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9356B - 铁路防溜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铁路防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9356B
CN113879356B CN202111311417.6A CN202111311417A CN113879356B CN 113879356 B CN113879356 B CN 113879356B CN 202111311417 A CN202111311417 A CN 202111311417A CN 113879356 B CN113879356 B CN 113879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groove
slip
railway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114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9356A (zh
Inventor
张岩
赵顺
张翼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114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9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9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9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9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9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7/00Railway stops fixed to permanent way; Track brakes or retarding apparatus fixed to permanent way; Sand tracks or the like
    • B61K7/02Track brakes or retard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防溜装置。所述铁路防溜装置包括:连接本体、第一防溜机构、第二防溜机构、第一锁紧机构与第二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防溜机构装设在所述连接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防溜机构装设在所述连接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防溜机构设有用于与第一轨道限位抵触的第一防溜槽,所述第二防溜机构设有用于与第二轨道限位抵触的第二防溜槽,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上,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装设在所述第二防溜机构上,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一轨道锁紧配合,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二轨道锁紧配合。

Description

铁路防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列车防溜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铁路防溜装置。
背景技术
当火车停止运行需要修整时,需要使用防溜枕木对火车进行定位以避免出现溜车而造成危及财产和生命的事故发生。但是,在利用防溜枕木对铁路列车进行防溜操作时,主要是依靠防溜枕木的重量实现对铁路列车的防溜。因此,传统方式对于列车防溜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方式对于列车防溜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铁路防溜装置。
一种铁路防溜装置。所述铁路防溜装置包括:连接本体、第一防溜机构、第二防溜机构、第一锁紧机构与第二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防溜机构装设在所述连接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防溜机构装设在所述连接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防溜机构设有用于与第一轨道限位抵触的第一防溜槽,所述第二防溜机构设有用于与第二轨道限位抵触的第二防溜槽,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上,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装设在所述第二防溜机构上,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一轨道锁紧配合,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二轨道锁紧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溜槽为斜槽,所述第一防溜槽沿所述第一轨道轴向的两个槽壁分别为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相平行,所述第一槽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的其中一侧限位抵触,所述第二槽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的另一侧限位抵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溜槽为斜槽,所述第二防溜槽沿所述第二轨道轴向的两个槽壁分别为第三槽壁与第四槽壁,所述第三槽壁与所述第四槽壁相平行,所述第三槽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的其中一侧限位抵触,所述第四槽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的另一侧限位抵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第一锁片、第一锁孔与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防溜机构上开设有第一锁槽,所述第一锁片可活动地装设在所述第一锁槽内,所述第一锁孔与所述第一锁槽相连通,所述第一传动件经过所述第一锁孔与所述第一锁片传动配合;和/或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第二锁片、第二锁孔与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防溜机构上开设有第二锁槽,所述第二锁片可活动地装设在所述第二锁槽内,所述第二锁孔与所述第二锁槽相连通,所述第二传动件经过所述第二锁孔与所述第二锁片传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路防溜装置还包括压力感应机构、报警机构与中枢处理机构,所述压力感应机构、所述中枢处理机构与所述报警机构均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或所述第二防溜机构上,所述压力感应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均与所述中枢处理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压力感应机构用于接收铁路列车出现溜动时的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枢处理机构包括单片机、通信模块与安装箱体,所述安装箱体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或所述第二防溜机构上,所述单片机、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均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所述通信模块、所述压力感应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均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感应机构包括安装管体、受力推杆、复位弹簧与压力传感器,所述安装管体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和/或第二防溜机构上,所述受力推杆的第一端可移动地插入所述安装管体内,所述压力传感器装设在所述受力推杆的第二端,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受力推杆的外部,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受力推杆的第二端弹性抵触,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管体的端部相抵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感应机构还包括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装设在所述安装管体内部,且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受力推杆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限位开关相抵触,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电磁吸盘与第一电动挡板,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所述第一防溜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磁吸口,所述第一电磁吸盘装设在所述第一磁吸口中,所述第一电磁吸盘用于与所述第一轨道磁吸抵触,所述第一电动挡板用于遮挡或打开所述第一磁吸口,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电磁吸盘提供电源动力,且所述第一电磁吸盘与所述第一电动挡板均与所述限位开关电性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第二电磁吸盘与第二电动挡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所述第二防溜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磁吸口,所述第二电磁吸盘装设在所述第二磁吸口中,所述第二电磁吸盘用于与所述第二轨道磁吸抵触,所述第二电动挡板用于遮挡或打开所述第二磁吸口,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二电磁吸盘提供电源动力,且所述第二电磁吸盘与所述第二电动挡板均与所述限位开关电性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本体包括连接杆和把手,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溜机构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溜机构相连,所述把手装设在所述连接杆上。
上述铁路防溜装置在使用时,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为用于列车运行的两条对应轨道。根据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之间的间距确定连接本体的整体长度,将第一防溜机构与第二防溜机构装设在连接本体的两端。当列车在轨道上停稳后,将铁路防溜装置放置在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上,此时第一防溜机构通过第一防溜槽与第一轨道限位抵触,第二防溜机构通过第二防溜槽与第二轨道限位抵触。同时,将第一锁紧机构装设在第一防溜机构内部,以及将第二锁紧机构装设在第二防溜机构内部,通过第一锁紧机构对第一轨道进行辅助锁紧,通过第二锁紧机构对第二轨道进行辅助锁紧。相较于传统的防溜装置,上述铁路防溜装置通过第一防溜槽与第二防溜槽将第一防溜机构与第二防溜机构分别装设在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上,此时,通过第一防溜槽可以增加第一防溜机构与第一轨道的轴向(第一轨道的行驶方向)摩擦力,以及通过第二防溜槽可以增加第二防溜机构与第二轨道的轴向(第二轨道的行驶方向)摩擦力。通过第一防溜机构自身的重量也能够增加第一防溜机构与第一轨道轴向的摩擦力,以及通过第二防溜机构自身的重量也能够增加第让防溜机构与第二轨道轴向的摩擦力。最后,通过第一锁紧机构与第二锁紧机构对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进行辅助锁紧。因此,上述铁路防溜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对于铁路列车的防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铁路防溜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第一防溜机构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防溜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中枢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压力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00、连接本体,110、连接杆,120、把手,200、第一防溜机构,210、第一防溜槽,211、第一磁吸口,212、第一防溜槽槽壁,220、第一挡片,300、第二防溜机构,310、第二防溜槽,400、第一锁紧机构,401、第一锁槽,410、第一锁片,420、第一锁孔,430、第一电源模块,440、第一电磁吸盘,450、第一电动挡板,500、压力感应机构,510、安装管体,520、受力推杆,521、防撞帽,530、复位弹簧,540、压力传感器,550、限位开关,600、报警机构,700、中枢处理机构,710、单片机,720、通信模块,730、安装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路防溜装置包括:连接本体100、第一防溜机构200、第二防溜机构300、第一锁紧机构400与第二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防溜机构200装设在所述连接本体100的一端,所述第二防溜机构300装设在所述连接本体10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防溜机构200设有用于与第一轨道限位抵触的第一防溜槽210,所述第二防溜机构300设有用于与第二轨道限位抵触的第二防溜槽310,所述第一锁紧机构400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200上,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装设在所述第二防溜机构300上,所述第一锁紧机构400用于与所述第一轨道锁紧配合,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二轨道锁紧配合。
上述铁路防溜装置在使用时,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为用于列车运行的两条对应轨道。根据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之间的间距确定连接本体100的整体长度,将第一防溜机构200与第二防溜机构300装设在连接本体100的两端。当列车在轨道上停稳后,将铁路防溜装置放置在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上,此时第一防溜机构200通过第一防溜槽210与第一轨道限位抵触,第二防溜机构300通过第二防溜槽310与第二轨道限位抵触。同时,将第一锁紧机构400装设在第一防溜机构200内部,以及将第二锁紧机构装设在第二防溜机构300内部,通过第一锁紧机构400对第一轨道进行辅助锁紧,通过第二锁紧机构对第二轨道进行辅助锁紧。相较于传统的防溜装置,上述铁路防溜装置通过第一防溜槽210与第二防溜槽310将第一防溜机构200与第二防溜机构300分别装设在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上,此时,通过第一防溜槽210可以增加第一防溜机构200与第一轨道的轴向(第一轨道的行驶方向)摩擦力,以及通过第二防溜槽310可以增加第二防溜机构300与第二轨道的轴向(第二轨道的行驶方向)摩擦力。通过第一防溜机构200自身的重量也能够增加第一防溜机构200与第一轨道轴向的摩擦力,以及通过第二防溜机构300自身的重量也能够增加第让防溜机构与第二轨道轴向的摩擦力。最后,通过第一锁紧机构400与第二锁紧机构对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进行辅助锁紧。因此,上述铁路防溜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对于铁路列车的防溜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溜机构200与第二防溜机构300为块体、板体或箱体。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溜槽210为斜槽,所述第一防溜槽210沿所述第一轨道轴向的两个槽壁分别为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相平行,所述第一槽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的其中一侧限位抵触,所述第二槽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的另一侧限位抵触。具体地,根据第一轨道的表面宽度确定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之间间隔距离,从而保证第一轨道可以顺利卡入到第一防溜槽210中。进一步地,当第一轨道卡入到第一防溜槽210内后,第一槽壁的其中一端与第一轨道的其中一侧限位抵触,第二槽壁的其中一端与第一轨道的另一侧限位抵触,此时第一防溜槽210实现了对于第一轨道的限位自锁。即第一防溜机构200通过第一限位槽可以有效限制第一防溜机构200沿第一轨道的轴向进行移动。因此,当轨道列车沿第一轨道出现移动趋势时,第一防溜机构200可以进行有效地限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溜槽310为斜槽,所述第二防溜槽310沿所述第二轨道轴向的两个槽壁分别为第三槽壁与第四槽壁,所述第三槽壁与所述第四槽壁相平行,所述第三槽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的其中一侧限位抵触,所述第四槽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的另一侧限位抵触。具体地,根据实际的铁路列车限位情况,即不同型号的铁路列车所需的限位力不同。例如:当需要较大限位力时,可以将第一防溜槽210与第二防溜槽310均设计为斜槽,进一步地,通过第一防溜槽210与第二防溜槽310同时实现与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的限位自锁,有效提高了铁路防溜装置对于铁路列车的限位能力。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机构400包括第一锁片410、第一锁孔420与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防溜机构200上开设有第一锁槽401,所述第一锁片410可活动地装设在所述第一锁槽401内,所述第一锁孔420与所述第一锁槽401相连通,所述第一传动件经过所述第一锁孔420与所述第一锁片410传动配合;和/或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第二锁片、第二锁孔与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防溜机构300上开设有第二锁槽,所述第二锁片可活动地装设在所述第二锁槽内,所述第二锁孔与所述第二锁槽相连通,所述第二传动件经过所述第二锁孔与所述第二锁片传动配合。具体地,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为传动杆或钥匙。第一锁槽401与第一防溜槽210开设在第一防溜机构200的同一面上。当第一防溜机构200搭设在第一轨道上后,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一锁片410活动,直至第一锁片410与第一轨道锁紧抵触。进一步地,考虑到铁路防溜装置放置在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上后,由于周围环境杂质密度较大(例如砟石堆积、列车上的灰尘等),为了便于第一传动件顺利插入进第一锁孔420,避免第一锁孔420内沉积杂质,可以在第一防溜机构200上加装可转动地第一挡片220,当无需将第一传动件插入到第一锁孔420内,通过转动第一挡片220实现对第一锁孔420孔口的遮挡。
第二锁槽与第二防溜槽310开设在第二防溜机构300的同一面上。当第二防溜机构300搭设在第二轨道上后,通过第二传动件带动第二锁片活动,直至第二锁片与第二轨道锁紧抵触。进一步地,考虑到铁路防溜装置放置在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上后,由于周围环境杂质密度较大(例如砟石堆积、列车上的灰尘等),为了便于第二传动件顺利插入进第二锁孔,避免第二锁孔内沉积杂质,可以在第二防溜机构300上加装可转动地第二挡片,当无需将第二传动件插入到第二锁孔内,通过转动第二挡片实现对第二锁孔孔口的遮挡。
结合图2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路防溜装置还包括压力感应机构500、报警机构600与中枢处理机构700,所述压力感应机构500、所述中枢处理机构700与所述报警机构600均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200或所述第二防溜机构300上,所述压力感应机构500、所述报警机构600均与所述中枢处理机构700电性连接,所述压力感应机构500用于接收铁路列车出现溜动时的推力。具体地,压力感应机构500为红外压力传感器540或推杆压力传感器540。报警机构600为蜂鸣器或红外报警器。中枢处理机构700为单片机710或处理器。根据实际安装情况,压力感应机构500、报警机构600与中枢处理机构700三者可以均装设在第一防溜机构200或第二防溜机构300上,或者压力感应机构500、报警机构600与中枢处理机构700三者可以选择性地装设在第一防溜机构200或第二防溜机构300上。进一步地,通过压力感应机构500感应铁路列车溜动时的推力,当铁路列车出现溜动时,压力感应机构500会向中枢处理机构700反馈受力信号,中枢处理机构700通过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控制报警机构600进行报警,从而能够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结合图2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枢处理机构700包括单片机710、通信模块720与安装箱体730,所述安装箱体730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200或所述第二防溜机构300上,所述单片机710、所述通信模块720与所述电源模块均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730内部,所述通信模块720、所述压力感应机构500、所述报警机构600均与所述单片机710电性连接。具体地,通信模块720为蓝牙发射器或无限网络发射器。通过通信模块720可以实现与手机或电脑设备的互联。当压力感应机构500检测到铁路列车的溜动推力后,此时单片机710会控制报警机构600进行报警以及向手机(或电脑设备)发送报警短信。因此,当铁路列车出现溜车时,上述铁路防溜装置能够实现及时报警与提醒的功能。
结合图2、图3及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感应机构500包括安装管体510、受力推杆520、复位弹簧530与压力传感器540,所述安装管体510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200和/或第二防溜机构300上,所述受力推杆520的第一端可移动地插入所述安装管体510内,所述压力传感器540装设在所述受力推杆520的第二端,所述压力传感器540与所述单片机710电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530套设在所述受力推杆520的外部,所述复位弹簧530的一端与所述受力推杆520的第二端弹性抵触,所述复位弹簧530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管体510的端部相抵触。具体地,当铁路列车出现溜动时,受力推杆520会在铁路列车推力作用下进行相应的移动,同时压力传感器540会向单片机710传递受力信号。受力推杆520在推力作用下会朝靠近限位开关550的方向移动,当受力推杆520触碰限位开关550,限位开关550便能够向单片机710发送受力信号,单片机710便能够通过程序或电路控制实现铁路防溜装置的报警和提示。进一步地,当铁路列车停止溜动并复位后,通过在受力推杆520外部套设复位弹簧530,能够便于受力推杆520进行自动复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受力推杆52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为受力推杆520相对应的两端,可以在受力推杆520的第二端加设防撞帽521,通过防撞帽521对压力传感器540进行固定。
结合图3至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感应机构500还包括限位开关550,所述限位开关550装设在所述安装管体510内部,且所述限位开关550与所述单片机710电性连接,所述受力推杆520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限位开关550相抵触,所述第一锁紧机构400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430、第一电磁吸盘440与第一电动挡板450,所述第一电源模块430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730内部,所述第一防溜槽210的槽壁上设有第一磁吸口211,所述第一电磁吸盘440装设在所述第一磁吸口211中,所述第一电磁吸盘440用于与所述第一轨道磁吸抵触,所述第一电动挡板450用于遮挡或打开所述第一磁吸口211,所述第一电源模块430用于为所述第一电磁吸盘440提供电源动力,且所述第一电磁吸盘440与所述第一电动挡板450均与所述限位开关550电性配合。具体地,当铁路列车在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上溜车推力较大时,受力推杆520会触碰限位开关550,同时限位开关550会再次向单片机710发射受力信号,单片机710在进行报警操作和提示操作的同时,还会控制第一电动挡板450打开第一磁吸口211,以及控制第一电磁吸盘440与第一轨道进行磁吸配合。因此,上述铁路防溜装置能够根据铁路列车的溜动情况对应调节自身的限位能力,保证了铁路防溜装置的限位效果。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第一电磁吸盘440能够产生足够大的磁吸力,通过在安装本体内加装第一电源模块430,从而能够保证为第一电磁吸盘440输送充足的电力。根据实际的限位需要,第一磁吸口211、第一电磁吸盘440与第一电动挡板450均可以为两个以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第二电磁吸盘与第二电动挡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730内部,所述第二防溜槽310的槽壁上设有第二磁吸口,所述第二电磁吸盘装设在所述第二磁吸口中,所述第二电磁吸盘用于与所述第二轨道磁吸抵触,所述第二电动挡板用于遮挡或打开所述第二磁吸口,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二电磁吸盘提供电源动力,且所述第二电磁吸盘与所述第二电动挡板均与所述限位开关550电性配合。具体地,当铁路列车在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上溜车推力较大时,受力推杆520会触碰限位开关550,同时限位开关550会再次向单片机710发射受力信号,单片机710在进行报警操作和提示操作的同时,还会控制第二电动挡板打开第二磁吸口,以及控制第二电磁吸盘与第二轨道进行磁吸配合。因此,上述铁路防溜装置能够根据铁路列车的溜动情况对应调节自身的限位能力,保证了铁路防溜装置的限位效果。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第二电磁吸盘能够产生足够大的磁吸力,通过在安装本体内加装第二电源模块,从而能够保证为第二电磁吸盘输送充足的电力。根据实际的限位需要,第二磁吸口、第二磁吸垫片与第二电动挡板均可以为两个以上。
结合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本体100包括连接杆110和把手120,所述连接杆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溜机构200相连,所述连接杆1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溜机构300相连,所述把手120装设在所述连接杆110上。具体地,上述这种实施方式能够更加便于对铁路防溜装置进行搬移或移动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铁路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防溜装置包括:连接本体、第一防溜机构、第二防溜机构、第一锁紧机构、第二锁紧机构、中枢处理机构与压力感应机构,所述第一防溜机构装设在所述连接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防溜机构装设在所述连接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防溜机构设有用于与第一轨道限位抵触的第一防溜槽,所述第二防溜机构设有用于与第二轨道限位抵触的第二防溜槽,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上,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一轨道锁紧配合,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装设在所述第二防溜机构上,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二轨道锁紧配合;所述中枢处理机构包括单片机与安装箱体,所述安装箱体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或所述第二防溜机构上,所述单片机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所述压力感应机构用于接收铁路列车出现溜动时的推力,所述压力感应机构包括安装管体、受力推杆,所述安装管体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和/或第二防溜机构上,所述受力推杆的第一端可移动地插入所述安装管体内,所述压力感应机构还包括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装设在所述安装管体内部,且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受力推杆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限位开关相抵触,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电磁吸盘与第一电动挡板,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所述第一防溜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磁吸口,所述第一电磁吸盘装设在所述第一磁吸口中,所述第一电磁吸盘用于与所述第一轨道磁吸抵触,所述第一电动挡板用于遮挡或打开所述第一磁吸口,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电磁吸盘提供电源动力,且所述第一电磁吸盘与所述第一电动挡板均与所述限位开关电性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溜槽为斜槽,所述第一防溜槽沿所述第一轨道轴向的两个槽壁分别为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相平行,所述第一槽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的其中一侧限位抵触,所述第二槽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的另一侧限位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溜槽为斜槽,所述第二防溜槽沿所述第二轨道轴向的两个槽壁分别为第三槽壁与第四槽壁,所述第三槽壁与所述第四槽壁相平行,所述第三槽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的其中一侧限位抵触,所述第四槽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的另一侧限位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第一锁片、第一锁孔与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防溜机构上开设有第一锁槽,所述第一锁片可活动地装设在所述第一锁槽内,所述第一锁孔与所述第一锁槽相连通,所述第一传动件经过所述第一锁孔与所述第一锁片传动配合;和/或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第二锁片、第二锁孔与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防溜机构上开设有第二锁槽,所述第二锁片可活动地装设在所述第二锁槽内,所述第二锁孔与所述第二锁槽相连通,所述第二传动件经过所述第二锁孔与所述第二锁片传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防溜装置还包括报警机构与中枢处理机构,所述压力感应机构、所述中枢处理机构与所述报警机构均装设在所述第一防溜机构或所述第二防溜机构上,所述压力感应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均与所述中枢处理机构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枢处理机构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报警机构均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与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装设在所述受力推杆的第二端,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受力推杆的外部,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受力推杆的第二端弹性抵触,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管体的端部相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口、所述第一电磁吸盘与所述第一电动挡板的加设个数均为两个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第二电磁吸盘与第二电动挡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所述第二防溜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磁吸口,所述第二电磁吸盘装设在所述第二磁吸口中,所述第二电磁吸盘用于与所述第二轨道磁吸抵触,所述第二电动挡板用于遮挡或打开所述第二磁吸口,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二电磁吸盘提供电源动力,且所述第二电磁吸盘与所述第二电动挡板均与所述限位开关电性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铁路防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包括连接杆和把手,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溜机构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溜机构相连,所述把手装设在所述连接杆上。
CN202111311417.6A 2021-11-08 2021-11-08 铁路防溜装置 Active CN113879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1417.6A CN113879356B (zh) 2021-11-08 2021-11-08 铁路防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1417.6A CN113879356B (zh) 2021-11-08 2021-11-08 铁路防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9356A CN113879356A (zh) 2022-01-04
CN113879356B true CN113879356B (zh) 2022-10-21

Family

ID=79016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11417.6A Active CN113879356B (zh) 2021-11-08 2021-11-08 铁路防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935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55856A (fr) * 1969-09-12 1971-02-15 Dowty Mining Equipment Ltd Ralentisseur de wagons de chemin de fer
CN206067777U (zh) * 2016-10-13 2017-04-05 哈尔滨市特多佳调速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便携式防溜枕木
CN106904174A (zh) * 2017-04-14 2017-06-30 洛阳兴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行程开关的智能铁鞋
CN208165000U (zh) * 2018-05-03 2018-11-30 田佳水 一种带有防溜状态判断的防溜铁鞋备
CN216002599U (zh) * 2021-09-16 2022-03-11 沈阳铁道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枕木结构及折叠防溜枕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55856A (fr) * 1969-09-12 1971-02-15 Dowty Mining Equipment Ltd Ralentisseur de wagons de chemin de fer
CN206067777U (zh) * 2016-10-13 2017-04-05 哈尔滨市特多佳调速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便携式防溜枕木
CN106904174A (zh) * 2017-04-14 2017-06-30 洛阳兴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行程开关的智能铁鞋
CN208165000U (zh) * 2018-05-03 2018-11-30 田佳水 一种带有防溜状态判断的防溜铁鞋备
CN216002599U (zh) * 2021-09-16 2022-03-11 沈阳铁道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枕木结构及折叠防溜枕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9356A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08560A1 (en) Battery and a system for swapping and/or charging a battery of a mobile robot
US8985448B2 (en) Integrated antenna coil in a metallic body
CN113879356B (zh) 铁路防溜装置
CN204926321U (zh) 智能快递柜
CN102893462A (zh) 给电插头锁定装置的手动解锁结构
WO1999000776A1 (en) Coin bin with locking lid
CA2745792C (en) Elevator car door interlock
JP2019151292A (ja) 搬送車
AU2014351928B2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access to a restricted area, comprising a module housed below or above the gate
CN109813384B (zh) 一种防拆智能水表
KR20170076316A (ko) 차륜 검지 장치
CN212802876U (zh) 一种移动电源租借装置
CN111469864B (zh) 一种地下轨道交通用安全防护装置
CN106712218A (zh) 电池柜
CN110890771A (zh) 充电座及充电系统
CN107461109A (zh) 一种快递保险箱及其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2078493A (zh) 一种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装置和车载单元
CN218092522U (zh) 一种管理款箱钥匙
CN112994160B (zh) 一种矿灯充电架和充电系统
CN215004292U (zh) 一种用于识别车型的机构
CN213734993U (zh) 车载铁鞋管控柜
CN211154466U (zh) 一种资料智能存取装置
KR20210050001A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을 이용한 배터리 공유 장치
CN117570633A (zh) 一种车载冰箱连动式关门装置
KR20210050005A (ko)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하여 배터리를 공유하는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