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0960B - 充电控制方法、分体式充电桩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控制方法、分体式充电桩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0960B
CN113910960B CN202111473545.0A CN202111473545A CN113910960B CN 113910960 B CN113910960 B CN 113910960B CN 202111473545 A CN202111473545 A CN 202111473545A CN 113910960 B CN113910960 B CN 1139109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ontrol system
pile
vehicl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35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0960A (zh
Inventor
莫祖淇
张金磊
刘友恒
刘涛
朱建国
李宜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i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i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i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i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735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0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0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0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0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0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B60L53/665Methods related to measuring, billing or pay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3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6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45Authentication, i.e. circuits for check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one component, e.g. a battery or a battery charger, and another component, e.g. a powe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5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7Volt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9Curr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分体式充电桩及相关装置,其中方法应用于包含充电桩终端与充电主机的分体式充电桩,上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上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包括: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取上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上述充电需求信息,以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向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上述第一状态信息为用于描述上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并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动态调整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提高分体式充电桩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充电控制方法、分体式充电桩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分体式充电桩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为电动汽车提供电力补充的充电桩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分体式充电桩是一种充电模块和充电枪分离的充电桩,充电模块集成在充电主机上,充电枪集成在充电桩终端上。在为电动汽车充电之前,传统的分体式充电桩通常会为不同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调整充电主机的输出功率,在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中,按照调整完成的输出功率为电动汽车充电。
但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动汽车车体的电压或电流等充电状态会发生变化,以上方法可能会使车体电压或电流超过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造成车体的损伤和电力资源的浪费,导致分体式充电桩的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以期在分体式充电桩为车辆充电的过程中,获取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并根据该充电需求信息动态调整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提高分体式充电桩的工作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的分体式充电桩,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在上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在上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方法包括: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车桩交互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上述第一状态信息由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车辆通信得到,上述第一状态信息为用于描述上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的信息;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取上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上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上述充电需求信息,用于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向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
在车辆充电过程中的不同时刻,车辆的充电状态会发生变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充电控制系统获取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第一状态信息,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计算得到上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将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发送给充电主机侧的功率控制系统,指示功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控制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可实现在充电过程中,获取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并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动态地调整充电主机的输出功率,可避免由于充电主机的输出功率过大造成的车体损伤或电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分体式充电桩的工作效率。
在第一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选择的充电方式,上述充电方式包括刷卡充电、扫码充电、车辆标识码(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VIN)充电、密码充电中的任意一项;
通过执行上述充电方式获得用户信息,上述用户信息用于判断上述充电桩终端能否为上述车辆充电;
在上述用户信息确认通过的情况下,执行上述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充电桩终端上搭载的充电控制系统中集成了多种充电方式,包括刷卡充电、扫码充电、车辆VIN充电、以及密码充电中的任意一项。用户可以在充电桩终端上使用与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匹配的充电卡充电,也可以在充电桩终端上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或其它可穿戴设备扫描与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匹配的二维码或一维码充电,还可以通过上述充电桩终端识别连接的车辆的VIN充电。为用户提供多种可选的充电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或充电场景的需求。
在第一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充电桩终端的正面外表面设置有采用短距通信方式的认证提示面,上述认证提示面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建立有有线通信连接;
在上述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上述认证提示面之间的有线通信连接获得用户充电信息;上述充电信息在用户终端与上述认证提示面接近后由上述用户终端中运行的与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具有匹配关系的客户端发送;上述充电信息包含充电方式以及认证信息;上述充电方式由用户在上述客户端中输入,或为上述客户端中所配置的默认充电方式;上述认证信息在上述客户端处于已登录状态时为认证通过的信息;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用户充电信息执行上述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
上述充电桩终端的正面外表面设置有采用短距通信方式的认证提示面,用户可在上述用户终端上登录与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具有匹配关系的客户端,在上述用户终端处于上述认证提示面的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会向上述充电桩终端发送包含充电方式和认证信息的充电信息。其中,充电方式可以由用户在上述客户端中输入,也可以是上述客户端中预设的或默认的充电方式。用户在上述客户端中处于已登录的状态时,认证信息即为用户信息认证通过的信息,无需再在上述充电桩终端上进行用户信息认证的操作,简化在充电过程中认证用户信息的操作流程,提高充电效率。
在第一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取上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获取上述充电桩终端的第二状态信息,上述第二状态信息用于描述上述充电桩终端的桩体运行状态;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取上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包括: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和上述第二状态信息,计算得到上述充电需求信息。
在分体式充电桩中,充电主机的电力是以充电桩终端为媒介输送给车辆的,因此,为了使调整充电主机电力输出的过程更安全可靠,需要考虑充电桩终端桩体的运行状态。上述第二状态信息包括桩体温度、充电枪温度、充电桩终端的海拔位置、最大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综合考虑车辆的充电状态和充电桩终端的运行状态,计算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可实现在满足车辆的充电需求的同时,避免在调整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时造成充电桩终端桩体的损害,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在第一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下,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起停机操作。
在第一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停机操作包括:
终止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使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停止向上述充电桩终端输出供电;
或者,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停机指令,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停止向上述充电桩终端输出供电;
或者,向安装于上述充电桩终端中与上述充电主机的供电线路串联的开关电路发送断开指令,使上述充电桩终端与上述充电主机之间的供电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或者,终止与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或者,向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终止传输指令,指示上述车桩交互系统终止上述车辆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与充电控制系统与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充电控制系统会终止与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使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停止向上述充电桩终端输出供电,或者向功率控制系统发送停机指令,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停止向上述充电桩终端输出供电。在充电控制系统与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中断的情况下,充电控制系统会通过切断充电桩终端中安装的与充电主机的供电线路串联的开关电路的方式,切断供电线路,终止充电桩终端与充电主机之间的电力传输。在车桩交互系统与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充电控制系统会终止与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或者向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终止传输指令,指示上述车桩交互系统终止上述车辆之间的数据传输。在充电控制系统中配置多种停机操作,可实现在充电桩终端侧灵活应对分体式充电桩中运行异常的情况,保障充电安全。
在第一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包括:
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中包含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确定处于与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和上述参考电流区间由上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测试结果通过预设的安全控制函数计算得到。
分体式充电桩为车辆充电的整个过程通常包括预充电阶段、正式充电阶段以及终止充电阶段三个过程,在不同的充电阶段,车辆的动力电池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是动态变化的。其中,在预充电阶段,动力电池处于空载电压状态,即第一电压通常是低于动力电池的最小可承受电压阈值,需要逐渐增大第一电流。但随着充电过程的推进,在正式充电阶段,动力电池的剩余容量通常会逐渐缩小,相应地,动力电池的第一电压会逐渐增大,为保证充电安全,需要控制上述第一电压不超过最大可承受电压阈值,上述最小可承受电压阈值与上述最大可承受电压阈值之间的电压范围即为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同样的,随着电流的增大,动力电池的温度通常也会随之增加,为避免温度异常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应控制上述第一电流处于最小可承受电流阈值与最大可承受电流阈值之间的电流范围内,即为上述参考电流区间。通过监控充电过程中的第一电压、第一电流的变化范围,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分体式充电桩是否运行异常,有助于保障充电安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的分体式充电桩,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在上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在上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方法包括:
上述功率控制系统通过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上述充电需求信息由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第一状态信息计算得到,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上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上述第一状态信息由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车辆通信得到,上述第一状态信息为用于描述上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的信息;
上述功率控制系统获取上述充电主机中至少一个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为给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的电源;
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电压、上述第一电流、上述第二电压以及上述第二电流,调整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
分体式充电桩的充电主机中包含有提供电力输出的充电模块,功率控制系统可控制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系统可监控充电模块的运行状态,采集至少一个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根据充电主机上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特性,并结合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控制至少一个充电模块为车辆充电,实现动态调整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满足车辆在充电过程中不同的充电需求,提高分体式充电桩的工作效率。
在第二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下,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起停机操作。
在第二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停机操作包括:
终止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或者,控制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停止电力输出;
或者,向安装于上述充电主机中与上述充电桩终端的供电线路串联的开关电路发送断开指令,使上述充电桩终端与上述充电主机之间的供电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功率控制系统与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功率控制系统会终止与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在充电控制系统与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中断的情况下,功率控制系统会控制充电模块停止电力输出,或者通过切断安装于充电主机中的与充电桩终端的供电线路串联的开关电路的方式,切断供电线路,终止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在功率控制系统中配置多种停机操作,可实现在充电主机侧灵活应对分体式充电桩中各种运行异常的情况,保障充电安全。
在第二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包括:
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中包含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确定处于与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和上述参考电流区间由上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测试结果通过预设的安全控制函数计算得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在上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
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车辆通信获得第一状态信息,上述第一状态信息为用于描述上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的信息;
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向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上述第一状态信息;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取上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上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上述充电需求信息;
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所指示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向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
在第三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分体式充电桩还包括:
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在上述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所指示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向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之前,获取上述充电主机中至少一个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为给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的电源;
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所指示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向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包括:根据上述第一电压、上述第一电流、上述第二电压以及上述第二电流,调整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
在第三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充电桩终端的正面外表面设置有采用短距通信方式的认证提示面,上述认证提示面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建立有有线通信连接;上述分体式充电桩还包括: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在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车辆通信获得第一状态信息之前,通过与上述认证提示面之间的有线通信连接获得用户充电信息;上述充电信息在用户终端与上述认证提示面接近后由上述用户终端中运行的与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具有匹配关系的客户端发送;上述充电信息包含充电方式以及认证信息;上述充电方式由用户在上述客户端中输入,或为上述客户端中所配置的默认充电方式;上述认证信息在上述客户端处于已登录状态时为认证通过的信息;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用户充电信息执行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车辆通信获得第一状态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的分体式充电桩,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在上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装置;在上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充电控制装置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充电控制装置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与车桩交互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上述第一状态信息由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车辆通信得到,上述第一状态信息为用于描述上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的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取上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上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上述充电需求信息,用于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向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
在第四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充电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的充电方式,上述充电方式包括刷卡充电、扫码充电、车辆标识码VIN充电、密码充电中的任意一项;
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执行上述充电方式获得用户信息,上述用户信息用于判断上述充电桩终端能否为上述车辆充电;
上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在上述用户信息确认通过的情况下,执行上述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
在第四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充电桩终端的正面外表面设置有采用短距通信方式的认证提示面,上述认证提示面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建立有有线通信连接;
上述获得单元,还用于通过与上述认证提示面之间的有线通信连接获得用户充电信息;上述充电信息在用户终端与上述认证提示面接近后由上述用户终端中运行的与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具有匹配关系的客户端发送;上述充电信息包含充电方式以及认证信息;上述充电方式由用户在上述客户端中输入,或为上述客户端中所配置的默认充电方式;上述认证信息在上述客户端处于已登录状态时为认证通过的信息;
上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根据上述用户充电信息执行上述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
在第四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充电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述充电桩终端的第二状态信息,上述第二状态信息用于描述上述充电桩终端的桩体运行状态;
上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和上述第二状态信息,计算得到上述充电需求信息。
在第四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充电控制装置还包括:
发起单元,用于在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下,发起停机操作。
在第四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停机操作包括:
终止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使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停止向上述充电桩终端输出供电;
或者,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停机指令,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停止向上述充电桩终端输出供电;
或者,向安装于上述充电桩终端中与上述充电主机的供电线路串联的开关电路发送断开指令,使上述充电桩终端与上述充电主机之间的供电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或者,终止与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或者,向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终止传输指令,指示上述车桩交互系统终止上述车辆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第四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发起单元,还用于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中包含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确定处于与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和上述参考电流区间由上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测试结果通过预设的安全控制函数计算得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装置,应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的分体式充电桩,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在上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在上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装置;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与上述功率控制装置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功率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上述充电需求信息由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第一状态信息计算得到,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上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上述第一状态信息由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车辆通信得到,上述第一状态信息为用于描述上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的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述充电主机中至少一个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为给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的电源;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第一电压、上述第一电流、上述第二电压以及上述第二电流,调整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
在第五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功率控制装置还包括:
发起单元,用于在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下,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起停机操作。
在第五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停机操作包括:
终止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或者,控制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停止电力输出;
或者,向安装于上述充电主机中与上述充电桩终端的供电线路串联的开关电路发送断开指令,使上述充电桩终端与上述充电主机之间的供电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在第五方面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发起单元,还用于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中包含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确定处于与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和上述参考电流区间由上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测试结果通过预设的安全控制函数计算得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上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存储器存储的上述程序,在上述程序被上述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上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意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在上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上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意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或计算机程序;上述指令或上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如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意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充电桩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系统交互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系统交互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充电桩的系统交互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等,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等,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等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的“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先介绍一些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分体式充电桩相关的术语定义。
充电枪:指代安装在充电桩终端上的用于与充电车辆连接的具有一定通信能力的充电插头,和安装在车体上的充电插座共同组成充电系统中的充电接口,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枪与充电插座的结构进行耦合,可实现电能的传输。
充电模块:或称充电堆,指代分体式充电桩中的电力电源或电力电源的配置模块。可以是以自主发电的形式提供电力给充电桩终端,也可以作为中间转换装置将电网中的电力提供给充电桩终端。
充电桩终端:安装有充电枪的与用户(或称车主)直接交互的设备。可以安装有多种型号或数量的充电枪。
充电主机:将充电模块资源统一存放、调度的设备。将多个充电桩终端所拥有的充电资源集中在一起,并配置有接触器阵列连接充电模块资源,通过功率控制系统控制该接触器阵列接通或断开与充电模块之间的连接,可实现充电模块资源的灵活调度。
接触器阵列:由一个或多个交流接触器或直流接触器组成。接触器的线圈中流过电流时会产生磁场,使接触器的触头闭合,形成通路,可进行电能的传输。
本申请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可应用于分体式充电桩中的充电控制。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1对分体式充电桩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充电桩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终端101、充电主机102,其中,在充电桩终端101中安装有充电枪1011、充电枪1012以及用户交互界面1013。该充电枪1011和充电枪1012可以是直流充电枪,也可以是交流充电枪,在此不对充电桩终端101中安装的充电枪的充电类型或充电枪的数量作限定。在充电主机102中安装有至少一个充电模块1021,充电桩终端101与充电主机102之间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连接。在使用分体式充电桩为车辆充电时,充电桩终端101会与服务器103通信,确认用户信息,判断充电桩终端101是否能为该用户的车辆充电。
具体的,用户使用该分体式充电桩为车辆充电的过程可描述如下:
用户将充电枪1011或充电枪1012插上车辆,在用户交互界面1013上刷卡开启充电。充电桩终端101通过用户的刷卡信息,得到用户信息,并与服务器103之间存储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确认该用户是否已在该分体式充电桩对应的平台中注册,如果是已注册用户,则身份认证通过并启动充电过程,否则提示用户该分体式充电桩无法为该用户的车辆充电。
用户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充电桩终端101获取该车辆的初始充电信息,该初始充电信息包括当前电池容量、当前电池温度、预计充电时间,充电桩终端101通过CAN总线将该初始充电信息发送给充电主机102,指示充电主机102调度充电模块1021提供电力输出到充电桩终端101,再通过充电枪1011或充电枪1012将电力输送给车辆的电池,实现分体式充电桩为车辆的电力补充。
在以上充电过程中,面对不同充电需求的车辆,该分体式充电桩通常是通过配置多种规格的电力输出功率或支持用户在用户交互界面103上输入充电功率的方式满足车辆的充电需求。但是,在一次完整的充电过程中,车辆的充电状态会发生变化,按照固定的输出功率为车辆充电,可能会因功率过大造成的车辆车体损伤或缩短车辆电池的使用寿命,使分体式充电桩的工作效率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2对该充电控制方法的系统架构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示意图中包括车桩交互系统201、充电控制系统202、功率控制系统203、车辆204、人机交互界面205、外设206、充电模块207。其中,车桩交互系统201和充电控制系统安装在如图1所示的充电桩终端101中,功率控制系统203安装在如图1所示的充电主机102中,车辆204包括纯电动汽车或混合电动汽车,人机交互界面205可以安装在如图1所示的充电桩终端101中,外设206包括电表或读卡器,充电模块207可以安装在如图1所示的充电主机102中,此处充电模块207的数量在充电流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不应以此为限定。
其中,车桩交互系统201与充电控制系统202之间通过串行通讯接口RS485通信,充电控制系统202与人机交互界面205之间通过串行通讯接口RS232通信,充电控制系统202与外设206之间通过串行通讯接口RS232或其它串行通讯接口通信,充电控制系统202与功率控制系统203之间通过CAN总线通信。可以理解的,以上示出的串行通讯接口仅是将本申请中的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分体式充电桩上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充电桩终端101内部通信的方式,不应以此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方法的限定。
车桩交互系统201与车辆204进行通信,获得车端的充电数据,并将该充电数据发送给充电控制系统202。
充电控制系统202与车桩交互系统201通信并接收上述充电数据,与人机交互界面205通信并接收用户输入的充电信息或将充电过程显性展示在该人机交互界面205上,根据上述充电数据和上述充电信息计算充电过程中车辆所需要的电压信息和电流信息,与外设206通信实现充电计费、电量统计等功能,与功率控制系统203通信并发送上述车辆所需要的电压信息和电流信息。
功率控制系统203与充电控制系统202通信并接收上述电压信息和上述电流信息,根据上述电压信息和电流信息控制充电模块207为车辆供电。在充电的过程中,功率控制系统会将充电主机的运行状态发送至CAN总线中,以便充电控制系统202获取充电主机侧的运行状态。
在充电过程中,车桩交互系统201监控车辆电池的运行状态,在电池发生故障时结束充电流程。充电控制系统202监控充电桩终端桩体的运行状态,如果监控到桩体温度异常、充电枪温度异常、烟雾报警、门禁急停以及接触器故障等异常运行状态,立即结束充电流程。功率控制系统监控充电主机的工作状态,如功率控制系统203的运行状态或充电模块207的运行状态,在监控到充电主机的工作状态异常时,立即停止充电流程。
车桩交互系统201、功率控制系统203各自监控到的运行状态信息可通过与充电控制系统202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给充电控制系统202,实现充电控制系统202对车辆侧、充电桩终端侧、充电主机侧的运行状态的整体把控,任意一侧出现异常运行状态时,车桩交互系统201、充电控制系统202、功率控制系统203均会立即终止充电流程。其中,在异常运行状态未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时,充电控制系统202不支持开启充电流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3,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01、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车桩交互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和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安装在上述充电桩终端上,上述车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上述第一状态信息用于描述上述车辆的充电状态,包括车端的需求电压、需求电流、电池温度、电池电压、电池荷电状态、预计剩余充电时间,由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车辆通信得到。具体的,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前述中的串行通讯接口RS485接收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上述第一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11、接收用户选择的充电方式。
上述充电方式包括刷卡充电、扫码充电、车辆VIN充电、密码充电中的任意一项。用户可以将与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匹配的充电卡放置在如图2中的人机交互界面205(或称如图1中的用户交互界面1013)上的电磁感应区域启动充电,也可以在如图1中的充电桩终端101上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或其它可穿戴设备扫描与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匹配的二维码或一维码充电,还可以通过上述如图1中的充电桩终端101识别连接的车辆的VIN启动充电。充电控制系统与上述人机交互界面205(或称用户交互界面1013)通信,接收用户选择的充电方式。
步骤S3012、通过执行上述充电方式获得用户信息。
上述用户信息用于对用户或上述车辆进行身份认证。可选的,在上述充电方式为刷卡充电的情况下,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串行通讯接口RS232与人机交互界面205建立通信连接,获取到充电卡中的用户信息。在上述充电方式为扫码充电的情况下,人机交互界面205可与用户的扫码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建立通信连接,在用户开放权限的情况下获取扫码设备中的用户信息。在上述充电方式为车辆VIN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桩终端101可获取到车辆的VIN,根据车辆VIN确定用户信息。在上述充电方式为密码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串行通讯接口RS232与人机交互界面205建立通信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并将该密码与该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营平台发放的指定密码比对,在该密码与该指定密码相同的情况下,获取该指定密码所绑定的用户信息。
步骤S3013、在上述用户信息确认通过的情况下,执行上述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
在获取到上述用户信息之后,充电控制系统会与如图1中的服务器103通信,与上述服务器103中存储的已注册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确认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确认通过的情况下,执行上述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为用户提供多种可选的充电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或充电场景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充电桩终端101的正面外表面设置有采用短距通信方式的认证提示面,用于用户信息的认证,为了更清晰地描述该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阅图4。
如图4所示,图中包括用户终端401、充电桩终端402、车辆403。其中,上述用户终端40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车辆403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用户终端401中运行有与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具有匹配关系的客户端,充电桩终端402的正面外表面设置有认证提示面4021,充电桩终端402中有充电枪4022、充电枪4023,充电枪4022已插上车辆403的充电插口,该充电枪4022或充电枪4023可以是直流充电枪,也可以是交流充电枪,在此不对充电桩终端402中安装的充电枪的充电类型或充电枪的数量作限定。应当理解的是,图4中的客户端界面仅作为用户在上述客户端中处于登录状态时的一种可能的已登录界面示意图,具体的界面布局和其所显示内容等不应以此为限定。
在执行步骤S30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4、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上述认证提示面之间的有线通信连接获得用户充电信息。
上述充电桩终端402的正面外表面设置有采用短距通信方式的认证提示面4021,用户在用户终端401上登录与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具有匹配关系的客户端,在上述用户终端401处于上述认证提示面4021的通信范围中的情况下,向上述充电桩终端402发送包含充电方式和认证信息的充电信息。其中,充电方式可以由用户在上述客户端中输入,也可以是上述客户端中默认的充电方式,认证信息即为上述用户信息。
步骤S3015、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用户充电信息执行上述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
在上述客户端中处于已登录的状态的情况下,认证信息为用户信息认证通过的信息,无需再在上述充电桩终端上进行用户信息认证的操作,即可执行上述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简化在充电过程中认证用户信息的操作流程,提高充电效率。
步骤S302、充电控制系统根据第一状态信息获取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计算得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上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具体的,上述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可分别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中包含的需求电压和需求电流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21、获取上述充电桩终端的第二状态信息。
上述第二状态信息用于描述上述充电桩终端的桩体运行状态,包括桩体温度、充电枪温度、充电桩终端的海拔位置、最大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可选的,上述第二状态信息可由充电控制系统中的监控模块得到,该监控模块安装有至少一个传感器,可以监测充电桩终端桩体的温度、充电枪温度、充电桩终端的海拔位置、最大输出电压以及最大输出电流等信息。
步骤S302包括:步骤S3022、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和上述第二状态信息,计算得到上述充电需求信息。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得车辆的充电状态,根据上述第二状态信息包含的充电桩终端的海拔位置、最大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等信息判断充电桩终端的输出能力,并根据上述第二状态信息包含的桩体温度、充电枪温度等信息判断当前充电桩终端桩体的运行状态。综合考虑车辆的充电状态和充电桩终端的输出能力以及桩体的运行状态,计算得到车辆当前的充电需求信息。
通过综合考虑车辆的充电状态和充电桩终端的运行状态,计算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可实现在满足车辆的充电需求的同时,保障充电桩终端的电力输入端和电力输出端的温度、电压以及电流不超过充电桩终端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避免在调整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时造成充电桩终端桩体的损害,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步骤S303、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向功率控制系统发送充电需求信息。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通过CAN总线连接。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将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发送至CAN总线中,将上述充电需求信息传输给上述功率控制系统,用于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充电需求信息中包含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向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充电控制系统与车桩交互系统和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在分体式充电桩为车辆充电的过程中,获取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并根据该充电需求信息动态调整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功率,提高分体式充电桩的工作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下,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起停机操作。
具体的,在与充电控制系统与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充电控制系统会终止与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使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停止向上述充电桩终端输出供电,或者向功率控制系统发送停机指令,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停止向上述充电桩终端输出供电。
在充电控制系统与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中断的情况下,充电控制系统会通过切断充电桩终端中安装的与充电主机的供电线路串联的开关电路的方式,切断供电线路,终止充电桩终端与充电主机之间的电力传输。
在车桩交互系统与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充电控制系统会终止与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或者,向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终止传输指令,指示上述车桩交互系统终止上述车辆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充电控制系统中配置多种停机操作,可实现在充电桩终端侧灵活应对分体式充电桩中运行异常的情况,保障充电安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包括:
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中包含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确定处于与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和上述参考电流区间由上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测试结果通过预设的安全控制函数计算得到。
其中,获取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和上述参考电流区间的方法可以描述如下:
划分M组同一生产品牌且同一规格的动力电池,每组N个上述动力电池,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使用同一生产品牌且同一规格的分体式充电桩为上述M组动力电池充电,并记录每个动力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曲线;
分析相同时间点对应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曲线。分别从每组N个上述动力电池的变化曲线中,记录每个动力电池进入恒流状态或恒压状态的时间点,上述进入恒流状态的标志可视为在充电过程中电流数值上升到最大值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上述进入恒压状态的标志可视为在充电过程中电压数值上升到最大值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在每组电压和电流变化曲线中,在恒流状态下的电流数值可作为该动力电池的最大可承受电流阈值
Figure 214962DEST_PATH_IMAGE001
,n为正整数且n∈[1,N],在恒压状态下的电压数值可作为该动力电池的最大可承受电压阈值
Figure 157510DEST_PATH_IMAGE002
,n为正整数且n∈[1,N]。电流数值开始上升的时间点对应的电压数值可视为该动力电池的最小可承受电压阈值
Figure 500504DEST_PATH_IMAGE003
,n为正整数且n∈[1,N],从充电开始到在电流数值上升前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小电流数值可作为该动力电池的最小可承受电流阈值
Figure 921121DEST_PATH_IMAGE004
,n为正整数且n∈[1,N]。
将分别统计每组上述N个最大可承受电压阈值
Figure 393691DEST_PATH_IMAGE002
,制作上述N组最大可承受电压阈值的点状分布图,统计点状分布较密集的区域,作为有效实验数据,有效实验数据个数为Q,Q为正整数且Q≤N,求有效实验数据的均值,第m组的有效实验数据均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38299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m,q为正整数且m∈[1,M],q∈[1,Q];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同样的,对M组上述有效实验数据均值求平均,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963530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m为正整数且m∈[1,M];
上述
Figure 187838DEST_PATH_IMAGE007
即可作为该生产品牌下该规格的动力电池的最大可承受电压阈值
Figure 655859DEST_PATH_IMAGE008
,即
Figure 940210DEST_PATH_IMAGE009
同理,可求得该生产品牌下该规格的动力电池的最小可承受电压阈值
Figure 352737DEST_PATH_IMAGE010
、最大可承受电流阈值
Figure 380736DEST_PATH_IMAGE011
、最小可承受电流阈值
Figure 93477DEST_PATH_IMAGE012
得到电压区间
Figure 283150DEST_PATH_IMAGE013
,电流区间
Figure 589497DEST_PATH_IMAGE014
。但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容量或输出能力会受损,其所能承受的最大输入电压以及最大输入电流会受影响,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安全控制函数进一步限制上述电压区间和电流区间,该安全控制函数可以表示为:
Figure 155608DEST_PATH_IMAGE015
,其中k为预设的安全控制系数,
Figure 457276DEST_PATH_IMAGE016
为前述中的最大可承受电压阈值。
同理可求得前述中的最小可承受电压阈值
Figure 349009DEST_PATH_IMAGE017
,前述中的最大可承受电流阈值
Figure 736128DEST_PATH_IMAGE018
,前述中的最小可承受电流阈值
Figure 105929DEST_PATH_IMAGE019
。得到前述参考电压区间为
Figure 403049DEST_PATH_IMAGE020
,前述参考电流区间为
Figure 200104DEST_PATH_IMAGE021
对于不同材质不同结构的电池,上述
Figure 808940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513591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524272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492228DEST_PATH_IMAGE018
是不同的,可以通过对电池进行测试获得;电池的型号或能够对应到该
Figure 588360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205024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70212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209069DEST_PATH_IMAGE018
的参数可以在上述第一状态信息首次发送时携带。
为了进一步介绍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的分体式充电桩的系统交互流程,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5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系统交互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示意图中包括车辆、充电桩终端、服务器、充电主机。其中,上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上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上述服务器包括可以实现上述用户信息验证功能的实体服务器或虚拟服务器。使用该充电控制方法的分体式充电桩的充电流程可描述如下:
S501: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检测车辆是否插枪。
在上述车辆已插枪的情况下,上述充电桩终端上安装的充电枪与上述车辆中安装的充电插座的结构耦合起来并形成从上述充电枪到上述车辆的电力传输通路。
S502: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已插枪数据。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已插枪数据。
上述已插枪数据包括用于描述上述车辆的插枪状态的信息。在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检测到上述车辆已插枪的情况下,会向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上述已插枪数据,用于通知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上述车辆处于已插枪状态,指示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做好充电准备。
S503: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用户选择的充电方式。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上述已插枪数据并响应上述已插枪状态,上述充电方式可以是用户在上述用户交互界面上选择的充电方式,也可以是向上述充电桩终端上安装的认证提示面发送的用户在与该分体式充电桩具有匹配关系的客户端中输入的或该客户端默认的充电方式。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上述用户交互界面或上述认证提示面之间的通信连接,获取到上述充电方式。
S504: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用户信息。相应地,上述服务器接收该用户信息。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执行上述充电方式获得用户信息,具体获取用户信息的过程可参考前述步骤S3012中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充电控制系统获取到用户信息之后,向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营平台开放的服务器发送该用户信息。其中,在上述充电方式是上述客户端发送给上述认证提示面的充电方式的情况下,无需将上述充电方式发送给上述服务器。
S505: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认证通过信息。相应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认证通过信息。
在上述服务器接收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的用户信息之后,会将上述用户信息与上述服务器中存储的已注册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在比对结果一致的情况下,得到上述认证通过信息并发送给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上述服务器的通信连接,接收上述服务器发送的认证通过信息。
S506: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启动充电指令。相应地,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接收该启动充电指令。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到上述服务器返回的认证通过信息之后,向车桩交互系统发送启动充电指令,用于指示上述车桩交互系统确保其接触器以及充电芯片等硬件处于可正常工作的状态,并指示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做好充电准备。
S507: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预启动指令。相应地,上述功率系统接收该预启动指令。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到上述服务器返回的认证通过信息之后,向功率控制系统发送预启动指令,用于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确保接触器以及充电芯片等硬件处于可正常工作的状态,并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做好充电准备。
S508:上述车辆发送绝缘检测数据。相应地,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接收该绝缘检测数据。
上述绝缘检测数据可以包括车辆的电池产品编码、电池容量、最大可允许电压或最大可允许电流。在接收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的启动充电指令之后,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会发起绝缘检测,指示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采集车端的绝缘检测数据,并将该绝缘检测数据发送给上述车桩交互系统。
S509: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绝缘检测数据。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绝缘检测数据。
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接收到该绝缘检测数据之后,会向充电控制系统发送该绝缘检测数据。
S510: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绝缘检测指令。相应地,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该绝缘检测指令。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到上述绝缘检测数据之后,会将上述绝缘检测数据发送到CAN总线上,并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绝缘检测指令,用于指示功率控制系统根据该绝缘检测数据控制充电模块输出高压直流电对车辆进行绝缘检测。
S511: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绝缘检测完成指令。相应地,上述车辆接收该绝缘检测完成指令。
在车辆绝缘性能检测完成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通过与该车辆之间的通信连接,向该车辆发送绝缘检测完成的指令,通知该车辆绝缘检测过程完成。
S512: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绝缘检测完成指令。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绝缘检测指令。
在车辆绝缘性能检测完成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向充电控制系统发送该绝缘检测完成指令,用于指示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知充电主机停止输出高压直流电。可选的,步骤S511可与步骤S512同时进行。
S513: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停止绝缘检测指令。相应地,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该绝缘检测指令。
在步骤S512之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停止绝缘检测指令,用于指示功率控制系统控制充电主机内充电模块的输出高压直流电。
S514: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绝缘检测通过指令。相应地,上述车辆接收该绝缘检测指令。
在绝缘检测完成之后,在车辆绝缘性能良好的情况下,由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向车辆发送绝缘检测通过指令,通知车辆车体绝缘性能良好可以进行充电。
S515: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绝缘检测通过指令。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绝缘检测指令。
在绝缘检测完成之后,在车辆绝缘性能良好的情况下,车桩交互系统向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绝缘检测通过指令,用于指示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知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做好充电准备。可选的,步骤S514可与步骤S515同时进行。
S516: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预充电指令。相应地,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该预充电指令。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绝缘检测指令之后,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预充电指令,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在正式充电之前确保可调度的充电模块的处于可正常工作的状态。
S517:上述车辆发送第一状态信息。相应地,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接收该第一状态信息。
上述第一状态信息包括当前充电状态下车端的需求电压、需求电流、电池温度、电池电压、电池荷电状态。在绝缘检测通过之后,上述车桩交互系统通过与该车辆之间的通信连接,获取到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并通过与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将上述第一状态信息发送给上述车桩交互系统。
S518: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第一状态信息。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第一状态信息。
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接收到该第一状态信息之后,通过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将上述第一状态信息发送给上述充电控制系统。
S519:上述充电控制系统获取第二状态信息。
上述第二状态信息包括桩体温度、充电枪温度、充电桩终端的海拔位置、最大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监控充电桩终端桩体本身的运行状态,获取第二状态信息。
S520: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第一状态信息和第二状态信息计算充电需求信息。
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上述充电桩控制系统通过上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得车辆的充电状态,根据第二状态信息获取充电桩终端的运行状态,综合考虑车辆的充电状态和充电桩终端的运行状态,计算车辆当前的充电需求信息。
S521: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充电需求信息。相应地,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该充电需求信息。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将该充电需求信息发送到CAN总线上,并通过CAN总线传输给功率控制系统。
S522:上述车辆发送充电完成指令。相应地,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接收该充电完成指令。
在电池的电量充满的情况下,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与上述车桩交互系统进行通信,车辆向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充电完成指令,通知上述充电桩终端充电已完成。
S523: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充电完成指令。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充电完成指令。
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向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充电完成指令,指示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知上述充电主机停止电力供应。
S524: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停止充电指令。相应地,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该停止充电指令。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停止充电指令,用于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内的电力输出。
在如图5所示的充电流程中,在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下,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会发起停机操作,终止充电过程,且在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未恢复正常的情况下,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处于停机状态,无法开启充电流程。该停机操作的具体内容请参考前述中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起的停机操作包含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或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在充电过程中,不断获取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并使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动态调节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保证分体式充电桩中充电功率的收敛性与稳定性,提高分体式充电桩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的分体式充电桩,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在上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在上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6介绍该充电控制方法。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601、功率控制系统通过与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的与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
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上述车辆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功率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中获得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的充电需求信息。
步骤S602、功率控制系统获取充电主机中至少一个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
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为给所述充电桩终端供电的电源。上述功率控制系统通过监控充电模块的运行状态,结合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特性,并采集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
步骤S603、功率控制系统根据第一电压、第一电流、第二电压以及第二电流,控制接触器阵列调整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
上述接触器阵列用于接通或切断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供电线路,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的总和为上述充电主机提供给上述充电桩终端的电力。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可通过控制接触器阵列中的每个与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连接的接触器,接通或切断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供电线路,调整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控充电模块的运行状态,采集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根据充电主机上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特性,结合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控制接触器阵列连接至少一个充电模块为车辆供电,实现动态调整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满足车辆的充电过程中从不同的充电需求,提高分体式充电桩的工作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下,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起停机操作。
具体的,在功率控制系统与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功率控制系统会终止与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充电控制系统与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中断的情况下,功率控制系统会控制充电模块停止电力输出,或者通过切断安装于充电主机中的与充电桩终端的供电线路串联的开关电路的方式,切断供电线路,终止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功率控制系统中配置多种停机操作,可实现在充电主机侧灵活应对分体式充电桩中各种运行异常的情况,保障充电安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包括:
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中包含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确定处于与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和上述参考电流区间由上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测试结果通过预设的安全控制函数计算得到。
其中,获取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和上述参考电流区间的方法可以参考前述中的获取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的方法的相应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为了更清晰地介绍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的分体式充电桩的充电流程,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7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系统交互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示意图中包括车辆、充电桩终端、充电主机。其中,上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上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和充电模块,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可通过充电主机中安装的接触器阵列控制上述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上述充电模块是为所述充电桩终端的供电的电源。使用该充电控制方法的分体式充电桩的充电流程可描述如下:
S701: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检测车辆是否插枪。
执行步骤S701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01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02: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已插枪数据。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已插枪数据。
执行步骤S702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02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03: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启动充电指令。相应地,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接收该启动充电指令。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上述已插枪数据并响应上述已插枪状态,向车桩交互系统发送启动充电指令,用于指示上述车桩交互系统确保其接触器以及充电芯片等硬件处于可正常工作的状态,并指示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做好充电准备。
S704: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预启动指令。相应地,上述功率系统接收该预启动指令。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上述已插枪数据并响应上述已插枪状态,向功率控制系统发送预启动指令,用于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确保接触器阵列以及充电模块等硬件处于可正常工作的状态,并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做好充电准备。
S705:上述车辆发送绝缘检测数据。相应地,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接收该绝缘检测数据。
执行步骤S705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08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06: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绝缘检测数据。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绝缘检测数据。
执行步骤S706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09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07: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绝缘检测指令。相应地,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该绝缘检测指令。
执行步骤S707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10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08: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充电模块输出高压直流电。
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在接收到该绝缘检测指令之后,从CAN总线中获取上述绝缘检测数据,控制接触器阵列中的至少一个接触器与该接触器控制的充电模块建立电力传输通路,使该充电模块输出高压直流电。
S709:上述充电模块输出高压直流电。
执行步骤S708之后,上述充电模块输出的高压直流电通过上述充电主机与上述充电桩终端之间的供电线路传输到上述充电桩终端,再通过上述充电桩终端上的充电枪与车辆之间的电力传输通路传输给车辆,检测上述车辆的绝缘性能。
S710: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绝缘检测完成指令。相应地,上述车辆接收该绝缘检测完成指令。
执行步骤S710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11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11: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绝缘检测完成指令。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绝缘检测指令。
执行步骤S711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12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12: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停止绝缘检测指令。相应地,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该绝缘检测指令。
执行步骤S712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13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13: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充电模块停止输出高压直流电。
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到该停止绝缘检测指令之后,控制接触器阵列断开与其所连接的充电模块之间的电力传输通路,使充电模块停止输出高压直流电。
S714:上述充电模块停止输出高压直流电。
在步骤S713之后,上述充电模块停止输出高压直流电。
S715: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绝缘检测通过指令。相应地,上述车辆接收该绝缘检测指令。
执行步骤S715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14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16: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绝缘检测通过指令。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绝缘检测指令。
执行步骤S716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15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17: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预充电指令。相应地,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该预充电指令。
执行步骤S717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16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18:上述车辆发送第一状态信息。相应地,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接收该第一状态信息。
执行步骤S718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17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19: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第一状态信息。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第一状态信息。
执行步骤S719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18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20: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充电需求信息。相应地,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该充电需求信息。
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执行步骤S720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21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21:上述功率控制系统获取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
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充电模块的运行状态,采集上述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
S722:上述功率控制系统调整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
上述功率控制系统获取到CAN总线中的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含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并根据该第一电压、第一电流以及上述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控制接触器阵列接通或切断其所连接的充电模块,调整为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的充电模块的数量,调整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
S723:上述充电模块输出直流电或交流电。
在步骤S722之后,上述充电模块输出高压直流电或交流电。
S724:上述车辆发送充电完成指令。相应地,上述车桩交互系统接收该充电完成指令。
执行步骤S724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22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25: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充电完成指令。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该充电完成指令。
执行步骤S725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23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26: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停止充电指令。相应地,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该停止充电指令。
执行步骤S726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中的步骤S524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727: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充电模块停止电力输出。
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到该停止充电指令之后,由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接触器阵列断开与其所连接的充电模块之间的电力传输通路,使充电模块停止输出直流电或交流电。
S728:上述充电模块停止输出直流电或交流电。
在步骤S727之后,上述充电模块停止输出直流电或交流电。
在如图7所示的充电流程中,在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下,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会发起停机操作,终止充电过程,该停机操作的具体内容请参考前述中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起的停机操作包含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功率控制系统通过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在充电过程中,根据充电需求信息的变化,动态调节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保证分体式充电桩中充电功率的收敛性与稳定性,提高分体式充电桩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在上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在上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下面将结合附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充电桩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充电桩的系统交互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示意图中包括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其中,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可以是前述中的充电控制系统,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可以是前述中的车桩交互系统,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可以是前述中的功率控制系统。
该分体式充电桩的系统交互流程包括:
S801、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车辆通信获得第一状态信息,上述第一状态信息为用于描述上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的信息。
上述车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上述第一状态信息用于描述上述车辆的充电状态,包括车端的需求电压、需求电流、电池温度、电池电压、电池荷电状态、预计剩余充电时间。可选的,上述第一状态信息可以由上述车辆发送给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得到。
S802、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向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第一状态信息。相应地,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接收上述第一状态信息。
上述车桩交互系统通过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向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第一状态信息。具体的,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前述中的串行通讯接口RS485接收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上述第一状态信息。
S803、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第一状态信息获取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上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计算得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上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具体的,上述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可分别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中包含的需求电压和需求电流得到。
S804、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充电需求信息。相应地,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接收上述充电需求信息。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充电需求信息。具体的,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可以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通过CAN总线连接,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将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发送至CAN总线中,将上述充电需求信息传输给上述功率控制系统,用于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充电需求信息中包含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向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
S805、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充电需求信息所指示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控制充电主机向充电桩终端供电。
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调整充电主机的电力输出。
具体的,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在步骤S805之前,还可以获取上述充电主机中至少一个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为给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的电源。步骤S805包括:根据上述第一电压、上述第一电流、上述第二电压以及上述第二电流,调整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可以理解的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总和组成上述充电主机为上述充电桩终端提供的电力。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分体式充电桩中的上述充电桩终端的正面外表面设置有采用短距通信方式的认证提示面,上述认证提示面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建立有有线通信连接;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在步骤S801之前,还可以通过与上述认证提示面之间的有线通信连接获得用户充电信息;上述充电信息在用户终端与上述认证提示面接近后由上述用户终端中运行的与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具有匹配关系的客户端发送;上述充电信息包含充电方式以及认证信息;上述充电方式由用户在上述客户端中输入,或为上述客户端中所配置的默认充电方式;上述认证信息在上述客户端处于已登录状态时为认证通过的信息;
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用户充电信息执行上述步骤S80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的分体式充电桩,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在上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装置;在上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充电控制装置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充电控制装置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充电控制装置900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901,用于通过与车桩交互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上述第一状态信息由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车辆通信得到,上述第一状态信息为用于描述上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的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902,用于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取上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上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
发送单元903,用于通过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上述充电需求信息,用于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向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充电控制装置900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904,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的充电方式,上述充电方式包括刷卡充电、扫码充电、车辆标识码VIN充电、密码充电中的任意一项;
获得单元905,用于通过执行上述充电方式获得用户信息,上述用户信息用于判断上述充电桩终端能否为上述车辆充电;
上述第一接收单元901,还用于在上述用户信息确认通过的情况下,执行上述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充电桩终端的正面外表面设置有采用短距通信方式的认证提示面,上述认证提示面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建立有有线通信连接;
上述获得单元905,还用于通过与上述认证提示面之间的有线通信连接获得用户充电信息;上述充电信息在用户终端与上述认证提示面接近后由上述用户终端中运行的与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具有匹配关系的客户端发送;上述充电信息包含充电方式以及认证信息;上述充电方式由用户在上述客户端中输入,或为上述客户端中所配置的默认充电方式;上述认证信息在上述客户端处于已登录状态时为认证通过的信息;
上述第一接收单元901,还用于根据上述用户充电信息执行上述接收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充电控制装置900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906,用于获取上述充电桩终端的第二状态信息,上述第二状态信息用于描述上述充电桩终端的桩体运行状态;
上述第一获取单元902,还用于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信息和上述第二状态信息,计算得到上述充电需求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充电控制装置900还包括:
发起单元907,用于在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下,发起停机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停机操作包括:
终止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使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停止向上述充电桩终端输出供电;
或者,向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停机指令,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充电主机停止向上述充电桩终端输出供电;
或者,向安装于上述充电桩终端中与上述充电主机的供电线路串联的开关电路发送断开指令,使上述充电桩终端与上述充电主机之间的供电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或者,终止与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或者,向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终止传输指令,指示上述车桩交互系统终止上述车辆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发起单元907,还用于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中包含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确定处于与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和上述参考电流区间由上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测试结果通过预设的安全控制函数计算得到。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和上述参考电流区间的计算方法可参考前述充电控制方法中计算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装置,应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的分体式充电桩,上述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在上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装置;在上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充电控制装置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上述充电控制装置与上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功率控制装置1000包括:
接收单元1001,用于通过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上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的与上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上述充电需求信息由上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上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第一状态信息计算得到,上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上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上述第一状态信息由上述车桩交互系统与上述车辆通信得到,上述第一状态信息为用于描述上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的信息;
获取单元1002,用于获取上述充电主机中至少一个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为给上述充电桩终端供电的电源;
调整单元1003,根据上述第一电压、上述第一电流、上述第二电压以及上述第二电流,调整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功率控制装置1000还包括:
发起单元1004,用于在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下,上述功率控制系统发起停机操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停机操作包括:
终止与上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或者,控制上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停止电力输出;
或者,向安装于上述充电主机中与上述充电桩终端的供电线路串联的开关电路发送断开指令,使上述充电桩终端与上述充电主机之间的供电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发起单元1004,还用于根据上述充电需求信息中包含的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一电流确定处于与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和上述参考电流区间由上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测试结果通过预设的安全控制函数计算得到。上述参考电压区间和上述参考电流区间的计算方法可参考前述充电控制方法中计算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图9或图10中所示的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上述电子设备1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102、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1103以及总线1104,上述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通信接口1103通过总线1104连接。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前述说明中的充电控制装置900,也可以是前述说明中的功率控制装置1000。
其中,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上述存储器存储的上述程序,在上述程序被执行的情况下,上述处理器1101执行如上述充电控制方法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存储器1102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以及除计算机内存及处理器缓存之外的外存储器,上述存储器110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102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上述处理器11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 (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处理器1101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上述处理器110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前述实施例中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上述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1100的结构实现,处理器1101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的任意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现方式,也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充电控制装置900、功率控制装置1000的实现方式,具体的,处理器1101可实现图9中第一接收单元901、第一获取单元902或发送单元903的功能,还可以实现图10中接收单元1001、获取单元1002或调整单元1003的功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图3或图6中所示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或计算机程序;上述指令或上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3或图6中所示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4)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的分体式充电桩,所述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在所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在所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所述车桩交互系统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系统与所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车桩交互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所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所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所述第一状态信息由所述车桩交互系统与所述车辆通信得到,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为用于描述所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的信息;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取所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所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所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所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向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所述充电需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控制所述充电主机向所述充电桩终端供电;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在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确定处于与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并发起停机操作;所述参考电压区间和所述参考电流区间由所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测试结果通过预设的安全控制函数计算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所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选择的充电方式,所述充电方式包括刷卡充电、扫码充电、车辆标识码VIN充电、密码充电中的任意一项;
通过执行所述充电方式获得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用于判断所述充电桩终端能否为所述车辆充电;
在所述用户信息确认通过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接收所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所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终端的正面外表面设置有采用短距通信方式的认证提示面,所述认证提示面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建立有有线通信连接;
在所述接收所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所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通过与所述认证提示面之间的有线通信连接获得用户充电信息;所述充电信息在用户终端与所述认证提示面接近后由所述用户终端中运行的与所述分体式充电桩具有匹配关系的客户端发送;所述充电信息包含充电方式以及认证信息;所述充电方式由用户在所述客户端中输入,或为所述客户端中所配置的默认充电方式;所述认证信息在所述客户端处于已登录状态时为认证通过的信息;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用户充电信息执行所述接收所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与所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取所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获取所述充电桩终端的第二状态信息,所述第二状态信息用于描述所述充电桩终端的桩体运行状态;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取所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状态信息,计算得到所述充电需求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机操作包括:
终止与所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使所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充电主机停止向所述充电桩终端输出供电;
或者,向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停机指令,指示所述功率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充电主机停止向所述充电桩终端输出供电;
或者,向安装于所述充电桩终端中与所述充电主机的供电线路串联的开关电路发送断开指令,使所述充电桩终端与所述充电主机之间的供电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或者,向所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终止传输指令,指示所述车桩交互系统终止与所述车辆之间的数据传输。
6.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的分体式充电桩,所述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在所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在所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所述车桩交互系统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系统与所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功率控制系统通过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的与所述充电桩终端连接的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所述充电需求信息由所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车桩交互系统发送的第一状态信息计算得到,所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所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状态信息由所述车桩交互系统与所述车辆通信得到,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为用于描述所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的信息;
所述功率控制系统获取所述充电主机中至少一个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所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为给所述充电桩终端供电的电源;
所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流、所述第二电压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
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在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确定处于与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并发起停机操作;所述参考电压区间和所述参考电流区间由所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测试结果通过预设的安全控制函数计算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机操作包括:
终止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或者,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停止电力输出;
或者,向安装于所述充电主机中与所述充电桩终端的供电线路串联的开关电路发送断开指令,使所述充电桩终端与所述充电主机之间的供电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8.一种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在所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所述车桩交互系统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系统与所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
所述车桩交互系统与车辆通信获得第一状态信息,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为用于描述所述车辆的充电状态的信息;
所述车桩交互系统向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发送所述第一状态信息;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息获取所述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所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所述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与参考电压区间和参考电流区间匹配,所述参考电压区间和所述参考电流区间由所述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测试结果通过预设的安全控制函数计算得到;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向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发送所述充电需求信息;
所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控制所述充电主机向所述充电桩终端供电;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在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参考电压区间和所述参考电流区间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分体式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异常,并发起停机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充电桩还包括:
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在所述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控制所述充电主机向所述充电桩终端供电之前,获取所述充电主机中至少一个充电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所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为给所述充电桩终端供电的电源;
所述功率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控制所述充电主机向所述充电桩终端供电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流、所述第二电压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充电模块的电力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分体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终端的正面外表面设置有采用短距通信方式的认证提示面,所述认证提示面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建立有有线通信连接;所述分体式充电桩还包括: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在所述车桩交互系统与车辆通信获得第一状态信息之前,通过与所述认证提示面之间的有线通信连接获得用户充电信息;所述充电信息在用户终端与所述认证提示面接近后由所述用户终端中运行的与所述分体式充电桩具有匹配关系的客户端发送;所述充电信息包含充电方式以及认证信息;所述充电方式由用户在所述客户端中输入,或为所述客户端中所配置的默认充电方式;所述认证信息在所述客户端处于已登录状态时为认证通过的信息;
所述充电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用户充电信息执行所述车桩交互系统与车辆通信获得第一状态信息。
11.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的分体式充电桩,所述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在所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装置;在所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系统;所述车桩交互系统与所述充电控制装置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控制装置与所述功率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
12.一种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补充的分体式充电桩,所述分体式充电桩包括在物理上分别独立设置的充电桩终端和充电主机;在所述充电桩终端中安装有车桩交互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在所述充电主机中安装有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车桩交互系统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系统与所述功率控制装置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功率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方法的单元。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在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在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473545.0A 2021-11-30 2021-11-30 充电控制方法、分体式充电桩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3910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3545.0A CN113910960B (zh) 2021-11-30 2021-11-30 充电控制方法、分体式充电桩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3545.0A CN113910960B (zh) 2021-11-30 2021-11-30 充电控制方法、分体式充电桩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0960A CN113910960A (zh) 2022-01-11
CN113910960B true CN113910960B (zh) 2022-03-11

Family

ID=79248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3545.0A Active CN113910960B (zh) 2021-11-30 2021-11-30 充电控制方法、分体式充电桩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09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7432B (zh) * 2022-09-28 2024-03-12 上海邻里邻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不同需求的充电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359A (zh) * 2015-12-31 2016-04-13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一种电动汽车供电管理装置
CN106945539A (zh) * 2017-04-18 2017-07-14 中天昱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功率分配直流快速充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99857B (zh) * 2017-08-24 2021-08-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充电方法
CN207433312U (zh) * 2017-09-20 2018-06-01 深圳市泰永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多种控制策略的直流充电桩控制系统
TWM586479U (zh) * 2019-07-02 2019-11-11 鈺倢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0960A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77107C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ым средством и система зарядки
JP5417280B2 (ja) 蓄電池制御装置,充電スタンド及び蓄電池制御方法
CN103762689B (zh) 一种电动汽车交直流组合充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283239B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车载无线充电系统
CN104283238B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车载无线充电系统
CN109130898B (zh) 一种一体式车载充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
US20160164316A1 (en) Rapid charging method for storage cell, rapid charging system, and program
US10369895B2 (en) Power supply controller
CN112744098B (zh) 报知控制装置、移动体、电力系统以及报知方法
CN110979014B (zh) 动力电源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车辆
EP2988394A1 (en) Connection monitoring device and battery utilization system
CN104935053A (zh) 一种控制充电桩充电的方法及装置
US11239687B2 (en) Charge control device
CN113910960B (zh) 充电控制方法、分体式充电桩及相关装置
US11235679B2 (en) Power control device
KR102278697B1 (ko) 전기차 충전 시스템에서 소비되는 전력량을 조절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12744102B (zh) 车辆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214154033U (zh) 智能充电系统
CN107994678B (zh) 电梯系统的供电装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40802B (zh) 车辆充电系统、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8496289B (zh) 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充电设备、用户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13844310A (zh) 用于控制充电系统的方法以及充电系统
CN107040015B (zh) 一种储能装置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203850872U (zh) 充电器
US20220289060A1 (en) Control system and energy management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01-501, Building 7, Baiwangxin Industrial Park, No. 1002, Songbai Road, Sunshine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INLIN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604, Shangjing building, No.2, Baolong 7th Road, Baolong community, Baolo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INLINE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