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8906A - 一种基站监控组网和基站监控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监控组网和基站监控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8906A
CN113938906A CN202010611341.8A CN202010611341A CN113938906A CN 113938906 A CN113938906 A CN 113938906A CN 202010611341 A CN202010611341 A CN 202010611341A CN 113938906 A CN113938906 A CN 113938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base station
things
internet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13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8906B (zh
Inventor
胡先红
熊勇
刘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6113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8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8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8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8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8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站监控组网和基站监控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该基站监控组网方法包括:配置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方式采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以预设物联网协议与预设基站的物联网控制器通信,以实现接入预设物联网上传所述预设应用数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将基站的站点电源作为连接预设物联网的网关设备,从而实现低成本大量站点的组网。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监控组网和基站监控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监控组网和基站监控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背景技术
5G网络架构需要布置海量的小微基站(Small Cell),而海量的小微基站,对通信能源提出了网络部署、网络运维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严峻挑战。海量的小微站点如何进行监控组网以便于网络运维是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行业内的普遍做法是将小微站点的站点电源中廉价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更换为支持内存管理单元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MPU)来支持B接口协议,同时,还为站点电源配置了一个较高成本的3G/4G模块,通过接入3G/4G网络支持较大的网络带宽。设计的复杂化导致成本上升,小微基站的站点电源高可靠和免维护的优良特性也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站监控组网和基站监控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旨在实现低成本大量站点的组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监控组网方法,基于站点电源,包括:
配置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方式采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以预设物联网协议与预设基站的物联网控制器通信,以实现接入预设物联网上传所述预设应用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监控组网方法,基于虚拟现场监控单元(virtualField Supervision Unit,vFSU),包括:
配置所述vFSU通过预设物联网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API)和所述预设物联网通信,获取对应的预设站点电源上传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配置所述vFSU将所述基站预设应用数据对应的汇总数据转换成B接口的通信协议格式的汇总数据文件,通过B接口将所述汇总数据文件上传至集中监控中心(SupervisionCenter,SC)。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监控方法,基于站点电源,包括:
通过预设方式采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通过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以预设物联网协议与预设基站的物联网控制器通信,将所述基站预设应用数据上传至预设物联网,以便虚拟现场监控单元vFSU通过所述预设物联网获取所述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监控方法,基于虚拟现场监控单元vFSU,包括:
通过预设物联网的API和预设物联网通信,获取预设站点电源上传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对所述基站预设应用数据进行解析和汇总,得到对应的汇总数据;
将所述汇总数据转换成B接口的通信协议格式的汇总数据文件,通过B接口将所述汇总数据文件上传至集中监控中心SC。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站点电源,所述站点电源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站点电源的基站监控组网方法,或实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站点电源的基站监控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FSU的的基站监控组网方法,或实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FSU的基站监控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实施例提供的交换网络流量控制方法,或基站监控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监控组网和基站监控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通过将基站的站点电源作为连接预设物联网的网关设备,以解决小微基站组网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低成本大量站点的组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监控组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监控组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微基站监控组网的基站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微基站和宏基站混合组网的基站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有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5G网络架构下需要布置海量的小微基站,对通信能源提出了网络部署、网络运维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因而,小型、轻量、易安装的站点电源(如PAD电源和PAD电池等)就应运而生;其具备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零占地和并机安装的特点,并支持全封闭结构和自冷免维护,大大满足海量末梢小微站点的供电需求。
在国内,无论是基站要求通过B接口方式进行监控组网。而B接口是中国各电信运营商(含中国铁塔)制定的、用于动环监控系统在监控中心(SC)与现场监控单元(FSU)互联的、统一的数据传输规范。在目前发布的B接口互联规范中,FSU与SC之间通过WebService和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方式互联,二者同时形成完整的B接口协议标准。
同时,随着万物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中国各电信运营商纷纷建立起了覆盖到各省市、甚至到县级的商用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NB-IoT在特性上,十分匹配小微基站监控组网的业务需求,比如深度覆盖、大连接、低成本、低数据流量,因而非常合适作为网络信道。
但是,如在当前小微基站的站点电源上,通过NB-IoT网络实现B接口,还存在非常大的技术问题,主要困难如下:
1)站点电源为实现高可靠和免维护,在设计中通常坚持极致简单的原则。然而为了实现B接口,硬件软件资源将增多,成本也将上升;同时,无论是系统设计、开局配置还是日常运维,复杂度都有上升,而技术复杂化将降低可靠性;
2)NB-IoT适合于窄带通讯,数据流量较小,延时较大,通讯速率也较低(一般不超过10K)。而B接口的WebService和FTP等协议,所需要的带宽较大,通讯效果不理想。
尽管如此,当前行业内的普遍做法还是采用直接在小微基站的站点电源上实现B接口,这会导致监控方案复杂化。比如把处理器从廉价的MCU换成支持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的MPU,通过LINUX OS和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协议栈来支持WebService和FTP。在应用时,还需要为站点电源配置较高成本的3G/4G模块,通过接入3G/4G网络支持较大的网络带宽。设计的复杂化导致成本上升,隐患增多,应用复杂。站点电源高可靠和免维护的优良特性也大大降低。另外,3G/4G组网除了开销高,后续3G网络退服也会影响小微基站监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监控组网方法,基于站点电源,该方法包括:
S110、配置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方式采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S120、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以预设物联网协议与预设基站的物联网控制器通信,以实现接入预设物联网上传所述预设应用数据。
其中,小微基站中可能配置一个或多个站点电源,在小微基站中配置了多个站点电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站点电源进行站点网关改造,使站点电源保留原有电源功能的前提下,成为小微基站接入预设物联网的网关设备。预设物联网可以选择国内电信运营商的NB-IoT,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选择其他具备深度覆盖、大连接和低成本的物联网。预设站点电源要具备网关功能,需要进行改造和软件实现,一方面,需要采集和汇总小微基站中相关设备和传感器的数据作为基站预设应用数据,预设站点电源需要通过自身的接口和通信模块采集这些数据;另一方面,需要基于预设物联网支持的预设物联网协议接入预设物联网,并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上传至预设物联网。这样基站监控系统中的vFSU可以从预设物联网平台获取基站预设应用数据。预设站点电源需要配置一个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来实现接入预设物联网,示例的,将预设站点电源的MCU的北向接口,通常是UART串口连接一个NB-IoT模块,通过AT指令对NB-IoT模块完成初始化、接入NB-IoT网络后,就可以再通过AT指令,以物联网协议的帧格式完成业务数据的收发,实现与基站NB-IoT控制器和物联网云平台的通讯。由于NB-IoT的低数据流量的特性、以及站点电源监控单元的资源约束,因而要求所使用的通讯协议,要尽量简单易用、开放规范、轻量级以及高效的带宽利用。因此,选择了基于订阅/发布模式的精致轻巧型协议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还可以选择支持简单同步请求/应答方式的CoAP(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受约束的应用协议),这两个协议是行业主流,并且各大主流IoT平台都支持,也有非常多的开源实现,非常容易应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以预设物联网协议与预设基站的物联网控制器通信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物联网的接入标准规范,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接入所述预设物联网的预设准备操作。
其中,接入预设物联网需要根据预设物联网的接入标准规范,进行开户和注册等预设准备操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改造为网关设备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物联网的接入标准规范,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接入所述预设物联网的预设准备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物联网的接入标准规范,为所述预设站点电源接入所述预设物联网进行开户、创建应用、定义profile和插件、注册设备和接入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方式采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包括:
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通过模拟量采样和数字量采样,采集预设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
若基站还包括其他站点电源,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通信方式从所述基站的其他站点电源获取预设电源数据。
其中,小微站点中配置的传感器输出数据的可以为模拟量数据和数字量数据,将传感器传输的数据通过预设站点电源的模拟量采样接口和数字量采样接口进行采集。如果小微基站还包括其他站点电源,预设站点电源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其他站点电源通信,获取其他站点电源的预设电源数据。预设电源数据是站点电源工作的相关运行数据,如外部电源电压、PAD电池电量、PAD电池输出电压和电流等。例如,通过南向CAN或UART连接其他PAD电源和PAD电池,通过AI/DI接口接入温湿度等传感器,对站点所有设备完成数据采集和协议解析,并进行汇总。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监控组网方法,基于虚拟现场监控单元vFSU,该方法包括:
S210、配置所述vFSU通过预设物联网的API和所述预设物联网通信,获取对应的预设站点电源上传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S220、配置所述vFSU将所述基站预设应用数据对应的汇总数据转换成B接口的通信协议格式的汇总数据文件,通过B接口将所述汇总数据文件上传至集中监控中心SC。
其中,vFSU是运行于云端的虚拟FSU,该vFSU在功能上和传统的基站本地硬件FSU完全相同,vFSU使用预设物联网,例如NB-IoT网络,和轻量高效的物联网协议、实现小微站点电源和环境信息的采集和汇总,再转换成B接口协议接入到SC。通过把复杂的B接口设计从站点设备端转移到云端实现,海量小微站点电源得以极简化设计,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整体组网和运维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整个网络软件化后也具备更好的弹性扩展能力。vFSU对汇总数据转换成B接口的的通信协议格式的汇总数据文件,例如WebService/XML格式,通过B接口将所述汇总数据文件上传至集中监控中心SC,完成与SC的通讯。
预设站点电源通过无线网络与基站NB-IoT控制器连接,并由后者实现前者的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以及完成上下行业务数据的传递。而预设物联网的开放平台与基站NB-IoT控制器连接,可以支持数百万预设站点电源的接入和联接管理,并提供了API接口给vFSU应用。比如,当预设站点电源数据上行时,预设物联网平台先解析CoAP消息得到payload;然后查找对应的编解码插件,解码输出json数据后,发送预设站点电源上传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上报通知给vFSU;并编码输出payload对预设站点电源应答响应。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配置所述vFSU通过预设物联网的API接口和所述预设物联网通信,获取预设站点电源上传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之前,还包括:
基于PaaS平台,以微服务架构配置所述vFSU。
其中,vFSU程序可运行于PaaS平台,以微服务架构设计,支持包括物理机、虚拟机或容器等多种部署方式,支持分布式部署和弹性伸缩。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配置所述vFSU通过预设物联网的API接口和所述预设物联网通信,获取预设站点电源上传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之前,还包括:
将预设区域内的小微基站的预设站点电源配置为所述vFSU对应的所述预设站点电源。
其中,通过配置可以实现vFSU一对多服务,即一个vFSU可以管理多个小微站点。为每个vFSU配置对应的区域/片区,一个vFSU管理对应区域/片区内的所有小微站点。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监控方法,基于站点电源,该方法包括:
S310、通过预设方式采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S320、通过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以预设物联网协议与预设基站的物联网控制器通信,将所述基站预设应用数据上传至预设物联网,以便虚拟现场监控单元vFSU通过所述预设物联网获取所述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其中,小微基站中可能配置一个或多个站点电源,在小微基站中配置了多个站点电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站点电源进行站点网关改造,使站点电源保留原有电源功能的前提下,成为小微基站接入预设物联网的网关设备。成为小微基站接入预设物联网的网关设备的站点电源,可以通过自身的接口和通信模块采集小微基站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将基于预设物联网支持的预设物联网协议接入预设物联网,并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上传至预设物联网。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预设方式采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包括:
通过模拟量采样和数字量采样,采集预设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
若基站还包括其他站点电源,通过预设通信方式从所述基站的其他站点电源获取预设电源数据。
其中,成为网关设备的站点电源,可以通过南向CAN或UART连接其他PAD电源和PAD电池,通过AI/DI接口接入温湿度等传感器,对站点所有设备完成数据采集和协议解析,并进行汇总。
成为网关设备的站点电源,可以通过北向UART口连接NB-IoT模块后,通过AT指令先对NB-IoT模块初始化,再按照CoAP协议帧格式,完成数据的收发。比如,通过“AT+CFUN=1”命令开启射频,“AT+NCDP”配置运营商IoT平台地址,“AT+NMGS”发送数据,“AT+NMGR”接收数据等。通过NB-IoT模块由无线网络与基站NB-IoT控制器连接、由后者完成会话管理和上下行业务数据的传递后,再接入到预设物联网平台。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虚拟现场监控单元vFSU,包括:
S410、通过预设物联网的API和预设物联网通信,获取预设站点电源上传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S420、对所述基站预设应用数据进行解析和汇总,得到对应的汇总数据;
S430、将所述汇总数据转换成B接口的通信协议格式的汇总数据文件,通过B接口将所述汇总数据文件上传至集中监控中心SC。
其中,小微基站中配置为网关设备的站点电源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上传到预设物联网平台,而预设物联网平台提供了API接口给vFSU应用,即把小微基站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按照API定义格式,一般是HTTP/JSON格式与vFSU交互。vFSU获取到对应区域/片区的所有小微基站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对这些基站预设应用数据进行解析和汇总,得到对应的汇总数据。汇总数据可以包括对应区域/片区的所有小微基站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将所述汇总数据转换成B接口的通信协议格式的汇总数据文件,例如WebService/XML格式,通过B接口将汇总数据文件上传至集中监控中心SC。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监控系统,包括集团监控中心SC、vFSU集群、预设物联网云平台、基站NodeB和小微基站。
其中,SC与vFSU集群之间通过B接口通信;预设物联网平台提供了API接口给vFSU应用,即把小微基站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按照API定义格式,一般是HTTP/JSON格式与vFSU交互;小微基站的站点网关是由站点电源改造而成,与小微基站中的其他站点电源、站点电池和其他设备及传感器相连接,采集相关数据为基站预设应用数据,通过NB-IoT模块与基站NodeB的NB-IoT控制器无线通信,由基站NodeB的NB-IoT控制器与预设物联网的开放平台连接,NB-IoT控制器与预设物联网可以基于MQTT或CoAP通信。
如图6所示,小微基站站点电源和宏基站站点电源的混合组网结构示意图,宏基站传统站点FSU和海量小微基站站点电源实现混合组网和统一管理。传统室内外宏基站都会配置一个站点网关,即FSU,实现本地电源、电池以及空调、环境信息等其他设备和传感器的接入和汇集后,按照B接口(WebService/XML)的协议和格式,通过3G/4G模块直接接入到SC中。对于国内每个运营商来说,都已经有数十万的宏基站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组网;每个宏站都需要单独采购一个FSU。但FSU的成本较高,显然,这种每个站点单独配置FSU的方式不合适小微基站,成本太高、无法适应室外抱杆等场景,因而运营商要求小微站点的电源设备直接实现B接口。
上述技术方案已经述及,小微基站站点电源改造成站点网关,通过NB-IoT模块接入物联网云平台,再通过云端vFSU来实现B接口。从附图6可以看出,两种站点最终接入SC的接口完全相同,因此实现混合组网、兼容应用完全可行。小微基站站点端简化了设计,把复杂的B接口协议实现转移到云端,显著降低了硬件的成本,并提高了应用的灵活性。另外,几乎所有的小微基站站点电源和电池为了适应室外抱杆等应用场景,还会增加wifi或蓝牙等本地无线组网功能,方便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本地的开局配置和日常维护。因而,在深度覆盖的场景下,还可以借由wifi或蓝牙网络,把临近的几个小微站点电源和电池内部互联,通过某一个站点的网关和NB-IoT模块接入到物联网平台中。这样,还可以减少NNB-IoTB模块的配置数量,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站点电源,所述站点电源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站点电源的基站监控组网方法,或实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站点电源的基站监控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FSU的的基站监控组网方法,或实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FSU的基站监控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实施例提供的交换网络流量控制方法,或基站监控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
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基站监控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站点电源,包括:
配置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方式采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以预设物联网协议与预设基站的物联网控制器通信,以实现接入预设物联网上传所述预设应用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以预设物联网协议与预设基站的物联网控制器通信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物联网的接入标准规范,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接入所述预设物联网的预设准备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物联网的接入标准规范,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接入所述预设物联网的预设准备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物联网的接入标准规范,为所述预设站点电源接入所述预设物联网进行开户、创建应用、定义profile和插件、注册设备和接入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方式采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包括:
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通过模拟量采样和数字量采样,采集预设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
若基站还包括其他站点电源,配置所述预设站点电源通过预设通信方式从所述基站的其他站点电源获取预设电源数据。
5.一种基站监控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虚拟现场监控单元vFSU,包括:
配置所述vFSU通过预设物联网的API和所述预设物联网通信,获取对应的预设站点电源上传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配置所述vFSU将所述基站预设应用数据对应的汇总数据转换成B接口的通信协议格式的汇总数据文件,通过B接口将所述汇总数据文件上传至集中监控中心S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置所述vFSU通过预设物联网的API接口和所述预设物联网通信,获取预设站点电源上传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之前,还包括:
基于PaaS平台,以微服务架构配置所述vFSU。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置所述vFSU通过预设物联网的API和所述预设物联网通信,获取预设站点电源上传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之前,还包括:
将预设区域内的小微基站的预设站点电源配置为所述vFSU对应的所述预设站点电源。
8.一种基站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站点电源,包括:
通过预设方式采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通过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以预设物联网协议与预设基站的物联网控制器通信,将所述基站预设应用数据上传至预设物联网,以便虚拟现场监控单元vFSU通过所述预设物联网获取所述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方式采集基站预设应用数据,包括:
通过模拟量采样和数字量采样,采集预设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
若基站还包括其他站点电源,通过预设通信方式从所述基站的其他站点电源获取预设电源数据。
10.一种基站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虚拟现场监控单元vFSU,包括:
通过预设物联网的API和预设物联网通信,获取预设站点电源上传的基站预设应用数据;
对所述基站预设应用数据进行解析和汇总,得到对应的汇总数据;
将所述汇总数据转换成B接口的通信协议格式的汇总数据文件,通过B接口将所述汇总数据文件上传至集中监控中心SC。
11.一种站点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电源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预设物联网通信模块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监控组网方法,或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基站监控方法。
1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监控组网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监控方法。
13.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监控组网方法,或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基站监控方法,或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监控组网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监控方法。
CN202010611341.8A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基站监控组网和基站监控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Active CN113938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1341.8A CN113938906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基站监控组网和基站监控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1341.8A CN113938906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基站监控组网和基站监控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8906A true CN113938906A (zh) 2022-01-14
CN113938906B CN113938906B (zh) 2023-12-29

Family

ID=79273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1341.8A Active CN113938906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基站监控组网和基站监控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890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04238A1 (en) * 2012-05-09 2013-11-14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blackout period for scheduled diagnostic checks of a field device in a process plant
CN104486789A (zh) * 2014-12-13 2015-04-01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基站现场监控系统
CN204808397U (zh) * 2015-06-23 2015-11-25 北京国信实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基站配套设备集中管理系统
CN106231689A (zh) * 2016-08-06 2016-12-14 吴志辉 基于无线自组网络的设备即插即用与监控方法
CN106371356A (zh) * 2016-08-29 2017-02-01 杭州大光明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动环监控系统、接口协议和基站动环监控方法
CN106941680A (zh) * 2016-01-04 201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监控方法、终端、vpn服务器及系统
CN109309933A (zh) * 2018-10-15 2019-02-05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信号户外微型基站监控系统
US20190317123A1 (en) * 2014-01-17 2019-10-17 Terrance O'Brien Woodbridge Integrated cellular tower monitoring system
CN209692755U (zh) * 2019-05-10 2019-11-26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NB-IoT无线通信的一体化智慧电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04238A1 (en) * 2012-05-09 2013-11-14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blackout period for scheduled diagnostic checks of a field device in a process plant
US20190317123A1 (en) * 2014-01-17 2019-10-17 Terrance O'Brien Woodbridge Integrated cellular tower monitoring system
CN104486789A (zh) * 2014-12-13 2015-04-01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基站现场监控系统
CN204808397U (zh) * 2015-06-23 2015-11-25 北京国信实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基站配套设备集中管理系统
CN106941680A (zh) * 2016-01-04 201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监控方法、终端、vpn服务器及系统
CN106231689A (zh) * 2016-08-06 2016-12-14 吴志辉 基于无线自组网络的设备即插即用与监控方法
CN106371356A (zh) * 2016-08-29 2017-02-01 杭州大光明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动环监控系统、接口协议和基站动环监控方法
CN109309933A (zh) * 2018-10-15 2019-02-05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信号户外微型基站监控系统
CN209692755U (zh) * 2019-05-10 2019-11-26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NB-IoT无线通信的一体化智慧电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8906B (zh) 202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7600B2 (en)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CN104854773B (zh) 无线网络中的能量采集设备
Checko et al. Optimizing small cell deployment by the use of C-RANs
CN111586120B (zh) 物联网网关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存储介质及安装方法
JP5753900B2 (ja) 電気ゲートウェイおよび電気ゲートウェイの通信方法
CN112491588B (zh) 一种230m电力物联网中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543153A (zh) 风电场风机无线网络系统
JP2021510266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スライス構成方法、第1のネットワーク要素および第2のネットワーク要素
CN113825259A (zh) 一种基于5g技术的电力小基站信息接收装置
CN206517615U (zh) 一种支持lora技术的lte无线网关装置
CN113660546A (zh) 一种基于智能物联电能表的多场景智能设备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3938906B (zh) 一种基站监控组网和基站监控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11065130B (zh) 一种NB-loT基站无线聚合传输网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WO2019098894A1 (en) Method and managing module for enabling management of operation of network node
CN104794582A (zh) 基于电力无线专网的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
CN214205565U (zh) 一种融合LoRa及NB-IOT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网关设备
Chimeh Compelling services for 5G creation
CN109922159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间云端双向虚拟连接的方法
Zhu et al. Research on 5G lightweight core network technology for vertical industries
EP404091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power preferenc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Zhang et al. Architecture design of electric power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based on 4G LTE network
CN219248069U (zh) 用于煤矿安全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
KR102489042B1 (ko) 다기종 프로토콜 게이트웨이 장치
CN219514100U (zh) 一种基于IPv6网络互连访问的物联网系统
WO20232148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network information to ai/ml appl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