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9719B - 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89719B CN113889719B CN202111152482.9A CN202111152482A CN113889719B CN 113889719 B CN113889719 B CN 113889719B CN 202111152482 A CN202111152482 A CN 202111152482A CN 113889719 B CN113889719 B CN 1138897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nator
- microstrip line
- box body
- waveguide
- pro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06—Movable joints, e.g. rotating joi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7/00—Resonators of the waveguide type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包括下盒体和上盒体,下盒体的表面开设有基板凹槽,基板凹槽内设有介质基板,介质基板的朝向上盒体的一面设有金属箔层,金属箔层包括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探针、阻抗变换器、微带线、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探针、阻抗变换器以及微带线的几何中心在一条直线上,阻抗变换器的一端与探针连接,另一端与微带线连接,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均为悬置微带线,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关于探针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对称分布,探针设于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之间。本发明完成了单个器件实现多个功能的目标,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导到微带线过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5G/6G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毫米波通信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金属波导由于其功率容量大,传输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毫米波器件和毫米波系统的设计中。然而在实际设计中,波导器件为了更好的与其它单片电路进行集成,需要采用波导到微带线的过渡结构。波导到微带线的过渡方式有多种,如波导-脊波导-微带过渡、波导-鳍线-微带过渡、波导-微带探针过渡、波导-同轴探针-微带过渡等。由于波导-微带探针过渡具有损耗小,加工难度低,同时易于装配等优点,在波导到微带线的过渡结构中被广泛的使用。滤波器作为一种选频器件在通信系统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信号频率的选择与过滤,即使需要的信号频率在信道中进行有效传输,而使不需要的信号频率在信道中得到有效衰减或被抑制,以免造成对有用信号频率的干扰。E面波导滤波器由于其具有高Q值、低损耗及适合大量生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然而,传统的波导-微带探针过渡和E面波导滤波器都单独进行设计,这样不仅加大了整个系统的体积,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损耗和成本。
随着新兴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毫米波系统正持续对毫米波器件的性能、尺寸、成本等要素提出着更大的挑战和更苛刻的要求,因此传统的波导器件仅实现单功能的设计方法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着这一挑战,单个器件实现多个功能的设计方法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设计者的喜爱,因为其不仅减少了器件的数量,同时进一步的实现了系统的小型化和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波导-微带探针过渡和E面波导滤波器不能完全满足现代通信系统的要求,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其不仅具有波导-微带探针过渡的功能,也具有滤波特性,完成了单个器件实现多个功能的目标,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中,同时能够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包括下盒体和上盒体,下盒体的与上盒体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基板凹槽,所述基板凹槽内设有介质基板,介质基板的朝向上盒体的一面设有金属箔层,所述金属箔层包括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探针、阻抗变换器、微带线、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所述探针的几何中心、阻抗变换器的几何中心以及微带线的几何中心在一条直线上,阻抗变换器的一端与探针连接,阻抗变换器的另一端与微带线连接,所述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均为悬置微带线,第一谐振单元包括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所述探针设于所述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之间,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关于探针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对称分布,且第一谐振器上沿探针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延伸方向分布的部分、第二谐振器上沿探针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延伸方向分布的部分均与所述探针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平行,第二谐振单元包括第三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所述探针设于第三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之间,第三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关于探针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对称分布,且第三谐振器上沿探针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延伸方向分布的部分、第四谐振器上沿探针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延伸方向分布的部分均与所述探针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平行,介质基板的朝向下盒体的一面设有下接地层,所述下接地层在介质基板上的位置与所述微带线在介质基板上的位置对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为均匀阻抗谐振器,且第一谐振器的长度和第二谐振器的长度沿探针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延伸方向分布。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为C型谐振器,且第三谐振器的C型开口与第四谐振器的C型开口是相对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为均匀阻抗谐振器,且第一谐振器的长度和第二谐振器的长度沿探针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第三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为C型谐振器,且第三谐振器的C型开口与第四谐振器的C型开口是相对的,所述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设于所述第三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之间。
将探针设置在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之间,这样不仅能够使输入的射频信号通过探针与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之间的耦合作用将射频信号耦合到探针中,最后通过阻抗变换器变换到微带线中,同时还能够在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的上阻带产生两个传输零点;其次将第二谐振单元的两个开口相对的C型第三谐振器和C型第四谐振器印刷在第一谐振单元的两侧,C型第三谐振器与第一谐振器沿垂直于探针的几何中心所在直线的方向的间距和C型第四谐振器与第二谐振器沿垂直于探针的几何中心所在直线的方向的间距相等,同时C型第三谐振器和C型第四谐振器关于探针的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对称,这样使得在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的下阻带也能够产生两个传输零点;阻带内多个传输零点的产生,使得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具有好的滤波器特性和好的带外抑制。将印刷有探针、阻抗变换器、微带线、上接地层、下接地层、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的介质基板设置在下盒体开设的基板凹槽内,并与上盒体一起构成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这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的设计方法不仅结构简单,设计灵活,同时实现了单个器件实现多个功能的目的,并且其滤波特性和带外抑制特性都非常好;此种设计方法能够广泛的应用于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中,并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毫米波和亚毫米波通信系统的体积和成本。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下盒体的与上盒体相对的表面还凹设有下腔体,所述下腔体的长度沿所述第一谐振单元和所述第二谐振单元的排布方向延伸,所述上盒体的与下盒体相对的表面对应凹设有上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拼合形成波导输入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盒体的与下盒体相对的表面还凹设有传播槽,所述传播槽连通所述上腔体,所述传播槽对应设于所述微带线的上方以作为微带线输出口。传播槽的设计能够很好的保证射频信号在微带线内的传播,同时能够防止过渡结构中高次模的产生影响过渡结构的性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基板的朝向上盒体的一面还设有上接地层,所述下接地层通过下盒体的表面、上盒体的表面与所述上接地层电性连接。上接地层的设计能够保证介质基板与上盒体的下表面更好的接触,进而保证介质基板通过上盒体实现良好接地的效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接地层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下接地层和第二下接地层,所述第一下接地层在介质基板上的分布位置与所述微带线在介质基板上的分布位置对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下盒体和上盒体材质均为铜,且下盒体的表面和上盒体的表面为经过镀金处理的表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箔层为印刷在介质基板上的金箔,金属箔层的厚度为0.01mm。
区别于传统的鳍线结构的E面波导滤波器和E面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传统的E面波导滤波器采用直接耦合腔的方法实现,其谐振腔所用的传输线为鳍线;同时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谐振腔的数量来增加滤波器的阶数,进而提高滤波器的带宽;然后将探针插入其中一个谐振腔内进行耦合,进而达到好的频率选择性和过渡性能。这种设计方法因为要级联多个谐振腔才能实现宽的带宽,因此其体积过大,同时过渡探针与谐振腔不在同一平面,需要通过基板进行上下耦合才能实现滤波和过渡功能,这样不仅会增加滤波过渡结构的介质损耗,同时会增大其加工复杂度。
而本发明主要采用的是新型的E面波导滤波器和E面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进行设计的,新型的E面波导滤波器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所用的传输线与传统的E面波导滤波器是完全不同的。本发明所用的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其传输线为悬置微带线;同时本发明的设计方法是通过改变零点的位置而控制新型E面波导滤波器的带宽,所用的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可以产生四个传输零点,因此通过改变谐振单元的尺寸可以灵活的控制新型E面波导滤波器的带宽;然后将探针插入在第一谐振单元的两个谐振器之间,通过电磁耦合的原理,将能量耦合到探针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用的设计方法更加灵活,可以简单的通过改变谐振单元的尺寸而控制滤波器的带宽;其次,本发明谐振单元所采用的传输线为悬置微带线,与传统的E面波导滤波器的鳍线谐振腔相比其具有更小的体积;第三,本发明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在同一平面,与传统的过渡探针与谐振腔不在同一平面相比,其加工更加简单,同时不需要通过介质基板进行耦合进而使得其插入损耗更小。
本发明的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不仅实现了过渡结构的功能,同时也实现了好的滤波功能和好的带外抑制功能,结构简单,设计灵活,完成了单个器件实现多个功能的目标,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中,同时能够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要求,具有设计灵活,加工成本低,体积小的优点。
2、设计者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不同的应用频率,采用不同形状和规格的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使得其应用于不同频率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的设计中,具备很好的设计自由度和应用场景,可以采用不同的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使得其应用于不同频率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的设计中,所以很容易被推广到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的设计中,并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毫米波和亚毫米波通信系统的体积和成本。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结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以第一谐振器的几何中心和第二谐振器的几何中心连线的中点为坐标轴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探针的几何中心、阻抗变换器的几何中心以及微带线的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为x轴,第一谐振器的几何中心和第二谐振器的的几何中心所在直线为y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箔层和介质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接地层和介质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C型谐振器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可用于本发明的一种谐振器的形状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在仿真软件HFSS中的三维仿真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利用HFSS电磁仿真软件最终仿真结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金属箔层,2介质基板,3下接地层,31第一下接地层,32第二下接地层,4下盒体,41下腔体,42基板凹槽,421第一凹槽部分,422第二凹槽部分,5上盒体,51上腔体,52传播槽,6上接地层,61第一上接地层,62第二上接地层,63第三上接地层,7微带线,8探针,9第一谐振单元,91第一谐振器,92第二谐振器,10第二谐振单元,101第三谐振器,102第四谐振器,11阻抗变换器,12波导输入口,13微带线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包括下盒体4和上盒体5,下盒体4的与上盒体5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基板凹槽42,基板凹槽42内设有介质基板2,介质基板2的朝向上盒体5的一面设有金属箔层1,金属箔层1包括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探针8、阻抗变换器11、微带线7、第一谐振单元9和第二谐振单元10,探针8的几何中心、阻抗变换器11的几何中心以及微带线7的几何中心在一条直线上,阻抗变换器11的一端与探针8连接,阻抗变换器11的另一端与微带线7连接,第一谐振单元9和第二谐振单元10均为悬置微带线。
图1-图6中,以第一谐振器91的几何中心和第二谐振器91的几何中心连线的中点为坐标轴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探针8的几何中心、阻抗变换器11的几何中心以及微带线7的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为x轴,第一谐振器91的几何中心和第二谐振器92的几何中心所在直线为y轴,z轴垂直于金属箔层1所在的平面,第一谐振单元9包括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探针8设于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之间,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关于x轴对称分布,且第一谐振器91上沿x轴方向分布的部分、第二谐振器92上沿x轴方向分布的部分均与x轴平行,第二谐振单元10包括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探针8设于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之间,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关于x轴对称分布,且第三谐振器101上沿x轴方向分布的部分、第四谐振器102上沿x轴方向分布的部分均与x轴平行,介质基板2的朝向下盒体4的一面设有下接地层3,下接地层3在介质基板2上的位置与微带线7在介质基板2上的位置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为均匀阻抗谐振器,且第一谐振器91的长度和第二谐振器92的长度沿x轴延伸方向分布;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为C型谐振器,且第三谐振器101的C型开口与第四谐振器102的C型开口是相对的;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设于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之间。
将探针8设置在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之间,这样不仅能够使输入的射频信号通过探针与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之间的耦合作用将射频信号耦合到探针8中,最后通过阻抗变换器11变换到微带线中,同时还能够在波导到微带线7过渡的上阻带产生两个传输零点;其次将第二谐振单元10的两个开口相对的C型第三谐振器101和C型第四谐振器102印刷在第一谐振单元9的两侧,第三谐振器101与第一谐振器91沿y轴方向的间距和C型第四谐振器与第二谐振器沿y轴方向的间距相等,同时C型第三谐振器和C型第四谐振器关于x轴对称,这样使得在波导到微带线7过渡的下阻带也能够产生两个传输零点;阻带内多个传输零点的产生,使得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具有好的滤波器特性和好的带外抑制。将印刷有探针8、阻抗变换器11、微带线7、上接地层6、下接地层3、第一谐振单元9和第二谐振单元10的介质基板2设置在下盒体4开设的基板凹槽42内,并与上盒体5一起构成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这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的设计方法不仅结构简单,设计灵活,同时实现了单个器件实现多个功能的目的,并且其滤波特性和带外抑制特性都非常好;此种设计方法能够广泛的应用于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中,并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毫米波和亚毫米波通信系统的体积和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下盒体4的与上盒体5相对的表面还凹设有下腔体41,下腔体41的长度沿第一谐振单元9和第二谐振单元10的排布方向即y轴方向延伸,上盒体5的与下盒体4相对的表面对应凹设有上腔体51,上腔体51和下腔体41拼合形成波导输入口12。
在本实施例中,上盒体5的与下盒体4相对的表面还开设有传播槽52,传播槽52连通上腔体51,传播槽52对应开设于微带线7的上方以作为微带线输出口13。
在本实施例中,介质基板2的朝向上盒体5的一面还设有上接地层6,下接地层3通过下盒体4的表面、上盒体5的表面与上接地层6电性连接,下盒体4和上盒体5材质均为铜,且下盒体4的表面和上盒体5的表面为经过镀金处理的表面。下接地层3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下接地层31和第二下接地层32,第一下接地层31在介质基板2上的分布位置与微带线7在介质基板2上的分布位置对应。
本实施例设计为一种W波段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具体的,第一谐振器91的几何中心和第二谐振器92的几何中心连线的中点为坐标轴原点,x轴方向为纵向,y轴方向为横向,本发明第一谐振单元9关于x轴对称,第二谐振单元10关于x轴对称。
在实施例中,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均为均匀阻抗谐振单元,第一谐振器91沿y轴的宽度为0.09mm,沿x轴的长度为0.95mm,沿z轴的厚度为0.01mm,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沿x轴互相平行,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沿y轴的间距为0.38mm;将探针8设计在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之间,探针8沿y轴的宽度为0.22mm,沿x轴的长度为1.1mm,沿z轴的厚度为0.01mm,探针8与第一谐振器91沿y轴的间距为0.08mm,探针8与第二谐振器92沿y轴的间距也为0.08mm;阻抗变换器11的一端与探针8连接,阻抗变换器11沿y轴的宽度为0.42mm,沿x轴的长度为0.16mm,沿z轴的厚度为0.01mm;阻抗变换器11的另一端与微带线7的一端连接,微带线7沿y轴的宽度为0.33mm,沿x轴的长度为0.56mm,沿z轴的厚度为0.01mm;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印刷在第一谐振单元9的两侧,第三谐振器101与第一谐振器91沿y轴的间距为0.05mm,第四谐振器102与第二谐振器92沿y轴的间距也为0.05mm,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关于探针8沿x轴对称,C型谐振器沿x轴的长度l1为0.78mm,l2为0.23mm,l3为0.07mm,C型谐振器沿y轴的宽度w1为0.07mm,w2为0.19mm,w3为0.07mm。这样设计不仅能够使得输入的射频信号通过探针8与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之间的耦合作用将射频信号耦合到探针8中,最后通过阻抗变换器11变换到50Ω微带线中,同时还能够在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的阻带内产生多个传输零点提高其带外抑制。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上接地层6有第一上接地层61、第二上接地层62和第三上接地层63,第一上接地层61沿y轴的宽度为0.2mm,沿x轴的长度为0.72mm,沿z轴的厚度为0.01mm,第二上接地层62沿y轴的宽度为1.9mm,沿x轴的长度为0.73mm,沿z轴的厚度为0.01mm,第三上接地层63沿y轴的宽度为0.7mm,沿x轴的长度为0.72mm,沿z轴的厚度为0.01mm,上接地层6的设计能够更好的保证介质基板2与上盒体5的下表面接触,进而保证其通过上盒体5实现良好接地的效果。
所述的下接地层3有第一下接地层31和第二下接地层32,第一上接地层31沿y轴的宽度为1.9mm,沿x轴的长度为0.72mm,沿z轴的厚度为0.01mm,第二上接地层32沿y轴的宽度为1.9mm,沿x轴的长度为0.73mm,沿z轴的厚度为0.01mm,下接地层3的设计能够更好的保证介质基板2与下盒体4的上表面接触,进而保证其通过下盒体4实现良好接地的效果。金属箔层1和接地层均可以为金箔,金属箔层1和接地层均印刷在介质基板2上。
所述的下盒体4的上表面开设基板凹槽42,基板凹槽42包括第一凹槽部分421和第二凹槽部分422,第一凹槽部分421沿y轴的宽度为1.92mm,沿x轴的长度为0.74mm,沿z轴的高度为0.01mm,第二凹槽部分422沿y轴的宽度为1.92mm,沿x轴的长度为0.75mm,沿z轴的高度为0.01mm,基板凹槽42的设计能够保证介质基板2很好的安装在上盒体5和下盒体4内。
所述的上盒体5的下表面开设传播槽52,传播槽52沿y轴的宽度为1mm,沿x轴的长度为0.72mm,沿z轴的高度为1.1mm,传播槽52的设计能够很好的保证射频信号在微带线内的传播,同时能够防止过渡结构中高次模的产生影响过渡结构的性能。
所述的下盒体4的上表面开设下腔体41,下腔体41沿y轴的长度为3.7mm,沿x轴的长度为1.27mm,沿z轴的高度为1.1mm;上盒体5的下表面对应开设上腔体51,上腔体51沿y轴的长度为3.7mm,沿x轴的长度为1.27mm,沿z轴的高度为1.1mm;下腔体41与基板凹槽42相通,上腔体51与传播槽52相通;下腔体41和上腔体51沿y轴的盲端对应着进行倒角处理,倒角的直径为1mm,倒角沿z轴的深度为1.27mm,这样设计便于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箔层1为印刷在介质基板2上的金箔,金属箔层1的厚度为0.01mm。
下盒体4和上盒体5的材质均可以采用铜,并在表面镀金处理,将印刷有探针8、阻抗变换器11、微带线7、上接地层6、下接地层3、第一谐振器91、第二谐振器92、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的介质基板2设置在下盒体4开设的基板凹槽42内,并与上盒体5一起构成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W波段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W波段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在仿真软件HFSS中的仿真模型如图8所示,W波段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在仿真软件HFSS中S参数的仿真结果如图9所示。
上述尺寸均结合了实际的电路设计理论和仿真结果,同时根据设计加工精度设计而确定的,这样既保证了设计的准确性,同时也保证了实际加工的可行性。
在实际的设计中,通过改变第一谐振器91、第二谐振器92、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的尺寸使得其可以应用于W波段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的不同频段。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谐振单元9或第二谐振单元10还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形状。
本发明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具有滤波功能的W波段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的实施例。设计者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不同的应用频率,采用不同的第一谐振单元9和第二谐振单元10使得其应用于不同频率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的设计中。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使得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不仅实现了过渡结构的功能,同时也实现了好的滤波功能和好的带外抑制功能,并且其具有设计灵活,加工成本低,体积小的优点。本发明具备很好的设计自由度和应用场景,可以采用不同的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使得其应用于不同频率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的设计中,所以很容易被推广到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的设计中;并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毫米波和亚毫米波通信系统的体积和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盒体(4)和上盒体(5),下盒体(4)的与上盒体(5)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基板凹槽(42),所述基板凹槽(42)内设有介质基板(2),介质基板(2)的朝向上盒体(5)的一面设有金属箔层(1),所述金属箔层(1)包括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探针(8)、阻抗变换器(11)、微带线(7)、第一谐振单元(9)和第二谐振单元(10),所述探针(8)的几何中心、阻抗变换器(11)的几何中心以及微带线(7)的几何中心在一条直线上,阻抗变换器(11)的一端与探针(8)连接,阻抗变换器(11)的另一端与微带线(7)连接,所述第一谐振单元(9)和第二谐振单元(10)均为悬置微带线,第一谐振单元(9)包括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所述探针(8)设于所述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之间,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关于探针(8)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对称分布,且第一谐振器(91)上沿探针(8)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延伸方向分布的部分、第二谐振器(92)上沿探针(8)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延伸方向分布的部分均与所述探针(8)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平行,第二谐振单元(10)包括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所述探针(8)设于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之间,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关于探针(8)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对称分布,且第三谐振器(101)上沿探针(8)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延伸方向分布的部分、第四谐振器(102)上沿探针(8)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延伸方向分布的部分均与所述探针(8)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平行,在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的上阻带内和下阻带内具有多个传输零点,介质基板(2)的朝向下盒体(4)的一面设有下接地层(3),所述下接地层(3)在介质基板(2)上的位置与所述微带线(7)在介质基板(2)上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为均匀阻抗谐振器,且第一谐振器(91)的长度和第二谐振器(92)的长度沿探针(8)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延伸方向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为C型谐振器,且第三谐振器(101)的C型开口与第四谐振器(102)的C型开口是相对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为C型谐振器,且第三谐振器(101)的C型开口与第四谐振器(102)的C型开口是相对的,所述第一谐振器(91)和第二谐振器(92)设于所述第三谐振器(101)和第四谐振器(102)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4)的与上盒体(5)相对的表面还凹设有下腔体(41),所述下腔体(41)的长度沿所述第一谐振单元(9)和所述第二谐振单元(10)的排布方向延伸,所述上盒体(5)的与下盒体(4)相对的表面对应凹设有上腔体(51),所述上腔体(51)和下腔体(41)拼合形成波导输入口(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5)的与下盒体(4)相对的表面还凹设有传播槽(52),所述传播槽(52)连通所述上腔体(51),所述传播槽(52)对应开设于所述微带线(7)的上方以作为微带线输出口(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2)的朝向上盒体(5)的一面还设有上接地层(6),所述下接地层(3)通过下盒体(4)的表面、上盒体(5)的表面与所述上接地层(6)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地层(3)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下接地层(31)和第二下接地层(32),所述第一下接地层(31)在介质基板(2)上的分布位置与所述微带线(7)在介质基板(2)上的分布位置对应。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4)和上盒体(5)材质均为铜,且下盒体(4)的表面和上盒体(5)的表面为经过镀金处理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层(1)为印刷在介质基板(2)上的金箔,金属箔层(1)的厚度为0.01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52482.9A CN113889719B (zh) | 2021-09-29 | 2021-09-29 | 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52482.9A CN113889719B (zh) | 2021-09-29 | 2021-09-29 | 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89719A CN113889719A (zh) | 2022-01-04 |
CN113889719B true CN113889719B (zh) | 2022-10-28 |
Family
ID=79008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52482.9A Active CN113889719B (zh) | 2021-09-29 | 2021-09-29 | 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89719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62192B2 (ja) * | 2004-11-26 | 2009-05-13 | 新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 非導波管線路−導波管変換器 |
CN105186079B (zh) * | 2015-10-08 | 2017-12-26 |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 | 双频带波导滤波器 |
CN105576332B (zh) * | 2016-03-02 | 2018-03-20 | 电子科技大学 | 具有滤波特性的波导到微带过渡结构 |
-
2021
- 2021-09-29 CN CN202111152482.9A patent/CN11388971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89719A (zh) | 2022-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98635B (zh) | 介质滤波器,收发信机及基站 | |
JP4516883B2 (ja) | 導波管と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給電線との間の非接触移行部素子 | |
US7042314B2 (en) | Dielectric mono-block triple-mode microwave delay filter | |
CN110797613B (zh) | 一种十阶六陷波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 |
CN111063975A (zh) | 基于脊间隙波导的Ka波段GYSEL功分器 | |
CN113300065A (zh) | 基于三角形基片集成波导的混合模式带通滤波器 | |
CN110676542B (zh) | 端口耦合结构、滤波器及射频组件 | |
CN115458883A (zh) | 一种高次模基片集成波导双通带圆形腔滤波器 | |
CN104767023B (zh) | 一种可变通带数的基片集成波导电调谐振单元 | |
CN113889719B (zh) | 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波导到微带线过渡结构 | |
CN114389002B (zh) | 加载互补阶梯折叠开口环的siw滤波功分器及设计方法 | |
CN215869729U (zh) | 一种介质滤波器 | |
CN115986353A (zh) | 同轴微带转换结构 | |
CN112234328B (zh) | 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 | |
CN212033198U (zh) | 八分之一模和四分之一模组合的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 | |
CN209747694U (zh) | 一种互补开口谐振环和u槽缺陷地的低通滤波器 | |
CN111564683A (zh) | 八分之一模和四分之一模组合的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 | |
CN108963400B (zh) | H形蘑菇状超宽带共模噪声抑制电路 | |
CN112909459B (zh) | 一种w波段波导滤波器 | |
CN113131110B (zh) | W波段e面波导滤波器 | |
CN112909458B (zh) | 一种w波段e面波导滤波器 | |
CN114267928B (zh) | 一种w波段波导带通滤波器 | |
CN220527175U (zh) | 一种波导过渡结构 | |
CN216015646U (zh) | 滤波器和通信基站 | |
CN203871449U (zh) | 一种基于级联四个谐振器的平面带通滤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