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9429A - 信号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号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49429A CN113949429A CN202111202090.9A CN202111202090A CN113949429A CN 113949429 A CN113949429 A CN 113949429A CN 202111202090 A CN202111202090 A CN 202111202090A CN 113949429 A CN113949429 A CN 1139494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branch
- antenna
- diversity
- sel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终端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主集模块、分集模块、发射天线切换模块和支路选择模块;主集模块、分集模块的第一端、第一天线和支路选择模块的第一端均分别与发射天线切换模块连接;支路选择模块的第二端与分集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支路选择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二天线连接;支路选择模块与分集模块间的支路为第一支路;支路选择模块与发射天线切换模块间的支路为第二支路;发射天线切换模块与分集模块间的支路为第三支路;支路选择模块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支路导通,第二支路断开,第二天线通过第一支路与分集模块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满足移动终端的通信需求,移动终端内可以布设多个天线、主集模块、分集模块和天线选择开关,通过天线选择开关在多个天线中选择用于发射信号的天线,通过主集模块实现多个天线的信号收发,通过分集模块实现多个天线的信号接收。
现有技术中,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分集模块时,需要经过天线选择开关的中转,接收到的信号要经过较长的线路才能传输至分集模块,造成较大的信号功率损失,降低分集模块的信号接收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分集模块时,具有较大的信号功率损失,降低分集模块的信号接收性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主集模块、分集模块、发射天线切换模块和支路选择模块;所述主集模块、所述分集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第一端均分别与所述发射天线切换模块连接;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分集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
所述支路选择模块与所述分集模块之间的支路为第一支路;所述支路选择模块与所述发射天线切换模块之间的支路为第二支路;所述发射天线切换模块与所述分集模块之间的支路为第三支路;
所述支路选择模块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在所述支路选择模块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路导通,所述第二支路断开,所述第二天线通过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分集模块连通。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集模块、分集模块的第一端、第一天线和支路选择模块的第一端均分别与发射天线切换模块连接,支路选择模块的第二端与分集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支路选择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二天线连接。支路选择模块与分集模块之间的支路为第一支路,支路选择模块与发射天线切换模块之间的支路为第二支路,发射天线切换模块与分集模块之间的支路为第三支路。支路选择模块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在支路选择模块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支路导通,第二支路断开,第二天线通过第一支路与分集模块连通,能够使得接收到的信号不需要经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的中转,减少接收到的信号所经过的路线长度,降低接收到的信号的功率损失,提高分集模块的信号接收性能,解决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分集模块时,具有较大的信号功率损失,降低分集模块的信号接收性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支路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支路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支路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天线10、第二天线20、主集模块30、分集模块4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支路选择模块60;
第一支路101、第二支路102、第三支路103;
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第一接口601、第二接口602、第三接口603;
第一电感线圈701、第一选择开关702、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一端7011、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7012、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一端7021、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二端7022、第一开关触点7031、第一开关触点7032、第一开关触点7033;
第二电感线圈801、第二选择开关802、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一端8011、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二端8012、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一端8021、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二端8022、第二开关触点8031、第二开关触点8032、第二开关触点8033;
单刀双掷开关90、合路器100、4G主集模块1100;
电子设备500、射频单元501、网络模块502、音频输出单元503、输入单元504、传感器505、显示单元506、用户输入单元507、接口单元508、存储器509、处理器510;
图形处理器5041、麦克风5042,显示面板5061、触控面板5071、其他输入设备50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天线10、第二天线20、主集模块30、分集模块4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和支路选择模块60;主集模块30、分集模块40的第一端、第一天线10和支路选择模块60的第一端均分别与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支路选择模块60的第二端与分集模块40的第二端连接;支路选择模块60的第三端与第二天线20连接;
支路选择模块60与分集模块40之间的支路为第一支路101;支路选择模块60与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之间的支路为第二支路102;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与分集模块40之间的支路为第三支路103;
支路选择模块60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在支路选择模块6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支路101导通,第二支路102断开,第二天线20通过第一支路101与分集模块40连通。
如图1所示,信号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天线10、第二天线20、主集模块30和分集模块40。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可以为5G天线,主集模块30可以为5G主集模块DRX(DiversityReceiver Xmt,分集接收),分集模块40可以为5G分集模块TRX(Transmit Receiver Xmt,发射接收)。从集模块40可以采用具有两个接收端口的电子器件,例如,器件QDM5631。主集模块30能够实现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分集模块40能够实现信号的接收。图1中,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具体可以为DPDT(Double Pole Double Throw,双刀双掷)开关,用于在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之间选择用来发射信号的天线。
具体实施时,主集模块30可以通过接收来自第一天线10的信号,也可以通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发射信号至第一天线10,还可以通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发射信号至第二天线20。
分集模块40可以通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接收来自第一天线10的信号,也可以通过支路选择模块60接收来自第二天线20的信号。如图所示的信号处理装置所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是时分信号,也可以是频分信号。针对时分信号,信号发射和信号接收在时间上是错开的,也即信号发射和信号接收不发生在同一时间点。针对频分信号,信号发射和信号接收在频率上是错开的,同一时刻既存在信号接收过程也存在信号发射过程。
针对时分信号,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中的任意一者可以被发射天线切换模块选择作为主集模块30的发射信号的天线。接收信号时遵循就近原则,主集模块30接收来自第一天线10的信号,分集模块40接收来自第二天线20的信号。
针对频分信号,若在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中的一者被发射天线切换模块选择作为主集模块30的发射信号的天线,则分集模块40通过该两个天线中的另一者接收信号。
图1中,支路选择模块60与分集模块40之间的支路为第一支路101,支路选择模块60与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之间的支路为第二支路102,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与分集模块40之间的支路为第三支路103。支路选择模块60用于控制第一支路101和第二支路102的通断。
具体实施时,支路选择模块60可以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支路选择模块60可以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在支路选择模块6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支路选择模块60可以控制第一支路101导通,可以控制第二支路102断开,第二天线20通过第一支路101与分集模块40连通,以通过第一支路101将第二天线20接收的信号传输至分集模块40,从而使得接收到的信号不需要经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的中转,且第一支路101的走线长度小于第二支路102和第三支路103的走线长度之和,因此在分集模块40接收来自第二天线20的信号的过程中,减少了该信号所经过的电子器件的数量,也减少了该信号所经过的路线长度,降低了接收到的信号的功率损失,提高了分集模块40的信号接收性能。
例如,当分集模块40接收来自第二天线20的信号时,支路选择模块6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第一支路101导通,第二支路102断开。信号从第二天线20出发,经过支路选择模块60以及导通的第一支路101到达分集模块40。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支路选择模块6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支路101断开,第二支路102导通,第二天线20通过第二支路102与主集模块30连通。
例如,当主集模块30通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选择第二天线20发射信号时,支路选择模块6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第二支路102导通时,第一支路101断开。信号从主集模块30出发,经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以及导通的第二支路102,达到分集模块40。
图1中,在支路选择模块6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支路选择模块60可以控制第一支路101断开,可以控制第二支路102连通,第二天线20通过第二支路102与主集模块30连通,以通过第二支路102实现主集模块30的信号收发。在这种情况下,主集模块30发出的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和第二支路102传输至第二天线20从而发射出去,第二天线20接收到的信号能够依次通过第二支路102和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传输至主集模块30进行解码等操作。
通过控制支路选择模块6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可以使得该状态下的信号处理装置中,主集模块30可以自由切换用于发射信号的天线,且主集模块30的信号发射性能处于最优水平。
在图1所示的信号处理装置中,存在以下几种信号流向:
1、对于时分信号:
1.1在信号发射时,主集模块30可以通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选择第一天线10发射信号,信号发射流向为:主集模块3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第一天线10。
1.2在信号发射时,主集模块30也可以通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选择第二天线20发射信号,信号发射流向为:主集模块3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第二天线20。能够理解,情况1.2与情况1.1择一发生。
1.3在信号接收时,主集模块30接收来自第一天线10的信号,信号接收流向为:第一天线1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主集模块30。
1.4在信号接收时,分集模块40接收来自第二天线20的信号,信号接收流向为:第二天线20—支路选择模块60—分集模块40。也即,第二支路102断路,分集模块40通过第一支路101接收来自第二天线20的信号。
2、对于频分信号:
2.1在信号发射时,主集模块30可以通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选择第一天线10发射信号,信号发射流向为:主集模块3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第一天线10。这种情况下,主集模块30的信号接收路径和信号发射路径相同,主集模块30的信号接收流向为:第一天线1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主集模块30。由于第一天线10被主集模块30占用,因此分集模块40通过第二天线20接收信号,分集模块40的信号接收流向为:第二天线20—支路选择模块60—分集模块40。也即情况2.1中,第二支路102断路,分集模块40通过第一支路101接收来自第二天线20的信号。
2.2在信号发射时,主集模块30可以通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选择第二天线20发射信号,信号发射流向为:主集模块3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第二天线20。这种情况下,主集模块30的信号接收路径和信号发射路径相同,主集模块30的信号接收流向为:第二天线2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主集模块30。由于第二天线20被主集模块30占用,因此分集模块40通过第一天线10接收信号,分集模块40的信号接收流向为:第一天线1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分集模块40。也即情况2.2中,第一支路101断路,主集模块30通过第二支路102实现主集模块30的信号收发。能够理解,情况2.2与情况2.1择一发生。
通过分析以上几种信号流向可知,通过图1所示的实施例,分集模块40大多数情况下都通过第一支路101从第二天线20处接收信号,由于第一支路101的走线长度小于第二支路102和第三支路103的走线长度之和,因此有效减少了接收到的信号所经过的路线长度,降低了接收到的信号的功率损失,提高了分集模块40的信号接收性能。
在一个具体的测试例子中,相比于分集模块40通过“第二天线2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分集模块40”这一路径接收信号,分集模块40通过“第二天线20—支路选择模块60—分集模块40”这一路径接收信号,走线长度减少40mm,对于2.5GHz频率,走线损耗减少1.5db左右,再加上DPDT开关损耗0.5db,则总共减少2db左右的功率损耗。
考虑到当主集模块30通过第二天线20收发信号时,支路选择模块60控制第一支路101断开,通过第二支路102实现主集模块30的信号收发,为减少第二支路102的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支路选择模块60相对于分集模块40和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可以设置于特定位置,该特定位置使第二支路102垂直于第一支路101。当第二支路102垂直于第一支路101时,可以理解为,第二支路102的走线长度等于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到第一支路101所在直线的最短距离,故通过设置支路选择模块60的位置,可以使得第二支路102的走线长度最短,减少主集模块30通过第二天线20接收信号时的功率损耗,提高主集模块30的信号接收性能。
支路选择模块60具有控制第一支路101和第二支路102通断的功能,图2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支路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支路选择模块60包括可变电感模组。可变电感模组包括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和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分别与第二天线20和分集模块40连接。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分别与第二天线20和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通过调节接入电路的电感值,实现第一支路101的通断控制。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通过调节接入电路的电感值,实现第二支路102的通断控制。
采用可变电感模组具有如下优势:一方面,将可变电感模组作为频射信号的匹配电感,通过调节匹配电感值控制通路通断时,射频信号的损耗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另一方面,当不同频率的频射信号达到最佳匹配时,其匹配电感值不同,将可变电感模组作为频射信号的匹配电感,通过调节接入电路的电感线圈匝数来调节电感值,可以提高匹配的准确性,达到最佳匹配。
例如,5G频段可以包括N1频段和N3频段,N1(2.11-2.17GHz)达到最佳匹配时其匹配电感值为1NH(纳亨),N3(1.805-1.800GHz)达到最佳匹配时其匹配电感值为2NH。
如图2a所示,可变电感模组具有第一接口601、第二接口602和第三接口603。第一接口601连接第二天线20,第二接口602连接分集模块40,第三接口603连接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通过第一接口601和第二接口602分别与第二天线20和分集模块40连接。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通过第一接口601和第三接口603分别与第二天线20和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当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的电感值较小,比如为1NH时,对于射频信号为低阻态,可以认为第一支路101为通路,当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的电感值较大,比如为100NH时,对于射频信号为高阻态,可以认为第二支路102为断路。
图2b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支路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变电感模组具有第一接口601、第二接口602和第三接口603。第一接口601连接第二天线20,第二接口602连接分集模块40,第三接口603连接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通过第一接口601和第二接口602分别与第二天线20和分集模块40连接。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通过第一接口601和第三接口603分别与第二天线20和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当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的电感值较小,比如为1NH时,对于射频信号为低阻态,可以认为第二支路102为通路,当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的电感值较大,比如为100NH时,对于射频信号为高阻态,可以认为第一支路101为断路。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支路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包括第一电感线圈701和第一选择开关702,第一电感线圈701的第一端7011与第二天线20连接,第一选择开关702的第一端7021与分集模块40连接。第一电感线圈7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关触点,第一选择开关702的第二端7022选择第一开关触点并连接,以调节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接入电路的电感值。
通过设置第一电感线圈701和第一选择开关702,在分集模块接收信号所使用的第一支路的电感值能够根据所接收的信号的频段进行调节,使得第一支路的电感值与所接收的信号的频段最为匹配,保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耗最小。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包括第一电感线圈701和第一选择开关702,第一电感线圈701的第一端7011通过第一接口601与第二天线20连接,第一电感线圈701的第二端7012悬空。第一选择开关702的第一端7021通过第二接口602与分集模块40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分别与第二天线20和分集模块40连接。在图3中,第一电感线圈7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关触点,第一选择开关702的第二端7022选择第一开关触点并连接,通过连接不同的触点开关,能够调节接入电路的电感线圈的数量,从而调节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接入电路的电感值。比如图3中,在一个例子中,连接第一开关触点7031时,接入电路的电感值为1NH,连接第一开关触点7032时,接入电路的电感值为2NH,连接第一开关触点7033时,接入电路的电感值为100NH。
如图3所示,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包括第二电感线圈801和第二选择开关802。第二电感线圈801的第一端8011与第二天线20连接,第二选择开关802的第一端8021与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第二电感线圈80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关触点,第二选择开关802的第二端8022选择第二开关触点并连接,以调节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接入电路的电感值。
通过设置第二电感线圈801和第二选择开关802,主集模块收发信号所使用的第二支路的电感值能够根据所收发的信号的频段进行调节,使得第二支路的电感值与所收发的信号的频段最为匹配,保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耗最小。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包括第二电感线圈801和第二选择开关802,第二电感线圈801的第一端8011通过第一接口601与第二天线20连接,第二电感线圈801的第二端8012悬空。第二选择开关802的第一端8021通过第三接口603与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分别与第二天线20和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在图3中,第二电感线圈80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关触点,第二选择开关802的第二端8022选择第二开关触点并连接,通过连接不同的触点开关,能够调节接入电路的电感线圈的数量,从而调节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接入电路的电感值。比如图3中,在一个例子中,连接第二开关触点8031时,接入电路的电感值为1NH,连接第二开关触点8032时,接入电路的电感值为2NH,连接第二开关触点8033时,接入电路的电感值为100NH。
能够理解,第一支路101和第二支路102中只能够同时有一个支路是接通状态,对于剩余的另一个支路的状态与前述支路的状态相反,为断开状态。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支路101为通路时,第一支路101上的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的电感值的大小可以根据接收的信号的频率设置,使得接收的信号的频率与电感值大小最为匹配,保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耗最小。当第二支路102为通路时,第二支路102上的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的电感值的大小可以根据接收或发送的信号的频率设置,使得接收或发送的信号的频率与电感值大小最为匹配,保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耗最小。
比如,在一个例子中,分集模块40通过第二天线20接收频段为F1的信号,则以图3为例,设置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的电感值大小为100NH,实现第二支路102断路。考虑到频段F1的最佳匹配电感为1NH,因此设置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的电感值大小为1NH。
又如,在一个例子中,主集模块30通过第二天线20接收频段为F2的信号,则以图3为例,设置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的电感值大小为100NH,实现第一支路101断路。考虑到频段F2的最佳匹配电感为5NH,因此设置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的电感值大小为5NH。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合路器100,第二天线20通过合路器100与支路选择模块60连接。合路器100的作用是联合多路信号,如图4所示,主集模块30为5G主集模块,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4G主集模块1100,合路器100还与4G主集模块1100连接。该4G主集模块1100可以为4GLB主集模块。
具体实施时,电子设备可能需要兼顾2G\3G\4G\5G等多种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主集模块30可以为5G主集模块DRX,分集模块40可以为5G分集模块TRX,通过设置合路器100,使得第二天线20通过合路器100与支路选择模块60连接,且合路器100还与4G主集模块1100连接,使得第二天线20既可以通过合路器100、支路选择模块60连接到5G分集模块TRX,或者,通过合路器100、支路选择模块60以及天线发射切换模块50连接到主集模块30,以实现5G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又可以通过合路器100与4G主集模块1100连接,以实现4G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即,通过设置合路器100重复利用天线20,从而减少为兼容多种通信技术的信号的发射与接收所布设的电子器件,也节省了信号处理装置内部的空间。其他兼顾多种通信技术(例如3G和5G)的信号发射与信号接收的实施例与图4实施例的技术构思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路选择模块60包括单刀双掷开关90;单刀双掷开关90的第一端与第二天线20连接;单刀双掷开关90的第二端能够与分集模块40连接或断开,实现第一支路101的通断控制;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端还能够与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或断开,实现第二支路102的通断控制。通过设置单刀双掷开关90能够同时控制两个支路的通断,使得第一支路101导通时第二支路102断开,第二支路102导通时第一支路101断开,避免两个支路同时导通所造成的信号接收流向或信号发射流向混乱。
图4中,单刀双掷开关90的第一端与合路器100连接,合路器100与第二天线连接;单刀双掷开关90的第二端可以与分集模块40连接或断开,该第二端还可以与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或断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支路选择模块60靠近第二天线20设置,从而减少第一支路101的长度,减少分集模块40接收信号的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集模块30和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之间的连线为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的对称轴,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相对于对称轴对称设置。通过将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相对于对称轴对称设置,使得信号发射时无论流向为主集模块3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第一天线10还是主集模块3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第二天线20,信号所经过的走线长度非常接近,可以视为相等,走线损耗也相等,从而均衡信号在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上的信号发射性能。
如图1和图4所示的装置中,利用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实现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的发射切换。由于主集模块30负责信号发射,因此为了平衡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的信号发射性能,可以设置主集模块30和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之间的连线为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的对称轴,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相对于对称轴对称设置,从而使得第一天线10到主集模块30的距离与第二天线20到主集模块30的距离相等,或者使得第一天线10到主集模块30的距离与第二天线20到主集模块30的距离之间的差值在预设距离差值内,使得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在发射信号时信号损耗大致相等,从而平衡第一天线10和第二天线20的信号发射性能。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通过该电子设备能够在分集模块接收信号时,使得接收到的信号不需要经过发射天线切换模块的中转,减少接收到的信号所经过的路线长度,降低接收到的信号的功率损失,提高分集模块的信号接收性能。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5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501、网络模块502、音频输出单元503、输入单元504、传感器505、显示单元506、用户输入单元507、接口单元508、存储器509、以及处理器5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5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可以位于图5中的射频单元501中。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5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5041和麦克风5042,图形处理器5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506可包括显示面板5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5061。用户输入单元507包括触控面板5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5072。触控面板5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5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5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5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5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10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天线(10)、第二天线(20)、主集模块(30)、分集模块(40)、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和支路选择模块(60);所述主集模块(30)、所述分集模块(4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天线(10)和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的第一端均分别与所述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的第二端与所述分集模块(4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天线(20)连接;
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与所述分集模块(40)之间的支路为第一支路(101);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与所述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之间的支路为第二支路(102);所述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与所述分集模块(40)之间的支路为第三支路(103);
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在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路(101)导通,所述第二支路(102)断开,所述第二天线(20)通过所述第一支路(101)与所述分集模块(4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还具有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路(101)断开,所述第二支路(102)导通,所述第二天线(20)通过所述第二支路(102)与所述主集模块(3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相对于所述分集模块(40)和所述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设置于特定位置,所述特定位置使所述第二支路(102)垂直于所述第一支路(10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包括可变电感模组;
所述可变电感模组包括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和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
所述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分别与所述第二天线(20)和所述分集模块(40)连接;
所述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分别与所述第二天线(20)和所述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
所述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通过调节接入电路的电感值,实现所述第一支路(101)的通断控制;
所述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通过调节接入电路的电感值,实现所述第二支路(102)的通断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包括第一电感线圈(701)和第一选择开关(702);
所述第一电感线圈(70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天线(20)连接;所述第一选择开关(702)的第一端与所述分集模块(40)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线圈(7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关触点;所述第一选择开关(702)的第二端选择所述第一开关触点并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可变电感组件(70)接入电路的电感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包括第二电感线圈(801)和第二选择开关(802);
所述第二电感线圈(80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天线(20)连接;所述第二选择开关(802)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
所述第二电感线圈(80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关触点;所述第二选择开关(802)的第二端选择所述第二开关触点并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二可变电感组件(80)接入电路的电感值。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包括单刀双掷开关(90);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9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天线(20)连接;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90)的第二端能够与所述分集模块(40)连接或断开,实现所述第一支路(101)的通断控制;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端还能够与所述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连接或断开,实现所述第二支路(102)的通断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合路器(100);所述第二天线(20)通过所述合路器(100)与所述支路选择模块(6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集模块(30)和所述发射天线切换模块(50)之间的连线为所述第一天线(10)和所述第二天线(20)的对称轴;
所述第一天线(10)和所述第二天线(20)相对于所述对称轴对称设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02090.9A CN113949429B (zh) | 2021-10-15 | 2021-10-15 | 信号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02090.9A CN113949429B (zh) | 2021-10-15 | 2021-10-15 | 信号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49429A true CN113949429A (zh) | 2022-01-18 |
CN113949429B CN113949429B (zh) | 2024-06-25 |
Family
ID=79330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02090.9A Active CN113949429B (zh) | 2021-10-15 | 2021-10-15 | 信号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49429B (zh)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12870A (ja) * | 1992-09-28 | 1994-04-22 | Sony Corp | ダイバシティ受信機 |
US6529746B1 (en) * | 2000-10-02 | 2003-03-04 | Motorola, Inc. | Wireless device cradle with spatial antenna diversity capability |
JP2004153310A (ja) * | 2002-10-28 | 2004-05-27 | Toshiba Corp | 無線通信装置 |
KR20060080053A (ko) * | 2005-01-04 | 2006-07-07 |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 링크 마진 향상을 위한 안테나 스위칭 구조 및 이를채용한 이동단말기 |
JP2007104095A (ja) * | 2005-09-30 | 2007-04-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回路、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およびダイバーシチ受信システム |
CN101072413A (zh) * | 2007-03-01 | 2007-1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多路分集天线的移动终端 |
CN101729086A (zh) * | 2008-10-10 | 2010-06-0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装置 |
CN101741441A (zh) * | 2008-11-12 | 2010-06-1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4980205A (zh) * | 2014-04-09 | 2015-10-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发射分集电路与移动终端 |
CN106656248A (zh) * | 2016-11-28 | 2017-05-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切换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7124191A (zh) * | 2017-05-12 | 2017-09-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电路及移动终端 |
CN107425860A (zh) * | 2017-04-25 | 2017-12-0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切换系统和移动终端 |
JP2018029328A (ja) * | 2016-08-10 | 2018-02-22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ダイバーシティスイッチ回路、高周波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装置 |
CN107743044A (zh) * | 2016-08-10 | 2018-02-27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分集开关电路、高频模块以及通信装置 |
CN107896119A (zh) * | 2017-11-23 | 2018-04-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共用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
CN108282166A (zh) * | 2018-01-17 | 2018-07-1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共存互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210899166U (zh) * | 2019-10-21 | 2020-06-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
CN113037323A (zh) * | 2021-02-26 | 2021-06-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电路、射频电路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10-15 CN CN202111202090.9A patent/CN1139494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12870A (ja) * | 1992-09-28 | 1994-04-22 | Sony Corp | ダイバシティ受信機 |
US6529746B1 (en) * | 2000-10-02 | 2003-03-04 | Motorola, Inc. | Wireless device cradle with spatial antenna diversity capability |
JP2004153310A (ja) * | 2002-10-28 | 2004-05-27 | Toshiba Corp | 無線通信装置 |
KR20060080053A (ko) * | 2005-01-04 | 2006-07-07 |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 링크 마진 향상을 위한 안테나 스위칭 구조 및 이를채용한 이동단말기 |
JP2007104095A (ja) * | 2005-09-30 | 2007-04-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回路、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およびダイバーシチ受信システム |
CN101072413A (zh) * | 2007-03-01 | 2007-1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多路分集天线的移动终端 |
CN101729086A (zh) * | 2008-10-10 | 2010-06-0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装置 |
CN101741441A (zh) * | 2008-11-12 | 2010-06-1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4980205A (zh) * | 2014-04-09 | 2015-10-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发射分集电路与移动终端 |
JP2018029328A (ja) * | 2016-08-10 | 2018-02-22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ダイバーシティスイッチ回路、高周波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装置 |
CN107743044A (zh) * | 2016-08-10 | 2018-02-27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分集开关电路、高频模块以及通信装置 |
CN106656248A (zh) * | 2016-11-28 | 2017-05-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切换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7425860A (zh) * | 2017-04-25 | 2017-12-0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切换系统和移动终端 |
CN107124191A (zh) * | 2017-05-12 | 2017-09-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电路及移动终端 |
CN107896119A (zh) * | 2017-11-23 | 2018-04-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共用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
CN108282166A (zh) * | 2018-01-17 | 2018-07-1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共存互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210899166U (zh) * | 2019-10-21 | 2020-06-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
CN113037323A (zh) * | 2021-02-26 | 2021-06-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电路、射频电路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YUSUKE IDOGUCHI; MASATO SAITO: "A study on received signal spectrum of antenna with periodically variable directivity", 201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9 January 2015 (2015-01-29) * |
王珂: "高铁环境下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无缝双链路切换方案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电子期刊网, 15 September 2019 (2019-09-15) * |
穆兰;: "一种RFID密集天线切换电路的实现", 电子设计工程, no. 18, 20 September 2012 (2012-09-20)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49429B (zh) | 2024-06-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04601B (zh) | 无线通信电路、无线手持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970022B (zh) |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105634569B (zh) | 实现载波聚合和wifi双频mimo的控制电路、终端 | |
CN106712795B (zh) | Lte载波聚合技术的射频电路及其通信设备 | |
US8892057B2 (en) | Carrier aggregation radio system | |
US7872547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11953375B (zh) |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108900201B (zh) |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05871430A (zh) | 天线复用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 |
EP2369753A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
WO2022135233A1 (zh) | 天线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10545112A (zh) | 一种天线切换电路及终端 | |
KR20130098168A (ko) | 스위칭 가능한 안테나 기능들을 가지는 통신시스템의 노드 | |
WO2024152839A1 (zh) | 天线复用系统及终端设备 | |
CN112886973B (zh) |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212324099U (zh) |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106160771A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2710826A (zh) | 移动终端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复用天线系统及实现方法 | |
CN113949429A (zh) | 信号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07382311U (zh) | 卫星通信收发机双工系统及前端馈源系统 | |
JP2016100676A (ja)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アンテナ共用方法 | |
CN102185620A (zh) | 处理射频信号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12564731B (zh) | 信号处理电路、方法和电子设备 | |
EP1729424A1 (en) | Apparatus for single three-band antenna | |
CN112398491B (zh) | 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