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4391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4391A
CN113934391A CN202111162050.6A CN202111162050A CN113934391A CN 113934391 A CN113934391 A CN 113934391A CN 202111162050 A CN202111162050 A CN 202111162050A CN 113934391 A CN113934391 A CN 113934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splay unit
display
target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20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20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43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4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4391A/zh
Priority to US17/684,171 priority patent/US20230094641A1/en
Priority to GB2205414.2A priority patent/GB2611385A/en
Priority to DE102022119023.4A priority patent/DE102022119023A1/de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5Zooming at least part of an image, i.e. enlarging it or shrinking i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64Positio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04Display device controller operating with a plurality of displa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调整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的,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单位面积的像素相关;将所述目标第一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将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在显示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显示尺寸相同。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的双屏电子设备中,不同物理尺寸、不同分辨率和/或不同像素密度的显示屏在显示相互关联的上下文内容时,存在跨屏断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调整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的,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单位面积的像素相关;
将所述目标第一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将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在显示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显示尺寸相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调整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的,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单位面积的像素相关;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第一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将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在显示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显示尺寸相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和处理器;
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目标第一数据;
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目标第二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调整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的,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单位面积的像素相关;将所述目标第一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将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在显示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显示尺寸相同。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数据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在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中运行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数据处理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其次,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调整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的,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单位面积的像素相关;最后,将所述目标第一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将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在显示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显示尺寸相同;如此,通过相同的调整参数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得到显示尺寸相同的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从而,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能够对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关技术进行说明。
对于浏览器、购物、新闻、文档等的长图浏览场景,在实现不同尺寸、不同分辨率的多屏互动的情况下,会导致跨屏软件界面存在断差;即,多个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无法对齐。
为此,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以下技术方案,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眼球矫正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显示数据可以是要显示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后台数据;可以理解为,需要渲染到页面中的后台渲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一数据对应,第二显示单元与第二数据对应;可以理解为,第一数据为第一显示单元的待显示数据,第二数据为第二显示单元的待显示数据;也就是说,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实际是对待显示数据进行拆分,得到第一显示单元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显示单元对应的第二数据。
步骤102: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的,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单位面积的像素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调整参数可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采用同一调整参数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调整,进而,分别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第一数据与第一数据对应,目标第二数据与第二数据对应;也就是说,基于调整参数对第一数据进行调整,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基于调整参数对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得到目标第二数据。
步骤103:将所述目标第一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将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在显示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显示尺寸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目标第一数据显示在第一显示单元,将目标第二数据显示在第二显示单元,以实现将处理后的待显示数据(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依次显示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使得处理后的待显示数据虽然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两个显示单元进行显示,但与在一个显示单元的显示效果一致;比如:对文档进行显示,第一显示单元显示了文档的前三段,那么,第二显示单元接着第一显示单元的最后一行显示其后的内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其次,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调整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的,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单位面积的像素相关;最后,将所述目标第一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将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在显示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显示尺寸相同;如此,通过相同的调整参数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得到显示尺寸相同的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从而,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能够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均属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者,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属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属于第二电子设备;也就是说,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可以是双屏电子设备上的显示屏,也可以是能够相互连接的单屏电子设备上的显示屏;这里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均属于第一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出厂前可以基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直接写入拆分策略;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所述待显示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显示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交给虚拟桌面的渲染数据。获取所述待显示数据可以理解为,虚拟桌面接收应用程序提交的渲染数据;其中,虚拟桌面为工作在操作系统上的虚拟显示屏,应用程序可以是工作在跨屏互动模式下的某个应用程序。
步骤202:基于预设拆分策略,对所述待显示数据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均属于第一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在出厂前,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是确定的,因此,直接基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设定预设拆分策略即可,那么,出厂后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获取待显示数据之后,直接基于预设拆分策略对待显示数据进行拆分即可,就能得到满足要求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均属于第一电子设备的情况下,通过预设拆分策略对待显示数据进行拆分,能够直接且高效的得到满足要求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为所述上盖的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为所述下盖的显示屏;步骤10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1:基于所述预设拆分策略对应的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能够显示于所述上盖的显示屏和所述下盖的显示屏,以使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联动变化;以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为触摸屏为例进行说明:在第一显示单元或第二显示单元进行滑动操作,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能够同时变化,形成单屏瀑布屏效果;也就是说,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不仅增大了显示内容的显示面积,还能够在两个显示单元上达到一个显示单元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拆分策略对应有调整参数,基于预设拆分策略对应的调整参数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即可;也就是说,是基于同一调整参数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如此,得到的目标第一数据无论是显示在第一显示单元还是显示在第二显示单元,其显示效果是一致的;同理,得到的目标第二数据无论是显示在第一显示单元还是显示在第二显示单元,其显示效果也是一致的。这里,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是在内容上相关联的待显示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预设拆分策略对应的调整参数,对第一数据进行调整,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基于预设拆分策略对应的调整参数,对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得到目标第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相对位置和显示参数,对待显示数据进行拆分;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步骤10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显示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比如:第一显示单元为双屏笔记本电脑的上屏,第二显示单元为双屏笔记本电脑的下屏,那么,第一显示单元相对第二显示单元在其上侧,第二显示单元相对第一显示单元在其下侧;第一显示单元为手机电脑的显示屏,第二显示单元为电脑的扩展屏,且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横向依次排列,那么,第一显示单元相对第二显示单元在其左侧或右侧,第二显示单元相对第一显示单元在其左侧或右侧。可以理解为,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为了确定待显示数据的显示顺序,比如:如果第一显示单元在第二显示单元上侧,则将在前的待显示数据显示在第一显示单元,将在后的待显示数据显示在第二显示单元,如此,能够提高用户的长图浏览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是为了将待显示数据按照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进行比例拆分;比如: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纵向尺寸是一致的,那么,为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配的待显示数据的数据量一致;第一显示单元的纵向尺寸是第二显示单元的纵向尺寸的二倍,那么,为第一显示单元分配的待显示数据的数据量是第二显示单元的数据量的二倍。此外,由于是基于同一调整参数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因此,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可以是任意的。
步骤302:基于所述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和所述待显示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匹配的数据尺寸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要将相关联的数据显示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因此,不仅要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相对位置,也要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如此,能够在位置和显示参数确定的显示单元确定其对应的待显示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相对位置和显示参数,从待显示数据中,确定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匹配的数据尺寸信息;一般地,基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相对位置,确定待显示数据的显示顺序,基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待显示数据的数据量。
步骤303:基于所述数据尺寸信息,对所述待显示数据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尺寸信息是基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相对位置和显示参数确定的,因此,基于每一显示单元对应的尺寸信息,对待显示数据进行拆分,能够得到第一显示单元的待显示数据第一数据,以及第二显示单元的待显示数据第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显示参数;其次,基于所述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和所述待显示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匹配的数据尺寸信息;再次,基于所述数据尺寸信息,对所述待显示数据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如此,能够在位置和显示参数确定的显示单元确定其对应的待显示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目标显示参数,采用目标显示参数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步骤10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目标显示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包括:所述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目标显示参数,可以通过以下过程实现: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中,确定最小的横向物理尺寸;将所述最小的横向物理尺寸作为所述目标显示参数;比如: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纵向物理尺寸一致,而第一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大于第二显示单元(比如:双屏笔记本电脑的上屏和下屏),那么,将第二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作为目标显示参数。在长图浏览场景下,纵向物理尺寸决定的是待显示数据的数据量的分配问题,而横向物理尺寸决定的是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数据的尺寸大小。
步骤402:基于所述目标显示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调整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参数包括缩放指数;基于所述目标显示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调整参数,可以通过以下过程实现:基于所述最小的横向物理尺寸,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缩放指数;将所述缩放指数作为所述调整参数;如此,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显示同一图像的情况下,二者的显示尺寸保持一致,才能在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显示关联内容的情况下,显示内容对齐或对准。
步骤403:基于所述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目标显示参数;其次,基于所述目标显示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调整参数;最后,基于所述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如此,在第一显示单元显示的目标第一数据和在第二显示单元显示的目标第二数据,能够对齐或对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三显示单元,第三显示单元属于第三电子设备,此时,上述方法适仍然适用,但目标显示参数的确定存在不同;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目标显示参数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确定外接所述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和第三显示单元的最大外接矩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显示单元属于第三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四显示单元、第五显示单元等等,可以属于一个电子设备,也可以属于几个电子设备,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外接所述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和第三显示单元的最大外接矩形,是为了将相关联的显示内容,显示在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和第三显示单元;比如:第一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是第二显示单元和第三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之和,第一显示单元的纵向物理尺寸,与第二显示单元、第三显示单元的纵向物理尺寸一致,那么,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和第三显示单元能够拼成一个显示面积为第一显示单元二倍的显示屏。
步骤502:基于所述最大外接矩形的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显示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最大外接矩形的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显示参数,是为了虽然在三个显示单元显示相关联的显示内容,但其显示效果与在一个显示单元的显示效果一致;比如:第一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是第二显示单元和第三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之和,第一显示单元的纵向物理尺寸,与第二显示单元、第三显示单元的纵向物理尺寸一致,那么,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和第三显示单元能够拼成一个显示面积为第一显示单元二倍的显示屏,那么,如果第一显示单元在上侧,第二显示单元和第三显示单元在下侧,且第二显示单元在第三显示单元左侧,那么,第一显示单元显示待显示数据在前的显示内容,第二显示单元和第三显示单元共同显示待显示数据在后的显示内容,且第二显示单元显示在后显示内容的左半部分,第三显示单元显示在后显示内容的右半部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确定外接所述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和第三显示单元的最大外接矩形;其中,所述第三显示单元属于第三电子设备;其次,基于所述最大外接矩形的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显示参数;如此,能够在显示单元为多个的情况下,增大显示面积的同时,还能达到一个显示单元的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的示例性应用,以双屏笔记本电脑为例进行以下说明。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述,双屏笔记本电脑61,包括上屏62和下屏63;在双屏笔记本电脑61中,对于界面上的浏览器,购物网页,新闻文档的长图浏览场景,需要实现不同尺寸,不同分辨率的屏幕的多屏互动体验。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利用窗口管理技术,针对不同的屏幕分辨率,DPIPPI做检测;并根据屏幕相对位置做分辨率设置和实际尺寸的对应和适配,达到多屏互动体验的最终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图7所示的步骤实现,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通过以下过程:
首先,在两个不同的物理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工作在操作系统之上的显示窗口A和显示窗口B。
其次:在虚拟桌面701上建立工作在跨屏互动模式下的应用程序702的窗口,以使应用程序702提交渲染数据。
这里,虚拟桌面为工作在操作系统之上的虚拟显示屏。虚拟桌面的DPI设置为窗口A所属屏幕或者窗口B所属屏幕中的最大DPI。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从系统中读取分辨率,可以从系统底层读取设备的型号以便对应到实际物理规格,比如PPI或者外型尺寸。不同的移动设备的屏幕大小不同,且标准也不同,有的以毫米;一张图片放到不同大小的设备上显示,图片的像素大小是一定的,所以通过获取目标设备的DPI,根据目标设备的DPI来转换输出图片的大小,能够提高显示屏的展示效果。
再次:虚拟桌面701将应用程序702提交的渲染数据拆分为两块。
再次:转换器根据自身渲染路径中的屏幕PPI,结合从虚拟桌面层拿到的分拆数据尺寸,计算图像缩放指数。即转换器A根据根据自身渲染路径中的屏幕PPI,结合从虚拟桌面701拿到的分拆数据尺寸,计算图像缩放指数,以便于将缩放后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屏幕A中的显示窗口A;同理,转换器B根据根据自身渲染路径中的屏幕PPI,结合从虚拟桌面701拿到的分拆数据尺寸,计算图像缩放指数,以便于将缩放后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屏幕B中的显示窗口B。
最后:通过该指数缩放图像数据,并将数据推送到对应的显示窗口A或窗口B。
这里,将数据推送到对应的显示窗口A或窗口B,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从图8可以看出,在双屏笔记本电脑80上,拆分后的数据分别显示在双屏笔记本电脑80的窗口81和窗口82(其中,窗口81位于双屏笔记本电脑80的上盖的显示屏,窗口82位于双屏笔记本电脑80的下盖的显示屏),且窗口81和窗口82上显示的数据,数据的尺寸一致,且内容是可以联动变化的;即用户滑动窗口82上的显示数据,窗口81上的显示数据随之变化。比如:窗口81和窗口82显示的是同一应用程序的内容,那么,窗口81显示的是在前的显示内容,窗口82接着窗口81的显示内容显示(比如,该应用程序为阅读类应用程序,窗口81和窗口82显示的是同一篇文章,窗口81显示的是该文章的前5段,窗口82接着窗口81的显示内容显示该文章第5段之后的内容);当在窗口81进行上滑操作或下滑操作时,窗口82的显示内容也上滑或下滑;当在窗口82进行上滑操作或下滑操作时,窗口81的显示内容也上滑或下滑。即在对任意窗口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窗口81和窗口82的显示内容会联动变化,其变化与一个显示窗口显示内容在滑动操作下的变化无异,且窗口81和窗口82的显示内容的尺寸一致;此时,窗口81之外的显示屏区域,用户可以操作其他应用程序。如此,使得终端用户体验的大幅提升,还大力加强了双屏给用户带来的价值,达到了不同规格屏幕的软件换算让上下保持一致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数据处理装置9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901,用于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第一调整模块902,用于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调整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的,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单位面积的像素相关;
第一输出模块903,用于将所述目标第一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将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在显示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显示尺寸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均属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者,
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属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属于第二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均属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确定模块901,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显示数据;
第一拆分子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拆分策略,对所述待显示数据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为所述上盖的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为所述下盖的显示屏;所述第一调整模块902,还用于:
基于所述预设拆分策略对应的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能够显示于所述上盖的显示屏和所述下盖的显示屏,以使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联动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901,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显示参数;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和所述待显示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匹配的数据尺寸信息;
第二拆分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尺寸信息,对所述待显示数据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模块902,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目标显示参数;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显示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调整参数;
第一调整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包括:所述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所述调整参数包括缩放指数;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中,确定最小的横向物理尺寸;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最小的横向物理尺寸作为所述目标显示参数;
对应地,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最小的横向物理尺寸,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缩放指数;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缩放指数作为所述调整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外接所述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和第三显示单元的最大外接矩形;其中,所述第三显示单元属于第三电子设备;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最大外接矩形的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显示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000包括:第一显示单元1001、第二显示单元1002和处理器1003;
所述第一显示单元1001,用于显示目标第一数据;
所述第二显示单元1002,用于显示目标第二数据;
所述处理器1003,用于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调整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的,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单位面积的像素相关;将所述目标第一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将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在显示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显示尺寸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在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中运行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数据处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处理器,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调整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的,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单位面积的像素相关;
将所述目标第一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将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在显示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显示尺寸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均属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者,
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属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属于第二电子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均属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待显示数据;
基于预设拆分策略,对所述待显示数据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为所述上盖的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为所述下盖的显示屏;所述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拆分策略对应的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能够显示于所述上盖的显示屏和所述下盖的显示屏,以使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联动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显示参数;
基于所述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和所述待显示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匹配的数据尺寸信息;
基于所述数据尺寸信息,对所述待显示数据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目标第一数据和目标第二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目标显示参数;
基于所述目标显示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调整参数;
基于所述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包括:所述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所述调整参数包括缩放指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目标显示参数,包括:
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横向物理尺寸中,确定最小的横向物理尺寸;
将所述最小的横向物理尺寸作为所述目标显示参数;
对应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显示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调整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最小的横向物理尺寸,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缩放指数;
将所述缩放指数作为所述调整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外接所述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和第三显示单元的最大外接矩形;其中,所述第三显示单元属于第三电子设备;
基于所述最大外接矩形的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显示参数。
9.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和处理器;
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目标第一数据;
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目标第二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获取的待显示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基于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调整,分别得到所述目标第一数据和所述目标第二数据;其中,所述调整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参数确定的,所述显示参数至少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的单位面积的像素相关;将所述目标第一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将所述目标第二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在显示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显示尺寸相同。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在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中运行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62050.6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9343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2050.6A CN113934391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7/684,171 US20230094641A1 (en) 2021-09-30 2022-03-01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GB2205414.2A GB2611385A (en) 2021-09-30 2022-04-12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DE102022119023.4A DE102022119023A1 (de) 2021-09-30 2022-07-28 Datenverarbeitungsverfahren und gerät und speicher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2050.6A CN113934391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4391A true CN113934391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77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2050.6A Pending CN113934391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4641A1 (zh)
CN (1) CN113934391A (zh)
DE (1) DE102022119023A1 (zh)
GB (1) GB2611385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10480B2 (en) * 2006-08-04 2014-08-19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s
JP2008211379A (ja) * 2007-02-23 2008-09-11 Fujitsu Ltd 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US20080247128A1 (en) * 2007-04-03 2008-10-09 Soon Huat Khoo Composite Two Screen Digital Device
US8803816B2 (en) * 2008-09-08 2014-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fold mobile device with configurable interface
US20120050314A1 (en) * 2010-09-01 2012-03-01 Panavio Technology Limited Automatic split-screen controller
US20160148342A1 (en) * 2014-11-21 2016-05-2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ovement of displayed element from one display to another
TWI536363B (zh) * 2015-03-31 2016-06-01 建碁股份有限公司 拼接式顯示系統及其方法
KR20170007963A (ko) * 2015-07-13 2017-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KR102624613B1 (ko) * 2018-12-11 2024-0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이니지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2198929B (zh) * 2020-09-30 2023-09-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611385A (en) 2023-04-05
US20230094641A1 (en) 2023-03-30
GB202205414D0 (en) 2022-05-25
DE102022119023A1 (de)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9209B2 (en) Webpage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US20050229111A1 (en) Presentation of large pages on small displays
CN113127784A (zh) 大屏数据可视化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1667487A (zh) 一种图片裁剪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US20160232151A1 (en) Responsive course design system and method
CN114518820A (zh) 图标整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875085B (zh) 混合应用的图片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389308B (zh) 网页的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46250A (zh) 文件夹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30334740A1 (en) Image display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93439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54365A (zh) 图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20220005151A1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picture, computing device, and computer-program product
CN113096217B (zh) 图片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934339A (zh) 一种基于rem的页面自适应布局的方法及装置
US93844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ntent aware multimedia resizing
CN112162805A (zh) 截图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782309A (zh) 显示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37236B (zh) 一种图片模糊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996618A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30400B (zh) 用于电子书的内容生成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770099B (zh) 多媒体播放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Solanki et al. Content aware image size reduction using low energy maps for reduced distortion
CN111783409A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036544A (zh) 图片合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