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4051B - 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4051B
CN113884051B CN202111118462.XA CN202111118462A CN113884051B CN 113884051 B CN113884051 B CN 113884051B CN 202111118462 A CN202111118462 A CN 202111118462A CN 113884051 B CN113884051 B CN 113884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merged
river
building
water surfac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84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84051A (zh
Inventor
何兴富
薛梅
向泽君
陈静
陈雨涵
马芊
徐凤
王国牛
张艺
刘一臻
李锋
杨元
李劼
王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Map Compil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urve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urve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urve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1184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4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4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4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84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4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28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are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3/0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的河流水面;获取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高程;将河流水面切分为多个第一方格网;利用水位高程值拟合出各第一方格网的第一水面高度;根据各第一方格网、第一水面高度和预设的DEM数据获取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预设区域内的建筑物信息;根据建筑物信息、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实现了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获取,对洪水灾情的预判、灾后救援的开展和灾后安置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装置及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灾害。每年洪水季节,经常发生洪灾事件,在应急处置工作中,如何预判洪水导致的建筑淹没情况,是城市应急管理部门需要面对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以能够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在预设的水位监测点集合中获取所述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获取所述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高程;将所述河流水面切分为多个第一方格网;利用所述水位高程拟合出各所述第一方格网的第一水面高度;根据各所述第一方格网、所述第一水面高度和预设的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预设区域内的建筑物信息;所述建筑物信息用于表征建筑物的出入口信息或楼层边界面信息;根据所述建筑物信息、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建筑物被淹没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上所述的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建筑物淹没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获取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在预设的水位监测点集合中获取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获取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高程;将河流水面切分为多个第一方格网;利用水位高程值拟合出各第一方格网的第一水面高度;根据各第一方格网、第一水面高度和预设的DEM数据获取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预设区域内的建筑物信息;建筑物信息用于表征建筑物的出入口信息或楼层边界面信息;根据建筑物信息、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实现了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获取,对洪水灾情的预判、灾后救援的开展和灾后安置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在预设的水位监测点集合中获取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获取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高程。
步骤S102,将河流水面切分为多个第一方格网。
步骤S103,利用水位高程拟合出各第一方格网的第一水面高度。
步骤S104,根据各第一方格网、第一水面高度和预设的DEM数据获取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
步骤S105,获取预设区域内的建筑物信息;建筑物信息用于表征建筑物的出入口信息或楼层边界面信息。
步骤S106,根据建筑物信息、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建筑物被淹没面积。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通过获取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在预设的水位监测点集合中获取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获取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高程;将河流水面切分为多个第一方格网;利用水位高程值拟合出各第一方格网的第一水面高度;根据各第一方格网、第一水面高度和预设的DEM数据获取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预设区域内的建筑物信息;建筑物信息用于表征建筑物的出入口信息或楼层边界面信息;根据建筑物信息、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实现了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获取,对洪水灾情的预判、灾后救援的开展和灾后安置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可选地,待检测的河流水面为正常水位的河流水面,即未发生洪水灾害的河流水面。
可选地,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为发生洪水灾害后的河流水面对应的多个方格网。
可选地,获取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包括:利用遥感影像图勾画待检测的河流水面。
可选地,获取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包括:从预设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截取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为政府部门公布的地理信息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预设的水位监测点集合中获取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对应多个水位监测点,即获得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集合Hwm={(x1,y1,h1),(x2,y2,h2),……,(xn,yn,hn)},其中,n为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的数量,xn为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对应的第n个水位监测点的横坐标,yn为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对应的第n个水位监测点的纵坐标,hn为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对应的第n个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高程。
可选地,将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切分为多个第一方格网,包括:利用格网法按照预设的长度和预设的宽度将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切分为多个第一方格网。这样各第一方格网的大小根据计算的精度可以调整,方格网越小,计算精度越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格网法将待检测的河流水面Pr切分为1米*1米大小的多个第一方格网,获得多个第一方格网集合Prg={(xl1,yl1,xt1,yt1,hs1),(xl2,yl2,xt2,yt2,hs2),……,(xli,yli,xti,yti,hsi)},其中,i为第一方格网的数量,(xli,yli,xti,yti,hsi)为第i个第一方格网,(xli,yli)为第i个第一方格网左下角点坐标,(xti,yti)为第i个第一方格网右上角点坐标,hsi为第i个第一方格网的第一水面高度;可选地,hsi为零。
可选地,利用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高程拟合出各第一方格网的第一水面高度,包括:利用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高程,通过最小二乘法、三次曲面拟合算法、贝塞尔曲线拟合算法或B样条曲线拟合算法拟合出各第一方格网对应的第一水面高度。
可选地,利用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高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各第一方格网的左下角点对应的高程和右下角点对应的高程;将第一方格网的左下角点对应的高程和右下角点对应的高程中的较大值确定为该第一方格网对应的第一水面高度。
可选地,根据各第一方格网、第一水面高度和预设的DEM数据获取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包括:根据各第一方格网、第一水面高度和DEM数据,通过种子漫延法、体积法或预设的洪水演进模型获取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对应多个第一方格网,以各第一方格网为种子,利用水面淹没范围计算的种子漫延法,基于DEM数据进行计算获取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Prga={(xl′1,yl′1,xt′1,yt′1,h′s1),(xl′2,yl′2,xt′2,yt′2,h′s2),……,(xl′j,yl′j,xt′j,yt′j,h′sj)},其中,j为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的数量,(xl′j,yl′j,xt′j,yt′j,h′sj)为第j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xl′j,yl′j)为第j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的左下角点坐标,(xt′j,yt′j)为第j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的右上角点的纵坐标,h′sj为第j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的第二水面高度。
可选地,根据建筑物信息、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建筑物被淹没面积,包括:根据建筑物信息、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将出入口被淹没面积确定为建筑物被淹没面积;或,根据建筑物信息、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将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确定为建筑物被淹没面积;或,根据建筑物信息、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和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将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和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相加,获得建筑物被淹没面积。
可选地,建筑物的出入口信息包括建筑物的出入口坐标、出入口坐标对应的出入口高程和出入口坐标对应的出入口楼层面积;根据建筑物信息、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包括:将出入口坐标所处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确定为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将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为第一目标水面高度;将小于或等于第一目标水面高度的出入口高程所对应的出入口坐标确定为出入口被淹没坐标;根据出入口被淹没坐标对应的出入口楼层面积获取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建筑物的出入口信息为建筑物的地下空间信息。通过建筑物普查或地下空间调查资料等获取建筑物的地下空间信息。建筑物的出入口信息Bg={(ag1,eg1),(ag2,eg2),……,(agk,egk)},其中,k为地下空间楼层的数量,agk为第k楼层的出入口坐标对应的出入口楼层面积,egk为第k楼层的出入口位置信息集合;可选地,egk={(xgk1,ygk1,zgk1),(xgk2,ygk2,zgk2),……,(xgkm,ygkm,zgkm)},其中,m为第k楼层的出入口位置信息的数量,(xgkm,ygkm)为第k楼层中的第m个出入口坐标,zgkm为第k楼层中的第m个出入口高程。
在一些实施中,建筑物的地下空间信息还包括地下空间的楼层号,建筑物的地下空间信息B′g={(fg1,ag1,eg1),(fg2,ag2,eg2),……,(fgk,agk,egk)},其中,fgk为建筑物的地下空间的第k楼层。
可选地,根据出入口被淹没坐标对应的出入口楼层面积获取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包括:在所有的出入口被淹没坐标只对应同一个出入口楼层面积的情况下,将该出入口楼层面积确定为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在各出入口被淹没坐标分别对应不同的出入口楼层面积的情况下,将各出入口楼层面积相加的和确定为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建筑物的出入口信息中各楼层的出入口位置信息存在有一个或多个。在各出入口位置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该出入口位置信息为被淹没出入口位置信息,确定该出入口位置信息的出入口坐标为出入口被淹没坐标。在各楼层的出入口位置信息集合中存在一个出入口位置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该出入口位置信息对应的楼层被淹没,并将该出入口位置信息对应楼层的出入口信息确定为被淹没地下楼层信息。可选地,预设条件为xl″j≤xgkm≤xt″j,yl″j≤ygkm≤yt″j,即出入口坐标处于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内;且zgkm≤h″sj,即出入口坐标对应的出入口高程小于或等于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一目标水面高度。其中,xl″j为第j个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的左下角点的横坐标,xt″j为第j个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的右上角点的横坐标,yl″j为第j个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的左下角点的纵坐标,yt″j为第j个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的右上角点的纵坐标,h″sj为第j个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的第一目标水面高度;xgkm为第k楼层中的第m个出入口横坐标,ygkm为第k楼层中的第m个出入口纵坐标,zgkm为第k楼层中的第m个出入口高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被淹没地下楼层信息为Fbg={(fbg1,abg1,ebg1),(fbg2,abg2,ebg2),……,(fbgr,abgr,ebgr)},其中,r为被淹没地下楼层的数量,fbgr为被淹没地下楼层的第r楼层的楼层号,abgr为被淹没地下楼层的第r楼层的面积,ebgr为被淹没地下楼层的第r楼层的被淹没出入口位置信息集合;可选地,ebgr={(xbgr1,ybgr1,zbgr1),(xbgr2,ybgr2,zbgr2),……,(xbgrq,ybgrq,zbgrq)},其中,q为第r楼层的被淹没出入口位置信息集合中的被淹没出入口位置信息的数量,(xbgrq,ybgrq)为第r楼层的被淹没出入口位置信息集合中的第q个出入口被淹没坐标,zbgrq为第r楼层的被淹没出入口位置信息集合中的第q个出入口被淹没高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被淹没地下楼层信息对应只有一个地下楼层被淹没的情况下,将该被淹没地下楼层的面积确定为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在被淹没地下楼层信息对应有多个下楼层被淹没的情况下,将多个被淹没地下楼层的面积相加的和确定为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
可选地,建筑物的楼层边界面信息包括建筑物对应的楼层边界面点集合、楼层边界面点集合对应的楼层边界面高程和楼层边界面点集合对应的楼层边界面面积;根据建筑物信息、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包括:将与楼层边界面点集合相交或重叠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确定为第二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将第二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为第二目标水面高度;将小于或等于第二目标水面高度的楼层边界面高程所对应的楼层边界面点集合确定为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根据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对应的楼层边界面面积获取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建筑物的楼层边界面信息为建筑物的地上建筑信息。通过建筑物普查信息或建筑竣工资料等获取建筑物的地上建筑信息。建筑物的楼层边界面信息为Bu={(au1,pu1,zu1),(au2,pu2,zu2),……,(aux,pux,zux)},其中,x为地上建筑楼层的数量,aux为第x楼层的楼层边界面点集合对应的的楼层边界面面积,pux为第x楼层的楼层边界面点集合,zux为第x楼层的楼层边界面高程;可选地,pux={(xux1,yux1),(xux2,yux2),……,(xuxc,yuxc)},其中,c为第x楼层的楼层边界面点的数量,(xuxc,yuxc)为第x楼层中的第c个楼层边界面点坐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建筑物的地上建筑信息还包括地上建筑的楼层号,建筑物的地上建筑信息B′u={(fu1,au1,pu1,zu1),(fu2,au2,pu2,zu2),……,(fux,aux,pux,zux)},其中,fux为建筑物的地上建筑的第x楼层。
可选地,根据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对应的楼层边界面面积获取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包括:在只存在一个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的情况下,将该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对应的楼层边界面面积确定为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在存在多个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的情况下,将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分别对应的楼层边界面面积相加的和确定为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建筑物的楼层边界面信息中各楼层的楼层边界面点集合与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进行空间拓扑关系计算,将与楼层边界面点集合相交或重叠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确定为第二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将第二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为第二目标水面高度;将小于或等于第二目标水面高度的楼层边界面高程所对应的楼层边界面点集合确定为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确定该楼层边界面点集合对应的楼层被淹没,将该楼层边界面点集合对应的楼层边界面信息确定为被淹没地上楼层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被淹没地上楼层信息Fbu={(fbu1,abu1,pbu1,zbu1),(fbu2,abu2,pbu2,zbu2),……,(fbuv,abuv,pbuv,zbuv)},其中,v为被淹没地上楼层的数量,fbuv为被淹没地上楼层的第v楼层的楼层号,abuv为被淹没地上楼层的第v楼层的面积,pbuv为被淹没地上楼层的第v楼层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zbuv为第v楼层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高程;可选地,pbuv={(xbuv1,ybuv1),(xbuv2,ybuv2),……,(xbuvo,ybuvo)},其中,o为第v楼层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中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的数量,(xbuvo,ybuvo)为第v楼层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中的第o个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坐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被淹没地上楼层信息对应只有一个地上楼层被淹没的情况下,将该被淹没地上楼层的面积确定为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在被淹没地上楼层信息对应有多个地上楼层被淹没的情况下,将多个被淹没地上楼层的面积相加的和确定为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
可选地,根据建筑物信息、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和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将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和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相加,获得建筑物被淹没面积,包括:将出入口坐标所处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确定为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将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为第一目标水面高度;将小于或等于第一目标水面高度的出入口高程所对应的出入口坐标确定为出入口被淹没坐标;根据出入口被淹没坐标对应的出入口楼层面积获取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将与楼层边界面点集合相交或重叠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确定为第二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将第二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为第二目标水面高度;将小于或等于第二目标水面高度的楼层边界面高程所对应的楼层边界面点集合确定为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根据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对应的楼层边界面面积获取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将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和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相加,获得建筑物被淹没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被淹没地下楼层信息和被淹没地上楼层信息确定为被淹没建筑物信息F={Fbg,Fbu},其中,Fbg为被淹没地下楼层信息,Fbu为被淹没地上楼层信息。累加被淹没建筑物信息F中的每个被淹没地下楼层的面积,得到当前水位下淹没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即地下空间面积Ag;累加被淹没建筑物信息F中的每个被淹没地上楼层的面积,得到当前水位下淹没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即地上建筑面积Au;将地下空间面积Ag和地上建筑面积Au相加,得到建筑物被淹没面积Af。
这样通过对河流水面进行格网划分及获取格网对应的高程,能够更加真实地还原河流水面,对后续分析提供更加接近真实水位的数据依据。利用地下空间普查和建筑普查等信息,获取更加详实的建筑物信息。在地下空间分析中,考虑了地下空间从出入口进水的情况,利用出入口位置和高程,判断地下空间是否被淹没,解决了分析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利用被淹没建筑物及其对应的面积信息,开展淹没分析空间展示和淹没专题图输出等可视化工作,对开展应急指挥调度和安置补偿等工作提供较好的数据。这样也能够在综合利用洪水水位、三维地形模型和建筑普查信息等数据基础上,根据空间拟合、空间叠置等分析手段,模拟在当前水位下,沿河建筑的实际淹没情况,在洪水季节能够提前预判受灾情况,及开展灾后救援和灾后安置等城市应急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结合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装置,包括处理器(processor)200和存储器(memory)201。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Interface)202和总线203。其中,处理器200、通信接口202、存储器201可以通过总线2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2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200可以调用存储器2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2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2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
存储器2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装置,通过获取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在预设的水位监测点集合中获取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获取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高程;将河流水面切分为多个第一方格网;利用水位高程值拟合出各第一方格网的第一水面高度;根据各第一方格网、第一水面高度和预设的DEM数据获取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预设区域内的建筑物信息;建筑物信息用于表征建筑物的出入口信息或楼层边界面信息;根据建筑物信息、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实现了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获取,对洪水灾情的预判、灾后救援的开展和灾后安置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含上述的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装置。
该电子设备通过获取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在预设的水位监测点集合中获取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获取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高程;将河流水面切分为多个第一方格网;利用水位高程值拟合出各第一方格网的第一水面高度;根据各第一方格网、第一水面高度和预设的DEM数据获取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预设区域内的建筑物信息;建筑物信息用于表征建筑物的出入口信息或楼层边界面信息;根据建筑物信息、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实现了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获取,对洪水灾情的预判、灾后救援的开展和灾后安置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8)

1.一种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检测的河流水面;在预设的水位监测点集合中获取所述河流水面对应的水位监测点,获取所述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高程;
将所述河流水面切分为多个第一方格网;
利用所述水位高程拟合出各所述第一方格网的第一水面高度;
根据各所述第一方格网、所述第一水面高度和预设的DEM数据获取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
获取预设区域内的建筑物信息;所述建筑物信息用于表征建筑物的出入口信息或楼层边界面信息;
根据所述建筑物信息、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建筑物被淹没面积;
所述根据所述建筑物信息、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建筑物被淹没面积,包括:
根据所述建筑物信息、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所述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将所述出入口被淹没面积确定为建筑物被淹没面积;或,
根据所述建筑物信息、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所述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将所述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确定为建筑物被淹没面积;或,
根据所述建筑物信息、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所述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和所述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将所述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和所述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相加,获得建筑物被淹没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水位高程拟合出各所述第一方格网的第一水面高度,包括:
利用所述水位高程,通过最小二乘法、三次曲面拟合算法、贝塞尔曲线拟合算法或B样条曲线拟合算法拟合出各所述第一方格网对应的第一水面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所述第一方格网、所述第一水面高度和预设的DEM数据获取多个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包括:
根据各所述第一方格网、所述第一水面高度和所述DEM数据,通过种子漫延法、体积法或预设的洪水演进模型获取多个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的出入口信息包括所述建筑物的出入口坐标、所述出入口坐标对应的出入口高程和所述出入口坐标对应的出入口楼层面积;根据所述建筑物信息、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所述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包括:
将所述出入口坐标所处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确定为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将所述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为第一目标水面高度;
将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水面高度的出入口高程所对应的出入口坐标确定为出入口被淹没坐标;
根据所述出入口被淹没坐标对应的出入口楼层面积获取所述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的楼层边界面信息包括所述建筑物的楼层边界面点集合、所述楼层边界面点集合对应的楼层边界面高程和所述楼层边界面点集合对应的楼层边界面面积;根据所述建筑物信息、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所述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包括:
将与所述楼层边界面点集合相交或重叠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确定为第二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将所述第二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为第二目标水面高度;
将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水面高度的楼层边界面高程所对应的楼层边界面点集合确定为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
根据所述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对应的楼层边界面面积获取所述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建筑物信息、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及各所述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获取所述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和所述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将所述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和所述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相加,获得建筑物被淹没面积,包括:
将所述出入口坐标所处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确定为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将所述第一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为第一目标水面高度;
将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水面高度的出入口高程所对应的出入口坐标确定为出入口被淹没坐标;
根据所述出入口被淹没坐标对应的出入口楼层面积获取所述建筑物信息对应的出入口被淹没面积;
将与所述楼层边界面点集合相交或重叠的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确定为第二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将所述第二目标河流淹没范围方格网对应的第二水面高度确定为第二目标水面高度;
将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水面高度的楼层边界面高程所对应的楼层边界面点集合确定为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
根据所述楼层边界面被淹没点集合对应的楼层边界面面积获取所述建筑物信息对应的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
将所述出入口被淹没面积和所述楼层边界面被淹没面积相加,获得建筑物被淹没面积。
7.一种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装置。
CN202111118462.XA 2021-09-24 2021-09-24 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884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8462.XA CN113884051B (zh) 2021-09-24 2021-09-24 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8462.XA CN113884051B (zh) 2021-09-24 2021-09-24 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4051A CN113884051A (zh) 2022-01-04
CN113884051B true CN113884051B (zh) 2023-12-05

Family

ID=79010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8462.XA Active CN113884051B (zh) 2021-09-24 2021-09-24 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4051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9752A (ja) * 2003-05-14 2004-12-02 Kajima Corp 水害解析システム
JP2007280158A (ja) * 2006-04-10 2007-10-25 Kimoto & Co Ltd 三次元地理情報提示システム
CN101188022A (zh) * 2007-12-20 2008-05-28 浙江大学 一种面向大城市灾害展示的洪涝淹没分析方法
CN102663827A (zh) * 2012-03-02 2012-09-12 天津大学 复杂淹没区域风暴潮洪水演进三维动态全过程仿真方法
CN103218522A (zh) * 2013-04-01 2013-07-24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一种划分洪灾风险等级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56914A (zh) * 2012-12-27 2013-08-21 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em计算淤地坝淹没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27389A (zh) * 2014-04-30 2014-07-16 北京中有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洪涝灾害地理分析评估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4460343A (zh) * 2014-11-13 2015-03-25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基于水位监测数据的河道洪水淹没模拟方法
CN104898183A (zh) * 2015-05-29 2015-09-09 杭州辰青和业科技有限公司 暴雨城市内涝建模评估方法
JP2015166907A (ja) * 2014-03-03 2015-09-24 株式会社パスコ 洪水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洪水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CN105631168A (zh) * 2016-03-25 2016-06-0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实时高效的流域洪水演进可视化仿真方法
CN105844709A (zh) * 2016-03-25 2016-08-1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复杂河道地形流域洪水演进虚拟仿真的淹没线追踪方法
CN106845074A (zh) * 2016-12-19 2017-06-13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建立六边形格网模型的方法、洪水推演模拟方法及其系统
CN110335355A (zh) * 2019-07-16 2019-10-15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大型浅水湖泊水面高自动计算方法
CN110955996A (zh) * 2019-11-27 2020-04-03 南京泛在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淹没过程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1192366A (zh) * 2019-12-30 2020-05-22 重庆市勘测院 用于建筑高度三维控制的方法及装置、服务器
CN111581756A (zh) * 2020-04-28 2020-08-25 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洪水淹没范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651710A (zh) * 2020-06-08 2020-09-11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全过程遥感数据分析的堰塞湖淹没范围测绘方法
CN111784831A (zh) * 2020-06-19 2020-10-16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城区河道洪水三维淹没分析方法
CN112651659A (zh) * 2021-01-07 2021-04-1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调水工程对工程区左岸区域防洪风险评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10667B2 (en) * 2010-04-01 2013-08-13 Autodesk, Inc. Automated floodplain encroachment computation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9752A (ja) * 2003-05-14 2004-12-02 Kajima Corp 水害解析システム
JP2007280158A (ja) * 2006-04-10 2007-10-25 Kimoto & Co Ltd 三次元地理情報提示システム
CN101188022A (zh) * 2007-12-20 2008-05-28 浙江大学 一种面向大城市灾害展示的洪涝淹没分析方法
CN102663827A (zh) * 2012-03-02 2012-09-12 天津大学 复杂淹没区域风暴潮洪水演进三维动态全过程仿真方法
CN103256914A (zh) * 2012-12-27 2013-08-21 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em计算淤地坝淹没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18522A (zh) * 2013-04-01 2013-07-24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一种划分洪灾风险等级的方法及装置
JP2015166907A (ja) * 2014-03-03 2015-09-24 株式会社パスコ 洪水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洪水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CN103927389A (zh) * 2014-04-30 2014-07-16 北京中有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洪涝灾害地理分析评估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4460343A (zh) * 2014-11-13 2015-03-25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基于水位监测数据的河道洪水淹没模拟方法
CN104898183A (zh) * 2015-05-29 2015-09-09 杭州辰青和业科技有限公司 暴雨城市内涝建模评估方法
CN105631168A (zh) * 2016-03-25 2016-06-0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实时高效的流域洪水演进可视化仿真方法
CN105844709A (zh) * 2016-03-25 2016-08-1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复杂河道地形流域洪水演进虚拟仿真的淹没线追踪方法
CN106845074A (zh) * 2016-12-19 2017-06-13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建立六边形格网模型的方法、洪水推演模拟方法及其系统
CN110335355A (zh) * 2019-07-16 2019-10-15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大型浅水湖泊水面高自动计算方法
CN110955996A (zh) * 2019-11-27 2020-04-03 南京泛在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淹没过程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1192366A (zh) * 2019-12-30 2020-05-22 重庆市勘测院 用于建筑高度三维控制的方法及装置、服务器
CN111581756A (zh) * 2020-04-28 2020-08-25 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洪水淹没范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651710A (zh) * 2020-06-08 2020-09-11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全过程遥感数据分析的堰塞湖淹没范围测绘方法
CN111784831A (zh) * 2020-06-19 2020-10-16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城区河道洪水三维淹没分析方法
CN112651659A (zh) * 2021-01-07 2021-04-1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调水工程对工程区左岸区域防洪风险评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城市排水防涝三维地理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邱月 等;《城市勘测》(第2期);5-9 *
基于GIS的小城镇洪灾淹没分析与应急决策系统;徐志胜 等;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第15卷(第06期);11-14 *
海平面上升模拟及其在数字海洋中的实现;曲辉 等;海洋通报;第28卷(第04期);147-15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4051A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eng et al. Rapid inundation modelling in large floodplains using LiDAR DEM
Westoby et al. Numerical modelling of 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 using physically based dam-breach models
Vojinovic et al. Modelling floods in urban areas and representation of buildings with a method based on adjusted conveyance and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Al Saud Flood control management for the city and surroundings of Jeddah, Saudi Arabia
Karamouz et al. Distributed hydrologic modeling of coastal flood inundation and damage: nonstationary approach
US2021033343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ed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modelling using a dynamic mesh evolution
Nobert et al. Estimation of design floods in ungauged catchments using a regional index flood method. A case study of Lake Victoria Basin in Kenya
CN113884051B (zh) 用于获取建筑物被淹没面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Musall et al. Hydraulic modelling
Duan et al. Use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for flood hazard mapping in Chiang Mai Province, northern Thailand
Saul et al. Integrated urban flood modelling
Werts et al. Sediment pollution assessment of abandoned residential developments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Wang et al. Life loss estimation based on dam-break flood uncertainties and lack of information in mountainous regions of Western China
El Harrouni et al.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flow with DRBEM
CN117933729B (zh) 洪水影响下的文化遗产脆弱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Gawade et al. Flood Mapping of Yamuna River, Delhi, India
CN116468269B (zh) 一种洪涝高风险区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omakin et al. Expert’s systems for mapping of St. Petersburg underground space
Pandyal et al. Profiling a flood management system for Bangladesh: the strategy of the generic model-GIS connection
Huang et al.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of 2D inundation modelling
Al-Areeq et al. The impact of earth fissures on flood hazard extent for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Qaa’Jahran Basin, Dhamar, Yemen
Smemoe Floodplain risk analysis using flood probability and annual exceedance probability maps
Maskong Flood risk mapping for Nakhon Ratchasima municipality
Rozelle et al. Analyzing potential flood damage to Fargo, North Dakota using a detailed HAZUS Level 2 analysis
Chen et al. Hazard mapping of landslide-dam induced by earthquak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2

Address after: No. 6 Qingzhu East Road, Dazhulin Stree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400000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Map Compilation Center)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01121 No.6, Qingzhu East Road, Dazhulin,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SURVEY INSTITUTE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