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8400A - 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8400A
CN113918400A CN202111116010.8A CN202111116010A CN113918400A CN 113918400 A CN113918400 A CN 113918400A CN 202111116010 A CN202111116010 A CN 202111116010A CN 113918400 A CN113918400 A CN 113918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generating
data
test result
effect se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60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巨汉基
王杰
崔文武
庞富宽
韩迪
袁瑞铭
易忠林
谭志强
刘晓天
燕凯
薛一鸣
卢继哲
侯帅
刘宣
祝恩国
王亚超
赵思翔
郭皎
戚成飞
余安国
王龙宇
王语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11160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84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8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8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06F11/261Functional testing by simulating additional hardware, e.g. fault simul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以供测试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能够对智能融合终端的驱动程序进行全面充分验证,保障智能融合终端运行的稳定性及其功能可靠性,进而减轻运维工作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融合终端作为新一代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能够覆盖集中器、专变终端、回路巡检仪、智能配变终端的原有功能,满足营配融合类的新型业务需求。目前电力终端开发厂家基本采用成熟的操作系统进行开发,智能融合终端的驱动接口规范,但驱动接口与操作系统绑定,且驱动硬件命名规则各不相同,很难做统一测试。相关技术中,只能通过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部分驱动接口的验证,存在驱动接口验证不完整的情况,以及在后期应用程序更新之后,可能因为调用了未经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测试的驱动而导致整个终端的运行不稳定,对后期的运维工作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能够对智能融合终端的驱动程序进行全面充分验证,保障智能融合终端运行的稳定性及其功能可靠性,进而减轻运维工作压力。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驱动测试装置。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驱动测试系统。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包括:
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
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以供测试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优选的,仿真模拟器还包括上位机通信模组;在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测试软件发送的复位初始化命令,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复位初始化;
根据指定通信协议,通过上位机通信模组控制预先安装的代理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号与测试软件进行连接,并向测试软件发送连接成功消息;
通过上位机通信模组接收测试软件发送的应用程序控制命令,控制代理应用程序卸载除代理应用程序之外的测试程序并安装测试应用程序。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向数据存储器写入测试数据;
读取数据存储器存储的存储数据;
若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相同,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不同,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不同字节长度的存储数据;
判断每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数据是否均与实际数据相同;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向数据存储器中写入测试数据;
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线程写入成功;
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向数据存储器写入异常数据;
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从数据存储器中读取异常数据;
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实时时钟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向实时时钟写入测试时钟数据;
读取实时时钟中存储的存储时钟数据;
若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小于设置的差值阈值,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置的差值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实时时钟;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实时时钟中存储的存储时钟数据;
判断每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时钟数据是否均与实际时钟数据相同;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实时时钟;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向实时时钟写入异常时钟数据;
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设置的波特率对字节数据进行收发测试;
判断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是否相同;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按照设置的步进偏差和偏移比例,对设置的波特率进行计算,生成多个偏移波特率;
按照多个偏移波特率,分别对指定字节长度的字节数据进行收发测试;
判断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是否相同;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按键驱动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接收用户按照指定频率输入的按键操作;
统计按键操作的第一按键次数,并将第一按键次数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判断第一按键次数与实际按键次数是否相同;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按键驱动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接收用户按照指定频率输入的对至少两个按键同时进行的按键操作;
统计按键操作的第二按键次数和按键类型,并将第二按键操作和按键类型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判断第二按键次数是否与第二实际次数相同且按键类型与实际类型相同;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测试,测试命令包括亮屏指令和第一持续时间;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响应于亮屏指令,控制液晶显示屏亮屏,并在亮屏时间达到第一持续时间后控制液晶显示屏熄屏;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将指定字符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刷新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每次显示的字符是否与指定字符相同;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将多张指定尺寸的图像按照第二时间间隔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交替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每次显示的图像是否与实际图像相同;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将指定样式的图像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指定样式的图像中的字符是否完整;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将异常尺寸的图像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安全芯片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读取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
判断属性信息是否为空值;
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安全芯片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
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线程读取到的属性信息为空值;
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安全芯片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向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写入异常数据;
读取属性信息;
判断属性信息是否为异常数据;
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数模转换接口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获取采样数据,采样数据包括硬件电压和传感数据;
判断硬件电压是否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传感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数模转换接口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采样数据,采样数据包括硬件电压和传感数据;
判断每个线程读取到的硬件电压是否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传感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数模转换接口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若测试命令包括第一异常参数,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发光二极管测试,测试命令包括发光指令和第二持续时间;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响应于发光指令,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光,并在发光时间达到第二持续时间后控制发光二极管闭光;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发光二极管测试;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若测试命令包括第二异常参数,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方法还包括:
将测试应用程序按照预设心跳时间产生的心跳帧发送至测试软件;
若测试应用程序未产生心跳帧的次数超过设置的次数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并重新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和测试软件;
主控模块用于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响应于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
测试软件用于向主控模块发送测试命令;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优选的,仿真模拟器还包括:上位机通信模组;
主控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测试软件发送的复位初始化命令,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复位初始化;根据指定通信协议,通过上位机通信模组控制预先安装的代理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号与测试软件进行连接;通过上位机通信模组接收测试软件发送的应用程序控制命令,控制代理应用程序卸载除代理应用程序之外的测试程序并安装测试应用程序;
测试软件还用于接收主控模块发送的连接成功消息。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测试;
主控模块具体用于向数据存储器写入测试数据;读取数据存储器存储的存储数据;若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相同,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不同,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实时时钟测试;
主控模块具体用于向实时时钟写入测试时钟数据;读取实时时钟中存储的存储时钟数据;若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小于设置的差值阈值,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置的差值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测试;
主控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设置的波特率对字节数据进行收发测试;判断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是否相同;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按键驱动测试;
主控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用户按照指定频率输入的按键操作;统计按键操作的第一按键次数,并将第一按键次数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判断第一按键次数与实际按键次数是否相同;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测试,测试命令包括亮屏指令和第一持续时间;
主控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亮屏指令,控制液晶显示屏亮屏,并在亮屏时间达到第一持续时间后控制液晶显示屏熄屏;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安全芯片测试;
主控模块具体用于读取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判断属性信息是否为空值;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数模转换接口测试;
主控模块具体用于获取采样数据,采样数据包括硬件电压和传感数据;判断硬件电压是否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传感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测试项目包括发光二极管测试,测试命令包括发光指令和第二持续时间;
主控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发光指令,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光,并在发光时间达到第二持续时间后控制发光二极管闭光;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主控模块还用于将测试应用程序按照预设心跳时间产生的心跳帧发送至测试软件;若测试应用程序未产生心跳帧的次数超过设置的次数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并重新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驱动测试装置,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
驱动测试单元,用于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
发送单元,用于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以供测试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
本发明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以供测试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能够对智能融合终端的驱动程序进行全面充分验证,保障智能融合终端运行的稳定性及其功能可靠性,进而减轻运维工作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融合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驱动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仿真模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驱动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智能融合终端安装在公变或专变台区,可实现客户侧和配电侧计量与感知设备的灵活接入,具有数据采集、智能费控、时钟同步、精准计量、有序充电、用能管理、回路状态巡检、户变关系识别、停电事件上报等功能。它采用模组化设计,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对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的要求不尽相同,于是各种类别的功能模组应运而生,智能融合终端通过不同种类的功能模组配合,实现对终端形态的重新定义。智能融合终端的功能模组通过USB总线安装在智能融合终端的本体上,用于扩展本体功能,包括远程通信模块(如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等)、本地通信模块(如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微功率无线通信模块、RS-485通信模块、远程抄表系统M-Bus通信模块、电控设备CAN通信模块等)、控制模块、遥信脉冲采集模块、回路状态巡检模块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融合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智能融合终端包括主控模块100、底板模块200和通信模组300。
主控模块100,即智能融合终端的主控板所在,包括但不限于主控板、液晶和按键等。
底板模块200包括计量采样模块、电源模块和以太网模块,底板模块200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简称:SPI)、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和以太网接口与主控模块100进行通信。
如图1所示,智能融合终端包括5个通信模组300,通信模组300通过和主控板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进行连接和交互。通信模组300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目前常用模组有载波模组、RS-485模组、回路状态巡检模组、遥信脉冲模组和远程通信模组。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智能融合终端中通信模组的数量不作限定。
目前发布的面向模组化终端的统一操作系统基于嵌入式Linux内核,进行了统一平台的分层设计、开发适配模式、版本管理方法,约定了各层之间的接口规范以及接口设计规范。明确了硬件接口层在统一操作系统中的位置,阐述了硬件接口层设计原则、设计约束及使用规范。现在,电力终端开发厂家开发的智能融合终端的驱动接口与操作系统绑定,且驱动硬件命名规则各不相同,很难做统一测试。相关技术中,只能通过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部分驱动接口的验证,存在驱动接口验证不完整的情况,以及在后期应用程序更新之后,可能因为调用了未经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测试的驱动而导致整个终端的运行不稳定,对后期的运维工作造成困难。目前智能融合终端的检测方法都集中在软件功能层面,没有专门针对底层驱动的测试,无法对智能融合终端的底层程序进行功能符合性以及性能可靠性进行验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驱动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主控模块100、仿真模拟器400和测试软件500。主控模块100与仿真模拟器400连接,仿真模拟器400与测试软件500连接。
主控模块100,即智能融合终端的主控板所在,包括但不限于主控板、液晶和按键等,用于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响应于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
主控模块100是待测试对象,内部安装了智能融合终端的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主板、液晶、按键等;软件包括但不限于驱动、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等。
仿真模拟器400包括底板仿真模组410、通信仿真模组420和上位机通信模组430。底板仿真模组410用于模拟底板模块与主控模块100进行数据通信;通信仿真模组420用于模拟通讯模组与主控模块100进行数据通信;上位机通信模组430用于与测试软件500进行通信。
测试软件500用于与仿真模拟器200进行通信,并通过仿真模拟器200向主控模块100发送测试命令;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00还用于响应于测试软件500发送的复位初始化命令,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复位初始化;根据指定通信协议,通过上位机通信模组430控制预先安装的代理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号与测试软件500进行连接;通过上位机通信模组430接收测试软件500发送的应用程序控制命令,控制代理应用程序卸载除代理应用程序之外的测试程序并安装测试应用程序。
测试软件500还用于接收主控模块100发送的连接成功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00具体用于向数据存储器写入测试数据;读取数据存储器存储的存储数据;若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相同,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不同,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00具体用于向实时时钟写入测试时钟数据;读取实时时钟中存储的存储时钟数据;若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小于设置的差值阈值,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置的差值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00具体用于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设置的波特率对字节数据进行收发测试;判断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是否相同;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00具体用于接收用户按照指定频率输入的按键操作;统计按键操作的第一按键次数,并将第一按键次数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判断第一按键次数与实际按键次数是否相同;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00具体用于响应于亮屏指令,控制液晶显示屏亮屏,并在亮屏时间达到第一持续时间后控制液晶显示屏熄屏;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00具体用于读取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判断属性信息是否为空值;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00具体用于获取采样数据,采样数据包括硬件电压和传感数据;判断硬件电压是否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传感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00具体用于响应于发光指令,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光,并在发光时间达到第二持续时间后控制发光二极管闭光;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00还用于将测试应用程序按照预设心跳时间产生的心跳帧发送至测试软件500;若测试应用程序未产生心跳帧的次数超过设置的次数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并重新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仿真模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仿真模拟器400包括底板仿真模组410、通信仿真模组420和上位机通信模组430。底板仿真模组410是对底板模块的仿真,通信仿真模组420是对通信模组的仿真。
底板仿真模组410包括交采仿真模块411、以太网模块412和电源模块413,通过电源模块413正常加电压电流可实现真实计量功能,测试软件也可以通过串口对交采仿真模块411进行控制,使得交采仿真模块411仿真出数据,以太网模块412通过软排线与主控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其中,软排线包括但不限于SPI、UART、USB和以太网。
通信仿真模组420包括通信仿真模块421和电源模块422,电源模块422用于为通信仿真模块421进行供电,通信仿真模块421可以模拟各种类型通信模组,包括但不限于载波模组、RS-485模组、回路状态巡检模组、遥信脉冲模组和远程通信模组。
上位机通信模组430包括串口服务器431和路由模块432。上位机通信模组430可以通过串口服务器431和路由模块432与测试软件进行通信,完成驱动功能测试,并能够对测试明细进行展示和管理。串口服务器431可以通过串口与通信仿真模组420进行通信;路由模块432可以通过串口或网线与底板仿真模组410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以供测试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能够对智能融合终端的驱动程序进行全面充分验证,保障智能融合终端运行的稳定性及其功能可靠性,进而减轻运维工作压力。
值得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终端驱动测试系统还适用于图4或图5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以终端驱动测试装置作为执行主体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的实现过程。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终端驱动测试装置。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
步骤102、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
步骤103、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以供测试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以供测试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能够对智能融合终端的驱动程序进行全面充分验证,保障智能融合终端运行的稳定性及其功能可靠性,进而减轻运维工作压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响应于测试软件发送的复位初始化命令,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复位初始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步骤由终端驱动测试装置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软件为预先安装于个人计算机(PC)端的用于对终端驱动测试的软件,测试软件是在Windows系统下开发的软件。测试软件可以配置多种驱动类型形成测试方案,测试不同类型智能融合终端的驱动,常用默认测试方案包括公变驱动测试和专变驱动测试方案。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融合终端。
具体地,测试软件通过仿真模拟器中的上位机通信模组向底板仿真模组发送复位初始化指令;底板仿真模组响应于复位初始化指令,关闭控制主控模块的电源,对交采仿真模块进行复位,再重新启动控制主控模块的电源。其中,测试软件与上位机通信模组通过串口服务器进行通信;上位机通信模组通过串口与底板仿真模组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复位初始化,能够保持测试环境一致性,避免受到其他程序的影响。
步骤202、根据指定通信协议,通过上位机通信模组控制预先安装的代理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号与测试软件进行连接,并向测试软件发送连接成功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定通信协议为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简称:TCP/IP)。代理应用程序是为保障待测试的终端驱动环境与现场一致而由生产厂家预先安装的一个应用程序,代理应用程序是通过安全外壳协议(ssh)下载安装的,代理应用程序设置为系统自启动,即:在主控模块重新启动后,代理应用程序启动。
具体地,通过TCP/IP,代理应用程序根据网络地址(IP)和端口号与测试软件进行连接,并在连接成功后向测试软件发送连接成功消息。
步骤203、通过上位机通信模组接收测试软件发送的应用程序控制命令,控制代理应用程序卸载除代理应用程序之外的测试程序并安装测试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软件通过仿真模拟器中的通信仿真模组向代理应用程序发送应用程序控制命令,代理应用程序卸载除自身之外的所有其他测试程序,以保证测试环境的一致性;响应于安装命令,代理应用程序安装测试应用程序。其中,测试应用程序与每个驱动对应,可以是一个驱动对应一个测试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多个驱动对应一个测试应用程序,本发明对驱动与测试应用程序的数量对应关系不作限定。值得说明的是,测试应用程序是测试软件通过仿真模拟器中的上位机通信模组发送至代理应用程序的,其中,测试软件与上位机通信模组通过路由模块进行通信;上位机通信模组通过网线与底板仿真模组进行通信,底板仿真模组通过以太网与代理应用程序进行通信。测试应用程序根据网络地址(IP)和端口号与测试软件进行连接,并在连接成功后向测试软件发送连接成功消息。
步骤204、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测试项目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选取需要进行测试的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存储器测试、实时时钟测试、异步收发传输器测试、按键驱动测试、液晶显示屏测试、安全芯片测试、数模转换接口测试和发光二极管测试。其中,每个测试项目预先配置有对应的测试方案。在用户选取测试项目后,按照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以按照测试方案对测试项目进行驱动测试。
步骤205、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dataflash)测试,步骤205具体包括:
步骤2051、向数据存储器写入测试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数据可以是随机写入的数据,也可以是仿真模拟器中底板仿真模组产生的数据。测试数据为指定字节长度的数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字节长度为64字节;作为另一种可选方案,字节长度为非定长字节数据,例如:1字节、1字节、128字节、256字节、512字节、1024字节。
步骤2052、读取数据存储器存储的存储数据。
具体地,若测试数据为64字节数据,则从数据存储器中读取64字节的存储数据;若测试数据为非定长数据,即:1字节、1字节、128字节、256字节、512字节、1024字节,则从数据存储器中依次读取1字节、1字节、128字节、256字节、512字节、1024字节的存储数据。
步骤2053、判断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是否相同,若是,执行步骤2054;若否,执行步骤2055。
具体地,若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相同,表明数据存储器的读写固定字节驱动接口与读写非定长字节数据接口具有实时性和一致性,继续执行步骤2054;若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不同,表明数据存储器的读写固定字节驱动接口与读写非定长字节数据接口不具有实时性和一致性,继续执行步骤2055。
步骤2054、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2055、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数据存储器读取数据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2051至步骤2053,若每次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均相同,表明数据存储器的读写固定字节驱动接口与读写非定长字节数据接口具有实时性和一致性,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不同,表明数据存储器的读写固定字节驱动接口与读写非定长字节数据接口不具有实时性和一致性,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分别对写入测试数据和读取存储数据所消耗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数据存储器,还提供一种并发读取数据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2151、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不同字节长度的存储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个字节长度范围,控制多个线程读取字节长度范围内的存储数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字节长度范围为64至2048字节。
步骤2152、判断每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数据是否均与实际数据相同;若是,执行步骤2153;若否,执行步骤2154。
具体地,若每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数据均与实际数据相同,表明并发读取功能正常,执行步骤2153;若存在至少一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数据与实际数据不同,表明并发读功能异常,执行步骤2154。
步骤21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21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并发数据读取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2151至步骤2152,若每次每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数据均与实际数据相同,表明对数据存储器的并发读取功能正常,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有线程读取的存储数据与实际数据不同,表明对数据存储器的并发读取功能异常,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读取存储数据所消耗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数据存储器,还提供一种并发写入数据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2251、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向数据存储器中写入测试数据。
具体地,控制多个线程并发向数据存储器中的同一个文件写入测试数据。
步骤2252、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线程写入成功;若是,执行步骤2253;若否,执行步骤2254。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存在至少一个线程写入成功,表明并发写入功能异常,执行步骤2253;若所有线程均写入失败,表面并发写入功能正常,执行步骤2254。
步骤2253、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步骤2254、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并发数据写入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2251至步骤2252,若每次每个线程均写入失败,表明对数据存储器的并发写入功能正常,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有线程写入成功,表明对数据存储器的并发写入功能异常,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写入存储数据所消耗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数据存储器,还提供一种写入异常数据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2351、向数据存储器写入异常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常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大小超过数据存储器所限制的最大缓存大小的数据。值得说明的是,异常数据还可以是类型异常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对异常数据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
步骤2352、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若是,执行步骤2353;若否,执行步骤2354。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生成异常反馈,表明软件未奔溃且异常写入测试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2353;若未生成异常反馈,表面异常写入测试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2354。
步骤23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23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为从多方面测试数据存储器,还提供一种读取异常数据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2451、从数据存储器中读取异常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常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大小超过数据存储器所限制的最大缓存大小的数据。值得说明的是,异常数据还可以是类型异常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对异常数据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例如:控制测试应用程序从数据存储器中读取数据大小超过数据存储器所限制的最大缓存大写的数据。
步骤2452、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若是,执行步骤2453;若否,执行步骤2454。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生成异常反馈,表明软件未奔溃且异常读取测试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2453;若未生成异常反馈,表面异常读取测试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2454。
步骤24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24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测试项目包括实时时钟测试(RTC)测试,步骤205具体包括:
步骤3051、向实时时钟写入测试时钟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时钟数据为包括年、月、日、时、分、秒的时钟数据。测试时钟数据可以是随机写入的数据,也可以是仿真模拟器中底板仿真模组产生的数据。
步骤3052、读取实时时钟中存储的存储时钟数据。
具体地,从实时时钟中读取包括年、月、日、时、分、秒的存储时钟数据。
步骤3053、判断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是否小于设置的差值阈值,若是,执行步骤3054;若否,执行步骤3055。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小于设置的差值阈值,表明实时时钟的读写驱动接口具有实时性和一致性,继续执行步骤3054;若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置的差值阈值,表明实时时钟的读写驱动接口不具有实时性和一致性,继续执行步骤3055。值得说明的是,差值阈值是根据实际需求预先设置的,本发明实施例对差值阈值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定。
步骤3054、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3055、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实时时钟的读写驱动接口的一致性和实时性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3051至步骤3053,若每次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均小于设置的差值阈值,表明实时时钟的读写驱动接口具有实时性和一致性,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置的差值阈值,表明实时时钟的读写驱动接口不具有实时性和一致性,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写入测试时钟数据和读取存储时钟数据所消耗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实时时钟,还提供一种并发数据读取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3151、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实时时钟中存储的存储时钟数据。
步骤3152、判断每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时钟数据是否均与实际时钟数据相同,若是,执行步骤3153;若否,执行步骤3154。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每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时钟数据与实际时钟数据均相同,表明对实时时钟的并发读取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3153;若存在至少一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时钟与实际时钟数据不同,表明对实时时钟的并发读取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3154。
步骤31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31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并发数据读取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3151至步骤3152,若每次每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时钟数据与实际时钟数据均相同,表明对实时时钟的并发读取功能正常,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有线程读取的存储时钟与实际时钟数据不同,表明对实时时钟的并发读取功能异常,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读取存储时钟数据所消耗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实时时钟,还提供一种写入异常数据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3251、向实时时钟写入异常时钟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常数据为年、月、日、时、分、秒中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的时间范围标准。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年的时间范围标准为1900年至2100年,月的时间范围标准为1月至12月。例如:异常数据为2020年13月20日16时12分01秒。
进一步地,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向实时时钟写入异常数据,可以增强对实时时钟的攻击力度,从而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一定时间为5分钟。
步骤3252、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若是,执行步骤3253;若否,执行步骤3254。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生成异常反馈,表明异常写入测试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3253;若未生成异常反馈,表面异常写入测试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3254。
步骤32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32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测试项目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测试,步骤205具体包括:
步骤4051、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设置的波特率对字节数据进行收发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中,字节数据可以是随机写入的数据,也可以是仿真模拟器中底板仿真模组产生的数据。波特率可以预先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波特率设置为1200bps至115200bps;字节数据可以具有指定长度,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字节数据的长度为1字节、2字节、3字节、128字节、256字节或1024字节。例如:测试应用程序以2400bps将128字节的字节数据通过仿真模拟器的通信仿真模组发送至测试软件,并接收测试软件返回的字节数据。
步骤4052、判断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是否相同,若是,执行步骤4053;若否,执行步骤4054。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相同,表明异步收发传输器的收发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4053;若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不同,表面异步收发传输器的收发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4054。
步骤40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40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异步收发传输器的收发功能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4051至步骤4052,若每次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相同,表明异步收发传输器的收发功能正常,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不同,表明异步收发传输器的收发功能异常,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分别对发送字节数据和接收字节数据所消耗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还提供一种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的偏移通信测试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4151、按照设置的步进偏差和偏移比例,对设置的波特率进行计算,生成多个偏移波特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进偏差和偏移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步进偏差设置为1%,偏移比例设置为-5%至5%。
以设置的波特率为2400bps为例,按照1%的步进偏差和-5%至5%的偏移比例,对2400bps的波特率进行计算,生成的多个偏移波特率依次为:2400*(1-5%)、2400(1-4%)、2400(1-3%)、2400(1-2%)、2400(1-1%)、2400(1-0%)、2400*(1+1%)、2400*(1+2%)、2400*(1+3%)、2400*(1+4%)和2400*(1+5%)。
步骤4152、按照多个偏移波特率,分别对指定字节长度的字节数据进行收发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中,字节数据可以是随机写入的数据,也可以是仿真模拟器中底板仿真模组产生的数据。字节数据可以具有指定长度,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字节数据的长度为1字节、2字节、3字节、128字节、256字节或1024字节。
具体地,按照2400*(1-5%)、2400(1-4%)、2400(1-3%)、2400(1-2%)、2400(1-1%)、2400(1-0%)、2400*(1+1%)、2400*(1+2%)、2400*(1+3%)、2400*(1+4%)和2400*(1+5%)的偏移波特率,分别对字节数据的长度为1字节、2字节、3字节、128字节、256字节或1024字节的字节数据进行收发测试。
步骤4153、判断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是否相同;若是,执行步骤4154;若否,执行步骤4155。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相同,表明异步收发传输器的偏移通信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4154;若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不同,表面异步收发传输器的偏移通信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4155。
步骤4154、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4155、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异步收发传输器的偏移通信功能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4151至步骤4153,若每次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相同,表明异步收发传输器的偏移通信功能正常,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不同,表明异步收发传输器的偏移功能异常,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分别对发送字节数据和接收字节数据所消耗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测试项目包括按键驱动(KEY)测试,步骤205具体包括:
步骤5051、接收用户按照指定频率输入的按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定频率根据用户实际按键操作的频率确定,通常频率为0.2至0.5秒进行一次按键操作。
步骤5052、统计按键操作的第一按键次数,并将第一按键次数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判断第一按键次数与实际按键次数是否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统计出的第一按键次数进行可视化展示,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展示界面判断第一按键次数与实际按键次数是否相同,实际按键次数以用户实际按键次数为准,通常建议用户的按键次数为10次。
步骤5053、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执行步骤5054;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执行步骤5055。
本发明实施例中,效果选择界面为提供给用户进行选择的界面,用户可以根据判断第一按键次数与实际按键次数是否相同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进行选择。例如:效果选择界面包括效果问题和效果选项,效果问题为:统计出按键次数为10次,请问是否正确?效果选项包括是和否两个选项,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若效果选项为是,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是,表明按键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5054;若效果选项为否,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否,表明按键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5055。
步骤5054、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5055、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按键功能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5051至步骤5053,若每次接收到的效果选择操作均为是,表明按键功能正常,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接收到的效果选择操作为否,表明按键功能异常,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按键功能测试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按键驱动,还提供一种特殊按键功能测试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5151、接收用户按照指定频率输入的对至少两个按键同时进行的按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定频率根据用户实际按键操作的频率确定,通常频率为0.2至0.5秒进行一次按键操作。
步骤5152、统计按键操作的第二按键次数和按键类型,并将第二按键操作和按键类型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判断第二按键次数是否与第二实际次数相同且按键类型与实际类型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统计出的第二按键次数和按键类型进行可视化展示,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展示界面判断第二按键次数与实际按键次数是否相同且按键类型与实际类型是否相同,实际按键次数以用户实际按键次数为准。
步骤5153、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执行步骤5154;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执行步骤5155。
本发明实施例中,效果选择界面为提供给用户进行选择的界面,用户可以根据判断第二按键次数与实际按键次数是否相同且按键类型与实际类型是否相同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进行选择。例如:效果选择界面包括效果问题和效果选项,效果问题为:统计出按键次数为10次,按键类型为“n”和“k”,请问是否均正确?效果选项包括是和否两个选项,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若效果选项为是,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是,表明特殊按键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5154;若效果选项为否,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否,表明特殊按键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5155。
步骤5154、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5155、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特殊按键功能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5051至步骤5053,若每次接收到的效果选择操作均为是,表明特殊按键功能正常,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接收到的效果选择操作为否,表明特殊按键功能异常,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特殊按键功能测试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LCD)测试,测试命令包括亮屏指令和第一持续时间,步骤205具体包括:
步骤6051、响应于亮屏指令,控制液晶显示屏亮屏,并在亮屏时间达到第一持续时间后控制液晶显示屏熄屏。
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应用程序控制液晶显示屏持续亮屏第一持续时间,再控制液晶显示屏熄屏,以供用户判断液晶显示屏的亮屏和熄屏是否能够正确显示。其中,第一持续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第一持续时间为0.5秒。
步骤6052、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执行步骤6053;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执行步骤6054。
本发明实施例中,效果选择界面为提供给用户进行选择的界面,用户可以根据判断液晶显示屏的亮屏和熄屏是否能够正确显示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进行选择。例如:效果选择界面包括效果问题和效果选项,效果问题为:请问液晶显示屏是否正常亮屏和熄屏?效果选项包括是和否两个选项,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若效果选项为是,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是,表明液晶显示屏背光控制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6053;若效果选项为否,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否,表明液晶显示屏背光控制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6054。
步骤60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60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液晶显示屏背光控制功能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6051至步骤6052,若每次接收到的效果选择操作均为是,表明液晶显示屏背光控制功能正常,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接收到的效果选择操作为否,表明液晶显示屏背光控制功能异常,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液晶显示屏背光控制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液晶显示屏,还提供一种字符显示功能测试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6151、将指定字符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刷新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每次显示的字符是否与指定字符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定字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指定字符为像素点尺寸为128*64的字符123456.78。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第一时间间隔为1秒。例如:每隔1s,将像素点尺寸为128*64的字符123456.78在液晶显示屏上延时1秒进行显示,以使用户能够观察到指定字符是否能够正确显示。
步骤6152、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执行步骤6153;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执行步骤6154。
本发明实施例中,效果选择界面为提供给用户进行选择的界面,用户可以根据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每次显示的字符是否与指定字符相同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进行选择。例如:效果选择界面包括效果问题和效果选项,效果问题为:请问显示的字符是否为123456.78?效果选项包括是和否两个选项,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若效果选项为是,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是,表明字符显示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6153;若效果选项为否,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否,表明字符显示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6154。
步骤61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61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字符显示功能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6151至步骤6152,若每次接收到的效果选择操作均为是,表明字符显示功能正常,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接收到的效果选择操作为否,表明字符显示功能异常,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液晶屏显示指定字符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液晶显示屏,还提供一种图像交替显示功能测试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6251、将多张指定尺寸的图像按照第二时间间隔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交替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每次显示的图像是否与实际图像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定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像素点尺寸为128*128,即:液晶显示屏的像素尺寸,采用最大屏幅的图像能够对整个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功能进行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第二时间间隔设置为1秒,以使用户能够观察到图像是否能够正确显示。
以两张128*128的图像为例,一张为左黑右白的图像,另一张为左白右黑的图像,按照1s的时间间隔,将两张图像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交替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每次显示的图像是否与实际图像相同。
步骤6252、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执行步骤6253;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执行步骤6254。
本发明实施例中,效果选择界面为提供给用户进行选择的界面,用户可以根据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每次显示的图像是否与实际图像相同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进行选择。例如:效果选择界面包括效果问题和效果选项,效果问题为:请问您是否能观察到黑白图像在交替显示?效果选项包括是和否两个选项,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若效果选项为是,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是,表明图像交替显示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6253;若效果选项为否,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否,表明图像交替显示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6254。
步骤62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62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图像交替显示功能测试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液晶显示屏,还提供一种图像字符显示功能测试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6351、将指定样式的图像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指定样式的图像中的字符是否完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定样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像素点尺寸为128*128,图像边缘为黑色,图像中部有“test”字符,采用最大屏幅的图像能够对整个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功能进行验证,而且采用特殊样式的图像能够便于用户观察图像显示的正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指定样式的图像的显示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6352、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执行步骤6353;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执行步骤6354。
本发明实施例中,效果选择界面为提供给用户进行选择的界面,用户可以根据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指定样式的图像中的字符是否完整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进行选择。例如:效果选择界面包括效果问题和效果选项,效果问题为:请问您显示图像中的线条是否无倾斜且中部字体完整?效果选项包括是和否两个选项,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若效果选项为是,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是,表明图像字符显示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6353;若效果选项为否,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否,表明图像字符显示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6354。
步骤63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63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图像字符显示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液晶显示屏,还提供一种异常图像显示功能测试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6451、将异常尺寸的图像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常尺寸为行和/或列超过最大行和/或列限制的尺寸。例如,最大尺寸为128*128,则256*256为异常尺寸。
步骤6452、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若是,执行步骤6453;若否,执行步骤6454。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生成异常反馈,表明异常图像显示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6453;若未生成异常反馈,表明异常图像显示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6454。
步骤64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64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测试项目包括安全芯片(ESAM)测试,步骤205具体包括:
步骤7051、读取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芯片序列号、版本号、证书版本、对称密钥版本。
步骤7052、判断属性信息是否为空值,若是,执行步骤7053;若否,执行步骤7054。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读取到的每个属性信息均不是空值,表明读取信息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7053;若读取到的属性信息存在空值,表明读取信息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7054。
步骤7053、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步骤7054、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为从多方面测试安全芯片,还提供一种并发读取功能测试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7151、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
步骤7152、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线程读取到的属性信息为空值,若是,执行步骤7153;若否,执行步骤7154。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存在至少一个线程读取到的属性信息为空值,表明并发读取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7153;若每个线程读取到的属性信息均不是空值,表明并发读取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3154。
步骤7153、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步骤7154、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为从多方面测试安全芯片,还提供一种异常数据功能测试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7251、向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写入异常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常数据为不符合通信协议的数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异常数据为格式错误的数据。
进一步地,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向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写入异常数据,可以增强对安全芯片的攻击力度,从而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步骤7252、读取属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写入异常数据后间隔指定时间,再读取属性信息,可以为安全芯片对异常数据的判断和写入预留一定时间,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其中,间隔的指定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间隔的指定时间设置为5秒。
步骤7253、判断属性信息是否为异常数据,若是,执行步骤7254;若否,执行步骤7255。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读取出的属性信息为异常数据,表明异常数据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7254;若读取出的属性信息不是异常数据,表明异常数据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7255。
步骤72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步骤7255、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测试项目包括数模转换接口(ADC)测试,步骤205具体包括:
步骤8051、获取采样数据,采样数据包括硬件电压和传感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硬件电压包括但不限于时钟电池的电压、备用电池的电压和超级电容电压;传感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
步骤8052、判断硬件电压是否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传感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若是,执行步骤8053;若否,执行步骤8054。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压标准和数据标准均是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设置的标准,例如:时钟电池的电压标准为3.0V~3.5V。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硬件电压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传感数据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表明数模转换接口合格,继续执行步骤8053;若硬件电压不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或传感数据不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表明数模转换接口不合格,继续执行步骤8054。
步骤80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80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数模转换接口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8051至步骤8052,若每次硬件电压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传感数据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表明数模转换接口合格,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硬件电压不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或传感数据不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表明数模转换接口不合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采样数据读取和判别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数模转换接口,还提供一种并发读取测试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8151、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采样数据,采样数据包括硬件电压和传感数据。
步骤8152、判断每个线程读取到的硬件电压是否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传感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若是,执行步骤8153;若否,执行步骤8154。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每个线程读取的硬件电压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传感数据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表明数模转换接口合格,继续执行步骤8153;若存在至少一个线程读取的硬件电压不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或传感数据不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表明数模转换接口不合格,继续执行步骤8154。
步骤81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81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数模转换接口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8151至步骤8152,若每次每个线程读取到的硬件电压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传感数据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表明数模转换接口合格,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有线程读取到的硬件电压不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或传感数据不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表明数模转换接口不合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采样数据并发读取和判别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数模转换接口,还提供一种异常参数读取功能测试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8251、若测试命令包括第一异常参数,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若是,执行步骤8252;若否,执行步骤8253。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异常参数为不存在的接口参数。例如:采样参数为1、2和3;若输入的参数为4,则该参数4为第一异常参数。当测试命令包括第一异常参数时,若生成异常反馈。
进一步地,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输入第一异常参数,可以增强对数模转换接口的攻击力度,从而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持续5分钟输入第一异常参数,间隔5秒后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可以为数模转换接口对第一异常参数的判断和写入预留一定时间,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步骤8252、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8253、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测试项目包括发光二极管(LED)测试,测试命令包括发光指令和第二持续时间,步骤205具体包括:
步骤9051、响应于发光指令,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光,并在发光时间达到第二持续时间后控制发光二极管闭光。
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应用程序控制发光二极管持续发光第二持续时间,再控制发光二极管闭光,以供用户判断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和闭光是否能够正确响应。其中,第二持续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方案,第二持续时间为0.5秒。
步骤9052、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执行步骤9053;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执行步骤9054。
本发明实施例中,效果选择界面为提供给用户进行选择的界面,用户可以根据判断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和闭光是否能够正确显示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进行选择。例如:效果选择界面包括效果问题和效果选项,效果问题为:请问发光二极管是否正常发光和闭光?效果选项包括是和否两个选项,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若效果选项为是,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是,表明发光二极管控制功能正常,继续执行步骤9053;若效果选项为否,对应的效果选择操作为否,表明发光二极管控制功能异常,继续执行步骤9054。
步骤9053、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9054、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对发光二极管控制功能测试的准确度,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步骤9051至步骤9052,若每次接收到的效果选择操作均为是,表明发光二极管控制功能正常,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存在至少一次接收到的效果选择操作为否,表明发光二极管控制功能异常,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对发光二极管控制的时间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对测试驱动接口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从多方面测试发光二极管,还提供一种异常参数控制测试的测试方案,步骤205具体还包括:
步骤9151、若测试命令包括第二异常参数,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若是,执行步骤9152;若否,执行步骤9153。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异常参数为不存在的参数。例如:控制参数包括1、2和3,其中,1表示闪烁、2表示发光、3表示闭光;若输入的参数为4,则该参数4为第二异常参数。当测试命令包括第二异常参数时,若生成异常反馈。
进一步地,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输入第二异常参数,可以增强对发光二极管的攻击力度,从而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持续5分钟输入第二异常参数,间隔5秒后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可以为发光二极管对第二异常参数的判断和调用预留一定时间,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步骤9152、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步骤9153、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在测试过程中,测试应用程序按照预设心跳时间产生的心跳帧,将测试应用程序按照预设心跳时间产生的心跳帧发送至测试软件;若测试应用程序未产生心跳帧的次数超过设置的次数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并重新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通过定时上报心跳帧,能够防止测试应用程序出现异常死机的情况发生。
步骤206、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以供测试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软件可以将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并且能够实现对测试结果的打印。
进一步地,将测试方案、测试结果、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明细、测试过程的日志信息和测试过程中统计的时间发送至测试软件;测试软件根据测试方案、测试结果、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明细、测试过程的日志信息和测试过程生成测试明细,将测试明细进行保存并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以供测试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能够对智能融合终端的驱动程序进行全面充分验证,保障智能融合终端运行的稳定性及其功能可靠性,进而减轻运维工作压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驱动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启动单元11、驱动测试单元12和发送单元13。
启动单元11用于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
驱动测试单元12用于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
发送单元13用于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以供测试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复位单元14、连接单元15和控制单元16。
复位单元14用于响应于测试软件发送的复位初始化命令,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复位初始化。
连接单元15用于通过指定通信协议,控制预先安装的代理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号与测试软件进行连接,并向测试软件发送连接成功消息。
控制单元16用于接收测试软件发送的应用程序控制命令,控制代理应用程序卸载除代理应用程序之外的测试程序并安装测试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向数据存储器写入测试数据;读取数据存储器存储的存储数据;若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相同,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测试数据与存储数据不同,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不同字节长度的存储数据;判断每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数据是否均与实际数据相同;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向数据存储器中写入测试数据;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线程写入成功;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向数据存储器写入异常数据;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从数据存储器中读取异常数据;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向实时时钟写入测试时钟数据;读取实时时钟中存储的存储时钟数据;若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小于设置的差值阈值,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置的差值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实时时钟中存储的存储时钟数据;判断每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时钟数据是否均与实际时钟数据相同;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向实时时钟写入异常时钟数据;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设置的波特率对字节数据进行收发测试;判断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是否相同;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按照设置的步进偏差和偏移比例,对设置的波特率进行计算,生成多个偏移波特率;按照多个偏移波特率,分别对指定字节长度的字节数据进行收发测试;判断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是否相同;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接收用户按照指定频率输入的按键操作;统计按键操作的第一按键次数,并将第一按键次数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判断第一按键次数与实际按键次数是否相同;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接收用户按照指定频率输入的对至少两个按键同时进行的按键操作;统计按键操作的第二按键次数和按键类型,并将第二按键操作和按键类型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判断第二按键次数是否与第二实际次数相同且按键类型与实际类型相同;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响应于亮屏指令,控制液晶显示屏亮屏,并在亮屏时间达到第一持续时间后控制液晶显示屏熄屏;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将指定字符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刷新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每次显示的字符是否与指定字符相同;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将多张指定尺寸的图像按照第二时间间隔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交替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每次显示的图像是否与实际图像相同;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将指定样式的图像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指定样式的图像中的字符是否完整;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将异常尺寸的图像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读取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判断属性信息是否为空值;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线程读取到的属性信息为空值;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向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写入异常数据;读取属性信息;判断属性信息是否为异常数据;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获取采样数据,采样数据包括硬件电压和传感数据;判断硬件电压是否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传感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采样数据,采样数据包括硬件电压和传感数据;判断每个线程读取到的硬件电压是否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传感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若测试命令包括第一异常参数,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响应于发光指令,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光,并在发光时间达到第二持续时间后控制发光二极管闭光;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若测试命令包括第二异常参数,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生成单元17。
发送单元13还用于将测试应用程序按照预设心跳时间产生的心跳帧发送至测试软件。
生成单元17用于若测试应用程序未产生心跳帧的次数超过设置的次数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并重新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软件,以供测试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能够对智能融合终端的驱动程序进行全面充分验证,保障智能融合终端运行的稳定性及其功能可靠性,进而减轻运维工作压力。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设备,具体的,计算机设备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驱动测试方法的实施例的各步骤,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终端驱动测试方法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7,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计算机设备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工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存储有计算机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601、ROM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反馈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6。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如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42)

1.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所述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
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
将所述测试结果发送至所述测试软件,以供所述测试软件对所述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拟器还包括上位机通信模组;
在所述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所述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测试软件发送的复位初始化命令,对所述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复位初始化;
根据指定通信协议,通过所述上位机通信模组控制预先安装的代理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号与所述测试软件进行连接,并向所述测试软件发送连接成功消息;
通过所述上位机通信模组接收所述测试软件发送的应用程序控制命令,控制所述代理应用程序卸载除所述代理应用程序之外的测试程序并安装所述测试应用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向所述数据存储器写入测试数据;
读取所述数据存储器存储的存储数据;
若所述测试数据与所述存储数据相同,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所述测试数据与所述存储数据不同,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所述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不同字节长度的存储数据;
判断每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数据是否均与实际数据相同;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向所述数据存储器中写入测试数据;
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线程写入成功;
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向所述数据存储器写入异常数据;
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读取异常数据;
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实时时钟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向所述实时时钟写入测试时钟数据;
读取所述实时时钟中存储的存储时钟数据;
若所述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小于设置的差值阈值,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所述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置的差值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实时时钟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所述实时时钟中存储的存储时钟数据;
判断每个线程读取的存储时钟数据是否均与实际时钟数据相同;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实时时钟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向所述实时时钟写入异常时钟数据;
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设置的波特率对字节数据进行收发测试;
判断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是否相同;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按照设置的步进偏差和偏移比例,对设置的波特率进行计算,生成多个偏移波特率;
按照多个偏移波特率,分别对指定字节长度的字节数据进行收发测试;
判断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是否相同;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按键驱动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接收用户按照指定频率输入的按键操作;
统计所述按键操作的第一按键次数,并将所述第一按键次数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判断所述第一按键次数与实际按键次数是否相同;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所述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按键驱动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接收用户按照指定频率输入的对至少两个按键同时进行的按键操作;
统计所述按键操作的第二按键次数和按键类型,并将所述第二按键操作和按键类型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判断所述第二按键次数是否与第二实际次数相同且按键类型与实际类型相同;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所述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测试,所述测试命令包括亮屏指令和第一持续时间;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控制液晶显示屏亮屏,并在亮屏时间达到所述第一持续时间后控制所述液晶显示屏熄屏;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所述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将指定字符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在所述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刷新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所述液晶显示屏上每次显示的字符是否与所述指定字符相同;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所述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将多张指定尺寸的图像按照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交替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所述液晶显示屏上每次显示的图像是否与实际图像相同;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所述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将指定样式的图像在所述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多次显示,以供用户判断所述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所述指定样式的图像中的字符是否完整;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所述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将异常尺寸的图像在所述液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安全芯片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读取所述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
判断所述属性信息是否为空值;
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安全芯片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所述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
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线程读取到的属性信息为空值;
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安全芯片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向所述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写入异常数据;
读取所述属性信息;
判断所述属性信息是否为所述异常数据;
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数模转换接口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获取采样数据,所述采样数据包括硬件电压和传感数据;
判断所述硬件电压是否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所述传感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数模转换接口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控制预先设置的多个线程并发读取采样数据,所述采样数据包括硬件电压和传感数据;
判断每个线程读取到的所述硬件电压是否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所述传感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数模转换接口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若所述测试命令包括第一异常参数,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发光二极管测试,所述测试命令包括发光指令和第二持续时间;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响应于所述发光指令,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光,并在发光时间达到所述第二持续时间后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闭光;
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所述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发光二极管测试;
所述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若所述测试命令包括第二异常参数,判断是否生成异常反馈;
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测试应用程序按照预设心跳时间产生的心跳帧发送至所述测试软件;
若所述测试应用程序未产生心跳帧的次数超过设置的次数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并重新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
29.一种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控模块、仿真模拟器和测试软件;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所述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响应于所述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将所述测试结果发送至所述测试软件;
所述测试软件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测试命令;对所述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拟器还包括:上位机通信模组;
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测试软件发送的复位初始化命令,对所述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复位初始化;根据指定通信协议,通过所述上位机通信模组控制预先安装的代理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号与所述测试软件进行连接;通过所述上位机通信模组接收所述测试软件发送的应用程序控制命令,控制所述代理应用程序卸载除所述代理应用程序之外的测试程序并安装所述测试应用程序;
所述测试软件还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的连接成功消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数据存储器测试;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数据存储器写入测试数据;读取所述数据存储器存储的存储数据;若所述测试数据与所述存储数据相同,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所述测试数据与所述存储数据不同,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实时时钟测试;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实时时钟写入测试时钟数据;读取所述实时时钟中存储的存储时钟数据;若所述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小于设置的差值阈值,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所述测试时钟数据与存储时钟数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置的差值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测试;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设置的波特率对字节数据进行收发测试;判断发送的字节数据与接收的字节数据是否相同;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按键驱动测试;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用户按照指定频率输入的按键操作;统计所述按键操作的第一按键次数,并将所述第一按键次数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判断所述第一按键次数与实际按键次数是否相同;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所述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液晶显示屏测试,所述测试命令包括亮屏指令和第一持续时间;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控制液晶显示屏亮屏,并在亮屏时间达到所述第一持续时间后控制所述液晶显示屏熄屏;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所述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3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安全芯片测试;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读取所述安全芯片的属性信息;判断所述属性信息是否为空值;若是,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
37.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数模转换接口测试;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获取采样数据,所述采样数据包括硬件电压和传感数据;判断所述硬件电压是否符合预设的电压标准且所述传感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数据标准;若是,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否,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38.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项目包括发光二极管测试,所述测试命令包括发光指令和第二持续时间;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发光指令,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光,并在发光时间达到所述第二持续时间后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闭光;将设置的效果选择界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供用户在所述效果选择界面上输入效果选择操作;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成功,生成测试成功的测试结果;若所述效果选择操作为失败,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
39.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测试应用程序按照预设心跳时间产生的心跳帧发送至所述测试软件;若所述测试应用程序未产生心跳帧的次数超过设置的次数阈值,生成测试失败的测试结果,并重新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
40.一种终端驱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根据选取的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方案,启动所述测试方案对应的测试应用程序;
驱动测试单元,用于响应于设置的测试软件发送的测试命令,控制所述测试应用程序通过仿真模拟器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对待测试终端驱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测试结果发送至所述测试软件,以供所述测试软件对所述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4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
42.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8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驱动测试方法。
CN202111116010.8A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139184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6010.8A CN113918400A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6010.8A CN113918400A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8400A true CN113918400A (zh) 2022-01-11

Family

ID=79235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6010.8A Pending CN113918400A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84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1328A (zh) * 2023-11-17 2023-12-19 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usb外设远程适配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1328A (zh) * 2023-11-17 2023-12-19 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usb外设远程适配方法及系统
CN117251328B (zh) * 2023-11-17 2024-01-26 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usb外设远程适配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4628B1 (en) Monitoring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CN107819611B (zh) 基于iec61850多服务端仿真的客户端测试方法
CN113407393B (zh) 芯片验证方法、终端设备、验证平台以及存储介质
CN111934908A (zh) 一种物联网模拟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918400A (zh) 一种终端驱动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385480A (zh) 一种用于车辆fota功能自动验证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
CN109273045A (zh) 存储设备在线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34867B (zh) 基于数据模拟系统下的软件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17629A (zh) 一种面板led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62435A (zh) Purley平台服务器的PCIE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196999A (zh) 服务器bmc获取gpu温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97475A (zh) 一种修改显示器默认设置的系统及显示器
CN113515354B (zh) 一种基于环境上下文一致性的统一处理系统、方法
CN112738502B (zh) 一种非标显示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1624543B (zh) 一种基于电子墨水标签识别关口电能表的方法及系统
CN111221687B (zh) 一种云存储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13973060A (zh) 一种物联网模拟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015815B (zh) 一种用于模拟核电站安全控制显示设备的装置
CN116737483B (zh) 一种装配测试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73759B (zh) 基于扩展rs485通讯接口实现多机通讯以及打印和存贮的方法
CN112858993B (zh) 双芯电能表测试系统
CN113849356B (zh)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87889B (zh) 基于loadrunner的新能源微网系统自动化测试方法
CN110727552B (zh)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02433A (zh) 一种虚拟逆变器以及能源监控系统的开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