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8964A - 一种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8964A
CN113938964A CN202111081522.5A CN202111081522A CN113938964A CN 113938964 A CN113938964 A CN 113938964A CN 202111081522 A CN202111081522 A CN 202111081522A CN 113938964 A CN113938964 A CN 113938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event
terminal
measurement result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15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8964B (zh
Inventor
李培
李福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15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8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8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8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8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8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领域,能够解决终端设备失步时不能及时触发切换导致业务中断时间较长的问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失步测量配置信息;测量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其中,第一测量结果为终端设备测量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第二测量结果为终端设备测量的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若终端设备失步,且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则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目标小区为至少一个邻区中,信号强度满足测量事件的邻区。本申请用于在终端失步后使得终端设备快速触发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制定的规范中,无线链路失步后终端设备会等待链路恢复,如果无法恢复则会启动重建立流程。而重建立流程需要终端设备重新选择小区并进行连接的建立,由此会造成终端设备的业务中断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在终端设备失步后使得终端快速触发切换,有效降低了终端设备用户的业务中断时间,提高了终端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切换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失步测量配置信息;测量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其中,第一测量结果为终端设备测量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第二测量结果为终端设备测量的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若终端设备失步,且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则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目标小区为至少一个邻区中,信号强度满足测量事件的邻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失步情况下,通过为终端设备新增配置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可以使得终端在失步后、上下行链路已经无法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对服务小区和邻区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并在测量结果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时,直接切换至目标小区,不需要等到与服务小区重建立完成后再进行切换,可以减少终端设备业务中断的时间,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包括:第一测量事件、第二测量事件和第三测量事件。第一测量事件为终端设备失步时,第一测量结果高于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一迟滞因子的和。第二测量事件为终端设备失步时,第二测量结果高于第一参考阈值与第二迟滞因子的和。第三测量事件为终端设备失步时,第一测量结果低于第二参考阈值与第三迟滞因子的和,且第二测量结果高于第三参考阈值与第四迟滞因子的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失步测量事件配置信息承载于测量配置信息中,测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的测量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终端设备的测量事件包括:A3事件。A3事件为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高于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与第一偏移值的和。第一迟滞因子的值小于第一偏移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终端设备的测量事件包括:A4事件。A4事件为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高于第四参考阈值与第二偏移值的和。其中,第二测量事件中的第一参考阈值与第二迟滞因子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第一参考阈值小于第四参考阈值、第二迟滞因子的值小于第二偏移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终端设备的测量事件包括:A5事件。A5事件为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高于第五参考阈值与第三偏移值的和,且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低于第六参考阈值与第四偏移值的和。其中,第三测量事件中的第二参考阈值、第三参考阈值、第三迟滞因子与第四迟滞因子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第二参考阈值小于第五参考阈值、第三参考阈值大于第六参考阈值、第三迟滞因子的值小于第三偏移值、第四迟滞因子的值小于第四偏移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切换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失步测量配置信息;失步测量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其中,第一测量结果为终端设备测量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第二测量结果为终端设备测量的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处理单元,用于在终端设备失步,且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时,使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目标小区为至少一个邻区中,信号强度满足测量事件的邻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包括:第一测量事件、第二测量事件和第三测量事件。第一测量事件为终端设备失步时,第一测量结果高于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一迟滞因子的和。第二测量事件为终端设备失步时,第二测量结果高于第一参考阈值与第二迟滞因子的和。第三测量事件为终端设备失步时,第一测量结果低于第二参考阈值与第三迟滞因子的和,且第二测量结果高于第三参考阈值与第四迟滞因子的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失步测量事件配置信息承载于测量配置信息中,测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的测量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终端设备的测量事件包括:A3事件。A3事件为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高于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与第一偏移值的和。第一迟滞因子的值小于第一偏移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终端设备的测量事件包括:A4事件。A4事件为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高于第四参考阈值与第二偏移值的和。其中,第二测量事件中的第一参考阈值与第二迟滞因子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第一参考阈值小于第四参考阈值、第二迟滞因子的值小于第二偏移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终端设备的测量事件包括:A5事件。A5事件为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高于第五参考阈值与第三偏移值的和,且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低于第六参考阈值与第四偏移值的和。其中,第三测量事件中的第二参考阈值、第三参考阈值、第三迟滞因子与第四迟滞因子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第二参考阈值小于第五参考阈值、第三参考阈值大于第六参考阈值、第三迟滞因子的值小于第三偏移值、第四迟滞因子的值小于第四偏移值。
可选的,第二方面的终端切换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单元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终端切换装置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终端切换方法。
此外,第二方面的单元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的终端切换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当被本申请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终端切换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终端切换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的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终端切换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应用于终端切换装置;所述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接口电路用于从所述终端切换装置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信号,所述信号包括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终端切换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终端切换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切换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者”的关系。例如,A/B可以理解为A或者B。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边缘服务节点和第二边缘服务节点是用于区别不同的边缘服务节点,而不是用于描述边缘服务节点的特征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涉及到的一些技术术语进行介绍。
1、失步
终端设备失步的具体表现为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物理层链路出现异常,导致终端设备无法通过上下行链路发送上下行信息,进而使得用户的业务出现中断。
在终端设备失步后,若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终端设备未接收到物理层的同步指示,则终端设备会发起重建立;若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终端设备接收到了物理层的同步指示,则证明物理层链路已恢复,终端设备可以正常进行业务。
2、测量事件
理想情况下,网络设备应允许终端报告服务小区和邻区的信号质量,并通过单次测量触发切换,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必要的乒乓切换,会造成过载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规范提出了一套由终端执行的预定义的测量报告机制。这些预定义的度量报告类型称为“测量事件(EVENT)”。终端必须报告的“事件”的类型由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消息指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未失步时需要上报的测量事件包括:
A3事件:邻区测量结果高于服务小区测量结果+第一偏移值(offset)。
A4事件:邻区测量结果高于预设第四参考阈值。
A5事件:服务小区测量结果低于第五参考阈值,并且邻区测量结果高于第五参考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根据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测量结果确定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需要上报的测量事件,若满足某一需要上报的测量事件,则终端设备生成与该事件对应的测量报告。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对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测量结果可以是服务小区和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或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的测量结果,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终端可以被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被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被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终端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计算设备。示例性地,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为网络侧的一种用于发送信号,或者,接收信号,或者,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实体。网络设备可以为部署在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中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可以为TRP、基站(例如,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station,gNB)、下一代eNB(next generation eNB,ng-eNB)等)、各种形式的控制节点(例如,网络控制器、无线控制器(例如,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LTE系统中可以称为eNB或eNodeB,5G系统或NR系统中可以称为gNB,本申请对基站的具体名称不作限定。
现有技术中,在终端设备接入无线网络后,能够通过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物理层链路正常的发送和接收数据。如果物理层链路出现异常,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失步指示,具体的,该失步指示可以是3GPP协议定义的N310失步指示。进而,当终端设备收到N310失步指示后,终端设备会据此启动定时器T310。如果在定时器计时结束之前,终端设备未接收到切换指令或者物理层的同步指示,则终端设备会开启重建立流程。由于重建立流程需要终端设备重新搜索小区,因此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在定时器计时结束后进行重建立流程,会导致终端设备中断连接的时间较长,影响了终端设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中,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终端设备在定时器计时结束之前接收到切换命令,说明终端设备位于服务小区覆盖范围的边界处,同时位于目标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终端设备能够进行切换操作切换至目标小区。因此,在终端设备位于服务小区覆盖范围的边界处、发生了终端设备失步的情况下,若此时测量事件的结果无法上报或未接收到切换指令,但是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满足切换条件,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执行切换操作,切换至目标小区,无需等待定时器计时结束后进行重建立流程,进而能够减小终端设备因失步造成的业务中断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应用场景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该应用场景包括:基站、服务小区、邻区和终端设备。
其中,服务小区可以有多个邻区。当终端设备位于服务小区覆盖范围的边界处,且发生了终端设备失步的情况下,若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满足切换条件,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执行切换操作,切换至目标小区。目标小区为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中,信号强度满足测量事件的邻区。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阐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终端切换装置。该终端切换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用于终端切换的控制模块,还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用于终端切换的应用客户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为终端切换装置来执行终端切换方法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终端切换方法进行说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失步时不能及时切换至信号强度更好的小区,进而导致业务中断时间较长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切换方法。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失步测量配置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失步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失步测量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失步测量配置信息承载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中。此时,该测量配置信息除了用于为终端设备配置正常情况下(也即是非失步状态下)的测量事件之外,还用于为终端设备配置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其中,终端设备非失步状态下的测量事件即包括前文所说的3GPP规范中规定的A3事件、A4事件和A5事件。
具体来说,在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之后,网络设备生成测量配置信息以及失步测量配置信息,并将失步测量配置信息写入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有失步测量配置信息的测量配置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承载有失步测量配置信息的测量配置信息。终端设备读取该承载有失步测量配置信息的测量配置信息,确定失步测量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以服务小区仅有一个邻区为例进行说明,并不代表本申请的终端切换方法只能应用于服务小区仅有一个邻区的场景。
S202、终端设备获取测量结果。
可选的,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第一测量结果为终端设备测量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第二测量结果为终端设备测量的服务小区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中包括服务小区的频点信息,邻区的频点信息,测量周期,事件上报条件等。
终端设备接收到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的测量周期内测量服务小区频点上的测量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第一测量结果。终端设备测量邻区频点上的测量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第二测量结果。
示例性的,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测量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用RSRP来表征,也可以是其他能够体现服务小区和邻区信号强度的参数,例如RSRQ或SINR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S203、终端设备判断是否失步。
可以理解的是,在物理层链路出现异常时,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失步指示,具体的,该失步指示可以是3GPP协议定义的N310失步指示。进一步的,终端设备在接受到失步指示后,判断自身处于失步状态。
若终端设备失步,则执行步骤S204。
S204、终端设备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获取的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与终端失步时的测量事件进行比对,来判断是否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
示例性的,以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测量信号的信号强度用RSRP来表征(也即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一测量结果为服务小区的RSRP,第二测量结果为邻区的RSRP)为例,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一测量结果为90分贝毫瓦(decibel relative to one milliwatt,dBm),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二测量结果为110dBm,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的满足条件为第一测量结果小于第二测量结果。由于此时第一测量结果小于第二测量结果,因此终端设备判断测量结果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
需要指出的是,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可能只满足一种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也可能同时满足多种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若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至少满足了一种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则终端设备即可执行切换操作,以切换至目标小区。
若测量结果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则执行步骤S205。
S205、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在确定测量结果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后,切换至目标小区,即可在定时器T310超时之前切换至信号强度更好的邻区(也即目标小区),避免了需要等待与服务小区重建立完成后再进行切换,减少了终端设备业务的中断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步骤S203之后,若终端设备失步,但测量结果未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则终端设备在T310计时器超时后向服务小区发起重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设备未发生失步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根据是否满足3GPP规范中规定的测量事件,来判断是否进行测量事件的上报,以判断是否切换至目标小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在失步情况下,通过为终端设备新增配置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可以使得终端在失步后、上下行链路已经无法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对服务小区和邻区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并在测量结果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时,直接切换至目标小区,不需要等到与服务小区重建立完成后再进行切换,可以减少终端设备业务中断的时间,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包括:第一测量事件、第二测量事件和第三测量事件。下面对三种测量事件进行具体说明:
(1)第一测量事件为终端设备失步时,第一测量结果小于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一迟滞因子的和。
其中,第一迟滞因子的值小于A3事件中的第一偏移值。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迟滞因子的值设置得比第一偏移值小,是为了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尽快满足第一测量事件进而执行切换操作,切换至目标小区,以减少终端设备失步对业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示例性的,3GPP协议规定的第一偏移值为4dBm,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一迟滞因子的值设为3dBm。
(2)第二测量事件为终端设备失步时,第二测量结果大于第一参考阈值与第二迟滞因子的和。
其中,第二测量事件中的第一参考阈值与第二迟滞因子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
条件一、第一参考阈值小于A4事件的第四参考阈值;
条件二、第二迟滞因子小于A4事件的第二偏移值。
示例性的,3GPP协议规定的第四参考阈值为100dBm,第二偏移值为4dBm。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一参考阈值设为95dBm和/或将第二迟滞因子设为3dBm。
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参考阈值设置得比第四参考阈值小、第二迟滞因子设置得比第二偏移值小,是为了是为了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尽快满足第二测量事件进而执行切换操作,切换至目标小区,以减少终端设备失步对业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3)第三测量事件为终端设备失步时,第一测量结果小于第二参考阈值与第三迟滞因子的和,且第二测量结果大于第三参考阈值与第四迟滞因子的和。
其中,第三测量事件的第二参考阈值、第三迟滞因子、第三参考阈值与第四迟滞因子至少满足一下条件中的一个:
条件三、第二参考阈值大于A5事件的第五参考阈值;
条件四、第三参考阈值小于A5事件的第六参考阈值;
条件五、第三迟滞因子的值大于A5事件的第三偏移值;
条件六、第四迟滞因子的值小于A5事件的第四偏移值。
示例性的,3GPP协议规定的第五参考阈值为80dBm,第六参考阈值为100dBm,第三偏移值为-4dBm,第四偏移值为4dBm,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二参考阈值设为85dBm和/或将第三参考阈值设为95dBm和/或将第三迟滞因子设为-3dBm和/或将第四迟滞因子设为3dBm。
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二参考阈值设置得比第五参考阈值大、第三参考阈值设置得比第六参考阈值大、第三迟滞因子的值设置得比第三偏移值大、第四迟滞因子的值设置得比第四偏移值小,是为了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尽快满足第三测量事件进而执行切换操作,切换至目标小区,以减少终端设备失步对业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测量事件中增加迟滞因子,是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乒乓切换,以此降低终端设备频繁执行切换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参考阈值和第二参考阈值可以是用RSRP来表征,也可以是其他能够体现服务小区和邻区信号强度的参数,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与3GPP规范中规定的测量事件不同,在终端设备失步的情况下,若终端设备确定测量结果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则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中的条件参数进行数值上的调整,使得终端设备测量结果能够更加易于满足终端失步时的测量事件,进而促使终端设备更快的切换至目标小区,进一步的减少了终端设备业务中断的时间,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的触发条件配置信息如下:
(1)第一测量事件的触发条件配置信息为:
Figure BDA0003264155110000111
其中,OutOfSynhysteresis及其对应的Hysteresis用于表示第一迟滞因子,OutOfSyntimeToTrigger及其对应的TimeToTrigger用于表示终端设备测量结果满足第一测量事件的持续时间需要满足的预设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OutOfSyntimeToTrigger的预设时长TimeToTrigger同样可以设置得比终端设备正常状态下(也即非失步状态下)的测量事件的TimeToTrigger小,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尽快满足第一测量事件进而执行切换操作,切换至目标小区,以减少终端设备失步对业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2)第二测量事件的触发条件配置信息为:
Figure BDA0003264155110000121
其中,OutOfSyna4-Threshold及其对应的MeasTriggerQuantity用于表示第一参考阈值,OutOfSynhysteresis及其对应的Hysteresis用于表示第二迟滞因子,OutOfSyntimeToTrigger及其对应的TimeToTrigger用于表示终端设备测量结果满足第二测量事件的持续时间需要满足的预设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OutOfSyntimeToTrigger的预设时长TimeToTrigger同样可以设置得比终端设备正常状态下(也即非失步状态下)的测量事件的TimeToTrigger小,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尽快满足第二测量事件进而执行切换操作,切换至目标小区,以减少终端设备失步对业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3)第三测量事件的触发条件配置信息为:
Figure BDA0003264155110000122
Figure BDA0003264155110000131
其中,OutOfSyna5-Threshold1及其对应的MeasTriggerQuantity用于表示第二参考阈值,OutOfSyna5-Threshold2及其对应的MeasTriggerQuantity用于表示第三参考阈值,OutOfSynhysteresis1及其对应的Hysteresis用于表示第三迟滞因子,OutOfSynhysteresis2及其对应的Hysteresis用于表示第四迟滞因子,OutOfSyntimeToTrigger及其对应的TimeToTrigger用于表示终端设备测量结果满足第三测量事件的持续时间需要满足的预设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OutOfSyntimeToTrigger的预设时长TimeToTrigger同样可以设置得比终端设备正常状态下(也即非失步状态下)的测量事件的TimeToTrigger小,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尽快满足第三测量事件进而执行切换操作,切换至目标小区,以减少终端设备失步对业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切换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终端切换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切换装置300包括:接收单元301、获取单元302和处理单元303。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失步测量配置信息。例如,结合图2,获取单元301具体用于执行步骤S201。
获取单元302,用于获取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例如,结合图2,获取单元302具体用于执行步骤S202。
处理单元303,用于在终端设备失步,且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满足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时,使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例如,结合图2,处理单元303具体用于执行步骤S203。
可选的,终端切换装置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图3中以虚线框示出),该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单元303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终端切换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终端切换方法。
此外,图3所述的终端切换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终端切换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图4为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切换装置的又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终端切换装置400包括:处理器402。
其中,处理器402,用于对该终端切换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接收单元301、获取单元302、和处理单元303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它过程。
上述处理器402可以是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可选地,终端切换装置4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403、存储器401和总线404。其中,通信接口403用于支持终端切换装置40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存储器401用于存储该终端切换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存储器401可以是终端切换装置中的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总线4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4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本申请的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终端切换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本申请的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终端切换装置执行的各个步骤。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人以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数值的任何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失步测量配置信息;所述失步测量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的所述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
若所述终端设备失步,且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满足所述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则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至少一个邻区中,信号强度满足所述测量事件的邻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包括:第一测量事件、第二测量事件和第三测量事件;
所述第一测量事件为所述终端设备失步时,所述第一测量结果高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一迟滞因子的和;
所述第二测量事件为所述终端设备失步时,所述第二测量结果高于第一参考阈值与第二迟滞因子的和;
所述第三测量事件为所述终端设备失步时,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低于第二参考阈值与第三迟滞因子的和,且所述第二测量结果高于第三参考阈值与第四迟滞因子的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步测量事件配置信息承载于测量配置信息中,所述测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终端的测量事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事件包括:A3事件;
所述A3事件为所述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高于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与第一偏移值的和;
其中,所述第一迟滞因子的值小于所述第一偏移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事件包括:A4事件;
所述A4事件为所述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高于第四参考阈值与所述第二偏移值的和;
其中,所述第二测量事件中的所述第一参考阈值与所述第二迟滞因子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参考阈值小于所述第四参考阈值、所述第二迟滞因子的值小于所述第二偏移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事件包括:A5事件;
所述A5事件为所述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高于第五参考阈值与所述第三偏移值的和,且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低于所述第六参考阈值与所述第四偏移值的和;
其中,所述第三测量事件中的所述第二参考阈值、所述第三参考阈值、所述第三迟滞因子与所述第四迟滞因子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参考阈值小于所述第五参考阈值、所述第三参考阈值大于所述第六参考阈值、所述第三迟滞因子的值小于所述第三偏移值、所述第四迟滞因子的值小于所述第四偏移值。
7.一种终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切换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接受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失步测量配置信息;所述失步测量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的所述服务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信号强度;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失步,且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满足所述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时,使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至少一个邻区中,信号强度满足所述测量事件的邻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失步时的测量事件包括:第一测量事件、第二测量事件和第三测量事件;
所述第一测量事件为所述终端设备失步时,所述第一测量结果高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一迟滞因子的和;
所述第二测量事件为所述终端设备失步时,所述第二测量结果高于第一参考阈值与第二迟滞因子的和;
所述第三测量事件为所述终端设备失步时,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低于第二参考阈值与第三迟滞因子的和,且所述第二测量结果高于第三参考阈值与第四迟滞因子的和。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终端切换装置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切换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切换方法。
CN202111081522.5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938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1522.5A CN113938964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1522.5A CN113938964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8964A true CN113938964A (zh) 2022-01-14
CN113938964B CN113938964B (zh) 2023-06-06

Family

ID=7927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1522.5A Active CN113938964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89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2857A (zh) * 2022-06-02 2022-09-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5291A (zh) * 2012-09-06 2013-0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网络优化的方法和网络优化服务器
US9578565B1 (en) * 2015-10-16 2017-02-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ynamic hysteresis offset manipul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ndovers
CN107734535A (zh) * 2016-08-10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200137646A1 (en) * 2017-06-29 2020-04-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sel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5291A (zh) * 2012-09-06 2013-0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网络优化的方法和网络优化服务器
US9578565B1 (en) * 2015-10-16 2017-02-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ynamic hysteresis offset manipul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ndovers
CN107734535A (zh) * 2016-08-10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200137646A1 (en) * 2017-06-29 2020-04-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sel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前斌;廖薪棋;刘伊莎;唐伦;: "异构小蜂窝网络移动性管理研究综述",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2857A (zh) * 2022-06-02 2022-09-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5002857B (zh) * 2022-06-02 2023-12-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8964B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4248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delink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39926B2 (en) Measurement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JP6743290B2 (ja) 動的カバレッジモード切り替え及び通信帯域幅調整
US20200187033A1 (en)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323943B2 (en) Cell handover metho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plink transmit power, and apparatus
CN111565428B (zh) 小区重选方法以及装置
CN109151922B (zh) 测量方法、测量配置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9392186B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42226B (zh) 基站的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90034633A (ko) 신호 측정 방법, 관련 기기 및 통신 시스템
CN114698039A (zh) 一种小区选择方法及装置
JP6843971B2 (ja) 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情報の交換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WO2021003624A1 (zh) Bwp切换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479220A (zh) 路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9803335B (zh) 一种接入网络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673683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38964B (zh) 一种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810953B (zh) 测量上报的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13784403B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7356142A (zh) 网络接入方法、参数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8058A (zh) 测量方法、测量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4339964A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21119A1 (zh) 接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
CN114205864B (zh)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WO2021244157A1 (zh) 一种频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