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4267A - 水分配站 - Google Patents

水分配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4267A
CN113924267A CN202080041539.5A CN202080041539A CN113924267A CN 113924267 A CN113924267 A CN 113924267A CN 202080041539 A CN202080041539 A CN 202080041539A CN 113924267 A CN113924267 A CN 113924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ot water
reservoir
outle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15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范塔派
D·麦克利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psi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Pepsi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psico Inc filed Critical Pepsi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924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42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15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prepared by mixing at least two liquid components
    • B67D1/0016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prepared by mixing at least two liquid components the beverage being stored in an intermediate container before dispensing, i.e. pre-mix dispensers
    • B67D1/0017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prepared by mixing at least two liquid components the beverage being stored in an intermediate container before dispensing, i.e. pre-mix dispensers the apparatus comprising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amount to be dispen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0857Cooling arrangements
    • B67D1/0858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mpression systems
    • B67D1/0861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mpression systems the evaporator acting through an intermediate heat transfer means
    • B67D1/0864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mpression systems the evaporator acting through an intermediate heat transfer means in the form of a cooling b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15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prepared by mixing at least two liquid components
    • B67D1/004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prepared by mixing at least two liquid components the diluent being supplied from water m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42Details of specific parts of the dispensers
    • B67D1/0057Carbonators
    • B67D1/0058In-line carbon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42Details of specific parts of the dispensers
    • B67D1/0057Carbonators
    • B67D1/0069Details
    • B67D1/007Structure of the carbonating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0855Details concerning the used flowme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0857Cooling arrangements
    • B67D1/0858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mpression systems
    • B67D1/0859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mpression systems the evaporator being in direct heat contact with the beverage, e.g. placed inside a beverag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0888Means comprising electronic circuitry (e.g. control panels, switching or control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0895Heat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10Pump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12Flow or pressure 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e.g. valves, gas pressure control, level control in storage containers
    • B67D1/1277Flow control valves
    • B67D1/1279Flow control valves regulating the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0872Aesthetics, advertising
    • B67D1/087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beverage to be dispen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and details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or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liquids under gravity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for dispensing purposes
    • B67D2210/000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7D2210/00047Pi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 Beverage Vending Machines With Cups, And Gas Or Electricity Vending Machin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品站,所述饮品站设置有与环境温度水管线流体连通的碱性过滤器滤筒以提供碱性水,并且其中冷却水与所述碱性水在龙头处混合以提供冷却碱性水。热水加热元件位于所述龙头下方,使得热水向上流动以从所述龙头分配,其中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龙头之间的排放管线帮助热水从所述龙头流到所述加热元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和碳酸化系统。所述制冷系统使用冰库技术。潜水搅拌泵通过强制对流来改善冰库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所述搅拌泵基于所述饮用水的温度操作。八字形蒸发器盘管可提供两个圆柱形冰库和两个冷却水盘管,以增加所述冷却水的容量。

Description

水分配站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0年4月7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序列号63/000,652和2019年5月17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序列号62/849,796的优先权,这些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声明RE:联邦资助的研究/开发
不适用
背景技术
如今,不同尺寸和特征的水分配器可用于家庭、办公室和餐馆中。但是存在当前分配器不能分配的若干种饮料,因此需要分配具有不同化学特性的更宽且不同种类的水(诸如碱性水,或具有不同碳酸水平的不同温度下的水)的分配器。
一些水分配器通常通过将二氧化碳气体与冷却水混合来提供碳酸水,该冷却水使用泵在高压下注入加压罐(即,处于压力下的金属容器)内部。当加压罐充满与气体混合的水时,使用者可分配容纳在加压罐中的碳酸水,直到其变空并且按批次重复循环。需要一种分配器,该分配器可根据需要并且连续地(即,不是按批次)瞬时产生碳酸水或其他碳酸饮料,而不使用加压罐保持特定体积的碳酸水(预碳酸化),而是使用小型、高效、连续且不耗能的内嵌式快速碳酸化器,诸如于2019年2月27日提交并于2019年7月18日作为公布2019/0217256公布的美国专利申请16/329,043中的使用静电充电的碳酸化器。虽然当前技术的碳酸饮料分配器使用加压罐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合并,但是此类容器在压力下占据的空间增加了其冷却器的总体尺寸并降低了其冷却器的能量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其碳酸化系统小且有效并且其制冷系统也可紧凑且有效的分配器。
能够分配碳酸水和碳酸饮料的商业级水分配器必须具有非常强大的制冷系统,因为众所周知的物理学原理是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水平和碳酸的形成与水的温度相关:当水的温度接近水冷冻温度(即,0℃)时,溶解度最大。
冷却器具有浸入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水浴中的制冷蒸发器盘管,其中水分配器冷却盘管位于同一水浴中以将由分配器产生的饮用水制冷。此类水分配器使用所谓的“水浴/冰库”技术,其中其围绕蒸发器盘管形成的冰的潜热用于将进入冷却器的饮用水制冷。还需要用于水分配器的冷藏机以具有有效的冷冻系统。
冷却器通常在其冷却水贮存器为空的情况下装运以避免装运期间水的重量和渗漏。因此,在分配器的安装和设置期间,安装者或使用者必须用大量的水手动填充冷却水贮存器并且具有相关的溢出、飞溅和过度填充错误。如果随时间推移,水从贮存器中蒸发,也必须手动再填充。因此,需要一种适于装运的轻质水分配器,其避免了与手动填充和再填充冷却水贮存器相关的问题。当必须移动或丢弃水分配器时,还需要清空此类冷却水贮存器。
另外,冷却蒸发器盘管冷冻冷却水贮存器中的水,并且使用温度传感器来限制所形成的冰量。当冰生长使得其接触温度传感器时,如果压缩机不停止工作,则冷却器内部的整个水浴可能冻结,并且因此流到浸入冷却器贮存器内部的不锈钢饮用水冷却水盘管内部的饮用水可能冻结,所述贮存器的水浴完全冻结并且无法分配。需要更准确地控制所形成的冰量,使得冰的潜热可用于提高水贮存器中的冷却盘管的冷却效率,并且使得冷却器内部的搅拌器由冷却器水盘管中的饮用水的温度控制,而不是基于冰的生长或任何其他时间相关的变量。
具有浸入冷却水贮存器中的蒸发器冷却盘管的水分配器提供容纳在分配器中的有限的冷却水供应,所述供应可在高需求期间耗尽。因此,需要通过增加冰和水之间的界面处的表面之间的热交换来增加冷却水的容量,从而产生冷却器内部的水的必要搅拌,同时避免在水冷却器盘管内部的饮用水的温度足够低时不必要地融化冰。还需要水浴搅拌器,该水浴搅拌器通过以适当的方向引导水来增加对流传递的热。
需要避免由于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水的不间断循环而引起的过多搅拌和随后的消耗以及冰库的过早融化。还需要根据需要优化冰库的潜热的使用。
用于饮料分配器的热水加热器通常使用电阻加热器在贮存器中产生热水,其中重力和水压有助于从分配器的底部或侧面中以及贮存器下方或热水贮存器的大部分中的龙头分配热水。热水可使龙头摸起来很热。需要一种改进的水加热器,其分配热水,但其龙头不会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变热。
此外,据信需要在热水的分配停止时或之后立即停止时没有水保留在热水罐与龙头之间的水管线中。如果热水保留在罐与龙头之间的出口管线中,则管线中水的温度将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并且当龙头打开以再次分配热水时,从龙头分配的热水将具有不便的较低温度,因为其将与保留在出口管线中的冷却器水混合。因此,有用的是,保留在热水罐外部的出口管线中并且其未被分配的所有热水一旦龙头关闭就流回热水罐中,使得水将保持热(由加热器加热),而不是停滞在出口管线中并逐渐降低其温度。
还需要一种能够向上(即,抵抗重力)分配加热的水的热水罐,使得热水罐可位于分配喷嘴的水平面下方,并且整个饮品站分配器的所得设计不会过高。
用于水分配器的热水罐具有温度传感器,当产生蒸汽时,该温度传感器切断供应给电阻加热器的功率,因为这指示热水贮存器缺水或水位低,并且此类加热器避免蒸汽,因为蒸汽温度可导致分配过热的水。但是因为蒸汽比水保持更多的热量,所以不使用蒸汽的加热器的效率较低。需要更有效的热水加热系统和用于热水罐的改进的温度控制系统。
当由于水在某个不使用的时间段内蒸发,热水贮存器中的水位变得过低,使得电阻加热器的一部分不再被水覆盖时,用于热饮料分配器的电阻加热器可能过热。因此,需要一种避免热水加热器过热的改进方法。
如果碱性水在低于环境的温度下饮用,则据信碱性水的味道得到改善。因此,需要一种可提供无限冷却碱性水而不需要大冷却碱性水贮存器的紧凑型饮料分配器。
还据信,需要从包含碱性陶瓷球的碱性室中持续释放矿物质,并且需要控制和稳定矿物质向饮用水中的释放,以避免在分配器一天或更久未使用时突然释放矿物质。
发明内容
在改进的饮料饮品站中提供了多个特征。这些改进包括但不限于具有碱性过滤器滤筒的饮品站,该碱性过滤器滤筒与环境温度水管线流体连通以在分配器上的龙头处分配碱性水。冷却水管线与同一龙头流体连通,因此在龙头处提供冷却水和碱性水的混合物,以通过略微降低碱性水的温度来改善碱性水的味道。具有加热器的热水罐位于龙头下方,因此热水向上流动以从龙头分配,从而在龙头处提供热水。热水罐与龙头之间的排放管线有助于热水从龙头流回热水罐并避免加热龙头。外部二氧化碳气体罐为气泡水或碳酸水的冷却管线提供碳酸化,并且浸入被制冷系统冷却的水浴中的内嵌式碳酸化器提供补充碳酸化以在龙头处产生不同的碳酸化水平。八字形蒸发器盘管提供两个圆柱形冰库和两个饮用水冷却器水盘管,以增加饮品分配器的冷却水容量。使用至多两个潜水搅拌泵在冷却水浴的相对的顶端和底端中形成球形流动路径以控制水浴温度,其中饮用水温度传感器控制搅拌器。
更详细地讲,示出了饮品站,该饮品站具有外壳,该外壳包括第一主进水端口,该第一主进水端口与外壳内部的水递送泵流体连通以在设备的使用期间为水递送泵提供水。分配器具有至少一个不锈钢饮用水冷却器盘管,其中饮用水被冷却,与水递送泵和龙头流体连通。为了冷却进水,不锈钢饮用水冷却器盘管至少部分地插入具有低温部分的热交换器并被其冷却,以在分配器的使用期间将来自水递送泵的进水冷却至介于递送泵处的水的环境温度和恰好高于32℉之间的温度。
此类饮料分配器具有:任选的第一水管线分路器,该第一水管线分路器被放置成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流体连通;常闭冷却水阀,该常闭冷却水阀,该常闭冷却水阀相对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定位在下游并且定位在第一水管线分路器的下游并与其流体连通。常闭气泡水阀可定位在冷却器盘管的下游,并且定位在第一水管线分路器的下游并与其流体连通。气泡水阀与下游分配出口流体连通。至少一个常闭二氧化碳气体阀可被放置成与二氧化碳气体罐流体连通。至少一个第一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位于二氧化碳气体阀的下游并与其流体连通,并且还位于冷却水管线分路器的下游并与其流体连通。文丘里装置改善了冷却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混合。一个或多个静态内嵌式碳酸化装置任选地位于至少一个第一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的下游并与其流体连通,以使流过至少一个第一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的冷却水进一步碳酸化。内嵌式文丘里限制装置至少部分地插入热交换器中并被其冷却,以提供冷碳酸水。内嵌式碳酸化室与位于碳酸化室的下游的分配出口流体连通以分配该冷却且碳酸化的水。
饮料分配器具有电子控制模块,该电子控制模块与水递送泵、水阀、气泡水阀、二氧化碳气体阀和冷却水阀电连通,以打开和关闭这些阀并为递送泵通电或断电。冷却水选择器被放置成与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分配冷却的静止水。当冷却水选择器被激活时,控制器向各个部件发送电信号,使得水递送泵通电,并且冷却水阀被激发打开并允许冷却的静止水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到分配出口。碳酸水选择器也与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分配冷却的碳酸水。当碳酸水选择器被激活时,控制模块向各个部件发送电信号,使得水递送泵通电,并且气泡水阀和二氧化碳气体阀两者被激发打开以允许碳酸水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到分配出口。
上述饮料分配设备包括常闭主入口阀,该常闭主入口阀定位在通入饮品站的主入口端口的下游并且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在选择器被激活的任何时候打开和关闭主入口阀。当冷却水选择器或碳酸水选择器被激活时,主入口阀被激发打开。分配设备包括流量计,该流量计与主入口端口流体连通并且电连接到控制模块,以监测由分配器分配的水的量(例如,体积),因为除了可能的蒸发之外,分配器中的水应当等于从分配器分配出的水。
在另外的变型中,分配器包括环境水管线,该环境水管线包括常闭环境水阀,该常闭环境水阀与主阀和分配出口流体连通并且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打开和关闭环境水阀。环境水选择器与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分配环境温度水。当环境水选择器被激活时,控制器使水递送泵通电并打开环境水阀,以允许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分配环境温度水。
在另外的变型中,饮料分配设备还分配碱性水。在这种情况下,常闭环境水阀与主进水端口流体连通以在使用期间接收水,并且还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打开和关闭环境水阀。碱性滤筒具有位于环境水阀的下游并与其流体连通的入口,并且还具有与碱性水管线流体连通的滤筒出口。碱性滤筒包含至少一种并且优选地若干种不同的碱性矿物质以及与碱性滤筒出口流体连通的下游颗粒活性炭床。将滤膜插置在碱性矿物质与炭床之间,以分离材料,避免碱性矿物质的突然释放并过滤掉较大的矿物质颗粒。在该构型中,饮料分配器具有碱性选择器,该碱性选择器与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以通过打开冷却水阀和环境水阀两者来分配碱性水,从而允许环境温度水流过碱性滤筒并流入碱性水管线中。冷却水管线还与碱性水管线流体连通(优选地在分配出口处),以在分配设备的使用期间在分配出口处分配冷却水和碱性水的混合物,以便降低分配的碱性水的温度,同时稀释在龙头处释放的矿物质的量。
在另外的变型中,控制器具有定时电路,该定时电路以一定时间间隔打开然后关闭冷却水阀,该时间间隔短于环境水阀打开然后关闭的时间间隔。另外,碱性室包括容纳矿物质碱性结晶球的滤筒。滤筒可移除地连接到歧管,该歧管具有与环境水阀流体连通并位于其下游的歧管入口。据信与水过滤器一起使用的类型的连接件是合适的。歧管具有在分配出口处与碱性水管线流体连通的歧管出口。
在另外的变型中,饮品站分配热水,并解决了先前不能有效地使用在热水加热器中收集的蒸汽的问题,但绝不用热水分配蒸汽。包括加热器的改进的热水罐包括常闭热水阀,该常闭热水阀与主阀流体连通并且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打开和关闭热水阀和主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水罐,该热水罐具有位于罐的底部部分中的热水贮存器和位于罐的顶部部分处的蒸气室,以及将热水贮存器与蒸气室分开的分隔壁。分隔壁中的排放开口使热水贮存器与蒸气室流体连通,因此无论水贮存器是满的还是部分满的,蒸汽都可流入蒸气室中。具有开槽底部的管将排放开口连接到罐的外部。罐具有位于罐的底部处的流体入口,该流体入口与热水阀和热水贮存器两者流体连通。罐还具有位于罐的顶部处的热水出口,该热水出口与热水贮存器和蒸气室流体连通,因此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水通过控制管流入罐的底部并从罐的顶部流出,从而在水流过管时将蒸汽吸入控制管中。热水出口通过热水管线与分配出口流体连通。用于分配器的热水罐可具有与罐中的热水贮存器热连通的电阻加热器,以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加热热水罐中的水。加热器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控制加热器。热水选择器被设置在分配器上,并且被放置成与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分配热水。当热水选择器被激活时,控制模块发送电信号以激发热水阀打开并且主阀打开,因此水流入热水罐中并且其通过限制开槽控制管而被向上加速,其中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来自热水贮存器的水从热水出口流出到分配出口。
在热水分配器的另外的变型中,分配出口高于热水出口,因此热水从定位在较低水位处的热水罐向上流动到分配出口。蒸气管线与分配出口和蒸气室流体连通以提供当分配停止并且热阀关闭时允许热水从排放开口流回热水罐中的排放路径。热水分配出口可与冷却水出口和气泡水出口两者流体连通,因为分配出口的温度不与热水连续接触。另外,管有利地包括控制管,该控制管具有环绕排放开口的开槽底部并且还具有形成热水出口的顶部。狭槽的尺寸被设计成当热水以最小1升/分钟的预定流速流过控制管时从蒸气室抽吸蒸气。加热器有利地包括安全恒温器,该安全恒温器与加热元件接触并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在热水的温度过高或水贮存器中的水位过低的情况下关闭加热元件。
在饮料分配设备的另外的变型中,水过滤器被放置成与冷却水阀和气泡水阀流体连通并且位于两者的上游。
为了冷却饮用水,热交换器使用水浴和冰库制冷装置。这样的装置包括冷却水贮存器,该冷却水贮存器具有形成预定体积的包封水贮存器的顶壁和底壁以及侧壁,其中所有壁均是隔热的。该装置具有冷冻机膨胀管线,该冷冻机膨胀管线具有蒸发器盘管,该蒸发器盘管位于冷却水贮存器侧壁内部并且邻近冷却水贮存器侧壁。蒸发器盘管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具有足够的冷却容量,以冷冻与蒸发器盘管接触的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水,并且在大部分蒸发器盘管周围形成冰库,其余水浴位于冷却水贮存器内以保持其液态。冰库围绕所有或几乎所有蒸发器盘管形成。该装置具有位于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饮用水冷却器盘管,并且其至少部分地被贮存器中的水浴浸没。在饮品站的使用期间,由于形成在蒸发器盘管上的冰库,冷却器盘管内部的饮用水被冷却。一个或多个静态内嵌式碳酸化室位于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某一位置处,在该位置处,碳酸化装置在分配设备的使用期间至少部分地浸入水浴中。
在另外的变型中,水浴和冰库制冷装置具有用于在设备的使用期间位于冷却水浴内部的冷却水管线和碳酸水管线的第一分路器。另外,第一温度传感器可被放置成与控制器电连通,并且定位在冷却水贮存器内的一位置处,该位置被选择为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沿着传感器的大部分长度接触冰库。温度传感器还与控制模块电连通。通过测量水和冰之间显著不同的电阻率值,温度传感器能够识别冰何时生长,向电子控制模块发送信号,使得供应给分配器的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和风扇的功率被中断。蒸发器盘管停止冷冻水,并且冰的生长被中断,以避免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水完全冷冻,并且避免不锈钢冷却器盘管内部以及浸没于冷却器水浴中的管道和连接件内部的饮用水完全冷冻。
在另外的变型中,通过使用至少一个搅拌泵来实现改进的水浴搅拌,这被证明在增加冰库与水浴之间的热传递方面比普通搅拌器或其他搅拌器有效得多。在另外的变型中,水浴的搅拌用具有第一泵的第一潜水搅拌泵来完成,该第一泵具有第一轴向流动路径,即在水平方向上引导流出物时,流入物沿着饮用水冷却器盘管的纵向轴线。引水口在纵向轴线上纵向地朝向泵主体,而水流被搅拌泵加速,并且流出物在正交于该纵向轴线的平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径向向外方向上径向地引导。可使用多于一个搅拌泵,因此分配装置可包括具有潜水泵的第二潜水搅拌泵,该潜水泵具有沿着饮用水冷却器盘管的纵向轴线并且在与第一轴向流动路径相反的方向上的第三轴向流动路径。第二潜水搅拌泵及其泵具有正交于该纵向轴线并且在与第二径向流动路径相同的方向上的第四径向流动路径。
在另外的变型中,搅拌器包括具有泵的第一潜水搅拌器和第二潜水搅拌器,其中每个搅拌泵至少部分地浸入冷却水贮存器的水浴中。每个潜水泵具有相应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沿着饮用水冷却器盘管的纵向轴线延伸并形成流入端口。每个潜水搅拌泵具有形成流出端口的多个第二端口,该流出端口以径向方式向外引导水,其中每个潜水搅拌器的流入端口和流出端口在冷却水贮存器的一部分中形成圆形流动路径。
在另外的变型中,提供了用于冰库的改进的温度控制。至少一个搅拌泵至少部分地位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内部并与控制器电连通。所述至少一个搅拌泵优选地至少部分地浸没。冰接触温度传感器位于冷却水贮存器中的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接触冰库的位置处,该传感器还与控制器电连通。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冰库生长并接触冰接触温度传感器,然后冰接触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信号,并且响应于该信号,控制器激活或停用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和风扇。
在另外的变型中,提供了改进的冷却水贮存器。冷却水贮存器有利地被密封,以在减少水溢出和蒸发的密封环境中容纳冷却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闭冷却水贮存器填充阀,其具有与主流动阀流体连通的上游端和与冷却水贮存器填充管线流体连通的下游端,所述冷却水贮存器填充管线与冷却水贮存器流体连通。水位传感器被定位成检测冷却水贮存器中的水位。斗式填充阀和水位传感器各自与控制器电连通,该控制器具有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当水位传感器达到由传感器确定的预定低水位时打开冷却水贮存器填充阀,并且当水位传感器处于由传感器信号确定的最大填充水平时关闭贮存器填充阀。据信浮子式传感器是合适的。在另外的变型中,冷却水贮存器包括形成密封包封的预定体积的顶壁和底壁以及侧壁,其中所有壁均是隔热的,并且至少大部分的流体连通管线和电连通线路延伸穿过冷却水贮存器的顶部中的密封流体连接件。有利的是,在水贮存器的底部设置排水管,以在分配器被卸下并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从贮存器内部移除水浴。
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增加的容量的饮料分配设备。饮料分配器外壳具有第一主进水端口,该第一主进水端口与外壳中的水递送泵流体连通以在设备的使用期间为水递送泵提供水。冷却水贮存器具有形成预定体积的包封水贮存器的顶壁和底壁以及侧壁,其中所有壁均是隔热的并且有利地但任选地是密封的,以为冷却水贮存器提供密封封装件。如果封盖是可移除的,则提供环密封件,诸如O形环密封件。该设备具有蒸发器冷冻机,该蒸发器冷冻机具有位于冷却水贮存器侧壁内部并连接到冷却水贮存器侧壁内部的蒸发器盘管。有利的是,蒸发器盘管形成八字形构型,在八字形构型的第一端部处具有第一立式蒸发器盘管,并且在八字形构型的第二端部处具有第二立式蒸发器盘管。蒸发器盘管具有在第一立式蒸发器盘管与第二立式蒸发器盘管之间延伸的交错连接节段。蒸发器盘管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具有足够的冷却容量以冷冻与蒸发器盘管接触的水,并且在侧壁的至少大部分区域周围形成壁冰库,并且形成在水贮存器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延伸的中心冰库,其中第一蒸发器盘管和第二蒸发器盘管的交错节段交错。
改进的容量分配装置还具有位于第一蒸发器盘管内部的第一立式冷却器水盘管。第一冷却器水盘管具有与水递送泵流体连通的上游端和与第一分配出口流体连通的下游端。第二立式冷却器水盘管位于第二蒸发器盘管内部。第二冷却器水盘管具有与水递送泵流体连通的上游端和与第二分配出口流体连通的下游端。据信该八字形构型能作为单个盘管提供两倍体积的冷却水。有利的是,每个饮用水冷却水盘管包含0.5升至0.8升冷却水,在饮用水冷冻盘管中具有1升至1.6升冷却水的总容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在饮料分配器中使用的热水罐,该热水罐具有进水口和热水出口,以及与不同饮料相关联的多个饮料选择器按钮。选择器按钮与控制器电连通以激活饮料分配器中的适当阀,从而通过排放开口分配与相应选择器按钮相关联的不同饮料。其中一个选择器按钮包括热水按钮。热水罐包括罐外壳,该罐外壳包括位于外壳的底部部分中的热水贮存器和位于外壳的顶部部分处的蒸气室,以及将热水贮存器与蒸气室分开的分隔壁。排放开口延伸穿过分隔壁,其中排放开口有利地位于分隔壁中的凹陷部的底部中。热水外壳具有位于外壳的底部处的进水口。控制管从排放开口延伸穿过蒸气室并穿过外壳的顶部。控制管上的开槽底部环绕分隔壁处的排放开口。开槽底部具有多个纵向狭槽,所述多个纵向狭槽的尺寸被设计成抑制以最小1升/分钟的流速流过控制管的水也流过狭槽,同时允许蒸气室中的任何蒸汽以由开槽管中限流器的面积和进水的压力所决定的速度被吸入流过控制管的水中。狭槽的尺寸也被设计成允许来自热水贮存器的蒸汽进入蒸气室。罐还有利地但任选地包括排放管,该排放管具有与蒸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端部和位于外壳外部的第二端部,其中第二端部被构造成在加热器的使用期间连接到流体管线。罐还可具有与外壳中的热水贮存器热连通的电阻加热器,以在罐的使用期间加热热水贮存器中的水。有利的是,罐还具有与热水贮存器热连通的温度调节恒温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饮料分配器,该饮料分配器具有用于分配热水的改进的热水罐。饮料分配器具有进水口、热水出口以及与不同饮料相关联的多个饮料选择器按钮,并且其中每个按钮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激活饮料分配器中的适当阀,从而通过饮料分配出口分配与相应选择器按钮相关联的不同饮料。其中一个选择器按钮是热水按钮。改进的饮料分配器包括与常闭主阀流体连通的常闭热水阀,该常闭主阀与饮料分配器的进水口流体连通。热水阀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打开和关闭热水阀。分配器具有改进的热水罐,该热水罐具有位于罐的底部部分中的热水贮存器和位于罐的顶部部分处的蒸气室,以及将热水贮存器与蒸气室分开的分隔壁。分隔壁具有排放开口,该排放开口使热水贮存器和蒸气贮存器流体连通。罐具有位于罐的底部处的进水口,该进水口与热水阀和热水贮存器流体连通。罐具有控制管,该控制管从排放开口延伸穿过罐的顶部并且与热水贮存器和蒸气室流体连通,因此水可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入罐的底部并从罐的顶部流出。罐具有位于热水贮存器的底部处的水偏转器,以有利于在设备的使用期间进入热水罐的环境温度水与存在于热水贮存器内部的热水的混合。偏转器能够将进水流引导到加热器。热水出口通过热水管线与饮料分配出口流体连通,其中饮料分配出口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罐的热水出口上方。控制管具有在分隔壁处环绕排放开口的开槽底部。开槽底部具有多个狭槽,所述多个狭槽沿着控制管的长度延伸并且被构造成抑制以至少1升/分钟的流速流过控制管的水也流过狭槽,同时将蒸气室中的任何蒸汽中的至少一些蒸汽吸入流过控制管的水中。狭槽的尺寸被设计成允许来自热水贮存器的蒸汽进入蒸气室。分配器有利地具有与罐中的热水贮存器热连通的电阻加热器,以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加热热水贮存器中的水。加热器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调节加热器的操作。加热器的操作由来自控制模块的信号调节,使得当热水阀被激发打开时,水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入热水贮存器中并向上流出热水出口到达分配出口。
在另外的变型中,热水加热器包括排放管,该排放管具有与蒸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端部和位于加热器罐外部的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二端部被构造成在加热器的使用期间连接到流体管线,以提供避免气锁并允许热水通过控制管排回热水贮存器中的排放路径。有利的是,加热器包括与热水贮存器热连通的温度调节恒温器,以及接触加热器的热敏电阻器,以在水位低于热敏电阻器接触加热器的水位时提供安全关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饮料分配设备中的冷却水浴的改进的搅拌泵,该饮料分配设备使用水浴/冰库冷却系统用于分配的水。该系统具有:饮用水冷却器盘管,该饮用水冷却器盘管沿着冷却水贮存器的纵向轴线延伸并且位于冷却水浴中;以及冰库,该冰库围绕隔热水贮存器内部的冷却水浴的一部分,该隔热水贮存器具有形成冰库的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盘管。该改进的搅拌泵包括第一潜水搅拌器和第二潜水搅拌器,该第一潜水搅拌器和第二潜水搅拌器各自具有潜水搅拌泵,该潜水搅拌泵具有至少一个引入端口,该引入端口在使用期间形成沿着冷却器盘管的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一流动路径。两个第一端口沿着该纵向轴线面向彼此。每个潜水泵还具有多个第二出口端口,所述多个第二出口端口从纵向轴线向外取向并且在使用期间形成从纵向轴线向外延伸的流出路径。两个搅拌泵中的每个搅拌泵中的引入端口和出口开口在使用期间协作以通过引入端口纵向地引入水,并且在正交平面上径向地通过出口开口排水。在使用期间,两个端口均位于冷却水盘管内部的冷却水浴中。另外,这两个端口协作以通过每个搅拌泵在冷却水贮存器的一部分中形成球形流动模式,该流动模式防止饮用水冷却器盘管冷冻并控制冰库的厚度。有利的是,每个球形流动模式延伸至饮用水冷却器盘管高度的约一半。
在另外的变型中,至少一个搅拌泵与控制饮用水冷却器盘管内部的水温的温度传感器协同操作,以发送指示饮用水的温度何时超过特定上限值或降低到下限值以下的电信号。这两个值用于打开和关闭搅拌泵,或者改变它们的速度,或者另选地,关闭一个搅拌泵,同时保持另一个工作。
本文还公开了另一种饮料分配设备。此类设备包括:冷却水贮存器;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盘管,其中蒸发器盘管被布置在冷却水贮存器内并且被配置为冷冻冷却水贮存器内的水以形成冰库;冰传感器,该冰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冷却水贮存器内的冰的存在;控制器,该控制器与冰传感器连通,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检测到冰的存在时停用制冷系统;冷却器盘管,该冷却器盘管被布置在冷却水贮存器内,该冷却器盘管被配置为使饮用水循环;搅拌泵,该搅拌泵被布置在冷却水贮存器内,并且被配置为使冷却水在冷却水贮存器中循环;以及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邻近冷却器盘管布置并与控制器连通,其中控制器基于由温度传感器测定的温度来操作搅拌泵。
在另外的变型中,饮料分配设备还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位于二氧化碳气体阀的气泡水阀的下游并与二氧化碳气体阀流体连通,并且还位于冷却水管线分路器的下游并与其流体连通。此外,该设备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静态内嵌式碳酸化装置,所述一个或多个静态内嵌式碳酸化装置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的下游并与其流体连通,以使流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的水进一步碳酸化。内嵌式文丘里限制装置至少部分地插入热交换器中并被其冷却,并且碳酸化装置与碳酸化装置的下游的分配出口流体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碱性饮品的饮料分配设备,该饮料分配设备包括常闭环境水阀,该常闭环境水阀与分配设备的主进水端口流体连通以在使用期间接收水,并且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打开和关闭环境水阀。碱性饮品分配设备还具有碱性滤筒,该碱性滤筒具有位于环境水阀的下游并与其流体连通的入口,并且还具有与碱性水管线流体连通的滤筒出口。
该设备还包括含有至少一种碱性矿物质和与碱性滤筒出口流体连通的下游颗粒活性炭床的碱性滤筒。碱性选择器与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以通过打开环境水阀来分配碱性水,从而允许环境温度水流过碱性滤筒并流入碱性水管线中。
在另外的变型中,碱性水分配设备具有碱性室,该碱性室包括含有矿物质陶瓷球的滤筒。滤筒可移除地连接到歧管,该歧管具有与环境水阀流体连通并位于其下游的歧管入口。歧管还具有与碱性水管线流体连通的歧管出口。在另外的变型中,碱性水分配设备具有制冷系统以将水制冷和冷却,其中常闭冷却水阀可由控制器激活以从制冷系统分配冷却水。分配设备还具有与碱性水管线和冷却水管线两者流体连通的出口。控制器还打开然后关闭环境水阀和冷却水阀两者,以在分配设备的使用期间在分配出口处分配冷却水和碱性水的混合物。在另外的变型中,碱性水分配设备使冷却水阀打开的时间间隔短于打开然后关闭环境水阀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用于热水饮品的热水分配出口的饮料分配设备,该饮料分配设备包括常闭热水阀,该常闭热水阀与相对于热水阀定位在下游的热水罐流体连通。热水阀与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热水罐具有位于罐的底部部分中的热水贮存器和位于罐的顶部部分处的蒸气室,以及将热水贮存器与蒸气室分开的分隔壁和位于分隔壁中的排放开口。罐具有位于罐的底部处的流体入口,该流体入口与热水阀和热水贮存器流体连通。饮料分配设备还具有位于热水贮存器中与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的电阻加热器。电加热器由温度传感器操作,其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低于特定值的温度时,加热器通电,并且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高于特定值的温度时,加热器断电,使得加热器的电力在上限温度和下限温度之间循环。电加热元件可包封在不锈钢保护圆筒中,该保护圆筒与热水贮存器内部的水热接触,并且以一定方式加热贮存器内部的水,使得其温度始终保持在循环温度之间。热水罐具有位于罐的顶部处与热水贮存器和蒸气室两者流体连通的热水出口,因此水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入罐的底部并从罐的顶部流出。热水出口通过热水管线与热水分配出口流体连通。用于热水的分配出口位于比热水罐更高的水平面处,因此热水在设备的操作期间必须向上流到热水分配出口。
饮料分配设备还具有蒸气管线,该蒸气管线与分配出口和热水罐中的蒸气室流体连通,以提供允许热水在热水阀关闭之后从排放开口流到出口并流回蒸气室中并流到热水罐中的排放路径。另外,提供了控制管,该控制管具有环绕排放开口的开槽底部并且还具有形成热水出口的顶部,该狭槽的尺寸被设计成当热水以预定流速流过控制管时从蒸气室抽吸蒸气。热水选择器被放置成与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分配热水,其中当热水选择器被激活时,控制模块发送电信号以激发热水阀打开,因此水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入热水贮存器中并向上流出热水出口到达分配出口。
在另外的变型中,饮料分配设备可包括安全恒温器,该安全恒温器定位在热水罐的外壁上并且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在热水罐中的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关闭加热元件。在另外的变型中,该设备包括热水罐、热水阀和与热水分配出口流体连通的热水管线。另外,碱性水室、碱性水阀和碱性水管线可被放置成与热水分配出口流体连通,其中热水分配出口与冷却水出口、气泡水出口和碱性水出口中的至少一者流体连通。
在另外的变型中,饮料分配设备具有与热水出口流体连通的出口中的每一个出口。饮料分配设备可使用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使用水浴和冰库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可包括冷却水贮存器,该冷却水贮存器具有形成预定体积的包封水贮存器的顶壁和底壁以及侧壁,其中所有壁均是隔热的。制冷装置还包括冷冻机膨胀管线,该冷冻机膨胀管线具有位于冷却水贮存器内部并且连接到冷却水贮存器侧壁的蒸发器盘管,该蒸发器盘管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具有足够的冷却容量以冷冻与蒸发器盘管接触的水,并且在绝大部分冷冻机盘管周围形成冰库,并且在冰库内部具有冷却水浴。饮用水冷却器水盘管位于冷却水浴内部和冰库内部,以在使用期间冷却流过冷却器盘管的水。一个或多个静态内嵌式碳酸化装置位于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一位置处,在该位置处,碳酸化装置在设备的使用期间至少部分地浸入水浴中。
在饮料分配设备的另外的变型中,提供了至少一个搅拌泵,该至少一个搅拌泵包括潜水泵,该潜水泵具有在流入方向上沿着冷却器盘管的纵向轴线的第一轴向流动路径,并且具有正交于该纵向轴线并且在流出方向上的第二径向流动路径。饮料分配设备可包括第一搅拌泵和第二搅拌泵,所述第一搅拌泵和第二搅拌泵在使用期间各自至少部分地浸入冷却水贮存器中,每个搅拌泵具有相应的第一入口端口和第二入口端口,所述第一入口端口和第二入口端口沿着冷却器盘管的纵向轴线延伸并形成它们的流入端口,每个搅拌泵具有形成流出端口的多个出口,其中每个搅拌泵的流入端口和流出端口在冷却水贮存器的一部分中形成圆形流动路径。
饮料分配设备的另外的变型可包括至少部分地位于冷却器盘管内部并与控制器和冰接触温度传感器电连通的至少一个搅拌泵,该冰接触温度传感器位于冷却水贮存器中的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接触冰库的位置处,该传感器还与控制器电连通。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冰库生长并接触冰接触温度传感器,然后冰接触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信号,并且响应于该信号,控制器在冰库的生长达到温度传感器时通过为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和风扇断电来激活制冷装置。
在另外的变型中,饮料分配设备可包括常闭冷却水贮存器填充阀,其具有与主水源流体连通的上游端和与冷却水贮存器填充管线流体连通的下游端,所述冷却水贮存器填充管线与冷却水贮存器流体连通。水位传感器位于冷却水贮存器的顶部以检测冷却水贮存器中的水位。冷却水贮存器填充阀和水位传感器各自与控制器电连通,该控制器具有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当水位传感器达到由传感器确定的预定低水位时打开冷却水贮存器填充阀,并且当水位传感器处于由传感器确定的最大填充水平时关闭冷却水贮存器填充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分配多种饮料的饮料分配设备,该饮料分配设备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第一主进水端口,该第一主进水端口与外壳中的水递送泵流体连通以在设备的使用期间为水递送泵提供水。该设备还包括冷却水贮存器,该冷却水贮存器具有形成预定体积的包封水贮存器的顶壁和底壁以及侧壁,其中所有壁均是隔热的。冷冻机膨胀管线具有蒸发器盘管,该蒸发器盘管位于冷却水贮存器侧壁内部并连接到冷却水贮存器侧壁。蒸发器盘管形成八字形构型,在八字形构型的第一端部处具有第一立式盘管,并且在八字形构型的第二端部处具有第二立式盘管。蒸发器盘管具有在第一立式盘管与第二立式盘管之间延伸的交错连接节段,蒸发器盘管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具有足够的冷却容量以冷冻与蒸发器盘管接触的水,并且在侧壁的至少大部分区域周围形成壁冰库,并且形成在水贮存器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延伸的中心冰库,其中第一冷冻机盘管和第二冷冻机盘管的交错节段是交错的。
该设备还包括第一立式饮用冷却器水盘管,该盘管位于第一蒸发器盘管内部并且具有与水递送泵流体连通的上游端和与分配出口流体连通的下游端。第二立式饮用水冷却器盘管位于第二蒸发器盘管内部,并且具有与水递送泵流体连通的上游端和与分配出口流体连通的下游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饮料分配器设备中使用的热水罐,该热水罐具有进水口和热水出口,以及与不同饮料相关联的多个饮料选择器按钮,该选择器按钮与控制器电连通以激活饮料分配器中的适当阀,从而通过排放开口分配与相应选择器按钮相关联的不同饮料,并且其中一个选择器按钮包括热水按钮。该热水罐包括热水罐外壳,该热水罐外壳包括位于外壳的底部部分中的热水贮存器和位于外壳的顶部部分处的蒸气室,以及将热水贮存器与蒸气室分开的分隔壁和位于分隔壁中的排放开口,并且其中外壳具有位于外壳的底部处的进水口。控制管从排放开口延伸穿过蒸气室并穿过外壳的顶部。控制管具有在分隔壁处环绕排放开口的开槽底部。开槽底部具有多个狭槽,所述多个狭槽被构造成抑制以高于1升/分钟的流速流过控制管的水也流过狭槽,同时将蒸气室中的任何蒸汽吸入流过控制管的水中。狭槽的尺寸被设计成允许来自热水贮存器的蒸汽进入蒸气室。出口被设置用于从设备分配热水,其中出口相对于热水罐外壳和控制管定位在较高位置处,使得热水沿向上方向流出热水贮存器。排放管具有与蒸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端部和位于外壳外部的第二端部,其中第二端部被构造成在加热器的使用期间连接到蒸气管线。电阻加热器被放置成与热水罐的外壳中的热水贮存器热连通,以在罐的使用期间加热热水贮存器中的水。温度传感器、优选地具有负温度系数(NTC)传感器的温度调节恒温器与热水贮存器热连通。
在另外的变型中,该热水罐还可包括控制管,该控制管具有位于其底部处与热水贮存器流体连通的受限开口,并且具有小于控制管的横截面积的一半的流体通道横截面积。热水贮存器内部的加热器与NTC的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物理距离优选地小于2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饮料分配设备,该饮料分配设备具有用于从设备分配热水的热水罐,其中饮料分配器具有进水口、热水出口以及与不同饮料相关联的多个饮料选择器按钮,使得每个按钮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激活饮料分配器中的适当阀,从而通过饮料分配出口分配与相应选择器按钮相关联的不同饮料。其中一个选择器按钮包括热水按钮。该饮料分配器包括与常闭主阀流体连通的常闭热水阀,该常闭主阀与饮料分配器的进水口流体连通,其中热水阀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打开和关闭热水阀。热水罐具有位于罐的底部部分中的热水贮存器和位于罐的顶部部分处的蒸气室,以及将热水贮存器与蒸气室分开的分隔壁,其中分隔壁具有排放开口,该排放开口使热水贮存器和蒸气贮存器流体连通。罐具有位于罐的底部处的进水口,该进水口与热水阀和热水贮存器流体连通。罐具有控制管,该控制管从排放开口延伸穿过罐的顶部并且与热水贮存器和蒸气室流体连通,因此水可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入罐的底部并从罐的顶部流出。热水出口通过热水管线与饮料分配出口流体连通,其中饮料分配出口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罐的热水出口上方。控制管具有开槽底部,该开槽底部环绕分隔壁处的排放开口,其中开槽底部具有多个狭槽,所述多个狭槽沿着控制管的长度延伸并且被构造成抑制以至少1升/分钟或更高的流速流过控制管的水也流过狭槽,同时将蒸气室中的任何蒸汽中的至少一些蒸汽吸入流过控制管的水中。狭槽的尺寸被设计成允许来自热水贮存器的蒸汽进入蒸气室。电阻加热器与罐中的热水贮存器热连通以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加热热水贮存器中的水,并且加热器与控制模块电连通。另外,温度调节负温度系数(NTC)传感器与热水贮存器热连通。当热水阀被激发打开时,水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入热水贮存器中并向上流出热水出口到达分配出口。
该饮料分配设备的另外的变型包括排放管,该排放管具有与蒸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端部和位于加热器罐外部的第二端部,其中第二端部被构造成在加热器的使用期间连接到流体管线。另外,安全恒温器可设置在热罐的外壁上并与加热器以及控制模块和通/断开关电连通,其中当热罐壁的温度超过特定值时,恒温器断开电路,从而避免热罐过热。
该饮料分配设备的另外的变型包括位于进水端口中的水偏转器,该水偏转器定位在热水贮存器的底部处并与热水阀流体连通,其中当热水阀打开时,水偏转器使进水的流动路径偏转,以便将进水引导到加热器,以避免进水在分配设备的使用期间直接流过控制管并流出,而未首先与热水贮存器内部的热水混合。其他变型可包括围绕加热器的保护性不锈钢衬圈以避免积垢,从而降低加热器的热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搅拌泵,该搅拌泵可完全浸入饮料分配设备中的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冷却水浴中,其中设备具有至少基本上位于冷却水浴内部的饮用水冷却盘管和围绕隔热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冷却水浴的一部分的冰库,该隔热冷却水贮存器具有蒸发器盘管,该蒸发器盘管具有吸收热量并形成冰库的制冷剂流体。搅拌泵包括潜水泵,该潜水泵具有至少一个引入端口,该至少一个引入端口被取向成在使用期间形成引入流动路径,该引入流动路径相对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轴线纵向取向,以将围绕饮用水冷却器盘管的内壁的水浴引导到搅拌器的入口端口。搅拌泵具有多个第二出口端口,所述多个第二出口端口在使用期间相对于引入流体路径在正交平面中取向,其中出口端口相对于引入纵向轴线向外延伸。多个出口端口以将水浴的流出路径引导到冰库和蒸发器盘管的方式取向。至少一个入口端口和多个出口端口在搅拌泵的使用期间协作,以同时从冷却水贮存器的水浴中引入和排出水。
在另外的变型中,该搅拌泵包括入口端口,该入口端口的吸入流竖直导向,其中搅拌泵位于饮用水冷却盘管内部,该饮用水冷却盘管沿着纵向轴线延伸并且位于冷却水中。搅拌泵具有在使用期间形成引入流体路径的引入端口,该引入流体路径沿着与冷却器盘管的纵向轴线相同的纵向延伸,其中引入端口位于冷却器盘管内部。多个第二出口开口从纵向轴线向外取向,并且在使用期间形成流出路径,从纵向轴线向外延伸并穿过饮用水冷却器盘管的盘管。
在另外的变型中,搅拌泵具有多个端口,所述多个端口被取向成将流出路径引导到冰库和蒸发器盘管,但远离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出口管优选地连接到出口端口,从而使水流从搅拌泵出口到达冰库,以避免出口水路径意外地流到水浴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并在其周围流动。
在另外的变型中,搅拌泵包括第二搅拌泵,其中两个搅拌泵的相应入口端口面向彼此,每个引入流竖直取向,每个搅拌泵具有从纵向轴线向外取向的多个出口端口并且在使用期间形成从纵向轴线向外延伸的第二流动路径,每个搅拌泵中的端口在使用期间协作以通过至少一个出口端口排出冷却水。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位于冷却水贮存器中,以在使用期间将它们完全浸入冷却水浴中,并且两个搅拌泵均位于相同的冷却水盘管内部。
在另外的变型中,搅拌泵可包括冰接触温度传感器,该冰接触温度传感器位于冷却水贮存器中的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接触冰库的位置处,该传感器发送指示冰库何时与传感器接触以及冰库何时不与传感器接触的电信号。饮用水温度传感器可被放置在水浴内部以控制冷却器盘管内部的饮用水的温度,其中传感器在饮用水的温度高于特定上限温度点的情况下向电子控制模块发送第一电信号,该电子控制模块激活搅拌泵,并且当温度低于特定下限温度点时发送第二电信号以停用搅拌泵。
在另外的变型中,当饮用水的温度介于上限温度点和下限温度点之间时,电子控制模块将搅拌器保持在其先前存在的状态下:如果工作,则起作用;如果不工作,则空闲。在另外的变型中,排出的水的流出速度基于饮用水的温度而变化,其中一个或两个搅拌器的速度在温度处于或低于特定下限温度点时从零开始,并且随着饮用水的温度升高至高于下限温度点而以成比例的方式增大。
在另外的变型中,可提供如上述变型中的任一种变型所述的第二搅拌泵,其中每个搅拌泵的致动取决于饮用水的温度,其中当冷却器盘管内部的饮用水的温度高于对应于上限温度点的第一预定值时,两个搅拌泵均工作,并且当冷却器盘管内部的饮用水的温度低于对应于下限温度点的第二预定值时,两个搅拌泵均不工作,而当饮用水的温度介于所述两个温度点之间时,两个搅拌泵中仅有一个搅拌泵工作。优选地,上限温度点为1.2℃,并且下限温度点为0.6℃,包括距每个值+/-0.5℃的范围。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饮品分配器的杯对准装置。该饮品分配器具有外壳、用于分配至少一种可饮用液体的龙头、位于龙头下方并且饮料杯可被放置在其上以接收从龙头分配的液体的杯支承件、以及位于龙头与杯支承件之间并且在杯支承件与龙头之间的竖直管线后面的外壳壁。照明灯条连接到外壳壁并且沿着龙头与杯支承件之间的竖直路径延伸,使得使用者可在液体从龙头分配到搁置在杯支承件上或上方的杯中时可视化液体的路径。塑料罩覆盖灯条,还连接到外壳壁并且沿着路径延伸,以在饮品分配器的使用期间为灯条遮挡液体。
在另外的变型中,杯对准装置可包括具有多个LED的灯条,所述多个LED与被配置为顺序地且单独地激活每个LED的定时器和电控制电路电连通。饮品分配器可具有多个龙头,在每个龙头下方具有单独的杯支承件,或者在多个龙头下方具有连续的杯支承件,其中竖直的灯条沿着外壳壁从每个龙头朝向该龙头下方的杯保持器向下延伸。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附图和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优点和特征,其中类似的数字始终指代类似的部件,并且其中:
图1A是包封二氧化碳气体加压罐的支承机柜底座上的饮品站的顶部透视图;
图1B是图1A的支承机柜底座上的饮品站的前视图;
图1C是图1B的饮品站和机柜底座的左侧视图;
图1D是图1B的饮品站的后视图;
图2A是示出饮品站(包括冷冻机系统)的流体连接件的图;
图2B是图2A的简化管件图,示出了移除了冷冻机系统的饮品站的流体连接件;
图2C是图2B的简化图,仅示出了冷却水管线;
图2D是图2B的简化图,示出了具有冷却器水管线的碱性水管线;
图2E是图2B的简化图,示出了使用碳酸化机构的碳酸水管线;
图2F是图2B的相同管件图,示出了饮品站,该饮品站在其外壳内部包含较小的二氧化碳气体罐或筒和具有渗漏阻挡件系统的小水过滤器;
图2G是图2B的简化图,示出了热水管线;
图3A是示出图2A和图2F的冷冻机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B是示出饮用水冷却器盘管和两个内嵌式碳酸化室的透视图;
图3C是图3B的饮用水冷却器盘管和碳酸化器的顶视图;
图3D是图3B至图3C所示的水饮用水冷却器盘管和两个碳酸化器中的流体管线和连接件的透视图;
图4A是冷却水贮存器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其内容物,包括两个搅拌器和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水浴的循环,该冷却水贮存器具有螺旋卷绕的饮用水冷却器盘管;
图4B是冷却水贮存器的顶视图,示出了其内容物,包括在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水浴中具有出口管的单个搅拌泵,该冷却水贮存器具有竖直起伏的饮用水冷却器盘管,所述盘管以矩形形状布置,其中盘管的侧面平行于水贮存器侧面;
图4C是沿图4B的剖面4C-4C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出口管中的单个搅拌器和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水浴的所得循环路径;
图4D是出口管内部的单个搅拌器的放大分解图;
图5是沿着碱性滤筒和配合歧管的纵向轴线的剖视图;
图6A是沿图6C的剖面6A-6A截取的图6C的热水罐的剖视图;
图6B是沿图6C的剖面6B-6B截取的图6C的热水罐的剖视图;
图6C是热水罐的透视图;
图7A是增加碳酸化的碳酸化室的分解透视图;
图7B是使用两个碳酸化器的碳酸化系统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剖视图;
图7C是使用两个碳酸化器的碳酸化系统的另选实施方案的剖视图;
图8A是饮品站的前视图,该饮品站具有不同数量的分配按钮并且具有任选的杯对准机构;
图8B是饮品站的前视图,该饮品站具有不同数量的分配按钮和多个龙头,并且具有任选的杯对准机构;
图9A是八字形蒸发器盘管的透视图;
图9B是图9A的八字形蒸发器盘管的顶视图;
图9C是沿图9B的剖面9C-9C截取的剖视图;
图10A是隔热冷却水贮存器的顶视图,该隔热冷却水贮存器包括八字形冷却盘管、冰库和两个饮用水冷却器盘管,每个盘管具有两个碳酸化室;
图10B是沿图10A的剖面10B-10B截取的剖视图;
图10C是水增强贮存器的透视图;
图10D是沿图10C的剖面10D-10D截取的剖视图;
图10E是图10A的隔热冷却器水贮存器与图10C的两个水增强贮存器的顶视图;
图10F是沿图10E的剖面10F-10F截取的剖视图;
图11A是用于饮品站的各种部件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11B是用于提供冷却水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11C是用于提供碱性水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11D是用于提供碳酸水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并且
图11E是用于提供热水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文所用,相对术语上游和下游是指流体流过各个部件和流体连接件的方向。流体通常从建筑物水管线向下游流动到龙头,并且在相反方向上向上游流动。
如本文所用,以下部件编号是指以下部件:20-饮品站;22-机柜底座;24-门;26-二氧化碳气体罐;28-二氧化碳气体罐的截流阀;30-二氧化碳气体压力和流量调节器;32-水过滤器;40-填充/分配区域;42-分配区域的侧壁;44-龙头/喷嘴;46-排水盘;48-排水格栅;50-排水管道;51-排水出口端口;52-碳酸水按钮;54-碱性水按钮;56-冷却水按钮;58-热水按钮;60-自动填充按钮;62-指示灯;64-控制器;68:模拟饮品站的外壳的虚线;70-压缩机;72-冷冻机膨胀管线;74-冷却水贮存器;76-隔热件;77-蒸发器盘管;78-冷凝器;79-风扇;80-水管道;82-水预过滤器;84-水碳过滤器;86-进水端口;88-流量计;90-主阀;92-水递送泵;94-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6-冷却水阀;97-冷却水电连通线路;98-冷却水管线;99-饮品站外壳上的排水出口;100-环境水阀;102-碱性滤筒;104-碱性水管线;105-碱性水电连通线路;108-内部二氧化碳筒;110-二氧化碳气体入口端口;112-二氧化碳气体阀;113-二氧化碳气体电连通线路;114-二氧化碳气体管线;116-碳酸水阀;118-第一分路器;119-第二分路器;120-碳酸化装置;121-第二碳酸化装置;122-碳酸水管线;124a、124b-止回阀;126-冷却水贮存器中的排水管线;130-内部水过滤器;132-冷却水盘管分路器;134-第一碳酸水管线;138-第二碳酸水管线;140-第一连接器气-液;142-第二连接器气-液;144a、144b-文丘里管;146-主功率开关;147-过滤器复位按钮;148-功率复位按钮;150-热水阀;152-热水罐;154-加热器;156-温度传感器;158-热敏电阻器;160-热水管线;162-蒸气管线;163-加热器电连通线路;164-热水关闭开关;166-儿童安全开关;170-搅拌泵;171-电动马达;172-引入端口;174-出口开口;175-搅拌泵电连通线路;178-冰库;180-冰温度传感器;182-饮用水温度传感器;183-温度传感器电连通线路;186-出口管;188-水位传感器;190-浮子;192-轴;194-水位;196-冷却水贮存器填充阀;198-填充管线;200-毛细管;202-干燥器;204-主功率入口电连接件;206-变压器;210-碱性滤筒外壳;212-滤筒顶盖;214-入口;216-出口;218-凸轮安装凸耳;220-碱性滤筒的喷嘴;222-入口盘;224-碱性材料床;226-滤膜;228-活性炭床;230-出口盘;232-滤筒底部;234-中心管;240-歧管;242-饮品站的门;244-歧管入口端口;246-歧管出口端口;248-歧管滤筒入口;250-歧管滤筒出口;260-热罐的外壳;261-隔热件;262-热水贮存器;264-蒸气室;274-分隔壁;276-控制管;278-开槽端部;280-狭槽开口;282-排放开口;284-限流器开口;286-座置凹陷部;288-排放管;290-进水口;292-偏转器;294-热水排出配件;296-安装支架;298-饮品站外壳上的热水罐排水管;322-第一室输入端口;324-第一室输出端口;325-第一玻璃珠;326-第二室输入端口;327-滤筒;328-第二室输出端口;329-基座;333-玻璃珠第二室;334-第一微网片网;336-第二微网片网;350-饮品对准;352-灯条;354-饮品杯;356-LED;401-八字形蒸发器盘管;402-第一管状盘管;402a-盘管402的第一侧;402b-盘管402的相对侧;402c-盘管402的接合侧;402d-盘管402的连接节段;404-第二管状冷冻机盘管;404a-盘管404的第一侧;404b-盘管404的相对侧;404c-盘管404的接合侧;404d-盘管404的连接节段;406-水贮存器;408a-第一贮存器侧壁;408b-第二贮存器侧壁;408c-第一贮存器端壁;408d-第二贮存器端壁;408e-底部贮存器壁;410-隔热件;411a-入口;411b-出口;412-第一冷却水贮存器;414-第二冷却水贮存器;416-壁冰库;418-中心冰库;419-水增强贮存器的出口;420-水增强贮存器的入口;422-第一饮用水冷却器盘管;424-第二饮用水冷却器盘管;426-进水阀;428-渗漏检测器。
如本文所用,上方和下方、顶部和底部、上游和下游等相对方向是相对于当图1和图2所示的容器搁置在水平表面上时的竖直方向的。因此,容器的顶部中的开口位于容器的闭合底部上方,并且在流体从顶部向下游流到底部时,该开口位于容器底部的上游。内部和外部、向内和向外等相对方向是相对于容器的纵向轴线的。因此,容器的侧壁位于容器的纵向轴线的外侧。如本文所用,大部分是指超过50%,绝大部分是指超过80%,并且基本上全部是指95%或更多。如本文所用,“流体”包括溶解于或携带在液体中的气体。
参见图1A至图1C,饮品站20被示出为放置在具有门24的机柜底座22的顶部上。机柜底座具有搁置在地板上的腿部。机柜底座22包封二氧化碳罐26,该二氧化碳罐具有开/关(或开/闭)阀28以及二氧化碳气体压力和流量调节器30。水过滤器32位于机柜/底座22内部和二氧化碳气体罐26后方。气体罐26和水过滤器32与饮品站20流体连通,如稍后所述。
饮品站20具有填充/分配区域40,该填充/分配区域优选地凹入饮品站的前侧。填充区域40具有由通常竖直的侧壁42接合的顶部和底部。为方便起见(但非限制性地),被称为龙头(或喷嘴)44的分配出口位于填充区域的顶部,排水盘46位于填充区域的底部。排水盘46采用具有开口顶部的容器的形式,排水格栅48可移除地放置在该开口顶部上方。排水盘46在使用期间通常通过连接到盘46的底部的排水管道50(图1D)与排水管线流体连通。排水管道50附接到饮品站的底板并且具有连接件51,其中可移除排水管可以与建筑物排水管线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在填充区域40的顶部上方是与稍后所述的内部部件电连通的多个按钮或触摸按钮,这导致从饮品站的龙头44分配不同的饮料。所描绘的实施方案具有用于分配碳酸水的按钮或触摸按钮52、用于分配碱性水的按钮54、用于分配冷却水的按钮56、用于分配热水的按钮58以及用于从饮品站自动填充杯子、瓶子或容器上的预定体积(校准质量)的水的按钮60(自动填充按钮)。可提供一个或多个指示灯62,以提供与通过龙头分配的流体相关的视觉指示,诸如水是否是热的、水过滤器寿命是否终止以及其他使用信息。触摸按钮可以是用于发送激活信号的物理可移动且可移位的按钮,或者是使用两个相邻片材之间的接触来发送激活信号的触摸屏按钮,或者是在被按下时发送信号的其他类型的按钮。
每个分配器按钮或激活器52、54、56、58、60与用于分配所选类型的饮料的一种或多种部件的电连通通过与控制器64的电连通来实现,所述控制器的功能稍后将在图11A至图11E中进行描述,其可由具有电控制电路的一个或多个印刷电路板来实现。电连通优选地通过绝缘和接地电线进行连通。控制器64在本文中也称为控制模块64。
参见图2A至图2C,首先讨论分配冷却水。图2A至图2B示出了用于从龙头44分配各种类型的水的各个流体连接件,其中图2B被简化,因此它未示出冷却水的制冷或冷冻机单元,并且图2C示出了与从龙头分配冷却水相关的那些流体连接件。包围图2A至图2B的部分的虚线68示出了容纳在饮品站20内部的那些流体连接件和部件。
压缩机70压缩任何合适的制冷剂以形成用于制冷系统的冷流体,所述冷流体冷冻贮存器内部的水浴的一部分。制冷剂通常通过喷嘴快速膨胀以降低通过冷冻机膨胀管线72的膨胀制冷剂的温度。制冷剂管线72可通过位于冷却水贮存器顶部处的密封开口进入和离开冷却水贮存器74,这些密封开口被设想成防止水浴从贮存器内部通过并且在饮品站被移动的情况下防止任何溢出。冷却水贮存器74通常为不透水的容器,其限定填充有合适流体(诸如形成冰库的水)的体积。冷却水贮存器74有利地具有设置在冷却水贮存器74的各种侧向定位的侧面或壁、顶盖或覆盖件以及底部上的隔热件76。
冷却水贮存器74被密封以减少热分散并提高其效率,其形成不透流体的容器并且不具有在至少不解开多个螺纹紧固件的情况下可易于移除的封盖或覆盖件。可使用具有星形驱动紧固件的覆盖件,所述星形驱动紧固件将覆盖件保持到贮存器主体,或者可永久性地密封贮存器。冷冻机膨胀管线72通常形成围绕贮存器内壁的螺线形路径,从而形成蒸发器盘管77,以增加从冷的冷冻机管线到贮存器壁的热传递并冷冻与蒸发器盘管77的盘管接触的水浴。
在通过冷却水贮存器之后,冷冻机管线72中的制冷剂进入吸入管线,然后被压缩机70压缩,在被压缩并返回其液体形式后,其通过冷凝器78,该冷凝器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鼓吹冷却空气越过冷凝器78的风扇79。
冷冻机膨胀管线72冷冻冷却水贮存器74中的在蒸发器盘管77附近形成冰库的一部分水,并且将贮存器中的剩余液态水(水浴)保持在优选接近但高于冰点的温度下,使得贮存器中的水浴不冷冻固体。冷却水贮存器74内的冷却水可以循环以减少局部冷冻并改善冷却,如稍后所述。搅拌器、喷水器、移动式桨叶或旋转螺旋桨式叶片可用于使冷却水贮存器中的水浴循环。
参见图2A至图2C,示出了用于分配冷却水的流体路径。水源、优选市政水管线连接件80在图中由代表性水龙头反映。管线水源80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各种管和管道流体连通,其中预过滤器82从水中去除预定粒度的所选杂质或其他内容物,并且水碳过滤器84去除另外的杂质,通常为影响味道的杂质。可使用任何类型的预过滤器82或水过滤器84。活性炭过滤介质可用于过滤器82或84中。使各种部件流体连通的特定管或管道在本文中未详细描述,因为此类管、管道和不透流体的连接件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如图2A所示,预过滤器82和过滤器84可有利地位于饮品站20外部。过滤器通常位于机柜底座22的内部,因此它们邻近饮品站。
进一步参见图2C、图1C和图1D,过滤的水被放置成与饮品站20上的进水端口86在饮品站的背部流体连通。流量计88与进水端口86流体连通,并且位于任何其他流体连接件的上游并紧接进水端口86的下游。但是流量计可位于别处,并且例如可位于龙头44处或紧邻龙头的上游。此外,流量计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流量计,但流量计与控制器64电连通以监测通入饮品站并由饮品站分配的水的体积。流量计88被放置成与主阀90流体连通,该主阀可打开或关闭以调节通过饮品站的流体流。主阀90优选地为常闭阀,该常闭阀阻挡流体流通过阀并且仅在分配饮料时打开。主阀90与水递送泵92流体连通,该水递送泵将水泵送至浸入冷却水贮存器74内部的水浴中的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冷却器盘管94降低饮用水的温度,但有利的是不冷冻冷却器盘管中的饮用水,因为这会堵塞盘管,从而阻止分配饮用水。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通常为不锈钢的,以减少氧化、结垢并避免污染。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下游端与调节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管线98流到龙头44的流量的冷却水阀96流体连通。冷却水阀96优选地为常闭阀。冷却水阀96通常处于关闭位置,以阻止流体流通过阀。有利的是,如图2C所示,冷却水阀96、主阀90、递送泵92和冷却水按钮56电连通以打开阀90和96,为递送泵92供电并从龙头44分配冷却水。因此,冷却水阀96、主阀90、递送泵92和冷却水按钮56通过电连通线路97(图2C)与控制器64电连通,以控制适当阀的打开和关闭,从而从龙头44分配冷却水。
冷水排出管线与冷却水贮存器底部的排水管流体连通,该排水管与冷水排出出口99(图1D、图2A、图2B)流体连通,以允许冷却水贮存器74因清洁、维护、移动饮品站或其他原因而排空水。冷水排出出口99被示出为位于饮品站20的背部,但也可使用其他位置。
流量计88测量进入饮品站的流体或水的体积,并将反映该信息的信号发送到控制模块64。主阀90可通过饮品站上的流体冷却水按钮56停止或允许所有流。递送泵92对流体管线加压,因此水根据哪些阀以各种组合打开或关闭而流过流体管线。递送泵92在预定泵压下泵送或迫使水通过饮品站的各个流体管线,包括通过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同时冷却水阀96调节冷却的(且过滤的)水通过龙头44的流量。冷却水阀96通过各种方式致动,包括电气、气动或机械方式。优选地,冷却水阀96是与按钮56电连通的电致动阀,使得使用者可按下按钮,并且冷却水阀96将打开以将冷却水分配到龙头44,条件是只要按钮保持电连通,或在由电路确定的预定时间间隔内,或直到定位在饮品容器下方的重量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或体积水平传感器在传感器指示重量达到预定水平或传感器达到终止水平或接近位置时发送关闭信号。
参见图2A、图2B和图2D,公开了用于在按下碱性按钮54时分配碱性水的流体路径和部件。水从管线源80通过过滤器82、84和入口端口86以及流量计88和主阀90流到环境水控制阀100。阀100优选地为常闭环境水阀100,其使过滤的管线水通过碱性水管线104到达与龙头流体连通的碱性滤筒102。碱性滤筒102通过添加一种或多种溶解的碱性矿物质或电解质(包括但不限于钙、镁、钾、锰、铁、磷、钠和锌)或通过以其他方式提高进入的饮用水的pH以使水的酸性降低,得到7.2和10.5之间的pH,从而使过滤管线呈碱性。碱性滤筒在稍后关于图2D和图5进行描述。流出主阀90的流体管线有利地流过一个或多个流体分路器,优选地流过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流体连通的第一流体通道以及与环境水阀100和碱性滤筒102流体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的T型交叉点。
进一步参见图2D、图11A和图11C,环境水阀100打开或关闭,因此过滤的水在室温下流入并流过碱性滤筒102。环境温度水比冷却水更快地溶解碱性矿物质。环境水阀100可通过各种方式致动,包括电气、气动或机械方式。优选地,环境水阀100是与碱性按钮54电连通的电致动阀,使得使用者可按下按钮,并且环境水阀100将打开以迫使环境温度水通过碱性滤筒102并流出龙头44,条件是只要按钮保持电连通,或在由电路确定的预定时间间隔内,或直到定位在饮品容器下方的重量传感器、或体积水平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在传感器指示所分配的水的水平达到预定重量阈值或传感器达到终止水平或接近位置时发送关闭信号。
有利的是,控制器64打开环境水阀100和冷却水阀96两者,使得碱性水和环境温度水两者同时在龙头处分配。碱性控制阀100保持打开或关闭的相对时间与冷却水控制阀96保持打开或关闭的相对时间相比较,同时调节由龙头44分配的水的温度和碱度的量两者。向环境碱性水中添加冷却水实现了比仅分配碱性水时更冷但更少的碱性水。
环境水阀100和冷却水阀96以及主阀90和碱性激活按钮54电连通以打开适当的阀并同时从龙头44分配碱性水和冷却水。如果在低于环境温度下饮用,并且优选地在低于室温6℉至15℉下饮用,并且更优选地在50℉至70℉之间供应,则据信碱性水的味道改善。将碱性水添加到冷却水中或反之亦然可根据需要调节温度。
环境水阀100通过碱性电连通线路105(图2D)与控制器64电连通,以控制适当阀的打开和关闭,从而从龙头44分配冷却水,其他所述阀通过专用碱性水管线或通过冷却水电连通线路97电连通。控制器64可包含定时器电路,以基于感测到的冷却水贮存器中的冷却水温度、环境温度、或感测到的碱性水温度、或假定的碱性水温度来分配相对量的碱性水和冷却水以实现期望温度。有利的是,泵92在碱性水的分配期间不被激活,使得水源80的管线压力迫使水通过碱性滤筒并离开碱性管线。但是如果需要,泵92可被激活,但是优选地以比用于冷却水的流速低的流速,有利地为用于分配冷却水的流速的10%至30%。各种温度传感器在技术上感测可与温度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参数,而不是直接测量或感测温度本身。如本文所用,对检测、测量或感测温度的提及包括检测、测量或感测与温度相关的参数。
在另一个变型中,碱性滤筒102可在歧管240中省略或绕过,使得环境温度水流过环境水阀100,并且流出通常为碱性水管线104的部件,以便在龙头44处分配过滤的环境温度水。如果省略了碱性滤筒102和歧管240,则碱性水管线104更恰当地称为环境水管线。
参见图2B、图2E、图11A和图11D,公开了用于在按下碳酸水按钮52时分配碳酸水或气泡水的流体路径和部件,其中碳酸化由加压容器26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添加。如前所述,水从管线源80流经过滤器82、84和入口86以及流量计88和主阀90。二氧化碳气体罐26与饮品分配器20上的二氧化碳入口端口110流体连通,其中该端口优选地位于饮品站的后侧。二氧化碳入口端口110与位于饮品站内部的二氧化碳阀112流体连通并且与碳酸水按钮52连通,以调节来自罐26的穿过阀的二氧化碳的量。二氧化碳阀112是通过二氧化碳电连通线路113(图2E)与控制器64和碳酸化分配按钮52电连通的常闭阀。二氧化碳阀112与二氧化碳冷却管线114流体连通,该二氧化碳冷却管线穿过(进入和离开)冷却水贮存器74的壁上的隔热件76并穿过贮存器内部的冷却水,以使二氧化碳阀与碳酸化阀116流体连通,该碳酸化阀也与冷却水管线流体连通。碳酸化阀116是与控制器64电连通的常闭阀,以在按下碳酸化按钮52时打开流体并将流体传递到龙头。控制器64与主阀90电连通,如前所述。
第一分路器118位于冷却水阀96的上游(图2E)并且与碳酸水阀116流体连通以调节在第二分路器连接件119诸如T形接头处与冷却二氧化碳气体管线114相交的冷却水的体积,以混合冷却水和冷却二氧化碳,并且优选地在分路器中包含文丘里管(图2E中未示出)以增强冷却水和冷冻二氧化碳的混合。如果第二分路器119不包含内部分路器,则文丘里管优选地紧接分路器119的下游。第二分路器连接件119与一个或多个碳酸化器120和121流体连通,所述碳酸化器将来自管线116的冷却水与来自管线114的二氧化碳气体合并,并且独立地使冷却水碳酸化。碳酸化器120在下文中描述。碳酸水管线122与碳酸化器120和龙头44流体连通。有利的是,第一止回阀124a和第二止回阀124b位于分路器119的相对侧上。止回阀124允许冷却水和冷却二氧化碳仅在一个方向上朝下游流向分路器119(图2E),该分路器在其中具有混合文丘里管。分路器118、119被示出为位于冷却水贮存器74的外部,但也可位于冷却水贮存器的内部和水浴的内部(如图2A和图2F中)。
二氧化碳气体阀112和碳酸水阀116调节流到碳酸化器120和121并从碳酸水管线122流出到龙头44的二氧化碳气体和冷却水的量。阀112、116可通过各种方式致动,包括电气、气动或机械方式。优选地,阀112、116是电致动的并且与碳酸化按钮52电连通,使得使用者可按下按钮,并且二氧化碳气体阀112和碳酸化阀116将打开,主阀90也将打开,并且水递送泵92将通电以向碳酸化器120和121提供预定或可调体积的冷却二氧化碳气体和冷却水,这将生成流到龙头44的气泡水或碳酸水,条件是只要按钮保持电连通,或在由电路确定的预定时间间隔内,或直到定位在饮品容器下方的重量传感器、或直到水位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在传感器指示重量达到预定水平或传感器达到终止水平或接近位置时发送关闭信号。
参见图2A、图2F、图11A和图11D,公开了用于在按下碳酸水按钮52时分配碳酸水或气泡水的另选布置的另选流体路径和部件。碳酸化由加压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添加,该加压容器是位于饮品站20内部的内部二氧化碳气体筒108,如图2F所示。管线水80与进水端口86流体连通,该进水端口与内部水过滤器130流体连通。过滤器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水过滤器。来自过滤器130的过滤的水与流量计88和主阀90以及水递送泵92流体连通。泵92迫使水通过浸入冷却水贮存器74内部的水浴中的饮用水冷却器水盘管94。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具有冷冻盘管分路器132,该分路器具有与位于冷却水贮存器74的下游的冷却水阀96流体连通的冷却水管线98以将水释放到冷却水管线98和龙头44,如先前在图2C中所述。
此外(图2F),冷冻盘管分路器132具有与位于冷却水贮存器74外部的碳酸水阀116流体连通的第一碳酸水管线134。碳酸水阀116通过第二碳酸水管线138与一个或多个碳酸化器120流体连通。在来自管线114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来自碳酸化器120和121内部的管线138的冷却水混合之后,所得的碳酸水或气泡水通过碳酸水管线122流到冷却水贮存器74外部。第二碳酸化管线138与二氧化碳气体冷却管线114相互作用,如先前关于图2E所述,但是以与如图2F所示并且如下所述不同的构型。
在图2F中,饮品站20具有内部二氧化碳气体罐或筒108,其具有二氧化碳气体压力和流量调节器30。二氧化碳筒108与二氧化碳阀112流体连通,该二氧化碳阀与二氧化碳气体冷却管线114流体连通,该二氧化碳气体冷却管线的一部分浸入冷却水贮存器74的水浴中,如前所述。
如图2F和图3C至图3D的放大部分所示,二氧化碳冷却管线114和包含冷却水的第二碳酸水管线138通过至少一个、并且优选两个连接器140、142彼此连接,每个连接器从二氧化碳冷却管线114延伸,以与包含冷却水的第二碳酸水管线138相交并且连接到其。文丘里管144(在本文中也称为静态文丘里管限制装置)有利地位于连接器140、142中的每一者中与另一管线的接合处,并且文丘里管144位于第二碳酸化管线138中的连接器140、142的两个接合点处。因此,在图2F的放大部分中,侧向延伸的连接器142具有文丘里管144a,其中文丘里管下游喉部开口于竖直延伸的冷却水管线138上,并且冷却水管线138具有文丘里管144b,其中文丘里管下游喉部紧邻连接器142中的文丘里管144a但与其成直角地离开。第二连接器140具有类似的构造。
四个文丘里管144a、144b将冷却水与冷冻二氧化碳相互混合,所述冷却水和冷冻二氧化碳离开第一碳酸化管线138的下游端并且与碳酸化室120和121流体连通。两个文丘里装置144b与和碳酸化器120、121连通的流体管线对准,而两个文丘里装置144a垂直于该流体管线对准,并且每对文丘里装置144a、144b的出口彼此相邻并且彼此垂直以实现据信为最大相互混合的混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仅一个文丘里装置足以加速来自第二碳酸水管线138的水并将其与来自管线114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这是位于接合点142处的文丘里管144b。据信位于第二碳酸水管线138的下游的文丘里管144b能实现二氧化碳气体和冷却水的优异相互混合,并因此实现改善的碳酸化。据信使水管线138和二氧化碳管线114的接合点彼此成直角地取向进一步改善了相互混合并且进一步增加了水的碳酸化。据信将文丘里管144a、144b放置在两条管线的两个接合点140和142处并与另一个文丘里管相邻进一步改善了相互混合并进一步增加了水的碳酸化。
虽然示出并描述了具有两个连接件140和142的两组相交管线,但据信一组是足够的。碳酸水管线122使碳酸化器120、121与龙头44流体连通,以在激活碳酸水按钮52时分配冷却的碳酸水,如前所述。如图2F的放大部分所示,止回阀124a、124b分别放置在二氧化碳气体管线(114)和第二碳酸水管线(138)中,以便防止流体从由文丘里管144a和/或144b引起的相互混合中回流。
参见图2A、图2B和图2G,公开了用于在按下热水按钮58时分配热水的流体路径和部件。如前所述,水从管线源80流经过滤器82、84和入口86以及流量计88和主阀90。主阀90被放置成与泵92(未示出)和冷却水贮存器74(未示出)流体连通。但是主阀90也被放置成与热水阀150流体连通,该热水阀控制环境温度水从主阀90到热罐152的流动,该热罐具有电阻加热元件154并且具有温度传感器和调节机构,其优选地包括:负温度系数(NTC)传感器156(热敏电阻器),该负温度系数传感器(热敏电阻器)具有测量水温以结合控制器64调节热水温度;以及备用温度传感器158诸如恒温器,以向控制器64发送信号,该信号在温度过高、高于限定的温度阈值时关闭加热器。因此,加热器154加热热水罐中的水,其中温度由NTC 156控制,并且控制器64中的适当电路与恒温器158电连通,作为当温度在NTC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过热时的加热器的安全关闭阀。
热水阀150与将水加热到预定温度的热水罐152流体连通,并且通过热水管线160并通过蒸气管线162与龙头44流体连通。热水通过热水管线160流到龙头44。蒸气管线162用作排放管线以允许热水在分配完成之后流回热水罐152,使得充满热水的柱或流体管线不与龙头44持续流体接触,从而避免连续加热和热的龙头。此外,这避免了大量热水在分配器未使用时保留在管线160中并且随时间推移而冷却。因此,从分配器中选择热水的下一个使用者将首先获得保留在管线160中的冷却的水,因此,当分配时,管线160中该部分保留水将降低在龙头处分配的热水的温度。排放管线162避免了这种不期望的可能性。对热罐152和构造的进一步描述将在稍后提供。
热水阀150调节流到热水罐152的水量,并且最终调节可用于流出龙头44的水的体积。热水阀150可通过各种方式致动,包括电气、气动或机械方式。优选地,热水阀150被电致动并与热水按钮58电连通,使得使用者可按下按钮,并且热水阀150将打开以向龙头44提供预定或可调节体积的热水,条件是只要按钮保持电连通,或在由电路确定的预定时间间隔内,或直到定位在饮品容器下方的重量传感器、或体积水平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在传感器指示重量达到预定水平或传感器达到终止水平或接近位置时发送关闭信号。
进一步参见图2G、图11A和图11E,恒温器158、热敏电阻器156、加热器154、热水按钮58和热水阀150电连通以与主阀90一起打开阀150,并且在按钮58被激活时从龙头44分配热水,并且调节水的温度并防止过热水或对加热器罐152的损坏。有利的是,这些电连通通过专用于分配任何温度的热水所涉及的每个传感器、热敏电阻器、恒温器、加热器和2个阀的各个加热器电线163(图2G)。还提供了热水关闭开关,使得如果预期热水不会长时间使用,则可关闭热水加热器154以节省能量。此外,可提供儿童安全开关166(图1D),其使热水加热器154通电并且热水可供使用,但不能到达热水阀150(图2G),因此儿童不会意外地分配热水。成人可使用热水按钮58断开儿童安全开关166以分配热水,并且在分配期望的热水后切换回儿童安全开关。另选地,当以某种方式触摸按钮序列时,提供软件代码,尽管儿童安全开关可被启用(或被接通),但该代码允许暂时绕过儿童安全开关并仅一次性分配热水。该代码减少了断开儿童安全开关然后在分配热水之后忘记重新接通儿童安全开关的问题。热水关闭开关164和儿童安全开关166通过未示出的单独电线与控制器64电连通。儿童安全开关166和热水关闭开关164被示出为位于饮品站20的背部(参见图1D),但也可使用饮品站上的其他位置。此外,可提供指示灯62以指示水是否可用,或者儿童安全开关是否启用。据信红色指示灯62适于指示热水是可用的。当热水灯62关闭时,其还指示儿童安全装置被启用。当灯打开时,禁用儿童安全装置,并且可分配热水。
参见图2A、图2F和图4A,示出了包括一个或两个搅拌泵170的构型。据信每个搅拌泵170比常用的搅拌器、喷水器、活动桨叶或旋转螺旋桨式叶片更能改善冰库与水浴之间的对流系数。搅拌泵具有可浸入的优点,可从特定方向(引入流)引入水,并将水引导到另一特定方向(流出)。具体地讲,搅拌泵可以一定方式定位,以在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附近采水,并将流出水引导到冰库壁和蒸发器盘管。潜水搅拌泵被设计成可引导流出物,以避免将水引导到温度传感器。
搅拌泵优选地包含潜水搅拌器电动马达171(图4A),其通过优选地但任选地为喷嘴的轴向端口或开口172引入水,并将水从一系列径向出口端口或开口174向外排出。径向开口的数量可以不同,但据信至少四个开口是必要的,它们中的每一个引导水阀的流出物,水阀将水的流出引导到冷却水贮存器的四个壁中的一个壁,冰库壁抵靠所述壁形成。因此,第一端口(引入端口172)具有沿着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纵向轴线的流动路径,而第二出口端口或出口开口174形成从该轴线向外的流动路径(参见图4A)。图4A中的两个搅拌器170的两个引入端口或喷嘴172有利地沿着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彼此面对,使得冷却水进入喷嘴的流动路径沿着并平行于在喷嘴与冷却器盘管94的纵向轴线之间延伸的轴线延伸。两个相对的搅拌器170使冷却水贮存器74内部的水浴循环,并将冷却水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移至冰库178,然后移回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从而允许通过强制热对流在冰与饮用水之间进行热交换。两个搅拌器170有利地彼此直接相对并且沿着竖直轴线对齐,其中入口端口172形成引入喷嘴。引入喷嘴172沿着贮存器的中心轴线和饮用水冷却器水盘管94的中心轴线吸入水,其中水浴中的水温较高,而两个搅拌泵通过各个圆形开口或端口174向外排出水并远离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纵向轴线,并且优选地将水从端口或开口174朝向冰库径向排出。搅拌泵、入口端口172和出口开口174的流动路径有利地形成球形流动模式,该球形流动模式从饮用水盘管的纵向轴线向外、朝向并经过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朝向贮存器的中部向上、然后朝向排出水的同一个泵的喷嘴向内和向后循环。每个搅拌泵170有利地形成循环球形流,该循环球形流大致在两个搅拌器170之间的中间位置延伸,其中流动路径如图4A中的箭头所示。其他流动路径可通过以不同方式使搅拌器170成角度来形成。
搅拌器170负责增强冰库与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水浴之间的热交换。将贮存器中的水保持在恰好高于冰点。冰库178的厚度以及一般来讲在冷却水贮存器内部围绕蒸发器盘管形成的冰量由图4A中的NTC 180控制。冰库在与水浴的热交换过程中融化时为系统提供必要的潜热并充当散热器以在高需求期间保持低水温。冰178围绕蒸发器盘管77形成,该蒸发器盘管通常沿循水贮存器侧壁的内表面上方的螺线形路径,因此冰库178的壁从蒸发器盘管77向内延伸,而水贮存器的顶部和底部通常不冷冻。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库178朝向冷却水贮存器74的中心并远离贮存器的壁向内延伸,以形成环绕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竖直和圆柱形布置的冰库178。操作和控制制冷回路和搅拌器170,使得冰库178的厚度不包封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内部的各个流体管和连接件,并且不冷冻那些流体管和连接件内部的流体。
现有技术的饮品站使用搅拌器170,该搅拌器在从龙头分配液体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被激活,或者简单地基于冰库178的生长而被激活。有利的是,基于在邻近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水浴中测量的饮用水冷却器盘管的温度来控制搅拌器170的操作。为了测量饮用水温度,使用第二NTC热敏电阻器182。参见图4A,冷却水贮存器具有位于距蒸发器盘管77预定距离处以调节冰厚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80(NTC),并且至少具有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182(NTC),该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外表面上并且紧密附接或连接到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传感器182是饮用水温度传感器,并且有利地测量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处或附近的温度。为了更准确地测量饮用水冷却器盘管的温度,可将内嵌式温度传感器直接定位在饮用水冷却器盘管本身的内部。如用于冷却水贮存器74中的这些温度测量,“邻近”物体的温度是指物体的5mm内和各个子范围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182有利地为具有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电阻的NTC传感器,但也可使用其他传感器类型。当由饮用水温度传感器182检测到水温在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位置处接近冰点时,切断向搅拌器电动马达171供应的电力,因此搅拌器170停止循环冷却水贮存器74内部的水。据信控制搅拌器170的操作是不寻常且有利的,因为它停止冷却水的循环,从而停止将热量带离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从而防止必须在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内部流动的饮用水冷冻。同时,如果搅拌器170继续工作,则它们将在分配器不使用时逐渐减小冰库的厚度。
冷却水贮存器74内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80(也称为冰温度传感器180)平行于冷却水贮存器74的壁定位,并且与壁和蒸发器盘管77在允许冰围绕蒸发器盘管生长的位置间隔预定距离,但是当冰库厚度达到冰温度传感器180时,通过为电连接到控制器64的冷冻机的压缩机70(参见图11A)断电来停止制冷。冰温度传感器180被定位成使得其面向蒸发器盘管77的向外表面处于冰库178的期望壁厚处。当冰积聚在贮存器74的内壁和蒸发器盘管77上时,通过在冷却水贮存器94内部冷冻蒸发器盘管附近的冷却水浴,冰的厚度将增加。当冰库178膨胀并接触冰温度传感器180时,所感测的温度为冰点(32℉或0℃或更低),并且冰温度传感器180向控制器64发送电信号,这导致供应给制冷系统压缩机70和风扇79的功率被切断,使得冷冻机膨胀管线72中制冷剂的主动冷却停止,并且蒸发器盘管停止冷冻其盘管周围的水浴。热交换器的风扇79也被关闭。只要温度与冰库178的期望厚度相关,或与冰库178中的期望冰体积相关,关闭温度就可以变化。关闭温度恰好低于0℃(对应于大气压力下水的冷冻温度)。NTC 180优选起作用的范围介于-3.0℃和+1.0℃之间。在-3.0℃和-0.5℃之间的温度间隔内,制冷系统(压缩机70和风扇79)被控制器64断电,该控制器从NTC180接收温度信息。相反,在介于0.1℃和2.0℃之间的温度范围内,控制器64激活制冷系统(通过为压缩机70和风扇79两者通电),从而允许在蒸发器盘管77周围形成新的冰。根据蒸发器盘管77的路线,冰库178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可以变化,但是冷冻机膨胀管线72和蒸发器盘管77被设计成在已知区域上产生均匀厚度的冰,使得可预测冰的融化,并且使得可预测冰与贮存器74内部的水浴的温度之间的热平衡。
搅拌器电动马达171通过搅拌器电连通线路175(图4A)与控制器64电连通。饮用水温度传感器182和冰温度传感器180还通过温度传感器电连通线路183与控制器64电连通。控制器64包含通过操作(通电或断电)搅拌器170独立地且单独地既控制冰库厚度又操作制冷系统(压缩机70和风扇79)以及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中的饮用水温度的电路。
定位在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附近或内部的饮用水温度传感器182通过计算不锈钢的传导系数来直接(如果在内部)或间接测量盘管94内部的饮用水的温度,所述不锈钢是制成水冷却器盘管壁的材料。在高于称为下限温度点(LTP)的特定阈值水温(其为介于0.01℃和1.5℃之间、优选地介于0.1℃和1.1℃之间、并且特别优选地恰好在0.6℃的温度)的水温下,搅拌器操作。在低于称为上限温度点(UTP)的特定阈值温度(介于0.3℃和3.0℃之间,优选地介于0.7℃和1.7℃之间,并且特别优选地恰好在1.2℃)的水温下,搅拌器170被控制器64断电。因此,优选地,在高于LTP时,搅拌器170起作用,在低于UTP时,搅拌器170不起作用;据信这避免了消耗来自冰库的潜热,而不能有效地使用这种潜热来降低饮用水的温度。在介于LTP和UTP之间的温度范围(称为耳带)内,搅拌器在不工作的情况下不起作用,并且继续不工作,直到冷却器盘管94内的饮用水的温度达到UTP,此时搅拌器接收到开始工作的信号。搅拌泵将继续工作,直到饮用水的温度下降。在该过程中,当温度从高于UTP的温度降低时,搅拌器170将继续工作,直到达到LTP。此时,控制器64关闭搅拌器。概括地说,在低于LTP时,搅拌器不起作用。在高于UTP时,搅拌器起作用。在介于LTP和TP之间的温度耳带中,如果搅拌器之前工作(因为饮用水温度高于UTP),则搅拌器将继续工作,而如果搅拌器之前不工作(因为饮用水温度低于LTP),则搅拌器将继续空闲。在介于UTP和LTP之间的温度范围内,搅拌器保持其预先存在的工作或非工作状态。
在另一个变型中,搅拌器速度根据饮用水温度而变化。搅拌器的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低于LTP时,搅拌器不起作用。在高于LTP时,搅拌器开始以与由温度传感器182检测到的冷却器盘管内部饮用水的温度升高成比例的速度工作。搅拌器的电动马达171的速度变化由控制器64控制。
参见图4A,其他实施方案使用两个搅拌泵170,并且虽然两个搅拌泵都在高于UTP时起作用,并且两个搅拌泵都不在低于LTP时起作用,并且仅有一个搅拌泵在介于UTP和LTP之间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参见图4B至图4E,一个或多个搅拌泵170的出口开口174可具有出口管186,以引导来自出口端口174的流,从而避免直接冲击在冷却水贮存器74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例如180、182)上。所描绘的搅拌泵170被示出为具有四个中空翅片的圆柱形管,所述四个中空翅片形成四个出口管186。每个出口管186从旋转轴线以倾斜角度向外延伸到圆柱形管的外周边,使得提供两对基本上平行的翅片或出口管186,这导致每90°一个出口开口,每个出口开口指向冷却水贮存器74的壁之一。四个翅片或出口管186是中空的并且通向泵外壳的中空内部。所述四个翅片或出口管186中的每一个均具有矩形横截面,但也可使用其他横截面形状。
搅拌泵的转子(图4E)被描绘为具有围绕旋转驱动轴等距间隔开的四个弯曲沟槽,其中弯曲沟槽配合在圆柱形外壳内部。搅拌器轴和转子以高速(至少3,000rpm)旋转,使得来自冷却水浴的水通过竖直取向的引入端口172从搅拌泵的底部被吸入,并且在被搅拌泵170的涡轮螺旋桨形转子加速之后,通过出口开口174被挤出。冷却水通过四个翅片或出口管186中的每一个,如图4D中指示进水口和出口的箭头所示。四个翅片或出口管186继而被布置成将水流向外并且在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纵向轴线正交并与竖直起伏的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平行的平面中引导。由出口管186建立的水循环路径和贮存器74的形状是不会使来自出口管186的水直接流向温度传感器之一(例如,180、182)的路径,并且相反,流动路径在最终到达温度传感器附近之前冲击冰库178或围绕其形成冰库的蒸发器盘管77的一部分。
四个翅片或出口管186如图4B至图4E所示,该构型有利地用于存在四个冷却水温度传感器(例如,NTC传感器180、182)的情况,其中一个传感器邻近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的冷却水贮存器的每个拐角,因此四个翅片或四个出口管中的每一个可指向每对相邻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空间的中间。当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具有如图4B、图4C、图4D和图4E中的竖直取向的起伏盘管,而不是如图3B、图3C和图4A中的大致水平取向的盘管时,尤其是在盘管94具有翅片或出口管可通过其终止或甚至突出的空间的情况下,该布置尤其有效,如图所示。因此,沿四个方向排出的水可容易地穿过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竖直取向的盘管,并直接撞击冷却水贮存器74的四个壁,在此处冰库178围绕蒸发器盘管77生长。
单个搅拌泵被示出为具有四个翅片或出口管186,一个翅片或出口管瞄准矩形贮存器74的每个壁的中间,并且冰库178与每个壁相关联并位于每对温度传感器(例如,180、182)之间。虽然单个搅拌泵示于图4B至图4E中,但可如图4A中那样使用各自具有出口管186的一对搅拌泵。图4A的出口端口174中的一个或多个出口端口可各自在它们上具有出口管186,其中出口管在形状上为圆柱形以与图4A中所描绘的圆形出口开口配合,或者出口管186可具有过渡至矩形出口的圆形通道。
参见图2A、图2F和图4A,描述了用于冷却水贮存器74内部的水的填充流动路径。水位传感器188(图4A)连接到贮存器以测量贮存器内部的水位。水位传感器188优选地连接到贮存器的顶部,但可安装在贮存器侧面或包封在贮存器中的部件之外。所描绘的水位传感器188具有轴192,该轴向下延伸足够的距离,使得可在轴上滑动的浮子190可向上和向下移动。当水位194(图4A)上升或下降时,浮子190上下移动。当水位194低于预定水位时,水位传感器190向控制器64发送电信号,该控制器致动打开阀96以将水添加到冷却水贮存器74的内部。代替竖直移动浮子190,可使用大致水平延伸并且在其端部具有浮子的杠杆。其他水位传感器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当贮存器内部的水位194低于期望的水位时也可用于发信号通知。期望的水位是当水浴完全覆盖蒸发器盘管77和饮用水冷却盘管94时的水位。
参见图2A和图2B,描述了用于将水添加到冷却水贮存器74中的水流动路径。冷却水贮存器填充电磁阀196位于流量计88的下游并与流量计88流体连通。冷却水贮存器填充电磁阀196也通过水填充管线198与冷却水贮存器的内部流体连通,该水填充管线有利地穿过隔热件的顶部和冷却水贮存器74的覆盖件或封盖或壁。来自水位传感器188(图4A)的指示需要水的电信号导致冷却水贮存器填充电磁阀196打开,因此水流过该阀和填充管线198以将水添加到冷却水贮存器的内部,直到水浴水位194达到确定的阈值。当水位传感器188指示水位处于预定水位时,浮子190上升到足以使传感器188向控制器64发送电信号,从而导致冷却水贮存器填充电磁阀196关闭,以切断通过填充管线198进入贮存器74的水流。
饮品站20在冷却水贮存器74中没有水的情况下装运。冷却水贮存器74优选地密封,因此不会有流体意外地进入或离开,即使当饮品站倾斜时,冷却水贮存器74内部的流体也不会溢出。水位传感器188、水贮存器填充电磁阀196和填充管线198允许自动添加水,从而避免手动携带水以将其倒入冷却水贮存器中,并且避免在设备安装、设置或保养时伴随出现水在电子部件和机械部件上的飞溅和溢出。当饮品站20的电力被激活时,水位传感器188指示冷却水贮存器水位低,从而导致冷却斗式阀196打开,直到冷却水贮存器74被填充,直到浮子190上升到预定水平,并发送电信号,该电信号导致阀196关闭以切断水。如果水通过蒸发损失并且贮存器74中的水位194下降,则水位传感器188可向控制器64发送信号以自动添加更多的水来将水位194保持在预定的水位范围内。
使用者可按下自动填充按钮60或任何预定按钮序列(图1)以使上述系统使用水位传感器188检查冷却水贮存器中的水位194,并且控制器64可使用从该传感器接收的信号来实施填充循环以加满水位并使其达到满水位。在使用者认为系统未自动重新填充的情况下,或者在使用者想要确保冷却水贮存器被加满的情况下,这种手动检查和填充提供了冗余系统,因此冷水贮存器中的最大体积的水可用于来自冷却水盘管94的冷却水的预期高利用率时段。该手动激活的解决方案和用于手动激活水位传感器188的相关联的电路以及潜在的填充循环是自动填充的替代方案。
用于容纳在贮存器74内部的部件的各种水管线和电连接件优选地穿过贮存器74的顶部中的密封开口并且穿过该顶部上的隔热件。用于此类电连通的一些电线在图中示出,并且各种流体管线也在图中示出。此类密封连接件是已知的并且在本文中不详细描述。据信密封的冷却水贮存器74能提供除避免将水添加到由电连接件和流体管线围绕的贮存器中的风险之外的优点。这使得性能更为一致,因为冷却水贮存器中的水位194受到控制,因此冰库178具有更均匀的厚度和体积,从而将贮存器中的冷却水的温度保持在更恒定的温度,并将所分配饮料的温度保持在更均匀的温度。另外,密封的水贮存器74还减少了水从贮存器向周围环境(包括其电连接件和流体连接件)的渗漏,如在饮品站20在饮品站的重新定位期间倾斜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那样,或者如在饮品站在倾斜和摇摆的车辆、船只或轮船上时可能发生的那样。
形成密封的水贮存器74的细节未详细公开。然而,有利的是,容器可形成有焊缝,并且可提供具有用于流体管线和电线的适当密封通道的顶盖。橡胶或硅或其他弹性体密封通道是已知的,并且随时间硬化的粘性密封剂也可用于密封封盖或容器中的流体管线和电气线路的此类通道。环密封件诸如O形环密封件或迷宫式密封件可环绕贮存器的封盖或顶部以提供与容器/贮存器的侧壁的不透流体的密封。
参见图3A,更详细地示出了制冷系统。压缩机70将制冷剂压缩成液体,并且将其推动通过冷冻机膨胀管线或蒸发器盘管。冷冻机膨胀管线72(即,蒸发器盘管)在图3中被示出为包裹成具有大致正方形横截面的筒体的形状以形成蒸发器盘管。制冷剂在其通过冷冻机膨胀管线时变成气体并且吸收来自贮存器内部的水或冰的热量。气态制冷剂返回到压缩机,在此循环再次以压缩制冷剂开始。由压缩机70产生的热量由热交换器78和风扇79耗散,该风扇将热量传递到由风扇79吹送通过热交换器78的空气。制冷剂流动回路中的毛细管200以预定量限制制冷剂的流动以改变温度。同样在制冷剂流动回路中的干燥器202从制冷剂中去除水分。在冷凝器之后,制冷剂进入干燥器202和毛细管200(低压侧),然后其再次进入水贮存器,在此与水贮存器内部的水浴发生热交换,并且重复循环周期。所描绘的盘管还示出了冰温度传感器180,该冰温度传感器有利地位于与蒸发器盘管77(此处为正方形盘管)相隔预定距离处,以控制冰库178的厚度(图4A)。
参见图1D、图2A和图2F,饮品站20优选地具有位于饮品站的背部的电连接件204,以向饮品站中的各个电气部件和传感器提供电力。据信,标准电插座是合适的,被配置为通过适当的电线连接到建筑物电线。电连接件204向各个阀、泵、控制器(例如,控制器64)、灯和其他电动装置提供电力。有利的是,电连接件204与变压器206(图11A)电连通,该变压器将电线电压(120V AC或240V AC)降低至较小的直流电压。据信24VDC的DC电压是合适的,并且本文所用的各种电动部件和传感器中的大多数或全部可有利地被配置为在该DC电压上操作。电加热元件154可在较高线电压或较高DC电压上操作。
碱性滤筒
参见图5,更详细地描述了碱性滤筒102。碱性滤筒类似于水过滤器滤筒,不同的是过滤材料的内容物被更换。此类水过滤器滤筒在各种专利中有所描述,包括美国专利号7,763,170和8,182,699。本文指出的所有美国专利、公布和未公布的专利申请的完整内容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碱性滤筒102具有滤筒外壳210,该滤筒外壳通常为圆柱形的并且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碱性滤筒102具有顶盖212,该顶盖具有流体入口214和流体出口216。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顶盖212是圆柱形的并且从滤筒的顶端延伸,其中凸轮安装凸耳218从顶盖的至少两个相对侧径向向外延伸。每个凸轮凸耳218具有成型顶表面,该成型顶表面被构造成与稍后描述的饮品站的歧管中的对应表面配合。流体入口214和流体出口216同轴并且沿着喷嘴220的纵向轴线延伸,该喷嘴从顶盖的中心沿着滤筒的纵向轴线延伸。喷嘴220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环密封件,诸如O形环密封件,其环绕喷嘴以与歧管中的配合表面形成流体密封,如稍后所述。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入口214是环绕圆柱形且居中定位的出口流动路径216的环形流动路径,但是顺序和流动方向可颠倒。另外,可以使用其他喷嘴构型,包括在入口和出口中的每一者的顶盖的不同部分上的物理上分离的喷嘴。
进水口214优选地与入口分散盘222流体连通,该入口分散盘被示出为具有圆形周边,该圆形周边具有延伸穿过该盘的多个轴向对齐的通道。环形边缘围绕盘的周边向上延伸。盘和边缘的尺寸被设计成以不透流体的方式与(优选圆柱形)外壳210的内部配合。来自入口214的流入水撞击盘222并且向外扩散并轴向穿过盘。环形边缘将向外流动的水限制到盘的顶表面,并且将水向内重新定向并通过轴向对齐的通道。
碱性材料床224位于盘222下方,并且盘有利地约束材料床的顶部以将其保持在滤筒外壳210内的适当位置。碱性材料床224有利地包括由碱性材料制成的陶瓷矿物质球,有时被称为电气石球,但所述球有利地由多孔陶瓷人工制成。各种碱性矿物质可与陶瓷材料或其他粘结剂相互混合并烧结以形成颗粒,优选球形球。据信粘结剂诸如二氧化硅溶胶、聚乙烯醇和高岭土是合适的。据信包含10重量%-30重量%的Al2O3、10重量%-30重量%的SiO2、0.1重量%-1重量%的P2O5、0.1重量%-5重量%的K2O、0.1重量%-5重量%的TiO2、0.1重量%-0.5重量%的Fe2O3、1重量%-10重量%的ZrO2、0.1重量%-1重量%的AgO、0.1重量%-1重量%的ZnO、1重量%-5重量%的Na2O、0.5重量%-10重量%的CaSO3、5重量%-20重量%的氧化钙抗菌剂和0.1重量%-2重量%的粘结剂的陶瓷组合物是合适的。粘结剂可包含二氧化硅溶胶、聚(乙烯醇)和高岭土。
可将各种碱性矿物质和/或电解质制成粉末形式,优选地用合适的粘结剂轧制成球体或球,并且烧结或焙烧以将材料紧固在一起。当碱性材料通过碱性床224时,水溶解碱性材料。碱性材料包括钙、镁、锰、钾、铁、磷、钠和锌。可使用其他碱性材料。碱性床224被设计成使得通过床并流出碱性滤筒102的水具有7.2至10.0的PH。
在通过碱性床224之后,碱性水通过过滤器226,优选超滤层和/或纳滤层或膜。过滤器226层叠在碱性材料床224与活性炭床228、优选颗粒活性炭(GAC)之间。第二底部盘230位于活性炭床228的底部下方并保持该底部。底部盘230有利地抵靠外壳210的内表面密封,并且具有延伸穿过盘并与滤筒102的纵向轴线轴向对齐的多个通道。底部盘230有利地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形边缘,该环形边缘环绕底部盘230的周边,以在具有通道的盘的部分与滤筒102的闭合底部232之间形成室。
中心管234沿碱性滤筒102的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将室放置在与出口216流体连通的滤筒的底部处。在使用期间,水流到入口214中并向下流动。水由顶部盘222铺展在碱性材料床224的顶部上。过滤层210从水中去除矿物质颗粒,并且随着水向下穿过活性炭层228以进一步抛光水并改善其味道。此外,GAC减慢碱性矿物质的流动,并且避免或减少由于矿物质在水中的突然释放而导致的碱度的突然变化。在穿过炭床228之后,过滤的水收集在底部盘230与滤筒102的底部之间的底部室中,在此过滤的水沿中心管234向上流动并流出出口216。
碱性滤筒102可移除地连接到安装在饮品站中的歧管240。如图1所示,饮品站20在饮品站的一侧上具有通道门250,并且允许触及碱性滤筒102以将其从歧管240移除,并且当碱性床224耗尽或当滤筒以其他方式需要更换时,用新的碱性滤筒进行更换。
参见图2D和图5,歧管240具有入口端口244,该入口端口与环境水阀102流体连通以在阀打开时接收水流。歧管240还具有通过碱性管线104与龙头44流体连通的出口246。歧管的底部具有接纳凹陷部(未示出),该接收凹陷部被构造成接纳喷嘴220及其环绕O形环并与其配合,以在歧管240与碱性滤筒102之间形成不透流体的连接。歧管的底部具有接纳保持机构(未示出),该接纳保持机构具有凸缘,该凸缘被定位成与凸轮安装凸耳218配合以保持碱性滤筒不被水压轴向推出歧管240。
在使用期间,通道门242(图1)打开,将用过的碱性筒102旋转以使凸耳218与歧管240脱离接合,并且移除筒。将新的筒102插入歧管中并旋转以使凸耳218与歧管中的配合表面接合,并且将滤筒喷嘴220密封到歧管中的配合表面。纯水流入歧管入口端口244并流出歧管滤筒出口250,然后流入滤筒入口216。在穿过碱性滤筒中的各个床224、228和过滤器210之后,(现在)碱性水向上穿过中心管234并穿过滤筒出口216进入歧管滤筒入口248,然后离开歧管出口246并进入碱性水管线104中。
热水罐
参见图2A、图2G和图6A至图6B,描述了热罐152。该热罐152具有罐外壳260,该罐外壳具有位于外壳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隔热件261。罐外壳260将热水贮存器262包封在外壳的下部或底部部分中,并且将蒸气室264包封在罐外壳的上部或顶部部分中。罐外壳260被示出为具有矩形构型,在罐外壳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上具有隔热件261,但也可使用其他构型。加热器154从罐外壳260的底部向上延伸并且位于外壳260的第一端部附近。加热器154有利地包括包封在不锈钢封装件中的电阻加热元件,以在加热器浸入被加热的水中时减少加热器外部的结垢。
加热器154向上延伸预定距离进入热水贮存器中。温度传感器156、优选地热敏电阻器并且更优选地NTC传感器从端壁延伸到热水贮存器中。温度传感器优选地为位于不锈钢外壳中的NTC传感器,并且有利地被定位成非常靠近(在1mm内)加热器150的平坦顶部,并且优选地被定位成使得其物理地接触加热器150的顶部。如果温度传感器156接触或几乎接触加热器156,则传感器156处的温度尖峰可指示热水贮存器262中的低水位。温度传感器156与控制器64电连通,该控制器使用传感器的信号来向加热元件268施加或切断电力以将热水贮存器262中的水的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据信在170℉下激活加热元件26℉并在210℉或99℃下切断电力的控制器64是合适的。
恒温器158位于罐外壳260的与加热器150相邻的端壁中。在恒温器158中的温度传感器发生故障并且热水贮存器262中的水变得高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热敏电阻器156向控制器64发送信号,导致切断供应给加热元件的电力。水层将恒温器158与相邻的加热器150分开,因此恒温器感测水的温度,优选地感测加热器和热罐的底端处的温度。恒温器158调节加热器154的温度。恒温器158可附接在热水贮存器内的任何其他位置处,只要其测量水温并且大部分时间被浸没即可。恒温器158通常在热罐的温度超过100℃时断开电路,从而中断供应给加热器154的功率。最高温度可以变化,并且饮品站中的其他水加热器具有120℃的最高温度并不少见。
蒸气室264通过将热水贮存器262与蒸气室264分开的分隔壁274与热水贮存器262分开。第一管(控制管)276具有延伸穿过热罐外壳260的顶侧的第一端部,因此第一端部位于罐外壳260的外部,在此第一端部可连接到热水管线160。控制管276具有称为开槽端部278的相对的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与热水贮存器262和蒸气室264两者流体连通。开槽端部278具有沿着控制管276的纵向轴线延伸并延伸穿过中空管的壁的多个狭槽280。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使用四个等间距的狭槽280。控制管276优选地为不锈钢的以减少腐蚀和结垢,所述腐蚀和结垢可随时间推移改变狭槽尺寸。
排放开口282还在狭槽280的端部附近延伸穿过控制管276的壁。排放开口282足够小,使得当用热水填充控制管时水不会从其中滴出,并且其提供空气路径以确保当龙头44切断或关闭时热水不会在控制管276和热水管线160中被气锁,因为热水管线中通过切断或关闭龙头44而引起的用于停止分配热水的压力脉冲将通过排放开口282排放,并且确保热水以连续的热水流立即排放并通过控制管回流到热水贮存器262中,并且减少或避免水从控制管滴落到热水贮存器中。该排放开口282是任选的。狭槽280和排放开口282位于蒸气室264内部。开槽端部278通过分隔壁274中的排放开口284与热水贮存器280流体连通,该排放开口有利地但任选地处于对准结构中。
在图6A至图6B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分隔壁具有对准结构以使控制管278与排放开口284对准。对准结构被示出为分隔壁274中的座置凹陷部286,其中座置凹陷部被成形为接纳开槽端部278的远侧端部并且将开槽端部278保持在固定位置,从而使控制管276的中心与排放开口284对准。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控制管276是圆柱形管,并且座置凹陷部286是分隔壁274中的浅圆形凹陷部。
第二管(排放管)288延伸穿过热罐外壳260和隔热件261的顶部,以被放置成与排放管262和龙头44流体连通。进水口290位于热水贮存器262的底部,以使热水贮存器262与热水阀150流体连通,从而向热水贮存器供应水。进水口290被示出为向下且侧向延伸以从热水阀150连接到流体管线的管状配件。任选地,进水口288可在热水贮存器内部具有偏转器或定向装置292以引导进水与热水贮存器262的底部平行,因此热水贮存器从底部向上填充,从而将热水推向排放开口限制器284。偏转器使进水更靠近加热器,并且有利于在室温下使进水与热水贮存器262内部的其余水混合。热水排出配件294(图6A)有利地位于热水贮存器262的底部,并且优选地位于热水贮存器的低点处或凹陷部分中,因此当需要排空贮存器时,水从贮存器中排出。排出配件294被示出为穿过热水外壳260的底壁和隔热件261的管状配件,并且位于排出凹陷部中。用于热水罐的排放流体管线未在图2G的流程图中示出,但有利地与饮品站20背部上的热水排出出口298(图1D)流体连通。另外的流体可连接到排出出口298以将出口连接到建筑物排水管线。
安装支架296连接到外壳260,以将热水罐152连接到饮品站20内的支承结构。所描绘的安装支架296被示出为紧固到热水罐152的底部的两个L支架,其中进水口290穿过支架之一中的开口
在使用中,来自热水贮存器262中的加热的水的蒸汽上升并穿过排放开口284并进入蒸气室264中。如果蒸汽冷凝成蒸气室264中的水,则冷凝的热水穿过控制管276的开槽端部278中的狭槽280并且穿过排放开口284进入热水贮存器262中。
在使用中,按下热水按钮58将打开热水阀150,该热水阀打开以使水通过水罐152底部的进水口240,其中偏转器292引导进水平行于热水贮存器262的底部,并且迫使贮存器顶部处的热水向上并进入穿过排放开口限制器284,并且穿过控制管276进入热水管线160到达龙头44以用于排放。当水被迫通过排放开口限制器284并进入热水管线160中时,其产生抽吸效应,该抽吸效应将蒸汽从蒸气室抽吸通过狭槽280并进入穿过热水管线并穿过龙头44的水流中。蒸汽包含比热水更多的能量,并且提供更有效的加热系统以在龙头44处提供热水,并且提供额外的热能以补偿热水穿过热水管线160时的热损失,该热水管线优选地为热主动加热的,尽管其是隔热的。饮品站中的所有冷却水管线可以是隔热的。
当龙头44关闭时,流体流的停止导致回流压力,该回流压力可将热水推入蒸气管线162中并回到热水罐152。蒸气管线162用作通风管线,使得热水管线160中的真空锁不防止热水流回热水罐152中,而是空气压力迫使热水沿着流体通道160(并且如果水进入其中,则沿着蒸气管线162)从龙头44通过热水管线160流回热水罐152中。排放开口282还允许热水快速回流或返回到热水贮存器162,因为通过关闭热水分配龙头44而引起的压力脉冲可确保控制管276中的水不被气锁,而是流出管并进入热水贮存器中。通过热水管线160返回的热水进入热水贮存器262,而来自蒸气管线162的热水进入蒸气室。排放开口282还减少了小体积的水被控制管276或开槽端部278内的气锁捕集。蒸气室中的来自任何来源的水穿过控制管276的开槽端部278中的狭槽280并且穿过排放开口284进入热水贮存器262中。从热水罐152到龙头44的热水管线160有利地至少略微向上倾斜,使得重力迫使热水从龙头向后流到热水罐。
热水罐152的体积主要基于热水需求的体积来选择,其中当预期在龙头44处分配大量热水时使用较大的罐152。蒸气室264和热水贮存器262的相对体积也是重要的,因为蒸气室264减少了热水贮存器262中的热水的可用体积,并且如果蒸气室264中的体积过小,则通过切断或关闭龙头44而引起的回流水可进入蒸气室264。类似地,水流入热水贮存器262是重要的,使得热水流过控制管276和龙头44,而不是流入蒸气室264。调节通过排放开口限制器284和输入配件294的相对流量以实现最佳操作,其中排放开口284用作限流器以确保压力迫使热水通过排放管并在蒸气室264中形成真空,该真空吸出热蒸气而不是用流过狭槽280的热水灌满蒸气室。在某种意义上,调节通过控制管276的流量,使得热水以足以在狭槽276处形成抽吸而不是使水流过狭槽并进入蒸气室的流速通过限流器284。
在概念上,平衡进入热水罐152的水的体积和压力以及通过控制管276离开的水的体积和压力,以在位于蒸气室264内部的开槽端部284处形成抽吸,该抽吸将来自蒸气室的蒸汽夹带到向上流到龙头44的热水中,以足够的压力使热水向上流到龙头。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进水口294具有4.4mm的直径以提供通过排放开口284的1升/分钟的流速,使得来自室的热水将穿过由具有3mm的直径的排放开口284形成的较小尺寸的限流器,其流速足以将热水蒸气抽吸通过狭槽280并进入热水管线160的水流中,并且抽吸到处于高于热水罐152和热水出口276的高度处的龙头44。狭槽280的尺寸被有利地设计成当实现最小期望流量时产生文丘里效应。据信,四个1mm宽和4mm-5mm长的狭槽适用于优选的实施方案。据信约2mm-3mm直径的排放开口282适用于上述开槽端部278。有利的是,1升/分钟的流速是在40psi的管线压力下的最小流速,并且被选择为设计标准,因为大多数市政水管线具有40psi或更大的管线压力。
据信使用位于分配龙头44下方的热水罐152能提供与饮料分配系统的设计相结合的若干优点。排放开口284的尺寸被设计成小于流体入口290,这增加了热水被迫离开热水罐152的排放压力,并且该增加的压力用于将热水推动到高于热水罐的龙头44。该增加的排放压力用于产生文丘里效应,该文丘里效应从蒸气室264抽吸蒸汽并将蒸汽夹带在被引导至龙头44的水流中。偏转器292引导在管线压力(或高于40psi的其他调节压力)下通过入口290的水流入,以迫使热水贮存器262顶部处的最热的水流出排放开口。热水罐152在龙头44下方的位置允许水在重力作用下排出并返回到罐(一旦排放管线162释放可能将水保持在管线中的真空),并且因此允许龙头比即使没有分配水时也保持与热水管线160中的热水热接触的情况冷。
碳酸化器
参见图2E、图3B至图3D和图7A至图7C,描述了电子碳酸化系统。该系统在2019年2月27日提交的名称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ntaneous On-Line Carbonationof Water Through Electrostatic Charging的美国专利申请16/329,043中有所描述,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简而言之,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经加压和制冷的二氧化碳与水的混合输入流碳酸化的设备。第一滤筒设置在碳酸化室内,该碳酸化室内包括与输入流流体连通的多孔微网片网和与碳酸化室输出端口流体连通的中心腔。微网片网被构造成破坏穿过网的水分子链,以增强滤筒内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键合。微网片网还通过产生对水分子具有极化影响的被动偏振场来响应冲击并穿过网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子的流动,以进一步增强碳酸化。可在滤筒内提供珠粒以用于捕获和稳定二氧化碳分子,从而进一步增强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键合。
更具体地,参照图7A至图7C,首先描述构造,然后描述操作。第一碳酸化室120限定具有第一(优选圆柱形)微网片网334和任选地多个圆柱形网或多个第一玻璃珠325的内部。第二碳酸化室121限定类似形状的内部,该内部在类似于网334的第二(优选圆柱形)微网片网336内具有第二多个玻璃珠333。
来自在分路器119中的文丘里管中混合的冷水和二氧化碳的碳酸水管线(图2E)或流体管线138、140、142中的相互混合文丘里管(图2F)与第一碳酸化室120的输入端口322流体连通。来自该第一碳酸化室120的流从第一室输出端口324流出并进入第二碳酸化入口端口326。通过第二碳酸化室121的流来自第二室输入端口326并从第二室输出端口328流出,该第二室输出端口继而与冷却碳酸水管线122流体连通。
第一碳酸化室120限定优选地具有100μm微网片334的内部和设置在碳酸化室120内的多个5mm玻璃珠。微网片334的尺寸可以变化。第二碳酸化室121优选地限定400μm微网片网,在其中有多个1mm至3mm玻璃珠。微网片网优选地为圆柱形。
因此,每个碳酸化室120、121有利地具有顶盖325和基座329,其中室120、121由顶盖部分325和基座部分329限定。顶盖和基座被示出为具有细长部分,该细长部分在接合端部处具有配合螺纹部分,因此顶盖和基座的长主体形成相应的室120、121。但是顶盖325和基座可较短并且位于形成室的主要部分的细长管的相对端部上。
微网片网334围绕内部室延伸,并且被示出为形成圆柱形管,其中玻璃珠325设置在微网片网334内部。微网片网334有利地具有顶部和底部支承环(图7A)。可提供包括内部端口的其他装置以有利于室之间的流速,从而有利于微网片网334的内部与碳酸化室输入端口之间的流体流,并且有利于流体流过微网片网内的珠粒并围绕微网片网内的珠粒流动。微网片网和珠粒可作为单个单元或筒提供,其中格栅334将珠粒325保持在筒327和网内(图7A)。
进出碳酸化室的流体流可以变化。在使用中,从第二碳酸化室121输出的碳酸水与碳酸流体管线122连通或与流动补偿件连通,继而与碳酸流体管线122和出口龙头流体连通。
当水分子通过微网片网334、336时,据信网上的电荷会影响水分子的取向,因为本领域已知水分子是极化的。由于分子和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此类被动极化由此增强了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偶极键合。
另选地,可以将微网片网实施为连接到电压源的一对同心网334(图7C),以提供网的有源极化,从而增强穿过网的水分子的取向。流过网的电流的特定取向可根据水分子在穿过网时的期望极化来实现。
如上所述,第一碳酸化器120及其碳酸化室120可包括输入水和气体混合物穿过的微网片网334,该微网片网优选地由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微网片金属(诸如不锈钢)环形成。碳酸水通过微网片网334会破坏水的长分子化合物,同时由于极化程度更高的分子(在短时间段内(小于一秒)流体混合物(水和二氧化碳)的极化程度较高的分子)的高速通过而产生弱静电场,因此水分子的短(断裂)链具有与二氧化碳分子形成偶极-偶极静电连接的较高可能性。在本实施方案中,静电场由极化分子的通过自诱导:从而产生电感。同一装置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利用这样的过程,其中电场是通过公共DC电源或多个DC电源在外部人工产生的,从而根据在网上产生的电场得到立即取向的高度极化的水分子和气体分子。无论采用何种解决方案(诱导电场还是人工生成),结果都是液体分子和气体分子的高度极化和取向。就被动感应的电场而言,不仅感应的静电场有助于分子在内部传输的极化,而且极化本身也改变了所产生的电场。
虽然预期由极化分子的通过产生的本文的静电场相对较弱,但所产生的水分子极化的增强增加了水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之间形成键的可能性,所述键如本领域已知的那样特别弱。这是因为随着每个水分子的极化程度增加,具有高度极化的水分子的总数增加。通过断裂分子的长链并使其响应于静电场而逐渐取向,在水中(暂时)形成的碳酸增加,并且已发现所得的水更高度碳酸化。此外,已发现水分子保持与二氧化碳分子的键合,这减轻了二氧化碳分子的分散(即,当碳酸水在分配期间暴露于空气时起泡)。随着键合增加,当碳酸水位于开放的玻璃或瓶中时,水中的碳酸化随时间推移更高且更耐用。
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微网片网由直径为约2μ至100μ、开孔面积为约5μ至800μ的薄不锈钢股线形成。微网状网334、336可以由其他材料形成,并且股线尺寸/开孔面积可根据具体的压力水平、流速、期望的碳酸化水平和其他因素而变化。
饮料容器对准灯
参见图8A至图8B,饮品站20被示出为仅具有四个饮料分配按钮而不是如图1A所示的五个,并且具有饮料对准机构350。饮料对准机构可与图1的实施方案一起使用,按钮的数量也可更少。四个饮料分配按钮是用于碳酸水或气泡水的分配按钮52、用于冷却水的按钮56、用于热水的按钮58和用于碱性水的按钮54。自动填充按钮60被省略。四个按钮允许使用较大的按钮和按钮上的较大印刷标记,以识别哪个按钮激活哪种饮料的分配。有利的是,饮料按钮位于饮品站的顶部上,在填充区域40以及排水盘46和排水格栅48上方,但位置可以变化。多个指示灯62也有利地位于饮品站前部的顶面板上,其中指示灯62优选地包括红灯以指示热水是否可用,并且另一个灯指示水过滤器或碱性滤筒需要更换。实现这些指示灯的电连接和激活的各种方式是已知的并且未在本文中描述。
有利的是,单个龙头44用于分配所有饮料,如在图1的饮品站中那样。排水盘46及其排水格栅48优选地跨饮品站20的前部的大致宽度(即,边到边)延伸,使得使用者可在排水格栅上设置若干饮料容器或饮品杯354,以便更快速且更容易地填充容器和杯。为了帮助使用者在视觉上将杯与龙头对准,提供了灯条352,该灯条竖直延伸并与龙头44的分配喷嘴对准。视觉对准避免了与使用分配龙头下方的圆形杯尺寸的凹陷部将杯与龙头对准相关联的困难,因为凹陷部形成偏置,该偏置允许杯在清空或填充时倾斜和掉落。
灯条352有利地采取细长的发光构件的形式,该发光构件被电控制以产生以重复模式从填充区域40的顶部向下朝向饮品站和排水盘46的底部移动的可见光,并且其中灯条的视觉长度在穿过龙头的竖直平面上对准并且平行于饮品站20的相对矩形侧,如图8A所示。灯条352连接到侧壁42,该侧壁将填充区域40与饮品站的内部分开。灯条352有利地包括多个LED 356,所述多个LED以竖直线布置在侧壁42上,并且从侧壁上的龙头44后面的位置向下延伸,并且与该侧壁上的龙头44竖直地对准。如果饮料容器沿着排水格栅48的宽度侧向对准,则龙头44将其液体流分配到饮料容器的中心。
有利的是,灯条352包括多个LED 356,这些LED足够靠近在一起,使得每个单独的LED可由定时器和控制电路单独地且顺序地激活,以形成从灯条的顶部延伸到灯条的底部的灯重复模式。有利的是,LED位于形成罩的透光或半透明塑料条带后面,因此LED 356被遮挡以免所分配的饮料飞溅到LED上。有利的是,侧壁42中的细长狭槽可形成有填充狭槽的塑料罩,以便于清洁。照明灯条352允许使用者看到从龙头44分配的液体流,并且有助于将饮料杯与所分配的液体对准。
如图8B中的虚线所示,如果饮品站20具有多于一个龙头44,则可使用多于一个灯条352,其中一个灯条352与所述龙头中的不同一者相关联并且与该龙头对准,如上所述。据信连续发光的灯条352是可用的,但不太理想。用于实现移动光的重复循环的定时和电控制电路是已知的,如通过各种节日照明装饰所反映,并且在本文中不详细描述。
LED 356中的每一者或用于灯条352中的每一者的其他光源与控制器64电连通,该控制器包含电路以在向控制器64提供电力时或在饮料选择按钮52、54、56、58或60被激活时以静止或重复模式激活灯。控制器可包含定时器电路,该定时器电路在预定的照明时间之后关闭灯,而无需所述饮品选择按钮中的一个按钮的居间激活。如果为每个龙头提供一个灯条352,则可激活仅用于该龙头的灯条以提供所述照明。
系统操作
因此,有利地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的气泡饮品的分配设备(图2A至图2G)诸如饮品站20,该分配设备包括主进水端口86和与下文所述的装置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水流动管线,所述装置包括水递送泵92,该水递送泵与至少部分地插入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个不锈钢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流体连通以冷却来自水递送泵的进水,所述热交换器优选采用冷却水贮存器74的形式。可使用其他热交换装置,但是用冷却和隔热贮存器74实现的冷却水浴是优选的。优选地位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内部或下游的水管线分路器132将冷却水管线分成与龙头44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冷却水管线98和最终与龙头44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气泡水管线122。饮料站还具有定位在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下游和水管线分路器132的下游的常闭冷却水阀96。
常闭气泡碳酸化诸如水阀116定位在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下游和水管线分路器132的下游。至少一个常闭二氧化碳阀112、优选地阀定位在从内部二氧化碳气体筒108到分路器119中的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144(图2F)或文丘里管的气体管线上。所述至少一个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具有文丘里管的144、119分路器)允许二氧化碳气体优选地在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下游的位置处进入冷却水中。优选地,一个或多个静态内嵌式碳酸化室120、121产生水的瞬时和附加碳酸化,装置120、121定位在文丘里装置144、119(具有文丘里管的分路器)的下游并且至少部分地插入冷却水贮存器74的热交换器中,并且优选地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相邻。
电子控制器64被配置为控制水递送泵92以及三个常闭阀96、116和112,并且与这些阀以及与饮料选择按钮52、56连通,所述饮料选择按钮与这些阀以及来自龙头44的冷却水和碳酸水的分配相关联。有利的是,控制器64通过本文所述的电连通线路或适于特定应用的此类其他电连通线路与所识别的阀和按钮电连通。这三个阀通常关闭,因此饮料分配设备具有常闭冷却水阀96、常闭气泡水阀116和常闭二氧化碳气体阀112。
饮料分配设备20具有至少两个选择器,诸如按钮52、56,以另选地分配冷却静止水或冷却碳酸水。当冷却静止水选择器56被激活时,水递送泵92由控制器64通电,并且常闭冷却水阀96被电激发打开并允许从龙头44分配冷却静止水。当冷却气泡选择器52被激活时,水递送泵92通电,气泡水阀116和二氧化碳气体阀112均被激发打开以允许从龙头44分配碳酸水。
虽然饮料被描述为从同一龙头44分配,但它们也可从单独的龙头或其他分配装置分配。另外,当用于打开本文所述常闭阀的电力被移除或切断时,阀关闭。因此,它们被描述为“激发打开”。关闭的阀可被认为是切断的或断开的,并且打开的阀可被认为是接通的,如同水槽中的水龙头一样。因此,打开和关闭的阀对应于打开和关闭阀或接通和断开阀。但是无论详细操作如何,控制器64或控制模块64包含打开和关闭各个阀以及打开和关闭供应给各个泵的功率,并且向各个传感器施加功率并从各个传感器接收信号。本文描述了电控制的基本控制示意图,但据信其他控制电路以及控制逻辑和模块也是可用的。
在上述饮料分配设备20的另外的变型中,常闭主入口阀90定位在主入口端口86的下游并且由控制器64控制,使得当任何选择按钮52、54、56、58或60被激活时,主入口阀90被激发并打开。设备20优选地包括电连接到控制器64的流量计88,该流量计允许控制器64测量通过流量计的水量,从而指示通过龙头44分配的水的体积或量。此类控制、连通和体积测量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未在本文中详细描述。设备20也可具有环境温度水管线104,该环境温度水管线与常闭环境水阀100流体连通,与控制器64连通,并且优选地与控制器64和邻近其他按钮安装的环境水选择器按钮电连通。当环境水选择器按钮被激活时,向控制器64发送信号,打开环境水阀90以允许在阀90与龙头44流体连通时分配环境温度水,而不具有改变环境温度水的特征的任何居间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水、气泡水和碱性水生产的饮料分配设备,该饮料分配设备包括上述饮料分配设备,其包括与水递送泵92流体连通的主进水端口86、至少部分地插入在附图中示出为冷却水贮存器74的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个不锈钢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分配设备20还包括冷却气泡水管线,其中至少一个碳酸化系统至少部分地插入同一热交换器中,其中碳酸化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气体筒108、分路器119中的至少一个文丘里管140或相交的流体管线114、138、140、142和/或碳酸化室120、121。分配设备包括常闭冷却水阀96、常闭气泡水阀116、至少一个常闭二氧化碳气体阀112,所述至少一个常闭二氧化碳气体阀定位在来自二氧化碳气体罐108的气体管线上。
该分配设备还有利地包括环境温度水管线104,该环境温度水管线在输入端口86处与过滤的水流体连通或与水过滤器130流体连通,这两者(当存在时)与常闭环境温度水阀90流体连通。该设备还有利地包括碱性室102,该碱性室将预先选择的矿物质释放到水中并且被定位成与位于常闭环境温度水阀100的下游的环境水管线104流体连通。当碱性选择器54被激活时,电子控制器64打开环境水阀100并且还打开冷却水阀96,使得来自碱性室102的环境水(即,碱性水)和冷却水两者均在出口诸如龙头44处分配和混合。
在碱性水分配设备的另外的变型中,控制器64以一定时间间隔打开然后关闭冷却水阀96,该时间间隔短于环境水阀100保持打开的时间间隔。这向流体出口(例如,龙头44)提供更冷却的水,所述流体出口既冷却出口处的水又降低该水的碱度。在碱性水分配设备的另外的变型中,碱性室包括滤筒,该滤筒在具有颗粒活性炭(GAC)的床内包含矿物质结晶球。有利的是,滤筒被构造成使得其可释放地紧固到设备20中的流体歧管,并且优选地被构造成使得滤筒可通过旋转其以将滤筒从流体歧管解锁来容易地更换,之后滤筒轴向地移出歧管。已知其他可释放的连接件用于将水过滤器滤筒连接到制冷器,并且那些可释放的连接件可与碱性滤筒一起使用。
在上述具有内部二氧化碳气体罐108和碳酸化器120、121以及碱性筒102的饮料分配器20的另外的变型中,分配器可包含热罐152,该热罐具有与主水阀90、优选地常闭阀90以及同样优选地为常闭阀的热水阀150流体连通的热水贮存器262。阀90、150和热水选择器58与控制器64连通。当热选择器58被激活时,热水阀150和主水阀90被激发打开并允许来自主阀的环境温度水流入,以迫使热水从热水罐的顶部进入与出口诸如龙头44流体连通的热水管线160中。有利的是,热罐包括与热水贮存器流体连通的蒸气室,使得蒸汽可收集在蒸气室中。热水流过穿过蒸气室的控制管,该管具有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将来自蒸气室的蒸汽吸入最终在出口处分配的热水流中。有利地,返回蒸气管线将蒸气室放置成与出口诸如龙头44流体连通,以提供压力释放,该压力释放允许热水沿着热水管线往回排出并进入热罐中的热水贮存器中。热罐152有利地具有加热元件154和温度传感器NTC 156,加热元件内部被构造成以205℉至170℉之间范围内的温度加热水,两者均由控制器64控制以控制加热元件并将水温保持在该温度范围内。有利的是,NTC 156紧邻加热元件并且优选地接触加热元件,以在温度突然改变的情况下提供加热器切断,所述温度突然改变反映热敏电阻器下方的水位。
当热水贮存器262内部的水处于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处于或低于下限设定点的温度时,控制器64对加热元件154通电并保持其通电,直到当控制器64停止对加热元件供电时水的温度达到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上限设定点。如果热敏电阻器158中的温度传感器不起作用,则热罐的壁的温度将升高,并且恒温器156断开电路163以切断供应给加热元件154的功率。当水位低时出现的温度的突然升高立即被与加热器相邻的热敏电阻器检测到,并且向控制器64发送信号以切断供应给加热器的功率。
上述饮料分配设备20、分配喷嘴或龙头与通过冷却水管线98的冷却水、通过碳酸水管线122的碳酸水、通过碱性水管线104的环境温度碱性水和冷却碱性水两者以及通过热水管线160的热水的任何组合流体连通。这些不同类型的水可由控制器64以任何组合顺序地或同时地分配,该控制器打开和关闭适当的阀,包括主流动阀20、热水阀150、冷却水阀96以及碳酸化阀112和116。另外,碳酸化的量可根据碳酸化器120、121的激活而变化。入口端口86处的进水可以是过滤的或未过滤的,并且无论是否过滤,都可具有与进水口86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内部过滤器130或外部过滤器82、84,以进一步纯化水。
图2F示出了位于饮料分配设备20内部和流量计88和主入口阀90上游的过滤器130。另选地,饮料分配设备内部的一个或多个过滤器130可定位在主入口阀90的下游,并且流体连通管线被布置成使得通过主入口阀90的水在通过以下每一者之前先通过水过滤器130:与热罐152流体连通的热水阀150、与碱性滤筒102连通的环境水阀100、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流体连通的冷却水阀96、或者与碳酸化器120、121流体连通并且与二氧化碳气体滤筒108下游流体连通的碳酸化阀116。
参见图4A,还提供了用于冷却饮料分配设备中用于饮料的流体的改进冷却器,所述饮料分配设备用于冷却和/或气泡饮品。该设备包括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采用水浴/冰库制冷系统以形成冷水浴,并且包括具有冷却器74的技术,所述冷却器包含水(水浴冷却流体)并且具有冷却器壁76,该冷却器壁与外部环境温度热绝缘以减少热分散。冷却器或冷却水贮存器74包括蒸发器盘管77,该蒸发器盘管优选地为铜并且浸入冷却水贮存器74中的水中。蒸发器盘管77包含制冷剂气体,该制冷剂气体在其膨胀阶段期间降低冷却器74中的蒸发器盘管周围的水的温度,并且在蒸发器盘管周围形成冰库178。冷却器包括饮用水冷却盘管94,该饮用水冷却盘管优选地由不锈钢制成并且包含循环水,所述循环水在穿过冷却盘管时被冷却,其中循环压力和流量由水递送泵92提供。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至少部分地浸入冷却器的水浴中,并且有利地浸入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水平延伸或侧向延伸的盘管的全部长度。
参见图4A,将被配置为将在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内部制冷的水与二氧化碳气体混合的内嵌式瞬时碳酸化系统至少部分地浸入冷却水贮存器的水浴中。这包括二氧化碳气体阀112与碳酸化器120、121之间的流体管线。冷却器具有任选的排放管线,以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冷却水贮存器底部的排水管126(图2A至图2B)将水浴从冷却水贮存器内部排出。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82被布置在冷却水贮存器74内部,并且被定位成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接触,使得当饮用水的温度达到预定值时,至少一个搅拌泵170用被配置为使冷却水在冷却水贮存器74或冷却器中循环的搅拌泵激活,因此由搅拌泵循环的水在冰178周围循环并且优选地与冰导热接触。
搅拌泵170有利地包括位于冷却水贮存器74内部的潜水泵,并且有利地位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底部或顶部中的一者处,并且有利地与该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的中心纵向轴线对齐。优选地,存在两个搅拌器170,每个搅拌器具有位于该中心纵向轴线上的引水口,并且每个搅拌器具有多个径向出水端口,所述出水端口优选地处于与该纵向轴线正交的平面中。更优选地,两个搅拌器170中的每个搅拌器的水流形成从搅拌泵出口端口延伸到另一个搅拌器的约一半的球形循环流动模式。
有利的是,控制器64与水位传感器188连通并且优选地与水位传感器电连通,该水位传感器感测冷却水贮存器的水位194,并且当水位达到预定的低水位时,传感器向控制器64发送电信号(或其他类型的信号),该控制器发送打开常闭冷却水阀196以填充水位194直到由传感器确定的最大水位的信号。
参见图3A和图4,作为图4A中示意性示出的图3A的制冷系统的蒸发管线或盘管的冷冻机膨胀管线72有利地被成形为适形于水贮存器形状的单个管状盘管,从而形成蒸发器盘管77。在图3A和图4中,蒸发器盘管被示出为大致正方形的形状,因此盘管77具有圆角以及形成盘管的直边。
参见图9A至图10B,制冷系统包括冷冻机系统(图3A和图4的系统也是如此),并且被称为冷冻机系统。冷冻机系统的蒸发盘管可有利地具有被布置在八字形盘管401中的盘绕构型。因此,沿着其长度具有均匀直径的单个连续蒸发器盘管401可被卷绕以产生八字形冷冻盘管,从而有效地形成两个单独的管状冷冻机盘管402、404,每个管状盘管围绕单独的冷却水贮存器,使得形成两个冷却水贮存器412、414中的每一个(蒸发器盘管402、404的每个部分内一个冷却水贮存器),从而在形成冷冻机系统的单个蒸发管线的单个外壳内形成两个冷却水贮存器,所述蒸发管线形成八字形蒸发器盘管401。该八字形盘管布置401导致增大的中心冰库,其有助于在单个外壳内形成两个水贮存器。据信该八字形构型在高需求期内提供增加体积的冷却水,并且据信中心冰库提供比使用如图3A和图4所示的单管蒸发冷冻机管线72(或蒸发器盘管77)的设计更均匀且更冷的冷却水温度。虽然单个饮用水冷却器盘管94可包含0.3升,但八字形盘管422、424可包含0.6至1升饮用水。在其冷却水贮存器74中的单个冷却水盘管94可有利地在40℉或更冷的温度下每小时产生超过6加仑的水。据信在其冷却水贮存器中的八字形冷却水盘管422、424在40℉或更冷的温度下产生超过该体积两倍的体积和每小时至多15加仑的水。
八字形蒸发冷冻机盘管
制冷系统的蒸发管线的单管401冷却蒸发管线外部的水,其有利地形成八字形冷却盘管401,其中该单管401弯曲以形成一系列以螺线形方式延伸的八字形,每个连续八字形部堆叠在先前的八字形上方以形成沿着竖直轴线向上延伸的八字形盘管。冷冻机盘管的材料由铜或其他合适的金属制成。因此将形成八字形蒸发器盘管401的制冷系统弯曲以形成互连的第一管状盘管402和第二管状盘管404。第一冷冻机盘管402形成八字形盘管的一部分,并且第二冷冻机盘管404形成堆叠的八字形盘管401的另一部分。
盘管402、404的管状布置有利地形成有两个相对的、直的和平行的侧面。每个八字形由多个盘管节段形成,其中平行且相对侧402a、402b(或404a、404b)由垂直于这些相对侧的直背部402c(或404c)接合,并且两个相对侧和背部的接合点具有圆角。管状盘管402、404由第一连接盘管节段402d和第二连接盘管节段404d(优选地为直的)连接。连接盘管节段402d在八字形盘管的相邻水平或层中从管402a延伸到管404a,而第二连接盘管节段404d在八字形盘管的相邻水平或层中从管404b延伸到管402b。连接节段402d、404d在它们在两个盘管402、404之间交叉的位置处交错。盘管204、404的相对侧分别由多个盘管节段402a、402b、404a、404b形成,并且盘管节段402a至402d和404a至404d的大部分有利地平行并且略微向上倾斜以允许相交节段402d、404d。
如图10A至图10B所示,水贮存器406具有包封管状冷冻机盘管402、404的壁408a、408b和408c。有利的是,盘管节段402a、404a平行于并连接到第一贮存器侧壁408a的相对端部。有利的是,盘管节段402b、404b平行于并连接到第二贮存器侧壁408b的相对端部。有利的是,盘管节段402c平行于第一贮存器端壁408c,而盘管节段404c连接到相对的第二贮存器端壁408d。贮存器406具有顶侧(未示出,因为顶侧被移除)和底侧408e。
连接节段402d、404d在相对的壁408a、408b之间延伸并且跨水贮存器406的宽度延伸。在连接节段402d、404d彼此交叉的位置处,交叉盘管节段有利地形成冷冻盘管节段402d、404d的基本上连续的叠堆,如图9A和图10B所示(贮存器中心处的圆的竖直线)。
贮存器壁408a-408e形成不透流体的隔热封装件,该隔热封装件具有用于相对于第一实施方案所述的各种流体连接件和电连接件以及用于第二冷却水贮存器414的附加流体连接件和电连接件的密封开口。贮存器壁408a-e有利地由隔热件410隔热,其中任何流体连通或电连通也穿过隔热件以及水贮存器。封盖可为可移除的以允许物理(例如,修复)触及贮存器的内部,但如果是这样,则封盖有利地以不透流体的方式密封到水贮存器壁的剩余部分,因此水不会从水贮存器中渗漏出来。
图9A中示出了盘绕以形成八字形构型401的单个冷冻机膨胀管线具有入口端部411a和出口端部411b。入口端部411a与压缩机70流体连通,如图3A所示,并且出口端部411b与热交换器78流体连通,如图3A所示。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制冷或冷冻流体(例如,氟烃)的循环沿如图9A和图10A所示的方向。据信制冷流体的流体循环方向并非关键,但被描述以示出使用单个管来形成八字形循环盘管。
参见图10A至图10B,管状冷冻机盘管402包括冷却水贮存器412,而管状冷冻机盘管404包括冷却水贮存器414。管状冷冻机盘管402、404冷冻贮存器406中的水,这导致沿着邻接或邻近盘管侧面402a-402b、404a-404b和盘管端部402c、404c的端部和侧面408a-408d形成冰层或冰库416。这通常被称为冰的壁库416。冷冻机盘管402、404在贮存器充满时从水贮存器406的底部408e延伸到水管线的顶部,并且因此可沿着贮存器的壁408a、408b从贮存器的底部到贮存器的顶部冷冻水壁以形成壁冰库416。
但是在蒸发器盘管401的连接节段402d、404d彼此接近并交叉的情况下,水形成中间或中心冰库418。根据水贮存器406的尺寸以及八字形冷却盘管的构造和温度,中间或中心冰库418可有利地跨水贮存器406的整个宽度延伸。
连接节段402d、404d的交叉增加了连接节段彼此交叉的位置处的冷却容量和冷冻容量,并且如图10B所示,由于产生的额外冰库及其厚度,可有效地使交叉位置处的冷冻容量加倍。随着连接节段之间的角度增大,冰点在中心处增大并且在与贮存器壁408a、408b相邻的外端处减小。随着连接节段减小的角度,连接节段在更长的长度内更靠近在一起,并且冷冻容量增大。因此,连接节段402d、404d彼此交叉的角度可增大,使得连接节段沿着其长度的较长部分进一步分开,以便沿着其长度减小冷冻容量。连接节段402d、404d彼此交叉的角度可减小,使得连接节段沿着其长度的较长部分更靠近在一起,以便沿着其长度的较大部分增大冷冻容量。因此,在细长贮存器406的两个相对壁之间冷冻水可有效地形成中心,从而阻止被交叉节段402d、404d冷冻的冰形成的冰库418。因此,该中心冰库418的形状可以变化,并且厚度可在水贮存器406的端壁408c和408d之间的方向上增加。据信与垂直于侧壁408a、408b的平面成20°-30°的角度适用于在那些侧壁之间具有10-15英寸宽度的水贮存器。随着侧壁408之间的距离增加,对于侧壁进一步分开的较大水贮存器宽度,角度通常减小并接近10°-20°的较小角度。
参见图10A,除了在中心冰库418的位置处之外,沿侧壁408a、408b以及端壁408c和408d的冰库416的形状优选地为均匀厚度X。有利的是,中心冰库418的厚度为壁冰库厚度的至少两倍,并且沿其宽度和高度的大部分有利地为2-4倍厚。中心冰库418有利地沿其高度具有基本上均匀的厚度,该高度有利地从水贮存器406的底部408e延伸到贮存器中的水位的顶部。
如图10A至图10B所示,优选地由不锈钢制成的第一饮用水冷冻盘管422和第二饮用水冷冻盘管424位于相应的第一管状冷冻盘管402和第二管状冷冻盘管404以及相应的第一冷却水贮存器412和第二冷却水贮存器414内部。冰库416、418有利地环绕饮用水冷却器盘管422、424,并且优选地冰库416、418的向内侧与饮用水冷却器盘管422、424的向外侧分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在彼此面对的冰库和冷冻盘管的大部分区域周围是相同的,并且优选地在彼此面对的冰库和饮用水冷却器盘管的绝大部分区域周围是相同的。如前所述通过搅拌器实现冷却水循环,其中冰库416、418由每个罐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如前所述。有利的是,使用两个冰温度传感器,每个冷却水贮存器412、414使用一个冰温度传感器,以确保每个冷却水贮存器中的中心冰库418的厚度相同。但据信在冷却水贮存器412或414中的任一者中仅具有一个冰传感器是合适但不太可取的。与八字形盘管401相关联的各个部件的控制如关于图1和图8所述,使用控制器64来协调和控制所述各个部件。
具有八字形盘管401的制冷系统提供了比单盘管冷冻机设计更大体积的冷却水,而使用单个压缩机和膨胀盘管也是如此。此外,中心冰库418在贮存器壁408c和408d之间沿端对端方向可以较厚,因为冷冻机盘管402、404的连接节段402d、404d可被配置为在该方向上形成较厚的冰库。如果贮存器412、414中的冷却水由于高需求而变暖,从而导致通过两个饮用水冷却器盘管420、422的水流较高,则较厚的中心冰库418允许较大的冰储备融化。当冰块中的水变热并且融化冰时,融化冰库416、418提供热储备以稳定冰融化时的温度变化。因此,较厚的中心冰库418允许在容纳在每个冷却水贮存器412、414内部的冷却水中具有更高的温度稳定性。
参见图1A和图1D,过滤器复位(FR)按钮147(图1D)用于复位其时钟包括在控制器64中的定时器。FR按钮147复位分配体积总值(由流量计88确定)。无论水过滤器是外部可触及的(过滤器32)还是内部定位的(例如,过滤器130),每次用全新的水过滤器更换旧的水过滤器32、130时,都可自动完成这些复位。在饮料分配器的使用期间,控制器64记录并存储关于分配器已操作(即,通电)的时间的信息。同时,流量计88测量同一设备已分配的水的总体积,并且由于流量计88与控制器64电连通,信息可容易地由控制器64处理。当时钟已达到与更换水过滤器相关联的特定时间设置(通常为六个月),或者流量计是否已检测到所分配的水的总体积(通常为六千加仑),首先达到两个单独阈值中的哪一个时,控制器向过滤器指示器62发送信号(图1A)并且指示器开始闪烁(例如,LED指示灯开始闪烁)。通过按下并保持FR按钮147(图1D)数秒,控制器64中的时钟和体积计量计数器均被复位为零并重复该循环。通常,每当更换水过滤器32、130和碱性室132时按下FR按钮147,并且FR按钮147和控制器64可用于跟踪每一者的使用,并且向指示器(例如,指示器64)发送信号以通知使用者需要更换。
参见图6A,热水罐152具有位于热水贮存器内部的加热器或加热元件154。加热器154可具有不锈钢衬圈或封套,优选地由AISI 304或优选地由AISI 3016不锈钢制成。由于这些不锈钢的特定组成,存在有限的积垢并且不随时间推移生锈。此外,NTC热敏电阻器156的存在被定位在距加热元件154小于2mm(优选地0.5mm至1.0mm)的距离处,从而允许精确监测来自加热元件的热传递。据信热量主要通过传导和对流从加热元件154传递到热水贮存器内部的水,并且在热水贮存器内部水位低或没有水的情况下,据信热量主要通过辐射传递。具有NTC传感器的传感器156可准确地监测温度;因为其接近加热元件154,并且热量从此类加热元件传递到周围环境和传感器156。在罐内水位低或没有水的情况下,据信热罐所暴露的最高温度与热水罐充满水的情况相同。热水罐的最高温度设置和最低温度设置之间的循环在热水罐内部水位低或没有水的情况下将更长,因为空气以比水更慢的速率传递或传导热量。但据信,热水罐152可长时间操作而不使加热元件154热降解,即使当水从热水罐中完全蒸发时也是如此,如在分配设备尚未使用时可能出现的那样。
饮料分配设备的电子控制模块64还允许使用者随时更改三个主NTC温度传感器156、180和182的“出厂窗口设置”。通过涉及控制器64的命令,可更改三个主温度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设置。这三个温度传感器156、180和182中的每一者控制其他部件的操作,以将传感器位置处的温度保持在最大设定点和最小设定点之间。传感器156有利地在96℃和80℃之间操作;传感器180有利地在0.6℃和1.2℃之间操作;并且传感器182在0.4℃和-1.8℃之间操作。可通过将FR按钮147保持预定的最短时间(例如,超过10秒)直到按钮52、54、56和58开始闪烁来手动修改上述设置中的每一者,并且通过根据预定的软件代码触摸它们中的每一者,使用者可选择性地更改、增大或减小温度传感器156、180和182中的每一者的最高温度设置和最低温度设置。通过更改传感器156的温度设置,使用者可根据个人偏好升高由设备分配的热水的温度。通过更改传感器180的温度设置,使用者可产生更少的冰或更多的冰,例如使设备产生大量额外的冰以形成更厚的冰库,该更厚的冰库提供更大的能量储存和大量潜热以满足高消费者需求,如当设备在高峰时间安装在繁忙的餐厅中时可能出现的那样。通过更改传感器182的温度设置,可以改变搅拌泵170的设定温度,从而允许例如搅拌泵在更大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并从冰库中提取更多热量,如当设备安装在与住宅相比繁忙的餐厅中时可能出现的那样。
以上描述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给出。鉴于上述公开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在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内的变型,包括改变尺寸的各种方式,诸如交叉冷冻机盘管节段402d、404d的角度。据信多种阀类型适用于本文所述的各种阀,包括电磁阀。另外,本发明的各种特征可单独使用,或以彼此不同的组合使用,并且不旨在限于本文所述的具体组合。因此,本发明不受例示的实施方案的限制。

Claims (45)

1.一种用于冷却的气泡饮品的饮料分配设备,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主进水端口,所述主进水端口与所述外壳中的水递送泵流体连通以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为所述递送泵提供水;
至少一个饮用水冷却器盘管,所述至少一个饮用水冷却器盘管与所述水递送泵和所述冷却器盘管流体连通,所述冷却器盘管至少部分地插入具有低温部分的热交换器并被所述热交换器冷却,以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将来自所述水递送泵的进水冷却至介于所述递送泵处的水的环境温度和高于32℉之间的温度;
水管线分路器,所述水管线分路器位于所述冷却器盘管之后并与所述冷却器盘管流体连通;
常闭冷却水阀,所述常闭冷却水阀定位在所述冷却器盘管的下游并且位于所述水管线分路器的下游并与所述水管线分路器流体连通,所述冷却水阀与下游分配出口流体连通;
常闭气泡水阀,所述常闭气泡水阀定位在所述冷却器盘管的下游并且位于第一水管线分路器的下游并与所述第一水管线分路器流体连通,所述气泡水阀与下游碳酸化装置和下游分配出口流体连通;
至少一个常闭二氧化碳气体阀,所述至少一个常闭二氧化碳气体阀与二氧化碳气体罐流体连通;
电子控制模块,所述电子控制模块与所述水递送泵、所述气泡水阀、所述二氧化碳气体阀和所述冷却水阀电连通,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阀并为所述递送泵通电或断电;
冷却水选择器,所述冷却水选择器与所述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分配冷却静止水,其中当所述冷却水选择器被激活时,所述水递送泵通电,并且所述冷却水阀被激发打开并允许冷却静止水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到所述分配出口;
碳酸水选择器,所述碳酸水选择器与所述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分配冷却碳酸水,其中当所述碳酸水选择器被激活时,所述水递送泵通电,所述气泡水阀和所述二氧化碳气体阀两者被激发打开以允许碳酸水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到所述分配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位于所述二氧化碳气体阀的所述气泡水阀的下游并与所述二氧化碳气体阀流体连通,并且还位于所述冷却水管线分路器的下游并与所述冷却水管线分路器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静态内嵌式碳酸化装置,所述一个或多个静态内嵌式碳酸化装置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的下游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流体连通,以使流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静态文丘里限制装置的水进一步碳酸化,内嵌式文丘里限制装置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热交换器中并被所述热交换器冷却,所述碳酸化装置与位于所述碳酸化装置的下游的所述分配出口流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常闭主入口阀,所述常闭主入口阀定位在所述主入口端口的下游并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打开和关闭所述主入口阀,并且其中当所述冷却水选择器或所述碳酸水选择器被激活时,所述主入口阀被激发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主入口端口流体连通并且电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以测量所分配的水的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常闭环境水阀,所述常闭环境水阀与所述主阀和所述分配出口流体连通并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打开和关闭所述环境水阀;和
环境水选择器,所述环境水选择器与所述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分配环境温度水,其中当所述环境水选择器被激活时,所述控制器打开所述环境水阀以允许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分配环境温度水。
7.一种用于碱性饮品的饮料分配设备,包括:
常闭环境水阀,所述常闭环境水阀与所述分配设备的所述主进水端口流体连通以在使用期间接收水,并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打开和关闭所述环境水阀;
碱性滤筒,所述碱性滤筒具有位于所述环境水阀的下游并与所述环境水阀流体连通的入口,并且具有与碱性水管线流体连通的滤筒出口;
碱性滤筒,所述碱性滤筒包含至少一种碱性矿物质和与所述碱性滤筒出口流体连通的下游颗粒活性炭床;
碱性选择器,所述碱性选择器与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以通过打开所述环境水阀来分配碱性水,从而允许环境温度水流过所述碱性滤筒并流入所述碱性水管线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其中所述碱性室包括含有矿物质陶瓷球的滤筒,并且其中所述滤筒可移除地连接到歧管,所述歧管具有与所述环境水阀流体连通并位于所述环境水阀的下游的歧管入口,并且其中所述歧管具有与所述碱性水管线流体连通的歧管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其中所述分配设备具有制冷系统以将水制冷和冷却,并且其中常闭冷却水阀能够由控制器激活以从所述制冷系统分配冷却水;
所述分配设备具有与所述碱性水管线和所述冷却水管线两者流体连通的出口;
控制器打开然后关闭所述环境水阀和所述冷却水阀两者,以在所述分配设备的使用期间在所述分配出口处分配冷却水和碱性水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其中所述冷却水阀打开的时间间隔比打开然后关闭所述环境水阀的时间间隔短。
11.一种饮料分配设备,所述饮料分配设备具有用于热水饮品的热水分配出口,所述饮料分配设备包括:
常闭热水阀,所述常闭热水阀与相对于所述热水阀定位在下游的热水罐流体连通,所述热水阀与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
其中所述热水罐具有位于所述罐的底部部分中的热水贮存器和位于所述罐的顶部部分处的蒸气室,以及将所述热水贮存器与所述蒸气室分开的分隔壁和位于所述分隔壁中的排放开口,所述罐具有位于所述罐的底部处的与所述热水阀和所述热水贮存器流体连通的流体入口;
电阻加热元件,所述电阻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热水贮存器中并与所述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所述加热元件由温度传感器操作,其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低于特定值的温度时,所述加热元件通电,并且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高于特定值的温度时,所述加热元件断电,使得所述加热元件的电力在上限温度和下限温度之间循环;
其中所述加热元件被包封在不锈钢保护圆筒中,所述不锈钢保护圆筒与所述热水贮存器内部的水热接触,并且以一定方式加热所述贮存器内部的水,使得其温度始终保持在所述循环温度之间;
其中所述热水罐具有位于所述罐的顶部处并与所述热水贮存器和所述蒸气室两者流体连通的热水出口,因此水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入所述罐的所述底部并从所述罐的所述顶部流出,所述热水出口通过热水管线与所述热水分配出口流体连通;
其中用于所述热水的所述分配出口位于比所述热水罐更高的水平面处,使得热水在所述设备的操作期间必须向上流到所述热水分配出口;
蒸气管线,所述蒸气管线与所述分配出口和所述热水罐中的所述蒸气室流体连通,以提供允许热水在所述热水阀关闭之后从所述排放开口流到所述出口并流回所述蒸气室中并流到所述热水罐中的排放路径;
控制管,所述控制管具有环绕所述排放开口的开槽底部并且还具有形成所述热水出口的顶部,狭槽的尺寸被设计成当热水以预定流速流过所述控制管时从所述蒸气室抽吸蒸气;和
热水选择器,所述热水选择器与所述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分配热水,其中当所述热水选择器被激活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电信号以激发所述热水阀打开,因此水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入所述热水贮存器中并向上流出所述热水出口到达所述分配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安全恒温器,所述安全恒温器定位在所述热水罐的所述外壁上并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通,以在所述热水罐中的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关闭所述加热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
热水罐、热水阀和与所述热水分配出口流体连通的热水管线;
碱性水室、碱性水阀和与所述热水分配出口流体连通的碱性水管线;
其中所述热水分配出口与冷却水出口、气泡水出口和碱性水出口中的至少一者流体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其中所述出口中的每一个出口与所述热水出口流体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水过滤器,所述水过滤器与所述冷却水阀和所述气泡水阀两者流体连通并位于所述冷却水阀和所述气泡水阀的上游。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其中所述热交换器使用水浴和冰库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冷却水贮存器,所述冷却水贮存器具有形成预定体积的包封水贮存器的顶壁和底壁以及侧壁,其中所有壁均是隔热的;
冷冻机膨胀管线,所述冷冻机膨胀管线具有位于所述冷却水贮存器内部并且连接到所述冷却水贮存器侧壁的蒸发器盘管,所述蒸发器盘管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具有足够的冷却容量以冷冻与所述蒸发器盘管接触的水,并且在绝大部分所述冷冻机盘管周围形成冰库,并且在所述冰库内部具有冷却水浴;
饮用水冷却器水盘管,所述饮用水冷却器水盘管位于所述冷却水浴内部和所述冰库内部,以在使用期间冷却流过所述冷却器盘管的水;并且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静态内嵌式碳酸化装置位于所述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一位置处,在所述位置处,所述碳酸化装置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至少部分地浸入所述水浴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其中所述分路器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位于所述冷却水浴内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模块电连通,并且定位在所述冷却水贮存器内的一位置处,所述位置被选择为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沿着所述传感器的大部分长度接触所述冰库。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搅拌泵,所述至少一个搅拌泵包括潜水泵,所述潜水泵具有在流入方向上沿着所述冷却器盘管的纵向轴线的第一轴向流动路径,并且具有正交于所述纵向轴线并且在所述流出方向上的第二径向流动路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第二搅拌泵,所述第二搅拌泵包括潜水泵,所述潜水泵具有沿着所述冷却器盘管的所述纵向轴线并且在与所述第一轴向流动路径相反的方向上的第三轴向流动路径,并且具有正交于所述纵向轴线并且在与所述第二径向流动路径相同的方向上的第四径向流动路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搅拌泵和所述第二搅拌泵在使用期间各自至少部分地浸入所述冷却水贮存器中,每个搅拌泵具有相应的第一入口端口和第二入口端口,所述相应的第一入口端口和所述第二入口端口沿着所述冷却器盘管的纵向轴线延伸并形成它们的流入端口,每个搅拌泵具有形成所述流出端口的多个出口,其中每个搅拌泵的流入端口和流出端口在所述冷却水贮存器的一部分中形成圆形流动路径。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搅拌泵,所述至少一个搅拌泵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冷却器盘管内部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通;和
冰接触温度传感器,所述冰接触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冷却水贮存器中的一位置处,在所述位置处,所述冰接触温度传感器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接触所述冰库,所述传感器还与所述控制器电连通,其中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所述冰库生长并接触所述冰接触温度传感器,然后所述冰接触温度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信号,并且响应于所述信号,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冰库的生长达到所述温度传感器时通过使所述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和风扇断电来激活所述制冷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
常闭冷却水贮存器填充阀,所述常闭冷却水贮存器填充阀具有与所述主水源流体连通的上游端和与冷却水贮存器填充管线流体连通的下游端,所述冷却水贮存器填充管线与所述冷却水贮存器流体连通;
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位于所述冷却水贮存器的顶部上以检测所述冷却水贮存器中的水位,所述冷却水贮存器填充阀和所述水位传感器各自与所述控制器电连通,所述控制器具有电路,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当所述水位传感器达到由所述传感器确定的预定低水位时打开所述冷却水贮存器填充阀,并且当所述水位传感器处于由所述传感器确定的最大填充水平时关闭所述冷却水贮存器填充阀。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其中冷却水贮存器包括形成密封包封的预定体积的顶壁和底壁以及侧壁,其中所有壁均是隔热的,并且至少大部分的所述流体连通管线和电连通线路延伸穿过所述冷却水贮存器的所述顶部中的密封流体连接件;以及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水贮存器的底部中并且与所述饮料分配设备上的排水管线连接件流体连通。
25.一种用于分配多种饮料的饮料分配设备,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第一主进水端口,所述第一主进水端口与所述外壳中的水递送泵流体连通以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为所述递送泵提供水;
冷却水贮存器,所述冷却水贮存器具有形成预定体积的包封水贮存器的顶壁和底壁以及侧壁,其中所有壁均是隔热的;
冷冻机膨胀管线,所述冷冻机膨胀管线具有位于所述冷却水贮存器侧壁内部并连接到所述冷却水贮存器侧壁的蒸发器盘管,所述蒸发器盘管形成八字形构型,在所述八字形构型的第一端部处具有第一立式冷冻机盘管并且在所述八字形构型的第二端部处具有第二立式冷冻机盘管,所述冷冻机盘管具有在所述第一立式冷冻机盘管与所述第二立式冷冻机盘管之间延伸的交错连接节段,所述蒸发盘管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具有足够的冷却容量以冷冻与所述冷冻机盘管接触的水,并且在所述侧壁的至少大部分区域周围形成壁冰库,并且形成在所述水贮存器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延伸的中心冰库,其中所述第一冷冻机盘管和所述第二冷冻机盘管的所述交错节段是交错的;
第一立式饮用水冷却器水盘管,所述第一立式饮用水冷却器水盘管位于所述第一冷冻机盘管内部,并且具有与所述水递送泵流体连通的上游端和与分配出口流体连通的下游端;
第二立式饮用水冷却器水盘管,所述第二立式饮用水冷却器水盘管位于所述第二冷冻机盘管内部,并且具有与所述水递送泵流体连通的上游端和与分配出口流体连通的下游端。
26.一种在饮料分配器设备中使用的热水罐,所述热水罐具有进水口和热水出口,以及与不同饮料相关联的多个饮料选择器按钮,所述选择器按钮与控制器电连通以激活所述饮料分配器中的适当阀,从而通过排放开口分配与所述相应选择器按钮相关联的所述不同饮料,所述选择器按钮中的一个选择器按钮包括热水按钮,所述热水罐包括:
热水罐外壳,所述热水罐外壳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部分中的热水贮存器和位于所述外壳的顶部部分处的蒸气室,以及将所述热水贮存器与所述蒸气室分开的分隔壁和位于所述分隔壁中的排放开口,所述外壳具有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处的进水口;
控制管,所述控制管从所述排放开口延伸穿过所述蒸气室并穿过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控制管具有在所述分隔壁处环绕所述排放开口的开槽底部,所述开槽底部具有多个狭槽,所述多个狭槽被构造成抑制以高于1升/分钟的流速流过所述控制管的水也流过所述狭槽,同时将所述蒸气室中的任何蒸汽吸入流过所述控制管的所述水中,所述狭槽的尺寸被设计成允许来自所述热水贮存器的蒸汽进入所述蒸气室;
用于从所述设备分配所述热水的出口,所述出口相对于所述热水罐外壳和所述控制管定位在较高位置处,使得热水沿向上方向流出所述热水贮存器;
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具有与所述蒸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端部和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被构造成连接到蒸气管线;
电阻加热元件,所述电阻加热元件与所述热水罐的所述外壳中的所述热水贮存器热连通,以在所述罐的使用期间加热所述热水贮存器中的水;和
温度调节NTC传感器,所述温度调节NTC传感器与所述热水贮存器热连通。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热水罐,还包括:
控制管,所述控制管具有位于所述控制管的底部处并与所述热水贮存器流体连通的受限开口,并且具有小于所述控制管的横截面积的一半的流体通道横截面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热水罐,其中所述热水贮存器内部的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NTC的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物理距离小于2mm。
29.一种饮料分配设备,所述饮料分配设备具有用于从所述设备分配热水的热水罐,所述饮料分配器具有进水口、热水出口以及与不同饮料相关联的多个饮料选择器按钮,每个按钮与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激活所述饮料分配器中的适当阀,从而通过饮料分配出口分配与所述相应选择器按钮相关联的所述不同饮料,所述选择器按钮中的一个选择器按钮包括热水按钮,所述饮料分配器包括:
常闭热水阀,所述常闭热水阀与常闭主阀流体连通,所述常闭主阀与所述饮料分配器的进水口流体连通,所述热水阀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通以打开和关闭所述热水阀;
热水罐,所述热水罐具有位于所述罐的底部部分中的热水贮存器和位于所述罐的顶部部分处的蒸气室,以及将所述热水贮存器与所述蒸气室分开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具有排放开口,所述排放开口使所述热水贮存器和所述蒸气贮存器流体连通,所述罐具有位于所述罐的底部处并与所述热水阀和所述热水贮存器流体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罐具有控制管,所述控制管从所述排放开口延伸穿过所述罐的顶部并且与所述热水贮存器和所述蒸气室流体连通,因此水能够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入所述罐的底部并从所述罐的顶部流出,所述热水出口通过热水管线与所述饮料分配出口流体连通,其中所述饮料分配出口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罐的热水出口上方;
其中所述控制管具有开槽底部,所述开槽底部环绕所述分隔壁处的所述排放开口,所述开槽底部具有多个狭槽,所述多个狭槽沿着所述控制管的长度延伸并且被构造成抑制以至少1升/分钟或更高的流速流过所述控制管的水也流过所述狭槽,同时将所述蒸气室中的任何蒸汽中的至少一些蒸汽吸入流过所述控制管的所述水中,所述狭槽的尺寸被设计成允许来自所述热水贮存器的蒸汽进入所述蒸气室;
电阻加热元件,所述电阻加热元件与所述罐中的所述热水贮存器热连通以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加热所述热水贮存器中的水,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通;
温度调节NTC传感器,所述温度调节NTC传感器与所述热水贮存器热连通;
其中当所述热水阀被激发打开时,水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流入所述热水贮存器中并向上流出所述热水出口到达所述分配出口。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
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具有与所述蒸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端部和位于所述加热器罐外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被构造成在所述加热元件的使用期间连接到流体管线;和
安全恒温器,所述安全恒温器位于所述热罐的所述外壁上并与所述加热元件、所述控制模块和通/断开关电连通,其中当所述热罐壁的温度超过特定值时,所述恒温器断开所述电路,从而避免所述热罐过热。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
位于所述进水端口中的水偏转器,所述水偏转器定位在所述热水贮存器的底部处并与热水阀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热水阀打开时,所述水偏转器使进水的流动路径偏转,以便将所述进水引导到所述加热元件,以避免进水在所述分配设备的使用期间直接流过所述控制管并流出,而未首先与所述热水贮存器内部的热水混合。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饮料分配设备,还包括:
保护性不锈钢衬圈,所述保护性不锈钢衬圈围绕所述加热元件以避免积垢,从而降低所述加热元件的热效率。
33.一种搅拌泵,所述搅拌泵完全浸入饮料分配设备中的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冷却水浴中,所述设备具有至少基本上位于所述冷却水浴内部的饮用水冷冻盘管和围绕隔热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所述冷却水浴的一部分的冰库,所述隔热冷却水贮存器具有蒸发器盘管,所述蒸发器盘管具有吸收热量并形成冰库的制冷剂流体,所述搅拌泵包括:
潜水泵,所述潜水泵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引入端口,所述第一引入端口在使用期间形成引入流动路径,所述引入流动路径朝向所述饮用水冷却器盘管取向,以将围绕所述饮用水冷却器盘管的壁的所述水浴引导到所述搅拌器的所述引入端口;
所述搅拌泵具有多个第二出口端口,所述多个第二出口端口在使用期间相对于所述引入流动路径在正交平面中取向,所述出口端口相对于引入纵向轴线向外延伸;
所述多个出口开口以将所述水浴的流出路径引导到所述冰库和蒸发器盘管的方式取向;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入口端口和所述多个出口端口在所述搅拌泵的使用期间协作,以同时从所述冷却水贮存器的所述水浴中引入和排出所述水。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搅拌泵,还包括:
入口端口,所述引入流竖直导向,其中所述搅拌泵位于所述饮用水冷冻盘管内部,所述饮用水冷冻盘管沿着纵向轴线延伸并且位于所述冷却水中;
所述搅拌泵具有在使用期间形成引入流动路径的引入端口,所述引入流动路径沿着所述冷却器盘管的相同纵向轴线并在所述冷却器盘管内部延伸;
所述多个第二出口端口从所述纵向轴线向外取向,并且在使用期间形成流出路径,从所述纵向轴线向外延伸并穿过所述饮用水冷却器盘管的所述盘管。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搅拌泵,其中所述多个出口开口被取向成朝向所述冰库和所述蒸发器盘管引导所述流出路径,但远离所述冷却水贮存器内部的温度传感器。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搅拌泵,还包括多个出口管,每个出口管连接到所述出口开口中的不同一者,并且从每个出口开口向外延伸以将水流从所述搅拌泵出口引导到所述冰库,所述出口管被取向成避免所述出口水路径直接流到所述水浴内部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中的任一个温度传感器。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搅拌泵,还包括第二搅拌泵,其中所述两个搅拌泵的相应入口端口面向彼此,每个引入流竖直取向,所述搅拌泵具有从所述纵向轴线向外取向的多个出口端口并且在使用期间形成从所述纵向轴线向外延伸的第二流动路径,每个搅拌泵中的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在使用期间协作以通过至少一个出口端口排出冷却水;
所述入口端口和所述出口端口位于所述冷却水贮存器中,以在使用期间将它们完全浸入所述冷却水浴中,并且所述两个搅拌泵均位于所述冷却水盘管内部。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搅拌泵,还包括冰接触温度传感器,所述冰接触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冷却水贮存器中的一位置处,在所述位置处,所述冰接触温度传感器在所述设备的使用期间接触所述冰库,所述传感器发送指示所述冰库何时与所述传感器接触以及所述冰库何时不与所述传感器接触的电信号。
39.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搅拌泵,还包括饮用水温度传感器,所述饮用水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水浴内部并且控制所述冷却器盘管内部的饮用水的温度,所述传感器在所述饮用水的温度高于特定上限温度点的情况下向电子控制模块发送第一电信号,所述电子控制模块激活所述搅拌泵,并且当所述温度低于特定下限温度点时发送第二电信号以停用所述搅拌泵。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搅拌泵,其中当所述饮用水的所述温度介于所述上限温度点和所述下限温度点之间时,所述电子控制模块将所述搅拌器保持在其先前存在的状态下:如果工作,则起作用;如果不工作,则空闲。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搅拌泵,其中排出的所述水的流出速度基于所述饮用水的所述温度而变化,其中所述搅拌器的速度在所述温度处于或低于特定下限温度点时从零开始,并且随着所述饮用水的所述温度升高至高于所述下限温度点而以成比例的方式增大。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搅拌泵,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第二搅拌泵,其中每个搅拌泵的致动取决于所述饮用水的所述温度,其中当所述冷却器盘管内部的所述饮用水的所述温度高于对应于所述上限温度点的第一预定值时,所述两个搅拌泵均工作,并且当所述冷却器盘管内部的所述饮用水的所述温度低于对应于所述下限温度点的第二预定值时,所述两个搅拌泵均不工作,而当所述饮用水的温度介于所述两个温度点之间时,所述两个搅拌泵中仅有一个搅拌泵工作。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搅拌泵,其中所述上限温度点为1.2℃,并且所述下限温度点为0.6℃,包括距每个值+/-0.5℃的范围。
44.一种用于饮品分配器的杯对准装置,所述杯对准装置具有外壳、用于分配至少一种可饮用液体的龙头、位于所述龙头下方并且饮料杯能够被放置在其上以接收从所述龙头分配的所述液体的杯支承件、以及位于所述龙头与杯支承件之间并且在所述杯支承件与所述龙头之间的竖直管线后面的外壳壁,所述杯对准装置包括:
照明灯条,所述照明灯条位于所述外壳壁上并沿着所述龙头与所述杯支承件之间的竖直路径延伸;和
塑料罩,所述塑料罩覆盖所述灯条并且连接到所述外壳壁,以在饮品分配器的使用期间为所述灯条遮挡所述液体。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杯对准装置,其中所述灯条包括多个LED,所述多个LED与被配置为顺序地且单独地激活每个LED的定时器和电控制电路电连通。
CN202080041539.5A 2019-05-17 2020-05-16 水分配站 Pending CN1139242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49796P 2019-05-17 2019-05-17
US62/849,796 2019-05-17
US202063006652P 2020-04-07 2020-04-07
US63/006,652 2020-04-07
US16/875,975 2020-05-15
US16/875,975 US11479455B2 (en) 2019-05-17 2020-05-15 Water dispensing station
PCT/US2020/033308 WO2020236666A1 (en) 2019-05-17 2020-05-16 Water dispensing st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4267A true CN113924267A (zh) 2022-01-11

Family

ID=73245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1539.5A Pending CN113924267A (zh) 2019-05-17 2020-05-16 水分配站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1479455B2 (zh)
EP (1) EP3969408A4 (zh)
JP (1) JP2022532250A (zh)
CN (1) CN113924267A (zh)
AU (1) AU2020279696A1 (zh)
CA (1) CA3138921A1 (zh)
MX (1) MX2021014081A (zh)
WO (1) WO202023666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21360A (zh) * 2023-10-07 2023-11-10 福建三凯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冷却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9419A2 (en) * 2016-09-12 2018-03-15 Sun Deser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ntaneous on-line carbonation of water through electrostatic charging
CN111788146B (zh) * 2018-01-05 2022-12-02 比利澳大利亚私人有限公司 可变碳酸化饮料分配系统
US11479455B2 (en) * 2019-05-17 2022-10-25 Pepsico, Inc. Water dispensing station
EP4125507A1 (en) * 2020-03-30 2023-02-08 Société des Produits Nestlé S.A. Beverage preparation device
US11274028B2 (en) * 2020-06-05 2022-03-15 International H2O Inc. Contactless interface for a beverage dispenser
JP2023535208A (ja) * 2020-07-24 2023-08-16 ペプシコ・インク 飲料ディスペンサ
US20220221212A1 (en) * 2021-01-11 2022-07-14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Free-standing ice or beverage dispensing appliance
CN112914367B (zh) * 2021-03-05 2023-11-17 佛山市和普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集消毒仓蒸汽热水开水为一体的智能茶吧机
EP4122873A1 (en) * 2021-07-23 2023-01-25 RIPRUP Company S.A. Chilled beverage dispenser with reverse osmosis device
EP4267512B1 (de) * 2022-01-18 2024-05-01 Buse KSW GmbH & Co. KG Haushaltsgerät zum ausgeben von trinkwasser
WO2023146430A1 (ru) * 2022-01-31 2023-08-03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Юнайтед Вотер" Система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й подачи холодной или горячей, или газированной воды
FR3134075B1 (fr) * 2022-03-31 2024-02-16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Système d’alimentation en gaz pour appareils consommateurs de gaz à haute et basse pression et procédé de contrôle d’un tel système
US20230322541A1 (en) * 2022-04-07 2023-10-12 Quench Usa, Inc. Cleaning modes in water dispenser
WO2023216231A1 (en) 2022-05-13 2023-11-1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Agitator for a carbonation system
US11647860B1 (en) 2022-05-13 2023-05-1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lavored beverage carbonation system
US11751585B1 (en) 2022-05-13 2023-09-1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lavored beverage carbonation system
US11634314B1 (en) 2022-11-17 2023-04-2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Dosing accuracy
US11745996B1 (en) 2022-11-17 2023-09-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Ingredient containers for use with beverage dispensers
US11738988B1 (en) 2022-11-17 2023-08-29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Ingredient container valve control
US11871867B1 (en) 2023-03-22 2024-01-1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Additive container with bottom cover
US11925287B1 (en) 2023-03-22 2024-03-1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Additive container with inlet tube
US11931704B1 (en) 2023-06-16 2024-03-19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arbonation chamber
CN116854207B (zh) * 2023-08-23 2024-01-02 广东顺德新泽泉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水体含氢量的饮水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78170A (en) * 1966-03-31 1968-04-16 Reynolds Products Mixed beverage refrigerating and dispensing machine
US3441176A (en) * 1967-09-18 1969-04-29 Reynolds Products Beverage dispensing machine
US3785492A (en) * 1970-03-09 1974-01-15 Zanussi A Spa Industri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everages
US5190188A (en) * 1987-12-04 1993-03-02 The Coca-Cola Company Convertible beverage dispenser
US20100294804A1 (en) * 2007-09-11 2010-11-25 Whirlpool S.A. Water dispenser devic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US20160368752A1 (en) * 2010-02-05 2016-12-22 Ecowell, Llc Container-less custom beverage vending inven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0895A (en) * 1964-08-18 1968-04-30 Aqua Chem Inc Water supply system
US3645251A (en) * 1970-03-31 1972-02-29 Robert B Black Water heater
US4124994A (en) * 1977-06-29 1978-11-14 Mcquay-Perfex Inc. Beverage cooling bath
US4934150A (en) * 1988-12-12 1990-06-19 The Cornelius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ce thickness
US5433348A (en) 1993-01-14 1995-07-18 Lancer Corporation Modular dispensing tower
US5950866A (en) 1995-08-10 1999-09-14 Lancaster; William 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nd preparing a beverage
JP3526993B2 (ja) * 1995-11-30 2004-05-17 サッポロ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瞬冷式飲料供給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DE29714160U1 (de) * 1997-08-08 1997-10-30 Cup Service Gmbh Wasserkühler für carbonisiertes Wasser
US6276150B1 (en) 2000-01-24 2001-08-21 Dispensing Systems, Inc. Chilling technique for dispensing carbonated beverage
US6458269B1 (en) 2000-04-20 2002-10-01 Cuno Incorporated Keyed filter assembly
ITMI20010200A1 (it) * 2001-02-02 2002-08-02 Kosmologik Ind S R L Apparato per il trattamento e la distribuzione di bevande in particolare di acqua
US6672481B2 (en) 2001-02-22 2004-01-06 The Coca-Cola Company On demand carbonation system
US20030019819A1 (en) 2001-07-30 2003-01-30 Karl Fritze Hot disconnect replaceable water filter assembly
US6644508B2 (en) 2001-09-20 2003-11-11 Lancer Partnership, Ltd. Beverage dispenser
US6761036B2 (en) 2001-10-19 2004-07-13 Manitowoc Foodservice Companies, Inc. Beverage dispenser with integral ice maker
US6880358B2 (en) 2002-03-16 2005-04-19 Manitowoc Foodservice Companies, Inc. Ice and ice/beverage dispensers
US6662573B2 (en) 2002-04-30 2003-12-16 Lancer Partnership, Ltd. Cooling bank control assembly for a beverage dispensing system
KR100544475B1 (ko) * 2003-01-25 2006-01-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기판에 집적된 자계검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GB2437511B (en) * 2006-04-28 2009-03-04 David Lenderyou Beverage dispensing apparatus
GB2441215A (en) * 2006-08-24 2008-02-27 Imi Cornelius Beverage dispense
EP2031328A1 (en) * 2007-08-31 2009-03-04 Vin Service S.r.l. An equipment for refrigerating beverages
WO2009087336A1 (en) * 2008-01-08 2009-07-16 Imi Cornelius (Uk) Limited Post-mix beverage dispenser with cooler
CA2665782A1 (en) 2008-05-15 2009-11-15 Manitowoc Foodservice Companies, Inc. Heat exchanger, particularly for use in a beverage dispenser
GB2465632A (en) * 2008-11-28 2010-06-02 Imi Cornelius Icebank cooler
BR112012029381A2 (pt) * 2010-05-18 2019-09-24 Water Tech International Inc equipamento e método para recuperar e fornecer água potável
US8938987B2 (en) 2010-09-16 2015-01-27 Schroeder Industries, Inc. Table top water dispenser having a refrigerator-cooled cold plate
GB2529577B (en) * 2011-04-18 2016-04-13 Imi Cornelius (Uk) Ltd Cooler
KR20120140105A (ko) * 2011-06-20 2012-12-28 주식회사 위닉스 냉온수기의 온수 공급 장치
EP2724096A4 (en) * 2011-06-23 2015-08-19 Apiqe Inc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IN2014MN00309A (zh) * 2011-09-07 2015-06-19 Unilever Plc
CN103841862B (zh) * 2011-09-09 2017-10-20 弗特马斯特有限责任公司 饮料机
US8651331B2 (en) * 2011-10-31 2014-02-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with chilled water dispenser
US9375686B2 (en) 2012-10-10 2016-06-28 Whirlpool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selectable level carbonated water
US10201785B2 (en) 2013-07-18 2019-02-12 Sodastream Industries Ltd. Device for dispensing carbonated water
US9352950B2 (en) * 2013-11-26 2016-05-3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or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use with single serve dispenser
WO2015175494A1 (en) 2014-05-12 2015-11-19 The Coca-Cola Company Beverage dispenser system with remote ingredients handling
WO2016011214A1 (en) 2014-07-15 2016-01-21 Mywater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ambient, cold, and carbonated water
GB201507651D0 (en) * 2015-05-05 2015-06-17 Cornelius Beverage Technolgies Ltd A coolant recirculation apparatus for a beverage dispense system
WO2017123402A1 (en) 2016-01-12 2017-07-20 The Coca-Cola Company Beverage dispensing system with recirculation loop heat exchange assembly
US10317134B2 (en) * 2016-04-12 2019-06-11 Cornelius, Inc. Rapid cooling systems for beverages
US10060666B2 (en) * 2016-04-21 2018-08-28 Pepsico, Inc. Refrigerated post-mix dispenser
WO2018049419A2 (en) 2016-09-12 2018-03-15 Sun Deser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ntaneous on-line carbonation of water through electrostatic charging
IL248295B (en) 2016-10-10 2018-02-28 Strauss Water Ltd Carbonation unit, system and method
FR3057564B1 (fr) 2016-10-19 2018-12-07 Trefle Groupe Appareil de distribution d'eau de boisson apte a produire de l'eau gazeuse
US11787683B2 (en) * 2016-12-16 2023-10-17 Pepsico, Inc. Single tank carbonation for carbonated soft drink equipment
US10640393B2 (en) 2016-12-29 2020-05-05 Whirlpool Corporation Faucet conversion system
WO2019061644A1 (zh) * 2017-09-27 2019-04-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水路系统及具有其的净饮机
US10399839B2 (en) 2017-11-30 2019-09-03 Natural Choice Corporation Water dispensing faucet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PT3760795T (pt) 2018-03-02 2023-06-21 Unito Smart Tech Limited Sistema de abastecimento de líquido
US11148927B2 (en) 2018-07-27 2021-10-19 Hydration Labs, Inc. Beverage dispensing
US11479455B2 (en) * 2019-05-17 2022-10-25 Pepsico, Inc. Water dispensing st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78170A (en) * 1966-03-31 1968-04-16 Reynolds Products Mixed beverage refrigerating and dispensing machine
US3441176A (en) * 1967-09-18 1969-04-29 Reynolds Products Beverage dispensing machine
US3785492A (en) * 1970-03-09 1974-01-15 Zanussi A Spa Industri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everages
US5190188A (en) * 1987-12-04 1993-03-02 The Coca-Cola Company Convertible beverage dispenser
US20100294804A1 (en) * 2007-09-11 2010-11-25 Whirlpool S.A. Water dispenser devic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US20160368752A1 (en) * 2010-02-05 2016-12-22 Ecowell, Llc Container-less custom beverage vending inven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21360A (zh) * 2023-10-07 2023-11-10 福建三凯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冷却装置
CN117021360B (zh) * 2023-10-07 2023-12-12 福建三凯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21014081A (es) 2022-02-11
US20200361758A1 (en) 2020-11-19
EP3969408A4 (en) 2023-07-05
JP2022532250A (ja) 2022-07-13
WO2020236666A1 (en) 2020-11-26
EP3969408A1 (en) 2022-03-23
US11479455B2 (en) 2022-10-25
AU2020279696A1 (en) 2021-12-23
CA3138921A1 (en) 2020-11-26
US20230054529A1 (en) 2023-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24267A (zh) 水分配站
US4940164A (en) Drink dispenser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US4597509A (en) Drinking water dispensing unit and method
EP1627849B1 (en) Beverage dispense system
CA3186682A1 (en) Beverage dispenser
CA1337290C (en) Bottle water cool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830239B1 (en) Semi-frozen food product carbonator
AU2019318477B2 (en) Liquid control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KR100853445B1 (ko) 제빙기능을 구비한 냉온수기
US20220221212A1 (en) Free-standing ice or beverage dispensing appliance
CA3185823A1 (en) Chiller for cooling a beverage
KR101597184B1 (ko) 물공급장치
CN114158941A (zh) 多功能饮水机的水路系统和多功能饮水机
EP2363188B1 (en) Water purifier comprising an evaporator and an purified water heat exchanger in an ice storage tank
US9938127B2 (en) Beverage system ice maker and ice and water reservoir
WO2019192158A1 (zh) 净饮机
WO2019169485A1 (en) Beverage distribu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verage distribution using same
RU2021135993A (ru) Станция выдачи воды
US20230108527A1 (en) Beverage-dispensing appliance having a chilled carbonator
CA1338351C (en) Bottle water cool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220026143A1 (en) Stand-alone beverage dispenser and cooling system
US20230029082A1 (en) Cooling of a Beverage Dispenser
KR200168951Y1 (ko) 자동 가열 냉각식 식수 공급장치.
RU2190167C2 (ru)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я запаса воды
JP2005132404A (ja) 飲料水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