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8456A - 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8456A
CN113908456A CN202010649508.XA CN202010649508A CN113908456A CN 113908456 A CN113908456 A CN 113908456A CN 202010649508 A CN202010649508 A CN 202010649508A CN 113908456 A CN113908456 A CN 113908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ender
eccentric
wheel
trigger
frictio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95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08456B (zh
Inventor
付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95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0845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2293 priority patent/WO202200764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908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8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08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8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6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 A62B1/14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with brakes sliding on the rop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下降器无法实现单手操作功能和自动保护功能的共存,在消防救援等特殊场合应用时使用者的操作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包括下降器底板,下降器底板上安装有辅助摩擦轮和偏心制动摩擦轮,下降器底板上设有第一锁孔,偏心制动摩擦轮上设有限位滑槽,下降器底板上固定有与限位滑槽相配合的偏心轮限位轴,偏心轮限位轴靠近辅助摩擦轮的一侧设有偏心轮固定旋转轴,偏心制动摩擦轮通过偏心轮固定旋转轴可相对下降器底板发生转动,辅助摩擦轮和偏心制动摩擦轮之间设有用以穿设绳索的制动间隙,偏心制动摩擦轮上设有辅助所述下降器从自锁状态切换至下降状态的状态切换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缓降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
背景技术
下降器是一种应用于拓展训练、登山、极限、户外等运动场景或救援场景中用以保护操作人员的防护装置。
申请号为CN20102021667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绳索制停下降器,包括固定侧板和与所述固定侧板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的活动侧板,所述第一销轴上套设有一外周具有凹槽的能够随绳索运动而转动的活动轮盘和一控制手柄,所述活动轮盘位于所述固定侧板和所述活动侧板之间,所述控制手柄与所述活动轮盘联动;所述活动轮盘上部的固定侧板上通过第二销轴固定设置有一外周具有凹槽的固定轮盘;所述固定轮盘上部的固定侧板上通过第三销轴转动连接有一弓形的制停摆片,所述控制手柄与所述第一销轴的连接端设有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端部与所述制停摆片的相应端分别铰接在一连杆的两端,使得随着所述控制手柄的往复摆动,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制停摆片绕所述第三销轴往复转动,使所述制停摆片两端中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轮盘的外周相抵。
上述专利通过在固定轮盘上方设置弓形制停摆片,使得在固定轮盘的两侧均能制停绳索,保证绳索在下降器上安装错误时,该绳索制停下降器都会自动卡住绳索;其问题在于,使用者在转动控制手柄时没有握感上的提示,控制手柄是否转动到位难以判断,未经专业训练的操作人员难以快速掌握使用方法。
此外,现有的绳索用下降器存在以下几方面缺点:(1)可单手操作的不能实现自动保护,能实现自动保护的不能单手操作;不能解放绳索运用下降过程中的另一只手,特别是特有的使用范围对解放手尤其重要,例如消防救援时、军事行动中等。如8字环、ATC、SIMPLE等下降器,单手操作但不具备保护功能,手脱离绳索后使用者即下坠。如STOP、ID等下降器,受力后都有自动掣停功能,但需要握绳子以外另一只手操作手柄才能实现下降;(2)现有的绳索用下降器在绳索尾端不打保护结的情况下,如果下降到达绳尾均会脱离绳索,使用者面临坠落风险。这就要求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有专业技能且要花费时间去打绳尾结;(3)现有的绳索用下降器在保护设计中一般都使用摩擦凸轮设计,这种设计容易在卡绳凸点摩损后造成停绳效果差或停绳失效,影响下降器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下降器无法实现单手操作功能和自动保护功能的共存,在消防救援等特殊场合应用时使用者的操作难度较大,以及使用者在转动控制手柄时没有握感上的提示,控制手柄是否转动到位难以判断,未经专业训练的操作人员难以快速掌握使用方法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所述下降器可实现双手脱离绳索时的自动保护功能和单手操作功能和共存,在消防救援等特殊场合可有效提升救援效率,此外,手柄转动到位时使用者会感受到转动阻力的阶跃变化,对未经专业训练的操作人员极为友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包括下降器底板,下降器底板上安装有辅助摩擦轮和偏心制动摩擦轮,下降器底板上设有第一锁孔,第一锁孔位于偏心制动摩擦轮远离辅助摩擦轮的一侧,偏心制动摩擦轮上设有限位滑槽,下降器底板上固定有与限位滑槽相配合的偏心轮限位轴,偏心轮限位轴靠近辅助摩擦轮的一侧设有偏心轮固定旋转轴,偏心制动摩擦轮通过偏心轮固定旋转轴可相对下降器底板发生转动,辅助摩擦轮和偏心制动摩擦轮之间设有用以穿设绳索的制动间隙,偏心制动摩擦轮上设有辅助所述下降器从自锁状态切换至下降状态的状态切换组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包括两种使用模式,第一种使用模式中第一锁孔位于偏心制动摩擦轮下方,第二种使用模式中第一锁孔位于偏心制动摩擦轮上方。具体的,在采取第一种使用模式时,将绳索的上端与固定锚点或保护站相连,绳索的下端沿所述下降器穿出后形成握持端,偏心制动摩擦轮位于辅助摩擦轮下方,绳索自偏心制动摩擦轮下缘向上绕设后,再沿辅助摩擦轮的上缘朝下绕设后穿出,绳索与偏心制动摩擦轮及辅助摩擦轮相接触的部分大致呈“S”型,绳索与偏心制动摩擦轮和辅助摩擦轮的贴合长度均大致为两者周长的三分之二左右,待绳索穿设完成后,使用者穿好安全腰带后用主锁和下降器上的锁孔连接,此时使用者的重力经安全腰带传递到主锁,再经主锁传递到下降器顶板和底板,由于偏心制动摩擦轮通过偏心轮固定旋转轴可相对下降器底板发生转动,故而偏心制动摩擦轮会以偏心轮固定旋转轴为中心向上摆动,偏心制动摩擦轮与辅助摩擦轮配合对绳索进行挤压,当偏心制动摩擦轮停止转动时,驱动偏心制动摩擦轮顺时针旋转的力矩是驱动其逆时针旋转的力矩的两倍左右,故而虽然偏心制动摩擦轮和辅助摩擦轮均为周面光滑的摩擦轮,加上两个轮子的绳索摩擦力仍可以稳稳的制动住绳索,从而使下降器处于自锁保护状态;当需要从自锁保护状态切换至下降状态时,使用状态切换组件进行模式切换即可。第一种使用模式下采用偏心制动摩擦轮和辅助摩擦轮配合挤压使得受力更加均匀,不会对绳索造成损伤,且偏心制动摩擦轮和辅助摩擦轮的表面均圆润光滑,接触面即时有磨损也非常均匀,相较于传统的凸轮结构摩擦较为分散,出现集中受力的摩擦点的概率较低,下降器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幅提升。
在采取第二种使用模式时,将绳索的上端与固定锚点或保护站相连,绳索的下端沿所述下降器穿出后形成握持端,偏心制动摩擦轮位于辅助摩擦轮上方,绳索自偏心制动摩擦轮下缘向上绕设后,再沿辅助摩擦轮的上缘朝下绕设后穿出,绳索与偏心制动摩擦轮及辅助摩擦轮相接触的部分大致呈逆时针旋转45°的“S”型,第二种使用模式适用于经过专业训练的使用者,其可实现单手操作,相较于第一种使用模式,绳索与偏心制动摩擦轮及辅助摩擦轮的接触摩擦部位减少约一半,第二种使用模式下所受摩擦阻力更小,此外,当握持端失去拉力时,下降器会自动翻转回自锁保护状态形成安全防护,故而在绳索末端无保护结亦可自动形成保护,最后,当使用者在恐慌情景下松开绳索时,下降器会自动翻转回自锁保护状态。
作为优选,状态切换组件包括扳机,下降器底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扳机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的周面上,还包括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周面上的手柄,手柄位于下降器底板远离扳机的一侧,呈水滴状的扳机位于偏心轮限位轴靠近辅助摩擦轮的一侧,扳机靠近第一锁孔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第一转轴相对下降器底板发生转动,扳机和手柄均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的周面上,从而实现手柄转动的同时带动扳机发生转动,为避免手柄与扳机发生干涉,将手柄和扳机分别布设在下降器底板的两侧。
作为优选,扳机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呈“几”字形,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扳机上,第一复位弹簧的弯折段绕设在第一转轴的周面上,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相连。第一复位弹簧用以辅助扳机的复位。
作为优选,状态切换组件还包括扳机受力构件,扳机受力构件位于偏心轮限位轴远离辅助摩擦轮的一侧,偏心制动摩擦轮设有第二转轴,扳机受力构件与第二转轴转动相连,扳机受力构件呈腰果形,扳机受力构件靠近所述扳机的一端设有与限位凸台相匹配的限位凹槽。
扳机受力构件和扳机配合构成状态切换组件,以采用第一种下降模式为例对下降器的状态切换过程进行说明,所述状态切换过程包括下降准备状态和下降状态。下降准备状态的操作过程如下:从手柄下端顺时针拉动手柄,与手柄共轴的扳机随手柄同步顺时针旋转,扳机顺时针旋转时会将扳机受力构件顶成逆时针旋转,当扳机旋转角度高过扳机受力构件后,扳机受力构件复位弹回,从而形成了下降准备状态。下降状态的操作过程如下:使用者按压手柄下端使手柄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与手柄共轴的板机随手柄一同旋转对板机受力构件形成下压的力,板机受力构件通过第二转轴固定于偏心制动摩擦轮上,受压后会使偏心制动摩擦轮按逆时针向下运动,绳索被偏心制动摩擦轮挤压的力移除,下降器从下降准备状态切换至下降状态,此时只要在绳索的握持端保持较小的握力就可以保持较快的速度从绳索上下降。
本发明中,扳机上的限位凸台与扳机受力构件上的限位凹槽呈凹凸配合设计,当手柄下压至扳机的限位凸台嵌入扳机受力构件上的限位凹槽时,手柄的下压阻力会呈阶跃式上升,控制手柄是否转动到位可快捷判断,未经专业训练的操作人员亦可以快速掌握使用方法;此外,在限位凸台嵌入限位凹槽时,倘若使用者处于恐慌状态,使用者会紧张性握死手柄,此时扳机与扳机受力构件会脱离,形成防恐慌的自锁保护。
作为优选,扳机受力构件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呈“几”字形,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扳机受力构件上,第二复位弹簧的弯折段绕设在第二转轴的周面上,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相连。第二复位弹簧用以辅助扳机受力构件的复位。
作为优选,限位滑槽呈腰圆形,限位滑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α在45°到60°之间。
作为优选,偏心制动摩擦轮远离下降器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呈“几”字形,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相连,第三复位弹簧的弯折段绕设在偏心轮固定旋转轴的周面上,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下降器底板相连。第二复位弹簧用以辅助偏心制动摩擦轮的复位。
作为优选,辅助摩擦轮远离下降器底板的一侧设有下降器顶板,下降器顶板上设有与第一锁孔共轴布设的第二锁孔,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的轮廓一致,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配合构成用以挂设安全锁具的锁孔,锁孔为倾斜布置的长圆形。下降器顶板和下降器底板配合对绳索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避免绳索从下降器上脱出,从而保障使用安全性。
作为优选,下降器底板包括第一本体和位于第一本体一端的第一折板,第一折板与第一本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下降器顶板包括第二本体和位于第二本体一端的第二折板,第二折板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一折板远离第一本体的一端与第二折板远离第二本体的一端相抵接,第一锁孔位于第一折板上,第二锁孔位于第二折板上。
作为优选,手柄呈“L”型,手柄包括连接段和握持段,连接段与第一转轴相连,握持段的长度大于连接段的长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述下降器可应用于两种下降模式,对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使用者,第一种下降模式采用偏心制动摩擦轮和辅助摩擦轮配合挤压使得受力更加均匀,不会对绳索造成损伤,且偏心制动摩擦轮和辅助摩擦轮的表面均圆润光滑,接触面即时有磨损也非常均匀,相较于传统的凸轮结构摩擦较为分散,出现集中受力的摩擦点的概率较低,下降器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幅提升;(2)对于经过专业训练的使用者,第二种下降模式可实现单手操作,相较于第一种使用模式,绳索与偏心制动摩擦轮及辅助摩擦轮的接触摩擦部位减少约一半,第二种使用模式下所受摩擦阻力更小,此外,当握持端失去拉力时,下降器会自动翻转回自锁保护状态形成安全防护,故而在绳索末端无保护结亦可自动形成保护,最后,当使用者在恐慌情景下松开绳索时,下降器会自动翻转回自锁保护状态;(3)扳机上的限位凸台与扳机受力构件上的限位凹槽呈凹凸配合设计,当手柄下压至扳机的限位凸台嵌入扳机受力构件上的限位凹槽时,手柄的下压阻力会呈阶跃式上升,控制手柄是否转动到位可快捷判断,未经专业训练的操作人员亦可以快速掌握使用方法;(4)在限位凸台嵌入限位凹槽时,倘若使用者处于恐慌状态,使用者会紧张性握死手柄,此时扳机与扳机受力构件会脱离,形成防恐慌的自锁保护;(5)所述下降器可实现双手脱离绳索时的自动保护功能和单手操作功能和共存,在消防救援等特殊场合可有效提升救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下降器的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下降器顶板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下降器拆除下降器顶板后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下降器的后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下降器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下降器处于自锁保护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下降器处于下降准备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下降器处于下降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中:
下降器底板1,辅助摩擦轮2,偏心制动摩擦轮3,第一锁孔4,限位滑槽5,偏心轮限位轴6,偏心轮固定旋转轴7,制动间隙8,状态切换组件9,扳机10,第一转轴11,手柄12,限位凸台13,第一复位弹簧14,扳机受力构件15,第二转轴16,限位凹槽17,第二复位弹簧18,第三复位弹簧19,下降器顶板20,第二锁孔21,第一本体22,第一折板23,第二本体24,第二折板25,连接段26,握持段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包括下降器底板1,下降器底板上安装有辅助摩擦轮2和偏心制动摩擦轮3,下降器底板上设有第一锁孔4,第一锁孔位于偏心制动摩擦轮远离辅助摩擦轮的一侧,偏心制动摩擦轮上设有限位滑槽5,下降器底板上固定有与限位滑槽相配合的偏心轮限位轴6,偏心轮限位轴靠近辅助摩擦轮的一侧设有偏心轮固定旋转轴7,偏心制动摩擦轮通过偏心轮固定旋转轴可相对下降器底板发生转动,辅助摩擦轮和偏心制动摩擦轮之间设有用以穿设绳索的制动间隙8,偏心制动摩擦轮上设有辅助所述下降器从自锁状态切换至下降状态的状态切换组件9;状态切换组件包括扳机10,下降器底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1,扳机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的周面上,还包括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周面上的手柄12,手柄位于下降器底板远离扳机的一侧,呈水滴状的扳机位于偏心轮限位轴靠近辅助摩擦轮的一侧,扳机靠近第一锁孔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13;扳机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4,第一复位弹簧呈“几”字形,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扳机上,第一复位弹簧的弯折段绕设在第一转轴的周面上,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相连;状态切换组件还包括扳机受力构件15,扳机受力构件位于偏心轮限位轴远离辅助摩擦轮的一侧,偏心制动摩擦轮上设有第二转轴16,扳机受力构件与第二转轴转动相连,扳机受力构件呈腰果形,扳机受力构件靠近所述扳机的一端设有与限位凸台相匹配的限位凹槽17;扳机受力构件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8,第二复位弹簧呈“几”字形,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扳机受力构件上,第二复位弹簧的弯折段绕设在第二转轴的周面上,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相连;限位滑槽呈腰圆形,限位滑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α在45°到60°之间;偏心制动摩擦轮远离下降器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复位弹簧19,第三复位弹簧呈“几”字形,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相连,第三复位弹簧的弯折段绕设在偏心轮固定旋转轴的周面上,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下降器底板相连;辅助摩擦轮远离下降器底板的一侧设有下降器顶板20,下降器顶板上设有与第一锁孔共轴布设的第二锁孔21,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的轮廓一致,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配合构成用以挂设安全锁具的锁孔,锁孔为倾斜布置的长圆形;下降器底板包括第一本体22和位于第一本体一端的第一折板23,第一折板与第一本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下降器顶板包括第二本体24和位于第二本体一端的第二折板25,第二折板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一折板远离第一本体的一端与第二折板远离第二本体的一端相抵接,第一锁孔位于第一折板上,第二锁孔位于第二折板上;手柄呈“L”型,手柄包括连接段26和握持段27,连接段与第一转轴相连,握持段的长度大于连接段的长度。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下降器底板呈长条形板状,下降器底板的靠近上端的部位安装有辅助摩擦轮,辅助摩擦轮通过两个连接轴与下降器底板相连,两个连接轴沿辅助摩擦轮的直径方向布置,辅助摩擦轮的下方设有偏心制动摩擦轮,偏心制动摩擦轮与辅助摩擦轮之间留有用以绕设绳索的制动间隙,本实施例中偏心制动摩擦轮与辅助摩擦轮的直径一致,偏心制动摩擦轮的偏心位置设有与下降器底板固定相连的偏心轮固定旋转轴,偏心制动摩擦轮与辅助摩擦轮的连心线沿竖直方向时,偏心轮固定旋转轴位于偏心制动摩擦轮圆心的右上侧,偏心制动摩擦轮上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呈腰果形,限位滑槽的上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的圆心重合,限位滑槽自左上朝右下方弯折延伸,下降器底板上固定有与限位滑槽相匹配的偏心轮限位轴,当偏心制动摩擦轮与辅助摩擦轮的连心线沿竖直方向时,偏心轮限位轴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的圆心重合。偏心制动摩擦轮自下而上绕偏心轮固定旋转轴转动时,制动间隙的宽度变窄,同步的,偏心轮限位轴相对限位滑槽朝偏心制动摩擦轮的反方向运动,当偏心轮限位轴与限位滑槽的下端接触时,偏心制动摩擦轮的上摆动停止。
状态切换组件包括扳机、扳机受力构件、手柄和复位弹簧,具体的结构及位置分布如下。下降器底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扳机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的周面上,下降器底板的另一侧设有手柄,手柄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周面上,第一转轴位于偏心轮固定旋转轴的左上方,扳机呈水滴状或勾玉状,扳机包括大端和小端,大端套设在第一转轴上,小端设有限位凸台;偏心制动摩擦轮上设有第二转轴,呈腰果形的扳机受力构件与第二转轴转动相连,第二转轴位于偏心轮限位轴的左下方,扳机受力构件的上端设有与限位凸台相匹配的限位凹槽;扳机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呈“几”字形,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扳机上,第一复位弹簧的弯折段绕设在第一转轴的周面上,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相连,扳机受力构件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呈“几”字形,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扳机受力构件上,第二复位弹簧的弯折段绕设在第二转轴的周面上,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相连,偏心制动摩擦轮远离下降器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呈“几”字形,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相连,第三复位弹簧的弯折段绕设在偏心轮固定旋转轴的周面上,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下降器底板相连。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包括两种使用模式,第一种使用模式中第一锁孔位于偏心制动摩擦轮下方,第二种使用模式中第一锁孔位于偏心制动摩擦轮上方。本实施例对第一种使用模式的操作过程进行介绍,第二种使用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在实施例2中展开。
图7所示为第一种使用模式中下降器处于自锁保护状态时的示意图,绳索上部连接固定锚点或保护站,下降器出来后为绳索握手端,绳索如图安装好后下降者穿好安全腰带后用主锁和下降器锁孔连接,此时下降者重力经安全腰带传递到主锁,主锁传递到下降器顶板和下降器底板,由于偏心制动摩擦轮由固定轴固定于下降器底板,故偏心制动摩擦轮会以偏心轮固定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直至与辅助摩擦轮挤压绳索后不到动弹,此时偏心制动摩擦轮顺时针旋转的力矩是逆时针阻力力矩的两倍左右,所以虽然是两个光滑的摩擦轮,加上两个轮子的绳索摩擦力仍可以稳稳的制动住绳索,使下降器处于自锁保护模式不下滑。
采用偏心制动摩擦轮和辅助摩擦轮配合挤压使得受力更加均匀,不会对绳索造成损伤,且偏心制动摩擦轮和辅助摩擦轮的表面均圆润光滑,接触面即时有磨损也非常均匀,相较于传统的凸轮结构摩擦较为分散,出现集中受力的摩擦点的概率较低,下降器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幅提升。
图8所示为第一种使用模式中下降器处于下降准备状态时的示意图,从手柄下端顺时针拉动手柄,这时连接手柄的板机会随手柄一同旋转,板机顺时针旋转时会将板机受力构件顶成逆时针旋转,当板机旋转角度高过板机受力构件后板机受机构件复位弹回,形成了下降准备状态。
图9所示为第一种使用模式中下降器处于下降状态时的示意图,在图8下降准备状态下,用手按压手柄下端,使手柄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连接手柄的板机随手柄一同旋转对板机受力构件形成下压的力,板机受力构件通过旋转轴固定于偏心制动摩擦轮上,受压后会使偏心制动摩擦轮按逆时针向下运动,绳索被偏心制动摩擦轮挤压的力被移除,下降器就转换到了下降工作模式。此时只要在右下角绳索尾端保持较小的握力就可以保持较快的速度从绳索上下降。
板机受力构件与板机工作面有凹凸设计,目的是当手柄下压到板机接触点嵌入到板机受力构件凹处时手柄下压的阻力会增加,让使用者比较容易保持在这个状态。而在板机接触点嵌入到板机受力构件凹处时,如果使用者处于恐慌状态就会紧张性握死手柄,而后板机与板机受力构件会脱离,形成防恐慌保护自锁。防恐慌自锁后如使用者恢复稳定情绪,按图8重新顺时针抬升手柄就可以回到准备下降状态。
实施例2:
图10所示为第二种使用模式中下降器处于下降状态时的示意图,第二种使用模式更加适用于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使用者。在采取第二种使用模式时,将绳索的上端与固定锚点或保护站相连,绳索的下端沿所述下降器穿出后形成握持端,偏心制动摩擦轮位于辅助摩擦轮上方,绳索自偏心制动摩擦轮下缘向上绕设后,再沿辅助摩擦轮的上缘朝下绕设后穿出,绳索与偏心制动摩擦轮及辅助摩擦轮相接触的部分大致呈逆时针旋转45°的“S”型。第二种使用模式可实现单手操作,相较于第一种使用模式,绳索与偏心制动摩擦轮及辅助摩擦轮的接触摩擦部位减少约一半,第二种使用模式下所受摩擦阻力更小,此外,当握持端失去拉力时,下降器会自动翻转回自锁保护状态形成安全防护,故而在绳索末端无保护结亦可自动形成保护,最后,当使用者在恐慌情景下松开绳索时,下降器会自动翻转回自锁保护状态。
具体工作方式为:从下降器出绳端握住绳子,向右下方用力使下降器按顺时针方向翻转。翻转后偏心制动摩擦轮由于顺时针旋转的扭力大大减小,所以会移除对绳索的挤压进入下降状态。此时右手保持一定握力即可快速下降,若右手脱离绳索则下降器翻转回自锁保护模式。
实施例3:
图11所示为一种攀岩保护器,包括柠檬型的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设有状态切换组件,所述攀岩保护器可实现防恐慌功能,无法实现实施例2所述的第二种下降模式。当扳机的限位凸台嵌入扳机受力构件的限位凹槽时,对手柄保持适当握持力即可以保持下降模式,当使用者因恐慌而握紧手柄时,扳机与扳机受力构件会发生脱离,自动进入自锁保护状态,从而实现防恐慌功能。
实施例4:
图12所示为一种高负荷长距离下降器,包括灯泡状的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设有状态切换组件,所述高负荷长距离下降器可实现防恐慌功能,无法实现实施例2所述的第二种下降模式,该下降器的结构更牢固,可应用于救援带人下降,增加工作负荷和单趟工作绳索距离。当扳机的限位凸台嵌入扳机受力构件的限位凹槽时,对手柄保持适当握持力即可以保持下降模式,当使用者因恐慌而握紧手柄时,扳机与扳机受力构件会发生脱离,自动进入自锁保护状态,从而实现防恐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包括下降器底板,其特征在于,下降器底板上安装有辅助摩擦轮和偏心制动摩擦轮,下降器底板上设有第一锁孔,第一锁孔位于偏心制动摩擦轮远离辅助摩擦轮的一侧,偏心制动摩擦轮上设有限位滑槽,下降器底板上固定有与限位滑槽相配合的偏心轮限位轴,偏心轮限位轴靠近辅助摩擦轮的一侧设有偏心轮固定旋转轴,偏心制动摩擦轮通过偏心轮固定旋转轴可相对下降器底板发生转动,辅助摩擦轮和偏心制动摩擦轮之间设有用以穿设绳索的制动间隙,偏心制动摩擦轮上设有辅助所述下降器从自锁状态切换至下降状态的状态切换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其特征在于,状态切换组件包括扳机,下降器底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扳机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的周面上,还包括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周面上的手柄,手柄位于下降器底板远离扳机的一侧,呈水滴状的扳机位于偏心轮限位轴靠近辅助摩擦轮的一侧,扳机靠近第一锁孔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其特征在于,扳机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呈“几”字形,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扳机上,第一复位弹簧的弯折段绕设在第一转轴的周面上,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其特征在于,状态切换组件还包括扳机受力构件,扳机受力构件位于偏心轮限位轴远离辅助摩擦轮的一侧,偏心制动摩擦轮上设有第二转轴,扳机受力构件与第二转轴转动相连,扳机受力构件呈腰果形,扳机受力构件靠近所述扳机的一端设有与限位凸台相匹配的限位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其特征在于,扳机受力构件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呈“几”字形,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扳机受力构件上,第二复位弹簧的弯折段绕设在第二转轴的周面上,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其特征在于,限位滑槽呈腰圆形,限位滑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α在45°到6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其特征在于,偏心制动摩擦轮远离下降器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呈“几”字形,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偏心制动摩擦轮相连,第三复位弹簧的弯折段绕设在偏心轮固定旋转轴的周面上,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下降器底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或7所述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其特征在于,辅助摩擦轮远离下降器底板的一侧设有下降器顶板,下降器顶板上设有与第一锁孔共轴布设的第二锁孔,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的轮廓一致,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配合构成用以挂设安全锁具的锁孔,锁孔为倾斜布置的长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其特征在于,下降器底板包括第一本体和位于第一本体一端的第一折板,第一折板与第一本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下降器顶板包括第二本体和位于第二本体一端的第二折板,第二折板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一折板远离第一本体的一端与第二折板远离第二本体的一端相抵接,第一锁孔位于第一折板上,第二锁孔位于第二折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其特征在于,手柄呈“L”型,手柄包括连接段和握持段,连接段与第一转轴相连,握持段的长度大于连接段的长度。
CN202010649508.XA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 Active CN113908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9508.XA CN113908456B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
PCT/CN2021/102293 WO2022007648A1 (zh) 2020-07-08 2021-06-25 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9508.XA CN113908456B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8456A true CN113908456A (zh) 2022-01-11
CN113908456B CN113908456B (zh) 2022-10-11

Family

ID=7923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9508.XA Active CN113908456B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08456B (zh)
WO (1) WO2022007648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7428A1 (en) * 2000-02-08 2002-02-14 Mauthner Kirk Martin Force limiting rope brake
CN201727854U (zh) * 2010-05-28 2011-02-02 刘文辉 一种绳索制停下降器
US20160001100A1 (en) * 2013-02-22 2016-01-07 Capital Safety Group (Northern Europe) Limited Fall arrest device
CN205252341U (zh) * 2015-09-11 2016-05-25 北京宏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速缓降器
CN210205628U (zh) * 2018-04-11 2020-03-31 齐德公司 用于绳索的自锁下降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71375A1 (fr) * 1976-05-26 1978-06-16 Marbach Georges Amelioration aux descendeurs a poulies fixes
US4596314A (en) * 1983-07-22 1986-06-24 Boris Rogelja Descender
CN85107312A (zh) * 1985-09-30 1987-04-08 沃特·布尔达 用一根绳索使一个人或一个重物降落的装置
FR2647099B1 (fr) * 1989-05-19 1991-07-19 Petzl Ets Dispositif d'assurance autobloquant pour corde
CN101766873B (zh) * 2010-01-22 2011-12-21 北京龙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绳索传动的自动制动装置
FR3032354A1 (fr) * 2015-02-11 2016-08-12 Zedel Dispositif assureur descendeur sur corde a demultiplication et blocage anti-panique
FR3039410B1 (fr) * 2015-07-31 2018-09-07 Zedel Dispositif d'assurage sur corde utilisable en mode assureur et en moulinette
CN204951979U (zh) * 2015-09-15 2016-01-13 福建省东山县辉永泰体育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升降保护器
CN209714038U (zh) * 2018-12-27 2019-12-03 江苏曼杰克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式防恐慌下降器
CN109876315A (zh) * 2019-03-26 2019-06-14 厦门驰想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防恐慌绳索上升器/下降器设备
CN213077256U (zh) * 2020-07-08 2021-04-30 浙江唯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恐慌下降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7428A1 (en) * 2000-02-08 2002-02-14 Mauthner Kirk Martin Force limiting rope brake
CN201727854U (zh) * 2010-05-28 2011-02-02 刘文辉 一种绳索制停下降器
US20160001100A1 (en) * 2013-02-22 2016-01-07 Capital Safety Group (Northern Europe) Limited Fall arrest device
CN205252341U (zh) * 2015-09-11 2016-05-25 北京宏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速缓降器
CN210205628U (zh) * 2018-04-11 2020-03-31 齐德公司 用于绳索的自锁下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8456B (zh) 2022-10-11
WO2022007648A1 (zh)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59300B1 (en) Descender with two-way locking lever
US201301808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ompact descender
CN213077256U (zh) 一种新型防恐慌下降器
CN113908456B (zh) 一种多模式偏心轮防恐慌下降器
CN105833437B (zh) 一种绳索下降器
CN104787638B (zh) 棘爪能自动复位的双向限速器
CN210672224U (zh) 一种防暴头盔
CN204549701U (zh) 具有棘爪自动复位功能的单制动压板装置的双向限速器
CN212678521U (zh) 一种便于锁死和脱落的登山扣
CN214550688U (zh) 一种自救逃生消防卷盘
CN210612721U (zh) 一种高空作业用保险安全钩
CN215781069U (zh) 一种带有防恐慌功能的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
CN203558661U (zh) 一种单制动压板装置的双向无机房限速器
CN206126542U (zh) 一种新型具有速度监控的单向限速器
CN2209459Y (zh) 带锯齿卡的腰带
CN106362325B (zh) 一种防慌乱下降保护器
CN206126544U (zh) 一种新型能自动触发的单向限速器
CN213527288U (zh) 一种防开裂橡胶绳接头
CN213077257U (zh) 一种单手操作自动保护下降器
CN206126541U (zh) 一种新型单向自复位限速器
CN105056416A (zh) 一种可控升降保护器
CN216986095U (zh) 一种带有防恐慌功能的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
CN215608897U (zh) 一种安全型胸式上升器
CN113648555A (zh) 一种带有防恐慌功能的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
CN214018957U (zh) 一种手控逃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