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0077A - 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0077A
CN113950077A CN202010694042.5A CN202010694042A CN113950077A CN 113950077 A CN113950077 A CN 113950077A CN 202010694042 A CN202010694042 A CN 202010694042A CN 113950077 A CN113950077 A CN 113950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terminal
user plane
plane network
forward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40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琦
吴问付
宗在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40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0077A/zh
Priority to EP21841311.0A priority patent/EP4171101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05768 priority patent/WO20220124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0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0077A/zh
Priority to US18/154,356 priority patent/US20230171672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32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defining a routing cluster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6Processing of subscriber group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进行通信;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转发信息,第一转发信息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报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5GVN中一个群组中的终端可以与另一个群组中的终端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虚拟网络(5G virtual network,5GVN)(也可以称之为5G本地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5GLAN))服务是目前的5G网络提供的一个服务,主要应用于家庭通信,企业办公,工厂制造,车联网,电网改造和公安机关等。5GVN服务能够为一组终端设备中的两个或者多个终端设备提供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类型或者非IP类型(如以太类型)的私有通信。比如,工厂中的设备组成一个群组,不同设备之间可以相互发送以太数据包;或者,企业中一个部门中的雇员的办公设备(如手机,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等)组成一个群组,不同办公设备之间可以互相发送IP数据包,等等。
目前,若两个终端不在同一个群组之内,则两个终端之间不能够通信。但是,在一些场景下,用户希望不同群组内的两个终端之间能够通信。针对这一情况,现有技术并未给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群组的终端之间不能通信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路由配置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进行通信;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转发信息,第一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一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第一转发信息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报文。
这样一来,在第一用户面网元接收到第一报文之后,第一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第一转发信息,转发第一报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群组的终端之间不能通信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用户面网元,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第二接入网设备是第二终端接入的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一中转设备,第一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第二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基于该设计,通过配置第一中转设备来负责转发发送给第二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可以简化转发信息的配置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中转设备是为第二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中的一个;或者,第一中转设备是除了为第二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中转设备发送第四转发信息,第四转发信息用于第一中转设备转发第一报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中转设备是除了第二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时,第四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中转设备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用户面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转发信息,第二转发信息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为第二终端发送给第一终端的报文,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基于该设计,在第二用户面网元接收到第二报文之后,第二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第二转发信息,转发第二报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群组的终端之间不能通信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用户面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是第一终端所接入的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二中转设备,第二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第一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中转设备是为第一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中第一个;或者,第二中转设备是除了为第一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中转设备发送第三转发信息,第三转发信息用于第二中转设备转发第二报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二中转设备是除了第一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时,第三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中转设备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用户面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终端为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并且处于上线状态的终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中处于上线状态的终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包括:会话管理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接收来自应用功能实体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路由配置方法,包括:第一用户面网元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转发信息,第一转发信息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的报文,第一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一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第一用户面网元存储第一转发信息。基于该技术方案,在第一用户面网元接收到第一报文之后,第一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第一转发信息,转发第一报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群组的终端之间不能通信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用户面网元,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第二接入网设备是第二终端接入的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一中转设备,第一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第二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路由配置方法,包括:第二用户面网元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二转发信息,第二转发信息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为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发送给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的报文,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第二用户面网元存储第二转发信息。基于该技术方案,在第二用户面网元接收到第二报文之后,第二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第二转发信息,转发第二报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群组的终端之间不能通信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用户面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是第一终端所接入的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二中转设备,第二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第一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路由配置方法,包括:第一中转设备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四转发信息,第四转发信息用于第一中转设备转发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的报文;第一中转设备存储第四转发信息。基于该技术方案,在第一中转设备接收到第一报文之后,第一中转设备可以根据第四转发信息,转发第一报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群组的终端之间不能通信的问题。
另外,以第一中转设备来存储第四转发信息,从而在第一终端切换用户面网元之后,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仅配置切换后的用户面网元与第一中转设备之间的转发信息,而无需配置其他转发信息,有利于简化转发信息的配置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中转设备是除了第二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时,第四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中转设备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用户面网元。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路由配置方法,包括:第二中转设备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三转发信息,第三转发信息用于第二中转设备转发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为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发送给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的报文;第二中转设备存储第二报文。基于该技术方案,在第二中转设备接收到第二报文之后,第二中转设备可以根据第三转发信息,转发第二报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群组的终端之间不能通信的问题。
另外,以第二中转设备来存储第三转发信息,从而在第二终端切换用户面网元支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仅配置切换后的用户面网元与第二中转设备之间的转发信息,而无需配置其他转发信息,有利于简化转发信息的配置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二中转设备是除了第一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时,第三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中转设备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用户面网元。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进行通信。通信单元,用于向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转发信息,第一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一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第一转发信息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报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用户面网元,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第二接入网设备是第二终端接入的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一中转设备,第一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第二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中转设备是为第二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中的一个;或者,第一中转设备是除了为第二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单元,还用于向第一中转设备发送第四转发信息,第四转发信息用于第一中转设备转发第一报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中转设备是除了第二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时,第四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中转设备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用户面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单元,还用于向第二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转发信息,第二转发信息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为第二终端发送给第一终端的报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用户面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是第一终端所接入的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二中转设备,第二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第一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中转设备是为第一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中第一个;或者,第二中转设备是除了为第一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单元,还用于向第二中转设备发送第三转发信息,第三转发信息用于第二中转设备转发第二报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二中转设备是除了第一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时,第三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中转设备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用户面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并且处于上线状态的终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中处于上线状态的终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单元,具体用于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通信单元,用于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转发信息,第一转发信息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的报文,第一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一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处理单元,用于存储第一转发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用户面网元,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第二接入网设备是第二终端接入的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一中转设备,第一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第二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通信单元,用于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二转发信息,第二转发信息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为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发送给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的报文,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处理单元,用于存储第二转发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用户面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是第一终端所接入的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二中转设备,第二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第一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通信单元,用于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四转发信息,第四转发信息用于第一中转设备转发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的报文。处理单元,用于存储第四转发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中转设备是除了第二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时,第四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中转设备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用户面网元。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通信单元,用于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三转发信息,第三转发信息用于第二中转设备转发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为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发送给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的报文。处理单元,用于存储第二报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二中转设备是除了第一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时,第三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中转设备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用户面网元。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通信装置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路由配置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路由配置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路由配置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使得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路由配置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用户面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提供服务,所述第一终端属于第一群组,所述第二终端属于第二群组;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允许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通信;向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转发信息,所述第一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报文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是所述第二终端接入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一转发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转发信息,所述第二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所述第一终端接入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二转发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用户面网元,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为所述第二群组中的第三终端提供服务;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允许与所述第三终端进行通信;向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三转发信息,所述第三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三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所述第三报文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三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三转发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发送第四转发信息,所述第四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四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所述第四报文为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用于接收所述第四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四转发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用户面网元和第一中转设备,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为所述第二群组中的第三终端提供服务,所述第一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所述第二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三转发信息;向所述第一中转设备发送第五转发信息;其中,所述第三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三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中转设备,所述第三报文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三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五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一中转设备将所述第三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三转发信息;所述第一中转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五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五转发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中转设备,所述第二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所述第二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发送第四转发信息;向所述第二中转设备发送第六转发信息;其中,所述第四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四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中转设备,所述第四报文为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报文;所述第六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二中转设备将所述第四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用于接收所述第四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四转发信息;所述第二中转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六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六转发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所述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应用功能实体;所述应用功能实体,用于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所述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开放功能网元;所述应用功能实体,具体用于向所述开放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开放功能网元,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向所述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统一数据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所述开放功能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上述转发信息(例如第一转发信息至第六转发信息)的名称仅是示例,还可以有其他名称,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转发信息的具体内容或者功能进行限定,也即“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转发信息一定不同或者相同。
其中,第五方面至第十五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5GVN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终端建立会话访问5GVN服务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UPF进行本地交换传输的流程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跨UPF传输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1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2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由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由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由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包与报文含义相同,可以相互替换,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简单介绍。
1、PDU会话
5G核心网支持PDU连接业务,PDU连接业务就是终端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之间交换PDU数据包的业务。PDU连接业务通过终端发起PDU会话的建立来实现。终端建立PDU会话,也就是建立了一条终端和DN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以发起建立一个或多个PDU会话,来连接到相同的DN或者不同的DN。终端可以基于一组核心网网元(如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和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网元等)发起建立PDU会话。
每个PDU会话支持一个PDU会话类型。示例性的,PDU会话类型可以为IPv4、IPv6、以太网(ethernet)等。
2、N4会话
N4会话是由SMF在UPF上创建的,目的在于管理为PDU会话提供服务的UPF的功能。例如,在终端建立PDU会话时,SMF可以指示UPF创建与PDU会话对应的N4会话。当SMF接收到删除PDU会话请求时,SMF会触发UPF删除与该PDU会话对应的N4会话。在一些情况下,SMF还可以触发UPF修改与PDU会话对应的N4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4会话可以分为用户级别(或者说终端级别)的N4会话以及群组级别的N4会话。
在创建N4会话的过程中,SMF和UPF均会生成N4会话上下文,以存储与N4会话相关的参数。N4会话上下文可以包括:N4会话ID,用于该N4会话的N4路由规则,包括:分组检测规则(packet detection rule,PDR),转发动作规则(forwarding action rule,FAR),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s,QoS)执行规则(QoS enforcement rule,QER)和统计信息上报规则(usage reporting rule,URR)。
UPF通过使用N4会话上下文中的PDR、FAR、QER、URR等参数,来实现对PDU会话的报文的转发。
示例性的,UPF在从入口接收到报文后,确定该报文所属的N4会话。然后,UPF使用该N4会话上下文中的PDR(可能是一个或多个)与报文的特性信息进行匹配,找到与报文相匹配的PDR。该PDR关联或指定报文对应的FAR、QER和URR。从而,UPF可以根据FAR对报文执行丢弃(drop)、转发(forward)、缓存(buffer)、上报控制面(notify)或者复制(duplicate)操作等。UPF可以根据QER对报文执行QoS操作。UPF可以根据URR对报文执行统计信息上报。
3、隧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隧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接入网设备与UPF之间的隧道。接入网设备与UPF之间的隧道可以有其他名称,例如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3接口(简称N3)隧道。(2)两个UPF之间的隧道。两个UPF之间的隧道可以有其他名称,例如N19隧道。
需要说明的是,隧道可以是会话粒度的隧道,设备粒度的隧道,或者群组粒度的隧道。
其中,会话粒度的隧道是指:仅供一个PDU会话使用的隧道。会话粒度的隧道仅用于传输对应的PDU会话的数据包。
设备粒度的隧道是指,两个设备(例如RAN节点和UPF)之间建立的一条隧道,该隧道用于传输所有由所述两个设备服务的终端的数据。
群组粒度的隧道是指,一个群组的终端均使用的一条隧道。群组粒度的隧道仅用于传输对应的群组中的终端的数据包。
4、UPF的内部接口
UPF的内部接口,是指UPF中的虚拟端口或者特定端口,用于UPF本地转发从核心网侧或者接入网侧接收到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PF通过内部接口本地转发数据包,可以使得UPF在内部接口重新接收到数据包,并对该数据包重新检测,以匹配相应的路由规则,从而可以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路径。
5、上线状态、下线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群组中的一个终端处于上线状态,是指该终端已经建立PDU会话访问5GVN服务,或者,该终端建立的访问5GVN服务的PDU会话处于激活状态。相应的,群组中的一个终端处于下线状态,是指该终端还未建立PDU会话访问5GVN服务,或者,该终端建立的访问5GVN服务的PDU会话处于去激活状态。
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还可以将“处于上线状态的终端”简称为“已上线终端”,将“处于下线状态的终端”简称为“已下线终端”或者“未上线终端”。
6、外部群组标识(external group ID)、内部群组标识(internal group ID)
外部群组标识用于3GPP网络之外的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运营操作系统等标识一个群组。当终端在应用层动态创建某一群组之后,应用服务器,为该应用层群组分配一个动态的群组标识,微信服务器分配的群组标识可称为外部群组标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DNN+S-NSSAI标识作为一种外部群组标识,也可以作为一种内部群组标识。
3GPP网络中网络设备通常不能直接识别外部群组标识,也就不能理解该标识的含义,导致不能区别不同的群组,进而不能针对相应群组进行管理以及提供后续的LAN服务(LAN type service)。为了使得3GPP网络能够识别不同的群组,AF可以向3GPP网元发送群组请求,这样,3GPP网元可以根据群组请求生成群组的内部群组标识。一般可由NEF完成外部群组标识和内部群组标识之间的映射。内部群组标识为可以被3GPP核心网元识别的群组标识。如此,3GPP网元可以利用内部群组标识执行群组管理等。群组管理例如可以为群组添加群成员,删除群成员等。
以上是对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的介绍,以下不再赘述。
针对5GVN服务,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技术规则(technical rule,TR)23.734提出要支持5GVN的一对一和一对多通信。具体的,要支持5GVN的一对一和一对多通信,要求3GPP网络支持基于群组的单播、组播和广播,支持对组播和广播报文进行复制分发,以及支持任意终端作为组播源。
为满足该需求,当前3GPP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TS)23.501定义一个5GVN由一个SMF管理。如图1所示,该SMF同时管理一个或者多个UPF。图1中以SMF管理UPF1和UPF2为例进行绘制,UPF1和UPF2上维护有路由规则,UPF1和UPF2可以根据自身维护的路由规则进行报文的转发。假设终端1、终端2以及终端3属于同一个群组。当由相同的UPF服务的两个终端(例如,图1中的终端1和终端2)之间一对一通信时,通过UPF本地交换(localswitch)方式传输数据。当不同的UPF服务的两个终端(例如,图1中的终端1和终端3)之间一对一通信,则需通过UPF1和UPF2之间的隧道传输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UPF之间可以通过SMF交互隧道信息,来建立隧道。UPF网元的隧道信息对应的隧道(或转发路径)可以采用虚拟本地局域网(virtual LAN,VLAN),虚拟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 LAN,VxLAN),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GPRS tunneling protocol-user plane,GTP-U),通用路由封装协议(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GRE)或者IP隧道方式来构建。上述构建方式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在网络中预配置好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采用不同的构建方式,对应的隧道信息并不相同。例如采用VLAN方式构建时,隧道信息可以是UPF ID、UPF ID+虚拟本地局域网标识(VLAN ID,VID)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VID;或者,例如采用VxLAN方式构建时,隧道信息可以是UPF ID、UPF ID+VID、IP地址+VID、或者IP地址+端口号(port)+VID;或者,例如采用GTP-U方式构建时,隧道信息可以是UPF ID、UPF ID+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TEID)、IP地址+TEID、或者IP地址+port+TEID;或者,例如采用GRE方式构建时,隧道信息可以是UPF ID、UPF ID+密钥(key)、IP地址+key、或者IP地址+port+key;或者,采用IP隧道方式构建时,隧道信息可以是UPF ID、IP地址、或者IP地址+port。其中,若隧道信息中有UPFID,UPF ID可以是MAC地址或者IP地址,或者IP地址+port,或者SMF网元或者UPF网元可以根据UPF ID确定对应的MAC地址或者IP地址,或者IP地址+port,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5GVN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群组提供群组通信服务,即一个5GVN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群组。一个SMF或者UPF也可以为多个群组提供通信服务。
可选的,从表达方式上看,5G VN也可以称之为5G VN组,5G本地局域网(5G localarea network,5GLAN),5GLAN组(group),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5G LAN-VNLAN group,LAN-类型服务(type service),LAN-VN,或者5G LAN-type service(类型服务)等,本申请实施例对5G VN的名字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路由规则可以相当于转发信息,可以包括上述PDR、FAR、QER、URR等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路由规则和转发信息可以在全文中相互替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报文相当于数据包,两者可以在全文中相互替换。
在图1所示的架构中,SMF主要负责终端会话管理的所有控制面功能,包括UPF的选择与控制,IP地址分配及管理,会话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从PCF获取策略与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策略等。
在图1所示的架构中,UPF作为PDU会话连接的锚定点,负责对终端的数据报文过滤、数据传输/转发、速率控制、生成计费信息、用户面QoS处理、上行传输认证、传输等级验证、下行数据包缓存及下行数据通知触发等。
在图1所示的架构中,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是指RAN节点,RAN节点也可以称为接入网设备。例如,可以为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基站、各种形式的控制节点(例如,网络控制器、无线控制器(例如,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等。具体的,RAN节点可以为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也可以为基站的天线面板。所述控制节点可以连接多个基站,并为所述多个基站覆盖下的多个终端配置资源。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可以称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eNB或eNodeB),5G系统或NR系统中可以称为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 generationnode base station,gNB),本申请对基站的具体名称不作限定。RAN节点还可以是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在图1所示的架构中,终端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信号和/或发送信号的实体。终端用于向用户提供语音服务和数据连通性服务中的一种或多种。终端还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可以是车联万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设备,例如,智能汽车(smart car或intelligent car)、数字汽车(digital car)、无人汽车(unmanned car或driverless car或pilotless car或automobile)、自动汽车(self-driving car或autonomous car)、纯电动汽车(pure EV或Battery EV)、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增程式电动汽车(rangeextended EV,RE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EV,PHEV)、新能源汽车(new energyvehicle)、路边装置(road site unit,RSU)。终端也可以是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设备,例如,电表、水表等。终端还可以是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无人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绳电话、无线数据卡、平板型电脑、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终端还可以为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例如,5G系统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NR系统中的终端等。
可选的,如图2所示,目前的5G网络还可以包括以下网元: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core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认证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元、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selection function,NSSF)网元、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网络功能存储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management,UDM)网元以及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终端通过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1接口(简称N1)与AMF网元通信,RAN设备通过N2接口(简称N2)与AMF网元通信,RAN设备通过N3接口(简称N3)与UPF网元通信,UPF网元通过N6接口(简称N6)与DN通信。
AMF网元、SMF网元、UDM网元、AUSF网元、或者PCF网元等控制面网元也可以采用服务化接口进行交互。比如,如图2所示,AMF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amf;S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smf;UDM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udm;PC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pcf,AUS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ausf;在此不再一一描述。
下文中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5G核心网中的SMF,也可以是其他网络中负责会话管理的网元。用户面网元可以为5G核心网中的UPF,也可以是其他网络中负责用户面的网元。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为终端建立PDU会话访问5GVN服务的流程,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11、终端向AMF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以使得AMF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其中,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PDU会话。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以及群组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请求建立请求消息中的终端的标识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签约永久标识(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通用公共标识(generic public subscription identifier,GP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移动台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obile statio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number,MSISDN),全球唯一临时标识(global unique temporary identifier,GUTI),数据网络相关的身份标识(例如为网络接入标识(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NAI),本地局域网特定的用户标识,第四版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4,IPv4)地址,第六版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IPv6)地址,MAC地址,或者MAC地址+VID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群组标识用于确定对应的5GVN群组。群组标识可以为: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组标识(Group ID)、DNN+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标识等。
S12、AMF向SMF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以使得SMF接收到AMF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S13、SMF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UPF,并在UPF上建立N4会话。
这样一来,UPF建立的N4会话中存储有相应的N4路由规则,从而UPF可以根据该N4路由规则转发群组的报文。
如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同一个群组中的UE1发送给UE2的报文以local switch的方式传输的流程。该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UPF通过UE1对应的会话的上行隧道接收到UE1发送给UE2的数据包。
2、UPF在UE1对应的N4会话中找到与数据包匹配的PDR。其中,UPF第一次匹配到的PDR所关联的FAR的目的接口参数设置为内部接口的取值(例如“5GVN internal”),网络实例设置为UE1所属的群组的标识。
3、UPF根据第一次匹配到的PDR所关联的FAR,将移除外部GTP-U报头之后的数据包发送到内部接口。
4、UPF基于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也即UE2的地址)和“5GVN internal”的源接口,匹配对应的PDR,识别出UE2对应的N4会话。其中,UPF第二次匹配到的PDR所关联的FAR的目的接口参数设置为UE2所连接的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
5、UPF根据第二次匹配到的PDR所关联的FAR,为数据包添加外部头部,并通过相应的下行隧道将数据包发送给UE2接入的RAN,由该RAN发送给UE2。
如图5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个群组中的UE1发送给UE3的报文跨UPF传输的流程。该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UPF1通过UE1对应的会话的上行隧道接收到UE1发送给UE2的数据包。
2、UPF1在UE1对应的N4会话中找到与数据包匹配的PDR。其中,UPF1第一次匹配到的PDR所关联的FAR的目的接口参数设置为“5GVN internal”,网络实例设置为UE1所属的群组的标识。
3、UPF1根据第一次匹配到的PDR所关联的FAR,将移除外部报头之后的数据包发送到内部接口。
4、UPF1基于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也即UE3的地址)和“5GVN internal”的源接口,匹配对应的PDR,识别出群组粒度的N4会话。其中,UPF1第二次匹配到的PDR所关联的FAR目的接口参数设置为UPF2的N19隧道信息。
5、UPF1根据第二次匹配搭配的PDR所关联的FAR,将数据包封装上UPF2的N19隧道信息,并把数据包发送给UPF2。
6、UPF2在通过N19隧道接收到数据包之后,根据携带N19隧道信息的报头和/或网络实例,匹配对应的PDR,识别出群组粒度的N4会话。其中,UPF2第一次匹配到的PDR所关联的FAR的目的接口参数设置为“5GVN internal”,网络实例设置为UE3所属的群组的标识。
7、UPF2根据第一次匹配到的PDR所关联的FAR,去除数据包的外部报头,并将数据包发送到内部接口。
8、UPF2基于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也即UE3的地址)和“5GVN internal”的源接口,匹配对应的PDR,识别出UE3对应的N4会话。其中,UPF2第二次匹配到的PDR所关联的FAR的目的接口参数设置为UE3所连接的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
9、UPF2根据第二次匹配到的PDR所关联的FAR,为数据包添加外部头部,并通过相应的下行隧道将数据包发送给UE3接入的RAN,由该RAN发送给UE3。
现有技术中UPF上存储的N4路由规则仅能支持同一个群组中的不同终端进行通信,而不能支持一个群组中的终端与另一个群组中的终端进行通信。
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将“一个群组中的终端与另一个群组中的终端进行通信”简称为“跨群组通信”,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跨群组通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向的跨群组通信,另一种是双向的跨群组通信。
单向的跨群组通信是指:分属于不同群组的两个终端之间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报文。举例来说,群组1中的终端1可以向群组2中的终端2发送报文,但是群组2中的终端2不能向群组1中的终端1发送报文。
双向的跨群组通信是指:分属于不同群组的两个终端之间可以相互传输报文。举例来说,群组1中的终端1可以向群组2中的终端2发送报文;群组2中的终端2同样可以向群组1中的终端1发送报文。
为了支持跨群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下两种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
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1:在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若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则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之间建立用于传输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报文的隧道;若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则第一用户面网元以localswitch的方式传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报文。其中,第一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一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
以图6为例进行说明,UE1和UE2属于第一群组,UE3、UE4属于第二群组。其中,UE1可以与UE3、UE4进行通信。为UE1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为UPF1;为UE2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为UPF2。为UE3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为UPF3;为UE4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为UPF1。为了支持UE1与UE4之间的通信,UPF1上配置了支持UE1与UE4之间的报文进行local switch的转发信息。为了支持UE1与UE3之间的通信,UPF1与UPF3之间建立有用于传输UE1与UE3之间的报文的N19隧道。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简化附图,图6中未示出UPF与UE之间的RAN节点。
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2:在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发送报文的情况下,第一用户面网元与第一中转设备之间建立隧道,第二用户面网元与第一中转设备之间建立隧道,从而第一中转设备可以负责转发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报文。和/或,在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发送报文的情况下,第一用户面网元与第二中转设备之间建立隧道,第二用户面网元与第二中转设备之间建立隧道,从而第二中转设备可以负责转发第二终端发送给第一终端的报文。
以图7进行举例说明,UE1和UE2属于第一群组,UE3、UE4属于第二群组。其中,UE1可以与UE3、UE4进行双向通信。为UE1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为UPF1;为UE2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为UPF2。为UE3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为UPF3;为UE4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为UPF4。中转设备1分别与UPF1、UPF3和UPF4建立了隧道,中转设备1可以转发UE1向UE3或者UE4发送的报文。中转设备2分别与UPF1、UPF3、UPF4建立了隧道,中转设备2可以转发UE3或者UE4发送给UE1的报文。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简化附图,图7中未示出UPF与UE之间的RAN节点。
可选的,在跨群组通信支持双向通信的情况下,第一中转设备和第二中转设备可以是同一个设备。
相比于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2,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1的优点在于:跨群组通信的报文无需通过中转设备转发,从而该报文的转发路径较短,有利于减少报文的转发时延。
相比于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1,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2的优点在于:当一个终端切换UPF时,仅需要在中转设备同步该终端的转发信息,从而降低配置转发信息的复杂度。
下面基于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1,具体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配置方法。
如图8所示,该路由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进行通信。
其中,第一群组与第二群组是不同的两个群组。第一终端是第一群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是第二群组中满足预设条件的终端。其中,预设条件包括:条件1、第二终端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的权限;条件2、第二终端处于上线状态。
因此,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包括以下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一、会话管理网元先确定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之后,会话管理网元从上述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中,确定处于上线状态的终端。
实现方式二、会话管理网元先确定第二群组中处于上线状态的终端;之后,会话管理网元从处于上线状态的终端中,确定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
可选的,当第二群组中的终端处于上线状态时,会话管理网元会存储该终端的会话上下文,该会话上下文包括会话的隧道信息、该终端的地址等。因此,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是否存储一个终端的会话上下文,判断该终端是否处于上线状态。
可选的,会话管理网元通过获取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二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的标识。
示例性的,如表1所示,该指示信息可以以列表形式来实现。
表1
Figure BDA0002590386540000141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指示信息仅包括:第二群组的标识。基于该设计,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第二群组中任意一个终端均具有与第一终端的通信权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包括:会话管理网元从自身存储的上下文中获取该指示信息;或者,会话管理网元从其他设备(例如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到该指示信息。
举例来说,会话管理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签约数据,该签约数据包括: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其中,上述签约数据可以是第一群组的签约数据,也可以是第一终端的签约数据。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签约数据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包括: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报文,和/或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报文。
也即,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1、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报文,第二终端不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报文。
情况2、第一终端不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报文,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报文。
情况3、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报文,第二终端也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报文。
可选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网络策略、群组配置信息或者终端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所符合的情况。其中,群组配置信息或者终端配置信息可以由会话管理网元从第一终端/第一群组的签约数据中获取到。网络策略可以预先配置在会话管理网元上,或者由会话管理网元从其他设备(例如策略功能网元)获取到。
例如,网络策略可以预先规定5GVN中的跨群组通信均是双向通信还是单向通信。进一步的,若网络策略预先规定5GVN中的跨群组通信是单向通信,网络策略还可以规定单向通信的通信方向。
例如,群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群组中的终端与第二群组中的终端之间的跨群组通信是双向通信还是单向通信。进一步的,若群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群组中的终端与第二群组中的终端之间的跨群组通信是单向通信,群组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跨群组通信的通信方向。
例如,终端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群组中的终端之间的跨群组通信是双向通信还是单向通信。进一步的,若终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群组中的终端之间的跨群组通信是单向通信,终端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跨群组通信的通信方向。
可选的,终端配置信息与上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相结合,结合后的信息可以如表2所示。在表2中,通信权限的取值为0,表示两个终端之间的跨群组通信是双向通信;通信权限的取值为1,表示第一群组中的终端可以向第二群组中的终端发送报文;通信权限的取值为2,表示第二群组中的终端可以向第一群组中的终端发送报文。
表2
Figure BDA000259038654000015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应用层的消息,确定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同样地,第二终端也可以通过应用层的消息,确定第一群组中具有与第二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
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单向通信,则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可以配置仅支持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单向通信,也可以配置支持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双向通信。
因此,基于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1,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至少执行下述步骤S102-S103。可选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还可以执行下述步骤S104-S105。
或者,基于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2,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至少执行下述S104-S105。可选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还可以执行下述步骤S102-S103。
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双向通信,则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需要配置支持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双向通信。因此,基于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3,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需要执行下述S102-S105。
S102、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转发信息,以使得第一用户面网元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转发信息。
其中,第一转发信息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一报文。其中,第一报文为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报文。也就是说,第一报文的源地址信息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目的地址信息为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
可选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场景1或者场景2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2。
场景1、第一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
在场景1下,第一转发信息可以承载于N4会话创建请求消息中。其中,N4会话创建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用户面网元创建第一终端的N4会话。可选的,N4会话创建请求消息除了包括第一转发信息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转发信息。
场景2、在第一终端成功建立会话之后,修改第一终端的会话的过程中。
在场景2下,第一转发信息可以承载于N4会话修改请求信息中。其中,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用户面网元修改第一终端的N4会话。
下面基于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1,具体介绍会话管理网元生成第一转发信息的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一、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二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生成第一转发信息。从而,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将使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用户面网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终端是已上线终端,因此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从自身存储的会话上下文中获取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二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用于其他设备寻址第二终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为第二终端的IPv4地址、IPv6地址、MAC地址、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或者第五代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5th generation-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5G-GUTI)等。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终端(例如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参考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的描述,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以及其他用户面网元(例如第一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均可以参考上文中对隧道信息的描述,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当第一转发信息以N4路由规则实现时,第一转发信息可以采用以下设计中的任意一种:
设计1.1、第一转发信息包括第一PDR、第一PDR所关联的第一FAR、第二PDR、和第二PDR所关联的第二FAR。
其中,第一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接入网侧对应的取值(例如“access side”)。第一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内部接口对应的取值(例如“5G VN internal”),Network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或者Network Instance的值与第一群组有对应关系。其中,第一群组的标识可以是内部群组标识,也可以是与内部群组标识对应的其它标识。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群组的内部群组标识为DNN+S-NSSAI,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DNN+S-NSSAI对应的IP域(IP domain)。后述第二群组的标识与此类似,不再赘述。第二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目的地址设置为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FAR的添加外层消息头参数设置为第二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设计1.2、第一转发信息包括第一PDR、第一PDR所关联的第一FAR、第一PDR所关联的第三FAR、第二PDR、和第二PDR所关联的第二FAR。
其中,第一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access side”。第一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第三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第二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目的地址设置为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FAR的添加外层消息头参数设置为第二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实现方式二、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生成第一转发信息。其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是第二终端所接入的接入网设备。从而,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接入网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终端是已上线终端,因此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从自身存储的会话上下文中获取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用于建立第二用户面网元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隧道。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可以为N3隧道信息。示例性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可以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
可选的,当第一转发信息以N4路由规则实现时,第一转发信息可以采用以下设计中的任意一种:
设计1.3、第一转发信息包括第一PDR、第一PDR所关联的第一FAR、第二PDR、和第二PDR所关联的第二FAR。
其中,第一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access side”。第一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第二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目的地址设置为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FAR的添加外层消息头参数设置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
设计1.4、第一转发信息包括第一PDR、第一PDR所关联的第一FAR、第一PDR所关联的第三FAR、第二PDR、以及第二PDR所关联的第二FAR。
其中,第一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access side”。第一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第三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第二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目的地址设置为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二FAR的添加外层消息头参数设置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
S103、第一用户面网元存储第一转发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用户面网元在第一终端的N4会话上下文中存储第一转发信息。
这样一来,第一用户面网元在接收到来自于第一终端的第一报文之后,可以根据第一转发信息,转发第一报文。
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用户面网元会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用户面网元。由于在第二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第二用户面网元上会配置第二终端的N4路由规则。因此,第二用户面网元在接收到第一报文之后,可以根据第二终端的N4路由规则,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再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终端,以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一报文。
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用户面网元会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后,第二接入网设备再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终端,以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一报文。
S104、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转发信息,以使得第二用户面网元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二转发信息。
其中,第二转发信息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二报文。其中,第二报文是第二终端发送给第一终端的报文。也就是说,第二报文的源地址为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目的地址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
可选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场景1或者场景2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4。
场景1、第一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
场景2、在第一终端成功建立会话之后,修改第一终端的会话或修改群组会话的过程中。
在场景1或者场景2下,第二转发信息可以承载于N4会话修改请求信息中。其中,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二用户面网元修改第二终端的N4会话。
下面基于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1,具体介绍会话管理网元生成第二转发信息的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一、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一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生成第二转发信息。从而,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一用户面网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从自身存储的上下文中,获取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
可选的,在第一终端建立会话过程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第一用户面网元分配隧道信息;或者,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从第一用户面网元获取到第一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在第一终端成功建立会话之后,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从第一终端的会话上下文中获取到第一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当第二转发信息以N4路由规则实现时,第二转发信息可以采用以下设计中的任意一种:
设计2.1、第二转发信息包括第四PDR、第四PDR所关联的第四FAR、第五PDR、和第五PDR所关联的第五FAR。
其中,第四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access side”。第四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第五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目的地址设置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五FAR的添加外层消息头设置为第一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设计2.2、第二转发信息包括第四PDR、第四PDR所关联的第四FAR、第四PDR所关联的第六FAR、第五PDR、和第五PDR所关联的第五FAR。
其中,第四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access side”。第四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第六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第五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目的地址设置为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五FAR的添加外层消息头设置为第一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实现方式二、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生成第二转发信息。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是第一终端所接入的接入网设备。从而,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用于建立第一用户面网元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隧道。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可以为N3隧道信息。示例性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可以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
可选的,在第一终端建立会话过程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从移动管理网元获取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或者,在第一终端成功建立会话之后,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从第一终端的会话上下文中,获取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当第二转发信息以N4路由规则实现时,第二转发信息可以采用以下设计中的任意一种:
设计2.3、第二转发信息包括第四PDR、第四PDR所关联的第四FAR、第五PDR、和第五PDR所关联的第五FAR。
其中,第四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access side”。第四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第五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目的地址设置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五FAR的添加外层消息头设置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
设计2.4、第二转发信息包括第四PDR、第四PDR对应的第四FAR和第六FAR、第五PDR、和第五PDR对应的第五FAR。
其中,第四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access side”。第四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第六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第五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目的地址设置为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五FAR的添加外层消息头设置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
S105、第二用户面网元存储第二转发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用户面网元在第二终端的N4会话上下文中存储第二转发信息。
这样一来,第二用户面网元在接收到来自于第二终端的第二报文之后,可以根据第二转发信息,转发第二报文。
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二用户面网元会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用户面网元。由于在第一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第一用户面网元上会配置第一终端的N4路由规则(例如上文中提到的第一转发信息)。因此,第一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N4路由规则,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再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终端,以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二报文。
在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二用户面网元会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再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终端,以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二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步骤S102-S103和步骤S104-S105均需要执行时,不限制步骤S102-S13和步骤S104-S105的执行顺序。例如,可以先执行步骤S102-S103,在执行步骤S104-S105;或者,先执行步骤S104-S105,在执行步骤S102-S103;或者,同时执行步骤S102-S103和步骤S104-S105。
基于图8所示的技术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第一用户面网元配置第一转发信息,和/或,为第二用户面网元配置第二转发信息,使得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进行通信,从而实现5GVN中的跨群组通信的功能。
下面基于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2,具体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配置方法。
如图9所示,该路由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进行通信。
其中,步骤S201的描述可以参考步骤S101,在此不再赘述。
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单向通信,则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可以配置仅支持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单向通信,也可以配置支持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双向通信。
因此,基于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1,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至少执行下述步骤S202-S205。可选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还可以执行下述步骤S206-S209。
或者,基于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2,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至少执行下述S206-S209。可选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还可以执行下述步骤S202-S205。
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双向通信,则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需要配置支持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双向通信。因此,基于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3,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网元需要执行下述S202-S109。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步骤S202-S203、步骤S204-S205、步骤S206-S207、以及步骤S208-S209之间的执行顺序。
S202、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转发信息,以使得第一用户面网元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转发信息。
其中,第一转发信息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一报文。
可选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场景1或者场景2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03。
场景1、第一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
在场景1下,第一转发信息可以承载于N4会话创建请求消息中。其中,N4会话创建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用户面网元创建第一终端的N4会话。可选的,N4会话创建请求消息除了包括第一转发信息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转发信息。
场景2、在第一终端成功建立会话之后,修改第一终端的会话的过程中。
在场景2下,第一转发信息可以承载于N4会话修改请求信息中。其中,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用户面网元修改第一终端的N4会话。
可选的,第一转发信息根据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一中转设备的隧道信息来生成。从而,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一中转设备。
或者,第一转发信息根据第二群组对应的地址段和第一中转设备的隧道信息来生成。从而,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群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的报文(例如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中转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第二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第一中转设备可以是为第二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也可以是除了为第二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
例如,UPF1为第一群组中的UE1和UE2提供服务,UPF2为第一群组中的UE3提供服务,UPF3为第二群组中的UE4提供服务,UPF4为第二群组中的UE5提供服务,则可以选择以UPF3或者UPF4作为第二中转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从自身存储的上下文中获取到第一中转设备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当第一转发信息以N4路由规则实现时,第一转发信息可以采用以下设计中的任意一种:
设计1.5、第一转发信息包括第一PDR、第一PDR所关联的第一FAR、第二PDR、第二PDR所关联的第二FAR、第七PDR、以及第七PDR所关联的第七FAR。
其中,第一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access side”。第一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第二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第二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第七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目标地址设置为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或者第二群组对应的地址段。第七FAR的添加外层消息头参数设置为第一中转设备的隧道信息。
设计1.6、第一转发信息包括第一PDR、以及第一PDR所关联的第一FAR。
其中,第一PDR的目的地址设置为:第二群组对应的地址段或者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第一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添加外层消息头参数设置为第一中转设备的隧道信息。
基于设计1.6,可以将第一PDR的优先级设置得较高,以便于减少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报文匹配到第一PDR的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一中转设备,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会话管理网元从其他设备(例如UDM)获取第一中转设备的信息。示例性的,第一中转设备的信息可以为地址信息、标识等。
方式二、会话管理网元在第二群组中的一个终端上线之后,将服务该终端的用户面网元确定为第一中转设备。
方式三、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二群组对应的地址段,确定第一中转设备。也就是说,第一中转设备为负责路由/转发第二群组对应的地址段的数据包的设备。
举例来说,UPF#1负责转发192.168.1.1~192.168.110的数据包,UPF#2负责转发192.168.111~192.168.150的数据包。若第二群组对应的地址段是192.168.1.1~192.168.1.50,则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UPF#1是第一中转设备。
S203、第一用户面网元存储第一转发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用户面网元可以在第一群组的会话上下文中存储第一转发信息。
这样一来,第一用户面网元在接收到来自于第一终端的第一报文之后,可以根据第一转发信息,转发第一报文。
S204、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中转设备发送第四转发信息,以使得第一中转设备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四转发信息。
其中,第四转发信息用于第一中转设备转发第一报文。
可选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场景1、场景2、场景3或者场景4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05。
场景1、第一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
场景2、在第一终端成功建立会话之后,修改第一终端的会话的过程中。
场景3、第二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
场景4、在第二终端成功建立会话之后,第一终端建立会话之前的时间段中。示例性的,场景4可以具体为第二群组中除第二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或者第一群组中除第一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
可选的,在第一中转设备为第二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四转发信息根据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来生成。从而,该第四转发信息用于第一中转设备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第一中转设备不为第二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四转发信息根据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二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来生成。从而,该第四转发信息用于第一中转设备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第二用户面网元。
可选的,若第一中转设备是为第二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的用户面网元,第四转发信息可以复用第一中转设备所服务的第二群组中的终端的N4路由规则。
S205、第一中转设备存储第四转发信息。
当第一中转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报文时,第一中转设备可以根据第四转发信息,转发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报文,以支持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跨群组通信。
这样一来,第一中转设备在接收到来自于第一用户面网元的第一报文之后,可以根据第四转发信息,转发第一报文。
可选的,在第一中转设备不为第二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报文在5GVN中的传输流程为:第一用户面网元根据第一转发信息,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第一中转设备。第一中转设备根据第四转发信息,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第二用户面网元。由于在第二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第二用户面网元上会配置第二终端的N4路由规则。因此,第二用户面网元在接收到第一报文之后,可以根据第二终端的N4路由规则,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再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终端,以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一报文。
可选的,在第一中转设备为第二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报文在5GVN中的传输流程为:第一用户面网元根据第一转发信息,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一中转设备。第一中转设备根据第四转发信息,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再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终端,以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一报文。
S206、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转发信息,以使得第二用户面网元接收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二转发信息。
其中,第二转发信息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二报文。
可选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场景1、场景2、场景3或者场景4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05。
场景1、第一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
场景2、在第一终端成功建立会话之后,修改第一终端的会话的过程中。
场景3、第二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
场景4、在第二终端成功建立会话之后,第一终端建立会话之前的时间段中。示例性的,场景4可以具体为第二群组中除第二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或者第一群组中除第一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
可选的,第二转发信息根据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二中转设备的隧道信息来生成。从而,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二中转设备。
或者,第二转发信息根据第二群组对应的地址段和第二中转设备的隧道信息来生成。从而,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二终端发送给第一群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的报文(例如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中转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第一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第二中转设备可以是为第一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也可以是除了为第一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
例如,UPF1为第一群组中的UE1和UE2提供服务,UPF2为第一群组中的UE3提供服务,UPF3为第二群组中的UE4提供服务,UPF4为第二群组中的UE5提供服务,则可以选择以UPF1或者UPF2作为第二中转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从自身存储的上下文中获取到第二中转设备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当第二转发信息以N4路由规则实现时,第二转发信息可以采用以下设计中的任意一种:
设计2.5、第二转发信息包括第四PDR、第四PDR所关联的第四FAR、第五PDR、第五PDR所关联的第五FAR、第八PDR、以及第八PDR所关联的第八FAR。
其中,第四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access side”。第四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第五PDR的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二群组的标识。第五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第八PDR的源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目标地址设置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或者第一群组对应的地址段。第八FAR的添加外层消息头参数设置为第二中转设备的隧道信息。
设计2.6、第二转发信息包括第四PDR、以及第四PDR所关联的第四FAR。
其中,第四PDR的目的地址设置为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或者第一群组对应的地址段。第四FAR的目标接口参数设置为“5G VN internal”,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第一群组的标识,添加外层消息头参数设置为第二中转设备的隧道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二中转设备,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会话管理网元从其他设备获取第二中转设备(例如UDM)的信息。例如,第二中转设备的信息可以为地址信息、标识等。
方式二、会话管理网元在第一群组中的一个终端上线之后,将服务该终端的用户面网元确定为第二中转设备。
方式三、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一群组对应的地址段,确定第二中转设备。也就是说,第二中转设备为负责路由/转发第一群组对应的地址段的数据包。
S207、第二用户面网元存储第二转发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用户面网元在第二群组对应的会话上下文中存储第二转发信息。
这样一来,第二用户面网元在接收到来自于第二终端的第二报文之后,可以根据第二转发信息,转发第二报文。
S208、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中转设备发送第三转发信息,以使得第二中转设备接收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三转发信息。
其中,第三转发信息用于得第二中转设备转发第二报文。
可选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场景1或者场景2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08。
场景1、第一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
场景2、在第一终端成功建立会话之后,修改第一终端的会话的过程中。
可选的,在第二中转设备为第一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三转发信息根据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来生成。从而,第三转发信息用于第二中转设备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第二中转设备不为第一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三转发信息根据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和第一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来生成。从而,第三转发信息具体用于第二中转设备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用户面网元。
可选的,若第二中转设备是为第一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的用户面网元,第三转发信息可以复用第二中转设备所服务的第一群组中的终端的N4路由规则。
S209、第二中转设备存储第三转发信息。
这样一来,第二中转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报文之后,可以根据第三转发信息,转发第二报文。
可选的,在第二中转设备不为第一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二报文在5GVN中的传输流程为:第二用户面网元根据第二转发信息,将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二中转设备。第二中转设备根据第三转发信息,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第一用户面网元。由于在第一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第一用户面网元上会配置第一终端的N4路由规则。因此,第一用户面网元在接收到第二报文之后,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N4路由规则,将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在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终端,以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二报文。
可选的,在第二中转设备为第一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二报文在5GVN中的传输流程为:第二用户面网元根据第二转发信息,将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二中转设备。第二中转设备根据第三转发信息,将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在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终端,以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二报文。
基于图9所示的技术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给第一用户面网元配置第一转发信息,给第一中转设备配置第四转发信息,以使得通信系统可以支持第一报文的转发。和/或,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给第二用户面网元配置第二转发信息,给第二中转设备配置第三转发信息,以使得通信系统可以支持第二报文的转发。
图9所示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不同于第二用户面网元的场景下。
可选的,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方式为双向通信的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结合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1和跨群组通信的系统架构2来配置相应的转发信息。
例如,为了支持第一报文的转发,会话管理网元采用基于跨群组通信系统的架构1的路由配置方法(例如图8所示的技术方案);而为了支持第二报文的转发,会话管理网元采用基于跨群组通信系统的架构2的路由配置方法(例如图9所示的技术方案)。
又例如,为了支持第一报文的转发,会话管理网元采用基于跨群组通信系统的架构2的路由配置方法;而为了支持第二报文的转发,会话管理网元采用基于跨群组通信系统的架构1的路由配置方法。
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可以包括SMF和UPF1。假设终端1属于第一群组,终端2属于第二群组,终端2具有与终端1的通信权限。在终端1上线之前,终端2已上线,UPF1为终端2提供服务。在终端1建立PDU会话的过程中,SMF分配UPF1为终端1提供服务。SMF确定终端1允许与终端2进行通信。因此,SMF可以向UPF1发送转发信息1,该转发信息1用于UPF1将终端1发送给终端2的报文转发给RAN节点2。UPF1保存该转发信息1。另外,SMF还可以向UPF1发送转发信息2,该转发信息2用于UPF1将终端2发送给终端1的报文转发给RAN节点1。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UPF2。假设终端3属于第二群组,终端3具有与终端1的通信权限。在终端1上线之前,终端3已经上线,UPF2为终端3提供服务。
基于图8所示的技术方案,在终端1建立PDU会话的过程中,或者,在终端1建立完成PDU会话之后。SMF确定终端1允许与终端3进行通信。因此,SMF可以向UPF1发送转发信息3,该转发信息3用于UPF1将终端1发送给终端3的报文转发给UPF2。UPF1保存转发信息3。另外,SMF还可以向UPF2发送转发信息4,该转发信息4用于UPF2将终端3发送给终端1的报文转发给UPF1。UPF2保存该转发信息4。
或者,如图10所示,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UPF2以及中转设备1。假设终端3属于第二群组,终端3具有与终端1的通信权限。在终端1上线之前,终端3已经上线,UPF2为终端3提供服务。
基于图9所示的技术方案,SMF确定终端1允许与终端3进行通信。因此,SMF可以向UPF1发送转发信息3,以及SMF向中转设备1发送转发信息5。该转发信息3用于UPF1将终端1发送给终端3的报文转发给中转设备1。该转发信息5用于中转设备1将终端1发送给终端3的报文转发给UPF2。UPF1保存转发信息3。中转设备1保存转发信息5。
如图10所示,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中转设备2。基于图9所示的技术方案,SMF可以向UPF2发送转发信息4,以及SMF可以向中转设备2发送转发信息6。转发信息4用于UPF2将终端3发送给终端1的报文转发给中转设备2。转发信息6用于中转设备2将终端3发送给终端1的报文转发给UPF1。UPF2保存转发信息4。中转设备2保存转发信息6。
可选的,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网元,例如应用功能实体、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开放功能网元等。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AF向UDM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使得UDM接收AF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请求消息用于创建或者更新第一群组。可选的,第一请求消息可以有其他名称,例如创建/更新群组请求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一群组的标识。
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第一终端可以是第一群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为了实现这一功能,第一请求消息可以采用以下设计:
设计3.1、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二群组的标识。
基于设计3.1,第一群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均可以和第二群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进行通信。
设计3.2、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二群组的标识、以及一个通信名单信息。其中,该通信名单信息包括第二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的标识。
基于设计3.2,第一请求消息所包括的通信名单信息可以适用于第一群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从而,第一群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可以与该通信名单信息所指示的任意一个终端进行通信。
设计3.3、第一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群组中M个终端的标识、第二群组的标识、以及一个通信名单信息。M为正整数。
基于设计3.3,第一群组中的M个终端中每一个终端所对应的通信名单信息即为第一请求消息所包括的通信名单信息。换而言之,第一群组中M个终端中的任意一个可以与该通信名单信息所指示的任意一个终端进行通信。第一群组中除M个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不可以与第二群组中的终端进行通信。
设计3.4、第一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群组中M个终端的标识、第二群组的标识、以及M个通信名单信息。其中,M个通信名单信息与M个终端一一对应。
基于设计3.4,上述M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可以与该终端对应的通信名单信息所指示的任意一个终端进行通信。第一群组中除M个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不可以与第二群组中的终端进行通信。
可选的,协议中可以预先规定跨群组通信的类型。例如,可以预先规定第一群组中的终端和第二群组中的终端是双向通信或者单向通信。并且,协议还可以预先规定单向通信的通信方向。
可选的,第一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通信类型信息,该通信类型信息用于指示跨群组通信的通信类型。也即,该通信类型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群组中的终端和第二群组中的终端之间是单向通信,还是双向通信。在通信类型信息用于指示跨群组通信类型是单向通信时,通信类型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单向通信的通信方向。例如,通信类型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报文。或者,通信类型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报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F向NE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之后,NEF向UDM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可选的,UDM在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可以验证第一请求消息是否合法。若第一请求消息不合法,则UDM不执行下述步骤S302。若第一请求消息合法,则UDM可以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302。
可选的,若第一请求消息所携带的第一群组的标识是外部群组标识,则NEF或者UDM可以将外部群组标识映射成内部群组标识。例如,将external group ID映射为internal group ID;或者,将DNN+S-NSSAI映射为internal group ID。
在NEF将外部群组标识映射成内部群组标识的情况下,NEF会向UDM发送外部群组标识与内部群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S302、UDM存储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DM可以在第一群组的签约数据中存储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DM在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的签约数据中存储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在图1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该配置方法在步骤S303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3、UDM向统一数据仓储(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发送第一映射关系。
其中,第一映射关系为DNN+S-NSSAI标识与internal group ID之间的映射关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DM向UDR发送签约数据,该签约数据包括第一映射关系。
S304、UDR向PCF发送第一映射关系,以使得PCF接收到第一映射关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DR可以主动地向PCF发送第一映射关系。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DR可以在PCF请求第一映射关系之后,再向PCF发送第一映射关系。
S305、PCF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生成用户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E route selectionpolicy,URSP)。
其中,URSP用于指示目标应用的标识与DNN+S-NSSAI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目标应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可选的,目标应用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也可以是PCF根据第一终端的情况来确定的,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S306、PCF向第一终端发送URSP,以使得第一终端接收到PCF发送的URSP。
基于图12所示的技术方案,在第一终端接收到URSP之后,当第一终端使用目标应用时,第一终端可以向网络侧发起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包括该目标应用所对应的DNN+S-NSSAI标识。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会话管理网元、用户面网元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会话管理网元、用户面网元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单元的情况下,图1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01、以及通信单元102。
一种示例,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文中提到的会话管理网元,或者应用于会话管理网元中的芯片。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01用于支持会话管理网元执行图8中的步骤S101、图9中的步骤S201,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需要执行的其他处理操作。通信单元102用于支持会话管理网元执行图8中的步骤S102和S104、图9中的步骤S202、S204、S206以及S208,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需要执行的其他通信操作。
另一种示例,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文中提到的第一用户面网元,或者应用于第一用户面网元中的芯片。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01用于支持第一用户面网元执行图8中的步骤S103,图9中的步骤S203,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网元需要执行的其他处理操作。通信单元102用于支持第一用户面网元执行图8中的步骤S102,图9中的步骤S202,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网元需要执行的其他通信操作。
另一种示例,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文中提到的第二用户面网元,或者应用于第二用户面网元中的芯片。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01可以支持第二用户面网元执行图8中的步骤S105,图9中的步骤S207,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用户面网元需要执行的其他处理操作。通信单元102用于支持第二用户面网元执行图8中的步骤S104,图9中的步骤S206,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用户面网元需要执行的其他通信操作。
另一种示例,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文中提到的第一中转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一中转设备中的芯片。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01可以支持第一中转设备执行图9中的步骤S205,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中转设备需要执行的其他处理操作。通信单元102可以支持第一中转设备执行图9中的步骤S204,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中转设备需要执行的其他通信操作。
另一种示例,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文中提到的第二中转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二中转设备中的芯片。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01可以支持第二中转设备执行图9中的步骤S209,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中转设备需要执行的其他处理操作。通信单元102可以支持第二中转设备执行图9中的步骤S208,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中转设备需要执行的其他通信操作。
图13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13中的单元也可以称为模块,例如,处理单元可以称为处理模块,通信单元可以称为通信模块。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1和通信接口203。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200还包括存储器204,存储器2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201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2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200通过调用存储器204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处理器201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处理器201、通信接口203以及存储器204通过总线系统202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202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4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202。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201中,或者由处理器201实现。处理器2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2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2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204,处理器201读取存储器204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示例性的,图13中的处理单元101可以由图14中的处理器201来实现,图13中的通信单元102可以由图14中的通信接口203来实现。
以上通信单元或通信接口可以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或通信接口,用于从其它装置接收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通信单元或通信接口是该芯片用于从其它芯片或装置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或通信接口。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的供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可以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事先写入在存储器中,也可以是以软件形式下载并安装在存储器中。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SSD)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路由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得该芯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配置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9)

1.一种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一群组中的第一终端允许与第二群组中的第二终端进行通信;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转发信息,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是为所述第一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所述第一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的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将所述第一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所述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和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将所述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所述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是所述第二终端接入的接入网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发信息具体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将所述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一中转设备,所述第一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所述第二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转设备是为所述第二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或者,所述第一中转设备是除了为所述第二群组中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中转设备发送第四转发信息,所述第四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一中转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中转设备是除了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时,所述第四转发信息具体用于所述第一中转设备将所述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用户面网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转发信息,所述第二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转发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是为所述第二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不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是同一个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所述第一终端所接入的接入网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发信息具体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二中转设备,所述第二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所述第一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转设备是为所述第一群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或者,所述第二中转设备是除了为所述第一群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中转设备发送第三转发信息,所述第三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二中转设备转发所述第二报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中转设备是除了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之外的其他设备时,所述第三转发信息具体用于所述第二中转设备将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用户面网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并且处于上线状态的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中处于上线状态的终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二群组中具有与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接收来自应用功能实体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路由配置方法。
2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用户面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提供服务,所述第一终端属于第一群组,所述第二终端属于第二群组;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允许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通信;向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转发信息,所述第一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报文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是所述第二终端接入的接入网设备;
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一转发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转发信息,所述第二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所述第一终端接入的接入网设备;
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二转发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用户面网元,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为所述第二群组中的第三终端提供服务;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允许与所述第三终端进行通信;向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三转发信息,所述第三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三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所述第三报文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三终端的报文;
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三转发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发送第四转发信息,所述第四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四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所述第四报文为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报文;
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用于接收所述第四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四转发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用户面网元和第一中转设备,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为所述第二群组中的第三终端提供服务,所述第一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所述第二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三转发信息;向所述第一中转设备发送第五转发信息;其中,所述第三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将第三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中转设备,所述第三报文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三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五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一中转设备将所述第三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
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三转发信息;
所述第一中转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五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五转发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中转设备,所述第二中转设备负责转发发送给所述第二群组中的终端的报文;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发送第四转发信息;向所述第二中转设备发送第六转发信息;其中,所述第四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将第四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中转设备,所述第四报文为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报文;所述第六转发信息用于所述第二中转设备将所述第四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
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用于接收所述第四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四转发信息;
所述第二中转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六转发信息;存储所述第六转发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1至2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统一数据管理网元;
所述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应用功能实体;
所述应用功能实体,用于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群组中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权限的终端的指示信息;
所述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开放功能网元;
所述应用功能实体,具体用于向所述开放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所述开放功能网元,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向所述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所述统一数据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所述开放功能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CN202010694042.5A 2020-07-17 2020-07-17 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9500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4042.5A CN113950077A (zh) 2020-07-17 2020-07-17 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EP21841311.0A EP4171101A4 (en) 2020-07-17 2021-07-12 ROUTING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CT/CN2021/105768 WO2022012468A1 (zh) 2020-07-17 2021-07-12 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8/154,356 US20230171672A1 (en) 2020-07-17 2023-01-13 Rout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4042.5A CN113950077A (zh) 2020-07-17 2020-07-17 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0077A true CN113950077A (zh) 2022-01-18

Family

ID=79327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4042.5A Pending CN113950077A (zh) 2020-07-17 2020-07-17 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1672A1 (zh)
EP (1) EP4171101A4 (zh)
CN (1) CN113950077A (zh)
WO (1) WO202201246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7079A (zh) * 2022-05-23 2022-08-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528318A (zh) * 2023-06-30 2023-08-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元连接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7552A (zh) * 2022-01-28 2023-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300714A1 (en) * 2022-03-15 2023-09-2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choring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between base stations
CN114980359B (zh) * 2022-07-28 2022-12-27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58408A1 (en) * 2017-11-17 2019-05-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ffic routing and path optimization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CN110167088A (zh) * 2019-05-29 2019-08-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90297121A1 (en) * 2018-03-21 2019-09-26 Weihua QIAO Supporting Termination Access Domain Selection for a Dual Registered Wireless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2842A (zh) * 2017-08-29 2021-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567690A (zh) * 2018-08-13 2021-03-26 苹果公司 第五代(5g)系统中的局域网(lan)服务
US11445335B2 (en) * 2018-08-17 2022-09-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private communication within a user equipment group
CN110972226B (zh) * 2018-09-28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地局域网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595908A (zh) * 2018-10-09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58408A1 (en) * 2017-11-17 2019-05-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ffic routing and path optimization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20190297121A1 (en) * 2018-03-21 2019-09-26 Weihua QIAO Supporting Termination Access Domain Selection for a Dual Registered Wireless Device
CN110167088A (zh) * 2019-05-29 2019-08-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7079A (zh) * 2022-05-23 2022-08-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67079B (zh) * 2022-05-23 2024-04-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528318A (zh) * 2023-06-30 2023-08-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元连接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71101A1 (en) 2023-04-26
US20230171672A1 (en) 2023-06-01
EP4171101A4 (en) 2023-12-27
WO2022012468A1 (zh) 2022-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3000B2 (en)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9520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vehicle communications in 5G system
US11917498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20200374352A1 (en)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20220330129A1 (en) Rout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15016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upporting a local area network (lan)
WO2023284584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2012468A1 (zh) 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1104484A1 (zh) 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AU2018370721A1 (en) Sess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3709902A (zh) 中继链接建立、配置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1943139B2 (en) Rout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263879A1 (en) Multicast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14938494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054336A1 (zh) 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6250214A (zh) 避免环路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205444A1 (zh) 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2004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197737A1 (zh) 报文发送方法、pin管理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US10694560B2 (en) Integrating private LTE radio service with WiFi access architectures
CN11817551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319958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643730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