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5272B - 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5272B
CN113905272B CN202111104413.0A CN202111104413A CN113905272B CN 113905272 B CN113905272 B CN 113905272B CN 202111104413 A CN202111104413 A CN 202111104413A CN 113905272 B CN113905272 B CN 1139052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line
detec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line
fl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44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05272A (zh
Inventor
黄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ao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ao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ao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ao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44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052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05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5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05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5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retriev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packets from an IP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08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operations for analysing video streams, e.g. detecting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video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1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 H04N21/6106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顶盒控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即第一预设时长的视频,然后基于该检测信息确定已连接线路是否卡顿;当确定已连接线路卡顿时,则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然后基于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确定各个并行线路中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连接至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本申请能够减少卡顿时切换线路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顶盒控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机顶盒通常指数字视频变换盒(Set Top Box),简称STB,是一个连接电视机与外部信号源的设备。它可以将压缩的数字信号转成电视内容,并在电视机上显示出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的机顶盒都具备连接宽带网络的功能,也能够接收来自互联网上特定站点/地址的内容,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视频资源。
通常,就视频流信息传输而言,下载端(机顶盒)与视频源地址之间一般会设立多个传输线路,而对于一个机顶盒而言,其他未与机顶盒连接的传输线路称为与当前机顶盒所连接的传输线路的并行线路。当某一个传输线路出现故障或者连接机顶盒的数量过多的话,就会导致该条传输线路传输数据的速度变慢,进而使得机顶盒下载的视频卡顿,影响观感。
通常机顶盒出现卡顿时,用户会手动切换连接至其他并行线路,然后选择流畅的传输线路进行切换,但是这样比较繁琐,且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卡顿时切换线路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所述检测信息为第一预设时长的视频;
基于所述检测信息确定所述已连接线路是否卡顿;
若已连接线路卡顿,则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
基于所述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确定所述各个并行线路中不卡顿的并行线路;
连接至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自动获取已连接线路的检测信息,并且基于检测信息判断已连接线路是否卡顿,当判断已连接线路卡顿时,能够实时获取判断其他各个并行线路是否卡顿,并且将机顶盒连接至不卡顿的并行线路;在这个过程中,减少了用户手动切换各个并行线路的时间,也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在出现卡顿时切换传输线路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基于任一检测信息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的方法,包括:
获取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对于任一传输线路,所述流畅度信息包括任一检测信息的平均帧率以及时刻信息,所述时刻信息为确定该平均帧率的时间;
基于所述任一流畅度信息和预设的基准帧率信息判断所述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所述基准帧率信息为不引起人眼视觉观感卡顿的最低帧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任一传输线路的获取的视频信息的平均帧率判断是否卡顿,这种方式能够,对于传输线路的流畅度来说,其是具备时效性的,因此在确定能够表征传输线路流畅度的平均帧率时,还要确定时刻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连接至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包括:
若所述不卡顿的并行线路存在多个,则确定每个并行线路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确定连接机顶盒数量最少的并行线路为第一线路;
连接至所述第一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卡顿的并行线路存在多个的时候,要先确定每个不卡顿的并行线裤连接机顶盒的数量,然后选择连接机顶盒数量最少的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进行连接,这样能够使得机顶盒下载的视频进一步减少卡顿的几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邻居设备发送的所述各个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流畅度信息,所述邻居设备为与当前机顶盒连接于相同运营商网络的机顶盒;
确定所述各个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流畅度信息中是否存在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所述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为时刻信息距离当前时刻未超过第二预设时长的流畅度信息;
若存在,则确定每个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基于所述每个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连接机顶盒的数量确定连接机顶盒的数量最少的传输线路为第二线路;
连接至第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到已连接线路卡顿时,首先获取其他机顶盒发送的各个并行线路的流畅度信息,然后基于每个流畅度信息的确定时间判断不超期的流畅度信息,能够减少因时间变化造成的流畅度信息的误差和变化,便于更准确地确定不卡顿的并行线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每次机顶盒开机时:
获取开机时间;
基于所述开机时间获取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邻居设备发出的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
基于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确定所述各个传输线路中每个不卡顿的传输线路;
确定所述每个不卡顿的传输线路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确定连接机顶盒数量最少的传输线路为第三线路;
连接至第三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每次机顶盒开机时,电子设备基于当前时间和每个流畅度的确定时间判断每个传输线路对应流畅度信息中未超过第二预设时长的流畅度信息,这是为了更好地确认流畅度信息的有效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基于任一检测信息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对于任一传输线路,所述流畅度信息包括任一检测信息的差值信息以及时刻信息,所述时刻信息为确定该差值信息的时间,所述差值信息为任一检测信息在预设时间长度内每秒帧率的最大差值;
基于所述差值信息和预设差值确定所述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所述预设差值为不引起人眼视觉观感卡顿的最大差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检测信息的平均帧率能够反映检测信息的流畅度,但是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例如当有某一秒的视频帧率特别低的时候,以平均帧率去判定不会将该检测信息判定为卡顿,但是在整个观影过程中,仍然会给人视觉上的卡顿,因此,取每秒帧率的最大差值取判定检测信息是否卡顿,能够进一步提升对于流畅度信息判断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以下一种:
实时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
每隔第三预设时长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实时获取检测信息能够及时发现已连接线路是否卡顿,而每隔第三预设时长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能够降低对电子设备的处理能力的要求,在减小对传输线路的流量消耗的同时,也提升了处理器计算能力的冗余。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已连接线路可以为以下传输线路中的任一个:
第一线路;
第二线路;
第三线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顶盒控制的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顶盒控制的装置,包括
检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所述检测信息为第一预设时长的视频;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检测信息确定所述已连接线路是否卡顿;
当已连接线路卡顿时,检测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确定所述各个并行线路中不卡顿的并行线路;
切换模块,用于连接至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当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任一检测信息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时,具体用于:
获取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对于任一传输线路,所述流畅度信息包括任一检测信息的平均帧率以及时刻信息,所述时刻信息为确定该平均帧率的时间;
基于所述任一流畅度信息和预设的基准帧率信息判断所述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所述基准帧率信息为不引起人眼视觉观感卡顿的最低帧率。
当切换模块用于连接至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不卡顿的并行线路存在多个时,确定每个并行线路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确定连接机顶盒数量最少的并行线路为第一线路;
连接至所述第一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一种机顶盒控制的装置,还包括:
在检测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
流畅度信息获取模块,在检测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用于获取邻居设备发送的所述各个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流畅度信息,所述邻居设备为与当前机顶盒连接于相同运营商网络的机顶盒;
第二确定模块,在检测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用于确定所述各个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流畅度信息中是否存在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所述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为时刻信息距离当前时刻未超过第二预设时长的流畅度信息;
在检测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当所述各个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流畅度信息中存在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时,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每个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第二线路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每个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连接机顶盒的数量确定连接机顶盒的数量最少的传输线路为第二线路;
在检测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切换模块具体用于连接至第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一种机顶盒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开机时间获取模块,在每次机顶盒开机时,用于获取开机时间;
在每次机顶盒开机时,检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开机时间获取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邻居设备发出的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确定所述各个传输线路中每个不卡顿的传输线路;
连接数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每个不卡顿的传输线路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第三线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连接机顶盒数量最少的传输线路为第三线路;
切换模块用于连接至第三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当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任一检测信息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时,具体用于:
获取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对于任一传输线路,所述流畅度信息包括任一检测信息的差值信息以及时刻信息,所述时刻信息为确定该差值信息的时间,所述差值信息为任一检测信息在预设时间长度内每秒帧率的最大差值;
基于所述差值信息和预设差值确定所述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所述预设差值为不引起人眼视觉观感卡顿的最大差值。
当监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时,可以实时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也可以每隔第三预设时长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
已连接线路可以为以下传输线路中的任一个:
第一线路;
第二线路;
第三线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机顶盒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电子设备自动获取已连接线路的检测信息,并且基于检测信息判断已连接线路是否卡顿,当判断已连接线路卡顿时,能够实时获取判断其他各个并行线路是否卡顿,并且将机顶盒连接至不卡顿的并行线路;在这个过程中,减少了用户手动切换各个并行线路的时间,也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在出现卡顿时切换传输线路的效率;
2.检测到已连接线路卡顿时,首先获取其他机顶盒发送的各个并行线路的流畅度信息,然后基于每个流畅度信息的确定时间判断不超期的流畅度信息,能够减少因时间变化造成的流畅度信息的误差和变化,便于更准确地确定不卡顿的并行线路;
3.虽然检测信息的平均帧率能够反映检测信息的流畅度,但是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例如当有某一秒的视频帧率特别低的时候,以平均帧率去判定不会将该检测信息判定为卡顿,但是在整个观影过程中,仍然会给人视觉上的卡顿,因此,取每秒帧率的最大差值取判定检测信息是否卡顿,能够进一步提升对于流畅度信息判断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机顶盒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参照图1,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5,其中:
步骤S101、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检测信息为第一预设时长的视频。
具体地,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人为修改,例如可以为10S或15S,对于第一预设时长的具体时长,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任何限定。
步骤S102、基于检测信息确定已连接线路是否卡顿。
具体地,对于任一传输线路而言,当其发生故障或者连接机顶盒的数量过多时,会对传输质量造成影响,进而使得视频掉帧或者不完整,因此获取第一预设时长的视频能够对任一传输线路是否卡顿做出判断。
进一步地,获取检测信息的方式可以为实时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这种方式能够实时地对已连接线路进行判断,即在获取第一段检测信息之后,电子设备开始根据第一段检测信息判断已连接线路是否卡顿,同时也在进行第二段检测信息的获取,以便于及时发现已连接线路的卡顿。
当然,也可以每隔第三预设时长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每隔5分钟或者10分钟获取一次检测信息,这样能够降低电子设备的处理负担,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冗余,同时对于一些性能较低的电子设备来说,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减少计算处理的压力。但是对于第三预设时长的具体时长,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步骤S103、若已连接线路卡顿,则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
具体地,当通过获取的检测信息判定已连接的线路卡顿时,为了切换至不卡顿的传输线路进行视频传输,需要先对其他各个并行线路是否卡顿进行判断,因此需要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
进一步地,获取其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时,可以同时获取,也可以依次获取;同时获取的方式能够节省判断的时间,在设备的处理能力足够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该方式。
步骤S104、基于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确定各个并行线路中不卡顿的并行线路。
具体地,确定出的不卡顿的并行线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步骤S105、连接至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具体地,当确定出的不卡顿的并行线路为一个时,将该并行线路确定为第一线路,然后将连接至第一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进一步地,当确定出的不卡顿的并行线路存在多个时,则需要先获取每个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连接的机顶盒设备的数量,这个数量可以是一个大致区间,例如1W-1.5W,0.5-1W,也可以为具体的数量;然后确定连接机顶盒数量最少的并行线路为第一线路,连接至第一线路进行视频传输。因为当存在多个不卡顿的并行线路时,考虑到传输线路连接的机顶盒设备的数量较多是造成传输线路卡顿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优先选择连接机顶盒设备数量少的并行线路,该线路的冗余更多,相比其他线路,在传输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允许更多的机顶盒设备再接入,能够减少用户观看的视频再次发生卡顿的几率。
进一步地,基于任一检测信息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的方法,包括步骤SA(图中未示出)和步骤SB(图中未示出),其中:
步骤SA、获取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对于任一传输线路,流畅度信息包括任一检测信息的平均帧率以及时刻信息,时刻信息为确定该平均帧率的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传输线路卡顿时,会造成数据丢失,进而引发视频信息的缺帧,对于一段视频信息而言,通过平均帧率的高低能够表示该段视频信息是否卡顿,进而判断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进一步地,流畅度具有时效性,也就是说,不同时间段同一条传输线路可能是卡顿的也可能是不卡顿的,通过检测信息确定的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的信息的有效性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因此在确定平均帧率的时候还要确定时刻信息,以便在获取到流畅度信息时能够基于获取时间和时刻信息判断该流畅度信息是否过期。
步骤SB、基于任一流畅度信息和预设的基准帧率信息判断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基准帧率信息为不引起人眼视觉观感卡顿的最低帧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的人对于视频帧率的敏感度不同,例如中国内地电视节目的帧率都限制在24帧/秒,基准帧率可以设置在20帧/秒,当然对于基准帧率的具体数值,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人和具体限定,只要能够起到帮助判断检测信息是否卡顿的参照效果即可。
进一步地,基于任一检测信息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C(图中未示出)和步骤SD(图中未示出),其中:
步骤SC、获取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对于任一传输线路,流畅度信息包括任一检测信息的差值信息以及时刻信息,时刻信息为确定该差值信息的时间,差值信息为任一检测信息在预设时间长度内每秒帧率的最大差值。
具体地,通过平均帧率判断检测信息是否卡顿,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时长为10秒的视频内,其中有9秒的视频帧率都是满帧,只有1秒的视频帧率为满帧的一半,通过平均帧率的方式判定,这段视频不卡顿,但是在用户的实际观感中,是能感受到这一秒的卡顿的,因此采用每秒帧率最大差值的方式来判断检测信息是否卡顿的方式更为准确。
步骤SD、基于差值信息和预设差值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预设差值为不引起人眼视觉观感卡顿的最大差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最大差值可以为5帧,也可以为7帧,对于预设帧率的具体数值,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任何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步骤SC的方式需要有更多的计算处理,在相同的电子设备处理的情况下,采用步骤SB的方式相比采用SD的方式所消耗的时间要少。但是具体地采用哪种方式去基于任一检测信息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进一步地,在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还包括步骤S107(图中未示出)-步骤S111(图中未示出),其中:
步骤S107、获取邻居设备发送的各个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流畅度信息,邻居设备为与当前机顶盒连接于相同运营商网络的机顶盒。
具体地,本机顶盒能够将电子设备获取的针对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以被其他机顶盒获取,同样地,其他机顶盒检测的流畅度信息同样能够被本机顶盒所获取。但是前提要基于同一运营商网络额机顶盒,因为同一运营商提供的传输线路都是相同的,这样才有实际意义。
步骤S108、确定各个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流畅度信息中是否存在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为时刻信息距离当前时刻未超过第二预设时长的流畅度信息。
具体地,上述内容中提到过,在流畅度信息具有时效性,因此对于获取的流畅度信息并不能直接采用,需要判断是否具有有效性,即是否过期。对于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15分钟也可以为30分钟,但是第二预设时长的具体时长,本申请中不作任何具体限定。
步骤S109、若存在,则确定每个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步骤S100、基于每个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连接机顶盒的数量确定连接机顶盒的数量最少的传输线路为第二线路。
具体地,当存在多个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时,考虑到传输线路连接的机顶盒设备的数量较多是造成传输线路卡顿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优先选择连接机顶盒设备数量少的流畅度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该线路的冗余更多,相比其他线路,在传输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允许更多的机顶盒设备再接入,能够减少用户观看的视频再次发生卡顿的几率。
步骤S111、连接至第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具体地,步骤S107-步骤S111应该在步骤S102之后执行,即当判断已连接线路卡顿后,应先执行步骤S107-步骤S111。当在步骤S108之后,若判断出不存在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之后,才开始执行步骤S103。因为通过互联网获取邻居设备发送的各个传输线路对应的流畅度信息以及判断是否存在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的时间,应该小于获取各个并行线路的检测信息然后基于各个检测信息判断对应的并行线路是否卡顿的时间。如果获取的流畅度信息中存在未过期的信息,则能够进一步节约确定需要切换连接的不卡顿的传输线路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
进一步地,在每次机顶盒开机时,应首先运行步骤S201(图中未示出)-步骤S206(图中未示出),其中:
S201、获取开机时间;
S202、基于开机时间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长内邻居设备发出的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
具体地,本步骤在于获取基于当前时间判断未过期的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若是能够获取到,则继续执行步骤S201-步骤S206;若是获取不到,则从步骤S103开始执行,但是这里由于机顶盒处于刚开机状态因此因此这里获取的不是针对各个并行线路获取检测信息而是针对所有传输线路获取检测信息,具体地,后续的步骤也应对应做出改变。
S203、基于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确定各个传输线路中每个不卡顿的传输线路。
S204、确定每个不卡顿的传输线路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S205、确定连接机顶盒数量最少的传输线路为第三线路;
S206、连接至第三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具体地,考虑到传输线路连接的机顶盒设备的数量较多是造成传输线路卡顿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优先选择连接机顶盒设备数量少的传输线路,该线路的冗余更多,相比其他线路,在传输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允许更多的机顶盒设备再接入,以便使得用户能够获得较流畅的观看体验。
进一步地,已连接线路可以为以下传输线路中的任一个:
第一线路;
第二线路;
第三线路。
具体地,步骤S101中的已连接线路可以是第一线路、第二线路以及第三线路中的任一一个。
上述实施例从方法流程的角度介绍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下述实施例从虚拟模块或者虚拟单元的角度介绍了一种一种机顶盒的控制装置,具体详见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机顶盒的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该机顶盒的控制装置200具体可以包括,检测信息获取模块201,第一确定模块202以及切换模块203,其中:
检测信息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检测信息为第一预设时长的视频;
第一确定模块202,用于基于检测信息确定已连接线路是否卡顿;
当已连接线路卡顿时,检测信息获取模块201还用于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202,用于基于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确定各个并行线路中不卡顿的并行线路;
切换模块203,用于连接至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当第一确定模块202用于基于任一检测信息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时,具体用于:
获取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对于任一传输线路,流畅度信息包括任一检测信息的平均帧率以及时刻信息,时刻信息为确定该平均帧率的时间;
基于任一流畅度信息和预设的基准帧率信息判断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基准帧率信息为不引起人眼视觉观感卡顿的最低帧率。
当切换模块203用于连接至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时,具体用于:
当不卡顿的并行线路存在多个时,确定每个并行线路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确定连接机顶盒数量最少的并行线路为第一线路;
连接至第一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一种机顶盒控制的装置200,还包括:
在检测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
流畅度信息获取模块,在检测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用于获取邻居设备发送的各个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流畅度信息,邻居设备为与当前机顶盒连接于相同运营商网络的机顶盒;
第二确定模块,在检测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用于确定各个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流畅度信息中是否存在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为时刻信息距离当前时刻未超过第二预设时长的流畅度信息;
在检测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当各个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流畅度信息中存在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时,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每个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第二线路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每个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连接机顶盒的数量确定连接机顶盒的数量最少的传输线路为第二线路;
在检测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切换模块具体用于连接至第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一种机顶盒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开机时间获取模块,在每次机顶盒开机时,用于获取开机时间;
在每次机顶盒开机时,检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开机时间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长内邻居设备发出的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确定各个传输线路中每个不卡顿的传输线路;
连接数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不卡顿的传输线路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第三线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连接机顶盒数量最少的传输线路为第三线路;
切换模块用于连接至第三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当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任一检测信息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时,具体用于:
获取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对于任一传输线路,流畅度信息包括任一检测信息的差值信息以及时刻信息,时刻信息为确定该差值信息的时间,差值信息为任一检测信息在预设时间长度内每秒帧率的最大差值;
基于差值信息和预设差值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预设差值为不引起人眼视觉观感卡顿的最大差值。
当监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时,可以实时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也可以每隔第三预设时长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
已连接线路可以为以下传输线路中的任一个:
第一线路;
第二线路;
第三线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其中,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相连,如通过总线3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3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3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3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3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3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3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3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3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3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3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还可以为服务器等。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电子设备自动判断已连接线路是否卡顿,并且在确认卡顿时,判断其他各个并行线路是否卡顿,然后切换至不卡顿的线路进行视频传输;这种方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并且减少了用户操作的时间,能够实现自动切换,提高了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所述检测信息为第一预设时长的视频;
基于所述检测信息确定所述已连接线路是否卡顿;
若已连接线路卡顿,则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
基于所述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确定所述各个并行线路中不卡顿的并行线路;
连接至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在每次机顶盒开机时:
获取开机时间;
基于所述开机时间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长内邻居设备发出的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
基于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确定所述各个传输线路中每个不卡顿的传输线路;
确定所述每个不卡顿的传输线路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确定连接机顶盒数量最少的传输线路为第三线路;
连接至第三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若获取不到所述在第二预设时长内邻居设备发出的各个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则获取每个传输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并基于每个所述检测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线路中不卡顿的传输线路,连接至不卡顿的传输线路进行视频传输;其中,基于任一检测信息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包括:
获取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对于任一传输线路,所述流畅度信息包括任一检测信息的差值信息以及时刻信息,所述时刻信息为确定该差值信息的时间,所述差值信息为任一检测信息在预设时间长度内每秒帧率的最大差值;
基于所述差值信息和预设差值确定所述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所述预设差值为不引起人眼视觉观感卡顿的最大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任一检测信息确定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的方法,包括:
获取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流畅度信息,对于任一传输线路,所述流畅度信息包括任一检测信息的平均帧率以及时刻信息,所述时刻信息为确定该平均帧率的时间;
基于所述任一流畅度信息和预设的基准帧率信息判断所述任一检测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是否卡顿,所述基准帧率信息为不引起人眼视觉观感卡顿的最低帧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至不卡顿的并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包括:
若所述不卡顿的并行线路存在多个,则确定每个并行线路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确定连接机顶盒数量最少的并行线路为第一线路;
连接至所述第一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各个并行线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邻居设备发送的所述各个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流畅度信息,所述邻居设备为与当前机顶盒连接于相同运营商网络的机顶盒;
确定所述各个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流畅度信息中是否存在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所述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为时刻信息距离当前时刻未超过第二预设时长的流畅度信息;
若存在,则确定每个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连接机顶盒的数量;
基于所述每个未过期的流畅度信息对应的传输线路的连接机顶盒的数量确定连接机顶盒的数量最少的传输线路为第二线路;
连接至第二线路进行视频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一种:
实时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
每隔第三预设时长获取已连接线路对应的检测信息。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顶盒控制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111104413.0A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905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4413.0A CN113905272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4413.0A CN113905272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5272A CN113905272A (zh) 2022-01-07
CN113905272B true CN113905272B (zh) 2023-04-11

Family

ID=79028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4413.0A Active CN113905272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052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63621A1 (en) * 2000-09-01 2002-05-30 Next Plane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communications
TWI425790B (zh) * 2005-11-14 2014-02-01 Broadcom Corp 通信架構
US7830459B2 (en) * 2006-02-03 2010-11-09 At&T Knowledge Venture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allel channel scanning
CN106230634A (zh) * 2016-08-01 2016-12-1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故障的诊断方法、装置和机顶盒
CN106534790B (zh) * 2016-11-25 2020-05-1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视频媒体流传输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91847B (zh) * 2017-08-08 2021-10-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流媒体卡顿的监测方法及监测装置
CN111918138A (zh) * 2020-07-20 2020-11-10 桂林长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舰船双链路的视频点播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5272A (zh)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6139B (zh) 屏幕刷新率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669577A (zh) 一种硬件解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42795A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8008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video playing quality
US2021012718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aving data while streaming video
CN110647366A (zh) 处理卡顿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717389A (zh) 一种云游戏图像花屏修复方法及装置
CN115396705A (zh) 投屏操作验证方法、平台及系统
CN114095722A (zh) 清晰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905272B (zh) 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792163B (zh) 一种视频播放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929728A (zh) 一种视频渲染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14648A (zh) 信息处理方法、处理装置、第一电子设备和服务器
CN111741247A (zh) 一种录像回放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747063B (zh) 一种视频传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11390B (zh) 一种视频数据的播放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855619B (zh) 播放音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US114634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ying media file
CN114374869A (zh) 一种全景视频播放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23099A (zh) 视频加载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463185B (zh) 一种短视频制作用图像信息处理方法
CN111432271A (zh) 一种多屏交互方法及其系统
CN114257821B (zh) 一种视频的播放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932941B (zh) 一种云屏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793110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a set-top box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411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Heyuan Dongyuan Branch

Pledgor: Guangdong Gaofeng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