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5281A - 光源以及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以及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5281A
CN113885281A CN202010635930.XA CN202010635930A CN113885281A CN 113885281 A CN113885281 A CN 113885281A CN 202010635930 A CN202010635930 A CN 202010635930A CN 113885281 A CN113885281 A CN 113885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blue
laser
segment
colo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359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晨
龚晨晟
胡飞
余新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359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528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3950 priority patent/WO20220021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5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52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7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the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 controlling the colour, i.e. a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ght
    • G02B26/0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the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 controlling the colour, i.e. a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ght in the form of devices for effecting sequential colour changes, e.g. colour whee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Control of light source other than position or inten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源以及投影装置,所述光源包括:激光光源;色轮,所述色轮包括至少两个分区,不同的分区经所述激光光源照射后产生不同的基色光或不同的分区用于改变所述激光光源的光路径方向,所述分区占比相对均衡,且设置成预设比例,用于提高显示帧率。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通过将色轮的分区占比设置成相对均衡的预设比例,可以使得不同分区对应的基色光合成后可以满足预设色平衡标准,从而在显示白场时各基色光的时间占空比可以更加均衡,进而实现在保持显示效果的情况下提高显示帧率。

Description

光源以及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源以及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投影显示的效果要求不断提高,在显示领域(如投影领域)开始越来越广泛的开始应用激光光源,由于激光光源具有能量密度高、光学扩展量小的优势,在高亮度光源领域,激光光源已经逐渐取代灯泡和LED光源。而在这其中,采用激光光源激发荧光粉产生所需光(如蓝光激光激发红色、绿色荧光粉产生白光)的光源,以其光效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成为应用的主流。然而,在激光投影显示中,显示帧率会随着显示的持续而逐渐降低,进而影响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
作为一种方式,可以通过提高色轮的转速或者是使用多段色轮的方式提高显示帧率,但是在通过这些方式提升显示帧率时,若提高色轮转速,每帧内单基色光的显示时间将随之下降,可能会导致颜色位深的减少,进而影响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而若使用多段色轮提高显示帧率,色轮分区增加时,每种基色光的分区角度将随之下降,可能会导致色轮的同步准确度需求提高、光效降低等问题,从而降低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光源以及投影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所述光源包括:激光光源;色轮,所述色轮包括至少两个分区,不同的分区经所述激光光源照射后产生不同的基色光,所述分区占比相对均衡,且设置成预设比例,用于提高显示帧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装置,所述投影装置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光源。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源以及投影装置,所述光源包括:激光光源;色轮,所述色轮包括至少两个分区,不同的分区经所述激光光源照射后产生不同的基色光或不同分区用于改变所述激光光源的光路径方向,所述分区占比相对均衡,且设置成预设比例,用于提高显示帧率。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通过将色轮的分区占比设置成相对均衡的预设比例,可以使得不同分区对应的基色光合成后可以满足预设色平衡标准,并且在显示白场时各基色光的时间占空比可以更加均衡,进而实现在保持显示效果的情况下提高显示帧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不同位深对应的灰度图像的效果对比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光源的应用环境示例图。
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蓝激光电流与色轮时序的分布示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中蓝激光电流与色轮时序的分布示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红绿蓝色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近年来随着投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播放、会议以及宣传等各种应用场合,人们对投影显示的效果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显示领域(如投影领域)开始越来越广泛的开始应用激光光源,由于激光光源具有能量密度高、光学扩展量小的优势,在高亮度光源领域,激光光源已经逐渐取代灯泡和LED光源。而在这其中,采用激光光源激发荧光粉产生所需光(如蓝光激光激发红色、绿色荧光粉产生白光)的光源,以其光效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成为应用的主流。然而,在激光投影显示中,显示帧率会随着显示的持续而逐渐降低,进而影响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
作为一种方式,可以通过提高色轮的转速或者是使用多段色轮的方式提高显示帧率,但是在通过这些方式提升显示帧率时,若提高色轮转速,每帧内单基色光的显示时间将随之下降,可能会导致颜色位深的减少,进而影响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而若使用多段色轮提高显示帧率,色轮分区增加时,每种基色光的分区角度将随之下降,可能会导致色轮的同步准确度需求提高、光效降低等问题,从而降低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
因此,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源,可以通过将色轮的分区占比设置成相对均衡的预设比例,可以使得不同分区对应的基色光合成后可以满足预设色平衡标准,并且在显示白场时各基色光的时间占空比可以更加均衡,进而实现在保持显示效果的情况下提高显示帧率。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下面先对本申请实现时所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简要说明:
位深(bit depth),也称为色深(color depth),是指表示灰度图像中某个像素灰度信息时所需要的位数。位深越大,即所需要的位数越多,相邻灰度值之间的差别越小,对模拟信息的数值化采样越不明显,图像中灰度差别的过渡越自然顺滑。请参阅图1,示出了不同位深对应的灰度图像的效果对比图,如图1所示,显示位深为1的灰度图像只有21=2种状态,即亮和暗;而显示位深为8的图像像素可以有28=256种灰度状态,即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031
其中Im为可以显示的最大亮度。可选的,与位深相关的另外一个概念叫做最低有效位LSB(least significant bit),它对应显示中相邻两个灰阶之间的灰度差别,对于位深为n的灰度显示,LSB对应的亮度为Im/2n
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通过调控单个micromirror的on状态的时间占空比来实现对单个像素灰度的调节。假设DMD在一帧之内(1/60=16.67ms)可以实现15位RGB显示,且RGB三个颜色时序均匀分配,即一个颜色子帧可以实现5位灰度显示。每个颜色照明时间内翻转25=32次,完成每次翻转需要的时间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041
对应LSB(leastsignificant bit)翻转的时间。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将LSB+1位对应的时间翻倍,更高位对应的时间依次翻倍。值得注意的是,DMD的micromirror每次翻转都是可以独立控制的,也就是说,每次DMD bit plane的翻转都是独立的,这一点对后面匹配照明的高刷新频率以实现减弱color breakup现象很重要。
在现有的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显示系统中,均匀稳定的光照明到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上,通过控制DMD上一帧中单个反射镜片处于“on”状态的时间比例来控制其对应像素的灰度值,其可以实现的最小灰度值取决于LSB对应的操作时间。单个镜片从一个状态翻转到另外一个状态所需的时间叫做翻转时间(crossovertime),约为几个微秒,不同工艺和结构略有差别。连续两个状态之间可以切换的时间叫做切换时间(switching time),约为20微秒。因此单个切换时间(switching time)在显示一帧灰度图像所需时间上的占比决定了LSB的亮度。
可选的,对于单DMD的RGB三色投影显示系统,若帧率为60Hz,平均每种颜色对应的时间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042
可以实现约28-1=255次切换,因此对于单DMD投影显示系统,RGB每种颜色对应的位深一般为8位。
投影机的光源中使用的蓝光激光器一般有20000小时左右的寿命,在正常工作状态(normal operation condition)下,激光器的老化一般是逐渐老化(gradualdegradation),即在工作过程中材料在大量的电子空穴结合后非发光中心逐渐增多,谐振腔腔面逐渐老化等。而另外一种常见的激光器损伤(damage)的机理是灾难式光学损伤(COD:catastrophic optical damage),其原理是激光器中产生光的材料在高光功率密度下光吸收增强而产热,产生的热量使得材料融化或者重结晶而使得光吸收近一步增强,从而形成正反馈的过程,最终使得激光器谐振腔的镜面失效而致使激光器损伤。不同于逐渐老化,COD要迅速得多,表现为突然的亮度降低。而发生COD的激光光通量阈值与激光器的脉冲长度有关,(Chin A.K.,et al,(2013)Catastrophic optical damage in high-power,broad-area laser diodes.In:Ueda O.,Pearton S.(eds)Materials and reliabilityhandbook for semiconductor optical and electron devices.Springer,New York,NY)。在脉冲工作模式下,on状态的时间占空比小于1,平均产热功率低于CW模式下相同光功率的产热功率,因此可以承受更强的光功率。也就是说,在脉冲工作模式下,激光光源的照明的光亮度可以较CW工作模式提高。
在激光投影机中,电流的脉冲时长一般在毫秒(ms)量级,(相比于一般微秒甚至纳秒量级较长,这里称为长脉冲),因此若只是几倍(约5倍)提高驱动电流,COD的现象并不明显,即激光器设定的参考电流下的光功率输出并未达到产生COD现象的量级,导致激光器损伤的更多是在逐渐老化过程中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可以利用过冲脉冲电流(overdrive pulse current)的方式来短时间提高激光器的亮度。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过冲(overdrive)是指使用的驱动电流超过了激光器的最大绝对使用电流参数(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ofoperating current)。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光源的应用环境示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源可以包括激光光源202、色轮301以及电源控制模块203。其中,激光光源202可以为蓝激光,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激光光源202也可以为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或其他固态光源;色轮30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分区,色轮301为分光色轮,可选的,不同的分区经激光光源202照射后用于改变激光光源的光路径方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色轮也可以为荧光色轮,设置不同的分区,可以产生不同的基色光。
例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色轮可以为黄蓝分光色轮,在这种方式下,色轮的至少两个分区可以包括黄色分区和蓝色分区。其中,黄色分区经激光光源照射后可以透射蓝光,然后再激发后面光路中的荧光色轮后产生黄光,蓝色分区经激光光源照射后可以产生蓝基色光。不同的分区经激光光源202照射后用于改变激光光源的光路径方向。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色轮可以为红绿蓝色轮,在这种方式下,色轮的至少两个分区可以包括红色分区、绿色分区以及蓝色分区。其中,红色分区经激光照射后可以产生红基色光,绿色分区经激光照射后可以产生绿基色光,蓝色分区经激光照射后可以产生蓝基色光。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在色轮的至少两个颜色区段上设置不同的波长转换材料实现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色轮的至少两个分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的分区,该两种类型的分区可以为第一分区以及第二分区。其中,第一分区为对应的角度(第一分区对应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同一分区在色轮上的总角度)相比第一目标角度(可以理解为现有技术中同一分区在色轮上的总角度)增大的分区。可选的,若当前对应于激光光源的分区为第一分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色轮对应的分区对应的激光光源的光通量,为了达到白平衡,具体的,可以通过电源控制模块根据整个投影设备的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实时的调制激光光源的电流,进而可以实现改变对应区段的激光光源的光通量,即降低激光光源的光通量,可选的,第二分区为对应的角度(第二分区对应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同一分区在色轮上的总角度)相比第二目标角度(可以理解为现有技术中同一分区在色轮上的总角度)减小的分区,可选的,若当前对应于激光光源的分区为第二分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色轮对应的分区对应的激光光源的光通量,为了达到白平衡,可以增大激光光源的光通量。类似的,可以通过电源控制模块根据整个投影设备的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实时的调制激光光源的电流,进而可以实现改变对应区段的激光光源的光通量,即增大激光光源的光通量,色轮上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的角度大小设置,进而可以使色轮上不同的分区占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原有的色轮占比可以更加均衡。
其中,电源控制模块具体可以用于获取与激光光源照射的各分区对应的光通量比例,继而基于光通量比例获取与当前激光光源照射的分区对应的脉冲调制参数。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对于基于光通量比例获取与当前激光光源照射的分区对应的脉冲调制参数的获取方式可以不作限定。其中,若色轮为黄蓝分光色轮,光通量比例可以为激光光源照射在蓝色分区的光通量、与激光光源照射在黄色分区的光通量之间的比例。若色轮为红绿蓝色轮(也可以理解为RGB色轮),光通量比例可以为激光光源照射在红色分区的光通量、与激光光源照射在绿色分区的光通量、以及与激光光源照射在蓝色分区的光通量之间的比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光源可以应用于单片式或者双片式DLP(Digital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投影显示系统,该投影显示系统可以包括影院机、教育机、激光电视以及工程机等投影设备。其中,双片式DLP投影显示系统中通常使用色轮来完成色彩的时域分离。其中色轮中不同颜色区域的划分原则可以是若保持空间光调制器处于全开状态,色轮转一圈的时间内出射镜头的光能够混成白色。
可选的,在单片式DLP投影显示系统中,假设RGB(Y)单色光各自时间占空比为100%时的光通量分别为ΦR、ΦG、ΦB(、ΦY),使用加法混色原则计算可以得到使用RGB(Y)基色光混成指定白光时流明占比分别为ρR、ρG、ρB(、ρY)。则色轮上各基色光的总角度θR、θG、θB(、θY)可以使用下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071
可选的,在双片式DLP投影显示系统中,可以使用分光色轮实现蓝光和黄光的时域分离,也可以直接用荧光色轮进行出射蓝光和黄光,再由红绿分光膜将红光和绿光分到两个空间光调制器上处理。假设RGB单色光各自时间占空比为100%时的光通量分别为ΦR、ΦG、ΦB,使用加法混色原则计算可以得到使用RGB基色光混成指定白光时流明占比分别为ρR、ρG、ρB。则BY色轮(也可以理解为后述的黄蓝分光色轮)上各基色光的总角度θB、θY可以使用下式计算得到(其中tR、tG、tB分别为合成白光时显示RGB色光的时长):
其中,若B基色光和R基色光由同一空间光调制器控制,计算公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072
若B基色光和G基色光由同一空间光调制器控制,计算公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081
作为一种方式,如图2所示,若投影显示系统为双片式DLP投影显示系统,蓝激光202可以被色轮301时序地分成透射光和反射光,反射光照射在荧光色轮402上可以激发起黄荧光,黄荧光经光收集装置302收集后入射到棱镜305,黄荧光可以被棱镜305上的透红反绿膜分成红基色光和绿基色光;透射光直接被作为蓝基色光合入光路中,其中,红基色光和绿基色光由同一个空间光调制器306调控,绿基色光由空间光调制器307调控。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可以使用波长为455nm的蓝激光作为蓝基色光,并以其激发起的荧光为红绿基色光。可选的,若将激发一种典型黄粉产生的荧光在590nm处分色得到短波段部分为绿基色光,长波段部分为红基色光,则可以得到RGB基色光的色坐标分别为R:(0.649,0.350)、G:(0.325,0.630)、B:(0.151,0.023)。可选的,由色坐标分别为R:(0.649,0.350)、G:(0.325,0.630)、B:(0.151,0.023)的RGB基色光组合产生坐标为(0.313,0.329)的推荐白场时,可以得到RGB基色光的亮度占比分别为R:19.6%、G:77.5%、B:2.9%。由于绿基色光和红基色光都由蓝激光激发荧光产生,因此蓝激光的光通量与其激发的红绿荧光之间形成比例关系,可选的,假设光通量为1lm的蓝激光能够激发产生0.78lm红荧光和3.82lm绿荧光。
在该种方式下,请参阅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蓝激光电流与色轮时序的分布示例图,可选的,如图3所示,若在时间t内激光光源保持恒定的激发电流(I),可以得到色轮(可以理解为前述的黄蓝分光色轮)301上透蓝区域3011和反蓝区域3012的总角度分别为透(B)37°和反(Y)323°,透蓝区域3011即是指蓝色分区,反蓝区域3012即是指黄色分区。反蓝区域反射的蓝激光可以用于激发荧光色轮上的黄色荧光粉出射黄光,透蓝区域是直接透射蓝激光,反蓝区域和透蓝区域,反射蓝激光和透射蓝激光,进而用于改变蓝激光的光路径的方向,在这种方式下,当黄蓝分光色轮被分为透反各N段时(N为正整数),若显示位深为8位,且双空间光调制器的最短开启时间为16us,则每帧图片中单基色光显示总时间需要大于(28-1)×16us=4.08ms,若时间占空比最低的蓝基色光需要实现8位灰度,则黄蓝分光色轮周期(如图3中的T)至少可以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091
在这种方式下,对应的等效帧率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092
可以看出,在保持显示位深的情况下,对应的显示帧率较低。
作为一种提升显示帧率的方式,可以改变色轮的各分区的占比并相对均衡,并为了保证白平衡,改变对应分区的对应激光光源的光通量,光通量和光功率相关,并且光功率和电流有关,进而可以实现调节对应的激光光源对应分区的电流。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4,示出了本申请中蓝激光电流与色轮时序的分布示例图。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在色轮301(可以理解为前述的黄蓝分光色轮)转到蓝色分区3011时将蓝激光的光通量配置为Φ1,而黄蓝分光色轮转到黄色分区3012时将蓝激光的光通量配置为Φ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Φ1和Φ2的比例配置为:Φ12=1:8.67。在这种方式下,色轮301上透蓝区域和反蓝区域的总角度分别为透(B)180°和反(Y)180°,在这种方式下,黄蓝分光色轮的蓝色分区与黄色分区的区段比例可以为1:1。黄色分区即是指反蓝区域,蓝色分区即是指透蓝区域,反蓝区域反射的蓝激光可以用于激发荧光色轮上的黄色荧光粉出射黄光,透蓝区域是直接透射蓝光,反蓝区域和透蓝区域,反射蓝激光和透射蓝激光,进而用于改变蓝激光的光路径的方向,可选的,可以使时间平均功率在电源控制模块的极限功率以下。
在这种情况下,当黄蓝分光色轮分为透反各N段时(N为正整数),若显示位深为8位,且双片式空间光调制器的最短开启时间为16us,则每帧图片中单基色光显示总时间需要大于(28-1)×16us=4.08ms,若时间占空比最低的蓝基色光需要实现8位灰度,则黄蓝分光色轮的周期T至少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093
在这种方式下,对应的帧率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094
可以理解的是,当蓝色分区3011对应的总角度由图3所示的3011变化为图4所示的3011时,该分区对应的总角度有所增大,在该种方式,改变对应的蓝激光通过配置激光光源照射的黄蓝分光色轮转至蓝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与激光光源照射的黄蓝分光色轮转至黄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的比例为1:8.67。本实施例中,蓝色分区对应的总角度透(B)180°相对于前述的透(B)37°变大,黄色分区对应的总角度反(Y)180°相对于前述的反(Y)323°变小。得到的显示帧率122.5HZ>25HZ,即提升了显示帧率。在其他的实现方式,对于双片式DLP投影显示系统,可以不设置黄蓝分光色轮,直接采用荧光色轮,设置黄色分区和蓝色分区,黄色分区设置黄色荧光粉,蓝色分区透射蓝光或反射蓝光,通过配置激光光源照射的蓝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与激光光源照射的色轮转至黄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的比例为仍为1:8.67,然后蓝色分区和黄色分区的角度为180°和180°,根据前述的计算的帧率结果以及描述的原理,那么对应的帧率也是提高的,这种实现方式也是提高了显示帧率。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Φ1和Φ2的比例配置为:Φ12=1:4。在这种情况下,黄蓝分光色轮上透蓝区域和反蓝区域的总角度可以分别为透(B)114°和反(Y)246°,在这种方式下,黄蓝分光色轮的蓝色分区与黄色分区的区段比例可以为0.46:1,当黄蓝分光色轮分为透反各N段时,若显示位深为8位,且空间光调制器的最短开启时间为16us,则每帧图片中单基色光显示总时间需要大于(28-1)×16us=4.08ms,若时间占空比最低的蓝基色光需要实现8位灰度,则黄蓝分光色轮的周期T至少可以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101
在这种方式下,对应的帧率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102
为了保证白平衡,通过配置激光光源照射的黄蓝分光色轮转至蓝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与激光光源照射的黄蓝分光色轮转至黄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的比例为1:4,通过减小区段总角度变大的分区对应的激光光源的激发电流的光通量,增大区段总角度变小的分区对应的激光光源的激发电流的光通量。本实施例中,蓝色分区对应的总角度透(B)114°相对于前述的透(B)37°变大,黄色分区对应的总角度反(Y)246°相对于前述的反(Y)323°变小,得到的显示帧率77.6HZ>25HZ,可以提高显示帧率。在其他的实现方式,对于双片式DLP投影显示系统,可以不设置黄蓝分光色轮,直接采用荧光色轮,设置黄色分区和蓝色分区,黄色分区设置黄色荧光粉,蓝色分区透射蓝光或反射蓝光,通过配置激光光源照射的蓝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与激光光源照射的色轮转至黄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的比例为仍为1:4,然后蓝色分区和黄色分区的角度为114°和246°,根据前述的计算的帧率结果以及描述的原理,那么对应的帧率也是提高的,这种实现方式也是提高了显示帧率。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当黄蓝分光色轮分为透反各N段时(N为正整数),若将显示位深由8位提高为10位,空间光调制器的最短开启时间为16us,则每帧图片中单基色光显示总时间需要大于(210-1)×16us=16.39ms,若时间占空比最低的蓝基色光需要实现10位灰度,则黄蓝分光色轮的周期T至少可以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111
在这种方式下,对应的帧率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112
可以看出,通过配置激光光源照射的黄蓝分光色轮转至蓝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与激光光源照射的黄蓝分光色轮转至黄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的比例为1:8.67,在此基础之上增加显示位深的位数,得到的显示帧率30.5HZ>25HZ,实现了通过改变色轮的各分区的占比并相对均衡,以提高显示帧率,并为了保证白平衡,改变对应分区的对应激光光源的光通量,光通量和光功率相关,而光功率和电流有关,进而实现调节对应的激光光源对应分区的电流。
作为另一种方式,若投影显示系统为单片式DLP投影显示系统,可以使用波长为455nm的蓝激光作为蓝基色光,并以其激发起的荧光为红绿基色光。若将激发一种典型绿粉产生的荧光在590nm处分色得到短波段部分为绿基色光,绿粉为发射荧光光谱中包含绿光波段的荧光粉,也可以是包含绿光波段的“黄粉”,激发一种典型的红粉得到波长大于590nm的长波段部分为红基色光,红粉为发射荧光光谱中包含红光波段的荧光粉,也可以是包含红光波段的“黄粉”,则可以得到RGB基色光的色坐标为R:(0.649,0.350)、G:(0.325,0.630)、B:(0.151,0.023)。可选的,由色坐标为R:(0.649,0.350)、G:(0.325,0.630)、B:(0.151,0.023)的RGB基色光组合后产生的坐标(0.313,0.329)推荐白场时,可以得到三基色光的亮度占比分别为R:19.6%、G:77.5%、B:2.9%。
由于绿基色光和红基色光都由蓝激光激发荧光产生,因此蓝激光的光通量与其激发的红绿荧光之间形成比例关系,可选的,假设光通量为1lm的蓝激光可以激发产生0.78lm红荧光或者6.06lm绿荧光,在该种方式下,可以得到红绿蓝色轮上RGB对应的总角度分别为R:222°,G:113°,B:25°。当红绿蓝色轮分为RGB各N段时(N为正整数),若显示位深为8位,且空间光调制器的最短开启时间为16us,则每帧图片中单基色光显示总时间需要大于(28-1)×16us=4.08ms,若时间占空比最低的蓝基色光需要实现8位灰度,则红绿蓝色轮的周期至少可以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121
在这种方式下,对应的帧率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122
作为一种提升显示帧率的方式,可以改变色轮的各分区的占比并相对均衡,并为了保证白平衡,改变对应分区的对应激光光源的光通量,光通量和光功率相关,而光功率和电流有关,进而可以实现调节对应的激光光源对应分区的电流。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请参阅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红绿蓝色轮的主视图。如图5所示,色轮301为红绿蓝色轮,为荧光色轮,包括红色分区3013、绿色分区3014以及蓝色分区3015(具体分区的位置可以不做限定)。可选的,可以在红绿蓝色轮转到红色分区3013时将蓝激光的光通量配置为Φ1,而在红绿蓝色轮转到绿色分区3014时将蓝激光的光通量配置为Φ2,在红绿蓝色轮转到蓝色分区3015时将蓝激光的光通量配置为Φ3。投影显示系统的其他的结构部分根据需要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Φ1、Φ2以及Φ3的比例配置为:Φ123=8.67:4.41:1。在这种方式下,RGB色轮上对应的总角度可以分别为R:120°,G:120°,B:120°,在这种方式下,若本实施例中的色轮为红绿蓝色轮(RGB色轮),该色轮的红色分区、绿色分区以及蓝色分区的区段比例可以为1:1:1。当RGB色轮分为RGB各N段时(N为正整数),若显示位深为8位,且空间光调制器的最短开启时间为16us,则每帧图片中单基色光显示总时间需要大于(28-1)×16us=4.08ms,若时间占空比最低的蓝基色光需要实现8位灰度,则RGB色轮的周期至少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131
在这种方式下,光源对应的帧率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132
可以看出,为了保证白平衡,通过调节激光光源照射的红绿蓝色轮转至红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与激光光源照射的红绿蓝色轮转至绿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以及与激光光源照射的红绿蓝色轮转至蓝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的比例为Φ123=8.67:4.41:1,其中,红色分区对应的总角度120°相对于前述的222°变小,绿色分区对应的总角度120°相对于前述的113°变大,蓝色分区对应的总角度120°相对于前述的25°变大,得到的显示帧率81.7HZ>17HZ,提高了显示帧率。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照明光调制频率,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RGB色轮转到红色分区和绿色分区时将蓝激光的光通量都配置为Φ1,而转到蓝色分区时将蓝激光的光通量配置为Φ3,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将Φ1以及Φ3的比例配置为:Φ13=4.41:1,那么,激光光源照射的红绿蓝色轮转至红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与激光光源照射的红绿蓝色轮转至绿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以及与激光光源照射的红绿蓝色轮转至蓝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的比例为4.41:4.41:1。此种情况下,RGB色轮上对应的总角度可以分别为R:178°,G:91°,B:91°,在这种方式下,若色轮为红绿蓝色轮(RGB色轮),该色轮的红色分区、绿色分区以及蓝色分区的区段比例可以为1.96:1:1。当色轮分为RGB各N段时(N为正整数),若显示位深为8位,且空间光调制器的最短开启时间为16us,则每帧图片中单基色光显示总时间需要大于(28-1)×16us=4.08ms,若时间占空比最低的蓝基色光需要实现8位灰度,则红绿蓝色轮的周期至少可以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133
在这种方式下,对应的帧率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68499680000134
可以看出,为了保证白平衡,通过调节激光光源照射的红绿蓝色轮转至红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与激光光源照射的红绿蓝色轮转至绿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以及与激光光源照射的红绿蓝色轮转至蓝色分区对应的蓝激光的光通量的比例为4.41:4.41:1。其中,红色分区对应的总角度178°相对于前述的222°变小,绿色分区对应的总角度91°相对于前述的113°变小,蓝色分区对应的总角度91°相对于前述的25°变大,得到的显示帧率62.0HZ>17HZ,增大显示帧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源,通过将色轮的分区占比设置成相对均衡的预设比例,可以使得不同分区对应的基色光合成后可以满足预设色平衡标准,并且在显示白场时各基色光的时间占空比可以更加均衡,进而实现在保持显示效果的情况下提高显示帧率。
可选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装置,该投影装置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光源。该投影装置对光源的调整原理以及工作过程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光源;
色轮,所述色轮包括至少两个分区,不同的分区经所述激光光源照射后产生不同的基色光或不同的分区用于改变所述激光光源的光路径方向,所述分区占比相对均衡,且设置成预设比例,用于提高显示帧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分区对应配置有不同的光通量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分区包括黄色分区和蓝色分区,所述光通量比例为所述激光光源照射在所述蓝色分区的光通量、与所述激光光源照射在所述黄色分区的光通量之间的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为1:8.6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为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分区与所述黄色分区的区段比例为1: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分区与所述黄色分区的区段比例为0.46: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分区包括红色分区、绿色分区以及蓝色分区,所述光通量比例为所述激光光源照射在所述红色分区的光通量、与所述激光光源照射在所述绿色分区的光通量、以及与所述激光光源照射在所述蓝色分区的光通量之间的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为8.67:4.4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为4.41:4.41:1。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分区、所述绿色分区以及所述蓝色分区的区段比例为1:1:1。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分区、所述绿色分区以及所述蓝色分区的区段比例为1.96:1:1。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为蓝激光。
14.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采用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光源。
CN202010635930.XA 2020-07-03 2020-07-03 光源以及投影装置 Pending CN1138852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5930.XA CN113885281A (zh) 2020-07-03 2020-07-03 光源以及投影装置
PCT/CN2021/103950 WO2022002189A1 (zh) 2020-07-03 2021-07-01 光源以及投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5930.XA CN113885281A (zh) 2020-07-03 2020-07-03 光源以及投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5281A true CN113885281A (zh) 2022-01-04

Family

ID=79013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5930.XA Pending CN113885281A (zh) 2020-07-03 2020-07-03 光源以及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5281A (zh)
WO (1) WO202200218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9952C (zh) * 2004-01-28 2009-05-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光方法、发光装置、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02955240A (zh) * 2011-08-29 2013-03-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机光源装置
CN102650815B (zh) * 2011-12-11 2014-11-05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光源系统及其改良方法
US9470886B2 (en) * 2013-01-24 2016-10-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plit phosphor/slit color wheel segment for color generation in solid-state illumination system
CN104298059A (zh) * 2014-10-20 2015-01-2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光源和投影显示装置
JP2016142820A (ja) * 2015-01-30 2016-08-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2189A1 (zh)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7331B2 (en) Method of driving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and projector
JP4900428B2 (ja) 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
EP2290443B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method
US8398247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having first light source, second light source, and control section to control drive timing of first light source and second light source such that drive pattern of second light source is inversion of drive pattern of second light sourc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method which utilize said light source device
US70832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cing light emitting devices in projection systems
WO2016161934A1 (zh) 一种投影系统及其色域控制方法
WO2016161935A1 (zh) 一种空间光调制器调制数据的方法及投影系统
CN108279548A (zh) 投影系统
US20180192013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US10281805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JP2005156711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ならび映像表示装置
US20050219475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integrated into a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nd projection type projector
JP2008181116A (ja) カラー画像を表示するための画像化システム、画像化システム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コントローラ、カラー画像を画像化するための画像化セットアップ、およびカラー画像を画像化するための方法
JP2005181528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式投写装置
JP2002223453A (ja) カラー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カラー画像表示方法
US8576487B2 (en) Spoke light recapture for the spoke between a color of a wheel and its neutral density complement
JP5445575B2 (ja) 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
CN113885281A (zh) 光源以及投影装置
JP2012043611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6828162B (zh) 显示系统和显示控制方法
CN113960864A (zh) 投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