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3265A - 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3265A
CN113923265A CN202111007026.5A CN202111007026A CN113923265A CN 113923265 A CN113923265 A CN 113923265A CN 202111007026 A CN202111007026 A CN 202111007026A CN 113923265 A CN113923265 A CN 113923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mputing gateway
module
protocol conversion
end compu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70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3265B (zh
Inventor
高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70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3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3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3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3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3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涉及协议转换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与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工业控制系统和时延敏感网络电性连接的端计算网关;其中,所述端计算网关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异构设备接入模块、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异构设备接入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本发明在边缘计算实时数据采集以及处理时间敏感的用户任务过程中,争取提高实时性,保证可靠的传输和协作执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协议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包括网络互联和数据互通两个层次,其中网络互联包括工厂内网络和工厂外网络。工厂内网络,用于连接工厂内的各种要素,包括人员、机器(如装备、办公设备)、材料、环境(如仪表、监测设备)等。通过工厂内网络,与企业数据中心及应用服务器互联,支撑工厂内的业务应用。
传统的工厂内网络,主要用于连接生产设备和办公设备,呈现两层三级的结构,“两层”指操作技术(Operational Technology,OT) 网络(又分为现场级和车间级)和信息技术(Informational Techonolgy,IT)网络,“三级”是指根据目前工厂管理层级的划分,网络被分为“现场级”、“车间级”、“工厂级/企业级”三个层次。目前工业控制领域常用的通信协议分为三类:现场总线协议、工业以太网协议和工业无线网络协议。现场总线协议主要提供现场传感器件到控制器、控制器到执行器或控制器与各输入输出控制分站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支持。常见的现场总线技术主要包括PROFIBUS、Modbus、 HART、CANopen、LonWorks、DeviceNet、ControlNet、CC-Link 等;现场总线技术普遍存在通信能力低、距离短、抗干扰能力较差等问题,影响了相关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随着工业以太网技术的成熟,工业以太网协议已经逐步进入到各类工业控制系统中的控制通信应用,当前主流的工业以太网技术包括Ethernet/IP、PROFINET、 Modbus TCP、Powerlink、EtherCAT等,各种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开放性和协议间的兼容性相较于现场总线有所提高,但由于其在链路层和应用层所采用的技术不同,互联互通性仍不尽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工业以太网协议应用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工业无线技术在工厂内连接移动的设备,以及线缆连接实现困难或无法实现的场合,具备很大的必要性;主要的工业无线技术包括WLAN、Bluetooth、WirelessHART、WIA-PA、WIA-FA等。在工厂应用中,由于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可能受到实际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对无线通信的应用产生较大的阻力。
综上,OT网络内由于存在不同生产设备商多个协议标准,现有主流连接技术在时延、可靠性、带宽、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均无法满足当前智能制造的业务需求等问题。因此,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时延敏感网络 (Time Sensitive Network,TSN)等新兴网络技术用于工业互联网,研究异构工业网络的融合共存已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此外,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带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同时,也不断涌现出各种资源密集型和时间敏感型的新型业务,在增加网络负荷的同时,也为终端计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利用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兴技术,研究异构工业网络的融合共存方案已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实现在边缘计算实时数据采集以及处理时间敏感的用户任务过程中,争取提高实时性,保证可靠的传输和协作执行效率。
本发明一种提供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包括:
与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工业控制系统和时延敏感网络电性连接的端计算网关;
其中,所述端计算网关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异构设备接入模块、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异构设备接入模块用于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的接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异构设备接入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工业现场级异构设备的第一数据;所述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第二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
所述第一数据为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自身且不满足时延敏感网络协议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满足时延敏感网络协议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所述异构设备接入模块具有以太网接口、无线接口、串口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所述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包括:
协议解析单元,用于对时延敏感网络协议进行解析;
添加单元,与所述协议解析单元和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添加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第一数据中添加符合时延敏感网络协议的报头文;
封装单元,与所述添加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封装单元用于将添加了符合时延敏感网络协议的报头文的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所述第二数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
第二传输单元,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和所述封装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封装单元的所述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转发送工业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基于蜂窝移动网络通信技术与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建立通信。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基于时延敏感网关与所述时延敏感网络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端计算网关采集已接入的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的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所述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基于时延敏感网络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所述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端计算网关在所述第一数据中添加符合时延敏感网络协议的报头文;
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添加了符合时延敏感网络协议的报头文的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优先级;
按优先级自高至低,逐级地转发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优先级,具体包括:
不同优先级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配置对应的预留资源,优先级越高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配置的所述预留资源越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通过端计算网关实现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的接入及设备管理,通过端计算网关内部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进行异构数据协议转换,实现工业异构协议数据与TSN协议数据的协议转换及适配,融合端计算网关及TSN的优点,通过端计算网关内部的数据传输模块与TSN交换机的对接,实现工业现场级实时数据在TSN中的低时延可靠传输,借助于TSN,在边缘计算实时数据采集以及处理时间敏感的用户任务过程中,争取提高实时性,保证可靠的传输和协作执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中步骤S200具体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发明的提供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该系统包括:
与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200、第三方的工业控制系统300和时延敏感网络(TSN)400电性连接的端计算网关100。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200包括各种类型终端设备,如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 设备、工业制造设备、智能家居设备、车联网设备、安防监控类设备。
端计算网关100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10、异构设备接入模块120、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130和数据传输模块140,更具体的:
异构设备接入模块110用于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200的接入;数据采集模块120与异构设备接入模块110电性连接,数据采集模块 120用于采集工业现场级异构设备200的第一数据;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130与数据采集模块120电性连接,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130用于将第一数据封装成第二数据;数据传输模块140与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130电性连接,数据传输模块140用于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给工业控制系统300,在该方法中第一数据为属于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200自身且不满足TSN协议的数据,第二数据为满足TSN协议的数据。
端计算网关100支持4G以及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 NSA)、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5G全频段接入(含大网及专网)工业控制系统300,支持复杂组网,高性能边缘计算,及远程监控运维,支持全面的设备接入及转发功能,可实现设备间的互访,支持机器视觉、工业控制、预测性维护、边云协同等多种业务场景。
在该系统中,在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130中增加TSN协议处理机制,可以对TSN协议进行智能解析,将异构接入的数据添加符合TSN协议的报文头,封装成满足TSN协议的数据格式并进行数据转发,建立工业现场异构网络(非TSN网络)与TSN网络的互联;数据传输模块140支持二层、三层组网及网络透传,支持连接到TSN 交换机,实现工业现场异构网络(非TSN网络)与TSN的互联以及面向工业现场级实时数据在TSN网络中的可靠时延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异构设备接入模块110具有以太网接口、无线接口、串口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等,通过上述接口可以接入各种类型终端设备,如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设备、工业制造设备、智能家居设备、车联网设备、安防监控类设备,可以实现对工厂内部的智能仪表、传感器、机加设备、产线生产、调度系统、分布式数控(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DNC)系统等互联互访。
本发明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通过端计算网关100实现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200的接入及设备管理,通过端计算网关100内部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130进行异构数据协议转换,实现工业异构协议数据与TSN协议数据的协议转换及适配,融合端计算网关及 TSN的优点,通过端计算网关100内部的数据传输模块140与TSN 交换机的对接,实现工业现场级实时数据在TSN中的低时延可靠传输,借助于TSN,在边缘计算实时数据采集以及处理时间敏感的用户任务过程中,争取提高实时性,保证可靠的传输和协作执行效率。
下面结合图2描述本发明的提供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130包括:
协议解析单元131,用于对TSN协议进行解析;
添加单元132,与协议解析单元131和数据采集模块120电性连接,添加单元132用于接收来自数据采集模块120的第一数据,在第一数据中添加符合TSN协议的报头文;
封装单元133,与添加单元132电性连接,封装单元133用于将添加了符合TSN协议的报头文的第一数据封装成第二数据。
下面结合图3描述本发明的提供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数据传输模块140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141,与数据采集模块120电性连接,用于将第一数据转发给工业控制系统300;
第二传输单元142,与第一传输单元141和封装单元133电性连接,第二传输单元142用于接收来自封装单元133的第二数据,并将第二数据转发送工业控制系统3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单元141基于蜂窝移动网络通信技术例如4G、5G与工业控制系统300建立通信;第二传输单元142基于时延敏感网关与时延敏感网络400电性连接。
下面结合图4描述本发明的提供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该方法基于该系统实现,包括:
S100、端计算网关100采集已接入的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200的第一数据.
S200、端计算网关100将第一数据封装成第二数据,并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转发给工业控制系统300,第二数据基于时延敏感网络 400转发给工业控制系统300。
下面结合图5描述本发明的提供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该方法基于该系统实现,步骤S2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0、端计算网关100在第一数据中添加符合TSN协议的报头文。
S220、端计算网关100将添加了符合TSN协议的报头文的第一数据封装成第二数据。
S230、端计算网关100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转发给工业控制系统300。
目前,现场总线协议大都基于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 (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的七层模型并进行不同程度简化,一般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因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是通过专用现场总线芯片实现,因此协议帧转换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普通的端计算网关报文转换逻辑可分为三部分,包括:TSN通信协议栈单元、某种互通工业协议对应的协议栈单元、应用协议转换控制单元。
对于信源数据转发类应用,从TSN网络发来的数据包,需要向某种工业协议网络转发此报文时,应用协议转换控制单元根据数据帧的定义,对数据包逐层解析,从中取出数据信息以及各种控制信息,然后按照该包中携带的路由指向信息,或者端计算网关当前配置的路由,将取得的数据信息,根据配置以对应的工业通信协议帧格式进行逐层封装,在准备好数据包后,根据配置的转换策略定时规则,在相应的发送时间窗口,在指定的网卡或者端口将该数据包发送到目标工业网络,如果两个协议侧一方或者两方通信协议还包含反馈确认过程,则应用协议转换控制单元还需要根据预设规则完成相应的反馈。对于从某种工业协议网络发来的待转换数据包,应用协议转换控制单元在向TSN网络转发时,处理方式就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
对于以TSN网络作为透传通道的业务,应用协议转换控制单元通常采用预设/默认配置文件,或者与TSN网络对端端计算网关上的应用协议转换控制单元协商确定的配置文件,进行透传数据包处理。典型方式为:从收到的标识为透传的包数据中,解出各层对应包头,根据包头控制信息确定当前帧中透传的某种工业协议数据包的传输参数,将准备好的数据包,根据配置的透传策略确定的定时规则,在相应的发送时间窗口,在指定的网卡或者端口将该数据包发送到目标工业网络,如果该透传工业协议还包含反馈确认过程,则应用协议转换控制单元还需要根据规则完成对反向确认数据包的透传。
因此,目前对于信源转发和透传两种应用,都需要解决以下共性问题:
首先需要解决多协议跨网时钟同步问题。对于存在时延抖动的外部协议,或者异步通信协议,需要TSN侧应用迅速高效的调度策略,将多模态协议与TSN进行无缝对接,实现对互联互通系统时延抖动影响最小化。
在本发明的提供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的步骤S200中,用基于指数加权倒数权值的资源/带宽预留方法,在突发高优先级通信时,防止低优先级数据流占用过多网络资源造成网络延迟,即通过对不同优先级业务(第二数据和第二数据)配置不同预留资源的方式实现的,不同优先级的业务配置对应的预留资源,优先级越高的业务配置的预留资源越多,具体包括:
S231、获取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优先级。
S232、按优先级自高至低,逐级地转发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设当前TSN网络单向发送时隙内资源粒度为t,该时隙全部可用资源为Nt,当前已配置待传输业务单路保障资源为nt(n为正整数),根据该业务的时延抖动要求τ,该方法中端计算网关100可以只执行最高优先级工业协议的处理。
设端计算网关100当前需要处理的同类工业协议的数量为k路,各路到达概率分别为{p(i),i=1……k},则预留资源通道数C满足下式:
C=min(floor(N/n),((floor(10*(e^(-(1/p(i)))))>=1))
预留资源数BWrescap满足下式:
BWrescap=C×(nt)
其中,floor(N/n)表示当前时隙可以为几个最高级业务预留资源。
对于当前时隙之前,因预测失败,调度器未能给收到的数据包安排资源的情况,该数据包在本时隙的预留资源数BWrescap随即被设为 C×(nt);此时如果当前时隙同一业务预测C值为1时,说明的预测当前时隙需要发送两个数据包,当前预留资源数BW_rescap=2×C× (nt)。
此时延迟包的时延抖动tdelay记为:tdelay=t0+mt
其中,t0为正常传输延迟,m为需要延时的时隙的倍数,且m为正整数。
由于系统的时延抖动不能超过τ,所有如果tdelay>=τ,则判决当前数据包超时,将触发相关异常处理。
互联协议需要设计合理的与TSN匹配的优先级映射机制,实现对业务流的识别和转换。另外,协议之间由于技术规范差异,对设备和端口的寻址方式存在差别。该方法中,端计算网关100需采用全局或者分层方式,对全网节点地址进行统一管理,支持对网络内每个节点的寻址。
图6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20、存储器(memory)830和通信总线840,其中,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存储器830通过通信总线8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10可以调用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所述端计算网关采集已接入的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的所述第一数据;
S200、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所述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基于时延敏感网络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所述端计算网关采集已接入的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的所述第一数据;
S200、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所述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基于时延敏感网络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所述端计算网关采集已接入的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的所述第一数据;
S200、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所述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基于时延敏感网络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工业控制系统和时延敏感网络电性连接的端计算网关;
其中,所述端计算网关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异构设备接入模块、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异构设备接入模块用于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的接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异构设备接入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工业现场级异构设备的第一数据;所述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第二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
所述第一数据为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自身且不满足时延敏感网络协议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满足时延敏感网络协议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设备接入模块具有以太网接口、无线接口、串口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模块包括:
协议解析单元,用于对时延敏感网络协议进行解析;
添加单元,与所述协议解析单元和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添加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第一数据中添加符合时延敏感网络协议的报头文;
封装单元,与所述添加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封装单元用于将添加了符合时延敏感网络协议的报头文的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所述第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
第二传输单元,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和所述封装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封装单元的所述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转发送工业控制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基于蜂窝移动网络通信技术与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建立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基于时延敏感网关与所述时延敏感网络电性连接。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所实现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端计算网关采集已接入的工业现场级异构终端的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所述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基于时延敏感网络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所述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端计算网关在所述第一数据中添加符合时延敏感网络协议的报头文;
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添加了符合时延敏感网络协议的报头文的所述第一数据封装成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计算网关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转发给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优先级;
按优先级自高至低,逐级地转发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优先级,具体包括:
不同优先级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配置对应的预留资源,优先级越高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配置的所述预留资源越多。
CN202111007026.5A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923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7026.5A CN113923265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7026.5A CN113923265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3265A true CN113923265A (zh) 2022-01-11
CN113923265B CN113923265B (zh) 2023-07-04

Family

ID=79233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7026.5A Active CN113923265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32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1887A (zh) * 2022-06-06 2022-09-13 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转换方法、接口转换设备以及车辆
CN115277799A (zh) * 2022-06-30 2022-11-01 深圳渊联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控制适配器、工业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2417A1 (en) * 2003-07-02 2005-01-06 Kelly Thomas J.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protocol conversions in a work machine
CN108092884A (zh) * 2017-11-23 2018-05-2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接入网关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11314228A (zh) * 2020-05-11 2020-06-19 之江实验室 一种支持时间敏感网络功能的plc控制系统
CN112073388A (zh) * 2020-08-20 2020-12-1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的时间敏感异构网络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2671862A (zh) * 2020-12-15 2021-04-16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tsn网络结合trdp协议的实时通信方法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2417A1 (en) * 2003-07-02 2005-01-06 Kelly Thomas J.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protocol conversions in a work machine
CN108092884A (zh) * 2017-11-23 2018-05-2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接入网关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11314228A (zh) * 2020-05-11 2020-06-19 之江实验室 一种支持时间敏感网络功能的plc控制系统
CN112073388A (zh) * 2020-08-20 2020-12-1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的时间敏感异构网络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2671862A (zh) * 2020-12-15 2021-04-16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tsn网络结合trdp协议的实时通信方法和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1887A (zh) * 2022-06-06 2022-09-13 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转换方法、接口转换设备以及车辆
CN115277799A (zh) * 2022-06-30 2022-11-01 深圳渊联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控制适配器、工业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3265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ena et al. Hybrid wired/wireless networks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CN110996368B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工厂的异构融合网络架构及路由配制方法
CN113923265B (zh) 一种端计算网关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
WO2023273385A1 (zh) 基于无线信道信息的5g与tsn联合调度方法
US20230353425A1 (en) Method, program, medium, and device for interconnecting primary network domain with secondary network domain through gateway device
US91066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hanging data between two devices in an automation network
US20220191150A1 (en) Multipoint Ethernet Bus
CN108809949A (zh) profinet、FF H1、CAN和profibus协议之间转换和调度的方法
EP2926506B1 (en) Communication module in an industrial network for reducing latency
Goswami et al.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for real-time network systems
Zhong et al. Industri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WIA-PA and its interoperation with foundation fieldbus
Hummen et al. Tsn–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
Pereira et al.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Chai et al. Real-time communication model based on OPC UA wireless network for intelligent production line
Wei et al. A network scheduling method for convergence of industrial wireless network and TSN
Joelianto Performance of an industrial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on ethernet network
Cavalieri Modelling and analysing congestion in KNXnet/IP
Haxhibeqiri et al. Safety-related applications over wireless time-sensitive networks
US20230353422A1 (en) Network Switch,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Time-Critical Data
Pereira et al.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Automation
Palensky Requirement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building networks
Zanuso et al. Multi-drive control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 in networked electric drives with EtherCAT
Arjmandi et al. Fieldbus interoperability on ethernet
CN117411949A (zh) 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189983B (zh) 一种访问autbus网络的tsn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