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9867B - 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9867B
CN113889867B CN202111309583.2A CN202111309583A CN113889867B CN 113889867 B CN113889867 B CN 113889867B CN 202111309583 A CN202111309583 A CN 202111309583A CN 113889867 B CN113889867 B CN 113889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electrical equipment
fixed
power distribution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95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89867A (zh
Inventor
彭一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 Yonghu
Yang Qio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to CN2021113095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9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9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9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89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9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6Boxe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14Electrothermal mechanisms
    • H01H71/20Electrothermal mechanisms with fusible mas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28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6Boxe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8Mounting of devices there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包括配电箱体,所述配电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上设置有多个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所述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上均设置有触点,所述触点与触头电性连接,还包括: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安装座、驱动组件和切换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熔断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转动件和安装件。本发明中的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通过切换机构可以实现触点从主电气设备上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气设备上,保证电路的正常通电,进而实现了电气的自动化,且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主电气设备以及熔断件进行更换,提高了配电柜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照明配电柜和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急速发展,自动化产业也在急速发展,其中电气自动化就是电气工程中急速发展的自动化产业之一,而配电柜也是电气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电气设备在处于过载时,会出现烧坏等现象,从而导致配网中的电路不能进行正常通电,而现有的配电柜仅仅依靠人工将电路切换到备用电气设备上,实现电路的正常通电,这样不仅降低了配电柜的使用效率,增加了经济成本,而且还无法实现电气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包括配电箱体,所述配电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上设置有多个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所述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上均设置有触点,所述触点与触头电性连接,还包括:
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安装座、驱动组件和切换组件,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固定箱上,所述驱动组件和切换组件均安装在安装座上;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熔断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熔断件和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均分别与切换组件和安装座固定相连,且所述熔断件与主电气设备电性连接;
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转动件和安装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转动件均活动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熔断件和转动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件和转动件相连,所述安装件与转动件固定相连,且所述安装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触头;
主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第一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主电气设备出现过载时,主电气设备内的过载电流将熔断件熔断,第一弹性件带动第二连接件在安装座上朝备用电气设备方向进行转动,第二连接件带动转动件在安装座上进行转动,转动件通过带动安装件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了触头在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之间进行自动切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箱内设置有更换机构,所述更换机构用于对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进行固定和更换,所述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上均开设有卡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更换机构包括释放组件、固定组件、限位组件和夹持座,所述释放组件和固定组件均与限位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夹持座固定在固定组件的一端,且所述夹持座与卡槽配合使用,所述释放组件用于对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进行释放,所述固定组件和限位组件配合,可以对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座、限位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支座固定在固定箱的内壁上,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支座活动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限位件和固定箱的内壁固定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释放组件包括释放拨件、第一移动件和释放座,所述释放座固定安装在第一移动件上,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固定箱内,第一移动件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箱外并且与释放拨件固定相连,所述释放座与限位件紧密贴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拨件、第二移动件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第二移动件上,所述第二移动件贯穿并且活动安装在固定箱上,所述第二移动件的两端分别与夹持座和固定拨件固定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均活动安装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固定箱的内壁固定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配电箱体上还设置有检修箱门和挡雨檐,所述检修箱门上设置有警示标识和箱门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当主电气设备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熔断件对转动件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件对转动件的作用力,第一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转动件在熔断件的作用力下处于向左倾斜的状态,此时安装在安装件右端的触头与主电气设备上的触点接触,实现电路的正常通电;
当主电气设备处于过载时,并出现损坏现象时,主电气设备中的过载电流将熔断件烧断,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带动第二连接件在安装座上向右进行转动,第二连接件通过带动转动件以及固定在转动件上的安装件在安装座上向右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了安装件上左侧的触头与备用电气设备上的触点进行接触,以及安装件上右侧的触头与主电气设备上的触点进行分离,进而实现了电路的正常通电和电气的自动化,且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主电气设备以及熔断件进行更换,提高了配电柜的实用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的结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切换机构未切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切换机构切换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释放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固定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图3中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配电箱体,2-挡雨檐,3-检修箱门,4-警示标识,5-箱门锁,6-主电气设备,7-备用电气设备,8-切换机构,81-安装座,82-驱动组件,821-熔断件,822-第一弹性件,83-切换组件,831-第一连接件,832-第二连接件,833-转动件,834-安装件,9-更换机构,91-释放组件,911-释放拨件,912-第一移动件,913-释放座,92-固定组件,921-固定拨件,922-第二移动件,923-固定座,93-限位组件,931-支座,932-限位件,934-第二弹性件,94-复位件,95-夹持座,10-固定箱,11-卡槽,12-触头,13-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至4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包括配电箱体1,所述配电箱体1内设置有多个固定箱10,所述固定箱10上设置有多个主电气设备6和备用电气设备7,所述主电气设备6和备用电气设备7上均设置有触点13,所述触点13与触头12电性连接,还包括:
切换机构8,所述切换机构8包括安装座81、驱动组件82和切换组件83,所述安装座81固定在固定箱10上,所述驱动组件82和切换组件83均安装在安装座81上;
所述驱动组件82包括熔断件821和第一弹性件822,所述熔断件821和第一弹性件822的两端均分别与切换组件83和安装座81固定相连,且所述熔断件821与主电气设备6电性连接;
所述切换组件83包括第一连接件831、第二连接件832、转动件833和安装件834,所述第一连接件831、第二连接件832和转动件833均活动安装在安装座8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831的两端分别与熔断件821和转动件833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8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件822和转动件833相连,所述安装件834与转动件833固定相连,且所述安装件834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触头12;
主电气设备6正常工作时,第一弹性件822处于拉伸状态;主电气设备6出现过载时,主电气设备6内的过载电流将熔断件821熔断,第一弹性件822带动第二连接件832在安装座81上朝备用电气设备7方向进行转动,第二连接件832带动转动件833在安装座81上进行转动,转动件833通过带动安装件834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了触头12在主电气设备6和备用电气设备7之间进行自动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当主电气设备6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熔断件821对转动件833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件822对转动件833的作用力,第一弹性件822处于拉伸状态,转动件833在熔断件821的作用力下处于向左倾斜的状态,此时安装在安装件834右端的触头12与主电气设备6上的触点13接触,实现电路的正常通电;
当主电气设备6处于过载时,并出现损坏现象时,主电气设备6中的过载电流将熔断件821烧断,第一弹性件822的弹性力带动第二连接件832在安装座81上向右进行转动,第二连接件832通过带动转动件833以及固定在转动件833上的安装件834在安装座81上向右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了安装件834上左侧的触头12与备用电气设备7上的触点13进行接触,以及安装件834上右侧的触头12与主电气设备6上的触点13进行分离,进而实现了电路的正常通电和电气的自动化,且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主电气设备6以及熔断件821进行更换,提高了配电柜的实用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熔断件821优先采用的是一种保险丝,熔断件821对于第一连接件831的作用力方向是朝向第一弹性件822的方向,熔断件821通过第一连接件831带动转动件833向左进行倾斜,可以实现触头12与主电气设备6上的触点13进行接触;
所述第一弹性件822优先采用的是一种弹簧,也可采用满足条件的弹性片,第一弹性件822的弹性力方向是朝向熔断件821的方向,当熔断件821断裂后,第一弹性件822通过第二转动件832带动转动件833向右进行倾斜,可以实现触头12与备用电气设备7上的触点13进行接触;
所述第一连接件831、第二连接件832以及转动件833均优先采用的是一种V形块状结构;所述安装件834优先采用的是一种杆状结构。
如图3至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箱10内设置有更换机构9,所述更换机构9用于对主电气设备6和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固定和更换,所述主电气设备6和备用电气设备7上均开设有卡槽11。
如图5和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更换机构9包括释放组件91、固定组件92、限位组件93和夹持座95,所述释放组件91和固定组件92均与限位组件93活动连接,所述夹持座95固定在固定组件92的一端,且所述夹持座95与卡槽11配合使用,所述释放组件91用于对主电气设备6和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释放,所述固定组件92和限位组件93配合,可以对主电气设备6和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固定。
如图5和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限位组件93包括支座931、限位件932和第二弹性件934,所述支座931固定在固定箱10的内壁上,所述限位件932的一端与支座931活动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934的两端分别与限位件932和固定箱10的内壁固定相连。
如图5和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释放组件91包括释放拨件911、第一移动件912和释放座913,所述释放座913固定安装在第一移动件912上,所述第一移动件912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固定箱10内,第一移动件912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箱10外并且与释放拨件911固定相连,所述释放座913与限位件932紧密贴合。
如图5和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组件92包括固定拨件921、第二移动件922和固定座923,所述固定座923固定在第二移动件922上,所述第二移动件922贯穿并且活动安装在固定箱10上,所述第二移动件922的两端分别与夹持座95和固定拨件921固定相连。
如图5和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移动件912和第二移动件922均活动安装有复位件94,所述复位件94与固定箱10的内壁固定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主电气设备6或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拆卸时,推动释放拨件911向右移动,释放拨件911带动第一移动件912以及固定在第一移动件912上的释放座913在固定箱10内进行移动,释放座913通过带动限位件932在支座931上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了限位件932对固定座923的释放,安装在第二移动件922上的复位件94通过带动固定座923以及第二移动件922向左移动的方式,实现了夹持座95对主电气设备6或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释放,方便工作人员对主电气设备6或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更换,提高了配电柜的实用性;
当需要对主电气设备6或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固定时,推动固定拨件921,从而带动第二移动件922向右移动,第二移动件922通过带动固定座923向右进行移动的方式可以实现限位件932对固定座923进行限位卡紧,进而实现夹持座95对主电气设备6或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固定夹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释放拨件911和固定拨件921均优先采用的是一种拨杆结构;所述第一移动件912和第二移动件922均优先采用的是一种杆状结构;所述释放座913和固定座923均优先采用的是一种带有凸起的块状结构,且释放座913上的凸起位于释放座913底部的左端,用于对限位件932进行挤压,所述固定座923上的凸起位于固定座923底部的右端,限位件932对固定座923进行限位卡紧;
所述限位件932优先采用的是一种端头为球形的杆状结构;所述第二弹性件934和复位件94均优先采用的是一种弹簧,也可采用满足条件的弹性片,且复位件94的弹性力与第二弹性件934的弹性力可相同,也可不相同。
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配电箱体1上还设置有检修箱门3和挡雨檐2,所述检修箱门3上设置有警示标识4和箱门锁5。
在本实施例中,挡雨檐2可以对雨水进行阻挡,防止配电箱体1内进入雨水,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所述检修箱门3活动安装在配电箱体1上,便于工作人员对配电箱体1内的电气部件进行检修和更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当主电气设备6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熔断件821对转动件833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件822对转动件833的作用力,第一弹性件822处于拉伸状态,转动件833在熔断件821的作用力下处于向左倾斜的状态,此时安装在安装件834右端的触头12与主电气设备6上的触点13接触,实现电路的正常通电;
当主电气设备6处于过载时,并出现损坏现象时,主电气设备6中的过载电流将熔断件821烧断,第一弹性件822的弹性力带动第二连接件832在安装座81上向右进行转动,第二连接件832通过带动转动件833以及固定在转动件833上的安装件834在安装座81上向右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了安装件834上左侧的触头12与备用电气设备7上的触点13进行接触,以及安装件834上右侧的触头12与主电气设备6上的触点13进行分离,进而实现了电路的正常通电和电气的自动化,且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主电气设备6以及熔断件821进行更换;
当需要对主电气设备6或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拆卸时,推动释放拨件911向右移动,释放拨件911带动第一移动件912以及固定在第一移动件912上的释放座913在固定箱10内进行移动,释放座913通过带动限位件932在支座931上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了限位件932对固定座923的释放,安装在第二移动件922上的复位件94通过带动固定座923以及第二移动件922向左移动的方式,实现了夹持座95对主电气设备6或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释放,方便工作人员对主电气设备6或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更换;
当需要对主电气设备6或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固定时,推动固定拨件921,从而带动第二移动件922向右移动,第二移动件922通过带动固定座923向右进行移动的方式可以实现限位件932对固定座923进行限位卡紧,进而实现夹持座95对主电气设备6或备用电气设备7进行固定夹持;
上述就是该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的工作原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包括配电箱体,所述配电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上设置有多个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所述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上均设置有触点,所述触点与触头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安装座、驱动组件和切换组件,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固定箱上,所述驱动组件和切换组件均安装在安装座上;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熔断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熔断件和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均分别与切换组件和安装座固定相连,且所述熔断件与主电气设备电性连接;
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转动件和安装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转动件均活动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熔断件和转动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件和转动件相连,所述安装件与转动件固定相连,且所述安装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触头;
主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第一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主电气设备出现过载时,主电气设备内的过载电流将熔断件熔断,第一弹性件带动第二连接件在安装座上朝备用电气设备方向进行转动,第二连接件带动转动件在安装座上进行转动,转动件通过带动安装件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了触头在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之间进行自动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内设置有更换机构,所述更换机构用于对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进行固定和更换,所述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上均开设有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机构包括释放组件、固定组件、限位组件和夹持座,所述释放组件和固定组件均与限位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夹持座固定在固定组件的一端,且所述夹持座与卡槽配合使用,所述释放组件用于对主电气设备和备用电气设备进行释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座、限位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支座固定在固定箱的内壁上,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支座活动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限位件和固定箱的内壁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组件包括释放拨件、第一移动件和释放座,所述释放座固定安装在第一移动件上,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固定箱内,第一移动件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箱外并且与释放拨件固定相连,所述释放座与限位件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拨件、第二移动件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第二移动件上,所述第二移动件贯穿并且活动安装在固定箱上,所述第二移动件的两端分别与夹持座和固定拨件固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均活动安装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固定箱的内壁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体上还设置有检修箱门和挡雨檐,所述检修箱门上设置有警示标识和箱门锁。
CN202111309583.2A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 Active CN113889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9583.2A CN113889867B (zh)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9583.2A CN113889867B (zh)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9867A CN113889867A (zh) 2022-01-04
CN113889867B true CN113889867B (zh) 2024-02-13

Family

ID=79016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9583.2A Active CN113889867B (zh)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986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5886A (en) * 1984-11-09 1987-02-24 Cuisinarts, Inc. Switch for automatically providing a safety function when its contacts are fused together in the "ON" position
CN112928678A (zh) * 2021-02-03 2021-06-08 佛山市明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柜用的便于更换熔断器的智能制造设备
CN113612121A (zh) * 2021-09-08 2021-11-0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灭火装置的配电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5886A (en) * 1984-11-09 1987-02-24 Cuisinarts, Inc. Switch for automatically providing a safety function when its contacts are fused together in the "ON" position
CN112928678A (zh) * 2021-02-03 2021-06-08 佛山市明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柜用的便于更换熔断器的智能制造设备
CN113612121A (zh) * 2021-09-08 2021-11-0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灭火装置的配电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9867A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11269U (zh) 一种断路器
CN113889867B (zh) 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
CN102324347A (zh) 一种智能插座的负荷控制装置
CN202049914U (zh) 一种智能插座的负荷控制装置
CN102610456B (zh) 热磁式断路器及配电设备
CN114093695A (zh)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4530837A (zh) 一种电力自动化开关柜
US3076072A (en) Cartridge relay contact
CN217691047U (zh) 一种电路自保护装置
CN217606766U (zh) 变电站跌落式熔断器安装装置
CN214175942U (zh) 一种内置电路板转接式电磁继电器
CN212967569U (zh) 一种微电网安全防护智能终端装置
CN2330063Y (zh) 过流断电器
CN219658627U (zh) 一种用于大电流的接触器
CN216487871U (zh) 一种安全型电磁继电器
CN213367413U (zh) 一种电气控制结构
CN103247492A (zh) 一种低压断路器的电磁铁后备保护装置
CN213717617U (zh) 一种母线分段开关模块
CN216928411U (zh) 具有信号引出端子的接触器
CN210378920U (zh) 一种紧凑型低压断路器
CN220273312U (zh) 一种变压器过载保护装置
CN215869100U (zh) 一种触头组件及隔离开关
CN213483673U (zh) 一种用于漏电断路器与空开断路器拼装结构
CN213734866U (zh) 一种车辆蓄电池下电控制电路
CN219164163U (zh) 一种新型低压联合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9

Address after: No. 135 Nangaoya Village, Nangaoya Township, Tianzhen County, Dat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038299

Patentee after: Liu Yonghu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Yang Qiong

Address before: 443000 No. 8, University Road, Yichang, Hubei

Patentee befor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