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3256B - 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3256B
CN113923256B CN202010575173.1A CN202010575173A CN113923256B CN 113923256 B CN113923256 B CN 113923256B CN 202010575173 A CN202010575173 A CN 202010575173A CN 113923256 B CN113923256 B CN 1139232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ource
server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onnection informa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51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3256A (zh
Inventor
刘兆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51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32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3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3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3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32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8Organisation or management of web site content, e.g. publishing, maintaining pages or automatic lin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管理服务器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向业务服务器返回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以使业务服务器向与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目标服务器对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数据源管理过程中,信息维护的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源是指存储在互联网服务器或者私有网络(内部网络)服务器中的数据集合。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处于某内部网络中的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对指定数据源进行删除、修改以及添加等管理操作,上述指定数据源的存储位置可以是内部数据源服务器,也可以是互联网(外网)数据源服务器。
通常,通过搭建代理服务器的方法进行数据源管理:
在数据源管理之前,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需要人工预先存储好该业务服务器可能涉及到的各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其中,对于内部数据源而言,通信连接信息即为该数据源所在内部数据源服务器标识信息,对于互联网数据源而言,通信连接信息则为代理服务器标识信息;同时,在代理服务器中,也需要人工预先存储好各互联网数据源所在的互联网数据源服务器标识信息。
当业务服务器需要进行数据源管理时,对于内部数据源,可以基于本地存储的该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直接与内部数据源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完成管理操作,对于互联网数据源,则需要先根据本地存储的该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与代理服务器建立通信,并通过代理服务器完成对互联网数据源服务器中的目标互联网数据源的管理操作。
上述数据管理方法,需要人工预先分别在各个业务服务器存储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随着业务内容不断丰富,涉及到的数据源数量也会动态增加,为保证信息同步,需要人工不断地分别对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编辑操作;同时,当多个业务服务器中均涉及到某些指定数据源,且需要对上述指定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进行编辑操作时,由于多个业务服务器中均存储有上述指定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因此,需要人工分别对多个业务服务器中存储的上述指定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进行编辑,导致重复操作较多,基于上述原因,采用上述数据管理方法,信息维护的人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以降低数据源管理过程中,信息维护的人工成本。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管理服务器,所述系统中还包括:业务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
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向所述业务服务器返回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以使所述业务服务器向与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各数据源包括: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
所述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
获取各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将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发送至所述代理服务器,以使所述代理服务器建立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并向所述管理服务器返回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基于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代理服务器,所述系统中还包括:业务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管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所述管理请求为所述业务服务器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并将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返回至所述业务服务器之后,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的;
根据预先建立的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向与所述目标数据源所在的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发送所述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
接收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基于所述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服务器,所述系统中还包括:管理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并返回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向与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管理服务器,所述系统中还包括:业务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
目标通信连接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业务服务器返回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以使所述业务服务器向与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各数据源包括: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
所述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装置还包括:
真实通信连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真实通信连接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发送至所述代理服务器,以使所述代理服务器建立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并向所述管理服务器返回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第一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第二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代理服务器,所述系统中还包括:业务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管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所述装置,包括:
管理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所述管理请求为所述业务服务器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并将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返回至所述业务服务器之后,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的;
第一管理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向与所述目标数据源所在的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发送所述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对应关系建立模块;
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基于所述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服务器,所述系统中还包括:管理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并返回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第二管理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与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理服务器,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数据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理服务器,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数据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服务器,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数据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数据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数据源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管理服务器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向所述业务服务器返回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以使所述业务服务器向与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分别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存储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而是将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集中存储于管理服务器中,当需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或者删除操作时,仅需在管理服务器一端集中管理即可,无需在各个业务服务器段分别操作,同时,即便多个业务服务器中均存储有指定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由于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只存在于管理服务器一端,进行信息编辑时,也能够避免重复操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数据源管理过程中,信息维护的人工成本。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管理服务器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代理服务器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服务器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方法的一个具体实例交互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理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降低数据源管理过程中,信息维护的人工成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100、业务服务器110组成的业务服务器集群、第一数据源服务器120组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集群、代理服务器130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140组成的第二数据源服务器集群。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120可以为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第二数据源服务器140可以为第二数据源服务器。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管理服务器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
步骤202,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进一步的,各数据源包括: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源可以为内部数据源,第二数据源可以为外网数据源(互联网数据源)。但并不限制第一数据源仅为内部数据源以及第二数据源仅为外网数据源,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不同访问路径的两类数据。
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包括: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和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
上述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可以为:
获取各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将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以使代理服务器建立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并向管理服务器返回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基于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建立第一对应关系;
基于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第二对应关系。
上述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工输入等方式,在业务服务器的输入界面中输入各数据源所在的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具体的,通信连接信息可以为各数据源所在数据源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如:IP地址、域名、或者IP地址和通信传输时使用的端口号等。
步骤203,向业务服务器返回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以使业务服务器向与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目标服务器对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其中,目标服务器对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包括:当目标服务器为第一数据源服务器时,第一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当目标服务器为代理服务器时,代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第二数据源向与目标数据源所在的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分别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存储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而是将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集中存储于管理服务器中,当需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或者删除操作时,仅需在管理服务器一端集中管理即可,无需在各个业务服务器段分别操作,同时,即便多个业务服务器中均存储有指定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由于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只存在于管理服务器一端,进行信息编辑时,也能够避免重复操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数据源管理过程中,信息维护的人工成本。
此外,管理服务器统一管理第二数据源和第一数据源的访问,对用户而言,各功能组件使用无差异;在访问第二数据源时,是通过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例如,连接地址),该通信连接信息不会在界面显示,从而用户无感知数据源是否使用代理,用户体验好。
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人工预先存储的信息量较少,因此,数据源管理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代理服务器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301,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
其中,管理请求为业务服务器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为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并将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返回至业务服务器之后,业务服务器发送的。
步骤302,根据预先建立的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向与目标数据源所在的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进一步的,第三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
接收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基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第三对应关系。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无需分别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存储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而是将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集中存储于管理服务器中,当需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或者删除操作时,仅需在管理服务器一端集中管理即可,无需在各个业务服务器段分别操作,同时,即便多个业务服务器中均存储有指定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由于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只存在于管理服务器一端,进行信息编辑时,也能够避免重复操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数据源管理过程中,信息维护的人工成本。
同时,由于代理服务器中预先自动建立了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上述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因此,与需要人工预先在代理服务器中存储好各互联网(外网)数据源所在的互联网(外网)数据源服务器标识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降低了信息维护的成本。此外,代理服务器可以根据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以进行代理注册,建立第三对应关系,从而使用户在进行第二数据源访问时,可以无感知通过第三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第二数据源。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服务器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401,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并返回与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
其中,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步骤402,向与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目标服务器对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其中,目标服务器对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包括:当目标服务器为第一数据源服务器时,第一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当目标服务器为代理服务器时,代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第二数据源,向与目标数据源所在的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无需分别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存储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而是将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集中存储于管理服务器中,当需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或者删除操作时,仅需在管理服务器一端集中管理即可,无需在各个业务服务器段分别操作,同时,即便多个业务服务器中均存储有指定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由于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只存在于管理服务器一端,进行信息编辑时,也能够避免重复操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数据源管理过程中,信息维护的人工成本。
此外,管理服务器统一管理第二数据源和第一数据源的访问,对用户而言,各功能组件使用无差异;在访问第二数据源时,是通过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例如,连接地址),该通信连接信息不会在界面显示,从而用户无感知数据源是否使用代理,用户体验好。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整个数据源管理过程中,业务服务器无需判断目标数据源为第一数据源还是第二数据源,也无需感知在数据源管理过程中是否使用了代理服务器。无论目标数据源为第一数据源还是第二数据源,对于业务服务器而言,其工作流程均是一样的: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获取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并与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通信连接,完成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操作。因此,对于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而言,业务服务器的业务代码是一致的,这样可以降低编程人员程序开发的复杂度。
为体现图1所示数据源管理系统中各个服务器间的交互流程,参见图5,图5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方法的一个具体实例交互流程图,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501,业务服务器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
步骤502,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
其中,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步骤503,管理服务器向业务服务器返回目标通信连接信息。
步骤504,业务服务器向与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当目标服务器为第一数据源服务器时,执行步骤505;当目标服务器为代理服务器时,执行步骤506。
步骤505,第一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之后,结束流程。
步骤506,代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向与目标数据源所在的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
步骤507,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与代理服务器可以为同一服务器。
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无需分别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存储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而是将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集中存储于管理服务器中,当需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或者删除操作时,仅需在管理服务器一端集中管理即可,无需在各个业务服务器段分别操作,同时,即便多个业务服务器中均存储有指定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由于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只存在于管理服务器一端,进行信息编辑时,也能够避免重复操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数据源管理过程中,信息维护的人工成本。
此外,管理服务器统一管理第二数据源和第一数据源的访问,对用户而言,各功能组件使用无差异;在访问第二数据源时,是通过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例如,连接地址),该通信连接信息不会在界面显示,从而用户无感知数据源是否使用代理,用户体验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方法,相应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源管理装置,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管理服务器,系统中还包括:业务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业务服务器和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信息获取请求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
目标通信连接信息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发送模块603,用于向业务服务器返回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以使业务服务器向与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目标服务器对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进一步的,各数据源包括: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
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包括: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和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
装置还包括:
真实通信连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真实通信连接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发送至代理服务器,以使代理服务器建立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并向管理服务器返回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第一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基于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建立第一对应关系;
第二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基于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第二对应关系。
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无需分别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存储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而是将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集中存储于管理服务器中,当需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或者删除操作时,仅需在管理服务器一端集中管理即可,无需在各个业务服务器段分别操作,同时,即便多个业务服务器中均存储有指定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由于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只存在于管理服务器一端,进行信息编辑时,也能够避免重复操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数据源管理过程中,信息维护的人工成本。
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人工预先存储的信息量较少,因此,数据源管理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方法,相应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源管理装置,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代理服务器,系统中还包括:业务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管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业务服务器和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
管理请求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管理请求为业务服务器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为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并将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返回至业务服务器之后,业务服务器发送的;
第一管理请求发送模块702,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第二数据源,向与目标数据源所在的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进一步的,装置还包括:第三对应关系建立模块;
第三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
接收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基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第三对应关系。
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无需分别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存储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而是将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集中存储于管理服务器中,当需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或者删除操作时,仅需在管理服务器一端集中管理即可,无需在各个业务服务器段分别操作,同时,即便多个业务服务器中均存储有指定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由于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只存在于管理服务器一端,进行信息编辑时,也能够避免重复操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数据源管理过程中,信息维护的人工成本。
同时,由于代理服务器中预先自动建立了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上述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因此,与需要人工预先在代理服务器中存储好各互联网(外网)数据源所在的互联网(外网)数据源服务器标识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降低了信息维护的成本。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管理方法,相应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又一种数据源管理装置,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服务器,系统中还包括:管理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业务服务器和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
信息获取请求发送模块801,用于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并返回与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第二管理请求发送模块802,用于向与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目标服务器对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无需分别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存储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而是将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集中存储于管理服务器中,当需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或者删除操作时,仅需在管理服务器一端集中管理即可,无需在各个业务服务器段分别操作,同时,即便多个业务服务器中均存储有指定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由于数据源通信连接信息只存在于管理服务器一端,进行信息编辑时,也能够避免重复操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数据源管理过程中,信息维护的人工成本。
同时,由于代理服务器中预先自动建立了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上述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因此,与需要人工预先在代理服务器中存储好各互联网(外网)数据源所在的互联网(外网)数据源服务器标识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降低了信息维护的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管理服务器,如图9所示,包括处理器901、通信接口902、存储器903和通信总线904,其中,处理器901,通信接口902,存储器903通过通信总线9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9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
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向业务服务器返回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以使业务服务器向与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目标服务器对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代理服务器,如图10所示,包括处理器1001、通信接口1002、存储器1003和通信总线1004,其中,处理器1001,通信接口1002,存储器1003通过通信总线10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0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管理请求为业务服务器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为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并将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返回至业务服务器之后,业务服务器发送的;
根据预先建立的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向与目标数据源所在的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服务器,如图11所示,包括处理器1101、通信接口1102、存储器1103和通信总线1104,其中,处理器1101,通信接口1102,存储器1103通过通信总线11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1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1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并返回与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向与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目标服务器对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与代理服务器可以集成到同一电子设备中,由该电子设备分别实现本发明中管理服务器和代理服务器执行的数据源管理方法的相关步骤,从而统一管理数据源及其代理功能。或者,将管理服务器和代理服务器的功能均集成至数据访问中间件,由数据访问中间件集中管理数据源,执行管理服务器和代理服务器执行的数据源管理方法的相关步骤。
上述服务器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服务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数据源管理方法。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数据源管理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服务器以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管理服务器,所述系统中还包括:业务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
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向所述业务服务器返回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以使所述业务服务器向与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所述各数据源包括: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
所述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
获取各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将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发送至所述代理服务器,以使所述代理服务器建立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并向所述管理服务器返回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基于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2.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代理服务器,所述系统中还包括:业务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管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所述管理请求为所述业务服务器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并将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返回至所述业务服务器之后,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的;
根据预先建立的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向与所述目标数据源所在的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发送所述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
接收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基于所述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4.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服务器,所述系统中还包括:管理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并返回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向与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所述各数据源包括: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
所述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
获取各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将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发送至所述代理服务器,以使所述代理服务器建立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并向所述管理服务器返回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基于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5.一种数据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管理服务器,所述系统中还包括:业务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
目标通信连接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业务服务器返回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以使所述业务服务器向与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所述各数据源包括: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
所述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装置还包括:
真实通信连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真实通信连接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发送至所述代理服务器,以使所述代理服务器建立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并向所述管理服务器返回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第一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第二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6.一种数据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代理服务器,所述系统中还包括:业务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管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所述装置,包括:
管理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所述管理请求为所述业务服务器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并将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返回至所述业务服务器之后,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的;
第一管理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向与所述目标数据源所在的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发送所述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真实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对应关系建立模块;
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基于所述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8.一种数据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源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服务器,所述系统中还包括:管理服务器、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以及第二数据源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数据源服务器位于同一内部网络中,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源的通信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以使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并返回与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存储有该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与第二数据源对应的通信连接信息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第二管理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与所述目标通信连接信息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目标数据源的管理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
所述各数据源包括: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
所述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各数据源与通信连接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
获取各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
将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发送至所述代理服务器,以使所述代理服务器建立各第二数据源与各第二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的第三对应关系,并向所述管理服务器返回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
基于所述代理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各数据源中第一数据源所在的真实数据源服务器通信连接信息,建立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9.一种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代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1.一种业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步骤。
12.一种数据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源服务器、第二数据源服务器、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理服务器、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代理服务器以及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业务服务器。
CN202010575173.1A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Active CN113923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173.1A CN113923256B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173.1A CN113923256B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3256A CN113923256A (zh) 2022-01-11
CN113923256B true CN113923256B (zh) 2024-05-03

Family

ID=79231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5173.1A Active CN113923256B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325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2414A1 (zh) * 2015-12-03 2017-06-0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云存储系统、客户终端、存储服务器及应用方法
CN109299069A (zh) * 2018-09-07 2019-02-01 安徽恒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数据采集的大数据采集管理平台
CN109710653A (zh) * 2018-12-29 2019-05-03 北京航天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数据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0425292B1 (en) * 2018-10-17 2019-09-24 Servicenow, Inc. Functional discovery and mapping of serverless resources
CN110311899A (zh) * 2019-06-17 2019-10-08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多业务系统访问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WO2019223181A1 (zh) * 2018-05-21 2019-11-2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Etl任务数据源切换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50584A (zh) * 2019-09-18 2020-02-04 苏宁云计算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1026794A (zh) * 2019-11-26 2020-04-17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源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090691A (zh) * 2019-12-19 2020-05-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93767A (zh) * 2019-11-20 2020-05-2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请求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集群化服务器系统
CN111309785A (zh) * 2020-02-14 2020-06-19 广州极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pring框架的数据库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2414A1 (zh) * 2015-12-03 2017-06-0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云存储系统、客户终端、存储服务器及应用方法
WO2019223181A1 (zh) * 2018-05-21 2019-11-2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Etl任务数据源切换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99069A (zh) * 2018-09-07 2019-02-01 安徽恒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数据采集的大数据采集管理平台
US10425292B1 (en) * 2018-10-17 2019-09-24 Servicenow, Inc. Functional discovery and mapping of serverless resources
CN109710653A (zh) * 2018-12-29 2019-05-03 北京航天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数据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311899A (zh) * 2019-06-17 2019-10-08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多业务系统访问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0750584A (zh) * 2019-09-18 2020-02-04 苏宁云计算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1193767A (zh) * 2019-11-20 2020-05-2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请求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集群化服务器系统
CN111026794A (zh) * 2019-11-26 2020-04-17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源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090691A (zh) * 2019-12-19 2020-05-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09785A (zh) * 2020-02-14 2020-06-19 广州极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pring框架的数据库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用于数据库搜索引擎的数据采集模型;耿亚玮;熊桂喜;;微计算机信息;20071125(第33期);全文 *
基于超元数据缓存的高速数据访问系统;张震伟;马雁云;;广东通信技术;20160915(第09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3256A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740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18176B (zh) 一种直播业务的处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55772B (zh) 跨设备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装置、设备、服务器及介质
CN111177112A (zh) 基于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库阻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61140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2994958B (zh)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88126B (zh) 资源下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4410660A (zh) 多媒体资源的下载方法、装置、路由器及服务器
CN109446445B (zh) 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0311855B (zh) 用户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57438A (zh) 接口测试用例的更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390044A (zh)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78424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132836B (zh) 一种任务分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23256B (zh) 一种数据源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WO2024051385A1 (zh) 远程升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135503B (zh) 数据下载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80408A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电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592130A (zh) 一种服务部署方法、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367500A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185804A (zh) 一种接口测试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159988A (zh) 一种模型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56646B (zh) 操作文件系统子目录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1543A (zh) 一种多租户工作流引擎服务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JP2002251309A (ja) 共有ファイル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