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5612A - 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及航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及航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5612A
CN113885612A CN202111185790.1A CN202111185790A CN113885612A CN 113885612 A CN113885612 A CN 113885612A CN 202111185790 A CN202111185790 A CN 202111185790A CN 113885612 A CN113885612 A CN 113885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unit
heating
spacecraf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57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田雨
陈健
周明中
孙敬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atell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atell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atell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atell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857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56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5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56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 G05D23/24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the sensing element having a resistance varying with temperature, e.g. a thermis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及航天器。其中该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和加热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航天器单机的温度,并生成温度信号;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包括比较单元、逻辑单元和反馈控制单元;所述加热模块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加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导通加热所述航天器单机,或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关闭加热所述航天器单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实现航天器单机根据温度自主加热控制,优化了开启关断加热的控制逻辑,提高了航天器单机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及航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空间航天热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及航天器。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航天器在轨的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寿命等要求,航天器内部对温度敏感的需要进行加热控温,保证航天器单机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
现有技术中,在航天器加热控制还存在加热开启或加热关闭时,自主控制判断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航天器内部单机的工作稳定性,降低航天器单机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及航天器,实现航天器单机根据温度自主加热控制,优化了开启关断加热的控制逻辑,提高了航天器单机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和加热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航天器单机的温度,并生成温度信号。
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包括比较单元、逻辑单元和反馈控制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温度信号与第一温度阈值信号比较,并通过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比较信号;还用于将所述温度信号与第二温度阈值信号比较,并通过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比较信号;
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三输入端。所述逻辑单元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反馈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逻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加热模块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加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导通加热所述航天器单机,或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关闭加热所述航天器单机。
可选的,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热敏电阻、分压电阻、保护电阻、稳压管和电容。
所述保护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所述保护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压电阻第一端。所述分压电阻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稳压管和所述电容均与所述热敏电阻并联。
可选的,所述比较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均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负向输入端接入第一温度阈值信号。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负向输入端接入第二温度阈值信号。
可选的,所述比较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入端。
可选的,所述逻辑单元包括第一与门触发器和第二与门触发器。
所述第一与门触发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与门触发器的第二端均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与门触发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与门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门触发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与门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反馈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门触发器的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反馈控制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与门触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与门触发器的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逻辑单元包括CC4081芯片。所述CC4081芯片的一路与门作为所述第一与门触发器,所述CC4081芯片的另一路与门作为所述第二与门触发器。
可选的,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信号转换单元、第一开关管和加热单元。
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管输出端连接所述加热单元。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电位转换输出转换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管根据所述转换信号导通电源。所述加热单元用于接通电源时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入转换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天器,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所述的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集模块获取航天器单机的温度信号,其中,航天器设置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当航天器单机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逻辑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关闭加热模块。当航天器单机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逻辑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导通加热模块。当航天器单机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与第二温度阈值之间时,若此时加热模块关闭,则逻辑单元继续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从而保持关闭加热模块。若加热模块开启则利用反馈控制单元使逻辑单元继续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从而保持导通加热模块。根据航天器不同温度,逻辑单元输出对应控制信号开启或关闭加热模块,从而实现航天器单机根据温度自主加热控制,优化了在阈值温度区间时加热模块开启或关断的控制逻辑,进一步提高了航天器单机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比较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装置包括:采集模块110、加热控制模块120和加热模块130。
采集模块110用于采集航天器单机的温度,并生成温度信号。
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包括比较单元121、逻辑单元122和反馈控制单元123。比较单元121的输入端连接采集模块110的输出端210。比较单元121用于将温度信号与第一温度阈值信号比较,并通过比较单元121的第一输出端142输出第一比较信号。比较单元121还用于将温度信号与第二温度阈值信号比较,并通过比较单元121的第二输出端144输出第二比较信号。
逻辑单元122的第一输入端141连接比较单元121的第一输出端142。逻辑单元122的第二输入端143连接比较单元121的第二输出端144。逻辑单元122的第一输出端145连接逻辑单元122的第三输入端146。逻辑单元122的第四输入端147连接比较单元121的第一输出端141。逻辑单元122的第二输出端148连接反馈控制单元123输入端。反馈控制单元123输出端连接逻辑单元122的第二输入端143。逻辑单元122用于根据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
加热模块130连接逻辑单元122的第二输出端148。加热模块130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导通加热航天器单机,或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关闭加热航天器单机。
具体的,采集模块110采集航天器单机的工作温度或外部环境温度的一种,加热控制模块120设置第一温度阈值信号和第二温度阈值信号,其中,第一温度阈值信号和第二温度阈值信号分别对应表示需要关闭加热模块130的最高温度和需要开启加热模块130的最低温度,并且最高温度大于最低温度。为了方便理解,比较单元121比较过程采用温度关系进行叙述。比较单元121将采集的温度分别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比较,比较单元121分别输出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其中,第一比较信号包括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第二比较信号包括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第一电平与第二电平极性相反。示例性的,若采集的温度大于最高温度则比较单元121输出的第一比较信号为第一电平,并且采集的温度同样大于最低温度则比较单元121输出的第二比较信号为第一电平。若采集的温度小于最低温度则比较单元121输出的第二比较信号为第二电平,并且采集的温度同样小于最高温度则比较单元121输出的第二比较信号为第二电平。若采集的温度处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则比较单元121输出的第一比较信号为第二电平,第二比较信号为第一电平。
当采集温度大于最高温度时,逻辑单元根据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加热模块13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关闭加热。航天器单机温度下降,若此时采集温度处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时,逻辑单元根据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加热模块13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关闭加热。航天器单机温度继续下降,若此时采集温度小于最低温度,逻辑单元根据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加热模块130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启动加热。航天器单机温度上升,若此时采集温度处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时,反馈控制单元123将第一控制信号反馈输入逻辑单元,逻辑单元保持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加热模块130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保持加热。当温度处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时,通过反馈控制单元123可以在升温过程保持开启加热。从而避免加热过程温度超过最低温度后,反复开启或关闭加热。从而优化了在阈值温度区间时加热模块开启或关断的控制逻辑,进一步提高了航天器单机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集模块获取航天器单机的温度信号,其中,航天器设置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当航天器单机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逻辑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关闭加热模块。当航天器单机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逻辑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导通加热模块。当航天器单机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与第二温度阈值之间时,若此时加热模块关闭,则逻辑单元继续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从而保持关闭加热模块。若加热模块开启则利用反馈控制单元使逻辑单元继续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从而保持导通加热模块。根据航天器不同温度,逻辑单元输出对应控制信号开启或关闭加热模块,从而实现航天器单机根据温度自主加热控制,优化了在阈值温度区间时加热模块开启或关断的控制逻辑,进一步提高了航天器单机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采集模块包括热敏电阻RC7、分压电阻RC6、保护电阻RC5、稳压管DC1和电容CC1。
保护电阻RC5第一端连接电源,保护电阻RC5第二端连接分压电阻RC6第一端,分压电阻RC6第二端分别连接热敏电阻RC7第一端和采集模块输出端210。热敏电阻RC7第二端接地。稳压管DC1和电容均与热敏电阻RC7并联。
具体的,分压电阻RC6第一端连接基准电压VREF5V,其中,热敏电阻RC7接地为12VGND。采集模块利用热敏电阻RC7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特性,采集输出的分压电压,通过分压电压反映温度信息。其中,热敏电阻RC7的阻值随着温度降低而变大,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因此,当采集的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C7的阻值变小,由分压关系可知输出的分压电压减小。当采集的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C7的阻值变大,由分压关系可知输出的分压电压增大。因此采集的温度与采集模块输出的温度信号即分压电压信号是成反比的。其中,稳压管DC1为防温漂稳压管,实现稳压效果避免温度对电路的影响。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比较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比较单元121包括第一比较器U3A和第二比较器U3B。
第一比较器U3A的正向输入端和第二比较器U3B的正向输入端均连接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第一比较器U3A的负向输入端接入第一温度阈值信号。第二比较器U3B的负向输入端接入第二温度阈值信号。
具体的,通过基准电压由不同电阻进行分压后,输入不同的电压量分别表示第一温度阈值信号和第二温度阈值信号。其中,示例性的基准电压采用5V电压,第一比较器U3A的负向输入端与基准电压间串联第一分压电阻RK3和第二分压电阻RK5,其中第一温度阈值信号可以调节第一分压电阻RK3和第二分压电阻RK5的比例关系进行调整。第二比较器U3B的负向输入端与基准电压间串联第三分压电阻RK16和第四分压电阻RK20,第一温度阈值信号可以调节第三分压电阻RK16和第四分压电阻RK20的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基于上述实施例,由于采集的温度与采集模块输出的温度信号即分压电压信号是成反比,因此若采集的温度大于最高温度,则此时温度信号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信号,及采集的温度的分压电压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信号的电压。若采集的温度小于最低温度,则此时温度信号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信号,及采集的温度的分压电压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信号的电压。第一温度阈值信号的电压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信号的电压。
为了方便理解,比较器的比较过程采用温度关系进行叙述。第一比较器U3A将采集的温度与最高温度比较,第一比较器U3A输出端作为比较单元121的第一输出端142输出第一比较信号,第二比较器U3B将采集的温度与最低温度比较,第二比较器U3B输出端作为比较单元121的第二输出端144输出第二比较信号其中,第一比较信号包括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第二比较信号包括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第一电平与第二电平极性相反。
示例性的,若采集的温度大于最高温度即温度信号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信号,则第一比较器U3A输出的第一比较信号为第一电平即低电平,第二比较器U3B输出的第二比较信号为第一电平即低电平。
若采集的温度小于最低温度即温度信号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信号,则第二比较器U3B输出的第二比较信号为第二电平即高电平,并且第一比较器U3A输出的第一比较信号为第二电平即高电平。
若采集的温度处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即温度信号处于第一温度阈值信号和第二温度阈值信号之间,则第一比较器U3A输出的第一比较信号为第一电平即高电平,第二比较器U3B输出第二比较信号为第二电平即低电平。
继续参见图3,比较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比较器U3B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正极,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入端。
具体的,第一二极管D1起到信号隔离的作用,避免反馈控制单元输出的反馈信号,反向输入第二比较器U3B从而影响第二比较器U3B输出稳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逻辑单元122包括第一与门触发器Y1和第二与门触发器Y2。
第一与门触发器Y1第一端和第二与门触发器Y2第二端均连接第一比较器U3A的输出端。第一与门触发器Y1第二端连接第二比较器U3B的输出端。第一与门触发器Y1输出端连接第二与门触发器Y2第一端。第二与门触发器Y2输出端连接反馈控制单元输入端。反馈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第一与门触发器Y1第二端。
具体的,结合图1参见图4,第一与门触发器Y1第一端作为逻辑单元122的第一输入端141,第一与门触发器Y1第二端作为逻辑单元122的第二输入端143,第一与门触发器Y1的输出端作为逻辑单元122的第一输出端145。第二与门触发器Y2第一端作为逻辑单元122的第三输入端146,第二与门触发器Y2第二端作为逻辑单元122的第四输入端147,第二与门触发器Y2的输出端作为逻辑单元122的第二输出端148。
若此时采集的温度大于最高温度,即温度信号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信号,则第一比较器U3A输出低电平,第二比较器U3B输出低电平,第一与门触发器Y1和第二与门触发器Y2根据逻辑关系第二与门触发器Y2输出低电平,示例性的,此时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加热模块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关闭加热。
航天器单机温度下降,若此时采集的温度处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即温度信号处于第一温度阈值信号和第二温度阈值信号之间,则第一比较器U3A输出高电平,第二比较器U3B输出低电平,第一与门触发器Y1和第二与门触发器Y2根据逻辑关系第二与门触发器Y2输出低电平,示例性的,此时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加热模块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关闭加热。
航天器单机温度继续下降,若此时采集温度小于最低温度,即温度信号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信号,则第一比较器U3A输出高电平,第二比较器U3B输出高电平,第一与门触发器Y1和第二与门触发器Y2根据逻辑关系第二与门触发器Y2输出高电平,示例性的,此时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加热模块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启动加热。
航天器单机温度上升,若此时采集温度处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时,即温度信号处于第一温度阈值信号和第二温度阈值信号之间,则第一比较器U3A输出高电平,第二比较器U3B输出低电平。由于反馈控制单元将第一控制信号的高电平反馈输入第一与门触发器Y1的第二输入端,因此第一与门触发器Y1和第二与门触发器Y2根据逻辑关系第二与门触发器Y2继续保持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示例性的,此时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加热模块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保持加热。
基于上述实施例,继续参见图4,反馈控制单元120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正极连接第二与门触发器Y2输出端。二极管D2负极连接第一与门触发器Y1第二端。
具体的,加热模块启动加热过程中,第二与门触发器Y2是输出高电平,当航天器单机温度继续上升。若此时采集温度处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时,即温度信号处于第一温度阈值信号和第二温度阈值信号之间,则第一比较器U3A输出高电平,第二比较器U3B输出低电平。由于第二比较器U3B输出低电平,第二与门触发器Y2输出高电平,此时的第二二极管将导通,第二与门触发器Y2输出的高电平反馈输入第一与门触发器Y1的第二输入端,因此第一与门触发器Y1和第二与门触发器Y2根据逻辑关系第二与门触发器Y2继续保持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示例性的,此时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加热模块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保持加热。从而优化了在阈值温度区间时加热模块开启或关断的控制逻辑,进一步提高了航天器单机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逻辑单元包括CC4081芯片U4。CC4081芯片U4的一路与门作为第一与门触发器,CC4081芯片U4的另一路与门作为第二与门触发器。
具体的,CC4081芯片U4包括四路与门触发器,第一与门触发器和第二与门触发器可以采用四路与门触发器的任意两路与门触发器。示例性的,CC4081芯片U4的VDD端接入电源VCC,VSS端接地。CC4081芯片U4的第一路与门触发器的第一输入端1A和第二路与门触发器的第二输入端2B。第二比较器U3B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第一路与门触发器的第二输入端1B,第二路与门触发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二极管连接第一路与门触发器的第二输入端1B。第一路与门触发器的输出端1Y连接第二路与门触发器的第一输入端2A。第二路与门触发器的输出端2Y通过第三二极管D3连接加热模块,提供控制信号。CC4081芯片U4剩余的与门触发器的输入输出端接地处理。其中,结合图1参见5,第一路与门触发器的第一输入端1A作为逻辑单元122的第一输入端141,第一路与门触发器的第二输入端1B作为逻辑单元122的第二输入端143,第一路与门触发器的输出端1Y作为逻辑单元122的第一输出端145。第二路与门触发器的第一输入端2A作为逻辑单元122的第三输入端146,第二路与门触发器的第二输入端2B作为逻辑单元122的第四输入端147,第二路与门触发器的输出端2Y作为逻辑单元122的第二输出端148。
继续参见图5,加热模块包括信号转换单元610、第一开关管QC1和加热单元RC4。
信号转换单元610输入端连接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信号转换单元610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C1控制端。第一开关管QC1输入端连接电源。开关管输出端连接加热单元RC4。信号转换单元610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电位转换输出转换信号。第一开关管QC1根据转换信号导通电源。加热单元RC4用于接通电源时进行加热。
具体的,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二路与门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时,转换模块将第一控制信号转换为第一开关管QC1开启信号,示例性的第一开关管QC1为P型mos管,第一开关管QC1的源极接入电源,第一开关管QC1的漏极接入加热单元RC4,其中,加热单元RC4可以采用航天器加热带。在电路设计中一般不采用N型mos管作为上管使用,N型mos管作为上管会增加控制电路的复杂性。因此需要通过转换单元将第一控制信号转换为第一开关管QC1开启信号,以满足第一开关管QC1的开关功能。
继续参见图5,可选的,信号转换单元610包括第二开关管QK1,第二开关管QK1的控制端连接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第二开关管QK1第一端接入转换信号。第二开关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C1控制端。
具体的,示例性的第二开关管QK1采用NPN型三极管,第二开关管QK1控制端基级B接入第一控制信号,第二开关管QK1导通,第二开关管QK1第一端发射极E接地,第二开关管QK1输出端集电极C输出低电平信号至第一开关管QC1控制端,进而第一开关管QC1导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天器,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的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具体的,航天器包括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在太空运行,执行探索、开发、利用太空和天体等特定任务的各类飞行器,因其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因而也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和加热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航天器单机的温度,并生成温度信号;
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包括比较单元、逻辑单元和反馈控制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温度信号与第一温度阈值信号比较,并通过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比较信号;还用于将所述温度信号与第二温度阈值信号比较,并通过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比较信号;
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三输入端;所述逻辑单元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反馈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逻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加热模块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加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导通加热所述航天器单机,或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关闭加热所述航天器单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热敏电阻、分压电阻、保护电阻、稳压管和电容;
所述保护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所述保护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压电阻第一端;所述分压电阻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稳压管和所述电容均与所述热敏电阻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均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负向输入端接入第一温度阈值信号;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负向输入端接入第二温度阈值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单元包括第一与门触发器和第二与门触发器;
所述第一与门触发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与门触发器的第二端均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与门触发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与门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门触发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与门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反馈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门触发器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控制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与门触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与门触发器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单元包括CC4081芯片;所述CC4081芯片的一路与门作为所述第一与门触发器,所述CC4081芯片的另一路与门作为所述第二与门触发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信号转换单元、第一开关管和加热单元;
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热单元;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电位转换输出转换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管根据所述转换信号导通电源;所述加热单元用于接通电源时进行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入转换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
10.一种航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
CN202111185790.1A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及航天器 Pending CN1138856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5790.1A CN113885612A (zh)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及航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5790.1A CN113885612A (zh)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及航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5612A true CN113885612A (zh) 2022-01-04

Family

ID=79006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5790.1A Pending CN113885612A (zh)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及航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56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7151A (zh) * 2022-10-20 2022-11-22 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航天器的主动热控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7295A (ja) * 1999-09-30 2001-04-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宇宙航行体の温度制御装置
CN102193566A (zh) * 2010-03-01 2011-09-21 王清传 发热线的控温电路及其控温方法
CN108490775A (zh) * 2018-03-19 2018-09-04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航天器用温度稳定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681347A (zh) * 2018-04-20 2018-10-19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卫星能源使用效率的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380158A (zh) * 2019-08-23 2019-10-25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升温电路及电池组件
CN112282957A (zh) * 2020-11-11 2021-01-29 西华大学 一种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性能优化的热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12859967A (zh) * 2020-12-31 2021-05-28 广东大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接收机温度控制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N213362893U (zh) * 2020-07-17 2021-06-04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热装置及电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7295A (ja) * 1999-09-30 2001-04-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宇宙航行体の温度制御装置
CN102193566A (zh) * 2010-03-01 2011-09-21 王清传 发热线的控温电路及其控温方法
CN108490775A (zh) * 2018-03-19 2018-09-04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航天器用温度稳定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681347A (zh) * 2018-04-20 2018-10-19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卫星能源使用效率的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380158A (zh) * 2019-08-23 2019-10-25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升温电路及电池组件
CN213362893U (zh) * 2020-07-17 2021-06-04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热装置及电器装置
CN112282957A (zh) * 2020-11-11 2021-01-29 西华大学 一种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性能优化的热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12859967A (zh) * 2020-12-31 2021-05-28 广东大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接收机温度控制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7151A (zh) * 2022-10-20 2022-11-22 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航天器的主动热控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43645B1 (en) Rectifier circuit
CN111625043B (zh) 一种可修调的超低功耗全cmos参考电压电流产生电路
CN113885612A (zh) 一种航天器自主加热控制装置及航天器
US9921595B2 (en) Circuit for generating stepped-down voltage
US20160103458A1 (en) Circuit for regulating startup and operation voltag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344714B2 (en) Linear 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 with power saving capability
US10432107B2 (en) Rectifier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985602B2 (en) Automatic power switch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S10340847B2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circuit,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
Syed et al. RF energy harvesting chip powered sensor node
CN109871060B (zh) 线性稳压器电路
CN111082546B (zh) 低功率启动并有电压监视功能的数控能量收集管理电路
CN217506426U (zh) 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以及振荡信号产生系统
US20190369688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812948B2 (en) Dynamic brown-out threshold voltage for power control
CN108776501B (zh) Ldo和por的复用电路
CN111146875B (zh) 低功率启动并有电压监视功能的自关断能量收集电路
US7663430B2 (en) Multi-level voltage supply circuit
CN111082504B (zh) 一种超低功耗启动的能量收集电路
CN112018742B (zh) 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过压保护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Vinko Power management circuit for energy harvesting applications with zero-power charging phase
CN111399617A (zh) 供电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1695567B1 (ko) 집적된 pn 접합 오실레이터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1030322B (zh) 低电流启动并有电压监视功能的微能量收集管理系统
CN111030323B (zh) 低电压启动并有电压监视功能的微能量收集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