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3461A - 一种录屏方法和录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录屏方法和录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3461A
CN113923461A CN202010664772.0A CN202010664772A CN113923461A CN 113923461 A CN113923461 A CN 113923461A CN 202010664772 A CN202010664772 A CN 202010664772A CN 113923461 A CN113923461 A CN 113923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recording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display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47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3461B (zh
Inventor
白宇辰
王东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47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346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5033 priority patent/WO2022007854A1/zh
Priority to EP21837758.8A priority patent/EP4167566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923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3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3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3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9Interfacing the up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prioritizing client content requests
    • H04N21/2393Interfacing the up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prioritizing client content requests involving handling client requ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4Recor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7Interfacing the up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for transmitting client requests to a VOD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08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operations for analysing video streams, e.g. detecting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video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5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 H04N21/658Transmission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 H04N21/6583Acknowled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7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e.g. identifying the communication as a video-communication,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th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5Conference systems involving storage of or access to video conference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04N2007/145Handheld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录屏方法,用于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系统,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且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目标显示内容,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录屏指令,录屏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录制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目标显示内容;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录屏指令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请求;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录屏请求,根据目标显示内容,生成并发送对应于录屏请求的录屏应答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录屏应答,根据录屏应答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可以避免目标显示内容中敏感信息的泄露。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录屏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录屏方法和录屏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录屏方法和录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当前例如手机、电视等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支持视频通话、视频直播、视频会议、屏幕分享等功能,在这些功能的使用场景下,会存在一方电子设备将该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图像信息(用户的视频图像)或界面共享信息(屏幕内容)等显示内容发送至另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情况。如果该另一电子设备作为录制者(录屏端)进行录屏(屏幕录制),就可以录屏得到作为被录屏者(被录屏端)的该一方电子设备发送的显示内容。
对于录屏,当前通常是由录制者直接确定是否进行录屏。若录制者确定录屏,且显示内容中包含该被录屏者的一些敏感信息(例如用户肖像),录制者则很容易获取到该敏感信息,容易造成被录屏者的敏感信息的泄露,另外被录屏者并不会知道录制者进行了录屏,影响录屏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录屏方法,在录屏过程中,被录屏的一方作为被录制者可以决定是否允许录制者进行录屏,以及对录制者的录屏过程进行管理等,以提高录屏的安全性,以及用户的体验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录屏方法,用于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系统,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且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目标显示内容,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录屏指令,录屏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录制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目标显示内容;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录屏指令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请求;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录屏请求,根据目标显示内容,生成并发送对应于录屏请求的录屏应答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录屏应答,根据录屏应答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
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在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时,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录屏请求,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录屏请求后可以根据目标显示内容决定是否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如果第二电子设备不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则录制者无法录屏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显示内容;如果第二电子设备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则录制者可以录屏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显示内容。另外,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一电子设备的录屏过程进行停止、开启等管理;由此可以避免第一电子设备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的敏感信息,造成第二电子设备的敏感信息的泄露,提高录屏的安全性。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电子设备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生成录屏应答:第二电子设备根据预设的目标显示内容的默认录屏权限信息生成录屏应答;第二电子设备对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目标显示内容进行敏感信息分析得到敏感分析结果,根据敏感分析结果生成录屏应答;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接收用户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指示指令,根据录屏指示指令生成录屏应答。
本实现方式提供的录屏方法,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录屏请求后,通过判断是否始终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以及根据图像识别算法确定目标显示内容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用户的手动选择等确定是否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发送录屏应答给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录屏应答确定是否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由此,可以使得作为被录制者的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干预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提高录屏安全性。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默认录屏权限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始终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信息;或第二电子设备未始终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信息。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包括默认录屏权限设置控件;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用户对默认录屏权限设置控件的触发操作确定默认录屏权限信息。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敏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目标显示内容的来源应用的敏感标示信息;目标显示内容中的敏感文字信息;目标显示内容中的敏感图像信息。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敏感分析结果生成敏感提示信息显示于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录屏指示指令输入管理控件;若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对录屏指示指令输入管理控件的开启操作,显示第二电子设备在满足显示条件时显示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若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对录屏指示指令输入管理控件的关闭操作,显示第二电子设备不显示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包括:若第二电子设备根据默认录屏权限信息确定始终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则第二电子设备生成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若第二电子设备根据默认录屏权限信息确定未始终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且根据敏感分析结果为敏感度大于等于预设敏感度阈值,则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敏感分析结果生成不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若第二电子设备根据默认录屏权限信息确定未始终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且敏感分析结果为敏感度小于预设敏感度阈值,则第二电子设备显示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根据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确定的用户的录屏指示指令生成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或不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用于用户选择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控件;用于用户选择不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控件;用于用户选择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范围的控件;用于用户选择不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范围的控件。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录屏范围包括录屏区域范围和/或录屏时间范围。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根据录屏应答生成第一录屏应答提示信息显示于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录屏应答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包括:若录屏应答为不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敏感信息防泄漏处理并进行录屏,得到录屏结果,从而可以避免敏感信息的泄露;若录屏应答为允许第一电子设备的录屏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第一电子设备直接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得到录屏结果。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录屏应答生成第二录屏应答提示信息显示于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目标显示内容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和/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界面共享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录屏方法,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且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的目标显示内容,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录屏指令,录屏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录制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目标显示内容;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录屏指令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目标显示内容生成的对应于录屏请求的录屏应答,根据录屏应答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录屏应答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包括:若录屏应答为不允许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敏感信息防泄漏处理并进行录屏,得到录屏结果,从而可以避免敏感信息的泄露;若录屏应答为允许第一电子设备的录屏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第一电子设备直接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得到录屏结果。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录屏应答生成第二录屏应答提示信息显示于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
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为与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录屏方法对应的第一电子设备侧的录屏方法,因此也能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录屏方法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录屏方法,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且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目标显示内容,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方法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录屏请求;录屏请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请求对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目标显示内容,生成对应于录屏请求的录屏应答,并发送录屏应答至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录屏应答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电子设备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生成录屏应答:第二电子设备根据预设的目标显示内容的默认录屏权限信息生成录屏应答;第二电子设备对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目标显示内容进行敏感信息分析得到敏感分析结果,根据敏感分析结果生成录屏应答;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接收用户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指示指令,根据录屏指示指令生成录屏应答。
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为与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录屏方法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侧的录屏方法,因此也能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录屏方法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录屏系统,至少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且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目标显示内容,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接收录屏指令,录屏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录制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目标显示内容;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根据录屏指令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请求;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接收录屏请求,根据目标显示内容,生成并发送对应于录屏请求的录屏应答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接收录屏应答,根据录屏应答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
本申请提供的录屏系统,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录屏方法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因此也能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录屏方法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控制部件,用于执行程序指令,以使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录屏方法,或以使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和/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录屏方法,以使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和/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录屏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计算机运行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录屏方法,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和/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录屏方法,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和/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录屏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的视频通话应用场景;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录屏方法流程图;
图3A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手机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4A-4H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些视频通话场景中手机100和手机200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本申请提供的手机100和手机200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另一种本申请提供的手机100和手机200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录屏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手机100生成录屏应答的过程示意图;
图8A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多方视频通话应用场景中手机100和手机200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手机200在多方视频通话场景中生成录屏应答的过程示意图;
图8C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手机100得到的录屏结果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视频直播应用场景中手机100和手机200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视频会议和屏幕分享应用场景中手机100和手机200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片上系统(SoC)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在电子设备的视频通话、视频直播、视频会议、屏幕分享等功能的使用场景下,建立通信连接的多方电子设备中,存在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目标显示内容,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的情况,例如视频通话、视频直播、视频会议场景中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采集的用户B的视频图像(用户B的肖像),或者屏幕分享场景中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内容等。若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录屏,且目标显示内容中包含敏感信息(例如用户B的肖像等信息),则第一电子设备会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敏感信息,导致第二电子设备的敏感信息泄露的情况,影响录屏的安全性。
请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视频通话场景中的录屏系统,该录屏系统包括手机100和手机200,手机100的使用者为用户A,手机200的使用者为用户B,手机100与手机200建立视频通话连接,且用户A和用户B通过手机100和手机200进行视频通话。视频通话中,进行视频通话的双方将各自的摄像头采集的用户B的视频图像(包括个人肖像)分别发送给对方以在对方的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例如手机100将自己的用户A的第一视频图像发送至手机200进行显示,手机200将自己的用户B的第二视频图像发送至手机100进行显示。
另外,视频通话中的一方(例如手机100)可以将视频通话中的另一方的用户的视频图像(例如手机200的用户B的第二视频图像)设置为通话界面的主显示(目前视频通话应用默认按照这种方式处理,即将对方视频图像设为主显示,而本方视频图像设置为小窗口显示)。
在视频通话中进行录屏,可以是进行视频通话的一方手机作为录制者发起录屏,对录制者自己的屏幕进行录屏。当前录制者进行录屏,通常是由录制者直接确定是否进行录屏,若录制者确定录屏,且录制者的屏幕上显示有进行视频通话的另一方用户(作为被录制者)的视频图像,则录制者在录屏过程中会将另一方用户的视频图像进行录屏,容易造成视频通话的另一方用户的视频图像作为敏感信息泄露。例如若手机100默认手机100可以对本方视频通话界面直接进行录屏,手机100就可以录制到手机200的用户B的第二视频图像,然后轻易的盗用用户B的个人肖像。
另外,目前手机的视频通话功能已经非常普及,并且视频通话时视频图像的分辨率逐渐越来越高(例如提升到1080P),画质越来越清晰,手机100录屏得到的用户B的个人肖像会非常清楚,因此一旦个人肖像被泄露,会存在更大的风险。
当前,有些视频通话软件考虑到视频通话存在的录屏安全风险,会强制要求视频通话时用户(手机)不可以进行录屏(不能使用录屏应用或录屏功能),但是这样对确实有录屏需求的用户不太友好,无法记录视频通话时所需要的视频图像信息。
手机简单的“支持”或“不支持”在视频通话时录制本方屏幕,都无法满足用户的录屏需求,因此,需要针对这种场景的录屏功能做具体的判断和处理,以确定是否可以进行录屏。
请参见图2,提供一种现有技术中对视频通话的过程进行录屏的录屏方法,录屏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手机100与手机200进行视频通话,手机100的应用程序层中的录屏应用接收到用户A的录屏指令后,录屏应用向手机100中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系统录制模块发送录屏请求(请求录屏),以请求获取当前手机100显示界面的界面图像信息(即包括此时手机100前台的视频通话的视频图像信息)。
S102,系统录制模块接收到录屏请求后,向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系统界面模块发起获取当前手机100显示界面的界面图像信息的获取请求。
S103,系统界面模块接收到获取请求后,向系统录制模块返回显示界面的界面图像信息,如果视频通话应用设置了“安全标示”,则界面图像信息中包括“安全标示”,如果视频通话应用未设置“安全标示”,则界面图像信息中不包括“安全标示”。
S104,系统录制模块接收到界面图像信息后,判断当前界面的界面图像信息是否存在“安全标示”,如果视频通话应用设置了“安全标示”,则界面图像信息一定不会被录制或截图,即系统录制模块会将获取到的界面图像信息清空或置为黑屏,之后再返回给录屏应用作为返回的录制图像信息,如果界面图像信息未设置“安全标示”,则系统录制模块将获取到的界面图像信息发送给录屏应用作为返回的录制图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安全标示”可以是以“不安全”、“包含敏感信息”等文字形式进行设置,也可以是以其他方式进行设置。
录屏应用获取到录制图像信息后,将录制图像信息转换为预先设置好的视频格式,写入手机100系统内存保存成视频文件,如果此时界面图像信息已被清空或黑屏,则保存的视频文件也全部为黑屏,则可以避免敏感信息的暴露。
手机100基于该录屏方法是否可以正常录制到界面图像信息,完全依赖于手机100前台的界面应用是否设置了“安全标示”,如果视频通话应用的开发者认为视频通话中的视频图像属于敏感信息,设置了“安全标示”,则视频通话中的视频图像完全无法被录制;否则当前的视频图像完全被录制,会导致被录制者(被录屏的一方)的个人肖像泄露。视频通话应用可以是手机100自带的视频通话应用,也可以是第三方视频通话应用。
该录屏方法的问题在于,手机200作为被录制者不处于录屏流程中,因此被录制者并不知道作为录制者的手机100对视频图像进行了录屏,且手机200无法干预手机100的录屏,不能很好地实现被录制者对录屏的介入。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录屏方法,该录屏方法将被录制者加入到录屏流程中,可以使得被录制者知道录制者对目标显示内容(即被录屏者发送至录屏者进行显示的显示内容)的录屏操作,并且被录制者可以干预录制者对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流程。例如在录屏过程中,录制者在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时,向被录制者发送录屏请求,被录制者接收到录屏请求后可以根据目标显示内容决定是否允许录制者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如果被录制者不允许录制者对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则录制者无法获取到被录制者发送的目标显示内容;另外,被录制者可以对录制者的录屏过程进行停止、开启等管理;由此可以避免录制者获取到被录制者的敏感信息,造成被录制者的敏感信息的泄露,提高录屏的安全性。
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视频通话录屏场景,其中,手机100作为录制者启动录屏对视频图像进行录屏时,手机100通过手机100和手机200的视频通话应用建立的视频通话通信通道,向作为被录制者的手机200发送录屏请求,手机200接收到录屏请求后,确定是否允许手机100对视频图像进行录屏,并生成允许手机100对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或生成不允许手机100对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即使得手机200作为被录制者可以干预作为录制者的手机100对视频图像的录屏,决定自己的视频图像信息是否可以被手机100录制,以避免手机200的用户B的个人肖像权等敏感信息泄露。然后手机200通过视频通话通信通道将录屏应答发送给手机100,使得手机100根据录屏应答对视频图像进行录屏。
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但不仅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电子设备。
本申请中,电子设备为可以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并且该电子设备具有屏幕,以及具备录屏和视频通话功能。
请参见图3A,图3A示出了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作为实现本申请的录屏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示例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手机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和触摸传感器180K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手机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功能。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手机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
手机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手机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以及实现视频通话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进一步地,手机至少包括一个与显示屏194位于同一侧的摄像头193。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手机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手机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另外,手机可以实现音视频数据和录屏数据的封装和播放等。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手机的智能认知等应用,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手机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手机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视频通话、音乐播放,录音等。
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80A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显示屏194,手机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检测所述触摸操作强度。手机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
触摸传感器180K,也称“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K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K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80K也可以设置于手机的表面,与显示屏194所处的位置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触摸传感器180K检测用户的在显示屏194上的触发操作,还可以根据受话器170B检测用户的语音输入,也可以是根据摄像头193检测用户的手势输入,或者根据其他输入键盘等输入模块检测用户的输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请参见图3B,图3B示出了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作为实现本申请的录屏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示例的手机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的系统可以是Android系统,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系统。Android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应用程序层(应用软件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框架层)。其中,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录屏功能的录屏应用,录屏应用可以与应用程序框架层中负责界面信息采集的系统录制模块进行通信,启动手机系统屏幕的录制,并将录制结果保存,属于录屏功能的触发模块。
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用于实现视频通话功能的视频通话应用,视频通话应用是可以使手机用户与其他用户进行远程视频通话的模块,视频通话中产生的视频信息,为本申请中需要识别并保护的对象,即为录屏应用需要录制的内容。另外,视频通话应用可以利用视频通话中与进行视频通话的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通信通道,通知到该其他电子设备做是否允许录屏的决定。
本申请中,视频通话功能和录屏功能可以是由独立的应用分别实现,当然,视频通话功能和录屏功能也可以由同一个应用实现,例如在视频通话应用中增加录屏控件,以实现录屏功能,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另外,应用程序层还可以包括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图中未示出)。
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但不仅限于系统录制模块和系统界面模块,其中系统录制模块是应用程序框架中,负责与录屏应用对接的模块,系统录制模块负责接收应用程序层的录屏应用所发送的录制请求,并从系统界面模块中获取到当前界面的界面信息(图像信息),再返回给应用程序层的录屏应用。
系统界面模块是应用程序框架中负责界面显示的模块,例如在视频通话中系统界面模块负责呈现视频通话中的视频信息;而需要录屏时,系统录制模块就从系统界面模块中获取当前屏幕的界面图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录制模块可以是指系统中的系统录屏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或者可以认为是录屏应用对应的API;系统界面模块可以是指系统中用于屏幕捕获的API,即可以是屏幕捕捉API。当然,系统录制模块和系统界面模块的功能也可以由其他部件/模块实现。
应用程序框架层还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图中未示出)。
另外,Android系统还可以包括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等(图中未示出),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提供一种录屏方法,录屏过程包括以下操作流程:
在图1所示的视频通话场景中,如果用户A想进行录屏,可以如图4A所示,用户A缩小手机100的视频通话窗口,并在手机100的显示界面上点击录屏应用10。手机100检测到用户A对录屏应用10的触发操作后,接收到录屏指令。手机100在接收到录屏指令后,判断手机100当前是否在与手机200进行视频通话,若手机100确定手机100当前正在与手机200进行视频通话,则手机100向手机200发送录屏请求。
另外,若手机100进一步检测到用户A对视频通话窗口的放大操作,则手机100显示如图4B所示的显示界面,且在手机100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框700,显示“录屏中”,以提示用户A手机100开启了录屏,录屏应用10则可以对手机100的显示视频通话的视频图像界面进行录屏。
手机200接收到录屏请求后,先判断手机200是否默认始终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对手机200发送至手机100进行显示的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如果手机200预先设置了默认始终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对手机200发送的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手机200的显示界面上可以显示图4C所示的提示框703,显示:手机100请求录屏,您已默认“允许”,如需关闭请进入xxx(例如录屏设置)关闭“默认允许”。
如果手机200预先设置了默认始终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对手机200发送的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手机200向手机100发送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200设置是否默认始终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可以是如图4D所示,在手机200的录屏设置控件下设置用于用户预先设置是否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的默认录屏权限设置控件701(可以显示“默认允许视频通话的对方录屏”),若默认录屏权限设置控件701处于开启状态,则可以认为手机200设置了默认始终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若默认录屏权限设置控件701处于关闭状态,则可以认为手机200未设置默认始终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
通过预置是否始终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判断过程,降低手机200的功耗。
若手机200在接收到录屏请求后,确定未设置默认始终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则手机200可以根据图像识别算法等处理方法识别当前发送给手机100显示的第二视频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并根据敏感信息得到敏感分析结果。例如如果第二视频图像包括用户B的个人肖像,则认为第二视频图像包含敏感信息,敏感分析结果为“敏感”。
另外,如图4D所示,手机200中可以设置用于用户选择图像识别处理后是否需要用户再次确认是否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的录屏指示指令输入管理控件702(可以显示“默认需要用户确认是否允许录屏”),若录屏指示指令输入管理控件702处于开启状态,则可以认为手机200设置了需要用户再次确认是否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在录屏过程中,手机200需要显示用于用户确定是否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的界面,并且手机200需要根据用户的选择确定录屏应答。若录屏指示指令输入管理控件701处于关闭状态,则可以认为手机200未设置需要用户再次确认是否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在录屏过程中,手机200不需要显示用于用户确定是否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的界面,手机200只需要根据自动图像识别得到的结果生成录屏应答即可。
手机200通过预置录屏指示指令输入管理控件702,可以确定图像识别处理后是否需要用户再次确认是否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可以确保手机200通过图像识别确定第二视频图像是否敏感后,用户B还可以人为介入判断流程,手机200根据用户B的认为选择确定最终的录屏应答,最后将最终的录屏应答返回给手机100,让用户B可以参与到录屏流程中,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本申请中,如果录屏指示指令输入管理控件702处于开启状态,且如果敏感分析结果为当前图像不敏感,手机200可以在图4E所示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框704,显示:手机100请求录屏,系统判断当前图像不敏感,请确认是否允许。
若手机200检测到用户B对“是”控件的触发操作,则手机200向手机100发送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若手机200检测到用户B对“否”控件的触发操作,则手机200向手机100发送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
如果敏感分析结果为当前图像敏感,手机200向手机100发送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另外,手机200还可以根据图像识别算法确定录屏风险,并生成显示录屏风险提示信息,以用于提示用户B录屏风险,方便用户B确定是否允许进行录屏。例如手机200可以在图4F所示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框705,显示:手机100请求录屏,系统判断当前图像敏感,已拒绝录制,如需开启请进入xxx(例如录屏设置)打开“默认允许”。
若手机200检测到用户B对“是”控件的触发操作,则手机200显示图4C所示的显示界面用于用户B通过默认录屏权限设置控件701选择是否打开“默认允许”。若手机200检测到用户B对默认录屏权限设置控件701的开启触发操作,则手机200向手机100发送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若手机200检测到用户B对“否”控件的触发操作,则手机200向手机100发送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
若手机200检测到用户B对“否”控件的触发操作,则手机200不需要再向手机100发送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
手机200在生成录屏应答后,可以显示前述的图4C、图4F、图4G等提示框作为第一录屏应答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B手机200的录屏应答,也可以显示其他类型的第一录屏应答。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手机100在接收到手机200发送的录屏应答后,可以在手机100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对方已允许您进行录屏”或“对方已拒绝您进行录屏”等第二录屏应答提示信息。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录屏过程中,手机200还可以周期性(例如1min、5min等任意值)地如图4G所示在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框706,显示:对方正在录屏,当前状态为允许对方录屏,请确认是否修改为不允许对方录屏;以使手机200在录屏过程中可以对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进行管理。如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若手机200发送给手机100的第二视频图像中出现用户B的敏感信息,则用户B可以选择“是”控件,手机200则向手机100发送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手机100接收到录屏应答后,对手机200发送至手机100的视频图像信息进行敏感信息防泄漏处理,或手机100停止录屏。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手机200可以通过心跳消息确认当前手机100处于录制状态,手机200在收到心跳消息时,可以在手机200的界面上显示图4G所示的提示框706显示提示信息以给与用户B提示,并且如果用户B不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或从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修改为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可以通过显示界面修改该允许或不允许的状态。
另外,本申请中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录屏风险提示信息还可以包括显示录屏风险等级,录屏风险等级可以以百分数体现,百分数值越大,敏感等级越高,例如显示:录屏风险等级为98%。手机200根据图像识别算法确定的录屏风险等级,可以是根据视频通话中用户B的面部特征的多少确定,例如用户B的面部特征越多,则风险等级越高,反之越低。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视频通话功能和录屏功能可以通过前述的独立的视频通话应用和录屏应用实现,视频通话功能和录屏功能也可以集成在聊天应用中,例如微信包括视频通话功能,在进行视频通话时,在视频通话的界面上还可以提供一个如图4H所示的录屏控件707,用户可以通过触发录屏控件707实现录屏功能开启和关闭。
另外,本申请中,手机100接收录屏指令,可以是通过用户对录屏应用10的点击/触发操作接收,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例如语音输入、用户对屏幕的滑动操作实现,另外,还可以是通过手机100的屏幕下拉菜单中的控件实现等,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本实现方式提供的录屏方法,在手机100需要对手机200发送的第二图像信息进行录屏时,手机100向手机200发送录屏请求,手机200接收到录屏请求后,通过判断是否始终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以及根据图像识别算法确定第二视频图像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用户的手动选择等确定是否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发送录屏应答给手机100,以使手机100根据录屏应答确定是否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由此,可以使得作为被录制者的手机200可以干预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提高录屏安全性。
请参见图5A,本申请提供一种录屏系统,该录屏系统包括手机100和手机200,手机100和手机200之间可以通过各自的视频通话应用建立视频通话通信通道进行视频通话。基于该录屏系统的录屏方法,手机100和手机200之间可以通过视频通话通信通道传输录屏请求和录屏应答。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5B,本申请提供的录屏系统中,手机100的应用程序层(应用软件层)包括录屏应用10和视频通话应用30,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框架层)包括系统录制模块20和系统界面模块40,手机200的应用程序层(应用软件层)包括视频通话应用210,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框架层)包括系统界面模块220。
请参见图6,本申请提供一种录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手机100中的录屏应用10接收到用户A的录屏指令,录屏应用10向手机中的系统录制模块20发送录屏请求以请求录屏。
S202,系统录制模块20收到录屏请求后,首先判断当前手机100的系统是否处于视频通话中,如果“是”,则进入以下流程。
S203,系统录制模块20向正处于视频通话的视频通话应用30发送录屏请求,以通知视频通话应用30,录屏应用10请求录屏,使视频通话应用30进入是否可以录屏的判断流程。
S204,视频通话应用30利用当前视频通话所建立的通信通道,向手机200中的视频通话应用210发送录屏请求。
S205,手机200的视频通话应用210接收到手机100中的视频通话应用30发送的录屏请求后,通知本侧的系统界面模块220确定当前视频通话的本方视频图像信息(第二视频图像信息)是否包含敏感信息(进行敏感状态判断)。
S206,系统界面模块220对当前手机200需要发送给手机100的第二视频图像信息进行敏感状态分析(判断),确定是否包含敏感信息,得到敏感分析结果,并根据敏感分析结果生成对应于前述录屏请求的录屏应答,或者根据敏感分析结果生成提示信息,以使用户再次手动确认是否允许录屏,根据用户的手动确认结果生成录屏应答。
S207,系统界面模块220将录屏应答(判断结果)返回给视频通话应用210,使视频通话应用210可以利用视频通话所建立的通信通道,将手机200的录屏应答发送给手机100。
S208,视频通话应用210利用视频通话所建立的通信通道,向手机100中的视频通话应用30返回录屏应答,视频通话应用30确认是否收到该录屏应答(即视频通话应用30确认回执)。录屏应答可以是“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或“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
S209,手机100的视频通话应用30收到手机200的录屏应答后,根据录屏应答确定是否需要在当前显示的界面图像上增加“安全标示”,若录屏应答是“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则不需要增加“安全标示”,视频通话应用30将此界面图像信息返回给系统界面模块40;若录屏应答是“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则需要增加“安全标示”,视频通话应用30将增加了“安全标示”的界面图像信息返回给系统界面模块40。
另外,如果手机200超过限定时间仍未返回录屏应答,视频通话应用30也需要给界面图像信息增加“安全标示”。
S210,系统界面模块40根据接收到的界面图像信息,和界面图像信息是否存在“安全标示”确定传输给系统录制模块20的录制图像信息。如果不存在“安全标示”,则将系统界面模块40传输来的界面图像信息返回给系统录制模块,如果存在“安全标示”,则将界面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例如将获取到的图像信息清空或者设置为黑屏)后返回给系统录制模块20。
S211,系统录制模块20将最终的界面图像信息返回给应用框架层的录屏应用10。
录屏应用10获取到界面图像信息后,将界面图像信息转换为预先设置好的视频格式,写入手机100的系统内存保存成视频文件,如果此时界面图像信息未被清空,则保存的视频文件存在录屏画面。如果此时界面图像信息已被清空或黑屏,则保存的视频文件也全部为黑屏。
另外,请参见图7,对于前述S206,手机200中的系统界面模块220对当前手机200发送给手机100的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判断,确定视频图像信息是否处于敏感状态,得到敏感分析结果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61,手机200中的系统界面模块220判断手机200是否设置了始终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对手机200的录屏,即是否始终允许视频对方录屏。若否,执行S2062,若是,执行S2066。
手机200设置是否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对手机200的录屏,可以是如前述的通过默认录屏权限设置控件701进行设置。
另外,手机200也可以根据历史视频通话过程(例如前一次视频通话)中,手机200是否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中进行录屏确定本次通话过程中对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的录屏的允许,例如若前一次视频通话过程中为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中进行录屏,则本次视频通话中可以是默认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中进行录屏,若前一次视频通话中为不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中进行录屏,则本次也为不允许手机100在视频通话中进行录屏。
S2062,系统界面模块220获取手机200发送给手机100的第二视频图像信息。
S2063,系统界面模块220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识别,以判断第二视频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用户B的用户肖像,如果包含,则认为第二视频图像信息包含敏感信息,若不包含用户肖像,则认为第二视频图像信息不包含敏感信息。
手机200作为被录制者利用图像处理算法识别敏感状态,判断是否同意对方手机100进行录屏,使用户对是否允许录屏的判断更加智能。
S2064,系统界面模块220判断是否预置了需要用户再次确认是否允许录屏。若是,执行S2065;若否,执行S2066。
S2065,系统界面模块220接收用户的录屏指示指令,然后执行S2066。
S2066,系统界面模块220得到录屏应答,并将录屏应答发送给视频通话应用210。
系统界面模块220得到录屏应答可以是若未设置用户再次确认,则直接根据图像识别算法的判断结果确定最终的录屏应答,例如若手机200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认为第二视频图像信息包含敏感信息,则录屏应答为“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需要增加“安全标示”,若手机200通过图像是被算法认为第二视频图像信息不包含敏感信息,则录屏应答为“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不需要增加“安全标示”。
若设置需要用户再次确认,则不论根据图像识别算法的判断结果如何,都需要根据用户B的选择确定录屏应答,若用户B选择确认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则录屏应答为“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需要不增加“安全标示”,若用户B选择确认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则录屏应答为“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需要增加“安全标示”,即以用户B最终的确定结果为准。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6,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中,手机100的录屏应用10启动录制后,需要周期性通过系统录制模块20,并利用视频通话所建立的通信通道,向手机200发送心跳消息,提示手机200当前处于录制状态。因此在步骤S211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1,手机100的录屏应用10周期性向系统录制模块20发送心跳消息。
S312,系统录制模块20向视频通话应用30发送心跳消息。
S313,视频通话应用30利用视频通话所建立的通信通道,向手机200的视频通话应用210发送心跳消息,提示手机200当前处于录制状态。
S314,手机200的视频通话应用210向手机100的视频通话应用30发送心跳消息确认正常的消息。
S315,视频通话应用30向系统录制模块20返回心跳消息确认正常的消息。
S316,系统录制模块20向录屏应用10返回心跳消息确认正常的消息。
手机200通过心跳消息可以确认当前手机100处于录制状态。如果由于网络异常等原因,手机100的录屏应用10没有收到心跳消息确认正常的消息,录屏应用10需要立即停止录制,以出现防止网络原因导致手机200不允许录制后,手机100仍然在录制的情况。
本申请中,如果手机200检测到用户B对录屏允许情况的修改操作,则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7,手机200的视频通话应用210向手机100的视频通话应用30发送修改敏感状态,停止录制的信息。
S318,视频通话应用30接收到该修改敏感状态,停止录制的信息后,向系统录制模块20反馈修改“安全标示”的信息。系统界面模块40修改“安全标示”,且系统界面模块40向系统录制模块20返回最新的界面图像信息;例如若之前为敏感,则可以修改为不敏感,如果之前为不敏感,则可以修改为敏感。
S319,系统录制模块20根据该修改“安全标示”的信息,向录屏应用10返回最新的录制图像信息。例如如果手机200的最新要求为不允许录屏,则手机100的录屏效果变为黑屏;如果手机200的要求从不允许录屏修改为允许录屏,此时手机100的录屏效果从黑屏变为正常。
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在手机100和手机200两方进行视频通话的场景中,手机100的用户A启动录屏后,手机100的本方应用程序框架层会通知到手机100前台的视频通话应用110,视频通话应用110通过视频通话的通信通道将请求录屏的请求消息发送给对方用户,即发送给手机200,使手机200可以判断是否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进而手机200返回给手机200的应用程序框架层,对最终的录制结果进行干预。
比如手机100启动录屏后,手机200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制,手机100的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系统界面模块40会为界面图像设置“安全标示”,使手机100的本方录屏得到的视频文件为黑屏,进而保护了对方用户手机200的视频图像信息。而如果手机200允许录屏,则手机100可以正常录制。同时,即使手机200之前允许录屏,而由于其他情况已经不允许对方录屏时,则可以修改录制状态,此时手机100后续录制的视频变为黑屏,使得手机200的第二视频图像信息得到了保护。
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被录制者可以干预录制者的录制流程,如果被录制者不允许录制者录制,则录制者无法获取到被录制者的图像信息。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的主要逻辑处理都在应用程序框架层,因此应用程序层的录屏应用可以无缝对接本系统,第三方的录屏应用和视频通话应用都可以视频本系统,而视频通话应用只需要增加用户判断的传输,即可视频本系统,使系统的扩展性较强。
并且,通过“录屏应用-系统录制模块-系统界面模块-视频通话应用”的联动机制,此机制跨越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使视频通话应用可以感知到录屏应用的操作,进而通知对方用户决策是否允许录屏.
手机100的系统利用视频通话时建立的通信通道,将手机100的操作信息传递到对方手机200,可以使被录制者可以感知到录制者的操作,进而对录屏操作进行干预和决策,可以实现视频通话中手机200管理视频对端的手机100的录屏,提高录屏安全性。
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多人(多方)进行视频通话的场景,请参见图8A,一种示例的多人进行视频通话的场景中,除手机100和手机200之外,还包括手机300和手机400,其中手机300的用户为小C,手机400的用户为小D,手机100、手机200、手机300和手机400之间建立视频通话,且各手机的显示界面上显示通话各方的用户视频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现方式中,手机100、手机200、手机300和手机400皆包括前述的视频通话应用,具有视频通话功能,另外,至少手机100包括前述的录屏应用,具有录屏功能。
在多人视频通话时,手机100进行录屏,为避免视频通话中各用户的用户肖像被泄露,手机100的本方视频通话应用110需要等待视频通话中的所有用户均同意录屏后,才能返回正常录屏的界面图像信息(即不需要增加“安全标示”),否则需要增加“安全标示”。
在多方视频通话的场景,对于前述的S204,可以是手机100中的视频通话应用30向进行视频通话的手机200、手机300以及手机400中的视频通话应用皆发送录屏请求。然后,对于步骤S209,手机100中的系统界面模块40需要等待全部手机返回录屏应答后,再进行判断。
请参见图8B,手机100判断是否增加“安全标示”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2091,手机100中的系统界面模块40获取视频通话多方(所有远端用户)返回的录屏应答。
S2092,手机100中的系统界面模块40判断是否获取到了所有的录屏应答,若是,执行S2093,若否,执行S2091,继续获取录屏应答。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录屏应答,可以是在预设时间内进行获取,若在预设的时间内未获取到对应的录屏应答,则认为录屏应答为“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
该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是1s、3s、5.5s、10s等任意值。
S2093,手机100中的系统界面模块40根据所有的录屏应答判断是否增加“安全标示”,可以是系统界面模块40判断是否所有的其他视频通话应用都返回了录屏应答,若都返回了录屏应答,且所有的录屏应答皆为“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则不需要增加“安全标示”,如果不是全部用户返回了录屏应答,或者不是所有的录屏应答皆为“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则需要增加“安全标示”。
本实现方式中,针对多方视频通话的场景,对视频通话中其他各方返回的录屏应答收集后再处理,如果有用户不同意录屏,则当前的多方视频画面无法被录屏。
另外,本实现方式中,手机100还可以根据所有的录屏应答,确定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范围,例如可以只对录屏应答为“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用户的视频图像部分进行录屏,对于录屏应答为“不允许手机100对第二视频图像进行录屏”的用户的视频图像部分不进行录屏。
例如,如图8C所示,手机100播放录屏视频,则可以看到手机100只对自身用户B和用户小C的视频图像进行了录屏,对于不允许录屏的用户B和小D的视频图像信息并未进行录屏。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也可以用于视频直播场景。
请参见图9,手机100、手机300和手机400可以作为收看直播的用户的手机,手机200可以作为进行直播的用户的手机,则手机100、手机200、手机300和手机400的显示界面如图9所示,其中手机100、手机300和手机400显示直播者的摄像头图像,手机200显示直播者的摄像头图像和显示直播者的桌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现方式中,手机100、手机200、手机300和手机400皆包括实现视频直播功能的视频直播应用,具有视频直播和观看功能,另外,手机100、手机300和手机400包括前述的录屏应用,具有录屏功能。
若手机100请求录屏,则手机100与手机200之间进行录屏的过程,与前述的过程相同,只是由视频直播应用进行前述的视频通话应用的操作,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视频直播者向直播者发起录屏时,可以在直播者的截面上显示如图9所示的包括录屏设置框901的显示界面,直播者可以设置允许所有的观看直播的允许录屏,也可以是设置所有的视频直播者不允许录屏,另外,也可以是在接收到录屏请求时,对单个的观看者进行设置是否允许录屏;还可以设置暂停录屏等。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也可以用于视频会议场景和屏幕分享场景,如图10所示,多方进行视频会议,且手机200将自己的屏幕分享给手机100、手机300和手机400,在进行视频会议和屏幕分享的场景中,若手机200检测到用户对设置允许用户进行录屏的区域控件902的触发操作,则显示区域选择框903,以用于用户B拖动选择框903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允许录屏的区域。
另外,手机200还包括用于用户设置允许用户进行录屏的时间的控件905,用户点击该控件905,则可以显示如图10所示的时间设置框906,以用于用户选择允许录屏的时间段。手机200通过录屏应答,将该时间信息发送给手机100,使得手机100可以根据该时间信息确定进行录屏的时间。
另外,手机200还包括用于用户设置允许录屏的用户的控件904,其设置方式可以与前述的图9中的控件901的设置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手机200设置允许录屏的区域、时间和允许录屏的用户,可以是手机200接收到录屏请求后,根据用户B的触发操作进行设置,也可以是手机200根据用户B自发的触发操作进行设置。
视频会议场景也可以与前述的多人视频通话场景类型,只显示进行视频会议的多方的用户视频图像,而不进行屏幕分享。
另外,屏幕分享应用场景也可以是单独的只进行屏幕分享,而不进行视频会议或者视频通话,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录屏方法,可以应用于前述的视频通话场景、视频直播场景、视频会议场景、屏幕分享场景等场景中的录屏,在录屏过程中,被录屏的一方可以决定是否允许录制者进行录屏,以及被录屏的一方可以对录制者的录屏过程进行管理等,以避免录制者获取到被录屏的一方的敏感信息,造成被录屏的一方的敏感信息的泄露,提高录屏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可以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并且该电子设备具有屏幕,以及具备视频通话、视频直播、视频会议、屏幕分享等功能中的至少一种。电子设备不限于桌面型、膝上型、平板或手持计算机、蜂窝电话、PDA等设备。
本申请中,视频通话功能、视频直播功能、视频会议功能和屏幕分享功能可以是由独立的应用分别实现,当然,视频通话功能、屏幕分享功能、视频会议功能也可以由同一个应用实现,或者其他功能由同一个应用实现,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200判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还可以是在视频会议或者视频直播、界面分享等场景中共享桌面时,判断当前显示界面对应的应用是否包含自带的“安全标示”,比如若果显示界面包括银行APP等,银行APP的支付界面会设置“安全标示”,此时系统界面模块会获取该“安全标示”,认为显示界面包括敏感信息。
若当前显示界面对应的应用无自带“安全标示”时,手机200可以基于字典对当前界面做敏感词识别,判断是否包括涉黄涉暴及金钱交易相关的敏感文字,以确定是否包含敏感信息。另外,手机200还可以基于特征向量对当前显示界面图像的颜色及纹理进行识别,以判断是否存在涉黄涉暴的敏感图像,以判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对于敏感信息的识别和判断,其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下面结合图11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进行介绍。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对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中枢804经由诸如前端总线(FSB)之类的多分支总线、诸如快速通道互连(QPI)之类的点对点接口、或者类似的连接与处理器801进行通信。处理器801执行控制一般类型的数据处理操作的指令。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中枢804包括,但不局限于,图形存储器控制器中枢(GMCH)(图中未示出)和输入/输出中枢(IOH)(其可以在分开的芯片上)(图中未示出),其中GMCH包括存储器和图形控制器并与IOH耦合。
电子设备800还可包括耦合到控制器中枢804的协处理器806和存储器802。或者,存储器802和GMCH中的一个或两者可以被集成在处理器801内(如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存储器802和协处理器806直接耦合到处理器801以及控制器中枢804,控制器中枢804与IOH处于单个芯片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802可以是例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相变存储器(PCM)或这两者的组合。存储器802中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有形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具体而言,存储有该指令的暂时和永久副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协处理器806是专用处理器,诸如例如高吞吐量MIC处理器、网络或通信处理器、压缩引擎、图形处理器、GPU、或嵌入式处理器等等。协处理器806的任选性质用虚线表示在图11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0可以进一步包括网络接口(NIC)803。网络接口803可以包括收发器,用于为设备800提供无线电接口,进而与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如前端模块,天线等)进行通信。在各种实施例中,网络接口803可以与电子设备800的其他组件集成。网络接口803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单元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800可以进一步包括输入/输出(I/O)设备805。输入/输出(I/O)设备805可以包括:用户界面,该设计使得用户能够与电子设备800进行交互;外围组件接口的设计使得外围组件也能够与电子设备800交互;和/或传感器设计用于确定与电子设备800相关的环境条件和/或位置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图11仅是示例性的。即虽然图11中示出了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控制器中枢804、存储器802等多个器件,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使用本申请各方法的设备,可以仅包括电子设备800各器件中的一部分器件,例如,可以仅包含处理器801和NIC803。图11中可选器件的性质用虚线示出。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800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可以包括:由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单元执行时导致设备实施如前述录屏方法的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如前述录屏方法。
请参见图12,图12所示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的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1000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2中,相似的部件具有同样的附图标记。另外,虚线框是更先进的SoC 1000的可选特征。该SoC 1000可以被用于根据本申请的任一电子设备。根据其所在的设备不同以及其内所存储的指令的不同,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在图12中,SoC1000包括:互连单元1002,其被耦合至处理器1001;系统代理单元1006;总线控制器单元1005;集成存储器控制器单元1003;一组或一个或多个协处理器1007,其可包括集成图形逻辑、图像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和视频处理器;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1008;DMA(直接存储器存取)单元1004。在一个实施例中,协处理器1007包括专用处理器,诸如例如网络或通信处理器、压缩引擎、GPGPU、高吞吐量MIC处理器、或嵌入式处理器等等。
SRAM单元1008中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可以存储有指令,具体而言,存储有该指令的暂时和永久副本。该指令可以包括:由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单元执行时导致电子设备实施如前述所提到的录屏方法。
本申请公开的机制的各实施例均可以以软件、硬件、固件或这些实现方法的组合等方式实现。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实现为在可编程系统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或程序代码,该可编程程序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或存储系统,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可以以特定布置和/或顺序示出一些结构或方法特征。然而,应该理解,可能不需要这样的特定布置和/或排序。而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特征可以以不同于说明性附图中所示的方式和/或顺序来布置。另外,在特定图中包括结构或方法特征并不意味着暗示在所有实施例中都需要这样的特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包括这些特征或者可以与其他特征组合。
虽然通过参照本申请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申请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目标显示内容,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录屏指令,所述录屏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录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所述目标显示内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录屏指令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请求;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录屏请求,根据所述目标显示内容,生成并发送对应于所述录屏请求的录屏应答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录屏应答,根据所述录屏应答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生成所述录屏应答: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预设的所述目标显示内容的默认录屏权限信息生成所述录屏应答;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敏感信息分析得到敏感分析结果,根据所述敏感分析结果生成所述录屏应答;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接收用户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指示指令,根据所述录屏指示指令生成所述录屏应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默认录屏权限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始终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信息;或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未始终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默认录屏权限设置控件;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用户对所述默认录屏权限设置控件的触发操作确定所述默认录屏权限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显示内容的来源应用的敏感标示信息;
所述目标显示内容中的敏感文字信息;
所述目标显示内容中的敏感图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敏感分析结果生成敏感提示信息显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录屏指示指令输入管理控件;
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对所述录屏指示指令输入管理控件的开启操作,所述显示第二电子设备在满足显示条件时显示所述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
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对所述录屏指示指令输入管理控件的关闭操作,所述显示第二电子设备不显示所述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默认录屏权限信息确定始终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生成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
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默认录屏权限信息确定未始终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且根据所述敏感分析结果为敏感度大于等于预设敏感度阈值,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敏感分析结果生成不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
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默认录屏权限信息确定未始终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且所述敏感分析结果为敏感度小于预设敏感度阈值,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所述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根据所述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确定的用户的录屏指示指令生成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或不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应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录屏指示指令输入控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用于用户选择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控件;
用于用户选择不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控件;
用于用户选择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范围的控件;
用于用户选择不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范围的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录屏范围包括录屏区域范围和/或录屏时间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录屏应答生成第一录屏应答提示信息显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录屏应答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包括:
若所述录屏应答为不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敏感信息防泄漏处理并进行录屏,得到录屏结果;
若所述录屏应答为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录屏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的录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直接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得到录屏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录屏应答生成第二录屏应答提示信息显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显示内容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界面共享信息。
15.一种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的目标显示内容,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录屏指令,所述录屏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录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所述目标显示内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录屏指令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请求;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来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显示内容生成的对应于所述录屏请求的录屏应答,根据所述录屏应答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
16.一种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目标显示内容,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录屏请求;所述录屏请求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请求对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
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显示内容,生成对应于所述录屏请求的录屏应答,并发送所述录屏应答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录屏应答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
17.一种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目标显示内容,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其中:
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接收录屏指令,所述录屏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录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所述目标显示内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根据所述录屏指令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的录屏请求;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录屏请求,根据所述目标显示内容,生成并发送对应于所述录屏请求的录屏应答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录屏应答,根据所述录屏应答对所述目标显示内容进行录屏。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
控制部件,用于执行程序指令,以使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录屏方法;或以使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录屏方法;或以使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录屏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运行以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录屏方法;或以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录屏方法;或以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录屏方法。
CN202010664772.0A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录屏方法和录屏系统 Active CN113923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4772.0A CN113923461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录屏方法和录屏系统
PCT/CN2021/105033 WO2022007854A1 (zh) 2020-07-10 2021-07-07 一种录屏方法和录屏系统
EP21837758.8A EP4167566A4 (en) 2020-07-10 2021-07-07 SCREEN RECORDING METHOD AND SCREEN RECORDING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4772.0A CN113923461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录屏方法和录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3461A true CN113923461A (zh) 2022-01-11
CN113923461B CN113923461B (zh) 2023-06-27

Family

ID=79232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4772.0A Active CN113923461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录屏方法和录屏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67566A4 (zh)
CN (1) CN113923461B (zh)
WO (1) WO202200785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1365A (zh) * 2022-08-10 2022-11-18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视频流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4037421A1 (zh) * 2022-08-18 2024-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24051634A1 (zh) * 2022-09-06 2024-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显示的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96999A1 (en) * 2002-09-08 2004-03-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programme related information superimposed on a video signal in a video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US20080002941A1 (en) * 2006-06-30 2008-01-03 Zheng Pingfa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rding audio/video data
US20170188239A1 (en) * 2015-12-25 2017-06-29 Fujitsu Limited Contro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CN107390972A (zh) * 2017-07-06 2017-11-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录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38396A (zh) * 2017-12-05 2018-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录屏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322429A (zh) * 2017-01-17 2018-07-24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通信中录制控制方法、实时通信系统及通信终端
US20180335985A1 (en) * 2017-05-22 2018-1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TW202022592A (zh) * 2018-12-13 2020-06-16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基於區塊鏈的螢幕錄製取證方法、系統和電子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72990A1 (en) * 2000-07-14 2002-0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uthorization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exchanged between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s
KR100641231B1 (ko) * 2004-12-23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개인정보 공유장치 및 방법
CN101388888B (zh) * 2008-10-22 2011-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电话中录像许可的方法和装置
US20110063440A1 (en) * 2009-09-11 2011-03-17 Neustaedter Carman G Time shifted video communications
CN108965785B (zh) * 2018-06-27 2020-12-29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录像方法、录像装置、控制中心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96999A1 (en) * 2002-09-08 2004-03-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programme related information superimposed on a video signal in a video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US20080002941A1 (en) * 2006-06-30 2008-01-03 Zheng Pingfa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rding audio/video data
US20170188239A1 (en) * 2015-12-25 2017-06-29 Fujitsu Limited Contro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CN108322429A (zh) * 2017-01-17 2018-07-24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通信中录制控制方法、实时通信系统及通信终端
US20180335985A1 (en) * 2017-05-22 2018-1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390972A (zh) * 2017-07-06 2017-11-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录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38396A (zh) * 2017-12-05 2018-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录屏方法、装置及终端
TW202022592A (zh) * 2018-12-13 2020-06-16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基於區塊鏈的螢幕錄製取證方法、系統和電子設備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1365A (zh) * 2022-08-10 2022-11-18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视频流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361365B (zh) * 2022-08-10 2023-09-05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视频流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4037421A1 (zh) * 2022-08-18 2024-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24051634A1 (zh) * 2022-09-06 2024-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显示的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3461B (zh) 2023-06-27
EP4167566A4 (en) 2023-11-22
EP4167566A1 (en) 2023-04-19
WO2022007854A1 (zh)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3153B1 (en)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337742A1 (en) Camera switching method for terminal, and terminal
US967439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ng photograph
US20230046708A1 (en) Application Interface Interac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923461B (zh) 一种录屏方法和录屏系统
CN104869305B (zh) 处理图像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RU265245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остоянии сети
WO2016192325A1 (zh) 视频文件的标识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040242B (zh) 投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893495A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images based on continuous shoot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8014454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for processing live shows
US20230362476A1 (en)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39775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045801A1 (zh) 用于截屏的方法、电子设备、介质以及程序产品
US1160030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dynamic image
CN112331158B (zh) 终端显示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16151B (zh) 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904297A (zh) 屏幕显示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8034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WO2023011302A1 (zh) 拍摄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24521007A (ja) ロック解除方法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CN114418865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2003850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image based on burst shoot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5633255B (zh) 视频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095512B (zh) 终端设备的拍照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