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8106A - 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8106A
CN113918106A CN202111115132.5A CN202111115132A CN113918106A CN 113918106 A CN113918106 A CN 113918106A CN 202111115132 A CN202111115132 A CN 202111115132A CN 113918106 A CN113918106 A CN 113918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ignal
receiving end
screen
interconnect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51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颖
崔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nt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nt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nt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nt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51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81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8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8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无线传屏领域,包括:传输设备向接收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包括连接标识和互联类型;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连接标识与所述传输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互联类型确定与所述传输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所述互联类型包括一种或多种互联类型;所述传输设备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屏信号;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信号传输通道接收所述传屏信号,所述接收端将所述传屏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设备,本发明中的所述传输设备和所述显示设备均无需下载软件,即可在WiFi传屏的基础上结合毫米波传屏,提高投屏便捷性、提高传输速率与传输画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无线传屏存在以下几种缺陷:1、存在延迟,与使用HDMI、DP、typeC等有线传输方式相比有明细的延迟,且影响用户日常使用;2、使用体验麻烦,需要安装软件实现无线传屏功能,用户使用需要进行较为繁琐的操作后才能使用;3、画质缺失,现有方案因为以太网络以及无线以太网络速度限制,需要通过编解码极限压缩数据来传输,所以存在画质缺失细节丢失问题,不能满足用户对画面传输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无需下载软件时,实现在WiFi传屏的基础上结合毫米波传屏,提高传输速率与传输画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
传输设备向接收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包括连接标识和互联类型;
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连接标识与所述传输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互联类型确定与所述传输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所述互联类型包括一种或多种互联类型;
所述传输设备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屏信号;
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信号传输通道接收所述传屏信号,所述接收端将所述传屏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设备。
可选的,在所述传输设备向接收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请求与所述传输设备建立关联关系;
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向所述传输设备发送连接标识;
所述传输设备存储所述连接标识。
可选的,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互联类型确定与所述传输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包括:
所述互联类型包括:第一互联类型和第二互联类型;
当所述互联类型为第一互联类型时,建立第一信号传输通道,接收第一信号;
当所述互联类型为第二互联类型时,建立第二信号传输通道,接收第二信号。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互联类型为第一互联类型时,建立第一信号传输通道,接收第一信号,包括:
当所述互联类型为第一互联类型时,判断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显示设备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
当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显示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时,建立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通道用于传输WiFi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号传输通道用于传输毫米波信号。
可选的,将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同时分屏投射在所述显示设备上。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
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
在本发明中,传输设备向接收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包括连接标识和互联类型;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连接标识与所述传输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互联类型确定与所述传输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所述互联类型包括一种或多种互联类型;所述传输设备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屏信号;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信号传输通道接收所述传屏信号,所述接收端将所述传屏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设备。本发明中的所述传输设备和所述显示设备均无需下载软件,即可在WiFi传屏的基础上结合毫米波传屏,提高投屏便捷性、提高传输速率与传输画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本发明仅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使得本发明更加全面和完整,更加便于将发明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在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在某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不排除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其他的实施例中。
在对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例进行充分理解。但是,并不排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的一个或更多。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术语“和/或”或者“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的原理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110传输设备向接收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包括连接标识和互联类型;
其中,所述传输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具有传送传屏信号功能的设备,所述接收端为用于将从所述传输设备接收到的所述传屏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设备上。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
在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接收端第一次建立连接时,所述接收端的接口插接在所述传输设备的传输接口上进行初始配对,所述初始配对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请求与所述传输设备建立关联关系;
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向所述传输设备发送连接标识;
所述传输设备接收和存储所述连接标识。
所述连接标识为所述接收端与所述传输设备完成初始配对后生成的配对信息。
在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接收端完成初始配对之后,后续连接无须再次进行如前述步骤的初始配对。
所述接收端可以配对多个设备,作为优选的,所述接收端最多记录八个连接标识。如所述接收端依次与第1-8个所述传输设备进行初始配对,分别生成第一连接标识、第二连接标识至第八连接标识,如所述接收端与第9个所述传输设备进行初始配对,则所述接收端删除与所述第1个所述传输设备的初始配对的所述第一连接标识,即所述接收端与所述第1个所述传输设备的初始配对失效,所述第1个所述传输设备想要再次通过所述接收端传屏,则需要所述第1个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接收端重新进行初始配对,此时,所述接收端删除与所述第2个所述传输设备的初始配对的所述第二连接标识,即所述接收端与所述第2个所述传输设备的初始配对失效,所述第二连接标识为失效连接标识。
在所述接收端与所述传输设备完成初始配对之后,所述接收端接口与所述传输设备的传输接口解除连接。所述接收端的接口插接在所述显示设备的接收接口上,以便于所述接收端将获取到的所述传屏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设备上。当所述接收端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后,所述接收端可以接收多个所述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
S120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连接标识与所述传输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互联类型确定与所述传输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所述互联类型包括一种或多种互联类型;
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包括所述连接标识和所述互联类型,若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连接标识,并与自身连接标识进行配对,若所述接收到的所述连接标识与所述接收端存储的所述连接标识相同,则所述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连接标识配对成功,则所述接收端与所述传输设备通信连接;若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连接标识,所述接收端没有存储与之相同的所述连接标识,则配对失败,所述接收端与所述传输设备无法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互联类型包括:第一互联类型和第二互联类型;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互联类型为WiFi互联,所述第二互联类型为毫米波互联。
当所述互联类型为第一互联类型时,判断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显示设备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当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显示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时,建立用于传输WiFi信号的第一信号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当所述互联类型为第二互联类型时,建立用于传输毫米波信号的第二信号传输通道,接收第二信号。
相较于WiFi传屏,毫米波具有极宽的带宽,带宽达到273.5GHz,远远超过WiFi传屏的5GHz频段的260Mbps,极大的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降低投屏延迟。因此,与所述第二信号相比,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画质比所述第二信号的传输画质低。且由于部分传输设备仅支持WiFi传输或毫米波传输,二者中的一种,因此,本专利在WiFi传屏的基础上增加毫米波传屏,使得可以满足更多的传输设备将所述传屏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设备上显示。
S130所述传输设备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屏信号;
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第二连接请求的配对向所述传输设备发送反馈请求。具体的,当所述接收端与所述传输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连接请求配对失败后,所述接收端向所述传输设备发送连接失败的反馈请求。所述传输设备接收到所述连接失败的反馈请求时,如果向所述传输设备发送所述传屏信号,所述接收端拒绝接收所述传输设备的所述传屏信号。
在接收到所述连接失败的反馈请求时,可以将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进行初始配对之后,再次尝试。
当所述接收端与所述传输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连接请求配对成功后,所述接收端向所述传输设备发送连接成功的反馈请求,所述传输设备接收到所述连接成功的反馈请求时,即可向所述传输设备发送所述传屏信号,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传输设备发送的所述传屏信号。
当所述传输设备基于WiFi互联发送所述传屏信号,则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通道接收所述传屏信号;
当所述传输设备基于毫米波互联发送所述传屏信号,则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第二信号传输通道接收所述传屏信号。
S140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信号传输通道接收所述传屏信号,所述接收端将所述传屏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设备。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第1个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传屏信号之后,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第2个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二传屏信号之后,所述显示设备显示最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传屏信号。
在本说明书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信号传输通道接收所述传屏信号,判断所述显示设备目前是否正在显示其他传屏信号;
若目前所述显示设备没有显示其他传屏信号,则所述传屏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设备上显示。
将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同时分屏投射在所述显示设备上。
具体的,当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第1个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传屏信号,判断所述接收端连接的所述显示设备是否正在显示其他传屏信号,若所述显示设备没有显示其他传屏信号,则所述显示设备显示所述第一传屏信号;
若所述接收端在此之后接收到所述第2个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二传屏信号,所述显示设备继续显示所述第一传屏信号,所述第二传屏信号等待传屏;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传屏信号之后,若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第3个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三传屏信号,所述显示设备继续显示所述第一传屏信号,所述第二传屏信号和所述第三传屏信号等待传屏;
通过所述接收端的“切换”按键操作,可以依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传屏信号的顺序切换当前所述显示设备显示的所述传屏信号。具体的,当所述显示设备显示所述第一传屏信号时,按键“切换”,所述显示设备即显示所述第二传屏信号;再次按键“切换”,所述显示设备即显示所述第三传屏信号;再次按键“切换”,所述显示设备即显示所述第一传屏信号。
通过所述接收端的“同屏”按键操作,可以将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的所有所述传屏信号同时显示在所述显示设备上。具体的,当所述显示设备显示所述第一传屏信号时,按键“同屏”,所述显示设备即同时显示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传屏信号、所述第二传屏信号和所述第三传屏信号,作为优选的,所述传屏信号的排列依照接收的顺序,在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屏中自左向右、自上而下顺序排列,可以智能调整传屏信号画面的大小及比例;再次按键“同屏”,则返回至只显示一个所述传屏信号的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的功能已经在上述的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描述,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可以视为对于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实体实施方式。对于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描述的细节,应视为对于上述方法或装置实施例的补充;对于在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或装置实施例来实现。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图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图4显示的电子设备4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4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4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4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420和处理单元410)的总线430、显示单元4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4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4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410可以执行如图1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4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4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4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4203。
所述存储单元4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05的程序/实用工具4204,这样的程序模块4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4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4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47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4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4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4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4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4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460可以通过总线430与电子设备4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4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本发明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即:如图1所示的方法。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原理示意图。
实现图1所示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通用数据处理设备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装置或者电子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装置也可以实现本发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设备向接收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包括连接标识和互联类型;
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连接标识与所述传输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互联类型确定与所述传输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所述互联类型包括一种或多种互联类型;
所述传输设备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屏信号;
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信号传输通道接收所述传屏信号,所述接收端将所述传屏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设备向接收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请求与所述传输设备建立关联关系;
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向所述传输设备发送连接标识;
所述传输设备存储所述连接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互联类型确定与所述传输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包括:
所述互联类型包括:第一互联类型和第二互联类型;
当所述互联类型为第一互联类型时,建立第一信号传输通道,接收第一信号;
当所述互联类型为第二互联类型时,建立第二信号传输通道,接收第二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互联类型为第一互联类型时,建立第一信号传输通道,接收第一信号,包括:
当所述互联类型为第一互联类型时,判断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显示设备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
当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显示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时,建立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通道用于传输WiFi信号。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通道用于传输毫米波信号。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同时分屏投射在所述显示设备上。
8.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15132.5A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918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132.5A CN113918106A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132.5A CN113918106A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8106A true CN113918106A (zh) 2022-01-11

Family

ID=79235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5132.5A Pending CN113918106A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810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27816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dvb的传屏设备及方法、dvb接收端
CN109525990A (zh) * 2018-10-31 2019-03-26 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55735A (zh) * 2021-03-26 2021-06-29 深圳市前海盛雁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传屏数据发送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26013A (zh) * 2021-06-18 2021-08-31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27816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dvb的传屏设备及方法、dvb接收端
CN109525990A (zh) * 2018-10-31 2019-03-26 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55735A (zh) * 2021-03-26 2021-06-29 深圳市前海盛雁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传屏数据发送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26013A (zh) * 2021-06-18 2021-08-31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33142A1 (zh) 多媒体文件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31368B (zh) 多媒体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3758B (zh) 一种云桌面投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云桌面投屏交互系统
EP2631901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on a sink device
CN111221491A (zh) 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7342083B (zh) 用于提供语音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52460A1 (zh) 信息推送方法、存储介质、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10166791B (zh) 连接的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514219A (zh) 一种在多个终端间分享Web内容的方法及系统
WO2020177697A1 (zh) 小程序平台间的发现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1218612A1 (zh) 一种信息的切换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02202B (zh) 音视频投屏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281288A (zh) 投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55252A (zh) 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377312A (zh) 同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16092A (zh) 云桌面系统处理方法、云桌面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3467741A (zh) 一种传屏方法、显示设备及其传屏系统
CN106921634B (zh) 多媒体流组播方法和装置
WO2024061308A1 (zh) 通知处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257572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3078614A1 (zh) 一种虚拟桌面场景下音频压缩算法选择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0324432B (zh) 应用于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7589979A (zh) 一种基于虚拟桌面的终端截图方法及装置
CN113918106A (zh) 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无线传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72223B (zh) 应用的运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