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3022A - 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和风力发电机组 - Google Patents

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和风力发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3022A
CN113883022A CN202111277278.XA CN202111277278A CN113883022A CN 113883022 A CN113883022 A CN 113883022A CN 202111277278 A CN202111277278 A CN 202111277278A CN 113883022 A CN113883022 A CN 113883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ontact angle
generating set
degrees
wind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72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83022B (zh
Inventor
马加伟
李会勋
俱英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727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30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3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3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83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3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70Bearing or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和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包括定轴和插入于定轴的转轴,定轴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固定部件连接,转轴与轮毂连接,定轴和转轴通过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连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圆锥滚子轴承,第一轴承的接触角在15到26度之间。采用如上结构,第一轴承主要承受轮毂对风机底座的大部分径向力和轴向力,而将第一轴承的接触角设置为上述范围时,第一轴承能够更好的承载径向力和轴向力,提高风力发电机组轴系的载荷承受能力,且相比具有相同载荷承受能力的其他接触角角度,第一轴承能够在体积更小的情况下达到相同的效果,有效降低第一轴承的材料成本,进而降低风力发电机组轴系的整体成本。

Description

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和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和风力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随风力发电的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逐渐增大,其受到的载荷也随之逐渐增大,风力发电机组的轴承结构需要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以完成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需求。
风力发电机组轴承结构包括上风向轴承和下风向轴承,以使轮毂能够相对风机底座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其中上风向轴承和下风向轴承均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时轴承结构整体的载荷承受能力较大。但业内目前并未对圆锥滚子轴承的具体设置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锥滚子轴承的具体优化设置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包括定轴和插入于所述定轴的转轴,所述定轴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固定部件连接,所述转轴与轮毂连接,所述定轴和所述转轴通过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轴承靠近所述轮毂,所述第二轴承远离所述轮毂,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接触角在15到26度之间。
采用如上结构,第一轴承主要承受轮毂对风机底座的大部分径向力和轴向力,而将第一轴承的接触角设置为上述范围内时,第一轴承能够更好的承载径向力和轴向力,提高风力发电机组轴系的载荷承受能力,且相比具有相同载荷承受能力的其他接触角角度,第一轴承能够在体积更小的情况下达到相同的效果,有效降低第一轴承的材料成本,进而降低风力发电机组轴系的整体成本。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的接触角在17到26度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的接触角在17到20度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的接触角在23到26度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的接触角在20到23度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的接触角在15到17度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轴承的接触角在15到26度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的接触角在17到20度之间,且所述第二轴承的接触角在15到18度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的接触角在17到20度之间,且所述第二轴承的接触角在24到26度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的接触角在22到25度之间,所述第二轴承的接触角在19到21度之间。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轮毂和风机底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轮毂和所述风机底座之间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轴系为上述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所提供风力发电机组轴系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轴承接触角为定值时不同接触角组合对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使用寿命的影响的分析结果图。
图1-3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定轴、2转轴、3风机底座、4轮毂、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旋转轴心、8固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轴系,请参考图1,包括定轴1和插入于定轴1的转轴2,定轴1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固定部件连接,转轴2与轮毂4连接,第一轴承5靠近轮毂4,第二轴承6远离轮毂4,定轴1和转轴2通过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相连接,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均为圆锥滚子轴承。其中,风力发电机组的固定部件可能是主机架或是风机底座3,下文均以风机底座3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中的固定部件不限于风机底座3。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中α即为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第一轴承5设置于定轴1的径向内侧,远离风机底座3的一端,转轴2远离风机底座3的一端径向外侧套设于第一轴承5,定轴1和转轴2能够通过第一轴承5相对转动,带动与转轴2连接的发电机转子相对与定轴1连接的发电机定子相互转动,从而进行发电。
发明人对该风力发电机组轴系进行了受力研究,如图1所示,由于第一轴承5处于上风向,承载轮毂4对风机底座3的大部分径向力,径向力的来源例如包括轮毂4、叶片的重力等,另外,转轴2位于定轴1内,与轮毂4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轴承5之前,即与轮毂4连接位置更靠近上风向,则第一轴承5同时也承载大部分的轴向力,轴向力的来源例如包括风的推力等。
可见,由于第一轴承5同时要承载大部分的轴向力和径向力,需要兼顾轴向和径向的承载能力,因此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较为居中时能够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增强风力发电机组轴系整体的载荷承受能力。故本实施例第一轴承5为圆锥滚子轴承,且其接触角在15到26度之间,优选在17到26度之间。
另外,转轴2和定轴1之间设有第二轴承6,经发明人研究,第二轴承6主要承受轮毂4对风机底座3的径向力以及第一轴承5派生出的轴向力,接触角越小径向力承载能力越强,故此时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较小时能够更好的载荷承受能力,增强风力发电机组轴系整体的载荷承受能力。
结合前述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的受力分析,还对二者的组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对承载能力进行验证时,还考虑到二者的使用寿命。
通过轮毂4中心载荷对不同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接触角的组合进行对比分析,若将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设为18度时,如图3所示,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越大其使用寿命越高,但第二轴承6在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达到20度时会出现拐点,即图3中代表第二轴承6的线在第一轴承5接触角为20度时由向上延伸变为向下延伸;若将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固定于18度,则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越大其使用寿命越高,但第一轴承5的使用寿命会在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达到24度时出现拐点。可见,在一个轴承的接触角确定时,另一个轴承的接触角增大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拐点。
第二轴承6主要承受径向力,接触角可以相对较小,且接触角越小安装时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对风机底座3的端盖压紧量的容错率越高,即接触角越小越易于和风机底座3实现装配,另外,轴承接触角越小重量越小,成本越低,此时再考虑到使用寿命,则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可以尽量小,优选在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在15到18度之间,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则在17到20度之间,风力发电机组轴系的使用寿命较长,轴系的成本较低。
考虑到第二轴承6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将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设置为偏小一些,例如组合选取为在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在17到20度之间,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则在24到26度之间。
另外,还可以考虑到静态安全系数的影响和风力发电机组轴系的内部稳定性。
通过对轮毂4中心极限载荷对不同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接触角的组合进行对比分析,当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选择在19到21度之间时,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在22到24度左右时便会出现拐点。另外,为保证风力发电机组轴系的内部稳定性,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所承载的载荷应尽量均匀分配,而通过对二者不同的接触角组合对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内部稳定性的分析可得,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接触角的差值不宜过大,且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也不宜过大,如此便能够使二者的载荷分配相对均匀,提高风力发电机组轴系的内部稳定性。因此,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选择在19到21度之间、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选择22到25度之间,风力发电机组轴系的静态安全系数以及内部稳定性均较高,相较于上一组合,为第二优选的方案。
此外,还考虑到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通过不同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接触角的组合,对温度敏感性的对比分析可得,在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的中心跨距、内径和外径均确定的前提下,二者的接触角越小,则二者的预紧力对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越大,因此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越大,风力发电机组轴系整体的温度敏感性越低,因此,上述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选择在19到21度之间、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选择在22到25度之间的组合,也具有较好的温度敏感性。
在此基础上,根据第一轴承5的设置位置不同,以及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之间距离的不同,第一轴承5的优选接触角也不同。第一轴承5越靠近轮毂4,则其优选接触角越应居中,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优选为17到20度之间,该种设置方式第一轴承5的整体体积较小,承载能力较高;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的距离越近,则第一轴承5的优选接触角越大,在该情况下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优选为23到26度之间;而当第一轴承5较为靠近轮毂4,且其与第二轴承6的距离较远时,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优选为15到17度之间。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结构8,固定结构8能够与转轴2相配合,在轴向方向对第二轴承6进行限位。
请继续参考图1,固定结构8设置于转轴2靠近风机底座3的一端,与定轴1相配合将第二轴承6限位于二者之间,使其不会从定轴1和转轴2之间脱出。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轮毂4和风机底座3,还包括设置在轮毂4和风机底座3之间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风力发电机组轴系为上述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定轴(1)和插入于所述定轴(1)的转轴(2),所述定轴(2)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固定部件连接,所述转轴(2)与轮毂(4)连接,所述定轴(1)和所述转轴(2)通过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相连接,所述第一轴承(5)靠近所述轮毂(4),所述第二轴承(6)远离所述轮毂(4),所述第一轴承(5)和所述第二轴承(6)均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在15到26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在17到26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在17到20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在23到26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在20到23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在15到17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在15到26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在17到20度之间,且所述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在15到18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在17到20度之间,且所述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在24到26度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5)的接触角在22到25度之间,所述第二轴承(6)的接触角在19到21度之间。
1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轮毂(4)和风机底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轮毂(4)和所述风机底座(3)之间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轴系为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轴系。
CN202111277278.XA 2021-10-29 2021-10-29 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和风力发电机组 Active CN1138830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7278.XA CN113883022B (zh) 2021-10-29 2021-10-29 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和风力发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7278.XA CN113883022B (zh) 2021-10-29 2021-10-29 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和风力发电机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3022A true CN113883022A (zh) 2022-01-04
CN113883022B CN113883022B (zh) 2023-06-16

Family

ID=79015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7278.XA Active CN113883022B (zh) 2021-10-29 2021-10-29 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和风力发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302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4244A (ja) * 2006-09-08 2008-03-21 Ntn Corp 風力発電機の主軸支持構造
CN201475161U (zh) * 2009-09-01 2010-05-19 常州光洋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直驱式风电机组主轴专用轴承
CN104632880A (zh) * 2013-11-07 2015-05-20 Skf公司 用于流体机械应用的轴承装置
WO2016146115A1 (de) * 2015-03-19 2016-09-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Wälzlager, beispielsweise einer windkraftanlage
US20180128248A1 (en) * 2012-08-21 2018-05-10 Aktiebolaget Skf Wind turbine rotor shaft arrangement
WO2018153419A1 (en) * 2017-02-21 2018-08-30 Vestas Wind Systems A/S Wind turbine main rotor arrangement having improved bearing abutment configuration
CN109519344A (zh) * 2017-09-20 2019-03-26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风力涡轮机
CN209011999U (zh) * 2018-11-23 2019-06-2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轴系及风力发电机组
WO2021060389A1 (ja) * 2019-09-26 2021-04-01 Ntn株式会社 複列円すいころ軸受
CN112861271A (zh) * 2019-11-27 2021-05-2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风电机组主轴承力学特性的计算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446173A (zh) * 2021-07-15 2021-09-28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传动轴系
CN113468691A (zh) * 2021-07-15 2021-10-01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传动轴系的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4244A (ja) * 2006-09-08 2008-03-21 Ntn Corp 風力発電機の主軸支持構造
CN201475161U (zh) * 2009-09-01 2010-05-19 常州光洋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直驱式风电机组主轴专用轴承
US20180128248A1 (en) * 2012-08-21 2018-05-10 Aktiebolaget Skf Wind turbine rotor shaft arrangement
CN104632880A (zh) * 2013-11-07 2015-05-20 Skf公司 用于流体机械应用的轴承装置
WO2016146115A1 (de) * 2015-03-19 2016-09-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Wälzlager, beispielsweise einer windkraftanlage
WO2018153419A1 (en) * 2017-02-21 2018-08-30 Vestas Wind Systems A/S Wind turbine main rotor arrangement having improved bearing abutment configuration
CN109519344A (zh) * 2017-09-20 2019-03-26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风力涡轮机
CN209011999U (zh) * 2018-11-23 2019-06-2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轴系及风力发电机组
WO2021060389A1 (ja) * 2019-09-26 2021-04-01 Ntn株式会社 複列円すいころ軸受
CN112861271A (zh) * 2019-11-27 2021-05-2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风电机组主轴承力学特性的计算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446173A (zh) * 2021-07-15 2021-09-28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传动轴系
CN113468691A (zh) * 2021-07-15 2021-10-01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传动轴系的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3022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2396B2 (en) Double row self-aligning roller bearing and main shaft support structure of wind power generator
JP5509183B2 (ja) 垂直軸型風車用軸受及び垂直軸型風力発電装置
US20030030283A1 (en) Peripheral turbine support system
CN105464897B (zh) 风轮机转子轴设备
US20110171025A1 (en) Wind Turbine Blade and Turbine Rotor
US9175668B2 (en) Hub for wind turbine rotor
AU2011213793A1 (en) A three row roller bearing, in particular for a wind turbine
CN106523304B (zh) 风力涡轮机的加强轴承
WO2002079647A1 (en) Hub for a turbine and a wind power plant comprising such a hub
CN113883022A (zh) 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和风力发电机组
CN113969876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轴系和风力发电机组
US8148841B1 (en) Modular wind turbine system
CN105863926A (zh) 磁悬浮水轮机
WO2019023005A1 (en)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MULTI-POINT BEARING SUPPORT
EP3988807A1 (en) Spherical journal bearing for a wind turbine drivetrain
CN205876600U (zh) 一种螺旋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Aso et al. Study on the bearing resistance in a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WO2015022311A1 (en) Bearing arrangement of radial and thrust spherical bearings
CN21066042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轴系组件
Aso et al. Bearing resistance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CN2479237Y (zh) 流体力发电用的可调速叶轮
KR20090132008A (ko) 풍력발전기용 슬립링 조립체
CN216951332U (zh) 轴承装置及风力发电设备
KR101052683B1 (ko) 수평-수직축 가변형 풍력발전장치
US20130152727A1 (en) High Speed, Compliant, Planetary Flywheel Touchdown Bea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830026 No. 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Ji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30026 No. 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