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9498B - 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9498B
CN113879498B CN202111325560.0A CN202111325560A CN113879498B CN 113879498 B CN113879498 B CN 113879498B CN 202111325560 A CN202111325560 A CN 202111325560A CN 113879498 B CN113879498 B CN 1138794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spiral line
spiral
point
lin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55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9498A (zh
Inventor
王金宝
于海
吴永顺
张越峰
李平书
孟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0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0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0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0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1113255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9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9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9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9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9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00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1/02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rotary type
    • B63H1/12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rotary type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in propulsive direction
    • B63H1/14Propellers
    • B63H1/28Other means for improving propeller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属于船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由螺旋线型导管和辐射状鳍片有机组合而成;从船艉向船艏方向,螺旋线型导管呈逆时针螺旋线形展开状,螺旋线的起始端位于第二象限,螺旋线的末端位于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在螺旋线起始端和末端之间的旋转区域内分别布置多片预旋和支撑鳍片,鳍片以原点为中心呈辐射状,可沿着船长方向错位布置;螺旋线始端鳍片和终端鳍片之间的劣弧区域为内外双层导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精准调节流场、节能效果显著的装置,通过螺旋线型导管和辐射状鳍片的合理布局与有机组合,精准改变船舶尾部不利的流动,达到相同状态下节能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属于船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世界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IMO(International MaritimeOrganization国际海事组织)的MEPC(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mmittee海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6次会议对于所有营运船舶航行中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的指标和实施时间的要求,包括EEXI(Energy Efficiency Index of Existing Vessel)和碳强度,并进行评级,评级差将被强制要求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要达到具有竞争力的减排目标,船舶水动力节能技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减排措施。水动力节能技术在过去四十年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开发了补偿导管、舵球、舵附推力鳍、桨帽涡轮、Mewis导管等多种节能装置并广泛应用于实船。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型节能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271844.5公开的“前置半导轮”,包括前置半导管以及多个前置导叶片,导管左右几乎对称布置,但未考虑螺旋桨旋向的影响,右侧的大直径导管阻力较大,且对本来的有利流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节能效果不高。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10152823.X公开的“一种船用前置导流翼”,包括左圆弧翼板、右圆弧翼板和多片导叶。但左圆弧翼板的半径限制在0.4-0.7R(R为螺旋桨半径)内,无法改变0.7R以外的不利流动,且导叶直接与船体连接,破坏了0.4R以内的有利预旋;右圆弧翼板与左圆弧翼板在螺旋桨轴下方未封闭,无法改善桨轴下方0.4R以内的不利流动,因此节能效果受到限制。
此外,现在的船舶型线设计趋势表现为,尾部型线越来越瘦削,现有技术的节能效果大幅减弱,已经难以适应节能减排的新要求,因此本技术领域亟需开发能够精准适应流场变化的水动力节能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精准调节流场且节能效果显著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包括螺旋线型导管和辐射状鳍片;从船艉向船艏方向,所述螺旋线型导管呈逆时针螺旋线展开状;垂直于螺旋桨中轴线的平面上设一虚拟的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设为螺旋桨中轴线与所述平面的相交点,X轴正向朝向船体右舷,Y轴正向垂直水平面向上;所述螺旋线型导管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为一螺旋线;所述螺旋线的起始端位于第二象限且靠近Y轴,螺旋线的末端位于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且靠近X轴;在螺旋线的起始端和末端之间的展开区域内设有鳍片,所述鳍片以原点为中心呈辐射状,鳍片靠近原点的一端与船体或螺旋线型导管连接,远离原点的另一端连接或穿过螺旋线型导管。
优选地,所述螺旋线型导管的起始端设有始端鳍片,始端鳍片靠近原点的一端与船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或穿过螺旋线型导管;所述螺旋线型导管的末端设有终端鳍片,终端鳍片远离原点的一端与螺旋线型导管的末端连接,靠近原点的另一端与内侧的螺旋线型导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旋线的起始点设为A点,A点位于第二象限,原点设为O点;A点与O点之间的线段设为AO,螺旋桨半径设为R,AO的长度为0.2-0.4R;AO与Y轴正向轴之间的夹角为0~45°;AO设于始端鳍片上。
优选地,所述螺旋线的末端点设为E点,E点位于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E点与O点之间线段设为EO,EO的长度为0.7-1.1R;EO与X轴负向轴之间的夹角为0~45°;EO设于终端鳍片上。
优选地,所述螺旋线与Y轴负向轴、X轴正向轴和Y轴正向轴的交点分别设为B、C和D点,B点与原点之间距离为0.3-0.5R,C点与原点之间距离为0.4-0.6R,D点与原点之间距离为0.7-1.0R。
优选地,所述始端鳍片和终端鳍片之间的第二或第三象限内设有至少一片预旋鳍片,预旋鳍片靠近原点的一端与内侧的螺旋线型导管连接,且不穿过导管的内侧,远离原点的另一端连接或穿过螺旋线型导管的外侧导管;在第一或第四象限,至少设有一片预旋支撑鳍片,预旋支撑鳍片靠近原点的一端与船体连接,远离原点的另一端与螺旋线型导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旋线型导管和鳍片的剖面均为机翼剖面,螺旋线型导管的弦长与鳍片的弦长比为7:3-3:7。
优选地,所述螺旋线型导管的剖面形状和/或弦长沿着圆周方向变化;鳍片的剖面形状和/或弦长沿着鳍片的径向变化。
优选地,所述螺旋线型导管由内侧向外侧螺旋扩展的同时向船艏方向螺旋前进,鳍片沿着船长方向设为错位布局。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精准调节流场、节能效果显著的螺旋线型导管鳍,通过螺旋线型导管、鳍精准改变不利的轴向(船舶前进方向)、周向(螺旋桨旋转方向)流动,达到节能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1、根据船舶尾部流场特点,双层螺旋式导管和鳍片,可以布置在最恰当的位置,并采用最合理的形状和尺寸,精准改变船体尾部不利流场,从而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最终达到在相同航速时所需的主机功率显著降低的目的;
2、除了支撑鳍片外,螺旋线型导管ABCD段主要起加速导管内部轴向流动作用,导管DE段主要用于破坏与螺旋桨旋转方向同向的不利流动,以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通过螺旋线型导管翼型、尺度、安装位置、角度的精准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推进效率。
3、除了支撑导管外,呈放射状分布的鳍片主要用于减弱直至消除与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的不利切向流动,以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支撑鳍片布置于有利预旋和不利预旋的过渡区,在抑制不利流动时避免产生新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为仿生外形设计,由螺旋线型导管及放射状鳍片有机组合而成,既保证结构强度又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的布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斜视图;
图3为本发明桨盘面有利和不利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导管和鳍片剖面示意图;
图5为船体桨盘面速度矢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斜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螺旋线型导管;2.鳍片;21.始端鳍片;22.终端鳍片;23.左舷支撑鳍片;24.预旋鳍片;25.右舷预旋支撑鳍片;3.船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包括螺旋线型导管1和鳍片2;从船艉向船艏方向,螺旋线型导管1设为逆时针螺旋线形展开状;垂直于螺旋线中轴线的平面上设一虚拟的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设为螺旋线中轴线与平面的相交点,X轴正向朝向船体右舷,Y轴正向垂直水平面向上;螺旋线型导管1在上述平面上的投影为一螺旋线;螺旋线的起始端设于第二象限且靠近Y轴正向轴,螺旋线的末端设于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且靠近X轴负向轴,螺旋线的起始端和末端分别设有鳍片2;鳍片2以原点为中心呈辐射状,鳍片2靠近原点的一端与船体3或螺旋线型导管1连接,远离原点的另一端与螺旋线型导管1连接或穿过螺旋线型导管1。
螺旋线起始端设有始端鳍片21,始端鳍片21的一端与船体3连接,另一端连接或穿过螺旋线型导管1;螺旋线末端设有终端鳍片22,终端鳍片22远离原点的一端连接或穿过螺旋线形外侧导管的末端,靠近原点的另一端与内侧的螺旋线型导管1连接。螺旋线型导管1的起始点位置设于第二象限,螺旋线的起始点设为A点,A点与原点O之间的线段设为AO,螺旋桨半径设为R,AO长度为0.2-0.4R;AO与Y轴正向轴之间的夹角为0~45°;AO设于始端鳍片21上。螺旋线型导管1的终点位置设于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螺旋线的末端点设为E点,E点与原点O之间的线段设为EO,EO长度为0.7-1.1R;EO与X轴负向轴之间的夹角为0~45°;EO设于终端鳍片22上。螺旋线与X轴正向轴的交点为C点,螺旋线与Y轴正向轴的交点为D点,螺旋线与X轴负向轴的交点为B点;B点、C点和D点与原点O之间的线段分别设为BO、CO和DO;BO长度为0.3-0.5R,CO长度为0.4-0.6R,DO长度为0.7-1.0R。
始端鳍片21和终端鳍片22之间的第二、三象限内可设有至少一片预旋鳍片24,预旋鳍片24靠近原点的一端与内侧的螺旋线型导管1连接,远离原点的另一端穿过螺旋线型导管1。始端鳍片21和终端鳍片22之间的第一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内设有至少一片左舷支撑鳍片23和至少一片右舷预旋支撑鳍片25;左舷支撑鳍片23和右舷预旋支撑鳍片25靠近原点的一端与船体3连接,远离原点的另一端与外侧的螺旋线型导管1连接,同时不穿过内层导管。螺旋线型导管1和鳍片2的剖面均为机翼剖面,螺旋线型导管的弦长与鳍片的弦长比范围为7:3-3:7。螺旋线型导管1的剖面的弦长、剖面形状、角度随着螺旋线型导管1周向可变;鳍片2的剖面弦长、剖面形状、角度随着鳍片2的径向可变。螺旋线型导管1由内侧向外侧螺旋螺旋扩展的同时可向船艏方向螺旋前进。
本发明提供的螺旋线型导管鳍,包括螺旋线型导管1和若干片鳍片2组成(如图1、图2)。导管后视呈螺旋线型,为多段螺旋线首尾衔接而成,周向内圈起点在12点钟附近,外圈终点逆时针旋转超过一周后落在9点钟附近,在第二、第三象限部分区域内为双层导管;鳍片呈辐射状,有的一端连接在船体上、另一端与导管相连,有的两端均与导管相连。螺旋线型导管通过始端鳍片21和左舷支撑鳍片23、右舷预旋支撑鳍片25与船体连接,并通过导管和鳍片的相互支撑,充分保证结构强度。
螺旋线型导管1的起点位置A在第二象限,且AO=0.2-0.4R(O点为螺旋桨桨轴中心,R为螺旋桨半径),AO与+Y轴夹角为0~45°,与始端鳍片21相连;
螺旋线型导管1的终点位置E在第二或第三象限,且EO=0.7-1.1R,与-X轴夹角为0~45°,与终端鳍片22相连;
如图1所示,导管的多段螺旋线控制点A、B、C、D、E与0点距离范围如下:
AO=0.2-0.4R、BO=0.3-0.5R、CO=0.4-0.6R、DO=0.7-1.0R、EO=0.7-1.1R;
以此分段确定ABCDE螺旋线公式,如CD段,PO=C0+KCD*θ,其中θ为CD螺旋线上任意点P和O的连线与+X轴夹角,KCD为待定常数。
始端鳍片21,一端与船体相连,中间分别与导管的内圈和外圈连接,起支撑导管和抑制外圈附近不利预旋作用;
终端鳍片22,两端分别与导管的内圈和外圈连接,终端鳍片22不与船体直接连接,起抑制不利预旋和支撑导管的作用;
在始端鳍片21与终端鳍片22之间,可设置1-3片预旋鳍片24,预旋鳍片24两端分别与导管的内圈和外圈连接,预旋鳍片24不与船体直接连接;
从-X轴逆时针到+Y轴区间内,设置2-4片左舷支撑鳍片23和右舷预旋鳍片25,每片鳍的一端与船体相连,另一端连接且不超出导管。
螺旋线型导管1和鳍片2的剖面均为机翼剖面,导管弦长与鳍片2的弦长比范围为7:3~3:7。
螺旋线型导管1与始端鳍片21、左舷支撑鳍片23和右舷预旋鳍片25连接,不与船体3直接连接。
导管的剖面的弦长、剖面形状、角度随着导管周向可变;鳍片的剖面弦长、剖面形状、角度随着鳍片的径向可变。
导管从内侧到外侧螺旋扩展的同时可以沿着船长方向螺旋前进。(如图7)
螺旋线型导管鳍左右舷需根据螺旋桨转向确定,本发明针对右旋螺旋桨设置;对于左旋螺旋桨,本发明需要对以上设置进行左右镜像调整。
螺旋线型导管鳍的导管和各鳍片的布置根据船体尾部流动情况确定。导管主要起对低速区加速、减弱不利预旋、支撑鳍片以保全有利预旋等作用,鳍主要起到显著减弱直至消除不利预旋、连接内外导管和船体的作用。为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导管和鳍的弦长从内半径至外半径可以逐渐变化;根据不同船型,导管的弦长大于鳍片弦长或导管的弦长小于鳍片弦长;上述设置有助于使得节能效果最大化。
实施例一
在以下实施例中,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主要包括螺旋线型导管1、鳍片2、始端鳍片21、终端鳍片22、左舷支撑鳍片23、预旋鳍片24、右舷预旋支撑鳍片25、船体3。
螺旋线型导管鳍设置于螺旋桨前方并靠近螺旋桨的船舶尾部,螺旋线型导管鳍包括螺旋线型导管1和若干鳍片2,其中导管和鳍的截面为机翼剖面,如图4所示,a侧为导管1的内侧,b侧为导管1的外侧。
如图1,螺旋线型导管内侧起点位置A连接在始端鳍片21上,由内向外螺旋式延伸,最外侧终点位置E连接在终端鳍片22上。螺旋线型导管1通过始端鳍片21及左舷支撑鳍片23、右舷预旋支撑鳍片25与船体3连接,为使得作用最大化,导管和鳍的弦长从内半径至外半径逐渐递减或保持不变。
图3中不利预旋的区域由数值计算确定,据此确定螺旋线型导管的起点位置A在第二象限,且与螺旋桨轴中心线初始距离A0=0.25R;导管终点位置E在第三象限,且EO=1.1R。如图1所示,螺旋线型导管1起点位置A点半径值A0及导管终点位置E点、中纵剖面上方D点的半径值D0,始端鳍片21与Y轴正向轴的夹角α=15°,螺旋线型中纵剖面下方B点、导管右舷C点的半径值B0和C0根据图3中不利预旋低速区的区域大小设定。
螺旋线型导管的A、B、C、D、E点,五点一体化设计,根据图3各区域的尺寸确定。AB段螺旋线上任意一点P到原点O的距离设为rAB,可用螺旋线公式表达rAB=A0+KAB*(θ-α-90);BC段螺旋线上任意一点P到原点O的距离设为rBC,可用螺旋线公式表达rBC=B0+KBC*(θ-270);CD段螺旋线上任意一点P到原点O的距离设为rCD,可用螺旋线公式表达rCD=C0+KCD*θ;DE段螺旋线上任意一点P到原点O的距离设为rDE,可用螺旋线公式表达rDE=D0+KDE*(θ-90),公式中θ为螺旋线上任意一点P与X轴正向轴夹角,角度逆时针为正,KAB、KBC、KCD、KDE为待定常数。
A0、α及KAB、KBC、KCD、KDE的取值,设置原理是基于最大程度改善船体尾部的不利流动。各段螺旋线首尾相接处进行局部相切处理,光滑过渡。通过多段螺旋线控制方程,螺旋线型导管ABCD段对进入螺旋桨的流动低速区和高速区进行分割;导管DE段能够改变进入螺旋桨盘面内的流动方向,破坏与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的不利流动,以便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
若干鳍片2以螺旋桨轴线的多条平行线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分布,其中鳍片2包括始端鳍片21、终端鳍片22、左舷支撑鳍片23、预旋鳍片24、右舷预旋支撑鳍片25。始端鳍片21一端搭接在船体3上,与中纵剖面的夹角α为0°~45°,α数值根据图4中桨盘面上方不利预旋区域和过渡区交接位置决定。终端鳍片22与与X轴负向轴夹角β为0~45°,夹角β的数值根据图5中“涡”区域的位置和尺寸选取;根据β的角度大小,终端鳍片22与始端鳍片21之间可布置1-3片预旋鳍片24;由于船体左舷内层导管内侧水流速度较低,且多为有利于螺旋桨工作的流动,因此所有预旋鳍片24搭接在双层导管之上,不与船体直接连接。始端鳍片21和预旋鳍片24的周向角度、弦长、船舶前行方向的夹角依据水动力特性进行设置,产生足够大的预旋效果,同时自身阻力增加较小。左舷支撑鳍片23的数量为1-2片布置船体左舷内侧水流较低处,以保证自身阻力最小。右舷预旋支撑鳍片25的数量为1-3片布置船体右舷水流较低且不利预旋较强处。基于节能效果最大化原则,螺旋线型导管1的弦长小于鳍片2的弦长,且导管剖面的弦长沿周向不变,各鳍片弦长相同。
本发明涉及的导管和鳍片的参数的选择及设计如下:
第一,根据桨前船尾的几何外形和流动特点,确定节能装置(螺旋线型导管鳍)与螺旋桨盘面的轴向距离;第二,确定导管与鳍片在螺旋桨半径方向的尺寸比例;第三,确定鳍片相对螺旋桨的周向布置的角度位置和对流动的流体俯仰角度(相当于安装角度,鳍片的导缘朝下、鳍片的尾缘朝上为正),俯仰角度为-2°~10°;第四,根据船体尾部流场信息,确定导管周向的尺寸、鳍片数量。
上述过程,通常根据目标船型的流动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设计,设计方案最后的节能效果通常需要经过水池模型试验验证。设计方案通过结构强度评估后,提供实船实施。
以下实施例提供该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应用于一型货船的实际设计过程:
首先,根据市场调研和船东需求,确定一型目标船,主要尺度和技术指标如下:
总长:185.05m,型宽:32.26m,设计吃水:12.54m,排水量:53000t,常用航速11.4kn,螺旋桨旋向:右旋,螺旋桨直径:5.9m,螺旋桨设计转速:88.6r/min。
然后,确定水动力节能装置实施例一(参考图1)如下:
节能装置(螺旋线型导管鳍)尾缘到螺旋桨盘面的纵向距离为1.25m;
螺旋线型导管起点位置A在第二象限,且与螺旋桨轴中心线初始距离A0=0.25R,始端鳍片21与Y轴正向轴的夹角α=15°;导管终点位置E在第三象限,且EO=1.0R,终端鳍片22与X轴负向轴夹角β=10°;螺旋线型导管的A、B、C、D、E点五点一体化设计,B0=0.45R,AB螺旋线上,rAB=A0+KAB*(θ-α-90)、rBC=B0+KBC*(θ-270)、rCD=C0+KCD*θ;E0=1.0R,rDE=D0+KDE*(θ-90)。各段螺旋线首尾相接处进行局部相切处理,光滑过渡。终端鳍片22与始端鳍片21之间布置1片预旋鳍片24与Y轴正向轴的夹角45°;左舷支撑鳍片23的数量为1片,位于第三象限,与X轴负向轴夹角60°。右舷预旋支撑鳍片25的数量为1片,位于第一象限,与X轴正向轴夹角为10°。螺旋线型导管1弦长小于鳍片2的弦长,且导管剖面的弦长沿周向不变,各鳍片弦长相同。该节能装置设计方案可降低船舶油耗4%-8%。
实施例二(如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螺旋线型导管从内侧到外侧螺旋展开的同时逐渐向船艏方向螺旋前进,导管剖面的弦长沿旋转方向逐渐减小;鳍片21、23、25、24、22沿船艏方向空间布局相应变化。螺旋线型导管弦长大于鳍片的弦长。
本实施例二比实施例一的节能效果可再增加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线型导管和辐射状鳍片;从船艉向船艏方向,所述螺旋线型导管呈逆时针螺旋线展开状;垂直于螺旋桨中轴线的平面上设一虚拟的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设为螺旋桨中轴线与所述平面的相交点,X轴正向朝向船体右舷,Y轴正向垂直水平面向上;所述螺旋线型导管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为一螺旋线;所述螺旋线的起始端位于第二象限且靠近Y轴,螺旋线的末端位于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且靠近X轴;在螺旋线的起始端和末端之间的展开区域内设有鳍片,所述鳍片以原点为中心呈辐射状,鳍片靠近原点的一端与船体或螺旋线型导管连接,远离原点的另一端连接或穿过螺旋线型导管;所述螺旋线型导管的起始端设有始端鳍片,始端鳍片靠近原点的一端与船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或穿过螺旋线型导管;所述螺旋线型导管的末端设有终端鳍片,终端鳍片远离原点的一端与螺旋线型导管的末端连接,靠近原点的另一端与内侧的螺旋线型导管连接;所述螺旋线的起始点设为A点,A点位于第二象限,原点设为O点;A点与O点之间的线段设为AO,螺旋桨半径设为R,AO的长度为0.2-0.4R;AO与Y轴正向轴之间的夹角为0~45°;AO设于始端鳍片上;所述螺旋线的末端点设为E点,E点位于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E点与O点之间线段设为EO,EO的长度为0.7-1.1R;EO与X轴负向轴之间的夹角为0~45°;EO设于终端鳍片上;所述螺旋线与Y轴负向轴、X轴正向轴和Y轴正向轴的交点分别设为B、C和D点,B点与原点之间距离为0.3-0.5R,C点与原点之间距离为0.4-0.6R,D点与原点之间距离为0.7-1.0R。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其特征在于:所述始端鳍片和终端鳍片之间的第二或第三象限内设有至少一片预旋鳍片,预旋鳍片靠近原点的一端与内侧的螺旋线型导管连接,且不穿过导管的内侧,远离原点的另一端连接螺旋线型导管或穿过螺旋线型导管的外侧;在第一或第四象限,至少设有一片预旋支撑鳍片,预旋支撑鳍片靠近原点的一端与船体连接,远离原点的另一端与螺旋线型导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型导管和鳍片的剖面均为机翼剖面,螺旋线型导管的弦长与鳍片的弦长比为7:3-3: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型导管的剖面形状和/或弦长沿着圆周方向变化;鳍片的剖面形状和/或弦长沿着鳍片的径向变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型导管由内侧向外侧螺旋扩展的同时向船艏方向螺旋前进,鳍片沿着船长方向设为错位布局。
CN202111325560.0A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 Active CN113879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5560.0A CN113879498B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5560.0A CN113879498B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9498A CN113879498A (zh) 2022-01-04
CN113879498B true CN113879498B (zh) 2022-10-14

Family

ID=79017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5560.0A Active CN113879498B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94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6951B (zh) * 2022-05-23 2024-03-22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船用双曲型整流翼
CN115071932B (zh) * 2022-07-15 2024-04-16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定子构件以及船
CN115416832A (zh) * 2022-09-05 2022-12-02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船用螺旋式导流管节能装置
CN117622442B (zh) * 2024-01-26 2024-04-05 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前水动力节能扭曲鳍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73455A (ko) * 2011-12-23 2013-07-03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의 유동 제어 구조체
CN202593838U (zh) * 2012-05-18 2012-12-12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船舶水动力前置导轮节能装置
KR101467074B1 (ko) * 2013-01-15 2014-12-02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용 추진 장치
KR20140118373A (ko) * 2013-03-29 2014-10-08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덕트를 구비한 전류고정날개 설치구조 및 선박의 추진 시스템
JP6548062B2 (ja) * 2014-05-23 2019-07-24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 海上・港湾・航空技術研究所 船尾用ダクト、船尾用付加物、船尾用ダクトの設計方法、及び船尾用ダクトを装備した船舶
CN104002950B (zh) * 2014-05-06 2017-01-04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新型的渔船节能预旋伴流补偿导管
KR20160058370A (ko) * 2014-11-14 2016-05-25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선박 에너지 절감을 위한 비대칭 부채꼴 선미 덕트
KR20160058369A (ko) * 2014-11-14 2016-05-25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비대칭 덕트 및 핀구조물의 결합을 통한 선박 유동 제어 장치
CN106043641A (zh) * 2016-07-06 2016-10-26 中船重工(上海)节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环形导流栅
CN206704493U (zh) * 2017-03-15 2017-12-05 中船重工(上海)节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前置导流翼
CN110641669A (zh) * 2019-10-16 2020-01-03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船用水动力节能组合式导管水翼
CN110937090A (zh) * 2019-11-29 2020-03-31 南京盛航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推进机构
CN111532407A (zh) * 2020-03-06 2020-08-14 中船重工(上海)节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偏置式前置预旋导轮及船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9498A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79498B (zh) 一种船用螺旋线型导管鳍
US4538537A (en) Ship hull for single-screw vessel, twin-screw vessel with two aftbodies and catamaran
CN110641669A (zh) 一种船用水动力节能组合式导管水翼
CN104859820A (zh) 两级涵道式船用螺旋桨
CN205256630U (zh) 一种导管型船用螺旋桨
CN203958588U (zh) 一种吊舱推进装置
CN106985990A (zh) 一种船用前置导流翼
KR102024176B1 (ko) 트위스트 러더의 제조방법
CN106043641A (zh) 一种船用环形导流栅
CN110316340A (zh) 一种低速运动的高稳定性水下航行器流体动力布局
CN206704493U (zh) 一种船用前置导流翼
US4959032A (en) Water craft with guide fins
CN102745304A (zh) 一种折角线型内旋鳍尾船型
CN105764791A (zh) 导管装置
US4363630A (en) Ship's hull with a helical channel ahead of each propeller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the shape of the same
CN209757490U (zh) 一种桨前节能半导轮
WO2023098150A1 (zh) 螺旋桨前置节能装置
CN111284668B (zh) 小水线面双体船艇双桨吊舱智能组合操推系统
CN115056951B (zh) 一种船用双曲型整流翼
KR102531811B1 (ko) 선미 덕트를 가진 선미 형상 및 선박
CN205931199U (zh) 一种船用环形导流栅
CN210191740U (zh) 一种用于瘦小型船尾船舶的节能水翼
US5141456A (en) Water craft with guide fins
KR101998285B1 (ko) 특수선용 러더
CN103895850A (zh) 一种组合式节能轴支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