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1321A - 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1321A
CN113921321A CN202110776370.4A CN202110776370A CN113921321A CN 113921321 A CN113921321 A CN 113921321A CN 202110776370 A CN202110776370 A CN 202110776370A CN 113921321 A CN113921321 A CN 113921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input device
movable
button
multidirectional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63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沼贞幸
细野邦夫
村中哲夫
萩原康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21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13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8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 H01H13/78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ontacts, e.g. conductive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6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4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 H01H25/041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having a generally flat operating member depressibl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to operate different contro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1/00Contacts
    • H01H2201/022Material
    • H01H2201/032Conductive polymer; Rub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78Variable resistance by variable contact area or point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实现小型化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包括具有筒状部以及设于筒状部之下的平板部的应变体、设于平板部的多个应变传感器、载置于应变体的筒状部之上的布线基板、与布线基板上的电极一同构成开关的触点橡胶以及载置于触点橡胶的按钮,触点橡胶具有位于周缘的基部、位于中央的可动部以及将基部与可动部连接的可变形部,可动部能够向可变形部的非变形状态下的第一位置以及可变形部的变形状态下的第二位置移动,在可动部处于第一及第二位置时,按钮的下表面中央与触点橡胶的可动部的上表面接触,在可动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而可动部的下表面与布线基板上的电极接触时,设于按钮的下表面周缘的凸部按压布线基板。

Description

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带开关输入装置,具有具备应变电阻元件的杆部件、由可动触点以及固定触点构成的开关、操作所述杆部件的第一操作部、操作所述开关的第二操作部、向一方向对该第二操作部施力的复位弹簧,在未操作时所述第二操作部由于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而比所述第一操作部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在操作时通过操作者的手指将所述第二操作部向所述第一操作部内压入从而能够由操作者的手指对所述第一操作部进行操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0361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以往的带开关输入装置在操作第二操作部与第一操作部时接触的部分不同,因此难以小形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小型化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包括:应变体,至少具有筒状部、以及设于所述筒状部之下的第一平板部;多个应变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平板部;布线基板,载置于所述应变体的所述筒状部之上;触点橡胶,载置于所述布线基板,并且与所述布线基板上的电极一同构成开关;以及按钮,载置于所述触点橡胶,所述触点橡胶具有位于周缘的基部、位于中央的可动部、以及将所述基部与所述可动部连接的可变形部,所述可动部能够向所述可变形部未变形的状态下的相对于所述基部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可变形部变形后的状态下的相对于所述基部的第二位置移动,无论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中的哪一个,所述按钮的下表面中央都与所述触点橡胶的所述可动部的上表面接触,在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从而所述可动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布线基板上的电极接触时,设于所述按钮的下表面周缘的凸部按压所述布线基板。
发明效果
能够提供实现小型化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的图。
图2是表示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的操作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图1的A-A向视截面的图。
图5是表示图2的B-B向视截面的图。
图6是表示图2的B-B向视截面的图。
图7是表示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200的图。
图8是表示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200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M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100A 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100B 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110、110M 基台
120 FPC
125 应变检测元件
130 杆
131 平板部
132 筒状部
133 平板部
140 PCB
141 电极
141A、141B 电极部
150 触点橡胶
151 基部
152 可动部
153 可变形部
160、160M 按钮
161、161M 凸部
162 凹部
170 罩
200 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的图。图2是表示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的操作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的分解图。图4是表示图1的A-A向视截面的图。图5以及图6是表示图2的B-B向视截面的图。
以下,定义XYZ坐标系来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俯视是指XY面视,为了方便说明,将-Z方向侧称作下侧或者下,将+Z方向侧称作上侧或者上,但并不表示普遍的上下关系。
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包括保持部110、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柔性印刷电路板)120、应变检测元件125、杆130、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140、触点橡胶150、按钮160、以及罩170。
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能够安装于游戏机、摄像机等所有种类的电子设备。保持部110与罩170是电子设备的壳体的一部分。FPC 120、应变检测元件125、杆130、PCB 140、触点橡胶150、以及按钮160构成为在固定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状态下不产生位置偏移。这里省略电子设备,对安装于电子设备状态下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是如下所述的装置,首先如黑色箭头所示那样将按钮160向下方按下,在将按钮160完全按下的状态下,能够如白色箭头所示那样进行向平面方向按压按钮160的按压操作,并且在将按钮160完全按下的状态下,能够进行向下方向进一步按压按钮160的按压操作。另外,在图2中,为了表示平面方向的按压操作而示出表示±X方向与±Y方向的四个白色箭头,但在俯视时能够进行向360度中的任意方向按压按钮160的按压操作。以下,对各部的构成进行说明。
保持部110具有基座111、圆筒部112、加强板113、以及顶板114。基座111以及顶板114是圆环状的板状的部分,在其间设有圆筒部112与加强板113。作为一例,四张加强板113在俯视时等间隔地设于圆筒部112的外周部分,对基座111与顶板114之间进行加强。
FPC 120是柔性布线基板的一例,具有基部121与布线部122。FPC 120作为一例是聚酰亚胺制的薄膜基板。基部121为圆环状,设于保持部110的顶板114的上表面。基部121粘合于杆130的下表面。布线部122从基部121沿-Y方向延伸,靠近基部121的部分设于保持部110的顶板114的上表面。
应变检测元件125是应变传感器的一例。四个应变检测元件125设于FPC 120的基部121的下表面。四个应变检测元件125具有长度方向,在俯视时以延伸方向相差90度的方式配置于圆环状的基部121的下表面。作为一例,两个应变检测元件125的延伸方向为X方向,剩余的两个应变检测元件125的延伸方向为Y方向。
应变检测元件125作为一例是由通过纳米碳实现的伸缩性导电层的层叠体构成的电阻型应变传感器,被印刷于基部121的下表面。当应变检测元件125由于杆130随着按钮160的按压操作而形变,导致被沿长度方向拉伸时,则电阻值增大。与之相反地当沿长度方向缩短时,则电阻值降低。
四个应变检测元件125在FPC 120的下表面通过以桥式电路形式连接的布线而连接,布线延伸至布线部122的端部。在电子设备设有未图示的主基板。FPC 120的布线连接于电子设备的主基板。作为一例,通过将银糊印刷于FPC 120的下表面来制作布线。这是为了使布线本身也具有柔软性。另外,应变检测元件125不限于这种构成,也可以使用其他构成。此外,布线不限于将银糊印刷于FPC 120而成。
杆130是应变体的一例,具有第一平板部131、筒状部132、以及第二平板部133,作为一例为树脂制。
第一平板部131在俯视时是矩形状的板状的部件,在上表面具有圆盘状的凸部。在第一平板部131的上表面的中央连接有筒状部132。第一平板部131配置于保持部110的顶板114的上表面、以及FPC 120的上表面之上。在第一平板部131的下表面设有对应于顶板114的上表面与FPC 120的上表面的阶梯差的凹部,能够在第一平板部131与顶板114之间稳定地配置FPC 120。在第一平板部131的下表面粘合FPC 120。若第一平板部131变形,则应变检测元件125也变形,电阻值发生变化。另外,平板部131也可以不具有上表面的圆盘状的凸部。
筒状部132是在俯视时比第一平板部131以及第二平板部133细的部分,作为一例为圆筒状。通过筒状部132为圆筒状,从而容易以均等的操作力使第二平板部133相对于第一平板部131在俯视时向360度的任一方向倾倒。
第二平板部133是连接于筒状部之上的圆盘状的部分,在上表面的中央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133A。第二平板部133的俯视时的尺寸与第一平板部131的上表面的圆盘状的凸部大致相等。第二平板部133的上表面抵接于PCB 140的下表面。第二平板部133的上表面也可以粘合于PCB 140的下表面。
第二平板部133的下表面的中央连接于筒状部132。若按钮160在被完全按下的状态下被向平面方向按压,则第二平板部133相对于第一平板部131倾斜。由于第二平板部133具有凹部133A,因此为相对于第一平板部131容易倾斜的构造。若第二平板部133相对于第一平板部131倾斜,则第一平板部131变形,应变检测元件125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若在按钮160被完全按下的状态下对按钮160进行平面方向的按压操作,则四个应变检测元件125的电阻值发生变化,包含四个应变检测元件125的桥式电路的输出发生变化。通过微计算机等检测桥式电路的输出的变化,能够检测出向平面方向的360度中的哪一方向进行了按压操作。
此外,若在按钮160被完全按下的状态下进行进一步向下方向按压按钮160的按压操作,则经由筒状部132向下方向按压第一平板部131的中央部。其结果,对第一平板部131的中央部施加向下方向按压的力,第一平板部131变形。由于FPC 120的基部121的中心侧被向下方拉伸那样形变,因此设于FPC 120的下表面的四个应变检测元件125的长度变长。若四个应变检测元件125的长度变长,则四个应变检测元件125的电阻值全部增大。因此,在四个应变检测元件125的电阻值全部增大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微计算机等检测出进行了向下方向的按压操作。
另外,这里对杆130具有第二平板部133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杆130也可以不具有第二平板部133。在这种情况下,筒状部132的上端抵接于PCB 140的下表面即可。
PCB 140是布线基板的一个例子,作为一例是FR4(Flame Retardant type 4:阻燃等级4)规格的布线基板。PCB 140在上表面的中央具有电极141。电极141具有电极部141A、141B。电极部141A、141B分别是第一电极部,第二电极部的一例。电极部141A、141B之间以S形状断开。换言之,电极部141A、141B为梳齿状,具有将彼此的齿配置为嵌套状的形状。电极部141A、141B连接于PCB 140的未图示的布线。此外,PCB 140具有布线部142。布线部142沿+X方向延伸,并向-Y方向弯曲。在布线部142的前端设有端子142A。PCB 140的布线部142的端子142A连接于未图示的主基板的布线。
触点橡胶150是橡胶制的部件,具有位于周缘的圆环状的基部151、位于中央的可动部152、以及可变形部153。基部151抵接于PCB 140的上表面的电极141的外围的周缘部的上表面。
可动部152比基部151以及可变形部153厚,在下端具有导电橡胶部152A。导电橡胶部152A位于可动部152的下端,是含有碳颗粒的导电橡胶制。导电橡胶部152A能够通过双色成型与可动部152一体地制作。
此外,可动部152通过可变形部153保持于基部151,能够相对于基部151向上下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未进行按下按钮160的操作,可变形部153未变形的状态下的可动部152的位置为第一位置的一例。在可动部152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导电橡胶部152A不与电极141接触。此外,在可动部152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按钮160的下端的凸部161不与基部151的上表面接触,凹部162的底面162A与可动部152的上表面接触。
此外,从可动部152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起按钮160被完全按下,如图5以及图6所示那样可变形部153完全变形的状态下的可动部152的位置为第二位置的一例。在可动部152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导电橡胶部152A与电极141接触,按钮160的下端的凸部161与基部151的上表面接触。此外,在可动部152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可动部152在上下方向上稍微被压扁,从而凸部161抵接于基部151的上表面。如此,可动部152在第二位置被在上下方向上稍微压扁。因此,通过使可动部152的厚度比基部151厚,并且可动部152具有某种程度的厚度,从而能够实现在将按钮160按下后进一步向下方按压时凸部161抵接于基部151的上表面的构成。此外,考虑到触点橡胶150的制造时的尺寸公差,则要求可动部152在上下方向(纵向)上缩短尺寸公差以上,因此出于这种观点,也优选采用使可动部152的厚度比基部151厚,并且可动部152具有某种程度的厚度的构成。
此外,在可动部152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是按钮160的凸部161经由基部151抵接于PCB 140的上表面的状态,按钮160位于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的行程的下端。此外,在可动部152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按钮160的凹部162的底面162A也与可动部152的上表面接触。
此外,若从可动部152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起进一步按压按钮160,则可动部152弹性地变形,因此当按钮160被按下至行程的下端并被进一步按压时,基部151弹性变形带来的柔软触感传递至操作者。
可变形部153是将基部151与可动部152连接的部分,为圆环状且比基部151以及可动部152薄,因此能够从图4所示那样的未变形的状态变形至图5所示那样的完全变形的状态。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可变形部153连接于可动部152的内周部相对于连接于基部151的外周部向下方陷入那样翻转。可变形部153具有复原性(弹性),若从图5所示的完全变形的状态起解除按钮160的按压操作,则能够复原为图4所示的状态。另外,可变形部153未变形的状态是保持触点橡胶150成型时的状态下的可变形部153的形状的状态。
按钮160载置于触点橡胶150之上,作为一例为圆筒状的部件。按钮160作为一例为树脂制,具有从下表面的径向上的最外侧向下方突出的凸部161、以及从下表面向上方凹陷的凹部162。
凸部161如上述那样在可动部152处于第二位置时抵接于基部151的上表面。在该状态下可动部152在上下方向上被稍微压扁。由于凸部161经由基部151按压PCB 140,因此从可动部152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起按钮160被进一步向平面方向或者下方向按压时,能够提供柔软的感触。
由于凹部162从按钮160的下表面向上方凹陷,因此作为凹部162的底部的面的底面162A面向下方。底面162A是按钮160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凹部162在俯视时位于按钮160的中央部,因此底面162A是按钮160的下表面中央。
在从下表面侧观察(底面视)按钮160时凹部162为圆形。在凹部162内收容可动部152,因此凹部162的径向的尺寸比可动部152的径向的尺寸大。可动部152若在第二位置被按压,则向径向扩展,因此使凹部162的径向尺寸相对于可动部152的径向的尺寸具有裕度。
在凹部162内收容有可动部152,在可动部152处于第一位置时、处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时、以及处于第二位置时的所有的状态下,底面162A均与可动部152的上表面接触。
在俯视时罩170为圆环状的部件,具有开口部171以及腿部172。开口部171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罩170的中央。在开口部171内插通有按钮160。腿部172从罩170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这种罩170固定于安装有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等。
如以上那样,在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中,在将按钮160完全按下、电极141的电极部141A以及141B导通的状态下,进一步向平面方向或者下方向按压按钮160,从而能够选择平面方向上的360度中的任一方向或者下方向。能够通过一个按钮160的操作实现使电极部141A以及141B导通的操作、以及选择平面方向上的360度中的任一方向或者下方向的操作。因此,无需设置两个开关,可小型化。
因此,能够提供实现小型化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此外,能够通过一个按钮160进行两种操作,无需设置两个开关,因此能够使外观简洁化。
这种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例如在用作游戏机的控制器的情况下,通过将按钮160完全按下,能够进行投球(棒球)、踢球(足球)、击球(高尔夫)等操作,通过左右方向的按压操作能够进行使球向左右方向转弯的操作,通过前后方向的按压操作能够进行使球向上下方向转弯的操作。此外,也能够设为通过下方向的按压操作使球减速。此外,在用作摄像机的控制器的情况下,在通过将按钮160完全按下开始录像,并持续按下进行录像时,能够通过前后方向的按压操作进行变焦(前后)的操作,通过左右方向的按压操作进行变更麦克风灵敏度的操作。
此外,以上说明了对电子设备安装一个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的方式,但也可以安装多个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这里,对包括多个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200进行说明。图7以及图8是表示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200的图。
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200包括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A以及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B。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A以及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B与图1至图6所示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相同,但通过共用基板114M而模块化。另外,在图7以及图8中,省略了罩170,但罩170可以共用于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A以及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B。此外,保持部110M共用于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A以及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B,相当于顶板114的部分构成为共用基板114M。
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A以及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B出于抑制误动作等观点使FPC 120、应变检测元件125、杆130、PCB140、触点橡胶150、以及按钮160单独构成。在这种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200中,在两个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A以及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B的各自中,能够通过一个按钮160的操作实现使电极部141A以及141B导通的操作、以及选择向平面方向上的360度中的任一方向或者下方向的操作。因此,无需设置两种开关,可小型化。
因此,能够提供实现小型化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200。此外,在两个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A以及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B的各自中,通过一个按钮160能够进行两种操作,无需设置两种开关,因此能够使外观简洁化。此外,在共用基板114M固定多个杆130。对各杆130固定FPC 120、应变检测元件125、以及PCB 140。如此,通过设为将多个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模块化而成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200,在向电子设备安装的情况下,能够简化组装工序。另外,在用作摄像机的控制器的情况下,除了上述的录像开始、拍摄倍率、麦克风灵敏度的变更之外,还能够控制副相机(以与通常的相机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拍摄倍率拍摄的相机)、拍摄者侧的麦克风灵敏度。
此外,以上对按钮160的凸部161经由基部151按压PCB 140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图9所示那样的构成。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M的图。图9示出相当于图6的截面构造。
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M在包括按钮160M来代替图1至图6所示的按钮160这点上与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不同。按钮160M在具有凸部161M与卡合部163来代替图1至图6所示的凸部161这点上与按钮160不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M的其他构成与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相同。
卡合部163是在按钮160M的外周面的下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圆环状的部分。由于按钮160M插通于罩170的开口部171,因此为了不使按钮160M从罩170的开口部171向上侧脱出而设有卡合部163。
在俯视时凸部161M与触点橡胶150的基部相比位于更外侧,如图6所示直接与PCB140的上表面接触。因此,若将按钮160完全按下,则凸部161M直接按压PCB 140的上表面。在这种构成下,与图1至图6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同样,也能够通过一个按钮160M的操作实现使电极部141A以及141B导通的操作、以及选择平面方向上的360度中的任一方向或者下方向的操作。因此,无需设置两个开关,可小型化。
因此,能够提供实现小型化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100M。此外,能够通过一个按钮160M进行两种操作,无需设置两个开关,因此能够使外观简洁化。
此外,若将按钮160完全按下,则凸部161M直接按压PCB 140的上表面,因此能够向完全按下按钮160后试图进一步向平面方向或者下方向按压按钮160的利用者提供硬质的触感。
以上,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公开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则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Claims (15)

1.一种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包括:
应变体,至少具有筒状部以及设于所述筒状部之下的第一平板部;
多个应变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平板部;
布线基板,载置于所述应变体的所述筒状部之上;
触点橡胶,载置于所述布线基板,与所述布线基板上的电极一同构成开关;以及
按钮,载置于所述触点橡胶,
所述触点橡胶具有位于周缘的基部、位于中央的可动部、以及将所述基部与所述可动部连接的可变形部,所述可动部能够向所述可变形部未变形的状态下的相对于所述基部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可变形部变形后的状态下的相对于所述基部的第二位置移动,
无论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中的哪一个,所述按钮的下表面中央都与所述触点橡胶的所述可动部的上表面接触,
在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从而所述可动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布线基板上的电极接触时,设于所述按钮的下表面周缘的凸部按压所述布线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所述按钮的下表面周缘的所述凸部经由所述触点橡胶的所述基部按压所述布线基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所述触点橡胶的所述可动部比所述基部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所述按钮的下表面周缘的所述凸部在俯视时与所述触点橡胶的所述基部相比位于更外侧,并直接按压所述布线基板。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所述应变体还具有设于所述筒状部之上的第二平板部,
所述布线基板载置于所述第二平板部之上,
所述按钮的下表面周缘的所述凸部设于俯视时与所述第二平板部重叠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所述电极具有在俯视时被以S形状分割的第一电极部以及第二电极部,在与所述触点橡胶的所述可动部的下表面接触时导通。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所述触点橡胶被双色成型,在所述可动部的下端具有含碳的导电橡胶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所述按钮具有收容所述触点橡胶的所述可动部的至少上部的凹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所述凹部的宽度比所述可动部的被收容于所述凹部内的部分的宽度宽。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还包括柔性布线基板,设于所述应变体的所述第一平板部之下,并配置有所述多个应变传感器,
所述多个应变传感器经由所述柔性布线基板粘合于所述第一平板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所述多个应变传感器是印刷于所述柔性布线基板的多个电阻体。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还包括保持所述应变体的保持部。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还包括使所述按钮的上端侧露出、并且覆盖所述按钮的下端侧的罩。
14.一种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
包括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
所述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分别包括:
应变体,至少具有筒状部以及设于所述筒状部之下的第一平板部;
多个应变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平板部;
布线基板,载置于所述应变体的所述筒状部之上;
触点橡胶,载置于所述布线基板,与所述布线基板上的电极一同构成开关;
按钮,载置于所述触点橡胶;以及
共用基板,保持所述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所述应变体以及所述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所述应变体,
所述触点橡胶具有位于周缘的基部、位于中央的可动部、以及将所述基部与所述可动部连接的可变形部,所述可动部能够向所述可变形部未变形的状态下的相对于所述基部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可变形部变形后的状态下的相对于所述基部的第二位置移动,
无论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中的哪一个,所述按钮的下表面中央都与所述触点橡胶的所述可动部的上表面接触,
在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从而所述可动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布线基板上的电极接触时,设于所述按钮的下表面周缘的凸部按压所述布线基板,
多个所述应变体、多个所述应变传感器、多个所述布线基板以及所述共用基板彼此固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
还包括柔性布线基板,设于所述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所述应变体的所述第一平板部以及所述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所述应变体的所述第一平板部之下,并配置有所述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所述多个应变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所述多个应变传感器,
所述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所述多个应变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所述多个应变传感器,经由所述柔性布线基板设于所述第一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所述第一平板部以及所述第二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所述第一平板部。
CN202110776370.4A 2020-07-10 2021-07-09 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 Pending CN1139213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19462A JP7449183B2 (ja) 2020-07-10 2020-07-10 スイッチ付き多方向入力装置、及び、スイッチ付き多方向入力システム
JP2020-119462 2020-07-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1321A true CN113921321A (zh) 2022-01-11

Family

ID=79172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6370.4A Pending CN113921321A (zh) 2020-07-10 2021-07-09 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7478B2 (zh)
JP (1) JP7449183B2 (zh)
CN (1) CN113921321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46249B2 (ja) 2001-02-09 2009-10-2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およびキーボード入力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3667664B2 (ja) 2001-07-23 2005-07-0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入力装置
JP3898477B2 (ja) 2001-09-19 2007-03-28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2004014158A (ja) 2002-06-04 2004-01-15 Alps Electric Co Ltd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4351963B2 (ja) 2004-08-06 2009-10-2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
JP2009170125A (ja) 2008-01-11 2009-07-30 Seiko Instruments Inc 電子機器のスイッチ構造
JP2010205691A (ja) 2009-03-06 2010-09-16 Panasonic Corp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US9728352B2 (en) * 2014-01-13 2017-08-08 Htc Corporation Switch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128062B2 (en) * 2015-12-31 2018-11-13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Strain gauge proportional push button
KR102141390B1 (ko) * 2016-03-10 2020-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원격 조정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49183B2 (ja) 2024-03-13
US11417478B2 (en) 2022-08-16
US20220013311A1 (en) 2022-01-13
JP2022016151A (ja)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03731B2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7166813B2 (en) Multistep switch having capacitive type sensor
US731241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80030473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4013507A (ja)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多方向入力装置
US6653579B2 (en) Multi-directional input joystick switch
US6849817B2 (en) Switching device including stopper surface-moun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TW200947488A (en) Slide operation type switch
US20030021284A1 (en) Coordinate input apparatus including an optical movement detection device used for optically inputting coordinates and pressed for switching a switch device
JP5611742B2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US8188388B2 (en) Operation key structure
US20220102090A1 (en) Movable member and input device
CN113921321A (zh) 带开关多方向输入装置以及带开关多方向输入系统
KR101435685B1 (ko) 복합조작형 입력장치
KR20110102812A (ko) 스위치 유닛, 조작 스위치 및 휴대 단말
JP4375381B2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5365910B2 (ja) 撮像装置
KR100724428B1 (ko) 입력장치 및 그 입력장치를 갖는 휴대 단말기
KR20110105262A (ko) 다방향 입력장치
JP4937994B2 (ja) 多方向スライド式スイッチ
JP4007896B2 (ja) 入力装置
JP2008078022A (ja)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スイッチ装置
JP5241130B2 (ja) スイッチ機構およびスイッチ機構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2009544093A (ja) カーソル制御用の単純な多方向キーを備えた装置
WO2023157299A1 (ja) 入力装置およびコントロー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