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9467B -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9467B
CN113949467B CN202111213365.9A CN202111213365A CN113949467B CN 113949467 B CN113949467 B CN 113949467B CN 202111213365 A CN202111213365 A CN 202111213365A CN 113949467 B CN113949467 B CN 113949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mission channel
channel
transmission
v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33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9467A (zh
Inventor
周沐
曹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33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9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9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9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9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9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2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 H04B1/123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using adaptive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1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calibration;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H04B17/17Detection of non-compliance or faulty performance, e.g. response devi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提高传输通道校正的准确性。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分别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连接,该装置包括:矢量检测单元,用于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和第二信号在第二端点被馈入第二信号时,分别根据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多个反馈信号检测多个信号矢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相控阵是一种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阵列,利用大量的天线单元排成阵列组成,每个天线单元都可有独立的开关控制,通过控制阵列中各天线单元的幅度和相位,调制电磁波的辐射方向,以合成具有指向性的聚焦扫描的波束。
5G通信系统中使用毫米波作为信号的载波,由于毫米波在大气中传输的衰减程度与低频电磁波相比大大增加,通过引入大型相控阵技术,可以增强5G通信系统中信号的定向性和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提升系统通信距离和系统容量。大型相控阵技术使用了大数量的集成于一个或者多个芯片中的信号传输通道。高性能的相控阵要求通道具有高度一致性,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这些传输通道间会产生偏差,需要校准各通道的偏差。
目前,在校准芯片中的通道时,通常是在芯片内部设置信号发生器和正交接收机,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参考信号,并通过参考信号传输线的一端将其馈入传输通道,然后将传输通道的输出信号和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参考信号输入正交接收机,从而得到每个传输通道的相位,两个传输通道的相位之间的差值再减去预估的传输线带来的传输延迟,从而得到最终的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但是,传输线在生产和使用中也会产生偏差,通过预估的方式确定的传输线的传输延迟的准确性较低,从而导致得到的每个传输通道对应的相位校正值会存在较大误差,进而使得传输通道校正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用于提高传输通道间偏差校正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该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以及校正耦合通道,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一传输通道连接,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与第二传输通道连接,该装置包括:矢量检测单元,用于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一反馈信号检测第一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的第二反馈信号检测第二信号矢量;矢量检测单元,还用于第二信号在第二端点被馈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三反馈信号检测第三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的第四反馈信号检测第四信号矢量,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为接收通道时,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和第二信号在第二端点被馈入第二信号时,分别根据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多个反馈信号检测多个信号矢量,由于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间的传输方向相反,因此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反馈信号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使得校正耦合通道的传输偏差被抵消,进而根据该偏差校正值进行校正时,可以提高接收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反馈信号是第一信号经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传输后的信号;第三反馈信号是第二信号经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端点至第一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传输后的信号。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矢量检测单元包括正交接收机,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通过合路器合并,正交接收机通过耦合器与合路器连接;其中,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时,正交接收机分别对第一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矢量和第二信号矢量;从第二信号在第二端点被馈入时,正交接收机分别对第二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三信号矢量和第四信号矢量。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正交接收机分别对第一端点馈入的第一信号与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以及分别对第二端点馈入的第二信号与第三反馈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可以快速有效的得到多个反馈信号的信号矢量,提高信号矢量检测的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分路器,分路器与正交接收机连接,分路器还通过切换单元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连接;其中,当分路器通过切换单元与第一端点连接时,用于将第一信号分路至正交接收机和第一端点处;当分路器通过切换单元与第二端点连接时,用于将第二信号分路至正交接收机和第二端点处。可选的,切换单元为三端开关或者三端口巴伦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分路器和切换单元可以将第一信号分路至正交接收机和第一端点处,以及将第二信号分路至正交接收机和第二端点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化该装置的复杂度。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射频信号输入的装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射频信号;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是来自外部的射频信号;或者,该装置还包括与分路器连接的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用于校正射频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提高射频传输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中频信号输入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与分路器连接的混频器,混频器用于对中频信号和校正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其中,校正信号来自外部,或者该装置还包括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校正信号。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用于校正中频至射频的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提高中射频传输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基带信号输入的装置;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来自外部;或者,该装置还包括与分路器连接的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用于校正基带至射频的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提高基带至射频的传输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多个传输通道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时,该装置还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实现对多个传输通道中任意两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校正,提高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中,该多个传输通道也可以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中,该装置和多个传输通道可以被集成在同一半导体芯片中,也可以被集成在不同的半导体芯片中。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装置。可选的,该设备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终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以及校正耦合通道,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一传输通道连接,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与第二传输通道连接,该方法包括: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一反馈信号检测第一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的第二反馈信号检测第二信号矢量;第二信号在第二端点被馈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三反馈信号检测第三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的第四反馈信号检测第四信号矢量,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反馈信号是第一信号经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传输后的信号;第三反馈信号是第二信号经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端点至第一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传输后的信号。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第一信号矢量,以及检测第二信号矢量,包括:分别对第一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矢量和第二信号矢量;检测第三信号矢量,以及检测第四信号矢量,包括:分别对第二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三信号矢量和第四信号矢量。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多个传输通道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时,该方法还包括: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其中,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装置或芯片,或者该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无线通信设备。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以及校正耦合通道,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一传输通道连接,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与第二传输通道连接,该装置包括:矢量检测单元,用于当第一信号被输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从第一端点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检测第一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从第一端点输出的第二反馈信号检测第二信号矢量;矢量检测单元,还用于当第二信号被输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从第二端点输出的第三反馈信号检测第三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从第二端点输出的第四反馈信号检测第四信号矢量,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其中,校正耦合通道的传输偏差相互抵消,该偏差校正值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为发射通道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分别被输入时,分别根据从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输出的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反馈信号,检测多个信号矢量,由于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因此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多个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使得校正耦合通道的传输偏差被抵消,进而根据该偏差校正值进行校正时,可以提高接收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反馈信号是第一信号经第二传输通道和第二端点至第一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传输后的信号;第三反馈信号是第二信号经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传输后的信号。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矢量检测单元包括正交接收机,正交接收机分别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连接;当第一信号被输入时,正交接收机分别对第一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矢量和第二信号矢量;当第二信号被输入时,正交接收机分别对第二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三信号矢量和第四信号矢量。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正交接收机分别对第一信号与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以及分别对第二信号与第三反馈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可以快速有效的得到多个反馈信号的信号矢量,提高信号矢量检测的效率。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分路器,分路器与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和正交接收机连接,以分别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输入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和正交接收机;正交接收机还通过切换单元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连接,其中,当正交接收机通过切换单元与第一端点连接时,正交接收机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当正交接收机通过切换单元与第二端点连接时,正交接收机接收到第三反馈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可选的,切换单元为三端开关或者三端口巴伦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分路器分别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分路至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和正交接收机,正交接收机通过切换单元分别接收从第一端点输出的反馈信号和从第二端点输出的反馈信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化该装置的复杂度。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射频信号输入的装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射频信号;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是来自外部的射频信号;或者,该装置还包括与分路器连接的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用于校正射频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提高射频传输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中频信号输入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与分路器连接的混频器,混频器用于对中频信号和校正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其中,校正信号来自外部,或者该装置还包括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校正信号。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用于校正中频至射频的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提高中射频传输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基带信号输入的装置;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来自外部;或者,该装置还包括与分路器连接的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用于校正基带至射频的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提高基带至射频的传输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多个传输通道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时,该装置还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实现对多个传输通道中任意两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校正,提高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中,该多个传输通道也可以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中,该装置和多个传输通道可以被集成在同一半导体芯片中,也可以被集成在不同的半导体芯片中。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装置。可选的,该设备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终端。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以及校正耦合通道,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一传输通道连接,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与第二传输通道连接,该方法包括:当第一信号被输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一反馈信号检测第一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的第二反馈信号检测第二信号矢量;当第二信号被输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三反馈信号检测第三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的第四反馈信号检测第四信号矢量;其中,第二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三反馈信号在所述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反馈信号是第一信号经第二传输通道和第二端点至第一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传输后的信号;第三反馈信号是第二信号经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传输后的信号。
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第一信号矢量,以及检测第二信号矢量,包括:分别对第一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矢量和第二信号矢量;检测第三信号矢量,以及检测第四信号矢量,包括:分别对第二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三信号矢量和第四信号矢量。
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多个传输通道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时,该方法还包括: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其中,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装置或芯片,或者该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第五方面所提供的无线通信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方面所涉及的矢量检测单元可以是指用于检测信号幅度和/或信号相位的单元,信号幅度和信号相位可以组成一个矢量。可选的,矢量检测单元可以输出两个分量信号,两个分量信号可以用于确定信号幅度和信号相位,比如,矢量检测单元可以包括正交接收机或者希尔伯特(Hilbert)滤波器,正交接收机或Hilbert滤波器可用于输出的两个分量信号分别为I和Q,根据如下公式(a)和公式(b)可以确定信号幅度A和信号相位θ,或者可直接用于输出信号幅度A和信号相位θ。
A=101g(l2+Q2) (a)
可以理解地,上文提供的任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均用于执行上述所提供的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装置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单元和芯片的组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RX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二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三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相控阵是一种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阵列,利用大量的天线单元排成阵列组成,每个天线单元都可有独立的开关控制,通过控制阵列中各天线单元的幅度和相位,调制电磁波的辐射方向,以合成具有指向性的聚焦扫描的波束。使用相控阵技术的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比如,基站或者终端等)可以包括天线单元和芯片(chip),一个芯片中可以包括多个射频通道,一个射频通道和一个天线单元可以构成设备中一个用于信号接收或发射的通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通道、以及射频通道和天线单元构成的通道都可以称为传输通道。
如图1所示,以天线单元为贴片天线,相控阵包括4×4的天线阵列为例,相控阵中的天线单元和芯片在印刷设计时可以有两种组合形式,即AOB(antenna on PCB)和AIP(antenna in package)。如图1中的(a)所示,AOB是指天线单元在印刷电路板(printcircuit board,PCB)中,天线单元和芯片可以分别位于PCB的两面(即天线单元印刷在PCB的一面,芯片贴附在PCB的另一面),也可以位于PCB的同一面(即天线单元印刷在PCB的一面,同时芯片也贴附在该面上),图1中以其位于不同面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中的(b)所示,AIP是指天线单元位于芯片的封装(package)中,天线单元与芯片封装在一起,天线单元可以位于芯片的封装顶部,芯片贴附在PCB上。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该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和校正耦合通道,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一传输通道连接,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与第二传输通道连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接收通道。如图2所示,该装置200包括:矢量检测单元201和处理单元202。
矢量检测单元201,用于当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一反馈信号检测第一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的第二反馈信号检测第二信号矢量。
矢量检测单元201,还用于当第二信号在第二端点被馈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三反馈信号检测第三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的第四反馈信号检测第四信号矢量,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
其中,矢量检测单元201可以是指用于检测信号幅度和/或信号相位的单元,信号幅度和信号相位可以组成一个矢量。可选的,矢量检测单元201可以输出两个分量信号,两个分量信号可以用于确定信号幅度和信号相位,比如,矢量检测单元201可以包括正交接收机或者Hilbert滤波器,正交接收机和Hilbert滤波器可用于输出的两个分量信号分别为I和Q,根据如下公式(a)和公式(b)可以确定信号幅度A和信号相位θ,或者可直接用于输出信号幅度A和信号相位θ。
A=10lg(l2+Q2) (a)
另外,校正耦合通道可以用于向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馈入信号,比如,在第一端点馈入第一信号,在第二端点馈入第二信号,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可以接收校正耦合通道馈入的信号。校正耦合通道可以为传输线,第一传输通道可以通过耦合器(coupler,CP)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连接,第二传输通道也可以通过耦合器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连接。
当第一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被馈入时,第一信号经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后,矢量检测单元201可以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矢量检测单元201检测第一反馈信号可以得到第一信号矢量。此外,第一信号经过校正耦合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传输后,矢量检测单元201可以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矢量检测单元201检测第二反馈信号可以得到第二信号矢量。
当第二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被馈入时,第二信号经校正耦合通道和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后,矢量检测单元201可以接收到第三反馈信号,矢量检测单元201检测第三反馈信号可以得到第三信号矢量;第二信号经过第二传输通道传输后,矢量检测单元201可以接收到第四反馈信号,矢量检测单元201检测第四反馈信号可以得到第四信号矢量。
其中,第一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间的传输方向是自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第二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间的传输方向是自第二端点至第一端点,因此,矢量检测单元201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间的传输方向相反。
另外,矢量检测单元201可以对接收到的每个反馈信号进行一次或者多次检测,当对每个反馈信号进行一次检测时,得到一个信号矢量,当对每个反馈信号进行多次检测时,得到多个信号矢量。比如,矢量检测单元201对第一反馈信号进行一次检测,得到一个第一信号矢量;或者,矢量检测单元201对第一反馈信号进行多次检测,得到多个第一信号矢量。
处理单元202,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其中,当检测到的每个信号矢量包括一个信号矢量时,处理单元202可以根据一个第一信号矢量、一个第二信号矢量、一个第三信号矢量和一个第四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当检测到的每个信号矢量包括多个信号矢量时,处理单元202可以根据多个第一信号矢量、多个第二信号矢量、多个第三信号矢量和多个第四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
另外,每个信号矢量可以包括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该偏差校正值可以包括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也可以包括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处理单元202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中的幅度信息,确定该幅度校正值,也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中的相位信息,确定该相位校正值。
由于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因此,在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时,可以通过抵消校正耦合通道的传输偏差的方式,直接得到该偏差校正值。
为便于理解,这里以每个信号矢量包括一个信号矢量为例进行说明。若第一信号矢量为(A1,θ1),第二信号矢量为(A2,θ2),第三信号矢量为(A3,θ3),第四信号矢量为(A4,θ4),则处理单元202可以根据A1、A2、A3和A4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ΔA,根据θ1、θ2、θ3和θ4确定相位校正值Δθ。示例性的,处理单元202可以根据如下公式(1)确定ΔA,根据如下公式(2)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Δθ。
可选的,校正耦合通道的传输偏差可以包括传输幅度偏差和传输相位偏差,处理单元202还可以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对信号造成的传输幅度偏差和传输相位偏差。示例性的,处理单元202可以分别根据如下公式(3)和(4)确定校正耦合通道对信号造成的传输幅度偏差γ和传输相位偏差β。
上述公式(1)~公式(4)仅为示例性的,处理单元202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和相位校正值,以及确定校正耦合通道对信号造成的传输幅度偏差和传输相位偏差。
当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和相位校正值后,可以根据该幅度校正值补偿第一传输通道或补偿第二传输通道,以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偏差;和/或,根据该相位校正值补偿第一传输通道或补偿第二传输通道,以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比如,在第一传输通道和/或中设置移相器(phase shifter,PS),通过PS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和相位校正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接收通道时,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和第二信号在第二端点被馈入第二信号时,分别根据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多个反馈信号检测多个信号矢量,由于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间的传输方向相反,因此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反馈信号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使得校正耦合通道的传输偏差被抵消,进而根据该偏差校正值进行校正时,可以提高接收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矢量检测单元201可以包括正交接收机2011,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通过合路器203合并,正交接收机2011通过耦合器204与合路器203连接。
其中,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正交接收机2011分别对第一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矢量和第二信号矢量。第二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正交接收机2011分别对第二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第二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三信号矢量和第四信号矢量。
具体的,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当打开第一传输通道、关闭第二传输通道时,第一信号经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至合路器203,正交接收机2011接收到耦合器204从合路器203耦合出的第一反馈信号,正交接收机2011对第一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矢量,当关闭第一传输通道、打开第二传输通道时,第一信号经过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合路器203,正交接收机2011接收到耦合器204从合路器203耦合出的第二反馈信号,正交接收机2011对第一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二信号矢量。同理,第二信号在第二端点被馈入,当打开第一传输通道、关闭第二传输通道时,第二信号经过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和第一传输通道传输至合路器203,正交接收机2011接收到耦合器204从合路器203耦合出的第三反馈信号,正交接收机2011对第二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三信号矢量,当关闭第一传输通道、打开第二传输通道时,第二信号经过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合路器203,正交接收机2011接收到耦合器204从合路器203耦合出的第四反馈信号,正交接收机2011对第二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四信号矢量。
或者,如图4所示,矢量检测单元201可以包括第一正交接收机2012和第二接收机2013,第一正交接收机2012通过第一耦合器2041与第一传输通道连接,第二正交接收机2013通过第二耦合器2042与第二传输通道连接。其中,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第一信号经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后,第一正交接收机2012接收到第一耦合器2041从第一传输通道耦合出的第一反馈信号,第一正交接收机2012对第一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矢量;第一信号经过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传输后,第二正交接收机2013接收到第二耦合器2042从第二传输通道耦合出的第二反馈信号,第二正交接收机2013对第一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二信号矢量。第二信号在第二端点被馈入,第二信号经过第二端点至第一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和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后,第一正交接收机2012接收到第一耦合器2041从第一传输通道耦合出的第三反馈信号,第一正交接收机2012对第二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三信号矢量;第二信号经过第二传输通道传输后,第二正交接收机2013接收到第二耦合器2042从第二传输通道耦合出的第四反馈信号,第二正交接收机2013对第二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四信号矢量。
进一步的,结合图3,如图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分路器205,分路器205与正交接收机2011连接,分路器205还通过切换单元206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连接。可选的,如图6所示,切换单元206可以为三端口开关,或者三端口巴伦器,其中端口IN与分路器205连接,端口1和端口2分别与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连接。
当分路器205通过切换单元206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连接时,分路器205用于将第一信号分路至正交接收机2011和第一端点处,分路至正交接收机2011的第一信号用于与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分路至第一端点处的第一信号用于从第一端点馈入。当分路器205通过切换单元206与第二端点连接时,分路器205用于将第二信号分路至正交接收机2011和第二端点处,分路至正交接收机2011的第二信号用于与第三反馈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分路至第二端点处的第二信号用于从第二端点馈入。
进一步的,结合图5,如图7所示,该装置200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输入的装置,比如该射频装置为射频芯片或射频模块。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以是来自外部的射频信号,比如,来自外部的射频信号可以由外部的本地振荡器(localoscillator,LO)产生。或者,该装置还包括与分路器205连接的信号发生器207,信号发生器207用于产生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选的,该信号发生器207可以为本地振荡器。图7中以信号发生器207为LO为例进行说明,LO_IN表示外部LO输入。
进一步的,结合图5,如图8所示,该装置200可以为中频(intermediatefrequency,IF)信号输入的装置,比如该装置中包含中频芯片或中频模块,则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混频器208,混频器208用于对中频信号和校正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其中,校正信号可以来自外部,比如,来自外部的校正信号可以由外部的LO产生。或者,该装置还包括与分路器205通过混频器208连接的信号发生器209,该信号发生器209用于产生用于校正信号。可选的,该信号发生器209可以为LO。图8中以信号发生器209为LO为例进行说明,LO_IN表示外部LO输入,IF表示中频信号输入端。
进一步的,结合图5,如图9所示,该装置200可以为基带信号输入的装置,比如该装置中包含基带芯片或基带模块。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来自外部,比如,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以由外部的LO产生的;或者,该装置还包括与分路器205连接的信号发生器210,信号发生器210用于产生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图9中以信号发生器210为LO为例进行说明,LO_IN表示外部LO输入。
在实际应用中,基带信号输入的装置通常可以包括基带模块、中频模块和射频模块,当该装置为基带信号输入的装置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以由射频模块提供,也可以由中频模块提供,或者由基带模块提供,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该多个传输通道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第三传输通道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三端点连接,该装置还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这里以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为例进行说明。则矢量检测单元201,还用于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五反馈信号检测第五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三传输通道的第六反馈信号检测第六信号矢量;矢量检测单元201,还用于第三信号在第三端点被馈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七反馈信号检测第七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三传输通道的第八反馈信号检测第八信号矢量,第六反馈信号和第七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处理单元202,还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其中,校正耦合通道的传输偏差相互抵消,该偏差校正值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200还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的具体实现方式类似,具体参见上述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该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和校正耦合通道,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一传输通道连接,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与第二传输通道连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发射通道。如图10所示,该装置300包括:矢量检测单元301和处理单元302。
矢量检测单元301,用于当第一信号被输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从第一端点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检测第一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从第一端点输出的第二反馈信号检测第二信号矢量。
矢量检测单元301,还用于当第二信号被输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从第二端点输出的第三反馈信号检测第三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从第二端点输出的第四反馈信号检测第四信号矢量,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
其中,矢量检测单元301可以是指用于检测信号幅度和/或信号相位的单元,信号幅度和信号相位可以组成一个矢量。可选的,矢量检测单元301可以输出两个分量信号,两个分量信号可以用于确定信号幅度和信号相位。
另外,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发射通道,可以发射用于校正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校正耦合通道可以用于接收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发射的信号。可选的,校正耦合通道可以为传输线,第一传输通道可以通过耦合器(coupler,CP)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连接,第二传输通道也可以通过耦合器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连接。
当第一信号被输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时,第一信号经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后,矢量检测单元301可以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矢量检测单元301检测第一反馈信号可以得到第一信号矢量。此外,第一信号经过第二传输通道和校正耦合通道传输后,矢量检测单元301可以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矢量检测单元301检测第二反馈信号可以得到第二信号矢量。
当第二信号被输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时,第一信号经第一传输通道和校正耦合通道传输后,矢量检测单元301可以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接收到第三反馈信号,矢量检测单元301检测第三反馈信号可以得到第三信号矢量。此外,第二信号经过第二传输通道传输后,矢量检测单元301可以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接收到第四反馈信号,矢量检测单元301检测第四反馈信号可以得到第四信号矢量。
其中,第二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间的传输方向是自第二端点至第一端点,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间的传输方向是自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因此,矢量检测单元301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间的传输方向相反。
另外,矢量检测单元301可以对接收到的每个反馈信号进行一次或者多次检测,当对每个反馈信号进行一次检测时,得到一个信号矢量,当对每个反馈信号进行多次检测时,得到多个信号矢量。比如,矢量检测单元301对第一反馈信号进行一次检测,得到一个第一信号矢量;或者,矢量检测单元301对第一反馈信号进行多次检测,得到多个第一信号矢量。
处理单元302,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其中,当检测到的每个信号矢量包括一个信号矢量时,处理单元302可以根据一个第一信号矢量、一个第二信号矢量、一个第三信号矢量和一个第四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当检测到的每个信号矢量包括多个信号矢量时,处理单元302可以根据多个第一信号矢量、多个第二信号矢量、多个第三信号矢量和多个第四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
另外,每个信号矢量可以包括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该偏差校正值可以包括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也可以包括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处理单元302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中的幅度信息,确定该幅度校正值,也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中的相位信息,确定该相位校正值。
由于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间的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因此,在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时,可以使得校正耦合通道的传输偏差被抵消,进而可以直接根据该偏差校正值,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以及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的方式,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以及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的方式一致,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为发射通道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分别被输入时,分别通过从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输出的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反馈信号,检测多个信号矢量,由于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因此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多个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使得校正耦合通道的传输偏差被抵消,进而根据该偏差校正值进行校正时,可以提高接收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矢量检测单元301可以包括正交接收机3011,正交接收机3011分别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连接;
其中,当第一信号被输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且检测第一信号矢量和第二信号矢量时,正交接收机3011分别对第一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矢量和第二信号矢量。当第二信号被输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且检测第三信号矢量和第四信号矢量时,正交接收机3011分别对第二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三信号矢量和第四信号矢量。
具体的,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可以包括单独的输入端,也可以包括同一输入端,图11中以其包括同一输入端为例进行说明。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包括单独的输入端,分别向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输入第一信号,则正交接收机3011通过第一端点分别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正交接收机3011对第一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矢量,对第一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二信号矢量。同理,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包括单独的输入端,分别向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输入第二信号,则正交接收机3011通过第二端点分别接收到第三反馈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正交接收机3011对第二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三信号矢量,对第二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四信号矢量。
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包括同一输入端,当打开第一传输通道、关闭第二传输通道时,正交接收机3011可以通过第一端点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正交接收机3011对第一信号和第一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矢量,当关闭第一传输通道、打开第二传输通道时,正交接收机3011可以通过第一端点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正交接收机3011对第一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二信号矢量。同理,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包括同一输入端,当打开第一传输通道、关闭第二传输通道时,正交接收机3011可以通过第二端点接收到第三反馈信号,正交接收机3011对第二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三信号矢量,当关闭第一传输通道、打开第二传输通道时,正交接收机3011可以通过第二端点接收到第四反馈信号,正交接收机3011对第二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四信号矢量。
进一步的,结合图11,参见图12,该装置还包括分路器303,分路器303与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和正交接收机3011连接,分路器303用于分别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输入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和正交接收器3011。正交接收机3011通过切换单元304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连接,当正交接收机3011通过切换单元304与第一端点连接时,正交接收机3011可以接收到从第一端点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当正交接收机3011通过切换单元304与第二端点连接时,正交接收机3011接收到从第二端点输出的第三反馈信号和第四反馈信号。可选的,切换单元304可以为图6所示的三端口开关或者三端口巴伦器,其中,端口IN与分路器303连接,端口1和端口2分别与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连接。
其中,该装置可以为射频信号输入的装置,比如该装置为射频芯片或射频模块。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以是来自外部的射频信号,比如,来自外部的射频信号可以由外部的LO产生。或者,该装置还包括与分路器303连接的信号发生器,该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选的,该信号发生器可以为LO。
或者,该装置可以为中频信号输入的装置,比如该装置中包含中频芯片或中频模块,则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混频器,混频器用于对中频信号和校正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其中,校正信号可以来自外部,比如,来自外部的校正信号可以由外部的LO产生。或者,该装置还包括与分路器303通过混频器连接的信号发生器,该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用于校正信号。可选的,该信号发生器可以为LO。
或者,该装置可以为基带信号输入的装置,比如该装置中包含基带芯片或基带模块。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来自外部,比如,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以由外部的LO产生的;或者,该装置还包括与分路器303连接的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选的,该信号发生器可以为LO。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装置为射频信号输入的装置、中频信号输入的装置或者基带信号输入的装置时,分路器303与各个信号发生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分别与图7~图9所示的分路器205与信号发生器207、信号发生器209和信号发生器210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具体参见图7~图9中的相关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既可以作为发射通道,也可以作为接收通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可以通过TRX模块进行切换,当TRX模块为接收(RX)状态时,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为接收通道,当TRX模块为发射(TX)状态时,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为发射通道。因此,可以将用于校正接收通道的装置和用于校正发射通道的装置集成为一个整体。
如图13所示为一种TRX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以发射通道中包括移相器(PS)和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接收通道包括PS和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为例进行说明。图13中的(a)为收发独立PS的TRX模块,当SW1位于位置1时,TRX模块为TX状态,当SW1位于位置2时,TRX模块为RX状态。图13中的SW表示开关(switch),图13中的(b)为收发共享PS的TRX模块,当多个SW1均位于位置1时,TRX模块为TX状态,当多个SW1均位于位置2时,TRX模块为RX状态。
示例性的,结合图13,当用于校正接收通道的装置和用于校正发射通道的装置均为射频信号输入的装置时,集成后的装置可以如图14所示。图14中包括多个SW(SW1~SW9,SW1有多个,多个SW1包括图13中的SW1),IQR表示正交接收机(即2011或3011),CH_1~CH_N表示多个传输通道,T1表示校正耦合通道,以CH_1为第一传输通道,CH_N为第二传输通道为例,CP1可以表示第一端点,CPn可以表示第二端点,I和Q可以表示IQR输出的信号矢量的I分量和Q分量。图14中VGA表示可变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切换单元206或切换单元304可以包括SW6~SW8,RF0为射频信号的输入端。
其中,当SW1~SW5均位于位置1时,该装置用于校正发射通道间的偏差,且当SW6~SW8均位于位置1时,IQR可以接收到从CP1耦合出的反馈信号(即检测第一端点输出的反馈信号),当SW6~SW8均位于位置2时,IQR可以接收到从CPn耦合的反馈信号(即检测第二端点输出的反馈信号)。当SW9位于位置1时,LO用于输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当SW9位于位置2时,输入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来自外部。
当SW1~SW5均位于位置2时,该装置用于校正接收通道间的偏差,且当SW6~SW8均位于位置1时,第一信号从CP1耦合输入(即从第一端点馈入),IQR可以接收到从CP0(即图3中的耦合器204)耦合出的接收通道CH_1和CH_N的反馈信号,当SW6~SW8均位于位置2时,IQR可以接收到从CP0耦合出的接收通道CH_1和CH_N的反馈信号。当SW9位于位置1时,LO用于产生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当SW9位于位置2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来自外部。
示例性的,结合图13,当用于校正接收通道的装置和用于校正发射通道的装置均为中频信号输入的装置时,集成后的装置可以如图15所示。图15中包括多个SW(SW1~SW9,SW1有多个,多个SW1包括图13中的SW1),IQR表示正交接收机(即2011或3011),CH_1~CH_N表示多个传输通道,T1表示校正耦合通道,以CH_1为第一传输通道,CH_N为第二传输通道为例,CP1可以表示第一端点,CPn可以表示第二端点,TX混频器为发射通道的混频器,RX混频器为接收通道的混频器,I和Q可以IQR输出的信号矢量的I分量和Q分量。图15中VGA表示可变增益放大器,切换单元206或切换单元304可以包括SW6~SW8,IF0为中频信号的输入端。
其中,当SW1、SW2和SW5均位于位置1,SW3闭合,SW4打开时,该装置用于校正发射通道间的偏差,且当SW6~SW8均位于位置1时,IQR可以接收到从CP1耦合的反馈信号(即检测从第一端点输出的反馈信号),当SW6~SW8均位于位置2时,IQR可以接收到从CPn耦合的反馈信号(即检测从第二端点输出的反馈信号)。当SW9位于位置1时,LO用于产生校正信号,TX混频器对中频信号和校正信号处理后向发射通道CH_1和CH_N输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当SW9位于位置2时,TX混频器所使用的校正信号来自外部。
当SW1、SW2和SW5均位于位置2,SW3和SW4均闭合时,该装置用于校正接收通道间的偏差,且当SW6~SW8均位于位置1时,第一信号从CP1耦合输入(即从第一端点馈入),IQR可以接收到从CP0耦合出的接收通道CH_1和CH_N的反馈信号,当SW6~SW8均位于位置2时,IQR可以接收到接收通道CH_1和CH_N的反馈信号。当SW9位于位置1时,LO用于产生校正信号,且RX混频器对中频信号和校正信号处理后输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当SW9位于位置2时,RX混频器所使用的校正信号来自外部。
示例性的,结合图13,当用于校正接收通道的装置和用于校正发射通道的装置均为基带信号输入的装置时,集成后的装置可以如图16所示。图16中包括多个SW(SW1~SW3和SW5~SW9,SW1有多个,多个SW1包括图13中的SW1),IQR表示正交接收机,CH_1~CH_N表示多个传输通道,T1表示校正耦合通道,以CH_1为第一传输通道,CH_N为第二传输通道为例,CP1可以表示第一端点,CPn可以表示第二端点。图16中的LPF表示低通滤波器(low passfilter,LPF),IQT表示正交发射机,I和Q可以表示IQR输出的信号矢量的I分量和Q分量、或者输入IQT的信号矢量的I分量和Q分量,VGA表示可变增益放大器。其中,LPF、IQT和IQR可以为基带部分中的原有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在校正传输通道间偏差时可以复用基带部分的IQR。切换单元206或切换单元304可以包括SW6~SW8。
其中,当SW1、SW2和SW5均位于位置1、SW3闭合时,该装置用于校正发射通道间的偏差,且当SW6~SW8均位于位置1时,IQR可以接收到从CP1耦合的反馈信号(即检测从第一端点输出的反馈信号),当SW6~SW8均位于位置2时,IQR可以接收到从CPn耦合的反馈信号(即检测从第二端点输出的反馈信号)。当SW9位于位置1时,LO用于输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当SW9位于位置2时,输入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来自外部。
当SW1、SW2和SW5均位于位置2、SW3打开时,该装置用于校正接收通道间的偏差,且当SW6~SW8均位于位置1时,第一信号从CP1耦合输入(即从第一端点馈入),IQR可以接收到接收通道CH_1和CH_N的反馈信号,当SW6~SW8均位于位置2时,第二信号从CPn耦合输入(即从第二端点馈入),IQR可以接收到接收通道CH_1和CH_N的反馈信号。当SW9位于位置1时,LO用于产生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当SW9位于位置2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来自外部。
进一步的,如图17所示,装置400(装置400可以是单独的装置200或装置300,或者为装置200和装置300集成在一起的装置)可以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中,该多个传输通道也可以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中,该装置400和多个传输通道可以被集成在同一半导体芯片中,也可以被集成在不同的半导体芯片中。图17中的(a)为该装置400和多个传输通道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0中的示意图;图17中的(b)为该装置400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1中,该多个传输通道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2中的示意图。
进一步的,该装置400还可以被集成在无线通信设备中,比如,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终端。当该无线通信设备为基站时,待校正的多个传输通道被集成的半导体芯片可以位于该无线通信设备的外部。当该无线通信设备为终端时,该装置400和多个传输通道可以均被集成在该终端中,且可以集成在的同一半导体芯片中,也可以集成在不同的半导体芯片中。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以及校正耦合通道,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一传输通道连接,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与第二传输通道连接,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200,或者集成有该装置200的芯片,或者是包含该装置200的无线通信设备。参见图18,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801: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一反馈信号检测第一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的第二反馈信号检测第二信号矢量。
步骤1802:第二信号在第二端点被馈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三反馈信号检测第三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的第四反馈信号检测第四信号矢量,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
步骤1803: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801-步骤18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图2~图5、图7~图9所提供的装置实施例中矢量检测单元201和处理单元202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当该多个传输通道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时,该方法还包括: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其中,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以及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的方法,与上述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一致,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为接收通道时,第一信号在第一端点被馈入和第二信号在第二端点被馈入第二信号时,分别根据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多个反馈信号检测多个信号矢量,由于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间的传输方向相反,因此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反馈信号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使得校正耦合通道的传输偏差被抵消,进而根据该偏差校正值进行校正时,可以提高接收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以及校正耦合通道,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第一传输通道连接,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与第二传输通道连接,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300,或者集成有该装置300的芯片,或者是包含该装置300的无线通信设备。参见图19,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901:当第一信号被输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从第一端点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检测第一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从第一端点输出的第二反馈信号检测第二信号矢量。
步骤1902:当第二信号被输入时,根据第一传输通道从第二端点输出的第三反馈信号检测第三信号矢量,以及根据第二传输通道从第二端点输出的第四反馈信号检测第四信号矢量,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
步骤1903: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901-步骤19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图10~图12所提供的装置实施例中矢量检测单元301和处理单元302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当该多个传输通道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时,该方法还包括: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其中,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以及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的方法,与上述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一致,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为发射通道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分别被输入时,分别通过从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输出的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反馈信号,检测多个信号矢量,由于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三反馈信号在校正耦合通道中的传输方向相反,因此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多个信号矢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使得校正耦合通道的传输偏差被抵消,进而根据该偏差校正值进行校正时,可以提高接收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以及校正耦合通道,所述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连接,所述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连接,
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用于接收所述校正耦合通道馈入的信号,所述馈入的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端点被馈入,所述第一信号经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得到第一反馈信号,所述第一信号通过所述校正耦合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传输后得到第二反馈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以及校正耦合通道被集成在同一个半导体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耦合器,所述第一传输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耦合器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一端点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二传输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耦合器与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二端点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矢量检测单元,所述矢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得到第一信号矢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得到第二信号矢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端点被馈入,所述第二信号经过所述校正耦合通道和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后第三反馈信号,所述矢量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三反馈信号得到第三信号矢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传输后得到第四反馈信号,所述矢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四反馈信号得到第四信号矢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相器,所述移相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合路器,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通过所述合路器合并。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为射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是来自外部的射频信号;或者,还包括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分路器连接的混频器,所述混频器用于对中频信号和校正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校正信号来自外部,或者还包括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所述校正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来自外部;或者,还包括与分路器连接的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所述第三传输通道与所述校正耦合通道的第三端点连接,所述装置还用于:
校正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天线阵列单元,所述天线阵列单元与所述半导体芯片封装在一起。
CN202111213365.9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3949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3365.9A CN113949467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3365.9A CN113949467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CN201780098049.7A CN11151256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PCT/CN2017/120207 WO2019127493A1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8049.7A Division CN11151256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9467A CN113949467A (zh) 2022-01-18
CN113949467B true CN113949467B (zh) 2024-05-10

Family

ID=6706291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3365.9A Active CN113949467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CN202111214054.4A Pending CN114142952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CN201780098049.7A Active CN11151256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4054.4A Pending CN114142952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CN201780098049.7A Active CN11151256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938489B2 (zh)
EP (2) EP3982554B1 (zh)
CN (3) CN113949467B (zh)
WO (1) WO20191274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7493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CN117748172B (zh) * 2024-02-20 2024-05-14 成都恪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展的宽带毫米波相控阵架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8270A (zh) * 2013-06-27 2014-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天馈系统的通道校准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3856273A (zh) * 2012-12-05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校正rru间中射频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63871A (zh) * 2014-11-19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位校准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3074A (en) * 1987-04-01 1988-08-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utomatic tuning circuit for magnetic resonance quadrature antenna system
JP4744965B2 (ja) * 2004-08-09 2011-08-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KR20080077755A (ko) * 2007-02-21 2008-08-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신호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1335966B (zh) * 2008-06-30 2012-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校正方法、多天线收发装置及基站系统
CN101304277B (zh) * 2008-06-30 2012-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智能天线通道特性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087227A1 (en) * 2008-10-02 2010-04-08 Alvarion Ltd. Wireless base station design
JP5094896B2 (ja) * 2010-02-26 2012-1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KR101609136B1 (ko) * 2010-04-07 2016-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1964449A (zh) * 2010-08-27 2011-02-0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星载相控阵发射天线的在轨校正装置
US8970427B2 (en) * 2011-05-18 2015-03-03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hase-array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the phase-arrayed device
CN105634628B (zh) * 2011-06-2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Trx校准设备和trx引起的信号特征差异情况确定方法
US9154969B1 (en) * 2011-09-29 2015-10-06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Wireless device calibration for implicit transmit
US9088448B2 (en) * 2011-11-11 2015-07-2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hased array device and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for
KR20130111839A (ko) * 2012-04-02 2013-10-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포트 증폭 장치 및 방법
KR101625965B1 (ko) * 2012-04-20 2016-05-31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통신 정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4094206A1 (zh) * 2012-12-17 2014-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校正补偿方法、基带处理单元及系统
JP2015095712A (ja) * 2013-11-11 2015-05-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受信機,受信方法
CN104954083B (zh) * 2015-06-16 2018-05-2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校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57351A (zh) * 2015-07-17 2017-01-25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相控阵校正系统和方法
US9717008B1 (en) * 2016-06-28 2017-07-25 Peregrin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calibration architecture
CN107104742B (zh) * 2017-04-02 2020-11-10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面向并行多通道无线信道测量的校准方法及其系统
US10630357B2 (en) * 2017-06-30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transmit beamforming
WO2019127493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6273A (zh) * 2012-12-05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校正rru间中射频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28270A (zh) * 2013-06-27 2014-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天馈系统的通道校准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6663871A (zh) * 2014-11-19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位校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31430A1 (en) 2020-10-28
CN113949467A (zh) 2022-01-18
EP3731430A4 (en) 2020-10-28
CN111512568A (zh) 2020-08-07
US10938489B2 (en) 2021-03-02
EP3731430B1 (en) 2021-10-06
EP3982554A1 (en) 2022-04-13
US11456807B2 (en) 2022-09-27
US20200328828A1 (en) 2020-10-15
EP3982554B1 (en) 2023-06-14
CN111512568B (zh) 2021-10-22
WO2019127493A1 (zh) 2019-07-04
CN114142952A (zh) 2022-03-04
US20210218482A1 (en)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5199B1 (en) Phased array transceiver with built-in phase interferometer
US10135478B2 (en) Wideband millimeter-wave fronte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0965026B2 (en) Phased array transceiver with built-in transmitter linearization feedback
US11784727B2 (en) Transmission channel calibr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1145680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deviation between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channels
WO2019240961A1 (en) Wideband millimeter-wave frontend integrated circuit
US20190356362A1 (en) Mimo transceiver array for multi-band millimeter-wave 5g communication
CN111630793B (zh)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阵列间传输通道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EP3254377B1 (en)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module
CN114026802B (zh)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无线通信设备
JP7319378B2 (ja) 二偏波ミリメートル波フロントエンド集積回路
JP2009081792A (ja) 無線送信機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CN116746075A (zh) 相控阵和电子设备
WO2020263852A1 (en) Phased array transceiver with built-in phase interferometer and/or transmitter linearization feedback
Jun et al. Over-the-air calibration of a dual-beam dual-polarized 28-GHz phased-array channel sounder
US20220140479A1 (en) Phased array transceiver with built-in phase interferometer and/or transmitter linearization feedback
US20240106469A1 (en) Spurious emissions detection and calibration using envelope detector
CN116031645A (zh) 馈电电路,天线设备,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