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3800A - 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3800A
CN113933800A CN202111206020.0A CN202111206020A CN113933800A CN 113933800 A CN113933800 A CN 113933800A CN 202111206020 A CN202111206020 A CN 202111206020A CN 113933800 A CN113933800 A CN 113933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est
response
test objec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60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林凤
任文龙
苗琦超
何敏
谢晓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060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38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3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38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G01S7/4004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of parts of a radar system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涉及雷达检测技术领域,检测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第一发射模块和第二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测试对象发送的应答信号;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发射模块向测试对象发射第一信号;通过第二发射模块向测试对象发射第二信号;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测试指令;根据测试指令,确定测试对象和测试模式;根据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和测试模式,对测试对象进行调试或测试;根据调试结果或测试结果,确定测试对象的功能是否正常和/或性能参数。本发明能够提高飞机雷达系统的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飞行器监视识别系统一般都综合了航管二次雷达、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和通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航管二次雷达和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是一个空中交通管制的合作监视和通信系统,用于空中交通管制和监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用于监测海上船舶信息,协助航海保障工作。
每次飞行前,都需要对航管二次雷达、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和通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检测。
然而,上述系统均有一套专属的检测设备,这意味着每次测试,测试人员需要操作三套设备,操作繁琐,降低了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及方法,集成多个检测设备,从而提高测试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第一发射模块和第二发射模块;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测试对象发送的应答信号,所述应答信号包括:航管二次雷达信号、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信号或通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信号;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发射模块向所述测试对象发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航管二次雷达信号或所述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发射模块向所述测试对象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信号;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测试指令;根据所述测试指令,确定测试对象和测试模式;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和所述测试模式,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调试或测试;根据调试结果或测试结果,确定所述测试对象的功能是否正常和/或性能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射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共用一个限幅功能单元,所述限幅功能单元设置所述第一发射模块或所述接收模块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射模块或所述接收模块中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射模块或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限幅功能单元建立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调试确定航管二次雷达的性能参数;所述性能参数包括:应答容量、应答功率、应答灵敏度、动态范围和旁瓣抑制程度中的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下述动作:
A1、根据第一测试指令,确定测试类型为应答容量测试;
A2、通过所述第一发射模块以预设询问周期向所述测试对象发射询问信号,所述询问信号为航管二次雷达信号;
A3、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确定当前应答概率;
A4、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是否大于临界值;
A5、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大于预设临界值时,减小询问周期;
A6、根据减小后的询问周期,通过所述第一发射模块向待测试目标重新发射所述询问信号;
A7、重复执行A3-A6,直至所述当前应答概率不大于所述临界值;
A8、根据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对应的应答次数,确定应答容量。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下述动作:
B1、根据第二测试指令,确定测试类型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测试;
B2、通过所述第一发射模块向所述测试对象发射询问信号,所述询问信号为航管二次雷达信号;
B3、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确定当前应答概率;
B4、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是否大于临界值;
B5、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大于预设临界值时,通过程控衰减增加或减小所述询问信号的发射强度;
B6、根据新的发射强度,向所述测试目标发送询问信号;
B7、重复执行B3-B6,直至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不大于所述临界值;
B8、根据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对应的查询信号的发射强度,确定灵敏度或动态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下述动作:
C1、根据第三测试指令,确定测试类型为旁瓣抑制测试;
C2、通过所述第一发射模块向所述测试对象发射询问信号,所述询问信号为航管二次雷达信号;
C3、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确定当前应答概率;
C4、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是否大于预设临界值;
C5、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不大于临界值时,减小P2脉冲幅度;
C6、根据新的P2脉冲幅度,向所述测试目标发送询问信号;
C7、重复执行C3-C6,直至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大于所述临界值;
C8、根据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对应的P2脉冲和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对应的P1脉冲的信号强度差值,确定测试对象的旁瓣抑制功能是否正常。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第四测试指令,确定测试类型为应答功率测试;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中提取中频信号的幅度;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中频信号的幅度和接收所述应答信号时的衰减幅度确定所述应答功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方法,基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包括:
接收外部输入的测试指令;
根据所述测试指令,确定测试对象和测试模式;
根据所述测试模式,向所述测试对象发送查询信号;
接收所述测试对象返回的应答信号;
根据所述测试模式和所述应答信号,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调试或测试;
根据所述调试或测试的结果,确定所述测试对象的性能参数或功能是否正常。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对象为航管二次雷达时,根据所述测试模式和所述应答信号,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调试,包括:
根据所述应答信号,确定当前应答概率;
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没达到临界值时,继续根据测试模式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调试,直至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到达临界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下述技术效果的至少一个:
1、基于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测试特点,在检测系统中设置统一的数据处理模块,以实现数据处理的融合。针对航管二次雷达和ADS-B雷达频段相同,设置两个发送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航管二次雷达信号、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信号,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通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信号,实现雷达信号发送的融合。采用统一的接收模块,实现雷达信号接收的融合。最终实现将三种检测目标对应的检测手段集成在一个系统中,从而减少了检测设备的,简化检测过程。
2、在数据处理模块中设置程序,以实现在性能测试过程中自动对测试对象进行调试,进一步简单化检测过程,例如通过程序可以自动对航管二次雷达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此外,现有技术中,二次雷达功能测试的设备只能进行功能测试,二次雷达性能测试设备只能进行性能测试,而本申请由于数据处理模块的存在,检测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后,直接进行性能测试,从而实现功能检测和性能测试的融合。
3、在接收雷达信号和发射航管二次雷达信号、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信号过程中,均需要进行限幅,因此通过第一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共用一个限幅功能单元,简化检测系统的结构。
4、现有技术中在计算应答功率时,需要专门的仪器。本发明中的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实现上述仪器的计算功能,因此在测试时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去计算应答功率,优化了检测过程。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中各部件进行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1-数据处理模块,102-信号接收模块,103-第一发射模块,104-第二发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飞机起飞前需要地勤人员对飞机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检测,飞机雷达的功能和性能检测是重中之重。具体地,雷达功能包括发射功能、接收功能;雷达性能包括:应答容量、应答功率、应答灵敏度、动态范围和旁瓣抑制程度。
飞机雷达通常包括三种: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其中,三种雷达均需要进行功能检测,航管二次雷达还需要进行性能检测。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检测项目地勤人员需要准备至少3个检测设备,且大部分检测需要手动进行,从而造成检测过程繁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数据处理模块101、信号接收模块102、第一发射模块103和第二发射模块104。
信号接收模块102用于接收测试对象发送的应答信号,应答信号包括:航管二次雷达信号、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信号或通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信号。其中的测试对象即为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或AIS。
数据处理模块101用于通过第一发射模块103向测试对象发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航管二次雷达信号或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信号。数据处理模块101还用于通过第二发射模块104向测试对象发射第二信号,第二信号为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信号。
数据处理模块101还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测试指令;根据测试指令,确定测试对象和测试模式;根据信号接收模块102接收到的航应答信号和测试模式,对测试对象进行调试;根据调试结果,确定测试对象的功能是否正常和/或性能参数。
检测系统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数据处理模块101设置在数据处理功能区,包括:模数转换器(AD)、系统级芯片(SOC)和接口电路。系统级芯片分别和模数转换器、系统级芯片电连接。接收通道和发射通道构成信号接收模块102、第一发射模块103和第二发射模块104。其中,发射通道中的开关1、限幅器、开关2和接收通道构成信号接收模块102。第一发射模块包括:ATC/ADS-B端口对应的开关1、限幅器、开关2、耦合器1、负载1、检波器、运算放大器、程控衰减器1、发射滤波器1、放大器和开关3。第二发射模块包括:AIS端口对应的衰减器和发射滤波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统一使用一个数据处理模块和接收模块,以便于使用同一个程序对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处理。航管二次雷达和ADS-B属于同一频段,因此航管二次雷达信号和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信号共用第一发射模块103。航管二次雷达信号和ADS-B雷达信号的收发过程均需要进行限幅,为了简化设备和程序,第一发射模块103和信号接收模块102共用一个限幅功能单元。为了区分航管二次雷达信号和ADS-B雷达信号,设置控制单元,以便于第一发射模块103和接收模块分别与限幅功能单元建立通讯连接。控制单元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开关。具体地,如图2所示,其开关1、限幅器、开关2构成限幅功能单元,开关2为控制单元。接收信号时开关2连通限幅器和程控衰减器2,发射ATC或ADS-B信号时,开关2连通限幅器和耦合器1。需要说明的是,限幅功能单元可以设置在第一发射模块103中,也可以设置在信号接收模块102中,图2只是给出了其中的一种情况。
本发明信号的发送流程如图3所示,发射ATC或ADS-B信号时检测人员通过显控单元上设置的按键向SOC发送测试指令,SOC根据测试指令生成广播数据(广播数据为ATC对应的数据格式或ADS-B对应的数据格式),经AD数模转化后,经开关3-放大器-发射滤波器1-程控衰减器1-耦合器1-开关2-限幅器-开关1-ATC/ADS-B端口,将广播数据转发送给测试对象。在发射过程中,耦合器1经检波器、运算放大器向SOC发送自检信号,以执行发射自检。
发射AIS信号时,检测人员通过显控单元上设置的按键发送测试指令给SOC,SOC生成广播数据(广播数据为AIS对应的数据格式),经AD数模转换,再经发射过滤器2-衰减器-AIS端口发送给测试对象。
接收信号时,测试对象发送的广播数据经ATC/ADS-B端口-开关1-限幅器-开关2-程控衰减器2-耦合器2-带通滤波器,经过AD模数转换进入SOC。在接收过程中,开关3连通带通滤波器和AD,SOC通过AD、开关3和带通滤波器向耦合器2发送接收自检信号,以执行接收信号的自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ADS-B和AIS主要进行功能检测,具体地,ADS-B功能检测方法如下:
通过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处理模块101接收到测试指令,数据处理模块101根据测试指令确定测试模式为ADS-B OUT模式。数据处理模块101设置广播数据,并通过第一发送模块发送广播数据。检测人员对比测试对象接收到广播数据和数据处理模块101发送的广播数据,两者一致时判定测试对象的ADS-B IN功能正常,否则不正常。
通过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处理模块101接收到测试指令,数据处理模块101根据测试指令确定测试模式为ADS-B IN模式,将信号接收模块102接收到的广播数据与测试对象发出的广播数据比对,两者一致时判定测试对象的ADS-B OUT功能正常,否则不正常。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处理模块101(SOC)也可以将信号接收模块102接收到的广播数据发送给显控单元,由显控单元将信号接收模块102接收到的广播数据展示给测试人员。
AIS功能检测方法如下:
通过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处理模块101接收到测试指令,数据处理模块101根据测试指令确定测试模式为AIS发射模式。数据处理模块101设置AIS发射经度、纬度、速度等动态信息、船名、呼号等静态信息,并通过第二发射模块104发射AIS信号。检测人员比对数据处理模块101发射的AIS信号和测试对象接收的AIS信号,两者一致时判定测试对象接收功能正常,否则不正常。
通过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处理模块101接收到测试指令,数据处理模块101根据测试指令确定测试模式为AIS接收模式,将接收模块接收到的AIS信号与测试对象发出的AIS信号比对,两者一致时判定测试对象的发送功能正常,否则不正常。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处理模块101(SOC)也可以将信号接收模块102接收到的广播数据发送给显控单元,由显控单元将信号接收模块102接收到的广播数据展示给测试人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其中功能测试包括:A模式功能测试,C模式功能测试和S模式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包括:旁瓣抑制测试,灵敏度测试、动态范围测试、应答功率测试和应答容量测试。
具体地,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的具体测试方法为:数据处理模块101通过第一发射模块103分别向测试对象发射A、C、S模式对应的询问信号,再由接收模块接收测试对象返回的应答信号。数据处理模块101比对应答信号和询问信号是否匹配,如果匹配,说明相应模式的功能正常,否则相应模式的功能异常。
具体地,应答容量的测试方法为: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下述动作:
A1、根据第一测试指令,确定测试类型为应答容量测试。
A2、通过第一发射模块以预设询问周期向测试对象发射询问信号,询问信号为航管二次雷达信号。
A3、数据处理模块根据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确定当前应答概率。
A4、数据处理模块确定当前应答概率是否大于临界值。其中,临界值为95%。
A5、确定当前应答概率大于预设临界值时,减小询问周期。
A6、根据减小后的询问周期,通过第一发射模块向待测试目标重新发射询问信号。
A7、重复执行A3-A6,直至当前应答概率不大于临界值。
A8、根据当前应答概率对应的应答次数,确定应答容量。
具体地,自动测试时,预设询问周期为2500us(询问次数400次/秒),此时测试对象应答概率大于临界值95%,以步进10us不断减小询问周期,直至应答概率小于95%,此时询问周期对应的询问次数(询问次数=1秒÷询问周期)便是测试对象的应答容量,若应答容量≥1200,则测试对象的应答容量功能正常,否则测试对象的应答容量功能异常。
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测试方法为: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下述动作:
B1、根据第二测试指令,确定测试类型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测试;
B2、通过第一发射模块向测试对象发射询问信号,询问信号为航管二次雷达信号;
B3、根据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确定当前应答概率;
B4、确定当前应答概率是否大于临界值,其中临界值为95%;
B5、确定当前应答概率大于预设临界值时,通过程控衰减器1增加或减小询问信号的发射强度;
B6、根据新的发射强度,向测试目标发送询问信号;
B7、重复执行B3-B6,直至确定当前应答概率不大于临界值;
B8、根据当前应答概率对应的查询信号的发射强度,确定灵敏度或动态范围。其中,灵敏度对应发射强度最小值,动态范围对应发射强度最大值与发射强度最小值之差。测量灵敏度时,不断增加程控衰减;测量动态范围时,不断减小程控衰减。
具体地,自动测试时,预设程控衰减1衰减值为40dB,此时测试对象应答概率大于临界值95%,以步进1dB不断增加程控衰减,直至应答概率小于95%,此时的发射信号值便是测试对象的接收灵敏度,此时再以1dB不断减小程控衰减,应答概率恢复回临界值95%以上,再一直减小程控衰减,直至测试对象应答概率将于临界值95%以下,测试对象的接收动态范围=此时的发射信号强度-测试对象的接收灵敏度。
旁瓣抑制的测试方法为: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下述动作:
C1、根据第三测试指令,确定测试类型为旁瓣抑制测试;
C2、通过第一发射模块向测试对象发射询问信号,询问信号为航管二次雷达信号;
C3、根据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确定当前应答概率;
C4、确定当前应答概率是否大于预设临界值,其中临界值为95%;
C5、确定当前应答概率不大于临界值时,通过程控衰减器1减小P2脉冲幅度;
C6、根据新的P2脉冲幅度,向测试目标发送询问信号;
C7、重复执行C3-C6,直至确定当前应答概率大于临界值;
C8、根据当前应答概率对应的P2脉冲和当前应答概率对应的P1脉冲的信号强度差值,确定测试对象的旁瓣抑制功能是否正常。
具体地,自动测试时,预设P2脉冲和P1脉冲的信号强度差值P1-P2=0,此时测试对象无应答,以步进1dB减小P2脉冲的强度,直至应答概率大于95%,如果此时P1-P2≥9dB,则测试对象的旁瓣抑制功能正常,否则测试对象的旁瓣抑制功能异常。
应答功率的测试方法为:
数据处理模块101根据第四测试指令,确定测试类型为应答功率测试;
数据处理模块101从信号接收模块102接收到的应答信号中提取中频信号的幅度;
数据处理模块101根据中频信号的幅度和接收应答信号时的衰减幅度,确定应答功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信号的幅度转化成功率,从而确定应答信号的功率。
具体地,功率测试时,数据处理模块101采集到的数字中频信号幅度为XdBv,对应的射频功率=10log[(2×X÷16384)2×2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人员还可以采用以手动控制为主的方式通过检测系统完成旁瓣抑制测试,灵敏度测试、动态范围测试和应答容量测试。所述方式中,调试过程中的变量改变全部由人工设定。同时,该测试方法需要以功能测试为基础,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进行A模式的功能测试。
步骤2、确定A模式的功能正常后,进行旁瓣抑制测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人员手动设置P2脉冲和P1脉冲信号强度差值,使得该信号强度差值不大于9dB。
步骤3、进行C模式的功能测试。
步骤4、在确定C模式的功能正常后,进行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测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人员手动设置程控衰减的增加和减小。
步骤5、设定S模式的参数,并进行S模式的功能测试。
步骤6、确定S模式的功能正常后,进行应答容量测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人员手动设置询问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方法,基于上述检测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接收外部输入的测试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指令用于指示执行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功能测试,航管二次雷达的旁瓣抑制测试,灵敏度测试、动态范围测试、应答功率测试和应答容量测试。
步骤S2、根据测试指令,确定测试对象和测试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对象包括: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测试模式包括: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功能测试和航管二次雷达的性能测试。
步骤S3、根据测试模式,向测试对象发送查询信号。
步骤S4、接收测试对象返回的应答信号。
步骤S5、根据测试模式和应答信号,对测试对象进行调试或测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值功能测试,调试指在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改变测试条件,例如改变询问周期,改变P2信号强度,改变程控衰减。对于航管二次雷达,旁瓣抑制测试,灵敏度测试、动态范围测试和应答容量测试调试的过程为:根据应答信号,确定当前应答概率;确定当前应答概率没达到临界值时,继续根据测试模式对测试对象进行调试,直至当前应答概率到达临界值。
步骤S6、根据调试或测试的结果,确定测试对象的性能参数或测试对象的功能是否正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第一发射模块和第二发射模块;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测试对象发送的应答信号,所述应答信号包括:航管二次雷达信号、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信号或通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信号;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发射模块向所述测试对象发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航管二次雷达信号或所述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发射模块向所述测试对象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信号;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测试指令;根据所述测试指令,确定测试对象和测试模式;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和所述测试模式,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调试或测试;根据调试结果或测试结果,确定所述测试对象的功能是否正常和/或性能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射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共用一个限幅功能单元,所述限幅功能单元设置所述第一发射模块或所述接收模块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射模块或所述接收模块中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射模块或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限幅功能单元建立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调试确定航管二次雷达的性能参数;所述性能参数包括:应答容量、应答功率、应答灵敏度、动态范围和旁瓣抑制程度中的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下述动作:
A1、根据第一测试指令,确定测试类型为应答容量测试;
A2、通过所述第一发射模块以预设询问周期向所述测试对象发射询问信号,所述询问信号为航管二次雷达信号;
A3、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确定当前应答概率;
A4、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是否大于临界值;
A5、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大于预设临界值时,减小询问周期;
A6、根据减小后的询问周期,通过所述第一发射模块向待测试目标重新发射所述询问信号;
A7、重复执行A3-A6,直至所述当前应答概率不大于所述临界值;
A8、根据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对应的应答次数,确定应答容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下述动作:
B1、根据第二测试指令,确定测试类型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测试;
B2、通过所述第一发射模块向所述测试对象发射询问信号,所述询问信号为航管二次雷达信号;
B3、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确定当前应答概率;
B4、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是否大于临界值;
B5、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大于预设临界值时,通过程控衰减增加或减小所述询问信号的发射强度;
B6、根据新的发射强度,向所述测试目标发送询问信号;
B7、重复执行B3-B6,直至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不大于所述临界值;
B8、根据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对应的查询信号的发射强度,确定灵敏度或动态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下述动作:
C1、根据第三测试指令,确定测试类型为旁瓣抑制测试;
C2、通过所述第一发射模块向所述测试对象发射询问信号,所述询问信号为航管二次雷达信号;
C3、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确定当前应答概率;
C4、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是否大于预设临界值;
C5、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不大于临界值时,减小P2脉冲幅度;
C6、根据新的P2脉冲幅度,向所述测试目标发送询问信号;
C7、重复执行C3-C6,直至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大于所述临界值;
C8、根据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对应的P2脉冲和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对应的P1脉冲的信号强度差值,确定测试对象的旁瓣抑制功能是否正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第四测试指令,确定测试类型为应答功率测试;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应答信号中提取中频信号的幅度;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中频信号的幅度和接收所述应答信号时的衰减幅度确定所述应答功率。
9.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外部输入的测试指令;
根据所述测试指令,确定测试对象和测试模式;
根据所述测试模式,向所述测试对象发送查询信号;
接收所述测试对象返回的应答信号;
根据所述测试模式和所述应答信号,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调试或测试;
根据所述调试或测试的结果,确定所述测试对象的性能参数或功能是否正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对象为航管二次雷达时,根据所述测试模式和所述应答信号,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调试,包括:
根据所述应答信号,确定当前应答概率;
确定所述当前应答概率没达到临界值时,继续根据测试模式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调试,直至所述当前应答概率到达临界值。
CN202111206020.0A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39338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6020.0A CN113933800A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6020.0A CN113933800A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3800A true CN113933800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79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6020.0A Pending CN113933800A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38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8118A (zh) * 2022-01-25 2022-05-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机载航管应答机的试飞数据分析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8118A (zh) * 2022-01-25 2022-05-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机载航管应答机的试飞数据分析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488118B (zh) * 2022-01-25 2023-09-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机载航管应答机的试飞数据分析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62454A (en) Automated radio check system and method
EP0670045B1 (en) Complementary threat sensor data fu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209282A (zh) 射频电路及终端
EP1512988B1 (en)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system, ground equipment for use therein, and response signal checking method applied thereto
US5574458A (en) Automatic RF countermeasures dispensing module controller
CN1172262A (zh) 识别干扰辐射的装置
US4757316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station of a landing aid system of the MLS type
US11049403B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in line operation,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nboard transponder by using the secondary radar
CN109581309B (zh) 一种有源雷达干扰装置自动测试系统
CN113933800A (zh) 一种融合航管二次雷达、ads-b和ais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US6812885B2 (en) Radio altimeter t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000133B (zh) 低空飞行器/飞手的识别系统、反制系统及识别方法
US4454588A (en) Automatic acceptance test system for aircraft computers
US5689266A (en) Testing apparatus for ATC transponder FAR compliance
KR101472391B1 (ko) 무인비행체시스템의 지상통제장비와 지상추적장비의 통신채널 이상유무 측정장치 및 그 측정방법
CN209486190U (zh) 一种用于反无人机系统的敌我识别装置
US5461571A (en) Complementary thread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083386A (zh) Iff应答机边界测试方法
CN111614406A (zh) Cni外场无线自动检测设备
CN117192502B (zh) 基于目标雷达的锚泊船只走锚监测系统
US4777656A (en) Legislated emergency locating transmitters and emergency position indicating radio beacons
JPS63308523A (ja) 航空機騒音測定方法
KR101472390B1 (ko) 무인비행체시스템의 지상중계장비의 통신채널 이상유무 측정장치 및 그 측정방법
US20100253566A1 (en)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and method of analyzing replies for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WO2019033021A1 (en) ADS-B TRANSPONDER SYSTEM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