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8989B - 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8989B
CN113938989B CN202010603992.2A CN202010603992A CN113938989B CN 113938989 B CN113938989 B CN 113938989B CN 202010603992 A CN202010603992 A CN 202010603992A CN 113938989 B CN113938989 B CN 113938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cell
network device
micro cell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39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8989A (zh
Inventor
李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39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898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0764 priority patent/WO20220013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8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8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8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8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及终端,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宏小区对应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微小区;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目标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休眠机制能够降低低负载状态下接入网设备的功耗,并保证休眠场景下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及终端。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作为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由于其主要工作在高频频段,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覆盖效果,5G系统中引入了波束赋形技术。
应用波束赋形结束后,接入网设备需要对不同方向进行波束扫描,以此达到360°全覆盖,相应的,5G系统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耗显著高于其他网络制式的接入网设备,因此如何降低接入网设备的功耗成为目前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及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宏小区对应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上报负载报告,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并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宏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休眠指令;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进行小区测量;
所述终端根据测量结果切换至目标微小区,所述目标微小区先前处于休眠状态,且经激活后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其中,所述目标微小区是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微小区,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得到,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且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休眠指令进入所述休眠状态,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宏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宏小区对应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负载报告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负载报告上报模块,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上报负载报告,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并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宏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休眠指令;
休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进行小区测量;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测量结果切换至目标微小区,所述目标微小区先前处于休眠状态,且经激活后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其中,所述目标微小区是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微小区,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得到,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且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休眠指令进入所述休眠状态,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宏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方面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侧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方面中终端侧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第一接入网侧、第二接入网设备侧或终端侧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面所述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宏小区覆盖范围内的微小区通过向宏小区上报负载报告,由宏小区根据负载报告,从上报负载报告的微小区中,筛选出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的微小区,并向该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使得该微小区进行休眠状态,以此降低低负载状态下接入网设备的功耗;同时,微小区的休眠由宏小区根据覆盖范围内其他微小区的负载进行控制,降低由微小区根据自身负载进行休眠控制时造成终端掉网或掉话的概率,保证休眠场景下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接入网设备在工作状态和休眠状态下,组件工作情况的示意图;
图4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接入网设备在工作状态和休眠状态下,下行发送内容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图9所示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休眠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休眠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休眠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网110和终端130。
接入网110中包括若干个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该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称为eNodeB或者eNB;在5G NR系统中,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基站”这一描述可能会变化。为方便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描述,上述为终端130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接入网110中,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111和第二接入网设备112。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111为宏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而第二接入网设备112为宏小区覆盖范围内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111对应的工作频段低于第二接入网设备112对应的工作频段,因此第一接入网设备111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二接入网设备112的覆盖范围,相应的,宏小区用于提供广域的基本覆盖,而微小区则用于提供更高融合和更好覆盖。
示意性的,如图1所示,第一接入网设备111为设置在某一区域的宏基站,该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包括住宅小区、学校、商场和写字楼。为了提供更高的系统容量以及更好覆盖,住宅小区、学校、商场以及写字楼处分别设置有第二接入网设备112(比如微基站),第二接入网设备112对应的微小区即在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111与各个第二接入网设备112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数据和信令传输。
终端130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网络设备与终端130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对于商场、学校、写字楼一类的场所,此类场所处设置的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在不同时段存在极大差异(通常表现为日间负载高而夜间负载低)。若此类场所中设置的接入网设备在不同时段均仍旧维持正常功耗,将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宏小区覆盖范围内的微小区会向宏小区上报负载报告,而宏小区则会根据至少一个微小区上报的负载报告,综合考虑覆盖范围内各小区的负载情况,确定出符合低负载条件的目标微小区,并向目标微小区发送休眠指令,指示目标微小区进行休眠状态,从而降低低负载小区的功耗。
比如,在日间,学校、商场、写字楼以及住宅小区处设置的接入网设备均处于工作模式;而在夜间,宏小区接收到学校、商场以及写字楼对应微小区上报的负载报告,并根据负载报告确定微小区满足低负载条件,从而向微小区下发休眠指令,以便微小区进行休眠状态,降低学校、商场以及写字楼处设置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耗。其中,休眠状态下微小区原先承载的业务可以由处于工作模式的微小区或者宏小区提供服务。
此外,终端130仍旧能够对处于休眠状态的微小区进行粗同步,从而在需要进行小区重选或小区切换时,根据测量结果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微小区,使其进入工作模式,为终端130 提供服务。
下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即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上报负载报告。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宏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微小区,且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X2结构向第一接入网设备上报负载报告。
可选的,该负载报告中包括负载比值或预定时长内下行数据包的数据量等其他能够用于衡量小区负载的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负载报告中包含的具体数据内容进行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各个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第一接入网设备上报负载报告。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信令和数据交互,当微小区的负载满足负载上报条件时,微小区执行负载报告上报。若微小区的负载不满足负载上报条件,微小区则仅进行负载检测,而不进行负载报告上报。
可选的,负载上报条件包括:微小区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且达到预设时长,即当微小区长时间处于低负载状态时,触发上报负载报告。比如,该预设时长可以为30分钟,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202,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X2接口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上报的负载报告。
步骤203,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各个负载报告,筛选出满足低负载条件的微小区作为目标微小区,相应的,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即为目标接入网设备。
为了通信系统提供服务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终端掉话或掉网的情况,第一接入网设备并非在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较低时,即将该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接入网设备,而是需要综合考虑自身以及其他接入网设备当前的负载情况。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自身以及其他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情况,并结合负载报告,确定出目标微小区。可选的,满足低负载条件的目标微小区的负载能够被其他小区(包括宏小区和相邻微小区) 承载,从而避免微小区进入休眠状态后,微小区原先服务的终端出现掉话或掉网。
步骤204,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X2接口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其中,休眠指令的指令格式可以预先约定,本实施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205,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休眠指令。
步骤206,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
接收到休眠指令后,第二接入网设备(即目标接入网设备)即进行休眠状态,达到降低功耗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休眠状态不同于关闭状态。关闭状态虽然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功耗,但是小区关闭后重启以及重启后终端重新搜网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导致终端获取服务时存在较大时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接入网设备在休眠状态下仍旧需要保持必要的信号传输。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宏小区覆盖范围内的微小区通过向宏小区上报负载报告,由宏小区根据负载报告,从上报负载报告的微小区中,筛选出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的微小区,并向该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使得该微小区进行休眠状态,以此降低低负载状态下接入网设备的功耗;同时,微小区的休眠由宏小区根据覆盖范围内其他微小区的负载进行控制,降低由微小区根据自身负载进行休眠控制时造成终端掉网或掉话的概率,保证休眠场景下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休眠状态下,目标接入网设备继续发送下行同步信号,并停止发送广播消息,以便终端能够根据下行同步信号对休眠状态下的微小区进行粗同步。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以5G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为例,如图3所示,工作状态下,接入网设备中的有源天线单元31(Active Antenna Unit,AAU)和分布单元32(DistributeUnit, DU)均处于工作状态;在休眠状态下,接入网设备的AAU31则进入低功耗模式(lowpower mode),而DU则进入睡眠模式(Sleep mode)。
相应的,如图4所示,工作状态下,接入网设备需要发送主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以及系统信息块1(System InformationBlock1,SIB1);而在休眠状态下,接入网设备停止发送MIB和SIB1(即停止发送广播消息),仅发送PSS/SSS。
对AAU的空口辐射功耗进行分析,假设同步信号和PBCH信号块(SynchronizationSignal and PBCH Block,SSB)的资源单位(Resource Element,RE)的功耗与SIB1的功率相同,计算MIB和SIB1的功耗为:127*2*4/((127+3*12*20)*4+14*24*12)=1016/(3388+4032)=14%。若进一步将SIB节约的功耗计算在内,休眠状态AAU的功耗将降低86%。
进一步的,假设4G系统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耗为1,5G系统中接入网设备的原始功耗为 3,且AAU功耗占比为80%,DU功耗占比为20%。采用上述休眠机制,DU功耗降为0, AAU功耗降为80%×15%=12%,5G系统中接入网设备的整体功耗降至0.36。
为了保证目标微小区进行休眠状态后,目标微小区原先的负载能够被其他小区所承载,从而避免出现终端掉话或者掉网问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接入网设备所需满足的低负载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1、宏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微小区的负载;2、存在至少一个相邻微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微小区的负载。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负载报告后,确定当前微小区的负载,并进一步检测自身宏小区的负载空余是否大于当前微小区的负载。若大于,表明当前微小区的负载能够被宏小区承载,从而确定当前微小区满足低负载条件;若小于,表明宏小区承载无法完全承载当前微小区的负载,从而确定当前微小区不满足低负载条件。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负载报告后,确定当前微小区的负载,并检测是否存在当前微小区对应相邻微小区上报的负载报告;若存在,第一接入网设备进一步根据相邻微小区的负载报告,检测相邻微小区能否承载当前微小区的负载,若能够承载,则确定当前微小区满足低负载条件;若无法承载,则确定当前微小区不满足低负载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满足低负载条件的目标微小区存在负载时,目标微小区还需要驻留或服务的终端重配置到宏小区或相邻微小区。其中,目标微小区可以通过连接态切换过程将终端切换至指定小区,或者,通过释放连接并将终端重定向至指定小区。下面以目标微小区将终端重配置到宏小区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当微小区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且达到预设时长时,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上报负载报告。
为了避免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频繁上报无效负载报告,导致第一接入网设备处理压力过大,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负载小于负载阈值,且达到预设时长时(此时微小区存在休眠需求),才会触发上报负载报告;若负载大于负载阈值,或低负载时长未达到预设时长(此时微小区不存在休眠需求),第二接入网设备将不会上报负载报告。
步骤502,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上报的负载报告。
步骤503,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
本实施例中,宏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相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将被转移至宏小区。
步骤504,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
步骤505,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休眠指令。
上述步骤502至505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6,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请求,第一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微小区的负载切换至宏小区或相邻微小区。
当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休眠指令,且目标微小区仍旧存在负载时,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请求,触发驻留终端或服务终端的重定向。由于宏小区知悉覆盖范围内微小区的负载情况,因此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切换请求后,根据宏小区以及各个相邻微小区的负载情况,确定将终端切换至宏小区或相邻微小区。
步骤507,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
步骤508,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应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小区负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切换请求后,检测当前宏小区的负载空余是否大于目标微小区的负载,并在大于时,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应答,该第一切换应答用于指示将终端切换至宏小区。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切换请求后,检测是否存在相邻微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目标微小区的负载,并存在,则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应答,该第一切换应答用于指示将终端切换至相邻微小区。
步骤509,响应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应答,第二接入网设备对终端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接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应答后,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RRC重配置消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RRC重配置消息重配置RRC连接,并在完成RRC重配置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终端进行RRC重配置的过程进行限定。
步骤510,响应于完成负载切换,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
由于完成RRC重配置(即完成负载切换)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微小区不存在负载,因此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以此降低设备功耗。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如图6所示,微基站61为终端61提供服务。由于微基站61在预定时长内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因此微基站61向宏基站63上报负载报告。宏基站63根据接收到的负载报告,确定微基站61满足低负载条件,从而向微基站61下发休眠指令。微基站61接收到休眠指令后,向终端62发送RRC重配置消息,将终端62切换至宏基站63对应的宏小区,并在完成RRC重配置后进入休眠状态。
本实施例中,微小区接收到宏小区发送的休眠指令后,通过向宏小区发送切换请求,请求将负载切换至宏小区或相邻微小区,并在完成负载切换后,进行休眠状态,避免微小区原先服务的终端出现掉话掉网的问题,提供了通信系统提供服务的稳定性。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对宏小区控制微小区进入休眠状态的过程进行了说明。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小区内的终端在进行小区重选或小区切换时,可能需要激活休眠状态下的微小区,以通过激活后的微小区提供服务。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进行小区测量,根据测量结果激活切换至目标微小区,该目标微小区先前处于休眠状态,且经激活后退出休眠状态。下面采用示意性的实施例,对小区重选以及小区切换两种场景下的休眠小区激活过程进行激活。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终端进行小区测量。
本实施例中,处于空闲态(idle)或非激活态(inactive)的终端需要测量同频和异频邻小区。并且,由于处于休眠状态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仍旧会继续发送下行同步信号,因此终端可以根据该下行同步信号进行粗同步,以便在完成粗同步后进行小区测量。
相应的,终端进行小区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中,除了包含工作状态下小区的小区测量结果外,还包括休眠小区的小区测量结果。其中,该测量结果包括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
步骤702,响应于测量结果指示不存在符合S准则的非休眠微小区,且存在符合S准则的休眠微小区,终端根据休眠微小区的RSRP,从休眠微小区中确定目标微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得到的测量结果,终端首先将测量结果划分为非休眠微小区对应的测量结果以及休眠小区对应的测量结果,并按照RSRP对测量结果进行排序。
可选的,终端通过检测SSS对应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上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部分的能量识别休眠微小区。
进一步的,终端首先根据测量结果,检测是否存在满足S准则的非休眠微小区,若存在,则根据RSRP的降序,从非休眠微小区中进行小区重选;若不存在满足S准则的非休眠微小区,终端则根据RSRP的降序,优先从休眠微小区(同样需要满足S准则)中选择RSRP高的微小区进行激活,并尝试驻留。
步骤703,终端向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敲门信号,上行敲门信号用于指示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退出休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通过周期性发送上行敲门信号的方式,激活目标微小区退出休眠状态。可选的,该上行敲门信号(Knock UpLink signal,KcUL)可以通过对现有上行信号中的指定时隙进行修改得到,且接入网设备具有识别上行敲门信号的能力。
步骤704,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空闲态终端发送的上行敲门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在固定时隙监听上行敲门信号。若监听到上行敲门信号,第二接入网设备退出休眠状态,否则,第二接入网设备则保持休眠状态。
步骤705,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行敲门信号退出休眠状态。
步骤706,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广播消息。
退出休眠状态后,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发送广播消息,以便终端能够通过接收广播消息尝试驻留。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微小区休眠后将推出寻呼区域,因此第二接入网设备推出休眠状态后,还需要向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发送退出休眠通知。AMF实体即将根据退出休眠通知将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微小区加入寻呼域,候选寻呼该微小区内的终端时,即将寻呼消息发送至该第二接入网设备。
步骤707,响应于接收到目标微小区的广播消息,终端停止发送上行敲门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敲门信号后,持续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若接收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则停止发送上行敲门信号,并通过小区重选尝试驻留在目标微小区。
可选的,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包括MIB和SIB1),终端则尝试向其它休眠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敲门信号。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如图8所示,终端81当前驻留在宏基站82对应的宏小区中。空闲状态下,终端81对非休眠微小区和休眠微小区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将RSRP最高的休眠微小区确定为需要激活的目标微小区,并向目标微小区对应的微基站83发送上行敲门信号。微基站83接收到上行敲门信号后,即重新发送广播消息。终端81接收到广播消息后,停止发送上行敲门信号,并尝试驻留在目标微小区。
本实施例中,处于空闲态的终端通过对非休眠微小区和休眠微小区进行小区测量,并根据小区测量结果,采用发送上行敲门信号的方式,激活休眠状态的休眠微小区,并尝试驻留在该微小区,提高了终端重选的效率以及重选后的小区服务质量。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终端进行小区测量。
其中,该终端处于RRC连接态(connected)。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701,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902,终端根据测量结果向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上报小区测量报告,小区测量报告中包含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小区测量信息,至少一个邻小区中包含至少一个休眠微小区。
本实施例中,终端将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上报至服务小区。服务小区根据该测量结果即可知悉终端附近邻小区的情况。
步骤903,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从至少一个休眠微小区中确定目标微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可以获取终端的服务需求,若当前服务小区无法满足该服务需求(比如高速连接需求)时,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即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是否存在能够满足该服务需求的休眠微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存在能够满足该服务需求的休眠微小区,且休眠微小区的数量为1个时,接入网设备将该休眠微小区确定为目标微小区;当存在能够满足该服务需求的休眠微小区,且休眠微小区的数量为至少2个时,接入网设备即根据RSRP降序从休眠微小区确定目标微小区。
步骤904,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向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第二切换请求中包含激活指令。
确定出目标微小区后,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即通过X2接口向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包含激活指令的第二切换请求,请求目标微小区退出休眠状态。
步骤905,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其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请求。
其中,该其它接入网设备为上述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
步骤906,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激活指令退出休眠状态。
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二切换请求后,即退出休眠状态,并重新恢复发送广播消息。
步骤907,第二接入网设备向其它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切换应答,第二切换应答中包含激活响应。
进一步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发送包含激活响应的第二切换应答,使其知悉第二接入网设备已处于工作状态。
步骤908,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二切换响应后,通过向终端发送RRC重配置消息的方式,对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步骤909,终端接收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
步骤910,终端根据RRC重配置消息从服务小区切换至目标微小区。
终端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后,即采用相关技术中的RRC连接重配置方式,从当前服务小区切换至目标微小区,由目标微小区提供满足终端需求的服务。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如图10所示,终端1001当前驻留在宏基站1002对应的宏小区中。连接态下,终端1001对非休眠微小区和休眠微小区进行测量,并向宏基站1002上报测量结果。当终端1001存在高速连接需求,且宏小区无法满足高速连接需求时,宏基站1002根据测量结果,将休眠微小区确定为目标微小区,并向目标微小区对应的微基站1003发送切换请求。微基站1003接收到切换请求后,退出休眠状态,并向宏基站1002发送切换响应。宏基站1002根据切换响应响终端1001发送RRC重配置消息,以便终端1001切换至目标微小区。
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小区无法满足终端的服务需求时,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选取能够满足服务需求的休眠微小区,并通过发送切换请求的方式,激活休眠微小区,以便终端能够通过RRC重配置切换至激活后的微小区,提供终端获取服务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以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执行主体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一接入网设备侧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以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执行主体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二接入网设备侧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以终端为执行主体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终端侧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休眠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
负载报告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
确定模块1102,用于根据所述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
指令发送模块1103,用于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低负载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所述宏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以及存在至少一个相邻微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切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所述第一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微小区的负载切换至所述宏小区或相邻微小区。
可选的,所述休眠状态下,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继续发送下行同步信号,并停止发送广播消息,所述下行同步信号用于终端同步。
可选的,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PSS或SSS;所述广播消息包括MIB和SIB。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测量报告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连接态终端上报的小区测量报告,所述小区测量报告中包含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小区测量信息,至少一个所述邻小区中包含至少一个休眠微小区;
小区确定模块,用于从至少一个所述休眠微小区中确定目标微小区;
第二切换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包含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微小区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负载报告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所述微小区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且达到预设时长时上报的。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休眠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
该装置包括:
负载报告上报模块1201,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上报负载报告,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并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宏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
指令接收模块12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休眠指令;
休眠模块1203,用于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低负载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所述宏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以及存在至少一个相邻微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切换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所述第一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微小区的负载切换至所述宏小区或相邻微小区;
所述休眠模块1203,用于:
响应于完成负载切换,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所述休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负载报告上报模块1201,用于:
响应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且达到预设时长时,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上报所述负载报告。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休眠状态下,继续发送下行同步信号,并停止发送广播消息,所述下行同步信号用于终端同步。
可选的,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PSS或SSS;所述广播消息包括MIB和SIB。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切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其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请求,所述其它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或其它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是所述其它接入网设备根据连接态终端上报的小区测量报告后发送的,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包含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休眠微小区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第一休眠退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激活指令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敲门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空闲态终端发送的上行敲门信号,所述上行敲门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第二休眠退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敲门信号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广播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广播消息,所述空闲态终端用于根据所述广播消息进行小区重选。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知发送模块,用于向AMF实体发送退出休眠通知,所述AMF实体用于根据所述退出休眠通知将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微小区加入寻呼域。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休眠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
测量模块1301,用于进行小区测量;
切换模块1302,用于根据测量结果切换至目标微小区,所述目标微小区先前处于休眠状态,且经激活后退出所述休眠状态其中,所述目标微小区是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微小区,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得到,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且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休眠指令进入所述休眠状态,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宏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
可选的,所述休眠状态下,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继续发送下行同步信号,并停止发送广播消息,所述下行同步信号用于终端同步。
可选的,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PSS或SSS;所述广播消息包括MIB和SIB。
可选的,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激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向所述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上报小区测量报告,所述小区测量报告中包含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小区测量信息,所述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用于从至少一个所述休眠微小区中确定所述目标微小区,并向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包含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微小区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激活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测量结果指示不存在符合S准则的非休眠微小区,且存在符合S准则的休眠微小区,根据所述休眠微小区的RSRP,从所述休眠微小区中确定所述目标微小区;
敲门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敲门信号,所述上行敲门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退出所述休眠状态,且退出所述休眠状态后,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继续发送广播消息;
敲门信号发送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目标微小区的广播消息,发送所述上行敲门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401、接收器1402、发射器1403、存储器1404和总线1405。
处理器14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4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402和发射器14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1404通过总线1405与处理器1401相连。
存储器14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14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14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 (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寄存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接入网设备执行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
请参考图1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501、接收器1502、发射器1503、存储器1504和总线1505。
处理器15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5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502和发射器15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1504通过总线1505与处理器1501相连。
存储器15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15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15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 (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寄存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终端执行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至少一条计算机可读指令,至少一条计算机可读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侧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至少一条计算机可读指令,至少一条计算机可读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终端侧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宏小区对应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所述负载报告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确定所述微小区存在休眠需求时上报,其中,所述微小区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且达到预设时长时所述微小区存在所述休眠需求;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所述低负载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所述宏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以及存在至少一个相邻微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休眠状态下,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继续发送下行同步信号,并停止发送广播消息,所述下行同步信号用于终端对所述休眠状态下的微小区进行粗同步,所述终端在粗同步后进行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中包含休眠微小区的小区测量结果,处于空闲态的所述终端还用于在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中指示不存在符合S准则的非休眠微小区,且存在符合S准则的所述休眠微小区时,根据所述休眠微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从所述休眠微小区中确定目标微小区,且向所述目标微小区发送上行敲门信号,所述上行敲门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退出所述休眠状态,且所述上行敲门信号在终端接收到所述目标微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时停止发送;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连接态终端上报的小区测量报告,所述小区测量报告中包含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小区测量信息,至少一个所述邻小区中包含至少一个休眠微小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服务小区无法满足所述连接态终端的服务需求时从至少一个所述休眠微小区中确定目标微小区,所述目标微小区是满足所述服务需求的小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包含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微小区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所述第一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微小区的负载切换至所述宏小区或相邻微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PSS或辅同步信号SSS;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主信息块MIB和系统信息块SIB。
4.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微小区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且达到预设时长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微小区存在休眠需求,向第一接入网设备上报负载报告,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并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宏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所述低负载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所述宏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以及存在至少一个相邻微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休眠指令;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
所述休眠状态下,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继续发送下行同步信号,并停止发送广播消息,所述下行同步信号用于终端对所述休眠状态下的微小区进行粗同步,所述终端在粗同步后进行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中包含休眠微小区的小区测量结果;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空闲态终端发送的上行敲门信号,所述上行敲门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退出所述休眠状态,所述上行敲门信号是所述终端在小区测量结果指示不存在符合S准则的非休眠微小区,且存在符合S准则的所述休眠微小区时发送;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上行敲门信号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所述空闲态终端用于根据所述广播消息进行小区重选;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其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请求,所述其它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或其它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是所述其它接入网设备根据连接态终端上报的小区测量报告确定服务小区无法满足所述连接态终端的服务需求后发送的,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包含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休眠微小区退出所述休眠状态,所述目标休眠微小区是满足所述连接态终端的服务需求的小区;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激活指令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所述第一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微小区的负载切换至所述宏小区或相邻微小区;
所述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包括:
响应于完成负载切换,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所述休眠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PSS或SSS;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MIB和SIB。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敲门信号退出所述休眠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实体发送退出休眠通知,所述AMF实体用于根据所述退出休眠通知将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微小区加入寻呼域。
8.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进行小区测量;
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时,响应于所述测量结果指示不存在符合S准则的非休眠微小区,且存在符合S准则的休眠微小区,空闲态终端根据所述休眠微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从所述休眠微小区中确定目标微小区;
所述空闲态终端向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敲门信号,所述上行敲门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退出所述休眠状态,且退出所述休眠状态后,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继续发送广播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目标微小区的广播消息,停止发送所述上行敲门信号;
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时,连接态终端根据测量结果向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上报小区测量报告,所述小区测量报告中包含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小区测量信息,所述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用于从至少一个所述休眠微小区中确定所述目标微小区,并向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包含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微小区退出所述休眠状态,所述目标微小区是满足所述连接态终端的服务需求的小区;
所述连接态终端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切换至所述目标微小区,所述目标微小区先前处于休眠状态,且经激活后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其中,所述目标微小区是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微小区,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得到,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且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休眠指令进入所述休眠状态,所述休眠状态下,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继续发送下行同步信号,并停止发送广播消息,所述下行同步信号用于所述终端对所述休眠状态下的微小区进行粗同步,所述终端在粗同步后进行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中包含休眠微小区的小区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宏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所述微小区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且达到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微小区存在休眠需求且上报所述负载报告,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所述低负载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所述宏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以及存在至少一个相邻微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PSS或SSS;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MIB和SIB。
10.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宏小区对应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负载报告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所述负载报告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确定所述微小区存在休眠需求时上报,其中,所述微小区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且达到预设时长时所述微小区存在所述休眠需求;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所述低负载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所述宏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以及存在至少一个相邻微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休眠状态下,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继续发送下行同步信号,并停止发送广播消息,所述下行同步信号用于终端对所述休眠状态下的微小区进行粗同步,所述终端在粗同步后进行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中包含休眠微小区的小区测量结果,处于空闲态的所述终端还用于在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中指示不存在符合S准则的非休眠微小区,且存在符合S准则的所述休眠微小区时,根据所述休眠微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从所述休眠微小区中确定目标微小区,且向所述目标微小区发送上行敲门信号,所述上行敲门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退出所述休眠状态,且所述上行敲门信号在终端接收到所述目标微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时停止发送;
测量报告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连接态终端上报的小区测量报告,所述小区测量报告中包含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小区测量信息,至少一个所述邻小区中包含至少一个休眠微小区;
小区确定模块,用于在服务小区无法满足所述连接态终端的服务需求时从至少一个所述休眠微小区中确定目标微小区,所述目标微小区是满足所述服务需求的小区;
第二切换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包含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微小区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11.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负载报告上报模块,用于响应于微小区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且达到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微小区存在休眠需求,向第一接入网设备上报负载报告,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目标接入网设备,并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休眠指令,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宏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所述低负载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所述宏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以及存在至少一个相邻微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负载报告后检测所述宏小区的负载空余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相邻微小区上报的负载报告;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休眠指令;
休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休眠指令进入休眠状态;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休眠状态下,继续发送下行同步信号,并停止发送广播消息,所述下行同步信号用于终端对所述休眠状态下的微小区进行粗同步,所述终端在粗同步后进行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中包含休眠微小区的小区测量结果;
敲门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空闲态终端发送的上行敲门信号,所述上行敲门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退出所述休眠状态,所述上行敲门信号是所述终端在小区测量结果指示不存在符合S准则的非休眠微小区,且存在符合S准则的所述休眠微小区时发送;
第二休眠退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敲门信号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广播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广播消息,所述空闲态终端用于根据所述广播消息进行小区重选;
第二切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其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请求,所述其它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或其它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是所述其它接入网设备根据连接态终端上报的小区测量报告确定服务小区无法满足所述连接态终端的服务需求后发送的,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包含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休眠微小区退出所述休眠状态,所述目标休眠微小区是满足所述连接态终端的服务需求的小区;
第一休眠退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激活指令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12.一种小区休眠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进行小区测量;
第二激活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时,响应于所述测量结果指示不存在符合S准则的非休眠微小区,且存在符合S准则的休眠微小区,空闲态终端根据所述休眠微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从所述休眠微小区中确定目标微小区;
敲门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敲门信号,所述上行敲门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退出所述休眠状态,且退出所述休眠状态后,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继续发送广播消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目标微小区的广播消息,停止发送所述上行敲门信号;
第一激活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时,根据测量结果向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上报小区测量报告,所述小区测量报告中包含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小区测量信息,所述服务小区对应接入网设备用于从至少一个所述休眠微小区中确定所述目标微小区,并向所述目标微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包含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微小区退出所述休眠状态,所述目标微小区是满足所述终端的服务需求的小区;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切换至所述目标微小区,所述目标微小区先前处于休眠状态,且经激活后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其中,所述目标微小区是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微小区,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报告,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确定得到,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微小区的负载满足低负载条件,且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休眠指令进入所述休眠状态,所述休眠状态下,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继续发送下行同步信号,并停止发送广播消息,所述下行同步信号用于所述终端对所述休眠状态下的微小区进行粗同步,所述终端在粗同步后进行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中包含休眠微小区的小区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宏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微小区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所述微小区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且达到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微小区存在休眠需求且上报所述负载报告,且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微小区,所述低负载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所述宏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以及存在至少一个相邻微小区的负载空余大于所述微小区的负载。
13.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所述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
14.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9任一所述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所述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9任一所述的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
CN202010603992.2A 2020-06-29 2020-06-29 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938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3992.2A CN113938989B (zh) 2020-06-29 2020-06-29 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090764 WO2022001338A1 (zh) 2020-06-29 2021-04-28 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3992.2A CN113938989B (zh) 2020-06-29 2020-06-29 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8989A CN113938989A (zh) 2022-01-14
CN113938989B true CN113938989B (zh) 2023-03-24

Family

ID=79272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3992.2A Active CN113938989B (zh) 2020-06-29 2020-06-29 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8989B (zh)
WO (1) WO20220013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8213A (zh) * 2022-05-13 2023-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小区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CN117580137A (zh) * 2022-08-08 2024-02-20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小区唤醒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767700B (zh) * 2023-02-13 2023-04-18 深圳市网联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节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816A (zh) * 2011-03-22 2011-06-29 北京邮电大学 节能的毫微微网络系统及节能方法
CN102186209A (zh) * 2011-04-21 2011-09-14 东南大学 多小区重叠覆盖下的节能策略
CN105814950A (zh) * 2013-12-05 2016-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节能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37364B1 (en) * 2010-01-08 2014-11-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and base node for controlling cell measurements in low activity state
EP2665312B1 (en) * 2012-05-15 2014-06-04 Fujitsu Limited Cell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713015B2 (en) * 2013-05-10 2017-07-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by which base station transmits signal for coverage coordin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US9565628B2 (en) * 2013-07-03 2017-02-07 Mediatek Inc. Energy saving functionality for small cells in E-UTRA and E-UTRA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816A (zh) * 2011-03-22 2011-06-29 北京邮电大学 节能的毫微微网络系统及节能方法
CN102186209A (zh) * 2011-04-21 2011-09-14 东南大学 多小区重叠覆盖下的节能策略
CN105814950A (zh) * 2013-12-05 2016-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节能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olution proposal for differentiated energy saving strategies;Alcatel-Lucent;《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82 R3-132186》;20131101;参见第2部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8989A (zh) 2022-01-14
WO2022001338A1 (zh)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38989B (zh) 小区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EP2446672B1 (en) Power saving in a radio base station by determining number of active and idle users camping on cell
TWI496482B (zh) 用於通訊之方法及蜂巢式通訊系統
EP2512171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state of micro base stations by following the variations of traffic requirements, and associated controller device
KR101516571B1 (ko) 이종 네트워크들의 간섭 억제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10212013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30083714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20130010722A (ko) Lte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9076447B (zh) 用于执行驻留的方法和设备
EP259791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relay station, radio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2934496A (zh) 异类网络中的小区搜索与测量
US20170171785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8029057B (zh) 用于触发小区重选过程的无线设备、方法和介质
CN102835160A (zh) 用于促进重定位的网络节点控制
US872518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US2023019961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800442B1 (en) Emergency D2D Communication
EP3493612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wireless system area,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JP5534617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移動ネットワークの運営方法及び装置
KR10202904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아이들 모드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CN116634513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70836B (zh) 一种系统信息广播、系统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240137827A1 (en) Pdcch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s
KR20190026240A (ko) 이종망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사용자 장치
US2023018923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