具有存储终端20运行时所需的各种程序、各种数据的功能。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存储部28包括HDD(hard disk drive)、SSD(solid state drive)、闪存、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等各种存储介质。另外,存储部28可以被表述为存储器(memory),也可以不这样表述。
终端20将程序P存储于存储部28,通过执行该程序P,控制部21执行作为控制部21中所包含的各部的处理。换句话说,存储在存储部28中的程序P使终端20实现控制部21所执行的各功能。另外,该程序P可以被表述为程序模块,也可以不这样表述。
话筒25用于输入语音数据。扬声器26用于输出语音数据。摄像机27用于获取动态图像数据。
(2)服务器的HW结构
图1中,表示服务器10的HW结构的一个例子。
服务器10具备:控制部11(CPU)、存储部15、通信I/F14(接口)、输入输出部12、显示器13。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服务器10的HW的各构成要素经由总线B而相互连接。另外,服务器10的HW作为服务器10的HW的结构,不是必须包括全部的构成要素。并非限定而作为例子,服务器10的HW可以是去除显示器13的结构,也可以不这样。
控制部11为了执行通过程序内所包含的代码或者命令来实现的功能而具有物理上构造化的电路,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通过内置于硬件的数据处理装置来实现。
控制部11,代表性地是中央处理装置(CPU),另外也可以是微处理器、处理器核心,多处理器,ASIC、FPGA,也可以不这样。在本公开中,控制部11并不限定于这些。
存储部15具有存储服务器10运行时所需的各种程序、各种数据的功能。存储部15可以通过HDD、SSD、闪存等各种存储介质来实现。但是,在本公开中,存储部15并不限定于这些。此外,存储部15可以被表述为存储器(memory),也可以不这样表述。
通信I/F14经由网络30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来执行通信,并且只要能够执行相互的通信,则可以使用任何通信协议。通信I/F14具有经由网络30来执行与终端20等的各种装置的通信的功能。通信I/F14根据来自控制部11的指示,将各种数据发送给终端20等的各种装置。另外,通信I/F14接收从终端20等的各种装置发送的各种数据,并传递给控制部11。另外,在一些情况下,通信I/F14仅被表述为通信部。另外,在通信I/F14由物理上结构化的电路构成的情况下,存在被表述为通信电路的情况。
输入输出部12由输入针对服务器10的各种操作的装置来实现。输入输出部12通过能够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并将输入所涉及的信息传递给控制部11的所有类型的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或其组合来实现。输入输出部12代表性地由以键盘等为代表的硬键、鼠标等的指示设备来实现。此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输入输出部12可以包括触摸面板、摄像机(经由动态图像的操作输入)、话筒(基于声音的操作输入),也可以不这样。然而,在本公开中,输入输出部12并不限于这些。
显示器13代表性地由监视器(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液晶显示器或OEL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来实现。另外,显示器13还可以是头戴式显示器(HDM)等,也可以不这样。另外,这些显示器13可以通过3D来对显示数据进行显示,也可以不这样。在本公开中,显示器13并不限于这些。
时钟部19是服务器10的内置时钟,并且输出时刻信息(计时信息)。时钟部19,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构成为具有作为硬件时钟的RTC(Real Time Clock,实时时钟)、系统时钟等。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时钟部19还可以被表述为计时部或者时刻信息检测部。
(3)店铺POS的系统结构
图2中,表示店铺POS系统40的系统结构的一个例子。
店铺POS系统40是被导入并使用于与运营服务器10的运营商合作的店铺中的POS系统,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店铺读码器装置50、代码收银机60和店铺服务器70。
店铺读码器装置50通过POS通信I/F57(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店铺中的有线通信I/F或无线通信I/F)与代码收银机60或店铺服务器70通信地连接,并且在用代码收银机60结账时,读取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显示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然后,基于读取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通过通信I/F54向服务器10发送结算请求信息,在服务器10进行结算之后,通过通信I/F54从服务器10接收关于结算结果的信息(例如,下文所述的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
店铺读码器装置50,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控制部51、输入输出部52、显示部53、通信I/F54、存储部55、声音输出部56、POS通信I/F57、读码器58和时钟部59。
读码器58是用于读取二维码的读码器,在本说明书中,包括用于读取终端显示用代码的二维读码器(例如QR读码器),该终端显示用代码为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显示并由终端20的用户提示的二维码(例如QR码(注册商标))。
代码收银机60,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通过POS通信I/F57与店铺读码器装置50和店铺服务器70通信连接,并且基于店铺读码器装置50从服务器10接收到的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发行印有销售的商品的总额、终端20的用户的电子货币的余额等的信息的收据。此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配置与代码收银机60一体设置或与代码收银机60分开设置并且显示面朝向客户侧的显示器。代码收银机60被配置为能够支持结算应用的收银机,还可以被称为支持结算应用的固定终端。
店铺服务器70,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管理诸如与自己的店铺有关的店铺信息、与自己的店铺销售的商品有关的信息或与自己的店铺提供的服务有关的信息、与在自己的店铺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产生的销售额有关的信息等各种信息。店铺服务器70被构成为通过POS通信I/F57可以与店铺读码器装置50和代码收银机60通信,并且被构成为通过网络30可以与服务器10等的外部装置通信。
此外,店铺服务器70,并非必须要构成为可以与店铺读码器装置50直接通信,而是还可以被构成为经由代码收银机60能够与店铺读码器装置50通信。例如,还可以是店铺读码器装置50将从服务器10接收的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发送给代码收银机60,然后从代码收银机60发送到店铺服务器70的方式。
(4)其他
服务器10将程序P存储于存储部15,通过执行该程序P,控制部11执行作为控制部11所包含的各部的处理。即,存储部15中所存储的程序P使服务器10实现控制部11所执行的各功能。该程序P可以被表述为程序模块,也可以不这样表述。
关于其他装置也是同样。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以通过终端20以及/或者服务器10的CPU执行程序P来实现的方式予以说明。
关于其他装置也是同样。
另外,终端20的控制部21以及/或者服务器10的控制部11不仅可以通过具有控制电路的CPU来实现各处理,还可以通过在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芯片、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等形成的逻辑电路(硬件)或专用电路来实现各处理,也可以不这样。另外,这些电路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还可以通过一个集成电路来实现各个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多个处理,也可以不这样。另外,LSI根据集成度的不同,有时还被称为VLSI、超大LSI、特大LSI等。因此,控制部21可以被表述为控制电路,也可以不这样。
关于其他装置也是同样。
另外,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的程序P(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软件程序、计算机程序、或者程序模块)可以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状态提供,也可以不这样。存储介质能够将程序P存储于“非暂时性有形介质”。另外,程序P可以是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也可以不这样。并且,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的功能可以通过与已经记录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P的组合来实现,也可以是所谓的差分文件(差分程序),也可以不这样。
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于半导体的或其它集成电路(IC)(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面向特定用途的IC(ASIC))、硬盘驱动器(HDD)、混合硬盘驱动器(HHD)、光盘、光盘驱动器(ODD)、光磁盘、光磁驱动器、软盘、软盘驱动器(FDD)、磁带、固态驱动器(SSD)、RAM驱动器、安全数字卡或驱动器、任何其它合适的存储介质、或者这些中的两个或多个的适当组合。存储介质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是易失性的、非易失性或者易失性和非易失性的组合。另外,存储介质不限于这些例子,只要能够存储程序P,则还可以是任何设备或者介质。另外,存储介质还可以被表述为存储器(memory),也可以不这样。
服务器10以及/或者终端20能够通过读出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P并执行读出的程序P来实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多个功能部的功能。
关于其他装置也是同样。
此外,本公开的程序P可以经由能够传输程序的任意的传输介质(通信网络或广播波等)而被提供给服务器10以及/或者终端20,也可以不这样。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服务器10以及/或者终端20通过执行经由网络等下载的程序P,来实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多个功能部的功能。
关于其他装置也是同样。
另外,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中程序P也可以通过电子传输以体现为数据信号的形态来实现。
服务器10以及/或者终端20中的处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由一台以上的计算机构成的云计算来实现,也可以不这样。
可以是终端20中的处理的至少一部分由服务器10进行的结构,也可以不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终端20的控制部21的各功能部的处理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处理由服务器10进行的结构。
可以是服务器10中的处理的至少一部分由终端20进行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服务器10的控制部11的各功能部的处理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处理由终端20进行的结构。
除非明确提及,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判定结构不是强制性的,可以在满足判定条件的情况下运行规定的处理,或者在不满足判定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规定的处理,也可以不这样。
此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本公开的程序可以使用ActionScript、JavaScript(注册商标)等的脚本语言、Objective-C、Java(注册商标)等的编译语言、HTML5等的标记语言等来实现。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适当地使用“通过通信I/F”这一表述。这表示,装置,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基于控制部(处理器等)的控制,经由通信I/F(经由通信部)收发各种信息和数据。
<第1实施例>
近年来,作为与网络服务相关的应用(应用软件),诸如被称为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的电子结算用的应用(结算应用)、电子货币的转账用的应用(转账应用)、以及集合了这些应用的一部分的功能或全部的功能的结算应用正在不断普及,并且终端20的用户可以使用这些应用来接受与电子货币有关的各种服务。
下面说明的实施例是,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终端20的用户使用在终端20存储并执行的结算应用来进行结算的实施例。具体来说,提出即使在离线中也能适当地进行结算的方法。
在下文中,将提供利用结算应用的结算服务的运营商称为“结算服务的运营商”。另外,结算服务的运营商可以被表述为提供结算应用的运营商或服务器10的运营商,也可以不这样表述。
另外,在下文中,将以由结算服务的运营商运行和管理服务器10来进行说明。另外,在下文中,将适当地将结算应用的名称称为“Payment App”来进行图示和说明。
另外,结算应用可以由服务器10作为不具有所谓消息收发服务(MS:MessagingService)的功能的单独的应用来提供,也可以由服务器10作为具有MS的功能的复合性应用来提供。另外,消息收发服务可以包括能够在终端20之间收发简单的消息等的内容的即时消息收发服务(IMS: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结算应用可以由服务器10作为不具有所谓的社交网络服务(SNS:SocialNetworking Service)的功能的单独的应用来提供,也可以由服务器10作为具有SNS功能的复合性应用来提供。
此外,也可以认为MS(包括IMS)是SNS的一种的形式(一种形式)。因此,可以区分MS和SNS,也可以不区分。
另外,与结算服务的运营商合作的店铺被称为“加盟店(加盟店铺)”,并且如在图1中那样示为“加盟店S1”、“加盟店S2”、……。
另外,“电子货币”是指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所拥有的、在结算应用管理的、区别于物理货币的电子式货币,“结算”是指利用该电子货币的电子结算。
此外,电子货币可以被表述为“电子钱”或“数字通货(数字货币)”,也可以不这样表述。
另外,作为“电子货币(电子钱)”或“数字通货(数字货币)”,可以使用法定通货,还可以使用虚拟通货。
另外,“电子货币(电子钱)”或“数字通货(数字货币)”还可以包括加密通货(加密资产)。
另外,虚拟通货还可以包括优惠券等实物货币。
<结算方法>
(1)在线结算
首先,作为一个方面,将参考流程图说明在线结算的方法。
在下文中,“在线”表示终端20能够与服务器10通信,“在线状态”表示该在线的状态。另外,“在线结算”表示在在线状态下通过服务器10进行结算。
此外,在下文中,终端20和服务器10之间的通信,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通过第1通信方式来实现,该第1通信方式经由通信公司(通信运营商)设置的基站等实现并且使用与无线LAN通信不同的频带。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第1通信方式包括分组通信(所谓的在终端20中的移动数据通信)。
另外,作为通信方式,可以使用与第1通信方式不同的第2通信方式,也可以不这样。第2通信方式,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无线LAN(例如,WiFi(注册商标))。
另外,可以将通过第1通信方式和第2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信方式终端20与服务器10能够进行通信的状态定义为“在线状态”,也可以不这样定义。
图3-1是表示该情况下各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从左侧起依次分别表示终端20的控制部21执行的处理、店铺读码器装置50的控制部51执行的处理、服务器10的控制部11执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
通过字母的大写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各处理中的各个步骤,在本说明书中省略术语“步骤”。
另外,以下说明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在以下说明的流程图中,可以不执行一部分的步骤,也可以插入追加的步骤。
这些也同样适用本说明书中的其他流程图。
首先,控制部21通过通信I/F22(经由通信I/F22)向服务器10发送用于委托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的代码生成委托信息(A110)。
在下文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代码信息”作为如下概念予以说明:该概念包括通过符号化(编码)等存储到代码图像中的信息或存储在代码图像中的信息(以下,在原始的信息的意义上称为“原始信息”。)、以及存储原始信息的“代码图像”。也就是说,“代码信息”包括“原始信息”和“代码图像”。
“原始信息”可以表述为“编码信息”或“存储信息”等,也可以不这样表述。
另外,在下文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代码”应与“代码信息”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含义。
然而,这些定义也仅是一个例子,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术语“代码信息”可以在“原始信息”的意义上使用,也可以不这样使用。
另外,例如,术语“代码”可以在“代码图像”的意义上使用,也可以不这样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原始信息的一个例子,例示“结算用号码”,该“结算用号码”是由服务器10对代码生成委托信息的发送源的每个终端20或终端20的每个用户唯一地生成的号码,并且是具有规定位数的随机号码。结算用号码是与终端20或者终端20的用户建立关联的信息,也可以说是用于通过服务器10进行的结算的信息。
在下文中,将基于代码生成委托信息由服务器10生成的结算用的代码称为“终端显示用代码”,并且将该终端显示用代码的代码图像称为“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中存储上述的结算用号码,具体详情后述。
结算用号码和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是从服务器10发送的、用于进行利用代码图像的结算的“第1信息”的一个例子。
以下,以委托服务器10生成上述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信息为代码生成委托信息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即,在该处理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从终端20向服务器10委托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在A110,向服务器10发送委托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代码生成委托信息。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终端显示用代码”作为在结算类型“终端代码显示”的结算中使用的代码予以说明。
在结算类型“终端代码显示”中,当终端20的用户在店铺等进行支付时,通过使用存储在终端20中的结算应用,在店铺的代码收银机60处向店员提示显示在终端20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然后,通过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等读取该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来实现结算。
由于终端显示用代码是由终端20的用户向店铺等的店员提示的代码(代码图像),因此还可以被表述为“提示用代码”或“用户提示用代码”。
在A110发送的代码生成委托信息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包括用于识别终端20或者终端2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例如,该信息可以包括用于识别自身的终端20的终端识别信息(例如,终端ID)、用于识别自身的终端20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例如,用户ID)、结算应用的账户信息(例如,应用ID)等的信息。
若通过通信I/F14从终端20接收到代码生成委托信息(C110),则控制部11进行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C120)。
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使用用于生成规定位数(例如,10位-12位左右的位数)的随机数字的方法(算法)来生成规定位数的随机数字作为结算用号码。然后,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生成至少将结算用号码作为原始信息来包含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更具体而言,至少对结算用号码进行编码(符号化)并且图形化(图像化),以生成由二维码(例如QR码)的图像表示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此外,将包含在所接收到的代码生成委托信息中的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与生成的结算用号码建立关联并存储在存储部15中。
接着,控制部11通过通信I/F14将生成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在本例中为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发送给终端20(C130)。终端20通过通信I/F22从服务器10接收终端显示用代码(在本例中为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A130)。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控制部21将接收到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显示于显示部24。
然后,若显示于显示部24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被由终端20的用户提示给店铺的店员等,则控制部51进行使读码器58读取显示于终端20的显示部24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控制(B150)。
然后,控制部51通过通信I/F54使用由结算服务的运营商提供(分发)的、与结算应用建立关联的应用接口(API)等访问服务器10,将至少包含从读取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通过解码而获取的结算用号码、用于识别店铺或店铺读码器装置50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为“店铺识别信息”。)、预定结算的金额(以下,称为“结算预定金额”。)的结算请求信息通过通信I/F54发送给服务器10(B160)。
若通过通信I/F14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接收到结算请求信息(C160),则控制部11进行结算处理(C170)。具体而言,判定包含在所接收到的结算请求信息中的结算用号码是否与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被建立关联地存储在存储部15。而且,在有被存储在存储部15的情况下,判定为“可以结算”,并且从与该结算用号码被建立关联地存储的识别信息所识别的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电子货币的余额(与结算应用的应用ID建立关联的电子货币的余额)(以下,简称“余额”。)中减去结算预定金额来进行结算。
然后,控制部11将店铺用的结算完成通知(以下,称为“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通过通信I/F14发送给店铺读码器装置50(C180)。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结算已完成(成功)之意、执行结算的日期和时间(结算日期和时间)、以及执行结算的金额(结算金额)等的店铺用结算信息。
另外,控制部11将终端用的结算完成通知(以下,称为“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通过通信I/F14发送给终端20(C190)。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结算已完成(成功)之意、执行结算的日期和时间(结算日期和时间)执行结算的店铺的店铺识别信息(结算店铺识别信息)、以及执行结算的金额(结算金额)等的终端用结算信息。然后,控制部11结束处理。
此外,在此,通过服务器10进行的结算已成功的情况下,是从服务器10发送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和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但是存在由于余额不足等服务器10不能进行结算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店铺读码器装置50和终端20发送结算未能进行之意的通知(例如,结算错误通知、结算NG通知)。
在其他处理中也是同样。
若通过通信I/F54从服务器10接收到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B180),则控制部51结束处理。
另外,若通过通信I/F22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则控制部21基于接收到的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作为结算应用的数据,更新在终端20存储的余额。另外,控制部21使显示部24显示结算结果(A190)。然后,控制部21结束处理。
图3-2是表示在由终端20执行的结算应用所显示的首页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该首页画面是启动结算应用时显示的显示画面,在画面上部显示结算应用的名称“支付App(Payment APP)”。在其下方的框内,显示余额(此处为“3000日元”),其旁边显示用于充值(追加)电子货币的充值按钮。另外,在其下方显示与结算应用的各种功能相对应的多个功能图标。
在这些功能图标中,表示为“代码”的图标,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是用于使在显示部24显示代码显示画面的“代码图标”。若终端20的用户触摸操作该代码图标,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则从终端20向服务器10发送代码生成委托信息,由服务器10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然后,从服务器10向终端20发送所生成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并且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显示图3-3所示的代码显示画面。
图3-3是表示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该代码显示画面上,“代码”的文字显示在画面上部,在其下方,显示结算方法、用户拥有的积分、以及用于设置是否利用该积分进行结算的积分标签。
另外,在其下方,作为从服务器10获取的终端显示用代码的代码图像,以条形码表示的一维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以QR码表示的二维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0分别显示在显示画面内的不同区域。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条形码下方显示12位的结算用号码。
此外,在本例中,在代码显示画面上显示的终端显示用代码中规定有能够使用该代码进行结算的期限(以下,称为“代码使用期限”。)。代码使用期限,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是“从在终端20显示终端显示用代码(开始显示)的时刻(日期和时间)起经过规定时间(例如,“5分钟”)的日期和时间”。可以适当地改变设置规定时间。
由于代码使用期限是基于终端20侧的代码显示时刻(代码显示日期和时间)的期限,并且是在终端20显示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期限,因此代码使用期限也可以被表述为“代码显示期限”。
另外,规定时间也可以被表述为“代码显示时间”。
进而,在二维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0的下方,以倒计时形式显示到代码使用期限为止的剩余时间。该剩余时间基于由终端20的时钟部29a计时的信息来显示。当剩余时间变为“0”时,该终端显示用代码不再可以使用,在进行结算时,需要从服务器10重新获取终端显示用代码。
终端20的用户到代码使用期限为止,通过在代码收银机60处向店铺的店员提示图3-3所示的代码显示画面、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读取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来进行结算。在这种情况下,店铺读码器装置50使用上述的API等通过通信I/F54访问服务器10,并向服务器10发送结算所需的信息。由此,由服务器10进行结算处理。
此外,如上所述,若是在终端20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显示用代码的定时在显示部24上显示代码显示画面的结构,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服务器10可以在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时,与所生成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建立关联地存储代码使用期限,并且将所关联的代码使用期限通知终端20,使得在服务器10和终端20共享代码使用期限的信息。
到此为止,例示了用于实现在线结算的处理,但是为了应用上述处理,终端20和服务器10必须处于能够通信的状态(在线状态)。当然,店铺读码器装置50和服务器10也必须处于能够通信的状态。
然而,当在地下等的电波状况不好的场所进行结算时,或者当在活动会场等的线路拥挤的状况下进行结算时,或者当由于终端20在一定期间(例如一个月)内的通信量超过定量等而导致通信受限制或通信速度受限制时等情况下,终端20与服务器10之间无法通信(或者通信困难)的结果,可以预计将难于进行结算。因此,下面举例说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实现结算的方法。
(2)离线结算
将参考流程图说明作为本公开的方法的一个方面的离线结算的方法。
在下文中,“离线”表示终端20不能够与服务器10通信,“离线状态”表示该离线的状态。另外,“离线结算”表示在离线状态下由服务器10进行结算。此外,作为前提,假定店铺读码器装置50能够与服务器10通信。
另外,在下文中,将基于由服务器10所生成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在终端20侧被进行处理(包括加工和生成、显示等的处理)的结算用的代码称为“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将该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的代码图像称为“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与终端显示用代码同样,是在结算类型“终端代码显示”的结算所使用的代码,但是不限于在线结算而是也可以使用于离线结算的代码。
此外,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不仅可以用于离线结算,而且还可以使用于在线结算。即,在终端20侧不需要判定(检测)是否处于离线状态,并且无论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如何,都可以通过使用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来进行结算。
图3-4是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各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对图的看法与上述流程图相同。
图3-4中的流程图是将图3-1中的流程图改写为离线规格的流程图。与图3-1的流程图相比,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线状态下的处理步骤(例如A240)、离线状态下的处理步骤(例如A250、B250、B280)、以及从离线状态返回到在线状态时的处理步骤(例如A290、C290)上有所不同。
在A130之后,控制部21将接收到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在本例中为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储存在存储部28(A240)。
在此,“储存”是指为了供以后能够利用,将接收到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存储在存储部28。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存在将“储存”简单地表述为“存储”的情况。此外,还有将储存终端显示用代码表述为“使终端显示用代码存储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的情况。
在该处理中,为了能够执行离线结算,使在线状态下从服务器10获取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在本例中为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储存(存储)在终端20的存储部28。进而,当需要在离线状态下结算时,能够不需要与服务器10通信而通过使用所储存的终端显示用代码来执行结算。
具体说明如下。假设在A240之后进入离线状态。
在此,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终端20通过以下方法中的任一种来检测已成为离线状态。
(A)在终端20运行结算应用的过程中,以定期的定时或特定的定时从服务器10向终端20发送连接确认请求,针对该连接确认请求,从终端20向服务器10发送包含识别信息(例如应用ID)的连接响应。这种情况下,终端20的控制部21在变成不能从服务器10接收到连接确认请求的情况下,判定成为离线状态。
(B)在终端20运行结算应用的过程中,以定期的定时或特定的定时从终端20向服务器10发送包含识别信息(例如应用ID)的连接通知,针对该连接通知,服务器10向终端20发送连接确认。在离线状态下,不能从终端20向服务器10发送连接通知。因此,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终端20的控制部21在检测到发生连接通知的发送错误的情况下,判定成为离线状态。
此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终端20可以通过使用获取网络的连接状况的库或应用等来获取关于自身的终端20的通信状况的信息,以判定其是否处于离线状态,也可以不这样。
在离线状态下,若在A240储存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被显示于显示部24(A250)并且由用户提示给店铺的店员等,则控制部51进行使读码器58读取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所显示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控制(B250)。然后,控制部51将处理转移到B160。
在B160之后,若通过通信I/F54从服务器10接收到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B280),则基于接收到的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店铺的店员等口头通知终端20的用户离线结算已完成(成功)。
在C180之后,控制部11向终端20发送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C290)。然而,在离线状态下,终端20不能接收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若终端20返回到在线状态,则由终端20接收从服务器10发送的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进而,若通过通信I/F22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则控制部21基于接收到的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使结算结果显示在显示部24(A290)。
以上说明的处理是用于进行离线结算的处理的一个例子。
以上说明的处理是用于进行离线结算的处理的一例。
在此,由于终端显示用代码是一次性代码,因此可以考虑与在线结算同样地对离线结算也为终端显示用代码规定代码使用期限。
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离线结算。这是因为在在线状态下服务器10与终端20通信,可以识别终端显示用代码被显示在终端20上,因此可以基于服务器10的时钟部19的计时信息来判定是否已经过了代码使用期限。而在离线状态下由于服务器10不能与终端20通信,因此不能识别出终端显示用代码被显示在终端20上。
具体地说,在在线状态下若在终端20中启动结算应用,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则从终端20向服务器10发送用于识别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例如,应用ID)。从而,服务器10可以识别出在终端20处启动了结算应用。然而,在离线状态下,即使已启动了结算应用,也不能从终端20发送识别信息到服务器10。因此,即使终端显示用代码被显示在终端20上,服务器10也不能识别出该事实,从而也不能确定代码使用期限。
此外,例如,存恶意的用户可能会用自己的终端20通过屏幕截图等将在自己的终端20的结算应用内所显示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予以保存并使用所保存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来进行结算。
此外,还存在在一个用户的终端20的结算应用内显示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被由另一个用户通过该用户的终端20的照相机等拍摄以进行结算的可能。
<功能结构>
(1)服务器的功能结构
图4-1是表示通过本实施例的服务器10的控制部11而实现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下文中,举例说明终端20的用户使用存储在终端20的结算应用,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来进行上述的结算类型“终端代码显示”的结算。
服务器10作为由控制部11实现的功能而具有结算管理处理部111。
结算管理处理部111具有根据存储在存储部15的结算管理处理程序151来进行结算的结算管理处理的功能,该结算管理处理用于管理与在终端20运行的结算应用有关的各种的信息和数据、以及用于管理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的结算。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结算管理处理部111作为功能部包括: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1111,其通过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来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和结算处理部1113,其通过结算处理来执行结算。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1111生成由二维码表示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二维码是如下显示方式的代码,即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持有信息,二维码存在将小正方形在上下左右排列的矩阵式二维码(以下,称为“矩阵码”。)、以及将一维码(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条形码)在上下重复多个的堆叠式二维码(以下,称为“堆叠码”。)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说明,将作为广泛使用的矩阵码的一个例子的QR码(注册商标)作为终端显示用码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此外,与本实施例不同,作为QR码以外的矩阵码,还可以使用SP码、veri码、maxi码、CP码、chameleon码等的代码,也可以不使用。另外,还可以不使用矩阵码而是使用各种堆叠码,也可以不使用。
另外,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1111,作为终端显示用代码,除了二维码(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QR码)之外,还可以生成一维码(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诸如条形码),也可以不这样。这是因为,有些店铺可能不支持二维码的读取,但可以支持一维码的读取。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结算处理部1113具有基于从店铺POS系统40发送的信息或从终端20发送的信息来进行结算处理的功能。
图4-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服务器10的存储部15中存储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存储部15中,作为程序,存储由控制部11读取并作为结算管理处理来执行的结算管理处理程序151。
另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存储部15中,作为数据,存储用户注册数据153、店铺注册数据155、结算管理数据库157以及代码管理数据159。
用户注册数据153是利用结算服务的终端20和终端20的用户的注册数据,图4-3表示其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用户注册数据153中,用户名、终端电话号码、终端邮件地址、应用ID、认证密码以及其他注册信息被建立关联并存储。
用户名是利用结算服务的终端20的用户的名称,存储终端20的用户利用结算服务时注册的名称。
终端电话号码是该用户名的用户的终端20的电话号码,存储终端20的用户利用结算应用时登记的终端20的电话号码。
终端邮件地址是该用户名的用户的终端20的邮件地址,存储终端20的用户利用结算应用时注册的终端20的邮件地址。
终端电话号码和终端邮件地址是用于识别终端20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为“终端识别信息”。)的一个例子。
应用ID是结算应用的帐户(帐户信息),并且是能够识别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ID。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该应用ID由服务器10设定并存储唯一ID。
认证密码是在该用户名的用户的终端20进行结算用的认证处理(以下,简称为“认证处理”。)时要求用户输入的认证用的密码,存储由用户设定的密码。
另外,结算用的认证处理并不一定必须进行,也可以不进行该认证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将认证密码存储在用户注册数据153中。
其他注册信息是该用户名的用户的其他注册信息,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用户图标图像或用户的简档等,其中用户图标图像是用户在结算应用中使用的图标的图像数据。
店铺注册数据155是与提供结算应用的运营商(服务器10的运营商)合作的店铺的注册数据。在图4-4中表示作为该店铺注册数据155的一个例子的店铺注册数据155A的数据结构的例子。
在店铺注册数据155A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行业类型、店铺名称、店铺位置信息、店铺POS系统信息以及店铺ID作为店铺信息被建立关联并存储。
行业类型中存储店铺的行业类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这些行业类型包括各种行业类型,例如“便利商店”、“超市”、“药局”、“居酒屋”、“百货商场”、“餐馆”、“书店”和“钟表店”。
在店铺名称中,关于各行业类型分别存储包含在(属于)该行业类型的店铺的店铺名称。
在店铺位置信息中存储该店铺名称的店铺的所在地的位置信息(以下,称为“店铺位置信息”。)。该店铺位置信息可以通过二维或三维的位置坐标来表示店铺的所在地,也可以通过经纬度(纬度、经度、以及视情况使用高度)来表示店铺的所在地。
在店铺POS系统信息中存储与在该店铺中使用的店铺POS系统40有关的信息。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该店铺POS系统信息中包括服务器10与店铺读码器装置50或店铺服务器70进行通信所需的信息。
由于店铺POS系统40与服务器10协作地执行处理,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预先获取由服务器10提供(分发)的结算应用用的软件包并将其存储在店铺读码器装置50或店铺服务器70,由店铺的结算处理用的程序调用来使用该软件包。例如,以应用编程接口(API)为一个例子,店铺读码器装置50启动API以实现向服务器10发送信息和从服务器10接收信息。
另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服务器10可以从该店铺的店铺服务器70接收诸如店铺的行业类型、店铺名称、店铺位置信息以及店铺POS系统信息等的信息,并将其存储在店铺注册数据155中。
店铺ID是作为用于识别该店铺名称的店铺的识别信息而发挥作用的ID。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该店铺ID由服务器10为每个店铺设定并存储唯一的ID。
店铺ID是店铺识别信息的一个例子。
结算管理数据库157是累积地存储用于管理与各终端20的用户的结算有关的信息的数据的数据库。在图4-5中表示作为结算管理数据库157的一个例子的结算管理数据库157A的结构示例。
在结算管理数据库157A中存储按每个终端20或终端20的每个用户生成的结算管理数据。
在各结算管理数据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存储应用ID、余额、积分、每日上限设定金额、自动充值设定以及结算履历数据。
在应用ID中存储在用户注册数据153中存储的应用ID。
在余额中存储与该应用ID建立关联的余额。
在积分中存储与结算应用建立关联的各种的服务和可以在与结算应用的运营商合作的加盟店铺积累的积分。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积分具有1分相当于1日元的价值,除了可以兑换成礼品券或商品等,还可以在结算应用中兑现以用于结算。
在每日上限设定金额中存储拥有该应用ID的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可以用于结算的金额的每一日的上限金额。
自动充值设定是当余额变为剩余较少金额(例如“500日元”)或“0日元”时是否自动补充(自动充值)电子货币的设定,当终端20的用户设定了自动充值时存储“开启”(“ON”),在其他情况下存储“关闭”(“OFF”)。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从终端20的用户注册的银行帐户等进行自动充值。
结算履历数据是与该应用ID的用户的结算的履历有关的数据,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对于该应用ID,结算日期和时间、店铺ID、结算店铺名称、以及结算金额被建立关联并按时间顺序存储,其中,结算日期和时间是由服务器10进行结算的日期和时间,店铺ID是执行结算的店铺的ID,结算店铺名称是该店铺ID的店铺的名称,以及结算金额是执行结算的金额。
另外,上述的结算管理数据中,不一定要存储上述的所有信息。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积分、每日上限设定金额和自动充值设定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不存储在结算管理数据中。
此外,还可以在每次进行结算时,将结算履历的信息发送到终端20并存储在终端20,从而在服务器10中不存储结算履历数据。
代码管理数据159是用于管理代码(在本实施例中是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数据,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存储将存储在用户注册数据153中的应用ID、与为从该应用ID识别的终端20或为终端20的用户用而生成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原始信息(例如结算用号码)建立关联的数据。
另外,代替应用ID或者除了应用ID之外,也可以将存储在用户注册数据153中的终端电话号码等的终端识别信息存储在代码管理数据159中,也可以不这样做。
(2)终端的功能结构
图4-6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由终端20的控制部21实现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图。
终端20作为由控制部21实现的功能而具有结算应用处理部211。
结算应用处理部211具有基于存储在存储部28的结算应用软件281来执行结算应用处理的功能,该结算应用处理用于进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
结算应用处理部211,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作为功能部包括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2111和代码显示处理部2113,该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2111执行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该代码显示处理部2113执行代码显示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与结算有关的处理是指包括诸如从服务器10获取终端显示用代码的处理(包括向服务器10委托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的处理和从服务器10接收所生成的终端显示用代码的处理)、储存从服务器10获取的终端显示用代码的处理、显示所储存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处理、基于所储存的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处理(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显示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处理(代码显示处理),从服务器10获取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的处理等的、与进行结算具有某种关联的处理,更具体地说,作为与进行结算有关联的处理在终端20执行的处理整体的概念。
图4-7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20的存储部28中所存储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存储部28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存储结算应用软件281,作为从服务器10预先通过下载等而获得的应用软件。
在结算应用软件281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结算应用程序282和结算应用数据283。
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存储在结算应用软件中所使用的各种的数据。该结算应用数据283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存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结算用数据2832和店铺数据2833。
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储存在在线状态下从服务器10获取的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数据。
结算用数据2832是存储在终端20中的结算用的数据,图4-8中表示作为该数据的一个例子的结算用数据2832A的结构。
在结算用数据2832A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存储应用ID、积分、余额、每日上限设定金额、自动充值设定以及结算履历数据。
控制部21基于在恢复在线状态后从服务器10接收到的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将结算日期和时间、店铺ID、结算店铺名称、以及结算金额建立关联并按时间顺序存储在结算履历数据,其中,结算日期和时间是由服务器10结算的日期和时间,店铺ID是由服务器10结算的店铺的ID,结算店铺名称是该店铺ID的店铺的名称,以及结算金额是由服务器10结算的金额。
在店铺数据2833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存储在服务器10的店铺注册数据155A中所存储的各种的店铺信息。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在结算应用软件281的更新的定时,从服务器10向终端20分发最新的店铺信息来更新店铺数据2833。
另外,在存储部28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存储终端数据289。
终端数据289是关于该终端20的数据,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终端电话号码或终端邮件地址等的终端识别信息、以及在终端20侧的各种的设定信息等。
<显示画面例>
图4-9是表示本实施例中显示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的结算应用的首页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该首页画面的构成与图3-2中的构成相同,在此,显示的是由终端20的用户触摸“代码图标”的状态。
图4-10是表示本实施例中显示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的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该代码显示画面通过在离线状态下如图4-9所示触摸“代码图标”来显示。
在该代码显示画面中,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的代码图像,由条形码表示的一维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由QR码表示的二维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1分别显示在显示画面中的不同区域。另外,在一维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下方,显示用12位数字表示的结算用号码。
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基于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是对存储在从服务器10接收并储存在终端20中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中的原始信息(在本例中为结算用号码)、和在终端20侧生成的时刻信息(在本例中为时间戳信息)进行了编码的代码图像。
在此,时间戳信息是表示特定事项(特定事件)发生的日期和时间、日期、时刻等的信息,并且用作电子时间证书,该电子时间证书用于证明与时间戳信息建立关联的信息和数据(在此为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在某一时刻确实存在的事实。
在本例中,“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被显示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被作为特定事项,并且终端20的控制部21生成时间戳信息,该时间戳信息包括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被显示(开始显示)的时刻(以下,称为“代码显示时刻”。)。代码显示时刻和时间戳信息是“时刻信息”的一个例子,并且基于由终端20的时钟部29A计时的信息生成。
通过代码显示时刻,规定能够使用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来进行结算的期限(以下,称为“第1代码使用期限”。)。在本实施例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从代码显示时刻(代码显示日期和时间)起经过第1规定时间(例如,“5分钟”)的日期和时间”被设置为第1代码使用期限。可以适当地设置改变第1规定时间。
由于第1代码使用期限是基于终端20侧的代码显示时刻(代码显示日期和时间)的期限,并且是在终端20显示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期限,因此也可以将第1代码显示期限表述为“第1代码显示期限”。
另外,也可以将第1规定时间表述为“第1代码显示时间”。
此外,代替代码使用期限或代码显示期限,或者除此之外,还可以规定代码使用期间或代码显示期间,也可以不这样。例如,将在代码使用期间或代码显示期间内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等读取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情形设置为可以执行结算,并且将在代码使用期间或代码显示期间经过之后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等读取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情形设置为不可以执行结算。
另外,可以以“期间”的意义使用代码使用期限(代码显示期限),也可以不这样。
例如,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将上述第1代码使用期限定义为“从代码显示时刻(代码显示日期和时间)起直到经过第1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也可以不这样定义。
在进行离线结算的情况下,终端20的用户通过在第1代码使用期限之前在代码收银机60处将图4-10中的代码显示画面提示给店铺的店员、使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读取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来进行结算。在这种情况下,店铺读码器装置50向服务器10发送结算请求信息,以使服务器10进行结算,其中该结算请求信息包含从读取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通过解码而获取的信息(在本例中为结算用号码以及时间戳信息)。
图4-11是表示从离线状态恢复到在线状态之后,基于从服务器10接收到的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在显示部24上显示的结算结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结算结果画面上,以弹出形式在图4-10所示的代码显示画面的画面中央部分与“结算完成”文字一起显示“您可以从“结算履历”中确认详细信息”的消息以及用于确认结算履历的“确认图标”。
在上述显示画面的例子中,由于终端20的用户无需知道是处于在线状态还是离线状态,而可以通过例如触摸代码图标来显示代码显示画面,从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处理>
图4-12是表示本实施例中各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从左侧起依次分别表示作为终端20的控制部21执行的结算应用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1结算应用处理、作为店铺读码器装置50的控制部51执行的店铺结算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1店铺结算处理、以及作为服务器10的控制部11执行的结算管理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1结算管理处理。
图4-12的流程图是将图3-4的流程图进行部分改写的图。与图3-4的流程图相比,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离线状态下的处理步骤(例如,A350、B350、B360)上有所不同。
在该处理中,作为一个例子,将用于识别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作为上述的应用ID。
在A240中,控制部21将终端显示用代码存储在存储部28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
在离线状态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若由终端20的用户执行显示代码操作,则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2111进行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X),并且代码显示处理部2113进行代码显示处理(X)(A350)。
在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X)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生成上述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具体而言,对从储存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通过解码而获取的结算用号码、和由控制部21生成的时间戳信息进行编码(符号化)并且图形化(图像化),以生成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此外,有些店铺并不支持二维码的读取,但可以支持一维码的读取。在此,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1111除了二维码(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如QR码)之外,还可以生成由一维码(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如条形码)表示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代替代码显示时刻,可以生成包括“代码显示日期和时间”的时间戳信息,该“代码显示日期和时间”除了时刻之外还包括日期的信息,也可以不这样。
此外,为了防止第三方解读原始信息,可以对通过加密结算用号码或时间戳信息而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可以不对时间戳信息进行编码,而对代码显示时刻或代码显示日期和时间本身进行编码,也可以不这样。
在代码显示处理(X)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显示部24上显示至少包含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代码显示画面。
此外,如上所述,当在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X)中生成了二维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显示二维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另外,当在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X)中生成一维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除了二维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之外,还可以显示一维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一起结算用号码显示在一维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附近,也可以不这样。
此后,若终端20的用户将显示在显示部24上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提示给店铺的店员等,则控制部51进行控制使读码器58读取显示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B350)。
控制部51通过通信I/F54访问服务器10。进而,控制部51通过通信I/F54向服务器10发送结算请求信息,该结算请求信息至少包括通过解码而获取的结算用号码及时间戳信息、店铺识别信息和结算预定金额(B360)。
若通过通信I/F14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接收到结算请求信息(C160),则控制部11执行结算处理(C370)。
具体而言,判定包括在所接收到的结算请求信息中的结算用号码是否与应用ID被建立关联地存储在代码管理数据159中。另外,判定由服务器10的时钟部19计时的当前的时刻(结算时的时刻)、与根据包括在所接收到的结算请求信息中的时间戳信息确定的代码显示时刻之间的差的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也可以设置为未满。以下相同。)第1规定时间。进而,在这些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判定为“可以结算”,并且通过从存储在结算管理数据库157A中的该应用ID的结算管理数据中的余额中减去结算预定金额来执行结算。
<代码>
在上述处理中,示出了终端20委托服务器10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且由服务器10生成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被发送给终端20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终端20委托服务器10生成原始信息(在本例中为结算用号码)、并且将由服务器10生成的原始信息发送给终端20的方式,也可以不这样。
具体而言,在图3-1的处理中,在A110中控制部21发送委托服务器10生成原始信息的代码生成委托信息。然后,基于该代码生成委托信息,在C120中,控制部11生成原始信息,在C130中,将生成的原始信息发送给终端20。
在A130中若从服务器10接收到原始信息,则控制部21基于接收到的原始信息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进而,控制部21在显示部24上显示所生成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同样地,在图3-4的处理中,在A130中若从服务器10接收到原始信息,则在A240中,控制部21将接收到的原始信息存储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进而,控制部21从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读出所储存的原始信息,并基于读出的原始信息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进而,在A250中,控制部21在显示部24上显示所生成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同样地,在图4-12的处理中,若在A130中从服务器10接收到原始信息,则在A240中,控制部21将接收到的原始信息储存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进而,在A350中,从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读出所储存的原始信息并生成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该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包含所读出的原始信息和控制部21生成的时间戳信息。
此外,与上述不同,虽然终端20委托服务器10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且由服务器10生成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被发送给终端20,然而,终端20也可以不储存从服务器10接收到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而是储存从由服务器10接收到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通过解码而获取的原始信息,也可以不这样。
<第1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第1实施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离线结算时,可以使服务器基于代码显示时刻等的时刻信息来进行结算。另外,通过屏幕截图等保存显示在终端20上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等,可以防止不正当地进行结算。
具体而言,在第1实施例中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通过通信I/F22接收从服务器10发送的结算用号码(或者包含结算用号码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1信息的一个例子)。进而,终端20通过控制部21将接收到的结算用号码存储在存储部28中。另外,终端20在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区域(并非限定,而是显示区域的一个例子)显示基于存储的结算用号码和时间戳信息(并非限定,而是时刻信息的一个例子)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时间戳信息包括代码显示时刻的信息,结算由服务器10基于结算用号码和时间戳信息来执行,其中服务器10基于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结算用号码和时间戳信息。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将从服务器发送来的第1信息预先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中,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所存储的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时刻信息包括基于第1代码图像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的时刻的信息,结算由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服务机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因此,例如,可以使服务器基于时刻信息和预先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中的第1信息来执行离线结算,并且可以提高终端的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在第1实施例中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是基于结算用号码和时间戳信息的一个代码图像。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通过显示基于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一个代码图像,仅通过使外部读码器读取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的一个代码图像,就可以容易地进行结算。
另外,在第1实施例中示出了如下的构成:基于由店铺等的代码读取装置读取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结算用号码和时间戳信息被发送到服务器10,并且服务器10基于结算用号码和时间戳信息来执行结算。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通过基于由代码读取装置读取第1代码图像、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被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基于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来执行结算,因此服务器可以基于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的第1代码图像容易地进行结算。
另外,在第1实施例中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从存储结算应用程序282(并非限定,而是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存储器中读出结算应用程序282,并且基于结算应用程序282来执行结算应用处理。进而,处理器经由通信I/F22接收从服务器10发送的结算用号码(并非限定,而是第1信息的一个例子),将接收到的结算用号码存储在存储部28中,在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区域(并非限定,而是终端的显示区域的一个例子)上显示基于结算用号码和时间戳信息(并非限定,而是时刻信息的一个例子)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时间戳信息包括代码显示时刻的信息,结算由服务器10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服务器10基于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时间戳信息和结算用号码。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例如,能够使服务器基于时刻信息和预先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中的第1信息来进行离线结算,并且可以提高终端的用户的便利性。
<第1变形例(1)>
在第1实施例中,终端20生成对时刻信息进行了编码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且通过店铺读码器装置50读取生成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通过解码而获得的时刻信息被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发送到服务器10,但不限于此。
具体而言,也可以不将时刻信息编码至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即使在不能通过上述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如果可以通过第2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则通过第2通信方式从终端20向店铺读码器装置50发送时刻信息。或者,如果可以利用诸如蓝牙或红外通信等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则通过这些通信方式从终端20向店铺读码器装置50发送时刻信息。或者,与代码图像分开,使时刻信息显示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通过终端20的用户将该显示画面提示给店铺的店员等,店铺的店员等手动地将时刻信息输入到店铺读码器装置50。进而,时刻信息可以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发送到服务器10。
<第1变形例(2)>
在第1实施例中,本公开中的“时刻信息”是由终端20显示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时刻(代码显示时刻)、日期和时间(代码显示日期和时间)、或者包括它们的时间戳信息,但不限于此。
首先,本公开中的“时刻信息”不限于表示某个时刻或日期和时间等精准的定时的信息,也可以将以一定的时间范围表示的时间(时间的长度)作为“时刻信息”,也可以不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也可以将由终端20显示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时间(时间的长度)作为时刻信息来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也可以不这样。
此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也可以通过将由终端20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时刻(代码生成时刻)或者日期和时间(代码生成日期和时间)、作为终端20的内部处理开始在显示部24上显示终端显示用代码的准备的时刻或者时间和日期、以及该准备完成的时刻或者日期和时间作为“时刻信息”来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也可以不这样。
<第1变形例(3)>
在第1实施例中,服务器10可以基于代码显示时刻和通过店铺读码器装置50读取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来进行结算处理,也可以不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图4-12的处理中,若在B350中店铺读码器装置50的控制部51读取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则在B360中,店铺读码器装置50的控制部51通过通信I/F54访问服务器10。进而,控制部51向服务器10发送结算请求信息,该结算请求信息至少包括通过解码而获得的结算用号码及时间戳信息、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读取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时刻(以下,称为“代码读取时刻”。)、店铺识别信息、和结算预定金额。
若通过通信I/F14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接收到结算请求信息(C160),则控制部11进行结算处理(C370)。在该结算处理中,控制部11,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进行以下处理。
(A)第一,判定服务器10的时钟部19的计时时刻(当前时刻、结算时的时刻)与根据包含在所接收到的结算请求信息中的时间戳信息确定的代码显示时刻之间的差的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第1规定时间。
(B)第二,判定包含在所接收的结算请求信息中的代码读取时刻与代码显示时刻之间的差是否小于或等于第1规定时间。
进而,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条件(A)和(B)都成立的情况下,控制部11判定为“可以结算”。
此外,在此,服务器10基于店铺读码器装置50读取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读取时刻(代码读取时刻)来判定是否可以执行结算,但不限于此。
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作为“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服务器10可以基于通过店铺读码器装置50将结算请求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0的时刻(结算请求信息发送时刻)来判定是否可以执行结算,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作为“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服务器10可以基于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接收到结算请求信息的时刻(结算请求信息接收时刻)来判定是否可以执行结算,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作为“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服务器10可以基于识别出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发送了结算请求信息的时刻或识别出包含在所接收到的结算请求信息中的信息的时刻来判定是否可以执行结算,也可以不这样。
<第1变形例(3)的效果>
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服务器10基于终端20侧的时刻信息和通过店铺读码器装置50对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读取时刻的信息(并非限定,而是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的一个例子)来执行结算。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服务器可以基于时刻信息和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来适当地进行结算。
此外,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在终端20侧的时刻信息和店铺读码器装置50对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读取时刻的信息(并非限定,而是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的一个例子)在由服务器10设定的有效期限内的情况下,由服务器10执行结算。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例如,即使在时刻信息和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之间发生偏差的情况下,服务器也可以在基于由服务器设定的有效期限来适当地判定是否可以执行结算之后执行结算。
此外,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服务器10通过通信I/F14向终端20发送结算用号码(并非限定,而是第1信息的一个例子)。进而,服务器10通过通信I/F14接收基于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结算用号码和时间戳信息,该基于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结算用号码和时间戳信息是基于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读取到基于结算用号码和时间戳信息(并非限定,而是时刻信息的一个例子)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而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发送的。进而,服务器10基于结算用号码、根据时间戳信息确定的代码显示时刻、和店铺读码器装置50的代码读取时刻来进行结算。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服务器可以基于第1信息、时刻信息、和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来无错误地进行结算。
此外,在上述结算处理中,服务器10的控制部11可以如下判定是否进行结算,也可以不这样。
(a)判定服务器10的时钟部19的计时时刻(当前时刻、结算时的时刻)与根据包含在所接收到的结算请求信息中的时间戳信息确定的代码显示时刻之间的差的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第1规定时间。
(b)判定服务器10的时钟部19的计时时刻(当前时刻、结算时的时刻)与包含在所接收到的结算请求信息中的代码读取时刻之间的差的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第1规定时间。
进而,在条件(a)成立的情况下、或者在条件(a)不成立但条件(b)成立的情况,服务器10判定为“可以结算”。
如此,例如,在虽然从根据时刻信息确定的时刻起已经过了规定时间、但是从代码读取装置的读取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起并没有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服务器能够进行结算。
<第1变形例(4)>
在终端20的存储部28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可以存储在在线状态下从服务器10获取的一个代码,也可以存储在在线状态下从服务器10获取的多个(2个以上)代码。
由此,由于可以在终端20中储存多个代码,所以即使在需要多次进行离线结算的情况下,也可以立即进行结算,并且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第1变形例(5)>
在第1实施例中,本公开中的“第1信息”是结算用号码或包含结算用号码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认证信息的一种的令牌或包括令牌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可以作为本公开中的“第1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将结算用号码包含在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中,而是将使用生成随机令牌的方法(算法)发行的令牌包含在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中,也可以不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服务器10侧将用于识别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与所发行的令牌建立关联并存储在存储部15中。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令牌”是用于服务器10认证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是正规的终端20或正规的终端20的用户的一种认证信息。“认证信息”是由认证机构发行的信息,上述的令牌用作由服务器10作为认证机构来发行的认证信息,用以认证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
另外,令牌也可以表述为例如“随机令牌”、“访问令牌”、“结算令牌”等。由于令牌如上所述是随机发行的,因此每次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时令牌是不同的。因此,令牌可以说是作用为一次性密码。
另外,除了结算用号码和令牌之外,还可以包括用于读取了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店铺读码器装置50访问由访问服务器10提供的一种结算用网页的URL(UniformResource Locator)等的信息,其中该结算用网页的URL是用于访问由服务器10提供的网址或网页的访问信息的一个例子,也可以不这样。
<第1变形例(6)>
在图3-4的处理的A130中,在终端20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显示用代码的定时,可以进行A240和A250的处理,并在显示部24上显示终端显示用代码,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在图4-12的处理的A130中,在终端20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显示用代码的定时,可以进行A240和A350的处理,并在显示部24上显示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也可以不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当在结算应用的首页画面(例如,图3-2)中代码图标被触摸时,显示可以切换到终端显示用代码的代码显示画面或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的代码显示画面。
<第1变形例(7)>
在第1实施例中说明的结算应用的显示画面只是一个例子,能够适当地进行设置变更。
图4-13是表示在本变形例中显示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的结算应用的首页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该首页画面上,除了上述“代码图标”之外,还显示了表现为“代码(离线)”的“代码(离线)图标”。
在本变形例中,“代码图标”是用于在在线状态下显示代码显示画面的图标,“代码(离线)图标”是用于在离线状态下显示代码显示画面的图标。
图4-14是表示本变形例中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显示的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通过在上述的首页画面上触摸代码(离线)图标来显示该代码显示画面。
该代码显示画面在画面上部显示“代码(离线)”,在其下方显示与图4-10的代码显示画面相同的信息。
在该显示画面的例子中,当终端20检测到处于离线状态时,根据用户操作,在代码显示画面上显示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然后,可以通过使用该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来进行离线结算。
<第1变形例(8)>
在第1实施例中说明的代码显示画面只是一个例子,能够适当地进行设置变更。
例如,由于受可以存储在代码图像中的信息量的限制等,可能存在难以对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两者都进行编码的情况。在此,可以生成并显示对这些信息分别进行编码的2个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图4-15是表示根据本变形例的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该代码显示画面上,作为本变形例中的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排显示有二维的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2和二维的第3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3这两个代码图像。
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2,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是通过对存储在从服务器10接收并储存在终端20中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中的原始信息(在本例中为结算用号码)进行了编码的代码图像。
第3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3,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是对在终端20侧生成的时刻信息(在本例中为时间戳信息)进行了编码的代码图像。
此外,在图4-15的代码显示画面中的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2和第3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3的配置仅仅是示例,可以适当地进行设置变更。除了可以在横向方向上配置,还可以在纵向方向或斜向方向上配置。另外,还可以互换2个代码图像的显示位置。
在本变形例中,在图4-12的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X)中,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1111生成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第3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具体而言,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储存有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情况下,将其直接作为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另一方面,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储存有结算用号码的情况下,对结算用号码进行编码(符号化)并且图形化(图像化)以生成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另外,基于由时钟部29A计时的信息,生成包括代码显示时刻的时间戳信息。进而,对所生成的时间戳信息进行编码(符号化)并且图形化(图像化),以生成第3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此外,有些店铺不支持二维码的读取,但可以支持一维码的读取。在此,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1111除了生成用二维码(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QR码)表示的之外、还可以生成用一维码(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如条形码)表示的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第3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也可以不这样。
当进行离线结算时,终端20的用户在第1代码使用期限之前,通过在代码收银机60处向店铺的店员提示图4-15所示的代码显示画面、使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读取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第3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来进行结算。在这种情况下,店铺读码器装置50向服务器10发送结算请求信息,该结算请求信息包括从所读取的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通过解码而获取的信息(在本例中为结算用号码)和从所读取的第3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通过解码而获取的信息(在本例中为时间戳信息),以使服务器10进行结算。
此外,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第3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不限于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分别读取的方法,也可以基于检测到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第3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进入到读码器58的一个框内、来一并(一起)读取2个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也可以不这样。
<第1变形例(8)的效果>
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包括显示在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区域(并非限定,而是第1区域的一个例子)中的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2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和显示在代码显示画面的另一个区域(并非限定,而是第2区域的一个例子)中的第3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3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通过在第1区域中显示基于第1信息的第2代码图像,并且在第2区域中显示基于时刻信息的第3代码图像,例如,即使在难以将时刻信息包含在代码图像中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外部读取装置读取第3代码图像以将时刻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以进行结算。
此外,除了上述以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也可以基于由终端20的时钟部29A计时的信息,在与显示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中显示到第1代码使用期限为止的剩余时间等的信息,也可以不这样做。
<第2实施例>
在第1实施例中,说明了用于实现离线结算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然而,在由终端20的时钟部29A计时的时刻与由服务器10的时钟部19计时的时刻之间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存在不能直接适用上述方法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例如,在由终端20的时钟部29A计时的时刻因误差的累积而偏离由服务器10的时钟部19计时的时刻的情况下,或者在用户在国外而导致终端20的时刻偏离日本的标准时刻的情况下,可能不能直接适用上述方法。
另外,除了上述的时刻偏差之外,还可以假设存在恶意用户进行将其终端20的时刻返回到过去的时刻等的操作以使服务器10进行非正当结算的风险。
第2实施例中记载的内容能够适用于其他各实施例和其他各变形例的任意一个。
此外,针对与已出现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再次的说明。
图5-1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在终端20的存储部28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数据289中包含终端设定数据2891。此外,在终端设定数据2891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时刻调整设定数据2892。
时间调整设定数据2892是与终端20的时钟部29A有关的设定数据,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存储表示是否进行了在终端20中自动调整时钟部29A的时刻的设定(以下,称为“时刻自动调整”。)的信息(例如,终端20侧的时刻自动调整的设定“开启”(“ON”)/“关闭”(“OFF”))。
作为自动调整时刻的方法,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应用使用NTP等的时刻同步用协议的方法、或者利用GPS等的卫星定位系统来同步时刻的方法。
<处理>
图5-2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各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从左侧起依次分别示出作为由终端20的控制部21执行的结算应用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2结算应用处理、作为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的控制部51执行的店铺结算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1店铺结算处理、以及作为由服务器10的控制部11执行的结算管理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1结算管理处理。
图5-2的流程图是在图4-12的流程图中添加步骤A445的流程图。
在A240之后,在离线状态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若由终端20的用户进行了显示代码操作,则控制部21参考存储部28中的时刻调整设定数据2892,判定时刻自动调整的设定是否为“开启”(A445)。进而,若判定为“开启”(A445:是),则控制部21将处理转移到A350。
另一方面,如果判定为时刻自动调整的设定不是“开启”(而是“关闭”)(A445:否),则控制部21结束第2结算应用处理,而不执行A350之后的处理。
<第2实施例的效果>
第2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进行时钟部29A的时刻自动调整的设定(并非限定,而是与终端的时刻的自动调整有关的设定的一个例子)。进而,在时刻自动调整的设定为“开启”的情况下,在显示部24上显示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能够在终端进行与终端的时刻的自动调整有关的设定。另外,基于与自动调整有关的设定,在显示区域中显示第1代码图像。因此,例如,在进行了执行自动调整的设定的情况下,可以在终端上显示第1代码图像使得可以执行结算,但是在没有进行执行自动调整的设定的情况下,可以不在终端上显示第1代码图像来禁止结算。由此,即使在终端的时刻与服务器的时刻存在偏差的情况下,或者在终端的用户进行非正当结算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服务器适当地进行结算。
<第2变形例(1)>
在第2实施例中,当执行离线结算时,终端20可以进行通知(告知),用于向终端20的用户确认时刻自动调整是否为“开启”,也可以不这样。
图5-3是表示本变形例中由终端20的控制部21实现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图。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控制部21的结算应用处理部211除了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2111和代码显示处理部2113之外,作为功能部还包括时刻自动调整确认通知处理部2114。
时刻自动调整确认通知处理部2114具有进行通知的功能,该通知用于向自身的终端20的用户确认时钟部29A的设定是否为时刻自动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时刻自动调整确认通知处理部2114在图5-2的处理的A445之前,在显示部24上显示时刻自动调整确认画面,该时刻自动调整确认画面包括用于向终端20的用户确认时刻自动调整的设定是否为“开启”的消息等。
通过这样,当执行离线结算时,可以使终端的用户确认与终端的时刻的自动调整有关的设定是怎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时刻自动调整的设置为“关闭”时,终端的用户将时刻自动调整的设定设置为“开启”。因此,可以通过在显示部24上显示并由读码器读取第1代码图像,来使服务器10进行结算。
<第2变形例(2)>
除了在第2实施例中说明的方法以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也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
图5-4是表示在本变形例中存储在终端20的存储部28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除了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之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存储部28的结算应用数据283中存储基准时刻数据2834和计算时刻数据2835。
在该变形例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作为结算应用的一个功能,终端20的控制部21在在线状态下请求服务器10发送服务器10侧的时刻信息,并从服务器10获取时刻信息。或者,在定期的定时(例如,每天1次)或特定的定时(例如,当结算应用启动时),从服务器10自动发送时刻信息到终端20。
控制部21将从服务器10获取的时刻信息作为“基准时刻信息”存储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作为基准时刻数据2834。即,预先将基准时刻信息存储在结算应用内。进而,控制部21在结算应用内(当结算应用未启动时,在后台)通过从基准时刻信息指示的时刻(以下,称为“基准时刻”。)开始计数时间来计算当前时刻,并且作为计算时刻信息存储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作为计算时刻数据2835。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离线状态下,控制部21也通过从基准时刻开始计数时间来计算当前时刻。进而,在图4-12的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X)(A350)中,生成包括存储在计算时刻数据2835中的最新的计算时刻信息的第1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在此,之所以在结算应用内计算时刻,是因为如上所述可能存在恶意用户试图将其终端20的时刻返回到过去的时刻等以进行非正当结算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容易操作终端20的操作系统(OS)侧的时钟。总之,在本变形例中,在进行离线结算的情况下,不使用OS侧的时刻信息,而是基于在结算应用内基于基准时刻信息计算出的时刻信息来执行处理。
此外,还可以假设终端20的用户身处国外的情况,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从服务器10向终端20发送包括时区信息的时刻信息,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虽然在此是基于结算应用内的基准时刻信息来计算当前时刻,但是也可以不是这样,而是可以基于基准时刻信息来校正由时钟部29A计时的时刻,或者可以执行使由时钟部29A计时的时刻与由服务器10的时钟部19计时的时刻同步的处理,也可以不这样。
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通过控制部21获取由服务器10管理的时刻信息(并非限定,而是与基准时刻有关的信息的一个例子)。进而,终端20基于根据所获取的时刻信息而计算出的时刻信息来进行与离线结算有关的处理。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终端以基于与基准时刻有关的信息的信息作为时刻信息来进行处理,其中通过控制部从服务器获取与基准时刻有关的信息,从而使得即使在终端的时刻与服务器的时刻存在偏差的情况下,或者在终端的用户进行了非正当结算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服务器适当地进行结算。
<第3实施例>
如上所述,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是显示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的图像。因此,例如,存在恶意第3方通过用照相机拍摄显示在他人的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等手段来窃取该代码图像并使用所窃取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来执行结算等非正当(恶意使用)的风险。
另外,在在线结算中,如果预先将短时间(例如,“5分钟”)设定为终端显示用代码可以使用于结算的时间(上述的规定时间),则终端显示用代码仅能在该短时间内可以使用,从而被黑客等窃取终端显示用代码的可能性很低。
然而,在离线结算中,如上所述,在在线状态下从服务器10获取终端显示用代码并将其储存在终端20中,并且当需要在离线状态下执行结算时,可以读出并利用所储存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因此,由于终端显示用代码可以长时间存储在终端20中,因此存在终端显示用代码被黑客等窃取并被非正当地用于结算的风险。
另外,有的用户可能会通过屏幕截图等来保存在其自己的终端20上显示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假设该用户(第1用户)向服务器委托更新(以下,适当地称为“刷新”。)终端显示用代码。这样的话,服务器10删除上述的终端显示用代码的结算用号码与第1用户之间建立的关联。
然而,由于结算用号码是有限的,因此存在在之后的某个时间另一用户(第2用户)的账户与、和上述的结算用号码相同的结算用号码被建立关联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若第1用户使用通过屏幕截图等保存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来进行结算,由于该结算用号码与第2用户的帐户已经建立关联,从而导致从第2用户的帐户进行结算。这种基于设定了相同的结算用号码的代码而从另一个账户进行结算的情况被称为“代码的轮回使用”。
第3实施例中记载的内容能够适用于其他各实施例和其他各变形例的任意一个。
此外,针对与已出现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再次的说明。
图6-1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的结算应用的首页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该首页画面的构成与图3-2相同,其中示出了终端20的用户触摸“代码图标”的状态。
图6-2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的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显示的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该代码显示画面上,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由条形码表示的一维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由QR码表示的二维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4分别被显示在显示画面内的不同区域中。在一维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下方,显示有由12位数字表示的结算用号码。
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基于第1信息和不同于第1信息的第2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是对存储在从服务器10接收并储存在终端20中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中的原始信息(在本例中为结算用号码)、和用于识别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在本例中为应用ID)进行了编码的代码图像。
用于识别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是不同于第1信息的第2信息的一个例子。
在本实施例中,由控制部21的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2111基于在在线状态下从服务器10获取并储存在存储部28中的结算用号码和存储在存储部28中的应用ID来生成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当进行离线结算时,终端20的用户通过在代码收银机60处向店铺的店员提示图6-2所示的代码显示画面、使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读取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来进行结算。在这种情况下,店铺读码器装置50向服务器10发送结算请求信息,以使服务器10执行结算,该结算请求信息包含从读取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通过解码而获取的信息(在本例中为结算用号码和应用ID)。
此外,如在第1实施例等中所述,如果要规定代码使用期限(代码显示期限),则时刻信息也需要被包含在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中。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终端20可以生成除了结算用号码和应用ID之外,还对时刻信息(时间戳信息、代码显示时刻等)进行编码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图6-3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各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从左侧起依次示出作为由终端20的控制部21执行的结算应用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3结算应用处理、作为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的控制部51执行的店铺结算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1店铺结算处理、以及作为由服务器10的控制部11执行的结算管理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1结算管理处理。
在图6-3的流程图中,是图4-12的流程图中的A350的步骤被重写为A550、B350的步骤被重写为B550、B360的步骤被重写为B560、C120的步骤被重写为C520、C160的步骤被重写为C560、C370的步骤被重写为C570的图。
在C110之后,控制部11进行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C520)。具体而言,控制部11生成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该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至少包括作为原始信息的结算用号码。更具体而言,至少对结算用号码进行编码(符号化)并且图形化(图像化)、以生成由二维码(例如QR码)的图像表示的终端显示码图像。另外,控制部11将包含在接收到的代码生成委托信息中的用于识别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例如,应用ID)与所生成的结算用号码建立关联并存储在存储部15中。
在A240之后,在离线状态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若由终端20的用户进行显示代码操作,则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2111进行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Y),并且代码显示处理部2113进行代码显示处理(Y)(A550)。
在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Y)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基于从存储(储存)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通过解码而获取的信息,生成包括结算用号码和应用ID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还可以包括时刻信息(时间戳信息、代码显示时刻等)。
另外,用于识别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不限于应用ID,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是用于识别自身的终端20的终端识别信息(例如,终端ID)或用于识别自身的终端20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例如,用户ID),也可以不这样。
此外,为了防止第3方解读存储在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中的信息,可以对加密了结算用号码和识别信息的信息进行编码,也可以不这样。
在代码显示处理(Y)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显示部24上显示代码显示画面,在该代码显示画面中,结算用号码和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分别被显示在不同的区域中。
此外,当在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Y)中生成二维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显示二维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另外,当在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Y)中生成一维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时,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除了二维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之外,可以显示一维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此后,若终端20的用户将显示在显示部24上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提示给店铺的店员等时,控制部51进行控制使读码器58读取显示在终端20的显示部24上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B550)。
此后,控制部51通过通信I/F54访问服务器10。进而,控制部51通过通信I/F54向服务器10发送至少包括通过解码而获取的结算用号码及应用ID、店铺识别信息和结算预定金额的结算请求信息(B560)。
若通过通信I/F14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接收到结算请求信息(C560),则控制部11进行结算处理(C570)。
具体而言,判定包含在接收到的结算请求信息中的结算用号码是否与应用ID被建立关联地存储在代码管理数据159中。进而,当判定为有被存储的情况下,确定该被建立关联的结算用号码以及应用ID的组合是否与包含在接收到的结算请求信息中的结算用号码以及应用ID的组合一致。进而,在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可以结算”,并且从存储在该应用ID的结算管理数据中的余额中减去结算预定金额来执行结算。
此外,在上述结算处理中,也可以不是在存储的结算用号码以及应用ID的组合与包含在接收到的结算请求信息中的结算用号码以及应用ID的组合一致的情况下并判定为“可以结算”,而是在存储的应用ID与包含在接收到的结算请求信息中的应用ID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可以结算”,也可以不这样。
<第3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第3实施例,例如,可以防止由于终端显示用代码长时间存储在终端20中而导致的、终端显示用代码被黑客等窃取并被非正当地利用于结算或发生代码的轮回使用。
具体而言,第3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通过通信I/F22接收从服务器10发送的结算用号码(并非限定,而是第1信息的一个例子)。进而,终端20通过控制部21至少将接收到的结算用号码存储在存储部28中。另外,终端20在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区域(并非限定,而是显示区域的一个例子)中显示、基于接收到的结算用号码和应用ID(并非限定,而是不同于第1信息的第2信息的一个例子)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进而,基于服务器10基于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接收的结算用号码和应用ID,通过服务器10来执行结算。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将从服务器发送的第1信息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中,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该第1信息和不同于第1信息的第2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进而,服务器基于、服务器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接收的第1信息和第2信息来执行结算。因此,例如,可以使服务器基于第2信息和预先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中的第1信息来进行离线结算,并且能够提高终端的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第3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是基于结算用号码和应用ID的一个代码图像。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通过显示基于第1信息和第2信息的一个代码图像,能够仅通过使外部读码器读取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的一个代码图像,就可以容易地执行结算。
另外,第3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基于店铺等的代码读取装置读取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结算用号码和应用ID被发送到服务器10,通过服务器10基于结算用号码和应用ID来执行结算。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通过基于由代码读取装置读取第1代码图像、第1信息和第2信息被发送到服务器,由服务器基于第1信息和第2信息来执行结算,从而使得服务器能够基于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的第1代码图像容易地进行结算。
另外,第3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基于由服务器10接收到的应用ID(并非限定,而是第2信息的一个例子)、和存储在服务器10的存储部15中并与结算用号码建立关联的应用ID(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一个例子,是第3信息的一个例子),通过服务器10来执行结算。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服务器可以基于第2信息和存储在服务器中并与第1信息建立关联的第3信息来容易且适当地进行结算。
另外,第3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在由服务器10接收到的应用ID(并非限定,而是第2信息的一个例子)与存储在服务器10的存储部15中并与结算用号码建立关联的应用ID(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一个例子,是第3信息的一个例子)一致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器10执行结算。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当第2信息与第3信息一致时,提供服务器来执行结算,从而使得服务器能够无错误地进行结算。
另外,第3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用于识别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是应用ID或终端ID、用户ID。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通过将用于识别终端或终端的用户的识别信息作为第2信息,可以使服务器确认要结算的终端或终端的用户是否是正规的终端或正规的终端的用户。
另外,第3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从存储结算应用程序282(并非限定,而是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存储器中读出结算应用程序282,并且基于结算应用程序282来执行结算应用处理。进而,处理器经由通信I/F22接收从服务器10发送的结算用号码(并非限定,而是第1信息的一个例子),将接收到的结算用号码存储在存储部28中,在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区域(并非限定,而是终端的显示区域的一个例子)上显示基于结算用号码和应用ID(并非限定,而是不同于第1信息的第2信息的一个例子)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进而,基于服务器10基于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显示接收的结算用号码和应用ID,通过服务器10来执行结算。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例如,可以基于第2信息和预先存储在终端的存储部中的第1信息,使服务器进行离线结算,并且能够提高终端的用户的便利性。
此外,第3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服务器10通过通信I/F14向终端20发送结算用号码(并非限定,而是第1信息的一个例子)。另外,服务器10基于通过店铺读码器装置50读取了显示在终端20的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区域(并非限定,而是显示区域的一个例子)中的、基于结算用号码和应用ID(并非限定,而是不同于第1信息的第2信息的一个例子)的第4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通过通信I/F14接收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发送的、基于第1代码图像的结算用号码和应用ID。进而,服务器10基于结算用号码、应用ID和存储在代码管理数据159中并与结算用号码建立关联的应用ID(并非限定,而是存储在服务器的存储部中并与第1信息建立关联的第3信息的一个例子)来执行结算。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服务器可以基于第1信息、第2信息和存储在服务器的存储部中并与第1信息建立关联的第3信息来无误地进行结算。
<第3变形例(1)>
在第3实施例中,本公开中的“第2信息”是诸如用于识别终端20的终端识别信息(例如,终端ID)或用于识别终端20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例如,用户ID)、结算应用的帐户信息(例如,应用ID)等的信息,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终端20侧发行与上述结算用号码(第1信息)不同且随机生成的号码(以下,称为“特殊号码”。)或者与上述令牌不同的令牌(以下,称为“特殊令牌”。),可以将这些信息作为“第2信息”,也可以不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当在在线状态下从终端20向服务器10发送代码生成委托信息时,上述的特殊号码或特殊令牌被发送到服务器10。进而,服务器10可以在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中,将从终端20接收到的特殊号码或特殊令牌与结算用号码建立关联并存储。或者,可以除了应用ID和结算用号码之外,与从终端20接收到的特殊号码和特殊令牌建立关联并存储。
另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在服务器10侧发行上述的特殊号码或特殊令牌并将其发送到终端20,也可以不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10可以在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中将所发行的特殊号码或特殊令牌与结算用号码建立关联并存储。或者,可以除了应用ID和结算用号码之外,与所发行的特殊号码和特殊令牌建立关联并存储。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10可以生成编码了特殊号码或特殊令牌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发送到终端20,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特殊号码和特殊令牌可以不包含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中,服务器10可以将特殊号码和特殊令牌与对结算用号码进行了编码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分开地发送到终端20,也可以不这样。
其中,上述的特殊号码必须是与结算用号码不同的号码。在此,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特殊号码可以是比结算用号码位数少的号码。例如,如果结算用号码是10-12位,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特殊号码可以是不足10位的号码(例如6位至9位)。
另外,如上所述,代替结算用号码,令牌可以包含在终端显示用代码或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包含在终端显示用代码或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中的令牌不同于上述的特殊令牌。
<第3变形例(1)的效果>
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由终端20生成特殊号码或特殊令牌(并非限定,而是第2信息的一个例子)并发送到服务器10。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终端可以使服务器基于所生成的第2信息来进行结算。
此外,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从服务器10向终端20发送特殊号码或特殊令牌(并非限定,而是第2信息的一个例子)。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终端能够容易地从服务器获取第2信息。
此外,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特殊号码(并非限定,而是第2信息的一个例子)是不同于结算用号码的号码的代码信息(并非限定,而是不同于第1信息的代码信息的一个例子),并且特殊令牌(并非限定,而是第2信息的一个例子)是不同于令牌的代码信息(并非限定,而是不同于第2信息的代码信息的一个例子)。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通过使用与第1信息不同的代码信息作为第2信息,可以使服务器无错误地进行结算。
<第3变形例(2)>
除了在第3实施例中说明的方法之外,还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具体而言,终端20以定期的定时(例如,每3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12小时1次、每天1次)在在线状态的情况下向服务器10发送代码生成委托信息,并从服务器10接收终端显示用代码。进而,用接收到的终端显示用代码更新(刷新)存储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的终端显示用代码。
另外,还可以在特定的定时从服务器10获取终端显示用代码来进行刷新。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当从在终端20中执行前一次结算应用之后经过的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时,终端20侧自动地从服务器10获取终端显示用代码并进行刷新。
另外,在结算应用的显示屏幕上显示刷新按钮或刷新图标的操作用图像,并且终端20的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这些操作用图像,在在线状态下在任意时间从服务器10获取并刷新终端显示用代码。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终端20的用户感觉到危险时,可以通过操作操作用图像来进行刷新。
<第3变形例(3)>
在第1实施例和第1变形例中说明的时刻信息可以与应用ID等的识别信息一起被包含在第2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中,也可以不这样。这种情况能够分别适用第1实施例中记载的内容和在第1变形例(1)至第1变形例(5)中记载的内容。
<第3变形例(4)>
在第3实施例中说明的代码显示画面仅是一个例子,并且可以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
例如,由于受可以存储在代码图像中的信息量的限制等,可能存在难以对第1信息和第2信息两者都进行编码的情况。在此,可以生成并显示对这些信息分别进行编码的2个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图6-4是表示根据本变形例的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该代码显示画面上,作为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排显示有二维的第5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5和二维的第6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6这两个代码图像。
第5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5,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是通过对存储在从服务器10接收并储存在终端20中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中的原始信息(在本例中为结算用号码)进行了编码的代码图像。
第6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6,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是对用于识别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在本例中为应用ID)进行了编码的代码图像。
此外,在图6-4的代码显示画面中的第5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5和第6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QC6的配置仅仅是示例,可以适当地进行设置变更。除了可以在横向方向上配置,还可以在纵向方向或斜向方向上配置。另外,还可以互换2个代码图像的显示位置。
在本变形例中,在图6-3的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Y)中,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1111生成第5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第6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具体而言,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储存有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情况下,将其直接作为第5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另一方面,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储存有结算用号码的情况下,对结算用号码进行编码(符号化)并且图形化(图像化)以生成第5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另外,对存储在存储部28中的应用ID进行编码(符号化)并且图形化(图像化),以生成第6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
此外,有些店铺不支持二维码的读取,但可以支持一维码的读取。在此,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部1111除了生成用二维码(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QR码)表示的之外、还可以生成用一维码(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如条形码)表示的第5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第6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也可以不这样。
当进行离线结算时,终端20的用户通过在代码收银机60处向店铺的店员提示图6-4所示的代码显示画面、使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读取第5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第6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来进行结算。在这种情况下,店铺读码器装置50向服务器10发送结算请求信息,该结算请求信息包括从所读取的第5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通过解码而获取的信息(在本例中为结算用号码)和从所读取的第6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通过解码而获取的信息(在本例中为应用ID),以使服务器10进行结算。
此外,第5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第6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不限于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分别读取的方法,也可以基于检测到第5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和第6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进入到读码器58的一个框内、来一并(一起)读取2个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也可以不这样。
<第3变形例(4)的效果>
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1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包括显示在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区域(并非限定,而是第1区域的一个例子)中的第5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2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和显示在代码显示画面的另一个区域(并非限定,而是第2区域的一个例子)中的第6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第3代码图像的一个例子)。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通过在第1区域中显示基于第1信息的第2代码图像,并且在第2区域中显示基于第2信息的第3代码图像,例如,即使在难以将第2信息包含在代码图像中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外部读取装置读取第3代码图像以将第2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以进行结算。
此外,除了上述以外,作为一个例子而非限制,可以在与显示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中显示应用ID等的识别信息,也可以不这样。
<第4实施例>
第4实施例是与关于从服务器10发送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存储在终端20的存储部28中予以存储的内容、根据预定条件的成立来补充终端显示用代码有关的实施例。
第4实施例中记载的内容能够适用于其他各实施例和其他各变形例的任意一个。
此外,针对与已出现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再次的说明。
图7-1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在终端20的存储部28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此实例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包括代码补充条件数据2838。
代码补充条件数据2838是设定了补充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条件(以下,称为“代码补充条件”。)的数据,其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7-2所示。
在代码补充条件数据2838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条件类型、条件序列号和代码补充条件被建立关联并存储。
条件类型是代码补充条件的类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包括“CP1(通信)”和“CP2(其他)”。
条件序列号是包含在该条件类型中的代码补充条件的编号。
代码补充条件是对应于该条件序列号的代码补充条件的内容。
具体说明如下。
(A)条件类型“CP1(通信)”
在条件类型“CP1(通信)”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规定有条件“CP1-1”至“CP1-3”。
“CP1-1”是代码补充条件为“离线结算和接收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的条件。该条件是表示在服务器10进行离线结算并且终端20从离线状态返回到在线状态之后,在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的情况下,补充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条件。也就是说,通过使用先前从服务器10获取并存储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基于由服务器10完成了离线结算,获取与先前从服务器10获取的终端显示用代码不同的终端显示用代码。
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由服务器10进行离线结算,并且在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之后,从终端20向服务器10发送请求终端显示用代码的请求,使接收到该请求而从服务器10发送来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存储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
另外,即使在从离线状态返回到在线状态之后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的情况下,终端20的通信状况也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在此,在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之后,可以在通信成为可通信“ON”的定时或通信状况稳定后的定时向服务器10请求并获取终端显示用代码,也可以不这样。
“CP1-2”是代码补充条件为“结算应用启动和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的条件。该条件是表示在终端20中启动结算应用之后,在终端20与服务器10建立了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补充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当在终端20中启动结算应用并且与服务器10建立了通信连接的情况下,从终端20向服务器10发送请求终端显示用代码的请求。进而,终端20可以将响应于该请求而从服务器10发送来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存储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
此外,在上述中,可以在终端20中启动结算应用并且与服务器10建立了通信连接的情况下,从终端20向服务器10发送请求终端显示用代码和最新的余额的请求。进而,终端20可以将响应于该请求而从服务器10发送来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存储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并且基于响应于该请求而从服务器10发送来的最新的余额来更新存储在终端20的结算应用数据283中的余额,也可以不这样。
“CP1-3”是代码补充条件为“电磁波环境变化”的条件。
此外,由于一般来说在通信中使用电波,因此该条件也可以是“电波环境变化”。另外,还可以是“通信环境变化”。该条件是表示当终端20的电磁波环境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补充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条件。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基于电磁波的强度(电波的强度)将终端20的电磁波环境划分为“强电磁波环境”、“中电磁波环境”和“弱电磁波环境”。在此,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电磁波的强度可以通过诸如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功率密度(功率通量密度)等的指标值来表示。这些指标值也可以被称为由终端20接收的信号的强度(信号强度、接收信号强度)。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基于电磁波的强度检测到终端20的电磁波环境从“中等电磁波环境”变成为“弱电磁波环境”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变成离线状态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补充终端显示用代码。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在检测到电磁波环境的变化的情况下,终端20向服务器10发送请求终端显示用代码的请求,使接收到该请求而从服务器10发送来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存储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
另外,上述的电磁波环境的变化的判定可以例如基于由上述的指标值表示的电磁波的强度来进行,也可以不这样。例如,可以为电磁波的强度设定与弱电场对应的阈值强度,并且在电磁波的强度等于或小于阈值强度(或未满阈值强度)时,可以判定电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也可以不这样。
(B)条件类型“CP2(其他)”
在条件类型“CP2(其他)”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规定有“CP2-1”至“CP2-3”的条件。
“CP2-1”是代码补充条件为“接收推送通知和检测代码补充操作”的条件。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推送通知是指在定期的定时等从服务器10发送的用于向用户确认终端显示用代码的储存的通知,或者用于向用户确认是否希望获取终端显示用代码的通知。该条件是表示终端20从服务器10接收推送通知,并且基于接收到的推送通知,在检测到终端20的用户对输入部进行用于补充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操作(以下,称为“代码补充操作”。)的情况下,补充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条件。
“CP2-2”是代码补充条件为“检测代码补充操作”的条件。该条件是表示在检测到终端20的用户对输入部进行的代码补充操作的情况下,补充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条件。
“CP2-3”是代码补充条件为“检测余额更新操作”的条件。该条件是表示在检测到终端20的用户进行的用于更新可以使用于利用结算应用的结算的余额的操作(以下,称为“余额更新操作”。)的情况下,补充终端显示用代码的条件。
在离线状态下,终端20不能与服务器10通信。因此,当进行离线结算的情况下,在服务器10侧管理的余额被更新,而直到恢复在线状态并且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之前,存储在终端20侧的余额并不被更新。因此,显示在结算应用的应用画面上的余额可能不是最新的余额。
在此,在“CP2-3”的条件下,当在运行结算应用期间,在检测到用户对输入部进行的余额更新操作的情况下,终端20向服务器10发送请求终端显示用代码的请求。进而使接收到该请求而从服务器10发送来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存储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
另外,也可以将“执行余额更新”作为“CP2-3”的代码补充条件,基于在结算应用内检测到余额更新操作,以终端20与服务器10通信以更新余额作为触发来补充终端显示用代码,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如上所述,若终端20从离线状态恢复到在线状态时,从服务器10接收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在这种情况下,终端2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来更新余额,并且可以以该余额更新的执行作为触发来补充终端显示用代码,也可以不这样。
终端20的控制部21基于代码补充条件数据2838,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判定是否上述的多个代码补充条件中的至少1个条件成立。当判定为成立时,向服务器10发送请求终端显示用代码的请求。进而,使接收到该请求而从服务器10发送来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存储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
此外,上述的代码补充条件仅是表示一个例子,还可以规定其他的条件。
另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将通过组合了上述代码补充条件中的2个以上的条件规定为代码补充条件。
另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也可以预先设定使终端20的用户选择适用上述的代码补充条件中的哪一个。
<第4实施例的效果>
第4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基于预先在离线状态下基于从服务器10获取的结算用号码(并非限定,而是第1信息的一个例子)服务器10完成结算,通过通信I/F22接收与上述的结算用号码不同的结算用号码(并非限定,而是与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的一个例子)。进而,终端20将接收到的结算用号码存储在存储部28中。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即使在因基于第1信息的结算的完成使得第1信息被消费掉的情况下,终端通过接收与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并将其存储在存储部中,从而可以基于所存储的第2信息执行其他结算,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第4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基于通信I/F22的通信状况,通过通信I/F22接收与上述的结算用号码不同的结算用号码。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例如,在通信部的通信状况得到改善的情况下,终端可以经由通信部接收与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
另外,第4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在能够通过通信I/F22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通过通信I/F22向服务器10发送请求与上述的结算用号码不同的结算用号码的请求。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终端在能够通过通信部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可以经由通信部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获取第2信息的信息,并从服务器接收第2信息。
另外,第4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结构:终端20基于终端20的用户进行的余额更新操作(并非限定,而是与更新可以使用于结算的电子货币的余额有关的输入的一个例子),通过通信I/F22接收与上述的结算用号码不同的结算用号码。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由于基于终端的用户进行的与更新可以使用于结算的电子货币的余额有关的输入,通过通信部接收与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因此可以以终端的用户的输入作为触发来获取第2信息,并且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第4变形例>
在第4实施例中,可以不是服务器10响应于来自终端20的请求而向终端20发送终端显示用代码,而是服务器10可以在没有来自终端20的请求的情况下向终端20发送终端显示用代码,也可以不这样。
在本说明书中,服务器10在没有来自终端20的请求的情况下向终端20发送信息(或者数据)(服务器10主动地发送信息(或者数据))被称为“推送”。
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以定期的定时(例如,每天1次)或特定的定时(例如,当启动结算应用程序时)从服务器10向终端20推送终端显示用代码(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或结算用号码)。进而,终端20将从服务器10发送来的终端显示用代码存储在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中。
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从服务器10向终端20推送结算用号码(并非限定,而是与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的一个例子)。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不需要从终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就能够从服务器获取与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
<第5变形例>
如第4实施例中所述,在离线状态下,终端20不能与服务器10通信。因此,当进行离线结算时,在服务器10侧管理的余额被更新,但是至少在恢复到在线状态并且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之前,存储在终端20侧的余额并不被更新。也就是说,结算应用的应用画面上显示的余额可能不是最新的余额。
第5实施例是与用于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方法有关的实施例。
第5实施例中记载的内容能够适用于其他各实施例和其他各变形例的任意一个。
此外,针对与已出现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再次的说明。
(1)提示告知
终端20的控制部21,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当在显示部24上显示上述的各种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时,无论有无使用电子货币,都进行告知,该告知提示余额不是最新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代码显示画面上,显示“电子货币的余额可能不是最新的。”的信息或者“请更新电子货币的余额。”的消息。或者,从扬声器26输出具有相同宗旨的消息。
另外,作为另一个例子,终端20的控制部21测量从在线状态变成为离线状态起经过的时间,作为提示余额不正确的可能性的提示告知。进而,控制部21基于所测量的经过时间来改变显示余额的模式。
图8-1是表示本实施例中存储在终端20的存储部28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该实施例中,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存储显示模式设定数据2836。
显示模式设定数据2836是设定结算应用中的余额的显示模式的数据。作为其一个例子的显示模式设定数据2836A的数据结构例子如图8-2所示。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显示模式设定数据2836A中存储有经过时间条件和标记类型,其中经过时间条件是针对经过时间的条件,标记类型是在该经过时间条件成立的情况下附加地显示在余额处的标记的类型。在此,用“t”表示经过时间,用阈值时间“t1,t2”表示针对经过时间的阈值。
第1个经过时间条件是“t<t1”,并且“无”被规定为标记类型。这表示,当经过时间t小于阈值时间t1时,认为余额不正确的可能性低,并且不显示标记。
第2个经过时间条件是“t1≤t≤t2”,并且“问号”被规定为标记类型。这表示,当经过时间t大于或等于阈值时间t1并且经过时间t小于或等于阈值时间t2时,认为余额不正确的可能性中等,并且在余额处附加地显示“问号”。
第3个经过时间条件是“t2<t”,并且“危险标记”被规定为标记类型。这表示,当经过时间t大于阈值时间t2时,认为余额不正确的可能性高,并且在余额处附加地显示“风险标记”。
图8-3是表示作为显示模式设定数据2836的另一个例子的显示模式设定数据2836B的结构例子的图。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显示模式设定数据2836B中,经过时间条件和在该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余额(余额的字符和值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显示颜色被建立关联并存储。该图的看法与图8-2相同。
第1个经过时间条件是“t<t1”,并且“蓝色”被规定为余额的显示颜色。这表示,当经过时间t小于阈值时间t1时,认为余额不正确的可能性低,并且余额以“蓝色”显示。
第2个经过时间条件是“t1≤t≤t2”,并且“黄色”被规定为余额的显示颜色。这表示,当经过时间t大于或等于阈值时间t1并且经过时间t小于或等于阈值时间t2时,认为余额不正确的可能性中等,并且余额以“黄色”显示。
第3个流逝时间条件是“t2<t”,并且“红色”被规定为余额的显示颜色。这表示,当经过时间t大于阈值时间t2时,认为余额不正确的可能性高,并且余额以“红色”显示。
此外,可以适当地设定阈值时间,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预先设置诸如“t1=30分钟”和“t2=3小时”的时间。
图8-4是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的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在此,示出了基于图8-2中的显示模式设定数据2836A进行显示的情况。
该代码显示画面是在离线状态下显示的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在该显示例子中,为了提示余额是不确定的(未確定),作为画面上部的结算方法旁边的余额的显示,显示有“待定余额”(未確定残高)的文字以及在其旁边显示余额的值。
上层的代码显示画面示出了经过时间条件“t<t1”成立的情况,由于经过时间t小于阈值时间t1,所以在待定余额处不显示标记。
中层的代码显示画面示出了经过时间条件“t1≤t≤t2”成立的情况,由于经过时间t大于或等于阈值时间t1并且经过时间t小于或等于阈值时间t2,所以在待定余额的值的旁边显示问号(在本例中,在圆圈中“?”)。
下层的代码显示画面示出了经过时间条件“t2<t”成立的情况,由于经过时间t大于阈值时间t2,所以在待定余额的值的旁边显示危险标记(在本例中,在三角形中“!”)。
另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余额的显示颜色可以是相同的,并且可以随着经过时间变得越长则余额的显示颜色也变得更深,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使显示余额的文字的粗细基于经过时间而改变,也可以不这样。
(2)余额更新时机的告知
为了向终端20的用户告知最后更新余额的定时,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终端20的控制部21在结算应用中显示余额时,在显示部24的画面(例如代码显示画面)上与余额一起、显示最后更新余额的日期、最后更新余额的时刻以及最后更新余额的日期和时间中的任意一个信息。
(3)通过终端更新余额
为了将余额更新为最新值,在特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终端20的控制部21从服务器10获取最新的余额来更新存储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的余额。
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当在离线状态下进行了结算用的手续之后,在恢复在线状态的情况下,终端20的控制部21向服务器10发送请求最新的余额的请求。进而,用接收该请求而从服务器发送来的余额来更新存储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的余额。
此外,当返回到在线状态并且终端20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时,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来更新存储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的余额。因此,在通过进行上述处理已经更新了余额的情况下,控制部21在接收到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时,可以不更新余额,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可以在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之前、恢复在线状态的定时执行上述处理来更新余额,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与代码补充条件数据2838(图7-2)的条件序列号“CP2-3”的代码补充条件相关联,在在线状态下在结算应用中检测到对输入部进行了余额更新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21向服务器10发送请求最新的余额的请求。进而,用接收到该请求而从服务器10发送的余额来更新存储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的余额。
另外,控制部21在结算应用程序启动并与服务器10通信连接的定时,向服务器10发送请求最新的余额的请求。进而,用接收到该请求而从服务器10发送的余额来更新存储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的余额。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10通过推送通知等在定期的定时(例如,每天1次)或特定定时(例如,当结算应用启动时)通知终端20余额可能不是最新的。进而,可以基于该通知在结算应用中检测到对输入部进行了余额更新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10发送请求最新的余额的请求以从服务器10获取余额,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在定期的定时(例如,每天1次)或在特定的定时(例如,当结算应用启动时)从服务器10向终端20推送最新的余额并且终端20获取推送来的余额,也可以不这样。
(4)余额修正UI
接下来,说明用于修正余额的用户界面(UI)。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控制部21在结算应用中显示余额的画面(例如,代码显示画面)上显示终端20的用户可以操作并用于修正余额的图像(以下,称为“余额修正用图像”。)。
图8-5是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在终端20上显示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在此,表示的是与图8-4中所示的代码显示画面对应的画面。
在该代码显示画面上,在结算方法的待定余额的下方,作为余额修正用图像的一个例子,显示表示为“修正显示余额”的余额修正用按钮。
当由终端20的用户触摸该余额修正用按钮时,终端20的用户可以修正待定余额的值。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与图8-5的下部的代码显示画面对应的画面的显示期间,若如图8-6的上部所示、终端20的用户触摸余额修正用按钮,则例如如图8-6的下部所示,显示用于终端20的用户输入数字的十键键盘,并且显示输入余额显示栏,在该输入余额显示栏中显示从十键键盘输入的余额的值。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输入余额显示栏中包括“请输入使用后的余额”的消息、显示被输入的余额的值的显示栏、用于确定该余额的值的确认按钮、以及用于取消余额修正的取消按钮。
若确认按钮被触摸,则控制部21修正待定余额的值的显示。例如,如图8-6所示,待定余额为“3000日元”,并且若终端20的用户通过十键键盘输入“2600”并触摸确认按钮,则如图8-7的上部所示,待定余额的值的显示被修正为“2600日元”。
若恢复在线状态,则终端20基于从服务器10发送的信息(例如,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来确定待定余额的值。在这种情况下,还存在由于终端20的用户错误地认为可能已经结算的金额等的理由而使得被修正后的待定余额的值与由服务器10管理的最新的余额的值不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21基于从服务器10发送的信息、将被修正后的待定余额的值调整并更新为正确值。
例如,在图8-7的上部所示的“2600日元”的余额有100日元偏差的情况下,例如如图8-7的下部所示,待定余额的值被调整、更新并显示为“2500日元”,这样确定了余额之后,“待定余额”的文字被变更并显示为“余额”的文字,并且余额修正用按钮的显示也被消除。
(5)余额更新UI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控制部21在结算应用中显示余额的画面(例如,代码显示画面)上显示终端20的用户可以操作并用于更新余额的图像(以下,称为“余额更新用图像”。)。
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控制部21可以在上述的代码显示画面的显示结算方法的余额的旁边,作为余额修正用图像的一个例子,显示用于修正余额的余额更新用按钮。
若在在线状态下余额更新用按钮MB被触摸,则控制部21向服务器10发送请求最新的余额的请求。进而,用接收到该请求而从服务器10发送的余额来更新存储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的余额,并且余额更新用按钮旁边的余额的值被更新为从服务器10发送的余额的值。
在代码显示画面上,除了余额之外还显示代码图像,但是即使余额更新用按钮被触摸,也不从终端20向服务器10发送代码生成委托信息,并且不更新正在显示中的代码图像。也就是说,仅以代码显示画面中的一部分的区域(部分区域)为对象来更新显示。通过这样,由于可以使店铺读码器装置50原样地读取正在显示中的代码图像来使服务器10进行结算,与代码也被更新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结算所需的时间。
(6)通过店铺提示余额
在图4-12的C180中,服务器10的控制部11将与进行结算的终端20或终端20的用户建立关联的最新的余额包含在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中并发送到店铺读码器装置50。进而,若在B280中从服务器10接收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则店铺读码器装置50将接收到的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包括最新的余额)显示在显示部53上。进而,店铺的店员等向用户提示显示在显示部53上的店铺的结算完成通知。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20的用户确认所提示的店铺结算完成通知,然后在其自己的终端20的结算应用中进行修正余额的操作,以将余额修正为最新的余额。
<其他>
在结算应用中显示余额的信息的画面不限于代码显示画面。例如,如图3-2所示,余额信息也可以显示在结算应用的首页画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代替代码显示画面或者除了代码显示画面之外,在首页画面上显示上述的余额修正用图像或余额更新用图像,并且可以基于显示在该首页画面上的余额修正用图像或余额更新用图像来进行余额的修正或余额的更新。
<第5实施例的效果>
第5实施例公开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在结算应用中的画面上显示可以使用于结算的电子货币的余额的信息。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可以通过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可以使用于结算的电子货币的余额的信息,来告知终端的用户可以使用于结算的电子货币的余额。
另外,第5实施例公开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基于通信I/F22的通信状况,通过控制部21、经由通信I/F22从服务器10接收电子货币的余额的信息。进而,终端20在结算应用中的画面上显示关于接收到的电子货币的余额的信息。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终端可以基于通信部的通信状况,通过控制部、经由通信部从服务器适当地接收余额的信息,然后将其显示在显示区域中以告知终端的用户。
另外,第5实施例公开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在结算应用画面上显示、最后更新余额的日期的信息(并非限定,与在显示区域中显示余额的信息的日期有关的信息的一个例子)、最后更新余额的时刻的信息(并非限定,与在显示区域中显示余额的信息的时刻有关的信息的一个例子)、和最后更新余额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并非限定,与在显示区域中显示余额的信息的日期和时间有关的信息的一个例子)中的任意一个。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终端可以通过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来通知用户与在显示区域中显示余额的信息的日期和时间有关的信息、或者与在显示区域中显示余额的信息的时刻有关的信息。
另外,第5实施例公开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基于对余额修正用按钮等的余额修正用图像的用户操作(并非限定,而是与余额的信息的修正有关的输入的一个例子)来修正显示在代码显示画面上的余额。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可以基于与余额的信息的修正有关的输入来容易且适当地修正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的余额。
第5实施例公开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显示余额更新用按钮等的余额更新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用于通过终端的用户的输入更新余额的信的的显示的一个例子)。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通过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用于通过终端的用户的输入进行余额的信息的更新的显示,终端的用户可以容易地更新余额,并且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第5实施例公开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在代码显示画面上显示余额,并且在代码显示画面上显示余额更新用图像(并非限定,而是用于通过终端的用户的输入更新余额的信息的显示的一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终端20在代码显示画面的一个区域(并非限定,而是第3区域的一个例子)中显示代码显示(并非限定,而是第1显示的一个例子),并且在代码显示画面的另一个区域(并非限定,而是第4区域的一个例子)中显示余额。进而,基于针对余额更新用图像的用户操作,在一个区域中显示代码显示的状态下,更新在另一个区域中显示的余额。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由于可以基于终端的用户对用于更新余额的信息的显示的输入,在第3区域中显示了第1显示的状态下,更新在第4区域中显示的余额的信息,因此可以仅更新在第4区域中显示的余额的信息,而不需要更新在第3区域中显示的第1显示。
<第5变形例>
关于在第5实施例中说明的余额的修正或变更,即使终端20处于离线状态,店铺POS系统40也可以与服务器10通信。因此,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终端20的用户的最新的余额(正确的余额)被打印在由代码收银机60发行的收据上。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输入到代码收银机60的余额或显示在代码收银机60上的余额是终端20的用户的最新的余额。
因此,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店铺读码器装置50判定是否离线结算。如上所述,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中包含结算用号码,而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图像中包含结算用号码和时刻信息。因此,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店铺读码器装置50在从读取的代码图像通过解码而获取的信息中包含结算用号码和时刻信息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为离线结算。
另外,关于其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服务器10基于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接收到包括结算用号码和时刻信息的结算请求信息来判定离线结算。进而,在进行结算处理之后,服务器10将包括表示是离线结算的信息的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发送到店铺读码器装置50,由此,店铺读码器装置50可以判定为离线结算。
当判定为离线结算时,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店铺读码器装置50向代码收银机60输出表示是离线结算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代码收银机60可以在发行的收据上打印余额和表示该余额与由终端20显示的余额不同的信息。
同样地,当判定为离线结算时,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店铺读码器装置50将表示是离线结算的信息输出到代码收银机60。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代码收银机60可以使显示面朝向客户侧的显示器等显示余额和表示该余额与由终端20显示的余额不同的信息。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店铺的店员等口头通知(通告)终端20的用户打印在收据上的余额或显示在显示器上的余额与由终端20显示的余额不同之意,或者由终端20显示的余额不是正确的余额之意,也可以不这样。
<第6实施例>
第6实施例是当执行离线结算时在终端20执行认证处理的实施例。另外,当在执行认证处理时,在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跳过认证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认证”意味着为了进行结算而认证终端20的用户是正规的用户,并且“认证处理”意味着用于实现该结算用的认证的处理。
另外,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认证跳过条件”意味着跳过上述的结算用的认证处理的条件,并且“跳过认证处理”表示忽略认证处理的处理指令并处理下一指令,即省略认证处理。
图9-1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在服务器10的存储部15中的店铺登记数据155的一个例子即店铺登记数据155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该店铺登记数据155B与上述的店铺登记数据155A(图4-4)同样是加盟店铺的登记数据,但是数据结构有一部分不同。
具体而言,在店铺注册数据155B中,除了行业类型、店铺名称、店铺位置信息、店铺POS系统信息和店铺ID之外,与第1特定行业类型标志和第2特定行业类型标志也建立关联地存储。
第1特定行业类型标志是表示该行业类型是否是预先设定的第1类型的特定行业类型(以下,称为“第1特定行业类型”。)的标志,对属于第1特定行业类型的行业类型存储“ON”并且对不属于第1特定行业类型的行业类型存储“OFF”。第1特定行业类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由服务器10侧预先设定。在本例中,许多用户日常利用的行业类型“便利商店”和“超级市场”被设定为第1特定行业类型。
第2特定行业类型标志是表示该行业类型是否是预先设定的第2类型的特定行业类型(以下,称为“第2特定行业类型”。)的标志,对属于第2特定行业类型的行业类型存储“ON”并且对不属于第2特定行业类型的行业类型存储“OFF”。第2特定行业类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在服务器10侧预先设定。在本例中,作为用户遗忘终端20的风险高的行业类型的“居酒屋”被设为第2特定行业类型。
图9-2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通过控制部21实现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图。
控制部21的结算应用处理部211具有认证处理部2115和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另外,控制部21具有位置计算处理部217。
认证处理部2115具有在进行离线结算时执行用于认证终端20的用户是否是正规的用户的认证处理的功能。
在认证处理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作为与执行对终端20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显示处理,例如,进行使在显示部24上显示认证画面的处理,其中认证画面用于使终端20的用户输入认证密码,并且判定在该认证画面上输入的认证密码是否与在存储部28中已经注册的认证密码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认证处理部2115在图4-12中的处理中的A350的处理被执行之前的定时或图6-3中的处理中的A550的处理被执行之前的定时执行认证处理。
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具有执行认证跳过判定处理的功能,该认证跳过判定处理是用于判定是否跳过由认证处理部2115执行的认证处理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由上述的认证处理部2115执行认证处理之前的定时,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执行认证跳过确定处理。
位置计算处理部217具有执行位置计算处理的功能,该位置计算处理是基于从位置计算用信息检测部29B输出的位置计算用信息来计算自身的终端20的位置的处理。例如,位置计算处理部217通过基于从包含在位置计算用信息检测部29B中的卫星定位传感器(卫星定位单元)输出的卫星轨道数据或时刻数据等进行卫星定位运算来计算自身的终端20的位置。另外,位置计算处理部217通过基于从包含在位置计算用信息检测部29B中的惯性测量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输出的加速度或角速度的信息进行惯性导航运算来计算自身的终端20的位置。
此外,与本实施例不同,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在位置计算用信息检测部29B中设置处理装置或运算装置(例如,CPU或DSP),不是终端20的控制部21,而是位置计算用信息检测部29B计算并输出终端20的位置,也可以不这样。
另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在加盟店铺设置用于使终端20能够获取位置信息的无线装置,例如发送信标信号(作为典型例子,蓝牙信号)的信标装置,使得终端20可以基于从设置在店铺中的信标装置发送的信标信号来获取位置信息,也可以不这样。
图9-3是本实施例中存储在终端20的存储部28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存储部28中,除了结算应用软件281和终端数据289之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还存储作为位置计算处理执行的位置计算处理程序287和计算终端位置履历数据288。
另外,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除了终端显示用代码储存数据2831、结算用数据2832和店铺数据2833之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还存储认证跳过条件数据2837。
图9-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结算用数据2832的一个例子即结算用数据2832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结算用数据2832B中,除了结算用数据2832A(图4-8)中存储的信息之外,还存储认证密码和结算应用解锁密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店铺数据2833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存储服务器10的店铺登记数据155B(图9-1)中存储的各种店铺信息。
在计算终端位置履历数据288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存储通过位置计算处理部217按每预定时间(例如,“每1分钟”、“每5分钟”、“每10分钟”)进行位置计算处理而计算出的终端20的位置(以下,称为“计算终端位置”。)的履历。
在本实施例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终端数据289包括终端20的OS侧的锁定设定“开启/关闭”、用于解除终端20的OS侧的锁定的终端解锁密码、以及终端侧的认证设定“开启/关闭”等的信息。
认证跳过条件数据2837是规定了认证跳过条件的数据,其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9-5中所示。
在认证跳过条件数据2837中,条件类别序列号、条件序列号、该条件序列号的认证跳过条件、表示是否适用该认证跳过条件进行判定的有无适用、以及该认证跳过条件的重要度(优先度)被建立关联地存储,其中,条件类别序列号是认证跳过条件的类别的编号,条件序列号是包含在该条件类别序列号的类别中的认证跳过条件的编号。下面将详细描述各个认证跳过条件及其判定方法。
<条件类别序列号“SP1”>
条件类别序列号“SP1”是“时间”的类别,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条件序列号“SP1-1”和“SP1-2”的认证跳过条件包含在其中。
作为条件序列号“SP1-1”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当前日期和时间在从最终结算日期和时间起的设定时间内”。
“最终结算日期和时间”是与在终端20是否跳过认证处理无关地、最后进行结算的日期和时间(进行结算的最新的日期和时间)。这意味着,因为当前日期和时间在从最终结算日期和时间起的设定时间内(例如,“一小时内”),即在没有经过太长时间的时间内再次进行结算,因此,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省略认证。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该认证跳过条件的判定中,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可以获取基于由时钟部29A计时的计时时刻的当前日期和时间、和存储在结算用数据2832B的结算履历数据中的最终结算日期和时间,来判定当前日期和时间是否在从最终结算日期和时间起的设定时间内。
作为条件序列号“SP1-2”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当前时刻包含在设定时间段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由终端20的用户预先设定该设定时间段。具体而言,例如,当终端20的用户通过将用户自身频繁地进行结算的时间段设定为设定时间段,可以在设定时间段中进行结算时省略认证。
在该认证跳过条件的判定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可以获取基于由时钟部29A计时的计时时刻的当前时刻,来判定当前时刻是否包含在设定时间段中。
<条件类别序列号“SP2”>
条件类别序列号“SP2”是“店铺·场所”的类别,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条件序列号“SP2-1”到“SP2-4”的认证跳过条件包含在其中。
在离线状态下,存在位置计算处理部217不能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位置计算的情况。在此,在离线状态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位置计算处理部217基于上述的惯性导航运算或者上述的从设置在加盟店铺中的信标装置发送的信标信号等来计算并指定自身的终端20的终端位置,并将其存储在计算终端位置履历数据288中。进而,基于存储在计算终端位置履历数据288中的计算终端位置的履历和最新的计算终端位置,来判定以下的认证跳过条件的成立与否。此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通过预先在终端20处“开启”蓝牙功能来接收信标信号。
作为条件序列号“SP2-1”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过去在预定结算店铺曾进行过结算或结算用的认证”。
“预定结算店铺”是指预定从现在开始进行结算的店铺(在结算之前的处于未确定状态的店铺)。即,这意味着在从现在开始将要进行结算的店铺、过去曾进行过结算或用于此的认证处理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省略认证。
在该认证跳过条件的判定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可以获取存储在计算终端位置履历数据288中的计算终端位置的履历及最新的计算终端位置、和存储在结算用数据2832B的结算履历数据中的结算日期和时间,来判定在与过去的结算日期和时间相同的日期和时间对应的计算终端位置中、是否存在与最新的计算终端位置一致的计算终端位置。
作为条件序列号“SP2-2”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预定结算店铺是设定店铺”。设定店铺原则上可以预先在服务器10侧设定。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服务器10侧可以汇总用户的在统计上利用频率较高的店铺,并将其设定为设定店铺。这意味着,在用户的利用频率较高的店铺,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省略认证。
此外,也可以不在服务器10侧而是在终端20侧进行设定店铺的设定。例如,终端20的用户可以使终端20将自己的利用频率较高的店铺设定为设定店铺。另外,例如,关于特定行业类型的店铺(例如便利商店),终端20的用户可以将用户的家附近的店铺因其是安全的而设定为设定店铺,并且将除此之外的店铺因存在风险而不设定为设定店铺。
在该认证跳过条件的判定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获取存储在计算终端位置履历数据288中的计算终端位置的履历、存储在结算用数据2832B的结算履历数据中的结算店铺名称、以及存储在店铺数据2833中的店铺信息,来判定在与过去的在设定店铺的结算日期和时间相同的日期和时间对应的计算终端位置中、是否存在与最新的计算终端位置一致的计算终端位置。
作为条件序列号“SP2-3”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预定结算店铺是第1特定行业类型的店铺”。
关于第1特定行业类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设定许多用户日常利用的行业类型,例如“便利商店”和“超级市场”。在这些店铺进行结算的情况意味着,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省略认证。
在该认证跳过条件的判定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获取存储在计算终端位置履历数据288中的计算终端位置的履历、存储在结算用数据2832B的结算履历数据中的结算店铺名称、以及存储在店铺数据2833中的第1特定行业类型标志,来判定在与在第1特定行业类型标志为“ON”的店铺的过去的结算日期和时间相同的日期和时间对应的计算终端位置中、是否存在与最新的计算终端位置一致的计算终端位置。
作为条件序列号“SP2-4”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从在第2特定行业类型的店铺的结算日期和时间起超过设定时间”。对于第2特定行业类型,可以设定如上所述的“居酒屋”这类用户遗忘终端20的风险高的行业类型。另外,可以将诸如“3小时”、“6小时”或“12小时”这类的时间设定为设定时间。在遗忘终端20的风险高的店铺中进行结算的情况意味着,直到从该结算日期和时间起超过设定时间为止的期间认证是必要的,但是若从结算日期和时间起超过了设定时间,省略认证。
在该认证跳过条件的判定中,例如,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可以获取基于由时钟部29A计时的计时时刻的当前日期和时间、存储在结算用数据2832B的结算履历数据中的结算日期和时间、以及存储在店铺数据2833中的第2特定行业类型标志,来判定当前日期和时间是否超过从在第2特定行业类型标志为“ON”的店铺的结算日期和时间起的设定时间。
<条件类别序列号“SP3”>
条件类别序列号“SP3”是“金额”的类别,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条件序列号“SP3-1”和“SP3-2”的认证跳过条件包含在其中。
作为条件序列号“SP3-1”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未超过每日上限设定金额”。
“每日上限设定金额”是针对一天内结算过的结算金额(已结算的金额)的合计金额作为阈值的上限的设定金额。即,在一天内已经结算的结算金额的合计金额不超过每日上限设定金额的情况意味着,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省略认证。
相反,在一天内已经结算的结算金额的合计金额超过每日上限设定金额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进行认证来提醒用户注意在结算中使用了太多的钱。另外,在未成年人等进行结算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对此利用加以限制。
在该认证跳过条件的判定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可以获取存储在结算用数据2832B中的每日上限设置金额、和根据结算履历数据确定的该1日结算金额的合计金额,来判定合计金额是否超过每日上限设置金额。
作为条件序列号“SP3-2”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余额小于或等于设定金额(或未满设定金额)并且自动充值设定关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设定金额可以由终端20的用户预先设定。这意味着,如果余额小于或等于设定金额(或未满设定金额),则由于用户不能通过结算购买昂贵的商品,风险被认为较低,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省略认证。
然而,当自动充值设定为“开启”时,由于电子货币被自动补充,用户可以通过结算购买昂贵的商品,从而产生风险。因此,除了余额小于或等于设定金额(或未满设定金额)之外,自动充值设定为“关闭”的条件也被设置为跳过认证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动充值设定为“开启”,则即使余额等于或小于设定金额(或未满设定金额),原则上也不跳过认证处理。然而,如上所述,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即使自动充值设定为“开启”,也可以跳过认证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从上述条件序列号“SP3-2”的认证跳过条件中除去自动充值设定关闭,使用“余额小于或等于设定金额(或未满设定金额)”即可。也就是说,即使自动充值设定为“开启”,也不一定必须进行认证处理,在自动充值为“开启”的情况下,如果余额小于或等于设定金额(或未满设定金额),则可以进行认证处理,也可以不进行认证处理。
在该认证跳过条件的判定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可以获取存储在结算用数据2832B中的余额和自动充值设定,来判定余额是否小于或等于设定金额(或未满设定金额)以及自动充值设定是否为“关闭”。
<条件类别序列号“SP4”>
条件类别序列号“SP4”是“商品”的类别,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条件序列号“SP4-1”和“SP4-2”的认证跳过条件包含在其中。
作为条件序列号“SP4-1”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预定购买商品是日用消费品”。
“预定购买商品”是指预定从现在开始进行结算购买的商品(在结算之前的处于未确定状态的商品)。即,预定从现在开始进行结算购买的商品是日用消费品的情况意味着,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省略认证。
作为条件序列号“SP4-2”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存在预定购买商品的购买履历”。这意味着,当预定购买商品与终端20的用户购买一次或多次的商品一致时,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省略认证。
<条件类别序列号“SP5”>
条件类别序列号“SP5”是“安全性”类别,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条件序列号“SP5-1”的认证跳过条件包含在其中。
作为条件序列号“SP5-1”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终端锁定中或者结算应用锁定中”。这意味着,在终端20的OS侧被锁定的状态或者结算应用侧被锁定的状态下,需要分别通过输入终端解锁密码或结算应用解锁密码来进行认证,以便解除锁定状态,因此,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不需要结算用的认证。
在该认证跳过条件的判定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可以获取存储在终端数据289中的终端20的OS侧的有无锁定的信息、和存储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的关于结算应用侧的有无锁定的信息,来判定是否处于终端锁定中或结算应用锁定中。
<条件类别序列号“SP6”>
条件类别序列号“SP6”是“认证设定”的类别,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条件序列号“SP6-1”的认证跳过条件包含在其中。
作为条件序列号“SP6-1”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终端侧的认证设定关闭或者结算应用侧的认证设定关闭”。
终端侧的认证是在终端20侧向用户要求的各种认证,包括用户的个人认证等。结算应用侧的认证是在利用结算应用进行结算时向用户要求的认证。
这意味着,当由终端20的用户设定了在终端20侧省略认证时,或者设定了在结算应用侧省略认证时,省略认证。
在该认证跳过条件的判定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可以获取存储在终端数据289中的终端侧的认证设定、和存储在结算应用数据283中的结算应用侧的认证设定,来判定终端侧的认证设定和结算应用侧的认证设定中的至少任一个是否为“关闭”。
至此虽然示出了多个认证跳过条件,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对各个认证跳过条件分别规定了有无适用,有无适用表示是否可以适用该认证跳过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对条件序列号“SP4-1”和“SP4-2”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不可适用“×”。这是因为,为了判定这些认证跳过条件,终端20需要获取与预定购买商品有关的信息,然而,终端20基本上不能获取与预定购买商品有关的信息,并且不能确定预定购买商品是否是日用消费品,也不能确定是否存在预定购买商品的购买履历。
然而,如果终端20可以获取与预定购买商品有关的信息时,这些认证跳过条件成为可以适用“〇”。详情将在后述的变形例中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对于上述的各个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表示该认证跳过条件的重要性的程度的指标值即“重要度”(也称为表示优先适用认证跳过条件的程度的“优先度”)。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规定了重要度通过三个阶段“A”至“C”来表示,并且“A”是重要性最高,而“C”是重要性最低。
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对条件序列号“SP1-1”、“SP2-1”、“SP2-4”、“SP3-1”、“SP3-2”、“SP5-1”和“SP6-1”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重要度“A”,对条件序列号“SP2-2”和“SP2-3”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重要度“B”,并且对条件序列号“SP1-2”的认证跳过条件规定了重要度“C”。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条件序列号“SP4-1”和“SP4-2”的认证跳过条件为不可适用,因此重要度被规定为“-(无)”。
此外,上述的重要度的设定只不过是表示一个例子,当然能够适当地进行设置变更。另外,在本例中,对每个认证跳过条件(每个条件序列号)规定了有无适用和重要度,但代替此,可以对认证跳过条件的每个类别(每个条件类别序列号)规定有无适用和重要度。
另外,可以在上述的认证跳过条件数据2837中不设置有无适用的栏目,而是在认证跳过条件数据2837中只规定可以适用的认证跳过条件。
另外,在本例中,虽然与认证跳过条件建立关联地设定了重要度,但是该重要度的设定不是必须的要件,也可以不设定重要度。即,可以在上述的认证跳过条件数据2837中不设置重要度的栏目。
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认证跳过判定处理中,可以以任意顺序判定认证跳过条件的成立与否,并且当任意一个认证跳过条件成立时,可以判定为跳过认证处理。
由上述的认证跳过条件数据2837中的认证跳过条件的类别指示的信息或者用于判定包含在各个类别中的各个认证跳过条件的信息、包含在与电子货币有关的信息中。
具体而言说,例如,“SP1(时间)”的类别包括与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结算的时间有关的信息,该信息在广义上可以说是与电子货币有关的信息。
另外,例如,“SP2(店铺·地点)”的类别包括与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结算的场所有关的信息或者与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结算的店铺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广义上可以说是与电子货币有关的信息。
另外,例如,“SP3(金额)”的类别包括与电子货币的金额有关的信息,该信息在广义上可以说是与电子货币有关的信息。
另外,例如,“SP4(商品)”的类别包括与利用电子货币购买的商品有关的信息,该信息广义上可以说是与电子货币有关的信息。
另外,关于术语“与……有关的信息”的含义在其他例子中也是同样的,因此省略一一说明。
<处理>
图9-6是表示本实施例中各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从左侧起依次分别表示作为终端20的控制部21执行的结算应用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3结算应用处理、作为店铺读码器装置50的控制部51执行的店铺结算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1店铺结算处理、以及作为服务器10的控制部11执行的结算管理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1结算管理处理。
图9-6的流程图在图4-12的流程图中添加步骤A640至A660的流程图。
此外,虽然在此示出了在图4-12的流程图中添加步骤640至A660的情况,但是这些步骤也同样地可以添加到其他流程图中(例如,图3-1的流程图、图3-4的流程图、图5-2的流程图、图6-3的流程图、图10的流程图等等)。
在A240之后,进入离线状态,若通过终端20的用户进行显示代码操作,则认证跳过判定处理部2117进行认证跳过判定处理(A640)。
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将在认证跳过条件数据2837的有无适用与“〇”建立关联地存储的认证跳过条件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重要度与“A”或“B”建立关联地存储的认证跳过条件决定为适用的认证跳过条件。进而,获取所决定的各个认证跳过条件的判定所需的信息,来判定认证跳过条件的成立与否。各个认证跳过条件的判定所需的信息和判定方法如上所述。进而,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当至少一个认证跳过条件成立时,判定跳过认证处理,除此之外的情况下,判定为不跳过认证处理。
此外,上述的认证跳过条件的决定方法或认证跳过条件成立与否的判定方法仅仅是一个例子,并且不限于此。
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仅将重要度与“A”建立关联的认证跳过条件决定为适用的认证跳过条件,也可以不这样做。另外,重要度“C”的认证跳过条件也可以包含在适用的认证跳过条件中,也可以不这样。
此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对于重要度与“A”建立关联的认证跳过条件,如果至少1个认证跳过条件成立,则判定为跳过认证处理,但是对于重要度与“B”建立关联的认证跳过条件,也可以在所有的认证跳过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判定为跳过认证处理。
此后,控制部21判定是否通过认证跳过判定处理判定为跳过认证处理(A650)。当判定为不跳过认证处理时(A650:否),认证处理部2115进行认证处理(A660)。
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显示部24上显示认证画面,使得用户输入认证密码。进而,确定输入的认证密码是否与存储在结算用数据2832B中的认证密码一致。进而,当它们一致时,认证结果被设置为“OK”,并且当它们不一致时,认证结果被设置为“NG”。
若在认证处理中认证结果被确定为“NG”,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则控制部21执行图中未示出的错误处理。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执行促使用户再次输入认证密码的告知,并且再次执行认证处理。另一方面,若在认证处理中判定认证结果为“OK”,则控制部21将处理转移到A350。
另外,若判定为跳过认证处理(A650:是),则控制部21跳过A660的认证处理并将处理转移到A350。
第6实施例的效果
第6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通过控制部21获取认证密码(并非限定,而是与终端的用户有关的信息的一个例子)。进而,终端20基于所获取的认证密码,通过控制部21执行认证处理。进而,终端20基于认证处理,通过控制部21执行扩展终端显示用代码生成处理或代码显示处理(并非限定,而是与结算有关的处理的一个例子)。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可以通过在基于所获取的与终端的用户有关的信息执行认证用户的处理之后进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从而提高结算的安全性。
另外,第6实施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通过控制部21获取用于判定是否跳过用于认证终端20的用户的认证处理的信息(并非限定,而是用于跳过与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处理的信息)。进而,在获取到该信息的情况下,跳过认证处理以在一个区域中显示代码显示(并非限定,而是第1显示的一个例子),并且在没有获取到该信息的情况下,执行认证处理,在一个区域中显示代码显示。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在终端通过控制部获取到用于跳过与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处理的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跳过与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处理并在显示区域中显示第1显示,从而可以缩短结算所需的时间。另一方面,在通过控制部没有获取到用于跳过与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处理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与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处理,在显示区域中显示第1显示,从而在确认终端的用户是正规的用户之后可以在显示区域中显示第1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不仅在在线状态下,而且在离线状态下,能够在终端20进行认证跳过判定之后进行认证或者跳过认证。另外,由于不是在服务器侧进行认证跳过判定或认证,而是在终端侧进行认证跳过判定或认证,所以即使在离线状态下,也可以在终端侧切换认证的执行和不执行。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不仅在离线状态下,而且在在线状态下,不在服务器侧进行认证跳过判定或认证,而是在终端侧进行认证跳过判定和认证。因此,由于终端无需与服务器进行不必要的通信,因此可以快速且顺畅地进行结算。
<第6变形例(1)>
在第6实施例中,对终端20的用户的认证的种类是密码认证,并且与执行该认证有关的显示处理是显示用于输入认证密码的认证画面的处理,但是不限于此。除此之外,例如,可以将对终端20的用户的认证的种类设置为面部认证、指纹认证或语音认证等的生物特征认证,并且将显示进行这些生物特征认证所需的认证画面的处理作为与执行对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显示处理。
此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将显示用于获取结算应用的应用ID等的帐户的认证处理中的认证画面的处理作为与执行对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显示处理,也可以不这样。进而,当该认证处理的结果为“OK”时,终端20可以从服务器10接收用于利用结算应用的账户,作为与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结算有关的信息,也可以不这样。
<第6变形例(1)的效果>
作为本变形例的效果的一个例子,关于与使用认证密码的认证不同的认证也同样地,终端可以容易地接收与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结算有关的信息,而不进行与执行对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显示处理。
另外,终端可以容易地获取利用结算服务所需的信息,作为关于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结算的信息,而不进行与执行对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显示处理。
<第6变形例(2)>
在第6实施例中,店铺数据2833中包含店铺位置信息,终端20可以基于包含在店铺数据2833中的店铺位置信息指示的店铺位置、和由位置计算处理部217计算出的计算终端位置,来进行认证跳过判定。
具体而言,例如,当判定条件类别序列号“SP2”中所包括的条件序列号“SP2-2”的“预定结算店铺是设定店铺”的认证跳过条件时,可以判定终端20的最新的计算终端位置是否与存储在店铺数据2833中的设定店铺的位置一致。
与店铺·位置有关的其他认证跳过条件也是如此。
<第6变形例(2)的效果>
作为通过本变形例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终端可以基于由其自身终端20计算出的终端位置信息和预先存储的店铺位置信息,容易地判定认证跳过条件的成立与否。
<第6变形例(3)>
在第6实施例中说明的认证跳过条件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能够适当地进行添加、删除、变更。
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条件序列号“SP1-1”中的“当前日期和时间在从最终结算日期和时间起的设定时间内”的认证跳过条件可以是“当前日期和时间在从最终认证日期和时间起的设定时间内”。这是因为考虑到如下情况:例如,当终端20的用户购买某一商品(例如盒饭)时,在终端20上进行认证之后,可能为了立即购买另一商品(例如咖啡),需要在终端20上再次进行认证。
另外,上述“最终认证日期和时间”不一定限于最后进行结算用的认证的日期和时间,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最后进行与结算用的认证不同种类的认证的日期和时间可以作为上述的认证跳过条件中的“最终认证日期和时间”,例如,在电子货币的个人到个人汇款的情况下最后进行汇款用的认证的日期和时间、最后进行解除终端20的OS侧的锁定的认证的日期和时间、以及最后进行解除结算应用侧的锁定的认证的日期和时间灯。
另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条件序列号“SP1-1”的认证跳过条件中的“最终结算日期”可以是“最终充值日期和时间”或“最终结算相关联操作日期和时间”,其中“最终充值充值日期和时间”是由用户进行电子货币的充值的最新的日期和时间,“最终结算相关联操作日期和时间”是在结算应用中进行与结算相关联的用户操作的最新的日期和时间。如果距离最后一次充值电子货币还没有经过太长时间,那么用户很可能是为了结算而充值了电子货币,因此使跳过认证处理是合理的。另外,如果在结算应用程序中最后进行与结算相关联的用户操作之后还没有经过太长时间,那么很可能是用户预定进行结算而进行的操作,因此跳过认证处理是合理的。
此外,条件序列号“SP1-2”的认证跳过条件中的“设定时间段”可以是包括特定的星期几或特定的日期的概念。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将星期六或星期日设定为特定的星期几。这是因为星期六和星期日有很多用户外出购物或吃饭,进行结算的机会往往更多。另外,可以将圣诞节(包括平安夜)、正月的前三天、黄金周等设定为特定的日期。圣诞节有很多用户外出购买礼物或吃晚饭。另外,在正月的前三天许多用户外出参加新年首次销售活动。另外,黄金周期间外出游玩的用户较多。因此,可以认为这些都会增加结算的机会。
另外,存在这样的风险,即终端20的用户自身的终端20被第3方利用来购买昂贵的商品并将其兑换为货币。因此,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添加“预定结算店铺不是销售具有高可兑换性的商品的店铺”的认证跳过条件。具有高可兑换性的商品例如是珠宝或手表等的商品,并且当在销售这类商品的店铺(珠宝饰品商店、手表专卖店等)中预定进行结算的情况下,可以禁止在终端20跳过认证处理。
另外,还可以添加与天气或气象相关联的认证跳过条件。例如,在雨天或雪天,由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用户增加,因此终端20被遗忘的风险增加。因此,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添加“当日的天气没有雨或雪”的认证跳过条件,使得在雨天或雪天不跳过认证处理。
<第6变形例(3)的效果>
作为通过本变形例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在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结算时,终端不仅在从最后进行结算用的认证的日期和时间起的设定时间内的情况下,而且在从最后进行不同于结算用的认证的类型的认证的日期和时间起的设定时间内的情况下,都不进行与执行认证有关的显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在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结算时,在从最后进行电子货币的转账的日期和时间起的设定时间内的情况下,或者在从应用程序中最后进行与结算有关的操作的日期和时间起的设定时间内的情况下,不进行与执行认证有关的显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通过在特定的星期几或特定的日期的情况下不显示与执行认证有关的显示,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通过基于考虑到用户的风险的信息,不进行与执行对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显示处理,可以实现考虑到用户便利性和风险之间的平衡的适当的结算。
<第6变形例(4)>
在第6实施例中,虽然由于终端20不能获取与预定购买商品有关的信息而没有应用“SP4(商品)”的认证跳过条件,但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使得可以适用该条件。
具体而言说,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预先在终端20的存储部28中存储可以基于通过作为结算应用的功能而具备的照相机(以下称为“应用照相机”)、或者作为终端20的功能而具备的摄像机27等的摄像装置(或摄像部)拍摄的拍摄图像来识别商品的种类的软件。
终端20根据用户操作启动应用照相机或摄像机27来拍摄预定购买商品的图像。也就是说,终端20的用户在店铺的代码收银机60处通过应用照相机或摄像机27拍摄预定购买商品的图像。进而,终端20进行从拍摄图像中识别商品的种类的商品种类识别处理。
图9-7是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的认证跳过条件数据2837的一个例子的示图。尽管该数据结构与图9-5中的认证跳过条件数据2837类似,但是由黑色粗框包围的部分不同。
具体而言,关于条件序列号“SP4-1”的“预定购买商品是日用消费品”的认证跳过条件,对有无适用规定了“〇”。这是因为可以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在终端20可以识别商品的种类,从而可以基于所识别的商品的种类来判定预定购买商品是否是日常消费品。作为一个例子,对重要度规定为“B”。
另外,关于条件序列号“SP4-2”的“存在预定购买商品的购买履历”的认证跳过条件,对有无适用规定了“〇”。这是因为可以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在终端20可以识别商品的种类,从而可以通过将所识别的商品的种类的履历存储在存储部28中以判定是否存在预定购买商品的购买履历。作为一个例子,对重要度规定为“B”。
另外,除了如上所述通过终端20的摄像机拍摄预定购买商品的图像之外,例如,使店铺读码器装置50具备摄像机,并且通过店铺读码器装置50的摄像机拍摄终端20的用户预定购买商品的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店铺读码器装置50基于由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来识别预定购买商品的种类。进而,可以将所识别的预定购买商品的种类的信息发送到终端20。
另外,作为另一种方法,店铺读码器装置50将由摄像机拍摄的拍摄图像的数据发送到终端20。终端20可以基于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接收的拍摄图像的数据来识别预定购买商品的种类。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即使如上所述当不能通过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时,在可以通过第2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第2通信方式将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和数据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发送到终端20。或者,如果可以利用蓝牙或红外通信等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则可以通过这些通信方式将关于商品的信息或数据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发送到终端20。
<第6变形例(4)的效果>
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与上述认证密码不同的信息包括在店铺中销售的商品的信息(并非限定,而是与商品有关的信息的一个例子)。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由于终端基于与商品有关的信息而可以不需要进行与执行对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显示处理即可,因此可以减少终端的处理负荷。
此外,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终端20获取由终端20的应用照相机或摄像机27(并非限定,摄像装置的一个例子)拍摄的预定购买商品的拍摄图像,并且基于所获取的拍摄图像而不进行认证处理。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由于终端基于由摄像装置拍摄的商品的图像不进行与执行认证有关的显示,因此可以减少终端的处理负荷。例如,当从由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识别的商品是过去具有购买履历的商品时,或者当商品是特定种类的商品时,不进行与执行认证有关的显示,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此外,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与上述认证密码不同的信息包括预定购买商品的信息(并非限定,而是与终端的用户购买的商品有关的信息的一个例子)。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由于终端基于与终端的用户购买的商品有关的信息而可以不需要进行与执行对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显示处理即可,因此可以减少终端的处理负荷。
此外,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获取终端20的用户的预定购买商品的信息,在判定为存在预定购买商品的购买履历的情况下不进行认证处理。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当商品与终端的用户曾一次或多次购买过的商品一致时,终端不进行与执行认证有关的显示,从而可以减少终端的处理负荷。另外,由于如果购买相同的商品,则认为风险低,因此不进行与执行认证有关的显示,从而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本变形例示出了如下的构成:获取终端20的用户的预定购买商品的信息,在判定为预定购买商品是日常消费品的情况下不进行认证处理。
作为通过这样的构成所获得的效果的一个例子,当用户购买的商品是日常消费品时,终端不进行与执行认证有关的显示,从而可以减少终端的处理负荷。另外,由于如果购买日用消费品,则认为风险低,因此不进行与执行认证有关的显示,从而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此外,除上述之外,作为在终端20识别终端20的用户购买的商品或该商品种类的方法,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还可以适用使用非接触式通信的方法。
具体而言说,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存储商品识别信息或商品种类识别信息的RF标签(例如IC标签)被嵌入到店铺中销售的每个商品或每个商品种类中。另外,终端20具备与RF标签对应的读写器。终端20通过电波扫描嵌入在用户购买的商品中的RF标签,获取存储在RF标签中的商品识别信息或商品种类识别信息,从而识别用户购买的商品或其商品种类。
<第7实施例>
在进行离线结算的情况下,除非恢复在线状态并且终端20从服务器10接收到终端用结算完成通知,否则终端20的用户不能知道成功地进行了结算。因此,例如,假设通过店铺读码器装置50从服务器10接收到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尽管已经识别出结算成功,但持有恶意的店铺的店员等进行口头向终端20的用户指出发生了错误的等以迫使用户支付现金类的欺诈。
第7实施例中记载的内容能够适用于其他各实施例和其他各变形例的任意一个。
此外,针对与已出现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再次的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各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从左侧起依次示出了作为由终端20的控制部21执行的结算应用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3结算应用处理、作为由店铺读码器装置50的控制部51执行的店铺结算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2店铺结算处理、以及作为由服务器10的控制部11执行的结算管理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1结算管理处理。
图10的流程图是在图4-12的流程图中添加了步骤B390的流程图。
在B280中,若通过通信I/F54从服务器10接收到店铺用结算完成通知,则控制部51执行结算完成确认告知处理(B390)。具体而言,例如,从声音输出部56输出表示结算完成(成功)的声音或某种音效(例如,编钟的声音“呯嘭”或收银机的声音“嚓铃”)。通过这样,终端20的用户可以根据从店铺读码器装置50输出的声音来确认结算已经顺利完成。
另外,除此之外,控制部51可以在显示部53上显示包括表示结算已完成(成功)的消息的结算完成确认画面。在这种情况下,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店铺侧准备店铺特有的结算完成确认画面并且在结算完成的情况下,强制向顾客提示结算完成确认画面。通过这样,终端20的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在店铺读码器装置50上的画面来确认结算已经顺利完成。
此外,也可以不在店铺读码器装置50的显示部53上显示结算完成确认画面,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而是在与代码收银机60一体设置或与代码收银机60分开设置并具有面向顾客侧的显示面的显示器上显示结算完成确认画面,也可以不这样。
<第7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第7实施例,例如,由于在店铺侧向终端20的用户告知进行了离线结算,因此可以防止店铺侧的不正当行为,并且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第8实施例>
第8实施例是与在离线结算的结果存在可疑点的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有关的实施例。
第8实施例中记载的内容能够适用于其他各实施例和其他各变形例的任意一个。
此外,针对与已出现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再次的说明。
图11-1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存储在服务器10的存储部15中的结算管理数据库157的一个例子的结算管理数据库157B的结构示例的图。
在结算管理数据库157B中存储按每个终端20或终端20的每个用户生成的结算管理数据。
在各结算管理数据中,除存储应用ID、余额、积分、每日上限设定金额、自动充值设定以及结算履历数据之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还存储信用评分。
在每个结算管理数据中,除了应用ID、余额、点数、每日上限设定金额、自动充值设定和结算履历数据之外,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还存储信用评分。
信用评分通过数值、等级等来表示终端20的用户的社会信用。
信用评分,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基于终端20的用户的实际支付记录、年龄、工作模式、年收入等计算,并且随时更新。
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可以用“0分”到“100分”的分数方式对信用评分进行量化,以信用评分“100分”表示用户的社会信用最高,以信用评分“0分”表示用户的社会信用最低。
图11-2是表示作为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在服务器10的存储部15中的代码管理数据159的一个例子的代码管理数据159B的结构示例的图。
在代码管理数据159B中,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代码生成日期和时间、应用ID和结算用号码被建立关联并按时间顺序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0在离线状态下进行结算处理之后,判定与应用ID建立关联地存储在结算管理数据中的信用评分。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在判定的信用评分等于或小于设定的阈值分数(或未满规定的阈值分数)的情况下,向终端20发送用于向终端20的用户确认结算是否无误的结算确认通知。终端20在恢复在线状态之后接收该结算确认通知。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信用评分与结算金额之间的关系来变更阈值分数,也可以不这样。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使结算金额越大、阈值分数越高,使得结算确认通知越容易发送到终端20。相反,使结算金额越小,信用评分越低,使得结算确认通知越难以发送到终端20。
另外,在离线状态下进行结算处理之后,服务器10参考代码管理数据159B,来判定与进行结算处理的应用ID和结算用号码被建立关联地存储的代码生成日期和时间。进而,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当从判定的代码生成日期和时间到进行结算处理的日期和时间为止的经过时间等于或大于设定的阈值时间(或超过阈值时间)时,向终端20发送用于向终端20的用户确认结算是否无误的结算确认通知。终端20在恢复在线状态之后接收该结算确认通知。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经过时间和结算金额之间的关系来变更阈值时间,也可以不这样。具体而言,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使结算金额越大、阈值时间越短,使得结算确认通知越容易发送到终端20。相反,使结算金额越小,阈值时间越长,使得结算确认通知越难以发送到终端20。
若接收到结算确认通知,并非限定而是作为例子,则终端20的控制部21使显示部24显示接收到的结算确认通知。在这种情况下,终端20的用户确认结算确认通知的内容,并确认是否是用户自己进行的适当的结算。进而,在判定不是适当的结算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其自己的终端20向服务器10通知对结算的相关异议。
<第8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第8实施例,在由服务器进行离线结算的情况下,终端基于条件成立,返回在线状态之后,从服务器接收并告知与结算的确认有关的信息。据此,终端的用户可以确认结算中是否存在可疑点。另外,在存在可疑之处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终端提出异议。
符号说明
1 通信系统
10 服务器
20 终端
30 网络
40 店铺POS系统
50 店铺读码器装置
60 代码收银机
70 店铺服务器。

Claims (51)

1.一种终端的信息处理方法,该终端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所述结算有关的处理,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经由所述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1信息;
将接收到的所述第1信息通过所述终端的控制部存储在所述终端的存储部;和
在所述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
所述时刻信息包括基于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
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时刻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第1代码图像包括: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1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1信息的第2代码图像、和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2区域中的基于所述时刻信息的第3代码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第1代码图像是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时刻信息的一个代码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基于所述第1代码图像被代码读取装置读取,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时刻信息被发送到所述服务器,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时刻信息来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时刻信息、和基于由所述代码读取装置读取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来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时刻信息和基于由所述代码读取装置读取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为由所述服务器设定的有效期内的情况下,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进行与所述终端的时刻的自动调整有关的设定,
所述第1代码图像基于与所述自动调整有关的设定被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与基准时刻有关的信息,
所述时刻信息是基于所述与基准时刻有关的信息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基于完成了基于所述第1信息的所述结算,经由所述通信部接收与所述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和
将接收到的所述第2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通信部的通信状况,经由所述通信部接收所述第2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在通过所述通信部能够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经由所述通信部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用于获取所述第2信息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从所述服务器推送所述第2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终端的用户进行的、与可以使用于所述结算的电子货币的余额的更新有关的输入,经由所述通信部接收与所述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和
将接收到的所述第2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可以使用于所述结算的电子货币的余额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通信部的通信状况,通过所述控制部经由所述通信部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余额的信息;和
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接收到的所述余额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与所述余额的信息被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日期有关的信息,或者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与所述余额的信息被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时刻有关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基于与修正所述余额的信息有关的输入,来修正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所述余额。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用于通过所述终端的用户的输入进行所述余额的信息的更新的显示。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可以使用于所述结算的电子货币的余额的信息;
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用于通过所述终端的用户的输入进行所述余额的信息的更新的显示;
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3区域中显示所述第1代码图像,并且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4区域中显示所述余额的信息;和
基于所述终端的用户对用于更新所述余额的信息的显示的输入,在所述第3区域中显示了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状态下,更新在所述第4区域中显示的所述余额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部获取与所述终端的用户有关的信息;
基于所获取的与所述终端的用户有关的信息,由所述控制部执行认证所述用户的处理;
基于认证所述用户的处理,由所述控制部执行与所述结算有关的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部获取用于跳过与所述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处理的信息;
在获取到用于所述跳过的信息的情况下,跳过与所述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处理,以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第1代码图像,在没有获取到用于所述跳过的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所述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处理,以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第1代码图像。
22.一种通过终端的计算机来执行的程序,该终端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所述结算有关的处理,所述程序包括:
经由所述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1信息;
将接收到的所述第1信息存储在所述终端的存储部;和
在所述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
所述时刻信息包括基于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
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时刻信息。
23.一种终端,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所述结算有关的处理,所述终端具备:
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1信息;
控制部,进行控制,以将接收到的所述第1信息存储在所述终端的存储部;和
显示部,显示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
所述时刻信息包括基于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
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时刻信息。
24.一种终端,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所述结算有关的处理,所述终端具备:
处理器,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程序并执行基于所述程序的处理,
所述处理器执行:
经由所述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1信息;
将接收到的所述第1信息存储在所述终端的存储部;和
在所述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
所述时刻信息包括基于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
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时刻信息。
25.一种服务器的信息处理方法,该服务器执行: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所述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的所述结算,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经由所述服务器的通信部向所述终端发送第1信息;
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到显示在所述终端的显示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时刻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经由所述通信部接收从所述代码读取装置发送的、基于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第1信息和所述时刻信息;和
基于所述第1信息、所述时刻信息、和基于通过所述代码读取装置读取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来进行所述结算,
所述时刻信息包括基于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时刻的信息。
26.一种终端的信息处理方法,该终端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所述结算有关的处理,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经由所述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1信息;
将接收到的所述第1信息通过所述终端的控制部存储在所述终端的存储部;和
在所述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与所述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
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第1代码图像包括: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1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1信息的第2代码图像、和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2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2信息的第3代码图像。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第1代码图像是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的一个代码图像。
29.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基于所述第1代码图像被代码读取装置读取,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被发送到所述服务器,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来执行。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2信息、和存储在所述服务器并且与所述第1信息建立关联的第3信息来执行。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2信息与所述第3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由所述服务器执行所述结算。
32.根据权利要求26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从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2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第2信息是与所述第1信息不同的代码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26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第2信息是用于识别所述终端或所述终端的用户的识别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26至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基于完成了基于所述第1信息的所述结算,经由所述通信部接收与所述第1信息不同的、用于利用代码信息进行结算的第4信息;和
将接收到的所述第4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部。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通信部的通信状况,经由所述通信部接收所述第4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在通过所述通信部能够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经由所述通信部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用于获取所述第4信息的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从所述服务器推送所述第4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26至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终端的用户进行的、与可以使用于所述结算的电子货币的余额的更新有关的输入,经由所述通信部接收与所述第1信息不同的、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4信息;和
将接收到的所述第4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部。
40.根据权利要求26至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可以使用于所述结算的电子货币的余额的信息。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通信部的通信状况,通过所述控制部经由所述通信部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余额的信息;和
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接收到的所述余额的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者4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与所述余额的信息被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日期有关的信息,或者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与所述余额的信息被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时刻有关的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40至4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基于与修正所述余额的信息有关的输入,来修正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所述余额。
44.根据权利要求40至4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用于通过所述终端的用户的输入进行所述余额的信息的更新的显示。
4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可以使用于所述结算的电子货币的余额的信息;
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用于通过所述终端的用户的输入进行所述余额的信息的更新的显示;
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3区域中显示所述第1代码图像,并且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4区域中显示所述余额的信息;和
基于所述终端的用户对用于更新所述余额的信息的显示的输入,在所述第3区域中显示了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状态下,更新在所述第4区域中显示的所述余额的信息。
46.根据权利要求26至4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部获取与所述终端的用户有关的信息;
基于所获取的与所述终端的用户有关的信息,由所述控制部执行认证所述用户的处理;
基于认证所述用户的处理,由所述控制部执行与所述结算有关的处理。
47.根据权利要求26至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部获取用于跳过与所述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处理的信息;
在获取到用于所述跳过的信息的情况下,跳过与所述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处理,以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第1代码图像,在没有获取到用于所述跳过的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所述终端的用户的认证有关的处理,以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第1代码图像。
48.一种通过终端的计算机来执行的程序,该终端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所述结算有关的处理,所述程序包括:
经由所述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1信息;
将接收到的所述第1信息存储在所述终端的存储部;和
在所述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与所述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
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
49.一种终端,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所述结算有关的处理,所述终端具备:
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1信息;
控制部,进行控制,以将接收到的所述第1信息存储在所述终端的存储部;和
显示部,显示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与所述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
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
50.一种终端,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结算有关的处理,所述终端具备:
处理器,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程序并执行基于所述程序的处理,
所述处理器执行:
经由所述终端的通信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1信息;
将接收到的所述第1信息存储在所述终端的存储部;和
在所述终端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与所述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
所述结算由所述服务器基于如下信息来执行,即,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显示而接收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
51.一种服务器的信息处理方法,该服务器执行:基于用于利用代码图像进行结算的第1信息来执行与所述结算有关的处理的终端的所述结算,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经由所述服务器的通信部向所述终端发送第1信息;
基于通过代码读取装置读取到显示在所述终端的显示区域中的、基于所述第1信息、和与所述第1信息不同的第2信息的第1代码图像,经由所述通信部接收从所述代码读取装置发送的、基于所述第1代码图像的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和
基于所述第1信息、所述第2信息、和存储在所述服务器并且与所述第1信息建立关联的第3信息,来进行所述结算。
CN202080043494.5A 2019-06-17 2020-05-22 信息处理方法、程序、终端 Pending CN1139507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2042 2019-06-17
JP2019112042A JP2020204882A (ja) 2019-06-17 2019-06-17 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端末
JP2019112043A JP2020204883A (ja) 2019-06-17 2019-06-17 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端末
JP2019-112043 2019-06-17
PCT/JP2020/020257 WO2020255620A1 (ja) 2019-06-17 2020-05-22 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端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0710A true CN113950710A (zh) 2022-01-18

Family

ID=74040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3494.5A Pending CN113950710A (zh) 2019-06-17 2020-05-22 信息处理方法、程序、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220020267A (zh)
CN (1) CN113950710A (zh)
WO (1) WO202025562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6671A (ja) 2000-09-28 2002-06-21 Takashi Fujimoto 移動体電話機
JP2008250884A (ja) * 2007-03-30 2008-10-16 Cyber Coin Kk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サーバ、移動体通信端末、プログラム
JP2018041118A (ja) * 2014-12-16 2018-03-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店舗端末装置、会員管理サーバー、決済代行サーバー、および決済方法
CN106934615B (zh) * 2015-12-29 2020-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条码的支付以及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8077639A (ja) * 2016-11-08 2018-05-17 株式会社ブイシンク 決済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20267A (ko) 2022-02-18
WO2020255620A1 (ja) 2020-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4582B (zh) 用于利用主令牌生成子令牌的系统和方法
US8725652B2 (en) Using mix-media for payment authorization
CN107408170B (zh) 认证激活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
CN112119415A (zh) 生成方法、程序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US20120185398A1 (en) Mobile payment system with two-point authentication
KR20170097695A (ko) 거래 승인
US20130087612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an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that can be displayed on a mobile device.
US20150161595A1 (en) Digital payment card present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12204598A (zh) 认证方法、程序、终端
JP5978326B2 (ja) 動的認証システム、動的認証方法、動的認証用読取装置、ユーザー端末装置、及び動的認証プログラム
JP6815447B1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端末
WO2020255621A1 (ja) 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端末、サーバ
JP2009123013A (ja)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二次元バーコードおよび電子クーポン発行管理方法
US2021025832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electronic items
JP2020204882A (ja) 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端末
KR20140145190A (ko) 전자 거래 방법
JP2013073272A (ja) ユーザ及び端末装置の認証方法、認証システム、認証申請用プログラム
JP2020204883A (ja) 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端末
US202102738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which using blockchain protects the privacy of access code and the identity of an individual seeking online access
US2023032582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gram, method and terminal
JP7129687B2 (ja) ハウス型電子マネーの管理装置、ハウス型電子マネーの管理方法、及びハウス型電子マネーの管理システム。
JP7306770B2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端末
CN113950710A (zh) 信息处理方法、程序、终端
JP6765483B1 (ja) 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端末
CN113826132A (zh) 信息处理方法、程序、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