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0264A - 集装箱植物工厂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植物工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0264A
CN113940264A CN202110547927.7A CN202110547927A CN113940264A CN 113940264 A CN113940264 A CN 113940264A CN 202110547927 A CN202110547927 A CN 202110547927A CN 113940264 A CN113940264 A CN 113940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rient solution
pipe
liquid
outlet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79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道贵
陈炼
汲水
何旭道
刘浩
刘赟
张力玮
常华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479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02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0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02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A01G31/06Hydroponic culture on racks or in stacked contai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2031/006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with means for recycling the nutritive solu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植物工厂,包括种植架、营养液箱、输送泵和输送管;种植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栽培盘,多个栽培盘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其中每个栽培盘具有容纳腔,每个栽培盘的底部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营养液出口;营养液箱设置在种植架下方,营养液箱与种植架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营养液箱具有第一收集腔,第一收集腔与最下方的栽培盘的第一营养液出口配合;输送泵的进液口与第一收集腔配合;输送管的进液口与输送泵的出液口连通,输送管的出液口与最上方的栽培盘的容纳腔配合。本发明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维护性好、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集装箱植物工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现代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植物工厂。
背景技术
植物工厂是继温室栽培之后发展而成的一种高度专业化、现代化的设施农业,具有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稳产高效、无污染和节省土地等诸多优势。而集装箱式植物工厂除了上述优点外,还有体积少、可移动性好、运输方便的特点,可用于解决高海拔、荒漠、孤岛、极地等边远地区新鲜蔬菜匮乏的问题。
目前,集装箱植物工厂大多采用水培方式进行植物栽培,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和水分全部由营养液循环系统供给。相关技术中,集装箱植物工厂中的营养液箱位于栽培架之外,并且需要设置回液输送装置,回液输送装置用于将栽培架用过的营养液回收于营养液箱内。营养液箱位于栽培架之外会占用集装箱的有限空间,降低了集装箱内的空间利用率。为了节省安装空间,位于栽培架之外的营养液箱一般设置为立式,立式的营养液箱不易拆装检修。此外,部分边远地区存在电力不稳、水资源缺乏等问题,回液输送装置位于种植架下方,处于低位,在断电等意外情况下,一旦回液泵停止工作,将不能把回液输送回营养液箱,会引起循环系统溢水。这一方面会破坏栽培环境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也可能会造成植物工厂设备故障,另一方面会带来水资源和营养液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集装箱植物工厂,包括种植架、营养液箱、输送泵和输送管;所述种植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栽培盘,多个所述栽培盘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其中每个所述栽培盘具有容纳腔,每个所述栽培盘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营养液出口;
所述营养液箱设置在所述种植架下方,所述营养液箱与所述种植架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所述营养液箱具有第一收集腔,所述第一收集腔与最下方的所述栽培盘的所述第一营养液出口配合;所述输送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收集腔配合;所述输送管的进液口与所述输送泵的出液口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出液口与最上方的所述栽培盘的所述容纳腔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维护性好、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营养液箱的所述第一收集腔的容积为多个所述栽培盘的所述容纳腔的容积之和的2-2.5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最下方的所述栽培盘设有与其所述营养液出口相连的落水管,所述落水管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收集腔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进一步包括集液槽、水供给管和营养液母液供给管;
所述集液槽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种植架与所述营养液箱之间,所述集液槽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种植架和所述营养液箱相对,所述集液槽具有第二收集腔以及与所述第二收集腔连通的第二营养液出口,其中所述落水管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收集腔配合,所述第二营养液出口与所述第一收集腔配合;
所述第二收集腔具有在预设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收集腔具有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相对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预设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三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预设方向上邻近所述第四端部,其中所述水供给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端部配合,所述营养液母液供给管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端部配合,所述第二营养液出口设在所述第二端部的壁面上,所述输送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三端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进一步包括纯水箱,所述水供给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纯水箱的底部高于所述集液槽的上沿;所述水供给管上连接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的浮球位于所述第一收集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进一步包括母液罐,所述营养液母液供给管的进液口与所述母液罐的出液口连通,所述营养液母液供给管为柔性管,所述营养液母液供给管上连接有母液泵,所述母液泵为蠕动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集腔的所述第一端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收集腔的所述第二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落水管的出液口高于所述第二收集腔的上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营养液箱的底板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所述营养液箱的侧壁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上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溢流管的出口与所述排水管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包括主管和分水管;
所述主管的进液口与所述输送泵的出液口相连,所述主管包括上升段和分液段,所述分液段设置在所述种植架的上方,所述上升段连接在所述分液段与所述输送泵之间,所述上升段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上升段还通过快排管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所述快排管上设有第四阀门;
若干所述分水管沿所述分液段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地连接在所述分液段上,所述分水管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分水管的出液口与最上方的所述栽培盘的所述容纳腔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营养液箱与母液罐及纯水箱相连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集装箱植物工厂;1、种植架;101、栽培盘;2、营养液箱;201、第一收集腔;2011、第三端部;2012、第四端部;3、落水管;4、集液槽;401、第二收集腔; 4011、第一端部;4012、第二端部;5、地脚板;6、紫外杀菌灯;7、潜水泵;8、第五阀门;9、分水管;10、输送管;1001、上升段;1002、分液段;11、第三阀门;12、第四阀门;13、快排管;14、第二阀门;15、溢流管;16、排水口;17、第一阀门;18、排水管; 19、纯水箱;20、水净化设备;21、第六阀门;22、母液泵;23、母液罐;24、营养液母液供给管;25、浮球阀;26、水供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100。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100包括种植架1、营养液箱2、输送泵7和输送管10。种植架1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栽培盘101,多个栽培盘101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也就是说,上一层栽培盘101位于下一层栽培盘101的正上方,下一层栽培盘101位于上一层栽培盘101的正下方。其中,每个栽培盘101具有容纳腔,每个栽培盘101的底部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营养液出口,以便营养液能够依次从上一层栽培盘101中流入下一层栽培盘101中。
营养液箱2设置在种植架1下方,营养液箱2与种植架1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也就是说,营养液箱2设置在种植架1的正下方。营养液箱2具有第一收集腔201,第一收集腔 201与最下方的栽培盘101的第一营养液出口配合,以便营养液能够从最下方的栽培盘101 的第一营养液出口流入到第一收集腔201内。输送泵7的进液口与第一收集腔201配合,输送管10的进液口与输送泵7的出液口连通,输送管10的出液口与最上方的栽培盘101 的容纳腔配合,以便输送泵7能将第一收集腔201内的营养液通过输送管10输送到最上方的栽培盘101的容纳腔内。从而使营养液能够在种植架1的栽培盘101的容纳腔与营养液箱2的第一收集腔201之间循环。
相关技术中的集装箱植物工厂中的营养液箱位于栽培架之外,营养液箱位于栽培架之外会占用集装箱的有限空间,降低了集装箱内的空间利用率。为了节省安装空间,位于栽培架之外的营养液箱一般设置为立式。立式的营养液箱不易拆装检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100由于在种植架1正下方的空间设置营养液箱 2,能够有效利用种植架1正下方的空间,从而提高集装箱内的空间利用率。而且由于营养液箱2设置在种植架1正下方的空间内,营养液箱2的高度较低,从而使营养液箱2拆装检修方便。
此外,相关技术中由于营养液箱位于栽培架之外,还需要在栽培架下部与营养液箱之间设置回液输送装置,回液输送装置用于将栽培架用过的营养液回收于营养液箱内。在部分边远地区存在电力不稳、水资源缺乏等问题。集装箱植物工厂中使用的回液输送装置位于种植架下方,处于低位,在断电等意外情况下,一旦回液泵停止工作,将不能把回液输送回营养液箱,会引起循环系统溢水。这一方面会破坏栽培环境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也可能会造成植物工厂设备故障,另一方面会带来水资源和营养液的浪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100的第一收集腔201与最下方的栽培盘101的第一营养液出口配合,使营养液能够从最下方的栽培盘101的第一营养液出口依靠重力作用直接流入第一收集腔201内,从而可以不用另外设置回液输送装置。这不仅使集装箱植物工厂100的结构更简单,而且还有效解决了断电或停泵故障情况下营养液大量溢出的问题,能够节约水资源,避免营养液浪费,且不会破坏栽培环境和造成植物工厂设备故障,进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另外不设置回液输送装置,能够使集装箱植物工厂100中的用电设备减少,从而能减少能耗,进而能降低运行成本。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100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维护性好、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100包括种植架1、营养液箱2、输送泵7和输送管10。上下方向如图1和图2中的箭头B所示。
种植架1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栽培盘101,多个栽培盘101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也就是说,上一层栽培盘101位于下一层栽培盘101的正上方,下一层栽培盘101位于上一层栽培盘101的正下方。可以理解的是,每层栽培盘101也可以沿左右方向设置多个。其中,每个栽培盘101具有容纳腔,每个栽培盘101的底部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营养液出口,以便营养液能够依次依靠重力从上一层栽培盘101的第一营养液出口中流入下一层栽培盘101中。
营养液箱2设置在种植架1下方,营养液箱2与种植架1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也就是说,营养液箱2设置在种植架1正下方的集装箱地板上。营养液箱2具有第一收集腔201,第一收集腔201中放置1个或多个紫外杀菌灯6,以便对营养液进行杀菌灭藻。第一收集腔201与最下方的栽培盘101的第一营养液出口配合,以便最下方的栽培盘101的容纳腔内的营养液能够依靠重力从最下方的栽培盘101的第一营养液出口流入第一收集腔201内。
输送泵7的进液口与第一收集腔201配合。例如,本实施例中的输送泵7可以是直接放置在营养液箱2内的潜水泵,此时输送泵7的进液口处于第一收集腔201内,以便第一收集腔201内的液体可以直接进入输送泵7的进液口。由此能够进一步节省集装箱内的空间。可选地,输送泵7也可以位于营养液箱2的外部,此时输送泵7的进液口与第一收集腔201的出液口相连。
输送管10的进液口与输送泵7的出液口连通,输送管10的出液口与最上方的栽培盘 101的容纳腔配合,以便输送泵7能将第一收集腔201内的营养液通过输送管10输送到最上方的栽培盘101的容纳腔内。
优选地,营养液箱2的第一收集腔201的容积为多个栽培盘101的容纳腔的容积之和的2-2.5倍。由此,营养液箱2的总容积能更加可靠地保证断电或停泵故障情况下种植架1的栽培盘101内的液营养流回营养液箱2内时不会从溢流管15外排,从而能够保证节约水资源,避免营养液浪费,且不会破坏栽培环境和造成植物工厂设备故障,进而保证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具体地,营养液箱2为长方体结构,营养液箱2总高430mm,长度与上方种植架1相等,地脚板5高30mm。
如图1和图2所示,最下方的栽培盘101设有与其营养液出口相连的落水管3,落水管 3的出液口与第一收集腔201配合。由此,最下方的栽培盘101的容纳腔内的营养液能够通过落水管3流入第一收集腔201内,能够防止营养液直接从最下方的栽培盘101的容纳腔内的营养液出口流入第一收集腔201时,由于最下方的栽培盘101的容纳腔内的营养液出口与第一收集腔201内液面之间的高度落差大造成营养液飞溅现象。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100进一步包括集液槽4、水供给管26和营养液母液供给管24。水供给管26向营养液箱2内补充植物生长所消耗的水分。营养液母液供给管24向营养液箱2内补充植物生长所消耗的营养。
集液槽4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种植架1与营养液箱2之间,集液槽4在上下方向上与种植架1和营养液箱2相对。例如,集液槽4可以设置为长条形水槽,连接在营养液箱2 的上部。集液槽4具有第二收集腔401以及与第二收集腔401连通的第二营养液出口。其中,落水管3的出液口与第二收集腔401配合,以便最下方栽培盘101内的营养液能够通过落水管3的出液口直接落入到第二收集腔401内。第二营养液出口与第一收集腔201配合,以便在第二收集腔401内汇集的营养液能够通过第二营养液出口流入第一收集腔201。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加容易被理解,下面以预设方向为左右方向为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左右方向如图1和图2中的箭头A所示。
第二收集腔401具有在预设方向(左右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4011和第二端部4012,第一收集腔201具有在预设方向(左右方向)上相对的第三端部2011和第四端部2012。第一端部4011在预设方向(左右方向)上邻近第三端部2011,第二端部4012在预设方向 (左右方向)上邻近第四端部2012。
其中,水供给管26的出水口与第一端部4011配合,以便水供管中的纯水能够从第二收集腔401的第一端部4011流入第二收集腔401。营养液母液供给管24的出液口与第一端部4011配合,以便营养液母液能够从第二收集腔401的第一端部4011流入第二收集腔 401。第二营养液出口设在第二端部4012的壁面上,以便营养液能够从第二收集腔401的第二端部4012流入第一收集腔201。输送泵7的进液口与第三端部2011配合,以便营养液能够从第一收集腔201的第三端部2011进入输送泵7内。例如,将输送泵7(潜水泵) 固定在营养液箱2第三端部2011的底板上。
由此,从水供给管26流入第二收集腔401的纯水、从营养液母液供给管24流入第二收集腔401的营养液母液和从最下方的栽培盘101的容纳腔流入第二收集腔401内的营养液回液能够进行充分混合,且从第二收集腔401的第二端部4012流入第一收集腔201内的营养液在进入输送泵7之前还需要从第一收集腔201的第四端部2012流到第三端部2011,能够使第一收集腔201内的营养液进一步充分混合,从而达到第一收集腔201内的营养液混合均匀的目的,更便于植物栽培。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100进一步包括纯水箱19,水供给管26的进水口与纯水箱19的出水口连通,纯水箱19的底部高于集液槽4的上沿。也就是说,纯水箱19相对营养液箱2设置在高位。例如,纯水箱19可以固定在水净化设备20(外部供给的水可以先通入水净化设备20,通过水净化设备20净化后的水再通入纯水箱19)的上方。由此,在水供给管26畅通情况下,纯水箱19内的纯水能够依靠重力流入营养液箱2。从而可以减少集装箱植物工厂100中的用电设备,进而能进一步能减少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水供给管26上连接有第六阀门21和浮球阀25,浮球阀25的浮球位于第一收集腔201 内。第六阀门21为手动球阀,方便手动操作。由此能通过营养液箱2的液位控制浮球阀25的开关,实现营养液箱2的自动补水。具体地,纯水箱19水装量是集装箱植物工厂100 日常水消耗量的1.5-2倍,以防止停水时不能及时给营养液箱2内补水。浮球阀25可以固定在营养液箱2的靠近输送泵7的第三端部2011(右端)的侧壁上沿。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100进一步包括进一步包括母液罐23。营养液母液供给管24的进液口与母液罐23的出液口连通。营养液母液供给管24为柔性管,柔性管材质可以为硅胶,管径为10-16mm。柔性管可随意弯曲,在系统中方便布置,方便频繁更换母液罐23。营养液母液供给管24上连接有母液泵22,母液泵22为蠕动泵,蠕动泵能够精确控制营养液母液的流量,从而无需另外设置流量计。配置的营养液母液储存在母液罐23中,可以通过蠕动泵定量抽送到营养液箱2内。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收集腔401的第一端部4011的高度高于第二收集腔401的第二端部4012。换言之,集液槽4带一定坡度。具体地,第一端部4011和第二端部4012高差在50-100mm。由此能够使第二收集腔401中的营养液能够能够更顺畅地从第一端部4011 流向第二端部4012,即便第二收集腔401内只有少量的营养液也能顺利从第一端部4011 流向第二端部4012。同时也方便第二收集腔401的彻底排液。
如图1和图2所示,落水管3的出液口高于第二收集腔401的上沿。由此能够使落水管3的出水口位于集液槽4内的液面上方,可增加营养液的溶氧量。
如图1和图2所示,营养液箱2的底板上设有排水口16,排水口16上连接有排水管18,排水管18上设有第一阀门17,第一阀门17可以为手动球阀。排水口16设置在营养液箱2的底板上。打开排水管18上的第一阀门17,营养液箱2中的营养液可靠重力从排水口16自动流出,排到预设位置,方便实现营养液箱2的彻底排水。另外由于营养液箱2 的底板的位置低于集装箱植物工厂中的营养液循环管路,由此可避免营养液循环管路积水而排水不彻底的问题,对于路况不好的高寒地区,可降低管道和泵等在运输中损坏的风险。
营养液箱2的侧壁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上连接有溢流管15,溢流管15上设有第二阀门14,第二阀门14可以为手动球阀。溢流管15的出口与排水管18相连。当浮球阀25 在营养液箱2液位到达高位限值仍不自动关闭的情况下,营养液箱2液位持续上涨,直到溢流液位。超出营养液箱2装载容量的营养液通过溢流口进入溢流管15,最终能够通过排水管18排到预设位置。由此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管10包括主管和分水管9。主管的进液口与输送泵7的出液口相连。主管包括上升段1001和分液段1002。分液段1002设置在种植架1的上方,以便分液段1002内的营养液能够依靠重力流入最上方的栽培盘101内。上升段1001连接在分液段1002与输送泵7之间。上升段1001上设有第三阀门11,第三阀门11可以为手动球阀。上升段1001还通过快排管13与排水管18相连,快排管13上设有第四阀门12,第四阀门12可以为手动球阀。具体地,在靠近输送泵7出液口的上升段1001上设三通,三通的其中一头连通快排管13的入口。通过快排管13,可利用输送泵7提供更强的驱动力,将营养液快速排出营养液箱2,可以经排水管18排到预设位置。由于有输送泵7提供动力,也可以将营养液排至高位,收集后用在其他用途上。
若干分水管9沿分液段100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地连接在分液段1002上,即分液段1002 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地设有多个出液口,若干分水管9的进液口一一对应的与分液段1002 上的多个出液口相连,以便分液段1002内的营养液一一对应地流入最上方的若干栽培盘101内。分水管9上设有第五阀门8,第五阀门8可以为手动球阀。第五阀门8用于调节进入对应栽培盘101的营养液流量。当关闭某个第五阀门8时能够防止营养液流入对应栽培盘101。分水管9的出液口与最上方的栽培盘101的容纳腔配合,以便营养液从分水管9 的出液口落入栽培架的顶层的栽培盘101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装箱植物工厂100工作过程如下:集装箱植物工厂100运行时,潜水泵将营养液箱2中的营养液通过主管和各分水管9送到种植架1各顶层(最上方)的栽培盘101内。营养液由上而下流经各栽培盘101后,经各底层(最下方)的栽培盘101 的落水管3直接落入液营养箱内的集液槽4的第二收集腔401中,汇集后从第二收集腔401 的第二营养液出口流入营养液箱2的第一收集腔201内,经紫外杀菌灯6处理后,开始下一个循环。
当营养液箱2液位到达低位限值,水供给管26末端的浮球阀25开启,纯水箱19的水靠重力流入集液槽4的第二收集腔401内并最终流入营养液箱2,当液位到达高位限值,浮球阀25关闭,停止供水。母液泵22(蠕动泵)接收到控制集装箱植物工厂100运行的控制系统的信号,从营养液母液罐23中抽取定量的营养液母液经营养液母液供给管24流入集液槽4的第二收集腔401内并最终流入营养液箱2。最终实现营养液循环系统的营养液母液和水的供给。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植物工厂,其特征在于,包括:
种植架,所述种植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栽培盘,多个所述栽培盘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其中每个所述栽培盘具有容纳腔,每个所述栽培盘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营养液出口;
营养液箱,所述营养液箱设置在所述种植架下方,所述营养液箱与所述种植架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所述营养液箱具有第一收集腔,所述第一收集腔与最下方的所述栽培盘的所述第一营养液出口配合;
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收集腔配合;和
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进液口与所述输送泵的出液口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出液口与最上方的所述栽培盘的所述容纳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箱的所述第一收集腔的容积为多个所述栽培盘的所述容纳腔的容积之和的2-2.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其特征在于,最下方的所述栽培盘设有与其所述营养液出口相连的落水管,所述落水管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收集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种植架与所述营养液箱之间,所述集液槽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种植架和所述营养液箱相对,所述集液槽具有第二收集腔以及与所述第二收集腔连通的第二营养液出口,其中所述落水管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收集腔配合,所述第二营养液出口与所述第一收集腔配合;以及
水供给管和营养液母液供给管,所述第二收集腔具有在预设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收集腔具有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相对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预设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三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预设方向上邻近所述第四端部,其中所述水供给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端部配合,所述营养液母液供给管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端部配合,所述第二营养液出口设在所述第二端部的壁面上,所述输送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三端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纯水箱,所述水供给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纯水箱的底部高于所述集液槽的上沿;所述水供给管上连接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的浮球位于所述第一收集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母液罐,所述营养液母液供给管的进液口与所述母液罐的出液口连通,所述营养液母液供给管为柔性管,所述营养液母液供给管上连接有母液泵,所述母液泵为蠕动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集腔的所述第一端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收集腔的所述第二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的出液口高于所述第二收集腔的上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箱的底板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所述营养液箱的侧壁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上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溢流管的出口与所述排水管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包括:
主管,所述主管的进液口与所述输送泵的出液口相连,所述主管包括上升段和分液段,所述分液段设置在所述种植架的上方,所述上升段连接在所述分液段与所述输送泵之间,所述上升段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上升段还通过快排管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所述快排管上设有第四阀门;和
分水管,若干所述分水管沿所述分液段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地连接在所述分液段上,所述分水管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分水管的出液口与最上方的所述栽培盘的所述容纳腔配合。
CN202110547927.7A 2021-05-19 2021-05-19 集装箱植物工厂 Pending CN1139402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7927.7A CN113940264A (zh) 2021-05-19 2021-05-19 集装箱植物工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7927.7A CN113940264A (zh) 2021-05-19 2021-05-19 集装箱植物工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0264A true CN113940264A (zh) 2022-01-18

Family

ID=79327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7927.7A Pending CN113940264A (zh) 2021-05-19 2021-05-19 集装箱植物工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0264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5864A (ja) * 1993-11-16 1995-05-30 Akira Nishikawa 水耕栽培方法および水耕栽培装置
CN205902580U (zh) * 2016-08-18 2017-01-25 四川新生启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植物培育室
WO2017041757A1 (zh) * 2015-09-11 2017-03-16 爱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植物无土栽培系统
CN206500044U (zh) * 2016-12-30 2017-09-19 北京搏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集装箱植物工厂配液系统
CN107197770A (zh) * 2017-07-31 2017-09-26 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栽培装置
CN107750935A (zh) * 2017-10-10 2018-03-06 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栽培装置、多层立体栽培系统及植物工厂种植系统
CN107873503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华星环球(深圳)农业有限公司 导流组件及无土水栽培式灌溉装置
CN107926690A (zh) * 2017-11-08 2018-04-20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富硒叶菜的立体循环流动培养方法
CN110432043A (zh) * 2019-09-12 2019-11-12 张允楠 一种可回收营养液的分体式多层育苗装置
CN210406552U (zh) * 2019-07-15 2020-04-28 成都快乐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立体栽培装置
CN210841035U (zh) * 2019-11-07 2020-06-26 长春科技学院 一种无土栽培植物营养供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5864A (ja) * 1993-11-16 1995-05-30 Akira Nishikawa 水耕栽培方法および水耕栽培装置
WO2017041757A1 (zh) * 2015-09-11 2017-03-16 爱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植物无土栽培系统
CN205902580U (zh) * 2016-08-18 2017-01-25 四川新生启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植物培育室
CN107873503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华星环球(深圳)农业有限公司 导流组件及无土水栽培式灌溉装置
CN206500044U (zh) * 2016-12-30 2017-09-19 北京搏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集装箱植物工厂配液系统
CN107197770A (zh) * 2017-07-31 2017-09-26 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栽培装置
CN107750935A (zh) * 2017-10-10 2018-03-06 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栽培装置、多层立体栽培系统及植物工厂种植系统
CN107926690A (zh) * 2017-11-08 2018-04-20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富硒叶菜的立体循环流动培养方法
CN210406552U (zh) * 2019-07-15 2020-04-28 成都快乐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立体栽培装置
CN110432043A (zh) * 2019-09-12 2019-11-12 张允楠 一种可回收营养液的分体式多层育苗装置
CN210841035U (zh) * 2019-11-07 2020-06-26 长春科技学院 一种无土栽培植物营养供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5725B (zh) 一种室内植物工厂系统
US20100037517A1 (en) Plant Cultivation Apparatus with Open Channel Irrigation System
CN205320813U (zh) 水循环全面的无土栽培种植机
CN113940264A (zh) 集装箱植物工厂
CN213044624U (zh) 一种自动多层潮汐灌溉设备
CN109832182B (zh) 一种栽培水槽
CN210076227U (zh) 一种无土栽培用立体种植架
CN113906993B (zh) 一种家用无土栽培立式种植机
CN216931297U (zh) 一种自动补光和智能化灌溉的水培装置
CN216650673U (zh) 一种应用于立体植物种植的旋转式智能立体种植仓
CN112609766B (zh) 一种大型养殖场用供水系统及其装置
CN210248007U (zh) 一种室内水产养殖装置及系统
CN113575083A (zh) 一种多地域集中的果林种植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CN208807287U (zh) 一种种植装置的液体循环系统及其种植设备
CN220755767U (zh) 一种组合式育苗柜
CN206354206U (zh) 组合式喂水器
CN217089037U (zh) 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
CN220343130U (zh) 一种无土栽培水肥系统
CN206354202U (zh) 喂水装置
CN218126108U (zh) 一种便利水培营养液循环系统
CN219593292U (zh) 一种立体栽培系统
CN211430054U (zh) 集装箱植物工厂营养液输送装置
CN217958183U (zh) 水培系统
CN218007525U (zh) 一种种植系统
CN213907864U (zh) 一种植物墙智能流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